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音乐基础知识教学

音乐基础知识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音乐基础知识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音乐基础知识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音乐 基础知识 教学

一代文豪雨果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些名言都道出了音乐教育对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性。中学阶段的音乐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具备一定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们能够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和创造音乐。音乐基础知识正是通向音乐教育殿堂的桥梁,打开音乐殿堂之门的钥匙。要想更深入的学习、理解音乐作品,更好的把握、表现、创造音乐,必须掌握好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

如何更好的搞好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工作,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关心的一个大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变静为动,突出音乐的形象流动性

将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技巧相结合,突出音乐的音响性、流动感,立体化的感知学习内容。

(一)关于基本大调音阶。

1234567 这是学生们一提到音乐首先会想到的一组音阶。但是各音间准确的音高半音关系往往被忽略。我在教学中,首先利用键盘挂图让学生清晰地看到黑白键的联系与区别,全音半音的位置关系,建立起大调各音间“全全半全全全半”的音高关系。然后老师用钢琴弹奏音阶,学生听辨音高关系的变化规律,随琴轻轻哼唱。最后,辅以“柯尔文手势”来表演音阶,让学生们边用手势表演,边随琴练唱音阶。

(二)关于基本音符和拍子。

基本音符和常用拍子是识谱、学习旋律的必备知识,单纯的认音符学拍子是没有音乐的感染力的,只有将它们融进具体的音乐作品中,才会富有音乐的灵动性、生命力。

如:学习 拍子的歌曲《少年之歌》,教学中可安排这样几个环节:

1.学生听辨歌曲的节拍特点、鼓点规律。

2.通过“咚哒咚哒”的鼓点,找到“强弱强弱”的二拍子变化规律。

3.近一步理解 拍号含义: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拍。

4.随音乐划拍,体会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对比变化。

5.边划拍边演唱,感受这首 拍歌曲进行曲风格的节拍特点。

二、以点带面,把握音乐的整体完整性

在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中,结合作品,找到很典型的知识点,然后着重从这一点切入 ,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层层推进,从而更好的更完整的把握音乐作品。

《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流传很广的俄罗斯民歌。男低音独唱,用低沉浑厚忧郁的音色,表现了俄罗斯船夫迈着沉重的步伐拉纤,艰辛劳作的场面。在这首歌曲的欣赏教学中,我注重用识别、体会力度记号来展开歌曲的教学。

三、倾听感受,提升音乐的表现与创造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必须依赖于听觉。将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多变化手段和方法,紧密的围绕着倾听和感受来展开音乐教学活动,才能更好的适应音乐艺术的规律。

(一)“听谱”教学。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重视“听”音乐,一般以听为主,以看为辅,比如传统的“识谱”教学,在我的课堂教学中被称为“听谱”教学。我从初中一年级开始一直坚持听谱教学,即学会唱歌后,再教学生听唱曲谱、背唱曲谱,结果一年多下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许多学生能背唱好几首曲谱。慢慢地,他们也熟悉了音符的唱名,并能把唱名与音高很好地联系起来,而且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也并不需要教师刻意去强加给他们,他们学会歌曲后再听唱曲谱,自然很快便把握曲谱的节奏了。

(二)节奏模仿与创编。

学习基本节奏时,为加强学生的兴趣性,培养他们的节奏感,我让学生去倾听去寻找生活中的声音节奏。如时钟滴答滴答的声音,可以引出××;我们大家所熟悉的敲门的声响 ×××;维族手鼓的典型节奏常常是 ××× ;还有较难掌握的×××,可结合流行歌曲“花儿乐队”演唱的《嘻唰唰》,歌名在念时就是这个节奏;反之前十六后八的节奏就像母鸡的叫声×××。 这样的教学方式,每个学生都非常感兴趣,很快就掌握了这几种节奏。在学生熟悉了基本的一些节奏型后,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节奏创编,节奏问答,律动表演等。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深化了教学内容。

四、参与实践,开拓音乐的广阔空间

(一)开展器乐教学。

将乐器引进课堂是强化音乐基础知识教学的最佳实践活动。我校在初中二年级每个教学班开设了口琴课。学生们学习口琴演奏的过程中,对所学的音乐基础知识有一个主动地延伸,只有准确的读谱,把握好旋律的音高、节奏、速度、力度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才会提高他们的器乐演奏水平,提升学生们的音乐表现力。

(二)利用现代信息传媒。

“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提高素质”是我们的教育方向。正如著名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所说:“为了了解艺术作品,需要有崇高的爱并理解和声、旋律、节奏、声部进行、音色和细微色彩作用。”在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中,抓住音乐教学的专业艺术特色,尝试多范围多角度的教学思路,多应用形象化、直观化、立体化等生动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讲、听、说、练、演、编等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在音乐教育的愉悦中,获得更高境界的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

【1】朱名燕.M音乐教学实施指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

【2】河北省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M课程与教学论.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12.

音乐基础知识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 音乐鉴赏 鉴赏能力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058

不同的学科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而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科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给学生以知识,同时又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能力。音乐教学肩负着重要责任,首先应该教授给学生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的音乐水平更上一层楼。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关键时期,本文就培养初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展开论述。

一、培养初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性

本文结合笔者实际的教学经验就培养初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展开论述。先分析培养初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性,在使广大初中音乐教师认识到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重要性的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激励学生提升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

(一)音乐教学的题中之意

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首先是音乐学科教学的题中之意。虽然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学科素养,然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并非朝夕可就之事,需要学生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初中阶段,学生既需要掌握大量的音乐基础知识,同时又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不断提升自身的鉴赏能力。

(二)提升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要求

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也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音乐是一门艺术,不管是学生学习简单的音乐知识,还是想要在音乐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取得理想的成绩,都需要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初中学生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群体,但是学生在音乐方面的鉴赏能力却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影响了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发展,教师应该将培养初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二、培养初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生想要从更高的层次去掌握该学科的知识与内涵、提升自身的鉴赏能力,既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感悟能力。本人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仅兢兢业业的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还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与大家分享。

(一)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是进行音乐鉴赏的基础

较之于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对学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过程中,不能凭空开展培养活动,应该将鉴赏能力的培养建立在学生扎实掌握音乐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所谓鉴赏,是对作品的品评,学生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从理论的高度进行正确的评析,因此,本人建议初中音乐教师在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将能力的提升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

(二)教师的示范十分重要

初中学生的学习时间比较紧张,同时音课又未被列入考试范围内,这就导致部分学生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音乐学科学习。较之于对学生进行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通过个人的研究与探索去提升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那么教师对学生的示范就显得示范重要。为了通过有效的示范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对一些音乐作品进行鉴赏,并将自身的体会与学生分享,使学生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音乐鉴赏,并使学生掌握进行音乐鉴赏的方法。

(三)为学生提供进行音乐鉴赏的机会

对于同一首歌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而这些往往停留在感官层次,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进行音乐鉴赏的机会。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教师先应该让学生鉴赏一些较为简单的音乐作品,使学生能够快速感触到进行音乐鉴赏的内涵,提高学生的信心。再逐渐引导学生去鉴赏一些难度较大的作品,进而达到逐渐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的目的。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进行音乐鉴赏的机会,使学生的鉴赏能力得到了实际锻炼,对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四)为学生进行音乐鉴赏提供广阔的空间

音乐是一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具有较强艺术性的学科,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上文已经提到,对于同一首音乐,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观点与见解,初中学生是一个十分有主见的群体,同时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观点与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过程中,一定要为学生提供较为自由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大胆的进行想象,发表个人独到的意见。为了鼓励学生自由的进行音乐鉴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较为独到的见解,应该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这样既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同时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将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音乐基础知识教学范文第3篇

钢琴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被人们誉为乐器之王。钢琴演奏的表现力很强,只有对作品的感知达到了一定深度,演奏水平也达到了一定等级才能够将作品张力十足的表现出来。大学钢琴教学能够调高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当前的形式来看,大学钢琴教学中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学模式比较老套,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对钢琴作品的鉴赏能力差等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氛围,提高钢琴教学的时效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加强大学钢琴教学时效性的几点建议

(一)重视基础知识,完善课程设置

打牢基础知识是提高钢琴教学实效性的第一步。教学过程中要从教材出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对课程的设置进行完善。钢琴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乐器,钢琴作品中融合了宗教、文化、艺术等许多领域的内容,涉及到的基础知识非常多。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安排好课堂上需要讲解的基础内容,对基础知识课节进行合理设置,一定不要忽略基础教育。其中要包括演奏钢琴的基础技能知识,演奏钢琴的理论知识,优秀作品诞生背景以及作品中包括的丰富内涵等。教师要把握好每一部分内容在课堂上所占用的时间,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成效。另外,由于基础知识比较枯燥,学生很难在整节课堂上都保持精力集中的状态,因此要对所讲解的基础知识的顺序进行合理安排。课堂开始的前部分,学生的精神状态都比较好,因此应该用这部分时间来讲解演奏钢琴的基础技能知识。到了课堂的中间段,部分学生的精力开始不集中,教师应该利用这个时间段来讲解优秀作品的诞生背景以及作品中的内涵,这一类基础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同时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改善课堂氛围。

(二)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学方法

目前大学音乐教学中大致分为两个板块,一个板块是理论教学,另一板块是实践教学。理论教学一般都是大班型的集体课,而实践课都是小班型课堂,一般都是一对一课堂。由于师资有限,无法保证整节实践课上都有教师对其指导,导致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把实训基地设计的大一些,保证每个基地中至少有一个教师在场。在钢琴前安装大镜子,学生可以从镜子中观察自己的手势、坐姿,与周围同学对比,确认自己的基本姿势是否正确。另外,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安装先进的多媒体设备进行远程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坐在钢琴前,通过观看大屏幕就可以清晰的看到教师的演奏手法,这种方式不仅比较直观,也能够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大大提高了钢琴教学的实效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尊重学生的想法,对于突破传统方式的演奏方式要给予鼓励,使学生自由发挥,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其次,要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钢琴基础开展针对性教学,使每位学生在每节课堂上都有所收获。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这里所说的综合素养包含很多层面。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演奏基本功,这是展现钢琴课成效的直接方法,也是大学钢琴教学的直接目的。学生在练习演奏基本功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进行严格监督,对于学生在指法、姿势上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纠正,不能继续实行放任的管理模式。当然,也不能操之过急,最先训练的应该是手腕、手指、两臂的协调度,整个身体要与钢琴自然融合,之后再进行五指训练,让学生在触碰键盘中找到感觉,逐渐提高手指的敏感度。笔者观察发现,弹奏《哈农钢琴练指法》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除了培养学生的基本功以外,还要注重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对于经典作品,要讲解其创作的背景,对作品的风格、内容进行分析,学生只有理解作品的内涵,在听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发自内心的爱上音乐。可以开展主题教学,提前收集相关素材,例如,在欣赏《天鹅湖》这类经典作品的时候,不仅可以欣赏优美的音乐,还可以讲述其中蕴含的感情故事,从情感的角度来欣赏这部作品。另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演奏活动,把不同特长的学生分成一组,激发学生的演奏兴趣,培养合作能力,也可以组织小型的班内比赛、师生切磋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提高钢琴课堂的实效性。

三、结语

音乐基础知识教学范文第4篇

一、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注重环节的有效衔接

(一)科学利用基本乐理教学的规律

基本乐理教学讲求实事求是和循序渐进的规律,这对于提高高校基本乐理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有着非常关键的价值与作用,进行高校基本乐理教学时应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对高校基本乐理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进行讲解,在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基础上,突出基本乐理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学习高基本乐理知识的兴趣得到激发,对于基本乐理教学的重点予以强化,使学生能够更为轻松地掌握基本乐理知识,更为主动地接受基本乐理教学。

(二)完善基本乐理教学的体系

高校基本乐理的课程内容多样,涉及的门类多种,相关概念繁多,因此基本乐理教学过程中讲求系统性学习和系统性练习,应该将基本乐理教学建设为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通过教学来实现对基本乐理主要内容和关键知识的系统呈现,形成环环相扣、先简后难、深入浅出的教学系统,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在做到文图并茂、讲练结合的方式,达到对基本乐理教学重点的掌握,对教学难点的全面突破。

(三)注重基本乐理课程中内在的联系

进行高校基本乐理教学的过程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知识点的分散导致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此,应该鼓励基本乐理教师强化基础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能够获得扎实的基本乐理的基础,这样就可以更为有效地开发出高校基本乐理课程内部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广泛而普遍地联系来提高学生参与基本乐理教学的热情,激发他们对基本乐理教学的兴趣,更为快速而全面地把握基本乐理教学各关键,形成系统性的基本乐理基础,有利于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注重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一)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与视唱的结合

视唱与基本乐理是高校音乐专业最初的两个重要课程,在高校基本乐理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与视唱教学的有效统和,使两种教学得到相互渗透和相互提高,这有利于学生在基础和专业两个方面取得进步和发展的成果。

(二)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与练耳的结合

基本乐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练耳过程中掌握节奏、音高、分句等关键要素,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熟练高低音谱表,更好地掌握各种节拍节奏,培养学生调内音程音级感和节奏型的感觉,使基本乐理和练耳的教学得到充分地提高。

三、高校基本乐理教学中应该做到因材施教

(一)调整基本乐理教学的教学内容

在高校基本乐理章节安排上应更加注重与其专业性相结合的原则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的内容选择上不应过难,应相对简单易懂些,突出实用性,不断提高舞蹈学生对基本乐理的学习兴趣,特别对于节奏节拍的掌握,可以多给学生听旋律片段、舞蹈音乐等激发学生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中采用区别对待的方法

音乐类学生在进校之前,绝大多数都学习过一些音乐知识,有的是从小就开始学习,有的是为了考试而学习,甚至有的只是参加了考前辅导,因此,这些学生进入高校后,音乐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接受能力也明显不同。基本乐理教学中必须关注这些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的差别,采取不同的方式因材施教。对于音乐基础知识特别薄弱的,应强化基本概念的认知,甚至要采取个别辅导来强化其乐理知识,对于音乐基础知识较好的,主要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基本乐理的教学,力求使学生的基本功达成统一,这样才有利于其后续专业方向的学习。

(三)主动应用多媒体音乐课件

计算机辅助教学对于基本乐理教学有着重要的价值,由于多媒体音乐课件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视频这样的特点,因此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从而对教学对象和当代音乐教育教学(包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等)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基本乐理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多媒体音乐课件的新颖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形成对基本乐理教学的创新,起到提高基本乐理教学质量的效果。

音乐基础知识教学范文第5篇

蒲洁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

摘要:学生在音乐作品鉴赏中的情感认知程度较深,但大部分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却停留在愉悦的层面,在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

上有太多不足。社会、家庭、教师等因素都对音乐审美教育存在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因地制宜,合理施教,注重音乐基础教

育,加强训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审美教育;初中音乐;学生

初中音乐审美教育在我国并不是新生事物,在古代音乐教育中

就已涉及音乐审美教育。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

步推进,政治、经济、文化不断进步,教育事业也是突飞猛进。“七

五”计划报告,重树“美育”地位,2001 年,《全日制义务教育

音乐课程保准》将审美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强调对音乐的教育不是

简单的解释教育内容,而是有感情的参与其中的音乐学习过程。音

乐的美作用于人的思维,渗透于人的情感,音乐的美激发人对音乐

的感触与喜爱,发现音乐的形式美、内容美,最终实现音乐审美。

一、当代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教学现状

(一)初中音乐教学基本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音乐作品鉴赏中的情感认知程度较

深,但大部分同学的音乐鉴赏水平却停留在愉悦的层面,在表现

音乐和创造音乐上有太多的不足,导致这一情况的最主要原因在

于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欠缺,其次在于教师不能很

好的引导学生,不能将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技巧有机的结合,造

成了学生学习能力与音乐审美能力的脱节。

(二)师生观念对音乐审美教育的影响

音乐具有启发思考、传承文化、情感体验的功能,师生已慢

慢普遍接受这一理念,但学生更认为音乐是消遣、娱乐的大好工

具。对于音乐的喜好上有明显的趋势是学生大多喜欢现代流行音

乐,对于古典音乐和民乐则表现的兴趣很少。音乐课堂上学生最

喜欢的是音乐欣赏,而对于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学习则不

感兴趣。

教师们则根据学生的观念变化不断改变自身的教学策略,通

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大的欣赏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

的感受音乐的魅力,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最大的愉悦。教师通过认

真钻研,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充分

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和技

能技巧的兴趣,不断增强学生通过音乐表现自我的能力。

(三)社会、家庭因素对音乐审美教育的影响

无论从物质基础还是从精神支持上看,家庭对学生的音乐审

美教育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的支持与鼓励,加之学习的合

理教育,才有可能增强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现代社会媒体传播,带给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提高了

学生的鉴赏水平,尤其是学生的歌唱水平,社会大音乐环境的影

响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学习音乐教育的作用。

二、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对策

(一)因地制宜,合理施教

初中学生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处于非常重要的成长阶

段,在审美意识与鉴赏能力的培养方面,教师起着重要的引导作

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选择健康、合理的音乐作品用

于学生的音乐鉴赏课堂教学中,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学习

态度和音乐审美观。

(二)注重基础,掌握要领

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基础,只有具备

一定的音乐基础,才可能对接触的乐曲进行分析和评价,不能说

没有任何音乐知识的人就不能进行音乐审美,但具有音乐基础知

识为音乐审美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学生需要具有感知音乐与鉴赏

音乐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与创造音乐的能力,要求学生需具有

一定的音乐技能技巧,如何通过一定的技能技巧去鉴赏音乐的

美,如何通过一定的技能技巧去表现音乐的美是音乐教师在教学

中应当重点灌输给学生的,因为技能技巧知识是进行音乐审美的

重要工具。所以,在初中音乐审美教育中要注重学生音乐基础和

技能技巧知识的掌握。

(三)加强训练,保证效果

既然大部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多集中在音乐欣赏课中,

那么在整个音乐审美教学中就应充分发挥音乐欣赏课的优势,可

通过多样的音乐欣赏教材,巧妙的穿插分配,通过对学生进行内

容丰富的、有针对性的音乐欣赏,以此来训练和培养学生对艺术

作品的审美能力。

(四)培养能力,不断创新

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培养学生的表现音乐美和创造音乐美

的能力。学生在对音乐作品进行审美的过程,其实是音乐欣赏者

在遵循一定的审美原则、运用一定的技能技巧知识,对音乐作品

进行分析评价的过程。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歌唱、演

奏的过程,是对音乐作品的再发现与再创造的过程。学生通过对

原有作品的审美体验,并对原作品进行再现,不仅将作品原有的

美感传达和表现了出来,并且通过本身的表达与创造能力制造了

作品的二重美感。教师可以通过对作品的演唱技巧、演奏方法、

乐曲速度、演奏力度、伴奏等方面进行讲解与沟通,培养学生自

信的表演、歌唱、演奏及综合能力,将“用音乐表达自我”的理

念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之中,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发挥优势,事半功倍

初中音乐审美教育,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深的音乐理论知识

和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兴趣带动的审美动机,驱动学生主观上主动体验、感受和创造

音乐美。当然,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是最基本的

前提,面对这些相对枯燥的学习,给教师提出了一定的难题,教

师应掌握一定的方法与技巧,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

等大音乐环境的优势,并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作

用,运用灵活多样的教授方法,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将基础

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知识有机的渗透到课堂中,巧妙的提高学生

的音乐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3.

[2]吴跃跃.《新版音乐教学论》〔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

社,2005:9.

[3] 邓兰.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追求[D]. 长沙:湖南师范大

学,2008.

音乐基础知识教学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在音乐素质教育中是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只是不同的课程所要求掌握的音乐基础知识的程度不同。在高校开展音乐素质教育必须根据本校学生的知识水平特点确定适用的教材,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美化学生的心灵和情操的最终目的。

    让高校学生接受音乐素质教育是很有益的,这并不是培养音乐家的课程,而是丰富一个人的艺术修养的课程,音乐是最贴近最大多数学生的生活的艺术,尤其是歌曲,一直伴随着他们长大。虽然事实上他们对这个伙伴却又并不真正了解,但只要稍加指引,他们不用花费太多的精力,就能够理解一定层次的音乐知识,能够体会、理解一定范畴的音乐作品,并且有可能被这些作品所打动,从而使音乐在他们的身上产生良好的作用。

一、许多大学生误认为音乐就是唱歌,而事实上,唱歌只是音乐的一个内容,音乐并不只是唱歌

    原国家教委艺术教育主任赵讽于1990年在为蒋振环教授所著的《音乐简明教程》作序时提道,对于大专学生音乐知识的水平之低感到无比痛心。“最近看到一个调查材料,某省在八百多大专学生中进行调查,其结果是很令人吃惊的:……,第二,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不熟悉简谱,而粗通五线谱的不到百分之三;……,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是这种状况,实在不能不使我们痛心疾首。因为从小学到高中,其中至少九年应该有音乐课,但是,竟然有这么多人连简谱都不熟悉:……,那么这些在校的大专学生在大学之前到底接受了什么音乐教育呢?”与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有很大的不同的是,目前在高校就读的学生,也就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小学生,他们中的大部分在小学期间所受的音乐教育是很贫痔的,而在中学期间受到较完整的音乐教育的机会则更少。大部分学生在小学期间只上过唱歌课,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至于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就只能是非常简单的了解。进入中学阶段,课程任务更加繁重,升学率把老师和学生都压得喘不过气来,也就无暇顾及音乐教育了,在课堂上学唱歌也就变成了是很浪费时间的事,老师、学生和家长们都更愿意用这些时间去做数学练习。从这时起大多数学生所能接触到的音乐就仅限于流行歌曲了。由于流行歌曲简单、易学、并且随时随处都可以看到表演、随时随处都可以哼唱,且随时随处都能够听到的,这样的学习当然也不需要什么样的理论知识,即使是文盲、乐盲也能哼上几句,加上每个人都有一定的音乐记忆力,因此学生们只要多听几遍就能学会唱了。就象野草一样能随处繁衍,但不一定对人是有利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环境使他们形成了这样的一种观念:音乐就是唱歌。除非家长、社会为他们创造条件,特意让他们接触音乐的其他内容,否则他们无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的观点。而家长、社会能够让他们接触些什么呢?去交响音乐会听现场演奏吗?去看芭蕾舞剧吗?(而目前社会上这样的机会却又是极少的,即使有也是极少数人拥有的),或者在家中经常播放各种体裁的音乐cd. dvd吗?而很多家长自己都对这些音乐知之甚少,或者很少有时间和孩子一起欣赏这些音乐,更不用说为孩子播放这些音乐,引导他们欣赏了,如果家庭或社会能为他们提供较好的音乐环境,他们就有可能对音乐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否则他们都只能对音乐产生偏见,一方面无法真正了解音乐的丰富的内涵,另一方面,从音乐对人的素质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来说,流行歌曲也不可能代替音乐的其他形式。

    二、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是上好音乐素质教育的各种课程的基本条件

    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对于高校的学生是不言而喻的,但教育不应该偏食,应该提倡全人教育,不但要学习专业知识,还应该提高各方面的修养,因此各高校都陆续开设了音乐或美术选修课程,通过欣赏优秀的作品,来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音乐,不就是唱歌吗?”,许多人都对音乐抱着这样的偏见,他们对音乐知之甚少,大学生中也不泛这样的观念。其实,音乐每时每刻都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经意或不经意地环绕着,因为太普遍了,以至于我们可以充耳不闻。让学生真正理解艺术,为学生开启一扇从未发现艺术之窗,才是艺术教育的目的,艺术教育应该是面对每个人的,而不应该只是属于兴趣爱好者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了解音乐的真正内涵,怎样才能让他们更容易理解音乐作品,从而得到这种艺术的滋养和熏陶呢?要看懂一部文学作品,首先要识字,音乐作品也是一样,要想欣赏音乐作品,首先要对音乐语言有一定的了解。

    高职院校的音乐课程通常包括《音乐赏析》、《合唱与指挥》、《电脑音乐作曲》、《歌曲写作基础》等等,无论哪一门课程,都离不开音乐理论基础知识,所以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在音乐素质教育中是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只是专门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课程所要求掌握的程度较深,而其他课程所要求的程度较浅。以下从上述课程与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阐述。

音乐基础知识教学范文第7篇

学手段;基础知识;引导;

音乐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9—0040—0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如何体现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和教学观,是我们每一个音乐教师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一谈对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实现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为此,我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适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时,我没有采用领唱或带唱方式将这首歌教给学生,而是在播放音乐的同时展示生活中感人的爱心画面,诸如抗击非典、抢险救灾、希望工程及扶贫场景等,让学生在极富感染力的生活场景中感受爱心的力量,由此产生学唱这首歌曲的强烈欲望。这种巧妙精彩的新课导入,引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是音乐教学成功的关键

恰当、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是音乐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运用情感教学模式,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引发学生兴趣的内容,把握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需求的结合点,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如,在进行古典器乐欣赏时,先让学生欣赏二胡、三弦及笛子、扬琴等乐器的演奏,使其获得亲身感受体验 ,再让学生观看课本插图,并提出一些相关问题:1.谁能说出这些乐器的名称?2.这些乐器你们在哪里见过,它们的用途各是什么?3.你会使用哪种乐器?4.你最喜欢哪一种乐器?组织学生通过小组、个人抢答的形式,让学生人人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生通过“听”、“看”、“想”、“动”、“说”等一系列活动, 从而了解了各种乐器的名称、特征、用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体验各种器乐的美妙之处,进而认识音乐艺术之美。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对各种器乐的学习兴趣,而且激发了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三、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音乐教学的重点

对于音乐教学来说,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后,学生才有可能对音乐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才有可能真正地提高音乐素养。音乐新课程对教师的基本功要求更高,对学生掌握音乐知识、技能的要求更为细化。“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这是音乐教学重要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的体现不是利用各种先进的视听设备变着花样让学生去听,而是要在歌唱、 演奏及创作等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参与听觉体验,发展学生的听觉能力。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音乐实践为目的;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鼓励音乐实践和创造。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没有了知识的支撑,就谈不上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因此,让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新课程背景下音乐课堂教学的重点。

音乐基础知识教学范文第8篇

音乐基础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唱、发声技巧、乐理知识的掌握等专业知识。培养这些专业知识就是强化学生的读谱能力以及演唱能力。在对这些能力进行培养时,老师应该结合典型的音乐作品进行示范教学,使学生可以理解音乐中的内涵,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以及对音乐情感的诠释能力。这样的教学和传统的音乐基础教学不同,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音乐课堂生动有趣。所以应该改变传统的音乐基础教学的方向,重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走出传统的音乐基础教育误区。在音乐课堂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主学习,做到主动地学习专业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这样长期下去学生可以很好地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在音乐课堂中学生可以把自己对音乐情感的理解方式、音乐节奏的掌握方法、特殊的记谱方式等自己开发的音乐学习方法带到课堂中去,和老师学生共同交流学习心得,分析音乐学习方法的利弊。所以在确立音乐基础教育的方向时,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作为目标,使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把学到的音乐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二)传统的音乐基础教育模式的更新

在新时期的音乐教学中,可以采用其他国家先进的音乐教学手段,推进现代音乐教学的快速发展。新时期的音乐教学注重音乐情感的培养,发挥学生自身的音乐潜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学习音乐专业知识。传统音乐基础教育应该借鉴新时期的音乐教学模式,使音乐基础教育得到长远的发展。传统的音乐基础教育都是以示范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忽略了学生自身对音乐的感受,把教师的音乐思想强加给学生,使学生被动地接受而忽略了学生自身个性特征的发展。音乐是通过自身体验来获得知识学习的一门艺术,所以学生的自身感受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教学往往忽视了音乐教学的这种本质。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应该通过自身的感受来理解音乐中的含义,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音乐中的情感,不断积累音乐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音乐专业素质。老师也应该针对学生自身的感受,不断改革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舒适温馨的教学环境,建立相应的音乐教学评价体系,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音乐基础教育教学中放松自己,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三)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

音乐的教学一方面要求学生自身的体验,另一方面还要求老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一个优秀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学习音乐知识,并不是一味地传授,而是传授给学生正确的自我学习方法。所以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决定了教师对音乐基础知识教学的质量,可以为学生学习音乐基础知识提供良好的保障。教师不光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好的专业素质,在传授音乐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具有较强的综合技能,应该被学生当做好的学习榜样。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艺术家,可以为学生带来艺术上的感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教师对音乐的理解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应该深刻了解音乐的内涵以及其中的感情,把这些感情内涵正确地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在音乐感受和审美观上得到双重的提升。音乐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正确的音乐学习技巧,辅助学生在自身感受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对音乐进行学习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学生的音乐个性特征,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

(四)对学生音乐个性特征的培养

在传统的音乐基础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枯燥乏味的音乐教学模式严重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新时期的教育理念就是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为了适应新时期教学理念的要求,应该不断更新音乐基础教育的观念在学习基础知识以及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音乐个性特征。由于每个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和对技能的学习方法不同,导致了每个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有差距,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也不尽相同。所以老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开设不同的音乐课程,使学生可以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有的学生在读谱方面很有优势,这时候老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一项特殊能力进行培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有的学生有天生的好嗓音,老师应该为这一类学生布置多种类型的歌曲演唱练习,使学生可以很好地利用自己天生的好嗓音,加强声带的练习使自己可以适应任何类型的歌曲演唱。有的学生则是对音乐的理解能力特别强,这类学生往往是感情非常丰富的人,所以老师在设置音乐课程时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布置多种情景的音乐练习,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内心情感,用他们敏感的音乐感受能力更好的诠释音乐中所表达的感情。针对这些有个性特征的学生,老师应该在平时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他们在音乐方面的个性特征,并充分利用他们的个性特征开展音乐基础教育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教师应该给予这些学生一定的辅导帮助,提出合理的学习建议,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自己的个性特征,使他们在提高自己专业素质的同时,不断发展自己的个性特征。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