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育网络平台 意识形态 思考

信息化时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已经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利用网络平台推行意识形态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手段。我院在推行意识形态教育网络平台建设方面,近年来先后建设了“形势与政策”网络平台和“中国梦”精品视频课程网络平台。两个平台的运行为我院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我们再运行的过程中也汲取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教训,同时在平台建设和运行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和可以进一步改进优化的地方:

1.突出主题和多样化结合。我院意识形态教育网络平台网站依附于校园网站之下,优点是方便学生快捷登录浏览,缺点是网页设计呆板,缺乏个性化色彩,不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内容上以文字为主,视频等其他内容不足且文字内容更新较慢,如我院“形势与政策”网络平台内容基本是一学期一更新,一学期一考核。半年的长周期难以应对突发性、敏感性问题的及时报道解析。半年的更新周期也使平时登录的学生人数寥寥,学生登录学习多集中在考试时段,形成了为了考试才会登录学习的景象。建议意识形态网络平台在突出主题的前提下考虑多主题的结合,将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等主题也纳入其中,进行多板块嵌套,丰富内容亮丽网页界面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生活、娱乐等主题表面与政治主题无关,其实家事国事天下事都可因势利导,将政治教育的目的潜移默化其中。切实处理好思想一元性和传播多样性,网站主题内容的严肃性和网站形式的活泼性之间的矛盾。取使网站内容“实”起来,形式“活”起来。

2.完善网站运行评估机制。我院意识形态网络平台有专职教师进行网络建设,同时有教务、学工人员在网络技术层面提供支持。但评估人员目前空缺。如我院“形势与政策”网络平台在内容上基本上就是一位专职老师独立决定内容的主题和考核的内容,我院其他老师未能有效参与、审核。一人负责制虽然有利于提高平台运行的效率,但内容上缺乏审核把关,易出现内容不精等缺陷。只有加强评估、管理工作才能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才能优化高等教育的过程,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意识形态网络平台的功能。

3.建设意识形态网络辅助平台,助力思政教育。信息化时代,高校应该积极更新教学手段,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探索建立电子刊物、电子版校报、手机报等形式扩大宣传的实效性。探索在QQ空间、微信公众号建立新的意识形态教育平台,丰富内容,唱响主旋律。利用新的辅助网络平台,把单向的宣传教育转化为互动交流,以增强教学效果的实效。

4.发动学生团体,充实运营队伍。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样网络平台教育运行过程中,也要使有热情,有责任的同学积极参与到网站建设中,这样不仅有效解决网站运行人手不足的情况,也可以群策群力更好的办好平台建设。学生本身是网站平台服务的对象,选取优秀的学生参与也有利于在实践中增强他们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获得实践锻炼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握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要切实把好“审核关”、“引导关”。

5.加强教师培训、提供政策支持。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平时承担了较为沉重的一线教学任务,交流学习的时间和机会与公办院校相比相对较少。学校应定期组织培训给教师以成长的机会。对教师的培训首先是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角色,从知识体系的传授者变成思想的传播者。其次,应该在技术上加大培训,使老师熟练掌握平台的各项功能,尽量减少中间环节,以利于时效性很强的事件的分析报道。最后应增强网络平台信念的培训,学校应组织教师参观、交流、学习意识形态平台建设突出的学校,在培训中增强教师运用平台的整体素质,激发他们使用平台的积极性。

在政策上学校要加大对教学的重视。从高校考核来看,高校基本上是越来越重视科研,教学则相对不受重视。科研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和激励措施,关系到职称评定和收入的提高。而教研的评价和激励则相对滞后。学院意识形态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和维护、评估需要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教师为了生存在完成沉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不得不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科研之中。要把平台建设好、维护好也需要学院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鼓励。

我院意识形态网络平台在弘扬主旋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方面起过巨大作用。但实践上也暴露了一些不足。要克服这些不足需要学校的管理者在政策、资金上给予相应支持,学院德育中心也需要把相关教师组织起来,改变过去单打独斗的状态,群策群力,使意识形态网络平台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功效。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校 意识形态工作 有效性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关高校办学方向,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校园安全稳定。因此,研究如何进一步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

一、切实提高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高校作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敏感中心,建设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党对高校的领导,关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关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一是高校党委要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线,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坚决抵制错误思想和言行,同时加大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考核力度,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二是高校党委要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如个人自学、集体学习、研讨交流等形式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领会系列讲话精神,确保高校党委干部忠于党、忠于人民,加强高校党委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时高校各部门和各学院要像抓教学科研一样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确保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

二、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能力建设

第一,着力提高专职教师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一方面,教师自身要主动加强学习,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做到真信真懂真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系列讲话精神武装自己的头脑,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另一方面,高校要对教师加强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培训,强化他们的政治意识、底线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他们明白“大学的学术自由并不等于‘任性’,学习西方的知识,其目的是为我所用,而不是被西方知识特别是其中价值观操纵,教师不能把课堂当做个人随心所欲的秀场”[1]。

第二,着力提高辅导员和行政管理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一方面,高校要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使其朝着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建立辅导员选拔、考评、发展等方面的长效机制,实现辅导员队伍由量到质的提升,由组织推动到自我发展转变,切实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政治意识。另一方面,高校要对行政部门的管理干部队伍进行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培训,使其掌握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特点、规律及要求,增强他们依法开展意识形态管理工作的能力,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使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顺利开展。

第三,着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一方面,高校要将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长期化、常态化。采取师德师风模范评选、师德师风宣讲教育等形式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同时建立高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多方参与的师德师风监督体系,搭建投诉平台,形成有效的师德师风监督机制。另一方面,加强师德师风考核。“全面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把好教师聘用政治关,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引导广大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2]。将师德师风考核结果作为师资引进、职称评审、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

三、切实提高对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监管能力

第一,强化课堂纪律。一方面,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守从教的政治、法律和道德底线,强化课堂中的纪律意识,坚决杜绝课堂中出现去意识形态化的倾向和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否则,严肃处理。另一方面,应注重对教材政治思想水平的审查,杜绝进入大学课堂的教材出现传播西方政治观点和普世价值的现象,同时,以创新话语体系为着力点,进行以为指导的教材体系建设,确保在大学课堂中渗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第二,提升对新媒体的治理水平。首先,加强舆情引导。对于网上的错误观点和舆论,高校有关部门要及时发声,引领舆论的正确走向,并且针对网络上的热点问题采取“网上舆情,网下处置”的有效方式,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其次,依法治理网络空间。强化法制理念,着力制度建设,对于网上的错误言论和观点要及时引导,对传播错误观点并造成严重后果者要依法严肃处理。除校园网外,高校要建立学校和二级学院的官方微博和微信,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时有效地传播出去,并且利用这些公众平台引导大学生理性上网,同时,高校教师要不断学习网络传播规律、网络新技术,真正使网络空间一片清朗,促进高校校园和谐发展。

四、切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在意识形态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师生学习、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为此,一要创新教育形式。既要发挥校园网、宣传栏、广播站等传统媒体的作用,又要有效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展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式反映大学生思辨能力增强和社会经验日趋丰富的特点,抵制错误思想,针对高校师生作为社会知识精英群体的特性,传播正面声音,畅通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的主渠道。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师生中的传播力。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载体作用。学校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引导,以学生社团为核心开展活动,学校党团部门要做好对各项活动的审批,不断探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三是改革创新理论宣传方式。理论宣传要客观、真实、全面地解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理论宣传过程中将党和国家的利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增强理论宣传的亲近感和真诚感,通过提高理论宣传的可信度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 理论学习 十 宣传思想工作

党的十以后,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思想集中体现在他于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上,在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篇会议讲话从当前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出发,与党以往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同时又与时俱进,是指导我们进行意识形态工作的最新理论依据。

一、准确认识意识形态的重要性

(一)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有利于巩固主流思想的阵地,弘扬正能量

高校是前沿思想互相碰撞的大熔炉,是理论发展与创新的主战场,这里比其他地方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与理论,深化学生的理想信念。因此,高校必须扎实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建设,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就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1]。高校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还有利于弘扬正能量,激发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

(二)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自信心

高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更重要的是其担负着培育中华民族“四有”青年的伟大使命,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基地,意识形态工作不仅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信念,还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所以,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一方面能更好的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还能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在面对不良思想时敢于同其做彻底的斗争,抵制它们的入侵。

(三)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凝聚向心力

高校大学生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一旦负面情绪积压过多,就容易产生过激行为,危机自身、同学甚至社会。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可以充分为大学生排忧解难,从思想上尽可能的消除负面情绪带来的影响,从行动上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从而进一步稳定社会秩序。

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问题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思想领域的变化日新月异,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对意识形态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理论学习不到位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最根本的指导思想是,包括中国化的,这些理论知识极其重要,不仅党的干部要读,学校的领导要读,在校大学生也要读。但是,现实情况是大学生的基本理论掌握不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读书,范围仅限于学校发的教材。同时,高校的管理者,h的干部也没有系统的把握理论知识,没有把理论的经典著作吃透,理论知识学习不到位,开展工作的时候就容易产生不自信的心理,影响工作效果。

(二)互联网带来冲击

21世纪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新的获取知识的途径,互联网在改变人们认知习惯的同时,也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方面,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开展面临巨大压力;另一方面,网络给了大家发表自己看法的平台,每一个人都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又是信息的者,各种思想交杂在一起,使得人们对于统一的意识形态宣传产生了抵触心理。

(三)西方势力的渗透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西方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的方式也在不断变换,另外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西方和平演变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网络已经作为思想文化渗透的主战场。普世价值、民主、反等甚嚣尘上,对青少年尤其是高校大学生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甚至有些不明事理的激进青年成为西方思想的鼓吹手。

三、强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领导队伍机制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必须由校党委牵头,各个系院领导负责制,必须把意识形态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同志曾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2)在高校同样如此,必须把政治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把好政治关。同时,做好监督监察工作,一旦出现问题就要追责到个人,意识形态工作是否到位,首要责任在领导,因此要高度重视机制的建立和监督,不能让机制流于形式。

(二)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辅导员是战斗在第一线的意识形态工作者,他们与学生朝夕相处,更了解学生的思想、生活习惯等状况,因此,辅导员队伍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道德水准,特别是理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好坏。高校必须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对新进的人员要把好政治关,不符合社会主义建设标准的坚决不能录用,对已经工作的人员要定期培训,利用高校的资源强化他们的理论水平,制定相应的考评机制。

(三)加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高校最基本的功能是教育,“立德树人”是建立在教育基础上的,教书、育人二者是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方面要完善教材,让教材更贴近现实、更贴近学生、更通俗易懂;另一方面,要尽可能调动学校资源,邀请理论研究方面的专家或者前沿学者,为学生讲解最新的理论知识,这样既能学习到新的东西又能调动学生的热情。

参考文献:

[1].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8-19.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范文第4篇

一、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多元化社会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干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政治形式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国内社会多元思潮不断涌现,人们在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逐渐表现出不同的精神诉求。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具有外源性的特点,再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对当前高校意识形态的影响日益明显,高校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观念正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积极思想与消极观念并存,形成不同以往的时代特征。 

(二)信息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对主流意识形态表达形成挑战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是消息源,随时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信息搜索、新闻,信息传播源不再被传统机构垄断,一些非常规传播者在突发事件报道上容易抢得先机,从而让受众被各种信息包围,使得社会舆论和公众社会心理的形成时间缩短,造成主流意识形态表达体系部分失语和缺位。个别新媒体平台把大学生作为主要目标群体,成为学生群体舆论的策源地和信息的集散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形成威胁。 

(三)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表达体系不符合受众需求 

长期以来,高校意识形态的宣传表达体系,与大学生的话语体系对接一直存在突出的问题。意识形态宣传表达体系一味强调政治话语的硬度和强度,部分理论和思想表达过于抽象,容易让学生产生远离现实的“无用感”,甚至引发对学习的“逆反”心理。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不接地气、缺乏创新,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二、高校意识形态舆论引导工作的参考路径 

(一)注重双向沟通,把握学生群体特征 

被誉为公共关系理论化第一人的爱德华·伯尼斯,早在1936年就提出,公关传播过程是一个双向沟通过程。高校意识形态的舆论引导工作,可以借鉴公关传播过程基本要求和规律。一方面要主动研究和把握学生群体特征,了解大学生在思想、心理、语言以及行为上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需要对意识形态信息、舆论引导信息进行合理加工处理,积极创新话语方式,有针对性地在学生群体中运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传播方式。 

(二)舆论引导要主动作为,把握网络宣传工作主导权 

“公共关系之父”艾维·李,最早从事公关宣传和组织形象推广工作,认为组织舆论引导工作应做到:(1)要实事求是、讲真话。赢得高校意识形态舆论引导工作的主动权必须做到主动发声,善于释疑解惑,及时主动进行沟通,对大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切忌欲盖弥彰、瞒天过海。(2)要注重信息的反馈。选择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和媒介,以网络舆论引导为主体,提升网络宣传的工作效率。(3)要增强阵地意识。把握高校网络宣传工作的主导权,需要优化话语方式、探索话语规律,进一步增强传播机构的公信力。 

(三)坚定文化自信,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 

坚定文化自信是开展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必然要求。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必须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主渠道,在教学内容和形式的设计上,应该注重现实性和针对性,培养大学生运用辩证思维看待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得与失,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文化自信不应该只是一种口号,不能单单停留在纸面,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大学生的视野,使他们切身感受和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魅力,明确自身价值取向和追求。 

(四)持之以恒,全员参与,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现代公共关系强调:只有持之以恒地全员参与,才能树立良好组织形象和传播有效信息。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具有长期性地复杂性的特点,在当前新形势下应该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一方面要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渠道建设,创新工作形式和方法,注重意识形态工作实效。另一方面要强调全员参与,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教学体系设计中,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模式。 

参考文献: 

[1]余源培.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建设[J].河北学刊,2013(1).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当性;危机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合法性问题的提出

国内学者对正当性的研究始于20 世纪 90 年代,上海交通大学胡伟教授在《合法性问题研究:政治学研究的新视角》 一文中第一次把韦伯的合法性概念介绍到中国来,此文认为合法性就是促使一些人对某种命令的“正当性”的认同,从而自觉服从这种命令的动机。在这里“合法性”与“正当性”就成了同义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当性”的基本视野和维度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合意识形态性(本质属性,核心体现);第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合政治性(政治属性);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合社会性;第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认同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当性危机透视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当性面临的诘难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取消论”;

第二,“思政课非意识形态化”(非意识形态化,就是把意识形态和科学对立起来,认为一切意识形态理论都是出于阶级私立而对现实进行歪曲,因此没有科学性);

第三,“思政课自由选择论”;

第四,“思政课无用论”。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合法性危机的原因分析

第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信心的缺乏(失语、失踪、失声);

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自信心的不足,归根结蒂是文化自信心出了问题。对于一个民族而言,真正的自信是文化自信,我们的脑子不能总是装着别人的灵魂,我们应该有自己自主的灵魂。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权利主体的单一性;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价值诉求的片面化;

第四,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合法性危机的危害

第一,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出现滑坡。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

第二,思政课社会地位被边缘化。大多数群体在课程的生成过程中完全处于“失语状态”,诉求无法得到关注,使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牢固的合法性社会根基,引发群众对思政课的消极抵制态度;

第三,思政课认同程度趋于降低。易走向摒弃灌输和社会主义为主流的思政课,代之以介绍多元化的世界文化、多元价值观思政课的歧途。

三、化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合法性危机的进路

1.以教学的实效性重构合法性

第一,合法性要建构在有效性的基础之上――方法、途径。首先在理论上论述有效性,推出有用,课程有用,有用导出合法;

第二,合法性要与社会的动态需求合拍――内容。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方法的多样化,建立开放型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方法、途径);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充分彰显对个体人的生存意义的关照。

2.以政府指导的权威性维护合法性。按照哈贝马斯的观点,只有政府才需要合法性,政府拥有合法性也就拥有了政府权威,相反政府指导的权威性也对合法性起到了维护和巩固的作用。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导向,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正确认识国家、社会意识形态对高校思政课发展的正向促进功能;

第二,采取有效措施,提升高校思政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力;

第三,从党和政府长治久安的高度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强调思想上重视,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一手软一手硬,忽视精神文明)------政府对思政课合法性的强烈诉求;

3.以学科建设夯实合法性(学科支撑);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发展应延承自身的内在逻辑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最大限度地遵循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性,并坚持对客观性与合理性的追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真正成为社会权力控制者的最有效的社会控制工具之一;

第二,构建多元权利主体共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成模式(国家层面的放权)。打破国家主导的权利分配格局,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多元权利主体共契;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供应制度的设计应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合法性的历程表明,只有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成充分关照了社会不同个体的生存性与发展性需求,国家政治统治权利对学校课程知识的合法化控制才具有稳固的社会性根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促进功能才能得到有效彰显;

4.借鉴外国成功经验助推合法性。这是阶级社会的普遍做法,外国也是政府强制推进,高度重视(书: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无一例外,各国都这样做,我们做很合理正常,与国际社会同步

第一,政府高度重视高校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教育。对青年学生灌输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所谓主“流意识形态”为己任;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不但存在着向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西方式的“思政课”,并把其视为每个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而且严格规定这些课程必须以灌输“西方核心价值观”为主;

第二,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采取多元化方式方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课的成效;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氛围和环境的综合效应,加强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加强联系,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合力;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教育作用,尤其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与实践生活相结合,实现知行统一;

第三,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应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效果才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雷儒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2.

[4]张雪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 和谐校园; 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2-0034-0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社会化以及信息网络化进程加快,我国高校风险已不仅局限于财务或债务领域的风险,而是以意识形态风险为主的包括精神文化、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领域在内的多维度的风险。高校风险不同于企业组织风险,其“主要不是表现为实体的消亡,而是更可能表现为大学精神的死亡或变异”。[1]因此,运用风险社会理论探讨和创新高校风险管理,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社会化背景下加强和巩固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和促进师生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

一、高校风险管理:构建和谐校园面临的新课题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关键期和攻坚期,社会转型的各种深层次复杂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这些矛盾和问题必然会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和发展带来各种风险。同时,对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来说,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要求更高,任务更多,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期待也就更高,容易出现不能满足需求的现象,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面临着资源不足、分布不均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高校因此成为管理风险的易发区、多发区。

高校风险管理实质上是社会风险理论在高校中的具体运用,是现代大学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所谓风险是指对未来结果的变化性,即具有不确定性和损失性两种属性,其中损失性是风险的根本属性,惟有损失性才能体现风险中“险”的内涵,没有损失性,也就无所谓风险。不确定性是指风险损失的不确定性。因此,风险的本质上是指风险损失的不确定性。[2]

一些学者从技术的视角来研究风险,如德国社会学家贝克认为:现代文明越发展、科技越进步,不确定性就越明显。吉登斯也从社会制度的视角来认识风险,认为现代社会的风险是“人为制造的不确定性”。也有学者从损失性的视角研究风险,把风险看成是一种损失的类型。

当下我国高校风险是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社会化的背景下我国高校面临资源、文化、价值以及校园秩序与稳定的一种损失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因素可能来源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科学技术领域,也可能来源于高校自身内部的办学思路、大学精神文化等意识形态领域,以及教育教学、科研等管理具体活动。高校风险管理就是针对当前高校可能存在的风险和突出的问题,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方法预防和减少高校意识形态、精神文化、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种风险和突出问题,促进校园和谐、师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风险问题的形成和存在是我国现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在高校的反映和投身。解决高校风险问题既要有高度重视,又要切实有效的行动,要不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全面提高高校风险管理科学化水平。高校风险管理正越来越成为现代大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高校风险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对高校风险关注不够,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从总体上看,无论是社会还是高校自身对我国高校存在的风险关注不够,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相对薄弱。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校不断深化招生就业制度,扩大招生自,对外开放办学力度明显加大,高校国际交往日益密切,使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和国际化轨道。与此同时,高校在办学行为过程中潜在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大。由于我国高校绝大多数高校是由政府举办,具有其特殊的办学体制机制,教育经费仍然主要依靠政府下拨,招生计划指标仍然由政府下达,学校事业支出不要求对成本进行核算,学校的办学效益也难以量化,加上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影响,并没有引起社会、政府和高校自身对高校风险足够的关注,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即使关注了我国高校风险,那也是主要关注高校显现的风险,主要集中在对高校人身伤害、意外事故、公共卫生事件以及财产等方面的风险,多数是就事论事,对这些高校常规管理活动所蕴藏的风险关注不够,重应急、轻综合防范,重眼前的有形损失、轻长期的无形损失。对于高校政治性、文化性以及意识形态等非传统风险缺乏应对措施,对于社会发展风险所带来高校的风险,如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等,以及由新型媒体技术带来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的风险关注不足,管理意识薄弱。

2.高校风险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从风险管理实践看,由于高校风险管理是应对我国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进程中带来的一种损失的不确定性的管理方法和手段。高校风险管理在我国尚处在初始阶段,因而也就不可能建立起一套统一协调的风险管理预警体系。

从高校组织体系看,目前没有建立起一种常态性的风险管理预警机制和综合协调机构。高校虽然普遍建立了各种风险应急预案和应急综合协调机构,但这些应急预案和应急综合协调机构主要是针对风险爆发事后所采取一系列应对方法和措施,而不是一种风险预警机制。

从风险信息管理来看,缺乏建立有效的信息监测和防控体系,风险信息缺乏有效整合和优化,难以对风险进行全面的监测和预警,风险防范措施相对贫乏,风险管理往往被忽视。从风险管理的范围和倾向来看,目前高校仍然是以财务风险管理为中心,重视显性的风险管理,忽视隐性的风险管理;注重物质领域风险管理,忽视精神领域的风险管理;重视现实眼前的风险管理,忽视长远战略性的风险管理。

3.高校风险监测预警相对落后

从风险管理过程看,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风险管理决策须以风险处理方案为基础,风险处理方案则以风险分析与评估为前提。目前,重视事后风险处理,忽视事前风险预警,较多侧重于风险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包括救灾、救助、补助和恢复,而在风险的分析、识别、评估和预警等方面则相对落后。

4.高校风险管理研究不足,适合高校的风险管理理论缺乏

从研究视角看,研究内容单一、狭窄,目前对高校风险管理主要集中在对高校财务风险识别、预警、化解、防患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或掩饰高校其他风险(学校意识形态风险、精神文化风险、教育质量风险、学术风险等)给高校发展的带来的影响,没有凸显高校组织风险的特点,带有比较明显的企业风险管理的痕迹。

高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不足,据中国期刊网进行搜索,以“高校风险”为题名的论文很少见,只有17篇论文。显然高校风险管理并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的关注。

高校风险管理基础性探讨不够,如高校风险管理的内涵,主要表现形式,高校风险的核心等基本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对高校出现的新型的风险研究也不够,比如,谣言和信息公开问题、恐慌情绪与信心恢复问题、秩序和稳定问题、媒体问题、风险可能带来的政治影响、经济影响和社会冲击等等。另外,由于社会风险会对高校造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还必须加强综合层面的风险管理研究,才能有效地指导高校防范风险的实践活动。

二、风险社会管理视域下高校风险的多维度考察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社会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新旧高等教育体制机制交替运行,高校办学结构和利益格局不断地调整,高等教育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高校风险已不单一局限于以财务或债务领域的风险。高校意识形态、精神文化、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领域的风险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

按风险内容和领域可以将风险划分为意识形态风险、精神文化风险、管理活动风险(教育教学管理风险、科学研究管理风险、社会服务风险以及财务管理风险)等。因此,多维度考察高校风险,分析与辨识高校风险,对于创新发展高校风险管理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高校意识形态风险

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最本质的风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互联网络的日益普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不仅日益多样化,而且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尖锐复杂,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带来前所未有的风险。

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成为境内境外敌对势力争夺的重要阵地,他们总是企图通过各种方式向我国大学生传播、渗透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同时在国内,随着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广大师生在思想观念、道德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各种非的思想意识有所滋长,有些公开主张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否定、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大肆鼓吹整个社会应该“意识形态多元化”。

这些意识形态的存在严重削弱了在高校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淡化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如果这些风险得不到有效的化解,不仅影响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更关系到我国高校“培养什么样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核心战略问题。

2.高校精神文化风险

高校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本质体现,是高校的灵魂和支柱,同时传承与发展文化是高校最重要的使命之一。高校精神文化主要是指校园中主导群体共同遵循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文化传统、学术风范、精神信念及其作为表现形式的校训、校风、学风等内容。是一所学校个性和风貌的集中反映,是校园文化的深层内核,是校园价值体系的精华。[3]

本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办学规模急剧扩张同时,高校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硬实力建设、轻软实力建设;重规模扩张、轻大学精神文化建设等现象,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高校精神文化泡沫。尤其是当前多元化文与多样文化并存的背景下,高校精神文化,特别是高校精神文化核心价值观得不到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师生对学校核心价值和主流文化的认同,反而选择和认同各种非主流文化,甚至是滋生出来的一些“反文化”现象,呈泛滥之势,危及到高等教育文化机体的健康,如果不予纠正,会酿成各种文化冲突,导致师生共同价值缺失,理想信念迷茫,高校组织决策效率低下、涣散、沟通中断,更有可能会动摇高等教育的社会认同。

3.高校管理活动风险

高校管理活动风险主要是指高校作为组织主体在具体管理活动中存在各种风险,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科研、行政和财务等管理风险。教育教学风险是指教育教学活动受到各种各样教师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形成的不确定性。如因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设置的不合理、学生认识与了解上的偏差以及教师素质(包括态度、知识、能力等)的预测出偏差等都有可能产生教育教学风险。高校科研风险主要是指高校在组织实施科学研究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包括科研经费风险和学术风险。

一方面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来源由单一的政府拨款向多渠道发展,尤其是政府贷款项目出现与企业委托开发项目的不断增多,给高校科研的后期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风险:如课题组未能按期或按要求完成与企业签定的开发合同,给企业带来损失,也给学校的名誉造成影响;课题组与政府的有关基金会签定的贷款开发合同,到期还不出,学校要承担还款义务。

另一方面,科学研究过程,存在着学术风险。科研成果作为学者和高校社会地位主要评价条件,由此导致学术在高等教育领域内逐渐演化成进行利益争夺的私器。这种不良状况发展到极致,就滋生出“学术腐败”、“学术抄袭”等现象。这对于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声誉、形象等都会损害。高校行政风险主要是指高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各项行政行为时对行政相对人或社会造成各种非法损害的可能性以及该损害后果对行政机关及高校带来不良影响的各种情况。高校财务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举债而给高校财务带来的不确定性。目前,高校办学规模迅速膨胀,招生数量猛增,大众化教育比例不断上升,办学成果不断涌现,发展背后也存在着风险和危机。这种风险和危机主要来自于大规模举债办学。高校需要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层次,仅仅依靠财政拔款及学费收入是远远不够的。由此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是必然的举措,然而一旦无力偿付到期债务,高校就会陷入财务困境,这一风险已经引起包括高校在内的社会广泛关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加以规避。

三、高校风险管理机制创新发展

高校风险管理机制是指在高校风险管理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收集可能引发高校风险的苗头性和隐患性信息,并运用逻辑推理和科学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对收集到的关于高校风险的各方面信息、情报和资料,对某些风险出现的约束性条件、未来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等作出估计与推断,并向有关方面发出确切的警示信号或信息,以便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防止不利后果发生的一系列运行机制。对于高校风险管理来说,尤其需要创新发展高校风险管理机制,主要体现在如下机制的创新发展。

1.创新发展高校风险预警机制,提高高校风险识别和预警水平

及时发现风险信息,并快速传递、处理收集到的信息,对高校风险的可能性作出准确的判断,及时高校风险可能爆发或即将爆发的信息,以引起高校的警惕。高校风险预警包括风险的监测、预测、预报和预控。高校风险监测是指对可能引发高校风险的各种因素和事件的表象进行监控,收集高校风险可能发生的信息,及时掌握高校风险变化的第一手材料。

风险的预测和预报是指对通过监测活动而收集上来的信息进行鉴别、分类和分析,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校风险类型及其危害程度作出估计,并在必要时发出警报。风险预控是指针对引发高校风险的可能性因素,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和制定各种预案,以有效避免高校风险的发生或减少其造成的损失。

2.创新发展高校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高校风险管理科学化水平

通过建立以高校党委为主导,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以关注校园风险的前因后果为重点的高校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高校风险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系统、综合、动态地评估和应对新形势下面临的日趋复杂的风险,通过预防、预警、预控来防止高校损失发生,或者通过风险预防、风险规避、风险控制、应急管理、风险评估、恢复补偿等措施,来减少损失,避免风险事件的扩大和升级,恢复正常秩序而制定的各种规范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过程。

3.创新发展以人为本的高校风险评估机制,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社会化背景下秉持高等教育的传统发展观具有很大局限性,具有片面、非协调、难持续的弊端,这是高校风险形成的思想根源。通过创新发展以人为本的高校风险评估机制,预防引发高校风险的各种因素,从而防止或避免高校风险的发生,把高校风险损失降到最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创新发展以人为本的风险评估机制,就是要求在高校风险评估中要有“人”,即高校广大师生员工。就是要求在开展风险评估中以广大师生员工利益作为出发点,通过依靠广大师生员工来化解风险,同时广大师生员工也要以进行风险评估作为落脚点。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是高校风险评估的基本前提,坚持统筹兼顾是高校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在高校风险评估对策中要求从广大师生员工利益入手,维护高校公正公平,在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社会化等涉及各方面利益群体改革时,要切实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充分考虑和照顾各方的利益,建立维护广大师生员工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各种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高校内部矛盾,切实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对各种潜在的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估。

促进高校和谐发展和科学发展,用软实力化解高校风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意识形态;用和谐的视野,;用包容的心态,搁置分歧;用大学精神凝聚人,用师德塑造人、影响人,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大学精神认同,从根本上减少高校风险发生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柳清秀,熊 峰.高校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1):37-38.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高校思政教育;开展途径

一、引言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就当更好的突出较强的针对性与时效性,从而满足于大数据时代对高校思政教育所提出的要求。如何有效的把现有资源进行整合,把大数据与我国的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新形势相结合,从而不断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方法,成为了我国很多高校所迫切解决的问题。

二、大数据时代对高校思政教育开展的影响

高校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核心部分,在大数据发展背景下,高校的思政教育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够满足于大数据时代下提出的新要求,从而树立起正确的教学目标。大数据发展背景下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由于高校思政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往往离不开意识形态的安全性。而网络没有边界,但网络上的意识形态是有边界的,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网络的安全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特别是现如今网络空间中存在着多元化的思潮,使得网络中的意识形态会受到普世价值思潮的冲击,同时也影响着高校的大学生。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开展高校思政教育,需要不断的提升高校大学生对价值的判断能力与辨别能力,从而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意识形态,由此可见,在大数据时代,首先应当保证网络意识形态的安全性[1]。

其次是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需要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有效的解决社会发展的宏观问题。因此,在进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教育理念与方式都应当遵循大数据背景下对高校学生提出的要求,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与前瞻性,生动形象的阐述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开展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手段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而更新,因此,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也要适应大数据的发展要求,创新出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例如老师可以对学校的论坛进行实时的跟踪,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及时准确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对学生所关注的热点新闻、校园事件等进行积极的引导与教育。或为了能够促进师生之间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积极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自由性与方便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通过对互联网的有效利用,老师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有助于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的开展,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2]。

(二)打造高校思政教育活动的良好品牌

大数据背景下,每一个高校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到不同的资料、图片内容,由于高校学生所使用的网络数据非常的多,如果不对大量的学生个人信息进行保存与处理,一旦被刻意的查询或者保存,很可能会导致大学生被别人所利用,从而因个人数据而造成对学生的不利。例如经常会受到各种的垃圾信息,或者收到网络、电信的诈骗信息等。出于对高校学生安全利益的保护,学校应当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从而有效的确保学生的个人隐私不被他人所利用,通过打造碎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品牌,有效的保证高校管理的安全性[3]。

(三)树立正确的教育思维模式,拓宽教育途径

在大数据背景下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需要实现教育的创新,即老师要深度的挖掘数据价值,并从数据信息中获得新知识,从而创造出新的教学价值,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政教学水平。与此同时,还要借助于大数据创建一些教育平台,从而有效的拓宽教育途径,最终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质量。并在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出高校的资源优势,并与大学生成长的需求相结合,实现资源整合共享,建立起新的网络教育平台,从而拓宽了师生诉求表达的渠道,有助于师生之间在网络平台中交流、沟通,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网络平台中加入贴近学生生活相关思想新媒w素材,从而营造出新的网络文化生态,有效提高高校思政教育质量。

四、结论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其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在一定程度上大数据推动了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方法的开展过程中,要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而满足于大数据时代学生思想的多元化需求,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正阳.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研究[J].学理论. 2014(13).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国外;价值观;教育

西方家包括亚洲一些国家,为了使国民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也开始重视类似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加强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已成为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动向。

一、美国的价值观教育

在美国,虽然没有明确使用“思政课”、“思想政治教育课”或者“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些名称,但无论是公立高校还是私立高校都设置有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的课程。无论是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还是斯坦福大学,每个高校几乎都设置类似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性质的通识课程,如美国历史、哲学、宗教、世界文化、美国文化等课程。只是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必修课,而美国学校的通识课程大多属于限定选修课程。为了保证学生的道德教育顺利进行,美国各大高校还设置了相关的机构来保障价值观教育的顺利进行。例如,“哈佛大学设有大学教育委员会(Committee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负责大学生的教育与辅导;另设核心课程委员会(Committee of Core Curriculum),负责规划推动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在美国政府看来,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的通识课程具有设立的必要,政府必须把其放在观点地位;在高等教育的管理者看来,这类课程必须开设,不仅是由于课程本身的科学性,更是保证学生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顺利进行的合法保证。并且,此类课程开设的正当性、正当性很少受到质疑,在美国已成为一种共识。

二、英国的价值观教育

英国作为世界近现代教育制度的发祥地,最早建成相对先进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以牛津、剑桥等闻名于世的英国高校,在其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方面高度重视伦理道德课、宗教教育课,并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另外一些大学相继成立了专门性的道德教育研究机构,如牛津大学的“道德发展课题组”,莱斯特大学的“社会道德教育中心”等。这些机构大多得到官方资助,可见英国政府对于公民的价值观教育非常重视。英国在学校中加强对“英国价值观”的教育,具有强烈的正当性。目前英国的高校缺乏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学生缺乏对国家的认同感。这不仅是一些少数族裔缺乏民族认同感,而且一些工人阶级白人家庭子女也存在这一问题。单纯的被国家推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正当性,而价值观能被普通民众认可接受才是真正的正当性。

三、德国的公民教育学

德国不论在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方面,都对世界各国产生过很大影响。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誉为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是举世闻名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最早明确提出和积极提倡“公民教育”,并发表公民教育专著的,也首推德国学者和教育家凯兴斯泰纳。德国的公民教育,更确切地说,德国的政治教育是德国社会的核心任务。德国人坚信,一个民主的社会需要有在政治上受过教育的公民。民主的公民教育,其目标就是传递民主的意识、传授民主的知识、培育民主的能力,以便能够在政治的运行过程中起到作用。当代德国公民教育作为统治集团政治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式,是旨在促进公民政治认同,确立和巩固政治权力正当性的“意识形态性资源”。

四、俄罗斯的价值观教育

俄罗斯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制度条件下,其内涵不尽相同,在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乃至方法上都具有阶级倾向性、时代性特点以及民族传统特质。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不复存在,社会制度的变化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出现了一系列相应的变化。当前,俄罗斯的类似课程设置有如下两种情况:一种是部分高校把它命名为“公民教育”课,另一种是部分高校把它纳入到“社会科学”这一门类课程中去。在《俄罗斯联邦教育法》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教育兴国思想的决议》这两个精神文件的指导下,俄罗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了公民教育课程,这是在俄罗斯高校开设的一门通识课程,法制、政治和道德教育是其主要内容,它通过教育教学过程及民主化、法制化的学校环境的影响来实现。俄罗斯历经时代变迁,综合国力大大下降,但价值观教育却一直被政府放在突出位置,不仅由于价值观教育对于培养合格公民具有深刻意义,从人的需要来说,人离不开价值观的指导,因此“公民教育”课和“社会科学”课必须开设,强化价值观教育成为各国灌输其意识形态教育的必然选择。

综上所述,作为培养未来社会合格公民的高等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因而在高校强化意识形态教育成为必然的选择。开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基于社会的需要,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在高校设置了与中国“思政课”相似的课程,国际社会普遍做法具有正当性,无一例外,因此课程设置具有合理性、正当性。各国的高校、民众基本对于价值观教育、德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都基本认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正当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