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投资项目评价的基本方法

投资项目评价的基本方法

投资项目评价的基本方法范文第1篇

政府投资项目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资源受托责任的载体,对其投资效益和效果进行评价构成了政府绩效审计的核心内容。尽管在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中实行绩效审计能够缓解政府盲目进行项目投资,但是,由于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内容较多且关系复杂,现有的评价方法还不完全有效,这使得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效果不容乐观。

一、文献回顾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不断开展绩效审计,学者们也逐渐关注绩效审计理论与实务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宋常等,2006)。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涉及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包括投资决策、建设方案、计划管理、资金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等诸多方面。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方法往往会由于绩效审计对象和内容的不同而不同,甚至对不同的审计人员同样的项目也会有不同的评价方法。目前,国内外学者和实务界人士对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进行评价时主要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平衡计分卡等方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系统化和层次化相结合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以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并且具有可靠度较高、误差较小的优点。用AHP方法进行投资绩效审计评价时,一般首先对评价指标进行层次划分、重要性识别和权重设计;然后再采用AHP方法或结合模糊数学方法来构建其绩效审计评价模型。张宏亮和肖振东(2007)运用AHP方法构建了公共环境投资项目审计的一般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梁星和王凤华(2007)在构建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模糊数学和AHP层次分析法,对政府绩效审计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陈伟(2007)在对联网审计的实施成本、效益、审计风险控制等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联网审计绩效评价的AHP层次结构模型。肖限平(2011)借鉴项目后评价的一些指标和方法,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提出了一个水利建设绩效审计通用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在选用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指标后,通过确定相应指标的权重系数,并结合专家经验打分法计算出项目综合评价值。

平衡计分卡(The Balanced Scorecard,简称BSC)是以信息为基础,系统地考虑企业业绩驱动因素,多维度地平衡指标评价因素的一种新的组织绩效管理工具。借助平衡计分卡可构建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矩阵和对应的评价模型,但根据不同的审计对象,平衡计分卡的维度需进行相应的改变。韩晓梅和韩朝莉(2008)根据新时期内部审计特征,从财务、客户、内部审计流程、内部审计学习和创新四个维度分别设计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的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企业战略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模型。于吉全和孙晓霞(2009)从影响建设项目绩效的因素出发,将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前期决策、项目管理、财务、项目效益四个维度,建立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建设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方法和模型。张建新和冯彦妍(2010)将学校的筹集资金能力、产出效果、人财物的投入情况及利用效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潜力等内容作为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建立了高校绩效审计评价模型。

综观已有的研究可以发现,由于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对象和内容千差万别,目前尚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统一的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模型和方法。在进行绩效审计评价时,只能根据具体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需求、审计人员的偏好等因素选择相应的评价方法,而这些方法目前还主要在AHP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平衡计分卡等中选择。一般而言,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成果要紧紧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服务领导决策;二是服务群众的知情权。而现有评价方法在反映“用户需求”及其需求与评价指标的耦合方面尚存一些不足。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以下简称QFD)是最能体现用户需求、反映用户声音的一种方法。鉴于此,本文将质量功能展开及其核心工具质量屋(House of Quality,简称HoQ)技术引入到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中,提出了一种基于QFD的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方法,并通过算例说明该方法的具体应用。

二、QFD技术与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

QFD最早由日本学者Akao Yo ji提出,它是一种能够分析用户需求,并能直观地将需求映射为产品设计要求的质量分析工具。QFD方法通过矩阵来呈现用户需求与产品设计指标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对这种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然后确定评价用户需求的关键设计指标,从而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质量屋模型是QFD的核心,其详细结构如图1所示。在质量屋构建过程中,用户通常都是以较为模糊的、不完备的语言将他们的主观感受表达成为需求内容,用户需求贯穿QFD的全过程。

本文将QFD引入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过程,首先分析影响投资项目绩效的影响因素和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然后借鉴宋常等人(2011)提出的以“5E”为核心设计的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基本框架,将政府和群众关注的绩效审计核心内容: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境性五个属性层看作用户的需求(一级指标),同时,为了简单起见,将文献[2]中的11个一级指标作为本文的二级指标,从而构建基于QFD的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三、基于QFD的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

(一)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质量屋模型

建立质量屋模型是基于QFD的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的核心内容。通过质量屋中的用户需求与服务技术设施的关系矩阵和服务技术设施自相关矩阵,可以量化分析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和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然后,通过多阶段质量屋模型对评价指标进行自顶向下的分解,直到分解到审计人员容易判断的评价指标。为了研究的方便,本文 将影响绩效评价结果的因素称为一级指标,影响一级指标的因素称为二级指标。基于这样的理解和分析,本文构建了如图2所示的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质量屋模型,通过建立二阶段质量屋模型将实现基于QFD的绩效审计评价。

图2所示的质量屋由左墙、天花板、房间、屋顶、隔墙和地板六部分组成。其中,左墙表示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左墙与房间之间的隔墙表示评价指标的权重wi;天花板表示评价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屋顶的自相关矩阵表示各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关系;房间表示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用矩阵Ri×j表示,其元素rij称为关系度,表示第j个影响因素对第i个评价指标的关联程度;地板表示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第j个影响因素相对于各评价指标对投资项目绩效水平的权重用kj表示。

通常,各项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对权重、各评价指标间的关联强弱,以及各项影响因素与各评价指标间的关系都不能给出确定性度量,只能给出定性描述,需依赖专家打分确定。本文采用等级来描述,专家只需打出等级,无需具体打分,可以消除具体打分的非正常偏差。

(二)绩效审计QFD评价第一阶段质量屋模型的建立

投资项目绩效审计QFD评价第一阶段质量屋模型如图3所示。质量屋的左墙只有一个评价指标,在这里表示为总绩效水平,天花板是影响总绩效水平的一级指标ci,屋顶是一级指标自相关矩阵,地下室由一级指标的影响权重wi和各个一级指标的绩效水平指数si两部分构成。

(三)绩效审计QFD评价第二阶段质量屋模型的建立

投资项目绩效审计QFD评价第二阶段质量屋模型如图4所示。该阶段的质量屋将一级指标放在左墙,并根据评价指标的层次结合关系矩阵R'1×m和R''m×n将一级指标分解为二级指标后放在天花板。由于本文中的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二级指标可以由审计人员直接给出评价结果,因此,质量屋的地下室存放根据评价结果构成的判断矩阵pm×n 。二级评价指标权重kj放在地下室的顶层,而地下室的左墙存放一级评价指标的绩效水平指数si。

(四)关系矩阵的建立

第二阶段质量屋的中间房间均存放评价指标与影响因素的关系矩阵,第一阶段质量屋用R'1×m表示,第二阶段质量屋用R''m×n表示,其矩阵元素表示质量屋中下级评价指标对上级指标的关联程度。为了计算的方便,本文采用专家打分法,用数字0—9来量化关联程度的等级。

(五)判断矩阵的建立

判断矩阵pm×n位于地下室,如图4所示。由于二级指标在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中为最底层级,也是审计人员最容易评价的指标。审计人员可以通过书面或者口头询问、检查书面文书、现场观察、追踪业务流程、统计分析等形式获得具体数值。将获得的各个二级指标的评价均值记为cj(j=1,2,…,n),则判断矩阵pi×j的元素pij的值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得到:

(六)计算投资项目总绩效水平

总绩效水平是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的最终结果,它是通过自下而上的计算得到的,先计算二级评价指标绩效指数,再计算总绩效水平。本文为了简便起见,在计算过程中,质量屋中各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Delphi方法。首先,将二级指标的判断矩阵pm×n和二级指标权重矩阵vl×n的转置矩阵相乘,便得到一级指标的QoA绩效水平指数si,该结果将存放在图4所示第二阶段质量屋中的地下室房间;然后,将一级指标的绩效水平指数si依次与一级指标权重wi相乘;然后求和;最后即可得到投资项目的总绩效水平。第二阶段质量屋中一级指标绩效水平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四、算例分析

下面以某市大型污水处理厂政府投资项目为例,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境性五个方面,采用本文提出的QFD方法来分析该项目的投资绩效审计评价过程。

(一)第一阶段质量屋模型的建立

绩效审计QFD评价第一阶段质量屋模型如图5所示。质量屋的左墙为项目的总绩效水平,天花板为5个一级指标,采用专家打分法获得关系矩阵R'1×5中各元素r'ij(j=1,2,…,5)的值。

(二)第二阶段质量屋的建立

绩效审计QFD评价第二阶段质量屋模型如图6所示。质量屋的左墙存放5个一级指标,天花板存放11个二级指标,地下室房间存放根据公式(1)得到的二级指标的判断矩阵p5×11,地下室的左墙存放一级指标的QoA水平指数si(i=1,2,…,5),地下室的顶层存放用Delphi法得到的二级指标权重kj(j=1,2,3…,11),质量屋的房间存放采用专家打分法得到关系矩阵R''5×11的元素值,如二级指标“计划产出效率性I21”与一级指标“效率性”的关联度r24=7。

(三)判断矩阵的建立

判断矩阵p5×11通过二级指标与一级指标的关联度p5×11和审计人员对二级指标的评估结果计算得到。实例中,对于11个二级指标问题进行访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最终得到各个二级指标的评价均值cj(j=1,2,…,11)。根据公式(1)计算出pij的值,如p13=9.313。

(四)计算总绩效水平

从二级指标开始自下而上,根据公式(2)依次算出各级评价指标的QoA绩效水平指数。如算例中s1=9.523*0.38+8.923*0.28+9.313*0.34=9.284,将所有一级指标的QoA绩效水平指数si算出放入图5地下室,将si依次与一级指标权重相乘后求和,即可得到本案例投资项目总绩效水平:

通过二阶段质量屋模型对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投资项目进行绩效审计评价可知,该项目评价得分84.86分,其中“经济性”和“公平性”得分较高,“效率性”和“环境性”次之,而“效果性”需要改进提高,具体体现在“目标管理效果性”和“内部管理效果性”两个层面。

通过实际考察,该项目的实施基本达到国家环境标准和项目的设计要求,基本改变了雨水污水混流的现象,附近居民区的污染状况比过去有明显改善。但该项目由于建设单位管理不严,在建设管理费率、工程管理的科学性、进度管理的严谨性、工程监理的有效性、设计变更的规范性方面还存在不足,项目的评价结果基本反映了这些问题的存在。通过基于QFD的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质量屋模型,能够直观、方便地找出 项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发现最需解决的问题所在以及影响项目绩效的关键指标。

五、结论

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是一种伸缩性很强的工作,目前我国尚未出台统一规范的绩效审计评价方法,如何根据我国实情开展绩效审计,目前审计人员仍在边实践边探索。本文将QFD技术引入到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中,提出了一种基于QFD的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两阶段的质量屋模型,能够直观地反映用户的评价需求、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方便快捷地得到各级指标的评价结果。本文的研究能够丰富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下一阶段的研究将重点完善评价指标选取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参考文献】

[1] 刘家义.关于绩效审计的初步思考[J].审计研究,2004(6):3-8,34.

[2] 宋常,赵懿清.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与框架设计研究[J].审计研究,2011(1):40-46.

[3] 卜美文.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进展及发展历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160-151.

[4] 杨锡春.我国开展绩效审计的十大难点[J].审计研究,2006(2):56-58.

[5] 钱永祥.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审计研究,2006(5):29-32.

[6] 宋常,胡家俊,陈宋生.关于绩效审计研究的新思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1):3-9.

[7] 杨献龙.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对象和内容的再认识[J].审计研究,2009(5):33-36.

[8] Satty T L.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New York:McGraw-H il,1980.

[9] 张宏亮,肖振东.基于AHP的公共环境投资项目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审计研究,2007(1):30-36.

[10] 梁星,王风华.政府绩效审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探析[J].会计之友,2007(1):83-84.

[11] 陈伟.一种基于AHP的联网审计绩效评价方法[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1(5):47-52.

[12] 肖限平.水利工程绩效审计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J].重庆与世界,2011(7):16-20.

[13] 陈思维,李霜.绩效评价矩阵和方位图: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管理审计工具[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5):7-9,38.

投资项目评价的基本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基建项目 财务效益评价 指标

一、基建项目及财务效益评价概述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简称基建项目,指的是在一定的资源及预定期限条件下,以资金筹集为手段,经过特定质量与数量要求的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决策程序,通过一次性投资最终完成的固定资产项目。依据基建性质可分为新建、扩建、迁建、改建及重建五类项目。

财务效益评价指的是有关评价主体在依据现行财务价格及财务体制和测算基础数据的基础上,从银行及经营者角度对项目费用及效益进行综合测算,进而全面考察项目的外汇平衡能力、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等。通过测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财务效益评价可以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基建项目财务效益评价就是依据单位项目有关财务报表及会计信息,利用科学有效的财务数据科学测算基建项目的效益与成本,真实合理地评价基建项目本息的财务支撑能力及财务现实状况。进行效益评价就必须设立相应的评价指标,目前,研究者运用的较多的财务效益评价指标是净现值、利润率、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等。

二、基建项目财务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1、盈利能力评价指标

基建项目盈利能力指标综合反映了项目盈利能力的高低,通过该评价指标可以分析判断基建项目投资后的获利水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成后就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固定系统,该系统能否很好地得到运营管理通常直接影响着基建项目投资后所能带来的收益水平,而这也正是所有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评价基建项目盈利指标一般要用到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财务净现值(FNPV)、基建项目投资回收期Pt、投资利润率。

第一,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该评价指标实际上是指基建项目净现金流量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是考察项目盈利能力和实际收益率的主要动态评价指标。用公式可表示如下:

(CI-CO)t(1+FIRR)-t=0

其中,n:基建项目计算期间;CI:现金流入量;CO:现金流出量;(CI-CO):项目在第t期的净现金流量。财务内部收益率指标越大越好,可用插值法求出该指标。一般情况下,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等于基准收益率时,基建项目可行。

第二,财务净现值(FNPV)。该指标用公式可表示如下:

FNPV=(CI-CO)t(1+ic)-t

其中,n、CI、CO同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中的有关指标; (CI-CO)t:现金流入量;ic:财务贴现率(基准收益率)。通常FNPV的计算结果有以下三种情况:FNPV=0表示基建项目处于判断可行与否的边界值上,因为此时项目获利能力等同于同行业平均水平;FNPV0表示基建项目可行,此时项目同行业平均获利能力低于该基建项目获利水平。

第三,基建项目投资回收期Pt。该指标指的是从基建项目投建起始日算起,运用项目运营所得净收益偿还原始投资费用所需年限。依据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有动态投资回收期与静态投资回收期之分。在项目建成投产后净收益各年不同的情况下,静态Pt=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数-1+上一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的净现金流量。然后,将Pt与基准投资回收期Pc进行比较分析:如果PtPc,则基建项目可以接受,因为投资可在规定时间内收回;如果Pt>Pc,则表示基建项目不可行。相似地,动态Pt=(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数-1)+上一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现值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动态投资回收期的评价标准与静态Pt的评判准则一致。通常,动态Pt运用折现法计算出的年限比静态Pt要长些。

第四,投资利润率。该指标可表示为项目年利润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商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基建项目施工开始后的获利与否及收益水平。其中,项目总投资可表示为基建期间利息、投资方向调节税、固定资产投资及流动资金的总和;年利润总额可表示为年项目营业收入与年项目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年总成本费用之差。一般而言,投资利润率越高,基建项目投资风险就越小、获利能力及债务清偿能力就越强,整体基建项目投资收益就越有保障。反之,则风险越大收益越没有保障。基建项目盈利能力要满足社会基本要求,就必须使其投资利润率高于同行业利润率平均值。

2、偿债能力评价指标

偿债能力评价的是基建项目能否在给定期限内偿还项目所负担的全部长期与短期债务,该指标是否达标直接关系到基建项目的顺序开展,也可分为动态与静态两个方面。动态地讲,是指项目经营过程所创造的收益的偿债能力;静态而言,则是指项目资产本身清偿债务的能力。具体而言,基建项目偿债能力评价指标可细分为以下方面。

第一,贷款偿还期。该评价指标体现了在基建项目具体财务条件及国家财政规定基础上,基建项目投产后可用于还款的资金用来偿还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本息和所需要的时间。用公式可表示为:

Id=Rt

其中,Id: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本息;Pd:贷款偿还期;Rt:包含摊销、折旧、利润及其他还款资金(含未付建设期利息)在内的第t年可用于还款的资金。贷款偿还期评价指标可由借款偿还计划表推算,不足整年的部分可用线性插值法计算。指标值若能满足贷款机构的期限要求,则可认为该基建项目具备借款偿债能力。该指标适用于不预先给定借款偿还期限且按最大偿还能力计算还本付息的基建项目。

第二,速动比率。该指标反映了速动资产(即能够快速变现的资产),通常用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后的余额表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总额。普遍认为该值保持在1.2—1之间较为适宜。

第三,流动比率。该指标反映了基建项目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体现了短期可变现资产与短期负债间的关系。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该值越小,通常表明项目短期偿债能力较弱,反之则越强。对基建项目而言,过高的流动比率往往不利于项目的健康发展,因为许多流动资产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但债权人鉴于风险考虑,往往希望该值较大,一般情况下,该指标介于1.2—2之间时为宜。

第四,资产负债率。该评价指标反映了基建项目当前偿债风险的大小。资产负债率=负债合计/资产合计,该值越大表明项目回收贷款的保障程度较低,反之则项目投资风险就较小,目前普遍认为这一比例的最佳值为1。

三、基建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1、盈亏平衡分析

基建项目盈亏平衡分析指的是通过盈亏平衡点(BEP)分析项目成本与收益间平衡关系的有效方法。项目周期、投资、成本等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到基建项目的经济效益,当这些影响因素超出某一临界点时,就可能左右项目的投资决策。盈亏平衡分析的目的就是要科学评价某特定项目对各种不确定因素变化的承受能力,找出这个临界点进而为基建项目投资提供决策依据。

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运营发展的盈亏平衡分析为例,水利受到市场需求、政策法规及运营环境变化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其项目盈亏平衡点分析主要表现在产量和单价两个方面。其所得税前以产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为:BEP产量=年固定总成本/[产品单价(1-综合税率)-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其所得税前以单价表示的盈亏平衡点为:BEP单价=(年固定总成本+可变成本×设计生产能力)/ [设计生产能力(1-综合税率)]。

2、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在基建项目财务效益评价中较为常用,它在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不确定性因素对基建项目最终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一般可选用达产期、建设期、初始投资、经营成本等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如果某参数小幅变化后引起项目经济效益指标大幅变化,那么此参数就是敏感性因素,如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息税前利润等都可成为敏感性分析指标。反之则称之为非敏感性因素。通过敏感性分析可确定影响基建项目财务效益的最主要敏感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找出项目不确定性的根源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改善并提升基建项目的财务效益。

四、基建项目财务效益评价的基本报表

与项目可行性评价一样,基建项目财务效益评价的基本报表的构成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产负债表。该表系统反映了基建项目在开展周期内各年年末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情况,可以全面衡量这三者组成结构的合理性,通过计算资产负债率等各偿债能力指标来判断项目的偿债风险大小。二是损益表。该表有用以反映基建项目在开展周期内实现利润或承担亏损的情况,通过指标计算可以分析项目的获利能力。三是资金来源及运用表。该表体现了基建项目在开展周期内各个年度的资金短缺或盈余状况,这为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提供了直接依据,可用来制定适宜的还款及借款计划,也用于项目资金筹集方案的选择。四是现金流量表构成。该表反映了基建项目在开展周期内各个角度的现金流入及流出情况,通过各动态评价指标的计算结果来反映基建项目投资的盈利能力。

五、完善基建项目建设的有关建议

由于基建项目管理存在诸多漏洞,使得基建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如轻合同管理重工程建设、基建项目资金缺口较大、工程决算高、基建财务管理与签证不规范、项目竣工决算管理问题众多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完善基建项目建设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基建工程招投标制度的宣传力度,强化法律法规建设,提升人员职业素养;二是实现对基建过程全方位的监督,从资质审查监督关、计划项目投资关、评标发包关、合同关、竣工验收与决策审计关五个关口加强执法监督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三是强化基建项目预算设计变更管理,全面深入地推行项目责任制,严把实地勘察及工程结算关,防止高估冒算;四是及时纠正基建工程中的违规现象严查腐败行为。严格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查处基建项目过程中的等违法违纪行为,切实做到在哪个环节发现问题应在相应环节解决问题,保证基建项目建设的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 董国富等:市政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后评价工作的探讨[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24(2).

投资项目评价的基本方法范文第3篇

一、预测阶段

预测阶段主要指投资前期,即从投资意向形成到项目制定投资计划这一时期,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对工程项目进行科学的论证和决策,是项目管理的关键时期。预测阶段包括四个步骤:

(一)对项目初选后认为可行的工程项目,编写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建议书的目的是提出拟建项目的轮廓设想,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说明技术上、市场上、工程上和经济上的可能性,向政府推荐项目,供政府选择。项目建议书经规定程序批准后,称为“立项”,项目即可纳入项目建设前期工作计划,列入前期工作计划的项目可开展可行性研究。

(二)进行可行性研究,做好项目财务评价和投资条件评价可行性研究是投资项目建设前期研究工作的关键环节,是投资项目决策的依据,不仅可以作为项目设计的依据,向银行贷款的依据,而且可以作为办理开工手续、项目实施、项目评估的依据。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在可行性研究中,最重要的是财务评价。财务评价可采用动态投资评价方法结合静态投资评价方法的方式。可行性研究中另一个重要的步骤是投资条件评价。投资条件评价是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项目的内外条件能否满足项目建设和生产的需要及其利弊得失作出评价,以判断项目生存的可能性和可靠程度。项目的投资条件内涵广泛而繁杂,既包括项目本身的内部条件,又包括与之配套协作的外部条件;既包括可以控制的静态的稳定条件,又包括难以掌握的动态的不确定条件。投资条件评价重点放在对外部的、动态的不确定条件的评价上。

(三)选择合适的设计部门,编制工程概预算文件工程设计一般采用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在初步设计阶段需由设计单位编制工程设计概算。设计概算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及其相应的施工方法进行编制,而且编制出的设计概算不允许突破投资估算允许幅度范围。施工图设计应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进一步对所审定的修建原则、设计方案、技术决定加以具体和深化,最终确定各项工程数量,提出文字说明和适应施工需要的图表资料,以及施工组织设计,并且编制相应的施工图预算。

(四)上级部门批准后下达投资计划和年度投资计划设计文件按规定程序批准后,应按照经批准的项目初步设计和总概算,下达项目投资计划。根据总概算和工期合理地安排分年度投资,编制年度投资计划和用款计划。

二、控制阶段

控制阶段主要指投资建设期,即从筹集建设资金开始到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这一时期。控制阶段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筹集项目资金,优化资本结构供电企业生产涉及国家安全,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建设资金的取得不可能通过资本市场取得公众资金。因此,在保证了项目资本金的来源之后,其余投资额主要依靠长期负债融资取得。长期借款是供电企业筹集建设资金的一个主要渠道。供电企业经济效益良好,信用等级高,因此在选择银行方面具有很大的主动性,供电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取得经济合理的银行贷款。

企业在筹集项目资金时,应考虑筹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保证最佳的资本结构。在进行筹资决策时,应利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选择资本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降低财务风险,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资本结构最优。

(二)规范招授标活动和合同管理基建项目有了资金保证之后,工程项目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开始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是程序性很强的经济活动,招投标活动当事人应当按照法律程序开展活动。招投标活动结束后,应签订工程项目合同。供电企业在签订工程项目合同的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保证合同主体的资格合法;应当具备合同的一般条款,明确各条款内容,杜绝含糊不清;合同的形式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必须签订违约责任及解决争议的方法。规范招投标活动,保证合同的有效性,是基建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

(三)做好建设期项目成本控制工程项目实施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为实现基建目标,参与项目建设的有关各方必须在系统控制理论指导下,围绕工程建设的工期、质量和成本,对项目的实施状态进行周密、全面的监控,把投资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投资限额之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保证项目投资管理目标的实现,有效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成本控制主要包括施工费的控制、材料费的控制和其他费用的控制。

(四)控制施工方案变动引起的工程成本变动工程项目中标后,必须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技术上先进可行和经济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结合项目所在地的经济、自然地理条件、施工工艺、设备选择、工期安排的实际情况,比较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与标书编制时的不同,或与定额中施工方法的不同,对可能出现的由于施工方案变动而引起的各项费用充分预测,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费用开支。

(五)及时办理固定资产估价入账手续供电企业在工程验收之后,财务部门应根据项目管理部门提供的工程验收和工程移交的书面证明,作为可使用状态的时间点,来估价转增固定资产,以正确及时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及时提取折旧,准确核算企业的经济效益。然后财务部门要在各项目有关部门的配合下进行工程竣工决算的编制,待竣工决算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据以调整固定资产价值和折旧数额。

三、分析阶段

工程项目竣工、移交资产之后,基建财务管理体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分析阶段。分析阶段也叫项目后评价阶段。

(一)项目后评价的范围项目后评价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目标的后评价。在项目后评价中,项目目标和目的的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对照项目可研和评估中关于项目目标的论述,找出变化,分析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成败的原因,同时还应讨论项目目标的确定是否正确合理,是否符合发展的要求。项目目标和目的后评价通过变化原因及合理性分析,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项目决策、管理、建设实施信息反馈,以便适时调整政策、修改计划,为续建和新建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可根据分析,为宏观发展方针、产业政策、价格政策、投资和金融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2)项目决策阶段的后评价。对项目决策的后评价包括项目决策程序、决策内容和决策方法分析三部分内容。项目决策程序分析主要分析项目立项决策的依据和程序是否正确,是否存在先决策后立项、再评估,违背项目建设客观规律,执行错误的决策程序等。项目决策内容评价分析应对照项目决策批复的意见和要求,根据项目实际完成或进展的情况,从投资决策者的角度,分析投入产出关系,评价决策的内容是否正确,能否实现。项目决策方法分析包

括决策方法是否科学、客观,有无主观臆断,是否实事求是。

(3)项目准备阶段的后评价。对项目准备的后评价,包括项目勘察设计、投资融资、采购招投标、开工准备等方面的后评价。项目勘察设计的后评价要对勘察设计的质量、技术水平和服务进行分析评价。投资融资项目后评价主要应分析评价项目的投资结构、融资模式、资金选择、项目担保和风险管理等内容,评价的重点是根据项目准备阶段所确定的投融资方案,对照实际实现的融资方案,找出差别和问题,分析利弊。同时还要分析实际融资方案对项目原定的目标和效益指标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融资成本的变化,评价融资与项目的债务的关系和今后的影响。在可能的条件下,后评价还应分析是否项目可以采取更加合理经济的投融资方案。此外,项目贷款谈判也是后评价应该关注的方面。对采购招投标工作的后评价,应该包括招投标公开性、公平性和公正性的评价,后评价应对采购招投标的资格、程序、法规、规范等事项进行评价,同时要分析该项目的采购招投标是否有更加经济合理的方法。对项目开工准备的后评价是项目后评价工作的一部分,特别是项目建设内容、厂址、引进技术方案、融资条件等重大变化可能在此时发生,应注意这些变化及其可能对项目目标、效益、风险的影响。

(4)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的后评价。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的后评价包括:项目的合同执行情况分析,工程实施及管理,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分析与评价等。项目实施阶段的后评价应注意两方面的对比,一方面要与开工前的工程计划比,另一方面还应把该阶段的实施情况可能产生的结果和影响与项目决策时所预期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偏离度,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原因,提出对策,总结经验教训。应注意的是,由于对比的时点不同,对比数据的可比性需要统一,这也是项目后评价中各个阶段分析时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二)项目后评价的内容项目后评价的内容主要有:第一,项目的技术经济后评价。项目的技术后评价主要是对工艺技术流程、技术装备选择的可靠性、适用性、配套性、先进性、经济合理性的再分析。项目的财务后评价与前评估中的财务分析在内容上基本是相同的,但评价中采用的数据不能简单地使用实际数,应将实际数中包含的物价指数扣除,并使之与前评估中的各项评价指标在评价时点和计算效益的范围上都可比。项目的经济后评价内容主要是计算经济内部收益率和经济净现值等指标,分析项目的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所在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提高当地人口就业的影响和推动本地区、本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等。经济评价结果同样要与前评估指标对比。第二,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价。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指对照项目前评估时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审查项目环境影响的实际结果,提出一份单独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般包括5部分内容:项目的污染控制、区域的环境质量、自然资源的利用、区域的生态平衡和环境管理能力。第三,项目社会评价。社会评价包括社会效益与影响评价和项目与社会两相适应的分析。社会效益与影响是以各项社会政策为基础、针对国家与地方各项社会发展目标而进行的分析评价。项目与社会相互适应性分析包括项目是否适应国家、地区(省、市)发展;项目的文化与技术的可接受性;项目存在社会风险的程度;受损群众的补偿问题;项目的参与水平;项目承担机构能力的适应性;项目的持续性。

(三)项目后评价的工作程序项目后评价的工作程序为:接受后评价任务、签定工作合同或评价协议;成立后评价小组、制定评价计划;设计调查方案、聘请有关专家;阅读文件、收集资料;开展调查、了解情况;分析资料、形成报告;提交后评价报告、反馈信息。

四、该体系的优点分析

通过预测、控制、分析阶段,使项目建设程序完成了从事前、事中到事后三个阶段。剖析“预测――控制――分析”新体系,主要有以下三个优点。

(一)在项目前期采用科学的预测方法,使投资决策更准确“预测――控制――分析”新体系在项目前期采用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等科学的预测方法,引入现金流量的概念,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该体系将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结合起来,互为补充,不但对某一具体时间和地点、具体投资情况进行静态分析,还要引入时间变数,从发展、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以研究投资客体的变化和发展规律,加强具有预见性的指导,从而使投资方做出更科学合理、准确的投资决策。

投资项目评价的基本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政府投资;效益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F812.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6)04-0072-04

一、政府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特点

广义上讲,凡由政府出资、筹划或决策的项目均为政府投资项目,狭义的政府投资项目主要指全部投入或部分投入各类财政性资金的项目。政府决策项目指政府不出资,而由民间机构出资,但政府保持对项目取舍的决策、授权和监管,如特许经营的BOT项目。

政府投资与其他投资主体不同,尽管政府投资涉及范围较广,但其投资更多地还是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因此政府投资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把社会效益最大化作为投资的目标。因此,对政府投资效益评价标准不能仅仅从微观经济效益、直接效益、局部效益、短期效益来考察,而主要从社会效益、宏观效益、长期动态效益及投资的相关效益等方面来分析[1]。

1.从社会效益考察政府投资的绩效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或不提高经济效益就难以推动社会的发展,也不可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投资讲求经济效益天经地义。但政府投资首先要讲求社会效益,特别是政府投资涉及城市化、就业、社会工作效率、社会生活质量、减少交通拥挤、增加生活自由时间和社会生活福利保证等问题时,就不能仅仅局限于狭义的经济效益。例如,在特大城市修建地铁和绕城铁路,工程造价高、运营收入低众所周知,如果仅用投资盈利率和投资回收期等指标来衡量,政府就不会去投资。但若从解决城市数以百万计人口的交通困难,改善职工居民的生活、工作条件的社会效益来看,政府投资兴建地铁和绕城铁路是必需的。

2.从政治效益考察政府投资的绩效

政治作为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体现国家和人民的长远的最大利益,但政治又有其独立性。政府的一部分投资追求的主要就是政治效益。比如,对国防需要的投资、对边疆地区建设的投资。尽管这些投资的工程造价高、工期长、成本大,投资效益系数低,但仍必须投资,这涉及到国家安全问题。特别是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明显加大了对西部的投资,这不仅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和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保持全国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全的迫切要求,具有政治含义。因为西部地区与周边十多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是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聚居地,而且相当一部分跨疆界居住。只有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了,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为加强民族团结和巩固边疆奠定坚实的物质和思想基础,为全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2]。

3.从宏观经济效益考察政府投资的绩效

我国实行的是宏观调控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经济建设既要讲求个别部门、地区、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益,又要从全局来考察整个国民经济,即全社会的宏观经济投资效益。政府投资主要是追求宏观经济效益,宏观经济效益的衡量不是用具体确切的数字,即利润或利润率来表示。譬如,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包括道路、给排水、热力、煤气和通讯等工程的投资,就不能以回报的利润为考察标准,而应该看这些投资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究竟有多大提高和改善。从宏观经济效益来考察政府投资的绩效,也可以通过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以及投资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百分点来衡量,比例越高,说明投资绩效越好,反之亦然。

4.从长期效益或潜在效益考察政府投资的绩效[3]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到目前为止存在过的一切生产方式,都只在于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有益效果。那些只是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是完全被忽视的。”而政府投资追求的恰好就是只是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长期效益或潜在效益。譬如,在西部大开发中,为了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中央政府做了大量投资。这种投资绝不可能立竿见影,这就要从它的长期效益及关联效益去考察。因为只有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西部地区的丰富资源才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也才能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技术和人才,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尤其要看到,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改善全国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如果不抓紧、加快实施在西部地区恢复林草植被、治理水土流失,那么长江、黄河日渐淤积,洪水灾害不可能得到根治,广大中下游流域将永无宁日。再如,为了防止特大洪灾的发生,中央拨巨款加固、整修长江等堤坝。这种投资的效益更是漫长的、潜在的,也许十年、五十年不再发生特大洪灾,但不能因此而不投资,一旦再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那么这种投资的减灾效益将是无法估量的。

当然,我们讲政府投资以追求社会效益为最终目标,并非完全否定或忽视经济效益,决不能借口社会效益或政治效益,在投资中大手大脚、滥建滥上、胡乱定点、盲目布局,要尽可能争取好的经济效益,这两者并不完全矛盾。这就要求在投资决策阶段,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加强宏观调控,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战略目标,部署好合理的投资规模、结构及布局。在投资实施阶段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力争缩短工期、保证质量、降低造价。目前,要进一步完善招标制度和重大项目法人制度。在投资回收阶段采取有效措施,尽力缩短投资回收期,全部回收投资,为政府提供更多新的积累和扩大再投资的能力。除此以外,投资经济效益的好坏还取决于经济体制和投资体制是否合理,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和投资体制的改革。

二、政府投资效益评价标准的方法与原则

1.有无对比――增量分析。有无对比是将有这个项目和没有这个项目时的各种效益情况进行对比,从而确定有多少效益可以归结于这个项目,主要考虑的是外部效果和无形因素。因此,只需要识别和估算的是项目的增量效益和费用。

2.机会成本原则。在经济活动中,为获得一定的效益所耗用的资源代价,不能简单地以购买时的实际支出来计算,还应考虑决策时所放弃的收益。资源用于某一种用途就失去了用做其他最有价值用途的收益,这种用途牺牲的最高代价,就是机会成本。

3.效益和费用的界定。政府投资项目评价中,重点要区分真实效益和钱币效益。真实效益是有用资源实际减少的代价,钱币效益则是在国民经济内部的重新分配和转移,并未实际增加或产生资源的耗费,因此,不能作为效益与费用参与项目评价计算。转移支付反映的是一种控制的转移,也就是说,由一个部门或社会成员控制的资源,转移到另一部门或社会成员手中,对国家或整个社会而言,花费在项目上的费用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在进行经济评价时应予以调整。如国内贷款和利息支付,税收和补贴等都属于转移支付。流转类税收?穴如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销售税金及附加等?雪是构成购买者支付意愿的组成部分,在处理时要区别对待。一是项目产出增加了市场供应,则其使用的是含税价格;二是项目产出排挤了原有的供应,则其使用的价格为不含税价。

4.效益和费用量化。(1)有些政府投资项目,如公路建设项目,服务产出本身没有价格,或价格不足以反映边际支付意愿,则主要通过消费者剩余的增加来衡量项目的效益。(2)政府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的重点之一是项目的社会贡献(国民经济贡献),评价的价格就要用完全竞争的市场均衡价格。经济学可以证明,在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条件下,国内价格应该与国际价格相一致。价格是影响经济效益最为敏感的因素,对逐步全面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中国经济而言,价格还有计划经济的痕迹,有不少价格与价值和市场背离的地方,使价格偏离均衡价格较远。所以,要根据市场机制的情况,对投入和产出物的价格用影子价格和影子汇率予以调整,力求评价指标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5.费用――效益分析方法。现金流量折现法,其基本原理在于先估算项目寿命期内的效益流与支出流,再采取折现的办法,对不同时期发生的效益和支出进行分析。费用――效益分析主要包括经济净现值、费用效益比、经济内部收益率等计算指标[4]。

6.费用――效果分析法。费用―效果分析是指在确定的控制目标下,分析达到目标的不同方法和费用,从而提供方案选择的依据。采用费用――效果分析方法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首先必须拟定不同的备选方案以供选择和比较(包括“无项目”),再根据项目的目标选择恰当的效果指标,计算各项费用支出(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然后对比不同方案的效果和费用,从而选择最优的方案。

三、政府投资效益评价标准的指标体系

1.西方政府投资效益评价的主要方法体系[5]

西方项目经济评价的方法,从原理上看,就是社会费用效益分析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化程度有了一定的提高,公共项目投资不断增加。由于公共项目和私人项目目标的不一致,显然不能把对私人项目财务评价的方法应用于公共项目评价。因而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形成了一种评价公共项目的方法,那就是社会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它在形式上同财务评价方法是一致的,因为两者都是对投资利益进行评价。但由于投资性质及投资目标截然不同,因而投资利益构成及对利益估价方法也就不同。在项目评价中,用影子价格来衡量经济效益及经济费用。关于影子价格的估算,从不同的角度形成了不同的项目评价方法体系,比较完善的主要有OECD法和UNIDO法。

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68年出版的《发展中国家工业项目分析手册》,是第一本应用现代费用――效益分析方法来解决发展中国家项目评价的著作。《手册》中推荐使用的方法被称为OECD法(即L――M法),此法建议使用以世界货币为基础的价格和汇率作为计价标准来评价项目的投入和产出,并以项目对国民收入的累积贡献作为项目评价目标。

1972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出版的《项目评价准则》,系统地介绍了工发组织所推荐的就工业项目编制和评价,进行社会效益分析的一整套分析方法和所积累的一整套实践经验,是针对发展中国家需要而制定的一整套准则。它以本国货币为基础采用标准转换系数作为计价标准来评估项目的投入和产出,按消费者支付意愿、生产机会成本和外汇价值来衡量确定其影子价格。UNIDO法的评价目标是累计消费总值,还需考虑收入分配公平目标。

2.我国政府投资效益评价的目标

(1)经济增长目标。我国用以衡量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有国民收入和社会纯收入。中国银行编制的《工业贷款项目评估手册》中提出用纯收入来作为国民经济效益分析的基本衡量指标。所谓纯收入是指国有企业销售产品所得扣除成本后的余额,主要表现为利润和税金两部分;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编制的《工业项目评估试行办法》采用投资的国民收入(净产值)作为工业项目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最重要指标。因为它包括了新创造的价值总和,主要表现为工资和纯收入两部分。这两个指标的主要差异是国民经济效益中是否包括职工工资。

(2)收入分配目标。经济发展意味着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还应包括改进生产结构、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特别是消除贫困现象、为所有公民提供和改善基本生活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水平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因此,仅从项目对“经济增长”目标的贡献来衡量项目是不够全面的,尤其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地区间、阶层间的贫富差距日益加大,必须通过项目投资建设调整和完善收入分配结构。因此,在项目评价时,应考虑项目投产后对地区、阶层和集团间的收入再分配的影响,检验项目的收入分配是否符合国家经济政策与分配原则,并使其尽可能与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相一致。遗憾的是,至今仍没有一套把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与改善分配效果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3)劳动就业目标。人力资源是所有经济资源中最宝贵的经济资源。增加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可充分利用生产潜力,同时,还可为失业人员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从而有利于消除贫困,改善社会收入分配状况。在项目评价中,既要把增加就业目标看作是发展生产和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手段,也要把增加就业看作是实现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目标”的一种手段。当我们把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收入分配作为经济评价的两个目标时,实质上已经包含了对就业目标的考虑。

(4)自力更生目标。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长期储蓄不足和外汇短缺,为了发展本国经济,在一段时间内对发达国家依赖性较强。因此,对这些国家来说,减轻对外国的依赖,增强本国竞争实力,应作为项目评价的目标之一。

(5)优先发展目标。优先发展目标是国家产业政策的体现。在不同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不同,需要通过项目选择来实现,因此,项目评价应与国家政策相结合。

可持续发展经济系统是“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多要素的、全方位的综合发展观。其中经济是中心,将经济与社会、制度、科技、资源、环境融为一体,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经济发展过程,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模式。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的投资项目评价亦不例外。从前面的分析可知,政府投资项目有很强的外部影响,项目评价必须体现其社会宏观效益。而且政府投资项目是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一种手段,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的主题,因此,政府投资项目评价必须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可持续性包括经济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及社会可持续性三个方面,政府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也应从这三个方面设计。但是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泛的问题,单独一两个指标是不够的,需要设计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指标或指标组,构成一个指标体系,用以评价政府投资项目。

[参考文献]

[1] 刘立峰.当前地方政府投资管理中值得注意的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3,(1).

[2] 陈胜涛.对地方政府当前投资管理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9).

[3] 薛华,王建初.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方式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4,(1).

[4] 孙保营.我国政府投资效应研析[J].中州大学学报,2002,(3).

[5] 陈清.中外政府投资体制比较研究[J].亚太经济,2005,(4).

Research on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Efficiency

ZHOU Li-jian1,LIU Xiang-bin1,DENG Xiao-jun2

(1.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Heilonging, Harbin 150028; 2.Financial Office of QQHR, Heilonging, QQHR 161005, China)

投资项目评价的基本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形势;财政投资评审;公共财政

新的财政投资评审制度下,如何发展、规范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并将其作为财政职能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一环,是财政制度公共化过程中的重大课题。

一、科学定位市场经济下的财政投资评审,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宏观财政

(一)财政投资评审制度改革立足于市场经济基点。市场经济下的财政投资主要是公共性的,它直接为市场提供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等外部条件,在这种背景下,财政投资评审活动的性质和目的是为市场经济服务,其制度、内容、方式方法也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作为公共性投资,其首要目的是服务于社会利益,而不是追求项目本身的市场赢利,其项目效益必须采用社会方式,而不是商业方式来评审。因此,公共投资效果的评价标准,就不能局限于项目本身的市场成本与收益,还必须包括项目所涉及的社会成本与所产生的社会收益。

(二)作为实现财政职能的财政投资评审,必须把服务于财政管理当作立足点和归宿。明确服务对象,明确服务的切入点,是财政投资评审当前和今后生存与发展之本。

财政投资评审首先要为政府投资管理服务。从宏观的角度上讲,评审要站得高,要有长远眼光和宏观意识,当好政府的投资参谋和助手,为合理有效地配置和使用公共资金,提供投资信息和政策建议,减少和避免政府投资的失误;从微观的角度讲,财政投资评审要为政府投资具体项目的监管服务,行使业主对政府投资项目职能,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评审要为财政部门的项目支出预算管理服务。要充分体现出评审机构的财政特色,即站在财政部门的角度,利用自己拥有的专业技术力量,通过科学、规范的评审措施算细账、算实账,为财政部门安排或调整项目支出预算提供专业技术依据,提高财政资金的有效性,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并为财政投资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政策建议。

评审要为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服务。财政支出项目内容十分广泛,特别是建设性项目之间差异大、建设周期长、项目效益不确定性等因素,要求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优势,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对财政支出的建设性项目进行绩效评价,为政府合理安排财政性建设资金、提高财政资金效益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明确财政投资评审的职责范围,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微观市场

财政投资评审活动将大大提高财政投资的效率,其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多就投资项目本身的效率来评审,考核项目本身的活动情况、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更侧重于微观经济,而不是投资所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虽然项目的评价涉及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但仍然是围绕着项目本身来进行的。

(一)学会运用市场手段,转变观念,严格监管。评审工作要从驾轻就熟的政府指令性方式中解脱出来,学习运用市场知识和手段,积极地从制度和方法上研究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前提下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入政府投资项目公众参与和专家评审机制,加大决策咨询力度,以适应政府投资管理的需要。

(二)严格界定适用范围,加大评审力度。要保证建设工期、质量和成本支出,防止欺诈行为;要在审查环节杜绝缺项、漏项、少报工程量,避免中标后再结算中补报工程差额的“钓鱼”现象。

(三)突出重点,加强工程前期投资控制。在项目决策设计阶段,要参与审查拟建项目的设计方案,设备选型和投资估算;审查初步设计概算,进行项目经济评价,从经济技术角度协助设计优化。在工程承发包阶段,要参与编制招标文件、制定合同条款、审定标底;在项目实施阶段应跟踪审查设备、材料订货、工程预算、工程进度款拨付、审查变更和付款签证、审核相关索赔等;在竣工验收阶段,重点审查工程价款结算和竣工财务决算,项目的余款额只有在评审后才能确认。

(四)坚持评审工作的客观公正性。工程量清单讲价是一种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有较高的透明度,本着实事求是、机会均等、诚实信用的原则进行。财政投资评审既掌握着社会平均消耗量,又了解建筑市场价格信息,使之有可能形成一个较为客观的社会标准。这样一方面可以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从严掌握评审,另一方面又能够尊重客观实际,避免内部人操纵招投标的形式和结果。

(五)建立财政投资评审管理信息系统。加快建立财政投资评审信息系统,有利于及时掌握建筑市场价格信息,通过充分积累和分析工程造价资料,有效利用过去的数据来预测未来市场变化和投资趋势,以提高财政投资评审的精度,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政府投资。

三、进一步规范财政投资评审,切实有效地发挥财政职能

财政投资评审是财政部门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使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规范运作,发挥其在基本建设项目投资中的职能作用,就必须建立和完善投资项目评审机制,做到与财政职能的充分结合与紧密链接。

(一)围绕财政投资项目预算的编制,建立“先评审、后编制”的机制。基建工程项目预算编制具有工作量大,专业性、技术性强的特点,充分利用评审中心的专业技术力量和技术手段,配合财政部门搞好建设项目预算的编制工作,使基建项目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有效控制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从而强化预算约束,维护预算的严肃性。

(二)围绕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建立“先评审、后拨款”的机制。财政投资评审机构与国库支付相互协调配合,对集中支付项目资金应按基本建设计划拨款、按基本建设程序拨款、按基本建设支出预算拨款和按基本建设工程进度拨款的“四按”原则进行监督,实行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问效,使财政部门对项目进展情况心中有效,合理控制和调整项目资金的流量、流向,提高基建项目预算执行和国库支付工作的准确性,从而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高效。

(三)围绕政府采购工作,建立“先评审,后采购”的机制。切实做好政府采购基建项目及大型修缮项目的预、决算评审工作。通过评审合理确定工程造价,为财政部门安排基本建设项目支出预算和为政府采购管理部门控制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提供依据,使政府采购招标工作与国家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相衔接。

(四)围绕基建项目绩效评价,建立“先评审、后评价”的机制。评审直接表现为财政性投资项目支出的核减,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评审工作,积累和分析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的数据和资料,从单位工程造价、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投资利润率、建设周期等指标对财政性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出客观评价,为财政投资决策提供准确信息和依据。

(五)围绕基建财务管理,建立“先评审、后审批”的机制。通过对财政投资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评审,合理确定财政投资项目的工程成本和各项费用支出,达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的目的。对擅自超标准、超规模、超预算形成的资金缺口,财政一律不予认账,切实硬化预算约束,维护《预算法》的严肃性。

(六)结合固定资产移交和产权登记工作,建立“先评审、后移交”的机制。项目单位依据评审中心审定的固定资产移交表和竣工决算批复文件,办理固定资产移交和产权登记手续。

财政投资评审系统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为财政部门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加强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很多问题仍直接制约着财政投资评审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挥作用。充分发挥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财政职能还要关注以下几点:

1.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实现依法评审。目前投资评审在涉及微观范畴内的业务范围、管理制度、运转流程等,并没有法律依据,这就造成了评审工作的不规范性与不确定性,因此制定指导财政投资评审业务的法律法规,可以使财政投资评审系统形成统一、规范、有序的行为规范。

2.以调整机构性质为切入点,使评审机构真正履行财政职能。把评审机构定性为行政系统或者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赋予其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和监督的财政职能,这样可以有效地回避“评审中心是中介机构”这一争论,使评审机构真正公平、公正的履行其财政职能

3.以提高评审质量为切入点,提升投资评审工作的科学性。评审质量是财政投资评审的生命线。目前,全国投资评审行业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评审报告质量参差不齐,格式各不相同,势必造成委托者在比较、决策时的困难。制定统一规范,明确行业标准,不仅有利于比较,对比,而且有利于建立项目绩效评价体系,为最终的财政投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投资项目评价的基本方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改进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民的,电力系统的基建任务逐年加重,特别是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更是投资多、规模大,为了规范工程管理、确保投资效益,国电公司要求各单位积极开展投资项目审计。那么,怎样才能做好投资项目审计呢?本文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现状,提示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的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过程中将遇到的困难,探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范围与内容,进而提出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应采取的对策。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现状分析

电力系统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第一阶段,审计人员审查竣工决算报表。由于审计人员都是从财务部门抽调,因知识局限一般没有审查建安工程结算,只按基建部门的审核数进行工程成本汇总,一旦基建部门对建安工程结算审核不严,基础数据不真实,将造成固定资产投资不真实。第二阶段,审计人员审查建安工程结算。此时,审计人员基本上都是从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抽调,对建安工程结算有能力进行严格把关,但这些人员一般缺乏财务知识,对工程其他费用支出的合法性、合规性无法进行审查,这也将造成固定资产投资不真实。

当前,电力系统大部分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于第二阶段,其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如上所述,对占固定资产投资50%乃至更多的其他费用支出未进行审查,势必固定资产投资的真实性。二是未对形成固定资产的技术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三是未对固定资产投资效果进行评价,即投资项目后评价仍是一片空白。四是只对既成事实进行审查,属于事后审计,未对影响工程项目投资的关键阶段———决策与设计阶段进行事前控制。

由此可见,当前电力系统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范围仅限于固定资产形成过程的一个局部,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方法、程序没有统一的认识,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研讨上缺乏深度,而这种理论上的苍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局限性,直接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工作质量与成效。

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范围与内容探讨

固定资产投资是以一定的资源(人、财、物等),经过预测、决策、实施(设计、施工等)的一系列程序,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形成固定资产的过程。由此引伸出,固定资产投资的全面审计至少包括两方面内容:不仅要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成本及其他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监督,还要对形成固定资产的技术经济活动(预测、决策、实施等)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监督。

1997年,国家审计署制定了《审计机关关于国家建设项目预算(概算)执行情况审计实施办法》,根据此办法,建设项目预算(概算)执行情况审计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准备阶段资金运用情况,建设资金来源、到位与使用情况,建设成本及其他财务收支核算情况,建设项目设备、材料采购管理情况,建设项目税、费计缴情况,建设项目执行环保法规、政策情况,经济合同实施情况,建设项目调整概算及超概算情况,建设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置的落实情况,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有关资质、收费、承包行为等情况。

同时,固定资产投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得到最大限度的产出,随着我国建设领域逐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也由过去的“工程指挥部”形成转变为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法人不仅要对建设项目的资金筹措与使用、项目实施负责,还要对建设资金的偿还、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此时,需要在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通过对建设项目实际效益与预计效益的比较,分析两者是否存在偏差、偏差程度及产生偏差的原因,针对具体情况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确保项目达到预期效益,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项目的准备、决策、实施、试生产直至达产的全过程进行再评价,全面投资管理经验,为以后改进投资管理和制定合理的投资政策服务,这就是建设项目后评价。只有做好建设项目的后评价,才能在建设领域真正实现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彻底舍弃过去那种只有血的教训没有经验积累的“工程指挥部”临时管理模式。因此,建设项目后评价应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范畴,成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内容,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活动延伸的作用与效能。

综合以上分析,从固定资产投资概念的引伸到国家审计部门的规定及建设领域工程管理模式的改革要求,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范围与内容应包括:过程审计,审查预测、决策、实施等形成固定资产的技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费用审计,主要是单位工程结算、设备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审核;项目后评价,主要是过程后评价、效益后评价。

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困难分析

1.知识的局限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质量和效率。以费用审计为例,需要工程财务与工程结算方面的知识,而工程结算涉及的知识面广,执行的定额多,范围广泛,如在当前大量的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项目结算中,涉及到建筑工程(包括土建、给排水等)、电气安装工程、输配电线路工程、市政工程等;在项目后评价中,更是需要技术与经济等多方面知识,一个人是难于精通、掌握这么全面的知识,这将极大地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2.现行工程概(预)算定额不完整,造成工程结算审核定价困难,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质量和效率。如在技改工程结算中,有些安装项目无现行概(预)算定额可套用,又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造价管理部门没有这方面资料,市场上无可比价,定价比较困难,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3.工程资料不完整造成审计进程受阻等困难。如过程审计一般是查阅形成固定资产的技术活动中留下的相关资料,当前由于工程管理不规范,许多资料都是事后补办,难免存在缺漏现象;或工程资料管理不规范,工程竣工后工程资料未及时归档,由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个人保存,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岗位变动,有些资料已很难找到,审计时就很难对形成固定资产的技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等作出评价。

4.项目后评价工作量大,在评价、程序、步骤、组织及指标设置方面尚无一套较成熟的做法,审计人员在做项目后评价时会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在评价指标设置方面将遇到一些技术难题。众所周知,一个评价结论是否,取决于其基础数据的真实性与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不管是过程后评价还是效益后评价都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一个无定论的评价指标体系,其评价结论也将大打折扣,而评价结论在科学性上的模糊有违后评价的初衷,使后评价失去意义和必要性。

四、改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对策

1.明确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具体范围与。以竣工决算审计为切入点,审核单位工程结算,审查工程项目财务收支情况,延伸到工程“五制”管理、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审计,切实做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1)过程审计应包括:审查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工程项目是否按基建程序进行,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是否齐全、完备;审查是否取得立项审批文件、概算审查批复文件、施工图预算审查批复文件;审查工程项目“五制”执行情况,特别是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物资采购的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方面的法规、制度执行情况;审查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督单位基本情况,包括营业执照、资质等级、劳保费计取类别(施工单位);审查隐蔽工程签证、现场签证是否合规、完整、真实;审查资金来源、资金到位情况及资金拨付与使用情况,主要审查工程价款的支付是否按合同条款及有关规定执行,是否按规定留足工程尾款与质保金;审查工程项目核算的凭证、账簿和报表是否真实、合现;审查竣工验收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工程竣工档案是否按规定归档,有关竣工资料是否完整、规范,竣工图是否与实物相符;审查工程工期、质量是否符合合同规定,审查验收遗留处理情况。

(2)费用审计应包括:单位工程竣工结算审核、设备费审计与待摊费用审计。单位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审查工程量、钢筋用量是否依据竣工图和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按定额规定的规则计算,结算结果是否准确;审查预算定额选用、定额子目套用是否合规和合理,定额单价换算、补充是否合规和准确;审查工程直接费的调整是否合规、准确;审查各项取费及材料市场价差的计取是否合规、准确;审查估价和议价的费用是否经过甲、乙双方协商一致,是否在合同中明确规定计取标准,是否按相关签证计取;审查工程施工合同中有关工期、质量奖罚条款执行情况。设备费审计:审查设备费是否按合同规定计算,其采保费、运杂费是否按规定计取;设备领用手续是否齐全、完整,领用数量是否与竣工图相符,是否存在多领、错领现象;审查多经采购的工程物资加价情况,是否在合理的市场价范围内。待摊费用审计:审查待摊费用支出是否按概(预)算审查批准文件执行,有无扩大开支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有无付款凭据及付款凭据是否符合有关财经纪律等规定。

(3)项目后评价:后评价一般是针对某一个基建项目来进行综合评价,当前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较多,可针对某一个城市的城网改造项目来进行后评价。后评价的基本方法是“前后对比法”,将项目前期阶段的可行性研究和经济评价的预测结论与实际运行结果相比较,以发现变化,原因。当前,主要是做好过程后评价与效益后评价。过程后评价就是对立项决策、勘察设计、物资采购、施工管理、生产(使用、运营)等进行评价。其评价指标较多,常用的如:设计周期变化率;实际建设成本变化率;实际达产年限变化率(表示实际达产年限与设计达产年限的偏离程度,可以评价设计、施工、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效益后评价就是对项目投资与概算执行情况、生产能力与实际效益、财务效益、国民经济效益、效益等进行评价。

2.做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人员的结构上,应以工程审计人员为基础,配以财务审计人员,组成人员配备合理的审计小组。

3.及时,积极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审计建议。围绕审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揭示其深层次原因,针对各单位不同情况提出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审计建议。如工程结算资料不齐全、提供不及时,有的是基层单位内部工程管理制度不完善引起,有的是内部效能考核不严导致管理制度贯彻执行不力引起,有的纯粹是部门之间扯皮引起等等,应针对各单位不同情况提出不同审计建议。

投资项目评价的基本方法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实物期权 风险投资 不确定项目

在项目投资领域,净现值法作为收益法的一种形式,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理论上最健全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但由于传统的净现值法仅考虑了投资项目的预期现金流,忽略了投资项目中的期权价值,已不再适用于风险投资项目决策。同时,实物期权法以其对风险投资项目的处理优势在风险投资决策领域受到了青睐。但是由于我们对实物期权评价方法的认识不足,目前风险投资决策中应用实物期权评价方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实物期权风险投资决策缺陷

1.实物期权定价本身缺陷

实物期权定价本身与现实存在诸多差距。如假定标的资产的价格服从正态分布,但对于非大量交易的投资项目,这一假设未必成立;再者,对于复合实物期权定价,由于实物期权的种类繁多且相互关联,至今未形成适用的通用模型。

2.过度估计项目预期收益

实物期权是一种评价项目价值的新思维,它认为不确定性是具有价值的,而且不确定程度越高则投资机会价值越大,这就是常说的风险与价值的关系再现。但是,风险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为企业带来收益也能够造成重大损失。以往在基于实物期权评价风险投资决策时往往侧面强调收益性,普遍存在对不确定性带来损失估计不足问题。

二、基于实物期权风险投资决策

1.实物期权风险投资决策框架

根据实物期权之间的关联程度,实物期权估价框架可以分为三类:(1)单一实物期权的定价。它忽略相互之间影响,只考虑某个特定实物期权本身的价值;(2)多个实物期权的组合定价。它考虑相互之间的复合性,对多个实物期权同时进行综合定价;(3)实物期权组合的战略定价。它不仅要考虑复合性,还考虑到其所有权的共享性。

实际上,后两类定价方法都属于复合实物期权定价。但是,鉴于复合期权定价的复杂性,复合期权定价在现实企业估值中基本不具备操作性,所以复合期权的分析只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理念,目前还不能真正用于计算。

综合来看,实物期权估价框架只能选择单一实物期权的定价方法。众所周知,风险投资决策需要一个确切的定价过程,而复合实物期权定价由上文所述存在的种种不足及缺陷显然不适合实物期权定价。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单一实物期权的定价方法就成为现实条件下实物期权定价的最优选择。

2.实物期权风险决策评价范围

(1)“可控”风险投资项目。笔者认为并非所有风险投资项目都能为企业带来收益,只有“可控”的风险投资项目才能采用实物期权决策。所谓“可控”是指针对风险投资项目为企业带来的收益的可能性,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收益可实现性的分析,从而选出企业现有技术、管理可以把握的风险投资项目。众所周知,即使是在传统现金流量方法之下,待估项目也需要一定的估计。企业发展过程中蕴含了众多风险投资项目,各个项目并不是全部能够成功为企业带来收益的,这样,这众多风险因素导致评价出的期权价值缺乏足够说服力。选择“可控”的风险投资项目是在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基础之上,剔除实现收益机会十分小的风险投资项目,从而更加科学的评价高新技术企业当中蕴含的实物期权价值。

(2)“可控”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价标准。①外部战略发展机会。外部战略发展机会是风险项目的是顺利实施的市场保证。企业能否深人了解风险投资项目所在行业的结构优势和自身的竞争地位,企业能否根据项目在市场上的地位,制定正确的、具有自已特色和适应企业发展的战略直接关系风险投资的成败。②企业管理能力及经营能力。企业管理能力与经营能力也是影响风险投资项目顺利创造收益的关键因素。管理贯穿于企业各种活动当中,其本身得当与否直接决定着企业整体状况的未来前景。企业的管理能力及经营能力是企业把握未来发展方向的主要能力,更是我们评价企业风险投资项目的主要依据。③资金。资金不足是制约风险投资项目发展的主要因素。实际上,风险投资项目先期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整个研发过程中收益性又极其不足,因此资金已成为制约风险投资项目发展的关键。这方面,YAHOO正是得益于创业伊始的风险投资基金,实现了公司发展中的第一次增长。

参考文献:

[1]Black F ,Scholes M .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J],Journal ofPolitical Economy,1973,81(3):637-654

[2]王少豪: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中信出版社,2001(11)

投资项目评价的基本方法范文第8篇

所谓项目风险管理是指人们的主观行为,使各行为主体通过对某一项目实施过程中将要遇到的风险事件进行识别、衡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制订出适宜的防范控制措施,用合理的手段综合处理风险,以最大限度地实现项目实施的既定目标的科学管理过程。

投资项目风险指的是项目投资建设运营过程中项目可能给项目投资者、项目债权人等相关利益群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等所造成的破坏程度。投资项目面临着大量的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对这方面的研究也颇多,一般来说主要分为市场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自然环境风险、经济风险、社会政治文化风险等。每一大类风险因素又可划分为若干小类,这些风险因素对不同的项目,甚至是同一项目不同阶段的影响程度也都是不同的,但任何一种风险都有可能造成项目建设的失败。

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对外资源型投资企业对勘探、开发、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风险事件进行识别、衡量、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以保障该项目安全正常实施,达到预期收益,并保证本企业及国家的经济利益免受损失的科学管理过程。

2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步骤

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与一般风险管理程序一样,包括风险的识别、风险的评价、风险的决策和风险的控制与防范这四个主要步骤。

风险的识别是整个风险管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它包括调查投资项目面临的所有潜在风险是否存在、分析产生风险的各种原因。识别风险应尽可能全面按照系统分析的方法,项目风险可分为筹融资风险、建设期风险、生产期风险和项目决策风险。

风险的评价是指对投资项目所面临的各种特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风险发生造成的损失的范围与程度进行的测算和估计。它包括风险大小的定量估计与风险危害基准的设定等。

风险的决策是指针对投资项目所面临的各种特定风险及其大小,运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分析,从而做出是否投资,何时投资以及如何投资等的决策过程。

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是指人们力求规避或改变那些可能引起或加重损失的因素,采取安全有效、积极合理的措施来对付各种风险。风险的控制与防范要根据风险管理主体对风险的态度、风险承受能力、管理者的素质、风险的性质和影响程度等许多因素,运用各种相应的方法来进行处理。其中风险的防范主要偏重于对风险的事前、损前处理,风险的控制则是在投资项目运作过程中,随时监视项目的进展,注视风险的动态,一旦有新情况,马上对新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和决策,并采取必要的行动。

风险管理的这四个步骤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通常下一步骤的进行是以前一步骤的结果为依据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风险尤其是经济风险的影响因素是瞬息万变的,旧的风险因素会不断改变,新的风险因素又会不断产生,因此必须定期、不定期地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价,不断修改和完善风险决策方案及风险控制方法。换句话说,风险管理活动的四个基本步骤是一个连续不断、循环往复的管理过程。

3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

3.1项目筹融资风险

这是指项目管理者在筹融资活动中改变筹资结构,使其偿债能力丧失和资金利润率降低的可能性。项目筹融资风险主要来源于生产经营、资金组织和外汇汇率变动。如果生产经营中项目亏损,就使得筹融资中借入的资金偿还需用自有资金支付;如果资金安排不合理,购货付款与偿债付款较集中,就会出现临时性的经营困难;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还主要面临着汇率升降所带来的风险。

3.2建设期风险

在对外投资项目的整个建设周期中,由于资金的不断投入,而项目还未获得任何收益,这就使得项目一旦因为某些因素造成建设成本超支,不能按期完工或无法完成,就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为此需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管理者必须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一定的技术能力,否则导致项目的投资成本、完工质量及生产效率方面出现不确定性;原材料、燃料涨价,资金、人员和物资调配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建设成本增加、工程延期,投资回收期延长;土地、建筑材料及运输的可获得性出现困难,无法按计划开工,就会拖延工期;不可抗力风险自然灾害、战争、政局变动等都会影响工程开工,并对投资项目未来产品市场产生影响。

3.3生产期风险

项目建设完成,进入正常经营状态,通过产品的销售来偿还债务和回收投资,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一时期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生产、市场、金融政策、汇率变动、政治波动等方面。

生产方面,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局限,对生产计划安排和人、财、物的有机组合不能实现预期的生产控制和成本控制,生产人员工艺技术不熟练,次品率高于标准,都会影响项目效益的实现;市场方面,原材料、能源市场价格波动,新技术的出现都会影响项目产品利润的实现;汇率方面,汇率的波动会直接影响投资收益;政治方面,一旦政局变动,尤其是国际关系出现分裂,将使投资项目严重受挫。

4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投资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

为了更准确地评价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的投资风险,在详细评价过程中将要通过定量分析方法,对投资项目的风险进行量化。考虑到风险因素是动态的、变化的,大多难以定量描述,而且表现出极大的模糊性,通过采用严谨的评估程序,将会减少信息的不对称,降低投资风险。因此,本文将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其中的各个因素进行量化,对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进行详细评价。4.1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风险评价模糊集的建立

(1)设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风险评价的因素集为,U={U1,U2,……,Un},相应的权重集为,A={A1,A2,……,An}。

其中Ai表示因素Ui在U中的比重

0≤Ai≤1,■Ai=1。

Ui={Ui1,Ui2,……,Uin},i=1,2,……,n。ni根据构成第i个因素Ui的具体风险因素数量而定。相应的权重集为Ai={ai1,ai2,……,ain},其中aij是风险因素uij在因素Ui中的重要程度,j=1,2,……,nj。0≤aij≤1,■aij=1。

在本文中,笔者认为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有政治风险、经济风险、资源风险、管理风险、经营风险等。因此,确定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的风险因素集为:

U={U1,U2,……,Un}={政治与国际关系,经济波动,资源因素,管理能力,经营水平}

U1={U11,U12,U13,U14,U15}={国家的政治波动,两国关系的变化,两国对外投资政策的变化,两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调整,两国产业政策的变化}

U2={U21,U22,U23,U24,U25}={汇率的变动,银行利率的调整,两国经济增长的波动,国际经济增长的波动,国际贸易的波动}

U3={U31,U32,U33,U34,U35}={资源储量,资源质量与品味,资源开采与获取难度,资源生产、加工变数,资源市场容量}

U4={U41,U42,U43,U44,U45}={管理层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管理层远见和个人魅力,管理层奉献和敬业精神,管理层专业技术相互匹配,管理层不断学习提高自己}

U5={U51,U52,U53,U54,U55}={经营目标及难度,经营队伍,产品市场去向,市场销量,经营理念与装备}

权重集的确定可采取专家打分的方式进行,可聘请资深人士根据目标国投资环境和本国投资政策及产业性质给相关因素打分,从而可以确定因素权重及各具体风险因素在相应因素中的权重。

(2)模糊评语集为V,V={V1,V2,……,Vm},Vk表示评估的第k个等级,k=1,2,……,m。本文取m=5,根据评估准则的性质,可以代表{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等意义。

4.2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的单因素风险评价

首先对每个因素做单因素评判,确定各因素对各个评价等级的隶属度,即给出从集合到的一个模糊映射:

?灼:UV。

对每个Ui,关系Ri,可由模糊矩阵表示:

Ri=(r■)■=r11,……,r1m……,……,……r■,……,r■

i=1,2,……,n

其中:rjk表示因素uij对于第k级评语Vk的隶属度。rjk的值也可采用专家打分的方式确定,对于因素uij有s1个第v1级评语,……,sm个第vm级评语,则对于j=1,2,……,ni,有

rjk=Sk■S■

对于评语集v的隶属向量Bi,Bi=Ai×Ri=(bi1,bi2,……,bim)为对因素Ui做单因素模糊评判的结果,i=1,2,……,n。

4.3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投资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

对各因素Ui,(i=1,2,……,n)做综合评判,由单因素对R做模糊矩阵运算,既可得到因素集U对于评语级V的隶属向量B:

B=A×R=(b1,b2,……,bm)

当■bj≠1时,可经归一化处理,令

■j=bj■bj,得■=(■1,■2,……,■m)。

4.4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投资风险的评价结果新晨

由模糊综合评判得■=(■1,■2,……,■m),■1,■2,……,■m表示因素集对于评语集V的隶属度。根据最大隶属原则,B中最大的隶属度bk所对应的风险评语Vk即为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的风险等级。决策者可通过比较该项目风险是否高于其愿意承受的风险临界值来判断是否对该项目进行投资。

值得说明的是,对于不同的资源及不同国家、地域的资源型投资项目,评估模型中的权重需要进行调整。如有的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增长势头迅猛,而资源储量不稳定,则就应该相应加大资源风险因素的权重。

4.5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投资风险的跟踪评价

投资方按照上述的评价方法对对外资源型投资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价后,如果选择了该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就要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跟踪评价。项目的风险跟踪评价所涉及的风险因素与以上评价体系中的风险因素相同。在进行项目的风险跟踪评价时,涉及的实际问题较多,有一些风险因素有可能是以上评价体系不包含的,所以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以上评价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在增加新指标和因素时,一方面要考虑所增加的指标和因素与其它指标和因素的相关程度;另一方面要考虑新指标和因素加入后,其他指标和因素将做何调整。

参考文献

1邱扬,曹俊虎.对强化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思考[J].青海科技,2000(6)

2卢家仪,卢有杰.项目融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黄训江,侯光明.投资项目风险管理优先度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2)

4李哲,周建文.项目投资风险分析及防范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0

5徐绪松,但朝阳.高技术项目投资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1)

6毛荐其,霍保世.高新技术项目投资的风险评价[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8)

7汪克夷,董连胜.项目投资决策风险的分析与评价[J].中国软科学,2003(1)

8闫彦.投资项目风险衡量的探讨[J].工业技术经济,2003(1)

9邱菀华.现代项目风险管理方法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