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程管理的对象

工程管理的对象

工程管理的对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形象进度图;分析模型;进度管理

一、进度管理的意义

工程项目管理中进度管理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它是联系施工计划与施工实际的中枢,关系到施工计划的有利实现。资源的合理搭配以及决策的科学性等一系列的问题。同时,进度管理在实践中又往往成为评判一个工程计划制定的好坏,技术水平高低的关键标尺,无论是施工方,还是监理方多是以此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和评估。

二、施工进度管理的传统进度控制方法

(一)传统的进度控制方法

图形法,常用的图形有横道图、S 型曲线、“香蕉”型曲线等几种;关键线路法,传统方法有关键线路法(CPM )和划评审技术(PERT)等,是通过网络计算找到决定工程总工期的最长线,即关键线根据活动时差的大小确定工程施工的关键活动,从而保证工程进度。

(二)传统管理技术和方法的主要问题

上述的图形法及关键线路法的弊端是网络进度计划与施工单位每日制定的施工作业计划相脱节,难以全面表达工程进度的各项计划参数因而无法分析施工作业计划对总进度的影响。另外,工作量浩大的进度信息处理手段落后,速度缓慢,反馈滞后,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无法及时对进度目标状态进行定量评价,并适时作出调整,也很难实现进度目标的动态控制。而且难以对工程进度计划进行优化,从而造成资源浪费,成本增加。更没有体现各类工程的具体特点,不利于高层管理人员对工程进度的了解。

三、形象进度分析模型的生成原则与应用

主要研究了生成形象进度分析模型的原则,重点是通过举例来研究形象进度分析模型的应用。

(一)生成形象进度图的原则

本文的一个重点就是形象进度图的研究,这种图形的生成很利于进行控制管理,形象,简便,易懂。要实现利用工程形象图表示工程进度,首先要为各类工程研究出标准的形象图。形象图不是这类工程的设计图纸,但却能反映这个重点工程的集合特征和结构组成。为了利于计算机实现,确定形象图时要满足以下几个原则和要求:

(1) 形象图能通过简单的数据描述完成。为了与进度数据建立联系,形象图不是通过图形绘制方式来产生的,而是通过有限的数据定义来产生,为每个工程定义一个数据结构来描述这个工程的几何特征。

(2) 形象图能明确地反映出工程的组成特征。

(3) 形象图的图形与进度数据存在直接的联系,根据进度数据并对进度数据进行处理后,在形象图中使用图形填充等方式来反映工程的施工进度情况。

(二)形象进度分析模型的应用

(1)形象进度图示例

图为 桥梁的形象图

下面以桥梁工程为例介绍工程形象图的确定。对于桥梁工程来说,其工程进度主要体现在墩台施工上(浇筑梁除外) 。一个桥墩主要由墩帽、墩身、承台、基础四部分组成,基础又可分为普通基础、扩大基础、桩基础、沉井基础等多种类型。经过研究可以通过有限的数据描述,就可以形成一座桥梁的简图。其中每一个桥墩的形状可以由以下几个数据量来确定:是否浇筑梁、与后墩距离、墩帽高度、墩身高度、承台高度、基础类型、基础高度等。下图是一个具有6 个墩台的桥梁形象图。

与桥墩的各个组成部分相对应,用另外几个数据量来表示各个组成部分的设计工程量:浇筑梁工程量、墩帽工程量、墩身工程量、承台工程量、基础工程量等。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根据项目部上报的调度数据,可以得到各个组成部分的实际完成工程量,对完成部分进行填充表示,从而实现施工进度的形象化显示功能。如图

图为 桥梁的形象进度图

图中黑色填充部分表示已经完成的工程量

(2)形象进度分析模型的应用

当形象进度图形成后,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鼠标的移动来选择你想了解的工程部位,即可弹出一对话框,其中内容包括各项工作间的逻辑关系,如紧前,紧后工作;该部位名称;完成工程量;实际开工日期;完成日期;计划开工日期;计划完工日期;是否被签认,尚需工期等。从而可以使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业主都能快速了解施工的进度,以便进行下一部的工作。下面分别以桥梁和路基工程举例阐述其应用:如图所示桥墩,当鼠标移动到如图位置,即可生成如下对话框

图 桥墩形象进度图

我们举例是桥墩完成后情况,如果正处在施工状态下,则图形是按完成量进行填充,对话框在显示基本数据时,还会显示完成的工程量,尚需工期等。

以上是从举例的角度来研究分析形象进度模型的应用,这样的形象图对进度的反映是非常直观和形象的,尤其利于高层管理人员了解工程进度情况对其他类工程,也可类似地确定出各自的标准形象图。

四、形象进度管理应用于计算机上的效果

工程管理的对象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人力资源 管理者 形象

Abstract : Good enterprise image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of the enterprise in the competition. In many enterprises image elements, human resource managers image is one of the core and representatives. It influents the enterprise image and the enterprise's cohesive force.

实践过程中证明,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保证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砝码,在诸多涉及企业形象的要素中,人力资源管理者形象是其中的核心与代表,它对外影响企业的形象,对内影响企业的凝聚力。所以,塑造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形象是现代企业塑造其社会形象的重大任务之一。

1.时间性、实践性、外化性的统一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者形象并不是一个晦涩难懂的词汇,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与感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加以解释。所以,本人认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形象可以理解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形象是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内在综合素养在工作实践过程中所展现的,被企业员工与社会所认知的各方面素质的总和。

1.1管理者形象是时间过程 。以实际工作为例,人力资源管理者自上任之初,就通过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展现其形象,加深企业员工与社会对他们的认识。从另一方面来看,企业员工与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者形象的认识不断深入,整个认识过程是由感性向理性转变的过程,也就是逐渐向本质逼近的过程,随着他们对人力资源管理者形象这种认识的不断加深,企业员工与社会就会越来越熟知人力资源管理者,既人力资源管理者形象也就随之塑造而成。

1.2内在气质的外化 。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行为主体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者自身,在展现其形象的过程中,衣着、谈吐、肢体形态等充当展示其形象的媒介,但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内在气质确是外在形象的最终源泉。虽然可能出现一时一事所产生的形象与实际气质不相符的情况,但从整体来看,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气质还是与其形象相一致的。

1.3工作实践中形成 。人力资源管理者形象是企业员工与社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评价,他们经常评价人力资源管理者机敏、干练等等,追溯这些评价的由来,可以发现,人力资源管理者形象是建立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践基础上的,也可以说是实际工作给了人力资源管理者展示其形象的平台。

2.综合素质的全面体现

我们知道,人力资源管理者形象的塑造并非一时一刻,而是企业员工与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者一段时期内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综合评价;同时,综合的含义可以理解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形象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多重素质的全面体现。

2.1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品质是塑造良好人力资源管理者形象的导航仪 。人力资源管理者品质的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人力资源管理者信仰,这里是指把爱岗敬业化作实际行动的信念,只有真正热爱所从事的事业,才能把这份崇高的热情带入到实际工作中,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创造佳绩。其二,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道德品质,这里是指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内在修养,也是塑造人力资源管理者形象的决定因素,拥有崇高思想、高尚情操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更能令企业员工与社会信服,不会让企业蒙受物质与荣誉上的损失。

2.2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学识体现的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形象的知识底蕴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学识是人力资源管理者才干的象征,博学多才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凭借其渊博的知识、扎实的专业理论,从容地处理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3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是塑造人力资源管理者形象的最终决定因素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直接决定着人力资源管理者业绩的高低。极强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力可以使员工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在人力资源管理者和员工之间产生满意度与凝聚力,起到有效整合资源的效果;此外,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也体现在企业与社会、政府等部门交往等的其它方面,可以形象的说,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力是企业运转不可或缺的“调味剂”。

2.4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业绩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形象的评判依据 。从人力资源管理者形象的评价主体来看,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可以直接感受到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水平。低成就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会使员工产生只有付出多于回报的失落感,久而久之,人心就会涣散;另外,社会也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形象的评价主体,他们可以通过企业招聘等活动判断人力资源管理者是否合格,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者业绩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形象来说至关重要。

3.自身塑造形象的方法

人力资源管理者形象的塑造是一套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认识自我,而且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提高自身在员工、企业乃至于整个社会中的形象。

3.1注重亲和力,用“情”强化人力资源管理者形象 为塑造以“情”留人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信任。员工只有得到了他人的尊重、认同和信任,体会到他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才能在本职工作中最大的展现其价值,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倡导企业管理层多微笑、多表扬,才可以为员工带来尊重和信任的感觉。二是倾听。虽然倾听基层员工的意见会为人力资源管理日常工作带来更大的工作量,但发挥群体智慧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会有效提高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满意度。

3.2提高意识,以有意识的行为点缀人力资源管理者形象 塑造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形象,第一,时刻注意提高意识。在强化意识的过程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指导工作和生活正确方向的有力保障。第二,人力资源管理者还要时刻树立提升其形象的观念。一位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更应该在繁忙工作细节中注重良好形象的塑造,把提高良好形象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增添良好的业绩。

3.3掌握机会,在机遇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者形象 现如今商场如战场,机会问题就能够表明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综合水平,特别是应变能力。在突发事件中,人力资源管理者有机会提出最佳方案、提升形象。

3.4加强培训,以“知性美”修饰人力资源管理者形象 培训不仅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儒雅的气质为其形象增光添彩。 培训包含许多方面:第一,加强专业理论的学习,企业骨干很可能因为没有及时更新专业知识而退化为外行,这无疑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是致命的威胁,因此专业理论学习是必不可少的。第二,拓宽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范围,这有助于人力资源管理者了解其他岗位的工作内容、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等。第三,重视对行业内优秀人力资源管理者经验的学习,用有限的经历来应对各种事件最有效的方法是分享他人的经验,从而在今后工作中遇到类似的情况时,能够得心应手的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日]反町胜夫.《怎样进行形象宣传》.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33-39.

[2]丁雪峰.《中国雇主品牌蓝皮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10月.15-33.

[3]徐国定.《形象学》.香港海洋国际出版社.1998年.67-88.

工程管理的对象范文第3篇

为此,在策划过程中,要注重企业整体战略实施,更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突出“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形象文化”四方面建设,切实推进好企业文化、项目文化建设,展示良好的员工队伍形象,促进工程建设又好又快地进行。

从精神文化入手,落实项目管理理念

工程建设一般贯穿2~3年甚至更长时间,文化建设也同样要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始终。为此,要落实整体的文化建设战略,就要从精神文化入手,明确项目管理理念,形成整体工作推进的“魂”。项目管理理念一方面要从“安全、质量、工期、功能、成本”等内容进行确定,另外一方面也要从员工规范的角度梳理。笔者所在的项目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AB栋工程包括A、B两座单体建筑高183米,是北京东南地区和亦庄地区的地标性建筑。为此,我们提出了“出精品、出人才、出经验、出效益”的工程目标,并经过全体员工讨论明确了“执行、沟通、服务、创新”的项目管理理念。这就从根本上,明确了整体文化建设的思路,使所有的工作都有的放矢地能够开展起来。

从行为文化入手,推进工程整体建设

构建良好的行为文化,最重要的就是要落实安全文化、质量文化,目的是营造一种安全和谐、以人品塑精品的文化氛围,增强项目管理中的道德含量和群体安全意识、质量意识,使所有参建人员形成一种安全、质量思维定式,把搞好生产安全和质量管理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为此,作为基层党支部,一定要明确“一岗双责”,要协助在日常工作中推进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并贯彻到各分包单位和一线外施班组,并坚持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制度先行,要督促和落实开展全员宣传、教育、培训,并不断强调搞好重点工程安全生产、质量精品的重要性,并发挥党群组织的优势,组织开展了安全、质量知识竞赛、“安全月”“安全、质量在我心中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的安全、质量教育活动,以此提升参建员工的安全、质量意识。同时,更要坚持创新管理方法,注重过程中的细节管理,如现场配备专职文明施工小分队和兼职安全、质量监督员等形式,真正从行为文化入手,推进工程整体建设。

从制度文化入手,规范项目管理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除了明确项目的管理理念之外,还要从制度文化入手,通过对外参与、反馈,对内组织、管理、教育、培训等活动,着力加强项目的制度文化建设,着力参建员工行为的统一规范,着力树立和展示项目的独特形象。

结合超高层和重点工程管理特点,组织各系统、各部门围绕工程总体目标先后制订了近百项管理制度,涵盖了安全、质量、工期、技术、成本、文明施工、后勤、保卫、劳务、党建等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使各项工作做到管理有制度、实施有步骤、奖罚有标准。如针对现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制定实施了《现场党建工作方案》《现场宣传工作方案》《现场劳动竞赛管理办法》等,有力增强了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针对性,发挥了制度体系的规范保证作用。

同时,还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宣贯优秀项目管理人员准则、岗位行为规范、礼仪规范、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操作规程等各方面内容。这样,就使全项目所有参建员工都有了统一规范的岗位行为准则的约束,对内对外交往也有了统一的礼仪规范来遵循,形成了一种价值符号,传递了统一的项目管理信息,有效发挥了项目管理制度的规范作用。

从形象文化入手,提升现场形象工程

视觉形象是企业和项目的“脸面”,统一企业品牌形象,就是要通过规范的、富有冲击力的企业视觉符号,使社会公众对企业和项目形象产生独特的认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基层党支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就是要注重加强现场宣传总体策划,发挥企业整体优势,整合宣传资源,高标准、高起点制订“工程现场形象宣传工作方案”,包括形象宣传平面图、宣传标语内容库等。从工地门头、围挡、主标牌、橱窗、阅报栏到办公区、会议室、阅览室、活动室、外施队宿舍的设计规划,都严格按照集团VI标准化和文明安全工地达标规范标准执行。同时,还要统一员工的服装、标牌、胸卡以体现整体团队的精神风貌,这些措施都是形象文化的一部分,能充分发挥“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激励作用、视觉冲击作用,有力展示和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

工程管理的对象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 云南省路桥四公司是国家公路桥梁建设集团公司,其工资管理涉及下属六五个处十八个分公司,本系统为集团公司所有工资发放系统。采用的开发工具是 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系统能够提供对工资发放各明细项目的数据编辑,自动计算出工资发放各项合计数据及代扣项目数据;可自主设定条件从而达到对工资数据的多角度查询功能;方便导入、导出数据及输出报表。财务部门人员以管理员身份登录,对本系统的可登录人员进行管理;而单位其他相关部门人员作为一般用户登录本系统时,数据编辑程序、数据导入程序及增加用户、删除用户程序自动关闭,从而控制本系统的工资数据编辑、数据导入及用户增、删功能只能由财务部门人员操作。实现了财务部门对本公司本单位工资发放系统的集中管理,保证了资金和系统的安全性。

1. 引言

1.1公司简介

云南省路桥四公司总部在楚雄城西郊白龙新村,是国家公路桥梁建设集团公司,其工资管理涉及下属六个处十八个分公司4,500人(包括离退休干部、工人1756人),公司主要从事国家级重大公路桥梁工程建设,工程施工分公司遍及全国各大工程建设工地。以往的工资发放主要采用手工方式人工操作,各分公司或项目单位按月或季度核实员工工资后,再由各单位财会人员手工做帐后到总公司报请总会计处审批,审批后又返回单位才能将工资发放到职工个人手里。由于公司的性质,决定了工程单位的分散性,使得公司工资发放管理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而且计算准确率低、保密性差、极为不安全。

工资的管理和发放是一个企事业单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内容对于企业的经济科学化管理和集团的不断壮大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工资发放系统应该能够为公司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云南省路桥四公司使用传统的工资发放,多采用手工的形式,既繁琐又易于出差错,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公司工资发放拟采用电算化的方式进行管理,避免进行重复计算,从而做到准确、快捷、安全、高效。为此,笔者运用自己学习所得知识,总结多年来在公司所作的财会工作的经验,结合公司具体情况,在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帮助下,特设计一个切合我路桥四公司工资发放实际要求的云南省路桥四公司工资发放系统。

云南省路桥四公司工资发放系统,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具有着以往人工管理无法比拟的优点,它具有检索迅速、准确率高、可靠性强、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安全性大、寿命长、成本低等优点,可节省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都能够极大地提工资发放的经济效率,同时也是公司工资发放管理科学化、正规化,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因此,开发一个云南省路桥四公司工资发放管理系统是很有必要的,具有其特有的技术意义和管理意义。

1.2 本设计要达到的目标

实现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内包含有单位部门名称、序号、姓名、账号、应发工资合计、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补助工资、奖金、福利、代扣失业保险金、代扣养老保险金、代扣住房公积金、代扣个人所得税、实发个人工资等等数据项;还包括登录人员、登录密码等数据项。

通过读取数据库的数据项来管理单位人员的工资发放情况,财务部门人员有权新建工资发放人员记录,添加人员的各项工资明细数据,对于人员应发工资合计、代扣个人所得税、个人实发工资等需计算的工资项目则由系统自动实现。

通过读取数据库的数据项来了解单位人员的工资发放情况,系统的登录人员可按自身对数据的需求情况,自主设定查询条件,从而达到对工资数据的多角度查询;同时,可导出工资数据,并可将工资数据转换成可与银行UNIX平台接口的数据形式以便于委托银行办理工资业务。

通过读取数据库的数据项来控制系统的登录情况,系统自动检查核对登录人员和密码的一致性。财务部门的人员作为管理员登录本系统,除可以修改自身密码外,还有权决定增加及删除本系统的可登录人员;而系统的其他可登录人员在登录本系统后则只能进行自身密码的修改。

本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公司决策层和管理层能够对工资发放进行有效的管理。财务部门人员能够高效快捷地对工资数据进行编辑,避免进行简单的重复计算,而公司下属各单位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可多角度查询本单位的工资发放情况,从而使工资发放数据既得到安全控制又得到宏观管理。

1.3系统功能介绍

1、 员工资料管理:包括员工部门、序号、姓名、帐号和其他详细资料;

2、 自定义工资栏目:根据单位的工资方案,自己增加或调整工资项目,设置计算公式。

3、工资核算打印:可选择一个时间段实现跨月统计,可输入各种补贴、奖金、扣款,可随时工价,再由电脑计算;

4、统计查询报表:查询、修改、审核、对数单、日报表,各种统计、汇总表;

2.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2.1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门边缘学科,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现代通信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于一体。1985年,管理信息系统创始人,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的著名教授戴维斯(Gordon.B.Davis)给出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管理系统系统具有几个基本含义:

1)管理信息系统不是一个单纯的软件系统,而是一个人-机系统,由人和机器协同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在支持企业或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中,管理人员负责将基础数据及时地输入到计算机中,计算机则根据企业或组织中的各层管理人员的要求对基础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并将所得到的信息输出。计算机不断地与最终用户进行着信息的交换,但在对数据的加工处理过程中又需要人的适当干预。

2)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过程就是对数据进行惧、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并产生信息的过程,因此数据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灵魂。管理信息系统运用了数据库的技术,对基础数据进行统一规划、存储,供各层管理人员使用,从而实现了数据的一致和共享。

3)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解决企业或组织所面临的问题。例如,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处理企业产生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可以解决组织中数据处理效率问题,也可以解决财务管理决策过程等。

2.2管理信息系统应具有如下几个功能。

2.2.1数据处理功能:

数据处理是管理信息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它包括对各种类型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传递、存储等工作。

2.2.2实测功能:

通过对数据的加工处理,可以随时了解各部门的实际运行情况,如各生产车间今天生产的产品数量、销售部接受的订单等。

2.2.3预测功能:

通过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和预测模型,对过去的数据进行分析,就可能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测,为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2.2.4控制功能:

通过信息的反馈可以对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协调、控制,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2.3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介绍

目前,常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有生命周期法、原型法和面对对象的开发方法。

下面仅对原型法和面对对象的开发方法进行简单的描述。

2.3.1原型法:

原型法(Prototyping Method)是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旨在改变生命周期法的缺点的一种系统开发方法。

2.3.1.1原型法的基本思想

首选根据用户的要求,由用户和开发者共同确定系统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功能,利用系统快速生成工具,建立一个系统模型。再在此基础上与用户交流,将模型不断补充,修改完善,如此反复,最终直至用户和开发者都比较满意为止,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较为理想的管理信息系统。

2.3.1.2原型法的开发过程

采用原型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A、确定用户的基本需求。由用户提出对新系统的基本要求,如功能、基本界面形式、所需的数据、应用范围、运行环境等,开发者根据这些信息估算出开发该系统所需的费用,并建立简明的系统模型。

B、开发初步的原型系统。系统开发人员根据用户的要求建立原型系统,但该系统只是一个初步的、不成熟的系统,从系统的工作效率上看也是不完善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描述开发者所理解的用户的基本需求。

C、修改、评价原型系统。将建造好的原型系统交给用户,并投入试运行,用户将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并与开发人员进行交流。开发人员针对这些问题不断地对系统进行修改、扩充与完善,直至用户满意为止。

D、形成最终的管理信息。对用户满意的原型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开发,不断补充、完善,最终形成一个适用的管理信息系统。

2.3.1.3原型法的优缺点

原型法的优点是开发周期短,费用较少,同时可以较有效地避免因开发者和用户的认识隔阂所产生的失败,其缺点是系统的开发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开发标准,难以对系统的开发过程加以控制。

原型法一般适用于开发规模不大、不太复杂或需求经常发生变化的系统。

2.3.2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的技术于20世纪80年兴起,随后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机技术的几乎所有领域。面向对象的技术中最重要的概念是对象。

面向对象是基于问题对象的自底向上的一种系统开发方法。在开发过程中,分析和设计阶段独立于程序设计语言,信息系统模型设计好后,最终用具体的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或硬件来实现。面向对象法最主要的特点是对对象为基础,对象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核心。

2.3.2.1面对对象法的开发过程

面对对象法的开发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A、认识客观世界(如一个企业)中的对象以及行为,分别独立设计各个对象的实体。

B、分析对象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之间所传递的信息,由此构造客观世界(企业)所对应的信息管理系统的模型。

C、由信息系统的模型转换成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模型。

D、由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模型再转化成一个现实系统。

2.3.2.2面向对象法的优缺点:

面向对象法的优点是便于帮助分析者、设计者和用户清楚地表达抽象概念,互相进行交流;交流特定的软件工具模块,直接地完成了从对象的描述到软件体系结构之间的转换,避免了其它的方法在开发过程的客观世界描述和软件结构不一致性和复杂性问题,便利系统开发简单、统一,开发周期短,费用低。

面向对象法的主要缺点与原型法一样,因此这种方法也不适用于开发大的、复杂的系统。

本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具体是采用了原型法和面向对象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开发思路,力求在开发过程中尽量吸收这两种方法的长处,而克服它们的短处。

3. 研究现状及设计目标

3.1相近研究课题的特点及优缺点分析

传统的工资发放,多采用手工的形式,既繁琐又易于出差错,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工资发放多采用电算化的方式进行管理,避免进行简单的重复计算,从而做到准确、快捷。为了适应这个要求,我们工作组经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发现市面上工资发放的软件繁多,竞争激烈,为了避免重复生产类似的软件产品,做出自己的特色,我们决定做一个切合单位工资发放实际要求的工资发放系统软件。

3.2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目前的可用的设计技术在设计此类系统上的数据库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可提供的开发工具也很多,例如:Visual C++ ,Visual Basic,PowerBuilder,Dephi, visual foxpro等,它们都是很好的数据库开发工具,都是可视化开发工具,功能强大,开发容易,开发周期短,对于本任务都能够胜任。

Visual Basic是一种可视化的、面对对象和条用事件驱动方式的结构化高级程序设计,可用于开发Windows环境下的种类应用程序。它简单易学、效率高,且功能强大,可以与Windows的专业开发工具SDK相媲美,而且程序开发人员不必具有C/C++编程基础。在Visual Basic环境下,利用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新颖易用的可视化设计工具,使用Windows内部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函数,以及动态链接库(DLL)、动态数据交换(DDE)、对象的链接与嵌入(OLE)、开放式数据访问(ODBC)等技术,可以高效、快速地开发出Windows环境下功能强大、图形界面丰富的应用软件系统。

总的来说,Visual Basic具有以下特点:

可视化编程:

用传统程序设计语言设计程序时,都是通过编写程序代码来设计用户界面,在设计过程中看不到界面的实际显示效果,必须编译后运行程序才能观察。如果对界面的效果不满意,还要回到程序中修改。有时候,这种编程-编译-修改的操作可能要反复多次,大大影响了软件开发效率。Visual Basic提供了可视化设计工具,把Windows界面设计的复杂性“封装”起来,开发人员不必为界面设计而编写大量程序代码。只需要按设计要求的屏幕布局,用系统提供的工具,在屏幕上画出各种“部件”,即图形对象,并设置这些图形对象的属性。Visual Basic自动产生界面设计代码,程序设计人员只需要编写实现程序功能的那部分代码,从而可以大大提高程序设计的效率。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4.0版以后的Visual Basic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但它与一般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C++)不完全相同。在一般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中,对象由程序代码和数据组成,是抽象的概念;而Visual Basic则是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OOP),把程序和数据封装起来作为一个对象,并为每个对象赋予应有的属性,使对象成为实在的东西。在设计对象时,不必编写建立和描述每个对象的程序代码,而是用工具画在界面上,Visual Basic自动生成对象的程序代码并封装起来。每个对象以图形方式显示在界面上,都是可视的。

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

Visual Basic是在BASIC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语句结构,接近于自然语言和人类的逻辑思维方式。Visual Basic语句简单易懂,其编辑器支持彩色代码,可自动进行语法错误检查,同时具有功能强大且使用灵活的调试器和编译器。

Visual Basic是解释型语言,在输入代码的同时,解释系统将高级语言分解翻译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机器指令,并判断每个语句的语法错误。在设计Visual Basic程序的过程中,随时可以运行程序,而在整个程序设计好之后,可以编译生成可执行文件(.EXE),脱离Visual Basic环境,直接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

事件驱动编程机制

Visual Basic通过事件来执行对象的操作。一个对象可能会产生多个事件,每个事件都可以通过一段程序来响应。例如,命令按钮是一个对象,当用户单击该按钮时,将产生一个“单击“(CLICK)事件,而在产生该事件时将执行一段程序,用来实现指定的操作。

在用Visual Basic设计大型应用软件时,不必建立具有明显开始和结束的程序,而是编写若干个微小的子程序,即过程。这些过程分别面向不同的对象,由用户操作引发某个事件来驱动完成某种特定的功能,或者由事件驱动程序调用通用过程来执行指定的操作,这样可以方便编程人员,提高效率。

访问数据库

Visual Basic具有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功能,利用数据控件和数据库管理窗口,可以直接建立或处理Microsoft Access格式的数据库,并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同时,Visual Basic还能直接编辑和访问其他外部数据库,如dBASE,FoxPro,Paradox等,这些数据库格式都可以用Visual Basic编辑和处理。

Visual Basic提供开放式数据连接,即ODBC功能,可通过直接访问或建立连接的方式使用并操作后台大型网络数据库,如SQL Server,Oracle等。在应用程序中,可以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数据标准,直接访问服务器上的数据库,并提供了简单的面向对象的库操作指令和多用户数据库访问的加锁机制和网络数据库的SQL的编程技术,为单机上运行的数据库提供了SQL网络接口,以便在分布式环境中快速而有效地实现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方案。

动态数据交换(DDE)

利用动态数据交换(Dynamic Data Exchange)技术,可以把一种应用程序中的数据动态地链接到另一种应用程序中,使两种完全不同的应用程序建立起一条动态数据链路。当原始数据变化时,可以自动更新链接的数据。Visual Basic提供了动态数据交换的编程技术,可以在应用程序中与其他Windows应用程序建立动态数据交换,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进行通信。

对象的链接与嵌入(OLE)

对象的链接与嵌入(OLE)将每个应用程序都看做是一个对象(object),将不同的对象链接(link)起来,再嵌入(embed)某个应用程序中,从而可以得到具有声音、影像、图像、动画、文字等各种信息的集合式的文件。OLE技术是Microsoft公司对象技术的战略,它把多个应用程序合为一体,将每个应用程序看做是一个对象进行链接和嵌入,是一种应用程序一体化的技术。利用OLE技术,可以方便地建立复合式文档(compound document),这种文档由来自多个不同应用程序的对象组成,文档中的每个对象都与原来的应用程序相联系,并可执行与原来应用程序完全相同的操作。

动态链接库(DLL)

Visual Basic是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不具备低级语言的功能,对访问机器硬件的操作不太容易实现。但它可以通过动态链接库技术将C/C++或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加入到Visual Basic应用程序中,可以像调用内部函数一样调用其他语言编写的函数。此外,通过动态链接库,还可以调用Windows应用程序接口(API)函数,实现SDK所具有的功能。

3.3系统层次和功能图

层次结构图又称为组织机构图,系统必须设定要实现的功能。功能要以组织结构为背景来识别和调查,因为每个组织都是一个功能机构,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调查时要按部门的层次关系进行,然后用归纳法找出它的功能,形成各层次的功能结构。组织结构与功能结构又不完全一致,各组织、各部门的功能,由于各种原因,有可能重叠,许多功能可能还需要多个部门协力完成。一个部门的功能也不能不是惟一的,可能需要完成多种功能,把各部门的功能以及相互之间的功能合作关系用一张二维表格绘制出来,就是组织/功能关系表。

以组织结构图为背景分析清楚各部门的功能后,分层次将其归纳、整理,形成各层次的功能结构图:自上而下逐层归纳、整理,形成以系统目标为核心的整个系统的功能结构图。现行的系统的许多功能多数由手工完成。手工处理慢,处理功能分得较细,环节又多,甚至由于某些历史原因造成一些不合理的处理设置。那么,在分析归纳过程中,就要把不合理的流程取消,把功能相信或工作顺序相近的处理功能尽量合并,还人分析归纳后的功能是否能达到新系统目标以及应设置的功能是否已经具备等。经分析后的系统功能结构一般是多层次的树型结构,一般最后一级功能是不能再分割的。

3.4本课题要达到的设计目标

实现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内包含有单位部门名称、序号、姓名、账号、应发工资合计、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补助工资、奖金、福利、代扣失业保险金、代扣养老保险金、代扣住房公积金、代扣个人所得税、实发个人工资等等数据项;还包括登录人员、登录密码等数据项。

通过读取数据库的数据项来管理单位人员的工资发放情况,财务部门人员有权新建工资发放人员记录,添加人员的各项工资明细数据,对于人员应发工资合计、代扣个人所得税、个人实发工资等需计算的工资项目则由系统自动实现。

通过读取数据库的数据项来了解单位人员的工资发放情况,系统的登录人员可按自身对数据的需求情况,自主设定查询条件,从而达到对工资数据的多角度查询;

通过读取数据库的数据项来控制系统的登录情况,系统自动检查核对登录人员和密码的一致性。财务部门的人员作为管理员登录本系统,除可以修改自身密码外,还有权决定增加及删除本系统的可登录人员;而系统的其他可登录人员在登录本系统后则只能进行自身密码的修改。

本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对工资发放进行有效的管理。财务部门人员能够高效快捷地对工资数据进行编辑,避免进行简单的重复计算,而单位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可多角度查询本单位的工资发放情况,从而使工资发放数据既得到安全控制又得到宏观管理。

3.5 建议的方案

工资发放的应用程序不宜太复杂,所以不需使用太多的技术,我们在这里主要使用的技术有:数据库的访问;菜单控制。单位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在登录本系统时,将数据编辑程序、数据导入程序及增加用户、删除用户程序关闭,从而控制本系统的工资数据编辑及用户增删功能只能由财务部门人员操作。

3.5.1数据库访问:

我们通过DATA控件访问数据库。

3.5.2菜单控制:

在系统一开始运行的时候,我们通过一个全屏幕的,没有控制菜单框的窗体作为用户和密码的登录界面。在核对用户员及密码的一致性后,进入系统的功能界面。单位其他相关部门人员登录本系统,数据编辑、数据导入及增加用户、删除用户菜单将不可用,只有当财务人员以管理员的身份登录后,才有数据编辑、数据导入及增加用户、删除用户的权力。

4.系统结构与模型

4.1推荐方案

根据比较上面的方案,我们认为工资发放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可以不需要很严格,而实用性才是首要考虑的,因此采用 DATA控件访问ACCESS数据库,由数据库来实现对工资发放数据的管理。

4.2支持环境

Microsoft Window98/95/me

4.3系统流程图

系统流程图

4.4系统功能流程图

系统功能流程图

首先,单位财务人员以系统管理员身份输入操作员名称和密码,请求登录。若密码跟帐号相符,登录成功,则允许执行数据编辑、数据查询、数据导入、数据导出、系统管理菜单功能。

其次,在财务人员执行系统管理中的增加用户菜单功能增加用户成功后,作为可登录人员允许单位相关部门人员以一般人员身份输入操作员名称和密码,请求登录。若密码跟帐号相符,登录成功,则系统关闭数据编辑、数据导入以及系统管理中的增加用户、删除用户等菜单功能,只允许执行数据查询、数据导出和系统管理中的修改密码等菜单功能。

4.5系统管理流程图

系统管理流程图

系统管理中的增加用户及删除用户菜单功能只有当管理员登录时才可用,且在增加用户里还需再次验证管理员密码,而在用户增加密码及修改密码时均需验证两次输入密码的一致性,以加强系统的安全控制。

5. 系统实现技术

5.1功能

5.1.1管理人员登录

1、管理员登录:管理员在登录工资发放系统时,应当先输入系统管理员的用户名和密码,以供校验管理员的身份。

2、工资发放明细管理:包括新添人员资明细、修改已存在的工资明细、删除已存在的工资明细、查询已存在的工资明细等有效编辑功能。

3、自动计算功能:根据财务人员录入的各项工资发放明细,系统自动计算出应发工资合计数,并根据应发工资合计数自动计算出该人员应代扣个人所得税额,最后由系统自动计算出应发工资扣除代扣失业保险金、代扣养老保险金、代扣住房公积金、代扣个人所得税后的个人实发工资金额。

4、工资发放分类查询:根据对数据的需要自设查询条件,并将符合条件的信息显示出来。

5、管理员管理:包括增加新的用户、删除已有的用户。

6、增加用户:根据本单位其他相关部门对工资发放数据的需要,决定是否允许该部门人员登录本系统。

7、删除用户:根据本系统用户对工资发放数据的需求情况,决定禁止该用户登录本系统。

8、修改密码:提供修改密码功能供用户定期修改密码,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9、数据导入:当大量新增工资发放记录时,可通过数据导入功能批量导入数据到数据库中。

10、数据导出:将工资发放的各项明细导出成文本文件。

11、报表功能:提供工资明细表及银行工资表,可以将工资发放数据导入到报表中并打印出来,作为历史资料留存。

5.2性能

系统能够提供对工资发放各明细项目的数据编辑,自动计算出工资发放各项合计数据及代扣项目数据;支持多角度的查询功能;方便导出数据及报表;对系统的可登录人员进行控制管理。系统的处理事件能力良好,安全性能好,能够及时响应用户的信息。

5.3数据库特性

我们采用的是Microsoft Access 的数据库引擎,在用户访问数据库时采用DAO方式工作。

在工资发放系统数据库里,我们用数据库表格来纪录工资发放的各项明细信息,表格中的字段有:部门名称、姓名、序号、账号、应发工资合计、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补助工资、奖金、福利、代扣失业保险金、代扣养老保险金、代扣住房公积金、代扣个人所得税、实发个人工资

等等字段。另一个是登录管理表,用来纪录系统可登录人员的信息,主要有以下字段:用户名、密码等字段。

6. 详细设计和编码

6.1程序设计语言

本工资发放系统采用Visual Basic 6.0来写ACCESS数据库的办法,采用DAO访问数据库,运用DATA控件打开、访问并操作已有的数据库,通过编程方式,采用标准的SQL语句进行与对数据库的查询和修改,实现了用户管理本系统的功能。

6.2详细设计

6.2.1数据编辑功能的设计

利用数据控件和各种约束控件操纵已存在的“工资明细表”数据库,使用ADDNEW方法向数据库创建成新记录;用UPDATE方法保存新记录,同时当前记录指针恢复为空值;使用DELETE方法来删除当前记录;使用CLOSE方法来关闭记录集并释放分配给它的资源;使用FIND方法来查询记录;使用MOVENEXT及MOVEPREVIOUS方法来移动记录,并检测记录集的EOF/BOF属性。

6.2.2菜单关闭功能的设计

通过设置用户名对菜单的ENABLED及VALUE属性来达到对一般用户关闭数据编辑、增加用户及删除用户等菜单的功能。

6.2.3导入记录的设计

6.2.3分类查询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On Error GoTo OOPS

Dim My_Query As String

My_Query = Combo1 & " " & Combo2 & " '" & findtext.Text & "'"

Data1.RecordSource = "SELECT * FROM 工资明细表 WHERE " & My_Query

Data1.Refresh

Data1.Recordset.MoveLast

Data1.Recordset.MoveFirst

MsgBox Data1.Recordset.RecordCount & Exit Sub

OOPS:

MsgBox Err.Description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Data1.RecordSource = "工资明细表"

Data1.Refresh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3_Click()

MsgBox "如果你使用比较条件是 Like,你可以使用 * (通配符)完成查询" & vbNewLine & "例如:查询 Ma* 或 M*ria 或 *m*"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Load()

Combo1.AddItem "部门名称"

Combo1.AddItem "序号"

Combo1.AddItem "姓名"

Combo1.AddItem "账号"

Combo2.AddItem "Like"

Combo2.AddItem ""

Combo2.AddItem "

Combo2.AddItem ">="

Combo1.ListIndex = 0

Combo2.ListIndex = 0

End Sub

Private Sub MSFlexGrid1_Click()

MSFlexGrid1.ColWidth(6) = 1700

MSFlexGrid1.ColWidth(7) = 1700

MSFlexGrid1.ColWidth(8) = 1300

MSFlexGrid1.ColWidth(11) = 1300

MSFlexGrid1.ColWidth(14) = 1200

MSFlexGrid1.ColWidth(15) = 1500

End Sub

6.2.4数据字典

数据流程图是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通过几个特定的符号,可以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使用、加工处理、传递、存储的整体情况。

数据流程图是系统结构化分析行之有效的工具,它抽象地描述了系统数据处理的情况,担却无法表达各个处理的详细内容,因此还要对数据流程图中出现的数据流和处理等做进一步的补充说明,这就是数据字典和变换逻辑说明。

数据字典的任务就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出现的所有被命名的图形元素在数据字典中作为一个条目加以定义,便得每一个图形元素的名字都有一个确切的解释。

数字是对数据流程图的补充说明,它的编制和维护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一旦建立起来,从系统分析直至系统运行都用到它。

用户名:

名字:用户名

别名:

描述:标识系统的登录人员

定义:字符、字母

位置:登录管理表

名字:密码

别名:

描述:对管理员及可登录人员的真实性进行验证

定义:{字符|数字}

位置:登录管理表

工资明细表:

名字:工资明细表

别名:

描述:工资发放的各明细项目

定义:货币型

定义:{数字}

位置:工资发放系统数据库

登录管理表:

名字:登录管理表

别名:

描述:登录名及密码

定义:字符

位置:工资发放系统数据库

[参考文献]

1、王福成等 《Visual Basic 6.0数据库开发指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年6月

2、郭振波编著 《深入浅出Visual Basic 6.0中文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9年3月

3、林永等编著 《Visual Basic 6.0用户编程手册》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9年11月

工程管理的对象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电建设;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成本核算;成本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国企改革的深入,强化企业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是水电施工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现扭亏增盈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项目成本管理是水电施工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施工成本管理一直是水电安装工程日常经营管理的中心工作,成本管理贯穿于施工生产及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各个层面,对施工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施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虽然不是今天才提出的课题,但对于目前日趋白热化竞争的建筑市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则显得更为重要,而对于我们水电施工企业来说,则是必须摆在十分重要位置的大问题。在目前的客观条件下,如果我们还是停留在计划经济年代那种朴素的、一般号召式的成本管理模式上,那么我们就有可能会由于实际成本的居高不下,在经济上陷于十分被动的局面,甚至可能会由于经济问题的困扰而造成项目施工的无法运转,而施工项目运转成效又直接涉及影响企业在市场上的信誉和生存。所以,我们现在迫切地需要实实在在地面对和解决有关成本控制的一系列问题。

2水电建设项目施工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

成本核算对象,是在成本计算过程中为归集和分配费用而确定的费用承担者。

2.1确定原则

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一般应根据工程合同的内容、施工生产的特点、生产费用发生情况和管理上的要求来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划分要合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相互之间没有联系或联系不大的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合并起来,作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这不能反映独立施工的工程实际成本水平,不利于考核和分析工程成本的升降情况;相反,成本核算对象也不宜划分过细,否则会出现许多间接费用需要分摊,增加核算工作量,又难以做到准确核算成本。

2.2划分方法

(1)水电安装工程一般应以每一独立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单位工程为成本核算对象,对大型主体工程应尽可能以分部工程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2)规模大、工期长的单位工程,可以将工程划分为若干部位,以分部位的工程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3)对同一工程项目、施工单位、施工地点和结构类型,且开工竣工时间相近、工程量较小的若干个单位工程,可以合并作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

2.3建立工程成本明细帐

成本核算对象确立后,所有的原始记录都必须按照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填制,为集中反映各个成本核算对象应负担的生产费用,应按每一成本核算对象设置工程成本明细帐,并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以便计算各成本核算对象的实际成本。

3水电建设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主控因素

3.1技术因素

技术系统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主控因素的核心。施工活动的关键是技术性活动,因此,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是技术系统的重要内容。

3.2管理因素

工程施工项目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较全面的施工技术知识、较高的组织领导工作能力,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顺利实现项目目标。

3.3资金因素

资金是项目管理系统的关键部分,工程施工是一种生产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经济活动过程。工程施工要投入人、材、机及资金,投入太多会造成浪费,投入不足又会影响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技术保障,管理者全盘计划与生产要素的投入是相伴发生的,是一个投入和产生的过程。

4水电建设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应对措施

4.1组织措施

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组织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工程技术部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和进度的负责部门,应在保证质量、按期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先进技术,以降低工程成本;经营部负责合同实施和合同管理工作,负责工程进度款的计量与支付工作,处理施工索赔等问题;财务部负责工程项目的财务工作,及时分析项目的财务收支情况,合理调度资金。

4.2技术措施

(1)制订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

(2)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求各种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新工艺。

(3)严把质量关,杜绝返工现象,缩短验收时间,节省费用开支。

3.3经济措施

(1)人工费控制管理。包括改善劳动组织,减少窝工浪费;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

(2)材料费控制管理。包括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合理堆置现场材料;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制度。

(3)机械费控制管理。包括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搞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

(4)间接费及其他直接费控制。包括精减管理机构,合理确定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节约施工管理费等。

5水电建设项目施工成本的控制方法

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

在成本管理依据上,要制定一套符合市场实际的内部施工定额。在组织上,首先要确定公司层面成本管理的牵头部门和责任人,代表企业行使成本控制职权;其次要分别明确项目部、施工班组以及各专业成本管理的责任人,下达成本控制责任指标,要把成本指标分解到所有相关部门和个人,实行全员控制。在政策上,要实行责、权、利相结合。这是成本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项目经理及各专业管理人员都负有成本责任,相应地应享有一定的权限。包括用人权、财权等。

(2)建立现代化水电企业管理模式。

掌握工程信息,做好工程投标工作。工程投标是成本控制的重要前期工作。工程要中标,首先要掌握准确的工程信息,明确这些工程信息后,综合分析决定是否参加该工程招投标。成本预测,确定成本控制目标。成本预测的内容主要是使用科学的方法,结合中标价,根据各项目的施工条件、机械设备、人员素质等对项目的成本目标进行预测。首先,测算所需用工,确定工程项目采用的人工费单价。其次,测算所需材料及费用,重点对主材、地材、辅材、其它材料费进行逐项分析,核定材料的供应地点、购买价、运输方式及装卸费等。

(3)实行全过程控制。

施工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的整个周期。因此,要从投标开始至中标后的实施及竣工验交实行全过程成本控制。在投标阶段做好成本预测,签好合同:在中标后的施工过程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制定好成本计划和成本目标,采取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手段,控制好事中成本;在竣工验收阶段,要及时办理工程结算及追加的合同价款,做好成本的核算和分析。此外,还应加强合同管理,搞好工程索赔,提高项目成本的管理水平。

(4)工程竣工验收过程中成本核算与管理。

工程项目完工后,要及时进行竣工审计。在一些实际问题处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项目工程总收入,应以甲方签认的工程价款结算单为准。没有得到甲方签认的有效凭证,不得以收入入账。在建工程全部列入实际成本,不得留有余额。核对与甲方往来,对预收和应收工程款,必须与甲方核对一致,防止在预收、应收工程款、在建工程等科目中隐藏问题。各种材料,要求做到工完料清,没有库存。防止滥购价高、质次材料或多购材料转嫁于下一个项目负担。允许分包的工程,按合同逐一清算,弄清各个合同完成总价、已付款、欠付款,对超合同付款必须查明原因,落实责任。欠付款要制订还款计划,原则上由项目经理负责清还。

清理各种往来款项,分清性质进行处理。内部单位和人员借款,必须清理完毕。外部单位往来,能清算的清算,实在不能清算的,落实责任人员清理。对于项目遗留问题要抓紧时间追踪处理,以防久拖不决,给企业留下悬案,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重视工程索赔

除采取现代化管理方法外,工程索赔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进行索赔时,要针对合同里明确规定的索赔条款,成立由熟悉合同、懂经营管理的人员组成的索赔小组进行处理。在施工过程中,注重原始记录和监理签证手续的完善,详细收集整理与索赔项目有关的各种资料,编制完成并按规定时限报送正式索赔文件。理出索赔的重点,加大索赔的力度,转变思路,讲究策略,做好沟通和谈判工作。

(6)推广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

在水电工程施工中,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是减少施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要加强项目施工技术、试验、质检、机械制配等方面专业技术人员的力量,实施技术攻关,大胆尝试、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并把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小创造、小发明纳入本单位的奖励序列,鼓励技术改造和新工艺、新产品的应用。同时,要学习同行业施工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实践应用经验,通过技术创新和新工艺、新产品的应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工程管理的对象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气象;信息系统工程;监理

根据信息产业部的《信息工程监理暂行条例规定》,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是指依法设立且具备相应资质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受业主单位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合同,对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监理本身是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中一个中间环节,更多的是为建设方实行监督的义务,疏理协调项目的管理,使之更快、更准确、更完整地完成。

1 气象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气象信息系统是以气象行业用户需求为驱动的复杂系统。在气象信息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多种的参与者,主要有系统用户(即建设方人员,包括高层决策者、中层管理人员以及操作人员)、系统开发承包商、硬件供应商和网络施工承包商等。涉及的技术也比较复杂,涵盖了计算机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结构化布线工程、智能大厦工程、软件工程、系统集成工程以及有关计算机和信息化建设的工程及项目等方面的多种技术范畴。如此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在建设中没有合理、有效的监理机制发挥作用,想到达到预期建设目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对从目前已有的工程和项目进行调查分析,我们发现气象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1)系统质量尚不能满足业务应用的基本需求。气象信息系统工程质量评价受气象行业用户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而评价信息系统的几个要素,如系统性能的稳定性、安全性,系统操作性(界面、操作方便性等),以及系统的可维护性、扩展性等因素,则受限于气象行业用户的信息化专业水准,无法做出准确、合理的评价。

2)工程进度无法有效控制。由于行业用户缺乏专业知识,使得工程进度快慢几乎完全受承包商的左右;

3)项目文档、项目源码不全甚至缺失。用户仅注重开发进度及建设进度,忽视了项目文档的重要性以及其对项目维护和性能扩展的重要意义;部分用户甚至在项目完成后没有留下开发程序源码,对开发过程中使用的软件来源也不甚清楚,以至于在使用中产生版权纠纷;

4)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系统业务需求变化频繁,无法有效调整项目建设进度。气象信息系统工程的开发过程受到实际业务流程变化的影响,会有需求多次反复的情况出现。

6)重硬件轻软件,重开发轻维护,重建设轻使用。用户对于软件的价值无法做出有效地评估,对于使用中需要维护工作量定量不明确,以工程建设为目的,忽略了项目的使用价值。而实际项目运营过程中维护所需的工作量和技术因素,更没有列入规划中,导致了工程建设后无法有效地投入使用。

除此之外,部分信息系统还存在着项目资金使用不合理或严重超出预算、安全漏洞和隐患等方面的问题。

从分析来看,这些问题目前已经严重阻碍着气象信息化建设进程,甚至产生了“豆腐渣”工程、烂尾工程和废弃工程。有些项目虽然投入了大量资金,系统却没有有效构建运行;有些项目虽然建立了系统,却无法有效实现既定目标,获得预期效益。如此导致了许多项目投资见不到效果,见不到效益,这实际上使气象信息行业建设方蒙受了极大经济损失。

2 气象信息系统监理的重要性

气象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知识密集、高风险的系统工程,其相关的关键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从上面的分析看出,许多出现问题的信息系统工程,除了缺乏技术、人才等原因外,更为重要的是缺少一套合理的管理运行机制进行对项目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督管理。所以“监理参与”这一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1)行业发展的需要。由于气象行业信息化的发展,为了提高信息工程建设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实施第三方监理就势在必行。这样有利于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管理工程,用比较小的成本付出,达到预定的考核目标。

2)建设方的需要。气象行业的建设方往往不是经常进行同类项目的建设,一般来说,他们不可能既具有丰富的信息工程管理经验,又懂得有关信息化专业知识,熟悉经济、法律等相关内容,所以提出的项目需求往往说明不全面、不够准确。而国家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成立的监理公司或监理事务所由具有丰富工程管理经验、精通技术、懂经济、法律的专业人员组成,有一整套规范的工程监理手段和措施,可以弥补建设方的不足,并在质量、投资、进度控制、合同管理等方面起到有效的作用。所以说,对信息系统工程实施第三方监理是建设方的需要。

3)项目承包商自身的需要。在气象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由于有监理方的介入,包括监理工程师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对于承包商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都起到了直接推动和促进的作用。

总之,随着气象行业信息化过程的快速推进,气象信息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引入第三方监理已成为气象行业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

3 气象信息系统监理

3.1 监理人员基本能力

气象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人员是否能够承担监理工作,需要从多种层面进行能力鉴定。从知识结构的角度看,监理人员需要具备的知识主要包括信息系统理论、项目管理以及相关的软硬件知识;从工作经验的角度看,监理人员应该具备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实施、开发等方面的经验,具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经验,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从人员隶属关系的层面看,监理人员不应该与建设方、承包方有任何隶属关系,从而保证监理工作能够公正、公平地开展。

3.2 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监理单位授权行使监理职能,监理工程师遵循科学、公正、遵纪、守法、诚信、守约的职业道德,凭着高度的责任心和智慧,采用建议、协助、检查、督促、协调、审定、确认等方式,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并根据国家的有关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采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对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参与者的行为进行监督、指导和评价。从而制止建设行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确保建设行为合法、合理又经济。一般来说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内容主要有: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三控制主要是指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费用控制;两管理是指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一协调是指协调业主方和承建方的关系。本项内容在国家相关管理规定都有明确规定,本文不再赘述。

3.3 监理的实施步骤

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一般从咨询、需求分析开始,到设计和实施,主要划分为项目前期的准备、项目招投标、项目实施和项目试运行验收等几个阶段。所以监理工作的主要的实施步骤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3个阶段。

事前控制主要有:协助业主开展需求分析。协助业主完成招投标工作制定和熟悉项目监理大纲。事中控制主要包括:检查施工准备情况;对工程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协助业主方对项目质量、进度进行控制;主持协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变更,调解合同双方争议。事后控制主要包括:协助业主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帮助业主制定系统运行管理规章制度;系统维护阶段。

监理工程师必须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对项目进行控制。

3.4 监理需要发挥的作用

气象信息系统工程中引入第三方监理,可使信息系统工程实施得更科学、更合理、更经济、更可靠,并为建设方带来多方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引入监理的可以弥补了建设方在项目管理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方面的不足;有效减轻了承包商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实施的工作量;客观公正地处理建设方和承包商的技术和合同管理上的争议;采用通用的监理方法体系,降低了项目实施的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

4 小结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参与,为工程的顺利建设、实施和运维提供了保障。监理依赖自己的丰富经验,根据信息系统工程和气象行业的特点进行协调、监督,为建设方提供质量、进度控制等一系列的服务,协助建设方建设出性价比最佳的信息系统,有效地实现既定目标,获得预期利益。随着气象行业信息化的全面展开,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真正实行和落实,将为气象行业现代化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何曙光、李钢,齐二石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研究,天津大学学报,2004.

[2]叶言苓、马小强,第三方监理在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中的作用,计算机与现代化,2005.

[3]周鸣,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存在的必要性和充分性,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

工程管理的对象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核算

1.问题的提出

成本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搞好成本核算工作,是实现企业成本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对最大限度地挖掘降低成本、费用的潜力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如何做好成本核算工作,是会计人员必须认真思索的问题。

2.成本核算若干具体问题

2.1关于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问题

目前,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成本核算对象过于粗放。当然,成本核算对象如果划分的过细,会出现许多间接费用需要分摊,徒然增加核算工作量,事倍功半,缺乏现实意义。成本核算对象划分要合理,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确定呢?

成本核算对象的划分方法大致有如下四点:⑴建筑安装工程一般应以每一独立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单位工程为成本核算对象,对大型主体工程应尽可能以分部工程作为成本核算对象。⑵规模大、工期长的单位工程,可以将工程划分为若干部位,以分部工程作为成本核算对象。⑶同一工程项目,由同一单位施工,同一施工地点、同一结构类型、开工竣工时间相近、工程量较小的若干个单位工程,可以合并作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⑷企业内部独立核算的机械施工、运输单位使用自有施工机械或运输设备进行机械作业,其成本核算对象一般应以施工机械和运输设备的种类确定,或者直接以每台机械或设备为成本核算对象,俗称“单机核算”。

2.2关于成本项目的确定问题

成本核算对象确定后,所有的原始记录都必须按照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填制。为准确反映各个成本核算对象应负担的生产费用,应按每一成本核算对象设置工程成本明细帐,并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建筑安装工程成本项目一般包括直接人工费、直接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用。每项费用都有其特定内容,也都有与其他费用相关之处,熟悉这些,对成本核算非常重要。一般项目都能正确设置成本项目,但在使用中却容易出现概念不清的问题,仅以直接人工费项目为例。直接人工费项目包括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工人的工资及自工地仓库运料至施工现场的运输工人工资等内容,但不包括材料采购人员、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及材料到达工地仓库以前的搬运、装卸工人工资。但实际工作中,把材料采购人员的工资列在人工费项下的却不鲜见。企业内部独立核算的机械施工、运输单位使用自有施工机械或运输设备进行机械作业,其成本项目一般分为人工费、燃料及动力费、折旧及修理费、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用。

2.3关于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和使用问题

运用“工程施工”科目应注意的问题是,属于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其他直接费等直接成本费用,可直接计入,间接费用则先在“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月份终了,再按一定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合同毛利”科目核算各项工程施工合同确认的合同毛利。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完工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

运用“制造费用”科目应注意的问题是,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应当计入“管理费用”科目,不在本科目核算。期末,按照各成本核算对象应负担的间接费用进行分摊,借记“工程施工—合同成本(间接费用)”,贷记本科目。

运用“机械作业”科目应注意的问题是,从外单位或本企业其他内部独立核算的机械站租入施工机械,按照规定的台班费定额支付的机械租赁费,直接记入“工程施工”科目,不通过本科目核算。该科目贷方记录分配计入“工程施工”、“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的费用。

运用“辅助生产”科目应注意的问题是企业下属内部独立核算的机械作业单位,所发生的生产费用,应在“机械作业”科目核算,不使用本科目。该科目贷方记录分配计入“工程施工”、“机械作业”、“管理费用”和“其他业务支出”、“在建工程”等科目的成本或费用。

2.4关于成本核算程序问题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施工企业和单位须执行建造合同准则,并按规定在会计期末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因此,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程序较以前有了重大改变。具体表现在增加了对合同预计总成本的计量、对完工进度的计算和当期合同收入、合同毛利和合同费用的确认。

2.5关于各项费用的具体核算与分配问题

⑴人工费的核算。首先由劳动工资部门根据考勤表、施工任务书和承包结算书等,每月向财务部门提供“单位工程用工汇总表”。然后财务部门据此编制“工资分配表”,按受益对象计入成本和费用。

⑵材料费的核算,必须由物资管理部门根据发出材料的用途,划分工程耗用与其他耗用的界限,只有直接用于工程的材料才能计入该成本核算对象的“材料费”成本项目,而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耗用的材料及各种施工机械所耗用的材料,应先分别通过“制造费用”、“机械作业”等科目进行归集,然后再分配到相应的成本项目中。

⑶机械使用费的核算。租入机械费用一般都能分清核算对象,自有机械费用,应通过“机械作业”科目归集并分配。分配方法主要有台班分配法、预算分配法及作业量分配法。

⑷其他直接费的核算。其他直接费一般都可分清受益对象,发生时直接计入成本。

⑸间接费用的核算。间接费用的分配一般分两次:第一次是在已完工程和未完工程之间进行分配,第二次是将第一次分配到已完工程的费用再分配到各成本核算对象中。分配的标准是,建筑工程以直接费为标准,安装工程以人工费为标准,产品(劳务、作业)的分配以直接费或人工费为标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工程项目的粗放型成本核算模式,会计人员除必须严格按《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办法》的要求正确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外,还必须结合企业的成本管理目标,进一步细化核算工作,组织协调好相关业务部门,才能从成本管理中挖掘出效益,才能为不断提高项目的利润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丽雅.财务管理学[M]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工程管理的对象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Q938.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气象灾害防御绩效管理是针对气象科技发展创新的一项开创性管理工作,和这政府部门和气象部门加强合作的有效管理方式,不但促进气象部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也是气象工作政府化的重要体现,不断总结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的成果,建立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是做好气象防灾减灾的基础。首先,要明确气象防灾减灾的绩效管理目标。政府制定气象防灾减灾的绩效目标是绩效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其次要根据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要求,利用气象科技手段,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承担部门职责和工作任务;再次,建立规范合理的的绩效评估方法对目标实施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编制绩效管理评估报告,分析问题,完善绩效管理的相关措施,不断总结经验,进而实现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的规范化,促进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有效地开展。

一、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上,气象防灾减灾的绩效管理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不断深入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气象防灾减灾的能力,促进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有序进行,坚持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首要目标,不断完善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科学管理机制,利用先进科技,增强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提高综合防御水平以及对突发气象灾害的应急能力,利用现代化的绩效管理技术,促进气象防灾减灾的工作落实。

(二)基本原则上,在坚持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基础上,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要坚持以战略导向、机制创新,注重实绩、客观公正,直观简明、便于操作,动态监督、持续改进等原则,不断开展针对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工作的试点,探索政府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的高效模式,同时注重对气象防灾减灾的宣传工作,从而增强公众对气象灾害的防御意识和知识水平,为减少气象灾害的做好保证,进而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二、建立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的有效机制

(一)建立完善的气象防灾减灾的绩效管理体系。首先从部门管理机制上完善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工作,成立省、市、县三级的气象防灾减灾的管理体系,建立气象防灾减灾指挥中心,加强组织上对气象灾害管理的领导和协调机制;其次要制定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工作流程和方案,明确各个部门职责和任务,并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管理工作的定期检查;将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城乡社会发展的规划中来,经费纳入部门财政预算;利用气象科技手段进行组织编制、各种气象灾害的规律和防御手段,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设施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提高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探索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工作,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灾害信息共享平台,覆盖国土资源部门、气象部门、水利和农业等部门联合监测预警系统,创建灾害信息共享的平台,以实现对于突发气象灾害的预警信息,并逐步形成省、市、县三级组织衔接的规范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体系,利用科技手段加强监测和预防气象灾害的发生,进一步明确气象灾害的预警信息权限、流程和工作机制等,为气象防灾减灾的绩效管理工作作出有效保障;此外,减少重大气象灾害的复杂的审批成程序,创立灾害信息的“绿色通道”,在灾害第一时间让公众了解,拓宽信息渠道,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方式来告知灾害情况,同时要加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的完善,建立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点,以便于及时地传递和预警信息,从而做好气象防灾减灾的全面工作。

(三)强化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工作的社会管理。政府公共部门要做好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工作,建立全方位的气象灾害调查收集网络,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筑物等抵御气象灾害能力普查,推进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建设,编制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落实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行政许可,开展防雷安全联合检查,加强防雷行政监管;在重大工程项目、经济开发等项目建设前,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避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四)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根据气象灾害特点,组织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将气象信息员队伍纳入政府应急救援队伍,配备移动监测设备、防护设备和应急通信设备。

三、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具体绩效考评方式

绩效考评结果可采用百分制计分,计分公式为:绩效考评综合得分=(过程管理评价得分+年度结果评价得分)×60%+公众满意度得分×40%+创新工作加分-核查监督扣分。

过程管理评价。按照各项指标内容、完成标准、权重系数及计算规则,利用报送数据统计得出实时、动态的系统评估结果,并向被考核部门实时反馈评估结果,督促其随时改进工作。

年度结果评价。对于体现防灾减灾效果和成绩的指标,统一进行集中汇总考评。

察访核验。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部门要适时开展察访核验和督查抽查,核实考评过程和数据的真实性,加大对数据不实、虚报瞒报等行为处罚力度。

第三方评价。满意度调查,可以由统计局采取入户统计、问卷评议、电话访问等方式,对气象防灾减灾社会公众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估。通过门户网站、天气官方微博、24小时气象服务热线、手机短信平台等开展常态化的公众满意度调查。同时要加大农村偏远地区人员、灾害敏感人群和弱势群体的调查比例和评估结果权重。

参考文献:

[1]刘志刚.加快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J].达州新论,2008(04)

[2]方佳俊,罗敬军.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J].新重庆,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