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

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1 前言

植物景观设计是风景园林设计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其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风景园林的绿化效果,目前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就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进行了探讨。

2 植物景观设计的概述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能使园林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时的变化。植物景观设计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有关专家和决策部门针对当时城市园林建设中建筑物、假山、喷泉等非生态体类的硬质景观较多的现象再次提出的生态园林建设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供人们观赏。

3 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3.1 以人为本的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亦是如此,设计者必须掌握人们的生活和行为的普遍规律,使设计能够真正满足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即必须实现其为人服务的基本功能。但是,有些决策者为了标新立异,把大众的生活需求放在一边,植物景观设计缺少了对人的关怀,走上了以我为本的歧途。如禁止入内的大草坪、地毯式的模纹广场,烈日暴晒,缺乏私密空间,人们只能望“园”兴叹。

3.2 科学性原则

植物是有生命力的有机体,每一种植物对其生态环境都有特定的要求,在利用植物进行景观设计时必须先满足其生态要求。如果景观设计中的植物种类不能与种植地点的环境和生态相适应,就不能存活或生长不良,也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3.2.1 以乡土树种为主

乡土植物是在本地长期生存并保留下来的植物,它们在长期的生长进化过程中已经对周围环境有了高度的适应性,因此,乡土植物对当地来说是最适宜生长的,也是体现当地特色的主要因素,它理所当然成为城市绿化的主要来源。

3.2.2 因地制宜

在景观设计时,要根据设计场地生态环境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植物种类,使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使方案能最终得以实施。这就要求设计者首先对设计场地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和空气)进行勘测和综合分析,然后才能确定具体的种植设计。

3.2.3 师法自然

植物景观设计中栽培群落的设计,必须遵循自然群落的发展规律,并从丰富多彩的自然群落组成、结构中借鉴,保持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这样才能从科学性上获得成功。自然群落内各种植物之间的关系是极其复杂和矛盾的,主要包括寄生关系、共生关系、附生关系、生理关系、生物化学关系和机械关系。在实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基础上,考虑这些种间关系,有利于提高群落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例如,温带地区的苔藓、地衣常附生在树干上(见图一),不但形成了各种美丽的植物景观,而且改善了环境的生态效应;而白桦与松、松与云杉之间具有对抗性,核桃叶分泌的核桃醌对苹果有毒害作用。

图一 茶树地衣

3.3 艺术性原则

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植物景观中艺术性的创造是极为细腻复杂的,需要巧妙地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和质地进行构图,并通过植物的季相变化来创造瑰丽的景观,表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3.4 景观生态性原则

植物景观除了供人们欣赏外,更重要的是能创造出适合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它具有吸音除尘、降解毒物、调节温湿度及防灾等生态效应[4],如何使这些生态效应得以充分发挥,是植物景观设计的关键。在设计中,应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结合区域景观规划,对设计地区的景观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否则,会南辕北辙,适得其反。例如,北京耗巨资沿四环和五环修建的城市绿化隔离带,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城市“摊大饼”式的向外蔓延带来的环境压力,但在规划中由于缺乏对北京区域环境、自然系统和城市空间扩展格局的分析,采用均匀环绕北京城市周围的布局方式,不但不能真正防止北京城市无序扩张,而且可能拉动和强化这种扩张模式。

3.5 历史文化延续性原则

植物景观是保持和塑造城市风情、文脉和特色的重要方面。植物景观设计首先要理清历史文脉的主流,重视景观资源的继承、保护和利用,以自然生态条件和地带性植被为基础,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植物景观中,使植物景观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文化性特征,产生可识别性和特色性。如杭州白堤的“一株桃花,一株柳”、荷兰的郁金香文化、日本的樱花文化,这样的植物景观已成为一种符号和标志,其功能如同城市中显著的建筑物或雕塑,可以记载一个地区的历史,传播一个城市的文化。

3.6 经济性原则

植物景观以创造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地增加投入。任何一个城市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土地都是有限的,须遵循经济性原则,在节约成本、方便管理的基础上,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服务。例如,多选用寿命长,生长速度中等,耐粗放管理,耐修剪的植物,以减少资金投入和管理费用。

4 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化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逐渐开始摆脱原先的萧条和单调局面,植物的种类也逐渐开始从少到多发展,在园林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有些设计师单纯追求大手笔和大尺度的设计,很少栽植乔木树种,采用的通常都是由低矮的植物以及草坪所组成的不同的图像,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讲,植物绿化园林逐渐成为展览品,违背了其生态发展的原则,也不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有效途径。生态化是当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环节,设计者应当将园林植物的适应性生态发展当做植物种植的主要依据,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的特点,真正体现出现代景观的整体风貌,遵循当地植被生长的一般规律,充分应用已有的植物特性,构造出城市绿化发展的多层次格局。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的园林绿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植物景观设计时,应遵循其设计的一般性原则,多些客观分析,应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确保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达到更科学,更合理的状态,从而为人们创造出美观、舒适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北方居住区植物景观营造

居住区的小型公园,绿化带是居民休息、游乐和锻炼身体的活动场所,其植物配置须考虑绿地地形、绿化带设施等。21世纪是注重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态时代。我们的居住区绿化也取得了很多的宝贵经验。但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同时人们对环境生态观和居住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促使人们更加去关注居住区绿化的综合效益。北方地区有很多野生植物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绿化宝库。充分利用起北方的自然资源,将这些植物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必能为北方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营造做出非常出色效果。

一、植物景观营造的意义

植物景观营造是组成居住区绿化带或园林的重要部分。植物景观的营造需要我们关注居住区绿化的综合效益,即生态效益。植物景观的合理营造,能充分发挥其观赏的特性、创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而实现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的额最优协调。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植物景观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不但可以协调人与自然,自然之间的和谐,还能美化环境,愉悦身心,满足人对自然环境的精神上的需求。植物景观的合理营造本身就是建立在人的艺术视觉效果基础上,充分利用了生态学、植物学、美学的理论创造出具有现代气息的花的园林景观。

2.植物景观的营造有利于改善环境的生态环境,可以调节小气候,防风防尘,减轻噪音,并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小环境的生态平衡。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由于森林的调节作用,我们不用担心,气候骤冷骤热;不用担心会频繁受到恶劣天气的侵袭;因为有北方的防护林,我们不用担心沙尘暴的频繁来袭。这些都是大范围绿色植物所起的作用。园林内部的植物景观营造就是大的绿色植物作用的微小化。大量的绿色园林组加起来,就能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防风防尘的效果,就能减轻噪音的污染从而维护了居住区人们的安静生活。

3.植物景观的营造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空间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良性生态平衡。自然界地各物种之所以能和谐的相处,全赖整个的大的自然环境的生态处于平衡之中。小的生物圈也需要保持生态平衡,人也是生态平衡中的一环。

没有生态平衡,人们会面临很多自然的惩罚。

二、当前北方居住区植物景观营造存在的不足

1.绿化面积偏小,植物景观营造观念不深。人类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自然世界,通过人为的改造,自然变得不再那么自然。人的生活不但需要丰富的物质基础,还需要精神的享受,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人的基本精神需求之一,人们希望生活在自然的绿色之中。但是由于建筑商追求商品楼收益的最大化,使得当初设计建设大型公共工程、商品楼时,给园林绿地留的面积很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公共绿化带发展的空间。这就与人们迫切需求公共绿化带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人们整天忙碌于自己的生存和生活当中。内心渴望园林绿化给自己带来精神抚慰和享受,但却对园林植物景观的营造又不甚关心,这种矛盾纠葛的心理,也是造成居住区植物景观营造不能顺利进行的原因。

2.植物景观营造不合理,设计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由于我国长时间对植物景观设计不太重视,致使现在的植物景观营造存在很多问题。植物景观的营造不是将植物简单的组合,应当在设计中应尽可能的保证原生态的自然植物群落,同时还要考虑各种群间的相互联系,要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还有部分地区的植物景观营造不能体现地方特色:要么不切实际的引进名贵品种,要么不假思索的种植传统植物,这不能体现出设计的创新意识,也不能满足现在人们对审美、对原生态的渴望。

三、北方居住区植物景观营造的建议

1.提高景观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植物景观的营造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景观设计人员对周边环境的把握,对人们心理需求的把握,还有对当地自然物种的了解,更考验了他们对这些因素的合理组合。设计无小事。不能“想当然”的敷衍,要提高景观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的思想意识,不能心存轻视的想法,园林的重要性远比我们看到的多。园林或绿化带的植物景观是应该具备艺术欣赏价值的,设计者也应在自己的作品上充分的体现出“美”的元素。

2.植物景观营造要充分发挥它的环保功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植物景观的作用我们已经做了阐述,在我们选择植物物种与群落时,我们要从从生态平衡、原生态、防风防尘、减轻污染、审美角度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植物景观营造的设计,使我们建造的植物景观既能体现出适应时代的美,又能起到它的生态功能作用。保护人们少受或避免人们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3.开发野生植物物种,体现地方特色,适应人们对原生态的需求。我们北方植物种类资源比较丰富。野生的物种有很多都适合驯化成园林植物:比如,连翘、瓦松、八角枫、野葵、王不留行、野菊、南蛇藤、红蓼、鹅耳枥等等,这些都是比较适合在园林以及绿化带应用的野生物种,也能体现北方特色。由于是野生物种较多,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结 语

植物景观的营造美化环境,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项目。北方的植物物种与群落与南方稍有不同。我们要充分发掘北方的优势自然物种,满足人们对原生态的需求,同时也增加了人们观赏的物种,可以在园林中更好的体现植物的多样性,与自然的丰富性。

参考文献

[1]杜燕超:《居住区公共绿地的植物配置与发展趋势》[J].国土绿化,2010(4);

[2]佟跃、王殊:《城市居住区中的植物景观设计》[J].现代农业科技,2010(6);

[3]房张飞、田雨:《徐州市居住区植物景观设计研究——以开元四季小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5);

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1、植物景观设计的概述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能使园林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时的变化。植物景观设计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有关专家和决策部门针对当时城市园林建设中建筑物、假山、喷泉等非生态体类的硬质景观较多的现象再次提出的生态园林建设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供人们观赏。但是,植物景观设计概念的提出是有其时代背景的。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设计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概念不但包括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的和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2、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园林景观主要是体现在植物上,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所以园林景观的设计离不开植物的点缀和映衬,这些植物不仅可以增加园林的艺术效果,对环境也有很大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空间塑造上的作用:植物可作为空间塑造材料使用,对空间进行分隔、连接与引导,并形成不同的空间比如私密性空间,开放性空间等;其次,遮掩不良的景观,形成主体屏障,同时,还可引起到框景的作用等。

2.2改善环境的作用:植物景观的适当利用可以改善户外的环境品质。如:水土保持,减弱噪音,净化空气,控制光线和眩光,影响局部微气候的变化等。

2.3生态上的作用:提供生物栖息、繁衍、觅食的空间,建立生态保育的基础。

3、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3.1自然性

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要符合区域自然因素,并且按照植物的特点进行配置,更多的体现植物群落的特色。

3.2地域性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应该结合当地的地形以及水系分布情况,充分体现出地域性特点,包括自然风土人情以及人文特性。例如,在我国的海南地区,在园林中种植大片的椰树,这就体现了浓厚的地域风情。

3.3多样性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不能过于单一,否则就显得乏味,没有美感,设计的时候要能够体现出当地丰富多样的植物品种。使植物景观具有多样性,这就需要合理的配置,不同的物种相互搭配。无论是在色彩上,还是在高度上等都要互补互衬。

3.4指示性

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要以具体的自然条件为前提,具体包括地形、土壤的土质、当地的气候条件、降水量大小、光照是否充足等,所选择的植物种类要适宜生存,否则就会出现枯死或者发育不良等现象,这样不仅不能美化环境,反而使园林景观看起来死气沉沉。

3.5时间性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开花或者结果期,也有固定的枯萎期。所以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不同植物的时间性。避免所选植物的繁茂期在同一时间段,最好是不同时间段的植物交叉辉映,保证在一年四季任何时间都有枝繁叶茂的景观。

3.6经济性

园林植物景观建设是一个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后期维护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经济因素。不能为了追求艺术美而选择一些过于珍贵的品种,造成经济负担。还要主要尽量不要选择一年生植物,这样反复栽种也会增加成本。

4、园林植物的景观设计要点

4.1树立园林植物景观的规划意识

园林绿化是基础设施与植物景观对立统一的有效柔和点,没有园林绿化配置的亭台楼阁都是生硬和呆板的。因此,决策者应做到“先规划,后施工”,组织专业人员对园林植物的景观设计方案进行论证,衡量其是否与整体景观自然和谐。如多功能的城市性综合公园,应有供健身活动的大草坪,还要有为满足安静休息需要的疏林草地或密林;无论是浓荫蔽日的幽林小径,还是色彩艳丽、花香果佳的花灌丛,都要极大限度地满足园林绿地的使用功能和景观要求。

4.2满足园林植物生长的生态要求

园林植物的景观种植设计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自身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具体到园林植物生态配置,应该重视以下几点:一是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而生。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其能生长健壮、优美;不能盲目引进推广外来园林植物,而应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是重视生物多样性。如果植物种群过于单一,在生态上是贫乏的、景观上也是单调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应注意乔、灌、草结合,模拟和创建自然生态系统,有利于增加植物群落的稳定性、提高景观质量和生态效益。

4.3考虑园林植物景观的艺术要求

园林融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文学美于一体,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艺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不仅要满足绿地实用功能上的要求,取得“绿”的效果,而且应按照艺术规律的要求来选择植物种类和确定植物种植方式,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4.4结合园林绿地的经济要求

城市园林绿地在满足使用功能,保护城市环境、美化城市面貌的前提下,还可结合生产增加经济效益。因此,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在不妨碍满足功能、艺术及生态等要求时,可考虑选择柿子、枇杷等对土壤要求不高、养护管理简单的果树植物,或选择核桃、樟树等油料植物,或选择桂花、茉莉、玫瑰等芳香植物,选择杜仲、银杏等具药用价值的植物,还有荷花等既可观赏又可食用的水生植物等,以充分发挥园林植物景观的综合效益,达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5、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化发展趋势

近些年来,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逐渐开始摆脱原先的萧条和单调局面,植物的种类也逐渐开始从少到多发展,在园林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有些设计师单纯追求大手笔和大尺度的设计,很少栽植乔木树种,采用的通常都是由低矮的植物以及草坪所组成的不同的图像,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讲,植物绿化园林逐渐成为展览品,违背了其生态发展的原则,也不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有效途径。生态化是当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环节,设计者应当将园林植物的适应性生态发展当做植物种植的主要依据,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的特点,真正体现出现代景观的整体风貌,遵循当地植被生长的一般规律,充分应用已有的植物特性,构造出城市绿化发展的多层次格局。

6、结语

城市的园林绿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园林建设的基础就是植物材料的选用,园林植物景观在园林的建设当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价值,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植物景观也能够形成丰富多彩的动态景观,园林植物设计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对园林植物的配置和选择,从不同的园林植物所具有的景观性质进行植物的景观设计,才能创造出长效、优美的花卉风景。

参考文献:

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范文第4篇

依据城市广场功能的差异,城市广场可以分为市政广场、商业广场、纪念广场以及娱乐广场等。市政广场通常位于一个城市的中心位置,城市的主要政府部门和行政办事处常在此集聚,其功能主要是用于开展庆典活动、民众集会以及民间传统节日活动等。商业广场在布局时常采用步行街的方式,其功能主要用于集市贸易以及购物等活动。纪念广场常常有着显著的标志性建筑物,如纪念牌、纪念雕塑等,其功能主要用于纪念人物或者重大事件。休息娱乐广场常布局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广场中设置台阶、坐凳等,以为人们提供娱乐、交流、演出等活动场所。

2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关原则

近年来,城市广场植物景观设计的价值和意义在我国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但在实际景观设计中却因理念和技术的滞后,却仍有很多问题存在。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两点:第一,艺术性与科学性缺乏有机结合。在植物景观设计中普遍存在着乔木和灌木种植的比较失衡现象,观花植物偏多,缺乏观叶和观果的树种,注重植物景观的艺术性塑造,忽视植物科学性种植,致使景观植物常因生长环境不适而枯死。第二,广场植物景观培植注重绿化率,忽视绿量。绿量是在进行城市植物造景过程中需认真考虑的问题,然而,很多城市广场铺设大量的草坪,虽然绿化率提高了,但绿量不足,且种植草坪的形式呆板单调,不能发挥绿地的生态作用。城市广场植物景观设计要取得理想的设计效果,不仅要正视存在的问题,而且还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艺术性的原则。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遵循绘画艺术以及园林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第二,实用性原则。城市广场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不仅要保持广场的主要功能,还应充分利用植物的生态功能,改善城市环境,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满足市民休闲娱乐需求。第三,科学性原则。每一种植物都有着自身的生长习性,遵循植物的生长习性,栽培的植物才能取得良好的生长效果。因此,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应充分依据植物的生长习性,进行科学景观设计。例如,在水体边则应选取耐水湿的植物,如垂柳、水杉等。在土壤干旱处,应选取枫香、合欢等。

3常见的几种城市广场植物景观设计方法

城市广场的类型是多样的,每种类型的广场其特点和主要功能差异比较大,因此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就需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进行设计。

1)市政广场。

市政广场在城市中的功能主要为市民进行庆典、集会等提供活动场所。这类广场的景观功能和生态功能的作用很小,因此绿化用地在广场中所占的比例很低。对于市政广场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要得到取舍,做到精简。

2)商业广场。

商业广场在城市中其功能主要为市民提供购物、娱乐、饮食等。这类广场主要以商贸活动为主,广场的空间形式各异,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此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必须依据周围的建筑以及道路的走向进行合理设置。商业广场的人流量和车流量都比较大,所以广场主体多采用硬质铺装,以保证视线通透。在不影响商业广场的整体视线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栽种不同的植物供人观赏,以提高广场的环境质量。在进行栽种时,不同类型的植物种植具有一定的差异。

3)休闲娱乐广场。

休闲娱乐广场在城市中的数量较多,广场内的植物覆盖率高,植物类型多样,其功能主要为市民提供休闲、锻炼、玩耍的活动场所。休闲娱乐广场的植物造景应依据广场的自身特点、居民活动需求、景观特征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景观设计。通常情况下,休闲娱乐广场的主景区的景观采取规则式配置,其它的辅助景区的景观多采取自然式配置。而且,很多地方的休闲娱乐广场为展示地方文化特色,广场内的植物配置常与当地的民间故事、历史名人、地方特产等文化联系在一起。因休闲娱乐广场的功能要求,广场内常采取修剪、编织等方式对广场内的植物进行造型,以为市民营造舒适的休憩环境。

4)纪念广场。

对于这类广场的植物景观设计来说,主要以景观功能为主,以生态功能为辅,广场中心多采用硬质铺装和软质绿化相结合,广场内栽种的植物的选取具有一定的要求,主要根据广场的纪念意义和主题来确定。

4结束语

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范文第5篇

关键词:观赏性公园;植物景观设计;要点分析

1观赏性公园植物景观概述

观赏性公园经历了由贵族私有到向公众开放的历程,从17世纪纽约修建公园开始,掀起了大量修建公园的热潮。公园最初只是单纯模仿自然风光,之后转变为美景与风光结合,设计内容受到当时文化思潮的影响。随着城市中自然理念的普及,有的景观设计师提出了适应性的观点,营造出自然、本土的观赏性公园。观赏性公园涵盖了生态性、城市性、文化性、公园性多方面的特点。它的创设目的是保护局部生态系统、创设生态景观、提供活动场所,具体特点表现为整体性、多样性、过程性。观赏性公园包括自然性景观与人文性景观两种不同类型,人文性景观包括古迹、文物艺术景观等,自然性景观包括山岳景观、水域景观、气象景观等,其中植物景观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景观是指以多样性为指导,以植物为材料,利用原有的自然条件,建立的人工植物群落。传统的植物景观是根据分类不同采取不同的体系,按照植物生长类型、气候特点、观赏特点可分为原生植物景观、人工植物景观、自然恢复景观3种类型。原生植物景观是公园内原有的自然景观,是原有的植物。人工植物景观以自然的观点进行人工设计,在城市空地上规划人工栽培的生态植物。自然恢复景观是以原生植物为基础,配置人工植物加以完善,以原生人物保持稳定性,有效结合人工栽培的植物,具有恢复场地生态和谐的作用。植物景观非常重要,具有环境效益,可以修复环境,改善群落的布局与大气环境,缓解热岛效应,是天然的绿色消音器。植物景观还具有美化城市、陶冶情操、防灾避难的社会效益。植物景观是城市乡土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基地。

2植物景观设计要点

观赏性公园植物景观可以设计为规则式、自然式与混合式3种。规则式的人工感极强,有明显的结构与装饰性效果,因为有人类中心思想的倾向,所以在设计时应减少使用。自然式的特点是由人类所创造,但是避免有人工痕迹的一种设计形式,注重层次色彩的结合运用,形成多层次的景观轮廓。混合式结合规则式与自然式的特点,在融合中求变化。

观赏性公园的植物景观可以借鉴自然界中的植物类型,以植物群落的整体形态展现,使植物群落可以反复出现、互为补充。可以充分结合密林、疏林、纯林、疏木草地、灌丛、草原以及湿地群落,丰富局部物种的多样性。

观赏性公园的植物景观一定要具有可观赏性。首先要有优美的形态。树形要搭配好。树形指的是植物的轮廓,可以分为垂直向上、水平展开、无方向以及其他轮廓四种类型。垂直向上类要具有挺拔的耸直感,给人以紧张感可以形成视线焦点。水平展开类的特点是长度大于宽度,增加构图的宽阔感,但是也有空旷荒凉的感觉。无方向类是指类似于球形与半球形这种可以缓和周围景物的轮廓类型。特殊树形是指垂柳等可以起到点景作用的树形。要有适宜近观的叶形。叶形分为单叶与复叶,单叶有椭圆形、圆形、三角形、掌形、奇异型等,复叶有羽状与掌状等。其他的诸如花型、果形、干形、根形也不能忽视。其次,色彩也要起到先声夺人、引人人目的效果。色彩根据叶色、花色、果实色、枝色、干色可分为红色系、黄色系、蓝紫色系、深绿色系、浅绿色系、白色系、黑色系等。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提高景观的可欣赏性。再次,要注意植物景观的质感。主要由叶片反映的特征所决定,叶片小而柔软会显得柔美,也偏大而粗糙会显得豪放。还要注意植物气味,避免使用有刺激性气味、引人反感气味的植物。最后,要注重塑造意境。

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范文第6篇

关键词:园林设计 植物配置 植物造景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6-104-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周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给园林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为人们提高优美、舒适、协调的良性生态成为了园林设计的最主要目标。在园林设计过程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对于园林的整体水平和园林的功能至关重要,也成为园林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植物配置主要是指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的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各种植物,以发挥他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价值。植物造景就是指合理配置园林设计中的各种植物,充分发挥它们的形体、线条、姿态、色彩等自然美的特点,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总的来说,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其实是统一的,它们就是指在园林设计中合理地利用各种植物创造出优美舒适的植物景观,这些植物景观与其他园林景观一起构成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以满足人们对良性生态的需求。

1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1.1植物景观给人以美的感受

植物景观是园林设计的中心,植物景观设计的好坏是最终评价园林设计质量的标准之一。植物是自然景观的标示性元素,同时也是反映自然景观类型的代表性元素,它们在不同的时节表现出不同的形态与色泽,可以带给人不同的美学感受。每个人都有奔向大自然的欲望,植物是大自然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园林设计中的植物景观不仅可以给人以各种美的感受,还会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这对于久居城市的人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感受和熏陶。

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是在充分认识自然景观中植物景观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并顺应这一规律进行植物配置的,因此设计出的植物景观不仅有很强的视觉效果,还可以营造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体现当地自然景观风貌的植物类型,塑造出一个优雅舒适的自然环境,让置身其中的人得到美的享受。

1.2植物景观有建造、环境和观赏的作用

植物在园林设计中有三大功能,分别是建造功能、环境功能和观赏功能。植物的建造功能是指植物可以创造景观空间,建造植物景观。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对于植物的合理运用,可以建造出形态各异、有着极高观赏性和艺术性的植物景观。环境功能是指植物能影响空气质量,防治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与其他各类景观比起来,其有着更大的生态学价值,它可以提高空气质量,改变园林中的小气候,给人们以舒适、惬意的感受。观赏功能即是因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和质地等特征能充当景观中的视线焦点,即植物因外表特征而发挥其观赏功能。

2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原则

2.1植物选择原则

在植物造景过程中植物选择对于园林植物景观非常重要,在具体的选择过程中要注意乡土性和多样性的结合。首先是乡土性原则,选择植物品种要选择乡土植物,因为乡土植物是在长期演变中形成的地域性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同时乡土树种具有丰富的林相和季相变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特色景观。其次是多样性原则,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拓宽植物的选择范围,充分利用各个类型的植物品种所带来的不同效果。

2.2植物配置原则

为了创造优美舒适的植物景观,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两个原则:科学性和艺术性原则。首先是科学性的原则,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要做到科学配置植物,而要做到科学配置植物,最重要的是要遵循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相互协调,注意各类植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根据各类不同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在合适的环境、土壤、气候条件下运用不同的植物进行造景。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各类植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因为不同的植物其生物特性是不一样的,有些植物种在一起可以创造出更美的环境,但有些植物种在一起就可能“相生相克”,产生景观设计的败笔。

其次是艺术性的原则,园林设计中植物造景的最高境界是实现观赏性、艺术性、生态性的和谐统一。而要实现三者的和谐统一,最重要的是要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突出艺术性。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要利用不同的植物物种造成多层次多色彩,形成高低错落,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第二是将观叶植物与观花植物相结合,延长观赏期,同时将不同观赏期的植物合理配置,做到四季有花,四季常绿;第三是把对比色调与色度的植物搭配种植,形成各种色度的对比。

3植物造景的主要形式

3.1按人们的需要来创造景观

在植物造景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人们的需求,不同的园林其主要功能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公园和街头绿地等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们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在植物配置时应该要努力缔造出阴凉、舒适的环境。古典园林和其他特色园林,应该注意其自身的主要功能和特色,体现其美学价值或者艺术价值。总之,园林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各类需求,从而达到人与周围景观和谐共处的效果,因此在植物造景的时候要以人们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3.2根据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造景

现代的园林景观里包含着许多不同的景观类型,植物造景只是园林景观的一个部分,它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应该与周围的建造和各类景观相匹配,达到相互衬托,相互辉映的效果。

3.3注重植物造景的整体效果

营造群体景观时,应注意树形的对比与协调,以及轮廓线、天际线、林缘线和林冠线的变化,植物造景的时候要充分的了解各类植物的外形、生长特性,从总体上来考虑和把握植物造景的观赏效果。为了增加绿色效果,形成上、中、下立体绿化,多采用乔、灌、花草共同组成的自然式树木群体,以充分显示植物群体的效果。

3.4创造出动感和意境

现代园林设计过程中,植物是唯一具有生命和动态的构成元素,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创造出植物特有的动感和意境也是评价园林设计质量好坏的标志之一。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尽可能地利用模仿、抽象、引喻、象征的手法,将植物造景与意境相结合,烘托出周围的景致,从而达到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交融,交相辉映的程度。

4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4.1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植物配置和造景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大致说来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设计缺乏科学性,没有考虑到植物本身的生态特性;另一个方面是植物造景单独强调观赏性,而忽视景观的其他功能。

首先是缺乏科学性,许多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造景引进的树种仅仅考虑其形状、色泽等因素,而没有充分考虑其对于当地的适应性,使得很多植物景观存活率很低。还有很多园林设计者缺乏和谐共生的思想,缺乏对城市植物群落客观观察和理解,认为种类越多群落越稳定,最后是外来树种应用过多,对地方文化特色造成巨大冲击,将会造成外种入侵。另一方面是乡土树种的应用滞后,缺乏地方特色。许多园林设计者虽然已经意识到在城市绿地设计中实现树种配置多样性的重要性,并在设计中也开始应用许多新的树种,其中就包括乡土树种。但是由于乡土树种的开发利用与推广应用相对滞后,在园林设计中要求的树木品种、规格、数量在实际施工时往往又达不到大宗采购的的数量,最终导致更改设计方案。

其次是单方面的重视观赏效益,忽视生态效益。我国现代园林设计中,许多设计者在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时候只是注重形体、色彩、图案等的精美,以求创造出具有比较高美学价值的植物造景,这样在植物选择上就忽视了对于生态价值的追求,产生了非常高昂的养护费用。

4.2解决措施

在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过程中,要解决科学性和协调性的问题,最主要的是设计者要有一个全局的思维方法,在园林设计之前就应该对各个类型的景观进行规划和预见,特别是要综合考虑植物景观的建造功能、环境功能和观赏功能,不能仅仅苛求植物景观的观赏功能,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植物造景策略,加强对城市植物群落的研究,充分利用当地的树种、当地的植物。

5结束语

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它离不开设计者的创造性思维,要创造出完美的景观,就一定要处理好建筑、环境、功能等各种元素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介绍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的相关概念和原则,期望我国园林设计者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能够运用生态学的相关原理,通过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使得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达到动态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夏惠.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田哗林,刘克旺.论我国园林植物造景[J].湖南林业科技,2001.

[3]欧阳加兴.绿地植物配置探索[J].中国园林,1998.

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植物景观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园林建设的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要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风格多样,量力而行”。结合和保护传统文化,保留城市自然环境、人文资源、民俗风情,改善城市人文环境,创造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格和城市个性。能否体现城市地方特色是植物景观规划是否成功的关键,地方特色越强,留给游客的印象就越深刻,地方特色主要表现在对地方的原材料、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的整合运用上。绿化配置应优先选择乡土树种,保持有地方特色的植被,按照生态、游憩的要求,细化绿地的功能分区。

1植物景观构造应注意的问题

1.1注重品种选择的多样化

进行植物景观的选择时要力求品种的多样性,构造景观要使空间能够相互协调,减少出现不协调的状态。尽量使选用的物种丰富多样但不冗杂。选择的骨干树种要统一,不能品种过多,附属品种的选择要多样化,使相互能够完美搭衬,产生绿化、生态效果的同时,也要有美化效果。

1.2考虑植物的季节性

作为植物景观构造的主体,植物有其自身的生命特征,能够与特定的环境相匹配。进行植物品种的选择应做到近远结合,适地适树,速慢搭配,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按比例种植,注重季节等气候变化。力求营建出在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的美丽景象,切忌单一枯燥。

1.3植物景观构造与环境相配合

进行植物景观构造时,植物的配置与周围的建筑物要能够协调一致,使选用的植物与建筑物的主题相统一,同时,建筑物外的植物配置与建筑物的基础种植能够协调起来,例如在墙基处种些花灌木或者自播草本花卉,从而形成一个过渡带,增加视觉的适应性。在建筑物的墙面可选用攀缘植物,在雕像旁可选用常绿树种作衬托,这样能够产生别致的自然景趣。

1.4植物景观应体现地方特色

城市的发展规模、地域特征、人文环境都各有差异,在进行绿化时要做到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具体特征来选择绿化材料,使人文历史、自然资源和当地的文化特色能够有机结合。只有把地域文化特色充分表现出来的景观构造才是高品质的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在增加城市的美化效果同时,又充分体现了地方特色。

2用植物景观来建设生态城市园林

不同的植物对于城市园林建设有不同的作用,所以要想建设生态城市园林,必须要适应不同植物景观的特点,木本植物为骨干的生物群,由乔木、灌木、草本、低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综合而成的微观人工植物群落,又包括植物的相互联系的生态网络,涵盖了宏观城市系统,发挥了吸碳吐氧、调节温度与湿度、消噪除尘、杀菌保健、吸收有害气体、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发挥绿地水循环、防震避灾等生态功能。生态园林建设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指导下,人类与生物的接近程度将成为绿地衡量标准的重要尺度,以植物造景为主,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建立多种类型、多种功能、丰富多样的景观,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达到生态美与艺术美的和谐统一。

良好的植物造景是提升城市园林景观品味的重要一环。植物造景的原则是坚持突出生态,尽量保留原有的植物群落和生态群落,做到乔、灌、草、花卉合理搭配,切实发挥绿化的生态功能,而且要注重运用建筑小品、城市雕塑等造园的手段,表现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植物造景者应深入自然山林采风,去用心体会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细心研究自然植物群落组合,把有价值的东西带回城市,引入城区。

3应用生态美学理论指导城市园林建设

我们国家的景观理论,是以生态美学为指导的,一直以来都是在推崇自然,把自然之美当成园林生态建设当中核心的思想,以期达到“虽由人作”却“宛如天成”之审美、游览、环保效果。强调艺术美与自然美,形式美与内容美之辩证统一,以艺术为手段,以展示自然美为目的;以形式美为框架,以内容美为核心,力求体现不是自然却胜似自然的生态效益和人文景观。强调动静结合,静中寓动,动中求静,静态景物中有动感,动态事物里蕴藉着无限清幽纯朴的静谧之趣。强调远与近、大与小、明与暗、露与藏的对比,烘托、借衬,更注重疏与密、高与低、俯与仰的搭配,尤重林冠线的变化和色彩调配。强调以植物组景为主,并追求色相与季相变化,特别注意追求形象美、层次美、风韵美。强调景物之间的相互借衬与烘托,并注重外景的亲和、融合、呼应、渗透。在实践工作中,应充分发扬光大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美学观点,加以继承创新和发展。

4用植物景观来增加城市的绿量

绿量是城市生态平衡的基础,对于城市生态功能的增加有很大的作用。如何用较少的绿地,增加更多的绿量,答案肯定是要选择光合效率高,适应性强,枝繁叶茂,叶面积指数高的植物。城市绿地需要一定的草坪开阔空间,但如果大量布局草坪,则显绿量不足,竖向空间层次不够丰富,生态效益也相对降低。要克服广场化倾向,减少草坪花坛。同时,使绿化向立体化扩展,形成地面、墙面、屋顶多层次、多景观的绿化景观体系。要特别重视推行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创造丰富的植物人工群落。群落是城市绿地的基本结构单元,直接决定着绿地的结构和功能。达到相对稳定的绿地覆盖,提高绿地的空间利用率,以最大限度地增加绿量,使有限的城市绿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5植物景观的生态设计

不同城市由于它的历史传统不同,由于它的地理位置不同,它的传统也不同,所以在搞景观设计时,就要因地制宜,保护好当地的文化传统,不要破坏城市的自景观,不要改变当地的民俗风情,要结合和保护传统文化,保留城市自然环境,改善城市人文环境,创造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格和城市个性。能否体现城市地方特色是绿地规划是否成功的关键,地方特色越强,留给游客的印象就越深刻,地方特色主要表现在对地方的原材料、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的整合运用上。绿化配置应优先选择乡土树种,保持有地方特色的植被,按照生态、景观、游憩的要求,细化绿地的功能分区。建设绿化景观大道、主题公园、生态居住小区等城市不同形式绿地景观,体观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大程度地满足居民对绿地的需求,保证城市绿地系统的开发,让市民亲近绿地,保障资源共享和社会公平。

6结语

总而言之,在城市园林设计当中,需利用植物景观来增加城市的生态功能,需要利用不同的植物的形态、线条等等来进行构思,并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构成一幅活的动态构图,来表现植物造景的艺术化。它是园林空间的弹性部分,极富变化的动景,丰富了城市植物景观的色彩和层次,增添了城市的生机和野趣。植物景观对于城市园林建设的作用非同一般,它在城市生态环境构成因素当中是重要的因子,它对于城市结构的改善,对于城市土壤构成因素的改善,增加城市场的自然性能都有很大的意义。所以在城市园林建设当中,在充分考虑到城市建筑的特性,注重绿地景观的构造,注重植物景观生态效益的发挥,防止城市密集建筑的热岛效益的出现。

参考文献

1俞孔坚.从世界园林专业发展的三个阶段看中国园林专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J].中国园林,2011(6)

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范文第8篇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程序;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环境改善意识的增强,风景园林师越来越多地关注和重视植物景观所带来的生态及社会效益。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实施建设后的景观效果及产生的生态效益,俨然已经成为衡量一个风景园林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园林植物景观的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园林植物景观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形成了一套用于指导种植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大量的优秀园林作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现代园林景观的需求日益扩大。从规划尺度来看,现代园林建设需求的规模越来越大,从传统园林中的庭院栽植以及花坛、花境设计到现今的城市开放空间、河湖景观、湿地公园、郊野公园等。从项目类型来看,现代园林景观类型趋于综合、多样化,涉及水利工程、生态学、水土保持等学科,如雨水花园、生态修复、废弃地修复治理等。为应对现代园林景观项目在尺度、类型上的变化,植物景观应从理论及方法上作出更多的尝试和探索[1]。

二、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分析

1、现状分析

1.1 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包括地方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场地所属地区的地域性植被分布;当地气象、土壤、水文、地质的基本概况;地方志中提到的古树名木以及与植物相关的典故等。

1.2 现场调研

1.2.1 现有植物资源。现状植物对于景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现状大树的利用,对园林景观风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场地内现有植物资源的调研,包括植物种类、体量。对树木的生长状况、寿命进行评估,对病虫害的敏感程度以及对养护的要求等均要做出评价。还必须对原有树木与新建筑物及道路等的关系做出精确分析,以便使这些保留下来的树木在总体设计中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及效益,并应尽可能保证其继续自然伸长。至于原有的外观美观的树木,则可在新的设计中用于构成景点。

1.2.2 地形。地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植物种类及分布。了解场地内与植物景观有明显关联的地形情况,包括坡度、坡向、有无明显陡坡、山谷山脊分布等。

1.2.3 土壤。深入了解场地土壤类型,对制定种植计划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项目情况,选择性测定土壤的理化性质,包括EC值、pH值、氮、磷、钾含量等。

1.2.4 水文。需了解场地内水源的位置及容量;水源流动方向和流域面积;维系植物生长的水质情况;年度洪水循环周期及洪水水位等。这些将直接影响到植物种类的选择。

1.3 周边考察。除了要熟知场地内的基本情况之外,还要了解场地所属城市的绿化用地状况,如城市绿化整体面貌、城市各类型绿地的概况以及苗圃用地的苗木情况等以便于更加准确地把握规划用地特征。现状分析是对场地解读的过程。利用人工判读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出营造植物景观的优势和限制性条件[2]。

2、概念规划

2.1 植物景观空间规划

现代大尺度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占有较大比重,一般性公园70%以上的陆地面积是绿化用地。因此,植物景观的空间布局结构对项目的成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构成植物景观的空间类型多样,尺度变化的范围也较大。在概念及详细规划阶段,以宏观尺度的空间疏密分布及其序列为植物景观空间规划的重点。空间疏密主要是指植物覆盖地表的程度,一般分为密林、疏林和疏林草地3类。随着现代风景园林规划尺度的增大,需求的功能越来越多,植物景观空间类型可进一步丰富、细化,以便更好地把控整个项目的植物景观基调。

2.2 植物景观特色规划

植物景观特色规划是丰富植物景观内容的关键。其内容包括在了解场地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结合现状分析,在适宜地段营造适宜的植物景观,构建植物景观特色分区,确定分区基调树种。植物景观特色分区是植物景观的立意表达,各特色分区之间有主次之分,同时也是一个有序的整体。在面对大尺度风景园林规划项目时,植物景观的分区规划是指导植物景观深化设计工作的有效手法之一。

2.3 植物景观时序规划

植物景观的时序变化是不同于其他景观要素的独特之处。时序变化包括日变化和年变化。日变化主要体现在小尺度空间内。在概念及详细规划阶段,植物景观的年周期变化是规划重点,包括季相变化和近、远景规划。将植物不同的季相景观统筹在园林空间中,通过植物不同的季相景观特征强化空间中的时序性。植物景观季相规划要与植物景观特色分区相结合,不同的特色主题对应不同的季相变化。植物景观远景规划,一般选择20年或50年作为调整节点。根据植物预期的生长速度和变化速度,对目前的植物规划提出调整建议,进行远景规划。

2.4 植物景观色彩规划

色彩是对植物景观欣赏最直接、最敏感的内容。在植物景观营造中,色彩不仅可以使植物景观变得更有趣,而且还可以引起人们的情绪变化。植物景观色彩规划从宏观层面确定植物色彩的基调及布局,明确植物景观主题立意。

2.5 植物群落结构规划

植物群落是植物景观构成的基本单元。乔灌草复层混交的自然式群落结构形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受功能及植物景观立意需求的影响,植物群落结构形式趋于多样化,包含乔木单层结构;草本地被单层结构;乔木与草本地被、灌木与草本地被的2层结构以及乔灌草复层结构。在概念及详细规划阶段,应从宏观层面梳理植物群落结构的布局,初步确定主要植物群落结构类型的分布。植物景观概念及详细规划从宏观层面把控植物景观的整体发展方向,有力地指导下一步方案设计阶段的工作[3]。

3、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是对概念规划阶段内容的调整、深化过程,需要从大尺度宏观规划层面深入到中小尺度的设计层面。这个过程需要在充分掌握、正确理解规划内容的基础上有序地展开。以植物特色分区为基础,在一个相对完整的植物群落组合单元内,针对空间构成的主要群落进行深化设计,主要包括群落的空间设计、植物材料的选择和群落的平面设计、立面设计。

4、扩初设计

初步设计是继方案设计之后的再一次深化设计,是对方案设计内容调整和细化的过程。初步设计可充分借鉴传统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和方法。初步设计确定主要植物种类、名称、位置,同时需要控制数量及株行距,并标明现状植物。在项目实践中,种植初步设计往往与方案设计阶段或施工图设计阶段相结合。

5、施工图设计

植物施工图设计是植物种植施工、工程预算、工程施工监理和验收的依据,应准确表达出种植设计的内容和意图。植物施工图设计在对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进行适当调整后,标明植物种类、株行距、栽植位置、栽植密度、植物规格、数量。保留植物需标明树木的名称和数量。植物施工图绘制需结合放线网格,或放线尺寸。关键植物应标明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或地上管线的距离尺寸。对于种植设计较复杂的地段,可分为乔木种植图与灌木种植图。对于需要特别说明的设计可配合植物立面图。除此之外,还需根据项目有针对性地编写种植工程说明书及植物材料表。

6、设计的现场调整

在种植施工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设计阶段无法预见的问题,这有可能会影响到最初的设计理念和景观效果,此时需要设计师快速地进行设计的现场调整,既能解决问题,又不影响预期效果。设计的现场调整是项目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植物景观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植物景观设计在整个项目设计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大尺度项目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采取正确、合理的设计原则、程序和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能,有效地控制设计质量,保障合理的工作进度,进而更好地控制项目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钱潇冰.植物景观设计表现方法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