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分子运动现象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范文第1篇

a.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在一般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非常多.

b.能识别并会解释扩散现象,知道扩散现象表明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知道分子间存在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有关,知道一些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实例.

d.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材分析

分析一:本节首先介绍了有关分子和分子运动的初步知识,并对分子大小进行了讨论,使学生对分子体积小、数量大留下深刻印象。然后从观察实验,分析宏观现象出发,通过推理去探索微观世界的思路,依次介绍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相互作用力。

分析二:分子运动论是从本质上认识各种热现象的理论。按照分子运动论的观点,一切热现象都是由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温度就是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利用分子运动论,可以成功地解释大量的热现象。

分析三: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分子体积极小,直径只有10-10米左右,一滴水约含有1.6×1021个水分子,分子之间有空隙,气体分子的间隙最大,液体次之,固体分子间隙最小;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与温度有关,一般温度高的物体内部分子运动剧烈,所以人们把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例证;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位置时,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位置时,斥力等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时,斥力小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由于分子间的引力,使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而由于分子间的斥力,使分子间保持一定的空隙,也使得固体和液体较难压缩。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法建议

建议一:可以从机械能向内能的转化的实验引入课题,例如关掉动力的汽车慢慢停下来,掉到地面的乒乓球最终停在地面,它们的机械能到哪儿去了?从而将学生注意力从宏观分析转移到微观分析上来。

建议二:分子运动论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热现象,即从物体内部微小粒子的运动情况分析问题,可以从本质上解释有关的热现象。进行解释时,要认真分析题意,明确与题目相关的物理知识,然后在用分子运动论的相应观点,特别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无规则运动这两个观点进行解释。

建议三:根据分子运动论的观点,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这一点可以借用化学里的一些知识加以说明。另外,构成物质的分子直径非常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一点,可以用宏观物体间的尺寸比来说明。

建议四: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也是我们肉眼无法观测到地,因此要做好演示实验,例如打开香水瓶瓶盖后,满教室都能闻到香味;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等。另外,我们还可以用课件来模拟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扩散现象,使这种看不见的运动在学生心目中形象化、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我们还可以比较不同温度下的扩散快慢,如观察红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中扩散的快慢。

建议五:分子间作用力较难、较复杂,尤其是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学生较难理解,因此教学时要求不要太高,只要学生能知道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且知道什么时候分子间表现出引力,什么时候分子间表现出斥力即可。另外要做好两个铅块间的分子引力实验。

--示例

课题:

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

教学重点:

知道分子动理论的三个基本观点和相对应实验事例,并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进行解释.

教学难点:

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以及用微观理论定性解释宏观现象.

教学手段:

讲授、实验

教具:

烧杯、红墨水、清水、香水、乒乓球、集气瓶、NO2气体、铅块、计算机

知识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课题

二、物质由分子构成

构成物质的分子一般很小,直径一般在10-10m左右,物体内含有的分子数目一般很多

三、分子的运动

分子总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在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四、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位置时,分子间引力等于斥力,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位置时,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固体较难被拉伸,都是由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原因.

五、思考题(能力提高)

扩散快慢跟什么因素有关?

将一乒乓球由一定高度静止释放,提出问题:乒乓球运动的机械能上哪儿去了?

讲解、举例

通过实例讲解分子数目巨大,让学生体会分子非常小.

打开香水瓶盖,提问:为什么我们能闻到香味?香料分子是怎样进入我们的鼻子?

演示NO2气体与空气间的扩散过程

演示红墨水在清水中的扩散现象

教师解释原因

计算机模拟演示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计算机模拟演示扩散过程

教师讲解

做铅块间分子作用力的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比较红墨水在冷水和热水中扩散快慢实验

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情况,并回答问题.

联系化学中有关分子的知识思考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相似现象

学生观察实验,发散思维

作业:P14—练习1、2

“分子动理论”探究活动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范文第2篇

1初中物理学习中问题意识的来源探究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初中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的教学,给学生的感觉就是新奇与有趣,学生因而也容易产生一些问题.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看到的情形更多的是,学生在面对“有趣”的物理现象时,常常无问题可问,即使教师多方引导,整个班级也常常如死水一潭一般.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学生对教师认为有趣的现象没有产生真正的兴趣,或者没有认识到有趣之处;二是学生不敢或者不愿意提出问题,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思维比较被动,丝毫不想提出问题.笔者以为这里就需要先探讨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问题意识的来源.

笔者的研究表明,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问题意识更多的来源于认知上发生的冲突.这一发现对之前所认为的需要通过有趣、新奇的手段去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的认识是有区别的,某种程度上表明了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自身的认知需要,而这一发现与相关理论研究也是一致的,即只有当学生的认知发生失衡的时候,问题更容易产生.同时根据笔者对学生的调查也发现,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也更在乎自己的认知是否得到满足.例如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探究中,为什么要设计那个斜面实验?很多时候教师都认为学生难以提出这一问题,因而常常是自己提出然后去展开探究.而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如果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的经验,是可以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如学生在生活中有乘坐过山车的经验,那么结合这个实例,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从高处下来然后一直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结果将会如何?在此问题的基础上,再结合如何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等问题,学生的思维就可以展开.学生会在大脑中构思教师假设的情形,会对情形的原因提出自己的理解,同时又会遇到一些困难:过山车在平直轨道上到底是一直运动还是最终停止?速度可能有快慢吗?又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些问题在实际教学中确实会自然出现,而其出现原因,就在于学生在思维加工的过程中有了认知需要,这证明认知需要确实是问题的来源.

2初中物理学习中问题意识的激发策略

研究发现,学生自己并不会自然发现问题的来源,也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确实会自发产生问题,但如果引导不当,问题就无法产生.这从表面上来看,是教师的引导影响着学生的问题提出,而实际上却是学生能否有效地接受外界或自身的有效信息刺激,进而激活自身的问题意识.笔者以为,如果能够从学生的自身去着力引导,有助于让学生养成不依赖于教师的教而高效地学习物理的习惯.那么,源于自身的问题意识如何被激发呢?

研究表明,可以采用如下策略:

其一,引导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学会发现矛盾.矛盾的背后就是认知的失衡,就是问题意识的源泉.在分子运动理论的学习中,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分子运动理论的重点,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物理知识的矛盾.当学生认识到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时候,如果引导学生建立分子运动的具体情形,比如说让学生想像班级上所有的学生是一个个分子,且在不断地运动,那么学生就会发现分子的运动是需要空间的,于是分子之间是否存在空隙的问题就会自然产生.没有这样的矛盾引导发现与同步的认知失衡的话,这个问题学生就难以自发地提出来.

其二,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物理概念或规律去描述矛盾.用物理概念或规律去描述矛盾是物理学习的重点,也是由生活经验向物理知识过渡的重要阶段.事实上在笔者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学生起初会用生活语言或之前学过的物理语言去描述矛盾,比如说上例中学生会问:分子与分子之间是不是有距离?距离虽然也属物理语言,但其描述的是一维空间,与“空隙”所描述的三维空间是有区别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引导的办法自然还是让学生认识“距离”是否能够完全描述分子运动的实际情形.一旦引导成功,学生就会发现物理概念的适切性.这其实也为学生的问题提出奠定了语言基础,即将抽象的问题意识形成具体的物理问题.

其三,引导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养成内省习惯.内省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途径,只有经过内省,学生才会摆脱对外界(如教师或教材)的依赖,真正将物理学习内化为一种内在习惯.在分子运动理论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尤其是一些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提出的过程.学生会发现有时候即使不经教师提醒或引导,只要自己能够积极地思维,尤其是发散思维与内敛思维同时运用,也能够发现问题,也能够提出问题解决的初步思路.这样的内省,使得学生拥有一种内在的问题意识,从而让问题意识的激发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

3问题意识的激发需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严格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是有着很强的问题冲动的,只不过由于应试的原因,学生的学习变得被动,因而问题意识也逐渐被埋没.在实际教学中,如果能够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那就为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布朗运动;烟气法;花粉;摄像法

物理是一个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又是一个和生活联系很密切的学科,课程标准改革后,在物理教学中提出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对于布朗运动的演示实验,初高中都有涉及,本文分别针对初高中教学中关于演示布朗运动这一实验做一些研究和改进。在教学上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

1.简介布朗运动原理及其地位

布朗运动是指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微小颗粒所作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永远不会停止,并且随温度升高而愈加剧烈,布朗运动不是分子运动,而是分子运动对微粒集团的作用引起的结果,布朗运动只是相对粗略地证明了分子运动的存在和分子运动的内在性,杂乱性与永恒性[1]。

布朗运动是分子运动论的实验基础,是分子运动这种微观现象的宏观体现。在液体和气体中悬浮的尘埃烟雾等都有这种类似的运动现象。对这个现象的理论研究只有用统计物理的方法才能阐述清楚原理,才能表达出对布朗运动研究的方法及其理论深度广度,赋予崭新的内涵。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们可以认识到微小粒子的无规则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对悬浮微小粒子无规则撞击的结果。在教学上一直用布朗运动中粒子的无规则运动来证明分子热运切的理论,这正是说明布朗运动实验的理论和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2.演示布朗运动的一般方法、改进原因和评价

初级中学物理课本第十六章《热和能》中的第一节《分子热运动》中,以两个课堂演示实验分别讲解了气体间、液休间扩散现象,从而揭示“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的理论,也就诠释了“扩散”这一物理名词: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人对方的现象。

课本上传统演示气体扩散实验是用装有红橙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后引导学生观察会发生什么变化?时间长,不利于观察。气体制备有局限。

教材中演示液体分子也有扩散现象环节,是这样描述的: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水下面注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静放几天后,界面逐渐模糊不清了。以此说明液体分子也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虽然此实验现象明显说服力强,但不足之处就是现象出现距离实验操作要几天时间,学生不能当堂观察到现象,印象不够深刻,而且硫酸铜溶液配制也比较费力。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气体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着”这一概念的理解,还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通过本课讲解揭示“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的理论。本课的重点是如何形象直观地揭示这种现象。通过香烟烟气和空气相对地扩散运动,把本课内容具体化,生活化。易于观察和理解。把课本上用来演示影响扩散快慢因素的实验时用的墨水代替硫酸铜溶液,墨水贴近生活,现象出现得快,且也可与后面演示影响扩散快慢因素的实验接应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演示方法的具体改进及评价

关于演示布朗运动的实验,学生的科研心理和研究的深度都有所不同。因此有着不同的教学侧重。

在演示气体扩散现象时,试验方法如下:取透明且清洁的两个空集气瓶,取其中一集气瓶,在其内点燃一支香烟,香烟燃烧产生灰白色的烟气,使瓶内有足量的烟气,然后将集气瓶翻转过来,盖上一片薄玻璃片。然后将装有烟气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倒放在另一装有空气的集气瓶上见图(2)。两瓶相对,稳定后,抽去中间的薄玻璃片,可以观察到白色的烟气不断地向装有空气的集气瓶里运动,烟气灰白色,空气无色,两瓶气体的颜色逐渐变得一致,片刻后两瓶颜色达到一致。由于初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重力的一些知识,又由于烟气比空气密度大,学生容易误解为出现这种实验现象是重力造成的。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烟气和空气接触后彼此进入对方是不是由于重力的原因?怎样验证自己的结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想到另取两个空集气瓶,取其中一集气瓶按上述方法充满香烟烟气,盖上薄玻璃片,将空气集气瓶倒放在其上,方法同上,见图(3),当抽去薄玻璃片后,可以观察到香烟烟气不断地运动到上面的空气中,最后达到颜色一致。本实验排除了香烟烟气和空气彼此进入对方是重力的原因,能成功演示当两者彼此接触后能发生扩散现象,正说明了组成香烟烟气的分子和空气分子是不停运动的。在此笔者还要介绍在演示液体扩散现象时教法上的一些改进,演示的具体方法如下:取一量筒,注入若干清水,然后用滴灌向量筒内滴入几滴蓝色钢笔水,会发现蓝色钢笔水在水中慢慢扩散开来,最后整杯水的颜色统一,变成淡蓝色。由此实验来说明液体分子也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液体也存在扩散现象。而接下来教师就可以拿来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同时滴入等量的墨水,来引导学生猜想哪个杯子的墨水扩散的快?以此进行下面的教学。

在初中物理课本中此实验用到的二氧化氮气体在制取过程中费时,需要化学试剂及反应器。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对二氧化氮的认识还局限于课本,没有生活上的认识。初中物理要用生动的实验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要贴近生活。告诉学生物理就在大家身边,要勇于探索发现。这也是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启发性要求。考虑到此实验用到二氧化氮的性质有:颜色为红棕色,易于和空气辨别,密度比空气大。笔者想到与二氧化氮有相似性质的香烟烟气,香烟烟气的颜色为白色,也容易与空气辨别,且密度比空气大。制备简单,贴近生活,用香烟烟气代替二氧化氮,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不陌生。这正是体现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实验器材要简单的要求。而在液体扩散环节,用墨水来演示更能突显科学探究的教学新理念。

布朗运动的演示实验改进后,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既节省了时间又坚强了教学效果。过去中学物理教学中都用显微镜观察溶液的布朗运动,引导学生在显微镜下观看被观察液体的装片,由于镜头上有脏污或者其他不正常的操作,可能会看到一些干扰现象。不同的人眼睛焦度不同,当分别观察时,必须反复调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无法准确的掌握每位学生观察到了什么,也就难以对每位学生的观察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学生也就不能对观察到的现象做有进一步分析研究。直到观察结束,许多学生也没有对布朗运动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必须改进这种观察方法,由学生单独用显微镜观察变成在老师指导下全班学生或较多同学一起观察、研究和讨论。经过研究和实践,笔者发现用摄像法将布朗运动显示在屏幕上,这样一次就可以供20-25人观看,可以有效克服上述困难,取得的教学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范文第4篇

为了进一步学习和把握内能,下面我们通过三个问题来进行深入探讨.

一、什么样的物体具有内能?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由于物体由分子组成,分子又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因此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质量大小、运动与否、状态如何,都具有内能.如0 ℃的水具有内能,100 ℃的水具有内能,0 ℃或0 ℃以下的冰也具有内能.

例1 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静止在地面的冰块没有内能,锅炉内沸腾的水有内能

B. 空中飞行的飞机有内能,地面静止的火车没有内能

C. 具有内能的物体也一定具有机械能

D. 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一定也具有内能

解析: 静止在地面的冰块、火车都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在物体内不停地做着无规则运动,且分子之间也存在作用力,因此它们都具有内能,与物体的温度、运动状态、高度等无关,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是当这个物体整体既没有运动,也没有被举高,也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时,这个物体就不具有机械能.如果这个物体运动了,或被举高了,或发生了弹性形变,它就具有了机械能,同时一定具有内能.

答案:D

二、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扩散现象告诉我们:同一种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因此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是物体的温度.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物体具有的内能越大.

在相同温度下,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是相同的,而质量大的物体拥有的分子数目比质量小的物体拥有的分子数目多,因此具有的内能也大.即在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条件下,质量越大,物体具有的内能就越大.

例2 (2008年江苏泰州中考题)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科学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知识为依据,通过推理而提出来的.

(1) 用放大镜观察素描炭笔的笔迹,观察到微小的颗粒;麦粒碾成面粉,面粉揉成面团……大量类似事实,为我们想象物质的结构模型提供了依据,终于认识到:_____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向冷热不同的清水中各滴一滴墨水,观察到墨水扩散的快慢不一样……大量类似现象使我们推想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_____有关.

(2) 物理学上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

① 示例: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推理性结论: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推理依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动能越大.

② 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_____有关.推理性结论:_____.推理依据:_____.

(3) 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

在上图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杯的水量相同.根据问题(2)中所得的推理性结论,比较各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

① _____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_____.

② _____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_____.

解析: (1) 根据热运动理论可知,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向冷热不同的清水中各滴一滴墨水,可看到热水中墨水扩散得快一些,扩散的快慢反映了分子运动的快慢,扩散得越快,说明分子运动越剧烈.(2) 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除了温度以外,还应该考虑质量,因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物体质量越大,拥有的分子数目就越多.(3) 要比较水的内能大小,应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温度,哪个温度高,哪个内能就大;或者在相同温度下比较物体质量,哪个质量大,哪个内能就大.如果两个物体,一个温度高,而另一个质量大,就不好比较了.

答案:(1) 物质 温度 (2) 质量 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物体质量越大,物质的分子数目就越多,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就越大 (3) ① d d杯中的水量比a杯中多,与b、c杯中相同,但是温度最高 ② a、b a杯中的水量比b杯中少,但是温度比b杯中高

三、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

把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高温的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热传递改变着物体内能,其实质是内能的转移,而不能说“温度转移”.

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传递的多少叫做热量.显然热量与内能是有区别的,热量特指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那部分内能.讨论热量的前提是发生热传递,而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同时注意:物体吸热时,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但温度不一定降低.

另一种改变内能的方式是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做功的实质是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两种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范文第5篇

1.关于以下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雪花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带正电的物体时会相互排斥

C.在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到了墨水的分子在运动

D.由于液体能够流动,而固体不能流动,所以固体分子是静止的

2.分子的热运动是指……………………………………………………( )

A.少数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一个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温度较高的分子运动 D.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3.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来解释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槐花飘香

C.秋天,落叶飘零 D.冬天,雪花飘飘

4.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其原因是……………………………( )

A.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B.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间无间隙

5.下列现象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 钢锯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B. 火车经过铁轨后,铁轨发热

C. 保瓶瓶的塞子被水蒸气冲开 D. 砂轮打磨工件时火星四溅

6. 两个物体放在一起并互相接触,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则它们具有相同的……………………………………………………………………( )

A. 温度 B. 比热容 C. 内能 D. 质量

7. 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将铜块投入水中,则会出现……………………………………………………………………( )

A. 铜块与水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B. 铜块吸热,水放热

C. 铜块放热,水吸热 D. 水的内能传递到铜块上

8.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泡的亮与灭,则这两盏灯泡……( )

A.串联 B.并联 C.串联或并联都可以 D.无法判断

9.10个小灯泡串联在一起,已知电路某处的电流是200mA,则通过第5个小灯泡的电流是…………………………………………………………( )

A. 10mA B. 20mA C. 200mA D. 1000mA

10.下列电路中不属于并联电路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8分)

11.用化纤布料做的衣服穿在身上很容易弄脏,因为化纤布容易发生___ _ 现象,从而 细小灰尘的缘故。

12.有四个带电小球甲、乙、丙、丁,已知小球丁带正电,小球甲吸引小球乙,小球乙吸引小球丙,小球丙与小球丁相互排斥,那么小球甲带 电,小球乙带 电,小球丙带 电,小球甲与小球丙接触时将互相 。

13.电流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基本测量工具是_________;1mA= A。

14.分子间的______力和_____力是同时存在的,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力,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______力。我们常说铁丝很难被拉断是因为分子间有_______力,同时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还有_____力。通常固体、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比气体间的作用力要________。

15.如图所示,(1)当开关S1闭合,S2、S3断开时,灯L1和灯L2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_;

(2)当开关S1断开,S2、S3闭合时,灯L1和灯L2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___。

(3)当S1,S2、S3闭合是,会发生 。

16. 煮茶蛋时,蛋壳很快染上了茶色,把蛋放入凉茶中却不会那么快染上茶色。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分子运动越____________。

17. 能量既不会凭空___________,也不会凭空___________,它只会从一种形式___________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__________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18. 汽油的燃烧值是4.6×107焦/千克,氢的燃烧值是1.4×108焦/千克.在燃烧单位质量这两种燃料时,________放出的热量多,因此,发射火箭时常用________做燃料。

19. 一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装有质量为50kg的水,经太阳晒2h后,温度从20℃升高到70℃所吸收的热量是 _______J。

三、作图题(每题3分 共6分)

20.请按照图3所示的电路图将图4中的实物元件连接起来。

21.画出图5所示实物电路的电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 (22小题8分,23小题9分,共17分)

22.如图1是小明和小强做“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实验时未连好的电路,现要求灯L1和灯L2并联,且电流表测灯L2中的电流。

(1)请你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帮他们完成电路连接,以符合要求。

(2)按要求正确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甲所示,则灯L2中电流为_________A。

(3)在这个电路中,用电流表测干路中的电流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乙所示,则干路电流为 A,那么灯L1中的电流为_______A。

23.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

(1)闭合开关,观察到灯泡L1和L2的发光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上述现象,该电路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原图上只改动一根导线,使两只电流表分别测干路和支路的电流.(要求:在需改动的导线上画“×”,用笔将改动后的导线画出,导线不许交叉)

(4)在虚线框中画出改正后的电路图.(3分)

五、简答题(每题3分,共3分)

24.用双手分别握住一段铁丝的两端,然后快速地弯折十余次,再用手触摸一下弯折处,你会有什么感觉?请用物理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六、计算题(25小题8分,26小题8分,共16分)

25.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1.2 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5 A。求:通过灯泡L1的电流I1和通过灯泡L2的电流I2。

26.质量为5kg的水,初温是25℃,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吸收了1.68×106J,则水的温度上升了多少?

九年级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A C A C C C 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1.摩擦起电 吸引

12. 正 负 正 排斥

13. 安培 电流表 10-3

14.引 斥 斥 引 引 斥 大

15. (1)串联(2)并联 (3)短路

16.温度越高 剧烈

17.消失 产生 转化 转移

18. 氢 氢

19.1.05×107

三、作图题:(每题3分 共6分)

20.

21.

四、实验探究题:(22小题8分,23小题9分,共17分)

22.(1) (2)0.36A (3)0.8A 0.44A

23.(1) L2亮L1不亮 (4)

(2)L1短路

(3)

五、简答题(每题3分,共3分)

24.解:感觉发烫。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人对铁丝做功,铁丝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六、计算题(25小题8分,26小题8分,共16分)

25. 解:根据题意,I=1.2A I2=0.5A

I1=I-I2

=1.2A-0.5A

=0.7A

26、解: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范文第6篇

首先,要切实提高物理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育质量,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尊敬、仰慕的心情,以便于下一步教学的开展,提高学科教学成绩。教师还要加强学科业务学习及准备,把课本生硬抽象的物理概念、规律变成教师自己生动形象的语言,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教师还要会使用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借助他们展示物理教学过程中难于演示的内容,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疑难问题的理解。如飞机投弹问题、人造卫星运行问题,我们自制了教学软件,用计算机进行模拟,使学生一目了然,豁然开朗。在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变抽象为具象,使课堂教学更生动、直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散教学难点。其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关键。先期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教师们的教学过于依赖“时间加汗水”,不善于向效率要质量。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没有效率就没有素质教育。再次,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化水平。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学会用专业化的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用科学化的方法来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用教育创新的思维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

2.物理课的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用生活事例引出抽象的物理概念,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而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蕴藏着无穷奥秘。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和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他们体会物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的探究能力。

从生活中获取的经验,学生感受较深。充分利用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胜、好玩”的心理特点,利用社会生活中典型事例,巧设疑问并加以解决,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因与动因,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学到的物理规律,力求使之贴近生活,去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把物理规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规律的理解,又会使学生觉得物理知识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出学生对物理的浓厚兴趣。例如:在讲授分子运动时,可以先给学生讲一个生动的贴近生活的故事:经常存放煤灰的地方,地面会变得比较黑。

接着提出疑问:“墙面为什么会变黑?”引入所讲的内容。接着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分子运动现象,利用学生举出的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例子,在教师的引导下让自主学习的学生理解分子运动的概念。例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重要的规律之一,但比较抽象,在教学中可多举一些学生熟悉的例子进行解释,如冬天热水泡脚——能的转移;双手相互摩擦做功,双手觉得暖和——能的转化;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煤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3.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目标,一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都得到和谐充分的发展,把传授知识与情感有机结合起来。二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感到学习既艰苦又愉快。三要注重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和分组实验;小实验和小制作;课本的封面、插图和漫画、想想议议、阅读材料、科学家的故事、教学课件、教学挂图和模型、带趣味性的物理问题去吸引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充满乐趣中掌握知识。

鼓励性提问,注重对学生作业、测试作业适时肯定,成立物理兴趣小组,使学生表现自己,鼓励学生参加小制作、小发明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对老师提建议,从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

4.采用探究式教学法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7-0073-02

[作者简介]邵丽娟(1982―),女,江苏扬州人,本科,江苏省扬州市京华梅岭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学内容,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开展好化学教学,最为有效的一个手段就是演示实验的教学。化学教师必须重视演示实验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好演示实验的教学方法。

一、课前精心准备、课内规范实验

在进行化学演示实验的教学时,化学教师应该根据课堂中将要演示的实验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对演示实验的操作流程和内容进行熟练的掌握,从而能够在课堂演示实验过程中更好地进行教学。化学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时,还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以及要求等,准备好相关的仪器设备以及所使用的化学药品等,对实验过程进行详细的设计,确保实验能够顺利地进行。化学教师也可以在课前准备工作中给学生留出一些相关的实验操作,让学生在课堂实验中进行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实验的内容及方法。化学教师还应该对演示实验的操作流程、实验目的、实验结果以及现象分析进行合理的问题设计,让学生带着相关的问题进行演示实验的观察与操作。例如,在进行粗盐提纯的这个实验中,化学教师可以为学生预留出几个实验步骤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如溶解或过滤步骤等,但是预留的实验步骤必须是学生已经学过的,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在演示实验的教学中,化学教师还应该对课堂中的演示实验进行规范,通过规范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实验习惯。化学教师应该在演示实验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以及实验习惯等。化学教师的行为对学生以后的实验操作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化学教师必须在进行实验的演示时对自己的实验操作进行规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化学教师在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之前,应该给学生讲述一些相关的操作要求以及安全常识,并且结合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实验录像,让学生更加清楚实验的具体操作。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化学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并在一旁进行监督,及时给予学生指点,帮助学生开展实验。只有规范的实验演示,才能够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从而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因此,化学教师在演示实验教学中,必须对课堂中的实验进行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技能,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教师在课前也应该做好实验药品的准备工作,对于溶液的配制、易燃药品的放置都要做到细致,主要是可以在演示实验中让学生观察到明显的结果,验证书本上学习的理论。

二、采用间接方法,突出实验现象

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所进行的一些实验发生的现象可能不是非常的明显,学生很难观察出来,化学教师为了使实验的效果更加明确,一般都会加大实验药品的用量,并且不断地进行该实验的巡回演示。但是对于一些实验而言,它们的实验器材不方便移动,并且巡回演示实验也比较浪费时间。为了有效地改善这种现象,化学教师可以根据实验进行间接实验方法的设计,通过间接方法使得演示实验更加形象,利于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间接的方法可以避免过多使用化学药品产生的浪费问题,也能够更好地将实验结果展示出来。

例如,在进行蜡烛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实验时,很多学生不能够清楚地观察出烧杯内形成的水雾现象,针对这样的情况,化学教师可以在进行实验前用镊子夹着一片白纸放在烧杯内壁处,之后再进行蜡烛的燃烧实验。实验结束后,可以发现有的纸片已经贴在烧杯的内壁处,而有的则落了下来。学生通过这个现象就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蜡烛燃烧产生了水雾,从而使得实验现象更加明显。间接方法对演示实验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间接方法将一些不明显的现象清晰地表现出来,让学生更容易了解实验现象,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同时还能够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学生可以学习到的反应公式是:H2+CuO加热Cu+H20,但是同样是看不到水的产生,教师可以在试验中用石棉绒在瓶口轻轻塞住,在氧化铜由黑色变为红色后,让一位学生上讲台来感受下瓶口石棉绒,里面是包含水分的潮湿状态,验证水。

三、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兴趣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堂的演示实验,使演示实验教学能够准确有效。演示实验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能力,还能够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因此,在演示实验的教学中,化学教师应该通过演示实验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提高化学水平。演示实验应该做到简便可行,能够清晰地显示实验结果。

例如,在进行蜡烛燃烧的探究性实验这节内容的讲解时,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实验的演示,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仔细地观察蜡烛燃烧前的状态、颜色以及形状等,再观察蜡烛点燃后出现的现象,形成的火焰有哪些明显的特点,通过演示实验来判断火焰的哪层温度最高。演示实验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够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通过演示实验来丰富课堂的内容,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活动。在讲到《分子运动》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利用酚酞遇氨变红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分子运动的演示实验

在实验中,将酚酞溶液用吸管滴到滤纸上,并轻轻放到平放的试管底部,把占有浓氨水的棉花放到试管口,棉花纤维填满试管口即可,让学生观察实验。在几分钟后,学生能够观测到试管口的棉花逐渐有红色的小圆粒出现,这说明了酚酞的分子运动后同棉花上的氨水产生了反应。这个演示实验简便易行,而且很好地说明了分子运动。

参考文献:

分子运动现象探究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课;策略

一、强化演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在演示实验中获知化学,化学课本也相应在各章节安排了很多演示实验。这些实验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阐述,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验证,有的则属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对这些演示实验,大部分不得要安排在45分钟课堂教学中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如在教学《探究空气中物质构成的奥秘》一节关于分子的教学中,要做好“对分子运动的探究”这一演示实验,这里共要完成两项实验:一是在两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浓氨水和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将一个大烧杯倒扣在两个小烧杯上,很快会发现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变为了红色;二是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一定量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将两根玻璃棒逐渐靠近但不接触,会发现产生大量白烟;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实验中的两种药品都没有直接接触,为什么会发生反应呢?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总结出“分子在不断运动”这一特性,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分子运动的感性认识。

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中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创造性的潜在能力。每个问题的提出及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是再现式思维和创造思维有机结合,尽可能的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模式,着力营造“情感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流畅,创造精神涌动”的最佳意境。传统学生实验多半是验证性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地参与,我们的实验改革应充分利用一切手段,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探究性实验是指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与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与事实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拓展与迁移的探究过程来获取知识,这一过程能促进学生自主地观察实验现象,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知识的状态,对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非常有利。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学生应能自己找出实验的原理,设计实验方案,讨论实验方案并选择实验仪器。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经历与科学家相似的探究过程,亲自参加了化学问题的提出、假设、实验及问题的验证解决等活动过程。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敏锐观察,丰富想象,有效类比的周密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而形成的,既达到了开拓思维,交流合作的目的,又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验中得到加强、训练,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了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三、增设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兴趣。初三学生刚学化学时,往往对化学中的实验现象感到很神奇,渴望知道为什么。因此,笔者充分结合教学内容,从课时教学目的出发不失时机设置和安排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进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化学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初三第一堂化学课中,并未按教材的安排先讲“化学的博大精深”、“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而是先做几个有趣味的化学实验,如“自制牛奶”、“白兰地变红葡萄酒”、“隐形小猫现形”等趣味实验把学生引入奇妙的化学世界,并提出一个个为什么,激发出学生们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同时,还介绍了化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知道学习化学的重要性。这样以增设趣味实验为引导,就使化学这门功课犹如一块磁石强烈地吸引着学生。

四、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改进实验手段,使实验更简易,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化学教学中经常有一些危险性(如爆炸)实验、污染严重的实验和现象不太明显的实验;还有一些实验因可重复性差、耗时长,不适合课堂演示,可将这些内容进行实验模拟设计成课件,借助多媒体演示播放给学生观看。这种形式的教学同样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学生印象。例如讲“一氧化碳的毒性”时,借助计算机设计三维动画片小白鼠中毒死亡,告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谨防煤气(一氧化碳)中毒,有效的克服就课本讲实验的问题;在学习“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和离子”时,从微观角度解释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的实验,都可以制成教学软件,用多媒体演示给学生看,远比单纯枯燥的讲解更易被学生接受和掌握;还有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气体的爆炸实验也可用多媒体演示,不仅让学生对这些物质的特性有了更加直观、形象的认识,也能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很好方式,在实验教学实践中,有部分同学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表现突出,教师就可以不失时机的召集这部分同学成立课外实验兴趣小组,兴趣小组活动除了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外,还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组织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展开。在小组活动中要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学生在学校举办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上进行实验表演活动,获得了成功感。《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时,课后布置学生到汽车加油站、加气站、工厂仓库观察“严禁烟火”标志,到车站了解哪些物品严禁带上火车。通过这样的调查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也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节约用水的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调查研究的能力。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化学实验是学生感知化学最好的方法,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化学兴趣,不断的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郑长龙.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