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汉字中的传统文化

汉字中的传统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汉字中的传统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汉字中的传统文化范文第1篇

历史的不断发展与累积凝结成了点点滴滴的文化,文化的百年沉淀延伸出点点滴滴的传统,传统的百年延续浓缩成点点滴滴的习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营养成分比任何其他国家都要多的多,因此,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进行我国传统艺术精辟挖掘,尤其是传统文化艺术之间的组合组合方式和整体规划,以便更好为当代设计服务,让现代设计更加传承性和艺术性。

二、现代平面艺术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当前,“我国传统符号设计”的概念逐渐为人们所熟悉,通过在设计中添加具有我国传统视觉特色的符号,让所设计的作品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反映,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传统文化符合的应用真的就是好的设计吗?我们是不是仅仅在设计作品中进行了一定的传统符号装饰呢?在设计时我们是否对作品内核和传统文化精髓的进行过很好的思考?不可否认的是,传统实际符合在设计中对传统文化体系的依附才符合真正设计的原则。因此,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丰富资源我们要投入充足的精力和时间进行挖掘,仅仅把握传统文化视觉符号的审美内涵和精神方式,对于传统文化网格结构体系进行精准的把握,进而在非常自然的状态中将其应用于我们的作品设计中。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当代艺术设计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它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能很容易的发现西方著名设计作品、绘画作品和雕塑雕像作品之所以能够被成为精品,几乎毫无例外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传统文化底蕴。例如,在9.11恐怖袭击中被摧毁的美国双子大厦,之所以能够誉享全球,除了一定的政治因素,在很大程度要还要归于它哥特式的演绎风格。在作品设计中,无论设计人员对现代材料怎样进行应用,最终也不会放弃对艺术数字网格和传统文化的追求。

三、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借鉴平面艺术设计中的网格结构

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对我国现代平面设计具有非常深刻的借鉴和启示作用。在丰富的文化宝库面前,我们应该多角度、全方位的对其充分挖掘以便对其网格结构形成客观的认识。

1、从青铜器的装饰体系中借鉴

青铜器作为我国历史长河中出现的魅力十足的器物,从古至今在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中都有应用。我国古代的青铜器设计和制作者利用中轴对称的法则,以数量相对有限的饕餮纹理进行母题装饰,进而形成丰富多彩的组合形式。作为装饰青铜器物的主体纹理,饕餮纹理在青铜器装饰中几近对称,但也存在着很小的差异。青铜器的底部圈足和器身上部都会以相视而存的饕餮进行装饰,而在器盖部位则会用侧面的颠倒饕餮进行装饰。青铜器在饕餮纹的装饰数量上通常不会超过十个部分,不同饕餮纹的比例和大小因空间的不同而不同。有时还会根据饕餮的结构进行动物形象设计,让新的生命出现在饕餮结构的组成部分中,所设计的动物形象惟妙惟肖、精彩绝伦,这样会给饕餮带来神奇的吸引力。

2、从汉字体系中借鉴

我国的汉字体系十分庞大,据统计汉字有近5万个,如此海量的汉字体系,足以证明我国古代文化的深厚。笔画是汉字的基本构成,而这么庞大的汉字体系却仅仅是由不到二十个基本笔画组成,汉字的各种笔画会重复出现在各个字体中。绝大多数汉字的笔画都不会超过八个,而且基本没有多于二十笔画的汉字,最为重要的是汉字中的笔画从来都不会进行笔画改变。我们会发现在汉字的右边会重复出现不同的同一笔画,例如“请”、“精”和“晴”;不同汉字部位会重复出现相同的偏旁或者笔画,如,“善”、“苦”、“常”、“如”和“如”等;或者比较常见的偏旁在汉字左边反复出现,“说”、“读”等。因此,笔画互换和偏旁互换是汉字组合的基本原则,而互换又遵循着一半或者四分之一的位置关系或者数学网格的规则。

3、从传统建筑中借鉴

汉字中的传统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渗透

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本土文化的载体,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我国灿烂的五千年文化历史,有着无比深厚的底蕴,有着无比丰富的知识资源让我们去开采、去发展;而小学生正处于对新生事物感到好奇的年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精华,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好奇和责任感,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通过祖国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天空中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传统文化渗透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意义

在最新推行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以看出,小学语文已经成为重要的渗透传统文化的工具,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具w而言,这种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增添教学的艺术美,并且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化艺术底蕴,如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天人合一”等有助于学生积极价值观形成,并且已经成为规范学生言行的重要手段[1]。其次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抵抗外来文化的侵袭。在文化交流日益深入的今天,外来文化渗透到了学生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学生吃洋快餐、看日本动漫、观美国大片,却与中国文化走得越来越远,很多优良的传统文化正在消失递减。为此,在北师大进行调研的时候,着重提出了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因此,在外来文化侵袭如此严重的今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在诗词教学中渗透

传统文化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载体与形式,通过诗词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独特的神韵美与意境美,在恢宏的意志想象之中,理解古人的高洁志趣。如在学习《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词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其作者予以了解:陆游是我国诗词文人中一个少见人物,他不仅有着极高的文学才华,而且是一个可以跨马扛枪的英雄人物。因此,该作品之中就会透漏出作者的爱国热情和坚定的理想抱负。为了能够更好地加深学生对于本首诗词的理解,同时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其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其他与辛弃疾本首词作相近的作品,在作品的对比中,让学生了解文化的传承,感受浓浓的爱国之情[2]。除此之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积极拓展一些课外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在识字教学中渗透

传统文化汉字本身就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且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汉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更好地感知中国汉字的魅力,同时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3]。中国汉字起源于象形文字,因此在进行文字造字的过程中,蕴含着很多的传统文化故事,如“鲜”,这个汉字的由来与春秋五霸齐桓公有关,因为齐桓公的御厨易牙为齐桓公制作了一道“鱼腹藏羊”的美食,所以就有了“鲜”字的创造,这也表明了古人对于“鱼”与“羊”的一种特殊感情,当汉字配上了这样的传统文化故事,识字教学也变得别有一番风味。再如“心”字,在古人的眼中,思考与思维都源于心,因此,会发现中国汉字几乎所有与思想感情有关的文字都会有“心”这个偏旁部首,如“愁”“怨”“恼”等。由此可以看出,从传统文化入手,通过一个汉字,就可以学习到一连串的汉字,这也是教学效率提升的一种体现[4]。除此之外,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要求学生除了会认,还应该会写,中华文化倡导汉字的书写应该“横平竖直、附有神韵”,这其实也是做人做事的一种道理,这就是识字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体现[5]。

三、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前人留给后人最重要的文化瑰宝,而在外来文化不断侵袭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因此,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从而更好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李华英.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1,11(14):120.

[2]童一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思考[J].求知导刊,2015(23):121.

[3]刘玉斌.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与践行[J].亚太教育,2015(21):32.

汉字中的传统文化范文第3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现状

我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有着渗透。如文字:汉字沉积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民族的文化底蕴。古诗词等文学作品:小学语文中的唐诗、宋词等文学作品承载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这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润物细无声般影响着学生的文化韵味,陶冶其情操,提升其精神境界。艺术:《赵州桥》《藏戏》等文章向学生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建筑及文艺艺术的多样性。民俗节日:课本中的《北京的春节》《十二生肖》等涉及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文章可让学生铭记这些来自祖先传承下来的文化,避免了传统文化的流失。虽然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一直在进行着,但是也存在诸多不足,一是教学形式单一,例如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背诵理解之外,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渗透较少,不能很好的体现传统文化的内涵。二是教学方法有待于进一步创新,更多的时候是教师的教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能很好的体现。

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有调查显示,随着年纪增大,人的记忆力不断下降,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逐渐降低。而传统文化学习需要熟记背诵,在小学阶段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显得非常有必要。所以在小学阶段学习传统文化不但能较快的认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符合语文教育教学规律。汉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学习汉语文就是学习中华民族的历史、生活、思想和精神,是民族文化主要的传播及学习途经。儿童从义务教育开始就应该学习传统文化,在学习中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提高学生道德情操的必要途经。古人提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上善若水”,仁、义、礼、智、信等等这些宝贵的文化对人性的陶冶具有很好的教育作用。对于祖国的下一代,从小就要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知礼仪、知廉耻、知善恶、知是非,使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成为德才兼备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下一代。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

在汉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汉字被称为“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每个汉字都凝聚了古人的智慧,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同时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这一点一定要引起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对于纯粹的教学而言,学习的过程是枯燥的,这就要求教师进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将汉字的演变过程利用图片的形式展示,鼓励学生仿写,在这个过程中了解了汉字的演变过程,这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古诗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非常明显。古人的智慧及学习、生活、处事思想在古诗词中都有体现,这些古诗词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教师在教授古诗词的过程中可以模拟古人的氛围,在古色古香的环境中教学,播放一些古典音乐,将古诗词作为故事来讲解,让学生身心放松,感受古人创作时的意境。在剧情化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除课堂讲授模式之外,教师还可将古诗文中的故事排练成节目,在排练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及故事的精髓,在表演后引导学生学习及思考,不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

四、结语

汉字中的传统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渗透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需要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的传承,而如何使其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光大,则肩负在我们年轻的一代身上。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语文教师,如何让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把传统文化渗透到识字教学之中,使小学生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1.开展猜字谜游戏,体会汉字的趣味

在识字教学中,语文教师可尝试让小学生学会自己动手去搜集并编写一些简单的字谜,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一些能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猜字谜活动,能够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汉字的有趣。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先让小学生知道猜字谜常用途径,即组合、象形和意会三种方法。

组合法是根据已有谜面上的暗示,把原有字的笔画或偏旁部首,以加或减的形式,使之可以组合成另一个字。例如“西安一住三星期”,就可组合成“醋”字。象形法则是依据汉字的结构,将其笔画比拟成某一事物,继而对此进行观察和想象,从而得出谜底。例如“四个开间四个窗”则为“噩”。意会法则要求猜谜者根据谜面的意思去思索和联想,最终才能得出谜底。例如“河心桥墩”(打一常用成语),根据谜题的要求,谜底就是“中流砥柱”。又如,教师在教学“噩”字时,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则可编写这样的字谜“分田分到帝王家”,就能很好地让学生记住这个笔画较多的“噩”字。

2.利用谐音,体会汉字的神奇和独特魅力

在日学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汉字的谐音,让学生体会到汉字的神奇和独特魅力。在一些古典诗歌、歇后语和对联当中就有很多的谐音字,其中在歇后语中是最多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网络资源对谐音歇后语进行搜集,并拿到课堂上进行交流。例如“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3.了解汉字的起源及演变,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引领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及变化这一方式,让学生从中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教师可以在识字教学中让小学生先了解一些有关汉字的演变历程,并知道汉字起源于甲骨文。此时,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就可以借用幻灯片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看图并说说它们都像什么,在演示了牛、羊等汉字的演变历程后,告诉学生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象形字,它们也是我国汉字发展的最初阶段,而在这之后才逐步地从象形文字慢慢走向符号化的,为了书写的迅速和便捷,其笔画也越来越简单。而通过这些认识和对汉字的学习,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学生对汉字的感情。

二、传统文化在古诗歌教学中渗透,能让小学生感受到中国古典诗歌的美

1.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诗歌的韵律美

古典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古代文明的结晶,需要学生借助于有节奏且富于感情的诵读、吟咏,去理解诗歌的内容,感知诗歌所表达的形象,继而来领悟其所传达的情感。

2.在诗歌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美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如除夕、春节、上元节(即元宵节)、寒食节、端午、七夕、中秋节、重阳节、冬至等,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在此期间开展的传统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能在重阳节时,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并吟诵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中秋节时,组织学生朗读李白的《月下独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并收集有关月的古诗文,专门开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进行一次诗文熏陶;在清明祭扫烈士墓和怀念亲人时,引导学生诵读杜牧的《清明》等诗篇;在端午节时,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从而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生平事迹,学生从活动中感受到特有的民族风情,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总之,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激发学生探究汉语的博大精深,并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渗透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方能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继而展现出其独特的文字魅力。

参考文献:

[1]房殊.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277-278.

汉字中的传统文化范文第5篇

将中国汉字运用到标志设计中,是传统文化在现代作品中的重要体现。汉字不仅是完成交流的符号,也具有艺术上的美感。在汉字形成的初期,其形象即使对事物形象的临摹,所反映的信息皆可以从其形象中发现。在后来的演变中,为方便书写和交流,汉字逐渐变得简单化,在形象上也更加完美。

1、书法字体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的书法艺术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在表现形式上也有多种方式。在标志设计中,常常对中国的书法艺术有所借鉴。在很多老字号商标的设计中,都可以发现书法艺术的痕迹。在现代的商标设计中,书法的应用也很常见。如我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会徽设计中,就将书法艺术完美的融入到了现代的标志设计中。该标志将三人携手相拥的画面以书法的形式展现出来,书法的轮廓又构成了汉字“世”,不仅将团结、美好、和谐的理念表现的淋漓尽致,也向世人展现了我国传统的文化底蕴。

2、篆印字体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篆印字体是将汉字印在方形的工具上的一种表现形式,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将篆印字体应用到标志设计中,能够将字体的线条以更加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设计,就应用到了传统的篆刻艺术,该设计将北京的京字以篆刻的方式表现出来,不仅将篆刻艺术的精髓提炼出来,也将我国的汉字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在设计中,汉字“京”也可以看做是一个正在运动的人,这也在另一个层面上显示出我国汉字文化注重写意的特点,体现了民族性的审美观念。

3、繁复字体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在汉字发展到当前的形式之前,经历了很长的转化时期,繁体字是在汉字转化成简体字之前所使用的一种形式。这种字体虽然比较复杂,但其字形的设计更符合意境的传达形式。如凤凰网的标志就采用繁体字的形式进行设计,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美感。繁体字的应用能够将文字所表达的意境更传神的表达出来,赋予标志古典形式的美,更好的展现标志的内涵,为现代标志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灵感。

二、传统图形的运用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华民族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念,也取得了艺术上的重大成就。这些观念和成就在中国的传统图形中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来。中国的传统图形多为对称性图形,表现出了我国注重和谐的精神。如中国银行的标志中,运用了我国传统的钱币图样,将方形和圆形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图形左右对称,中间可看做一个“中”字,也体现出了中庸的儒家思想。在传统图像中,也有许多表现吉祥的象征形图案,将这些图形运用到标志中,能够表达美好的祝愿。如北京奥运会上的祥云设计,就是对吉祥图案的运用,这种运用既能表达美好的祝福,有能将古典与现代结合,展现我国的发展历程。在传统的图形中,不乏寓意深刻的图样,如我国的八卦图形,虽然看似简单,在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哲理。太极图形表现出了阴阳协调的意义,体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也表现出了古人的探索精神。我国山西广电信息网络集团的标志设计就运用了太极图案,并对图形加以调整,使其符合现代的审美观念。除此之外,我国的龙形图案、凤凰图案,以及很多具有特殊意义的图形被广泛的应用在标志设计中,我国丰富的艺术成就也为标志设计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三、传统颜色的运用

传统颜色在标志中也多有运用,很多标志设计钟情于中国的传统颜色,这些颜色的运用使标志展现出复古的风格,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在我国的很多标志中对中国红多有运用,如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书局的商标、东方卫视的台标等。传统红色的运用不仅能增添标志中的喜庆,也能展现独特的美感,使标志更有韵味。除了中国红以外,传统颜色中的暗红色、琥珀色等颜色也被广泛的应用于标志设计中,如中国航空集团的标志中,就是运用暗红色作为主体颜色。传统颜色的运用使标志既不失庄重,又富有独特的艺术气息,对现代标志设计具有独特的意义。

四、结语

汉字中的传统文化范文第6篇

启示。

关键词:汉字 书写 炎黄子孙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010-01

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辅交际工具,它在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建政治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汉字作为一种具有传奇性质的文字,其中凝结的不仅仅是先人的智慧,更承载了中华三千多年来的文明,也正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原因。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的国人不屑于书写,将书写视为乏味、枯燥的工作。不要说精于书写,有时候连写张便条错字也俯拾皆是。我们不仅要扪心自问,是什么让这一项我们曾引以为傲的技能正在逐渐退化,是什么让我们漠视这单单属于炎黄子孙的宝贵文明,是什么让我们理直气壮地推卸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而这一种技能的退化又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就从这两个主要问题展开来谈谈汉字在这个时代中的走向。

1 书写技能退化的原因

1.1 科技发展,网络发达,书写工具的改变

科技的发展,必有其两面性。不容置疑,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然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使得世界的节奏越来越快。要想更上这时代的脚步,避免淘汰,就必须得不断更新求生技能。要求便利化、高速化的时代特点,自然会催生社会工作者向高效率方向发展。因此,对于一个工作者来说,会打字时是其基本的技能。敲击键盘代替了繁琐的书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造成国人写字机能退化的罪魁祸首。书写工具的改变,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或是主动、或是被动的放弃了传统的纸质的书写,以打字来代替。自然而然,在利益的驱赶下,这个高速旋转、嘈杂的世界里,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写上几个字,更不用说欣赏汉字之中所蕴藏着的文化之美。

1.2 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缺少理解

很大一部分的国人,对中华文化缺乏全面、正确的理解,或是因为在这一片土地上呆的太久,对传统文化已经麻木,将文化仅仅是当做一个现象,认为与己无关,只是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理。

说到汉字,自然会想起书法。书法是中华文明最具有象征性和代表性的文化,也是汉字在使用上审美意趣所达到的最高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书法的学习和传承竟然陷入了困境。首先,缺乏承载国学的土壤。由于忽视中国传统文化,书法大家的人数越来越少,推动书法发展的重任也越来越艰巨。其次,很少有人将兴趣集中在书法上。书法练习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这两样东西,正是当代人最宝贵的财富。而且书法的短期的回报很少,更谈不上经济效益了。这完全不符合这个市场的市场规则,自然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冷落。

1.3 人之惰性

人或多或少的都具有惰性,惰性也是一把双刃剑,积极方向的惰性可以把人的注意力引向节省劳力、物力的机器发明上,而消极方向的惰性则把人困在死水里,找不到出口,只能自生自灭。而国人的惰性到底有没有将书写汉字的技能困住?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不难发现以下经常出现在生活中的现象:对于摘笔记、记录会议内容等需要手写的工作十分厌恶或是不习惯;写字的过程中突然忘记了字的另外一部分怎么写;对于写不出来字的第一反应就是看手机或电脑;对着一张空白纸,绞尽脑汁,依然不知所措,而在电脑前灵感便会自然的产生。在可以减少劳力的书写工具和传统书写这两个选择中,选择前一种对于你我来说都是一定的。借助传统工具,在有效运用时间的同时,规则的字体也便于对方阅读,不容易误读,保证了信息传达的准确性。

2 汉字书写技能退化的影响

汉字书写技能退化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个人的文化素质上,更体现在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上。

2.1 成为机器的奴隶

首先,对于个体来说,如果一味面对着冷冰冰的电脑等书写工具,其文字创造也将失去温度,只留下毫无人情味的符号,文字仅仅是一种文字,失去其沟通的附属意义。另外,通过书写工具键盘敲击出来的文字,毫无个人风格特点,被“宋体、黑体”等规范化了的字体所代替,自主性完全被束缚。汉字的书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汉字书写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改善人的品质,不急不躁,循序渐进,这是人的一种能力的表现。虽然现代人使用计算机,追求一种效率,但是笔者认为,在人类追求效率的过程中,失去了很多,如果人连能力也处于退化的状态,那么人生又有何意义?只能一味地成为各种机器的奴隶,丧失独立性,这是一种可怕的现象。

2.2 文化观念淡薄、文化力量减弱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是其软实力,是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而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汉字书写能力的退化必然会对文化产生强烈的冲击。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必然大大下降。试想一个国家若失去了文化根基,徒剩经济、政治支撑,无论这两样是多么繁荣,也只是空洞、无内容充实的框架;另一方面,国家的凝聚力也会涣散。

书写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小培养,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学校的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教师的规范性不强,更是由于数字网络化发展,导致了现在一代书写能力的一再退化,这是为师之责,这也无疑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无视和否认。失去凝聚力的国家毫无御敌之策,像是一盘散沙,即使再小的风也能让它扬起沙尘。

更严重的是,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渗透,国人对传统文化往往失去了判断能力,盲目跟风。所以当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小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在学校宣传中国古文化,开展书画培训班,加强书画教育,用这种氛围在学生之中渲染文字书法的美感。

3 结语

从古汉字的甲骨文、金书到小篆、隶书、行书、楷书、草书,汉字无不以其曼妙的身姿向世人展示了其独一无二的价值。真细细研究汉字的发展历程,无人不为祖先在创字过程中所展现的智慧所折服。汉字的美丽,只有在书写过程中才能体味;汉字的灵动,只有在一笔一划中才能感受;汉字的意味深长,只有在横竖过程中才能领悟。身为炎黄子孙,传承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将汉字文化发扬光大更是我们时时刻刻需要谨记的。

参考文献

[1] 郭海燕.抓好汉字书写教学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J].江西教育,2007(6):25-26.

汉字中的传统文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传统元素;标志设计;图形;汉字

在这个社会发展飞速的时代,商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无论你是销售商品,还是销售理念都离不开标志的应用,好的标志能快速引导受众找出自己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同样也会对企业或者品牌进行有效地宣传。比如一些服装品牌把自己的标志印制到购物袋上,这里的标志除了对购物袋的设计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以外,还会随着携带者的位置进行移动,这时购物袋上印制的标志也就成为这一品牌的流动广告,达到了宣传品牌甚至促进销售的目的。这些说明标志已经不仅仅是企业与商品的代表符号,而是质量的保障,是沟通人与产品、企业与社会的最直观的介质之一。曾几何时,我国一些品牌为了打入国际市场,反而摈弃了老祖宗留下的一些富有中国特色的东西,而盲目的崇洋。如今,中国新一代设计师才知道要想把我国的产品发扬光大,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不能丢的,烙有中国印记和富有中国内涵的设计才能让我们真正强大起来,这也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好的设计有更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中不乏很多好的标志设计在里面。

中国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文化,并经历了华夏子孙五千年来的传承、融合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这些传统文化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以及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元素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不是生搬硬套,而是要撷取精华,把它自然而又清晰地融入到现代设计当中去,以现代设计语言反映传统文化进行创作。因此,我们主要从传统图形和汉字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来研究传统文化元素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一、中国传统图形

中国传统图形通常是在彩陶纹饰、青铜器、雕刻、丝织品、玉漆器、传统建筑、民间绘画、剪纸、脸谱等形式中存在的,很多图形都具有标志性的象征意义,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们在造型上十分注重形的完整性、装饰性及象征性,讲究形与形之间的呼应、礼让和穿插;在构成法则上求整、求对称,强调变化与统一、对称与均衡。以此使图案达到充满平衡的美感,并表现出与一般图案不同的视觉效果,更加具有组织性。这样的形式运用到标志设计中,很容易让图形达到统一,同时给人一种相对平稳、安定的感觉。

在标志设计中,图形的再现不是简单的移植,不是原样照搬,而是将传统图形中的图形符号进行解构和重组,尝试加入新的元素,产生新的形式和效果,既保留传统艺术的神韵,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把中国传统图形运用到极致的标志当属中国银行的标志就是采用了我国古代流行的货币铜钱的外观造型外圆内方并与汉字“中”字有机组合,这既表现了银行机构的基本社会功能,又准确独特地表达了是中国银行这一概念,造型简洁美观,民族内蕴深厚,内涵明确集中,具有很高的功能价值。标志里“中国银行”这四个字是五十年代时任中国银行董事长的南汉宸请郭沫若题写,这四个大字写得大气磅礴,很有气势。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很好的运用。

中国联通标志是由中国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纹样演变而来。回环贯通的线条,象征着中国联通作为现代电信企业的井然有序、迅达畅通以及联通事业的无以穷尽,日久天长。标志造型中两个明显的上下相连的“心”,也形象地展示了中国联通的通信、通心的服务宗旨,将永远为用户着想,与用户心连着心,传统吉祥图案的运用和“心”的变形不得不说它的设计之巧妙。

二、汉字

汉字是中国传统图形中最富想象力、最具概括性的抽象图形。汉字作为人类传递信息的基本工具,为了更加简便、迅速的交流,不断地从具象到意向再到抽象。经过几千年的锤炼,汉字已经摆脱自然形态的束缚,形成了以横竖为主的框架式字体。由汉字所派生出的书法艺术、印章、篆刻等有着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舞动的北京”成为了本届奥运会会徽的中心形象。这是由篆刻的印章构成图案。专科是中国最古老也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篆书的书法体现了中国艺术“书画同源”的特征。印章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在中国出现,是渊源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至今印章仍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社会诚信表现形式,寓意北京将实现“举办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的庄严承诺。这个标志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并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元素巧妙的结合起来。这个就是把传统文化元素中的汉字运用到极致的一个标志设计的实例。

同样,北京同仁堂这个老字号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并最终走向世界也离不开它那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志设计。同仁堂的标志是模仿汉朝的瓦当造型,圆形里面中间是我国著名书法大师启功写的书法体“同仁堂”三个字,左右是两条对称的龙的造型。这两条龙形也有说法,据说是中药里下药的蛤蛎形象,这也说明标志设计不仅考虑造型,同样也考虑了行业性。

由此可见,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并不是全盘照抄一些传统图案,也不是单纯的拼凑或者加工复制,而是在标志设计这个再创造的过程中,运用了适当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设计,确保设计出来的标志既要符合设计的主题,又要体现我们的民族性和时代感,这样才能让我国的标志设计走向世界,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韩晓曼,《平面设计实用手册》,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

[2]李巍吕曦毛德玲,《标志设计》,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汉字中的传统文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小学;传统书法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091

一、前言

中华民族独特的书写艺术是书法,书法是人类文明艺术的瑰宝,它通过汉字的形式展示出来。在2013年的时候,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在中小学语文课程中,要将书法教学列为一项基础教学,将提高书写能力作为目标,将书写能力运用到语文学习中,提升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和感知书法文化。在中小学生的语文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书法教育,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学习、对生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由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普及越来越快,人们之间的沟通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人们书写汉字的能力越来越弱,网络语言的盛行,使人们不规范地使用汉字、提笔忘字的现象更加严重。汉字无论在结构上还是表意上,都能够体现出中国的文化艺术。如果汉字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清楚汉字的真实意义,将无法正确使用文字,将丧失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和无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二、开展书法教育的社会价值

1. 书法的传承性价值

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无法得到传承,就相当于这个民族的灵魂没有传承,这个民族的人们没有精神的寄托。中华民族的历史透过汉字展现出来,可以说,汉字是这个民族语言的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在汉字的历史长河中,汉字的书写有着自己独特之美,比如:象形之美、笔体之美、章法之美等。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的祖先一直对汉字进行完善,将汉字艺术中最美的一面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在中小学课程中进行书法教育,就相当于在学生的思想中,埋下一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种子,逐渐地萌芽、生长,继承着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生课程中开设书法教育课程,不仅是为了规范书写,还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有着深远的意义。

2. 书法的创造性价值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记载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汉字是传承中国民族的工具,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核心。书法是承载汉字的工具,书法是我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体现着中华民族无限的创造力。中小学生书法教学的实践活动就是文化传承的过程。书法教育能够让中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传递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使其茁壮成长。在中小学教学中融入书法教学,其实是文化的传承,将推动书法艺术的发展。书法教育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中小学阶段开展书法教育,已经超出了书法本身的意义,更重要的意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三、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书法教学资源匮乏

按照有关规定,教学资源指的是为了开展教学而需要的有用工具。书法教学资源指的是和书法教学的软件和硬件工具,包括书法教材、幻灯片、课件、视频等,还包括书法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用具和教学设备等。对于书法课程的教学来说,需要有一套非常详细的书法教材,给书法教师指出教学方向。有一些书法教师只是单纯地拿出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历史优秀书法碑帖作为教材,这种做法非常不科学。书法教学要按照学生年龄段和自身发展情况而制定的教学,书法碑帖只能作为学习的参考资料,书法教师要将书法内容按阶段编入课程中,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系统。当前,书法教学的教材非常少,即使有书法教材也是非常片面,书法教师根据自己的认知来教授课程,这种做法非常欠考虑。由于书法教学中,没有缺乏系统的基础教材,书法教学视频和课件就更加没有了。

2. 书法师资水平低下

我国书法教学师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可以从以下三点看出来:第一点是书法教师非常少。在我国中小学学校中,专业的书法教师数量非常少,想要每个年级、每个班级都上书法课程,非常困难。第二点是有些教师的书法功底还可以,但是他们不懂书法教学。这些教师虽然很喜欢书法,平时也会找一些碑帖记性临摹,有一定的书法功底,但是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对于书法知识掌握的非常少,书法教学更不知从哪里开始,显得不知所措。第三点是在书法课程教学中,书法教学意识非常薄弱,学校没有给予高度重视,使书法课程教学效率非常低,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

3. 教育主管部门对书法教学重视不足

教育部门对于中小学生书法教学投入的经费非常少。由于每个地区征订教材的费用有限,有一些地区教育部门认为征订书法教材没有用,教育领导和学校领导都不愿意将一些经费投入到书法教学中。国家教育部门对于书法教学监管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很多中小学没有将书法教学列为重点教学科目,很少辅导学生进行书法学习,一旦上级教育部门下发一道文件,关于书法比赛的,学校领导就会让每个年级的班主任选出有一定书法功底的学生,对他们进行短期培训,参加书法比赛,完成任务。国家教育部门对于书法教学没有制定严格的评价机制。

四、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对策

1. 建立专业的书法教育的师资队伍

要想保证中小学书法教学有效地开展,首先要有一支师资力量非常强大的教师队伍。每个地区的教育部门都要建立书法教师培训机制,摸索出一套书法教师培训模式。建立专业的书法教师队伍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重点培养师范院校的学生,在示范院校开展各种书法培训课程,让这些未来的书法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是做好在职书法教师的专业培训,进行有规律的培训,制定一套合理的晋级培训方式。

2. 编撰适用于中小学生的书法教材

国家教育部要编制科学合理的书法教材,这些教材中不仅要适合中小学生,还要体现出书法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这套书法教材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编制,分别为:第一点,准确地讲解书法的技巧。书法的技巧是帮助中小学生了解书法本身的含义,使中小学生对书法有正确的认知,推动后续的学习兴趣。可以说,科学合理的讲解书法技巧是这套书法教程的首要任务;第二点,融入书法的审美理念。在开展书法教学课程中,不仅要提升学生的书写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习书法的审美理念,了解书法的魅力所在;第三点,将书法和文化的关系展示出来。书法是承载传统文化的工具,在教材中透过图片、文字,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

3. 将书法教育的效果纳入相应的考核范围

根据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要想使中小学生书法教育收获好的效果,需要将书法教育和学校的名誉、学生前途的考试挂在一起。这种做法不仅能够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也会引起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为书法教育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书法考试的形式和其他文化考试科目有所不同,更加具有主动性,不能按照以往的评分方式进行评分,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标准,可以参考计算机等考试和体育等级考试,使书法教学能够取得最佳的效果。

4. 营造浓厚的书法教育氛围

在中小学校园内形成浓厚的书法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喜欢学习书法的兴趣,同时为学生提供学习书法的机会。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展览;在课余时间成立书法学习小组,号召学生积极参加;定期举办书法比赛,将成绩优异的作品拿到外校进行展览等。学校在安排课程的时候,可以将书法教育和国学教育融合在一起,让学生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束语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一门艺术,它是中国的瑰宝。中华传统文化透过汉字展现出来,汉字无论从结构还是行文用法,都体现出了作者的精神世界。如果说用一种形象来展示人的生命,最好的艺术就是书法。伴随着中国的伟大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逐渐被全世界人们所接受,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出东方艺术的活力和魅力。在中小学阶段进行书法教育,为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一博.中小学书法教育政策的实践反思与展望[J].美术教育研究,2014(4).

[2] 张 鸿.书法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3] 何阳阳.论现代语文教育之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发展[J].现代妇女(下旬),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