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银行业的前景

银行业的前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银行业的前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银行业的前景范文第1篇

全球银行业何以悲情弥漫

2月16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再度向欧美银行业示警,将美国银行、花旗集团、高盛集团及另外3家全球金融机构的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与此同时,穆迪还将欧洲16个国家114家金融机构的不同评级列入了负面观察名单。尽管穆迪给出的理由与之前的大同小异,但当前陷入“冰河期”的全球银行业与不确定的前景愈加引发市场不安的情绪则是毋庸置疑的。

经济脆弱威胁全球银行

2011年欧债危机的持续使全球银行业面临的风险陡然上升,因为一些融资渠道已无法使用,银行同业拆借利差已经扩大。目前,融资紧张的潜在影响已然显现,若干欧洲银行宣布了对资产负债表实行大规模去杠杆化,出售在欧元区、美国和其他发达市场以及新兴经济体的资产。据普华永道及金融创新研究中心(CSFI)1月30日公布的《银行业隐患2012》调查报告显示,世界经济脆弱是全球银行业面临的最大威胁,因重陷衰退将意味着更多的坏账损失和银行倒闭,预计经济重陷衰退的风险颇高可能会引发新一轮银行业危机。全球银行业的盈利预期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更高的资本要求、更严格的监管及合规成本,银行业的经营障碍、取得稳定资金涉及更高成本、政治压力迫使价格下调,这些因素均对银行盈利造成冲击,而这些冲击仍会维持一段时间。

对银行业前景的忧虑主要原因就是欧债危机。实际上,除频频调降欧洲国家信用评级外,近期国际三大评级机构已相继对全球银行业前景发出预警。继去年年底标准普尔和惠誉启动新一轮银行降级潮以来,穆迪1月19日也预计,三大趋势将导致2012年全球特别是发达经济体银行的独立信用评估及其债务和存款评级被下调。这三大趋势包括:信用可靠程度(尤其是欧元区)不断恶化;经济不确定性上升;多数银行面临大量债务到期时融资成本上升且资本市场渠道减少。

欧美银行频遭评级示警

穆迪将几家美国大型银行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的原因是,新的经济形势和监管环境可能削弱这些公司未来的增长前景。而在此前,穆迪已把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和加拿大皇家银行的评级列入了负面观察名单。从华尔街大型银行公布的去年第四季度的财报来看,这些银行的业务经营的确愈趋艰难,盈利水平出现明显下滑的态势。

穆迪更是大刀阔斧地将欧洲16个国家114家金融机构的不同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一边是愈显糟糕的业绩,一边是监管趋严的压力,欧洲银行业几乎是腹背受敌。114家金融机构中,意大利银行的数量最多,有24家,其次是西班牙,有10家,法国和英国分别有10家和9家。奥地利、丹麦、德国、荷兰、葡萄牙、斯洛文尼亚和瑞典均有银行评级被列入负面观察名单。此外,还有两家瑞士银行也在其中,比利时、芬兰、卢森堡和挪威各有一家银行在名单之列。

此外,作为针对欧洲银行业单独的评级行动的组成部分,另外7家金融公司的观察期被延长,同时,还有4家公司继续位于负面观察名单中。

欧洲银行盈利低流动差

欧洲银行业2011年业绩公布期已然开启,从已经公布的几分财报来看,情况的确不容乐观。瑞银集团公布其2011年度净利润为42亿瑞郎,较2010年大幅减少30亿瑞郎。尽管德意志银行公布其2011年度净利润较2010年度的23亿欧元提高至43亿欧元,但该行2011年第四季度的净利润仅为1.86亿欧元,全年收入成明显前高后低之势。

显然,瑞银和德银的业绩恐怕还是欧洲银行业中较好的,预计大部分欧洲银行2011年的业绩都不如这两家银行。今年上半年,欧洲银行业流动性紧缺的局面将进一步加剧。一方面,一旦欧元区经济陷入衰退,欧洲各大银行的企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势必将受到进一步冲击,因此今年银行业第一季度业绩将较去年第四季度更糟糕。另一方面,受欧债危机影响,欧洲银行业的各类拨备资金将进一步提高,并将承受由于希腊国债减记等所带来的损失。

与此同时,欧洲银行业还将承受不少额外损失。2010年以来,无论是美国银行业监管机构还是欧洲银行业监管机构都在陆续开展“秋后算账”的行动,尤其瑞士银行业与美国政府之间的税务纠葛更是愈演愈烈。

行业悲观情绪蔓延亚太

只要欧债危机没有解决,银行业将始终面临各种风险。从去年年底开始,欧美银行业颓势对亚太地区金融业的影响日益显现,并将会愈来愈深。日前有消息传出,受全球投行业务表现糟糕的拖累,各家大型跨国银行亚太地区员工的2011年薪酬普遍下降30%~40%,许多银行家更是没能拿到年终奖。

相较于没有年终奖或一定幅度的降薪等问题,裁员才是他们最担心的事。2月13日,澳新银行宣布,计划在9月30日之前裁员约1000人,以应对贷款增速放缓和融资成本上升带来的困境。澳新银行是澳大利亚第三大银行,此次裁员涉及澳大利亚分支,主要集中于中层管理人员、后台支持部门。澳新银行澳大利亚业务首席执行官当天发表声明称:“全球银行业目前正面临一个非常不同、非常困难的环境。”

显然,当前不是只有澳新银行一家有着这样负面的看法,多数银行对前景都秉持较为悲观的看法。此前澳新银行的主要竞争对手澳大利亚第二大银行西太平洋银行也表示,其裁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信贷需求减弱。据悉,该国银行业正面临1977年以来最疲软的房贷需求。瑞银上月预测,澳大利亚银行可能在未来两年裁员7000人,以削减占总成本58%的劳动力支出。而瑞银本身也刚刚宣布在亚太地区裁员35人的消息。同时不难看出,亚太地区的金融机构裁员不会只是今年的事情,很可能将延续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

巨额“输血”难救欧洲银行

2011年12月22日,为缓解欧元区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的局面,欧洲央行刚向欧元区银行业推出了一期无限制3年期低成本贷款,而欧元区银行业总共已从欧洲央行借走了4890亿欧元的资金。目前来看,这笔资金显然并未缓解欧元区银行对流动性的饥渴,银行家们依然期望着能从欧洲央行拿到更多的贷款。市场分析认为,如果货币市场依然紧张,欧洲央行(ECB)将在2月底的3年期低成本贷款操作中投入3250亿欧元。1月30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表示,欧洲央行持续提供的3年期贷款可能会导致欧洲银行业更加依赖欧洲央行融资。欧洲央行大量的资金并没有消除企业模型改变的必要,只是为企业赢得了些许时间,他们将面临更加困难的环境。

事实上,缺乏流动性只是欧元区银行业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当前的环境下以及出于对前景的担忧,这些银行获取流动性以后往往也难有作为。他们不愿意向企业进行放贷,甚至不愿意在同业间进行拆借,大多数银行的态度都是慎之又慎。而从欧洲央行此前公布的数据来看也的确如此。去年圣诞节假期期间,欧元区银行在欧洲央行的隔夜存款规模创历史新高,达到了4118.13亿欧元,较去年12月22日圣诞假期前的3469.94亿欧元大幅走升,超过了在2010年6月创下的3843亿欧元的历史高位。而就在去年的12月22日,欧洲央行向523家欧元区银行提供了4890亿欧元的3年期的低成本贷款,这也就意味着一些银行在拿到欧洲央行的贷款之后,并未投向实体经济,而是将其存入了欧洲央行。这就让人不能排除欧元区银行业在2月底拿到欧洲央行的3年期低成本贷款之后再度将之存入欧洲央行的可能。一方面,银行业对希腊等国的资产减记、监管机构对银行业资本金要求的提高等一系列因素,导致了银行流动性的相对缺乏,各家银行都希望保存更多的流动性。另一方面,今年欧元区经济可能陷入衰退,银行业对实体经济缺乏信心,因此也不愿意将资金继续投向实体经济。近期,银行债券利差已经超过了企业债利差,这使得银行更难以通过向高质量的企业借贷进行盈利。

说到底,欧元区银行业当前面临的问题并不是欧洲央行凭借一己之力所能够解决的,欧洲央行的作用已经有限。

各项监管要求重压银行

除了业绩之外,监管层对于银行业新的资本要求也已成为银行业不能承受之重。据悉,欧洲银行管理局刚刚召开会议,就欧洲各大银行提交的为满足新资本要求而提出的资本重组计划进行讨论。

去年12月,欧洲银行管理局曾表示,欧元区30家银行总共需增资1150亿欧元,以达到9%的一级核心资本充足率目标。其中,德国、意大利、法国银行业的资金缺口分别为131亿欧元、154亿欧元和73亿欧元。身处债务危机漩涡之中的西班牙和希腊银行业的状况更加糟糕,资金缺口高达262亿欧元和300亿欧元。而这30家银行必须在2012年1月27日之前通过本国监管机构向欧洲银行管理局提交计划,说明自己将如何达到要求。有消息称,这些银行提出的计划中高达一半的措施却缺乏可信度。

除了新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外,一些欧洲国家一直欲积极推出的金融交易税等方案,也将成为银行面临的一大压力。法国经济、财政和工业部2月7日晚发表声明称,意大利总理蒙蒂和其他8个欧元区成员国的财政部长联名致信欧盟轮值主席国丹麦,要求欧盟加快审议金融交易税提案,争取今年上半年提交欧洲议会审议。针对当前欧洲银行业流动性紧缺的状况,欧洲央行已经推出了几项注资举措,然而这都不足以改变欧洲银行业面临的困境。在欧洲央行为银行业缓解流动性压力的同时,当前的欧洲银行业更需要监管层给予更多的喘息空间,对于提高资本充足率和推出金融交易税等方案可以给予一段时间的准备。

警惕“无所作为”反噬银行

市场已经愈来愈认知到全球银行业面临流动性缺乏、融资困难等一系列难题,对银行业的前景也秉持着谨慎而偏向悲观的看法。如果国际评级机构大规模地正式下调欧美银行业评级,极有可能再度引发新一轮市场的恐慌情绪。而当前银行业最让人担忧的是,银行业者本身对经济前景、业务经营状况的悲观情绪正在加剧。

银行业的前景范文第2篇

 

 

关键字:物流银行 融资 

一、物流银行业务的特征与创新点。 

 

物流银行业务的全称是物流银行质押贷款业务,简称物流银行,是指银行以市场畅销、价格稳定、流通性强且符合质押品要求的商品质押作为授信条件,运用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将银行的资金流与企业的物流有机结合,向公司客户提供集融资、结算等多项服务于一体的银行综合服务业务。 

(一)物流银行业务的特征。1.物流银行业务的业务特征。物流银行业务是一般动产质押业务的升华,与一般的动产质押业务的业务特征相比,具有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远程化和广泛性的特点。标准化是指物流产品的质量和包装标准都以国家标准和协议约定的标准由物流公司验收;规范化则指所有动产质押品都按统一、规范的质押程序由第三方物流公司看管,确保质押的有效性;信息化的特点主要指所有的质押品看管,都借助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有关业务管理人员都可通过互联网,检查质押品的情况;由于借助物流公司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确保了该行在全国各地开展异地业务,并能保证资金快速汇划和物流及时运送,因此,此业务具有远程化的特征;而广泛性是指该业务服务客户可是大、中、小型各类企业,既可以是制造业,也可以是流通业,总之只要这些企业具有符合条件的物流产品,银行都可以提供此项服务。2.物流银行业务的信用特征。物流银行业务能为需要资金的企业提供数倍于原有交易规模的信用额度,这种业务模式具有信用放大效应。如果按照一般的物流银行业务中的保证金比率为三分之一计算,对于一般的流通企业来说,物流银行业务可以使其销售额扩大了近50% ,商品周转时间缩短三分之一左右;如果整个销售网络全面采用物流银行业务,对于生产商来说,将使其整体销售额扩大50%左右。3.物流银行业务的风险特征。物流银行业务的风险具有复杂性、多样性、难测量性和难控制性的特点。这主要是由质押商品的授信条件本身所决定的。 

(二)物流银行业务的创新点与银行风险。物流银行业务可为企业提供部分产品装卸、储存、运输、销售流通费用,而这些流通费用约占商品价格50%,同时还会减少约占整个生产过程90%的物流时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该业务打破了的传统思维方式,为商业银行获取更大的市场和利润回报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也创新地引用物流(动产)质押来解决部分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因为物流银行业务服务的对象比较特别。物流银行业务的服务对象为缺少土地、房产等固定资产却拥有较多流动资产的企业,这类企业往往难以满足现行银行融资中的担保条件。物流银行业务相对于传统思维方式下的抵押贷款的不同之处也正是这项业务本身的创新点,对于银行来说,这种创新可以大大的降低银行资产的非市场风险。目前国内各大商业银行大都存在着过分依赖大客户、贷款授信额度过于集中的问题,从马柯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来看,这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做法无疑会给银行带来很大的市场和信用风险。以某上市银行为例,其最大的l0家客户贷款比率接近50%,年均比率高达61-8%,大大超出了中央银行指引标准。银行借助于物流企业的规范性和整体实力,开展“物流银行业务”业务,就能调整资产结构降低授信风险,确保贷款资金安全,而且银行还突破区域限制与外地的生产商发生联系,拓展了银行的业务范围,在此基础之上开拓和发展一批优质的新客户群体,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资产的收益性。 

 

二、物流银行业务发展的前景。 

 

(一)中小企业发展为物流银行业务发展带来的机遇。物流银行服务的对象中多数为中小企业,尤其是一些商贸企业,这些企业大都缺乏土地、厂房、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来抵押,因此难以满足贷款担保条件而常常遭遇融资困境,但他们拥有较多的诸如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或经销商品等流动性资产,而物流银行业务可以以此类资产为抵押为企业提高信用,甚至还可以把处于运输过程中的流动物资作质押,比如厂方发给经销商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整个都可以被质押。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对GDP和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已分别达到63% 和74%,然而在全部信贷资产中,中小企业的比率尚不到30%,也就是说,国有部门利用了70% 以上的银行信贷,而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却不到30%。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空间也为物流银行业务发展提供了机遇。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使得物流银行业务发展前景广阔。拥有目前全球最富有经济活力的物流区域和最大的消费市场,我国的物流市场潜力和发展都非常看好。我国当前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左右,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10%)高出1倍。世界500强中的400多家企业在华进行了投资,这其中90%左右的外资企业都选择了物流外包,占中国市场全部物流外包企业总数的70%。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对物流外包的认知和需求,都促使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不断呈现增长趋势。当前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为600亿元人民币左右,预计今后几年年均增长率将达25%,良好的市场发展使得我国的物流银行业务前景广阔。

三、物流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 

 

银行业的前景范文第3篇

如今,表面繁荣的中国银行业已成有实力的市场主体行为出现异化征兆的代表了。

正当美国银行业尚处于自我修复期,日本银行业阴气沉沉,欧元区国家求钱若渴之际,来自中国银监会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超过113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净息差为2.7%;商业银行利润突破1万亿元大关,平均每天盈利28.5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此一时彼一时,七、八年前还是美欧银行巨头嘲笑对象的中国银行业,今天的迅猛发展势头不仅让有300余年金融历史的欧洲羡慕不已,甚至连一向君临天下的华尔街也已感受到了竞争压力。

2003年开始实质性改革的中国银行业,近9年来取得的成就正逐渐改写全球银行业的版图。而从大国经济崛起的路径看,在实现了工业和制造大国的目标之后,中国正向产业和金融强国迈进,这是中国整体经济结构升级和提高国际经济分工获益程度的内生性要求。笔者曾说过,与美欧主要金融强国“高边疆”的核心均在银行体系类似,中国构筑“经济高边疆”的突破口,也应落在银行业身上。而从银行业的发展现状与国际比较来看,以工行、建行、中行和农行等为代表的中国银行业,理该充当中国构筑 “经济高边疆”的先锋队。

当然事情还有另一面,曾经因为“入世”而战战兢兢的中国银行业,在度过了一段时间的危险期之后,尽管在政府启动的以上市倒逼自身改革的进程中,开始注意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并适时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因而在衡量银行业竞争力的资本充足率、资产利润率、资本利润率、成本收入比、不良贷款率以及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等关键指标方面,四大国有银行均有显著改观。但整体而言,实质性改革步骤并不多。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国银行业的不俗成绩主要是在2003年至2007年的经济黄金周期内实现的;2007年以来,在美欧银行业因受金融危机拖累而跌入历史低谷的同时,中国银行业由于较为保守的经营方式以及相关金融政策保护而免受大规模冲击,加上政府在2008年底启动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使得中国经济率先上岸。可以说,迄今为止,国内主要上市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尚未经历过经济不景气周期的真正考验。

另外,金融危机以来,欧美银行体系式微为我们提供了极其难得的时间窗口,中国银行业本应抓住机会,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出发点,尽早在公司治理、业务创新和国际化能力建设方面拿出实质性改革举措;稳步提升对国内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回报和服务品质;进而以现有市场主体为基础,培育出一批能在国际市场上比肩跨国金融资本的种子选手。十分遗憾的是,国内银行业在改制上市后并没有启动太多实质性的内部改革,而是充分利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迟滞尽享政策红利,蜕变成超级“印钞机”,造成国内银行业普遍存在的利润畸高局面,以至于有银行行长公开承认,银行业利润太高了,不好意思公布。

如果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体系,银行的利差不会达到3%,资本回报率也不会动辄超过30%。然而今日中国银行业的事实便是如此。早已有人指出:银行业暴利是因其双向垄断的结果。作为排他性存款机构,有动机和能力压低存款利率掠夺存款人;作为占据绝对控制地位的贷款人,国有商业银行有动机和能力提高贷款利率掠夺借款人。因而中国的存贷款利差,是全世界最高的。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大银行的越来越脱离于其理应遵守的行为边界,有日渐异化的倾向。过去主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中国银行业,如今正以自我为中心,在虚拟世界中自我循环;尚未完成内部改革的银行业,在还没有学到太多的市场经验与风险管理意识的时候,就已沾染上了美欧同行的贪婪习气。

不客气地说,中国银行业迄今尚未建立起真正的信贷文化,即贷款决策应建立在借款人的信用可靠性以及对贷款风险的分析评估上,不能仅靠银行与贷款人的关系或政府的政策。而原先极为担心银行面临开放风险的政府,亦在某种意义上成为银行经营风险的植根者。众所周知,尽管上市被普遍认为是四大国有银行在过渡期内增强竞争力的最优安排,但上市毕竟只是一种手段,如果中国银行业不在体制上加大改革力度,冀望通过上市毕其功于一役,那势必会产生道德风险,因为以国内银行现有的机制,不大可能创造太高的价值。

真正的危险还在于,当今中国,经济不仅存在着严重的内部失衡,外部失衡亦很严重,在这种约束条件下,必须格外小心资产泡沫膨胀之后引致的系统性经济风险。如若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局部风险的扩散和累积,将有可能演变成系统的经济与金融风险,而民生福利和财富增长的不协调已不再局限于经济领域,如若不能找到有效的对策,很有可能成为激化社会矛盾的定时炸弹。而鉴往知来的反思告诉我们,世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愈益开放与联动的竞争格局中始终作为一个例外总能免受外来的冲击的。

掌管总资产逾百万亿元的中国银行家们,该好好思索下一步的行为安排了。

若继续热衷于追逐更高的利润指标,不仅将挥霍掉业已削弱的比较优势,更将放大系统性金融风险,甚至有可能在未完成银行改革制度变迁以及内生优势培育的情况下,向中国经济注入新的不确定性,进而拖累建设金融强国的前景。

银行业的前景范文第4篇

景浩(1985—今),北京市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研究方向:金融投资。

摘要:2007年,中国银行在国内率先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各商业银行紧随其后,经过六、七年的发展,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在客户数量和管理资产规模两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多项研究表明,私人银行业最大的增长潜力将来自中国,前景十分广阔,但是目前,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水平较低,存在诸多束缚,在当前金融深化改革加速进行的背景下,私银业务的生存方式收到了挑战,急需调整发展战略和运行机制。本文从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现状出发,对其风险特点与瓶颈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从内外两方面给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私人银行;风险特点;战略谋划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私人银行业务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并得以迅速发展。近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居民金融资产存量增长了数百倍,涌现出一大批富裕人士,为私人银行业务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麦肯锡预测,中国高净值人士到2015年将达到200万,超高净值人士人数量将达13万,接近2012年的2倍。富裕人士群体逐渐建立起成熟的理财理念,这部分客户在财富保值、增值以及金融服务需求方面与一般零售客户有较大差异,传统的理财业务已经不能满足其需求,私人银行业务以其专业化、定制化、全面化的特点,受到了富裕阶层的青睐。同时,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商业银行的生存压力进一步增大,业务模式亟待转型,理财业务是现代化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商业银行视为转型的突破口,另外,私人银行业务的年均利润率可达到35%,远高于其他金融服务,是商业银行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之一,也推动了商业银行对该业务领域的重视和支持。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潜力最大、增长最快、机会最多的市场之一。积极探索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对中国金融业和整体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我国私人银行业务概念与发展现状

私人银行业务(Private Banking)是一种专门面向高净值客户及其家庭和企业,为其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一揽子金融服务的系统财富管理业务,业务范围涵盖财富规划、资产配置、投资管理、信托、保险规划、税务筹划、咨询、大宗商品、离岸金融等类型。

私人银行业务属于混业业务,与商业银行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相比,具有鲜明地特点:首先,私人银行业务的进入门槛较高,服务对象通常都是高额净财富的富裕阶层客户,并且范围还延伸到客户的家庭与企业;其次,业务的设计以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导向,极具灵活性和隐秘性,能够满足较高的财产保值、增值要求;第三,私人银行业务涉及的专业领域有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税收、会计、法律和投资管理,在投资管理中还会涉及到房地产、收藏品等领域;第四,由于客户要求较高且业务复杂程度较大,商业银行通常会向私人银行部配给经验较为丰富的专业人才。因此,服务质量高出普通零售业务部门;第五,私人银行服务通常以收取资产管理费、咨询顾问费等中间业务收入为主,较贵宾理财和普通零售银行业务有更高的收益率,因此很受商业银行的重视。

2007年3月,中国银行率先成立私人银行部,拉开了中资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大幕,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也步其后尘。2009 年7 月,我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商业银行针对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高资产净值客户开展私人银行服务,为私银业务的开展扫清了政策障碍,之后私银业务加速发展。2012年底,共有18家中资银行涉足私银业务领域,在国内成立的私人银行服务中心或分部共计217家。客户数量与管理资产规模方面,截至2013年6月30日,私人银行管理资产规模最大的是工行,管理资产5538亿元,私银客户达3.13万户;其次是中行超过5000亿元,私银客户突破5万户;农行管理资产4790亿元,私银客户4.3万户。股份行零售业务龙头的招行私人银行管理客户资产为5098亿,客户数为2.26万户。与此同时,私人银行所投资的产品范围也逐渐扩大,除了金融衍生产品、艺术品投资等传统渠道之外,TOT理财产品、私募股权产品等新兴产品已成为高端收入人群关注的焦点。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前景十分广阔,据估计中国内地约有32万名超级富豪,占亚太地区富人总数29.1%,平均净资产约500万美元,远高于亚太地区富裕人士平均资产的330万美元,全球富裕人士平均资产的390万美元。且无论人数还是资产金额都在快速增加,到2015年高端富裕人群拥有的财富净值规模将超过30万亿元,为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但是,透过表面数字可以发现,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水平仍较为初级,存在很大上升空间。

二、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瓶颈

私人银行于16世纪起源于瑞士,2005至2006年,随着国内金融市场向外资金融机构逐步开放,国际知名银行如瑞士友邦、花旗等开始在中国成立私人银行部,拉开了中国内地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帷幕。本土商业银行于2007年经营私银业务,至今已有六年时间,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在这期间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客户数量和管理资产规模逐年大幅攀升,但是,由于体制、环境等原因的制约,加之缺乏经验,私银业务在业务定位、盈利模式、人才培养、监督管理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随着市场的深化和成熟,这些问题开始束缚业务可持续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产品与业务创新不足

私人银行业务是否成熟的标志是其能不能很好地承担起“财富管家”的职能,不仅要满足客户对高端资产管理服务的需求,同时还要兼顾咨询、保险、公司业务等多元化一揽子服务。在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环境中,国内的私人银行在开展业务时受到诸多限制。从实际经营模式上来看,我国现有的私银业务更像是商业银行传统零售业务的延伸,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都与普通银行理财业务差异化不大。在其提供的各类产品中,自主设计品类有限,大多局限于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等传统业务领域,辅助以销售公募基金、信托理财、阳光私募和 PE 等,属于高层次理财产品。体制束缚导致私人银行创新动力不足,各家银行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化服务,这就导致私人银行业务的竞争处于不能深入到核心竞争力层次。银行更多地是重视客户数量与管理资产规模增长,往往忽视创新能力提高。

(二)专业人才短缺

私人银行业务的经营范围很广泛,决定了其对客户经理素质的要求要高于普通商业银行业务。私人银行的客户经理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职业操守,除精通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外汇市场等金融业基本领域,熟悉房地产、艺术品、大宗商品等市场,并对宏观经济、会计、法律、心理等其他领域的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和专业的判断,同时具备个人财富管理、公司理财方面的实战经验。而我国私人银行发展之初,私银客户经理普遍都是从银行一线抽调的个人客户经理或对公客户经理,与合格私银客户经理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三)业务模式处于探索阶段

从目前来看,中资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主流的两种模式有“大零售”模式和事业部制模式。“大零售”模式指在银行总行的零售业务部内设立私人银行部门,专门负责私人银行业务的管理和运作。这种模式有利于深度开发银行现有的优质客户,促进私人银行业务在各分行所属地域的发展。但是不利于业务的定位和专属运营平台的构建,也不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事业部制指设置独立于总行零售业务部的私人银行部门或中心,实行独立事业部制管理,有利于私人银行业务的专业化和特色化发展,并通过业务运营考核模式的创新,激励经营和决策效率的提高,该模式的缺点是不能依靠现有零售网络优势维持存量客户,不利于协调零售业务部门与私银部门的关系,容易加剧内部竞争。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且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我国私人银行在以上两种模式之间徘徊探索。这不仅有损于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且也不利于私银业务的长远发展。

(四)海外市场有待拓展

为了适应业务的拓展和客户的要求,部分商业银行已经率先动作,尝试开展海外业务。中信银行已经在香港设立私人银行分部,并与瑞士BBVA Swiss的私人银行机构建立了海外合作关系,协助其开发海外市场。其他一些在香港设有分部和机构的银行也纷纷试水海外私银业务,但是整体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海外拓展刚刚开始,并且国内和海外体制和监管差异以及人民币资本项目限制也给海外市场的拓展造成了制约。

三、私人银行业务风险剖析

私人银行业务与资产、负债等商业银行业务的差别决定了两者具有不同的风险特点。虽然都面临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但是由于私人银行业务涉及领域更广、要求更高,因此,相同的风险具有更为复杂的表现。 现阶段,我国私人银行业务风险主要集中在法律风险、声誉风险和操作风险三个方面。

(一)法律风险

私人银行的法律风险主要源自于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和不完善。目前,我国法律体系的建设落后于私人银行业务的进展,作为一项独立性极大的业务,监管部门并未设立针对私人银行的专门性法律。部分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和产品的法律法规(如《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中,曾提及“私人银行”,但是并未明确阐述其概念,更没有规范私银业务的相关条款。私人银行在业务运行和监管标准上大多参照商业银行的监管体系和框架,不适用私人银行的运行理念、管理体制和业务范围,甚至有的环节只是依靠行业自律,这不仅为风险的发生留下了隐患,而且不利于私人银行的长远发展。

(二)声誉风险

声誉是商业银行宝贵的无形资产,由于涉及的资金量庞大,业务类型繁多,客户对隐私性、安全性的要求更高,客户往往对银行和客户经理是否值得信任更为重视。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今天,声誉更是私人银行业务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声誉风险主要指由于意外事件、银行的政策调整或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负面结果,可能对商业银行的这种无形资产造成损失的风险。日常生活中声誉风险与其他事件密切相关,违规操作、故意欺诈、客户投诉、卷入洗钱事件等行为和事项都会转化为声誉风险,影响私银部门业务的开展。当今社会网络发达,网络频频爆出的不利消息影响银行整体形象和业绩的案例不胜枚举,因此私人银行部门要格外重视声誉风险。

(三)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人为错误、技术缺陷或不利的外部事件而造成损失的风险,人员、系统、流程和外部事件是主要的风险来源。操作风险普遍存在于商业银行的日常业务中,资产管理、信托和服务性收费业务则被视为操作风险主导的业务,私人银行业务汇集了以上三种业务,存在较大的操作风险隐患。私人银行的业务特点也加剧了操作风险的严重性,一方面,由于资金量庞大,涉及范围广泛,一步细小的错误都将造成相当大范围的影响;另一方面,操作风险还会对银行的声誉产生不利影响,削弱市场信心,这种影响甚至是毁灭性的,因此对操作风险的防范格外重要。

四、发展战略谋划

从监管角度来说,健全和完善私人银行业务的相关法律规范是当务之急。监管部门必须重视相关法律的制定,加快建设良好的法律环境。借鉴发达国家的监管框架和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特点,对我国私人银行业务范围的明确界定,并将其纳入到监管体系内。

从私人银行业务部门来说,必须从风险防控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两个基本点出发进行战略规划。第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创新能力,突破现有的同质化竞争模式。私人银行必须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将各种资源向研究开发领域倾斜,重点研发特色业务和产品,提高产品研发效率和质量,形成自身的研发机制,构建核心竞争力。第二,要给予风险控制环节足够的重视和投入,借鉴国际上私人银行业务开展过程中的风险事件,针对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声誉风险等细分风险领域构建风险防控框架,力求从源头上降低各类风险的发生概率。必须具备对风险的预见性和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第三,要重视人才培养,加快建立人才储备体系。商业银行必须加快建立起专业人才的选取和培养机制,适时引进国外的成熟人才,组建精通金融知识、会计知识、法律知识等多元化知识的专家队伍。(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参考文献

[1]乔雪丽.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研究[J].新金融.2013(7)

银行业的前景范文第5篇

虽然大部分的全球性大型银行已经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报告仍然预计将有更多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而只有少数银行会撤出中国。访问结果显示,到2011 年在华外资银行数目将达100家。

尽管外资银行对市场前景乐观并充满信心,但监管环境及挽留人才仍然是外资银行面对的最大挑战。

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逐步形成和壮大、外商对中国银行业投资的上升以及按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对银行业监管的逐步开放,在华外资银行的业务亦随之扩张。

高速增长前景

普华永道《外资银行在中国》报告显示,大部分在华外资银行预期未来数年将取得强劲的收入增长,多家银行预计年均收入增长率可达到40% 至50%。42家外资银行当中,有9家银行预期2008年的收入增长会翻一翻。

中国银行业的乐观前景,从外资银行集团总部对中国市场的承诺及支持可见一斑。在2005年及2007 年的报告中,已经能够看到外资银行对中国市场的高度承诺,而2008年的数据更胜一筹。以1至10 的评分来代表外资银行集团总部对中国市场的承诺,2008年取得破纪录的8.64分。

金融市场在2007年1月向外资银行开放。在华外资银行总资产达972亿美元,各项贷款余额518.88亿美元,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2%左右;外汇贷款余额339亿美元,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20%多。

营业性外资机构分布在全国24个城市,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的近80%集中在上海、深圳和北京3个城市。此外,共有27家外资金融机构参资入股了我国包括中行、工行、建行、交行、民生银行、上海银行等20家全国性、地方性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已成为我国银行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中国市场上将有多少家外资银行

同时,外资银行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重要业务领域已占据重要地位,市场影响日益扩大。益普索资料显示,在上海,外资银行总资产占比达到12.4%,外汇贷款占比达到54.8%;外资银行人民币资产总额已突破1000亿元。外资银行在银团贷款、贸易融资、零售业务、资金管理和衍生产品等业务方面服务的优势进一步显现。外资银行现在已有12项基本业务,约100多个业务品种,其中新增的业务有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托管、网上银行、国债承销、企业现金管理、金融衍生产品、个人的财富管理等。

从盈利表现来看,外资银行的业绩自2005年以来不断改善。有一半的受访银行表示其过去三年的业绩较预期好,相比2005的调查中只有40%的受访银行持这一看法。外资银行对发展前景感到乐观是不容置疑的,所有受访银行均认为今后三年的盈利将超越目前水平,相比2005年的调查中只有85%的受访银行抱此乐观态度。

《条例》引领增长

目前,外资银行在我国的业务发展迅速,资产、存款和贷款的年增速均在30%以上。总体来看,众多专家把外资银行高速增长的原因归结为三个方面。首先,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加入世贸的承诺,是一个大的背景。随着中国入世过渡期的结束,2006年12月11日,中国银行业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随之颁布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以审慎监管、法人导向为原则,给予外资银行平等的国民待遇。

《外资银行条例》明确规定,外资银行在华注册成为法人银行后,即可全面从事人民币业务。但外资银行分行则只可吸收中国境内公民每笔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定期存款。旨在鼓励和引导在华机构网点多、存款业务大,并有意进入人民币零售业务的外国银行,将其分行转制为在中国境内注册法人银行。除从事人民币业务享受不同标准外,法人银行还能够进入外资行垂涎已久的银行卡业务,而对于那些没有实现转制的外国银行分行由于非法人主体,不能发行银行卡。

因此,虽然中国目前的政策法规在外资银行开展业务上仍存在一定限制,但不会制约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现在已经有花旗等八家银行在中国注册,很快的设立了自己的分行,这就表明他已经和中国的法规相符合,已经完全没有障碍了,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已站上了同一起跑线。

同时,外资银行在中间业务和外汇衍生产品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包括技术上和理念上的,这也带动了其在中国的高速增长。目前,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在产品、服务、人才和信息技术方面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中间业务的差距还很明显。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认为,影响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的一个很大的障碍是中间业务的市场拓展有限,对利差收入的依赖性较大。从国际银行发展历史来看,非利息收入同银行的优秀程度和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发展水平越高的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越高。过去的十年间,四大银行境内机构中间业务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是,时间的短促使得中间业务收入对银行的整体盈利贡献度还十分有限。目前中资银行的中间业务在业务品种、服务手段、人才方面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戴国强认为,目前中资银行的创新能力相对外资银行还较弱。中资银行的业务大多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款领域,而诸如金融衍生品之类的中间业务几乎没有。

第三是因为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时间很短,基数很小,所以在开始布点的时候他的盈利情况应该是非常良好的。

益普索认为,尽管外资银行在中国增长迅速,其增速仍然处于建立在目前法规基础上的平稳增长。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对外资银行在开展业务上的限制逐渐取消,估计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增速会进一步加快。

受困监管瓶颈

然而迅速的发展并不能掩盖其本身的问题。《外资银行在中国》报告指出,目前中国银行体系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包括:监管问题――多层次以及缺乏清晰度和一致性的法规;信贷记录――缺乏全面的信贷记录是中国银行体系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尤其是对于零售业务;货币管制。在中国开展业务面临的最大潜在风险为:监管风险、信誉风险、信用风险、欺诈舞弊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资金业务/流动性。

我国银行业在管理体制和管理水平上同国际先进银行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表现为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尚未形成,“三会”和高级管理层的地位、作用、职责边界和权利义务都需要规范运作和充分发挥;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建立,在高管人才市场选择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收入差距偏大,片面强调利润、风险约束不够;金融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金融产品同质化严重,金融创新中的风险定价、管理信息系统支持能力不足;银行从业人员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业务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目前来讲,监管环境仍然是影响未来变化趋势的最重要因素,各项法规之间的一致性、协调沟通以及法规的明确性是外资银行最主要的关注点。

几乎所有受访的40家外资银行也都认为人才短缺是他们当前面临的问题。目前,受访银行聘用的员工总数为16752人,但该数字预计将在2010年年底前达到35685人,增幅达113%。人才竞争与短缺无疑已经成为外资银行发展的瓶颈问题。

尽管外资银行对市场前景乐观并充满信心,但监管环境及挽留人才仍然是外资银行面对的最大挑战。自2005年展开研究以来,挽留人才成为愈来愈重要的焦点。随着外资银行扩大其分行网络及产品服务范围,人才流失的威胁愈趋明显。外资银行在吸引及挽留人才方面受到严峻的考验。

银行业的前景范文第6篇

中国银行业经过此次流动性极度紧缩的教训后,相信会明白保持流动性资金充沛的重要性。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预计影子银行的规模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和收敛。但这并不意味着危机就此可以避免。

钱荒日益加剧

银行股领衔A股暴跌

周一A股暴跌,银行板块跌幅居前。虽然证监会在上周五表示IPO重启没有明确时间表,但近期流动性持续紧缩,央行又暗示会继续收紧信贷市场,以及上市公司糟糕的财报预期,让市场信心坍塌。

银行、地产等权重股大幅下跌,沪指跌逾5%逼近1949点,深成指跌破前期调整低点,创4年来新低。两市百余只个股跌停,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跌停,招商地产、保利地产跌停。

自6月中旬起,银行间资金便陷入空前紧张,甚至连大型商业银行都开始加入借钱的大军。但对于“钱荒”,中国央行并没有出手相救的意思。在两次抛出地量央票发行之后,央行还对外宣布“要用好增量、盘活存量”。

这与此前总理提出的要求没有太大出入,暗示央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继续收紧信贷市场。这对银行的盈利将构成威胁,央行的态度也就让银行股成为重灾区。银行前景不佳,企业就会增加融资成本,就会大量蚕食企业利润,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从而拖累整个实体经济。

截至目前沪深两市已披露半年报业绩预告的917家公司中,预喜公司占六成以上。但在剔除不可比因素后,798家公司预期的上半年盈利中值较去年同期下降1.45%,预示整体盈利状况不佳。

银行流动性风险由来:

同业业务期限错配

6月以来,银行间市场利率大幅上升,隔夜回购定盘利率6月20日达到13%,突破历史高点。让一向财大气粗的中国银行业竟然遭遇“钱荒”窘境,令人始料未及。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发表报告称,6月最后10天有1.5万亿人民币理财产品到期,近期银行同业市场资金紧张,令产品能否如期偿付令人担忧。惠誉指出,股份制银行、中型银行因其理财产品占其总存款的2至3成,将最受影响。

今日民生、光大和兴业三家银行跌停,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惠誉的警告。以同业业务表现突出的兴业银行为例,该行同业杠杆比率从2010年末的4.72倍升至今年一季度的6.7倍。一季度末,兴业银行同业资产占比为35%,较全行业水平高出12个百分点。此外,民生银行快速增长的同业规模,早在一季报出炉的时候就被市场所担心。

历史上,同业业务主要承担商业银行司库职能,用以流动性管理。但近年来,商业银行尤其是股份制银行,在表内贷款规模受限的环境下,大量配置非标信贷资产,如票据和信托受益权等,加重了同业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错配问题,增加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风险。

当然,银行这种业务取向本质上是由于贷款天量投放以后的后遗症,投资效率下降导致本应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资金在金融体系里空转,但信贷额度管制逼迫经济主体通过非信贷方式获取资金。因此,银行业所面临的改革也更为迫切。

仅凭流动性不能解决

银行系统性风险

简单来说,大量资金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操作之下,通过杠杆投资和期限错配套取利差,资金在各个金融机构间循环往复获取利润,“影子银行”也就应运而生,积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

中国银行业经过此次流动性极度紧缩的教训后,相信会明白保持流动性资金充沛的重要性。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预计影子银行的规模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和收敛。

而如果高利率持续时间过长,影子银行一旦收缩,借款人就很难再像以前那样借新债还旧债,这将导致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提升,从而引发银行资产质量风险的担忧。像民生、光大、兴业这样的银行资产质量更令人担忧,长三角附近的银行也面临巨大的冲击。

当然,对银行报以乐观情绪的人会认为,政府无论如何也不会让银行业出大事,如今的风险也许两三年以后就可能会被包容过去。但实体经济在这期间将遭受巨大的冲击,这样付出的代价太过昂贵。

中国内地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拐点,绝非短期内解决流动性那么简单,而在于未来一、两年内通过金融改革、利率市场化挤压泡沫,让资金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毫不夸张地说,银行就是百业之母,与实体经济的走向应该是完全一致的。如今信贷热、经济冷的怪现象正是金融市场畸形发展造成的。

银行业的前景范文第7篇

中国银监会2010年年报披露,2010年中国银行业实现税后利润8991亿元,同比增长34.5%,期末银行业存贷款比例为69.4%,比年初下降0.1%。在年报中,银监会表示将落实月度日均存贷款监测管理制度。银监会还提醒,房地产市场泡沫积聚因素还在增加,将继续加大其信贷风险管控力度。

如何看这份年报?2010年中国银行业赚大钱是很必然的,因为:1.贷款额猛升。2009年、2010年分别新增人民币贷款9.59万亿元、7.95万亿元。贷款增加,利息收入便增加,盈利理应增加。2.净息差扩大。2010年银行净利润增长的主要来源仍是净利息收入猛增。比如,中行的净息差由2.04%扩大至2.07%,建行的净息差由2.39%扩大至2.49%。

到目前为止,内地银行业仍是以利息收入为主要盈利来源,非利息收入不到整体收益的20%,这与中国香港、欧美等地银行业的非利息收入占整体收入30%或50%以上是不同的。

要维持利息收入高增长,就要靠贷款量上升和息差拉大,这是“量”与“价”。

要提升贷款量,先要有供应不断的资金,资本来源可以有存款、银行融资、向股市集资、发债券、同业借拆或留存盈利。今时内地银行业的资金供应有没有问题?目前很多银行用很高的收益率吸引存款,这基本反映银行的贷款额度已达监管上限,要靠高息揽储,这种情形能维持多久?今年年初,市场一直担心一众银行会再启动融资潮,所以年初至今,内地银行股都受压,直至近日业绩公布完毕,四大行承诺今年不会再融资,一众股票才见价格回升。为什么融资压力一下子不见了?原因可能有三:一是2010年的融资已够未来3年所需;二是今年信贷规模压缩,贷款量不会大增;三是银行有其他方法找到钱。

有一点很明确,今年信贷规模压缩是事实。银监会讲的“落实月度日均存贷款监测管理制度”,便是严控信贷增长的法宝。如果认真执行,则内地银行业今年贷款额的增长,即“量”增便没有了。

那么息差即“价”可否拉大,以“价”补“量”?笔者以为,短线可以,长线不易,因为存贷比已达69.4%。

由此可见,内地银行业今年未必能再赚大钱。但再融资压力消失,股价上涨是必然的,况且还有众多从日本市场跑出来的基金到香港来买股,把股价买上去也是正常的。

不过,对投资者来说,内地银行业还面临两大隐忧。一大隐忧是,银行在2009年和2010年大量放贷,有可能带来一定的呆坏账。有放贷,必然会有呆坏账,但具体有多少?银行自己也未必知道,因为不少贷款是放给房地产商的。他们的还贷能力如何?有传不少房地产商在今年5、6月就会出现周转问题,届时会连累到银行。会不会?不知,要等。

银行业的前景范文第8篇

一、调研目的

按照中央强调要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的要求。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银行业支持稳增长开展情况、做法、成效、存在的突出问题,系统提出改进和加强银行业支持稳增长的政策意见和措施。

二、调研内容

(一)关于各行支持稳增长现状的分析

1、认真贯彻落实政策方针。各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强调的有关于支持稳增长的相关政策,紧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规划:例如开设桥头堡黄金口岸、进行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等活动,以及制定相关的信贷发展战略、签订银政合作协议、积极争取信贷规模等。

2、突出重点,支持经济建设。为认真贯彻落实政策方针,积极配合银行支持稳增长活动的开展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各行采取优先支持全州重点项目工程建设的政策方针;向小微企业、三农企业倾斜信贷资源;加大对于民生工程的支持力度;清理规范融资平台贷款情况。

3、积极搭建沟通平台。为了认真贯彻落实银行业稳增长的政策方针,各行积极组织或参与银政企对接会或项目洽谈会,助推项目投融资需求对接;加强小企业金融服务宣传;主动走访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体户。

4、注重风险防控。在当前复杂的形势下为了认真贯彻落实银行业稳增长政策方针,正确积极的处理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在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严格防范各类风险。

(二)关于各行支持稳增长取得成就的总结

1、改进金融服务方式。银行业通过采取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特别是针对三农、小微企业、少数民族群众金融服务提高了业务水平;提升对于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率;正确规范服务收费,免去除利息外各项费用的征收的方式,认真贯彻落实银行业支持稳增长的政策方针。

2、加快金融模式创新的步伐。银行业通过采取创新信贷管理方式、开发新型信贷产品;拓宽担保范围;创新评估方式的手段,认真贯彻落实银行业支持稳增长的政策方针。

3、推进金融模式转型升级。通过采取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发展绿色信贷,严格限制两高一剩行业信贷投放,加强对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循环经济和环保项目等领域的信贷支持的方式;加大消费信贷支持力度如汽车贷款、耐用消费品、旅游等消费金融服务;支持文化产业、对外贸易的办法,认真贯彻落实银行业支持稳增长的政策方针。

三、面临问题

1、当前经济持续下行,部分企业面临经营困境,面临实体经济信贷需求减少;重点项目地方政府配套资金短缺,银行拟支持的政府重点项目启动慢;房地产投资信贷风险高。

2、信用环境相对较差。政银以及企业之间的协调沟通不到位,存款的波动对信贷资金来源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下岗再就业贷款财政贴息和保证金政策并不一定按照规定落实到位;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机制不灵活,存在一定盲目性。

四、对策建议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战略转型时期,我们处在一个并不稳定的宏观经济市场,在这种大的环境前提下,商业银行能否支持稳增长政策方针的贯彻落实对于整个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改进和加强银行业支持稳增长的政策意见和措施。

1、从宏观层面上看,首先要深化金融改革,推动利率市场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金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促进银行业将资金配置到最需要、效益最好、最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上,优先支持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加大小微企业、三农企业的信贷资源扶持力度;提高信贷资金来源稳定性将民生工程放在工作重点来实抓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