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内容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内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内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内容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安全问题是目前发生在我国高校的常见重要问题,实施安全教育对于在校学生尤其重要。国内研究者对此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根据大量文献资料,从安全教育的定义、内容、存在的问题、对策四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了总结,探寻已有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分析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预测高校安全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关于安全教育定义的研究 

一般说来,关于高校安全教育有着统一规范的定义,所以关于安全教育的定义研究是非常少的。如古月娟、白海琦认为 “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指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以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与法律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大学生在校期间以及步入社会面临的安全问题为主要内容,以已涉及大学生的安全问题为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安全防范知识、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使在校大学生系统地掌握安全知识和防范能力。”这一点黄维平、韦帮得也是认同的。而王能武认为“高校安全教育是指高等学校为维护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各种安全教育与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法律法规、学校安全规章和纪律、安全知识与防范技能的教育与管理活动。”总的说来,高校安全教育定义研究侧重点不同,但这些研究主要认为高效安全教育是指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为了确保在校大学生生活环境、心理环境等的安全而运用一些教育方法而实行的教育措施。 

二、关于安全教育内容的研究 

关于安全教育的内容的提法很多,很多研究者将安全教育内容分成不同的点,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一)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分为三点 

古月娟、白海琦在提出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即认为大学生安全教育主要包括网络安全、心理健康安全和文化安全。 

(二)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分为四点 

张玉华、袁成龙提及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为:“国家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心理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相比狭隘的高校安全教育,张玉华、袁成龙已拓宽了安全教育的内容,也把国家安全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体现了对国家安全的重视,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意识。另外,孙光辉也将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分为四点:“社会注意荣辱观教育、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教育、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现代社会科技发达,交通事业的进步,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交通安全教育与消防安全教育也越来越重要所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分为五点 

姬学民认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基础知识教育即有关安全的基础知识的教育、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教育、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法纪法规是为规范人们的行为,打击不法分子制定的。教育大学生学法、知法、懂得依法办事。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通过法纪法规学习,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所以安全教育中应该包含对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教育。 

(四)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分为六点 

李晓明认为:“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心理安全教育、网络安全和道德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规章制度教育。”各高校近几年都非常重视制度建设,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在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保障学生的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总有学生违反了这些 规章制度,从而造成了一些安全问题,因此,对学生的规章制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杨绪霞,薛刚认为,高等安全教育包括国家安全教育、人身财产安全防范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和心理安全教育。二者都将安全教育的内容划分的更细更全面。 

三、关于目前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的研究 

袁健认为目前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安全教育的内容不够,学生安全教育形式单一且缺乏创新。大学生安全教育运行机制不完善且没有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内容不够全面且教育形式单一,导致了高校安全教育的一系列问题。张玉华、袁成龙也认为,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大学生安全教育运行机制不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施只是走过场,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不够完整。谭汝媚认为当前高校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体制不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大学生减灾和避灾自救能力相对匮乏,网络安全问题突出。宋江浩认为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网络化发展趋势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问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相对薄弱;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问题,校园外来人口增多,校园住宿条件等都会影响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问题,校外人员参观、访问等也给高校安全教育带来问题;高校扩招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的问题,在校生人数众多,层次多样,使得校园也更加复杂,安全教育的问题也就更多;交通安全、性安全等也影响校园安全问题。王能武对上述观点也是认同的。 

研究者罗列了很多高校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其中目前高校对于安全教育的重视不够是导致一些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高校只有在对安全教育有了足够重视的情况下才能搞好安全教育;另外,研究者也看到了由于社会问题而引发的一些新问题如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性安全教育等,有利于高校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四、关于高校安全教育对策研究 

高菲提出高校安全教育的对策为: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制意识;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袁健认为切实提高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大学生安全教育必须步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建立健全大学生安全教育运行机制;采用多种途径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张玉华、袁成龙认为提高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认识;加强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组织领导;建立大学生安全教育运行机制;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三进”工作即安全教育进宿舍进课堂进校园网络。 

谭汝媚认为高校党政领导应给予足够重视,加大安全投入,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将安全教育纳入高校课程教学计划;加强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和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强网络知识安全教育。宋江浩认为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完全教育;加强对学生宿舍的安全管理;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加强对高校学生防盗窃、防诈骗安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王能武认为:动员各方面力量,切实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高校安全教育法律法规,为高校安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安全教育应突出重点,注重教育效果;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编写安全教育教材,开设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姬学民认为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使之规范化、制度化;以案说法,有针对地教育;突出重点,有区别地教育。陶娟提出:首先要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切实提高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其次,精编教材,规范教学。精编安全教育教材,将安全教育纳入正规的教学管理中,利用已有的教学体系,强化安全教育。再次,突出重点,提高实效。抓好安全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如专业保卫队伍,辅导员队伍,学生骨干队伍;转好重点学生、重点时期和重点场所的安全教育。接着,创新形式,寓教于乐;关注心理,爱护学生;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李晓明认为: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平安氛围;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安排学时,开设课程;明确内容,选编教材;设立心理咨询室,加强心理辅导。 

研究者对于高校安全教育建议主要针对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提出,宏观方面与微观方面都有涉及,但是具体可行性意见却不够。以后的研究可能会针对时展所出现的安全教育的新问题,进行非安全教育定义,而是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安全教育措施的研究,而且这些研究也会越来越重视其实用性。 

 

参考文献: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内容范文第2篇

(1)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学生成长是全面、系统的,拥有良好心智、健康品行是校园教育追求的目标,也是个体成长的基础,健康心理是学生个体心智健全、品行良好的前提,因而是最重要内容。屡发高校心理疾患诱因的悲剧案例,告诫我们应深刻认知心理健康教育在安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紧迫性。部分高校管理者和学生工作人员片面理解和认知心理健康教育,“心里有病”才应接受教育,而不认同心理疾患广泛性长期特点。另一错误倾向认为心理教育应归属德育教育,无须单列,主观忽视其重要性,当安全事故发生,惨剧悲人之际才悔之晚矣。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上升趋势明显,表现形式多样,如焦虑、恐惧、忧郁、冷漠、偏执、暴躁、消沉等,情绪色彩和偏激行为十分强烈。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存在诸多问题,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空泛、教师缺乏必要的系统培训、管理者和学工人员主观上的轻视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心理教育效果。物欲横流的社会,激烈如战场的就业环境,各种学习、生活压力,个人成长过程中不良因素导致的其它压力等原因,使在校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趋势近年来伴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水平提升在高校体现愈发明显和突出。高校要特别重视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态和完整人格,具体的开展环境适应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健康人格教育、心理卫生知识教育、挫折应对教育以及心理疾病防治教育。真正做到打开心门,促进成长。

(2)法律知识教育。法是规则,是行为规范,贯穿个体成长、发展之漫长人生历程。法也是保障人之基本权益的最好武器。高校学生拥有良好的法制意识和系统法律知识,对人身、财产权益的保护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规范个体行为,维护校园秩序,创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生活学习环境同样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对大学生开展法律知识教育,符合当今法制社会建设主流,符合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规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法律知识教育应从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入手,例如:《宪法》、《选举法》、《民法》、《刑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国防法》、《都扑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内容的法律知识教育。要充分发挥高校公共基础课、法学基础课及相关法制教育专题讲座作用,坚持课堂教学和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结合,通过各种形式的专业实践活动和法律实践活动来推进法律教育,积极谋求与学校所在地公、检、法机关建立关系,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多形式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

(3)安全知识教育。尊重生命,保障生命,未雨绸缪,防患未然。高校对在校学生的生命、人身财产安全有天然的责任、义务,高校管理者和学生工作者应该通过自己的工作实现为学生成长发展营造安全环境的目标。上海商学院火灾案、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凶杀案等案例都是血的教训,惨剧提醒我们,安全教育有没有为学生提供更好技能、方法以规避伤害、保护自己?有无前期预防工作和避免伤害的发生的预案?安全知识是否欠缺?面对突发事件如何防范、处理?我们应该加强安全教育。通过安全理论知识教育增强学生防范意识。开展消防安全实操,进行地震疏散安全演练,进行交通出行安全教育,教授学生防火、防电安全技能,灌输用水安全观念,对学生进行防盗、禁毒、防雷、防骗、防人身伤害安全教育等等内容,形式可以多样,但不能流于形式,内容可以渐进,但一定兼顾全面。

(4)校纪校规教育。校纪校规教育是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接受的教育,是法律规则在校园的延伸、体现,两者在强制力和规范性上有差别,但对学生的纪律观念养成、安全行为习惯养成有着积极意义。当代大学生首先应是一个成人个体,应通过法律知识、校规校纪学习,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知道自己的行为有底线不能逾越,这对学生成长和未来发展都大有裨益。因此,在进行法律教育、安全教育同时,必须建立和完善学校教学、生活、管理等各方面的规章制度,把法律规范具体体现在校园校纪校规中。

(5)网络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是新兴话题。网络安全教育刻不容缓。我们应主动出击,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借助校园网及其之外的其他网络工具,规范高校学生网上行为,传播先进文化,加强正确舆论引导,使大学生在这种先进文化氛围中学会思考和反思,完善自己,科学使用网络。同时,丰富网络载体,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驾驭网络,而不成为网络奴隶。创新网络教育形式,对“网瘾”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辅导,主动关注和关心其学习、生活,谈心、交流,从而避免误入歧途,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二、加强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途径

(1)深化认识,形成齐抓共管氛围。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目前高校管理体制下主要依靠高校党、团组织、学生管理机构、学生工作者等各个部门,是一种从上自下,多层多面的齐抓共管格局。这要求高校各层级、机构都必须对高校安全教育重要性和高校安全教育意义有深刻认识,并在操作层面形成共识。在共识基础上,加强行政管理,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形成高校各级各层齐抓共管的安全教育氛围。

(2)建立安全教育运行机制。为使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仅仅依靠保卫部门或者辅导员的工作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健全安全教育运行机制。首先应建立安全教育领导机构,确定内容,制定计划,考评效果。其次是理顺安全教育体制。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在教务部门指导下开展工作。再次是建立完善保证安全教育工作有效运行的系列制度。最后是明确安全教育基本载体,主要是系统足量的课堂教育与各种专题讲座及安全教育活动相结合,从而使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全面得到落实。

(3)专业教育中融入安全教育。高校应将安全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到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中去,在各专业系设置校园安全教育内容的课程可以考虑,有条件,可以下设教研室,具体负责安全教育课实施工作。将这一举措纳入教学评估,及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选派教师走出去进行有关培训、学习、交流;开展安全教学研究,将成型成果进行推广,进而推动安全教育课程实施。

(4)依托有效载体。高校安全教育成功经验证明,做好这项工作特别要发挥高校思想教育阵地作用,利用思政教育工作体系和优势,加大安全教育工作宣传力度和深度,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因人因事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有关课程和教学环节中由任课教师结合课程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宣贯,如在建筑行业宣讲有关人身伤害安全知识内容、在水利专业教育同时宣讲有关《水法》知识内容等。

三、结束语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媒体;安全教育;创新;问题;对策

一、新媒体的概念以及应用现状

当前对新媒体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从广义上讲,新媒体指的是与传统媒体相对应的新型媒体形式。常见的新媒体形式有网络交流平台、网站,微信、微博等自媒体,但新媒体也包括很多其他类型,需要注意的是,新媒体本身与传统媒体之间有很大不同,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新媒体当前在社会很多行业中都有应用,比如教育事业、卫生事业等。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整个社会各种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信息产业的发展也更加迅速。在教育领域加强对新媒体的应用,是当前高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加强新媒体的应用,对于高校的教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很多高校的教育管理者都意识到新媒体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意义,开始加强新媒体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这使得当前的高校教育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比如当前各个高校都开通了官方微信、微博等平台,增加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校领导之间的沟通,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可以得到及时反映,也便于教育管理者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理。

二、新媒体对高校安全教育教学的作用以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新媒体对高校安全教育教学的作用

安全教育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安全教育很多时候是一种比较枯燥的理论性教育,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厌烦的情绪,而新媒体的出现以及发展,拉近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让很多高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突破了传统的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界限,使得不同区域内的学生都可以积极进行交流和沟通。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其成本也低很多,快捷性和同步性较高。在高校安全教育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新媒体的应用,使得学生在安全教育学习过程中可以从多方面接受信息,从而不断提高高校安全教育水平。具体说来,新媒体对高校安全教育的作用有两个方面。

(1)新媒体的出现为安全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

安全教育是一种即时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安全知识应用能力,从而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可以对各种安全问题进行预防,防止自身受到人身伤害。新媒体的出现,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就是快,而且形式多样。当前出现较多的网络媒体本身具有一定的虚拟性,使得学生可以利用多种平台进行安全学习,高校学生可以选择的范围比较大,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新媒体的多种形式,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并且可以利用新媒体参加各种安全教育实践活动,换言之,新媒体的出现为高校的安全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丰富了安全教育的资源和内容。

(2)新媒体有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将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新媒体的出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各种新媒体的应用,往往需要学生自己对各种学习资源进行查询、了解、学习等,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信息化时代和背景下,高校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学习,不能完全依靠教师的讲解和引导,更多的时候需要学生自己学会如何进行各种信息的查询以及独立自主地学习,并且要学会如何将这些信息应用到实处,从而使得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避免出现安全问题。

2.高校安全教育过程中对新媒体应用存在的问题

(1)对新媒体应用的认识存在问题

在当前的安全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育管理者对教育过程中新媒体应用的认识存在偏差,这是导致高校安全教育质量受到影响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高校的安全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理念比较陈旧,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向学生传输一些理论性的知识,比如安全小常识、如何应对各种安全问题等,真正的实践性教学不够,对新媒体的应用也不够,没有意识到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新媒体教育的重要意义,因此导致学生对安全教育宗旨的理解不够,也不能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各种安全隐患进行规避。究其原因,是由于在高校安全教育过程中对安全教育与新媒体应用进行结合的认识不到位,因此导致高校安全教育过程中各种现代媒体的应用不够,甚至没有对各种新媒体进行应用,导致学生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习变得更加呆板。

(2)对新媒体应用技术掌握不够

在当前的安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新媒体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不够,使得安全教育过程中不能将新媒体融入到课堂中,比如安全教育可以利用网络教育平台进行网络教育,可以利用微信或者微博平台进行推送,每日推送一些与安全教育相关的小知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也能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过程中有效地识别各种安全威胁,并且进行积极的预防。但是在实际的安全教育教学过程中,高校对这些新的媒体形式的应用还不够,应用的技术也不够成熟,因此使得安全教育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兴趣度不高。

(3)缺乏双师型教师

教师是对学生进行引导的重要力量,当前很多高校的安全教育教师队伍力量还比较薄弱,教师自身对新媒体的掌握能力也不够,比如有的教师的思想观念比较传统,认为新媒体教育带来的效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对新媒体进行应用与结合的掌握程度不够,还是习惯性地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而不能结合新媒体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缺乏双师型教师是当前高校教育过程中的一个显著问题。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安全教育体制创新

1.加强对新媒体在教育过程中应用的认识

安全教育的主旨是要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应对能力,能够在生活和工作学习中辨识各种安全隐患,并且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应对。长期以来,高校的教育教学模式都比较传统老旧,传统的教育模式一般都是教师单纯地讲解各种理论性的知识,尤其是对于安全教育而言,其本身的理论性就比较重,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会让学生觉得课堂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兴趣。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数字化和信息化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因此在安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传统教育理念,加强教师对新媒体教学意义的掌握和了解,从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新媒体进行高效教学。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要定期对教育教学人员进行相应的宣传,宣传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知识和理念,对新媒体教学的优势以及特点进行宣传,从而在潜移默化过程中促进教职人员的思想逐渐转变,促进包括高校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在内的所有教职人员能够加强对新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从而为现代化、信息化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在高校未来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组建专门的安全教育队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语言应用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和针对性的解决,利用新媒体的特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安全教育的宗旨。

2.在高校安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新媒体的应用

安全教育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教育,对于学生的人身安全保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安全教育过程中,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要加强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进。首先,要加强新媒体资源的整合,在高校安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新媒体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有效地提高对各种新媒体资源的利用效率。比如对新媒体平台进行利用,加强高校安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各种新媒体的应用频率;比如在高校安全教育课堂上规定必须要使用多媒体教学,并且要对实施情况进行考核,以提高新媒体平台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再比如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加强对各种电子资源的利用,使得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书、电子课件等形式,对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和学习。这些方法都是高校安全教育过程中比较常用的方法,都与新媒体有紧密的联系。

3.加强高校安全教育师资队伍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

在高校安全教育过程中融入新媒体教育,需要高校安全教育师资队伍提高自身对新媒体的了解程度、应用能力,从而使得高校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应用新媒体对传统的安全教育进行变通管理,与安全教育课程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加强高校安全教育教师对各种计算机技术、新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的掌握以及操作能力,是当前高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在教育过程中,要组织高校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参加相应的培训,比如加强教师对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各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网络媒体技术等方面的了解,使得高校安全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地应用各种先进的媒体和技术。在对高校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还应该要定期组织高校安全教育师资队伍进行讲课交流,可以开展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让教师能够对彼此的思维方式、讲课方式中的优点进行有效的借鉴和学习,在相互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使得高校安全教育师资队伍的能力得到提升。

四、结语

高校安全教育是为了不断提高学生对安全威胁的掌握和预防的能力,便于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能够对自己进行保护。高校安全教育过程中,新媒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对高校安全教育水平的提升有重要促进作用,在高校安全教育过程中,应该要积极促进新媒体资源的配置和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应该要根据课程以及教师的个体差异,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了解安全教育在高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加强教师对各种新媒体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从而不断提高高校安全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1]陆锦冲.关于高校安全教育新内容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04).

[2]张岳君,陈锦,刘志伟.新媒体环境下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路径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7).

[3]李峰.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J].教育与职业,2009(12).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安全教育;事故原因

一、背景

2005年5月2日某某大学一位学生在长江荆江段涉水,不幸滑落深水中,溺水身亡;2009年10月17日和2010年10月5日同一学校又发生两起溺水事故。据调查,这三起学生意外溺水事故都是班里几位同学一起到江边游玩,一时兴起而涉水造成的。2005年11月2日15时许,北京市林业大学一栋学生宿舍楼发生了爆炸起火,一男一女两名研究生在大火中丧生;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一栋女生宿舍楼发生火灾,4名女生在消防队员赶到之前从6楼宿舍阳台跳楼逃生,不幸全部遇难;2003年11月24日,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一栋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造成41名外国留学生死亡,近200人受伤,其中有中国留学生46人烧伤,11人死亡;2006年1月8日菲律宾马尼拉市北部大学区的一栋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8人被烧死……。这些事故的发生,暴露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反映了高校校园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同时,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更有义务和责任确保高校校园的安全,努力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学生的成才和全面发展,在科教兴国、实现创新型国家中做出更大贡献职称论文。

二、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共性原因分析

安全科学有三条公理性基本观点,即任何事故都是原因的,任何事故都是由“人”和“物”两方面原因引起的,事故的严重程度和事故发生频率间存在“三角形”分布规律。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场所及其“物”方面原因可能完全不同。但是,从事故原因的深入分析中可以发现有三点是共同的,即事故相关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这三点是事故的间接原因)。根据海因里希(Heinrich)的事故“三角形”理论,这三个共同点间的关系为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可以产生两个结果,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而人的不安全行为一部分直接导致了事故,一部分又导致了物的不安全状态,不安全状态再引起事故的发生。

三、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高校的安全意识普遍不强,安全观念相对比较落后。就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能力都难以令人满意,更谈不上安全习惯。在教职工中也普遍存在学生安全就是治安和消防的片面认识。这种现状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意识到学生安全事关高校全局,没有学生安全,高校校园稳定就失去了基础,而高校的安全稳定对于社会安全稳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学生安全涉及面广,包括健康、饮食、交通、学习、心理、恋爱、校园安全与社会安全等。出现安全问题的原因也纷繁复杂,有自然方面的,比如地震、海啸、台风、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等等;有社会方面的,比如社会治安、交通、国内社会矛盾和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矛盾与冲突等等;有学校管理与服务方面的,比如消防隐患、饮食卫生差、教学设施和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等等;有家庭和个人方面的,比如家庭经济困难、与家人感情不睦、个人学习压力、升学就业压力、恋爱和婚姻困扰、交友困扰、网络成瘾等问题都可能引发个人安全问题,个人安全问题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群体安全甚至社会安全。因此,必须加强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研究和探索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任务紧迫而重要,也只有开展好在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才能有效预防和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通过对高校学生事故共性原因的分析,我们得到事故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事故相关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因此,高校安全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现代安全理念教育

从对事故的统计分析发现,在各种伤害事故中,不安全事故只占4%,不安全行为占96%。在所有事故中只有2%是天灾,98%是人祸,由此可见人的意识和行为在日常生产和工作中至关重要。要消除不安全行为,就必须有正确的安全意识和行为、态度,需要从思想上、意识上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在科学技术进步、文化繁荣和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将“安全第一”、“安全至上”、“安全超越一切”的理论,即“安全第一公理”牢固树立在广大师生心中。“安全第一公理”的实质就是安全高于一切,其目的就是以人为本,人命关天,把关爱生命,珍惜人生,保护人类从事的一切活动的安全与健康放在首位,放在超脱一切的位置。因此,必须加大安全理念教育的力度,在校园中形成一个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树立“以人为本”和“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培养出具有本质安全化的素质的人才。

对广大学生进行现代安全理念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大学生的安全素质,这对于提高其走入社会安全生存具有基础性意义和战略性意义。大学生应具备的安全素质不仅包括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还包括安全伦理、情感、认知、态度、价值观和道德水平以及行为准则等。

(二)法制观念教育

作为培养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应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为社会输出的人才应是懂法、守法、执法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以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从而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特别是要加强大学生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除在法律课、德育课等必修课中进行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外,在其他课程教学及安全教育中也要对大学生进行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如:《宪法》、《刑法》、《安全生产法》、《国家安全法》、《保密法》、《消防法》、《游行示威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以及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知识教育,使学生懂得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分清犯罪与非罪的界限,了解道德、纪律与法律的关系,明确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做,并能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和自身的利益和权益,与犯罪行为作斗争。

(三)安全知识教育

安全知识教育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基础安全文化知识,是指提高大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应具备的安全文化知识。例如,起居安全、一般用电安全、交通安全、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及避灾和逃生等。这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都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存素质。二是专业安全文化知识,是指从事各类生产活动和科研活动时所具有的安全文化知识。例如,化工安全技术、矿业安全技术、冶金安全技术、消防安全技术、建筑安全技术、运输安全技术、机械安全技术、科研实验的各类安全防护技术等。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生活常识和安全防范的基本知识,增强安全防范的意识和能力,既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也可以在危险时更多地帮助周围的人。

(四)安全防范、自我保护的知识教育

增强学生的安全及防范意识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高校要教育大学生懂得安全防范自救的一些基本知识,如熟记火警“119”、匪警“110”等报警电话号码,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或自己、他人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或侵害时,要立即想办法报警,如无法报警,要能沉着冷静地寻求自我保护和自我解救的方法。大学生还应懂得一些基本生活常识,如使用灭火器等知识。总之,在校内,学生特别要加强宿舍以防火为重点的安全防范,了解掌握防火、防盗、防骚扰等知识以及防受骗、防食物中毒、防意外事故等常识。更要掌握在校外防抢、防受骗、防流氓滋扰、防交通事故、防意外事故等常识。教育学生遵守校纪校规,不到偏远地方游玩,出游最好结伴而行。在人际交往中,特别是女生在与异往中,更要注意保护自己。学校在安全教育及日常管理中应经常不断地给学生讲授这些知识,警钟长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及自救的知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傅贵,李宣东,李军.事故的共性原因及其行为科学预防策略[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2).

2、田毅,潘洪江,张福喜.高校学生安全工作体系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国青年研究,2007(6).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内容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大学生,安全,预防,机制

 

一、高校的安全稳定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保障,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

1. 安全是人类生理之外的最大需求。大学生健康成才需要安全保障。

2. 维护高校的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高校是育人场所,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社会结构中具有特殊地位,历来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新时期维护高校稳定,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稳定的中心问题,确保高校的稳定,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

3. 维护高校的安全稳定,是高校的法律责任。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各高校有责任维护教学、科研、生活秩序和安定团结的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十二条、三十条、六十四条等对单位的安全管理、学校应急知识教育义务、有关单位的法律责任做了详细规定和要求;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部门法规高等学校,规定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要制度化、法制化。

二、目前高校学生的安全稳定状况

1. 高校内的治安环境比较复杂,治安、刑事案件发案呈上升趋势。2006年学生意外伤害保险赔付共21.82亿元,校方责任赔付将近1亿元(目前校方责任险覆盖面只有10%左右)。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免费论文。云南大学“马家爵”事件等一系列悲剧在高校和社会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 高校周围的治安状况。自2005年6月6日公安部会同教育部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侵害师生人身财产权利的刑事案件1万余起,查处治安案件2万余起。中央综治委委托国家统计局进行的2005年全国群众安全感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学校周围治安秩序状况“好”的仅占44.3%。

3. 网络安全形势严峻。信息网络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应用,已成为高校师生员工教学、科研、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网络也带来了影响校园稳定的负面因素。尤其是网络的平等性和虚幻性给校园带来了无序,甚至造成部分大学生对法律和社会道德的践踏和背离。

4. 高校安全事件信息交流和通报渠道不畅通,处理经验积累不足,管理缺失。由于各类重大安全事件的特殊性,高校在处理上的惯例是:不宣传不交流,从而使得很多事件并不能很清晰地成为案例,在各高校间得不到充分的交流,直接造成了社会、学校及相关人员对此类事件的误解,管理上缺失的教训和应对经验得不到交流借鉴、积累。

综上所述高等学校,正确预防学生各类安全事件、违法案件的发生,结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预防机制,对于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创建平安校园、构建和谐社会和维护国家政治安定具有特殊意义。

三、建立健全学生安全稳定预防体系

(一)建立完善的预防制度,形成工作的长效机制

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是一项长期地、艰苦细致的工作,首先要建立一系列健全的安全制度,如安全隐患排查报告制、应急处置预案制、安全工作研究制、安全工作考核制、安全工作巡查制等,并使各项制度得到落实,这样校园安全稳定才有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学生防范意识,提高防范技能

1. 安全教育点面结合,注重教育效果。加强学生安全教育,要做好“四个重点,一个全面”。一是抓重点人的安全教育。如对经常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要进行重点教育。二是抓重点场所的安全教育。如对防火、防爆有一定要求的实验室,要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三是抓重点时期的安全教育。重点抓好新生入学时的安全教育、节假日期间安全教育以及学生外出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生离校之前的安全教育,防止各类事件的发生。四是抓重点载体的安全教育。网络是目前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载体,加强学生网络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等,使学生规范网络行为高等学校,合法上网,懂得在网络中保护自己,避免上网受骗等也是重要的安全教育内容之一免费论文。五是抓全体学生的全过程安全教育。安全教育要逐步走向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轨道,纳入正规的教学管理中,列入教学计划,保证一定的授课时间,使教育覆盖全体学生,并且贯穿于大学生在校的全过程。

2. 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与学生特点相结合,按照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时代的原则,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乐于参与的安全教育活动,利用发生在学生中的案件、事故进行教育。

3. 加强学生安全技能培训和实践演练。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提高安全文化素质,营造浓厚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4.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全面发展。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各种心理教育,达到排除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目的。其次,提高心理素质高等学校,是要把安全教育与心理咨询结合起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教育。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内容范文第6篇

>> 关于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反思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探讨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基本内容探析 论公共安全教育 公共安全教育:高校学生工作的新视点 关于加强公共安全教育的思考 西方公共安全教育的启示 略谈小学校园公共安全教育 媒体责任与公共安全教育 福建:公共安全教育读本纳入免费教科书 成人高等教育中的公共安全教育和管理探索 谈素质教育中易被忽视的公共安全教育 传媒在公共安全教育中的功能定位 新形势下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研究 重视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 实施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的路径 中美日高校安全教育的对比研究 加强中小学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六个一” 公共安全账单 《关注公共安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0-08-17/2012-09-20.

[7]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Practical Information On Crisis Planning:A Guide For Schools And Communities[Z].2003-05.

[8] Stanford puter Security User Awareness Training [EB/OL].,2010-05-03/2012-09-25.

[9] 沈霞娟,宁玉文,高东怀.美国高校信息安全教育探析及启示[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1):111-113.

[10] Princeton University.OA Trips & Activities[DB/OL].http://princeton.edu/~oa/trips/index.shtml,2011-12-12/2012-09-01.

[11] 尹晓敏.美国如何加强校园安全管理?[J].中小学管理,2007(4):52-55.

[12] 王沫,石佳.美国高校安全教育及启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3):89-91.

[13] 谢兴华.高校安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14-216.

[14] 吴春梅,刘晓杰,石绍成.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中的自身安全与社会安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09-113.

[15] 黄迎乒.大学安全教育、学生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7(5):179-182.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内容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9-0037-02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作为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实现的具体化,其教育内容的合理性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教育内容可以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的顺利建设。为了能够有效地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因此如何采用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生命安全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高校的学生时常会出现因受失败或者挫折的影响而使得他们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出现不平衡,从而导致其对自己生命的轻视,更有甚者出现终结生命的可能,同时也有可能威胁到其他无辜学生的人身安全。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将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到教学中。

1.加强生命安全意识教育。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意识方面的培养,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起点。进行生命安全意识教育就是为了能够帮助高校学生对生命的真正理解和正确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可以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尊重生命所赋予的一切,同时还可以形成主动的生命安全维护观。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方面的教育,使高校学生懂得拥有生命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清楚生命来之不易,要求同学们能够善待父母赐给的生命,用一颗珍爱的心去领悟生命的美;生命是需要尊重的,但生命并非是十全十美的,大学生不仅需要接受完美的一面,同时也需要明白自身的诸多不足,只有这样才能够体会到生命存在的价值。

2.全面拓宽生命安全教育的途径。学校可以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情景剧或者其他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的思想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让大学生可以通过了解生命来更好地尊重生命,使同学们树立起良好的人生价值观,有效地提升自身的生命质量。全面加强审美教育,通过美育来促进高校学生自身的生命价值体验,以美的环境来熏陶人,以美的思想来陶冶人,以美的事物来激励人。开展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在相关的活动中体验生命的魅力和价值,以此来培养生命的情感,从而使学校、家庭以及社会这三者之间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为高校大学生营造出一个浓厚的生命价值教育氛围,全面提高高校学生的防范意识及高效的防范能力。

二、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处在一个青年时期,具有情绪容易出现多变等的特点。在校园生活中需要面对人际交往、恋爱、学习以及毕业后的就业等方面的多重压力下,他们通常会表现出一种较为浮躁、急躁的心态。据此可知,由于大学生更加喜欢表现自己而又会对社会评价敏感,他们之间对自身的情绪能够进行有效地掌控,希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从而表现出更多方面的心理诉求。这样一来,大学生就会缺乏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因此变得较为孤单、寂寞。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从心理上去关注大学生,帮助他们可以尽快适应环境,适时调整自我,更好地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能够拥有健全的人格、坚毅的精神以及对美好生命的向往追求。

1.建立心理健康预警机制。通过建立有效的心理健康预警管理机制,可以对在心理上有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疏导,以便在最佳时机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高校有必要建立起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教师需要定期对这些学生进行跟踪及了解,将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地在健康档案信息中反映出来,从而更好地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及工作效率。同时,还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管理体系。例如可以建立学校、院系、班级这样的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从而更好地为心理咨询及危机事件的干预提供充分有力的组织保障。

2.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个网络技术发达的年代,充分利用网络来为高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能够更好地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给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提供了较好的补充。相当多的学生十分欠缺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在此种情况下,网络通过开放性以及信息承载量较大等多方面的特点,通过网络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有很大的优势。例如可以通过建设心理健康知识学习网站、以电子邮件形式进行辅导、以论坛形式进行教学,还可以使用QQ、微信、在线咨询等即时交流方式来进行辅导,还可以建立心理健康教学“QQ群”,将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全部加入到群中来,一起学习,一起交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网络中体现出来,全面地渗透到各个班级中,使同学们的问题可以在网络中找到答案,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对心理健康咨询“QQ群”里的成员给予正确的引导,对一些不利于大学生成长的话题及时屏蔽掉,给同学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

三、诚信教育

诚信是一切思想道德教育中最为基础的教育,也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德,同时也是在整个社会中站稳脚跟的基石。要想享受社会的各种资助,一定需要以诚信作为前提。所以,在整个高校学生中一定要全面加强诚信教育,这是重中之重。有一部分学生会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某些事情(如,同学因作弊而考出了好成绩、某些人因作假而得到了丰厚的收入、社会产生种种的腐败现象、自己因不小心被骗)的影响而对诚信产生动摇,使他们产生心理矛盾,对于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一些道德冷漠行为既进行批判又得到理解,同时又感到无奈,对他人的一些行为既存在期许又产生一定质疑以及不信任的心理。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对自身以及对他人道德要求有着很高的期待,但是当自己出现道德不良行为时,有可能会有一些犹豫、观望或者情境变通的现象等。所以,一定需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切实抓好高校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使大学生能够自觉的树立起良好的诚信观念,从而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全面树立起“失信寸步难移”的良好道德理念。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良好的品德,使他们在日后步入社会受益良多。例如高校还可以通过开展以“诚信”作为主题的演讲或征文活动,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诚信专题讨论会等,让大学生知道诚信需要从日常行为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使学生能够做到言行一致。学校能够按照实际情况建立起一系列的诚信评价管理体系,对诚信评价较好的学生可以进行评优,还有机会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全面鼓励大学生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诚信品质,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四、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意思是指他人、社会以及自然为自身所带来的恩惠与方便,从而使得自己能够在心里产生一种情愿回馈、感谢的行为。为了能够帮助更多的高校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国家教育相关部门与学校通常会采取“免、减、贷、补、助、奖”等办法来帮助更多的高校学生缓解一定的经济压力,使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上,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作为高校学生,他们同样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需要积极回报社会,感恩社会给自己学业上的帮助,但是因为有一部分学生受某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对感恩意识不够强烈,因此,需要做好进一步的思想教育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1.把感恩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学校需要将感恩教育与“三观”教育相互结合起来,使高校学生能够全面树立起感恩意识,全面端正接受资助的良好心态,使同学们能够对社会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对高校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一方面是要让他们能够明白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使他们能够有责任、有义务地为这个家庭分忧解难,从而学会感恩和回报;另一个方面是要让他们清楚作为一名学生,需要珍惜现在的大学学习机会,发奋学习,把这种感恩的心转变为自己成才的一种动力,做到有所作为,努力让自己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2.把感恩教育全面地融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借助社会、政府以及学校的学生资助活动来开展感恩教育,全面唤起大学生的感恩之心。高校可以不定期举办一些以感恩作为主题的活动,或者进行暑期社会实践,也可以做一些感恩事迹的学习报道,培养高校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大学生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关心、帮助身边的人,多做一些有益身心的事,教育同学学会感谢他人、体谅他人以及帮助他人。以高校社团作为依托,不定期组织高校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全心全意服务社会,奉献自己的爱心,让每一颗感恩的心能够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闵永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

[2]王立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及其逻辑展开模式构想[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2).

[3]祖嘉合.试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高层引领[J].教学与研究,2013.

[4]黄蓉生.21世纪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

[5]白雪.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发挥的困境及出路[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

[6]余龙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在与时俱进发展创新[J].求索,2004.

[7]仲兆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创新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8]王焕成.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J].职业时空,2010.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内容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公民警校;大学生;高校安全教育模式

基金项目:湖南警察学院校级课题(2014YB09,公民警校项目建设初探――以湖南警察学院为例)阶段性成果

G64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校园市场化和社会化的现象日趋明显,由此引发的校园安全事故也愈发增多。而高校安全教育对维护校园的正常教学秩序,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及社会环境的日趋复杂,给高校的安全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创新安全教育模式、加大安全教育投入已刻不容缓。自2010年以来,公民警校在上海取得的成就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作为社区警务创新治理的新探索,凭借其独特而新颖的培训模式博得了世界的好评。本文由此出发,创新性的提出运用公民警校模式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质量及效果。

一、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安全教育机制不健全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我国将“以人为本”和“安全发展”纳入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战略,加大安全教育,高校作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体有着义不容o的责任。但往往许多高校并没有建立健全常态化的安全教育体制,安全教育工作存在零散、无序、不系统、成效低等情况,工作流于形式,缺乏长效机制。致使安全教育的效果始终不如人意。而学校安全主管部门也因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条件有限等主客观原因难以全盘顾及,进而造成高校安全教育徒有其形而无实际效果。

(二)高校安全教育效果甚微

当前许多高校往往将“安全日”、“消防日”、“形势报告会”等节日及典型安全事件作为教育契机进行安全教育,使安全教育趋于零散化、任务化。采取的方式往往以授课为主,既缺乏专业的安全教育方面的老师,也缺乏系统性的安全教育方面的课程体系。且授课形式比较单一、内容空洞,使得大学生厌学情绪愈加浓厚,以致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无从突破。

二、公民警校模式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的创新应用

大学生正处于青少年到成年早期的过渡阶段,是安全意识培育和形成的重要时期。加之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大学生面临的诱惑与思想冲击更加猛烈,因此我们的安全教育模式也应从体制、内容、渠道等各个方面进行探索和突破。如将公民警校模式引入到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中,利用警校资源为高校大学生提供系统性的安全教育课程,并通过“教、学、练、战”四维一体的培训方式,能切实增强安全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一)安全教育课程系统化与专业化

公民警校模式,即利用各地区警校特有的、特色的优质课程与师资资源,为普通高校大学生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安全教学培训服务,如提供交通安全、防网络诈骗、防身术、消防安全、危机事件应对等方面的课程学习与实践机会。这样一方面使得高校安全教育机制更加完善,类似于外包培训的方式,引入专业的教学团队资源,增强大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度,切实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另一方面强化公安院校与地方其他院校的沟通与交流,使高校间得以优势互补、针对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形成合力。针对当下大学生普遍面临的安全问题,制订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已成为时代所需。

(二)教学内容丰富化

许多大学生将安全教育视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在于安全教育的内容空洞与形式单一,无法及其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提出公民警校模式下的大学生教育方式,即课堂讲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采用多媒体教学,并增加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视频教学等环节内容。使安全知识能得到及时充分的运用,并得以巩固、强化、拓展、迁移。同时在实践教学中,组织开展知识竞赛、逃生技能比赛、安全宣传设计等,通过与警校资源的结合运用,走出校外,观摩学习消防、交警、公安等部门日常执勤,切身理解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且通过这个过程,使广大大学生理解警察工作的艰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深化安全教育成果。

(三)教学平台多样化

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愈加宽泛,由此也为课堂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辅助平台,运用公民警校模式,更大幅度的获取警校优质资源,可结合课堂的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学生教育网页,在网站上展现案例分析、安全知识自测题库、安全教育优质视频课程、公开课等。同时也可通过当下流行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渠道,创造互动教育空间,举办相应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并为学生开辟网络指导咨询服务,以便及时解决高校学生面临的困扰和疑难。

三、结束语

在新的形势下,国内外公民警校的创办并非偶然,其不仅是新时期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重要载体,更是传播法律知识、创建和谐社会的运行平台。而将这一模式运用到大学生安全教育上,同样能取得显著的效果,公民警校模式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一方面能充分利用警校的特有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安全教育,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真正的使大学生学有所知、学有所用。另一方面,警务知识与严格的纪律意识,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大学生遵法守法的意识和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技能。强化并激发大学生维护社会治安、防范犯罪侵害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从而从根本上有效提升大学生整体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徐骏 论人格发展导向下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创新[N]浙江工业大学.2012.3

[2]华小丽 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创新探析[J]宁波大学保卫处. 2013.3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