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浮雕艺术特点

浮雕艺术特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浮雕艺术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浮雕艺术特点范文第1篇

浮雕与透雕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浮雕是一个压缩的雕塑,它具有所占范围小而反映的内容十分丰富的特点,在绝大多数雕刻艺术中都是有浮雕的工艺即使是圆雕本身也多采用浮雕来装饰,如泉州开元寺东西塔的浮雕,北京故宫的“九龙壁”,人民英雄纪念碑都是人们目睹过的浮雕形式。浮雕注重事物表达的完整性,它常以底板衬托,突出雕刻艺术品的属性、环境、气候、地点、包括不同时代人物、事物形象的完整性,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陈三五娘》以及闽台一带的妈祖庙神房的浮雕,简直就是一本完整的妈祖故事书。同时,浮雕也是其他艺术珍品构成的主要部分,如人民大会堂西大厅的《仙鹤图》就以四十只象征吉祥如意的贴金木雕仙鹤为主体内容,采用两面雕刻的形式把前后对称的两组仙鹤浮雕胶贴在茶色玻璃上,使人们从地屏的前后方向都可以欣赏到同样的画面,他主要采用传统的浮雕工艺和现代装饰手法相结合的形式,刻工精细线条流畅,富有立体感。

透雕则广泛的运用在建筑上,它具有既美观又坚固的艺术特点,集艺术与建筑于一身。由于房屋建筑是千年之计,在雕刻装饰上首先要以结构坚固、坚实为主,同时,在装饰上要注意整体效果。另外,在装饰上要十分注意欣赏视线,房顶的雕刻应力求粗放,起到便于仰视的艺术效果。要努力达到既是力学的支撑,又是一种文化的装饰;既能达到通风的效果,又能美化环境的艺术境界。透雕艺术品除了广泛适用于建筑上,也大量运用在园林环境艺术设计等方面,它要求设计创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把心中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及精神追求尽量表达出来,使作品达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艺术效果,让人们在欣赏艺术美景时,受到一次中国文化艺术的陶冶,增强艺术鉴赏力。在浮雕和透雕艺术中,难度较大的雕刻工序就是木雕镂空雕刻的作品达到空灵透剔、玲珑精巧、雅致美观的艺术效果,并产生动感。

在长期实践中认为,有几点木雕镂空技艺很值得注意(雕塑是加法,雕刻是减法)。第一是留木质纹理细密、不易断裂的上风部,根据雕塑草图成泥塑稿,并对照草图的镂空部分与木坯的直纤维配合起来进行研究,使镂刻后留下的部位是结实的好木料木坯的上风部。第二是运用带筋发,对作品的灵活部位或易断处先留下牵附的筋条,使其暂时稳固,待作品竣工时,再用密刀法将其所附筋条镂去,以达到完整的艺术效果。第三是在工艺上做到五个先,即先横后直刻,先小后大刻,先外后内刻,先前后背和先浅后深的雕刻方法,并且把他们充分地结合起来,避免在雕刻时出现不必要的麻烦。第四是运用现实结合法,使作品在整体上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即在作品的实处留下一个小巧玲珑的陪衬物,打破实处的呆板局面,做到虚实相同,恰到好处。第五是运用交叉雕刻法,这是镂空技术中难度最大而且又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作品中的山脉云雾、波浪、飘带、花草、树枝叶等,往往都交叉在一起,必须层层深入,才能达到艺术效果。

浮雕艺术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杨园文化 纸塑浮雕 辅导策略

一、小学纸塑浮雕创作的背景意义

(一)“杨园文化”的背景

我校位于运河之畔的桐乡市炉头镇,现称龙翔街道。在历史上曾有双桥帆影、钱店野渡、九里松涛等八景和杨园隐居、柞溪夜泊、沈园等九个名胜古迹。历史上出现的名人张履祥,是我国明末清初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农学家,因其一直居住在当时的清风乡杨园村(今本街道杨园村),故称为“杨园先生”。为此,“杨园文化”的命名由此而来,它包含了文化与精神两方面的内容。近年来,我校在以“杨园文化”为底蕴,狠抓乡土特色教学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传承文化,促进发展

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注重民间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要重视地方文化、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教学。以“杨园文化”为基点,用纸塑浮雕的形式开发本土文化艺术特色教育,是我校艺术教育联系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纸塑浮雕艺术的存在,不仅可以练就孩子一双灵巧的手,而且还可以造就孩子美丽的心灵,更能让孩子在纸浮雕的创作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提高自身的艺术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

本文将从题材选取、技法探索、创作尝试、主题创作等方面入手,阐述如何以“杨园文化”为基点,合理高效地开展纸浮雕主题创作活动。

二、“杨园文化”纸塑浮雕创作之辅导策略。

(一)题材选取,尊重童心

尊重童心,释放童心,美术教育才能回归本位。在题材选取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动禅让自己的主置,把选材的权力交给学生。在学生选材的过程中,关注他们点滴表现,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找到有价值的、意义的、适宜表现的题材。

有关“杨园文化”,学生知之不多。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成立“杨园文化”调查小组,通过史料查找、民间走访等途径,师生一起努力找到“杨园文化”第一手文字或图片资料。其次是引导学生根据资料选取自己喜欢的题材,自主勾勒出情境画面。以此找到的适宜纸浮雕造型表现的历史风景题材有《金牛塘两岸》、《双桥帆影》等;有关历史人物的题材有《杨园先生肖像》、《桑枝修剪》、《农具改良》等;地方特色题材有《董家茭白》、《晒红烟》、《杭白菊》等。

(二)主题创作,逐步完善

纸浮雕作品的创作必须经过构思、构图、塑型、晾晒和上色五个环节。为此,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教师必须鼓励学生以“杨园先生”为榜样,用他那种在农事上主张的“治生以稼穑为先”的精神品质,即不怕辛苦,不求于人,自主大胆实践、勇于探究创新的精神来激励学生走向成功。

1、创作尝试,夯实技能

如何才能让学生获得和掌握纸浮雕更多的技法呢?笔者认为,挑选一些简单的“杨园文化”题材,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造型活动,将事半功倍。

如以《幸福农具》为主题的造型活动中,学生通过收集的杨园农具图片欣赏,相互讨论认识了各种农具的造型特点,再在教师的示范引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练习与造型技法探究,掌握了三种其本的浮雕塑型方式。一是“线塑”法(图1),即借助线条的凹凸、曲直、疏密变化等,塑造事物的浮雕艺术形态;二是“体块塑型”法(图2),即运用几何形状或不规则形状的“体块”,用“块面”的形式对事物形象进行的整体塑造;三是“线与体块结合塑型(图3)”法,即用不同形式的“线”在各个“体块”上表现富有节奏的、流动的、含蓄温婉的美感,这是更深层次的纸浮雕形象呈现方式。

2、主题创作,由易到难

反复多次的造型尝试练习之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纸浮雕创作经验,对于独立创作单个事物的纸浮雕艺术形象已经不再话下。至此,教师就可以组织引导学生根据找到的“杨园文化”题材,灵活运用学得的技法创作更深层次、更具内涵的“纸浮雕”作品了。笔者认为,多体块的、深层次的、复杂环境的创作,教师一定做好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可多用“点带面”的示范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创作过程中不易处理的关系,如远近大小关系,前后遮挡、前后重叠时的起伏关系等,如学生作品《稻谷收割歌》(图4),学生较好地把这些表现技法有效地融入到自己的纸浮雕创作作品中,使自己的纸浮雕作品更加生动活泼,个性张扬。

3、学会欣赏,完善作品

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的作品或欣赏他人的作品,能更好地完善作品的创作。那么,怎样才算是会欣赏呢?笔者认为,首先是要引导学生欣赏并认识国内外雕塑艺术中的造型语言,即“点、线、面、体”等的造型特点和表现手法。其次是在学生欣赏自己或他人的作品时,积极诱导学生用自己对浮雕艺术造型的理解来分析自己或他人的作品,找出问题所在,反复修改,以此完善作品的创作技法。

4、色彩注入,彰显个性

只有原色的纸浮雕作品,视觉效果还不够强烈,个性也不明显,作品缺少灵动性,那怎样才能让它更显个性呢?笔者认为,是颜色。在给纸浮雕作品着色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得作品内含,懂得每一件作品,都应该具有一定的个性特点,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要求学生选择能显现作品个性和生命的颜色给作品着色。

例如《茶馆》系列作品(图5),我们在充分考虑了作品的环境和作品本身应有的生命色彩之后,给作品中的人物绘制了古铜色,给茶馆中的环境绘制了古青色,以此显现茶馆的古老和素朴;在给《校园的早晨》系列作品(图6)绘色时,我们充分考虑了人物的运动力量,给它绘制了红中带黄的彩色,以此显现作品火辣辣的运动场面。

(三)举办画展,分享快乐

建立“纸塑浮雕”展览室,展示学生创作的“杨园文化”纸浮雕作品,提升作品的价值。让参与创作的学生和未成参与创作的学生一起走入展厅里欣赏作品,共同体会纸浮雕作品的美感,一起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能以一激十,以十激百,激起更多学生地探究欲望,让更多的学生能以积极、饱满的姿态投入到纸浮雕的创作中来。

有一种艺术,它并不伟大,但它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和舞台。“纸塑浮雕艺术”的开创,不仅给了老师和学生另一片震撼的艺术天空,还给了老师教的兴奋,给了学生学的快乐,更给了我们艺术创作最大的快乐和满足。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浮雕艺术特点范文第3篇

装饰性浮雕的发展及完善是基于对传统与现代的思考。正像其他新生的艺术形式一样,它的发展总是难以尽善尽美的,装饰性浮雕艺术本身也正在经历着一个从初创、发展到完善、提高的过程。它需要创作者以真诚的心境和情感,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执着地实践并探索新的表现语言和形式,匠心的起点要高,文化的内涵要深,不随波逐流,不盲从时尚,努力找准大众欣赏性和高雅艺术性的结合点。

一、简述装饰性浮雕

雕塑艺术是造型艺术种类中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可视、可触摸、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形象。可以简单分为圆雕和浮雕两大类。圆雕是四面观赏的主体雕塑形式,浮雕则是在平面上雕塑出高低形体的艺术形式。我们这里所论述的装饰浮雕一方面是指经过提炼、概述、夸张变形的浮雕形式,它是从写实浮雕转化而来,在转化过程中强调形式美,使浮雕带有强烈的理性色彩;另一方面是指在我们生活中起有装饰作用的浮雕作品,如建筑中的浮雕、环境设计中的浮雕、生活中艺术陈设造型等。

装饰浮雕无处不在装点着我们的生活,小到纪念章、钱币、首饰,大到建筑中的浮雕装饰和环境。现代环境艺术的兴起使装饰浮雕更具有独立性,也扩展了装饰浮雕的个性语言。装饰浮雕一个重要作用是功能性,从它的起源到发展都以装饰功能为原则,这种应用与审美性的共融筑起装饰浮雕独特的风景。

二、装饰浮雕的造型

1、装饰浮雕的构图

装饰浮雕造型的构图处理是创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理想的构图方式可以产生良好的视觉体验,不适合空间环境功能的构图方式,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视觉混乱。装饰浮雕的构图方式,一般是以骨骼结构线组成的框架为依据的。框架结构线的使用,便于思考造型不同的形态的线与形状组成的构图框架,在视觉心理上呈现的感受不相同。2、装饰浮雕的材质

体现材质审美理想是当代装饰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材质美的装饰浮雕造型作品,更易使观者获得视觉愉悦。材质本身所具有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物理的特征产生表象视觉感受的同时,也会带给观者心里上的体验。研究材质所具备的外在形态,材质的色泽、肌理带来的心理感受,了解并掌握材质所具备的其他物理和化学的特性,对于装饰浮雕造型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以至最后所带来什么样的结果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3、装饰浮雕材质的审美语言与应用

材质本身具备着传达审美语言的要素。对任何一种物质的了解和体味,都是通过人的感官获得的。材料的质地、肌理、色彩、反光通过视觉、触觉甚至听觉传递着综合信息,使人脑形成了对材质的一个总体印象。这些感受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味到的,我们可以合理利用这些感受来深化主题和丰富表现装饰浮雕的手法。

不同的材质适合不同的形式与表现。微妙精致的肌理变化,金属板材锻造工艺就无法展现;流畅自如的泥巴塑痕,石材刻制就不可能表达。同样,不锈钢不能获得青铜铸件那种历经沧桑、苍劲古朴的效果,而石材的粗砺敦厚又是金属材质所难以实现的。在现代环境材料中,不锈钢材料轻质高强、耐腐蚀性强、加工工艺简单、富有光泽,反射表面极易和环境融合,因而被广泛运用。综合材料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不同的材质组合会有相互衬托的作用。肌理的表现也是材质应用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同一材质不同的肌理处理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可应用强化肌理的构成、逆向肌理的构成和对比肌理的构成。

装饰浮雕材质的选择是一个事关作品成败的重要环节,不可忽视,无论多么好的创意,多么高超的表现形式与技巧,如果材质选择不当,都会使其黯然失色。

三、装饰浮雕的表现形式与空间环境

1、建筑装饰浮雕

建筑装饰浮雕是指依附于建筑,为配合、适应并装饰建筑表面空间而存在的浮雕形式。根据建筑物的功用性及装饰角度和装饰部位不同而又可划分为纪念性、主题性和装饰性三种浮雕类型。这里我们只谈装饰性浮雕这一特点。

作为对建筑装点美化的装饰性浮雕来说,同样更多地依附于建筑主体并因此而存在。装饰性浮雕,一般总是雕刻在某座建筑物的部件或局部的表面,例如门框、窗边、梁柱、墙面、转角等或其它建筑物的表面。巴特农神殿的三角客墙和长浮雕饰带;巴黎凯旋门的浮雕都是这方面的成功范例。装饰性浮雕与主题性和纪念性浮雕的区别,主要在题材的处理和意境的表现上。装饰性浮雕一般不重情节描述和叙事性,也不着重于表现重大主题,而更多的是追求抒情性和赏心悦目的形式感,内容形式和装饰部位也相对的自由和活泼。它更强调对装饰对象的依附和烘托,更强调空间形态上的适应,以及对平衡、对称、条理、反复等形式美的规律和装饰艺术语言的运用。20世纪以来,装饰浮雕的风格经历了从简约、抽象到多元繁荣的变化过程,被广泛地运用于城市建筑空间,起到了装饰建筑、美化环境的作用。

2、架上表现性装饰浮雕

架上表现性装饰浮雕是指依赖于建筑而存在,更注重雕塑家个人情感与观念表达的一种浮雕类型,它可作为架上陈列也可独立置放在特定环境中作为装饰品而存在,在空间表现上独立性较强,题材表现也非常广泛,是一种较自由的表现形式。

现代艺术的发展,促使艺术形式日趋繁荣和丰富。相对独立的装饰浮雕语言和形态的形成,为架上表现性浮雕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艺术家对雕塑空间探索的不断拓展,浮雕这种形式已不再完全作为建筑装饰附属物而存在,而是开始以一种独立的形式展现自己的艺术魅力,传达着更具独立意义的精神内涵。罗丹的作品是架上的,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艺术家,他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均衡方式的纪念性浮雕的实体和空间概念,预示和启发了现代浮雕对新的空间概念的认识,其意义是深远的。 3、功用审美性装饰浮雕

功用审美性装饰浮雕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最早的艺术都与实用性有关。在世界范围内,不同的民族、不同时期都有大量的功用性装饰浮雕出现,它是古往今来一直倍受钟爱和重视的装饰浮雕表现样式。以我国为例,这种装饰形式就大量出现在不同造型的原始社会时期的陶器表面,在这些器皿的外表和局部,以浮雕的形式表现人物、动物和几何形纹饰。商周时代青铜器的装饰,把浮雕的表现技法在实用审美领域推到了高峰,也使浮雕装饰手段成为各时期青铜器的典型特征。以浮雕的几何化造型图案装饰,构成了一个富于装饰性的整体,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展现了审美和实用功能的结合。

功用审美性装饰浮雕是适应、并装饰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的一种雕塑形式,它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通常适应大众审美心理,适合工业和手工业生产,是物质生产与精神表述的综合产物。一般情况下它完全依附于载体,是一种在有规定和有限的空间内进行的艺术创造,但同样也可以作为一种装饰品来美化人们的生活。

综上三种装饰浮雕样式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浮雕装饰性的表现形式与其展出的空间位置是息息相关的。黑格尔说过:“艺术家不应该把雕刻作品雕刻好后,再去考虑它将要摆放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想到它将要放置的空间形式和地方部位。”这是对两者关系的精辟论述。其旨在于,不能把二者看成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只有把两者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把握好作品在环境中的关系,从而使之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例如在建筑装饰浮雕这一范畴里它可以作为建筑的一种部件或局部的表面,它更强调对装饰对象的依附和烘托,更强调空间形态上的适应,以及对平衡、对称、条理、反复等形式美的规律和装饰艺术语言的运用。而架上表现性装饰浮雕的表现形式就不同,它不再像建筑装饰浮雕一样单纯的依附于建筑物,而可以独立地成为一种装饰品而存在。功用审美性浮雕相对于以上两种应用就更广泛,它可以在实用的同时以浮雕的几何化造型图案装饰,构成一个富于装饰性的整体,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展现了审美和实用功能的结合。

浮雕艺术特点范文第4篇

CNC雕刻技术是传统雕刻技术和现代数控技术结合的产物,它秉承了传统雕刻精细轻巧、灵活自如的操作特点,同时利用了传统数控加工中的自动化技术,并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先进的雕刻技术。精雕雕刻CAD/CAM软件——JDPaint以其独有的体系结构和功能布局提供了完备的精确制图和艺术绘图的混合设计能力。JDPaint的雕刻CAM功能提供了丰富的工艺控制和刀具路径优化功能,更好地解决了小刀具的加工效率问题,大大提高了产品加工精度和成品加工速度,推进了工匠型雕刻劳动上升为工业化专业生产的进程。本文以在JDPaint中构造老鹰为例,阐述了雕刻加工的应用。

1、雕刻特点

CNC雕刻的主要加工对象为文字、图案、纹理、小型复杂曲面、薄壁件、小型精密零件、非规则的艺术浮雕曲面等,这些对象的特点是:尺寸小、形态复杂、成品要求精细。CNC雕刻只能、而且必须使用小刀具加工。CNC雕刻对象的特点是图案复杂,细节丰富,造型奇特,成品精细,要实现这样的加工要求,则必须使用小尺寸的刀具作为基本加工刀具,雕刻刀具的刀尖小的不足0.5毫米甚至到0.1毫米以下。使用小刀具进行雕刻是CNC雕刻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雕刻产品的尺寸精度高,产品一致性好。雕刻流程如图1所示。

2、雕刻加工应用的加工行业

CNC雕刻在工业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模具业,主要包括紫铜电极和石墨电极的加工、五金冲模和精密冲头加工、鞋底模具加工、滴塑模具和公仔模具加工、钟表零件加工和轻型CNC加工、压花辊轮和圆柱体工件雕刻、首板(样板)模行加工等。CNC雕刻在广告行业中主要用于沙盘模型,广告标牌和文字标志的制作,文字图案清晰精细,镂空字和图形边缘光滑,镂空图案内角R小是广告雕刻的主要特点,CNC雕刻以其特有的小刀具加工方式,在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上可满足广告制作的精雕细刻的要求。而CNC雕刻软件的艺术绘图和艺术浮雕曲面造型功能能为广告人提供一个新的求新创异的手段。

3、JDPaint雕刻加工应用

以JDPaint中构造老鹰为例进行阐述JDPaint雕刻加工的应用。图2为老鹰的原始图象。图3为描图后的结果,并删除原网格曲面。进入JDVirs环境,选择图3中所有的二维图形元素后选择“模型->新建模型”命令,把“XY步长”改为:0.06,然后确定,系统自动生成一略大于选择的二维图形元素的包围盒的基面。

3.1构造老鹰的基面

选择区域浮雕命令,设置参数如下:截面形状:椭圆截面;基准高度:0.05;高度效果:限定高度0.10;表面特征:整体光滑;边界角度:45;拼合方式:叠加。构造结束后效果如图4所示。

3.2构造身体部分的曲面

选择区域浮雕命令,设置参数如下:截面形状:椭圆截面;基准高度:0.15;高度效果:由高度;表面特征:整体光滑;边界角度:45;拼合方式:取高。移动鼠标到老鹰的身体部分轮廓处,当其改变颜色时,单击鼠标左键,构造结束后效果如图5所示。

3.3构造两条腿的曲面

选择区域浮雕命令,设置参数如下:截面形状:椭圆截面;基准高度:0.15;高度效果:自由高度;表面特征:整体光滑;边界角度:15(左腿),30(右腿);拼合方式:取高。移动鼠标到老鹰的左右腿轮廓处,当其改变颜色时,单击鼠标左键,结果如图6。

3.4构造两根翅骨部分的曲面

选择区域浮雕命令,设置参数:截面形状:椭圆截面;基准高度:0.15;高度效果:自由高度;表面特征:整体光滑;边界角度:60;拼合方式:取高。移动鼠标到老鹰的翅骨部分轮廓处,当其改变颜色时,单击鼠标左键,结果如图7。

3.5构造尾骨部分的曲面

选择区域浮雕命令,设置参数:截面形状:椭圆;基准高度:0.15;高度效果:自由高度;表面特征:整体光滑;边界角度:30;拼合方式:取高。移动鼠标到老鹰的尾骨部分轮廓处,当其改变颜色时,单击鼠标左键,结果如图8。

3.6构造翅羽部分的曲面

选择区域浮雕命令,设置参数:截面形状:椭圆截面;基准高度:0.15;高度效果:自由高度;表面特征:整体光滑;边界角度:20;拼合方式:取高。结果如图9。

3.7构造尾羽部分的曲面

选择区域浮雕命令,设置参数:截面形状:椭圆截面;基准高度:0.15;高度效果:自由高度;表面特征:整体光滑;边界角度:40;拼合方式:取高。结果如图10。

3.8构造身体及尾骨上羽毛部分的曲面

选择区域浮雕命令,设置参数:截面形状:椭圆截面;基准高度:0;高度效果:自由高度;表面特征:整体光滑;边界角度:20;拼合方式:叠加。结果如图11。

3.9构造头部羽毛部分的曲面

选择区域浮雕命令,设置参数:截面形状:圆弧;基准高度:0;高度效果:限定高度0.05;边界角度:85;边界处理:只做闭合区域;拼合方式:叠加。结果如图12。

3.10构造两条腿上羽毛部分的曲面

选择区域浮雕命令,设置参数:截面形状:椭圆截面;基准高度:0;高度效果:自由高度;表面特征:整体光滑;边界角度:30;拼合方式:切除。结果如图13。

3.11构造鹰爪部分的曲面

选择区域浮雕命令,设置参数:截面形状:椭圆截面;基准高度:0;高度效果:自由高度;表面特征:整体光滑;边界角度:60;拼合方式:叠加。结果如图14。

3.12构造眼球

选择区域浮雕命令,设置参数:截面形状:椭圆截面;基准高度:0;高度效果:自由高度;表面特征:整体光滑;边界角度:40;拼合方式:叠加。结果如图15。如所创建的刀具路径如不需修改,则用鼠标右键选择创建好的浮雕刀具路径打开下拉菜单,选择机器工作命令,此时需要将Z轴最高点设为0,便于加工浮雕物体前的对刀操作。生成加工浮雕物体所需的NC程序,然后在指定的文件目录下将程序传送到数控雕刻机机床上,对所需的雕刻刀具设定好工件坐标系后,选择此程序即可进行浮雕物体的加工,一般加工浮雕物体所需时间较长。

浮雕艺术特点范文第5篇

关 键 词:浮雕壁画 空间 透视

一、空间意识的重要意义

空间在古希腊人心目中是指物体的位置、距离、范围和体积,现实世界中的空间是没有形状的,不存在具体的空间整体,是科学思维的抽象。我们所从事绘画的艺术空间不是实际空间的某个局部,而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体系,不论是二维还是三维的表现,都可以具有无限的扩展性、延续性、可塑性,阿道夫·希尔德勃兰特说:“让我们把整个空间想象为沉入了某些容器的一池清水,这样,就既限定了特定的水量,又不破坏包围着它们的连续的整体水的概念。”①造型艺术空间既是以实际空间作为媒介和载体,又不破坏它的完整性,而是与它融合,就好比上面提到容器与池水的关系一样。绘画、雕塑、建筑是空间概念的三大艺术表现形式。在浮雕特质壁画中,空间幻想的作用如同在绘画中一样,是在平面上创造虚幻的三维空间。

二、浮雕特质壁画的二维空间阐述

浮雕在空间状态上依附于某种载体,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虽然也有三维的立体形态,但从整体上更具有二维的面状特性,适宜于特定角度欣赏。希尔德勃兰特的设想很好地说明浮雕观念的理论:在两块平行而置的玻璃板之间有一人像,它两侧的突出点恰好接触到玻璃板,这样人像占据了同一深度的空间,它的各个部分都安置在这一深度之中。透过玻璃从前面看人像被统一到一个单一的绘画平面中,存在于同一深度的层次中,每一形式都有使自己成为在这一层次可视的二维空间内的一幅平面图画并因此被理解为一幅平面图画的倾向。即使当人们认为玻璃板被移去时,那些接触到玻璃板的最外面的点仍然规定着共同的平面。而这个平面又被称作为一个“层”,眼睛从一个平面向另一个平面运动,就构成了空间观念。②

浮雕被视为雕塑与绘画的结合,是用雕刻方法来表现绘画效果,在二维空间的壁画上通过压缩后的形体起伏(凹凸)不同转向面的方向,不同受光面所造成的明暗对比的错觉,以及透视关系、前后高低的层次关系、线条来表现形象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描绘出壁画中一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相对空间位置,在二维平面中使用不同物体在视觉上呈现出彼此的前后远近、大小上下、左右的层次感与深度感即虚拟的三维物理空间。观赏者在观看具有透视变化的二维平面画面时产生三维错觉空间。

壁画往往采用浮雕的方式,与传统概念上的浮雕不同的是,壁画浮雕形式不仅可以作为艺术品供人欣赏,而且能完全融入建筑的空间环境中。

三、浮雕壁画中物体立体感表现与空间

浮雕壁画中物体立体感的形成与光线阴影、造型方法、透视、错觉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其中光线与阴影是组成立体感的首要因素。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物体便产生明暗关系,物体受光面为明部,物体背光的一面为暗部,光源角度越小投影越长,光源角度越大投影越短。光照产生的明暗、阴影和投影都是空间的特定现象。光的照射使浮雕的层次与形体能产生丰富的明暗效果,其照射的高度、角度和强度直接影响到浮雕的视觉效果。例如,古埃及浮雕壁画,由于地处撒哈拉沙漠,光照强烈,故其较少用高浮雕描述,而只是用深线刻画物体,在直射阳光下,仍然具有较强的清晰度和立体感。人对物体立体感的认知即外在的因素是借助于物体上光线与阴影的变化;内在的因素与人类双眼构造、视觉神经传导及大脑视觉区域有关。

人类依据对物理世界中物象立体感的认知,在浮雕壁画中模拟光线照射物体的光影变化,而描摹出景物立体感的明暗,这是一种虚拟的立体感,浮雕壁画中能成功表现出物象明暗的立体感是人类智慧长期积累的成就。巴黎世界民族艺术博物馆大型浮雕壁画就是最好的例证。栩栩如生的人物、动植物形象在光照下立体感格外强烈,整幅壁画气势恢宏,影像突出鲜明,不仅表现了物象之间的空间感,而且保持了极大的平面性,与建筑墙面有很好的协调关系。

除了运用明暗方法贯穿始终外,与物体造型方法也是分不开的,具体塑造的方法:

1.平排法。用线刻画物象的轮廓(最具代表性一面的轮廓)用概括简练或抽象的“线”将物体最具特征的形象鲜明清晰地刻画出来。在古埃及浮雕壁画中,人物头部均为正侧面,而身体均为正面,即是为取其最具特征的视角,以鲜明地展示所表现的特点。这是典型“线”的艺术,将实体的事物用概括、夸张、灵动或抽象的线展现出来,往往能表达本质的艺术形象。

2.企位法。企位的高低往往决定了浮雕的厚度与轮廓的虚实、强弱变化及其清晰度。企位的变化——高度与角度的变化,使在平底上突出的物体轮廓的明度及投影,产生了虚实、明暗、强弱的对比,使物体与物体、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形象从背影中凸出来而显得鲜明,形成清晰独立而又统一的形象。例如,现存于罗马特尔姆博物馆的维纳斯的诞生就是企位法运用的典型实例,每一局部的企位不一样,底板上才塑造出生动、鲜明的人物,显出强烈的前后空间、明暗效果。

转贴于

3.压缩法。浮雕上的物体按一定比例压缩成扁平体,使一层层平面呈阶梯状与底面相呼应,由于透视规律使物体显得近大远小,因此按比例在浮雕上形成近厚远薄的规律,例如,古希腊巴特农神庙檐壁长卷式装饰浮雕带上十分真实地表现复杂的动态和多层次的重叠,压缩关系十分自然,又能保持完整的建筑感,虽然不是体积很厚的高浮雕,但由于沿轮廓起一定厚度的平台,而使影像有足够的清晰度。古罗马帝国图拉真记功柱长达200多米的螺旋形浮雕带以2500多个人物构成战争的广阔画卷,如此繁复的形象在整体上却未破坏柱体的弧面,空间立体感表现达到极致。

郑可先生在此基础上发展“纳光纳阴”法,是将泥板视作画纸,刀作“画”,在应亮的地方让其凸显并迎着光源,应暗的部分就压或削减使其凹进,并与光源成一定角度。

四、浮雕壁画空间层次感与深度感

立体感指的是单一物象所具有的厚度和体积感。空间层次感与深度感则指两个以上的物象彼此之间的关系位置、距离与方向。浮雕利用绘画的描绘手法或透视、错觉等处理方式来造成抽象的压缩空间,作品中的造型或许没有立体感,但各个物象的大小、明暗的交错重叠还是要分出前后,因此还是无法逃脱深度感与层次感的表现。

1.透视法的运用。在浮雕进行塑造物体立体的透视效果时,是对立体的物体进行形体空间压缩处理而构成形体上层次的叠压关系。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基培尔提和多那太罗等人的壁画浮雕作品就擅长以准确的焦点透视来构成画面的深远空间感。所有人物和景物不仅在轮廓上严格遵循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而且压缩程度也根据其位置的远近而不同,从而使他们的浮雕作品有着很强的科学性。散点透视即动点透视,是我国民族传统绘画所遵循的重要透视,动点透视不受视域的限制,不受焦点透视的约束,可将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有机组合到一起,也可以将不同时间看到的形象组织到一起,相当自由灵活。浮雕壁画也吸收了动点透视的长处,有些甚至不拘泥于物体的三维空间幻象的写实逼真,而是追求二维平面分割构成的形式感。

2.物象之间的交错与重叠。浮雕壁画中两个物体的轮廓线相关,物体的重叠感才能被暗示出来。而那个在相交之后其轮廓线仍保存着连续状态的物体,总是被看成位于另一个物体的前面,每当一幅浮雕壁画的空间概念是依靠轮廓线进行确定,而不是依靠光暗和体积来确定的时候,重叠法则在决定物体在三维空间的前后深度感方面就有特殊的价值。

现实世界中空间的存在是变化万千的,人们对空间的主体、深度层次认识都有所理解并容易接受,但对于其由各种形态构成的视觉空间而产生的心理意境空间的认识是比较滞后的。还有在对空间设计上以及合理处理空间形态的内在关系上也显得比较缺乏。浮雕壁画存在于建筑环境中,加强浮雕壁画空间、环境空间、精神空间的一体化是我们从事壁画艺术设计者、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探讨的课题。

注释:

①(德)希尔德布兰.绘画与雕塑中的形式问题.第53—56页.

②(德)阿道夫.希尔德勃兰特.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第43页.

参考文献:

[1](德)阿道夫·希尔德勃兰特著.造型艺术中的形式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祝重寿著.欧洲壁画史纲.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美)卡洛琳·M·布鲁墨著,张功钤译.视觉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87.

[5]陈平著.李格尔与艺术科学.中国科学美院出版社,2002.

[6]欧阳英著.西方雕塑艺术金库.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7]田金铎,张沈,田子阳主编.中外浮雕艺术.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

浮雕艺术特点范文第6篇

蔚县古建筑中的雕刻艺术从表现内容看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借用动物植物表达主人的寓意、愿望;通过雕塑这一载体形式期盼家庭幸福、和美、人丁兴旺、事业发达、财源滚滚、驱邪纳福、太平.譬如:门饰中的木雕、砖雕动物形象有龙、狮子、麒麟、仙鹤、喜鹊、蝙蝠、等;植物形象有梅花、、莲花、兰花、灵芝、松树等,在其中用祥云连接;屋脊、门脊上是传说中的小动物作为装饰.驱邪纳福,是民间吉祥艺术中重要的文化内涵,是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纳福的文化内涵在古代常以五福观论之,《尚书》中称五福为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尚书》的五福观在后世民间演化为福、禄、寿、喜、财的五福内涵,这反映出民间社会化的世俗功利价值观念.吉祥的功用在于满足人们生理上能顺乎自然和谐平安的生存.艺术的吉祥内涵更多是以象征的方式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在暖泉古镇民宅建筑中大门雕饰中的木雕运用到五福莲子、万子万福相连、五福临门、莲生贵子、梅花十朵代表十全十美、狮子为百兽之王,用以辟邪守财,是看家护院的上选,喜鹊登梅寓意喜上眉梢,莲花寓意连连发财,与松一起寓意松菊延年;在暖泉民宅古建门罩中运用最多的为蝙蝠,蝙蝠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物,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常常用蝙蝠的形象表达各种吉祥寓意,吉祥纹饰中,蝙蝠纹在其发展与演变过程,与宗教、哲学、艺术、民族等领域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一种装饰纹样.如,两只蝙蝠在一起寓意“双福”,盒中飞出五只蝙蝠称“五福和合”即福、禄、寿、喜、财五福齐全,“五福捧寿”,蝙蝠的“蝠”与幸福之“福”谐音,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渴望.石雕在蔚县古建中可见于廊柱垫坐,圆鼓形,图案多为梅花、莲花、中间有喜字或万子相连,表示平安万年;门墩雕饰以狮子形象具多,庙宇中的圆雕也以狮子形象为上选,威严而辟邪.瓦当是古建筑中的主要构件,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在蔚县古建筑中的瓦当图案内容有饕餮紋、动物紋、几何紋几种.蔚县古建屋脊上所塑神兽,基本是遵循传统建筑形式,中国古代先民称五脊上的六兽为神兽,说这六兽可以护脊消灾,是镇脊神兽.正脊上是龙吻,四条垂脊最前面的是仙人骑凤,有绝处逢凶化吉之意.如图五、图六.通过对蔚县古建筑中木雕、砖雕、石雕作品所表现内容进行比较研究,更加证明优良的中华民族道德、文化、审美传统在古建装饰雕塑中的继承和发扬.

2中国古代艺术规律在蔚县古建三雕中的应用

2.1意境

借物表意,以意生境.表意在中国艺术中是一个常用手法,不是以物表物,而是间接的以物表意;以意生境,立意在先,通过形象、色调升为境.在戏剧,绘画等领域经常用到.在蔚县古建门饰中十分突出.

2.2装饰性

装饰,按照人的意愿对事物从新排列组合达到表意目的.在蔚县古建筑的门饰中随处可见,如:大门上的木雕、砖雕图案,屋门上的顶窗,窗棂的图案均饰性造型.

2.3对称性

崇尚端庄、好事成双、圆满的心里需求,在建筑装饰艺术中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在蔚县古建筑的屋脊、门罩、门面、影壁、花墙等雕刻图案造型中是必然常用的.用的最多的有左右对称,上下对称两种形式.

2.4夸张性

夸张手法能够使形象更充分的表达意象目的,是形象更具有视觉冲击力,更具有艺术价值.如蔚县古建筑中的狮子、蝙蝠、荷花、等.(如图2)

3粗犷朴实的雕塑风格

建筑装饰艺术特色的形成是和政治、经济、文化、地域、风情、民俗密不可分的.蔚县古建筑中的三雕艺术具有明显的北方雕刻特色和地域特点.我们看到徽派建筑中的三雕艺术是以精美著称的,如建筑中的门罩,工艺复杂精细,浮雕内容多样.雕刻形式在一个门罩中有透雕、漏掉、高浮雕、中浮雕、浅浮雕,层次多,技法多样,场面宏大等特点.暖泉等古镇中的雕饰艺术相对而言艺术语言简洁,手法朴实.这可能是受地域文化影响的结果.门饰是古建筑装饰中的浓墨重彩,是民宅主人的门面,透过门面装饰即反映出主人的政治、经济、地位与审美取向.门饰雕刻是主人的一面镜子.门饰中包括了木雕、砖雕、石雕等形式,能全面反映雕饰风格.在蔚县古建门的雕饰中石雕门墩雕刻内容为狮子,等,造型夸张,雕工精湛,动物表现用刀拙而肯定,植物层次分明,用刀流畅,对比手法运用得当;门柱以砖雕为主,竖构图表现线条挺拔流畅,方构图形象丰满;门罩上部的砖雕构图采用横向拉长,动植物形象按图设形,流畅连贯,气韵生动.门框上方的木雕作品采用对称型构图,两侧多为倒三角形构图,上方图案有対称和二房连续两种构图形式.主体物采用高浮雕,配衬物用浅浮雕手法,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屋脊两侧的形象霸气,张力十足,屋檐上的动物造型朴实,整体感强.瓦当的形象造型采用雕、画结合的手法,朴实中显灵巧.总之和南方建筑装饰雕刻相比较显得粗狂朴实.

4小结

浮雕艺术特点范文第7篇

湘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7课《星光灿烂》属于“造型・表现”范畴里的简易立体构成练习,主要是将一张平面的纸,通过构思设计和工艺制作手段,实现浮雕艺术的效果。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折叠基础,但对凸折线、凹折线的认识及对示意图的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识图和动手的教学,降低学生在探究制作过程中的难度,让整个教学过程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循序渐进,让学生了解纸浮雕的成型原理,能熟练识图,能运用凸折、凹折、裁切等方法、技能,制作出纸浮雕星星,并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激发兴趣。欣赏作品及短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出示有关星空的绘画作品及短片)

2周答问题。(出示星空图展板)美丽的星空除了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外,还能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呢?

3.观察体会“纸浮雕”与纸上绘画方式的不同。

4.小结:我们把这种凸起于底纸有立体感觉的作品称浮雕效果,这幅作品是用纸做的,所以称为“纸浮雕”。

5.欣赏身边的浮雕作品。

6.思考问题:在老师出示的展板上再添加点什么会让画面会变得更好?

7.板书课题:7.星光灿烂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通过直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让学生了解学习的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发现,学习方法

1.观察。出示浮雕星星多方位图,观察它与平面的星星有什么不同,探究浮雕星星的制作方法。

2.探究。每个小组分发一个十字星浮雕作品,学生探究、分析浮雕星星的成形方法,可反复将浮雕星星拉平恢复成一张平面纸。发现奥秘在于折叠。(凸折――朝上折凹折一朝下折)

3.标记。学生边观察边用不同颜色的笔在浮雕星星上进行标记。(凸折线用――红色;凹折线用――蓝色。)

4.尝试。学生参照画好的浮雕星星制作图示尝试折叠。

5.交流。学生交流制作方法。

6.小结。教师小结并示范折叠方法。(为了更加美观可将多余部分裁切掉,裁切线用――黑色)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浮雕星星的基本形状,通过小组分析、讨论、触摸、观察、标记等方法,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现出折叠的奥秘。

三、掌握规律,自我创作

1.小组合作。挑战赛,看哪组同学能最快地将四种不同星星的折法和各自的制作图示对号入座。

2.交流互动。学生交流识别图示的经验和理由。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玩中学,加强学生观察、探究的能力并扩宽思路,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折叠浮雕星星的不同技法。

3思考讨论。折叠浮雕星星还能怎样变化?(出示浮雕星星的个性折叠作品,学生欣赏并讨论)

4.实践操作。作业要求:运用凸折、凹折、裁切等方法制作出1~2个纸浮雕星星。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创造美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及表现能力,突出个性化的学习,为学生发挥自主性开辟广阔的空间。

四、展示评价。有效拓展

1.展示作品。学生展示创作好的作品介绍自己的大胆构思。

2.师生共评。说说你喜欢哪一颗星星,说出喜欢的原因。

3.欣赏作品。出示其它类型优秀纸浮雕作品,学生欣赏。

浮雕艺术特点范文第8篇

关键词:纸材;装饰艺术;表现形式;创新研究

纸材作为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材料,其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具有环保性。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对环保性要求不断提高,轻薄、廉价并且环保的纸材料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类材料。而在装饰艺术中,纸材料更是受到创作者以及使用者的喜爱,越来越多的纸材艺术品应运而生。

一、纸材概述

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早在数千年前纸便进入了人生活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纸的种类也不断增加,在各个领域中均可以见到不同类型的纸被广泛使用。从材质以及用途对纸进行分类可概括为以下三种分类方法:按制造方法分可以分为机制造纸与手工造纸,按照纸张的厚度、尺寸与质量等来划分有纸与纸板之差,而如果通过使用目的来划分则有工业用纸、办公用纸与生活用纸等多个类别。但总体而言,不管何种类的纸都具有可塑性,这也是纸材装饰艺术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纸还具有柔韧性与普遍性,纸的柔韧性差异使纸通过不同的工艺制作后产生不同的装饰效果,而纸的普遍性可以说从一定程度上对纸材装饰艺术起了促进作用,让纸材装饰艺术具有更大的创作空间。

二、纸材在装饰艺术中的表现形式

自造纸术发明到现今,纸张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只增不减。不同种类的纸张在艺术家活跃的思维与灵巧的双手之下拥有了艺术的灵魂,通过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在这个创意横生的时代,纸材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含义。从古时候的剪纸艺术、折纸艺术到后期的立体纸浮雕都显示出纸材艺术的独特魅力。1、传统的剪纸艺术1)剪纸艺术的发展剪纸又称“刻纸”,通过利用剪刀、刻刀等工具对纸进行加工从而创作出艺术品。剪纸艺术大约在高昌王国时代便开始兴起,到了明代已经家喻户晓并开始向南洋传播。清代时期剪纸艺术开始进入宫廷之中,当时的河北蔚县因剪纸艺术而享誉中西方,现如今其剪纸艺术仍然生机盎然。剪纸作品线条明快而又细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一直虏获着人们的心。2)剪纸艺术的现状剪纸因其独特的艺术气息与古典气质在历史变迁中越显珍贵,得到手工艺人一代代的传承。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时期,剪纸艺术便被许多美学者追捧学习,当时还成立了专门对剪纸艺术进行讲解、教学的培训班以及展览,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剪纸艺术家。将古朴气息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张林召,有代表作《许仙与白娘子》等;而库淑兰则是擅于彩贴与平色剪纸的艺术家,其风格独特、色彩艳丽的代表作《剪花娘子》以其精湛的工艺享誉世界。剪纸艺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在表现形式上产生了变化,现代居室中常常可见被用作窗花、墙花的传统剪纸艺术。在旅游业中,剪纸作品发展成为一种极具文化气息的纪念品,被广泛购买传播。甚至部分西方艺术家也被剪纸艺术所吸引,在传统剪纸上融入自己的风格,让剪纸艺术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剪纸艺术在从传统化向现代化发展,衍生出许多独特的艺术文化,呈现出全新的面貌。3)传统剪纸艺术的特点传统剪纸艺术造型淳朴、表现夸张,但却蕴含着最为简单的情感。手工艺者对世间事物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解概括,并融入自身独特的理解,最终以自己的审美观念把形象特征通过线条符号刻画出来。这过程自由度极高,因此具有一种虚实结合的怪诞之美。概括而言,传统的剪纸艺术的材料传统、内容具有象征性、造型抽象概括,并给观者一种平面感。首先,传统剪纸内容的象征性主要体现在道德、宗教、境遇等方面。最为大众了解的便是门神、神兽等形象具有辟邪的象征意义,喜鹊、龙凤等形象则寓意美好祝福。其次,视觉平面感是由于传统剪纸采用的造型几乎均由“平视体”构成法创作而成,并不考虑空间立体感,只注重形象上下左右之间的布局。剪纸更多的注重于每个形象本身的刻画,形象之间的关系通过穿插、呼应等技法来表现。最后,剪纸艺术的材料选用十分传统,虽然剪纸艺术种类十分丰富,但原材料屈指可数。大红纸是最为普遍的剪纸材料,象征喜庆祥和,在各大节日均为首选;河北蔚县剪刻窗花通常都使用宣纸,其颜色需要一层一层的渐渐浸染,具有极浓的乡土气息;蜡光纸作为剪纸材料,运用得最出神入化的便是著名剪纸艺术家库淑兰,被誉为“剪纸的天才传承者”。2、折纸艺术1)折纸艺术的发展折纸艺术的兴起与发展均在日本,在二十世纪初时,一位日本手工艺人吉泽章才让折纸艺术得到了真正的发展。在他的潜心研究之下,折纸艺术得到了新的突破,将折纸从二维层面提升到了三维层面,是折纸作品具有了极强的立体感。折纸的品类也因此剧增,服装、饰品、人物形象等栩栩如生。现代折纸艺术家仍然为折纸艺术的发展做出不懈努力,越来越多先进、巧妙地折纸技术将丰富多彩的折纸作品送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2)折纸艺术体现着纸的特性在折纸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个步骤便是进行纸张的选择。折纸内容不同,纸张材料便不尽相同,因此折纸艺术选材十分广泛。如何在众多纸张中选择合适自己作品的纸张是所有折纸艺术家最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便需要艺术家积累丰富的经验,对各种纸张特性有自己的认知。一件成功的折纸作品,除了超高的折纸技术之外,还需要纸张的厚度、颜色、质地与肌理等均在合适的状态。因此作者常常会进行大量的纸张比较,如果纸张太薄,不利于定型,太硬又不利于成形。较为常用的纸张有彩色手工纸、蜡光纸等,现今兴起的手揉纸与收缩纸也很受欢迎。前者十分柔软,色彩丰富,能给作品增加立体感;后者弹性较大,使作品富有张力。3、现代立体纸浮雕1)立体纸浮雕的发展立体纸浮雕代表3D纸艺术,又称纸雕三维工艺画、立体投影画。立体纸浮雕综合了剪纸与折纸的特性,是二者融合与创新的产物。关于其发源地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说是荷兰,亦有人坚持是意大利,但其的发扬在十九世纪,首先传入美国,再渐渐传入日本、中国等世界各国。立体纸浮雕又有世界性纸艺形式的美称,在纸材装饰艺术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其与折纸艺术、剪纸艺术合称为纸材艺术的三大艺术形式。2)立体纸浮雕的表现形式半浮雕的表现形式是传统二维纸材艺术的突破与创新,这种表现形式更具体、更生动,含蓄内敛的同时又给人生动活泼之感,在传统纸材艺术点鲜明、独一无二。同时,立体纸浮雕的适用性更加广泛,多种题材的纸材艺术作品均可以通过纸浮雕形式进行创作。韩国一位艺术家,采用半浮雕创作了童话故事《小红帽》与中国名著《西游记》,画面中的人物形象与背景都表现的十分生动传神,让人身临其境。半浮雕具有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劣势,比如半浮雕工艺使用过程中对纸材有一定的要求限制,但是通过一些工具的加工也能使平面纸张具有立体感。艺术家的双手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同时艺术家也在不断的进行艺术形式的创新。一位爱沙尼亚的纸雕艺术家,利用自己曾经学习过的绘画功底对纸雕进行创作,设计出一种利用纸张的高低、角度不同而产生自然光影变化的作品,使纸雕作品的视觉效果更加自然丰富,人物、山脉等形象十分动感活泼。4、衍纸艺术形式1)衍纸艺术的发展衍纸艺术其实就是卷纸装饰工艺,具有简单、使用的特点。衍纸艺术融合了绘画与雕塑两种艺术,造型多样、富有张力。衍纸艺术早在十五世纪到十六世纪便已经兴起、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发源地为欧洲的修道院,是修女用来美化宗教性质而创作的艺术形式。常常将羽翮当作卷纸道具用来装饰圣物,也因此,卷纸艺术被赋予了高雅优美的性质。但其传入民间后,其表现形式变得更加灵活多样,创作题材也更加广泛。2)衍纸艺术的美衍纸艺术通过对卷纸进行折叠、弯曲等操作来创作出需要的造型。纸带的不同宽度、厚度,纸的材质、质感等因素对作品的最终效果均有影响。例如光滑的白纸给人的感受是轻薄、流畅;而有纹理的纸张却让人感觉狂野大气。创作者根据作品需求来选择对应的纸材,以此实现作品内容与用料高度的和谐统一,最大限度展现衍纸艺术的美。造型美衍纸艺术最大的一个特点便是利用纸张线条来展现画面。线是衍纸艺术创作中的最基本元素,以线来勾勒形状、填充纹理,用线的颜色来刻画形象,其呈现的纹理使作品具有极强的造型美。单一独立的线条通过一定的排列组合构成一个个具体的形状,衍纸艺术造型上的可塑性与独特质感,赋予了作品富有张力的造型美。肌理美作品的肌理之美由纸张的疏密、凹凸等特性展现,材料类型、加工方式等因素都对肌理也有着影响。不同的肌理具有不一样的特性,带给观者视觉感受与情绪影响不尽相同。衍纸艺术中肌理表现着作品的构图形式,在二维与三维之间的视觉效果让肌理拥有更加独特的美。纸带的运用使衍纸艺术的表现形式具有更加流畅、动感的生命力。色彩美衍纸艺术所用纸材纸带具有十分丰富多彩而又绚丽的颜色,多种多样的色彩赋予衍纸作品极为充实的画面感,同时对形态特征的描述也能体现得恰到好处。颜色使用的灵活多样性,也间接增强作品的空间感、层次感,使画面更加协调自然。

三、纸材在装饰艺术中的创新

纸材在装饰艺术中的创新可以归纳为:1)材料多元化。通过长期的发展,纸材种类除了传统的大红纸、宣纸等,一些特种纸如珠光纸、雾面纸与新型纸如感光纸、温控纸等也走上舞台,其次废旧纸材如旧报纸等也成为一种纸材。2)制作工艺的创新。制作工艺创新上除了进行多种制作方法的综合利用外,还产生了一些新型技术如数码雕刻等。3)展示形式的创新。展示形式除了传统二维展示与立体三维展示还增加了全方位的多维度展示。正如图1和图2所示,这是一种将纸雕与灯光相结合的一种手工装饰品。将纸雕制作成灯的形状,然后将光源放入其中,在夜间,可以展现出一种优雅的层次美,一种光与影的结合,将纸材装饰艺术的美表现了出来。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