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

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产品设计;结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6-0161-01

一、结构主义的特征

结构主义起源于法国,后扩展至整个欧洲大陆。但“结构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哲学派别,而是由结构主义方法联系起来的一种广泛的哲学思潮”;其观点“大多与一定的专门的学科有联系。”例如,在哲学和社会学中的阿尔都塞结构主义,在历史哲学中的富科的结构主义,在美学和文学评论的德里达、巴尔特结构主义,在心理分析中的拉康结构主义等等。这些结构主义大家们虽然在理论、思想上有共同之处,但差异性也是存在的。如此自然给回答什么是结构主义这一问题带来很大的困难。文学结构主义大师之一的库勒曾悲观地说,“以考察这术语怎样地被使用去为结构主义下定义是不可能的;(其结果)只能导致绝望。”尽管如此,对结构主义有独到研究的纪本崧在考察诸种结构主义者的研究实践所表现的特征之后,认为注重结构、强调对结构的分析是所有结构主义者共同具有的最基本的原则。

二、结构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要素

结构主义在创始时受到几个方面的影响,如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理论;心理学的格式塔(或形式)理论;文化人类学的结构功能主义等。然而,学者们又一致认为,语言学家索绪尔对结构主义创立之影响则是最主要的。然而,不管是哪个学科的结构主义,在方法、理论和思想上都具有两个共同原则:整体原则;关系原则。

1.整体原则。结构主义注重整体,认为事物的部分或因子仅是通向研究事物本质的要素。单独的部分之所以有其自身的意义、功能,有其自身的确定性,是因为它的所有的一切,都归属于整体,都只有参照“整体”才能够表现出来。换句话说,脱离了整体,任何部分就无意义可言。整体不等于部分机械地相加之和,对于部分而言,整体具有逻辑上的优先权。

2.关系原则。结构主义认为,现实的本质并不单独地存在于某种时空中,而总是表现于此物与它物间的关系之中。关系不仅紧密相关某研究对象的整体与部分,而且统摄宇宙万物间的各种系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不在于对组成事物诸要素本身的认识而在于对各要素之间复杂关系的认识。

结构主义哲学的整体观和关系的观点具有系统论的雏形。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在设计中应用整体、系统和联系的观点,正是现代设计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结构主义对产品设计的影响

关于结构主义哲学影响下对产品的功能性、情感性、社会性的更深层面认识,即由符号学语言学研究衍生出产品语意学,并将产品语意的传达划分为三个层面,功能语意传达层面、情感层面和意识形态层面。首先,产品语意学的研究对象不仅仅只着眼于产品本身,而是将“产品――人――环境”看作是一个整体,研究的重点也不仅仅是这三者中的某一个方面,而是将重点放在“产品――人”、“产品――环境(自然环境、人类社会)”以及“人(作为产品的创造者和使用者)――环境(自然环境、人类社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上。

在结构主义影响下的产品设计研究中,我们必须用新的眼光来审视“人”作为产品的创造者和使用者的地位问题。在一些结构主义学家的理论体系当中,结构主义原则还包括“消解主体”原则。即应用整体和关系的观点来考察“人”的地位。在这一原则下,人失去了万物中心的地位,人不再是创造者和支配着,而是作为结构或系统中的一个因子而存在。结构主义者认为,在各种门类的社会科学中,所谓对人的研究,如何探索人的本质等,其途径不是直接地研究人自身,而是要研究那种与人类有种种关系总和的整体。因此,个体之存在的意义就必然让位于社会的整体。在这种原则下,人的意义并不在于本身,而在于在整体或系统中人与人、人与各要素、人与整体之间关系的总和。

以往的产品设计,将人作为设计的中心,产品设计以满足人的需求为中心,这种对人的需求的满足是功能性意义上的满足,很少考虑到人的心理性需求,人与环境、产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被割裂开来,这一点在产业革命之后直到现代主义产生后的几十年里尤为突出,所造成的结果是产品设计外表生硬,浪费严重,破坏自然环境。

结构主义出现之后,产品设计的中心仍然是“人”,但是这种中心地位却发生了内涵性的变化。在结构主义影响下的设计中,把人的地位消解为人与产品、人与环境(社会)等各种关系的总和,为人的产品设计中体现的不仅仅是对功能性的满足,更注入了情感因素、社会责任和价值观念等等要素,因为这些要素本身即隐含在人与产品、人与环境(社会)等各种关系之中。

在创作理念上,设计师们在强调功能和情感的同时比以往更加提倡设计社会责任,一方面从自然的形态中寻找设计灵感,借鉴各种有机形态、曲面风格、历史的装饰等来达到高情感化设计;另一方面,将可再生、循环利用、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等理念融入到设计当中,以期望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范文第2篇

后结构主义正是对结构主义的继承和超越,“福柯、德里达、巴特、拉康等人,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打开了崭新的思想空间。但他们几乎在同一时期不约而同以语言学为思想资源,他们都具有异端的特征,反抗整体性和打破等级秩序,以哲学或形而上学历史的怀疑与颠覆,专注于文本阐释,以一种晦涩的文风写作等等,都显示出共同趋向,也在创造一种趋势。他们的观念、立场和方法,把哲学以及文学研究引到一个全新的道路。”[3]后结构主义强调主体性,反对教条式的整体性研究,注重研究范式的开放性、多元性,这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实践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

一、后结构主义视域下的课程观

后结构主义课程观是在结构主义课程观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结构主义课程观强调结构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后结构主义是由结构到解构,再到建构的过程。多尔在课程建构上提出了4R的基本原理,对后结构主义背景下的课程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丰富性,指的是课程深度、意义的层次、多种可能性或多重解释;(2)回归性,指一个人通过与环境、与他人、与文化的反思性相互作用形成自我感的方式;(3)关联性,一方面指“教育关联”,即课程中的观念、文本、教师、学生、媒体等诸多因素互动而组成的庞大的网络,另一方面可以称为“文化关联”,指课程之外而形成的课程母体在文化上的各种联接。(4)严密性,后结构主义架构中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统一起来,“不确定性”意味着选择的多样性与系统的开放性;“确定性”意味着每一种观点都有特定的假设和背景[4]。笔者试着结合以上理论特点,提出了以下观点:

1.课程内容的丰富性

后结构主义课程是一套较为成熟、丰富、且具有自我更新功能的课程体系。一是要建设旨在培养人文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选修类和通识类课程群,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到与之相关的道德、情感、科学精神、社会等“软科学知识”;二是构建相关课程群,畅通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渠道,跟进当今科技发展前沿,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三是开设创新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直觉等思维。引导学生掌握各种科学研究方法,对各种社会现象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和研究,

2.课程内容的实践性

后结构主义强调主体性,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为此学校要科学设计实践性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构建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以团队的形式完成实践教学任务,教师在其中要充分发挥其引导、评估等作用,鼓励学生尝试新方法、探索新问题、形成新思路。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坚忍不拔、刻苦钻研的科学品质,养成团结互助、攻坚克难的团队精神。

3.课程体系的成熟性

笔者试着结合控制论原理,将后结构主义视域下的课程体系的成熟性研究分为准备环节、评估环节、总结环节及反馈环节四个方面。第一,准备环节。组建由教师、家长、教育专家等代表组成的评估小组,要求评估成员了解控制论原理、学校培养方案等,熟练掌握数据收集及分析的方法。第二,评估环节。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求:1、评估对象广泛性,调查对象要求涉及到各个年级,各个年龄段以及不同性别的学生,确保调查取样具有代表性;2、评估方法科学性,采用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学生能力测验、座谈会等形式,科学广泛地收集数据。第三,总结环节。它要求评估小组成员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真实、科学地统计分析,总结优势与不足,形成全面的关于课程体系成熟性的调查报告,以此指导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的改进等。第四,反馈环节。它是课程体系优化升级的重要阶段,它将总结环节形成的科学数据及时反馈给学校、家长、教育专家等,用以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后结构主义视域下的教学观

后结构主义是对结构主义的批判和超越,它强调突出主体的个性化、强调教学内容的多元化、鼓励营造开放和谐的课堂环境,这些思想映射到后结构主义的教学观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景线。

1.鼓励营造开放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各自独特见解,展开热烈讨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及审美特点,课件设计上讲求视听效果,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要设计有新颖的课题,实施小组讨论的方式,教师在全程中负责讨论方向的引导以及讨论结果的评价,真正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后结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生的主体性是天然的,要让每个学生比较自由地享受到综合性、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由外至内的转移和内化,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必须成为自己知识结构的建构者。在这种理念下,强调教师首先在对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运行机制等分析清楚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感性认知、原有基础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但这只是意味着建构的完成,学生个性化认知的过程还必须在建构的基础上,再结合自身的实际进行解构,以此不断循环,促使学生的认知经验螺旋上升。

3.强调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结构主义注重共时性分析,它将其深层结构归结于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接,忽视历时性分析。而麦卡琴认为:“课程,我认为是学生在学校通过隐含或公开的课程计划所学习到的东西,以及由于没有被涵盖于课程计划之中学生没有机会学习的东西,这些没有机会学习到的东西,用艾斯纳的话说就是‘虚无课程’。”[5]后结构主义认为教学内容可以包括:(1)涵盖在计划课程之内的知识;(2)包括学生从同辈之间习得的知识;(3)包括学生从学校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等方面获得的东西;(4)学生从“虚无课程”中获得的知识。后结构主义的教学内容充分将提供学生学习的机会放在了首要位置,具有极大的意义和影响。

总之,后结构主义思潮在20世纪下半叶对欧美的理论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它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了结构主义思潮,促使整体性向开放性体系转变,促使演绎性向发散性转变,促使客观性向相对性转变。虽然后结构主义在其发展中仍未完全的成熟、完善,但我们可以清楚地预见其开创性的理论思想必定会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产生持久、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幼蒸.结构与意义—人文科学跨学科认识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2] 李克建.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视角.全球教育展望,2007(9).

[3] 陈晓明,杨鹏.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在中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古德 家庭观 后结构主义

1964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古德出版了家庭社会学名著――《家庭》,受到了社会学界的普遍重视。 1982年得以再版,再版时作者对该书进行了许多修改和补充,再一次系统重申了他的学术思想,并被翻译为多种文字。1986年,中国学者魏章玲将《家庭》一书翻译成中文,中译本的出现,为我国家庭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在本论文中,笔者意在从对古德家庭观的认识出发,尝试解析其家庭观中的后结构主义思想。

一、文献分析与推导

1. 问题的缘起

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际上对于家庭社会学的研究从微观领域转向宏观领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的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反映在家庭研究上表现为家庭结构趋于多样化,家庭功能多元化,这些变化不仅引起社会学,也引起哲学、史学、经济学等各界学者的注意,推动家庭社会学的现代化并向应用科学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的古德完成了大量的学术论著,成为其家庭研究的黄金时期。

笔者在进行专业课学习时,对古德此阶段的家庭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认真考察了古德思想中的角色关系、性别模式和社会分工的联系、工业社会中的亲属关系网络(社会支持系统)的建构、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并意外地发现其思想体系中的后结构主义影子,而绝非是利用后结构主义思想解释古德的家庭观,这是对古德家庭观的新理解,也是对家庭社会学研究的一种新视角。

笔者根据已有文献推导出对于“多元差异”分析框架的文本性建构,作为一个分析框架,“多元差异”包括多元关系和相对差异两个子框架。综合已有文献,笔者发现在古德的思想中,存在“多元关系”(包括工业社会中的多元亲属关系等)和“相对差异”(男女两性相对差异)的相关分析和描述,而这一分析和描述与同一时期在法国兴起的后结构主义思潮(承认“差异”和“去中心化”)在理论认同方面有相契合的部分。据此,笔者从后结构主义与古德家庭观的关联出发,利用这一分析框架解析古德家庭观中的后结构主义表述。

2. 关于古德思想的研究

回顾对于“古德”思想的研究,文章不在少数。魏章玲在《评W・古德的一书 》③中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重视理论观点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作者认为,古德的理论核心是经验研究关系的一种结构或体系,并非常重视数据,反对想当然的推理方法。二、强调家庭在社会上的中心地位,认为社会是通过家庭来取得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三、主张男女平等,作者认为古德全书中贯穿了这一基调,并在角色分工上打上这一烙印。 四、作者认为,古德通过对西方、日本、中国、印度等国传统制度的比较,概括了全世界家庭模式的主要发展趋势,指出工业化并不能解释一切家庭变化。

而对于古德“亲属群体和关系网”的研究,蔡禾等在《城市居民和郊区农村居民寻求社会支援的社会关系意向比较》④一文中认为:美国社会学家古德(Good,w.j)的家庭研究支持了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以血缘为核心的亲属支援模式会慢慢扩展到以包括其他次属关系的社会支援模式。

与之不同的是,在《家庭革命》⑤一书中,作者陈功认为:美国社会学家古德是趋同论的代表人物,指出工业化改变家庭制度的进程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存在着的,尽管出发点不同,发展速度和道路不同,但都朝着“某种类型的婚姻制度”在发展,在婚龄提高、离婚率增加、家庭核心化、功能减少等方面都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趋同一致,并且这种趋同现象也是符合工业化发展需要的,等等。

尽管对于古德家庭观的研究种类繁多,观点多样,但是主要的研究趋势是对古德观点的理解与描述,理论上的深入考察比较少。因此,笔者对于古德家庭观思想进行深入考察并对权威理论进行重新梳理,探讨古德家庭观中的后结构主义思想。

二、后结构主义与古德家庭观的关联

1. 时代背景的关联性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社会学发展进程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这是一个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强势地位丧失,并随后呈现出理论流派或研究范式多元化的时代。这一时期的西方家庭社会学开始把研究重点转向现代化过程中的家庭变革及其趋势,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从离婚、生育率、两性关系、非婚生子,到人工流产、试管婴儿、同性恋、丁克家庭等等,并对未来家庭作出种种预测。而这一时期的美国因为越战的失利,社会中弥漫着消沉颓废的气息,所以,嬉皮士、性解放、权利归花儿(意思是通过爱情和非暴力实现社会改革)等现象相继出现,代表了整整一个时代的思潮,这一时期的古德,也迎来了他家庭研究的第一个高峰――《家庭》一书的出版发行。

与此同时,后结构主义思潮也在法国悄然兴起,并在美国盛行起来,主要代表人物有德里达、拉康、福柯、利欧塔等等。后结构主义思潮对西方的人文和社会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是在批判结构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思潮,作为一场思想运动,后结构主义对当代各种思想文化的转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后结构主义已经成为当代思想理论的基础,从文学批评、政治理论、文化研究到社会学、民族学等各个领域,后结构主义的踪影几乎无所不在。后结构主义作为一种极为广泛和无定形的思想流派,它的很多特征,如差异、去中心化等概念在古德的家庭思想中都有所体现。

2. 思想内容的关联性

古德在家庭研究领域的重大进展并不仅仅在于将家庭社会学的一些已知的命题归纳为原理、假定和定义,还有对社会变革中的家庭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工业化与家庭,性别模式与社会地位之变化,扩大的亲属关系。有学者指出:“工业化是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后现代主义在社会科学中出现,也主要是受到了法国后结构主义的影响,法国学者德里达为后现代分析提供了一种后结构主义研究路径,并不是单纯的理论姿态,而是介入伦理和政治的转型姿态,也是去转变一种存在霸权的情景,去叛逆霸权的思想和行为,后结构主义研究取向在当代社会学研究的亚领域中尤为明显,其中之一就是女性主义作家运用解构主义⑥分析父权话语”⑦。古德虽然不能称之为女性主义作家,但是从他关于“性别角色”的研究可以窥探出解构主义的踪迹,例如“差异”“多元化(非中心化)”概念等,古德认为男女两性在能力和才干上的生物差别是微乎其微的,两性差异主要是由社会因素决定的,个体在获得性别角色时,途径是多元的,包括工具性职责、表意性职责等等。

鉴于此,笔者对古德家庭观中出现的后结构主义现象进行一一表述。

三、古德家庭观中的后结构主义表述

1. 何为后结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是理论化的后现代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方法论,“去中心化”、“差异”、“多元化解构”等是后结构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认为“作为社会学主要研究对象的客体――主体性的人和社会(结构),在后结构主义者的视野中已经不存在了,社会结构也已经由形构走向了彻底的解构”⑧。虽然后结构主义最早出现在语言学及文学评论上,但是,在现代社会学领域中后结构主义的表现,主要在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显性是指在研究中直接采用后结构主义的相关术语,如布赖恩・特纳塔提出的后结构主义与女性主义之间的“选择性亲和”⑨。隐性是指在思想中所表现出的后结构主义思维或方法。而古德的家庭观中正包含着隐性的后结构主义思想。

2. 古德家庭观中的后结构主义表述

本文主要采用“多元差异”(多元关系和相对差异)的分析框架对古德家庭观中的后结构主义思想进行分析。在“相对差异”和“多元关系”的子框架下,分析古德角色关系、性别模式和社会分工中的相对差异,亲属关系网络和工业社会家庭中所体现的多元关系。

古德在探讨家庭中的角色关系时认为,男女两性在获得性别角色时存在“差异”,“意识形态、组织协作、社会压力、经济资源都会对家庭性别角色的分工产生影响”⑩,体现在两性角色关系上主要是“夫妻关系”等,也可以说是权威或是说权力关系,在夫妻关系中,古德以为男女双方在家庭中,所占有的资源存在“差异”,所遭受到的社会压力也存在“差异”,于是,在如何维持家庭稳定上,“如果男女双方都有利他主义行为,也就是说,双方在冲突中都能让步,或是双方有关对方角色行为是否合适的看法相似,或双方在相互交往中都能找到更多的价值,我们就能预言,他们的婚姻关系会比较完满。”⑾也是夫妻双方协作完成的,所以可见这种差异是相对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即使最幸福的家庭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权力制度,在过去几十年里,传统权威遭受了人们的非难”。⑿新型家庭权力关系在人们的需要下应运而生,即承认“相对差异”的情况下的家庭男女平等,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一种反传统的思想方式,“承认差异下的平等”赋予了前现代现象――“传统”更大的重要性(罗斯诺,1992年)⒀。

在性别模式和社会分工的解析中,古德意在证明,在传统社会中,家庭和社会内部社会分工(两性分工)主要是由阶级对立决定和引导的,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人存在生物性和社会性两方面,生物性差别不能作为社会分工的依据,古德使用“历史性社会分工”这样的话语来证明他的观点,是对人的社会属性的自我解构,打破了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二元对立,确切的说是对形而上学的以“ 阶级”的为中心的二元对立的等级结构之解构,同时在古德家庭观思想中也存在后结构主义的“一致性”,即“思维(理性)和存在(事物)的同一性”⒁,对于两性的劳动分工,男子有可能享有更高的特权,例如“行动自由、不照看孩子、能选择更有趣的职业”⒂等等,古德也认为在先赋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这也是男子的理性选择,古德在社会分工的社会现实中找到了验证,并站在现代化的角度上对当时的社会现状予以解析,也是古德思维与现代两性分工这一事实的一致性,因此也证实了“差异”是相对的,也是笔者在“相对差异”的子框架下希望予以验证的。

同时,古德也认为,在传统的社会中,亲戚关系被看作是核心家庭和复合家庭范围之外的社会关系,是由有组织的血统群构成,就像中国的宗族、日本的同族一样,是大家庭权利和义务的组合,处于中心地位。但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与更多的人、群体和组织发生社会关系呀,远比以往的社会要频繁的多,而其中有些外界关系对他们的生活来说比亲戚关系网要重要的多。因此,人们可以完全回避亲戚。这就是说,在现代条件下,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⒃由此可见,当一个社会实行工业化时,宗族、世系、亲属或其他血统群体就会遭到削弱和衰退,亲属关系网这一处在中心地位的社会支持系统随之瓦解,中心的地位丧失,也是亲属关系网“去中心”化的完成。但是,古德也承认,即便中心地位丧失,亲戚群体还是会继续存在,成为工业化的阻力。那么,这时的家庭模式该走向哪里?古德以为,在全世界,家庭模式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母系制衰落、共同的亲戚群体的影响的下降、嫁妆和聘金的流行程度下降、男女婚龄缩小、近亲结婚减少、离婚率升高等等,我们不难在古德对于家庭发展趋势的总结中看出:现代家庭中婚姻形式的多元化,例如,离婚率升高,传统家庭模式解体,于是家庭危机产生,嫁妆和聘金流行程度的下降,自由择偶的比例扩大,共同的亲戚群体已不再是夫妻双方的依赖,人们的交往群体由初级群体发展到次级群体,交往对象由单一人群向多元人群转变,妇女地位的上升,妇女加入到劳动力市场中,使劳动力市场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也使得男女两性不仅在生物性别,还包括社会性别上的相对差异的产生,也就是笔者在上文中提到的男女双方在家庭中,所占有的资源存在“差异”,所遭受到的社会压力也存在“差异”。

可见,在古德思想里,家庭的发展形势就是家庭的主客体在多元范式下的相对差异。纵观古德的《家庭》一书,从分析传统的家庭模式与家庭关系出发,发展到工业社会中家庭的特点,再到对家庭变革(本文特指离婚率的上升)领域的问题分析,我们能够清晰得里结出他对家庭结构的解构。

四、结论与反思

本文在建构“多元关系”和“相对差异”的子框架下,对古德家庭观中的角色关系、性别模式和社会分工、社会支持系统、以及家庭变革等几个方面进行解析,而强调“差异” “去中心化”是后结构主义者的共同特征,笔者试图从“多元差异”的分析框架中找寻后结构主义的特征。

首先,古德在论述性别角色和两性分工时认为,与传统社会不同,现代社会中两性地位不再是由单一的先赋条件决定的,而是由受教育水平、经济地位等多方面决定的。因此,个体在获得性别角色认同的渠道的多样化,多元化的渠道也使两性在社会分工存在差异。然而,就多元化视角下的两性差异,同样是在“多元差异”分析框架下得以解构。

其次,我们也看到,家庭所面临到的危机情况,在传统社会支持系统整合能力减弱的现今,使得本应处于中心地位的亲属关系网濒临瓦解,去中心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从另一个角度说,古德家庭观中的“差异”与“去中心化”是在传统和现代的转型中发生的,不仅仅是在“话语分析”的范畴,更多的是在对步入工业化的现代家庭的解构。

但是我们也看到,古德思想中的理论范围较广,观点种类多样,笔者也只是有意识地选择其表述中具有后结构主义特征的部分,这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巨大的变化下,家庭在传统与现代的嬗变中,所表现出的后结构主义现象。正如德里达认为,“后结构主义具有一种跨学科的语境,他作为一种整体的研究取向还没有出现,新的和旧的处于一种非寻常的、非线性的关系之中。”⒄

【参考文献】

1. 古德著,魏章玲译. 《家庭》.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6年10月第1版.

2. 乔治・瑞泽尔著,谢立中译 . 《后现代社会理论》. 华夏出版社. 2003年1月第1版.

3.夏光著. 《后结构主义思潮与后现代社会理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4月.

4. 郑乐平著. 《超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论新的社会理论空间之建构》. 2003年3月第1版.

5. 周怡著. 《解读社会――文化与结构的路径》.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3月.

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范文第4篇

语境中的文化是十分复杂的,从背景到现实都与西方大相径庭。文化研究在西方学术界是边缘性的,但其在中国语境中则是最新登陆的又一种"西方",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至少是象征性的中心性;但又并不尽然,文化研究又以其批判性、颠覆性、非正统性为中国学界那些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之外的边缘话语提供了声音。文化研究对当代中国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对当今的大众文化研究更是如此。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今中国的文化研究还无法应对当今中国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化现实。

诚如许多学者所共识的那样,中国虽是一个笫三世界国家,但在"全球化"的潮流中,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热点,这就为其自身复制了一个想象性的幻影。随着高速的城市化和消费化,一些大都市在生产/消费文化幻象方面,已与那些发达国家相去未远,也已基本具备了"后"文化的某些特征。为此,中国语境的文化研究就尤其令人关注。

一、

文化研究之所以成为西方自"语言学转向"以来,继文学研究之后的一种新的拓展,有着十分复杂的原因。其中不可忽略的一个因素就是:后结构主义(在美国解构主义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新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或提供了理论依据或提供了理论,直接引发了一种多维的广泛的文化研究的展开。所以在关注其中、文化、诸多因素时,不应因此便忽略了文本研究(自结构主义甚或是"新批评"以来的传统)的重要,尤以中国语境中的文化研究更是如此。与其说文化研究是从关注文本到关注社会,还不如说是将"文本"扩大化,走出了昔日仅仅关注"文学性"的狭小视野,而把历史、文化、社会亦视为一种"文本"来加以解读,并寻求其背后的"深层关系"。文化研究不是抛弃了结构主义以来"文本研究"的成果,而是将其作为一种知识背景在更为广阔的领域里加以运用。

当年,罗曼·雅各布森综合了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美学批评等形式主义流派的理论主张,试图以语言学的方法来探究"诗学",最终揭示出所谓"文学性"的奥秘。他了大量的所谓"经典文本",然而于"文学性"的发现却收效甚微。流风所及,在中国文学研究方面,海外华裔学者高友工等亦曾以结构主义方法分析中国的唐诗,著有《唐诗的魅力》一书,虽用力甚勤且不无新意,但距揭示出唐诗的"魅力"似仍咫尺天涯。诚如美国学者乔纳森·卡勒所言:"雅各布森的误解颇能给人以启迪,因为它清楚地表明,一个错误的假设是如何破坏了他的理论的。他毫无保留地接受了自己的解释,这说明他相信这一解释是正确的,因为它是语言学分析的结果。如果认为语言学提供了发现诗学格局的方法,我们就会自己把自己的眼睛蒙上,看不到语法格局在诗歌文本中真正发挥的作用……雅各布森提请人们注意各式各样的语法成分及其潜在功能,这对文学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贡献,但是,由于他相信语言学为诗学格局的发现提供了一种自动程序,由于他未能认识到语言学的中心任务是解释诗学结构如何产生于多种多样的语言潜在结构,他的分析实践是失败的。"(引自卡勒著《结构主义诗学》1975年)多年以后,他在一本讨论文学理论的小册子里更为明确地谈道:"……理论著作已经在非文学现象中找到了’文学性’――可以用这个最简洁的字眼称呼它。人们通常认为属于文学的特性其实在非文学的话语和实践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了。""如果文学是一种脱离了语境,与其他功能和目的脱离的语言,那么它本身就构成了语境,这种语境能够促使或者引发独特的思考。"可见正是由于当初结构主义者们对"文学性"的追寻,才使后来的人们最终放弃了这种在封闭中的努力。文学,永远都不可能是"纯"的。既然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即是隐喻性的,就算是历史文本也从来都无法摆脱其"文学性",那么语言学文本分析的各种方法也将适用于历史文本、大众文化、政治宣传乃至广告的分析研究,所不同的是其目的已不再是探究"文学性",而是通过破解其中的所谓"文学性"(修辞建构),揭示出这些文本的"虚构"性,揭示出其背后权力关系、意识形态的种种诡计与合谋。换言之,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文化研究,看上去各自所处的不同,观念也各异,但在就文本的语言学研究方面,其彼此间还是有着一条相互关联的线索的。就美国的情况而论:从不满于实证批评、历史批评、印象批评、新人文主义批评,到关注文学自身研究的新批评,可以说是一个从不关注文本的极端到只关注文本的极端的转换;随着欧风吹拂,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尤其是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相继到来,引发了美国解构主义的鼎盛。然而解构主义对"中心"的巨大的颠覆性,又注定要为居于"边缘"的性别、种族、阶级、文化提供一种理论思想上的"核武器",而由此展开的各类文化研究又势必会走出文学,面向文化。这一看似反反复复的过程,绝非物极必反式的简单的重复或回归,而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深化的进程。而中国语境中的文学/文化研究所缺失的恰恰就是这一进程。这无疑是中国许多学人的一种先天不足。

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范文第5篇

一.结构主义与罗兰巴特

在法国,结构主义批评最富成果与最有价值的当属叙事学,而提起叙事学就不能不提到罗兰巴特。罗兰巴特对“文学以及一般文化现象的系统研究,对巴尔扎克、拉辛等作家具体文本的批评实践,使他成为西方现代结构主义思潮在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代表”1而他对结构主义文论的创新与突破也使他成为结构主义文论向解构主义过渡的代表人物。结构主义文学批评深受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后者的三大核心观念可以归结为:“语言的任意性、关系性和系统性”2,索绪尔认为,在语言或任何符号系统中,是一个符号与其他符号的区别构成了这个符号本身。如同一个棋子本身并不具备任何意义,它只有在被置于棋盘中时才被赋予了意义,因而结构主义是一种关系、一个系统,这些理论在结构主义文学批评上则反映为一部作品就是个由各种关系组成的系统。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但语言本身具有稳固的结构,所以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语言现象的整体,这也是为什么结构主义文学批评可以抛开外部环境的影响潜心于对文本语言的研究:语言的意义产生于语言单位的相互作用,因而只需在系统中对各语言要素进行共时性的研究。巴特在《批评和真理》中就认为文学研究的是文本所产生出的意义:“一部作品之不朽,并不是因为它把一种意义强加给不同的人,而是因为它向一个人暗示了不同的意义。”3而在《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中,巴特的结构主义观点表现得更为清晰。对应于语言学中的描述层音素—词语—句子,巴特的文学描述层为:功能层—行为层—叙述层。通过这种模式,巴特明确提出文学作品是一个完整体系,它有清晰的内在结构,人们可以通过这一结构了解文学作品形成的内部规律。巴特认为“文学作品与语言存在着相通之处,即语言中某一孤立元素本身缺乏意义,只有在与其他元素及整个语言系统联系在一起的情况下才有意义。作品中某一层次也只有在与其它层次及整部作品联系在一起的情况下才有意义。”4

二.罗兰巴特思想的转变

早期的罗兰巴特确实认为能通过对作品的切分与重组来找到文学作品的内部规律,而这一分析范式不禁使我们联想到以加斯东巴什拉尔为鼻祖,以让-皮埃尔里夏尔为代表的法国主题学批评。法国主题学批评旨在通过“对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现象进行细致分析,探究作者的意识或想象世界,构建作者的意识结构”5,而这一深层意识的网络则被视为作品之源。巴特早期也从事主题学批评,但他在不断的文学批评实践中逐渐察觉了主题学乏味、重复与令人厌倦的批评模式,在《S/Z》的一开始,巴特就无不自我嘲讽地说到“据说,某些苦心修行的佛教徒能在一粒蚕豆中看到完整的景致”,巴特在这里明确表明了结构主义那种试图在单一结构里发现适用于所有文本的普遍性结构模式的简化分析“最终让人毫无兴趣,因为文本失去了差异性”。巴特认为追求这种同质是没有必要,同时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要试图去开创新的批评关系模式。巴特曾在他的《结构主义活动》一文中说过,一切结构主义活动“目标都是要对一个客体进行重建,从而揭示该客体运作的规律”,他的叙事作品结构理论也正是遵循着这一原则,认为可以找到一种所有文学作品都共有的普遍模式,但正如他在《S/Z》的开头所自嘲的那番一样,巴特意识到,如同无法从一粒蚕豆窥看到整个大千世界一样,他之前孜孜以求地试图以单一结构洞悉所有的作品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对这种单一结构的追求最终只会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独创性扼杀。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巴特背弃了结构主义并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呢?

三.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

巴特转到解构主义行列的行动正是从他开始关注读者对文本的主观反应开始的。在《S/Z》中,巴特“不否定作品的意义,却否定了作品的终极意义;虽不否定作品存在着结构,却否定了结构的简单化和模式化;虽不否定结构分析的科学性,却否定了结构分析的局限性和静态性。”6不难看出,《S/Z》是巴特在从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过渡中迈出的第一步。结构主义在肯定作品中心意义的存在这一点上,并没有脱离传统文学批评的观念,而巴特则明确地表明了对作品中心意义存在的否定,他指出,作品不再是一个具有中心或本质的封闭结构,而只是“文本”。符号在“文本”中进行着无穷无尽地相互指涉、游移与置换,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文本意义的不断播撒、扩散和增值”7。既然作品的终极意义不复存在,那么读者则有权重写文本,作者再也不是文本的源头与终结。如同巴特在《S/Z》中区分了“可读的”与“可写的”作品,在“可读的”作品中,读者只能被动地去阅读作品,这类作品是消费性的,不具有重读的意义;而“可写的”作品要求读者以一种主动参与的姿态去阅读,读者不再是被动的消费者,而成为了文本的生产者,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参与到写作过程之中。总之,结构主义最终目的是寻找作品存在的终极真理,而解构主义则认为此举为徒劳,作品的终极意义不存在。罗兰巴特的解构主义以“文本是能指的天地”对结构主义的作品单一整体结构进行了无情消解。如果说结构主义的核心是中心化与确定性的话,那么解构主义的核心就是分散性与不确定。解构主义事实上就是对结构主义的一种解构。

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编剧学 研究 方法 理论 预设

2 0世纪自然科学方面的混沌学、分形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符号学、叙事学的发展,为编剧创作方法的探索提供了富于启示的思维方法和理论工具。

一、现代自然科学对编剧学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现代科学观念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对论的时空弯曲、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混沌学的蝴蝶理论,影响到人们对于日常生活复杂性、多样性的认识。剧作家们利用现代科学进行创作实践,已经走到了编剧理论的前面。

混沌学具有非常突出的现代科学思维特点。洛伦兹的奇异吸引子,形象地展示了非周期的周期运动;如果说传统的周期性吸引子无法描摹戏剧叙事情节的复杂性,那么奇异吸引子可以恰当地反映叙事动力学的复杂性。

虽然剧作家们已经在使用混沌学的成果,但是,将这些数学成果引入创作理论领域,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首先是数学工具的抽象性,阻碍了创作理念的吸引和使用。洛伦兹发现的混沌形成的初始条件和天气非周期运动的分岔理论,只有在给出蝴蝶状的“洛伦兹吸引子”图形以及“蝴蝶效应”的形象描述后,才被人们广泛理解和掌握。

相比较而言,分形学要比混沌学更好理解,虽然分形几何与数学公式(费根鲍姆数值等)是相互转换的,但是分形学却使人们可以更直观地观察、认知和把握混沌现象。

分形学为打破混沌提供了一套形象的几何语言,分形学不仅可以描述无机界的分维物理运动,而且可以描述生物界的复杂生命运动,甚至体现着思维创造的无意识活动。分形理论可以作为探索创作的混沌领域的重要理论工具,并转化为创作实践的重要方法。

编剧学的创作系统是一个有着生命现象的、特殊的混沌领域。通过对混沌学的借鉴,是否可以建立编剧的混沌学、分形学?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创作中的混沌也有其形成的原因和潜在结构,也存在着非周期但是有规律性的“奇异吸引子”,存在着费根鲍姆数值,存在着情节单元的无穷嵌套和标度无关性?还有如何认识混沌与有序的关系,如何运用数学几何理论在编剧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建立桥梁等等这些都是编剧创作理论上的有趣课题。

二、结构主义为编剧学提供的科学视野和科学方法

在自然科学之外,结构主义为编剧创作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各种理论方法。

结构主义十分重视共时性的结构作用。索绪尔在语言学中提出共时性的能指作用之后,结构人类学、结构叙事学都将共时性研究放在了首要位置。按照皮亚杰的说法,“结构主义从本性上来说是非时间性的”,“功能归结为结构通过时间的种种表现”。对于编剧学来讲,共时性研究十分重要,虽然古典线性的历时性叙事至今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随着当代社会的多元化、信息化的发展,出现了由线性叙事向非线性叙事拓展的明显趋势。

当代剧作者们开始更多地采用空间性思维,如用拓扑的方法处理多样性的创作题材。现代叙事的主要课题是解决共时性空间形式的叙事技巧问题,以及线性叙事与非线性叙事相互借鉴与统一的问题。非线性叙事重视共时性空间组织中的情境和情节,尝试处理各种空间形式的情节单元组合。现代编剧者的创作方式、思维方法需要不断更新,操作工具也需要改进、发展,从而满足多种结构类型叙事的需要。长期以来创作理论被视为一种经验范畴的理论。它针对的是生命形态,而不是生命形成机制。

编剧创作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有新思维、新工具。所谓新思维,指混沌学、分形学的科学思维、结构主义的整体思维;所谓新工具,指分形学和矩阵、拓扑等数学工具。除了向自然哲学、语言哲学(如结构主义)借鉴之外,还要向具有丰富空间组织经验和空间形式理论的建筑艺术以及造型艺术的美术、雕塑和音乐等艺术门类学习、借鉴。

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范文第7篇

本论文借鉴结构主义的一些方法,抱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从考察马克思论述政治经济学的话语结构入手,抽离出“自然·历史”、“共时·历时”、“一般·特殊”、“抽象·具体”四组基本的话语组合方式,为了贯彻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马克思把阐释归入“历史/历时/特殊/具体”,而排斥“自然/共时/一般/抽象”,但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放弃对于“一般/抽象”的探求。他从黑格尔那里继承了辩证法,并把它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叙述动力所在,而辩证法恰恰是“共时/一般/抽象”的研究方法,那么,“辩证”的叙述动力能否承载历史唯物主义的诉求,马克思是如何在“辩证法”的运动中纳入“历史”的声音,我将通过对商品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解读来回答这两个问题,从中可以看到马克思突破文本的叙述抵达历史的艰辛,这对于语言学转型以来处理文本与历史的关系,以及在后结构主义解构“宏大叙事”的策略下重新找回历史唯物主义的信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自然-历史、共时-历史、一般-特殊、抽象-具体、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抽象人类劳动、剩余价值、能指/所指/历史参照物

引言

生活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对于马克思、以及《资本论》的态度不得不带有复杂的情感。改革开放是在批判“”历史的基础上开启的,而在思想领域则伴随着对于教条化的清算,以至于在新时期以来很长一段时间,不再成为知识人的普遍信仰,但是随着90年代市场化在中国的全面展开,一些曾经借助批判和拒绝的东西浮现出来,中国究竟是在“发展主义”2的历史允诺中走向“更美好的明天”,还是掉进了“现代化的陷阱”3,于是,一糠侄陨缁岢钟信辛⒊〉闹斗肿佑种匦氯鲜兜铰砜怂己吐砜怂贾饕宓募壑担哑渥魑槿肷缁崤械墓撸谡飧鲆庖迳希奥砜怂嫉挠牧椤?又回来了(按照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的说法,“马克思的幽灵”从没有离开过),或者借用《资本主义的终结》一书的结尾语“因为指引我们思考剥削,而剥削还没有终结”5,可以说,并没有被历史想象性地“终结”6。

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范文第8篇

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是后结构主义的一个分支,结构主义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西方一些国家兴起的哲学流派,代表人物有法国人类学家克劳德.列维和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等。结构主义的发展和对语言学的研究有密切的关系,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语言中的能指与所指之间有明确的对应关系,是有效的符号系统。他们常采用将对象加以符号化的方法,并通过分解、定位和重组,构成一种能够显示对象功能和结构的符号系统,从而实现形式化、模式化、公式化的研究。

在结构主义的发展进程中与其理念对立的观点??――后结构主义的理论也演化产生了。后结构主义认为,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静止的结构。在语言学方面,后结构主义认为语言的含义不在语言符号本身,而是在符号与符号的比较和差异之中。认为语言的含义永远不能固定在一个中心、一种本质或一种含义上,因此,后结构主义把作品看成具有多元的意义,永远不能固定在一个中心涵义、一种本质和一种意义。

解构主义的先驱德里达对结构主义的批判是从语言学领域开始的。先前的哲学家大多认为语言系统的能指与所指有明确的关系,能够有效地用来解释世界,表达思想,而德里达用他的一套理论证明语言系统的能指与所指是脱节的、断裂的,所以语言本身是不确定的、不可靠的。德里达的解构哲学的激烈和异端使它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和启发性,解构理论诞生后,在西方文化界形成一股解构热。文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以至神学研究,都有人在德里达的启示下进行各种各样的拆、解、消、反、否式的研究。终于,解构之风也不可避免的吹进了建筑界和建筑师们的思想和创作中。

建筑中的解构主义

然而,几经折射进入建筑中的解构,实际上已因人而异,因作品而异。如埃森曼追求“之间”(the between)即为后结构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屈米则认为解构不是运动也不是风格,而是探索、分化、瓦界建筑界的一部分;盖里则讲究破碎,并不实际去解构建筑,而只是阐述建筑,并不攻击作为整体的建筑体系。盖里运用并置、机遇,带有明显的反形式倾向。他们的理念和作品涉及的问题很广,很难说有统一的解构模式。

当代建筑和当代艺术互相影响、互相交融,因而当街构哲学影响到建筑艺术设计时,可以从现代艺术的文化背景加以考察,从这一角度探索解构或反构成主义建筑的表现语言与形式特征。

实际上在西方现代艺术的文化背景中,类似解构的艺术现象早已出现,且早于德里达的出生年代。20世纪的西方现代艺术,是一部全方位打破原有秩序进行创新的试验性艺术,它以现代社会生产力和由此产生的思想意识为基本动力,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学科最新成果的启发下,开发艺术创作中那些过去不曾触及的领域。如探求新的审美规范,追求艺术的非理性内在表现、非艺术或反艺术的探索等,如强调艺术门类之间的渗透、艺术跨学科的融合;又如主张各艺术门类对自身“纯粹性”的探索、理性地追求艺术的形式科学等。

解构主义与现代艺术

可以认为,古典绘画、雕塑的形式表达是全面造型因素的综合,而现代艺术则使这种全面因素走向解体,它十分强调分析性――每一个流派都是抓住一个或若干因素,并发挥到极至,这实际上就是造型要素走向解构。如新印象主义――点彩派,是将综合的特定的色面与色彩关系分割为细小的原点,只有在一定的视距之外通过视觉的空间混合才能获得形象及各种关系的认知。而这种色的分割,即可视为一种色彩的解构。立体主义中的分析立体主义则是实现了绘画形体的解放,他们把可见的客观形象分析、解体为短直线与几何块面,并按主观认识进行重新组合,它取消了绘画的深度、增加了第四量度――时间,即同时性,可以同时看到不同时间里的形象,进一步发展使之走向了理性主义的抽象。

而综合立体主义因它初步采用了多媒介(拼贴和材料的综合运用),使绘画和雕塑之间的界线开始模糊,进而发生解体并互相渗透。未来主义则发展了立体主义,将不同视点形与色的同时存在、同时出现,表示对以往的否定和对于瞬间发生的此时此刻的强调和重视。以色系、色线与形体的扭曲变化、模糊错叠表示速度、力度、能量等。至此,绘画在色彩、造型、主题乃至绘画与雕塑之间的边界等方面发生全方位的深层变革,使得绘画中的种种因素本身或因素之间的固有关系走向了解体甚至颠倒,这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对造型和色彩的解构。某些理性主义的抽象绘画,消解了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界限和二元主从的关系:形式就是内容,内容就是形式,从而实现了内容与形式之间关系的解体,走向了“纯艺术”的“纯绘画”之路。某些非理性主义的绘画,则走向了 “反艺术”或“反形式”的道路。如达达主义反对艺术中的任何组织和纲领。用喧闹、并置、机遇等非艺术性的手法去探索艺术。杜尚给蒙娜丽莎画上小胡子,把现成物品――小便器拿到展览会上当作艺术品展览,把撕碎的纸片洒在地上搞创作。他们还把彼此毫不相干的物体同时并置,以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些都是艺术中的“反”艺术、反传统,也即解构。

雕塑是传统的体量艺术,以“雕”(减法)和“塑”(加法)进行创作。然而,20世纪的现代艺术家们一反传统,使体量的艺术转向空间和容量的艺术,从人物身躯四肢之间的空间,发展到身躯的内部和外部空间相结合。雕塑还进一步引入了“构”“多媒介”“运动”“光”等语言,加上其他一些“反”的手法,不但使体量的雕塑解构为空间的雕塑,而且使得艺术门类之间界限彻底消解。现代艺术中的绘画和雕塑,进入20世纪之后开始针对传统秩序的解体过程,大体上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形成了普遍观念,并广泛地影响建筑创作。

结语

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甚至哲学,都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它们的发生、发展总是有某些内在的联系,或者理论先于艺术实践而指导实践,或者艺术在实践中使理论获得某种启示。我们看到,解构主义建筑不仅受到来自前苏联结构主义艺术实践的影响以及解构主义哲学理论潜移默化的熏染,同时,也受到来自绘画、雕塑等其他门类艺术的启示,从而形成今天席卷全球的解构主义建筑热潮。

参考文献:

[1] 卢世伟,周世珍《建筑学的解构主义阐释》[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6月

[2] 丹纳著 傅雷译:《艺术哲学》[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3] 阿纳森《西方现代美术史》[M]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4.

[4]李玮《塞 尚 与 现 代 艺 术》[J]巢湖学院学报,2008年10月

[5] 陈又林《现代艺术中的拼贴――从绘画、雕塑到现代设计 》[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