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的思政教育

高校的思政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校的思政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校的思政教育范文第1篇

1.法制教育有效的弥补了思政教育在内容上的不足

思政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的基础性工作,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则是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而思想道德建设其更侧重于在道德层面上加大教育,使大学生更加感性的认识世界。法制教育很好的弥补了这一方面的不足,在高校中进行法制教育则是教育大学生们学习和运用法律,更加侧重的是让当代大学生更加理性的认识世界。通过传授大学生们法律知识,使他们认识到,严格依法办事,用法律所赋予的权利来武装充实自己,并认识到必须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的合法权益。所以说,法制教育有效的补充了思政教育在这方面的不足。

2.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与传播载体

由于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其面向的对象是有理想、有文化的当代大学生,是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因此,对这个群体进行法制教育的过程,就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过程。通过法制教育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让他们加深对我国现行法制宗旨的理解,提高对我国现行法律内容的认识,树立遇事不冲动依法办事的处事原则,更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所以说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3.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实施的现实制度形式

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归根到底就是通过对大学生讲解法律规范、讲授法律程序、解读法律体系等方式提高他们法律认知能力;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体现了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精神和要求,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载体,绝大多数的法律要求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绝大多数的法治理念根本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法律本身就是统治阶级对国民的思想政治要求条文化的体现,所有把思想政治要教授的内容法制化,然后再通过法制教育这一个载体普及到大学生这一群体中,可以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更新和变革,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的开创。

二、高校法制教育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作用

1.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观、法制观、价值观

当大学生们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时,他们该用怎么样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如果仅仅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很容易使他们考虑大局而忍气吞声,但是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法律教育,他们将获得最好的解决途径和方法,那就是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显而易见,通过把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能使大学生形成更好的认识观,法制观,价值观。

2.有利于丰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法制教育,其实是一种为了完善大学生素质的教育,换句话说,法制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完善大学生素质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加入法制教育虽然看似仅仅是上大学生接受法治理念,其实更是在深层次的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涵养,法制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形成法律思维模式;可以通过坚守社会道德底线的方式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其享有的权利而推动大学生权利意识的提升等等。所以说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有利于丰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有利于推进我国法制化进程,促进我国法制化完善和发展

对于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法制化进程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发展历程。在“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但小的冲突不断的今天,在全国各民族团结奋斗但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的今天,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经济结构不完善的今天,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但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稳定积极向上、行为合法规范显得尤为重要。在国际形势、社会矛盾较为复杂的今天,青年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命运甚至依法制国方略的实施。如果青年大学生都具备较好的法制修养,那么将直接推进我国法制化进程,促进我国法制化完善和发展。

三、结语

高校的思政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网络舆情;引导研究

网络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网络用户的主要群体是高校学生,网络已经深入到了高校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现在不管是国内发生的事件,还是国际上的重大新闻,都会形成相应的网络舆情。高校作为多种思想文化碰撞和传播的主要场所,受网络舆情的影响也会更大。因此,把握网络舆情的整体状况,探索思政教育新的方向成为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重点内容。

一、网络舆情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冲击和机遇

1.网络舆情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

网络舆情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网上用户却具有一定的隐匿性。高校学生是中国网民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但在网络世界中,高校学生可以摆脱这些束缚,在虚拟的世界中尽情发表个人言论和思想。虚拟的网络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让一些高校学生变得肆无忌惮,这样就会形成相对消极的网络舆情。这样的网络舆情会让高校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养成不道德的行为观念,甚至会滋生高校生的网络犯罪行为,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网络舆情具有多元性。网络环境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多元性,各种思想和观点都可以在网络进行碰撞和交锋,网民们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可以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高校学生在使用网络的时候,并不能够很好地对网络观点进行辨析和筛选,往往会受到错误观点的影响。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育要掌握网络舆情的特点和规律,把握网上的一些主要观点。

2.网络舆情带给高校思政教育的机遇

网络舆情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平台和基础。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当前国家政策和形势的教育,教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自行在网上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通过网上的一些优秀观点,形成对问题较为全面的认知和考量。网络舆情在某些方面是对教师教学的课外延伸,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更有效率的学习。

目前,在高校教学当中,网络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学平台。大多数高校学生的课余时间都是在网络中度过,他们在网络中吸收各种观点和看法。如果高校思政教学可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网络舆情环境,去积极引导高校学生,会比单纯的思政理论教育更加有说服力,还会增加学生之间的凝聚力。

二、网络舆情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具体引导措施

1.打造一支专业性强的网络教工队伍

网络舆情下的高校思政教育,离不开网络教工队伍。高校网络教工的组成人员要有很强的政治觉悟,还要熟悉当下的网络环境,能够使用不同的网络工具,如微博、微信、网上论坛等,对高校内部的网络舆情进行一定的监管和引导。某高校选择了一些能够熟练使用网络的党员教工,让他们对校园内部的网络环境进行监督。这些教工时刻关注校园网站上的信息动态,对积极的信息加以宣扬和引导,对于一些错误片面的观点则予以删除、改正。通过网络教工队伍的日常工作,该高校的思政教育,有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为教师教学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2.高校要善于处理网络舆情的突发性危机

很多高校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没有很好的处理经验,相关的应急机制不够健全,经常造成相关信息无法及时公布。这样就会给网络谣言提供生存空间,形成相应的负面的网络舆情,给高效的思政教育工作带来很大影响。高校应当建立完善的应急机制,规范处理突发事件,避免以往的无序、混乱的处置状态。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高校还要让网络教工在网上及时更新事件的真实情况,这样就能突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3.高校应建立校园网站

校园网站作为校内网络舆情的核心承载体,对于思政教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高校应把校园网站看做思政教育的主要根据地,向学生宣传积极、正面的思想,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舆情环境。某高校在校园网站的建设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学习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教师还在思政教育课堂让学生在校园网上一起学习、讨论优秀的观点和看法,让校园网站成为重要的宣传阵地,更加利于课堂教学及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

三、结语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不断发展,网络舆情也成为了不可小视的主要力量。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正视网络舆情对教学带来的冲击,重视和依靠正面、积极的网络舆情,让网络舆情服务于教学工作。这样,才会让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与时俱进,学生才会真正在思政教育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对于促进高校的教育环境规范化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闫晓静,宁建荣,贾耀忠,勾正刚.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J].中国报业,2013(08).

[2]肖旭.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探究[J].科技风,2014(12).

[3]徐向学.基于社会舆情事件的高校思政教育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12).

高校的思政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演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越来越显著的变化。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了不可低估的。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2.53 亿人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大学生。毋庸置疑的是,网络的便捷性和交流性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捷的方便,但是,网络文化的不稳定性也会给大学生的思维方式、道德品质等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这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广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解放思想、深入研究,尝试探索网络环境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径,不断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实现新发展。

一、网络环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

(一)网络给高校思想教育带来的机遇。一是网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快捷的沟通渠道,更有利于有思政教育工作者收集社会、家庭和学生对思政工作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形成教育合力。二是网络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很多先进的思政教育方法和案例可以通过网络得到高效的共享、不同区域的思政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网络互相沟通交流,互通有无,共同研究思政工作,促进新思路、新想法的产生和成熟。三是网络可以拓宽高校思政教育的领域和视野。网络具有较快的传播速度,而且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思政教育不受课堂教学的局限,有效地搭建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及时掌握大学生思想领域的新动向和新变化,及时对教育方式和思想进行及时调整,确保思政教育的有效性进一步发挥。

(二)网络给高校思想教育带来的挑战。一是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会起到负面影响。当前网络管理越来越健全,但是仍然有很多不良信息、黄色信息存在,这些信息都会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侵蚀。尤其大学生正是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事物判断的能力还不强,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干预。加之一些西方国家别有用心地在网络上宣传霸权主义等不良思想,使大学生极易受到影响。二是网络会对现实的人际交往产生负面影响。很多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和网络交友,导致了他们对现实的人际交往漠不关心,对社会的关注度逐渐下降。同时,一些网络游戏大力宣扬暴力等不道德的行为,会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盲目模仿,导致一些犯罪行为的发生。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路径

(一)努力净化网络环境。要想做好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就要努力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从源头上堵塞管理漏洞,给大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要建立网络管理制度,强化技术预防,对网络上的不良信息要进行技术过滤,对大学生的上网轨迹进行监控,一旦发现浏览不良网站,要第一时间采取行动进行阻止。同时,要加强对上网行为的自我管理,树立文明上网的风气,成立有学生个人组建的网络监管小组,对学生日常的上网行为进行正面引导和干预,为做好思政工作奠定基础。

(二)加强正面引导。要对互联网上的信息进行正面引导,要加强正面信息的传播、覆盖,让互联网充分发挥自身传播速度快、涵盖范围广、个人参与度高等特点,将互联网打造成一个网民合理表述情感和个人看法的平台和载体。作为大学生来讲,必须要引导他们多多关注正面的舆论信息,用积极的信息去感动他们、鼓舞他们、教育他们、影响他们,让他们通过互联网及时、快速地了解社会上的积极因素,发挥高校思政教育的重大作用。

(三)注重心理疏导。思想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心理疏导问题。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都没有完全成熟,对外界的干扰也没有防范措施,一旦受到不良信息的刺激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疏导,很可能引发更加严重的事件。在网络环境下更是如此,当前,很多大学生沉迷网络无法自拔、有些学生热衷于网络游戏和网上交友,反之对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对学业可是毫无兴趣,甚至有严重的暴力和犯罪倾向。作为高校的思政教师来讲,必须要及时对学生的个人状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存在的心理问题,就要及时疏导,将学生心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更大的问题发生。

(四)强化网络道德建设。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大学生上网的人数不断增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加强网络道德约束,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促使大学生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在提高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同时,也要强化学生利用互联网的道德建设,让学生们真正懂得互联网是一个和谐文明的环境,在互联网上跟现实社会中一样也要诚实守信、与人为善,不能轻易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来。可以结合一些正反两面的典型剖析,让学生们真正懂得,在互联网上一旦做出违法的事情来,不仅仅会受到道德上的谴责,更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参考文献

[1] 王红.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1(14).

[2] 王海建,宋英.3G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高教与经济,2011(01).

高校的思政教育范文第4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制度趋于自由、开放,学校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随之而来的,是腐朽价值观的入侵。高校学生开始盲目跟风,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偏离,以享乐、拜金为人生追求。为了树立高校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综合型人才,国家开始对当代艺术教育和高校思政教育进行有机融合,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当代艺术教育和高校思政教育一体化的现状

 

(一)艺术教育在高校中的实施情况。高校的主要职责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为学生步入职场奠定良好基础。所以,一般的高校都会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但在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程中融合艺术教育,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理论课程教学质量。就目前而言,大部分高校开设了《色彩原理》《美术鉴赏》《中外诗词鉴赏》等艺术理论选修课程,还有部分高校结合当地的民族特色、地域特征等,开设了具有地方色彩的艺术选修课程。

 

(二)部分高校大力推行文化建设活动。目前,许多高校组织了许多艺术活动,如服装设计大赛、摄影比赛、歌唱比赛等,并进行了一系列有关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开展了艺术文化节等活动,通过动员全校师生的参与,引起学生们对艺术学习的重视。同时,学校也通过校报、广播站、学校官网等途径宣传艺术文化,创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高校通过对文化建设活动的宣传,为学生营造了有利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

 

二、加强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一体化的措施

 

就目前高校所采取的思政和艺术这两种教育互相配合的教育方式而言,仍存在许多不足。

 

首先,学校领导关于思政教育和艺术教育相互配合的教学模式持有不同的实行理念,导致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另外,艺术教学课堂方法和手段单一,无法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同时高校中很少有既精通艺术又精通思政教育的老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政教育和艺术教育一体化的落实;其次,大学生对于思政理论课和艺术课的学习没有很好的耐心,导致一些思政理论选修课和艺术课由于人数太少而被迫取消;最后,部分高校老师也处于摸索阶段,还未形成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导致在学生中的传播效果不好。下面就以上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一)提高思政老师的艺术修养,丰富艺术老师的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老师熟练掌握了知识,才能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讲解出来,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老师需要定期参加专业课的培训,学习最新的研究理论和教学方法,从而结合自身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另外,思政老师也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积极参加艺术活动,通过自身艺术修养的不断提升,在思政课堂上营造更好的艺术氛围,培养学生的艺术气息。另外,艺术老师要多留心时事动态,在课堂上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思政的兴趣。

 

(二)定期举行主题班会。通过举行班会,进行专题性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增进师生感情。根据思政实例和艺术实践来确定有关思政和艺术教育的主题班会。另外,还需要邀请辅导员参加班会,凸显学校对其重视度,确定参加艺术表演人数。另外,要系统地进行工作安排,通过分享案例、展示图片对思政实例进行解读,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身观点。在分析案例的同时,穿插一些艺术表演,如小品、话剧、唱歌、跳舞、朗诵等,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发挥自身的艺术才华。艺术表演过程应随机抽取,保证每个人都有参与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由辅导员和学生共同选出优秀节目,并由辅导员做总结发言。通过开展思政案例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主题班会,促进高校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一体化目标的实现。当今时代,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高校要认识到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一体化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利用现在的资源,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改善,促进教育方法的改革,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目标,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高校的思政教育范文第5篇

一、研究概述

(一)研究背景

首先,当前正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各种思潮与意识形态相互碰撞,对我国固有的主流社会意识形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人们的思想建设成为了我国在精神文明领域的一个重点。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组成部分,德育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视。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在道德层面对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德育不仅仅是针对个人精神面貌的塑造与完善,更是对整个社会精神面貌的一种改善与提高,有利于积极风气的滋生,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必要途径。

其次,在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受到了挑战与冷落。在自由的网络化社会中,人们在网络上的许多行为很难受到法律的约束,因此只有强化德育的重要性,提高自身到的素质,才能构建一个文明和谐的信息化时代。

最后,我国目前正处于教育制度改革的新时期,要求改变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模式,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而在高校德育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教学方法落后的现状,以过去强制性灌输的方式对具有现代思想的学生进行德育,不仅让课堂显得枯燥乏味,这种强制性的做法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得事与愿违。

(二)研究现状

当前学术界与教育界针对德育的渗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研究,各种期刊文献层出不穷。本文将主要研究观点整合如下。

1. 渗透式德育的内涵以及基本特征研究。关于德育的渗透研究,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出发点,有的从哲学的观点出发探讨渗透式德育的哲学本质,有的将传统的灌输式德育与当前的渗透式德育进行比较并重新界定其内涵,有的从“渗透式”这一角度出发,重点阐释了德育的渗透内涵。

2. 高校渗透式德育开展工作研究。这类研究主要是从方法论出发,针对当前高校德育的现状提出实践性的理论指导,为高校德育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建议,也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进程。

3. 渗透式德育的意义研究。这类研究主要针对渗透式对社会、对高校学生的积极作用展开讨论,在与传统灌输式德育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开展渗透式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二、德育渗透的相关概述

(一) 内涵

德育渗透即是渗透式德育,主要指在教学中运用一些能够为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内容穿插在其中,让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自然接受。从这一概念来看,要进行渗透式德育,还需要凭借一定的载体,这种载体可以是文学、游戏、活动或者教学情境等,教师在这些载体中融入德育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趣味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相关知识而不会产生排斥的心理。

(二)基本特征

(1)平等性。由灌输式德育转变到渗透式德育,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由学生被动接受变成了无意识的主动接受,在这个由被动化主动的过程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师生地位的变化。在过去,教师是高高在上的,是课堂的掌控者,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单方面强制性的知识灌输,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受到了压制。而渗透式德育则是将教学内容融入到载体之中,再让学生自主选择、自行领悟,这种平等的教学关系是维系师生间良好关系的桥梁,也是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前提。

(2)渐进性。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在长期的无意识熏陶与有意识培养的双重条件下形成的,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甚至终生的过程。而渗透式德育则是以知识渗透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让被教育者无意识地选择接受或者拒绝,在这种自然而缓慢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养成分辨善恶的能力,从而实现道德上的完善。

(3)潜在性。渗透式德育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将所要传授的内容融入到在载体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汲取知识,让教学内容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进入到脑海,并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无意识对这些教学内容加以筛选、接受、完善,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完善品德的同时能够保持心灵上的愉悦。

(三)思想基础

渗透式德育是一种正确的实践方式,并非是空想,而是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1)传统文化基础。在中国古代的教育中,历代教育者就对渗透式德育进行过实践。首先,古代教育者十分重视教育环境对被教育者的影响,例如周敦颐中所说的“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强调的就是道德环境对受教育者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古代教育者还重视良好榜样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例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的就是不同的形象对周围客观主体的不同效应。除此之外,古代教育家们还重视师者的榜样作用,要求教师做到言传身教,对弟子们产生积极的影响。

(2)哲学基础。哲学中强调了人与环境相辅相成的关系,环境影响人性格与道德行为的形成,而人的行为对环境产生反作用,这与渗透式德育中所要求的构建环境情境来对被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一致性。发展观中阐释了发展是一个由量变过渡到质变的过程,这与渗透式德育渐进性的特征是相符的,都强调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而非一蹴而就。唯物辩证法中的正确积极的意识对物质的正面反作用原理,也是高校开展德育工作最根本的原因,即是为了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从而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3)心理学基础。在渗透式德育中,主要体现了心理学中的暗示论,也就是在心理没有抗拒的前提下,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行为,间接展示出所要表达的信息与情感,让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对这些信息与情感加以接受。在渗透式德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将德育的内容放入一定的载体中,以暗示性而非明示性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例如语言、心理、动作方面暗示等。

三、德育渗透的积极影响

高校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生力军,他们思想先进、知识丰富且处于思想成型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要对其强化德育的重要性,使其能够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 有助于完善高校学生的人格,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自身个体性的发展,忽视了群体与合作意识,因此在很多时候会我行我素,对传统道德的观念也较为淡化。渗透式德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风气,有利于当代高校学生精神面貌的重塑。

2. 有助于疏导高校学生的逆反心理。在传统的灌输德育中,学生往往会对这种强制而专制的做法感到不满,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而渗透式德育使得教学内容在平等的教学关系中不露痕迹地融入到学生的知识构成中,使得学生少了紧张感与压迫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少逆反心理。

3. 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手段。在高校开展渗透式德育工作,能够改变学校风气,为学校塑造积极正面的形象,有利于高校的建设与发展,使高校不仅仅是一个“教书”的场所,更是“育人”的学术摇篮。

四、高校开展渗透式德育的重要途径

1. 创新德育方式。传统的德育中,往往采取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老旧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主动性受到了压迫,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因此当前必须对德育方式加以创新,拓展渗透德育的载体,将教学与科技接轨,借助多媒体、新媒体技术,将德育内容融入到学生所青睐的科技中,借助多媒体课件、微博博客、公益广告等,让学生在体验科技成果的同时也能实现自身的道德建设。

2. 完善德育理念。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其自身道德行为与德育理念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教师必须明确并完善德育理念,加强自身道德建设,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加以创新,树立育人先育德的意识。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先进性,从而使高校德育工作有效开展。

3. 构建德育环境。无论是在中国古代传统教育中还是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都十分重视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校在开展渗透式德育的同时,也必须加强对道德环境的创造,要构建拥有良好风气的校园环境,在保证物质环境良好的同时也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精神环境。除了校园环境的构建之外,社会环境构建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当前社会形势复杂,各种社会意识形态激烈碰撞,对于还未正式进入到社会的高校学生来说,社会就是一个深不可测的染缸。因此加强社会道德环境建设是保证大学生能够健康、稳定发展的大前提,同时也有利于坚定核心价值观与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确导向作用。

4. 开展德育活动。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完善与发展,因此高校开展德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在理论知识的渗透上,也要让学生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来获得道德体验。积极的德育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也能将学生的道德理论化为道德实践,实现认知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克服传统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例如可以开展学雷锋活动、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等公益性活动。

高校的思政教育范文第6篇

学习现代心理学知识,充分掌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并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的一个有效途径。早在2001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密切联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心理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高等学校,两种教育存在着密切的联系:1、两者的研究、工作对象一致,都是广大的高校学生。2、工作目标一致,都是为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而服务,把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3、二者产生的源泉都是客观物质世界,都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能动反映。4、二者相互补充与完善,高尚的思想品质是塑造健康心理的基础。另一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有助于学生整体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5、思想与心理都是人脑机能活动的产物,都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完善的人脑的物质基础之上。这些共同点说明了心理和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心理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具体来说:运用心理学知识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增强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侧重于从心理活动一般规律和生理机制方面来研究人。思想属于意识层次,是理性认识,但它是较高层次的心理现象,要遵循一系列的心理规律。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人的需要、动机、情感、认知等诸多心理因素相互影响、作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在深层次上体现在诸多心理因素(认识、情感、意志、态度)中。因此,人们的思想活动规律受制于心理活动规律,我们在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形成的一系列优良的原则和方法,比如:理论联系实际,寓教于乐等,之所以收效显著,很大程度上在于它们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又符合人们的心理规律。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相应的心理规律,才能掌握学生思想意识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的紧迫性

1、高校政治教育主要侧重于大学生思想方面,强调理想信念、遵纪守法、社会道德等方面。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进展缓慢,大多采取灌输、强制执行、训诫等立竿见影发挥作用的方式,或者通过制度和纪律约束管理大学生,这些方式简单易做,但是实际效果一般,还容易引发学生的抵触甚至反感情绪。即使是说服、教育等方式也往往忽视学生个体的心理水平及特点,忽视心理规律,不能对症下药,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也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学生真正接受的不多。高校学生在大学之前已经接受了相当多的德育教育,容易对大学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这更使得本已不佳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过程最终发挥成效,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更要重视被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发挥大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地、自觉地接受教育。而要达到这样的理想效果,就要充分重视心理教育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学生心理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就需要深入研究高校学生的心理规律,掌握学生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从而较为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针对不同性格、气质、思想状况的学生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真正走进大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心理共鸣,这才能真正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威力。2、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有效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它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提供赖以存在的基础和平台。学生内心深处思想状况的产生、发展、变化都要受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状况,从而影响个体行为导致行为失衡。我国正处在急剧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文化呈现多元化状态,复杂的社会问题、现象层出不穷,大学生面临空前的困惑与迷惘。高校扩张导致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学业、情感、人际交往等压力都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而他们心智的不成熟也使得这一时期成为一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期。长期以来,高校的工作又比较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严重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我国高校学生心理素质较差,问题较多。根据《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报告》,通过对23所高校600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测试,发现有16.5%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疾患发生率高达30%左右,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清华大学“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更显示出大学生心理健康形势的严峻。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影响到他们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大问题,如果不妥善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高校的思政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网络时代 高校思政教育 转变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c)-0232-01

在21世纪,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随着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网络的概念、用途也不断拓展,可以说网络已经遍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网络资源的增加,互联网作为新型信息获取方式越来越受到当代大学生的欢迎,影响了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高校对于网络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者认为在全新的网络时代中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改变思政教育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1 网络时代思政教育的机遇

网络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全新平台,有利于教育资源的获取和整合。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各机构,如政府部门、企业、单位等均在网上设置主页,建立微博等信息共享平台,这是一个新的教育机遇,高校创办相关思政教育网络平台,能够有效展开宣传工作,实现思政教育高效化、拓展化。同时,网络思政教育还是个互补平台,学校利用网络来进行思政教育,学生通过网络来巩固知识,随时查实信息,进行查漏补缺。网络时代的思政教育不能能够传递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增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网络思政教育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授业的方式,更多的图片、音频、视频等大大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丰富的网上内容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探索。

除了网上学习外,教师也将网络带进课堂,在课堂上播放幻灯片、用视频教育学生的方式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通过视频片段或者电影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思考什么才是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这对当代大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网络的互动性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而言,网络无疑是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来向教师提出问题,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方便教师督促学生的学习状况。

2 网络思政教育新模式和新挑战

网络表现出来的环境和交往中具有等同性,即人与人的地位是平等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也是平等的,因此,在网络时代中,教育者就不存在“灌输”的模式基础,为了适应网络,高校要适应网络环境中思政教育新模式。同时,网络还具有交互性,即人与人的交流是双向的,两者间的交流可以是实时交流,也可以是异步交流,网络的互动性要求高校的思政教育者要适应这种模式,积极改变传统教育中的单向交流的方式。网络还具有分享性,通过网络可以将资料进行共享,能够让更多人同时获取资料,这种方式客服了教育的局限性,增加了灵活度和自由度,也让网络更多了一份吸引力与凝聚力。

但是在网络时代中,思政教育也同样面临很多新的困难。首先就是技术上的问题,网络虽然普及率很高,但是并非人人都能掌握较好的网络技术,很多思政教育者受年纪、经验影响,对网络的熟练程度不高,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有限,无法在课堂上插入网络教育,导致课堂略显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网络还对正统观念有着冲击力,很多网民在上面传播不实消息、负面新闻等,影响了部分大学生的判断力,再加上西方文化的侵蚀,导致思政教育工作存在很大的困难。另外,思政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也要有所提高,一些思政教育者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迎合学生的取向,在课堂上传播一些网络上未经证实或者不实的言论,给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很深的影响,给思政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3 网络时代思政教育转变对策

3.1 遵循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原则

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高校要遵循方向性原则、虚实性原则和人文性原则。方向性原则是在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首要原则,是指在思政教育介入网络后所要具备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对于日益渗透的西方文化侵蚀和网络上的不实虚假信息要进行坚决抵抗,保持警惕性和敏锐性,这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治方向问题,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要在网络上有着坚定立场,不断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政治观,保证思政工作的方向性。网络给人们带来的最本质冲击是传统意义上的物理空间革命性变革,即虚实性,人们逐渐意识到除了物理空间以外,虚拟空间正占据了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空间。因此,思政教育者要遵循虚实性原则,不能单单仅靠网络来进行教育,不能过分迷信网络和虚拟技术,要从实际出发,增强学生的知识学习技巧。人文性原则是指高校要用科学的态度审视反思就观念,科学的方式去适应新环境,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人文精神去感化学生,不能一味依靠网络技术。

3.2 加强思政工作者的网络培训

高校思政工作者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网络的了解掌握程度不够,而思政教育者又走在教育的前端,应当与时俱进做好教育工作。因此,高校要对思政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培训,让他们能够尽快掌握网络教学技巧,将教学形式与教师的考核相挂钩,实现信息化教育服务。学校加强思政工作的网络技术培训,可以采取交流经验、互相学习的方式,用青年教师带动中老教师的网络学习热情,采取互帮互助的方式实现共同进步。高校教育者也可以通过专门的思政教育网站的建立,来实现资源共享和师生交流,方便教师能够尽快找到相关资料进行学习、整合。

3.3 积极引导学生

高校和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能盲目灌输思政观念,要采取合理的方式来进行正确引导。学生对网络存在依赖性,因此,高校可以通过网络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用毕业学长的经验教训来教导学生,从侧面引导学生要正确利用网络,不能迷失在网络环境中。高校要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来形成思想意识的新领域,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网络中的信息,具备鉴别识别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网络。

4 结语

在网络时代,高校越来越重视网络中的思政教育,虽然网络思政教育存在局限性,无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其普及性和知识的广泛性却是传统的课堂教育无法比拟的。因此,高校要加强网络教育中的思政教育,加强网络互动频率,全程关注网络思政教育体系,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预见性、创新性和系统性。

参考文献

高校的思政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CDN;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模型 

一、研究意义 

CDN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的简写,翻译成中文就是内容分发网络。CND的理念是解除有可能影响数据传输的相关锁定,使得数据稳定高速。通过放置服务器集合组成云服务器网络,该技术能实现地根据使用者需求访问最近的服务器节点上相关数据。该技术能够让用户可最近获取相关数据,解决互联网的瓶颈锁定,提升访问用户数据载入速度。[1]新媒体同电视、报纸、电台这些传统媒体来说,其使用数字移动技术,互联网等媒介以及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脚等平台,对使用者提供数据的媒介形态。[2]通过新媒体思政教育交流研究,把控思政教育的交流流机制,对于相关高校构建相关思政教育体系,能起到范式作用,有利于思政教育科学共同体的构建。 

二、新媒体思政教育的过程模型 

(一)新媒体发展概况 

通过统计2014年一年的微信和微博App月度覆盖人数对比可见,微信在月度活跃用户数上和增长量上均远超微博App。微信2014年12月不年初相比增长了1.05亿,远超微博App的2778.9万。从月度覆盖人数上看,微信的月度活跃用户在2014年的12月份达到了3.3亿,是微博App活跃用户数的近3倍。从月度总使用次数的变化趋势看,微信和微博App均呈现上升趋势,但微信2014年12月不年初相比增长了159.8亿次,远超微博App的10.5亿次。 

从月度总使用次数上看,微信在2014年的12月份达到了547.5亿次,是微博App的10倍。从总有效使用时间的变化趋势看,微信和微博App均呈现上升趋势,但微信2014年12月不年初相比增长了7亿小时,远超微博App的0.8亿小时。从总有效使用时间上看,微信在2014年的12月份达到了20.6亿小时,是微博App的近7倍。[3] 

从人均单日使用次数看,微信用户的为7.8次,远超微博App用户的1.8次,用户使用频繁度高从人均单日有效使用时间看,微信用户的为18分钟,远超微博App用户的4.2分钟。微信已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生活中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4]微信,不仅是个App。微信平台化的目标是连接一切,连接人、货币、物、服务。它既是公众平台,有O2O特性,也是即时通讯,是一个社交平台。同时提供微信支付,并向商家开放支付入口。其中微信公众平台还具有开放设备接入能力。 

(二)CND技术在新媒体平台的主要特点 

CDN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户的访问速度,节省了视频等大型文件的传输流量。其基本思想是:采用价格低廉的存储空间来缓存经常被访问的文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昂的传输费用,也提升了用户的实际访问速度。 

CDN技术的相关优势如下,本地数据缓存加速、数据远程加速、服务器带宽优化、云服务器的集群抗攻击,同时能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数据质量。[5]新媒体类资源的核心也是相关服务器提供的服务,要增加用户粘度,必须提供相关新媒体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应用CDN技术有利于解决稳定和降低服务器负载的双重问题。 

(三)新媒体思政教育过程模型概述 

由于新媒体思政教育交流具有一定的粘度优势和优点加上微信等APP的规模上亿的用户群,目前各宁波高校无法再忽视这一新兴的学术资源。为能较好的熟悉了解新媒体思政教育交流过程,本文是以新媒体中的微信公众号为示范,来解释和分析思政教育过程模型(见图2-3)。此模型讲微信公众号思政教育交流阐述为,以思政教育信息发表者及使用用户为主体,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支撑,由微信公众号思政教育信息素材、微信公众号思政教育信息需求、微信公众号思政教育信息取得、结果评价与分析利用等过程进行作用,组成一个完备的开放式的思政教育交流系统[6]。 

(四)微信公众号思政教育交流过程模型概述分解分析 

1.微信公众号思政教育交流主体分析 

微信公众号思政教育交流主体分为内容者与订阅者,者为高校微信公众号运营团队,其质量和数量及相对影响力都大于思政工作者,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之一。宁波大红鹰学院微信公众号的周数据(以2015年11月21日至11月27日及2015年10月29日至11月27日为区间)可见(图2-4-1、图2-4-2),在周数据统计中,11月25日的阅读数最高为2925次,其中时间集中为16时、18时及20时。在月数据统计中,11月20日的阅读数最高为3951次,其中时间集中为16时最频繁、18时次之。本文对宁波相关高校的微信公众号展开调查研究,研究其主体特征。 

作者利用datastory可视分析工具对相关宁波高校微信公众号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归纳分析得出,宁波大红鹰学院微信公众号阅读数总和为20472次,更新文章数为14篇,其中带原创文章标志为2篇,点赞数共329个,平均阅读数为1462次,平均点赞数为24,平均头条读数为1878次,质量指数为135,影响力为24(见表2-2)。其中平均阅读数为30天的平均阅读数,平均点赞数为30天的平均点赞数,平均头条读数为30天的平均头条读数,质量指数为平均阅读数、平均点赞数、点赞率的加权平均数,影响力是总阅读数、总点赞数的加权平均数。 

作者利用datastory可视分析工具对相关宁波高校微信公众号进行分析,通过相关数据评价情况分析得出,宁波大红鹰学院微信公众号月阅读数为20472次,总阅读量排第三,前两外的分别是宁波诺丁汉大学微信公众号微28992次,及宁波大学微信公众号26304次。其中宁波大红鹰学院微信公众号月平均阅读数为1462次排第二,宁波诺丁汉大学为1705次位居第一。用户对平均头条阅读数的统计可见,宁波大红鹰学院微信公众号微1878次,宁波诺丁汉大学微信公众号为2184次,宁波大学为1587次(见表2-2)。用户平均点赞数宁波大红鹰学院微24次排名第一,比浙江纺织服装学院高2次。宁波诺丁汉大学微信公众号总体的综合影响力实力最强,月发表文章数宁波大学最多,点赞数也是最多。 2.微信公众号思政教育交流内容 

通过datastory可视分析工具数据采集的方式,对校园活动、校园生活、毕业与校友活动、各类比赛和校史介绍等项目的喜好进行了数据采集。其中学生用户对宁波高校微信公众号最为关注的是相关校园生活相关的内容。微信公众号用户关注度除了最热门的校园生活外,校园活动是用户关注最高的,此外学生还关系毕业及就业相关的内容,说明学生关注自己未来今后的发展。 

三、微信公众号思政教育交流平台问题及建议 

新媒体思政教育交流在思政教育实践过程中有着传统媒体及中介无法比拟的优势,然而由于宁波高校微信公众号平台,同传统思政教育交流平台的系统兼容性还存在一定问题,在具体思政教育过程开展当中时,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大致有以下方面: 

1.微信公众号思政教育交流的传播的制约 

微信公众号者和内容订阅者的身份有不可逆转的对立,一方面压制了其系统的开放互动,另一方面,微信公众号者又难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实时的适应。实时信息每页能够观看五十个信息,其实对于很多微信公众账户而言,不可能每天看着信息的内容,实时信息有个搜索功能不错,唯一的缺点的只能按照粉丝发送的内容搜索,不能按照微信号或昵称搜索,但是微信团队用另外方式代替,就是点击粉丝,就能够查看粉丝回复的所有内容。[6] 

2.微信公众号思政教育交流内容碎片化 

碎片化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本世纪中国学者黄升民把碎片化概念引入传统的传播学,使碎片化概念用于媒体研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云技术、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大大提升了用户作为传播个体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碎片化现象让用户群体风化形成碎片化现象,使得用户个性化得到加权,新媒体传播表现为碎片化。微信公众号内容更新较快,内容大,信息量来不及消化,导致快餐式的文化消费,这是对思政教育的负作用,相关教育流于形式,实际效果不佳。 

3.微信公众号下的思政教育建议 

在思政教育者研究相关微信公众号平台的过程中,新机遇和新挑战也会不断涌现,需要不断的进行科学的实践,进行证伪。由于高校微信公众号内容更新速快,比较适合热点问题同思政教育相关热点想结合,起到很好的隐性教育的效果。互联网+下的信息是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有原来无可比拟的优势,可以采用人工筛选及机器采集多种方式进行资料获取。利用CDN技术对相关服务进行分布式云加上,提示微信公众号的服务能力及稳定性。 

通过相关微信公众号后台及批量分析工具等应用分析微信公众号时代下思政教育交流中的重点热点问题。通过分析数据图谱,分析出该区域领域的思政教育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并对相关问题进行长期动态的跟踪分析及数据处理。通过运用HTML5技术及CDN云加速技术,使得通过第三方API接口维护的微信公众号更好更快的响应订阅者需求。 

参考文献: 

[1][5]百度百科.CDN[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1895.htm. 

[2]郭俗丹.浅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教育探索,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