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德育读书笔记

德育读书笔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德育读书笔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德育读书笔记范文第1篇

[关键词]和谐德育;实践;发展;成长

[中图分类号]G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5-0173-01

在和谐德育研究的过程中,我认为理解和谐德育的内涵,培养中职学生的各项能力,提高他们的素质,并且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引领学生成长,是十分有益的尝试。

第一,通过主题班会形式,开展和谐德育,提高中职生职业素质,引领学生成长。主题班会是一种培养锻炼学生能力十分有效的形式。我在职业学校所带的07级邮政会计班是一个定向培养班,也是学校整体构建和谐德育的实践班。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布置了系列主题班会活动。主要开展了“做文明学生,建和谐班级”、“学传统文化,做时代新人”、“感恩家长、学校、社会”等以和谐德育为主题的班会。效果似乎很神奇。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感慨地说,我们从此告别了无知的少年,踩着斑斑驳驳的快乐、悲伤、希望、失望,带着无限期盼,踏上了青春的征途。每个人的青春感受都不尽相同。有的收益盈怀,欢欣鼓舞;有的徒有伤感,慨叹命运;有的手握一把虚荣,心灵犹如沙漠。我们由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现在,我们即将踏上实习之旅。可见,学生在这次活动中,收获颇丰。在我的影响之下,学校其他班级也纷纷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德育工作,提高中职生的职业素质,实施和谐德育教育。2009年年底,湖北省德育工作年会在我校召开,我校展示的《我们的家、校、国》和谐一题的主题班会,受到全省德育工作者的一致好评。现在,我校以主题班会形式开展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一种主要形式,各班每学期都要举行几次主题鲜明的主题班会,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实践和谐德育。

第二,开展读书活动,丰富学生内涵,提高中职生的素质,实现和谐德育。作者在担任07级邮政会计班时,在班级开展读书活动,要求学生大量阅读励志类、名著类、成功人物传记类、政治新闻类、经济财富类等书籍,学生分成各个读书小组,每周有读书计划、安排。学生每读完一本书要求写读书笔记、读书体会,并且每周在班会上进行交流。经过三年的坚持,学生的知识面大为开阔,知书达理,“腹有诗书气自华”。班上学生写的一本本图文并茂的读书笔记、读过的一本本书籍都成为学校其他班级学习的榜样。我校学生的读书活动从此开展得轰轰烈烈,学生读书蔚然成风,形成了良好的班风、校风。职业学校读书活动的开展是学生和谐成长的一个非常好的形式,对提高中职生的职业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联合社区、家长、学校开展和谐德育工作,卓有实效。由于职业学校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家庭教育弱化,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必须全方位地开展。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只要我们能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热爱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就会增强自信心,向着好学生的方向努力,最终成为一名好学生。”全方位立体的德育教育形成了德育合力,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第四,在实践和谐德育、引领学生成长的同时,我把自己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写了大量有关德育工作的论文。从自己的德育实践工作中不断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发展、完善,追求和谐德育的不断发展。

德育读书笔记范文第2篇

上篇:播撒书香

讷河实验学校创建于1990年,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师生员工近3000人,是讷河市的窗口学校、热点学校。这是一片神奇的沃土,日月光华,历经风雨,播种希望,收获着美好的未来;这是一座朴实无华的育人摇篮,莘莘学子沐浴知识的阳光,阔步走进科学殿堂;这里高扬着人文的旗帜。无为少年在这里可以重新找回自我,依然绽放绚丽的生命之光。建校以来,学校始终把“全面发展打基础、发挥特长育人才”作为不变的办学指导思想。特别是2002年,讷河市实验学校被确定为省级课改实验区点校后,校长李绍元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一所好学校,应该是探索和求知的海洋,它的魅力在于有良好的学习、思考、探索研究的氛围。是学生发展的最佳空间。如何采取一种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经过深思熟虑的认真思索、反复论证,校长李绍元以缜密的思维、流畅的表述、独到的办学理念,积极拓展办学空间,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努力实现全面提高,全程育人。决定以开展读书活动、创建“书香校园”为突破口,用校园文化的积淀,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从而推进素质教育和课改实验的彻底、全面实施,继而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成为学校发展的永恒动力,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的明天服务。当时,创建学习型社会还没有像现在被认知和唱响。所以,此举的成败也关系到实验学校以后的生存与发展。但校长李绍元坚信,只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发展有好处,就应该义无地顾地走下去。

在无章可循的情况下,他们艰难地迈出了可喜的脚步,并采取了分三步走的策略:第一步,在小学生中试点,寻找家长的支撑点;第二步,在全校铺开,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第三步,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构筑推进创建“书香校园”的不竭动力。

确定可读书目,解答读什么书的问题

读书,如何读、怎样读是关键。开始的时候,学校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书目,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实际将其分解到各个年级,然后将这些书目印发给不同年级的语文教师和学生。供他们参照执行。随着读书活动的开展,课程标准推荐的读书篇目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这样又开展了《我最喜爱的一本书》调查活动,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德育工作需要,将这些课外书按年级推荐给学生,如一年级的学生多选择一些童话、寓言、成语故事,尽量图文并茂:二年级的学生选择一些拼音读本的《十万个为什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五、六年级学生读袖珍本的《四大名著》等等。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先读一些趣味性较强的书,让学生爱书,养成读书的习惯,由浅入深,然后再选择一些知识性、教育性梯度增加的书,让学生、家长看到成绩,让学校教育教学双丰收。而且每年的寒暑假,他们都将这些书目重新调整发给学生。

采取多种措施,解决无书可读的难题

首先学校将读书篇目推荐给学生,动员学生自己购买。对于那些贫困生我们坚持一个不能少的原则,保证创建“书香校园”的全员性,采取的措施是:一是学校投入充实学校图书室,供师生借阅。二是广泛取得社会的捐助。三是师生捐助,学校每年都积极开展为贫困生捐书活动,今年年初就为贫困生捐款2000余元,购买了128本工具书,捐给64名贫困学生,让寒门学子也能在同一片蓝天下,毫无顾虑地沉醉于翰墨书香之中。

另外,积极开发利用闲置资源,开展图书共享借阅活动。他们号召全校学生,每人定期带一本书放到班级图书角,供其他同学借阅,为了规范管理,制定了《图书共享借阅登记表》,记录借出者、借阅者、借阅时间,既避免失传和损坏,又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感恩。这样既节约了家庭购书支出,又有效地构建和谐校园氛围。

指导学生读书,探索怎样阅读的课题

为了让学生读懂书、会读书,学校还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推进。坚持课内指导,要求语文教师上好阅读课。为此还办起了阅读写作特长班。更重要的是还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推进,如一本好书的推荐活动,读书笔记的交流活动,读后感展评活动,坚持填写读书积累卡,如此不仅使学生读懂书、会读书,更使学生爱读书、会用书。

落实保证措施,研究持续发展的专题

为了保证创建书香校园活动深入持久,实验学校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推进。通过保证时间、活动推进、实施发展性评价,将读书活动落到实处,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在时间上给学生提供方便,中小学生区别对待。小学学习任务比较轻,所以利用早自习一部分时间统一读书。放学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家庭读书任务,这样还可以有效地控制学生过度看电视和上网玩游戏。充分利用好双休日和寒暑假,通过任务量控制学生的读书时间。小学生闲暇时间多,自制力差,制定短期读书计划,教师及时检查,确保按时完成。中学生学习任务重,已经具有一定的自控力和学习习惯,所以制定长期读书计划,留给学生弹性时间、自主时间,教师定期验收。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读书活动的深入持久,关键是如何循序渐进、推陈出新。还要考虑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连续性、递进性,即年级的连续性;又要考虑到整体推进、不断纵深发展,即整体的发展性。

在年级的连续性上,学生读书目录的推荐仔细斟酌,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坚持兴趣、爱好、习惯、责任的发展规律。所以,在一年级开展了看图讲故事,二年级举办了成语接龙比赛,三年级开展了故事大王评比活动,四、五年级开展了读书笔记评选活动,六、七年级开展了读书笔记交流活动等等。

在整体发展性上,充分考虑到两次活动的递进性,把每一次活动都作为对前一次活动的超越,对下一步工作的探索。如:首先开展了一本好书的推荐活动,随后又开展了一本书的评析活动和校本剧表演活动等等,不断向深层推进。

活动推进,就是通过开展活动,如读书报告会、演讲比赛、手抄报评选、读书笔记评选等活动不断将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向深层推进。每一活动的选择、开展,都注意它的实效性,都不断创设新高,避免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如读书报告会就有两种形式,以年级为单位的读书报

告会和全校性的读书报告会。

各年级的读书报告会,每学期举办一次,就在学校一楼的电教室举行,已经上台汇报过的选手不能再上台,为更多的学生创造机会,让更多的学生走上台来展示自己,实现真正意义的全员性。

学校性的读书报告会,在政府礼堂举行。聘请教育局、宣传部、关工委、文明办、团市委等部门的主要领导参加,一方面请他们进行指导,广泛征求意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扩大影响,增强自信心、自豪感,将其转化为推动创建“书香校园”的内驱力。

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为创建书香校园注入不竭的动力。学校制定了《实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将学生在读书活动中的表现、取得的成绩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项内容,分成等级为学生颁发证书,并装进学生的成长档案袋,使学生的爱好成为一种习惯,最后演化为社会责任和高尚追求。由于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也极大地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成为活动顺利开展的家庭保证。

在教师当中开展了教师引领,师生互动的读书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通过创建走廊文化,增设走廊论坛,走廊已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相互交流读书、写作、绘画的地方。

目前,全校师生正在探讨新形势下,建立文学社、读书沙龙、读书博客。教师们用爱去放飞,用情去感染,用心去浇灌,用勤奋去收获,用心血默默铺筑学生起飞的跑道。

下篇:收获希望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有进步,往往根源在环境。外部环境又如过滤器,荡尽沉渣,余下的是无比纯净的天空。教育,是一种情怀,是一种温暖的,是一种殷切的期待。讷河实验学校教师如杜鹃啼血,似春蚕吐丝,像蜡炬燃烧,引领读书活动深入开展。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讷河实验学校创建书香校园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全校师生切实感受到了创建“书香校园”的好处,意识到在这充满书香的校园里学习,足以收获着让他们去骄傲一生的资本。

创建“书香校园”,积淀了学校文化底蕴

高尔基说:“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创建“书香校园”,全员性参与,深入持久地开展多种形式读书活动,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书香溢满校园,书香盈满人生,让书潜移默化地教育、感染学生,实际上就是实施“文化育人”。平时,学生们交流读书笔记,把手抄报悬挂在走廊,创建走廊文化,也是文化的交流。在读书活动中,学生学识不断丰富,心灵得到净化,言行变得文明,品德逐渐升华,形成了一种人文文化。另外,创建书香校园活动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和品牌。探索实践中,它已成为讷河实验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已成为推动讷河实验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所有这些,都成为学校史册上不可多得的文化积淀和宝贵财富。

创建“书香校园”,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创建“书香校园”,是对“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是在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具体措施。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而且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培养了学生终身必备的学习习惯。它对提高学生智商、情商都有重要作用;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还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断进行心理暗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如小学三年级的孙稚添同学,在学校教师举办的公开课上,被聘请讲恐龙常识;二年级的学生看了相关书目后,和班主任教师共同探讨“做个好孩子不容易”等问题。这些,都说明学生们在书的伴随中成长、成熟。讷河实验学校对学生重基础、重能力、重个性、重发展,充分尊重和支持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最终达到高兴奋度、高信息量、宽思维领域的教学效果,引导和促进学生向立体多元化人才发展。所以说,创建“书香校园”,是一举多得的育人工程。

创建“书香校园”,创新了德育工作机制

德育读书笔记范文第3篇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书香校园是学校文化的集中显现,师生沉浸其中不仅能领略到文化的魅力,而且能感受到浓浓的人文气息。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培养师生浓厚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人人热爱读书,善于读书的氛围,把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活动推向更广阔的领域,更高的层次。根据县教育局的有关精神,开展此项活动。

二、创建目标

与好书做伴,与文明同行。

三、创建口号

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同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学生的朗读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每天晨读课校园内要有朗朗的读书声。

2、各班选好威信高、负责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的读书组织委员,组织班级晨读、晨背和午间阅读。

3、各班读书组织委员作好借书、分书等准备工作,阅读要求学生静心、投入,充分体现自主、自觉的学习风气。

4、读书时间为:晨读、午间阅读、每周一节读书课、双休日、放假时间,提倡并鼓励学生每天在家自觉读书不少于半小时。

5、语文教师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

(1)围绕每月阅读主题,备好课,上好指导课:①激发兴趣 ②读物介绍 ③阅读方法指导等。

要求学生做到:低年级——学生读后把书名、标题记录下来并摘抄精美词句,由家长签字证明;中、高年级——做好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词句、内容摘要,也可以适当写些自己的读书体会。)

要求教师做到:①和作业布置结合起来,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②有布置有检查,每周至少批阅学生读书笔记一次。

(2)反馈交流课,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①开展不同形式的美文诵读比赛,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水平。②开展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报告、古诗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等趣味性较强的读书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③开展不同形式的写作比赛,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生活:记叙文、读(观)后感、想象作文、童话等竞赛,检验读书、积累的成果。④三~六年级学生每个月每人编辑一份读书手抄报,丰富课余生活。

(3)及时检查评价阅读的成绩。

6、组织参加学校语文组、少先队大队部开展的“读书节”系列活动。活动有低年级讲故事、朗读比赛,中、高年级征文、手抄报、演讲、知识竞赛等。

7、发挥红领巾广播站的作用,播送学生的读书作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

8、学校图书室每周定期做好各班借书登记工作。

9、 教师、学生、家长共读书,一同打造书香校园。

(1)学生读书系列活动

①各班开展“每周一诗”诵读活动。

②各班学生结合每个月的读书主题办好读书手抄报(三至六年级学生每人4份手抄报)。

③继续开展好每学期一次的校级优秀诗文背诵活动。

④各班鼓励学生去图书室借书,并开展借书评比活动。

⑤各年段每学期举行一次“书籍告诉我”读书知识竞赛。

⑥开展文学社团活动。建立年段、班级文学社团,使其成为宣传学校的一支生力军。

⑦开展好每学期一届的“书香校园读书节”活动。(建议: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为春季的读书节;每年孔子诞辰日9月28日为秋季的读书节)。

⑧开展“每月一星”推荐、表彰活动。原则上每班每月推荐一人,在升旗仪式上通报表彰,并请一名学生进行事迹介绍。要求学生作好“读书笔记”,并作为评选“每月一星”和上“书香荣誉榜”的依据之一。

⑨各年段每期开展一次“书香班级”或“书香中队”评选活动,并为选上的班级或中队挂牌。

(2)家庭读书系列活动

①印发《打造书香校园行动告家长书》,进行宣传发动。

②开展“亲子读书活动”。

通过亲子阅读卡,架设家校沟通的桥梁,营造浓郁的家庭读书氛围。父母督促孩子每天阅读课外书(不少于30分钟),并在《亲子读书手册》上签字。参考学校推荐书目,为孩子购买书籍,订阅报刊。校园读书节时,邀请家长参加。

③建议有条件的家庭要经常带孩子到图书馆、书店等文化场所,积极开展读书活动。

④开展“亲子读书??书香家庭”评选活动。

五、具体安排

2011年:搞好基础建设,形成精神合力,营造书香氛围

教师:进行主题研究,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知识积累;

学生:博览群书,知书识礼,积淀人文传统。

2011年: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师生在阅读中成长。

2012年:总结与提炼,形成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

2、2011年创建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1年6月为发动、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是:制定公布方案、计划,少先队、各班级利用各种机会、各个平台向全校师生、学生家长发出倡议,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1)“打造书香校园”行动启动仪式。

(2)做好整体规划,成立“书香校园组织委员会”。

(3)设计行动标识、行动口号、阅读宣言。

(4)做好以突出书香特色的环境布置,添置图书,可采用学生志愿捐书等形式充实班级图书架。

(5)各班级出一期以读书为主题的黑板报,并在黑板报中设立班级“书香荣誉榜”。

(6)各年段制定管理办法:图书管理办法,优秀读者评选及奖励办法、书香班级评选办法、“书香荣誉榜”管理办法等。

(7)各班制定班级阅读计划。 [1] · · · · · · · ·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第二阶段:2011年7月-2011年11月上旬为创建“书香校园”重点实施阶段。

主要任务是:完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全校学生的文化底蕴,突出校园文化特色,“让书香满校园”。

(1)每位教师给学生讲一个自己的读书故事,通过教师的人格力量来影响学生。

(2)各班开展一次“一路书香伴我行”主题队会,确立读书内容,为营造书香校园作精神基础。

(3)为了帮助学生明确阅读内容,便于教师指导,本学期确定四个阅读主题,每月一个,学生根据阅读主题自己借阅或购买,老师组织学生交换阅读。

(4)开展第一届“读书节”活动。

第三阶段:2011年11月中下旬为总结阶段。

德育读书笔记范文第4篇

一、 “宽教育”的价值取向

1. “宽教育”是“以人为本”教育。学校倡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会学习”,彰显了以人为本的宽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留给学生,确保自习课不被占用;把学生参与课堂的时间留给学生,确保课堂上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把学生个性发展的时间留给学生,确保每周各类兴趣选修课和社团活动的时间;把学生休息锻炼的时间留给学生,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让学生学会学习”,就是要求教师始终把学习方法指导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倡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外教育中都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

2. “宽教育”是“面向世界”的教育。小学教育必须兼及立足国情和面向世界这双重视域的特性。我们既要尊重教育规律的共性,又要尊重民族文化的个性,因为教育终归不仅只是一种知识和能力的传授,更是一种文化的继承和人格的锻造。 基于此,学校提出了“固本强基,开放办学”的学校发展战略。“固本强基”是指学校的主体发展,包括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优质发展,这是学校的主体。固本就是要突出学校的育人之本,强基就是突出学校要为人的成长发展奠定宽厚之基,这是目的。“开放办学”是指积极开展校际之间和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办好校内国际部,实现国际化发展。

3. “宽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教育本来就是一项未来的事业,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更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所谓基础,是人生接受正规教育的起步阶段,他的价值不只是满足眼前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未来(社会的、个人的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学校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现实的发展,更要重视为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宽厚的基础。为此,学校提出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教育核心价值观。

二、“宽教育”的实践建构

(一)“宽”德育

如何构筑“宽教育”理念引导下的新型育人模式?学校按照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重学校文化引领,重活动渗透,重日常规范,重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做“厚德雅行”的人。

1. 活动主导,育心育行。核心方法:遵循小学生“行―知―情―意―行”的品德内化的客观规律,注重学生作为德育主体所具有的育德的内在需求,激活学生自身的内驱力,通过外部教育引导的作用(他律)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内在的需求(自律)。活动路径:(1)坚持常规性德育活动。学校每个月都会组织德育主题不同的教育实践活动。(2)开展“诚信・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学校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师生的诚信文明意识,做到说实话、办实事、讲文明、守信用。(3)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将“中国梦”教育的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寻梦、追梦、圆梦”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内外兼修,一体共育。(1)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推进“共育”工程,构建高度融合的学校、家庭、社区共育平台。一是联合社区内的创益中心、青苹果之家、39度空间、心理咨询专线、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中小学实践基地、爱心农场俱乐部等基地和智慧教育、鸿鸣教育、社工中心等专业组织机构,实施共育工程,建设学习型社区;二是建立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使学校与家长委员会形成教育合力;三是推动家长义工队的建设,吸引家长直接参与学校大型德育活动的策划与实施。(2)建立学校全员参与的德育责任制度。学校将德育管理的重心下移,实行由级部主任、班主任、学生家长代表参与的德育工作委员会,明确德育岗位和责任,学校德育处制订相应考核细则,年级自主管理,责任到岗,任务到人,保证德育渗透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实现了学校工作中时时有德育,处处有德育的“齐抓共管,全员育人”的德育工作局面。(3)实行资源共享,建立家校协同教育模式。家校密切结合能够给学校和学生家庭带来意想不到的“红利”。在学生家长义务参与学校教育服务的活动中,坚持在教育信息上与学生家长共享,在学生发展问题上与学生家长对话,在学校发展和孩子发展上碰到了问题互助。几年来,学校为学生家长提供了20多场家庭教育专题讲座,为个别家长全天候提供咨询。学生家长也都把自己当成学校的主人,急学校所急,想学校所想。这几年,学生家长主动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

(二) “宽”教学

宽教育的核心在于课堂教学。“健康、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创设,就是宽教育理念引领下的教学创新。“健康、高效”课堂是指适合师生身心健康、互动关系融洽、教学效率高、效果好的课堂。其核心是自主学习、互助学习、高效学习。“健康、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体现在“明了学习目标、自主探究学习、交流互助反思、目标检测订正”四环节上,其实施策略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关注全体,注重差异。第二,落实课标,超越教材,进行科学预设。第三,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维。第四,关注细节,突出重点。第五,引导参与,凸现主体,增强学生信心。

“健康、高效” 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第一,关注全体学生全面充分发展。遵循不同性格特征、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发展特点,关心每个学生,注重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健康、高效”的课堂是充满人性光辉的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充满人性关怀,而且进行人道援助。第二,遵循课堂教育教学规律。“健康、高效”的课堂不仅传授知识,还注重提高综合素质;不仅高效,而且健康。第三,注重课堂生态环境建构。“健康、高效”的课堂必须创设出适合学生发展的生态环境,让课堂成为人为的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课堂教学规律的“自然森林”环境,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健康、高效”的课堂是知识的生长地,是生命气息的焕发地。

(三)“宽”特色

1. 课外阅读考级化:人人成阅读之星。要让学生学好语文,仅靠语文课堂和语文课本中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拓宽语文学习渠道,引导和激发学生课外识字、阅读、背诵和习作的兴趣,更为重要地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具体可操作性的评价手段,很难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外阅读和语言积累的具体要求落到实处,因此,学校开展了语文课外阅读考级的实践探索。系列化阅读考级活动包括阅读、背诵和习作方面的内容。阅读考级的具体内容包括课本中的诗文及读后感或读书笔记,也包括学生自行选择内容的读后感或读书笔记。考级要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六个年级学生的阅读量和笔记字数作了不同规定,通过一个级次的考级后,经过申请可以进入高一级的阅读准备。学校为了配合学生阅读考级开展了“读书节”、每月评选“阅读之星”、每学期的“优秀读书笔记”评比、每年评比“书香家庭”、定期进行“读书手抄报”展览、不定期的“课本剧”“好书漂流”“跳蚤市场”等系列的活动,助推阅读考级深入发展。

德育读书笔记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A-0007-01

南宁市邕宁区城关第四小学(以下简称四小)是一所仅有二十多年办学历史、由乡镇小学转型为城市小学的学校,处于城市边缘地带。绝大部分在校学生是进城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的子女,不少家长教育意识淡薄或无暇教育孩子,致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长期以来,四小坚持“德育为首,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特别是自2009年以来,通过开展书香校园建设系列活动,四小在德育工作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

一、营造书香氛围,为德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四小围绕“四小,幸福人生的起点”的办学理念,把旧围墙精心改建成文化长廊,以中国水墨画的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诚、孝、和、礼、善、廉”以及党和国家提出的五字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生动地展现在文化长廊中,学生每次经过都可以看到。

其次,四小多方筹集资金建设“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一方面,出资购买图书,装备学校图书室,另一方面,根据学生年段特点,为每个班级添置藏书100册以上,学校固定的图书阅览室和班级流动的阅览室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阵地。

最后,精心开展教室、教师办公室等文化建设,积极创设奋发向上的校园人文环境,如在走廊、教室、办公室等地方粘贴或悬挂了近100幅名人名言、书画作品等。

现在,四小校园文化长廊与绿树鲜花相映成趣;粘贴或悬挂于走廊、教室及办公室的书画作品、名人格言与班级文化宣传展板、班级流动阅览室等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学校书香氛围浓郁,为德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书香文化活动常态化,促进德育工作取得质的提升

首先,为倡导“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读书之风,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四小从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每周安排一节课外书籍阅读课,由专任教师深入班级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从2010年春季学期开始,四小为每名学生印发《采蜜本》《课外阅读记录本》各一本,让学生记录自己的读书情况,并加强检查督促。四小还要求学生每天都要进行10分钟的诵读。

其次,积极开展系列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读书成果的平台。一是自2010年以来,四小每年举办一届读书节活动,其间开展了绘画比赛、书法比赛、现场作文竞赛、综合知识竞赛、读书笔记评比、“读书小博士”评比等活动。二是由语文教研组长和图书管理员合作,在图书阅览室每周开展一次“好书伴我成长”书目推荐活动,每月举办一次读书交流会,通过这些方式促使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三是在传统节日(如元旦、清明、端午、中秋等),借助“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平台,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三、发挥师生特长,提升德育内涵

为了丰富学生的在校生活,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四小成立了绘画组、诵读组、晨曦校园文学社、文艺队、体育组等兴趣小组,每天用20分钟开展各种兴趣活动。如晨曦校园文学社由写作功底好的几位老师负责,三至六年级各班有写作兴趣的共50多名学生参加兴趣班,教师根据教学进度,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创作,并从学生习作中挑选优秀作品,每个月出版一期作品集,还在学校文化长廊开辟专栏,引领师生共同学习。我们发现,再淘气、调皮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若学校能够针对学生的喜好积极引导,组织他们开展兴趣活动,教育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依托兴趣小组,四小发挥师生特长,使师生在各类比赛、活动中频频获奖。如2013年参加南宁市邕宁区“我的中国梦”校园中华经典诵读比赛荣获一等奖第一名,2015年4月参加南宁市第六届“享受阅读,快乐成长”阅读表演秀荣获一等奖,学生的9篇习作在省级刊物发表,等等。

自开展创建书香校园工作以来,四小师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半小时,形成了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在基础设施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两年来,学校承担自治区教育厅开学工作检查和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达标评估迎检工作,以及接待城区部分兄弟学校的领导老师参观指导,并承办了第五届书信文化活动邕宁赛区启动仪式和城区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现场推进会等,还先后被评为自治区文明单位、南宁市先进集体、南宁市绿色学校、南宁市爱国卫生运动先进单位,连续四年被评为南宁市少先队红旗大队等。

书香是一种氛围,是一种实践,更是一种追求。我们将继续践行“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飘满校园”,使书香校园成为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提升德育效果,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

德育读书笔记范文第6篇

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为了激励儿童更积极有效地、更自觉地投身于经常性的道德实践活动,为了把学生每天都进行的读书活动与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今年初,我校大队部与校小书虫俱乐部(全校性的阅读组织)“强强联手”,开展了“诵经典的书,做有根基的人”的活动。这一活动,不仅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使学生在书香中健康、快乐地成长,而且与德育、心育、公民道德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课外阅读的内涵变得更为深厚。

主要做法:

1、活动内容:

鉴于扬州图书市场上儿童文学作品和儿童读物的良莠不齐,我们把落脚点聚焦在为孩子们选择一些精致的文化“点心”上。 为了能让精致的文化“点心”进入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我们将许多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拓展性读物作为自助“点心”推介给孩子们。我们以儿童文学作品、名著、人物传记等为核心,兼选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的其他优秀读物,并且有一定比例的经典之作。在选书的过程中,我们特地聘请了有相当阅读经验的研究儿童文学的专家为我们推荐书目并赶赴杭州书市,为孩子们量身定“购”。价值5万多元的万余册图书进入校园,孩子们可以在学校的阅览室看到世界上各国的知名儿童作家的作品。阅览室向他们打开了一扇窥视世界之窗。 在读书指导上我们也做了分层考虑。我们把购进的图书按低、中、高年级进行横向分层,即分为不同年级段可读图书。同时还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作了纵向分层,即把学生应该读的书目作为核心层读物,可以读、拓展读的书目作为紧密层读物,不同类型的读物为不同层次的孩子提供了不同营养的文化“点心”。 2、活动形式:

依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按各年级段分设了不同阅读主题:低年级主要是采用亲子共读的形式,让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营造起了良好家庭读书氛围,将“孩子最早的老师”也动员起来,引领孩子们走进书的世界;中年级以“班级读书会”为载体,以“向您推荐一本书”的形式引导孩子读自己喜爱的书,给学生准备了“缘文会友”的舞台,学生的阅读不仅仅是个性化的,更重要的是合作性阅读;高年级以“文学与人生”为主题,以著名作家为专题,让学生在书海中领悟做人的真谛。 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创造出了“听读”、“伴读”、“自读”的“三级阅读模式”,即一年级学生一般采用教师读学生听的方式进行,二年级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指导下阅读,到了三年级学生开始独立地进行阅读。也就是从三年级起,学生开始写读书笔记。

我校的老师还为学生精心组织了读书体会交流的重要场所——书友会。在书友会上,指导教师不以自己的讲解为标本,鼓励学生的自我阅读创造,畅快地表达自己的独特阅读感受。正是这种敢于让“不同”共存的阅读实践,才让孩子们实现了真正的表达,从而更让他们的思想火花不断闪现。

基本成效:

学生从活动中受益匪浅,很多学生形成了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并逐渐潜移默化地受到了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等教育。在学校,随时可以看见学生读书的身影,随处可以看见一份份精致的读书小报、剪报、读书笔记;经常可以听见学生的辩论声、朗诵声。一个“诵经典的书,做有根基的人”的氛围已在维扬实小形成。

推广普及:

XX年末,学校举办了“阅读与生活”课外阅读现场会,来自各地的专家、老师们观看了读书汇报课,欣赏了各年级学生的读书成果,目睹了各班的读书活动课……大家无不赞不绝口。 现在,我校每年都将举行一场盛大而又隆重的阅读节活动。在开幕式上,来自各年级的小书虫金奖获得者身穿博士袍、头戴博士帽,侃侃而谈他们的读书心得。阅读节为期一个月,阅读内容和汇报主题依据年级分为:我是小诗人、成语故事知多少、我是扬州小导游、向您推荐一本书书友队海报展示、名著追踪、我是扬州人等,给每一个学生都准备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社会反响:

维扬实小的阅读与道德实践活动也引来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顾黄初亲自为校《小书虫报》题写报名,(在这里,不得不提一提我校的《小书虫报》,这是我校为孩子们创设的一块读书阵地。《小书虫报》完全是由学生自己策划、采写、编辑。每月一期,栏目五彩缤纷,有“向您推荐一本好书”、“亲子共读”、“导航台”、“小小书虫”、“大书虫热线”等等);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周德藩也多次对维扬实小的阅读实验公开推许;省小语学会会长陈树民对我校的实践肯定有加。

该项阅读与道德实践活动同样赢得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大风车》、《东方儿童》、《中国少年报》、《英才教育》都将采访的触角伸到这里,将维扬实小“小书虫”的故事传遍全国。

德育读书笔记范文第7篇

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抓早、抓细、抓实、抓薄弱、抓反复”,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实效性,力争使我校德育工作上新台阶。

1、序列化的工作。“一个目标(优良校风)”、“两个服务(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三个重点(精神状态、纪律水平、习惯养成)”、“四个场所(教室、操场、卫生区、食堂)”、“五个渠道(课堂教育、班会、升旗演讲、板报、广播)”、“六种方法(说理疏导、榜样示范、实践教育、情境熏陶、心理咨询、规范约束)”。

2、常规工作及要求。(1)编制好本学年、学期的班级工作计划。(2)开好主题班会,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最主要的德育阵地,有计划、有设计、有记录。事务性工作随时解决。(3)每天班主任到校后,检查班内学生的出勤情况、学生发型、着装情况、公物完好情况、卫生、用具摆放情况,发现问题随时找学生解决。课间操班主任跟操。(4)德育处每天抽查班级的课间秩序、卫生、学生发型、着装、用具使用摆放、花草完好情况。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首先培养一支能力强、讲奉献、有爱心、师德好的班主任队伍,通过“班主任工作交流、班主任论坛、班主任集体备课”等形式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并且着力培养优秀班主任,政策尽可能的有所倾斜。抓好班主任的“班级事物分工”的落实、“素质评估手册的”科学使用、“班级量化考评”的自查自检工作。

4、努力培养学生干部。把班干部、团干部、志愿者推荐安排到各类岗位,开展各类活动,在活动中开展德育工作。提供锻炼机会,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5、制定分年级的德育和习惯培养的目标。初一以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礼貌为重点;初二以学生具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学会自律自重为重点;初三以树立远大理想,学好知识和必备技能报效祖国为重点。学生

精神状态、纪律水平、习惯养成是衡量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的核心,一切工作安排都要以此为落脚点。

学生重要习惯:不花零钱不吃零食的习惯;入楼即静、入室即学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正确握笔,认真书写的习惯;良好的坐姿、站姿、回答问题的习惯;做事有计划的习惯;自觉读书的习惯;积极预习复习的习惯;尊敬师长,宽容待人的习惯。

6、修订符合实际,具体可操作的师德考核办法,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同时把各班学生不良习惯考核列入相关教师的师德考核。

7、改进班级量化考评方案,突出德育处在整个管理中重要作用,让“日清周结”和简报更有实效性。

二月份

1、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完成上学期工作总结,收取班主任工作计划

2、重新明确《班级事务分工》

3、统计教师假期读书情况

4、观看XX感动中国颁奖晚会

5、更新梁村中学升旗仪式

6、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工作计划与实施

7、布置班主任个别学生访谈,学困生、问题生档案及班级周记

8、检查学生服装、发型及个人卫生

9、召开各学科组教研会,按课改要求听一轮课

10、完善卫生检查方案

三月份

1、习惯养成工作布置与检查

2、学校工作思路“四个强化”

3、规范两操

4、制定学生日常规、周常规、学期常规

5、进行文明美德教育

6、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主题读书活动

7、“腹有诗书气自华”10首经典诗词诵读比赛

8、“写好中华文字,营造墨香校园”师生硬笔书法比赛

9、组织并参加县班主任素质大赛(10月25日)

10、上报学生近视率

四月份

1、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估

2、班级事务分工检查

3、班主任培训

4、问题生、学困生工作检查

5、中小学生篮球赛

6、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主题黑板报评比

7、班级特色检查

8、教师读书成果展示(论文、读书笔记、学习心得、演讲)

9、班级周记检查

10、多媒体课件制作评比

11、校运动会

五月份

1、主题班会比赛

2、做时代青少年演讲比赛

3、强化教师培训和学习

4、阳光体育,教师体育活动比赛

5、少年宫兴趣小组展示

6、培养名师,系列评选活动

7、中考体育测试

8、母亲节活动

六月份

1、三好少年表彰会、推荐上报、做好总结

2、优秀生和特长生评选

3、德育博客汇总

4、期末考试

德育读书笔记范文第8篇

学习。我校全体教师坚持自主学习《文摘》,每周写出1-2篇读刊笔记,2011年度,每位教师都写出20多篇读书笔记,多位教师形成了个人的学《文摘》文集。如,张春燕老师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撷玉集》,分成三个板块:“沐风篇——读书心得”、“春雨篇——反思体会”、“秋实篇——专业发展”,充分展示了自己在“学文摘用文摘”活动中的成果。学校还集中组织教师进行读书学习。如,王校长在校会上带领大家学习开卷篇《道德,课堂上空的一面旗帜》(见2011年第11期),使大家认识到道德的力量可以创造奇迹,从而自觉的加强师德修养。

交流。学校将“学文摘用文摘”活动纳入教研组每两周活动学习的重要内容,实现全员化、常规化。学校每月选取一个教研组,自选《文摘》中的篇目,组织一次专题教研活动,全组教师围绕《文摘》上的文章进行评点,交流学习及实践应用的体会。如,语文组的《备课是备各种可能》,数学组的《提问的艺术》;理化生组的《爱是世上最美的语言》。我校还利用每年一度的“德育工作会”或“教学工作会”,开展“学文摘用文摘”交流活动。我校教科室主办的校本培训教材《教研园地》,每月一期,人手一份,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刊登教师们“学文摘用文摘”的优秀文章,同时还把一些优秀的文章挂到校园网上,及时交流,满足了教师培训的需要。

变化。通过“学文摘用文摘”活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变化之一:备课时不再只是关注如何处理教材,而是能注意分析学生的情况,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考虑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变化之二:多数教师改掉了“重教轻学”的弊端,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一言堂”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