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用工程管理制度

公用工程管理制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公用工程管理制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公用工程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一、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市政公用工程的承建单位在进行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其追求的目标除了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还包括了建筑承建单位所在企业的利益问题,承建的利益支持着企业的正常运转,也是所在企业的发展的根本,所以承建单位对于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成本作出的预算以及对于成本的控制方面都需要作出严谨的监控,但是往往现在市政公用工程在成本控制方面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问题。

主要的表现是:市政公用工程的项目建设在成本的预算制作过程中已经出现了考虑的步骤的状况,做出的预算已经不能完全的满足市政公用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需要,主要的体现在对于预算的执行力度不够,工程的成本预算与项目实际执行的状况不符合,使得预算的执行管理趋就于形式,另外,在项目的管理之中有时甚至会产生克扣建筑材料、机械维修保养的费用等等,使得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问题受到预算不足的影响,不但造成了市政公用工程在建设中存在了建筑材料的浪费,还致使建筑的成本控制不当,资金的浪费以及造成建筑单位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利益的损失。

2、对于进度与成本以及质量的关系处理不当

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建设之中工程的施工进度的时间长短都间接地与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状况相关,也就是说,当施工单位为了增快施工的进度,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要增加施工人员的数量,机器设备的数量,在必要的时候还会引进新的技术手段,可以说,这些因素的变量都会造成成本的必然增加;另外,当承建单位急于增加工程的施工进度,极易出现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细节的忽视,做不到合理的改善施工设备与人员之间的协调,往往会影响市政公用工程建筑的质量问题。以上这三者的利益在施工的过程中时常的出现矛盾,而工程的承建单位又做不到合理的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经常出现一味的重视工程的质量而忽视了工程的进度,导致承建单位违反了市政公用工程的合同中的相关规定,或者是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成本的控制下,不合规的承建单位甚至会将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使用在市政公用工程之中,盲目的追求工程的施工进度,导致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

3、监督机制的完善程度不够

市政公用工程的项目管理机制中一个重要的机制就是对于工程的监督机制,也是对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做好严格监控的最重要的环节。但是目前的市政公用工程的项目管理机制中问题最为严重的环节就是对于工程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主要的表现在监督管理人员对于管理的办法掌握的不好,大多数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上,甚至有些监督管理人员对于监督机制存在着些许误区,无法做到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并且对于现施工现场的没有做到严格的规范化管理,没有规范的书面的规章制度对于施工现场的人员进行要求,对于质量的监管,尤其是建筑材料的质量把关做的不好,给市政公用工程的工程建设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不能做好完善市政公用工程中的项目管理机制。

二、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控制

1、认真控制好物料的品质

建设材料对项目的总体品质以及费用等有很大的关联,制定有关材料试验、检验计划和人员培训计划,在材料供应上满足既便于施工使用,又能保证质量。根据现场实际进度,及时编制供应物质计划(包括材料计划),认真做好材料采购活动,在购买的时候要确保其品质优秀,不应该为了低价而买性能非常差的材料,对于周转性的物资要结合项目的进展情况来开展采买工作。要认真的结合进度开展工作,以此来确保建设活动顺利开展,确保项目能够产生丰厚的效益。

2、切实提升参建工作者的综合素养

加强施工人员的的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使参加施工管理的员工懂得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主人翁的观念。要形成合理的管理体系,将责任具体到实际工作者身上,并由公司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使整体管理水平加强,从而保证各个岗位配备合格的人员,量人所用,从而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能力。

3、控制施工环境

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原因很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乍业场所、工作面等。因此,根据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为确保质量和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

4、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市政公用工程用工单位要以国家预算定额为依据,结合本单位实际管理水平,以科学合理的原则编制施工成本定额,作为成本管理的指导文件,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市政公用项目评估。按分部分项工程编制项目目标责任成本预算,测算项目盈利水平,然后依据评估结果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签订项目目标责任合同,明确利润指标、其他指标和对项目的考核、奖惩标准。施工生产环节必须根据项目施工生产组织的特点和管理需要,按可控性原则合理划分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以此作为成本费用归集考核的对象。

5、狠抓工程验收环节

市政公用工程强化施工质量管理,实行三级验收制度。城市市政公用工程建设项目的验收必须以国家现行的《施工验收规范》为依据。项目完工后,由项目经理发起,项目单位组织工程验收,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参与,现场对土建和设备部分进行验收,施工单位准备验收报告,征求各验收部门意见,并一次性提出整改要求,同时各方应在验收单上签字以示负责。

6、完善施工过程中监督机制,做到监督管理以人为本

监督机制不但可以对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做到保障,还可以对突发的状况进行及时的处理,监督施工人员的施工近况,对于施工的细节问题做好监督处理。期间还要建立有效地奖罚制度,在以人为本思想的辅助下,监督人员对表现优秀的施工人员进行有效地激励,对于出现错误的员工进行惩罚,增强其安全责任意识。不但如此监督人员还有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做到有效的保护,监督施工人员在施工的时候做好了安全保障措施,严格的维护现场的监理秩序,对于施工现场的突发状况做好应急处理,对于突发的大事件及时的上报给更加权威的机构进行妥善的解决处理。

结束语

市政工程项目的管理离不开专业的人才,所有市政工程管理人员必须树立严格的质量管理意识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和控制,与此同时工程项目的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也要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整个市政工程的质量。当前我国市政工程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水平,伴随着经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今后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将会有更多的市政工程项目投入到施工建设中去,相应的市政工程的规模和投资也会不断加大,使得政府和相关施工单位必须重视工程管理,改善工程质量,使其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l]张海成.施工管理对保证质量的重要性[J].建筑安全,2011(9).

公用工程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市政 公用工程 施工管理

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种公用项目进入大家的视野。由于市政公用工程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为了加强基础性建设,需要力争项目的施工权,从工程体系的实际施工进度出发,了解影响施工管理的因素,以加强现场管理,提升工程的质量为目标,将管理措施落实到实处。

一、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概念分析

施工管理体系是个复杂的工程项目,工程造价较高,涉及到很多人的经济利益,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对环境的整体影响比较大,在管理中会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因此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掌握管理要素,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市政工程受到内部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外部因素包括:天气、地形、周边社会关系等,内部因素包括:材料的供应、设备的工作效率及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基于影响因素的多样性,需要根据工期要求和项目施工费用,将原有的粗放式管理转变为集约化管理。

二、当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当前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程序混乱,各项管理程序无法落实到实处,增加了管理难度。以下将对当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安全管理意识不全面

部分施工单位多以经济效益为主,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提升工程进度,多是应付工作。其次由于施工程序比较复杂,为了简化程序,工作人员没有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施工,导致建设程序混乱,增加了工程管理的难度[1]。此外部分工程采用的是承包责任制,承包商仅需要按期交管理费即可,进而削弱了企业对工程质量的控制,直接影响公用工程的质量。

2.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安全管理体系是保证工程质量的理论依据,但是当前由于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导致管理没有理论依据,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差强人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公用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原有的管理体系和现有的质量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差距,没有根据实际要求采取同步的方式进行管理。其次是缺少必要的监督体系,公用工程涉及到很多管理程序,需要加强对不同管理程序的实时管理。但是由于管理者重视度差,没有将相关监督管理模式应用到实践中,实践中存在管理和监督漏洞,导致安全管理信息受阻。

3.管理人员综合能力不高

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在公用工程施工中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建设的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多是以在外来务工人员为主,很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对工程在体系的进度及约束条件了解不到位。其次部分管理人员无法及时发现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对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导致安全隐患逐渐增多,给工程质量带来威胁。

4.材料和设备管理不善

材料和施工设备是公用工程施工中的硬件设施,需要保证材料的质量和设备的工作效率,进而达到强化管理的目的。当前在材料管理存在很多漏洞,没有建立材料进场检验制度及材料安全管理体系,没有从正规厂家进货,材料进场时没有进行取样调查,导致材料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其次是设备管理不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到挖掘机、推土机及沥青摊铺机等设备,由于机器类型趋于多样性,需要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合理化操作。但是由于管理体系比较复杂,存在的违规操作的现象比较多,部分挖掘机即用于挖掘,也被用来装载材料,对自身安全性影响比较大。此外车辆超载的情况比较突出,不仅对道路损害较大,对交通安全也有一定的影响[2]。

三.如何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基于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管理者从实践出发,了解管理要点,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的目的。以下将对如何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进行分析。

1.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

施工管理体系是安全管理的理论依据,针对当前管理模式不完善的情况,需要从工程实践出发,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管理的规章制度,相关执行人员需要明确自身责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需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管理水平,合理编制管理内容,对各个项目进行编制,将其整理成指导性文件,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项目评估。其次需要根据工程施工的特点和应用条件,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为确保质量和安全创造有利的条件[3]。

2.增强安全管理意识

针对当前管理者安全管理意识不到位,需要制定安全的管理体系,不断增强管理者的安全管理意识。管理者需要深入到执行环节,了解施工程序的复杂性。在施工管理中,需要明确各类指导文件的作用,按照项目分类要求,合理编制预算体系和结算体系,考虑到工程造价的影响,明确利益指标,根据施工生产组织的特点和管理需要,将管理程序落实到实处,不断强化自身管理理念,促进公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提升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管理者是施工建设的主体,自身管理能力在实践中有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不断提升管理者的能力,加强施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到公用工程对社会各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大家的工作责任感。其次需要建立责任管理制度,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由总公司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技术人员进行演示训练,严格按照规定的管理程序进行操作,进而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建设人员的操作能力[4]。

4.加强材料和设备的管理

材料和设备在工程施工中有重要的作用,需要严把工程材料关和设备关。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因此需要做好材料管理工作[5]。首先需要从正规的渠道进货,采购人员要选择通过国家质量认证标准的厂家进行购买,进场后需要对材料质量进行监测,在保存阶段要注意对特殊材料的管理,避免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而降低工程质量。设备是施工的硬件设施,为了进行安全管理,要加强设备的看管,首先需要对设备进行验收,及时对其进行保养,了解设备当前工作状态,禁止出现车辆超载或者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对于不符合应用标准或者已经报废的机器要禁止使用,进而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结束语

市政公用工程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为了保证工程管理的有序性和安全性,需要从多个管理方面入手,将管理程序落实到实践中,做好管理工作。由于工程体系自身的复杂性,在实践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从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增强安全管理意识、提升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加强材料和设备的管理等方面入手,按照工程进度的要求,对工程体系进行实时检查,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最终达到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韦玉冰.有关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的研究[J]大理周刊,2013(18):90-93.

[2] 郑业进. 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17):200-204.

[3] 奉先伟. 浅谈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控制[J].中国房地产业.2012(19):290-294.

公用工程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体系

市政公用工程多数在城市内施工,战线长、露天作业、交叉施工、交通和环境影响大多是市政工程不同于其他建设类工程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也使得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有着显著的不同。

1、市政公用工程的特点

要做好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对市政公用工程的特点有所了解,然后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对策。市政公用工程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1作业场所多变,作业环境复杂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既有城市立交等高空作业,也有地铁等地下空间施工;既有跨河流的大桥施工,也有穿越山体的隧道工程;既有一次性作业,也有改造、整治等维护内容;既有主体工程,也有管线配套施工;既有郊区空旷的作业场面,也有市区交通拥堵地段的作业环境。因此,市政公用工程的作业环境有着相当程度的复杂性,这给安全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2 高处作业难度大,影响面广

城市市政高架、桥梁项目施工,不仅存在高空作业,而且往往下方两侧道路作为车辆、行人的交通通道,通行不断,对脚手架安全、高空吊装等都产生较大影响。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往往可能伤及过往车辆及行人,影响面大,给社会带来一定损害。

1.3 施工作业方法多样性

由于地理条件、地质情况等的不同,即使是同一种作业项目,其施工作业方法也可能不同,这也导致了安全技术及安全管理上可能存在很大的不同。

1.4 作业环境差

市政公用工程由于露天作业情况较多,受天气、温度影响较大,气候的变化往往会严重影响到施工和生产安全。此外,受交通的影响,不少市区工程本身存在着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1.5 人员安保知识贫乏

目前,市政一线工人大量从农村中农民转化而来,缺乏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经验,自身安全保护知识缺乏,对不良行为自控能力较差,人员流动性大,缺乏一系列的安保知识教育和安保制度的约束,容易造成这类群体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1.6 分包管理漏洞较多

市政公用工程存在不少分包情况,公司往往仅派几个技术人员到现场配合管理。人员配备本身不足,分管安全的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使得分包情况难以在施工期间建立和落实企业责任制,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产生了较大影响。

2、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需要依据市政工程的作业环境、作业方法、作业人员等生产特点建立严格而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来避免或减少一般安全意外事故和轻伤事故,最大限度地确保施工中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2.1 思想保证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处理好安全与思想的关系。常言道:思想是人体的灵魂,思想决定行为。人们做事,也总是离不开思想的指导。我国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生产的总指导方针,也正是要求我们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或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以最大可能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要通过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从思想源头上提高职工安全作业意识,提高职工安全技术水平和知识。安全教育首先要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意义的认识,以增强关心人、保护人的责任感;其次职工必须熟悉施工工艺、方法,施工生产危险区域及其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再次就是结合自身工种特点,加强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知识包括特殊作业安全防护的培训教育。

2.2 技术保证

市政公用工程的特点决定了施工生产中的安全技术涉及面广泛,需要解决的问题多样。技术保证就是要在对施工要求与安排、施工环境、技术设计、监控管理的要求以及相关事故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存在的事故要素(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起因物、致害物和伤害方式等),通过整理、分析、评价,建立起适应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科学的技术保证措施,以控制或消除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发生,杜绝重大安全意外事故和伤亡事故,避免或减少一般安全意外事故和轻伤事故,最大限度地确保建筑施工中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在贯彻实施安全技术措施时,要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的交底;安全设施、防护装置实施应列入施工任务单,责任落实到班组个人,并实行验收制度;加强对安全技术措施实施情况的检查,并建立与之匹配的奖惩制度。对于大型体或大面积、结构复杂的重点工程,除在施工组织总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总体措施外,还应编制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措施,详细制定有关安全方面的防护要求。

2.3 组织保证

企业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企业负责人应在企业内部设置安全组织机构,机构的设置要体现高效精干,有较强的责任心,有丰富的现场实际经验,便于统一指挥、步调一致。机构负责监督、检查、指导企业的安全生产执行情况,确保安全指令的顺利下达,安全措施落实以及安全防护设施的到位。同时负责查处企业安全生产中违章、违规行为,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及相应处理。

一般来讲,安全组织机构的具体设置视企业的规模而定。大中型企业要有独立、专业的安全管理机构,小型企业则根据具体情况,可只设置兼职工作人员。对于工程队比较集中、工种不多、作业简单的项目,安全管理机构可只设到队一级,下面设一名专职安全员。对于大规模、复杂的项目,则相应组成相当规模的管理组织,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要保证组织机构行之有效。

2.4 制度保证

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保证就是要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实现制度化安全生产管理。安全制度的制定依据要符合安全法律和行业规定,制度的内容齐全、针对性强。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应体现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反映企业性质;应明确界定各级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应面向生产一线贴近职工生活,让职工体会并理解透彻。

一部合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领导的正确决策,有利于规范企业和企业职工行为,有利于指导企业生产一线安全生产的实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最终实现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公用工程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市政工程;安全管理;安全教育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3.076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市政公用建设工程投资大幅上升,特别是大型的道路、桥梁、排水、污水处理站、隧道工程等日益增多[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难度加大。其次市政工程与其他建设类工程不同的是,它是受环境和交通影响的,从而导致其在安全管理方面与一般的建筑施工场所存在明显的不同[2]。在现阶段建筑行业对安全生产加大监管力度的条件下,安全问题形势依然严峻,对于施工难度尤其大的市政工程施工安全形势亦不容乐观。面对如此严安全形势,如何遏制建筑行业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针对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生产现状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扭转安全生产的不利局面,对当前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来讲,挑战前所未有。

1 市政工程特点

1.1 涵盖面广,施工条件差

市政工程施工不但有像桥梁、立交桥等空中施工,还有如地下通道、隧洞等地下作业;不光有单项施工,还有供水、排水(包括排雨、污水)供电、通信、供煤气、供热等系统工程;还有像架空线路工程、道路轨道交通等主要工程,以及不同电压级别的供电杆线、通信杆线、架空管线及无轨杆线等相关配套作业。所以,市政工程的施工涵盖面非常广泛,且施工条件非常差,需要对其进行严格安全管理[3]。

1.2 高空作业难度大,影响大

市政工程项目中如架空杠线工程、立交桥工程,不光是空中施工,两边还有机动车道路、人行通道,对高层脚手架、空中吊运设备的安全性能要求更加苛刻。

1.3 施工作业方式多,流动性大

市政施工流动性大,施工设施、防护设施多为临时性的,容易使施工人员产生临时观念,忽视施工设施的安全,不能及时消除隐患[4];同时因为地质条件、地理位置等状况有差异,同样的工程量,所采用的施工方式也不一定相同,造成在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方面常常存在较大的差异性[3]。

2 提高市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措施建议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需要依据市政工程的作业环境、作业方法、作业人员等生产特点建立严格而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来避免或减少一般安全意外事故和轻伤事故,最大限度地确保施工人员和财产的安全[5]。以下是本文所考虑的一些针对新形势下市政行业安全管理的一些举措。

2.1 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

建立健全以企业法人代表为核心的责任体系在早期的安全管理中一直被提到,但是其具体的实施不容乐观。各级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良好,各级别职能人员对安全职责的落实到位却需要加强,单依靠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去强化责任制的落实是起不到作用的。因此,需要从思想层面增强建筑生产领域各单位各级别人员安全生产的责任感,这是重中之重,需要从根本上落实;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各级人员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与相关部门配合的的积极性,使安全生产工作有效开展。

2.2 严格执行施工安全技术规范规程

“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是我们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一根标尺。企业各级管理人员与施工作业人员都必须熟悉相关安全技术规程、规范与标准的要求,并严格按照其要求落实执行,不得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作业人员必须熟悉相关安全技术规定及其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企业在开展安全管理活动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安全技术管理制度,严格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定、监督以及实施程序,将安全技术资料归档制度落实到位。

2.3 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

目前建筑行业施工队伍素质水平较低,市政施工队伍尤甚如此,很多作业人员对规章责任无视,胆大、冒险蛮干心理较强,对此,必须重视上岗前或作业前的安全教育培训,尤其要重视对“三类人员:的培训,特别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宣传,通过宣传挂图、安全科教电影、报告讲座、开展安全竞赛及安全日活动;另外组织实地参观、现场教育、介绍事故案例;组织班前班后安全会议,根据三类人员文化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力求做到切实有效,使三类人员受到良好的安全教育;各企业要设立劳动保护教育室,这是保证安全知识教育、交流安全生产先进经验的重要场所,需要采取各种形式来保障并推动安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2.4 企业安全文化的建立与落实

企业安全文化是全民安全文化的一个分支,在某些领域,一些企业已经具有了独特的企业安全文化模式,但具体的落实情况因行业特点步骤不一致,但其对安全管理工程有着很大的支撑帮助。因此,针对市政行业安全管理困难大的问题,需要本行业将企业文化与安全文化相结合,从精神层面加强企业各层次人员对于安全的重视程度,这也时是本行业需要在今后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重点加强的一点,其不仅关系着行业的短期效益,对于行业的长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世华.市政工程安全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浙江省市政行业协会.市政工程管理基础知识[M].杭州:市协出版社,2007.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朱汶迁.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公用工程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为进一步规范有限空间外包作业行为,强化外包单位的安全意识,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根据国家和公司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规定,结合生产实际,特制定有限空间外包作业管理制度。

一、目的

在有限空间外包作业中,为明确各方安全责任,认真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预防有限空间事故的发生,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二、依据

1、《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2013年第59号令)

2、《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

3、《相关方及外用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

三、范围

凡在公司区域内从事有限空间作业发包和相关方承包有限空间作业项目的均在本制度的管理范畴内。

四、职责

(一)

发包单位的安全责任

在公司范围内需委托或发包给相关方单位(简称承包方)实施有限空间作业项目工程的,项目管理单位(简称发包方)应履行以下安全责任:

1、严格审查承包方的安全资质和作业条件,严格控制承包方的承包范围,严禁承包方再行转包。

2、对符合承包作业条件的相关方办理相关安全资质备案手续,签订项目施工作业合同,同时签订包括有限空间作业在内的安全管理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

3、审查承包方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方案,对其方案的安全可行性和有效进行确认,并对安全措施的落实和进行作业过程的监督管理。

4、作业前,应对承包方作业人员履行安全教育和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安全管理和现场协调的职能。

5、协助承包方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手续,督促承包方及其作业人员严格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有限空间“一备兰查”和“先隔离、再通风、又检测,后进入”的制度。

6、检查承包方在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安全工具和防护装备的配备和使用,对承包方人员的作业行为和安全措施的执行进行现场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作业的违规行为。

7、作业完毕,督促承包方做好现场作业人员的清点及安全撤离。

8、发生有限空间事故,督促承包方及时上报,并协助作好现场应急救援及善后事宜。

(二)承包单位的安全责任

1、承揽符合安全资质和作业范围的有限空间作业项目,自觉接受发包方(含项目所在区域的生产单位)的安全管理。

2、建立包括项目负责人、安全监护人、作业人员在内的安全管理网络体系,制定包含有安全职责的安全管理制度、有限空间作业规程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方案,上报发包方审查合格后贯彻落实;为作业人员提供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及安全防护用具,为作业现场配备防毒、防火、防爆等应急设备或救生设施。

4、进入承包作业区域前,必须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其了解存在的危险因素、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和紧急避险的技能知识。

5、开工前,对作业设备、安全器具、人员状态及现场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和确认,并及时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手续。

6、作业中,严格执行发包方及所在区域生产单位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及作业安全规程,认真执行现场监护及作业安全确认,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先通风、后检测、再进入”的制度。

7、主动接受发包方及所在区域生产单位人员的现场管理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违规行为和隐患,要发时纠正和处理。

8、作业中发生异常情况或出现事故的,立即停止作业,组织人员撤离,并在确保人员自身安全情况下,参与事故抢险和应急救援。

(三)生产单位的安全责任

1对进入本生产区域的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方实施安全管理对世级

以上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进行审查、审批,对相关方报送的作业安全措施进行符合性检查。

2、对进入本管辖区域的相关方人员履行安全告知、现场检查、作业条件确认等安全管理。

3、为相关方提供符合安全作业的工作环境,并为相关方的有限空间作业提供便利条件。

4、对本辖区发生的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实施事故抢险和现场救护,并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紧急疏散等应急支援和支持。

(四)安全部门的管理职责

1、负责对有限空间外包作业的安全监管,对相关方进入公司施工作业的进行安全资质备案管理。

2、对承包方提交的级有限空间作业许可手续进行审批,对其作业和防护措施的有效性进行检查。

3、对有限空间作业进行综合监管,对发现的违规行为和现场隐息以管处,并路促有限空间外包方进行隆患项目的擎改落实

4、参与有限空间事教应急救援处置工作.对发生的有限空司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5、根据有限空间作业变化以及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变更,及时对本制度进行修改或补充。

五、管理流程

(一)严格审查承包方作业安全条件

工程管理部门或各生产单位需委托相关方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应依据公司在相关方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对承包项目作业的相关方进行严格的作业条件审查。主要审查内容如下:

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方案

(2)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4)有限空间安全教育制度及相关记录

(5)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6)有限空间事故应急预案

2、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护设施

(1)一氧化碳检测仪及氧气含量检测仪

(2)机械通风设备(密闭空间或仅有单个出入口的有限空间)

(3)空气呼吸器、长管呼吸器等应急逃生设备

(4)安全照明灯具、安全带、安全绳索、安全梯、安全支架等公用安全防护器具

(5)

灭火器、现场呼叫联系的通讯工具

(6)个体防护用品(安全帽、劳保鞋、防护手套、护目镜)安全护栏以及现场警示标志

3、有限空间作业人员条件

(1)作业人员应身体健康,用工年龄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凡患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以及身质较弱的不宜从事有限空间作业。

(2)项目负责人应熟悉作业现场环境、工艺,有及时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

(3)现场监护人应有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工作负责,反应灵敏,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予以示警信息,紧急通知作业者撤离。

(4)作业人员应具有基本的操作技能,并持有国家规定的专业作业资格证。

(4)

作业人员应具有基本的操作技能,并持有国家规定的专业作业资格证。

(二)签订协议明确双方安全责任

发包单位在与承包方签订施工作业合同时,必须同时签订包含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内容的安全管理协议,明确双方的安全责任。管理协议应包括以下内容:

1、明确外包方的管理职责分工和双方的安全权利及义务。

2、明确应急救援设备设施的提供方和管理方。

3、明确对突发异常事件的应急救援的程序、措施以及职责和义务。

4、明确作业中的其他安全注意事项。

(三)强化作业现场管理

1、外包单位必须在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区域前办理有限空间工作许可审批手续,并附相应的记录资料。双方签宁并经许可审批部门签字同意,方可进入现场从事有限空间作业。

2、承包方在单个独立的区域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有发包单位对作业进行直接安全管理。

3、如进入生产现场从事检修、交叉施工等有限空间作业项目的,承包方还须接受所在区域生产单位的安全管理,服从生产单位相关人员对其进行的入场安全培训,安全告知、现场管理和违规处罚。

4、无论独立区域还是在生产区域,发包方均应对承包方进行全面安全管理。

5、在生产区域作业的,由生产单位对发包方和承包单位实施统一协调、管理。

6、做好有限空间作业中的安全交底,防止因安全交底不清而引发事故。

(四),有限空间作业程序及安全要求

承包单位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应按作业审批、作业前的准备、作业的组织和实施、撤离、总结评价等流程,做好各阶段的安全工作。

1、作业许可证的审批

(1)进入二级以上有限空间作业点作业的,承包方必须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严格执行中批程序,经管批单位签字同意,方可进入作业,未经许可或审核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作业。

(2)进入三级有限空间作业点的,承包方必须制定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并经发包方管理人员或生产单位相关人员对安全措施的执行确认,方可进入作业

3进入一级有限空间作业的,乐创方办理许可手续,经发包方或生计单位(进入生产区域作业的)审查,报公司安全部门审批。

(4)在独立区域进行二级有限空间作业的,由发包方对其许可手续进行审核签批,并对作业安全实施管理。

(5)进入生产场所区域的二级有限空间作业的,由所在区域生产厂的厂级管理部门对其许可手续进行审批,并对作业过程进行过程控制管理。

(6)许可审批单位在作业审批时应对作业项目负责人及监护人、现场联系人等进行明确,并对其作业安全管理提出具体的要求。

2、作业前的准备

承包方项目负责人接到任务后,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听取发包方项目管理负责人员对作业内容以及危险因素和防范重点的告知。

(2)到现场对作业环境及相关设备设冠、作业条往进行熟悉和了解。

(3)对作业成员进行分,对安全提出具体更求

(4)编制作业安全方案,填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并按规定程示履行电报

(5)对作业用的设备、

器具、安全防护装各以及应怎救护设施进行准各

3、作业的组织和实施

承包方作业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做好以下工作:

(1)作业人员接受现场安全培训或安全告知教育,对作业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对安全工器具进行检查。

(2)在作业区域设置警戒线和警示标识,如夜间作业,还需设置警示灯光。

(3)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以及使用的安全工具和必要防护器具。

(4)对作业场所的安全条件进行确认,对连接有毒有害物质的设备设施的隔离措施进行检查,并对现场通风进行确认。

(5》由专业人员对作业现场氧合量和有涛有害气体浓度进行检测,检测合格方可组织人员进入。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

人员不得进入。

动火作业,

氧化硕应小于12.5%.作业场所一氧化碳氧含量浓度应低于30ppm,氧含量为19.5-23%,流化氢浓度应低10ppm,加低于安金值范围,迁入人员必须采取佩戴正东式空气呼概器

并增加现场机械通风设施,加大通风量和换气次数。

6,作业环境发生变化或

作时

小村的还应对作业场所进行重

新检测《锤2个小时定时检测

晚定生上方象和防控措泄的执

行或补充。

(6)作业环境发生变化或工作时间超过

2

个小时的,还应对作业场所进行重新检测(每2个小时定时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作业方案和防控措施的执行或补充。

(7)作业期间,要保持连续通风,确保空气流通,禁止使用氧气进行通风换气。

(8)作业过程中,负责人和现场监护人要密切观察作业状况,并与作业人员保持通畅的联系,定时呼叫,对作业现场安全进行确认。

(9)一旦发现异常,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人员紧急撤离。

4、撤离

作业完毕后,现场负责人应清点人数和设,并组织人员撤离和撤除设备、设施,恢复作业现场原状。

公用工程管理制度范文第6篇

一、清理依据、目标和原则

以《招标投标法》和《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合同法》、《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行政执法,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完善管理制度,着力解决工程建设中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问题,维护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秩序,促进工程建设市场健康发展。

二、清理范围、内容和问题处理

各县(市、区)、市直各有关部门要对2011年以来新开工、投资额500万元以上的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的工程项目进行排查,检查处理工程项目涉及的施工、监理、勘察设计、招标等单位和个人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问题。

清理内容:1、无资质证书的企业、个人或者有资质证书的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利用其他企业的资质及名义投标和承接工程;2、通过出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其他方式,允许其他企业或个人以本企业名义投标或承接工程;3、各县(市、区)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可以认定为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的行为。

对清理检查发现的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问题,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对违法违规的市场主体,视情节轻重,给予限制市场准入、降低或取消从业资质、吊销执业资格、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处罚。对主动查找、纠正问题的,可视情况从轻或减轻处理;对顶风违规、边清边犯的,长期挂靠借用、违规出租资质的,特别是涉及金额巨大、发生安全质量事故、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加大处罚力度,直至清出工程建设市场;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同时,要将企业或个人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问题列为不良行为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布。

三、组织责任和任务分工

此次专项清理工作,按照条块结合、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由各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工程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专项治理办)具体负责本地区、本部门的组织实施工作。

市直有关部门的任务分工如下:

(一)市建设局牵头负责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专项清理工作;

(二)市交通运输局牵头负责公路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项目的专项清理工作;

(三)市无线电管理局牵头负责无线电建设项目的专项清理工作;

(四)市水利局牵头负责水利工程项目的专项清理工作;

(五)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国有企业工程项目的清理工作(重点是矿山、冶炼、化工石油、机电安装等专业工程项目);

四、时间安排

2012年5月31日前,各县(市、区)、市直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方案》,结合各自实际,研究制定专项清理工作实施方案,完成动员部署等准备工作,并将方案报送至市专项治理办备案;

6月1日起,各县(市、区)、市直各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工程项目排查,纠正处理发现的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问题,并于9月20日前将阶段性工作情况报市专项治理办;

10月20日前,市专项治理办完成对各县(市、区)、市直各有关部门专项清理的检查、总结和向省专项治理办报送阶段性情况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近年来,工程建设中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问题比较突出,严重扰乱正常的工程建设市场秩序,给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容易诱发腐败问题。各县(市、区)、市直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克服畏难情绪,把专项清理作为贯彻落实《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的重要举措,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作配合,认真抓好落实,并做好迎接中央、省、市的抽查、检查准备工作。各级专项治理办要加强监督检查,对组织领导不得力、清理检查不认真以及群众举报投诉较多的县(市、区)和单位,要重点督办。市专项治理办将加强调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并适时组织力量开展重点督查。

(二)要严肃认真组织实施清理检查工作。各县(市、区)、市直各有关部门应把核查现场实际施工、监理、勘察设计、招标等单位的有关情况作为这次清理检查工作的重点。一是核查中标单位的原始招标投标文件和合同,核实现场实际施工、监理、勘察设计、招标等单位是否为中标单位;二是核查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及现场主要管理人员是否与投标文件中一致,并查看相关人员的资质情况,核实中标单位与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及主要工程管理人员有无合法的人事及社会保险关系等;三是全面清理纠正违规问题。不仅要清理挂靠借用资质投标的问题,更要清理纠正为了收取“管理费”等利益而违规出借资质的问题,同时要严肃处理行政监管部门监管不力和失职渎职的问题。

公用工程管理制度范文第7篇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积极务实谋划下,水利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精诚团结、克服困难、群策群力、勤奋工作,按照“以改革保稳定、以项目促发展、抓管理促和谐”的总体思路,园满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充分发挥了水利部门的职能作用,开创了水利工作的新局面。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工作总结

(一)、常规水利阶段性工作全面完成

在抗旱保春灌方面,根据年初气候状况和水库蓄水情况采取科学调度、强化管理尽量减少跑、冒、滴、漏等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水源,实现国管灌区实灌面积5700公顷。在农田水利建设上,在秋收开始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全市农田水利工程进行了全面踏查,制定了任务计划并落实到了各乡镇。今秋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任务120.35万立方米,其中:饮马河堤防土方加固74万立方米,长度25.34公里,涝区排水干支渠清淤26.42万立方米,长度80.82公里,灌区干支渠清淤4.6万立方米,长度20.7公里,小河流治理11.83万立方米,长度21.03公里,黑土地治理3.5万立方米,治理面积1100公顷。计划施工时间,饮马河堤防土方加固10月20日至11月5日,其它项目10月25日至11月5日.

(二)、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1、落地项目的实施情况2、今后项目的储备情况

(三)、水管单位制改革取得可喜成果

按照国务院和省、市有关部门的要求从xx年开始运作,经过艰苦努力,在xx年年初完成了改革的关键步骤。先后完成了定岗定编,落实了两项经费,水管单位公益性岗位事业编制已获市编委批准,水管单位两项经费市财政局已列入财政预算,通过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初步达到了理顺体制、机制灵活、人员精干、管理科学、服务优质、运转高效的目标,建立起了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此项工作得到省水利厅高度认可,外省市、省内县市多次到九台学习经验,并为今后的项目争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四)、水行政执法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

(五)、渔业生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六)、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进展顺利

按照《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和《吉林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按照水库移民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多一个不能漏的原则,在对移民填表、照相、建立档案等仔细登记核实的基础上,从波泥河、沐石河、西营城等13个乡镇,114个行政村13000多报名的身份不明确的人员中最后核实4547人为因建水库搬迁人口,将4547人的档案资料及时报送省里,为每人每年争取600元扶持资金,做完了前期工作,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移民农户手中。

(七)、内部管理工作进一步得到完善

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以来,从水利系统的实际出发,从解决过去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在机关管理、后勤管理、工程管理、财务管理、环境管理等各方面理顺管理体制,健全管理制度,强化管理手段,改进管理方法,使全系统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在机关管理及基层班子建设方面,通过自上而下的征求意见,制定了水利局机关工作制度,在遵守工作时间、请示报告、文明办公、上传下达、参加会议、因公出差、严守机密、提高工作效率、公章使用、公文运行、机关学习、档案管理、廉政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制度。使机关作风有了明显转变,全体机关干部组织性、纪律性有了进一步增强,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了明显提高,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基层管理制度及考评体系,堵塞了基层管理方面的漏洞,提升了基层班子的战斗力。

在后勤管理方面,制定了办公用品管理、招待费管理、其它用工用料管理、差旅费管理、车辆管理、办公室卫生及安全四防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机关后勤管理工作既规范化又人性化。

在财务管理方面,严格执行主要领导一支笔审批制度。报销单票据需有经办人签字、财务人员审查、主管领导审核、主要领导审批方能报销。同时为加强对基层单位活动的监督管理,制定下发了水利局财务管理体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控制了铺张浪费和不合理开支。

在环境管理方面,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经多方协调努力筹集资金对局机关后院xx平方米地面和办公楼前面路口、楼内卫生间进行了整修、在办公楼顶设立了水利标致使水利局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办公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创造了一个清洁、文明的工作环境,职工精神为之一振。

公用工程管理制度范文第8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成本;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成本控制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成本控制不但需要企业的管理制度作保障,职工们的积极性来推动,科学的方法来实现,还需要涉及到工程管理方方面面的措施和方法的不断完善和规范,这都需要企业去认真的研究和不断的改进,不可能一墩而就。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化推进.城市市政工程的项目也越来越多.市政工程的施工成本也随之不断增长,使市政工程施工成本与施工质量、施工效率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这与市政工程建设促进城市和谐、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宗旨明显相悖。市政工程建筑企业应在关注工程施工的社会效益的同时充分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在保障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经济效益.进而提升企业经济利润.保障企业长远发展。

市政施工成本主要影响因素

现阶段,我国现有市政施工企业绝大多数还是国企或是改制过来的企业,多半都还隶属于政府部门,尚未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自身存在着很多问题,企业机构臃肿、管理粗放、项目管理模式落后、管理人员素质低下、成本意识淡薄等等,这些问题都使得市政施工企业成本过高难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

工程施工成本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对城市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的市政工程.市政工程施工成本的直接影响因素主要有施工直接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施工机械成本、施工措施成本等:工程施工中的间接影响因素主要有:施工管理费用等类成本。施工直接影响因素中的材料成本是所有施工成本直接影响因素及间接成本影响因素之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项.一般可占到工程施工总成本的60—70%,这主要是由市政工程本身的特殊性决定的.另外施工材料的市场价格也是直接影响施工材料成本的一项重要因素.施工材料市场价格还有不断波动的特点.为工程施工材料成本增加了不确定性。施工人工成本主要取决于施工量及用工量及单位人工成本.与承包单位的组织与分配制度及管理水平也有一定关系。市政工程施工中必定会出现施工机械成本.这项成本有随施工技术及机械水平的提升而上升的趋势.且与人工成本之间存在明显的反比关系。施工措施成本主要是指施工中的综合性费用.该项成本直接受麓工现场条件影响。间接影响因素中的管理费用主要取决于施工单位的施工管理水平。

2.明确施工成本组成.完善施工成本管理流程

2.1明确施工条件及成本构成

市政工程施工之前.承包单位应对施工现场地质条件、地理位置及总体环境进行了解和勘测,以便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施工计划与施工方案.避免施工现场的地理与环境因素对施工质量及施工成本造成影响。施工前还应根据具体的施工计划与施工方案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分类、细化,依照施工中的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再对施工方案中的人工费用计划、施工机械费用计划、施工材料费用预算施工措施成本预算等类型的直接施工成本进行细化.同时将工程施工管理等间接施工成本分析并细化。最终得出明确的工程施工过程成本控制类别与具体控制项目.以便之后对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进行进一步的具体管理与控制。

2.2完善施工成本管理流程

在对施工方案与计划中的各项施工成本进行分类与细化的基础之上。施工单位应根据具体的施工成本控制项目制定并完善施工成本管理流程。施工成本管理流程主要取决于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类型及成本产生环节,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的施工流程规划.依照施工流程和施工种类箭淀合理的施工成本管理流程.使成本管理工作既不与施工流程及施工类型冲突,又能够有序、高效地进行。

3.实施细节成本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产生环节多而复杂.成本本身也有很多类型.施工单位应根据不同的成本类型及产生环节.结合以往成本控制管理经验,实施针对性的细节成本管理。通过对施工中的每个细节成本的有效控制.实现施工整体成本的有效降低。

3.1施工材料成本管理

施工材料成本是所有施工成本直接影响因素及间接成本影响因素之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项.一般可占到工程施工总成本的60~70%。可见对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成本进行严格、有效管理对降低施工整体成本的关键性。施工单位应在明确市政施工及施工材料的特殊性的基础上,建立信息化、技术化的人才信息网络,加强市场价格信息调研.并重点管理施工材料供应商.将不确定影响因素对施工材料成本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提高对施工材料成本的掌控能力.切实降低施工材料成本。

3.2施工人工及机械成本管理

施工中的人工成本与机械成本存在一定的反比关系.其中的人工成本主要取决于施工量及用工量及单位人工成本.与承包单位的组织与分配制度及管理水平也有一定关系,而机械成本的大小与施工技术水平、机械化程度紧密相关。施工单位应充分认识到施工中的人工成本与机械成本之间的关系.改善单位施工中的人工组织及管理模式.完善分配制度.有效协调施工中的机械与人工比例.避免人工或机械资源的元效浪费.不应盲目提升施工中的机械化程度,通过对施工中人工与机械的有效组织及分配,整体降低施工人工成本及机械成本。

4.提升施工成本管理水平.注重动态管理

施工中的各项成本都与施工管理水平直接相关,整体提升施工成本管理水平是降低施工成本的根本。施工单位应动员全体施工人员.提升全员施工成本管理与控制意识.全员参与施工成本管理.采用成本管理新技术.借鉴其他工程施工中的成功管理案例.多措并举,全面提升施工成本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另外应注重对施工中不确定因素的动态管理.根据成本影响因素的变化.灵活调整成本管理模式。

5.结束语

总之.市政施工单位应充分认识到施工成本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及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在重视施工社会效益的同时.关注施工经济效益,明确市政旌工中的成本构成特点及影响因素,通过完善施工成本管理流程、实施精细化成本管理、实施施工成本动态管理、全面提升施工成本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在保障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经济效益,进而提升企业经济利润.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陶燕芝.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成本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J].管理观察,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