首页 > 文章中心 > 茶文化的历史

茶文化的历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茶文化的历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茶文化的历史范文第1篇

关键词:茶文化;汉语言文学;影响

中华民族有着悠悠五千年的历史,历经了多个民族十八个朝代的统治,悠久的历史赋予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土壤,孕育出了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长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包含了茶叶种植、采摘、烘焙等过程中延伸出来的艺术,内涵丰富,历史悠久[1]。在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与之相关的汉语言文学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茶文化的兴起,带动了茶艺、茶诗等语言文化的发展,而茶文化现象的没落,则导致某些与之相关的汉语词汇没落。

1茶文化和汉语言文学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是在饮茶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一定精神意义的文化特征,包含着茶道、茶精神、茶书、茶具、茶画、茶艺等元素。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待客之道,而茶正是我国款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一种物质,从魏晋南北朝起,已有饮茶之风,到隋朝饮茶已成为极为普遍的事,凡客来,必敬茶。渐渐地,茶文化兴起,人们对于茶叶、茶具、煮茶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演变为先进的茶文化,饮茶成为一件可俗可雅的平常事。茶文化作为我国文化长河中极具民族特色一个文化元素,其发展历程对于汉语言文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可以说,茶文化本来就是汉语言文学的研究范畴,都是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人民的智慧结晶,反应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

2茶文化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

2.1茶文化发展推动了汉语词汇的发展

在茶文化演变历程中,其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在不断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汉语词汇的发展。从物质层面上讲,茶叶的品种、种植、制作及相关的器具,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不断发生变化,与之相关联的汉语词汇因此也变得更加丰富,比如说茶叶品种,有西湖龙井、大红袍、碧螺春、铁观音、六安瓜片等。从精神层面上讲,茶文化涉及到茶艺、茶礼、茶诗等,这些都大大丰富汉语言文学的内容,为了准确描述茶文化的内容,并且传达其意蕴,人们创造出来沏茶、品茗、茶话、茶德等词汇[2]。

2.2茶文化现象的没落导致汉语词汇的没落

在茶文化发展过程中,旧的文化元素不断没落,新的文化元素不断添加进来,唯一不变的,就是中华民族对于茶的热爱。在汉语言文学中,文言文和我们现在所用的文字有着较大的区别,这其实就是时展的特征,文字在不断演变,在茶文化发展历史中,有一些古老的词汇,比如说、,这两个词语分别是茶树、采摘时间较晚的茶的意识,现在都已经被现代化的词汇所取代。包括一些动词含义的词,都随着茶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演变,逐渐消逝在历史长河中,比如说斗茶、奉茶、选茗,现在关于茶,人们只会说泡茶、倒茶、喝茶。

2.3茶文化的发展使得汉语词义发生变化

在以往,茶就是指茶叶、茶树或者茶水,而在现在,茶有了更为广泛的含义,指用茶制成的饮品,比如说西湖龙井是茶,冰红茶也是茶,甚至于由柠檬、、玫瑰等泡制的茶水也属于茶的范畴。时代在发展,不同的词语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思想的变化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以龙井为例,在古代这只是一个地名,但到了现在就是指龙井茶。同时,随着茶文化的发展,一些词义早已被忘记,词语也逐渐消逝在人们的词典中,比如说茶会,兼具茶话会和物品交易的意识,现在一般是指以茶会友的聚会方式。

3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外界文化元素的冲击,要想将优秀的中华文化传承下去,就必须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强现代化的中华文化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汉语言文学是指对中国文学史、中国国学、中华民族精神等内容进行研究的学科,覆盖政治、军事、哲学、艺术、历史、文学等多个领域,其中,茶文化属于汉语言文学的一个研究领域,在历史长河中,随着茶文化的兴衰跌宕,汉语言文学中与茶相关的内容在不断变化,包括词汇、词义等[3]。

参考文献:

[1]彭庆敏.韩国茶文化对韩国语言文学的影响[J].福建茶叶,2016,(1):255-256.

[2]穆文超,李权芳.从中西茶文化的差异看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福建茶叶,2016,(10):268-269.

茶文化的历史范文第2篇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问题;对策

我国是茶叶的发祥地,具有悠久的茶叶栽培历史。在历史的演变发展进程中,茶文化与其他文化相互交融和渗透,显现出不可比拟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意蕴,这就为茶文化的旅游开发创设了极为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茶文化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享受到奇妙的茶文化之旅,体验到浓郁的茶文化清香,感受到茶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然而,我们还要充分意识到在茶文化旅游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用有效的应对策略,更好地推动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1茶文化旅游概述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是在茶叶发展历史中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逐渐由物质层面上升为精神层面,具有极为丰厚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习俗、心理审美特征。茶文化旅游则应当归属于一种休闲文化范畴,它也是民俗旅游的重要分支,在将茶文化与旅游资源充分融合的过程中,需要加以深度的、综合的、因地制宜的开发和挖掘,使旅游者可以获得茶文化的体验和享受,享受到一场别致的文化旅行。在茶文化旅游过程中,可以打造成不同类型的茶文化旅游模式,诸如:山地观光旅游、体验式的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式的旅游等。在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结缘的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1自然环境

中国的产茶历史悠久,具有适宜于茶树生长的气候条件,由于茶叶喜温耐润,适宜生长于温度为13℃~25℃的区域,我国大部分区域属于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适宜于茶叶生长。同时,我国大面积的山地、高原和丘陵地质构造,也极其适宜于茶叶的生长。

1.2人文环境

中国的传统茶文化与其他文化相融合和渗透,生成了形神兼备的文化体系,并激发历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共鸣,形成了深厚的茶文艺;在人们制造茶叶、烹煮茶叶、品茗茶叶的过程中,又精练升华而成独特的茶艺;在茶叶的贸易交流活动中,又形成了无可替代的茶文化历史遗迹。在这些与茶相关的人文环境的滋养和浸润之下,为茶文化旅游奠定了厚重的人文底蕴,使茶文化旅游大有潜力可挖。

1.3社会经济环境

从我国的旅游产业升级的角度,可以看到茶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必然性,通过赋予旅游资源以茶文化内涵,可以极好地弥补旅游资源的匮乏状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旅游业可以借助于深厚的茶文化软实力,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同时,对于茶文化产业而言,茶文化旅游也可以极好地推动茶文化产业的传承和弘扬,可以使旅游产业为茶文化的推广平台,更好地吸纳社会资源,使人们参与到茶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中来,更好地传承和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内容。

2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2.1.1茶文化旅游成为新兴的旅游产业主题

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迅速发展,它不再局限于传统旅游和大众旅游方式,而注重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深层次文化体验旅游,人们渴望从旅游中获得更多的关于文化、历史、生活、艺术方面的认知和体验,感受不同旅游区域和文化所带来的神奇、迷人的魅力。

2.1.2茶文化旅游需求日益昌盛

茶是一种天然饮料,茶文化的神秘与优雅、独特的茶风茶俗,对于向往休闲养生的现代旅游市场来说,茶文化旅游是一种迎合了大众需求的旅游方式,它以其独特的休闲方式,成为了人们的旅游盛宴。

2.2茶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2.1缺乏强有力的茶叶品牌支撑

在茶文化旅游发展的进程中,存在各自经营的现象,在茶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缺少区域性的茶文化资源整合和组团,缺少了强有力的名茶品牌支撑,则会使人们的茶文化旅游缺少参与激情,无法使其成为人们品茶斗茶的主要议题。

2.2.2缺少高档次、高品位的亮点景区

在我国的茶文化旅游之中,开发最多的是乡村旅游景区,尽管也有一些茶文化旅游节、公众影响力较大的特色茶文化旅游活动,但是其拥有的亮点较少,档次也跟不上去。在我国的茶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也开发一些茶园观光游览、茶家乐等茶事体验活动,然而,还缺少一些公众影响力较大的特色茶文化旅游活动,旅游者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不强,项目的整体文化内涵较少,产生的效益不够明显。

3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与提升的应对策略分析

3.1加大对茶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拓宽客源市场茶文化资源种类的差别

在茶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会有着不同的影响,要对茶文化旅游产品加以不同的包装,制作成具有自我风格和特色的茶文化旅游宣传品,并利用茶文化旅游网站,通过网络媒介对外宣传茶文化旅游资源,拓展茶文化旅游的电子网络渠道,便于旅游者及时、快速、便捷地获取茶文化旅游相关信息,可以自主地根据旅游者自己的选择,实现茶文化旅游查询、链接和检索,更好地选取特色化的茶文化旅游线路和项目。茶文化旅游不同景区还要开展联动促销,联合宣传和推介,打造多条精品茶文化旅游线路,使旅游者有更多的范围游览,并能延长旅游体验的时间。另外,对于茶文化旅游景区的农民还要加强宣传,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茶文化旅游技能培训和教育方式,强化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服务意识,用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热情的待客礼仪赢得更多游客的回头率,丰富茶文化旅游的客源市场。

3.2打造茶文化旅游特色品牌,挖掘茶中的文化底蕴

品牌效应具有不可比拟的竞争软实力。在茶文化旅游发展的进程中,需要打造特色化的品牌形象,挖掘和开发区域内深厚的茶文化底蕴,避免茶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同质化和过场化现象。具体应当从以下内容加以设计:(1)品牌定位。要寻求与旅游者相契合的基点,使之成为特色茶文化旅游品牌的定位方向,充分融入茶文化旅游的自然地理优势、人文优势、历史优势、社会经济优势,打造茶文化旅游品牌。(2)品牌的推广。可以借助于名人效应,吸引旅游者的眼球,还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宣传制作片、户外广告等形式,促进茶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设和推广。

3.3丰富茶文化旅游的文化内涵,突显特色文化品位

在人们推崇生态旅游的形势下,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成为了人们的推崇和高品位的生活追求,它源自于人们自我实现的精神内在需求。在茶文化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区域的茶文化的内涵,并使传统的茶文化与时代风尚相融合,使旅游者感受到传统文化所焕发的时代光彩,为之所吸引,而产生浓郁的再次重游的欲望和兴趣,并逗留较长的时间,以感受其茶文化特色所带来的新奇体验。以安溪茶文化旅游为例,这里产茶历史悠久、茶种资源丰富、茶文化资源极为绚烂多姿。因而,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设计具有浓郁茶文化品位的旅游产品,具体包括:(1)做大做强安溪铁观音品牌茶文化,不仅使其具有物质属性,还要具有与旅游者心理相契合的精神和文化属性,引发旅游者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2)将安溪茶文化与安溪的宗教朝圣文化相融合,拓展茶文化旅游的外延,深化其茶道哲理意蕴。(3)实现安溪茶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可以建构安溪茶文化博物馆、科技馆、文化街,增进旅游者对安溪茶文化的认知和体验度。(4)联合周边的知名品牌旅游项目,打造复合型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在旅游资源整合的链条下,产生一种极为强烈的辐射效应。

3.4基于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为了合理、有层次地开发和设计茶文化旅游,还需要根据旅游者的不同个性化的需求,开发和设计多样化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以避免茶文化旅游的同质化现象,要将茶文化产品设计成多层次的产品,针对不同年龄、文化层次、收入水平等,划分为高、中、低三档的旅游产品。同时,还可以将茶文化旅游产品与人文古迹、宗教朝圣、生态养生、休闲健身相融合,设计复合型的旅游产品,形成对旅游者强烈的吸引力。另外,还可以开发具有特色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如:茶文化夏令营、茶文化爱情体验旅游、茶文化创意设计旅游等,更好地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4结束语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生态旅游日益繁荣的局面之下,要合理分析茶文化旅游的资源优势,面对茶文化旅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和设计,要充分利用茶文化旅游中的地理环境资源、人文资源、社会经济资源等,更好地组合茶文化旅游路线和项目,并运用有效的茶文化旅游宣传策略,吸引人们的驻足和旅游的欲望,打造具有特色的茶文化旅游品牌,开发和设计具有不同风格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使旅游者体验到丰厚的茶文化底蕴、悠久的茶历史,享受到茶文化给自己所带来的轻松和欢愉。

参考文献

[1]谢钦玲.安溪茶文化旅游提升策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

[2]师晓华.浅析黄帝陵景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6):74-75.

[3]朱竑,戴光全,保继刚.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发展[J].世界地理研究,2004(4):94-101.

[4]徐仁立.论福建茶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09(12):150-151.

[5]胡柳梅,谢红彬,胡荔香.“坦洋工夫”茶文化旅游开发探讨[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2(4):58-62+69.

[6]刘志芳.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经济研究参考,2014(41):69-70.

茶文化的历史范文第3篇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茶业经济;茶文化;发展

1茶文化旅游发展的背景与茶业经济发展价值

1.1茶文化旅游发展背景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工业等相关领域飞速发展,并实现了巨大的变革,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同样也产生了诸多变化,其中人民群众越发重视旅游休闲娱乐方面的需求满足,这也代表了我国旅游业成为了第三产业中极具生命力的发展产业之一,并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领域中茶文化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地区以本地茶叶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紧密结合,打造茶文化旅游的新型增长点,例如福建省武夷山以大红袍茶文化为基础,推出了印象大红袍体验旅游项目。诸如此类,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不仅仅体现为旅游形式的创新,更加推动了相关地区茶业经济的发展进程,也为我国茶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加直观的渠道与路径,进一步提升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之间融合的效果。

1.2茶业经济发展的价值

茶文化在我国已传承多年,其中普洱、龙井等诸多茶品种已经被社会大众耳熟能详,每一种茶叶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背景以及丰富的茶文化内涵,经过数千年的积淀之后,我国的茶文化以及茶叶品鉴、制作等相关工艺飞速发展,并共同凝聚成茶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至今,我国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依托茶文化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特别是我国当前不同的产茶地域,其茶文化各有不同,例如传统文化中的咏茶、品茶等特色茶文化活动也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因此可以以此类茶文化活动和茶文化载体作为旅游项目的特色,着重开发茶文化旅游资源,不断提升茶文化旅游相关产品的重要文化内涵,既推动了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样也能以茶文化旅游作为载体,为更多的人民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进而实现地区社会稳定的目标。

2茶文化旅游发展中茶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2.1旅游产品需求缺少创新

在不同地区茶业经济发展中,可以将茶文化旅游作为重要的发展要素,既推进了旅游行业的发展,同样也起到了传承茶文化的作用和意义。在旅游产业发展中越来越多的游客希望进行深度游体验游,与以往相对于浅尝辄止的旅游消费需求有了较大的差异,这也使得游客在进行茶文化旅游时的消费需求随之增长。出现此类问题急需茶文化旅游发展产业进一步创新旅游产品,全面迎合消费者和游览者的口味和需求,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前提之下,迅速抢占茶文化旅游的先机。另一方面,茶文化旅游在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仍旧为相对新兴的产品之一,再加上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进一步探究茶文化的起源以及茶文化独特的内容,深入体会品茶、鉴茶以及茶叶制作等相关工艺,游客们希望能够深入到茶文化旅游体验之中,对此需要不断创新茶文化旅游项目,以此助推茶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很多地区的茶文化旅游以及茶业经济发展仍然留存于表面,处于旅游开发的初期阶段,难以充分焕发茶文化旅游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2.2缺少对茶文化资源的挖掘

在旅游市场发展进程中,行业规范尤为重要,需要对当前我国旅游市场秩序进行严格的规范与管理,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也采取了更有针对性的管理手段与措施,强化了政府对于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的监督与指导,但是在我国很多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较多乱象。例如茶文化旅游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茶业经济的发展,但是很多地区仍然缺少对茶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甚至有时难以保障相关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在茶文化元素挖掘方面有时存在盗版和伪造的问题。如部分地区在开发茶文化旅游项目时,受到茶叶生产地域的限制,直接在不符合该品种茶叶种植和生产的区域打造盗版的茶文化园和采摘中心等,以求让游客进行体验种植和采摘,虽然实现了对游客的引流,但是此种做法也对茶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入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难以有效助推茶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3茶文化旅游宣传水平存在问题

当前不同地区在茶文化旅游项目以及茶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采取的宣传和推荐手段各具差异,虽然很多地区在进行茶文化旅游宣传时会选择抖音、快手、微博等新兴多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旨在最大程度上扩大宣传的范围,但是宣传到位并不意味着茶文化旅游相关产品的质量能够随之增长,这也会导致大幅度涌入的游客会给地区茶文化旅游项目,甚至是茶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反之,如果一味重视茶文化旅游项目以及产业经济发展项目的质量和水平,而忽视了宣传与推荐,也往往会导致相关茶叶产品难以向外推广,并进一步产生滞销的问题,不利于茶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3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3.1明确二者的功能和定位

首先要明确茶叶产品的定位。茶文化旅游以及茶业经济发展首先需要保障相关茶叶产品的质量和水平,要明确茶叶产品的定位,有效提升相关产品的知名度。可以通过外部形象打造进行推广,让诸多实体化有形化的茶叶产品逐渐塑造为独特的茶叶品牌,并成为相关地区的特色品牌之一,以更好的实现在行业市场竞争中有效的市场区分,强化品牌的引导力量,有效提高广大消费者对于茶文化以及相关茶叶产品的关注度。其次,要明确茶叶产品的功能性定位,在进行茶产品的展示时,可以将其作为茶文化旅游的重要项目和活动之一,以此提升广大游客的购买欲望,并进一步推动本地区茶业经济的发展进程。在进行茶产品的展示和宣传时,可以集中呈现查产品的功效以及主要核心价值理念,可以通过商业化的包装手段和宣传渠道,着力突出茶文化及茶产品的特色,并进一步获得良好的茶业经济收益价值。最后,可以以茶文化旅游作为重要的发展平台和渠道,畅通本地与外界茶业经济市场的联通性,既提升茶产品的知名度,同样也能助推该地区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和进步。

3.2全面保障茶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根基

茶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要素在于该地区茶叶产业的发展前景,要始终站在全局化发展的角度,明确茶叶产品与茶文化旅游,甚至是整条茶业经济发展的链条之间的连通性,明确此条价值链的价值实现,实现地区自然与社会经济有效融合发展的良好前景。在茶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要全力打通茶叶产品与茶文化之间的融合性效果,促进与相关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深度融合,实现茶文化旅游与地区茶叶产品和茶叶产业的良性发展前景,为茶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驱动力。

3.3着力凸显茶文化旅游的发展特色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在茶文化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和不同,因此在发展茶文化旅游时,也可以将此类特色和不同作为吸引消费者和旅游人群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在各地区茶文化旅游项目的挖掘和发展进程中,需要充分了解该地区茶文化的发展进程以及历史渊源、主要发展特点等,并以此作为茶文化旅游项目的特色要素,进一步助推茶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例如,如果本地区的茶叶采摘旅游项目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可以在采摘时节集中开办茶文化旅游节或茶文化旅游纪念日等等,进一步凸显茶文化旅游的重要特色,让游客能够在游览的过程中深入体会茶叶的种植、采茶、烘焙以及相关茶艺艺术,不断增强游客游览的体验感,同时也能加大旅游者对于该地区茶文化以及相关历史文化的了解,大力推动茶业经济的发展和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3.4打造更加融合的客户关系管理网络

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以及茶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游客以及茶叶销售链条中的相关渠道经营商,游客和中间渠道商同样也是客户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深入推进茶文化旅游项目以及茶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着力打造更加融合的客户关系管理网络,首先在中间渠道商方面需要充分认识到渠道商是茶文化以及茶业经济发展链条中至关重要的部分,要明确渠道商与茶业经济之间的稳固性关系。例如可以在茶文化旅游节和主题纪念日等重要节点邀请渠道商进行参与,提高渠道商与地区茶业经济之间的连通性。另一方面,需要把握好游客这一客户关系主体,可以在茶文化交流活动以及文化节等重要的活动节日,大力推广茶叶产品,吸引国内外的游客前来参观,与此同时可以借由不同的茶文化旅游项目以及茶文化节等,提高茶产品以及茶文化的宣传与引导,推广相关茶保健知识,不断增加茶文化的喜爱人群,为茶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商机和发展人群。最后,在发展茶业经济和茶文化旅游项目时可以充分应用各类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和平台,提高对茶文化旅游项目以及茶文化的宣传与引导,不断增强茶文化的民间认同性,为茶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总而言之,在我国历史文化发展中,茶文化尤为重要,同样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进一步促进茶业经济发展,可以以茶文化旅游作为重要的发展平台,对此本文从茶文化旅游发展的背景以及茶业经济发展价值出发,探索茶文化旅游发展中茶业经济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茶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肖黎.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相关问题探究[J].福建茶叶,2020(10):74-75.

[2]魏嘉莹.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相关问题探究[J].种子科技,2020(14):115-117.

茶文化的历史范文第4篇

【关键词】茶文化 日本 中国 茶道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中国博士后基金(2013M532013);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4JK1787);陕西省重点扶持学科基金(Szxky1211);咸阳师范学院科研基金(12XSYK05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波及世界。而在古代中国主导的东亚文化圈内,日本由于毗邻中国,受中国茶文化影响尤为深远。茶虽是一片树叶,却承载着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

中国茶叶向日本的传入

唐代以前,日本既无原生茶树,更无饮茶习惯,茶叶传入和茶道文化的形成均源自中国,而在此过程中,遣唐使尤其是其中的僧人发挥了关键影响。唐代是中国茶文化形成的关键时期,具体表现在:首先,这一时期饮茶成为一种精致的文化现象且风靡于整个社会。其次,出现了“茶圣”陆羽及其名著《茶经》。再次,茶艺的表现形式、文化内涵和操作步骤均在这一阶段形成,如宫廷茶艺、文人茶艺、民间茶艺、宗教茶艺(尤其是佛教)、女性茶艺等。第四,茶文化在唐朝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体现,中国的茶文学(体裁主要是诗歌)由此开始形成,如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再如齐己的《咏茶十二韵》:“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杜牧的《题茶山》:“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等,在中国文学史上不胜枚举。

茶文化在唐代的流行必然影响到遣唐使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也使得遣唐使将茶文化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将茶叶与其他唐代先进文化一道引入日本。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提及日本佛教天台宗始祖最澄(767-822),最澄于公元804年入唐求法,归国时不仅带回了天台宗典籍,还将茶树引入日本,从此开启了日本的茶道文化。而在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第二个人物则是日本临济宗始祖荣西(1141-1215),荣西于1168年前往中国求法,并再次将茶种带回日本,开启了镰仓时代日本的饮茶之风,荣西之功一是在于他将中国茶叶的加工方法介绍到日本;二是在于他使日本人认识了中国茶文化中的“茶德”,并将其在日本推广,使日本对茶叶功用的认识从物质层面上升至文化层面;三是荣西写就了日本文化史上第一部有关茶叶的专著《吃茶养生记》,荣西在书中指出:“茶也,末代养生之仙药,人伦延灵之妙术。山谷生之,其地神灵也。人伦采之,其人长命也。天竺、唐土同贵重之,我朝日本,昔嗜爱之。”

此后随着日本茶树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日本人的饮茶习惯逐步形成,茶文化不断从皇室贵族和寺院向民间传播,从而使具有日本特色的茶道和茶会文化开始形成,到安土桃山时代,千利休(せん の りきゅう,1522-1591)将中国茶文化与日本民族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茶道文化。

中国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首先,“禅”与“茶”文化的结合。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流行与佛教有着莫大关系,佛教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历史上,茶与佛教形成了彼此相依的关系,一方面佛教使茶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播,另一方面,茶促进了佛教徒的修行。唐代佛教禅宗盛行,禅宗倡导以坐禅的方式修行,并以饮茶的方式提神来促进禅修,这使得在有唐一代,寺院僧侣饮茶之风大兴,并由此形成了寺院茶艺和禅茶文化,最终实现了佛教与茶文化的有机融合,使得“禅”“茶”形成一体、融为一味。

中国茶文化中的这种“禅”与“茶”的关系深刻影响到日本对宗教与茶文化关系的认知,并引发了它们对这一现象的学习和模仿。这在日本茶道的“鼻祖”和集大成者千利休的茶道思想中有着鲜明体现,针对此前村田珠光(1423-1502)和武野绍鸥(1502-1555)的茶道思想只注重外在形式的不足,他提出饮茶应以佛法修行为根本,过于强调外在形式和器具,会失去茶道的本意。为此,千利休努力提升茶道的精神境界,他将禅宗精神、寺院清规、僧侣修行方式与日本茶道文化相融合,形成了“草庵茶”,并将起自村田珠光、经武野绍鸥发展的“鞑琛蔽幕发扬光大,使之普及民间成为日本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茶文化深深影响着日本茶道的精神追求,日本茶道文化推崇的“鞑枥志场本辰绾头钚械摹昂途辞寮拧毙盘酰同中国茶文化所追求的“和、静、怡、真”有着相通之处,共同体现了对茶文化的精神境界和社会功能追求。

其次,喜饮绿茶及煮茶的传统。有唐一代,花茶以及红茶等发酵茶尚未出现,制茶以蒸青为主,因而成茶均为绿茶,唐人饮绿茶的这种习惯对日本茶文化有着巨大影响。唐代制茶,以饼茶为主,而在制作饼茶的过程中,蒸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去除茶叶的青涩之味,同时保留茶叶的色、形和营养,这种制茶工艺后来流传至日本,一直到今天都是日本制茶的重要程序,对抹茶而言更是必不可少。日本不仅从中国继承了饮用绿茶的习惯,还坚守着在中国已经遗失的煮茶传统,中国茶文化以明代为界可分为两个时期,此前以煮茶为主,而在明代以后,中国人饮茶方式演进为泡茶,至此,中日两国的茶文化走向了不同的道路,但日本一直坚持使用从中国学习来的煮茶方式。因为这种煮茶方式,在日本还兴起了“铁壶”文化,铁壶源自中国,后流传至日本并逐渐发展为两大流派,即以观赏为主的关西铁壶和以实用为主的南部铁壶。近代以来,煮茶所需的铁壶已成为日本茶道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强调礼仪、程序的日本茶道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使用铁壶煮茶之风渐次形成了向中国的回流,这成为一千多年来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上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再次,饮茶是一种修身养性、提升人生境界的生活方式。唐宋两代,中国处在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饮茶不仅是一种生理需要更是一种促进自我境界升华的生活方式。中国茶文化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对日本茶道文化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使其在日本演变成一种生命美学。近代日本文化大师冈仓天心(1863-1913)在名著《茶之书》中指出:“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①在推动日本茶道文化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的过渡过程中,高僧空海(774-835)起到了关键作用,空海于804年入唐。在806年回到日本,同其他入唐日僧相似,他同样对茶非常爱好,并且对中国朝廷寺院内茶文化发达的情景非常羡慕,非常想在日本国内也营造相同的文化氛围,并使茶叶上升到更高、更伟大的地位。②

在使日本茶道实现哲学化、美学化、道德化的过程中,村田珠光、武野绍鸥、北向道陈、千利休、山上宗二、南坊宗启等人均功不可没,而以千利休影响最大。千利休对茶文化物质层面进行了极度压缩,与茶文化相关的一切外在形式在其看来意义都微不足道。村田珠光的茶室为四张半榻榻米大小,而千利休的“草庵茶室”则仅有一张半榻榻米。千利休之所以为饮茶设计出这种不能再小的空间,意在提醒世人物质需求是无关紧要的,关键是能够摆脱世俗的牵绊,超越外在事物的束缚,从而实现无我状态,达到“和敬清寂”的至高境界。

中日茶文化交流的思考

自隋唐至今,中日之间茶文化的交流已持续千年,这种交流是同时期中日两国整体交往的一部分,但借此也可一窥东亚历史的演变和不同民族、国家文化发展的分野。

首先,中国茶文化是包括日本茶道文化在内的东亚其他国家茶文化的母体。中国是世界最早培植茶树和饮用茶的国家,从隋唐开始,中国茶文化随着文化交流向整个东亚地区传播,内容包括了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物质层面包括茶种、饮茶器具、饮茶方式等,精神层面包括茶文化、茶德、茶礼仪等,可以说中国茶文化为其他国家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全面性借鉴。中日茶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两国文化整体关系的一个缩影,正如日本近代研究中国学的著名学者内藤湖南(1866-1934)所认为的那样,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同为古老的文化,但日本文化是在中国文化的刺激下发展起来的,对于两者的关系,内藤湖南曾有一个很著名的比喻,他认为,日本文化如同磨成的豆浆,依靠中国文化的卤水才凝集而成豆腐。在内藤湖南看来,日本文化是与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中国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源头,日本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延长。③

其次,中日交流是中国茶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交流是一个文化扩展自身影响、增进其生命力的有效渠道,具体到中日交流对中国茶文化的影响上,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国茶文化的传统在日本得到坚持。著名美国历史学家罗兹・墨菲认为,日本的巨大魅力之一是它大量移植并保留了中国唐代文化,包括它的建筑风格甚至著名的“日本茶道”,包括那相当苦涩的烂泥状绿茶、漂亮的碗和所遵循的精细仪式,都完完全全是那个时代从唐朝的中国学来的。④另一方面,茶与日本民族文化的结合使中国茶文化在域外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以中国茶文化为基础日本发展出极为讲究规程、场所、礼仪的“茶道”文化,并将其深深嵌入本民族文化的内核,使之成为日本民族精神、理想和日常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尤其在二战后,茶文化影响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大与日本茶道的传播有着重要关联,这可谓是中国茶文化在新的时空环境中的再生。

包括茶文化在内的中日交流史上,大部分时间是日本在学习中国,日本借助对中国的学习,加快了自身的发展步伐,体现了文化交流对历史发展的巨大影响。现在中国也处在一个加快发展的历史时期,探讨中日茶文化交流史,一方面可以使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更深的认识,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另一方面,日本茶道文化的发展轨迹又可以带给我们很大启发,将学习外来先进事物与本民族传统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本国实际的创新之路,从而推动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发展。

注释:

①[日]冈仓天心:《茶之书》,谷意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14,第15页。

②[美]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侬佳、刘涛、姜海蒂译,东方出版社,2011,第12页。

③[日]内藤湖南:《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化》,刘克申译,商务印书馆,2012,第IV-V页。

④[美]罗兹・墨菲:《亚洲史》,黄磷译,海南出版社,2004,第227页。

茶文化的历史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认识茶叶;幼儿教育;常识教育

常识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幼儿了解生活文化领域最普遍的知识,奠定幼儿认识能力与文化水平的关键。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必然需要融入到幼儿常识教育中,而茶文化的教学从认识茶叶开始,重视茶叶认知教育,并能够通过认识茶叶,使幼儿逐渐了解中国的传统茶文化,热爱中国传统茶文化,是当代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

1认识茶叶对幼教常识的重要意义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自古茶就是中国最为重要的饮品,经过了世代人们的相传,茶文化逐步走向成熟,也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时代进军。不同的文化都有其独有的价值,茶亦是如此。为了更好的宣扬我国的茶文化历史,就要从小培养孩子关于茶的意识,让小孩子从小就知道茶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益处。了解茶文化,从认识茶叶开始。近几年由于茶文化在小学课堂中宣讲效果良好,也非常受到小朋友的喜欢,所以,为了不受过多外来文化的侵扰,也为了保证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更好的走向幼儿园,幼儿园应当大力推崇茶文化课程,通过向当地教育局申请提出在日常的课程上添加茶文化课表,利用幼儿善于学习接触新事物、新知识的年龄优势,让幼儿可以更好的从小了解民族文化,保证完成学业的同时掌握更多民族文化知识,为将来在社会中立足打下基础。保持小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确保小幼儿具有良好的民族意识和希望继承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各地教育部门十分有必要从小抓起孩子的素质培养工作,通过不断的灌输给小幼儿优秀的茶文化知识,可以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拓宽孩子的事业,确保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散发出独有的魅力,教育小幼儿的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中国人喜茶爱茶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人们对于茶的重视程度更是与日俱增。而在进行幼儿的教育过程中,不同的教育人员需要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优秀的茶文化知识进行教育,利用茶文化的特殊形式去引导鼓励幼儿学习茶文化知识,培养幼儿学习茶文化的兴趣同时,还要为不同年龄不同班级的幼儿提供可以学习的创造型环境,让幼儿在品茶的同时也了解茶的来源和品种,利用多道工艺亲手尝试做茶也会让幼儿们流连忘返的。茶文化元素非常丰富,不断的积累使得中国的茶文化元素种类越来越多,这也非常符合人们日益复杂的生活形式。茶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为了使得这些宝贵的茶历史得以传承,我国需要不断的对幼儿进行相关课程的教育,利用幼儿日常的兴趣爱好去为茶文化做宣传,不断的在小幼儿之间进行茶文化教育,可以非常有效的帮助幼儿学习茶文化知识,帮助幼儿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创作等。幼儿园主要是帮助孩子认识社会、认识幼儿园,通过早期的知识体系结构的建立,帮助幼儿了解茶叶的历史。不同的幼儿园可以按照自己的经费分配状况适当的购进一些集体公共设施供幼儿娱乐学习,通过不断的使用物质以及思想上的教育,让幼儿尽快接受我国先进的茶文化历史。在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更改课堂上的背景,采用我国茶农耕作和各种茶叶种类的图片进行布置,利用幼儿课余时间,讲述茶的不同分类的同时,娱乐与学习并进。还有,适当的添加手工课程,让幼儿能够通过实际的动手观察,了解不同的茶叶特点,让幼儿可以从不知觉中了解茶文化,锻炼刚正不阿品质的同时,陶冶情操。

2幼教茶叶认识的相关教学策略

2.1调整制度,分组负责,明确责任

2.1.1幼儿园的老师需要将幼儿按照年龄以及个头的大小进行分组,同时选拔学习以及组织能力强的幼儿担任小组长。不同的小组成员不应过多,一般是3-5人比较合适。而幼儿园的美术小组成员需要进行幼儿园的板报以及宣传栏设计工作,通过绘制出不同的图案,锻炼幼儿绘画能力的同时,也对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有所了解,以小组可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作为评判标准,大大的促进了茶文化的推广工作的实行。2.1.2成立茶文化教研组幼儿在幼儿园想要了解最新最全面的茶文化知识,需要有专门的教研人员不定期的进行知识调查和研究,通过对最新的茶文化知识进行采集整理,不断的融合到教师的教育课程中去,可以大大促进小幼儿全面认识茶文化。同时,教研组可以设定相应的研讨活动,利用幼儿的课余时间进行茶文化探讨活动,让幼儿可以在玩耍的时间掌握关于茶的知识,这也便于幼儿园开展丰富的茶文化课程。2.1.3开设“小小茶坊”这是一个需要幼儿园全体教师参加的项目。幼儿园需要按照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茶坊位置的制定,保证幼儿不拥挤的同时,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茶文化知识的讲座,在茶坊中的一切设备需要保证不会有过多的棱角,防止幼儿出现意外事故,还有,茶坊可以按照幼儿园的班级分布设立不同的地点,让所有幼儿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进行参观学习,保证完整制定的学习安排和计划。

2.2茶叶认识的具体环节

2.2.1茶叶种类2.2.1.1绿茶类绿茶是一个需要经过一定的加工程序才能获得的茶叶。其中需要事先将新鲜的茶叶采摘下来,按照叶脉大小与完整的程度进行分类,利用杀青、揉捻等多种工序进行处理,这种茶类属于不发酵茶,在饮用时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同时,这种茶水主要的特点是水绿且清澈,入口口齿清香。绿茶还分为不同的干燥方法,比如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等。2.2.1.2黄茶类黄茶应属一种不是非常常见的茶类,这种茶也是需要经过不同的工序才能完成的,不同于绿茶,这是一种后发酵茶类。茶水的颜色呈现出黄色故名黄茶,这种茶在广东、四川、湖南比较流行,人们也喜欢依据不同的产地进行分类。2.2.1.3黑茶类将新鲜的叶子进行杀青处理,保证叶子的干净,随后进行揉捻、沤堆处理,在进行适当程度的干燥等多道复杂的工序才能完成,这是一种后发酵茶。由于加工工艺复杂,在市场的价格也是非常高的。茶叶有几种主要的特征,如:毛茶的颜色呈现出一种暗褐色,有的也可能由于产地的原因呈现出油黑色。茶的汤水多半会出现褐黄色或者褐红色,饮用起来提神醒脑,非常可口。这种茶类就比较常见,如不同种类的砖茶、普洱茶、六堡茶等。2.2.2茶文化的渗透2.2.2.1通过创建茶文化环境,帮助幼儿认识茶叶,感受茶文化小孩子多半好动贪玩,所以,一个好的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孩子去驻足玩耍,通过不同的场景可以保证孩子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而给定不同的玩具可以帮助激发孩子的创作潜力,创新孩子的思维。在不同的幼儿园的主题墙面上,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绘画能力,将我国的茶具依据不同的顺序绘画出来,还有可以按照茶艺表演的步骤进行整个场景的绘画,并且适当邀请绘画能力出众的孩子一同参与绘画,可以帮助孩子掌握绘画能力的同时,对我国的茶文化历史也适当的进行学习。①具有特色的墙体可以展现茶文化的美感。幼儿园进行绘画之前,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通过举办小型亲子活动,让幼儿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绘画工作。利用身边可利用的废旧材料进行创作,可以考验幼儿的创作能力。有趣的茶坊设施制作可以帮助幼儿更多的了解茶文化历史,用具有民族特色的手法进行物品制作,丰富了我国的民间艺术装饰风格,也很好的宣扬了我国的茶文化。②内环境与茶文化个性美的结合。幼儿园主体墙的绘画可以帮助孩子发挥自己关于茶的想法,展现出孩子独有的思想魅力。一切的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才能让孩子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和理解,对于不同的场景设定不同的主体要求,可以开发幼儿的思维,建立小组完成主体设计也可以锻炼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2.2.2.2借助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认识茶叶,感受茶文化老师可以布置相应的关于查找茶资料的作业,让学会在课后进行相关资料的查找活动,通过在幼儿园的校园角种植不同种类的茶树,让幼儿在玩耍娱乐的同时,分辨出不同的茶树品种,了解茶树的生长周期以及生长规律,当然,这种形式的活动只适用于南方环境。2.2.2.3通过表演茶艺,帮助幼儿认识茶叶,感受茶文化在常识教育中,利用茶艺,帮助学生能够区别红茶、绿茶以及乌龙茶等。教师带领幼儿围在桌子旁边,让他们看看盆里都是什么?让他们认识观察三种茶叶的颜色、气味以及外形的区别,之后让幼儿告诉教师,一共有几种茶叶,并说出名字。接着,教师出示红茶,让幼儿回答,它像什么形状。在回答结束之后,讲解红茶的来源和传说。最后,教师通过茶艺展示三种茶叶,教会学生从外形、气味以及香味去区分三种茶。茶艺表演可以是教师亲自演示,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动态课件,之后教师亲自指导幼儿动手泡茶,品茶,并与其他学生以及教师进行感受交流。在认识了茶叶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茶文化的历史范文第6篇

关键词:茶文化 旅游线路开发 湖南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034-01

一、湖南省发展茶文化旅游资源

茶文化旅游,既可以使游客能够亲身接触到大自然,还可以将我国的茶文化发展弘扬,使旅客充分地感受到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茶文化旅游线路也在不断地扩充和更新,以下对湖南省发展茶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进行分析:

(一)自然资源

湖南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都能够接触到充足的光照雨露,这就满足了茶叶的生长习性,并且湖南省处于多山之间,在山体斜坡形成的土壤和水分也适合茶叶的生长。另外,湖南省经历过茶树的迁移,因此留下了较多的茶树品种,我国的多种名茶都是来自于湖南省,因此旅客们在进行茶文化旅游线路的选择时也会优先考虑到湖南省。

(二)文化资源

湖南省早在西汉初期就有了饮茶的习惯,所以湖南省发展茶文化旅游线路有着历史渊源作为支撑。湖南省是我国早期发现茶树和种植茶树的大省,湖湘文化在唐代登上历史的舞台,而唐代也正是茶饮和茶文化兴盛的时期,文化底蕴能够反映出一个时代的象征,湖南省的茶文化正是当时社的一种象征。因此,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对湖南省现在的旅游线路做了积淀,旅客在进行旅游线路的制定时,会追逐历史文化发展去到湖南省,而茶文化的繁荣也同时会促进湖南省旅游业的发展。

(三)地理优势

湖南省地处内陆,衔接长江,毗邻沿海,公路与铁路贯穿南北与东西,有利的地理位置使得大多数游客会在制定旅游线路时选择在湖南停靠,这样既能方便自己接下来的旅游又能进入到湖南省感受茶文化的熏陶。湖南省通过多种方式对茶文化进行宣传,不断促进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随着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外国人在受到我国茶文化熏陶之后也来到湖南进行茶文化的探索,这也不断扩大湖南省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二、湖南茶文化旅游线路开发对策

迄今为止,湖南省的茶文化旅游线路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很多的旅客也不熟悉,这就需要相关的旅游业管理者加强对茶文化旅游线路的推荐,通过对茶文化旅游线路的推荐,加强游客对湖南省茶文化的认知,以此吸引游客在进行外地旅游时将旅游线路折向湖南。

在进行湖南省茶文化旅游线路开发的时候,首先需要对游客喜好、目的进行细分筛选,在设计线路的时候需要既满足旅客的茶文化旅游需求,同时又能够促进茶叶消费。另外在制定茶文化旅游线路的时候需要充分地利用湖南省的资源优势,使旅客在茶文化旅游的过程中扩大旅游目的地,以达到刺激消费的效果。最有效的方式是旅行社与茶生产企业、茶研究单位、茶业开设的大中专院校一起合作,结合湖南本地旅游资源打造茶旅相结合的生态旅游产品,推出“游中国茶乡, 寻茶道之源”“黑茶寻根之旅”“茶文化休闲之旅”“健康养生之旅”“生态环保之旅”等数条围绕“茶”主题包装的旅游线路。

其次在制定好茶文化旅游线路之后,就需要导游或者其他宣传人员对游客进行推荐和引导消费,保证游客使用适当的花销享有值得的旅游服务和旅游线路,如推荐茶乡特色型、农业生态型、人文考古型、修学求知型等不同主题的茶文化之旅,以满足不同目的的消费心理需求。湖南茶文化的旅游线路开发还需要不断更新,根据不同的旅客制定不同的旅游线路,充分满足游客的需求。而且一条成功的茶旅游线路推广,自然会更好地弘扬湖南的茶文化,坚持茶旅并进、茶旅共进, 实现茶旅互动, 以茶促旅,以旅带茶。

三、结语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小康社会,人们在物质生活充足的同时更注重享受精神生活,因此旅游业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品质,不断地创新出更多的精品名牌线路,为旅客提供更多的旅游方案。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奇的文化旅游方式一定会受到旅客的喜爱,这就需要旅游业管理者充分地考虑游客需要,利用湖南省自身的资源优势制定出优质的茶文化旅游线路,为旅客提供更多的茶文化旅游线路,促进湖南省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茶文化的历史范文第7篇

这家以茶和茶文化为专题的国家级博物馆,坐落于美丽的西子湖畔、龙井茶乡,占地4.5公顷,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于1991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

体验式文化

提及博物馆,大脑中快速闪现被定格的画面:宽阔、寒气逼人的空间;阴暗的视线;走迷宫似的透过玻璃欣赏古董。人与文物之间那几十厘米的距离永远是一道无法跨过的鸿沟。

无法触摸到的物品,渐渐让人失去兴趣,随之便被遗忘。中国茶叶博物馆没有随着正式对外开放而就此定格,二十多年探索,使它像时尚T台上的新装,聚焦着台下观众的视线。

采茶、炒茶、做茶壶、喝茶、吃茶等茶叶的综合体验,能在一个空间,一个时间内全部体验到,可以想象是多么令人为之向往。中国茶叶博物馆希望通过体验来传播文化,更加为之深刻。

这也被王建荣称之为博物馆发展历程的第三个阶段——茶文化体验。

于2011年中旬开始动工的中国茶文化体验馆是中国茶叶博物馆的分馆,占地面积140亩,包含一个大型茶叶种植园,参观者可以亲自参与茶叶种植、采摘等茶叶制作流程,甚至还涵盖了茶具的制作。

抛开了传统单一以看为主的传统文化学习方式,搭建一个与参观者交流互动的平台,在国内传统博物馆改革中尤为重要,让参观者在体验中感悟茶文化。

预计茶文化体验馆将于2013年底全部完工,在此之前,博物馆仍然以发展历程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为工作重点。

再现茶历史

1988年建馆至今,已有24年历史,王建荣将其发展共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十年(1988--1998)为第一个阶段——再现茶历史;第二个十年(1999--2009)是第二个阶段——信息定位展览;第三个十年(2010—2020)——体验式文化。

“博物馆是一个展示茶文化的专业窗口,收藏茶历史专业产所,研究茶文化的重要基地,是茶文化的重要组织机构,普及和宣传是我们主要工作。”

最初十年,博物馆以收集茶的相关文献、文物资料、茶具为工作重点,通过收藏、研究、展示再现茶历史。

目前国内有6大茶类,1千多个品种,每种茶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特性,色、香、味、形表达都不一样。这需要引导和帮助人们从静态的文物中了解茶的品类和历史渊源。

并且,茶文化并不是作为个体单独存在,它与音乐、香道文化、茶席的布置、茶具、饮茶氛围的营造等文化紧密相连,了解茶历史的同时是对其他文化的全面认知。

王建荣作为专业人士,对茶的要求自然极高,建立在艺术品茶、科学品茶的基础上,是大量的学习和感悟,投入了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去做研究。只有在了解的前提下,才能够真正喜欢上茶。更重要的是,茶会给人们带来健康和心灵上的快乐。

“在泡茶、品茶、研究茶的过程中,能让我静下心来认真地想问题,做事情,摈弃现代人的一些浮躁。”

“和”精神

文化是一个非常抽象概念,当茶艺师通过以茶叶为载体,茶艺表演将其具体化的时候,人们便会在情景交融的时刻领会茶的文化。这便是博物馆第二个阶段的工作重点:信息定位展览,结合第一阶段,通过互动体验来感受茶文化。

中国茶叶博物馆就是以此种方式让大众在欣赏茶艺表演、泡茶、品茶、亲自参与茶事活动中了解茶文化。当弘扬文化有物质作为载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件产品,那么,更能明显的领悟文化这一概念。

“我们所有的活动都向社会开放,以茶会友,不分年龄、性别、国籍。”王建荣表示,博物馆每年举办几十场茶事活动,事先会在各个平台消息,如今博物馆已经开通微博,运用微博消息,受众面更广。

会喝茶,不一定会品茶。博物馆长期举办各类茶事活动,除弘扬茶文化之外,更是希望通过活动让更多的人懂得科学品茶、艺术品茶。同时,也搭建了一个茶友们交流互动的平台。

每年三四月份,西湖龙井新茶上市,博物馆应时筹办西湖茶会;到八月份教参观者做荷花茶;九月份做桂花。每年报名来参加活动的都是来自各界人士,外籍人士的身影也随处可见。

每年举办几十场活动,其影响力不言而喻,除了对国内人持续渗透外,影响力也跨越了国界。王建荣此时忆起几年前的一次西湖茶会。

美国人喜好喝咖啡众所周知,早上起床后喝杯咖啡已经是他们的生活习惯。在那次西湖茶会中,有位美国人参加了此次活动,他在活动现场喝上几杯西湖龙井后,觉得非常好喝。

茶会结束后,这位美国人找到博物馆所经营的商店,询问如何科学饮茶。工作人员给他建议:一天喝三杯,一杯三克,一天就是九克。于是,美国人自己合算了一下,然后买下了全年的龙井茶带回美国。

这位美国人以前只喝咖啡,那天是第一次喝西湖龙井茶。

“茶的精神是‘和’,茶文化不管传递给谁,传到哪个国家,精神核心不会变。”王建荣喝茶已有十余年历史,喝茶让他更加平和、从容。

博物馆在弘扬茶文化的同时,也尽自身所能扶助茶产业发展。

“传统博物馆以展示历史为重要使命,我们不同之处,在于除了展示历史部分,还有现代茶产业发展现状。”王建荣坦言,市场上见到的茶产品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博物馆作为专业机构,有责任为诚信经营的企业提供帮助,也指引消费者购买放心茶。

对于扶助的茶品牌,博物馆是以馆藏十大名茶的标准去综合衡量,包括企业生产基地、厂房、技术、生产管理流程、产品质量、商标、信誉等方面。为茶叶行业树立一个健康、公正的形象。

茶文化的历史范文第8篇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措施

近年来,文化旅游逐渐受到了众多旅游者的追崇,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不再只满足于单纯的观光游览,深度体验式的旅游产品对游客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茶文化旅游就是这样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同时兼有丰富的体验参与方式,融合了文化旅游、自然景观和衍生的购物游、养生游等内容的休闲旅游产品。目前,我国很多产茶区也认识到茶文化旅游的可行性,并对自身的茶区开展旅游开发,有较为成功的,也有效果平平的。本文就是针对与当前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该类资源的深度开发,以期为我国茶文化旅游的长远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1茶文化旅游的特点

谈及茶文化旅游,其核心的内容就是将传统的茶文化与现代旅游活动融合,从而形成一种带有浓郁特色的文化体验式的旅游产品。这种旅游产品带有明显的茶文化要素,包括:茶叶种植、茶叶生产、鉴茶品茶、茶艺表演和茶道精神。这些文化要素按照现代休闲旅游活动的特征可以开展诸如:茶园观光、茶叶采摘、品茶、观赏茶艺、购物等项目。这些旅游项目整体参与度较高,游客互动体验性较强,是很好的休闲旅游形式。茶文化旅游通过这样一些休闲、放松的旅游方式,让游客细细体会茶的文化、内涵,体味茶的风俗、礼仪,鉴赏茶叶的品质,参与其间进而陶冶旅游者身心[1]。所以,茶文化旅游是以茶园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茶叶生产、茶文化内涵等为基础,结合当地的自然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将茶业资源与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而展开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旅游活动[2]。

2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当代的茶文化旅游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以中国茶叶博物馆落户杭州,并在1990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为代表,一批以茶文化展示、演绎、体验等为特色的旅游项目先后落地,茶业与旅游业初步结合[3]。随后,多个产茶区也都加入到茶文化旅游开发的队伍中,并且也形成了一些知名度较高的茶文化旅游品牌。比如:福建安溪作为铁观音的故乡,以打造“现代山水茶都”为目的,以“品茗+赏景”为特色,围绕茶文化旅游推出了“安溪茶文化之旅”特色旅游项目;杭州梅家坞茶文化休闲旅游项目,整合了9个休闲文化景区,深度打造以乡村旅游与茶文化旅游相结合的休闲旅游项目。当然也还有一些地区开发的一系列的旅游项目反响平平。当前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主要存在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茶文化的内涵还有待挖掘

首先茶文化的挖掘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很多地区的旅游开发,关注的是茶园景观建设和一系列茶类商品的销售;其次一些旅游项目与茶文化联系不紧密,或流于形式。比如像四川乐山地区的花茶产区开展都是观茉莉花等项目,与花茶文化联系不够,无法让游客体验其特有制作工艺及流程;此外还有一些地区的茶文化主题挖掘不清晰,与其他产茶区茶文化形式、内容上都存在雷同的情况,无法真正展现地域独特的茶文化特征。这样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对于游客而言缺乏吸引力。因此,需要对茶文化开展深度分析,挖掘地区茶文化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将茶文化与旅游体验有机的融合起来,形成对游客的吸引力,产生良好的口碑和经济效益。

2.2茶文化与其他资源的整合开发存在不足

我国产茶的区域众多,形成的名茶种类也繁多,不同的类型的茶所产生的诸如种植、生产、品鉴等茶类文化也有所区别。当前很多茶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单纯地考虑茶固有的文化,而忽视茶文化的地域特征,没有将特定自然生态环境、历史因素和民俗文化等要素结合起来,造成现有很多地区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单一,旅游产品要素的附加值不能体现出来,这无疑对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因素。

2.3茶文化旅游体验性还有待深化

我国种茶、饮茶的历史悠久,茶文化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一直是中华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目前,我国对于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还是以观光类或静态展示类为主,对于游客求新、求奇、求愉悦等参与性的体验需求研究不够深入,相关项目产品参与体验性不强,游客对于茶文化只能流于形式地走马观花。如何将茶文化资源中深厚的历史积淀向游客展示,从而让游客感受茶文化有的制茶文化、茶俗文化和茶道精神,便成为当前开发的重点和难点。只有深度的体验感受才能真正让茶文化旅游具有强有力的吸引力,才能在如今的休闲旅游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2.4茶文化旅游品牌还有待强化

在主流旅游产品中,茶文化旅游只是一个冉冉升起的后起之星,所占比重较小。造成这种现状不仅因为茶文化旅游开发较晚,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该类型旅游产品的品牌意识单薄,品牌效应不太明显。现阶段我国众多茶区开展茶文化旅游,注重的是产品内容和旅游活动形式的开发,而对于茶文化旅游品牌的塑造还未提上日程,国内也缺乏此类明星产品,这也导致了产品内涵的普遍雷同。此外,对于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力度也不够,没有积极的借鉴当前多种有效的营销策划,处于无人吆喝、独处深闺的境地,游客多以本地区消费者为主,相对于外地游客而言由于宣传的缺失游客感知度不够,影响力较差,旅游客源市场还有待深入挖掘。

2.5人才储备不足

茶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茶文化旅游这种新型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要对其文化内涵展开深入挖掘,将一些传统文化与游客体验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打造出优秀的旅游产品,进而产生良好的旅游经济效益,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相关专业人才的参与。当前,我国茶区的从业者多是种茶、制茶等方面的技术人员,而具备种植、生产和旅游等专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较为缺失,这一方面使得前期的景区开发可能存在技术风险,另一方面对于旅游活动的开展也容易造成体验方面的缺失。

3体验经济视角下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措施

针对当前我国茶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基于体验旅游的特征,就深度开发茶文化旅游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挖掘茶文化内涵,充分提升茶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度

茶文化内涵丰富,但与旅游业结合过程中不能简单的“拿来主义”。需要对茶文化本身的文化内涵加以分析,摘取与旅游活动联系度较好的要素(诸如采摘、品鉴和茶俗表演等文化要素),并依据现实情况需要加以提升文化内涵,以满足传统生产和旅游开发的需求。同时,还需要加强茶文化与旅游活动的结合度。比如,茶园建设除了考虑种植的要求外还需考虑游客游览路径和观光节点的建设等;采茶、制茶可以开展体验性较强的旅游项目,但又要注意采摘、制作的活动要求,避免对茶资源造成浪费和破坏;茶俗表演除了可以观赏还可以开展学习体验项目;茶道演艺活动可以结合禅茶养生体验等等。

3.2打造多元茶文化旅游产品,提升游客的体验参与度

产品单一对于旅游活动的开展是极为不利的,当前我国茶文化旅游就存在产品单一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对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时,一方面应继续挖掘茶文化内涵,提升茶文化旅游产品品质,另一方面需要借鉴其他资源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丰富茶文化旅游产品类型,提高茶文化旅游产品的体验性,进而强化产品新颖性,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在产品类型方面,可以依托茶园生态环境开展茶乡生态观光园项目;依托地区悠久的种茶历史建设茶文化博物馆、茶文化体验馆等项目;依托种茶、制茶、贩茶古遗址开发茶文化遗址遗迹园区项目;依托丰富的茶俗文化开展茶俗、茶艺表演项目;利用一些地区的禅茶文化开展禅茶养生体验项目等。

3.3加大宣传力度,塑造茶文化旅游品牌

茶文化旅游需要加大宣传力度,除了利用传统的媒介进行广告宣传外,要多借助新兴的营销手段,将传统传播模式如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形式与现如今的互联网、展会、节庆活动、学术交流等形式进行良好互动和衔接,借助一些地区开展旅游交易博览会等机遇,积极走出去,并依托现如今自媒体的宣传形式,搭建茶文化自媒体平台,将景区植入相关宣传资料、旅游地图等公众信息中,从而扩大宣传的效果。此外,对于茶文化旅游的品牌也需要着重打造,积极展开以茶文化节庆、茶文化遗迹遗址以及特有的茶民俗等为特征的产品开发,设计精品旅游线路,强化茶文化旅游的体验参与度,只有获得游客的认可,才能塑造出吸引力强的旅游品牌,带来相应的品牌效应。

3.4加强政策扶持,关注专业人才培养

旅游资源的开发一般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各茶区也应积极争取政府的统一规划和指导,综合协调各方面的资源,从而加快景区的建设。另外,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可以与相关研究机构和高校教育系统培养相关人员,另一方面也可以积极吸引外来专业人员快速补充人才梯队,从而为茶文化旅游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总之,我国茶文化旅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部分的不足。鉴于当前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强化茶文化的体验性,设计参与度较高的旅游产品,将是茶文化旅游这类文化旅游的发展趋势。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对茶文化旅游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它也必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在将我国传统的茶文化发扬光大的同时,也会对茶区带来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地域文化等方面新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1]李海平.浙江茶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07(2):55-57.

[2]吴倩.茶文化绿色生态旅游发展思考[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12):275-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