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世界经济热点

世界经济热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世界经济热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世界经济热点范文第1篇

(一)课程涉及面过广,相关理论抽象难以理解

世界经济》课程实际上是以世界经济概论的方式来阐述世界经济的,它是一门前沿性和综合性很强的理论经济学。它是基于经济学原理,借鉴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并融汇文史哲以及地理类的专业知识,以为指导,从现实经济出发揭示新的世界经济理论和全球经济发展规律。全球经济是基于国际分工,各国经济互补基础上,在全球范围内多元化的各类经济的多角度集合。所以本学科的研究范围包括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上形成的现代世界生产、流通、交换和分配及其相互关系,各种类型国家的经济发展特点和变化的特殊规律,国际经济各领域的情况和问题,对外经济贸易等。这就决定了此课程教学内容的面广且复杂,涉及的相关理论多且抽象。但是,上述内容在后续的专业课程中多有涉及,因此在阐述上述问题和理论的时候往往以简单的形式加以介绍。例如,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国际投资中的核心理论,在世界经济课程中却只是简短介绍,从而使得讲授相关理论时,就显得抽象从而难以理解。

(二)教材滞后现实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现象,新的经济事件每天都在发生着。特别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在贸易金融投资领域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这些都无法在教材中得以体现。无论是初版教材还是再版、修定教材,总是具有时滞性。教材的滞后决定了其内容的非现实性、体系的非完整性、方法的非新颖性。如果课堂的教学过程仅仅完全依赖于课本,结果是难以避免的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如果教科书不能体现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理论,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就只能成为空论,也就无法让学生感受到火热而多变的现实经济世界。

(三)传统教学模式的落后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满堂灌输的方式。教师讲解,学生听、记。此种教学方式仅局限于课堂,脱离于实践。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是中心。教师中心观忽视了学生作为“人”在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和权利,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不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看不到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把教学过程看成是知识由内到外的输入过程,低估了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经验,轻视学生的心理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教师如果不能走出这种教学模式,只是一味灌输晦涩、抽象的理论,就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学习就缺少积极性。(四)考试形式单一考核方式一直采取一考定乾坤的方式。且固定平时和期末考核成绩比例:平时成绩占总评比重的20%(或30%),考试成绩占总评比重的80%(或70%)。这种考核方法暴露了教学过程“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过程”的缺陷。只重视学生学习知识本身,不重视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学生只会呆背死记,抹杀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更谈不上超越教材和教师,结果在所难免地培养出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固有的考核分值配比,使得学生即使在平时忽视对世界经济的关注,缺乏对相关经济现象的理解的情况下,只要在考前突击相关理论,就可以获得此门课程的通过,无法检验学生利用相关知识分析当今世界经济现象的能力。基于上述的问题,对世界经济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方面进行了课程改革。

二、世界经济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鉴于世界经济的教材除了理论部分之外,部分章节无法融入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的现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所教授相关课程内容,结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对学生进行相关主题引导,要求学生在课后听新闻评新闻,增强学生对当今世界经济的了解,增强对相关理论的了解,从而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掌握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热点,并增加了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教学方式的改革,是整个课程改革的重点。利用课堂讨论、换位教学、观看视频、章节论文等各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到世界经济的教学环节中,更深刻地理解世界经济的相关现象,关注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的联系,甚至,更多地了解自己的专业动向,为以后走向社会参加经济活动打下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的环节,目的是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教师根据所授课程内容及当前世界经济的热点,布置一定的命题,让学生在课后查找资料,分组进行讨论。此方式在提升学生对相关理论认识深度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例如,在讲授贸易规则和贸易壁垒的相关知识时,结合当时世界经济中中美贸易摩擦的实例,进行了课堂讨论课。因为学生对相关经济现象的不够了解,如果在讲授完理论知识后,直接把中美贸易摩擦的实例摆放出来,给学生讨论,必然会造成讨论课内容的浅显,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首先,在讲授完相关理论知识后,将讨论课的主题———初探中美贸易摩擦布置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从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问题、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行课堂讨论。讨论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都对讨论的主题都有很充分的了解,大家此起彼伏,不停地对其他同学的讨论进行着反驳或补充,课堂气氛甚是活跃。

2.换位教学

换位教学,就是教师提前布置一定章节的内容,将学生进行分组,小组成员分工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制作PPT等准备活动,并推荐一小组成员来进行相关内容的课堂教学,成绩计入小组整体成绩。此教学环节,意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例如,在讲授主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时,把学生分为4组,分别讲授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APEC,中国—东盟自贸区。学生在换位教学中,提高了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也学会了团队作业,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观看视频

基于课堂课时的有限,并不能将每一章的内容都通过课堂讨论和换位教学的方式来实现。于是,为了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深入性,教师找到和授课内容相关的经济深度报道视频,在丰富课堂教学手段的同时,也完成了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深层次的理解。特别是有关资深专家学者的视频资料,信息量大,观点独到,理论新颖,论述深刻,时效性和前瞻性强,是教师和教材做不到的。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弥补了当前教学的不足,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章节论文

章节论文的写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反映。通过论文的写作,不仅能够提高相关技能,还能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师在讲授完一定的理论知识后,结合世界经济的某一热点,布置论文题目,让学生学会资料为我所用。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在考核方式上,摒弃传统的一次期末考试定输赢的做法,将课堂讨论、换位教学、章节论文、平时检查和期末考试各种考核结合起来,在每个环节都给予学生相应的评定(平时和考试比重为八二开或七三开)。这种考核方法和成绩构成,特别强调了教与学过程的重要性,并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能有效地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和个性。考核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更加综合全面,也更加趋于合理有效。

三、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

在几个学期的《世界经济》的课程教学中,由于上述内容的改革,初步成果已见端倪。

(一)转变了学风,颠覆了传统的学习方式,真正激发

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不再是一本书,一份打印的课件,不动手的“学习两节课”。学生会高度关注教师提出有关当前经济管理领域中的每一个知识点、一条信息线(热点、难点、重点问题)———课改中明确要提问、发言、讨论的内容。由于学生对于当前经济事件的关心,改变了传统的只在课本中、课堂上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经济就在我身边”,从而建立起“我是经济人”的主动学习意识,同时也加深了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强了教学各个环节的互动

教学改革之前,学生严重脱离于经济社会,对相关经济问题或经济现象,都处于一种不知或半知的状态,课堂教学互动环节无法很好展开。教学改革后,利用各种手段让学生主动或者被动地去查资料、找信息、看新闻,了解现实经济世界。拥有了一定的经济知识背景后,形成了比较系统或条理性的观点,在课堂提问及课堂讨论时,学生也可以积极发言,并表达出比较深刻、具体、独到的见解。

(三)注重平时知识积累,不再一考定乾坤

课改前,考核内容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点,而且占比较大。如今,由于考核方式中,把平时成绩的比重大幅度加大,每一次发言,每一次讨论,每一次提问,每一份提纲,每一份小结等等,均计分在案。学生要想取得优良成绩,就必须重视每一堂课的每一项内容。学生不再是只带着耳朵,更需要带着心来上课,这就彻底摒弃了大考前临时抱佛脚式的突击复习应考的学习方式。

四、存在的问题

(一)课时局限,使得互动环节难以更好展开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相关素质的提升,在教学方式上设置了热点讨论及换位教学。但是由于学生第一次上讲台,对于课堂的把控能力较差,往往就会使课时延长,这就使得教师在进行其他章节课程授课的时候,必须压缩课堂内容。

(二)如何提高课堂互动环节的效率,避免“搭便车”现象

课堂的互动环节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考察学生的能力,比如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制作PPT水平,口头表达能力等等。但是,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很多环节只能通过小组方式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就难免产生了“搭便车”现象,无形中也就降低了课堂互动环节的效率。

世界经济热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经济史 世界经济史 课程特性

世界经济史是一门反映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活动领域的一门科学,学习这门课程,不仅要了解人类经济活动的知识,更要培养深刻的历史理解力、洞察力和对历史发展趋势的预测力,进而对现实的经济问题有所指导和参考。经济学本科专业开设这门课程,将有助于学生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通过考察经济发展演变的具体过程更好的理解经济学理论和探究经济发展规律,对构建经济学专业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一、世界经济史的课程特性

经济史是一门伴随经济学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介于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在课程设置上,经济史分为中国经济史与世界经济史两个分支,中国经济史主要以中国经济发展演变过程为研究对象,侧重于探求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而世界经济史则以世界各国、各地区以及全球经济发展演变为研究对象,侧重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与地区人们经济活动的联系与相互影响,从地理范围上看,世界经济史即包括对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的研究也包括对中国以外其他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过程的研究。所以世界经济史具有和经济史一样的学科特性。

首先,世界经济史是经济学理论的源泉。世界经济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研究经济组织、经济制度和经济部门的发展演变过程,研究经济发展的结构和历史过程,研究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相互关系。而经济学理论恰恰也是以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个人、组织和社会行为的学科。世界经济史为经济学理论提供了大量历史事实,经济学理论就是从这些历史事实中凝练和抽象出来的。世界经济史通过为经济理论提供大量证实与证伪素材,推动着经济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正如希克思所言:“为了不致使逻辑进程与最明显的事实发生冲突,我们应当回过头来看看历史纪录”。

其次,世界经济史注重时序性与规律性研究。世界经济史与历史学的相似之处更多地体现在研究方法的趋同性,二者的考察对象都是以往经济、社会状况以经济发展轨迹,在叙述方法上都有用“史料说话”的特点,在研究过程中都重视对历史发展过程的描述,从而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指导当前的人类活动,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合理预测。但二者的研究任务却不相同,世界经济史的研究任务在于通过对史料的发掘,以证实和证伪的方法推动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历史学的研究任务则在于客观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探求事物发展规律。

再次,世界经济史是一种分析方法。熊彼特说过:“经济学的内容,实质上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独特过程,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我相信目前经济分析中多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由于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条件方法的欠缺倒是次要的”。由此看来,“历史感”和“历史经验”是经济学者研究经济学必备的基础。而所谓的“历史感”和“历史经验”其实就是思考和分析经济问题的历史自觉性,具体而言就是在历史中求解现实经济问题时,做到“以史为鉴”,在运用经济理论工具分析经济问题时,做到“史论结合”,在归纳总结经济问题,探寻经济规律时,做到“论从史出”。

二、世界经济史课程的开设现状

世界经济史在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中,长期作为历史学专业的必修课。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新制度经济学传入中国,国内学者开始有意识地以新经济史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中外历史中的制度(变迁)案例,并与中国当前的制度变革进行比较、印证,世界经济史开始成为经济学研究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世界经济史课程的开设情况大致可归纳为三种情况:少数高校将其作为经济学本科专业必修课,部分高校将其纳入经济学专业选修课,还有部分高校并未开设该课程。

通过上述资料显示,在少数重点财经类高校经济学专业,基本都开设世界经济史课程,并多数作为必修课程。在综合类大学的经济学专业基地班,在教学方案设置中,也都开设世界经济史课程,并作为必修课。而在地方财经类院校,将世界经济史作为经济学专业本科必修课程开设的则寥寥无几,世界经济史作为经济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经济学本科专业设置中一度被边缘化了。当然,由于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及课程开设情况并未通过网络公开,为此只能通过不完全统计得出上述结论。

三、世界经济史课程未得到充分重视的原因

世界经济史作为经济史的一个重要分支,为何在课程设置中没有受到应有重视,国内多数高校的经济学本科专业为何没有将其列为必修课程,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求原因。

首先,经济学本科专业人才侧重于理论逻辑培养的理念导致世界经济史课程未得到应有重视。自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几百年间,经济学理论先后演化出古典学派、边际学派、新古典学派、数理经济学、制度学派、福利经济学、凯恩斯学派、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基础、芝加哥学派等多个经济学流派,各学派在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上各有所长,共同促进了经济学理论的繁荣与发展,与经济学理论的多样性相适应,形成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创新经济学等许多经济学理论课程,而这些课程都是经济学本科专业必须开设的专业课,为此经济学专业本科教学则更侧重于对上述经济学理论课程的传授与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经济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此外受到总学分和学时的限制,经济学专业课的门数也存在界限。总体而言,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各高校更加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及运用经济学理论方法的培养,世界经济史作为经济理论源泉的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大多数高校并未将世界经济史列入经济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

其次,对世界经济史的课程定位影响了其作为经济学本科专业必修课程的开设。如前所述世界经济史在我国长期以来作为历史学专业必修课,20世纪80年代以来才逐渐作为经济学专业课来开设,所以提到世界经济史,很多教师和学生并未认识到其在经济学理论学习过程中应发挥的证实与证伪功能,而仅将其列入历史学的一个分支。不仅如此很多财经类高校将世界经济史作为通识课程,意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所以仅作为选修课来开设。

再次,世界经济史课程师资培养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世界经济史教学。从教师知识结构上,讲授世界经济史课程要求教师既具备经济学专业素养,同时又具备历史学人文素养,并将二者融会贯通,授课时既能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经济问题,又能自如发掘经济史素材,让学生逻辑分析经济问题的同时又能以史为鉴,然而同时具备两种知识结构高素质教师队伍人数较少。

此外,世界经济史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影响其对经济学功能的发挥。就目前来看,世界经济史课程教学多以课堂讲授为主,虽然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多媒体授课,但是课件内容以文字和授课大纲为主,视频和音乐运用较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感觉枯燥、乏味,自然将世界经济史等同于高中时期的历史课程,重视程度也随之减弱。

四、加强世界经济史课程地位的建议

首先,正确定位世界经济史课程,加强对其重视程度。世界经济史不是一门历史课,而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将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强调历史与经济学理论相统一,培养学生以史的方法和视角,运用经济理论去分析经济问题,通过世界经济史的教学,实现学生对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在头脑中衔接历史与未来,而不是单纯学习各种经济学理论。因此应该重视世界经济史课程在经济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将对世界经济史的学习作为经济学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中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素养。

其次,培育世界经济史教学队伍,增强教学能力。世界经济史课程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同时具备经济学专业素养和历史学人文素养,因此要求本科高校重视该课程教师队伍培育,为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进修、访学、攻读学位、科研项目及精品课程申报等途径,促进教师队伍成长和成熟。

第三,开展专题教学,选择注重历史与理论和现实相结合的教学内容。目前大多数世界经济史教材均采用编年体例来设计内容,而这种设计与历史教材雷同,使学生感觉乏味,按这种方式编排教学内容,容易疏离世界经济史与经济理论和现实经济问题的联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以专题形式来讲授世界经济史的相关内容更符合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特点,容易吸引学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更好地将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相结构,对能适当对现实经济热点问题进行分析。

第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手段,如果偏重于史实的介绍,很容易变成史料堆砌,如果偏重于理论和方法讲授,又容易枯燥乏味,因此有机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对于世界经济史教学非常重要。其中全面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和思考的多媒体教学、对经济热点问题有针对性的研讨式教学以及让学生直接参与的研究型教学是世界经济史教学值得尝试和实践的几种好方法。

参考文献:

[1]马世力.世界经济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7

[2]侯燕.关于经济史教学中的若干思考.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1:180-182

[3]希克思.经济史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0

[4]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31

[5] 文.方法与史实的契合:经济史教学多重价值探论.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1:120-123

世界经济热点范文第3篇

发展资金相对充裕。我国原本是资金紧缺的国家,但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政府、社会与个人财富大大增加,筹资融资能力大大增强。全国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超过36万亿元。企业资金供应相对宽松。资本市场交易活跃,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筹资能力增强。外商直接投资每年约600亿美元,许多跨国公司看好我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潜力。充裕的资金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投资品生产能力提高,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得到缓解。这几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巨大,建成投产大批项目,生产能力大大增强。钢材产量超过4亿吨,居世界第一位。煤、电产能和运输能力明显增强。现在不少投资品产能过剩,如果经济增长放慢,产能过剩情况将更严重。从再生产角度看,一定时期某些部门和产品的供给与需求情况是变动的,长线部门、长线产品与短线部门、短线产品是相对的、动态的、可变的,不能认为短板永远是短板。事实上,需求的增加、需求超过供给的市场压力,也是短板部门和产品的发展动力。长与短、供给不足与需求不足是相对的。

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出来,带动了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以低档和中档商品为代表的“老三件”和“新三件”,已经被高档商品、高值商品、高价服务所取代。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逐年降低,城镇居民已降至35%左右。新的消费热点包括住房、汽车、信息、通讯、教育、中介、旅游、休闲、医疗、保健等。现在,国内旅游和境外旅游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每年出国(境)旅游达3000万人次以上,购买住房、汽车已成为中等以上收入阶层的新时尚。新的消费热点的兴起,不仅带动了新一轮经济增长,而且对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单位产值能耗的降低都有重要意义。 一批城市群蓬勃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和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城市群,多年来年均经济增长速度都达到两位数。近年来,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城市群、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群以及正在形成的中原城市群,各有优势、各具特色,发展活力日益显现。城市群的集聚功能、辐射功能、示范功能对周边地区起着有力的带动作用。

国际经济形势平稳,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的环境较好。2006年,世界各国经济增长情况较好。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字,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5.1%,预测2007年世界经济增长4.9%。相应地,世界贸易也有所增长,预计2007年增长7.5%。当然,这些预测与实际情况会有差异,但总的来说,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发展比较平稳,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将有所扩大。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加入世贸组织已经5年多,对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已比较熟悉;外汇储备较多,国际收支情况良好;企业素质有所提高,国际竞争力有所增强;一些大型企业“走出去”,与国外企业共同开发资源、开发市场。这些情况,有利于我们继续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加快我国经济发展。

世界经济热点范文第4篇

综观国内主要媒体的相关报道,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它们大都从纷繁复杂的论坛话题中总结、提炼出本届论坛的核心议题――“反思资本主义制度”或进行“制度反思”。例如,新华网在1月27日发自达沃斯的电讯中写道:“反思资本主义制度的未来成为一个时髦的话题”。光明日报在1月30日题为《达沃斯为资本主义制度看病》的评论中指出:在全球华人欢度春节的喜庆日子里,西方强国忧心忡忡地“会诊”资本主义弊病。评论还指出,“西方主流社会终于开始直面资本主义的‘病人身份’,承认‘不可一世的资本主义’眼下在政治和经济两条战线上都陷入了‘看不到尽头的困境’”。1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资本主义需要怎样的变革》的文章。文中引用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尼尔・弗格森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讲的话:“资本主义病了,可以说是疾病缠身”;同时引用清华大学阎学通教授的话:“今年没有人再为资本主义辩护了,大家都在反思资本主义”。1月30日,经济参考报发表题为《达沃斯论坛寒冬中落幕 困境之下催生制度之辩》的文章,文章指出,“爆发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延续至今的欧债危机,充分暴露了当前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文章还指出,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了维持其自身的经济稳定与增长,以低利率为诱饵创造了一个时代的繁荣与泡沫,并通过金融衍生品将泡沫与危机传导到全世界……而当负债达到无可挽回之际,资本主义制度似乎再也找不到解决危机的办法。

应当说,国内媒体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债务危机中洞见资本主义制度的痼疾或顽症所在,并指出其需要进行变革,体现了政治上的前瞻性和敏锐性,可圈可点。但是细察之下不难发现,其中的一些报道和评论颇有几分事不关己、超然物外的心理和看热闹的味道。于是笔者想到了一个问题:我们可以超然物外吗?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的30多年,是中国由背向世界转而面向世界、融入世界的过程。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进入到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中。这个体制是多元一体化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牵一发而动全身,谁也不能置身事外。美国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冲击与影响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由于历史的原因,世界性的经济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美、英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并由他们制定规则的,但就本质而言,它是所有成员国以缔约形式结成的贸易共同体,并非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属。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经济格局中出现的问题,包括金融体系问题、政府监管问题、市场调节问题等等,既是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也是置身其间的所有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

世界经济热点范文第5篇

“差异化”探索的竞争环境

一般来说,“差异化”策略尤其适用于市场处于相对饱和的状态,促使企业力求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区别于竞争对手。在广东,报业市场已处于相对饱和的状态。面对新老媒体的激烈竞争,促使走在中国报业改革前沿的《广州日报》积极探索国际新闻报道的“差异化”。当然,这种“差异化”探索是基于对受众市场、竞争环境、经济背景等方面深刻变化的认识。

1.从对受众市场的调查看,受众对国际新闻的关注度“有增无减”,纸媒国际版的阅读率一直较高

近年来,侧重以国际新闻报道为主的报刊崛起,其典型代表是《环球时报》;与此同时,各大网站都在大力拓展国际专题网站建设,争夺国际报道的广告市场与受众市场。

媒体界的调查显示,国际新闻在居民关注的各类新闻中名列前茅,国际新闻的读者群在社会团体中处于上升位置,占据社会主流地位。《广州日报》委托权威咨询公司的调查也显示,《广州日报》头版要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的阅读率在八成以上;对全体读者、男性读者、女性读者的调查显示,阅读《广州日报》国际版的读者都是最多的,国际版的读者阅读率也是最高的。这些调查说明,国际报道不仅是报业激烈竞争的重要阵地,也是新老媒体(互联网、电视与纸媒)不同平台竞争的重要阵地。

2.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之下,纸媒国际报道的传统优势正消失,“劣势”正逐步显露

一方面,国际资讯的来源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碎片化”特点,改变了国际新闻信息的“稀缺性”,致使报纸受众日趋“严重流失”,同时也使报纸在国际新闻上的时间优势减弱,淡忘了报纸曾作为国际新闻第一来源的地位。

另一方面,网站对国际专题的“网络整合能力”,开始超越报纸的“版面承载能力”,使报纸在重大国际报道上通过增加背景资料、补充资讯、增加版面的传统竞争力逐步丧失。为了适应新的竞争环境,报纸的国际报道在内容上需要做出新选择与改变,必须强化刊出国际信息的权威性、独家性、深度化,强化对繁杂国际资讯“精耕细作”的提炼能力,而不再仅仅追求信息的“全面性”。

3.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受众对世界经济的关注度持续提升,为综合性日报拓展报道空间提供了机遇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把中国经济的崛起置于了一个新的参照体系,中国与全球经济的依存度不断加深,国际油价上涨、欧洲债务危机、美元持续贬值等全球经济热点的出现,都会牵扯到普通民众的切身利益。中国读者对经济资讯的需求不再单纯是零散的国际经济动态,而是期待获取客观、权威而理性的深度解读。于是,各种专业性财经报刊开始抢占市场,也对综合性日报的世界宏观经济报道提出了挑战。

4.地方性报纸在国际报道上的“二传手”角色一直很难突破

众所周知,我国地方性报纸的国际报道“同质化”严重,始终存在国际信息稿源单一、版面设置少、报道面狭窄、整合能力差的缺点。更通俗地说,地方性报纸国际新闻报道一直担当着“二传手”角色。

很显然,如果地方性报纸能在国际报道上突破“二传手”这个瓶颈,传递出独家权威的声音,将有利于扩大地方报纸的内容乃至品牌影响力,进而在新老媒体的激烈竞争中赢得“制高点”。

采编观念的“突破化”

《广州日报》国际新闻报道的“差异化”探索,首先体现在地方性报纸对国际报道传统采编观念的突破上。

1.采编新模式:强化原创意识,突破“编辑围墙”

对地方性报纸来说,国际题材做到独家性、本土化的大型策划采访较困难,但《广州日报》看到了国际报道蕴藏着注意力“商机”,经常“主动出击”。多年来,《广州日报》国际部设置专门编译(采访)人员,强化对国际热点的原创性,强化专题策划,逐步完成了从单纯地以“编辑为主”到“编辑+编译+采访”采编模式的转型,有效避免了国际信息稿源的“同质化”,改变了“编辑为主”的被动采编状态。

比如说,3年来的国际年终报道(2008年的“国内专家访谈”、2009年的“岁末年初访大使”、2010年的“中外高端人物对话”),都属于原创性策划采访;近年积极参与的全球系列峰会(“亚欧峰会”、“金砖峰会”、“G20峰会”、“气候峰会”)等“涉华性”国际题材报道,都是强化原创报道的具体体现,突破了固守“编辑围墙”的采编模式。

2.版面新视觉:追求“悦读性”,打造“视觉产品”

网络时代阅读的“碎片化”趋势,正在改变着读者的阅读习惯,逼迫报业对报纸的版式进行改革。当今报纸新闻版面中,大图片、大标题、短文字已经是主流趋势。一张有吸引力的报纸版面,不再是简单的稿件堆砌,而是在利用版面元素大胆探索和创新,充分运用图片和色彩等“模块”构建视觉中心,尽量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遵循新视觉的理念,《广州日报》国际报道一直在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双重产品”――既是一份包含丰富资讯的“内容产品”,又是一份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的“视觉产品”;力求实现版式语言的“悦读性”,秉承“版面活跃”的视觉理念,采取图文并茂、稿件分拆、注重标题化等方式,注重稿件的悦读性。与同城其他报纸相比,《广州日报》国际版式很好地把握了编排与内容的平衡,实现了版式编排的“差异化”。

3.编辑新思路:大事件“浓墨重彩” 力避“二传手”

对地方性报纸来说,改变国际稿源的单一模式、及时整合或采访相关资讯、清晰的编辑思路,是地方报纸国际报道“本土化”的重要体现。

在重大国际报道上,《广州日报》一直坚持“做深、做透、做全”的采编原则,不仅满足于新华社的通稿,还及时补充独家性采访,不惜拿出足够的版面,注重拓展“大事件”的深度、力度。比如,10年前的“9・11”专题报道、2003年8月“美加大停电”专题报道(荣获2003年度广东省新闻版面一等奖)、最近“利比亚战争”、“威廉大婚”、“拉丹之死”等专题报道,在策划主题、版面安排、独家观点、版式编排等各方面都形成了成熟的报道模式。

《广州日报》的实践证明,抓住重大国际报道的契机,对重大国际事件始终做到“浓墨重彩”,能够形成规模效应与轰动效应,大大改变地方报纸国际新闻报道上的“二传手”的被动状态,带动报纸整体知名度的提升。

报道内容的“本土化”

要想改变地方报纸国际报道的劣势,就必须打造“内容品牌”,从而在内容竞争中真正实现“差异化”。

1.创办新栏目:借助栏目多元化, 实现“差异化”竞争

对地方报纸来说,日常的国际报道注重创办符合市场定位的新板块、新栏目,是从题材上实现国际报道“差异化”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广州日报》对国际板块或栏目设置积极探索,先后创办过“国际视点”、“老广看世界”、“国际人物”、“国际漫画”、“国际科学”、“国际时评”、“圆桌会议”、“热点看他国”等板块或栏目。目前,运作成熟的板块或栏目主要有“圆桌会议”(强调独家观点、声音,荣获2009年度广东新闻奖专栏类二等奖)、“国际视点”(强调广度、深度)、“热点看他国”(强调“本土落点”,荣获2010年度广东新闻奖专栏类一等奖)、“老广看世界”(强调“本地视角”)、“国际时评”(强调“中国元素”)。比如,2009年年初创办的“圆桌会议”,促成了媒体与学者的良性互动,为两者合作找到了最佳结合点――每周邀请两三名专家“座谈”国际热点,很好地解决了专业性、时效性、通俗性的结合,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培育了属于自己的“新闻品牌”。

2.报道新视角:强调关联性,强化内容的“贴近性”

对地方性报纸来说,国际报道“本土化”最好的体现,就是如何将国际与国内(本地)新闻结合起来。《广州日报》国际版的“热点问题看他国”(每周不定期刊出一期)创造性地实现了国际与国内(本地)的有机结合,开创了国际新闻报道的新视角,大大增强了国际报道内容的可读性、贴近性。

2010年1月创办的“热点问题看他国”栏目,始终以国内(本地)热点话题为新闻由头,及时整合甚至采访他国相关事态的处理方法或教训,从而为国内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范本”。2010年8月23日,我国开始审议刑法修正案草案,讨论把醉酒驾车“提升”为犯罪行为,国际版24日刊出《从严处罚“醉驾” 各国出尽狠招雷招》专题,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共鸣;随后这个有趣、可读性强的专题被网络与其他纸媒纷纷转载。如此本土、本地视角下的国际报道,因切合本土特点而更贴近读者,让所谓“过时”的国际资讯重现强大的时效生命力。

3.拓展新领域:解读经济新热点, 传递“权威声音”

对纸媒来说,伴随全球化的纵深发展,世界宏观经济日益成为国际报道的重要内容。自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基于对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依存度的认识,《广州日报》国际版对宏观经济的报道明显加强。比如,针对2008年以来国际油价飙升,《广州日报》曾策划推出“高油价之痛”系列报道,从现象与纵深、微观与宏观、现实与历史等多视角,剖析高油价时代的困境。再比如,面对全球经济的起伏,国际版先后推出过《美国经济滑坡:会不会拖垮全球》、《美国经济:初现大衰退阴影?》、《世界经济:下滑“触底”,复苏“路遥”》、《债务危机:制约全球经济复苏》、《全球出现“赤字潮” 经济复苏蒙阴影》等宏观经济专题策划报道。这些聚焦宏观经济的专题,都很好地兼顾了客观与权威、专业与通俗,甚至还被专业性财经网站转载。

世界经济热点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世界经济;课程改革;考核体系;计算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5?0080?02

课程考核既是衡量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程度的手段,又能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效果。《世界经济》课程理论性强且与现实结合紧密,因此该课程的考核不仅要体现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熟悉与掌握程度,还要评判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传统的一次性闭卷笔试的考核形式来评定学生成绩的高低并不合适。在提倡培养创新思维、创新人才的形势下,考核方法可以多样化。要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为根本目标,全方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应用能力,加强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合理高效的课程考核体系。

一、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考核方式以期末闭卷笔试考核为主,期末考试成绩在总评成绩中占通常占70%,甚至更多;平时成绩以作业和考勤的形式体现,占30%,或更少。以期末闭卷笔试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有利于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性,有利于教师的统一出题和阅卷,但也存在如下弊端。

1. 学生的平时表现得不到充分体现

在这种考核体系下,学生往往会忽视平时的学习,只在考前几周甚至是几天重点突击一下以应付考试。[1](115)这种“一考定高低”的课程考核办法难以满足具有较强前沿性和应用性的《世界经济》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以得到锻炼和有效体现。

2. 很难考查学生的创新力

闭卷笔试的考核方式在应对学生数量大的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其综合素质,培养其创新思维方面存在一定局限。学生学习完全是为了应试,其学习热情得不到激发,各项能力得不到提升,从而有违课程设置的初衷。

3.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衡量不够全面

期末的闭卷笔试基本决定了学生的最终成绩,学生的偶尔失误将会直接影响到考试结果。[2](93)这使得学生成绩的决定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也打击了部分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的热情。

4. 平时成绩的考核流于形式

由于考勤易于操作,很多教师以此来做为学生平时成绩的判断依据。[3](92)但是这种方法既无法甄别学生是否是确实有事而不能到课,又有强制消费之嫌,易激起学生的叛逆心理,起不到好的效果。

二、《世界经济》课程考核体系

因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存在诸多问题,不能适应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创新性的《世界经济》课程,本文对《世界经济》课程考核体系设计如下。

1. 课程考核体系设计思路

第一,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使考核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这需要改革期末一次性考试的做法,在学期当中选取多个节点对学生进行考核。

第二,考核方式多样化。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不应仅局限于闭卷笔试的方式。可采用作业、课堂讨论、文献介绍等多种形式,通过独立作业和团队合作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来进行。

第三,考核应有一个相对全面和公正的计算方法。考核体系应能够剔除偶然因素,并使考核机制易于操作和量化。

2. 课程考核体系设计

第一,考核体系架构设计。

可将《世界经济》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

在平时考核方面: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采用作业完成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的思辨能力;选取热点题目,采用课题讨论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圈定一定范围,采用文献介绍的方式来考核学生的资料搜集能力;通过考勤情况来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在期末考核方面:采用学期报告的形式来考核学生的写作能力;采用开卷考核的形式来衡量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考核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世界经济》课程考核体系

在具体操作上,平时考核方面:布置一定次数和数量的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堂讨论和文献介绍两部分可以拟定相关选题,让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并在课堂上进行交互式提问,同时考察团队的整体素质和个人在团队中所展现的才能;学期中进行适量的考勤,如果学生能够在学生过程中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其强烈的参与心,考勤就不是那么必要的了。期末考核方面:学期报告可以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但需要学生注明各自在完成报告的过程中的分工和所参与的程度;开卷考核则通过开放性的选题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第二,考核成绩的计算方法设计。

根据以上架构,可将学生综合成绩的计算方面进行如表1设计。

如表1所示,一学生的综合成绩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平时考核成绩,二是期末考核成绩。共分为六小部分,分别为:作业完成情况得分为S1,该部分权重为W1;课堂讨论得分S2,权重为W2;文献介绍得分S3,权重为W3;考勤情况得分S4,权重为W4;学期报告得分S5,权重为W5;开卷考核得分S6,权重为W6。

则其最终成绩为:S= S1×W1+ S2×W2+ S3×W3+ S4×W4+ S5×W5+ S6×W6。即S= ,其中 =1。可推广至综合成绩由N部分组成,则S= ,其中 =1。

值得说明的是,在子成绩的计算过程的实际操作中,可去掉学生的最差成绩后,再进行加权平均。这样做是允许学生在某次作业中有所失误;或者是防止在团队作业的过程中,由于团队的错误决策或其他成员的配合不当而淹没单个学生的出色表现。去掉学生的最差成绩可以使子成绩更加合理,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以平时考核当中的“作业完成”情况为例来说明:一学期共布置M次作业,单次的得分分别为D1,D2,……,DM。则“作业完成”一项的成绩(S1)为去掉最差成绩(Dj)之后的加权平均,即S1= (D1+……Dj-1+Dj+1+……DM)。

三、结束语

“冷静的头脑、热情的心”是学习经济学专业课必备的素质,将学生被动的学习习惯转化为主动的“要学”模式才能够真正的上好一门课程。文中所设计的课程考核体系正式围绕这一原则来进行的。合理高效的课程考核体系将促进教学相长,实现良性循环,最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文献阅读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综合性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赵会彦,欧阳昉昕,龚静.城市规划课程考核方法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4):115-117.

世界经济热点范文第7篇

全球气候谈判主要围绕发达国家减排,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生态脆弱性和南北发展鸿沟等问题展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相关的规则和议定书是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主渠道。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过去20多年来一直呈现“共识与矛盾交织、合作与斗争并存”的局面。世界各国都以本国利益为出发点,在人类共同利益和本国切身利益之间寻求某种动态平衡。在这一过程中,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焦点逐渐从《京都议定书》发展到“巴厘路线图”,目前的重点放在“德班平台”上。

近年来,随着国际权力分配逐渐趋于平衡,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国际体系处于深刻的变化和转型过程中,已进行二十年的国际气候谈判也进入了关键阶段。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气候谈判格局双重调整和转变时期,气候变化谈判过程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同步,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同步。2011年南非德班会议确定“德班增强行动平台”,并启动所有国家参与减排的法律协议进程。在后金融危机、美国追求能源独立和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的大背景下,主要谈判力量都在重新审视德班平台,并根据新的形势调整自己的政策,2015年谈判前景变数增多。

为实现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愿景,国际社会必须展示坚定的政治决心和行动效力,坚持联合国的主渠道地位,充分发挥世界各国和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形成和谐共赢的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体制。

世界经济热点范文第8篇

发端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导致全球经济严重衰退。欧盟难以避免地成为危机的重灾区之一,其经济衰退程度比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美国更为严重。迄今为止,欧盟经济陷入衰退已经一年有余。2009年一季度,欧盟国内生产总值下跌了2.5%,成为欧盟有史以来降幅最大的季度。与之相比,美国2009年一季度经济衰退仅为1.6%,与欧元区2008年四季度的数字基本持平。严重的经济衰退对国际直接投资形势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欧盟对外投资也随之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阶段性特征和战略 变化。

对外投资规模大幅下降

2004年至2007年,欧盟对外直接投资一年攀一个台阶,从1423亿欧元增长至4842亿欧元,年均增长近50%。然而,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欧盟对外投资规模大幅下降,27个盟国在这一年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降至3544亿欧元,比2007年下跌27%。与此同时,全球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也出现大幅下降,从2007年的11297亿欧元锐减至2008年的7885亿欧元,导致欧盟对外直接投资额占世界投资总量的比重不降反升,由2007年的43%上升至2008年的45%。

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投资国的对外投资比重现总体下降。2007年,英国、德国、法国、卢森堡、西班牙及瑞典等欧盟主要对外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达3431亿欧元,占欧盟对外投资总额的82%。2008年金融危机后,上述6国对外投资总额降至2700亿欧元,占欧盟对外投资总额的比重也降至76%。其中,传统投资大国英国对外直接投资绝对值下降很大,由2007年的1212亿欧元降至2008年的522亿欧元,降幅达57%。德国和瑞典对外投资也都呈现下降趋势,瑞典对外直接投资下降幅度达61%,德国对外投资额与2007年相比也下降了31%。卢森堡与法国则成为欧盟对外投资新的领军国家,2008年对外投资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与此同时,主要投资目的国流入量也普遍下降。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欧盟在美国的直接投资为1490亿欧元,低于2007年的1710亿欧元,降幅达12.9%;同期欧盟在加拿大的直接投资从420亿欧元降至90亿欧元,降幅达78.9%;在离岸金融中心的投资则从2007年的1300亿欧元猛降至434亿欧元,降幅达66.6%。欧盟对中国投资虽在数额上不大,但也呈下降态势,由2007年的71亿欧元降至2008年的45亿欧元。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各国的跨国并购规模及所占比重均呈下降趋势。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显示,2007年,欧盟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达到11422亿美元,其中跨国并购规模约为7700亿美元,约占欧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7%。2008年,欧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降至9000亿美元,跨国并购规模约为580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5%,占欧盟对外直接投资份额也降至64%。

危机导致的跨国公司全球资产缩水、投资计划受挫,迫使跨国公司纷纷缩减全球投资。主动关闭境外分支机构和全球范围内裁员,以缩减规模以求自保,已成为跨国公司应对金融危机的普遍做法。如,英美资源集团计划在2009年砍掉其资本支出的50%,减至45亿美元。英国石油公司在2008年10月宣布将在2009年减少其在全球的5000个工作岗位,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葛兰素史克公司决定减少其在世界范围内的10000个工作岗位。挪威国家石油公司计划2009年减少其在油气勘探上13%的花费。全球最大的水泥供应商法国的拉法基公司宣布放缓其全球扩张的步伐,并变卖资产以减少其债务比率。法国的欧莱雅集团由于面临销售量的下降,宣布关闭欧洲的两家工厂。法国的雷诺公司和德国的戴姆勒公司也宣布将分别裁员6000及3000名。法国的标致雪铁龙集团计划在世界范围内裁员11000人。德国的巴斯夫公司在2009年初宣布将暂时关闭其全球范围内的80家公司。德国的物流巨头德国邮政集团也明确缩减了其在美国的规模,裁员14000人,仅保留了4000人。

新兴市场国家渐成战略投资中心

尽管2008年欧盟对外投资额比2007年下降了28%,但其资本流出仍比资本流入多出1820亿欧元,占欧盟GDP的1.5%,而2007年这一数字仅为960亿欧元,占欧盟GDP的0.8%,欧盟27国因此成为了世界上的净投资地区。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显示,欧盟大企业集团基于目前经济现状及前景的考虑,减少了2009年他们的成本和投资。经合组织的报告也显示,2009年一季度,由于国际并购活动的数量及金额不断减少,法国、德国、英国等欧盟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与2008年一季度相比下降50%。初步可以判断,一段时期内欧盟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下降的趋势将会持续。

尽管如此,欧盟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兴趣却不降反升,并逐步将之作为它们的战略投资中心。金融危机对欧美、加拿大及离岸金融中心等欧盟传统的投资目的国影响巨大,而经济发展迅猛的中国、印度,资源丰富的巴西、俄罗斯及转型中的东欧、墨西哥等国却成为欧盟对外投资的热点。以俄罗斯为例,据俄罗斯联邦统计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对俄罗斯投资最多的前7位国家均来自欧盟,包括塞浦路斯、荷兰、比利时、英国、德国、爱尔兰和法国,上述7国对俄投资额占俄累计吸收外国投资总额的77.5%。

对华投资规模前景依然看好

从全球范围看,由于各国共同努力,加之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采取救助措施,世界经济已经出现企稳迹象。2009年5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进一步增长,创造6年来的新高;欧元区采购经理人指数明显上升,达到1年来的新高。这些指标显示消费者和企业家对未来预期较为乐观,表明世界经济有望逐步走出低谷。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各国间贸易活动逐渐恢复频繁,国际资本流动和跨国并购必将重新恢复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