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劳技教育;学生;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6-0161-01

一、当前城镇初中劳技教育的现状

本人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通过走访调查本人所在城镇及周边城镇初中劳技教育的现状,发现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轻视劳技教育

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忽视了劳动技术教育对学生智慧的发展,忽视了通过劳动技术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许多学校和教师认为劳技教育与升学率没有直接联系,上不上无所谓。许多学校的劳技课虽然排进了日课表,却是形同虚设,“纸上谈兵”。有的学校七年级按规定才上,八、九年级则不上,改成了其他科目。许多学校领导的观点是劳技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最好是不要。

(二)片面劳技教育

由于社会环境和人的思想观念的影响,许多学校往往将劳技课同劳动改造联系起来。许多教师带着“有色眼睛”看问题,把学生视为劳动改造的对象,视劳动为“没出息”“低智商”,把老师视为“不会教书的”“教不好的才去上劳技课”,把不爱劳动、不会劳动视为正常现象。学校虽然也有劳动观念、劳动情感、劳动习惯等方面教育,但许多学生认为这是老师或者家长布置的任务和要求,没办法只有去做。甚至有的班主任将打扫卫生的简单劳动归为劳动实践,错误地、局限性地认为,劳技课就是让学生们多参加劳动。

(三)单一劳技教育

由于很多学校没有专职的劳技教师,也没有正常的教研和培训,许多学校劳技课的开设确实也存在困难。上面要求开设,教务处只有安排有一定专长和兴趣爱好的教师或者由从某个学科将近退休的老师来上,他们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也是不在行的。同时也存在短期行为和浅薄意识。具体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一切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教材中能上的内容上一下,不能上的就不上,甚至有的学校采用因噎废食的做法。

二、城镇初中劳技教育策略

根据以上出现的问题,本人总结出几下几点策略:

(一)建立有实际意义劳技教育目标体系

1、认识劳动的意义。通过初中三年的劳技教育,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爱护劳动工具、保证劳动质量、端正劳动态度,形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2、学会生活自理。教育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和维修最常用的基本劳动工具,教会学生学会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树立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和职业意识,形成勤劳、坚强、认真负责,服务社会的品质,具有初步适应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二)建立动手动脑结合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劳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必须建立劳动实践基地。学校可与多家企业联系,建立学生实践基地。还可配备一定的劳动工具和物资,为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提供保障,将课堂知识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还可以建立多功能的劳技教学实践基地,置办各种型号的自行车及零配件、机械工具、缝纫机设备等,开展自行车简易维修操作、缝纫机的使用实践教育。劳动实践基地和实验操作室的建立,可以为实施劳技教育创造条件,为学生更好地开展劳动实践提供较好的实物场景。

(三)建设一支专职、兼职相结合的劳技教学师

资队伍学校劳技教育得以保证和顺利开展,教师是关键。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成果。本人认为针对劳技课的教学,可采取内挖和外聘的办法。一方面,在科学教师队伍中,挖掘具有实际教学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师担任劳技教师。另一方面,根据教材内容实际,就近聘请农业、工厂、企业等技术人员为本校授课教师来校讲课,还派教师参加技术学习和培训。有了专兼职教师,对学生的劳技教育就有了师资保障、智力支持。教师根据教材和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落实教学内容,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劳技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

三、结论

本研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对有些问题的分析还不够全面、深入,有些对策也值得进一步推敲,敬请各位专家学者给予批评指正,以利于我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严燕,加快普及农村初中基础教育势在必行[J].云南农业,2005(12).

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第2篇

关键词:“独生父母”;家庭德育;问题

一、“独生父母”及家庭德育

家庭德育是家庭养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研究“独生父母”的家庭(注:指父母中有一方或双方都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德育现象和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指导当前广大“独生父母”家庭德育实践,并有利于探索我国新一代独生子女的家庭德育方式方法,从而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水平。

二、“独生父母”家庭德育存在的问题

1.部分“独生父母”自我道德素质修养低,对子女重智育轻德育

相关研究表明,当前大部分的“独生父母”已成功胜任父母角色,但仍有约四分之一的“独生父母”在教养子女方面存在较大问题。[1]尤其表现在家庭德育方面,一些“独生父母”自我道德素质修养低,对长辈的依赖性强,家庭责任感和义务感弱,无法成为子女的表率。部分“独生父母”只注重孩子的智育,热衷于各种早教机构、“天才宝贝计划”、智力发展训练、艺术特长培养等,却忽视对孩子道德的培养。不少“独生父母”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很大的学历竞争、能力竞争,从而夸大智力因素对儿童成长的作用,忽视道德发展对儿童全面发展的意义。当前“独生父母”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暴露出年轻父母对家庭德育认识存在的偏差。

2.“独生父母”家庭德育内容混乱迷失,体现出标准不一的价值观

我国是一个具有家庭教育传统的国家,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既有《颜氏家训》等家教典范,也有《三字经》等幼儿德育启蒙读物,这些都构成了我国传统家庭德育的内容。时展至今,家庭德育内容受到社会多元价值观的挑战。“三纲五常”等传统的家庭德育内容早已被现代家庭摒弃,“平等”“民主”等社会主义价值观又受到现实生活中权钱交易、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社会不正之风的冲击。家庭德育内容选择进入价值多元、内容迷失的两难境地。笔者通过调查后发现,“独生父母”对孩子德育的内容并不明确或有所缺失。德育中重要的传统伦理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劳动教育也表现出较大缺失。

3.“独生父母”家庭德育在方法上重言传轻身教,重说理轻情感

“独生父母”进行德育时最常使用的方法为说理教育法,最常见的问题为“重言传,轻身教”。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强调父母身教对儿童良好品德养成的重要影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指出:“知识教育对处于直观行动阶段的幼儿来说,是不合适的。”[2]然而,现实生活中“独生父母”却非常青睐给孩子讲道理的方式来灌输德育认识。此外,“独生父母”在对儿童进行德育时,常常是充当一个“理性发言人”,帮孩子分析对错是非,看起来理智冷静,实际上却没有与儿童的情感建立连接,儿童的道德情感没有被重视和发展起来。

三、结语

尽管“独生父母”在家庭德育中存在许多问题,但不可否认他们身上展现出巨大的进步性,如知识文化素质整体水平高,学习能力强;重视儿童的发展与教育;乐于接受新理论,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等。这些都将成为提高家庭德育水平,推进社会道德建设的有利因素。面对存在的问题,一方面“独生父母”需要自觉反思、端正态度、提高认识、改进方法;另一方面,学校和社会也应该对家长和儿童提供有效的德育指导与协调配合,应该建立有效的德育机制。[3]

参考文献:

[1]张业清.独生子女家庭德育缺失分析及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3(13).

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第3篇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教育;问卷调查;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043-02

一、调查目的

在初中阶段,劳动与技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为了解目前石家庄市初中实施这门课程的情况、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进行了本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包括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部分。采取随机抽样法,对石家庄市的中学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教师调查选取了20所学校,学生选取了20所学校,调查发出问卷75份,其中,学生卷40份,回收30份,回收率为75%。教师卷35份,回收有效问卷份30份,回收率为85.7%。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基本信息。本次调查中,男女比例为1:5,女教师的人数比较多。教师的年龄在26~34岁的占40%,35~45岁的占40%,46岁以上占20%,教师的教龄在10年以上的为60%,所教的年级包括了三个年级,其中初一20%,初二60%,初三20%。学生中初三年级为50%,初二年级为40%,初一为10%,也涵盖了初中各个年级。

2.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认识。教师方面:在本次调查中关于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内容只有20%的老师知道,20%的不清楚,多达60%的老师不知道。并且80%的教师没有参加过专门的培训。说明劳动与技术教育没能得到重视,教师都无法清楚地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内容,所以根本也就不会重视这门课程的开设。学生方面:50%的学生不知道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活动包括的内容,20%的学生错误地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只是班团活动,剩下的30%的学生虽然对此有一些了解,但是也没有正确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四部分内容,更不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

3.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开展情况。

(1)课程的设置。在教师调查中显示60%的学校开设了劳动与技术教育这门课程,但是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80%的学校都没有设立劳动与技术教育这门课,只有20%的学校选择有这门课程。结果表明学校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计划和实施是脱节的。教师调查中,60%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学校中,67%的学校不具备条件,基本没有办法开设。并且开设学校的课表上规定每周一节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但是67%的学校基本不占用课时,而是在课外进行。

(2)课程内容的选择。《综合实践指导纲要(试行)》规定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为7个部分:①劳动实践活动;②技能练习活动;③工艺制作活动;④简易设计活动;⑤技术试验活动;⑥发明创造活动;⑦职业体验活动。在调查中发现,开设了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学校上课的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67%的学校是劳动实践活动和工艺制作活动,33%的学校开设了简易设计活动。其他的内容在本次调查的开设的学校中没有涉及。可见课程的内容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单一,不能根据以上规定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

(3)课程评价方面。参与评价的人员主要有教师、学生、家长等,有的只是教师为评价的主体,有的是学生为评价的主体,有的是教师和学生都是评价的主体,有的还包括家长。总而言之评价的主体单一,不能很好地把各个主体结合起来进行多方面的评价。评价的主要形式,在调查中发现学校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依据单一,评价的方式33%是书面考试,33%是档案袋评价,34%是学生自评。

(4)师资水平。调查发现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所任教的老师67%都是其他学科的老师,教师的专业素养不高,严重影响这门课程的开展。这门课程的开展对老师的要求是很高的,既要有专业的知识又要热爱这门课程。但是目前绝大部分学校的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师经常是让教副科的、年龄大身体不好的教师来教,教师整体素质普遍不高。

(5)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开展需要专门的费用,然而调查显示67%的学校经费不足,而且在教师的调查中,90%的教师认为无法开设这门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经费不足,这也是制约这门课程开展的一个硬性条件。如果没有足够的经费投入,这门课程便无法顺利开展。

三、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石家庄市的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的开设并不理想,存在很多问题,如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认识不足,课程的内容单一,评价体系不健全,师资不足等。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觉得有必要解决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发挥其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以下是笔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建议。

四、实施的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认识。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切实认识到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只有通过理论学习加上实习才能树立劳动观点,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素养,成为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学校教育不仅是为上级学校输送人才,还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能有效地改善学生知识和技能结构,增强动手操作能力,改变那种应试教育“纸上谈兵”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意识。

2.改变单一的课程内容。课程的内容要涉及到技术基础、家政、职业引导等方面。所以,课程内容要涉及到规定的每个方面。首先,课程的场所不能只是局限在学校内,要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要与课外活动、校外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途径相沟通、相结合。然后,实践活动课程内各领域学习活动要相互结合。劳动与技术教育不能独立地进行,要和其他活动相互促进。最后,劳动与技术教育内的内容如技术基础、家政、职业引导也要相互渗透和融合,要把劳动教育贯穿到技术基础、家政和职业引导的学习过程之中。

3.完善评价体系。评价要注重过程性。在构建学校的劳动与技术教育评价办法时,要遵循发展为本的原则,评价既要注重结果又要注重过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出发点的评价办法作为评价的主要手段。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都是学生评价的参与者。在评价中学生自我评价是很重要的,自我评价的过程既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学习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不同,评价方式应当灵活多样,可以采用产品展示、开展心得体会考核、专题活动交流、自我评价、作品评定、日常观察等形式。

4.加强师资建设。劳动与技术教育是知识和实践、智力和能力的综合教育,因此要求所任课的教师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和专业的素养。首先,所任教的教师是要受过专门的培训的,对劳动与技术教育这门课程的特点、内容、教学方法等要熟知,要有相当丰富的生活和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的阅历。然后,挑选的教师要喜欢并且热爱这门课程,只有这样,才能积极地投身教学之中。

5.加大经费的投入。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所需要的设备、设施和场地不能满足的话,劳动与技术教育便无法顺利地开展,效果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学校要对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投入足够的资金,设立教学专用教室并添置必要的设备,条件允许的话要建立劳动与技术教育实践基地,这样,才能在硬件上保障劳动与技术教育更好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7-9年级)[z].2008.

[2]乐素芬.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的劳动与技术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7,(08):46-47.

[3]叶德芙.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3):145.

[4]薛烂.初中劳动与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析[J].方法交流,2013,(05):154.

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实习实训 德育教育 技能训练

实习实训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主要是在实训车间内完成的。为了保证学生能够顺利毕业和掌握相关专业工种的操作技能,各职业学校在实训教学上都安排了较多的时间,实习训练一般占在校学习时间的30%以上。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项目式等教学新理念的广泛应用,实训所占时间和比重还有加大的趋势。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三分之一在实训基地中进行操作练习,如何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这是我们每个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教育部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指出:实习实训既是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其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感教育和促进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和班主任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相关岗位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及其养成训练。针对现阶段中职学生在实习实训中的德育现状,必须重视以下几方面工作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一、思想前途教育,增强学生对前途的信心

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人如果没有理想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也是德育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职业学校的许多学生或多或少存在自卑心理,个人理想模糊,职业规划不明确,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固而缺乏热情。针对这种心态,学校通过组织优秀毕业生回校介绍成功经验,并请企业领导介绍自己的创业历史和企业的发展前景等形式,使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从而逐步确立自己的职业思想和道德理想。教育学生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社会需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树立公平竞争和敢于竞争意识,使自己成为对社会、对家庭、对企业有用的技能型人才。

二、强调实习实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好技能的信心。

利用各种机会和形式经常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纪律的教育;根据实训活动的特点,每班实训前,要利用时间召开实训动员大会,会议由实训处负责人、班主任、实习指导教师、共同主持,向学生深入介绍实训的意义、过程、要求及注意事项,明确纪律要求,公布考核方案,让学生在实训前就对实训全过程及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充分利用好每天早上开始前的分析会、下午结束时的总结会,做到有表扬有批评。对重点学生结合操作过程进行逐步渗透,用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刻苦学习技能的鲜活事例激励学生。

三、做好职业道德教育,教育学生遵纪守法

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重点是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它包括职业的道德规范、职业的服务规范、职业人际交往的准则,社会职业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职业都有各自的职业道德。但无论什么职业的道德,都有共同的原则和要求。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爱岗敬岗,诚实可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其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劳动观念教育

加强劳动观念教育,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现在的职校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不少家庭对孩子从小娇生惯养,有许多学生不愿劳动,怕苦、怕累、怕脏。对学生加强劳动教育,是使学生认识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创造了世界,同时,世界的发展还得靠大家的共同努力。培养学生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树立爱岗敬业,不怕吃苦的良好品德。

五、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观念,感悟时代精神。

在实习实训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印证和尝试履行相关岗位职业道德规范,让学生在职业实践中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认同,感悟具有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通过实习实训工作,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让学生明白当代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学生在专业实践中的体验十分深刻,有利于职业情感的培养。学生专业实践的过程也是职业定势、职业指导的过程,它增加了学生与社会和实际的接触,对众多的社会角色和价值标准能有更多、更具体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与谋生的相关本领,对确立自己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坐标,学习和加强某些方面的知识技能,将之发展成为一种特殊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六、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精业求精的学习态度。

专业技能的训练过程,是一个有峰有谷的波浪曲线式上升的过程,技能进步的速度时快时慢,学生单靠一时的热情是不行的,需要靠坚强毅力和拚搏精神及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克服障碍,保证操作技能节节而上。在实习实训中教育学生以辛勤劳动为荣,更要不断强化学生劳动光荣的观念,培养学生不怕劳动,不怕吃苦的品质;

七、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在专业实践中,学生的个性及自我意识不仅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且会不断得到强化和完善。因为通过专业实践,他们可以发现自我,找到自我的位置及参照坐标,因此可以有针对性地重塑个性,培养良好的、完善的自我意识。 使学生真正领悟劳动的快乐。

总之,实训过程中的德育教育对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要充分利用实训活动这一重要阶段,以学生的智能优势因势利导,以职业意识、职业道德、技术应用和岗位能力为统率,将学生带入自我约束、主动学习、自觉成才的崭新领域。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在身心方面也有所进步,使学生得到真正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宣振宇,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建设管见.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第5篇

一、小学考试制度存在严重的弊端,其危害性十分重大

传统的小学考试制度存在着哪些严重的弊端呢?主要是:

一是背离了培养目标。小学教育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以应试升学为目的,以追求高分为目标,从而使考试背离了国家的培养目标,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教育行政部门往往以统考的名次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学校往往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水平,并与晋级提薪挂钩,教师以考试分数的多少来评价学生的好坏,学生则以升学为唯一目标,以书本知识的学习代替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二是考试范围狭窄。由于应试的需要,学校对学生的学习范围极大地缩小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着力重视上一级学校或业务部门的考试科目。许多小学不顾国家课程计划的安排与要求,只设置参加考试的科目,并且增加课时,加大练习量,频繁举行考试,致使学生负担加重,学习知识结构单一。

2.为了追求高分,教师不顾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被僵化成了“划道道、背条条”的模式,忽视了对知识的理解,片面追求知识的机械记忆,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了扭曲。

3.单一的文化课书面考试,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劳动技能素质的提高,导致不少学校不重视动手操作和劳动教育,品德课教学,普遍存在着片面强调记忆观点与资料,忽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品质养成的倾向。

三是考试评价方法单一。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只偏重对试卷分数的评价,忽视动口、动脑、动手能力的评价;只偏重考试结果的评价,忽视学习过程的评价;只偏重他人的评价,忽视自我评价。一张试卷定全局,分数成了学生追求的唯一目标。同时,这种按考试总分“一刀切”划线的录取单一的办法,也不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四有”公民,阻断了特长生的升学之路,影响所及,学校校长、教师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应试”的怪圈,不能鼓励学生在专长爱好方面发展、冒尖,而是违心地按“一个模式”去铸造平均发展的“标准件”。

四是加剧了校际之间的不正常竞争。建立在现行考试制度基础上的以升学率为唯一标准的质量评价机制,极大地加剧了校际之间的升学竞争,导致分快慢班、招择校生、节假日补课、复习资料泛滥等现象屡禁不止。学生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德育工作实效很不理想,劳动教育和艺术教育长期摆不上学校工作的应有位置,等等。

这种“应试教育”,已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其主要危害是:

一是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有的学校领导公开提出:“一切都要从升学出发,‘副科小科’应当为主科让路。”这样一来,学校的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被挤到了次要地位。不少学校口头上也说“五育并举”,实际上是“一花独放”,口头上说的是全面发展,实际上是唯升学率以求,“一好遮百丑”。这种做法极大地削弱了社会主义学校的教育功能。在这些学校里,青少年的思想偏颇,理想境界低下,劳动观念淡薄,纪律松懈。这对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不说是一种严重歪曲。

二是严重地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许多学校拼命地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强制推行所谓“大运动量训练”和“题海战术”,频繁地举行各种名目的考试,逼迫学生呆读死记,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严重压抑。同时,由于课业负担过重,学生正常的睡眠和文体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生理发展也受到影响。初步调查,学生中的近视眼发病率高达25—35%,体质指标大幅度下降,身心发展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摧残。

三是导致初中学生流失严重。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学校中,实际是以牺牲大多数学生为代价来换取少数重点“尖子生”的升学。这种做法不但极大地伤害了大多数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产生被遗弃的感觉,促使他们以“破罐破摔”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学习,造成当前初中学生大量流失,严重影响初中教育的普及,更有甚者学生流失后还派生出其它种种社会问题。

四是极大地冲击着教育法规的贯彻执行。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破坏了国家教育法规,不贯彻执行国家制订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他们按照“考啥教啥,不考不教或少教”的原则,擅自对国家有关规定作了重大修改。这样做的结果,从近期看,严重打乱了学科知识的科学体系和横向联系,造成学生知识结构零散混乱,知识面狭窄,也给教学管理和上一级学校教学带来很大困难。从长远看,势必影响青少年各种才能,特别是创造才能的发展,并最终降低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五是造成了学校不正之风的兴起。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许多教师试题保密;少数教师甚至弄虚作假,搞不正之风,从中捞取“荣誉”。而学生为了取得高分,考试作弊,这种现象也不是个别的。正由于这样,它使学校的师德和学风都受了严重的影响。

总之,片面追求升学率危害极大,它从根本上违背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必须研究对策加以彻底解决。

二、改革小学百分制的考试制度,把它改为等级评价制度

改革小学百分制的考试制度,实行等级评价制度,决不仅仅是评价形式的转换,实质上是小学考试制度的全面改革,从而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估机制,它是一次深刻的变革。实行等级评价制度,以等级计绩,将相差无几的成绩划在一个等级,虽然仍未彻底摆脱分等分级的影响,但它弱化了差别,淡化了分数竞争,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为学生创造了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大多数地区小学毕业生都就地就近入学,也为这一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机会。

众多的小学考试制度的改革实践证明,等级评价制度,就是“等级+特长+评语”的评价制度。在这一评价模式中,“等级评价”是核心。一般的都把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于是百分制的精确性淡化了,其模糊性突出了。各个年级学生只要答对80%以上,都可算为优秀;稍差一点,就是良好;60%的正确率可达到及格,这说明该学会的知识已经基本学会,达到合格要求了。于是,大部分学生都体验到得到优秀成绩的快乐,决不会像过去只差1分、2分而引起的过重的心理压力。

改革实践较好的学校证明,等级评价的模糊成绩也不要张榜公布,只告诉本人。当然,试卷上的错误必须及时更正,把知识学懂、学会。因此,等级评价制度,也就失去了“排队”的作用,它的目的是促使学生把知识学好,获得成功的信心。

等级评价制度与百分制相比,有个最大的不同之处是:百分制考试,一门课程一张卷,许多应测的能力无法去测,如语文中朗读、说话等;数学中的实际测量等。等级评价制度则不是这样,它进行分项考核,如语文分为拼音、识字、辩词、造句、阅读、作文、朗读、说话、听记,等等。考试方法为分项复习,边复习边考试。分项考试,每项单独划定等级。如果某个学生阅读考得不够好,只得了个“良好”,这不要紧,可能作文得了个“优秀”。如果进一步努力,其他语文考试项目也都可以得“优秀”。百分制考试,名次列在前面的只有少数几个学生,而等级评价制的分项考试,大部分学生都可以获得优良成绩,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许多等级评价制度改革的学校,在评定成绩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改革,那就是让学生参加成绩评定。比如,一些无法在卷面上体现出来的考试项目,如语文中的朗读、说话等等,就采用了学生参与评定的方式。比如说话考试,按照教师指定的题目或要求,说给小组同学听,小组同学按照规定的标准,共同评议每位同学该得的成绩,教师在充分听取小组同学意见的基础上,最后合理地定出等级。我们应当充分认识这一改革的重大意义,这不仅变单纯的学生复习应考过程为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过程,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良好的公正心理。

这种等级评价分项考试,考试的范围大大地拓宽了,每次考试的时间缩短了,考试评分方法灵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相应地减轻了。

等级评价制度中的“等级+特长+评语”的第二项内容,就是“特长评价”。这是凭借评价手段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重要改革。由于“分项考试,等级评定”的实施,使师生从分数的怪圈中摆脱出来,有时间有精力来发展特长,爱其所爱,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爱好和特长。

要评价特长,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特长。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教育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不断提高,随着学校领导与教师对活动课程重要认识的不断深入,许多考试制度改革的学校,越来越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不但按上级规定开设了活动课程,而且增设自选活动课程,以便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爱好和特长。

从众多考试制度改革的学校来看,活动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学科类、技能类、文体类。在这三大类活动中,又可分出许多兴趣小组,每个学生自愿参加,各取所好,主动发展,各练其长。

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应当创造良好的条件,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比如,各种活动小组每月可以进行一次小汇报会;班级每两个月可举行一次特长表演;每个年级每学期可举行一次会演;“六一”、元旦、国庆等重要节日,学校可举行各种特长汇报会等等。这样,学生有了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更好地发展了其爱好和特长。

对学生的特长应当怎样评价呢?学校应当有统一印发的“小学生素质综合发展评价手册”,上述活动中学生表现都没有名次或等级,期末从中选择一个最好成绩,用写实的方式记入“评价手册”。比如,某位学生唱歌并在市里比赛中获得一等奖,那就把这个获奖成绩记入手册中。

正由于众多的活动小组,发展了学生的不同爱好和特长,也发展了学生不同的特殊素质,这为培养不同类型的创造型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等级评价制度中的“等级+特长+评语”的第三项内容,就是“评语评价”了。众多的改革实践学校证明,对“评语”的要求,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全面性。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进行评价。不仅要评价思想品德和文化课学习的情况,而且还要评价审美能力与劳动技能状况,又要评价学生的兴趣、爱好、意志、性格、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发展情况。这一切,都是传统百分制考试无法做到的。二是针对性。强调全面性评价不等于面面俱到,蜻蜓点水,而是要突出个性,显示出特点,每个学生都有所不同之处,并给每个学生指出应当努力的方向。三是期望性。在评语中,教师应当具有充沛的感情,透发出热爱学生之情,使学生感受到热情的期望,使学生看到的是希望所在,焕发出努力向上和前进的动力。

从上述的要求来看,写好“评语”的难度是很大的。为此,许多改革学校都把评语工作分为下列四个步骤:一是学生自我评价。要求学生既写优点,也写缺点,并写出今后的努力方向。写完后直接交给老师,不与同学见面,其目的在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二是小组评议。在小组评议中,要求大家只找同学的优点,不找缺点。这样,团结精神增强了,又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心态。小组评完后,由小组长把评议结果交给老师。三是有关任课老师向班主任提供每个学生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四是班主任与有关老师共同研究每个学生的评语。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班主任与有关老师共同研究每个学生的评语也就不困难了。在评语中,应当多给学生以新的感受和启迪,点燃起孩子们的希望之火,或许这是他们走向成功的起点。

实践证明,取消百分制,改革为“等级+特长+评语”的等级评价制,其效果是十分明显的,主要是:

一是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等级评价制进行“分项”考核,这就使考核覆盖的内容更加全面,更便于学生复习巩固,强化理解和记忆;“分项”考核,也容易使师生发现知识上存在的缺点,能够及时地得到反馈、矫正。同时,等级评分制,要求每节课“堂堂清”,即在课内完成任务;还要求“单元清”,进行单元目标过关制,等等。这就是促使教师认真施教,学生认真学习,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是促进了教师教学的主观能动性。等级评价制代替百分制,从而由“教学过程+结果”的评价代替了单纯看分数的评价,这就促进了教师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实行等级评价制,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施素质教育,因而对教师的素质也相应提高了,并通过各种举措有效地提高教师政治水平、师德修养与业务水平,这就更加促进了教师教学的主观能动性。

三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等级评价制,改变了百分制中的“一张试卷定命运”的旧格局,为所有学生提供了可能更多的成功机会,使大部分学生进了优秀、良好的行列,而尝到成功的喜悦,心理负担减轻了,学习变成了轻松、愉快的事情,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动机与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总之,小学进行考试制度改革,由等级评价制代替百分制,是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历史必然和正确道路。

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国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0178-02

1 当前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1)部分高校学生价值取向混乱。近年来,在网络上经常看到关于体现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有关问题,试举几例来讲,2006年在校女大学生的经典语录:

① “我爱你,宝马。”当一位女大学生将自己的求爱名片贴在宝马车上时,女大学生揭开了猎寻宝马,并渴望与宝马同居时代的序幕。

②“我的宿舍在几楼?”一位大三的女大学生在其宿舍楼下徘徊迷茫时,这样问别人。大学三年来,她在宿舍居住的时间不超过三个月。

③ “必须承认,这是一条捷径,因为我有天生的优势。”一位参加全国模特大赛的女大学生在面对记者提问时,这样如实回答。据悉,女大学生放弃学业参加全国各地的选美和模特比赛蔚然成风,成为令各高校和家长头痛的大事。

④“你献爱心,我献爱情。”一位受资助的女大学生在毕业后义无反顾地嫁给了资助者,并非常自豪地说。诸如此类的事例不胜枚举。

如今四年过去了,这些现象不但没有减少,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现象充分说明了高校的德育刻不容缓。在思想道德养成和教育上,“80 后”、“90 后”大学生凸显出高校德育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们在家人的簇拥和娇惯下,很少独立地接触社会和迎接困难与挑战,缺乏对周围事物和社会的深层认识,缺乏对我国传统思想道德的深刻认知,缺乏对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全面认可,在思想信念和道德操守的养成过程中,往往容易迷信错误的“新知识”或“新思潮”,甚至出现思想道德养成的“盲区”。为数不少的“80 后”、“90 后”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德行操守、个性特征及价值取向,特别是生命价值的偏离,是当前高校德育的重点,更是高校德育面临的重大挑战。

(2)部分高校学生诚信缺失状况严重。目前,大学生诚信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多数大学生能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做到“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但少数大学生在考试、就业、助学贷款等方面的不诚信言行,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大学生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积累知识,才能达到“博学”的至高境界。但是,大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却越来越令人不满意。如考试作弊,这已成为高校难以根除的痼疾。考前要求老师辅导,想方设法打探考题;考试时夹带偷看、联手作弊、手机作弊等现象时有发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缺乏勤奋学习、求真务实的精神,抄袭作业、拼凑实验报告和伪造实验数据等现象已习以为常。

(3)高校德育与社会的道德需求脱节。当前大学生的道德培养与社会的道德需求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我们的教科书上讲授的道德教育内容通常是道德基本原则和完美的道德典范,然而现实社会并非高校德育所描述的那么美好、单纯。高校德育与现实生活脱节,往往使德育教学沦为不切实际的空谈,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由于德育质量和学生思想道德情况不能真正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挂钩,所以就降低了德育的权威性和现实感,导致学生接受德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

(4)高校师德建设落后于德育工作需要。在一些高校教师身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师德失范现象,一些高校在师德建设中也存在着长期未能得到根本解决的问题,这些无疑降低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从教师自身而言,有些教师,特别是部分青年教师缺乏责任感,不注重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不能言行一致。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讲一套、在课下与学生“ 交心”时又谈另一套,给学生讲一套、自己做的却是另一套。

2 当前高校德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1)迫于社会压力及受到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冲击,导致部分高校学生价值取向的混乱。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就业压力开始冲击高校德育并形成严重的挑战。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2009 年我国有近700 万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使不少大学毕业生在思想上形成了巨大压力,而这又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对前途的忧虑与渺茫,在客观上冲击着德育的成效。随着经济的发展,地区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对于思想不够健全的很多大学生来说,寻求更加简便快捷的赚钱方式,更加适合他们,比如做小姐等。

(2)社会转型带来的各种影响冲击并瓦解着人们原有的道德诚信观念。我国正处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社会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以及法律制度正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之中。但新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诚信道德观念尚未建立,这就为、制假造假、追求短期利益、牟取暴利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人利用制度和体制的漏洞大干违法乱纪、背信弃义、损人利己之事。而身处市场经济中的大学生的诚信道德观也必然会受到转轨时期经济道德观的影响,使得部分大学生在道德行为上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日益突出。在处理社会与他人的关系时,以是否有利于自我为尺度,在涉及自身利益时可以牺牲诚信道德原则为代价。

(3)学校德育的抽象化导致了大学生对于社会需要的茫然。大学生在校园内接受的道德教育与社会德育环境的反差,往往会使高校五天的正面教育与双休日社会德育环境的负面影响相抵消。学校德育与社会德育环境的这种差异,使得大学生误认为在学校讲的道德知识是空的、抽象的理想教育,因而不能把道德知识、理论贯彻在自己的行动中,形成道德的“知”、“行”不一。受社会德育环境负面影响,有的学生把理想、前途歪曲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这些学生若讲起理论也能口若悬河,但实践中却是另一套,不能做到知行统一。

(4)学校因素和师德建设缺失的影响。通过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认为高等院校诚信教育有一定效果,但效果不明显,这说明当前高校德育存在着问题和不足,诚信教育实效性较差。第一,目前大学德育虽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这一主渠道、主阵地,但目前较普遍地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第二,高校管理工作不到位。学校管理教育方式不科学,出现简单化倾向,如以罚代教等;高校中的一些管理领域和部门存在着诸多弊病和漏洞,给大学生不守诚信以可乘之机。从相关的调查结果中来看,12.7%的学生选择考试作弊是因为“考场纪律松、随大流”。第三,高校诚信本身存在问题。据新华网的报道,有记者在某地大学生人才招聘会上采访,发现一些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导演“签约戏”,组织学生与单位签订假合同。

3 增强高校德育的对策分析

(1)高校要不断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时注重个体的倾向性教育。目前,高校德育存在着重群体、轻个体的教育倾向,其内容缺乏层次性,德育手段落后等问题也比较突出。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的群体,有许多共性,但存在着极大的个体差异。每个人由于自身的生活环境和生活阅历不同,会产生独特的个性。德育不但要从整体上进行教育,更应该注意做到针对不同的个体进行个性教育。只有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才能提高德育的效果。

(2)高校要在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多途径多渠道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在学习传统美德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严格规范日常行为,加强法纪教育;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员工,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在诚信教育中的作用。要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方法,把诚信教育渗透在专业课教学之中,使诚信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德育内化功能,发挥高校各种团学组织、学生骨干及学生自身的作用,实现诚信教育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加快高校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和测评体系,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完善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和管理。

(3)大力开展与德育目标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要为现实社会服务,就必须一切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同现实建立紧密联系,建立开放型的德育模式,将大学生参与社会的实践改造和社会参与高校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发挥学校德育的中心作用,又要充分重视社会对德育的参与作用,使德育教育成为面向社会的“双向参与”。建立学校与企业、乡镇、农村的广泛联系,让社会有关方面共同参与对大学生的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军训、参观学习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大胆拓展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和领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加强大学生的个人修养,强化道德意识。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有相当知识、可塑性相当强的群体。加强个人修养,把道德知识转化为“内在的心理认知”,是解决知行脱节的重要途径。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青年,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另外,大学生自身还要学会善于自我约束,自我调控,增强自律能力用道德规范去要求自己把道德知识转化为个人的内在心理认知,转化为行动的向导,从而达到知行统一的境界。

(5)增强师德的培训,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高校应认真选拔德才兼备、素质较好的人员充实德育队伍,把德育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按照政治坚定、品德优良、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的要求,建立一支兼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德育队伍。在确定德育内容时,要及时增加一些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新内容,把满足社会需要和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统一起来,力避内容的空泛、无序和混乱,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接受效果,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高科,等.大学生诚信问题的主要表现及成因分析[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2(2).

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稳定和谐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伴随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而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研究新时期、新形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有利于合理利用、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而且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收入的增加、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观念,以及不完善的制度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1.农村富余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就业难度大

不同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决定了就业方式和转移方式不同,进而导致就业绩效的千差万别。文化素质高的农村劳动力可以在转移中只能从事一些手工、体力工作和简单的再生产操作。一无技术,二无知识,主要靠出卖体力进城务工的如建筑工、搬运工、清洁工等打工赚钱越来越难。

2.观念落后,影响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相当部分农民思想观念保守,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故土难离,小富即安,怕冒风险,缺乏创业精神。许多农民看待土地的观念落后,认为土地仅是满足基本生活的手段,是生存必不可少的保障,这种落后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劳动力的增收和转移。

3.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制约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目前,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尚未彻底摆脱传统的小农业,小农意识依然浓重,从而牵制了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使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沉淀在农村。大多数农业劳动力聚集于传统种植业这个圈子里,向产前、产后转移的就业劳动力少,向城镇转移的比例小。

4.不完善的制度限制了劳动力的转移

目前,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尚未建立,在城乡统筹就业工作中往往偏重城市劳动力就业,而在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方面,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政策,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规则;户籍方面,虽然户籍改革正在进行,但不少城市在就业、医疗、住房,以及高考招生中仍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城市限制农民工进入的行业或领域很多,许多城市还把农民工作为影响城市社会治安和环境卫生的不安定因素,对进城务工的农民采取排斥政策。

二、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1.具有较强的裙带性

多数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是经亲朋好友的介绍或引路而实现,通过政府或社会职业中介服务机构组织劳务输出的人数不到流动总数的20%。特别是青年劳动力流动周期长,有的农村青年已完全摆脱了农业生产而长期在外从事流动就业,流动时间在5年以上的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3%左右,举家外出的亦大有人在。

2.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特点

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保留着土地的承包权,在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做工经商,属亦工亦农性转移。一般而言,农村家庭劳动力较多,从事劳务收入又较高的,在外工作时间就较长,反之则较短。据调查,外出兼业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的比重超过50%以上。

3.从事纯体力劳动仍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主要途径

由于当前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偏低,技能单一,而就业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正向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快速转变,外出就业的空间逐渐缩减,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往往是工作难找,钱难赚,大部分只能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据调查统计,从事此类行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外出劳力的70%以上。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上仍存在盲目性

自改革之初,自发性转移一直是农村外出人员最主要的方式,同时由于基层就业信息网络尚未健全,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缺乏足够的信息渠道和就业指导,导致盲目性很大。据初步调查统计,在农民外出务工过程中,经中介组织推荐的仅占18.76%。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无序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它给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劳动力宏观调控、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和城乡统筹就业等工作增加了难度,降低了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其次,增加了流动成本,一些急于实现流动就业的青年,不从自身条件或家庭条件出发,也不办理相关证件(如务工证、计生证),仅凭个人意愿或偏信虚假劳动信息而盲目外出求职,其结果是或“无业”而返,或上当受骗,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和不应有的损失。此外,无序化的流动也给输入地的社会治安、城市交通、住房建设、计划生育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2.农村劳动力就业尚没有完全可靠的保障

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村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诸多体制性、政策。如在就业机会上,与城市劳动力相比,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机会方面受到更多的限制,且就业也相对不稳定;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及有效监督,使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不仅大大低于城市职工,而且没有保障。近几年,尽管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但有些地方并未完全落实。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日渐增大

一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对流动人口的控制,以及生产力水平飞速发展,对素质较低的纯体力型劳动力做了一些限制,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外来劳动力需求量减少。二是近几年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部分工矿企业不景气,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接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日趋减少,同时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大幅增加,城市面临安排待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双重压力。

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1.坚持农业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的重要作用。挖掘农业内部就业空间,增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开发,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项目,加快农业产业化和一体化进程,尽可能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2.依靠工业化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通过工业化的推进,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一系列产业都会随之迅速发展起来,从而为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工业化总体模式的目标应该是在城乡工业一体化背景下达到劳动力就业一体化。在工业化过程中既要协调好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又要解决好各产业间发展层次和发展顺序的问题。

3.调整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通过剩余劳动力流动转移和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实现土地的相对集中,实现适度的规模经济,增强土地的经济功能,并实现由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转变与跨越。政府要积极地、渐进式地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合法地、自由地迁入到城市中,这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改造,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加快城镇化进程来说,具有战略作用。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方面,需要逐渐将进城的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的范围,从根本上改变城市下岗职工与农民工就业竞争的劣势地位。另外,在子女入学、税收、购买住房方面给予其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规范政府行为,禁止和取消政府机关对外地劳工的一切收费。

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第8篇

一、秀山地区旅游发展势头强劲

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武陵山腹地,渝、湘、黔、鄂四省(市)边界结合部。东邻湖南省花垣、龙山、保靖县毗,西南连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北接本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北角距湖北省来风县仅20余公里,全县幅员面积2462平方公里,是全国著名的武陵山风景区的一部分,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与贵乐洞森林公园建设保护区,以及长江三峡至乌江天险环形旅游的回旋地,主要风景有龙凤客寨桥、梅江民俗文化村、妙泉湖、孔明洞、川河奇观等。此外,还有丰富的地热旅游资源,境内有石耶、肖塘、峨溶温泉。民俗民风、民族文化是秀山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秀山花灯历史悠久,名扬海外,“黄杨扁担”、“一把菜籽”等花灯名曲已唱遍全国,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当地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使秀山旅游业形成了一个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态势。重庆秀山,湖南省的凤凰、张家界,湖北省来凤县,贵州的松桃苗族自治县依托各自的旅游资源优势和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业并通力合作,形成渝、湘、黔、鄂边界旅游圈,秀山景区正处于这个旅游圈之间,尤其是渝怀铁路的开通,使秀山的旅游产业高速增长。

秀山县依靠旅游景区,凭借独特的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发展态势良好,旅游的产业集聚效应得到显现。秀山民族地区景区旅游景点尤其以花灯寨、边城洪安、石堤古渡、凤凰山等景点成为该地区的最佳旅游亮点。以2006年为例这些景点旅游收入分别达:120万、140万、110万元和60万,并由此带动的旅游从业人员分别为:220人、260人、192人和152人,占所在全县旅游直接从业人员的比例分别大约为:12%、14%、10.7%、8.4%。民族地区的乡村生态、乡村风光、乡村民俗、乡村生活等成为了旅游活动的主要对象,旅游活动和产品系列更加丰富,旅游者所获得的体验更加全面。旅游的发展为秀山的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同时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提供了转移载体。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离不开懂民俗民风、有知识、会管理的乡土人才积极参与。根据笔者实地调查发现:那些精通少数民族风情的村民,知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而受过高中等教育的青年人不甘心扎根于山区的村寨,从事少数民族民俗研究和实际工作。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在秀山民族景区旅游出现了“克隆”现象和旅游景点生命周期的短暂,同时也影响了秀山旅游业产业集聚和竞争力的提升。

二、秀山民族地区旅游人力资源现状

在秀山县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发展到近1.5万余人,秀山县旅游发展的最大特点是依托秀山县独特的自然风貌及其淳朴的民族民俗风情。经过景区经营者的培训和旅游实践锻炼秀山旅游人力资源较最初兴起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仍存在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人才总量严重不足

旅游人才匮乏不是秀山所特有的弊病,而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通病”。2006年末秀山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已达0.2万人,35岁以下年龄占76.5%,属一只年轻的队伍,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大专以上文化的仅占24.5%,获专业技术职称的仅占13.7%。笔者通过对秀山旅游从业人员的实地调查发现:秀山民族景区旅游从业人员中有高级职称2人(退休干部),中级职称50人(其中退休教师2人)。

2.旅游乡土人才匮乏

秀山是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17个少数民族的区域。2005年末秀山县总人口61万人,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31.6万人,占总人口的51.8%,少数民族人口优势,并未换来人才优势,受过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人才可谓凤毛麟角。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离不开懂少数民族民俗民风、有知识、会管理的乡土人才积极参与。而目前存在的矛盾是,那些精通少数民族风情的村民,知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而受过高中等教育的青年人不甘心扎根于山区,从事少数民族民俗研究和实际工作。

3.旅游人力资源构成不合理

(1)从素质结构上看,我国旅游人才队伍整体学历不高,高学历人才不足,复合型人才短缺。据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2002年对旅行社从业人员的全面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6.9%的旅行社经理有大学学历,41.7%的导游是高中或中专学历。2005年,重庆市各类人才队伍中,研究生以上学历仅占5.3%、高级职称仅占9.1%,而且80%以上集中在重庆主城区。显而易见,经济欠发达的秀山旅游从业人员学历普遍较低。

(2)旅游人才的年龄与专业结构极其不合理。目前,在秀山的民族景区旅游人力资源整体上呈现年轻化的态势。但刚刚开始发展的秀山景区旅游其从业人员称得上人才的实在太少,更多的是人力资源而已。具体情况以边城洪安景区为例进行说明(见下表1)

表1边城洪安旅游直接从业人员情况表

工作类别平均受教育年限(年)人数(人)平均年龄(岁)

表演5.255033.42

推销7.453031.36

卫生3.352048.67

基建3.455047.35

管理9.151045.31

数据来源:实地调查

从上表数据可知该村旅游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为5.73年,旅游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为41.22岁与旅游从业人员年轻化的趋势不符。由此可见,边城洪安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实在太底,并且年龄太大,与旅游从业人员年轻化、知识化的趋势并不相符,严重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推销人员素质太低根本无法将苗族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民族风俗进行理解和表达,根本不能满足游客的民族文化消费需求。

4.管理者缺乏基本的旅游管理素养

旅游经营专业人才知识缺乏是制约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在欠发达民族地区。在笔者所调查的景点中能将少数民族文化内涵表达出来的几乎没有,所设计表演的节目和展示的少数民族文物多年没有得到更新,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俗不能得到充分展现。同时,从调查中可以看出经营者没有一人系统学习过旅游专业知识,根本无法理解处于民族景区旅游的定位,盲目开发,最终导致了各个景点相互“克隆”,恶性竞争,进而影响了景点的生命周期和旅游产业集聚步伐以及整个景区竞争力的提升。

三、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旅游产业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必将是秀山的支柱产业。当前,高素质旅游人才紧缺,已成为制约秀山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大力培养和引进旅游人才显得重要而紧迫,这关系到秀山旅游发展的实力和后劲。树立学习意识,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有组织地形成一种鼓励学习,惩治怠惰的氛围,在边学边干的“研究型实践”中不断充实自己,实现从“低素质劳动者向高素质劳动者的转变”。因为高智力、高文化含量的劳动者是任何事业得以发展的前提。

1.促进各方加强对民族地区旅游人才的培养

旅游部门要配合项目开发帮助,制定出具体的人才培训规划,并争取与教育、农业、劳动、民政、民族事务委员会等部门的人才培养规划对口合作,共同推进和实施。要依托现有的旅游人才培训中心和其他培训中心,争取必要的财力支持,分级分类开展培训。当前迫切需要加强乡村旅游项目策划和开发、景区管理、家庭旅馆的经营管理、活动组织、市场促销、语言、传统技艺、乡土文化讲解等各类实用人才培训。要依托现有的旅游人才培训中心和其他培训中心,争取必要的财力支持,分级分类开展培训。

2.加大力度培养应用型民族地区旅游人才

“以人为本”是秀山民族地区旅游活动的重要原则,针对目前秀山旅游人才特别匮乏的实际,应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培养旅游人才,留住人才,在小学和中学开设民族旅游课程,积极鼓励本土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在周末和节假日参加旅游活动,多学习土家族、苗族民间的歌舞和其他表演节目并能懂得和表达出土家族、苗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俗,培养他们树立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同时对现有的旅游技艺人才应给予较高的报酬,把他们的报酬与一般群众的报酬档次拉大,创造一种尊重人才尊重表演的氛围,对现有人员进一步加强培训,想法提高他们的技术和综合素质,并想法把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招回来。同时也要大力培养导游人员,对教师、学生等有文化的年轻人有意识地培养成能说会演的导游人员,并经济鼓励他们取得合格的导游证书,并投入到旅游活动中去。

3.实施动态激励管理机制,激励相关各级党政领导抓好民族地区旅游人才资源开发

将旅游人才资源开发纳入县直各相关部门目标管理考核内容,赋予一定分值,年终考核,兑现奖惩,实施动态激励管理机制。通过建立旅游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单项表彰奖励制度,每年年终对旅游人才资源开发搞得好的部门进行表彰奖励。将旅游人才资源开发列入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鼓励各级领导干部抓好旅游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同时,形成必要的压力机制,迫使相关党政领导不得不抓旅游人才资源开发。年终没有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不得评定为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表彰的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在一年之内不得同级重用或提拔使用,促使各级领导干部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行动上切实搞好旅游人才资源开发。

4.加强制度建设

制定出台旅游人才的选拔、培养、吸引、表彰、使用和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政策措施,在更大的范围内、更深的程度中、更宽的领域里合力推进旅游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使旅游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制度建设要围绕强化服务功能和拓展开发领域两个方面来展开,力争达到扩张旅游人才数量、提高旅游人才素质和发挥旅游人才作用三个方面效果。

5.建立和完善旅游人力资源市场

加快旅游人力资源供求信息网络枢纽和高级旅游人才数据库建设,形成机制健全、信息灵敏、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旅游人力资源市场体系;进一步消除旅游从业人员流动的体制,打破身份、所有制等方面的限制,探索多种人员流动形式;健全完善旅游从业人员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