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德育管理机制

德育管理机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德育管理机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德育管理机制范文第1篇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不断凸显,人类已进入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崭新时代。各国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聚焦到了人才素质,尤其是人才创新素质的竞争上来。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异质性创新知识的拥有者,包括知识创新人才、技术与产品创新人才、管理创新人才和制度创新人才等。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坚实的创新基础、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扎实的创新能力等基本素质。高等学校作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源,担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它不仅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而且也是科技人才集散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场所,在人才培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创新素质教育的灵魂,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大学期间是大学生确立人生追求的关键阶段,高校德育管理自然就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构建一个科学高效的德育管理体系,才能真正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所谓高校德育管理体系,它是一种以人为核心,主要包括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行为规范教育管理、学籍管理、社团组织管理、生活管理、宿舍管理、学生活动管理等,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环节庞大且层次复杂。它对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宽容合作的团队精神、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创新人格和个性的形成,具有独特的功能。尤其是针对高校这一特殊组织中的特殊人群,德育管理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对科学高效的德育管理体系的构建迫在眉睫。我们追求的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德育管理体系,首先,它应该能够激活大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其次,它应该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激情。第三,它应该能在一定程度上塑造大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创新品质。最后,它还必须要有助于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二、构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德育管理体系的紧迫性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它是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德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子系统,是使受教育者知、情、意、信、行不断发展的完整过程,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理应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当前德育管理体系自身的局限导致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出现了不适应性,以致人们在德育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存在偏见和认识误区,认为德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不大。就高校而言,德育管理体制不顺、规划不实、落实不力、运行不畅、机制不活等问题还较为普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革命给高校德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任何时候都是一把双刃剑。随着世界多极化、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正在成为大学生接触世界、把握人生的主渠道,给大学生的思想文化交流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为高校德育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另一方面也给高校德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西方敌对势力借机利用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我国特别是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将西方资产阶级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传播进来,企图通过“不战而胜”的思想战略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由此带来了人们思想上的种种波动,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也日益趋向多元化。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对我国高校德育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改革开放给高校德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不断冲击着传统的高校德育管理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市场经济的求利、竞争、自主等特性在大学生思想上不同程度地打上烙印,使其在思想意识、学习态度和日常行为等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长期积压的问题不断凸现出来,学生的社会公德水平、心理调适能力及行为控制能力、人际交往及社会适应能力等与智力水平也出现了明显的反差。这些变化都给高校的德育管理观念及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然而,许多高校仍然沿袭或固守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封闭的德育管理模式,管理效益低下,直接影响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进程和质量。

3、高校自身的问题也给德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教育对象构成的日益多元化,其思想、观念、行为等方面出现了多元化趋势。现在的大学生一方面有着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独立意识强、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等优点,另一方面又存在辨别能力低、自控能力差等方面的不足。传统的高校德育曾经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随着高等教育对象的变化,高校德育管理无论是在认识上、机制上,还是在方式方法上都存在一些陈旧过时的东西,造成了“强调教育,弱化管理”的现象。虽然一些高校纷纷推出配套管理举措,但目前还没有形成适应高校自身特点的德育管理体系,以教育代替管理的现象仍十分突出,致使德育管理处于相对滞后的被动局面,游离于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如长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给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三、加快构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德育管理体系的步伐

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整个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共识。面对新的希望、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的高校德育管理,如何适应并积极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科学构建和完善德育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德育管理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决策、指挥、协调和控制功能,努力开创德育管理新局面,是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建立动态开放的德育管理系统。德育管理是为德育的育人功能服务的,而且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创新人才的培养必然对德育管理提出改革的要求。高校必须尽快建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主动的、开放的、注重实践的德育管理系统,以达到整合德育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德育实效的目的。要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合理规划德育发展目标,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德育管理体制。要打破“围墙”,开门办学,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完善自我,提高创新能力。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员关注的德育管理机制,实行全员参与,强化有关职能部门和院系的学生管理职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互联互动的动态开放的德育管理系统。把立足点放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中心上来,主动发挥基层组织的德育管理功能。

2、建立科学高效的德育管理系统。加大科学管理力度,促进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教化手段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提高德育管理的时效和水平,是推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德育管理放在一个大系统、大背景、大环境中研究,纳入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探索。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德育管理方法,实现高校德育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要加大投入,加快现代化步伐,在学生管理部门办公室配置计算机、建立互联网等现代管理设施,主动促进学校与经济社会、与世界各高校及相关行业接轨,促进学校内部综合信息传递与交流,以便随时调控各个层面和层次的德育管理工作,实现科学高效的信息化管理。

3、建立素质优良的德育管理队伍。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素质优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校德育管理队伍,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要把德育管理队伍建设问题与当前高校的机构改革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对德育工作岗位进行科学的再设计。通过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制度规范,加强队伍建设和投入,促进德育管理队伍的合理流动。要有计划地抓好对德育管理队伍的培养提高工作,引导和帮助他们把德育作为一门科学去钻研、去开拓。尤其要加强专职德育管理队伍和工作人员中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现代化管理知识和技能,改善队伍知识结构,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德育管理队伍的骨干和主导作用。

德育管理机制范文第2篇

(一)对德育教育的重视不够

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存在着“重成绩,轻德育”的现象,尽管德育教育的喊得口号很响亮,但是并没有落实到位,主要原因在于升学压力,使得学校之间、学生之间都在比成绩、比考试分数。在这种形势下,各所学校都减少了德育教育的相关课程,几乎没有安排与德育相关的课程活动,家长也纷纷认为德育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与己无关,根本不管孩子的德育情况,再加上青少年缺乏对德育的深刻认知,一旦缺乏良好的引导,极易误入岐途。

(二)缺乏德育管理机制

据悉,我国各所中小学差不多都专设了德育处,从形式上看,所有中小学的德育管理体制正趋于完善,但是其德育教育管理体制并没有得到健全。由于缺乏有效的德育管理机制,学校的德育工作进展得十分缓慢,执行不到位,甚至看不到效果,也没有人定期反馈工作情况。同时,学校德育工作方式过于单一,德育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热情不高;部分德育管理人员较少学习教育知识理论,德育经验不足,不利于提升青少年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新媒体的负面影响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青少年学生在德育建设中出现了许多不足,由于社会对学生形成了比较负面的影响,从而加大了学校德育建设的难度。新媒体具有隐蔽性和虚假性,可能会误导青少年学生发表违背现实的言论、制造垃圾信息、污染网络环境等等,这也是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特点。然而,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方法落后,观念守旧,难以将新媒体的新特点融入到青少年学生的德育工作之中;工作内容,针对性不强。可见,新媒体是影响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解决当前青少年德育工作不足的对策

(一)完善德育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做好德育工作,学校可制定班主任管理及考核办法,坚持竞聘和推荐原则,选拔一些成绩突出、师德高尚、威信高的优秀教师,经校长任命后,方可担任班主任一职。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出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评估细则,适时评估班级教育效果、班级奖惩、素质教育项目等的实施情况,综合考核班主任的年度德育教学情况,以此评出首席班主任,建立班主任管理档案,实行梯级化管理,完善青少年学生德育管理制度。

(二)建立督导评价机制

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的完善,还离不开科学的督导评价机制。首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起带头作用,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其次,要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建立社会、家长、学生为一体的学校德育工作评价机制;再次,还要成立德育研究室,派人专门负责研究、指导、督导、检查、考核各级学校的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情况;最后,落实督导检查考核职责,对师生进行深入调查,将督导评价机制落实到位。

(三)培养学生媒体素养

在新媒体环境下,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媒体素养也至关重要。其一,需要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避免“一切随潮流”的信息取向,要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其二,将新媒体素养纳入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之中,让学生充分理解新媒体的内涵,清楚地知道新媒体的好外与坏处,以文秘站:防盲目接触;其三,强化青少年学生的媒体道德意识与自律意识,培养他们自觉遵守相关的规范和道德,以便科学合理地使用新媒体源。

(四)健全新媒体德育平台

健全新媒体德育工作平台,一要充分利用手机短信、网络社交软件的传播优势,注册学校德育门户,以便有效地创造德育工作平台;二要设置德育网络部门,实现对学校德育网络信息的监管,以便更好地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德育工作;三要探析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最大限度地找到符合其特点的媒体资源,努力实现德育新媒体工作平台的方式,进一步扩展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的资源体系。

(五)弘扬传统节日文化

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搭建更宽广的德育教育平台,比如:举办中华传统节日感恩节,组织传统节庆游园活动,使青少年学生认识到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同时,学校还应当鼓励青少年学生参与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文化社团组织,加深其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青少年学生的自我道德素养,增强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结束语

德育管理机制范文第3篇

在“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下,基于“正心修身”德育管理理念,我校从三方面逐渐形成了具有中职校特点的三维管理教育机制,即:约束――日常行为管理机制(即网络化德育积分管理机制);引导――正心修身引导机制;激励――分层教育激励机制。我校并将这一机制整合,体现了育人全过程、全方位的德育管理模式。

1.创新约束手段,端正学生日常行为举止

学生行为规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和抓手。我校从人性的特点出发,建立起信息化的学生日常行为约束机制,实行德育积分网络化管理方法,从而端正学生的心态,激发学生内在的自我约束力。

学校通过校园网络平台给每位学生建立了德育积分库,并构建由班主任、年级组长、德育科为主线的全员德育管理网络。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各级管理教育者登陆学校德育积分网络平台,通过记录,加减、统计每位学生的德育积分。学校将每位学生的德育积分作为学生德育考核,并进行学生综合评定,与学生干部任用、学生评优、奖惩等挂钩。对学生的日常实际表现进行量化评分,坚持肯定、鼓励为主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动态的全过程量化考核教育管理。

“德育积分制”符合品德的养成性原理、行为的规范性原理,也符合自我教育性原理和日常性原理。我校不断完善德育积分制,通过网络平台反馈、家校共同督促和自我改进的过程,优化德育积分网络应用软件,健全全员育人管理制度,形成了全程关注、动态评价的学校德育管理模式。

2.建立引导机制,提高学生品性修养

(1)编制、推广《正心修身》手册,修养学生内在心灵

在成功实行德育积分网络化管理机制后,我校积极探索建立德育管理中对学生的心灵引导机制,编制、推广使用《正心修身》周记手册。我们精心挑选符合学生阅读习惯的小故事编入周记册。一个个贴近生活、吸引学生阅读的小故事和简短的故事点评,使学生愿读、乐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思索并从中得到启发,领悟小故事中蕴含的大道理,并在阅读之后记录下自己的感受,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内心。

(2)推进主题教育精品课程实施,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我校通过每学期拟定主题教育课程目录,即:传统节日型主题教育班会,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感恩之心;新闻型主题教育班会,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知识型主题班会,让学生全面学习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技能型主题教育班会,教授学生掌握一定的生活、生存技能,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突发事件中的自救自护的能力。同时,开展主题教育班会课教案评选活动,逐步构建起主题教育精品课程库。班主任也会结合主题教育精品课程库与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上好每一堂主题教育班会课。此举大大推进了学校主题教育班会课质量的整体提高。

3.探索激励机制,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精神

有效的激励机制能使学生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从而引起积极的行为,实现既定目标。因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一个激励机制与约束、引导机制形成互补,激发学生朝向既定目标发展的活动动机,使之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进而产生积极的活动行为。

(1)搭建社团活动平台,激励同伴教育

同伴教育是根据学生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而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为了引导同伴教育的内容和方向,我校通过搭建学生社团,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社团项目,并通过每年举办“校园十大歌手”、“读书节”、“体育节”、“技能节”等形式多样的大型活动,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个性、发挥特长的空间和舞台。这样的平台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和他人,使他们树立自信,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通过这样的活动,很多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学生成了学生中的明星,他们的事迹得以传播,他们的品行得到称赞,在校园中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励其他的学生勇敢亮出自己,追求成功,从而重新树立起自信,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2)注重实践体验,激励学生内心需求

学校除开设就业指导、职业规划课程之外,还努力创建校内外的勤工俭学平台。通过实践体验,激发学生社会心理的成熟度,同时,也激励了学生认识自己和社会之间关系的需求。我校通过搭建勤工俭学平台,不仅解决学生的物质贫困,更培养了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自强意识。这些学生中目前已有多人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和一再留用。

(3)正确看待问题生,激励自我修正

以唯物辩证的方法看待所谓的“问题学生”,是学校重要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论。要矫正学生的行为及深层的问题,首先要正确看待“问题学生”,对他们不全盘否定,而是作为行为习惯上有偏差的青少年来予以纠正教育。要改变他们的言行,进而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点,我校利用业余时间,开设专项课程,有序将这样的学生组织起来,课程中既有传统的讲授方式,让学生明白事理、明辨是非;也有动手操作内容,让学生亲手做成一件作品,感受成功。通过长效、规范的专题教育管理,使有严重行为偏差的学生认识到举止与行为得当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在不同环境、不同时间、不同对象、不同的规范条件下调整自我行为的能力。

机制互补,三维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学校“正心修身”德育管理理念指导下,我校学生管理中约束、引导、激励三维机制互补,不仅符合以人为本,同时能较全面地反映每一位学生在校各方面的素质及表现,关注学生发展全过程,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首先,德育积分网络化管理实施以来,校风、校貌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正心修身》系列学生周记手册引导学生内在心灵成长,激励机制切实激发了学生参与德育教育、管理及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内驱力被激发,逐渐产生了积极向上的动力、自我约束的压力。这两种力与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有序管理形成合力,使学生由他律逐步转化为自律,强化了制度意识,提高了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养成良好习惯,更好地遵守学校各项规定,同时提高了同学们参加各级各类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辨别是非和思考分析能力,实现了自主管理。

德育管理机制范文第4篇

杜时忠(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着“学校中心论”“专门德育论”和“即时效果论”三大认识误区,从根本上制约了学校德育的深入发展。“去中心化”使学校教育的优势式微;专门化的学校德育,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和发展并不一定是“福音”;经济主义导向的德育实效追求并不恰当。面对经济社会的变迁,应树立新的德育观,以“合力德育论”“生活德育论”和“长效德育论”超越学校德育的认识误区,推动学校德育的健康发展。

《教育研究》,2009年第8期,约6400字

学校德育之“德”如何适应社会之“道”

沈兆乾(上海大学)

社会道德现象的三维结构分别为实践经验、实践理性和实践假说,这三者之间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层次的区别,各自承担着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作用。因此,学校道德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经验。同时,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理性道德的实践教育和优秀文艺作品的熏陶,促成学生情感的转化,进一步形成高尚的道德人格和信仰信念,以满足社会之“道”的需求。

《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第9期,约5600字

社会学视角下的德育冲突

刘洁璇(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德育冲突涉及多种社会动因:以独断方式呈现的道德知识,因否定其它知识的话语空间,会成为诱发德育冲突的导火线;被激活的内在超越性会成为推助学生挣脱体制性羁绊的内驱力;学生同辈群体易形成属于自己的非制度性的价值和规范,这些价值和规范有时带有标新立异的反主流色彩。在特定情境的诱发下,师生之间静态的、相对隐蔽的、以意识形态的形式存在的矛盾会演化成动态的、公开的言行冲突;冲突并非总意味着病态性的关系或破坏性的后果,德育冲突也制造了推动德育实践与主体道德发展的契机。

《教育探索》,2009年第9期,约3200字

生态学视野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系统架构

何小春(茂名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德育管理机制范文第5篇

一、学校要建立教师德育工作目标管理机制,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德育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德育工作责任制。(学校与教师签订德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并认真加以考核。)

二、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教务处要共同负责对学校教职员工的德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价、指导。

三、学校要认真落实教师德育工作“双评”制,每学期进行一次,了解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评价,不断改进德育工作。

四、学校、教师在年终总结时,要把德育工作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加以总结分析。

五、学校实行每周评一次优秀班集体流动红旗,综合广大师生、学生处等部门的评价确定。

六、学校要制定班主任德育工作管理考核细则及班级日常检查评比细则,按月对班级日常管理、实施德育情况进行评比考核,考核情况通过公示栏公开,考核结果要作为重要依据纳入对班主任的总体考核之中。科任教师考核课堂秩序、差生转化、参加校班活动、德育渗透、教育教学行为等方面。教师德育工作考核评估结果存入德育档案。学校要根据德育目标针对不同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安排适合学生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德育管理机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品德 管理 示范 机制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成形的重要时期,他们开始关心别人和自己,并产生独立的意识。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完善学生人格的重要时期,同时也向我们德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何才能创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使学生得到全面而良好的发展。可以说,在这个阶段,如果我们的学生成长在一个不和谐的班集体中,他们将很难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对他们的终身发展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们要努力创建和谐的班集体,要善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他人和自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是非观念,并依据它进行自我管理,使自己不断完善,从而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在教育过程中,创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激发学生自我完善的意识能使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做到省时、高效,能使班级团结而富有生机。要创建和谐的班集体,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一、唤起学生自我完善的意识是创建和谐班集体的前提

有效的教育不是我们在学生出现了问题以后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而应该帮助学生确定人生目标,唤起学生自我完善的意识,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点燃学生自我完善的热情,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要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我们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并将它逐步转化为学生固有的道德意识。一旦学生形成这种固有的道德意识,他们将会以此来对照自己的言行,纠正自己的言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道德观,唤起学生要求进步、自我完善的意识是创建和谐班集体的前提,当班上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了正确的是非观、道德观,都有要求进步、完善自我的愿望,我想这样的班级离和谐班集体的距离应该不远了。

二、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能以情育人是创建和谐班集体的有效手段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告诉我们要使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老师要注重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良好的情感氛围中更容易也更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和学生多接触、多交流,在接触和交流中了解学生,同时也让学生了解自己,随着师生交流和沟通的深入,师生感情也将越来越深。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教师再去让学生明白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让学生认识到学校的规章制度的作用,学生会更容易接受,也有利于学生将老师的期望转化为学生对自己的要求。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能以情育人,是消除不和谐因素,创建和谐班集体的有效手段。

三、发挥优秀人物的示范作用是创建和谐班集体的持久动力

要创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必须要有持久的动力,这动力来自于优秀人物的示范作用。一个优秀集体的学生在认识自己时总是以优秀人物的表现为参照,以此来认识自己、评判自己。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优秀人物的示范作用往往对学生的道德情操、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的优秀人物数不胜数,我们应充分利用民族优秀人物先进事迹、崇高精神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当然,我们更要注重在班集体中树立本班优秀学生的先进典型,因为班上优秀学生对班级的影响更大,很多同学往往以本班优秀学生为学习的对象。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文明学生等各类评比活动,做到公平、公正。在班集体中要大力树立先进典型,宣扬他们的事迹,激励并号召全班学生向他们学习。在开展评比的过程中,应努力做到评比的透明化,应做到和平时的考核相结合,这样评比出来的先进才有说服力,才有影响力。

四、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是创建和谐班集体的保证

一个班级要和谐,光靠班主任保姆式的管理是不会成功的。必须依靠全班学生,调动全班学生管理班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必须建立长效的自我管理机制,这样才能保证创建和谐班集体的成功。

1.公开竞聘班干部。在全班公开竞聘班干部,参加竞聘班干部的同学要向全班学生宣读竞聘宣言,最终结果由全体学生无记名投票产生,这样选的班干部学生会比较认同,同时也能有效增强班干部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班委产生以后,要责任到人,把班级卫生的检查、黑板报的出刊、纪律的管理等各项工作具体到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并非做甩手掌柜,而是负责督促,有问题及时解决处理。

2.建立民主的班级管理体制。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创建和谐班集体,应改变传统的封闭式的班级管理体制,建立了民主的班级管理体制,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例如:对班长一职可设立“值日班长”制,每位学生轮流当一天班长,督促检查班干部的日常工作。实践证明:公开竞聘班干部、建立民主的班级管理体制能使学生认识到:我是班级的主人,我有管理好班级的责任和义务;我应为班级的管理出一份力、尽一份责任。所以说,建立长效的自我管理机制是创建和谐班集体的保证。

五、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使班集体更加团结、更加和谐

和谐班集体的创建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班主任应重视开展各种活动,在活动中使全班学生紧密团结起来,促进班集体向更加团结、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班主任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如运动会、广播操比赛、校园歌唱比赛等,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自己。在开展各类活动中,班主任可要求学生自己去组织、开展活动,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如:参加学校的运动会,班主任可要求班委成立组委会,专门负责比赛的报名、参赛,后勤服务等。在这过程中不但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提高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实践证明,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能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也能激发了他们为班级争光而拼搏、奋斗的热情,也可以使他们受到同学的尊重、欣赏,从而更加热爱班集体,使班集体向更加团结、更加和谐的方向迈进。

德育管理机制范文第7篇

〔关键词〕心理案例;资源;共享;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2)16-0004-03

心理案例是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发生的心灵故事,是心理教师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的真实经历,是蕴含着心理教育理念与理论的典型事例,是足以引发心理教师思考和讨论的特殊事件。目前,心理案例由于受时空、管理模式等因素制约,其开发与使用仅局限于教师的个人和小群体的个体行为,开发与使用效益较低。我们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心理案例的共享与管理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何实现心理案例的有效研究,如何促进心理案例在心理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构建心理案例的共享与管理机制非常有必要。

一、思索心理案例资源共享的必要

1. 分散、封闭的管理体制影响着心理案例资源的共享

心理案例属于教育资源的一种类型。如果从业教师能集中群体智慧,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既能使心理教师轻松自如地运用手中的现有案例进行宏观调配,开展案例教学,又能为心理教师提供“以案例为载体的行动学习”的案例分析与研究提供支持和保障,但目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阻碍了心理案例资源的共享。

目前,心理案例资源有的来自于学校专业的心理辅导员的精心收集,有的来自有责任心与敬业精神的班主任与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经历,更有普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历的典型故事。这些案例资源由于经历者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对心理案例资源的职业敏感性的不同使资源的收集、汇总、管理、利用的意识也不同。另外,各个学校之间缺乏沟通与联系,每个学校在封闭的状态下,管理和利用着自己的心理案例资源。心理案例资源这种自成一体、各自为战、条块分割的单一、分散、封闭局面,阻碍了心理案例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教学与德育工作者的研究服务的目的的实现。如果增强统一管理和横向联系,增强管理者的收集意识,形成资源的综合、集中、开放、共享机制,将有利于心理案例资源的有效利用。

2. 匮乏、零散的案例资源现状制约着心理案例的共享

目前,心理案例资源的价值与潜在优势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全面认知,这固然与心理案例的教学与研究正处在起步、探索阶段密切相关,更为重要的是,一些深层次的因素和问题直接影响甚至制约着心理案例的实际使用价值。

一是精当心理案例相对匮乏。

目前典型性、规范性、思想性、教育性俱佳的心理案例仍然缺乏,远远满足不了心理教师教学与研究的多样化需求,如何解决案例资源的规范化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思考。这是因为:第一,到目前为止已公开出版的来源于学生实际的心理案例用书数量还不够丰富,种类还不够齐全,质量还有待提高。第二,心理案例资源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及时充实与更新,这是心理案例的生命力所在。第三,由于整理案例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案例的归整也不算研究成果,对教师职称晋级评定帮助不大,教师更愿意花时间去做学术研究和,而不是参与案例编写和案例资源研发。第四,在案例文本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等方面也相对滞后,缺少对心理案例特质的系统性研究,有些甚至直接从互联网上和报刊杂志转载而来,没有根据心理辅导与研究的目的进行必要的加工、改写,挖掘出可供探讨的深层次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心理案例的整体有效性。

二是心理案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由于保证心理案例资源自由交换的规范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定,缺乏有效的案例资源开发合作机制,教师大多根据自己对心理案例的理解和认知自行研发所需的资源,这样开发出来的案例资源难以具有心理内容的覆盖性、应用性和系统性。同时,不同案例资源类型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难以实现同一主题下不同载体案例资源的有序整合。案例体系的不系统性和不规范性,与心理教师案例资源需求的无限性和多样性之间的矛盾,直接影响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推进。

二、建构心理案例资源共享的路径

如何解决学校心理案例资源建设及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结合我校近几年实践、探索的经验,试从心理案例资源建设的共享模式方面作简要介绍。

心理案例资源要实现共享必须借助一个平台,这一平台的搭建既依赖于技术层面上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的支持与形成,又取决于热心和熟悉心理案例资源收集、研发与运行的业务行家。以往这一行家群体采用了自上而下的产生模式,即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相关组织(教研中心)与人员实现这一平台的搭建、运行与维护。这一产生模式不一定符合学校小范围内和初创阶段的实际特点,笔者还是比较推崇由教师自发创立、学校重点扶持的一种自下而上的产生模式。这一模式以教师直接参与资源建设为主,各条线教师集体合作来完成对心理案例资源的建设,然后以共享的方式普及到学校甚至是校际。这一模式的关键是建立一个“学校心理案例的共享平台”。

1. 共享平台的建构理念

以“立足资源建设、植根共享目标、倡导动态管理”为宗旨,致力于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的综合创新,面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线教师和学生,提供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较为完整的操作支持、解决方案和资源服务方式,定位于促进心理案例资源研发集成与共享、心理案例的专项研究、网络心理案例研究模式的推广与实践、案例研究的交流与成果传播的一个结构合理、内容科学、标准规范、功能完善的服务性平台。

德育管理机制范文第8篇

由于有些科任教师没有意识到学科德育的“内隐性”,在进行学科德育时,存在动机外显、方法单一、生硬灌输等着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与学科德育缺乏学科自身的个性、缺乏学科德育特色有关。学科德育缺乏艺术性。

学科德育不仅要讲求教学的科学性,而且要讲求教育的艺术性。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牵强附会、式呆板单调,难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德育的内涵所在。中职学校学科德育产生局限性的原因由于目前中职学校普遍对学科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重视科任教师的育人工作,导致学科德育没有真正发挥德育功能,究其原因主要有:缺乏实施学科德育的管理机制。中职学校普遍存在“重招生,轻培养”的思想,教学管理流于形式,没有建立起必要的学科德育考核制度。

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时,只重视教学课时数量,不重视其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因此,部分教师只顾教书不管育人,将“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科任教师的育人积极性不高。有些教师教师认为育人是班主任和德育教师的工作,在教学中没有履行育人的职责;有些教师工作中不愿意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对学生德育工作缺乏统一的认识;甚至有个别教师没有熟练掌握教材,无法发现教材中的德育内涵,更谈不上学科德育。

科任教师不能有效掌握学科德育的方法。有些教师不注重自身德育知识的充实和更新,不注重德育方法的改进和提高,不注重学生身心发展阶段性特点研究,习惯以命令方式教育学生,强迫学生接受和服从既定的道德规则,结果是学科德育收效甚微。科任教师对教材的钻研不够深入。由于中职学校长期以来把学科德育当作课堂教学的一种附属品,学科德育只注重一些形式而已,科任教师没有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学科德育没有实质性的内容,结果是学科德育苍白无力。缺乏让学生对学科德育进行亲身体验。有些教师仍然固守学科本位教学方法,把生动的学科德育活动局限在模式化的框架之中,不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

结果,说教代替实践,学生缺乏亲身的德育体验,学生品德生成能力薄弱。解决学科德育局限性的基本思路德育要融入各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心学生的知识,而且要提升学生的生活情操,让学生在吸收知识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德育因素的影响。因此,中职学校必须积极营造学科德育的氛围,完善开展学科德育的制度体系,保证学科德育工作常规化、规范化。创新学科德育的管理机制。首先是将学科德育纳入教学计划,其次是制定教师教书育人的岗位职责,再次是制定考核教师学科教学与学科德育指标体系,促使科任教师把教学工作与德育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建立学科德育资源库。

为了保证各科任教师在教学中随时有“鲜活”的德育资料可以利用:一方面,不断开发、收集以历史人物、社会焦点人物、时事政策、法律法规等为题材的基础资料;另一方面,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分别制作成可直接使用的文字、图表、音像、视频等材料。不断改进学科德育的方法。

开展教学工作时,尽可能做到善于分析、精于归纳、深入浅出,使教学过程具有较强的个性感染力,同时想办法创设和利用学科知识所具有的教育意义的情景,使教学过程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要求,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在动情、动容、动心的状态下,从而达到内化教育的目的。不断提升学科德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