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县域发展研究

县域发展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县域发展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县域发展研究范文第1篇

一、*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一)*县域经济变动的纵向研究:波动增长,阶段性特征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整体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但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的特点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增幅波动较大(如图1所示),阶段性特征明显。依据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来划分,1978年至2005年,*省县域经济增长可分为五个阶段,即1978―1985年、1986―1990年、1991―1995年、1996―2000年、2001―2005年,各阶段呈现不同的发展特点。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5年)――恢复增长期。1978年前,由于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剪刀差”的制度安排等方面的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举步维艰。后,以农村改革为先导,生产力初步释放,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较快的恢复和发展。1981年到1985年,全省县域GDP年均增长12.5%,比全省低1.0个百分点。但财政收入增10.2%、农业总产值增11.9%,分别比全省平均高出1.9和0.7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初期,*县域经济已经逐步摆脱贫困落后和停滞不前的落后局面,开始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第二阶段:(1986年至1990年)――平稳增长期。“七五”时期,全省经济改革的重点已由农村转向城市,由农业转向工业,由农民转向市民,城乡差距开始拉大,县域经济呈现低速运行的局面。这阶段,全省县域GDP年均增长仅为5.2%,农业总产值年递增也只有2.7%,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分别减少7.3和9.2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1991年至1995年)――高速增长期。尽管在1991年*受重灾袭击,县域经济遇挫,但后几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不仅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还从根本上改变了县域经济的结构。“八五”期间,增速达到顶点,全省县域GDP年均增长16.0%,财政收入增长27.2%,农业总产值增长7.4%,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9.6%,与全省平均增幅相比,分别高出1.9、4.5、0.9和0.3个百分点。显然,这是建国以来县域经济发展最稳定、速度最快、效果最理想的五年“黄金期”。

第四阶段:(1996年至2000年)――增速下滑期。“九五”期间,*经受了亚洲金融危机和严重连续三年水旱灾害等考验,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回落,增速放缓。五年间,县域GDP年均增长8.8%,财政收入增长11.0%,农业总产值增长5.9%。与“八五”期间相比,分别下降7.2、16.2和1.5个百分点;较“九五”期间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3.4、3.6和0.5个百分点。

第五阶段:(2001年至2005年)――相对滞后期。“十五”期间,相对于周边省份,*的县域经济处于滞后期。2001年至2005年,全省县域GDP年平均增长8.3%,财政收入增长8.9%,分别比全省低2.3和8.8个百分点。县域GDP占全省的份额由2000年的48.1%下降到的2005年45.9%;县域财政收入所占份额由32.4%下降到21.9%。

(二)*县域经济现状研究:总量扩大,增长动力增强

近年,*各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举措,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县域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质量提高、效益增加的良好发展态势。

1、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加快,总量规模扩大。20*年,*县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81.7%;县域人口4752.5万人,占全省71.3%,县域平均人口77.9万人。县域全年完成GDP3491.3亿元,比上年增长14.8%,较全省快0.9个百分点。县域GDP总量占全省47.5%。县域GDP平均规模为57.2亿元,比上年增加10.3亿元,与20*年相比,GDP超过60亿元县市由20*年13个增加至27个。2、经济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年,县域财政总收入首度突破两百亿,达247.8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增幅比全省高7.5个百分点。总量占全省份额由上年的22.6%提高到24.0%,县域财政对全省财政增收的贡献率达29.1%,比上年上升3.5个百分点。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21.3亿元,比上年增长44.9%,增幅比全省高1.6个百分点。县域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697元,比20*年增长25.6%。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3439元,增长18.4%。

3、经济增长动力:需求作用增大,投资增速加快。20*年,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县域外贸出口14亿美元,增长40.8%,增幅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县域固定资产投资1633.5亿元,比上年增长62.8%,总量占全省份额的36.6%。县域实际利用外资7.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2%。

4、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工业支柱作用明显。20*年,县域全部工业增加值1109.9亿元,比20*年增长27.8%。县域经济明显地表现为第二产业领先增长的特征,工业在GDP增长中占主导地位。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40.3%,对县域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2.9%,比上年提高8.7个百分点。县域GDP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0.2:35.9:33.9调整为28.9:38.6:32.5,一产比重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三)*县域经济横向研究: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瓶颈”

*县域经济发展从纵向比较取得长足进步,但仍然呈现总体实力不强,发展程度不高,与邻近省份及周边发达省份横向比较,存在一定差距。

1、与周边省份县域经济对比的差异

――经济规模水平低。20*年,*县域GDP3491.3亿元,占全省47.5%,比河南、湖北、山东和江苏分别低23.1、3.3、11.1和4.6个百分点;县域平均GDP为57.2亿元,比河南低41.2亿元,比湖北低3.9亿元,比山东低83.4亿元,比江苏低198.8亿元;人均创造GDP为7346.1元,相当于河南的55.8%,湖北的73.6%,山东的38.5%,江苏的27.1%。

――工业化程度低。20*年,*县域实现工业增加值1109.9亿元,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8%,低于河南19.3个百分点,低于湖北1.1个百分点,低于山东20.2个百分点,低于江苏20个百分点;县域实现人均工业增加值2335.6元,仅相当于河南的37.7%,湖北的70.8%,山东的23.5%,江苏的16.6%。

――财政压力大。20*年,*县域地方财政收入143.3亿元,人均301.6元,比河南低104.3元,比湖北低3.4元,比山东低411元,比江苏低1309元。

――消费市场不旺。20*年,*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7.6亿元,人均2163.5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相当河南的38.4%、湖北的51.3%、山东的27.8%、江苏的30.3%,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河南低1160.2、比湖北低2162.9元、比山东低3305.0元、比江苏低4756.3元。

2、与全国县域经济平均水平的差异

从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比较看:20*年,全国县域平均人口规模46.4万人,GDP64.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7.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28亿元;同年,*县域平均人口规模77.1万人,比全国要多30.7万人;GDP为46.9亿元,比全国少17.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9亿元,比全国少10.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75亿元,比全国少0.53亿元。

从县域经济人均水平比较看:由于*县域人口在全国名列第三,县域人均水平就更低。20*年,全国县域人均GDP达13938.1元,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5869.7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492.2元,而*县域人均GDP仅有6*7.6元,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2187.3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为226.7元,较全国平均水平分别少7850.5元、3682.4元和265.5元。

从与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比较看。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统计,20*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81.5万人,GDP268.2亿元,人均GDP为3596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90元。同年,*县域GDP平均值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17.4%,GDP最高的无为县(98.3亿元)仅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36.7%;人均GDP仅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16.9%,人均GDP居全省首位的宁国市(17677元)也只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49.2%;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13.8%,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居全省首位的宁国市(1290元)只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78.5%。

3、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中国历史上,*改革成为典范,率先实行,拉开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序幕;率先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冲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的樊篱;率先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催生了免除农业税这一千古变革。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省力显著增强。然而,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在经济总量、发展水平、结构变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在全国的第13位退至20*年的第15位。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1978年的135元扩大到20*年的6029元,处于第28位。排在*之后是云南、甘肃、贵州,*下滑到全国“锅底”。

中国社会科学院20*年6月首部中部蓝皮书《20*年: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该蓝皮书指出,与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中部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显示出下降趋势,中部GDP增长速度达虽然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却远低于环渤海和珠三角。

中部蓝皮书指出,近几年,在国家大开放政策和扩大内需政策的影响和带动下,中部地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然而,与其他经济板块相比,中部地区的相对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却明显落后。其中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与西部的差距越来越小,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呈现出落后于西部的态势。

中部蓝皮书指出,*GDP总量和增长速度均居中部六省第4位,但人均GDP却居中部最末位。在其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中,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成为重要因素。*能否在中部六省率先崛起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二、*县域经济发展梯度划分

本课题通过选取若干指标,借助数量分析方法,研究*县域经济发展梯度水平的差异状况,找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薄弱区域,以探求协调发展的途径。

1、研究模型、指标选择。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及类型划分处理方法有很多,如主观权数法、层次分析法、赋权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由于划分县域经济梯度的部分指标之间(如人均GDP与人均消费品零售额之间、GDP与人均邮电业务量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为消除自变量共线性问题,使划分结果更加客观、合理,本文运用SPSS统计分析系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县域进行梯度分区。

根据数据指标的可获得性、全面性、可比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等原则以及广义梯度推移理论,我们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效益、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等方面选取了以下指标:

①GDP总量、人均GDP、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人均消费品零售额、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7个指标反映经济综合实力;

②等级以上公路里程数、每百人拥有电话数2个指标反映自然优势与基础设施;

③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反映金融服务能力;

④单位GDP财政收入、单位GDP财政支出2个指标反映政府管理能力;

⑤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2个指标反映产业与企业竞争力;

⑥一产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2个指标反映农村与农户竞争力;

⑦科教文卫支出占GDP比重、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每万人拥有专利申请数3个指标反映人力资源与科技教育;

⑧GDP比上年增长反映发展活力与潜力;

⑨出口比率、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2个指标反映对外交流程度;

⑩人均财政支出、工业企业达标排放率2个指标反映社会保障及环境能力。

2、县域综合梯度值的计算。根据24项指标,对全省61个县市20*年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表1给出了观测变量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经过Barlett球形检验,其F值为0.000,表明各地经济发展状况数据来自正态分布总体,可以做进一步分析;而KMO统计量为0.762,大于0.7,说明主成分分析的效果较好,主成分分析的适用性通过。

从表2中的解释方差看,前八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大于85%,可以认定这八个主成分基本保留原有数据信息,能基本反映各县经济实力情况,故提取前八个主成分进行分析。

根据主成分载荷矩阵,可以计算主成分系数向量。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的是平均指标的信息,包括人均GDP、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等;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的是宏观经济数据,包括GDP、一产增加值、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第三主成分反映的是GDP增长率、单位GDP财政支出等方面的信息;第四主成分反映了三产方面信息,包括三产增加值比重以及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等;第五主成分反映了经济外向度方面的信息,包括出口比率和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第六主成分反映了基础设施方面的信息,包括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话数和等级公路里程;第七和第八主成分则分别反映了每万人拥有专利申请数和工业效益方面的信息。

最后利用主成分函数和综合主成分公式,以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占累积贡献率的比重为权数,求出61个县市的县域综合梯度值。

4、县域梯度划分及分析。根据F值的大小排序,将梯度值F大于1的县(市)划归为第一梯度,F值在0到1之间的县(市)划归为第二梯度,F值在-1在到0之间的县(市)划归为第三梯度,F值小于-1的县(市)划归第四梯度,这样就将全省61个县(市)分为四个梯度层次。

根据四类梯度区划分,计算出区20*年分析指标的平均值(见表4)。

梯度划分表明,*县域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差异较大,第一、二梯度县是全省经济最发达地区,尤其是第一类,各项经济指标遥遥领先;第三梯度县属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但部分县市社会发展指标处在全省中上水平,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较强;第四梯度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大多数指标与第一、二类差距较大。现分述如下:

第一梯度划分及分析:包括宁国市、繁昌县、无为县、肥西县、当涂县、肥东县、天长市、广德县、芜湖县、凤台县和桐城市,共11个县(市)。主要分布在沿江、沿边、资源富集区,承接周边省会城市和东部发达城市的经济圈辐射,区位优势明显,工业民营经济基础雄厚,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聚集效应显现,强力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其县域经济发展特点:一是经济总量较大。20*年,该类地区县域GDP达962.5亿元,超过全省61个县域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2.8亿元,占县域地方财政收入的36.8%;出口总额6.2亿美元,占全省县域出口额总量的44.2%。对全省县域经济的贡献十分突出。二是活力较强。20*年,该类地区人均GDP为12585元,超出全省平均水平71.3%,是第四类地区的2.5倍;人均财政收入1323.8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5倍。三是环境良好。距离大中城市较近,网络通信等设施发达,技术水平、教育水平、劳动力素质较高,受到各类投资者的青睐。四是工业主导。11个都是工业主导型县市,产业层次较优,工业化水平较高,其中、繁昌、凤台、天长、肥西和芜湖二产比重均超过50%,分别为60.5%、57.8%、53.7%、52.9%和52.2%。宁国、当涂、肥东、桐城、无为等地二产比重也在45%至50%之间。五是发展全面。该类县(市)不仅经济发展势头好,而且社会不断进步,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20*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259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18元,比全省县域平均水平分别高出3753元和1238元。

第二梯度划分及分析:包括铜陵县、长丰县、南陵县、霍山县、怀宁县、和县、枞阳县、歙县、郎溪县、颍上县和来安县,共11个县。主要分布在沿江经济区和皖南旅游区。与其它几类地区相比,平均辖区面积和年末总人口都是最少,但地方财政收入、GDP增长率在四类地区中都居第二位,人均指标如人均GDP、人均利用外资额、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财政支出也都位列第二,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6.9%。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21.8美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2.3%。该类地区虽都属工业主导型县市,但产业特色、优势带动作用不强,产业集聚功能有待强化。

第三梯度划分及分析:包括霍邱县、濉溪县、凤阳县、全椒县、怀远县、含山县、绩溪县、泾县、庐江县、涡阳县、青阳县、休宁县、祁门县、舒城县、蒙城县、潜山县、东至县、太和县、宿松县、寿县、五河县、黟县、萧县、明光市、定远县、界首市和岳西县,共27个县(市)。涵盖了皖北平原、江淮丘陵、沿江圩区和皖南皖西山区等多个区域,平均辖区面积最大,年末总人口也较多,在四类地区中位居第二,而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多居第三位,除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一产增加值等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外,多项指标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服务业主导型县市占9个,工业主导型县市10个,县域工业发展水平和效益均有待提高。20*年,其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平均为28.1亿元,在四类地区中位居第三,而工业企业达标排放率在四类地区中最低。实际利用外资额比前两类地区明显减少,分别只达到其平均水平的28%和58%。由于该类地区县多为服务业主导型,因此这类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4.7%,居四类地区之首。

第四梯度划分及分析:包括固镇县、望江县、砀山县、金寨县、旌德县、泗县、太湖县、灵璧县、临泉县、石台县、利辛县和阜南县,共12个县。位于皖北平原、皖南和皖西山区,平均所辖面积在四类中排在第二,人口密集,区内各县多为人口大县,年末平均人口在四类地区中位列第一。工业化水平低,传统产业比重偏高,粗放型增长特征明显。农业在该类县域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十分突出,一半为农业主导型县市。主要特点:一是县域农业经济特征明显,产业是以农业为主。20*年该类县域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平均达到34.9亿元,超出全省平均水平18.5%,一产增加值占GDP比重41.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6个百分点;二是农产品产量在全省占有较大优势,除粮食平均产量小于第三类地区外,棉花、油料、肉类等农产品产量在四类地区中均居首位,超出全省平均水平;三是地方经济实力不强,农业的脆弱性明显,20*年县域人均GDP5048.1元,仅为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68.7%,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758.2元,在四类地区中居最末位,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平均为1.1亿元,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5%,还不到第一类地区的四分之一,农业遭受自然灾害的频率高,县域财政支出是自身财政收入的6.4倍,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缺口大。县域乡镇企业和支柱产业也比较少,缺少带动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三、*县域产业结构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县域经济发展系统是一个由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反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状态和变化趋势。县域梯度经济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最终还是体现在产业发展优势之上。

(一)*县域产业结构现状

近年来,通过各地采取措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县域经济结构的发生了较大变化。20*年,县域GDP中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37.5:30.1:32.5调整为28.9:38.6:32.5,一产比重比2002年下降8.6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提高8.5个百分点,三产比重维持原状。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国民经济中三大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123”、“213”、“231”、“321”,说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通过优化升级,已由原始的第一阶段“123”推进到第二阶段“213”。

20*年*县域61个县市三次产业构成状况可分为三种类型:

1、一产比重最大的农业主导型。共14个县市,比20*年减少2个,比2002年减少20个。包括灵璧、临泉、泗县、定远、砀山、五河、阜南、固镇、明光、萧县、怀远、寿县、宿松、庐江等县市。主要分布在淮北地区和江淮地区之间,地理位置相对远离省内各大中城市、交通较不发达地区和部分粮棉种植基地县。14个县中,一产比重占40%以上有8个县,其中灵璧、临泉、泗县一产比重分别达到50.5%、47.2%和47.0%。

2、二产比重最大的工业主导型。共34个县市,比20*年增加7个,比2002年增加18个,它们大都地理位置优越,工业发展较快,是推动全省工业发展的一支劲旅,其中繁昌、霍山、凤台、天长、铜陵、肥西、芜湖、郎溪、南陵、当涂等10个县市二产比重高达50%以上。另外,宁国、无为、桐城、肥东、长丰、怀宁、歙县、岳西、来安、枞阳、潜山、广德、颍上、青阳、石台、界首、全椒、绩溪、含山、和县、旌德、凤阳、太和、濉溪等24个县市二产比重均大于一、三产。

3、三产比重最大的服务先导型。共13个县市,比20*年减少5个,比2002年增加2个。包括祁门、利辛、休宁、泾县、黟县、太湖、舒城、涡阳、蒙城、金寨、东至、望江、霍邱等。其中祁门、利辛、休宁和泾县三产比重达40%以上。(二)用基尼系数法对县域产业结构对GDP影响分解

将*61个县域历年的GDP分为3个分项,即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并以分项产业增加值由低到高进行排序,分别计算每项增加值来源在总的GDP中的比重和集中率。用Yj、Gj、Cj分别表示第j分项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集中率、对总差距的贡献率。

1、分别计算三次产业增加值的集中率。计算公式为:

其中:Pi为各县域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Wij为第i县域第j分项产值占第j分项总产值的比重

2、计算总基尼系数G。它是三次产业增加值集中率的加权平均数,权数是各产业增加值占当年GDP的比重。

分项增加值的集中率Gj小于总的基尼系数G,则表示该项增加值一直发挥着均等化、缩少总差距的作用;Gj大于G,则表示该项增加值一直发挥着不均等扩大、加大总差距的作用;Gj等于G,则表示该项增加值的分布类似于GDP,对总差距不扩大也不减少。

根据以上计算公式,我们可计算出各产业增加值对当年*县域基尼系数的贡献百分比。各产业对基尼系数的贡献不仅受到自身分项基尼系数大小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各产业增加值份额的影响。通过对*2002-20*年间61个县域数据进行测算,结果如表5:

为进一步分析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变化,根据总基尼系数计算公式,用t和t+1下标代表时间,假设相邻两期的基尼系数的变化率为G,经过替换则G可以写成:G=∑Yj*Gjt+∑Gj*Yjt+∑Gj*Yj

上述公式表明,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可分为三大部分:∑Yj*Gjt是由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的总基尼系数变化,称为”结构性效应”,∑Gj*Yjt是产业集中程度引起的总基尼系数的变化,称为”集中效应”,∑Gj*Yj是由于产业结构和产业集中变化两者综合引起的总基尼系数变化,称为”综合效应”。通过以上分解可以揭示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主要来源是产业结构性效应,还是集中效应,这对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政策及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计算,得出2002-20*年间*县域差距的结构效应、集中效应和综合效应,如下表所示:

3、县域经济差异的分解。从表10看,各年度县域的基尼系数比较低,说明目前*整体县域差距处于”相对平均”状态。第一产业县域差异最小,第二产业县域差异最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城市化水平、人口密集度、市场化程度、基础设施及第二产业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县域差异波动较大。

4、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总体来看,*县域差异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份额逐年加大和不均衡分布有密切关系,第二产业对总基尼系数的贡献超过其他产业并居主要地位;集中率水平大于总基尼系数,对基尼系数的贡献远远超过第一、三产业,可见它对县域差异起着扩大作用,也说明*县域外部绝对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县域工业发展水平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第一产业增加值份额呈下降趋势,对县域差异起着均化作用。第三产业增加值份额波动性较大,对县域经济影响也逐步提高,说明*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从*县域2002年至20*年各种产业类型转换对经济发展影响结果也可佐证县域工业的重要性。如下图所示,2002年到20*年,由农业主导型转换为工业主导型的16个县GDP年均增速最快,达到22.5%;其次是服务业转换成工业的5个县GDP年平均增速为21.7%;第三是工业转换成服务业的2个县GDP年平均增速为18.7%。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县域外部落后于江苏、河南等省,内部各县市间发展亦不平衡。究其原因是县域工业落后,工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和所占份额相对不足,再次是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因此,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工业先行,努力形成以工业发展为牵引带动一产、促进三产,高速推进*县域经济全面进步的战略态势,着力增强县域工业发展的推动力,完成县域经济发展进程的“大提速”。

四、*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日益显现。多数县仍是经济小县、财政穷县,县域经济素质不高,产业层次低、工业化程度低、需求水平低及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等问题依然存在。

(一)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

一是发展水平差异。20*年县域平均生产总值为57.2亿元,有32个县未能达到平均值;县域人均创造GDP为1.24万元,有23个县低于平均水平。二是非农产业差异。20*年*县域非农产值平均为40.7亿元,仅有25个县超过平均值;县域工业产值比重超过50%的县市仅有2个,而低于30%的县市却有32个。三是两极分化差异。通过对县域人均GDP水平变化计算,反映出*五年间县域的发展差异依旧显著,而且绝对差异呈上升趋势,2000年人均GDP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7026.3元,到20*年上升为18160.1元,是2000年的2.58倍;人均GDP变异系数也呈阶段性的起伏变化过程。如图5所示,县域之间差异水平呈不断扩大之势。四是县域内部差异。以县域经济发达的无为县为例,经济发展比较好的集中在沿江高沟、姚沟以及镇关镇,占全县土地面积近六成的西南大部分地区仍处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位置。西南12个乡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40%,而财政收入仅占财政总收入的10%。

(二)县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2002年以来,*县域第二产业比重虽然有所提高,但与全省平均水平比,20*年一产高12.4个百分点,二、三产分别低6.1个和6.3个百分点。县域经济中仍存在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现象,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缺乏支撑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腿长,工业腿短”的格局未得到有效改变,经济增长仍然以粗放型为主,内部机制还不健全。一方面,县域农业虽然品种多、产量大,但农业经营效率低、效益差、特点不突出,农产品加工链条短、档次低,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市场优势。另一方面,县域工业虽然企业众多,门类齐全,但同样存在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经济效益差和名牌产品少的问题,环境污染也较严重。

(三)县域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县域财力不足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的突出障碍。20*年,全省县域财政支出458.4亿元,而财政总收入仅为247.8亿元,收支相抵财政赤字210.6亿元;61个县市中,只有凤台、当涂、繁昌、宁国和肥西5县市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绝大多数县市要依靠中央、省、市财政转移支付才能维持正常运转。眼下县域普遍面临着必须依靠自身努力消化许多刚性财政支出的压力,特别是为改变落后面貌,又必须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建立开发区,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加之增资、社保等方面的刚性支出增长远远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剧了县级财政收支失衡的矛盾。

(四)县域生产要素制约严重

一是建设用地紧缺。目前国家加强土地管理,特别是将未利用地也纳入计划管理,进一步缩小了县域建设用地空间。一些县已出现建设项目等土地或因无土地留不住引资项目的现象。二是发展资金短缺。目前县域发展资金迫切需要银行贷款的大力支持,然而金融机构对县域贷款的总量十分有限。20*年,县域人民币贷款余额仅1147.1亿元,占全省18.9%,远低于县域经济占全省的份额。金融机构贷款主要向大城市、大行业和优势企业倾斜,以中小企业占主体的县域由于企业本身效益不佳,并且缺乏有效的信贷担保机制,难以获得银行的支持。加之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式管理,为防范金融风险,收缩县级机构及其相关业务,县域经济发展陷入“贫困恶性循环”。三是招商引资困难。县域的比较优势本身不如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相对较弱。

(五)县域社会保障水平不高

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虽然在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相比,制度尚不规范,表现在保障标准较低,保障范围较为狭窄,而且各地差别很大。农村居民就业制度已经打破,但是在政府部门等单位的就业竞争中劣势明显。教育和卫生发展无法与经济发展成正比。财政支出中科教文卫支出人均仅337元,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目前*县域范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系统十分薄弱,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县域未来经济发展。

(六)县域经济发展环境较差

当前,县级政府发展经济、稳定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任务在不断加重,而调控能力却不断弱化,主要是金融、税务、工商、国土、电力等职能部门的权力不断上收,使得调控手段越来越少。相对于省、市级政府而言,县级政府管理经济更具有直接性,责和权的失衡,往往使县级政府处于“空有雄心壮志,少有具体手段”的尴尬境地。由于管理权限过小,相当一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省辖市和省里,处于经济发展最前沿的县级政府没有最终决定权;上级垂直机构过多,县级政府缺乏有效的协调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手脚,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

五、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对策建议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已步入新阶段,中央中部崛起战略正在实施,国际国内产业梯度转移加速,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全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各县市初步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为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济发展新阶段所蕴涵的机遇。目前,*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更高目标进发,已经迈入工业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的优势将日益凸显,积累的能量将加速释放,潜力和空间更大。根据世界各国发展经验,人均GDP1000―3000美元这一阶段经济发展呈加速之势,即经济加速增长、产业结构加速升级、消费结构加速转型、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国际国内市场加速融合,县域经济也将随之步入快速增长期。

――国家政策支持效应所赋予的机遇。中央明确了我国区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布局,作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更加关注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十一五”时期,国家将从投资、信贷、利用外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布局等方面加大对中部地区扶持力度,这将大大改善中部地区的相对区位条件,必然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为*县域扩大招商引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推动力。

――产业梯度转移加速所产生的机遇。当前国际产业、资本加快向我国转移,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有些产业呈整体转移的态势。*位于我国中部,地处沿海腹地,内陆前沿,属中部欠发达地区,是典型的浅内陆省份。在全国经济发展梯度推进和沿海产业梯度转移中承东启西、联络南北的战略地位。*县域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以及资源比较丰富、商务成本较低、环境不断优化等综合优势,必将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争取有利位置。

为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课题组研究认为,全省各地必须从全局的高度,以统筹的理念,抓住国家政策与*优势的结合点,找准县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在增长方式、发展路径、产业选择、经济布局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与发达地区以及周边地区形成一种差异化、个性化的竞争合作态势,努力提高县域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全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以完善体制改革为载体,营造良好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一要完善扩权强县政策。20*年,*12个扩权试点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3.8亿元,比20*年增长15.6%,增幅比20*年提高1.5个百分点;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526元,增长27.3%,比全部县域增幅高1.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3802元,增长18.7%,比全部县域增幅高0.3个百分点。实行强县扩权政策后,使县能集中更多的资源统筹城乡发展,在全省县域经济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应进一步调动发展县域经济的积极性,依法对行政许可事项、行政审批审核事项进行清理,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将省、市各部门能下放的管理权限坚决下放,赋予县市更大的发展自、决策权。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对已经出台的扩权政策进行检查,督促其全面完整地落实,使各项政策措施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国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后,信贷规模和投放受到限制,企业融资难凸显。今年省委、省政府在着力破解融资难题方面创新举措,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月”活动,在全省17个市巡回举办银企对接活动,推动银企合作,协调资金供需矛盾,取得了丰硕成果。当前最重要的促进银企更好履约,建设一个长效的融资环境。其次,要建立覆盖全省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简化手续,降低担保费率,积极扩大担保放大倍数,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第三,可以借鉴山东经验,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积极扶持第一梯度县域强县做大做强企业,推动一批企业上市,为企业开辟一条低成本、高效率的筹集境内外资金的新渠道,从而改变县域企业过度依赖银行信贷资金的单一融资方式,实现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目前,山东省30个经济强县中,15个县拥有26家上市公司,占山东省的19.7%;共融资343.6亿元,占山东省的29.4%,成为该省经济中最具活力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要做强县域城镇经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做强城镇经济。从城乡发展的格局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市、在集镇。从我国的实践看,沿海发达县市,近十几年来小城镇发展很快,形成了一个个密集的城镇群,不仅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而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实力。可借鉴浙江经验,把培育中心镇作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切入点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体制创新、市场运作,使中心镇成为具有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小城市。同时,坚持将中心镇作为县市域总体规划的战略节点,实行县城、中心镇、中心村一体规划,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壮大特色经济。

四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城乡统筹的关键环节。县域经济上连城、下连乡。实现城乡一体化,推进城市与农村的均衡协调发展,必须加快县域经济从“行政板块”向“经济板块”转化,促进要素的流动与共享,实现效益的公平与合理。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产业政策指导,对三、四梯度县实行更加开放、灵活的政策,在交通、通信、能源、环保、流通、旅游、农业、林业、水利和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方面,投资重点向三、四梯度县倾斜,适当降低这类县重点项目的县级配套资金比例,鼓励和引导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向这类地区流动。要加速构建省会城市圈、皖江城市带和沿淮城市群建设,做大做强龙头和极点,充分发挥圈带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对三、四梯度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帮助其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解决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2、以加快工业化进程为核心,推动*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一要承接长三角经济辐射。*与长三角无缝对接,是承接长三角地区经济辐射和梯度转移的战略前沿,在区域经济互动合作中具有明显优势。要积极推进观念东学、体制东接、要素东引,经济东融,突出城镇发展,促进县域经济融入城市体系,实现市、县、镇连动发展。与东部接壤的沿边县市,特别是省内第一、二梯度县域,可以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借助长三角经济实力雄厚和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高素质人才聚集的平台,紧紧抓住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换代的良好机遇,主动承接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加速与长三角经济的融合。

二要扶持小企业健康成长。针对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用地难和正处在创业初始的实际,可借鉴浙江省创业基地建设的基本做法,结合镇(乡)工业功能区以及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建设,采用由政府财政投资为主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集中建造一批标准厂房,通过厂房低价租赁及提供各种优质配套服务,对小企业实施孵化培育,促使其快速健康成长。这样既可以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缩短创业周期,降低初创成本,又可使小企业与区域内大企业大集团开展配套协作生产,促进了产业链的形成,从而进一步做大块状经济“蛋糕”。

三要加快农产品加工转化。*是农业资源大省,优质水稻、棉花、双低油菜、茶叶、蔬菜、水产品、猪牛羊禽肉、蜂产品、中药材和优质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但农产品加工转化不够,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产品加工业年产值仅相当于河南省的50%、山东省的16%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省内第三、四梯度区域内的县市,可立足地方特色和资源集中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要把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作为县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合理布局,产品基地建设要由过去的“一村一品”、“一乡一品”逐步转向按气候资源条件、按区域、流域连片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推动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3、以发展县域非公有制经济为重点,构建完善的民营经济发展体系

一要着力改善竞争环境。20*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848.3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52.4%,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7.4%,拉动全省经济增长9.4个百分点。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发展县域经济关键在于发展民营经济,只有民营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才能壮大。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思想上确立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的观念,大力消除阻碍和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努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推动民间闲散资金积聚成民营资本,让民间资本变成现实投资,使民营经济成为的主体。

二要努力拓宽融资渠道。要帮助和引导金融企业建立有效的个体和私营企业信用评估机制,鼓励金融企业根据个体和私营企业贷款“户数多、金额少,风险高、信用低,成本高、效益低”的特点,建立一套与其发展相适应的信贷经营管理机制,尽量简化手续,采取灵活的抵押和担保条件,提高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和私营企业生产资金的需要。要促进典当等其他金融业的发展,提高其资金利用率,发挥其在非公有制经济融资系统中的“拾遗补缺”作用。同时,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引进外资银行,真正实行多种所有制金融共同发展。

三要积极促进做大做强。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培育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市场主体,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形成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要继续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鼓励私营企业进入高科技领域,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层次。非公有制企业要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各项有利政策,提高自身经营和管理素质,努力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

4、以园区建设为依托,构筑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平台

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园区建设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有效平台。要进一步落实和运用好中央、省现有的一系列加快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使已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落实到位,全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专项基金要向开发区适当集中和倾斜,对通向区内的道路、供水、供电设施,要列入城市规划,由各级政府投入资金建设,尽可能采取多种方式降低企业进区(园)成本。要切实转变职能,规范行政行为,促进政务公开,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树立良好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区发展。

县域发展研究范文第2篇

摘要:发展县域行处业务必须做到突出主导业务,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讲求质量,注重效益。

关键词:县域金融业发展思考

1县域行处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邢台市民营经济发展十分迅猛,而占全市90%以上的民营企业大多分布在县域,部分县市初步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企业或产业集群,这些特色产业,以其“专、精、特、新”优势,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如沙河的玻璃、炭黑,清河的羊绒,宁晋的单晶硅材料、电缆,隆尧的食品、建材,巨鹿的纺织,平乡自行车,临西轴承等,其产业竞争优势日趋明显,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撑点和增长点。同当地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的态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作为地方经济核心的县域金融机构服务能力弱,效益贡献度低,与县域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不相匹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自身经营效益的提升。

2县域行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2.1对县支行关注程度不够,市场定位不清晰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业务改革和转型主要集中在城区,对县域机构的关注程度不充分。前几年,城区支行率先实现扁平化之后,对县支行与城区支行的差异性研究分析不够,相应的政策、措施、机制没有及时跟进,县支行在发展目标、市场定位、目标客户、重点产品等方面未能与时俱进,缺乏系统、完整的发展规划,县域行处发展定位模糊,在经营管理上仍然沿袭多年不变的粗放型管理方式,与外部迅速发展变化的经济、社会环境不相适应。

2.2经营上缺乏特色,服务层次较低县支行的业务品种和产品与地域经济缺乏关联,特色不够突出。经营上主要还是以存、贷款和结算业务为主,单纯依靠贷款业务支撑效益实现的局面未能改变。对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限于内外部条件,对电子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等现代销售渠道和产品投入不足,选择目标客户的意识和能力不强,服务层次低,难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理财类、增值类等多元化业务需求。

2.3受经营战略影响,县域支行呈现被边缘化的趋势多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发展战略上重视大城市、大行业的业务发展,县域支行所处客观经济环境制约,长期缺乏政策支持和资源投入,竞争力被削弱。目前在县域行处资产业务中,85%以上的对公贷款集中在沙河、宁晋、巨鹿、清河、隆尧等少数经济基础较好的县市。

2.4对县域行处长期投入不足,制约了发展后劲县域行处普遍存在软硬件相对落后,网点装修、营业办公设备和车辆等相对陈旧、短缺,历史欠帐较多,运营管理成本较高,业务营销、维护费用相对不足,在前几年主要以经济增加值为主的考核模式下,对于多数资源较少、创利能力差的支行,县域行处员工收入长期与城区行和当地同业差距较大,城区行员工收入为县域行处员工收入的2-3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2.5员工构成不合理,跟不上业务发展步伐一方面,十多年来县支行基本没有补充新员工,且在岗人员普遍年龄在40岁以上,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业务素质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速度和要求,在近年工作量成倍增加的情况下,员工工作压力和劳动强度非常大。另一方面,重要岗位人员分布与业务规模不匹配的现象突出,行际之间员工工作量明显不均衡,有的行有市场、有业务,但前台柜员、客户经理等人员紧张;有的行人员相对充足,却少有业务可做。

3加快发展县域行处业务的对策思考发展县域行处业务必须做到突出主导业务,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讲求质量,注重效益。为此,要扎实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3.1加强对县域行处业务发展的分析与定位根据各县域经济金融特色,选定目标客户、重点业务品种,确定经营目标和具体措施。在对县域经济特点和金融资源准确把握的前提下,本着“一行一策”的原则找出各行的目标客户,完善和优化对县支行的管理流程和机制,调整考核制度,明确目标客户和重点发展产品,优化人力、财务等资源配置政策,进行具体的业务指导和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务。对沙河、宁晋、清河等区域经济发达的县市,要科学制定发展规划,重点在优势行业中发展对公资产业务、国际业务、中间业务和个人高端业务,树立自身在当地同业中的强势品牌,提升对全行的贡献度;对经济发展潜力大,处于加快上升期的巨鹿、平乡、威县等县域,在重点发展个银业务同时,兼顾对公和机构业务,着力拓展中小企业贷款和个银高端客户;对于任县、南和、柏乡等经济欠发达县域,则重点做好机构客户维护工作,稳步发展中小企业贷款和个人银行业务,努力扩大在当地的声誉和影响力,培育基本客户群。

3.2加大人员培训交流力度,提高营销服务能力加大对县支行负责人的交流力度,通过机制引导和政策倾斜,鼓励分行机关和城区行思想观念新、能力强、素质高的干部到县域行处工作。二级分行业务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地选派高水平的客户经理到县支行现场指导业务、推介产品、营销客户,弥补县支行营销力量的不足。不断挖掘现有人员潜力,结合各行业务重点,打破行际之间界限,加大各行处人才优化整合力度,促进业务骨干在行际间的横向和纵向交流。通过选送优秀人才到发达地区行处和股份制中小商业银行实施跟岗培训、到名牌院校轮训,培养自已的核心人才和专家型队伍。加快员工队伍优化更新步伐,科学制定新员工招录规划,尽快吸纳一批优秀的大中专毕业生,改善现有员工队伍知识结构和学历层次,增强队伍活力。抓住业务转型的契机,把富余下来的部分对公客户经理和后台保障人员培训后充实到前台部门,优化劳动组合,保证业务转型需要。加大对县支行业务培训资源的投入,提高员工素质,增强营销和服务能力。

3.3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建立激励有效,约束有力的业绩考核机制,有效调动干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人力资源活力,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因此,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对管理人员实施业绩奖励考核与等级行评定结果、责任目标考核结果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发挥激励考核机制的政策引导作用,促进各项业务超常规发展;另一方面,借鉴国外银行和国内中小商业银行的成功做法,积极落实经济增加值与产品“买单制”相结合的业绩激励措施,加大对价值创造源头和业务前端人员的激励力度,以有效解决各行处效益实现与员工个人收入关联度低,前台人员缺乏营销积极性的问题。

县域发展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贸流通;商贸物流;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一、重庆县域商贸流通发展现状

(一)商贸流通发展迅速

2008~2015年,重庆主城九区外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体上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其中2015年达2830.69亿元,相比2007年增长了247%(图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二)市场体系和商贸流通体系不断完善

重庆直辖以来,在各种市场扶持政策下,重庆各县基本形成了以大型市场为主体、中小企业并存的多层次、宽领域、多种类的市场体系。各县除了传统的商品贸易外,各种综合批发零售市场、专业服务与销售市场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为一体的各种有形和无形市场共存的体系。各县商业网点占用面积不断扩大,大型超市、百货商场、特色商业街、专业市场、规模市场等迅猛发展,各类连锁店、、配送商家、流通营销组织、日用品和农资便利店等也扩展迅速。重庆各县基本形成了由单一传统的经营模式发展为大型商场、连锁店、专卖店、便利店、商等多种业态并存的格局,同时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舍为基础的三级配送经营流通网络。

(三)商贸流通形象和商贸物流辐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随着全市城乡统筹工作的开展,各县贸易和物流设施不断完善,一批现代化的商场和市场在各县逐步建成,大量高档品牌入驻各县,城乡之间贸易往来日趋频繁。各县均在加快建设有自我特色的商贸中心,以建成中央商圈,完善各广场、商业街基础设施,基本形成大型批发零售市场、专业市场、集贸市场为一体的现代商贸市场。同时在政府的推动下,各县公路、铁路、水路运输也得到改善,各县之间商品交易数量得以提升,重庆县域商贸服务产业辐射能力呈上升趋势。

(四)市场主体和商贸服务业消费呈多元化发

展随着农民合作社和各类协会的建立和发展,各县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的市场主体,为农产品的流通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在服务消费方面,各县的住宿、餐饮、保健、洗染、家电维修等服务业日趋规范。近几年各县根据地方特色和名优产品举办的各类文化节、美食节、展销会等取得较大成功,推动了有关产业的发展,县域商贸功能及社会服务水平得以提高。

二、电子商务对传统商贸行业发展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对传统商品流通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拉近了生产者和购买者的距离,购买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与生产者直接沟通,选购合适的产品,传统的经营方法和商品流转程序发生了变化。一是从商品流通来看,互联网销售颠覆传统产业模式,产业分工方式发生改变,产品流通程序也不同于传统流程,即从传统的厂家生产、、批发、储备到销售变为厂家直销、批发零售一体的销售方式,这不仅能有效降低商品流转成本,而且能够运用最优的方法将产品及时运输给购买者。第三方物流将成为这种模式下产品运输的主导。二是从信息数据的传送来看,产品和服务的信息传送不再是简单的传送、接收方式,而是变为双向的、互动化和多媒体化的方式,其传播的速度和覆盖面远远大于传统方式,消费者能够利用网络了解大量的商品信息,对不同的商品进行对比,从而获得更多的购买机会。

(二)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的影响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在互联网商品销售中,县城和乡镇的销售增长速度比城市高18%;在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上,移动端消费同比增速大于250%,销售同比增速大于300%,这种爆发式的增长使传统商业的作用大大减弱。传统的大量批发、集中库存、门店经营的方法不再适应信息时代的流通要求,商品贸易由线下经营变成了线上经营,使传统的一对一交易服务变为同时与多个购买者的互动交易服务,传统商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电子商务对外贸业的影响

作为长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点,重庆形成了“三个三合一”于一体的经济发展平台,重庆对外经济交往基地逐渐形成,为产品进出口创造了条件,而电子商务为增加外贸提供了较好的基础。电子商务由于通过互联网就能完成交易,使得任何有网络的地方就能随时购买商品,因此,重庆各县的产品均可通过网络以较低的成本销往世界各地,增加了商品售出的可能性,改善了传统的经济运行形式,推动了贸易的发展。

(四)电子商务对传统商贸配套服务的影响

1.电子商务对营销模式的影响。传统的营销更多的是媒体广告、电话营销、人工传播、产品展览等营销模式,且更多的是中间商的营销,营销中间环节多,营销时空受到限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除了可以运用传统的营销模式外,还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电子邮件、博客、视频、精准营销等营销模式,利用网络实施双向沟通,企业直接面对消费者,使消费者在关注产品的同时更关注服务,降低企业由于消费者需求差异带来的产品滞销的风险;同时通过网络,企业可以将营销区域扩大到全球,可以24小时进行营销,突破传统营销方式的时空限制。2.电子商务对管理的影响。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下,从产品设计、生产、运输、存储到最终的销售等各环节均需要耗费大量资本,而且一旦市场出现变化,相关信息需要层层上报,很容易出现信息失真,且传递速度较慢,这将导致企业对市场反应迟钝。而在电子商务模式下,信息传递层级较少,可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使企业能够对市场变化做出及时反应。另外,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可将数字化融入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市场管理、客户管理等企业管理中,并能根据有关技术进行市场分析,使企业做到“凭订单采购”“零库存运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3.电子商务对政府监管的影响。在电子商务发展之初,国家运用各种政策让电子商务企业和物流企业自由发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网店逐渐增多,网络交易的安全性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政府需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来促进网络贸易健康有序地发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网店商品要取得消费者的信任,政府部门必须规范和监督网店出售商品的质量、物流运输质量,做到事先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处理,使消费者放心购买、放心使用。

三、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发展趋势

(一)电子商务与实体销售相结合的趋势

伴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购买力和购买意愿也随之增强,但由于农村交通不便,远离繁华地带,且销售网点少、业态单一,农民很难方便、快捷地买到物优价廉的商品。电子商务的出现可以弥补这些不足,但传统的网络销售方式不适宜农村,一是传统的网络销售是虚拟的,看不见、摸不着,农村消费者很难接受;二是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是电子商务重要的一环,必须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才能使电子商务在农村实现,使消费者方便地购买到物美价廉的产品;三是在农村,消费者主要购买日常必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些在网络上很难买到,而且农村消费者不太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熟悉网络。因此,要使电子商务在县城、乡镇发展壮大,必须建立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方式,通过与县内大规模的综合商场、超市实体零售店结合,开展网上销售,让消费者放心购物,使他们能快速便捷地购买到适合的商品,使电子商务与传统销售模式互补、相互渗透。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将逐渐壮大

阿里巴巴将投资100亿元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原因就在于它对县域电子商务发展的信心及预期。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为农业电子商务带来了发展机遇。通过电子商务能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减少销售费用,提高生产者的利润。可通过以下模式来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一是对规模大、产品商品化程度高的合作社和种植大户而言,可以采用以大型企业主导的B2B模式;二是以散户生产为主的普通农户,可以采用“企业+农户”或“企业+基地+农户”的方式建立中介企业网站,实施B2C模式;三是有经纪人而且能为消费者提供实体店展示和销售的,可以采用O2O的离线商务模式,能够进行网上线下的互动。

(三)线上、线下的融合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不仅是传统商业的补充形式,而且成为商业贸易的主导形式,但多数人不能完全接受全程虚拟化的电子商务模式,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均有其不可取代性,线上线下的界限逐渐模糊,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一是有实体门面的企业,可以进行线上经营,网上企业也可建立实体体验店,使网络与实体经营互相促进、互为补充。二是线上、线下双向互动的本地电商化模式,主要立足于本地市场,通过对消费者消费习惯的了解,推出更符合当地消费者需求的商品和服务。

四、商贸物流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策略

电子商务的出现,在改变传统商贸模式的同时,对商贸流通中的物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庆各县商贸流通设施和各种业态都逐渐得到改善和发展,且适应农产品交易的方式也逐步得到认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各种贸易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商贸物流应适应这种发展,以促进各种贸易健康有序、持续稳定的发展。

(一)电子商务与商贸物流的关系

电子商务的发展模糊了商品流通时空和地域的界限,促进了商贸物流的发展,然而电子商务的零库存形式和生产消费环节的无缝对接,对传统商贸物流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电子商务给传统商贸带来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商机,能够推动传统商贸物流的发展;同时,电子商务为商贸物流企业提供了网络信息平台,能够对商品的每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减少人员的浪费,也减少了货物在流通过程的浪费,提高了商品流通效率,降低了成本;另外,电子商务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商贸物流,商贸物流是有效实施网络交易的保障,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没有物流,电子商务将无法发展壮大,不能快捷、低成本地将产品运输给购买者。因此,在电子商务日益壮大的同时,现代商贸物流也要跟上步伐,以满足其发展的需求。

(二)促进商贸物流与电子商务融合策略研究

1.政府引导,政策支持,构建商贸物流和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的政策环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有配送速度快、配送范围广的高水平的物流与之相适应。重庆县域商贸物流已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各县商贸物流配送体系逐步形成,快递、物流业发展迅猛。重庆各县有条件、有基础发展电子商务,但相对于主城,尤其是比较落后的县域的商贸物流,其发展起点低、发展慢,电子商务的发展也还在起步阶段,政府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立完善多部门协调工作机制,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电子商务的宣传,促进商贸物流业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2.把握机遇,科学规划,构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电子商务产业园区。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重庆各县扩大交易、进行虚拟买卖带来了新的机遇,推动了商贸流通的发展。重庆应结合各县的产业实际和商贸物流现有体系,合理规划布局适合县域产业发展的商贸物流设施,使贸易网络与各县城建发展相协调;要通过各地的产业特色,构建适合各县的贸易平台,搭建淘宝县、乡镇、村三级服务网络,创建特色淘宝馆,建设具有各县特色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加快构建各县及各县之间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完善配送体系,推动各县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3.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社会对现代贸易模式和商贸流通的认识。重庆各县要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步伐,必须要提高社会对现代贸易模式和商贸流通的认识,尤其是提高他们对网络交易和与之适应的商贸物流有关知识的了解,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电子商务和商贸物流的教育培训。一是要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商贸流通和网络贸易融合发展的政策法规,鼓励信息产业的发展,扶持电商物流,以良好的环境来吸引电商物流人才到基层工作;二是开展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培训及岗位能力培训,提高有关人员整体素质。依托各大型网络平台举办的电子商务培训大会,对各县有关人员进行知识指导,提升他们对电商的认知度,掀起大力发展乡镇电商的浓厚氛围。只有加强人才的培养,才能加快电子商务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才能促进电子商务与商贸物流的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重庆市统计年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2014)[EB/OL].

[2]李卫红,杨文慧.重庆商贸物流业现状与发展思路[J].重庆经济,2010,(2).

[3]魏琳,魏丽,胡元秀.电子商务对传统服务行业的革新与影响[J].市场周刊,2013,(10).

[4]郭晶晶.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5,(15).

[5]冼康.电子商务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策略研究[J].当代经济,2012,(15).

[6]韦淼.电子商务给传统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1).

[7]周琳.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4).

[8]陈丽华,马赛.商贸物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企业家信息,2014,(3).

[9]吴华安.城乡商贸统筹与我国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的新思考——以重庆为例[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2).

县域发展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县域金融 苏南 苏北 差异

Abstract: Jiangsu is a economically strong province in China,but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ies in this province is highly unbalanced,especially the gap between the north and south is expanding.How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counties and to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interactively between county economy and county financial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In this paper,we didi a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their current situation,then make a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county financial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Jiangsu province,and analyze the reasons,then make meaningful policy Suggestions.

Key words: County Finance South of Jiangsu North of Jiangsu Difference

一、江苏省县域经济和金融的现状分析

(一)县域经济的现状分析

第一,地区生产总值(GDP)方面,无论是苏北县域还是苏南县域的地区生产总值近十几年来都保持着上升趋势,而苏南县域的地区生产总值基本保持高于苏北县域的状态。第二,社会固定投资总额(FIX)方面,两个县域的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但近几年来苏北县域体现出明显的超越苏南县域的态势。第三,财政支出(EXP)方面,苏北县域稍微高于苏南县域,这与两地的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明显紧密相关。

(二)县域金融的现状分析

首先,金融相关比率(FIR)方面,江苏省苏北县域和苏南县域金融相关比率基本上呈现平稳上升的态势,从总体趋势来看,苏南县域基本上都处于领先的地位,而近两年来苏南苏北之间的差距开始有拉大的趋势。其次,从金融中介效率(SLR)来看,经过多年的发展,苏南县域的金融中介效率明显高于苏北县域,整体而言两地都在稳健中求进步。最后,金融机构储蓄结构(FSS)方面,在苏南县域这类经济和金融都相对发达的地区,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已不再主要依靠居民的储蓄存款,而是有更多极具发展潜力的多样化经济金融形式的存在。

二、江苏省县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1997年至2011年间的《江苏统计年鉴》,数据是1996年至2010年间共15年的数据。

(二)实证检验

1、ADF单位根检验

本文分别对苏北县域和苏南县域的相应指标进行了ADF单位根检验,以发现这些变量是否具有同阶平稳,实证检验得出ln(fix)、ln(ex)、FIR、FSS和ln(GDP)都是平稳的。

2、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长期来看,无论是在苏南县域还是苏北县域,金融机构储蓄结构FSS和GDP都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而不同之处在于金融相关比率FIR,在苏南县域这种较发达的地区,金融相关比率与GDP互为因果关系,而在苏北县域这种欠发达的地区,金融相关比率只在短期内与GDP互为因果关系,而在长期内,只存在FIR影响GDP,而GDP并不能成为影响FIR的原因。

3、实证结果及结论

通过以上检验结果可见,在较发达的地区,各方面发展较快是因为全社会积极的经济和金融活动的促进作用,而非将财富简单的存入银行等金融机构这种传统的理财途径;而与其相反的是,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居民储蓄的保值增值,而非其他投资途径,因此也造就了苏北县域一直落后于苏南县域的局面。

综上所述,鉴于江苏省县域金融和县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发展关系,以及省内苏南苏北差异的实际情况,为了缩小差异实现江苏地区金融协调发展,推动江苏省县域金融和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政府对促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应起到关键性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艾洪德,徐圣明,郭凯.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7)

县域发展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县域经济;互动关系;发展对策

引言

我国人口总数中有60%为农村人口,农民问题对经济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三农问题延续多年,在解决的过程中并不能够一撮而就,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协调与解决。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抓住问题的核心,农民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解决农民问题的过程中,减少农民数量是关键;而城镇化就成为了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

由此可知,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城镇化进程中,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关键作用,通过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能够进一步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从而可以有效的解决三农问题。

一、 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 农村城镇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

1. 农村城镇化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农村城镇化是指通过不断的发展将农村转变为城镇,提高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从根本上来讲,农村城镇化就是通过工业的不断发展将农村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实现农村城镇化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其一,能够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与充分利用,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劳动力;其二,能够形成集聚效应,引导更多的乡镇企业不断向着城镇转移。

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普及,城镇中的人口与企业的数量都得到了不断的增加,人口的增加可以进一步扩大的城镇的规模。这就是所谓的城镇极化作用,能够更好地引导城镇周边的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农村城镇化的城镇极化作用,一方面降低了农村的人口数量,一定程度上为农民生产规模扩大、收入增加、技术集约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个方面能够实现城镇经济更好的发展,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充分的动力。

2.农村城镇化提高了县域工业的生产效率。从经济形态方面进行分析,城镇中人口实际上就是经济量,城镇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聚集了更多的人口,实际上就是聚集了更多的经济量。经济量的相对聚集又为生产专门化与市场规模化创造了条件。农村城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工业集中度、流通效率及经济效率等方面的有效提高,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优势,促进了单位劳动力、资金投入效益的提高,而这种规模效益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量的聚集,形成良性循环[2]。城镇聚集效应的发挥促进了城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了县域工业的生产效率,也有效的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带动了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3. 农村城镇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为规模经济。当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不足,导致农业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经济效益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实现农村城镇化能够实现农村人口的降低,促进农村土地的不断集中,提高土地的规模经营与集约化程度,从而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与生产成本的降低。同时,农村城镇化不断深入促进了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对各类农副产品有了更高的新需求,进一步促进了县域农村生产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3]。

4.农村城镇化推进农民生活方式改变。农村城镇化过程包含有多个属性,既是自然的、历史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为过程。农村城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促进了城镇人口的增加与规模的扩大,还进一步实现了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变更。农村城镇化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与农村的社会文化形态,为人们提供了更多认识新事物的机会,在认识与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中有推进了观念的更新,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二) 县域经济对农村城镇化的影响

1. 县域经济是农村城镇化的基础。县域经济中包括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县域经济在发展模式、发展条件、发展特色等方面都是不同的;但是不同类型的县域经济在经济产业机构方面都相同,都是将农业作为其最重要的基础。在人们生活与工业发展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材料大部分都是通过农业提供的,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最基层和最基础的地位。从社会生产结构方面进行分析,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们的衣食等生活资料大部分都是由县域经济所提供的,因此县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可以为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奠定一个有力的基础。

2. 县域经济促进与支持农村城镇化。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不需要太多的发展资金,而非农业生产则不同,其发展所需的资金比较多[4]。农村城镇化中的非农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一方面是通过金融市场获得,另一方面是通过农业转移获得。非农产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之上,因为非农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员生活材料、加工原材料等大部分都是农业提供的。

农村是非农产业一个非常巨大的消费市场,农村消费市场的打开可以进一步带动非农产业的发展,想要进一步拉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需要刺激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消费的刺激就可以有效带动市场经济的循环发展。因此,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与稳定,需要县域经济的有力支持与促进。

3. 县域经济发展为农场城镇化提供条件。我国人口总数中的60%都是农业人口,再加上县城与县域中所集聚的丰农业人口,县域人口已经达到了人口总数的90%。因此,县域经济区域是非常巨大的市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经济交换产所。县域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市场的扩大,为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 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城镇化的根本动力。依据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工业生产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逐渐向着集中化、规模化的方向不断发展,进而推进城镇化的进程[6]。工业经济具有规模性与集聚性,之后在一定的地域集中之后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工业发展需要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集中,因此农村工业化必然会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县域经济和农村城镇化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二者相互影响,如图1所示:

二、 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单一。我国已经有超过两百个县与县级市先后成为了发展农业经济的重点地区,但是这些县域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结构相似,导致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单一,严重阻碍了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现状与特点,县域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全部采用相同的模式,如果县域经济失去了其发展应有的本地特色,那么县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将不能够得到保障。

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以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作为基础,实现县域经济的特色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如果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就会进一步影响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二)县域经济工业布局较为分散。在低层次、低水平的基础上实现工业的重复建设,导致县域经济规模较小,工业布局较为分散。部分县市为了实现工业布局集中化,不顾县市状况而随意发展工业园区,利用行政手段简单、粗暴地将企业放置在一个区域中,通过这种方式所形成的工业园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园区,并不具有工业原因本来具有的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作用。县域经济工业布局较为分散的现状不利于农村城镇化的建设。

(三)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并不成熟。当前,很多地区的特色产业集群优势并不明显,占据领导地位的大型产业集群数量较少,地方集群优势并未形成。部分地方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并未意识到产业集群是发挥特色产业优势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缺乏对集群有效的引导与扶持。集群内缺乏专业化分工,导致产业链没有得到延伸,阻碍了集群的发展与竞争力提升,无法真正发挥集群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作用。

(四) 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较多阻碍。经过不断的发展,我国的县域经济的民营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快,非公有制经济数量也进一步增加。但是这些非公有制经济存在质量较差、规模较小、布局分散等问题[8]。此外,民营经济的成长发展面临着过多的困难和阻碍,对县域经济与农场城镇化的协调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在民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展阻碍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外部阻碍,也就是制度性阻碍,主要包括法律机制、市场机制、金融服务机制、社会化服务机制等方面并不完善;另一种是内部阻碍,主要包括内部经济体制不完善、经营管理不科学等。民营经济外部发展阻碍与内部发展阻碍的存在,导致民营经济难以实现快速发展,如果要想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就需要着重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

(五)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各地在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各地形成的主导产业大部分都存在规模小、竞争力弱等情况,而且长远发展的能力也较弱。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带动能力不强、抵御风险能力较差、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等,这都导致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对农村城镇化的实现造成了不良影响[7]。

三、 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 通过龙头带动策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对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的扶持与帮助,通过龙头企业实现生产、农户与市场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品生产、流通、组织管理与协调中的重要作用。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首先应该将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内容,将其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主导产业,从而促进农业产业区域化发展的不断,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主体力量民营经济的发展。公有制经济县域经济中已经全面退缩,导致县域经济出现了“真空”状态。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对通过国有经济体制之外的民营经济对这些“真空”进行填补,从而实现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中应该将民营经济作为主体,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对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壮大提供更多的帮助与扶持,进一步实现“民营兴县”的战略。因此,民营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与重点内容,通过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而推进农场城镇化的进程。

(三)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针对传统产业要利用科学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发展,进一步实现工业产品的更新换代,对中小企业进行大力的引导与扶持,使其能够向着“精、特、新”的方向不断发展[10]。在县域经济中,要通过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重点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得农产品产业链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延伸,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农场城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 通过产业集群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按照专业化分工与写作的原则将同类型中小企业进行聚集,中小企业集聚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形成的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实现规模化经营,为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在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要重点突出特色二字,将特色产业作为产业集群的中心产业,进一步实现企业分工与协作,培育板块经济,以形成有竞争能力的产业集群。

四、 结束语

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够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能够进一步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而农村城镇化通过加快农业化进程,提高县域消费水平,反过来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之间存在着良性的互动关系。影响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问题,包括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单一、县域经济工业布局较为分散、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较多阻碍、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并不成熟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县域经济发展要突出区域特色、通过龙头带动策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主体力量民营经济的发展、通过产业集群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对策。(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肖倩,敖丽红. 辽宁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2,07(65):400-402.

[2]屈仁雄.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高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的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4,03(64)13-15.

[3]王小华. 县域金融发展、财政支出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分层差异研究[J]. 当代经济研究,2014,09(65):68-74.

[4]高波,李祥,王猛. 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以长三角县域房地产业发展为例[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06(37):54-59.

[5]陈亮,黄鑫,陈岩迪.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典型调查――以江西省余干县农村城镇化为例[J]. 新经济,2014,32(47):56-57.

[6]王振华. 城镇化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县域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D].沈阳农业大学,2014.

[7]刘德赢. 基于GIS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要素和空间格局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8]王天伟. 基于县域经济发展视角下的城镇化问题研究――以甘肃省庆阳市为例[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5(64):42-43.

县域发展研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理论框架

一、县域经济发展任务

(一)县域经济及其基本特征

县域经济作为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和相对独立运行的综合性经济单元,是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为纽带、以广大乡村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系统,它处于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种特定形式,是中国经济殊的行政区域经济。县域经济除了具有一般区域经济共有的特征以外,还具有它自身的基本特征,即县域经济具有综合性经济特征;县域经济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中小工业为支柱的行政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基本利用本地资源的行政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一种中观经济;县域经济是市场开放型经济;县域经济是市场化程度较低,资本、技术和人才较为稀缺的经济。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

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因地制宜地寻求同时实现夯实发展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科技创新、统筹城乡发展这5大目标。

二、县域经济发展宗旨

(一)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走城乡统筹发展之路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与城乡协调发展相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强调的不仅仅是城乡共同发展,而且是城乡相互融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互动式发展。因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真正希望所在。只有工业发展了,才能真正解决农业问题;只有城市发展了,才能真正解决乡村问题;只有非农产业发达了,才能真正解决农民问题。

(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是县域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域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广大乡村经济为基础的区域性经济网络。县域处于城乡结合部,是城乡汇合点,因而应该成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从实际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考虑,县域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作为宏观和微观的结合部,在发展规划的制定、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开发重点等一系列发展重大问题上,县域都具有相对的、更大的自。其次,作为承上启下的行政管理层次,具有比较完备的管理职能,能够有效地调整县域内各产业之间的关系,统一各部门的力量,兼顾县、乡、村3个层次,履行统筹、协调、组织、服务功能,统揽县域经济发展全局。同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三农”问题,而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快县域内的工业化进程和服务业的发展,这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发展县域经济的着力点是加快城镇化进程

发展县域经济是指在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内全面地发展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各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县域经济具有2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农村在县域内占据绝大部分的地域,造成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占据主要的地位。二是农民占县域内居住人口的绝大多数,使得农民的文明、富裕程度对整个县域经济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由此决定,发展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应把着力点放在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上。当然,发展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还须跳出“三农”抓“三农”,即加快城镇化进程。从我国国情出发,加快城镇化进程与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内在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

(四)发展县域经济应该因地制宜体现特色

所谓因地制宜地发展县域经济,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要分类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可将各地的县(市)区按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分为先进县(市)区,中间县(市)区,相对落后县(市)区3种类型,然后对这3种类型的县(市、区)分别从宏观层面进行指导。二是以资源为导向,构建县域特色经济,创造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一个地区只有发展优势、特色经济,才能在当地市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五)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要有新的思路

当前,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依然囿于传统观念和思路来指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新环境,跟上我国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步伐。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应扩大视野,充分考虑全球经济和市场格局变化,确立参与全球分工的定位,更好地利用县域之外的生产要素,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来发展自己。同时,在思考县域经济的发展时,不仅要重视发展产业和建设基础设施,更要重视发展教育和培养人才,尤其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进城务工农民的培训。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

三、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

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发展经济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言的,因而对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一)以科技进步推动“新型工业化”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从欠发达走向发达的最重要的手段。对于欠发达经济来说,应通过建立和扩大以现代工业为主体的产业部门,使欠发达经济内部处于隐性失业状态的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来,进而促使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为工业部门占主导地位的一元经济结构,这对经济增长是最重要的。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强调科技进步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其对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优化和提升,是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二)欠发达经济宜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

推进工业化进程战略,有平衡增长地大推进发展战略和非均衡发展战略。应该说,平衡增长的大推进战略是最佳的选择。然而,对于欠发达经济和地区,从影响经济增长的除“劳动”和“结构变迁”之外的5个要素来说,它们都是稀缺的资源或不具备的条件。从主要稀缺资源应得到充分利用的角度出发,应采取适宜大多数欠发达经济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以达到“联系效应”,作为欠发达经济,其主要稀缺资源是资本,若实行一揽子投资,则无法突破资本稀缺这一瓶颈。应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部门投资,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首先政府应把社会基础设施投资视为己任。其次应把有限的投资投入到具有战略意义和“前向联系”较大的产业部门优先发展,以牵动其他产业部门的增长,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

(三)沿交通线扩散的城镇化

在经济发展的空间中,一个大中型企业的建立或一个城镇的形成,往往会成为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发展极。发展极缘于其“支配效应”和“创新”特征,具有吸引作用和扩散作用。发展极理论的应用: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推动自身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巨大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是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区域金融中心,可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注入资金和活力;生产要素高度集中,具有明显的规模效益。不过,发展极也存在“回波效应”,会导致周边欠发达经济的发展更加滞后,使周边欠发达区域处于贸易和竞争的不利境地,使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弱化“回波效应”的对策主要是:对欠发达地区给予特殊政策和采取优惠措施;利用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扶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

点轴开发模式是发展极理论的一个创新。所谓点轴开发模式是根据区域经济由点及面发展的空间运行规律、合理选择增长极和各种交通轴线,并使产业有效地向增长极及轴线两侧集中布局,从而由点带轴、由轴带面、最终促进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产业经济带是区域经济学中一种典型点轴开发模式,是一种地带式发展,它认为:除种植业以外的社会经济活动,大都集聚于大小不等的城镇,城镇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不是向各个方向平均辐射的,而是沿着交通线扩散的。这就形成了以小城镇为“点”,交通线为轴的产业带或发展轴线。这一模式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

(四)以产业集群形成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是用来定义围绕某一特定产业,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即在一定领域内,以某个主导产业为核心,有着大量的相关企业与辅助机构,依靠一定的分工形成的有利于专业化生产的组织协作形式,使得产业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集群内企业依赖于集群形成一定的强劲的、持续的竞争优势。结构变迁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力手段。由于不同的产业结构代表着不同的经济增长优势,所以,对于尚处于欠发达经济状态、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的经济来说,改变产业结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力手段。

(五)解决“三农”问题必需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经营制度是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针对家庭小规模经营和市场之间的矛盾对经营体制的创新。它的实质是合理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使3者之间的关系由原来单纯的买卖关系变成以利益为联结纽带、以契约为联结方式的新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机制。目的是通过农户与农户、农户与企业之间合作与联合形成的集体组织力量抵御市场对农业产业的冲击,并使农户与企业分享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进而达到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和维护农民权益的目的。

(六)制度创新可以促进合作减少成本

县域发展研究范文第7篇

关键词:莱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近年来,莱州市积极抢抓“蓝黄”叠加战略和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试点机遇,按照“突出优势,分类指导,产业引领,特色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镇域经济,培育打造了一批具有持续竞争力的产业大镇、经济强镇、商贸重镇和风情小镇,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发展县域经济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一、莱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县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016年,莱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66.8亿元,同比增长8%,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63.2%,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9.8%,城镇化率达到5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6%。

2.产业结构逐步向中高端迈进

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9.3:50.9:39.8,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71.2亿元、同比增长3.6%,第二产业390.2亿元、同比增长8.6%,第三产业305.4亿元、同比增长8.2%,服务业占比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

3.重点镇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沙河镇列为全省扩权强镇试点镇,沙河镇、朱桥镇成功争取进入全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2016年中心镇与重点镇地方财政收入全部超过5000万元,财政收入过亿元镇街达到8个,占全部镇街的47.1%,镇域限额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4%。

二、莱州市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当前,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莱州市与其它地区一样,面临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尽管全市经济总体保持稳中有进,但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同时,新常态下莱州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一些结构性问题不断凸显。

1.空间利用集约度较低

产业空间布局相对分散,几乎各个镇街都在谋划发展工业,规划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工业园区,不仅造成各镇街经济重复布局和过度竞争,也造成了资源浪费和低效利用。同时,由于镇域间分工协作水平较低,制约了集聚效应的发挥。

2.工业企业“山多峰少”制约产业集群发展

莱州的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石材等产业虽已初步形成产业集群,但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不够紧密,产业配套能力不强,尚未形成上下游密切配套的产业集群,制约质量效益的提高。

3.交通基础设施滞后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空间的拓展

莱州虽地处蓝黄两区结合部,拥有黄三角龙头港,但疏港通道(特别是铁路)无法有效支撑日益增长的港口吞吐能力,制约了沿海镇街临港产业的规模扩大和区域的融合互动。同时,由于莱州缺乏高铁、机场等交通设施,对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形成了制约。

4.环保和安全生产等刚性指标对资源转型产业的约束不断增。夏邱镇、柞村镇、土山镇和金城镇的黄金、建材、盐及盐化工等资源依托型产业,具有能耗高、排放大的特点,资源环境约束对莱州产业发展的制约不断加大,这些镇街经济发展面临着既要逐步降低对高消耗、高排放产业的依赖,又要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双重挑战。

三、加快莱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完善推进机制

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将全市17个镇街划分为园区提升发展、服务业提质增效、城乡统筹发展、资源转型升级、示范镇建设和高效生态经济6个类型,加大市级财政对镇街的转移支付力度,每年至少安排资金10亿元以上,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推动镇域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2.创优发展环境

在用地指标、园区配套、城镇建设、社会管理、政府投资等方面,向镇街一线倾斜,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提升服务效能,优化审批服务,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集中运行。将县域经济发展纳入全市考核盘子,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6项指标进行考核,调动镇街工作的积极性,凝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合力。

3.抓牢招商引资

加大专题招商、定向招商力度,结合全国民营企业家莱州行、香港企业家莱州行等招商活动,促成一批项目落户镇街。建立项目跟踪推进机制,实施“三・二”工程,落实“一名市级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抓到底”的包保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每年春季组织项目集中开复工活动,对引进的重点项目“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使招商引资成效及早转化为提升经济发展的动力。

4.突破滨海起步区建设

注重统筹规划、连片开发,集中打造临港产业、滨海旅游、高端制造、海洋文化、循环经济五大产业组团,促进滨海区域协同发展。加快起步区基础设施配套,按照“市级统筹、全市招商,属地管理、实体运行”的思路,把起步区作为各镇街招商引资的“飞地”,鼓励项目向起步区集中,将起步区打造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贾学锋.对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2).

[2]袁达.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看法[J].宏砚经济管理,2005(1).

县域发展研究范文第8篇

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县域农业的快速发展成为令人瞩目的亮点。通过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发展设施农业,以“一县一业”为目标,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现代农业技术,使全省县域农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形成了东港草莓、岫岩蘑菇、阜新花生、庄河蓝莓、铁岭榛子、开原苗木花卉、朝阳设施蔬菜、苏家屯的设施葡萄、桓仁的冰葡萄和盘锦河蟹等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的县域优势产业。农业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与企业的融合,培育了一大批在全国有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对我省县域经济整体升位和全国“百强县”位次前移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县域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如“十一五”期间,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辽宁实施了一大批农业科技推广项目,推广水稻、玉米、大豆、果蔬、柞蚕、食用菌等新品种1500多个,推广农业新技术600多项,推广面积达4570万亩。新增粮食150万吨、蔬菜350万吨、水果60万吨。经济效益增加365.6亿元,农民人均增收800多元。农业技术推广科技贡献率达到56%,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近40%。为保障全省粮食丰产、农业增效和区域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县域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不明显。表现在省、市农业科研单位研究力量分散,科技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农业龙头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牵动作用小,科技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薄弱。二是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水平不高。表现在多数县域农业依然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现代农业技术应用水平较低。另一方面,财政投入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不足,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普及受到了很大制约。三是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目前农业生产上沿用的还是以前的旧体制,农业科研单位与农技推广部门相脱节,基层农技推广力量薄弱,阻碍了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

三、科技支撑推动县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1.以项目为平台,推进区域农业产业发展

“十一五”以来,辽宁省农科院围绕“引导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农业发展战略”,将科技推广项目的重心向区域农业主导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聚焦,集中科技成果和人才资源,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科技项目、中央财政科技示范项目,推行“实施一个项目、推广一批技术、转化一批成果、带动一方产业”,促进了“一县一业、一县一品”发展。在铁岭、沈阳、盘锦等水稻主产县区,实施中央财政农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水稻工厂化育苗集成技术推广。针对水稻工厂化育苗面积小、工厂化育秧规模和技术管理水平不均衡等问题,结合水稻新品种开展水稻工厂化育苗技术集成推广。示范推广辽粳101、沈农9903等水稻新品种10余个,推广水稻育苗智能化催芽、水稻营养土配制、苗期水肥管理、种子处理、稻瘟病防治等8项集成技术,使稻区水稻产业优势得到有效提升。针对阜新市种植花生的自然优势、规模优势和品质优势,确立了推动全国花生大市建设的目标,通过实施“辽西北风沙地易旱地区花生节本增效技术推广”项目,建立花生产业示范基地。推广阜花系列等花生新品种10余个,推广大垄双行地膜覆盖、大垄三行种植、膜下滴灌种植、花生与其他作物间作等高效种植模式。使主产县区花生平均亩产增加78.3公斤,并开发出花生加工系列产品,推动了区域花生产业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在沈阳、鞍山、辽阳、营口、葫芦岛、朝阳等果树优势县区实施“果树优良品种及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项目,建立优新品种示范园58处,示范推广果树优良品种16个,推广果品标准化生产技术14项,使果树优质果率平均提高15%-20%,有效提高了全省特色水果的品质和产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为县域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2.以科技共建为纽带,促进科技与县域经济有机结合

农业科研单位是开展农业应用技术研发和科技推广重要力量,由于受旧的科技推广体制制约,目前,农业科研与生产脱节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农业新技术推广缓慢。对此,辽宁省农科院积极探索科研与生产结合有效途径,通过与沈阳、大连、抚顺、阜新、朝阳等5个市、20多个县(市、区)开展科技共建,实现了省级农业科研与市、县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力量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县域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辽宁省农科院与沈阳市开展科技共建,与沈阳市农科院、沈阳市所辖县区的科技推广部门联合组成12个科技服务团,实施“五大科技提升行动”。采取“团队包乡、专家包村”的科技服务模式,在38个乡镇(街道)、58个村,先后建立了水稻、玉米、花生、红辣椒、葡萄、树莓、食用菌、设施果菜等产业化科技示范基地,通过实施农业高新技术示范与推广,推进了沈阳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在与阜新的科技共建中,先后实施50余个科技支撑项目,推广农作物优质高效栽培、种养技术40多项,新品种80多个;建成优质肉羊、白鹅、特色水稻、花生、蔬菜、水果、花卉、绿色杂粮等科技示范基地8处。研究推广风沙地整治生态农业高效发展模式6个,建成风沙地治理科技示范区4000亩,被省政府列为省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加快了畜牧业、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等特色农业发展。每年增加粮豆产量160万吨,油料产t量20万吨,蔬菜产量140万吨,果品产量20万吨,食用菌产量10万吨,为阜新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3.深化科企合作,培植县域农村经济新增长点

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命脉,多年来,辽宁省农科院积极发挥科技资源优势,为全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一是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为企业开展项目申报、信息收集、制定发展规划、建立生产基地、研发生产工艺、开展产品质量检测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如辽宁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与辽宁辽花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联合组建辽宁辽花花生研发中心,开展花生油食品加工和花生壳油饼、花生壳燃料棒等产品研发。辽宁省农科院大连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大连水产药业有限公司联合,进行柞蚕资源在医药保健品领域的深加工利用研究,研制出保健药品—丝素能量肽和蛾苓丸。二是发展科企联盟。如与“海城市三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结成产学研技术联盟,研发设施蔬菜新品种及工厂化育苗技术。引进推广300多个国内外名优设施蔬菜新品种,每年为省内外40多个县(市、区)提供2000多万株优质种苗。公司已成为辽宁省重要的绿色设施蔬菜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基地。企业被评为辽宁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并被授予辽宁名牌产品。

4.选派科技专家挂职地方政府,为经济发展当好参谋

为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辽宁省农科院探索出选派科技专家挂职政府科技副职有效模式。1982年,在全国率先向辽宁省阜新县派出了第一名科技副县长,开启了科研单位智力输出参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先河。至今,辽宁省农科院已向义县、阜新、细河、建昌、彰武、铁岭、东港、北宁、桓仁、清河、明山等地选派了18名科技副县(区)长,成为当地的“科技官”。这些挂职科技官员不但为当地农业发展献计献策,当好参谋,而且带动了一大批科技人员在各地实施科技项目,有效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科技带头人。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