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范文第1篇

一、中西文化交流发展历程

我们对中西文化交融与碰撞做一横向的比较的话,第一阶段是古典时期,就西方而言,古希腊时代还算不上真正的中西交流,而罗马时期也只是个开端,就中国而言,秦朝和两汉时期,中西真正的交流也是刚刚起步,以后的隋唐宋元是中西交流的主要时期。第二阶段是明末清初,可以说是全新的交流时代,是中西方文化碰撞摩擦之始,最终西方列强进入亚洲引发武力侵略,这就是的来临。第三阶段后的半个多世纪,这一时期是中西方文化猛烈碰撞时期,也基本上是西方文化单向输入时期,总的来说,1840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水岭。1840年的百余年,基本上是西方文化向中国强行输入时期,尽管也有林则徐、魏源等一批睁眼看世界的先驱,但他们的呼声在当时是如此的微弱,就我国的回应和挑战来说,接下来1919年的,可以说是空前的文化撕裂的转折时期。第四阶段是20世纪末到现在,这几十年中国人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中西文化又达到了发展与繁荣、自由与平等的双向交往程度。纵观中西文化交流,西方文化对于中华文明的影响经历了“交流—撞击—单向输入—交流”的过程,如果说,明末清初以前中西是一种双向平等的文化交流的话,那么,1840年前后,有一个西方文华碰撞并单相输入的过程,那么状况一直延续了几百年,甚至说“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还想用这种强行输入的方式,只不过时代不同了。

中西文化的交融,既有物质文化内容的交流,也有精神文化诸如、价值观念的相互影响,且不说四大发明对于西方世界的持续性作用,即便是在中国开始受到西方科学逐渐影响的近代初期,我国的科学技术包括科学思想仍然在西方世界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如:明朝的宋应星、李时珍的著作也传到了欧洲。当然,西方的科技尤其是生活用品大量流入中国宫廷的官僚家庭之中,比如:钟表、望远镜等,更不用说机械枪炮了。中西精神文化的影响也是相互的。自17世纪以后,中国的艺术、哲学和科学思想对西方的影响和传播越来越明显,而19世纪以前,除了以外,西方人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伦理标准对中国封建王朝的影响是极其微弱的,但是,后,这种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进化论、民主思想到全面影响,西方思潮对我国知识界继而对广大民众,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21世纪的今天,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这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必将极大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提高我国文化生产力,打造文化软实力增添强大的动力。

二、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发展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范文第2篇

一、开放创新

1.文化形式的开放创新。网络文化形式在网络全球联通的基础上具有了超地域和跨文化的特征,网络是开放的结构,能够无限扩展,只要能在网络中分享相同的沟通符码,就能整合入新的节点,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社会结构是具有高度活力的开放系统。[2]网络文化在其存在状态上是一种融开放性与有序性于一体的文化性状,表现为积极文化与消极文化并存、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共生、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互融等性状的结构松散的文化体系。网络为建立环球文化和地球村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和特质载体,它模糊了人类地域文化和时空间概念,消解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中心主义,冲击更新着人们的思维模式,赋予其思维以更大的开放性和视野。

2.信息资源的开放创新。就网络文化的信息和资源的使用来说,网络空间是一个海纳百川任意存取的环境,网络空间中不同主题的网站、博客、BBS网络论坛和聊天室等,对网络主体都是开放的。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和民族文化都能在此栖身,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以自由表达其思想观点,突破了时空和地域局限。世界在信息资源丰富的网络空间中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全球各地的网民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聚散信息和交流文化,信息资源的高度开放与有序成为网络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3.内容体系的开放创新。在内容体系上,网络文化是一个内容庞杂、多元和谐有序,且外延较宽泛的文化体系,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和网络文化根本载体的网络,其全球化发展过程和内容体系影响和规约着网络用户的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在网络空间中,持多元思想观念的网络创建者在建立自己的网站或网页之时,也将代表其精神信仰和文化素养的思想信息融入其中,这使网络创建者的社会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在网络中通过他人的点击浏览和链接访问而无限制地被传播和扩散。网页点击率多少主要取决于网站资源和信息内容的质量,这又使网络内容体系可以在自由和公平竞争环境中形成一个高度开放、平等和有序的文化世界。

二、平等互融

1.文化主置的平等互融。网络身份的匿名性使网络主体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属性具有平等性,这种平等性使得网络主体间的交往互动具有互融性。以往文化的话语权形态都为社会精英群体所掌控,而互联网技术的发生发展、普及应用,以及网络文化的催生、成形使传统的由社会精英群体掌控的话语权发生改变和动摇,也促使这种由少数人掌控、垄断的中心化和精英化的话语权形态逐渐走向终结。网络文化的低门槛、弱限制的文化参与、交流等特质优势可以实现全民参与和互动。网络文化的主要生产者、参与者和消费者是广大民众,这使整个网络文化的生成环境呈现出一种相对自由宽松和任意自发的发展状态。因为网络交流的匿名性、身份的虚拟性等特征使网络主体之间在网络空间中形成一个没有上下等级和身份障碍关系的平台和自由空间。在此环境下,传统的文化观中的中心性、权威性和主流性等固有的文化强势被弱化甚至消解,显示出信息时代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平衡张力。

2.主体参与的平等互融。网络文化是网民皆可平等参与和互相融合的开放型文化,具有极强的平等性与互融性。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使人们可以几乎没有门槛、没有限制的实现平等的文化交流与沟通。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信息存储的超容性和传递的快捷性,有力地降低了广大民众参与网络文化和获取有效信息的成本;由于网络主体在网络空间中的实践活动具有隐匿性特征,使得网络主体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的平等成为可能,构成了民众广泛参与的前提性条件。在网络社会里,民众不再缺乏网络信息资源,而是要着力提升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正确辨识和行为选择的能力。

3.主体交流的平等互融。网络具有的开放性、匿名性和平等性使网络交往主体之间的交流具有平等性与互融性。网络技术的发展又将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编织入平行扩张的网络中,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平等性能够满足网络主体不同层次和不同种类的交往需求,在有力地拓展了网络主体视野的同时,也调动了他们参与和使用网络的积极性,他们既相互交流沟通,又相互共存感染和互融。这种平等和互融的网络交流方式拉近了网络主体人际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可以在网络空间中更自由开放地呈现和表达其内心世界和真实思想,网络主体在此平等的交流过程中实现了相互理解信任和彼此交融。

三、自由发展

1.文化交流的自由发展。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等特征为网络用户提供了一个畅通无阻的对话平台和活动领域,突破和变革了以往各种文化形态之间交流沟通所受到的种种限制,在扁平的网络世界中,任何思想观点、任何民族文化都能够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得以传播和扩散。网络在有力地推动和促进外来与本土、传统与现代、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以及不同的地域文化之间的接触、交流与互动的同时,也弥补了受自然条件、物理条件和网络行为主体自身条件等局限而不能与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主体进行接触交流和互动的短板,使网络文化在网络文化中保证其引领地位和主导作用的同时,也使其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地融合外来文化和亚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以维护自身的多层次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网络文化的主体是人,文化交流的主体也是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网民可以突破时空间限制进行任意主题的、多媒体形态的而且是低成本的文化交流互动,此种不拘地域时空、高度自由开放和宽容度、包容性极强的文化交流互动是以往任何存在文化不曾有过的,这种全球性文化交流为散落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进行全球大合唱提供了契机和舞台。

2.网络行为的自由发展。开放的扁平化的网络空间中赋予网络主体以更大的自由度,网络主体可以自由地参与活动、表达观点和发表言论,自由地决定价值取向和选择网络行为方式。虽然网络空间中充斥着很多即兴而发的不尽客观全面的言论,但却展示了一个言论较宽松、行为较自由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中的单向思维和单一论调相异,网络社会展示的是一个观点纷呈、复杂多面和的包容度极大的中国社会。

3.网络交往的自由发展。网络拓展和延伸了网络主体的交往方式,主要的网络交往方式有:公共网络交流平台、电子邮件、网络聊天和文件传输等。如同生产工具的革新是生产方式变革的历史标志一样,不同的轮子决定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决定了人们所能拥有的不同的时间、空间和疆域,赋予了人们不同的接受和支配信息的能力。因此,相较于传统文化下的各种交往方式,网络文化拓宽了人们的交往空间和延伸了人们交往时间的自由度。

四、多元共享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范文第3篇

关键词:汉语 国际传播 文化准备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对世界影响力的增强,中华文化必将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这对汉语国际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样的形势与判断,如何进一步发挥汉语国际传播的文化交流功能,向世界充分展示中国文化的特有魅力,使之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占有它应有的位置,就成为一个十分紧迫而重要的问题。汉语国际传播,要求我们首先从文化自觉、文化定位和文化交流三个层面做好充分的文化准备。

一、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文化自觉是新旧世纪之交中国思想文化界形成的一种文化思潮,为多角度、全方位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中国文化满怀信心地“走出去”,与世界文化交流、交锋与交融,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认同、相互借鉴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和前提。对任何一个民族而言,没有文化上的高度自觉,就很难产生文化自信,就无法走向文化自强。为此,先生在其有生之年多次作过明确的解释。在他看来,文化自觉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据其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决定取舍。其次是理解所接触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以吸收。最终达到不同文化之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境界。事实上,此番境界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曾有过多次的灵光闪现,这与我们古人对自己创造的文化已经拥有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密切相关,否则,就不可能给后人留下如此丰厚的文化遗产。透视几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没有人能否认其形成、发展和壮大过程中历经风雨、承受挫折和饱含辛酸;没有人会怀疑其在不同阶段呈现出来的灿烂与辉煌不是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改造与更新基础上结出的硕果;也没有人敢指责其包容借鉴、接纳吸收、消化整合多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而作出过的种种努力。“如果没有中国文化,人类文明不可想象。从四大发明开始,中国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就独树一帜。中国人克服困难一路走到今天,继承了历史特殊的馈赠。同样,文化赋予中国以尊严和生生不息的力量。中国政府不遗余力地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因为它们具有重要的美学和精神价值。”摩尔多瓦驻华大使阿纳托利乌列基安如是说。

无论从文化的角度讲,还是从汉语国际传播的视角看,一个民族真正的文化自觉,就是对自身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着深刻的认识,对自身文化的运行规律有着准确的把握,对发展自身文化的历史责任敢于主动担当。一旦离开高度的“文化自觉”,就很难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作出理性而准确的判断,就难以在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精髓的过程中充满自信,就无法保证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发展中不落伍、不掉队。要避免此类情形的出现,就必须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去把握中华文化;同时注意把握世界文化的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主动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行更新改造,使中华文化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交锋和交融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成势、傲视群雄。

汉语的国际传播,承担着中华文化对外交流、沟通与合作的重任,更应该在文化自觉与自信方面有高度统一的认识,这是不断突破现实瓶颈、破解文化交流与传播难题的先决条件。这是确保中国文化从自觉走向自信、从自信走向自立、从自立走向自强,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的思想基础。

二、准确的文化定位

准确的文化定位,是指对中国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在汉语国际传播中的地位进行科学定位。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具有丰富性、完整性、多样性和独特性等方面的特征是毋庸置疑的。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承前启后的创新成果,体现出中国文化的丰富性;绵延不断的文化脉络、传承千年的民俗民风、独立成篇的思想体系,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完整性;不同民族的文化创造、不同区域的文化分布、不同领域的文化成果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中国特色的价值理念、中国风格的民族精神、多元文化的交相辉映印证出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在汉语国际传播过程中,如果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上述特征定位不准确、把握不充分,外国人就难以准确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等,就始终搞不懂中国人的很多事情,也就无法让外国人真切领悟和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特有魅力。因此,注重一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是展示一个民族文化固有特色的关键。也只有将深藏于文化表象背后的那些真正代表中国人精神层面的东西及时准确地传递给世界,才有助于让外国人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化。

三、充分的文化交流

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民族的振兴,始于文化的复兴。一个国家的文化只有在世界文化中占有相当的地位,才能受到世界的重视。如何看待发展中的中国文化?理应从当今中国文化的大发展与大繁荣的历史进程中看,必须看到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与世界文化交流、合作、接轨,并赢得世界的理解、信任和尊重。文化“走出去”要求我们尽早布局,为之搭建好文化交流的平台,提升并拓展文化交流的层次与渠道,进一步转变创新多种文化交流的方式。

搭建好文化交流的平台,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根本。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在很多国家正式启动建立中国文化中心的计划。如今,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增设,成为开展中外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开拓和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提升并拓展文化交流的层次与渠道,应当建立在政府引导、民间配合的基础上。文化交流主要是政府间的交流、学者间的交流和大众间的交流。我们最初的文化交流,多属政府之间的交流,学者和大众间的交流还远远不够。这与我们应有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不强有一定关系。令人称道的是,这种状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正逐渐得以扭转,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层次和渠道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通过频繁的高层交往,加之各类非政府组织间的密切合作,以及各种民间组织,包括学界学者之间的相互往来等,打造出多种多样的交流层次与渠道,有效提升了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交流层次的提升和交流渠道的畅通,极大地增强了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转变创新多种文化交流方式,体现在我们对文化交流经验与教训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过去,很多人简单地认为只要加大报刊杂志、网络媒体、电影电视等“走出去”的力度,就能促使文化“走出去”。殊不知这些方式虽必不可少,但比起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对话与交流,就更显枯燥和乏味,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而必须在如何转变文化交流方式上多下功夫。尤其,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这是实现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认同和文化尊重最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历史和现实已赋予汉语国际传播多种对外文化交流的职能。我们只有主动做好应有的文化准备,并在实践中体现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将真正代表中国文化的优秀文化不断地传递给世界。

参考文献

[1].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2]张殿军.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文化外交浅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1).

[3]胡逢祥.开放时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与国民意识[J].探索与争鸣,2010(1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范文第4篇

20世纪70年代以后,对于文化变迁的研究视野不断扩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并应用到了旅游业上。随着旅游的发展,大量的游客涌入一些交通闭塞的旅游地,给当地的文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在旅游者所带来的异文化冲击下,旅游地文化变迁从物质层面开始,逐渐渗透到精神和制度文化层面,最后促使整个旅游地民族文化趋同于现代化城市文化,导致许多传统文化遗失。而真正吸引游客眼球的往往就是这些即将消逝的民族文化,一旦完全被外来文化所同化,可能导致当地旅游业的萧条甚至停滞。因此,从文化变迁理论出发,研究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动因和策略选择,不仅是出于民族文化保护的需要,也是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文化变迁与旅游地文化变迁

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变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通过文化内部的整合而出现的有别于过去的文化形态,表现在技术、工艺、食物、服装等方面,包括价值观、习惯和社会关系。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则常用“社会变迁”来指代非物质文化的变化,其中包括价值观、习俗、制度和社会行为。本文所指的文化变迁侧重于指较为明显的变迁——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下产生的文化变迁。

基于以上观点,本文认为,旅游地文化变迁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旅游者涌入一个文化背景不同的旅游地,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在多种文化相遇、碰撞、交融和整合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势差的客观存在,使得客源地文化较多地“流向”目的地,长此以往潜移默化地影响旅游地文化,使得旅游地发展成为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社会文化形态。文化变迁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变迁,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文化变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于暂时的文化变化,当暂时的文化变化逐步改变原有的文化形态,就产生了变迁。

二、旅游地文化变迁动因分析

在现代社会,旅游业发展所产生的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导致旅游地文化变迁的最主要动因:

1.文化传播、交流中主客双方接触的不对等性

一般情况下,旅游者与接待地居民的接触是短暂且有限的。旅游者在一个接待地的逗留时间是短暂的,与当地居民实际接触的时间有可能更少。而且在十分有限的时间里,他们所接触到的多为旅游接待人员,双方分别扮演的是服务与被服务的角色,旅游者难以通过旅游企业工作人员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但是对于旅游地居民来说,他们接触的不是某个具体的游客而是旅游者群体,是长年累月地同文化反差很大的旅游者群体的直接或间接接触。所以说,尽管旅游文化传播和交流是双向的,但却是不平等的。旅游者给接待地带来的影响远比他们接受接待地的影响大的多。

2.文化传播、交流中主客双方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性

客观地说,区域间的文化传播无沦采取哪种传播形式,都是以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向较后进的地区传播为主导的。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来自发达国家或地区游客所携带的强势文化的冲击,在文化交流融汇中更多地居于一种被动性的地位。比如,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一个在休闲,另一个则为这个有钱的休闲人忙碌;一个在台上表演,另一个则在台下欣赏、拍照、录像,双方形成一种明显的非对称性关系。由于经济上的不对称,使旅游活动变得不单单是旅游经历的买卖,还会给当地人带来金钱等观念的改变,从而使当地人改变自己去迎合游客,沦为“被旅游者”,影响到当地人的文化表述及文化认同,然后在不知不觉当中慢慢地发生文化变迁。

3.文化传播、交流中旅游地文化相融区间的扩展

任何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接触时,通常会有选择地接受和吸收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而排斥与本身文化价值观不相容的东西。但是,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旅游地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范围会较一般情况有很大的扩展。旅游地为了招徕游客,必须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于是违心地接受外来文化中某些与本土文化价值取向相悖的东西。有的学者将其称为“虚意接受”,即当地并不打算或不愿意接受外来文化的某些因素,特别是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抵触的部分,但出于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就会有意识地作出让步,甚至主动迎合旅游者的需要。接待地的“虚意接受”,最初往往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虚意接受”的东西便会逐渐扩散,潜移默化地使本土文化发生变迁。

三、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具体表现

文化的变迁是永恒的现象,有些在表面上,直接看得见,摸得着,而有些文化现象,是在深层发生变化的。一般说来,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而从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一般说来总是制度首先变迁,其次是风俗、民德,最后才是价值观。

1.物质文化变迁。指那些外在化、具有明显的数量结构或物质形态的变化。直接由于旅游业发展而引起的生计方式、居住习俗、生活方式等的改变,都属于这一类变迁。例如,九寨沟以“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五绝闻名于世,其内原有居民以前主要以耕作、畜牧和传统的手工艺为生;1984年九寨沟对外开放,部分居民开始经营旅游业。至2002年,景区内居民都彻底停止了耕作和畜牧,基本都从事旅游经营或与旅游相关的工作。

2.非物质文化变迁。指因旅游活动产生但无法观察到其直观的物质形态的变化。由于旅游的发展而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旅游地居民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文化意识和生活方式,都属于非物质文化变迁的表现。例如,四川与云南交界的沪沽湖地区是摩梭人聚居地之一,其文化是植根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母系文化。改革开放后,摩梭人积极采取措施吸引游客,沪沽湖很快成为旅游胜地。外来不同文化形态人群与当地人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对摩梭母系文化产生了冲击,使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母系家庭小型化,妇女在家庭中的传统地位开始下降,出现固定专偶走婚,家庭管理实权开始由男性掌握等。

四、旅游地文化良性变迁的策略选择

众所周知,旅游业发展对旅游地文化变迁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使文化良性变迁,从而在保持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不变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外在表现形式,扩充文化传承媒介的种类和数量,使传统文化得以永久延续。也可能使文化负态变迁,使其严重商品化、扭曲化,民族个性、民族精神被淡化,直到消失。但不管旅游地文化是向积极方向还是向消极方向变迁,文化变迁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唯有文化的合理变迁才能持续吸引旅游者的到访。综上分析,为了实现旅游地文化的合理变迁,促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首先,加强旅游业的宏观管理。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在旅游业发展初期的规划、引导以及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监管工作,规范文化旅游产品市场的生产和消费行为。针对目前旅游市场上少数为谋求短期利益的生产者生产劣质文化产品、破坏传统文化、损害旅游者利益的行为,要积极进行监管查处工作,在旅游文化社区内部建立起传统文化自我建设长效机制,增强旅游地合理开发、生产及创新的自觉性。只有强化政府的宏观引导和管理职能,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法规,加大对发生消极文化变迁现象的旅游社区的引导监管力度,才能保证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强化本土文化,提高文化自觉性。一个民族没有“自我”的概念,就会在失去“自我”中被他文化同化,文化自觉缺失的民族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本民族的文化,这样,本民族文化的良性发展就无从谈起。当然,强化文化自觉,并不是主张文化中心主义,而排斥其他文化,关键在于与它文化接触、交流的时候,本民族成员如何实现文化自觉,取其精华,排其糟粕,真正做到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

因此,要强化本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防止出现“客尊主卑”的思想和行为;并且要鼓励接待地居民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文化鉴别能力,以自觉吸收外来文化中先进的东西,抵制腐朽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英语电影;文化交流;跨文化交际;运用

一、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意义

我国对于跨文化交际方面的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伴随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的内容日益增加,该研究从传播学方面的研究逐步发展到对语言、文化、影视等方面的研究,跨文化交际的工具价值和学术价值逐步被学界所广泛认可。由于这一研究范围比较宽泛,本文将重点集中在将跨文化交际基本理论引入英语电影在对各种文化进行传播当中的基本架构,特别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传播与交流,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与价值。

跨文化交际对很多人而言并不是一个熟悉的词语。如今,全球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共同主题,各种空间的文化利用不同的渠道、途径互相交融与碰撞,全新的媒介技术以及人类交际方式的快速变化,在时空上搭建起最基础的世界架构体系。在构建起连接全球的交际纽带的时候,也成为突破文化封闭的有效方式,从而使得人类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领域的渗透进入有了更加广阔的时间与空间。人们透过自身独立的文化圈去寻找其他不同文化圈已经成为目前人类活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这样的寻找是人们对于其他不同文化精神的追求,当人们的活动受限于自我条件以及生活空间之时,影视等媒介于是就成为人们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

电影是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重要的传播手段与渠道之一,也是中方与西方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有的研究者觉得电影是中方与西方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传播与交流的一个最重要媒介。电影利用一些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呈现给广大观众的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里面不仅有精彩的故事、丰富的文化,更有人们非常渴望获得的精神食粮,是人类科学技术与文明发展智慧的结晶。英语电影是世界电影中发展得最好、最快、获得的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个艺术形式,特别是好莱坞电影,它借助最先进、最现代化的电影制作技术和最为严格的创作剧本的流程,制作出了全球品质最好的电影。好莱坞影片为人们呈现了各种视角下的美国文化,以这种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透过英语电影源源不断地传播到全球的每一个地方,影响着全球对于美国文化及其普世价值的推崇。

二、英语电影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运用

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先进的传播媒介已经成为中方与西方之间文化进行交流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与平台,英语电影则是这种背景下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一种重要的工具,它为我们开启了解西方社会与文化的一扇窗户。从区域性文化的空间布局方面来看,我们国家的文化无法和欧洲强势文化的进入与传播相适应,英语电影通过先进的媒体技术对我们国家的文化完成了强有力的植入,英语电影对于西方的价值理念诠释以及对其文化的自我标榜,极大地提升了英语国家文化的形象与价值,使得全世界的人们对于西方的文化价值更加认可,从而在全球文化分裂的情况下,获得文化最大价值的普遍认可。此外,全球各个国家之间存在多元文化的显著差异,但是在这种强势文化的攻势下,弱势文化的抵抗力就显得严重不足。

(一) 英语电影传播了西方文化价值理念

西方文化通过英语电影达到对西方文化价值理念进行传播的目的,并且借助先进的媒介技术架构了西方的文化价值的世界文化整体布局。英语电影是一种对于中国文化产生很大影响的外来文化形态,伴随西方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不断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形态,不仅对中国现有的价值理念起到了颠覆的作用,还会对中国传统的道德理念进行重新审视,既有文化的危机,也是文化新生的一个转机。

英语电影中包含了很强的文化帝国主义色彩,这种色彩甚至有很强的文化霸权与侵略色彩,企图建立全球统一文化架构,从而达到以英语国家文化为样本的文化模式,并且一次性对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行改造他国文化,构建满足自身利益的一种文化体系。然而与之并存的全球多元化的文化仍然涵盖在这一框架之中,甚至会不断发展和壮大,这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的输出与植入形成了较大的阻力。

(二)英语电影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文化的起源于适应并挑战环境,现代媒介技术所构建的文化传播体系,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变各种不同文化生成的实际环境以及区域,与之相反的是,它更加清楚地体现了这种传播过程中的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英语电影集中了现代媒介技术的先进成果,英语电影在区域上有着很大的优势,拥有全世界最为成熟的媒介技术,并且拥有全球最完整的文化价值体系,对于以宗教为基础的文化价值情有独钟。美国文化源自于英国,而英国有着非常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生活环境,骑士精神以及使得这个国家有很强的冒险精神,但也拥有对财富强烈占有欲望。美国文化还具有印第安文化以及其他很多优良文化的特点,产生了非常独特的文化特质,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优秀的一种文化,美国人不停地在全球各个地方宣传他们的文化以及价值理念,甚至通过战争去迫使其他国家认同他们的文化。英语电影在传播存在差异的文化过程中,往往是单方面进行传播,即英语国家通过他们所拍摄的电影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使得其他国家对于英语国家的文化价值理念逐步认同、向往与推崇,从而改变自己国家的文化价值理念。

(三)英语电影体现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双向性

英语电影在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通过英语电影等非常强大的媒介技术对其他国家的文化体系强行植入,英语电影在传播文化传播中会牵涉到各种技术以及社会问题。比如我们国家在过去英语电影是不允许上映的,当时只能引入社会主义国家的电影,伴随改革开放,我们国家正积极参与到全球的发展以及各项事务中去,共同分享人类的发展与文明成果,而英语电影利用其非常强大的卖点很快占领了我国的电影市场。而且还影响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比如:讲述美国西部牛仔的影片让全体中国人一夜之间认识了牛仔裤,并且很快成为很多家庭衣柜中不可缺少的衣服。当然,英语电影在我们国家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却并未从实质上对中国文化构成颠覆性的破坏,中国文化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有了强大的文化底蕴,对于英语国家文化的侵略,体现出了非常强大的免疫能力,然而就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仍然受到了欧美先进国家文化的很大影响,比如快餐文化、圣诞节、情人节等。

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呈现了非常强大的生命力,我们一方面在观赏英语电影,另外一方面也在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加以批判、辩证地理解以及借鉴,从而促使英语电影在拍摄的时候他们也会更加注重文化的内涵以及视角,以免和中国文化形成太大的冲突; 并且还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英语电影中去,比如《功夫熊猫》(美国动作喜剧电影)、《花木兰》等影片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文化元素通过西方化的手法获得了良好的展现。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范文第6篇

最近,我精读仲高先生的《丝绸之路艺术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一书,从作者的综合知识和科学的研究模式得到很大的启发。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活动的产物,涉及面十分广阔,其包括建筑、园林、工艺、设计、书法、绘画、雕刻、摄影、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电影、电视、文学、杂技、曲艺、木偶、皮影等多种艺术形式。丝路主要路段的西域是丝绸之路三东西方文化唯一的交汇处,各种文化艺术形式在此地频繁地出现,并经历了接触、摩擦、交融和兼容的发展演变过程,形成了独特而复杂的艺术文化圈。从科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细致深入地研究是一个难度较高的工作。研究庞杂的艺术形式与艺术现象是要求研究者具备多方面的知识积累和专业修养。关于这一点,仲高先生在《导言》中做精辟的论述。“因此,首先,研究者必须具备三种知识(东西方文化知识、人文科学知识、乡土文化知识)和两只脚(一只脚在书斋,另一只脚在田野)。其次,丝绸之路文化艺术研究者应该与文化人类学者、民族文化学者、考古学者沟通和互补,以便协调中西与古今。最后,方法论的新变必将引起学术界的新变。”这些研究内容和方法“主要体现在:在时间上,注重联系,超越偏狭的学科界限,把艺术、文化、民俗等看成是彼此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在空间上,跨越民族、地域界限,把丝绸之路西域文化艺术研究放在人类文化的总体格局中。”

作者在著作中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论点。作者巧妙地运用人文地理学、民俗学、考古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心理学、美学、文学和历史学等主要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大量的物证和实证田野资料的基础之上论证了自己的学术思考和理论观点。在书中两百多张引人注目的插图(自然环境、古代遗址、文物、人物、现代建筑等)足以给我们证明作者的深入而扎实的田野作业实践和丰富的文献资料阅读经验。仲高先生身为《西域研究》杂志的一名资格较老的编审,有幸审阅国内外著名历史学家、民族学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关于西域语言文学、历史文化、民俗信仰、宗教艺术等诸方面的学术文章,积累了丰富的人文科学综合知识。由于编辑工作需要,他有机会积极联系各学科专家,切磋和探讨一些学术问题,扩大学术视野,为学术研究打了良好的基础。在研究方法上,他从跨地域、跨民族和跨文化的世界性眼光,广泛地采用比较文化学、比较艺术学、结构主义、媒介学、接受美学、传播学和民俗学等诸学科理论与方法,论述了北疆游牧文化艺术、南疆农耕文化艺术和东疆农耕园林畜牧兼容的文化艺术的独特表现形式和艺术想象。从宗教视角对多元艺术现象进行剖析是作者本书研究中的一个亮点和特色。从阿拉伯、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希腊罗马文化对西域文化艺术的影响是形成了西域民族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作者对此分别进行较为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提出了合乎逻辑的论点。作者从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等诸角度对西域各民族艺术互相影响和融合与西域艺术对外来文化艺术的借鉴、消化、交融、创新和发展等问题加以了科学地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思考与观点。这是本书的创新之处所在。

丝路要段——西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复杂而神秘的大陆型地域。关于西域的地理范围,历来都是许多学者进行争论的问题。因此,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西域的地理范围就有广、狭二义之分。广义上的西域指玉门关,阳关以西中亚乃至欧洲,狭义上的西域指天山以南,昆化山以北,葱岭以东的‘三十六国’”。这是汉朝时代流行的西域概念。到了唐代,“西域”的地理概念则与汉代有所不同。“唐代广义的西域范围是很大的,敦煌以西,天山南北,中亚,西亚地区都可以称为西域”,而唐代狭义的“西域”并不是指汉代西域都护所管辖的今新疆地区,而是指葱岭以西到波斯的这一部分中亚地区。日本学者羽田享在《西域文化史》中提出了新的西域概念。他说《我用此名来指大体上相当于亚细亚大陆的中央部分,包括广大不同外海的河水流经的诸地方》。他所指的西域的地理范围,大略指以帕米尔(Pamir)高原为中心,东面包括注入罗布泊的塔里木(Tarim)河流域的新疆天山南路地方;北面包括注入伊塞克(Issih))湖,巴尔喀什(Balkax)湖等河流流域的地方,亦即包括伊,准尔盆地(Jonghar)等在内的天山北路地方;西面包括楚河,塔拉斯(Talas)河流域和注入感海的河流流域的地方,南面以昆化(KoraK-orum)山脉,兴都库什(Hindukux)山脉为限。西域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一地域民族众多,种族极为复杂。天论从地理上,还是从历史上看,西域一直是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及宗教文化的交处。西域可以说是一个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各种宗教文化顺着纵横交错的通路滚滚而来。这是由于举世文明的丝绸之路的主要地段就是从玉门到成海,里海之间。丝绸之路变成西域文化顺利传播的主要通道。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语境;唐诗英译

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事实抑或趋势。全球化的核心是经济全球化,这一点一直以来受到着广泛的认可,人类已经进入全球化经济时代。在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成其显著特征的时代,对于现代资本主义的分析必须基于此特征。由于经济与文化之间的不可分割性,文化全球化惯常被看做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影响。现今人类所处的这一文化环境使得物质与精神兼有的文明,跨越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目前,在翻译研究界,人们对翻译之于文化交流和传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视,翻译不再是语言的转写,而是文化的表达。若把翻译放在人类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那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翻译绝不仅仅是文字符号的简单转换,它涉及到文化的方方面面。只有弄清译者和译者所属民族的文化立场对翻译所起的影响,翻译才能在全球化时代完成文化交流的使命。我们应该明确地认识到,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其文化要发展,就不能不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封闭与阻塞只能导致民族文化的贫乏化和枯萎,只有交流,才会带来生机与发展。[1]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是中国同时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唐诗作为人类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在走向与西方诗歌文化交融时,必须主动积极,凸显适应时展的需要的精华。然而,就像PeterRobinson在Poetry&Translation中提到的“Poetryisthensaidtobeuntranslatable,ormorepractically,poemsareuntranslatable.”翻译惯常来说是不可译的。诗歌这一文学体裁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诗歌翻译的局限性。考虑到全球化多元文化语境下对翻译有更高的要求,笔者将选取刘禹锡民歌体诗歌《竹枝词》分析译者应该如何因势利导提供更理想译文。

一.《竹枝词》分析

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首《竹枝词》是巴渝地区民间情歌。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借唱歌来抒发感情。这首词的表达十分微妙:春风沉醉,杨柳叶儿轻拂着江面,水平如镜。泛舟少女忽闻若有似无的小伙子的歌声。这歌儿落在姑娘心上,泛起了姑娘心里的阵阵涟漪。她其实早就心系着那唱着歌儿,却总也不明确想自己表达爱意的小伙儿。分明在他的歌声里听到丝丝绵情蜜意,但就捉摸不定像天气一样:说它是晴天吧,西边却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又出着太阳。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巧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了初恋少女忐忑又甜蜜的微妙感情。

二.《竹枝词》译文分析

Versionone:Thewillowsgreen,theriverquiteatrest,Ihearmyloversingashorealay.Sunshineintheeast,andraindropsinthewest,Itisn’twarmbutwarmyet,idaresay.[2]Versiontwo:Betweenthewillowsgreentheriverflowsalong,Mybelovedinaboatisheardsingingasong.Thewestisveiledinrain,theeastbasksinsunshine,Mybelovedisasdeepinloveasthedayisfine.[3]两个译本属于押韵诗,采用了英文诗歌的英雄双行体。译本一的第二句中,译者用“lay”来表达“歌声”,用“warm”来同时表达“晴”和“情”,这是翻译中的注释,但是如果缺少了注释,读者可能很难从译文中了解原作的感情。从节律来看,译本二为了押韵,译者在第二句中将“say”置于第四句句末。同时译本二使用了抑扬格,使得译文富有音乐性。从意义来看,第三句,译者将双关的字面意义翻译了出来,而第四句则翻译了双关的内涵意义,同样,译者进行了微调,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创造性。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大略看到,如果将唐诗译文顺应全球化多元语境发展,认识并了解到两种语言的差异,将差异尽可能融入接受语大环境,就能融入接受语文化,真正达到吸收出发语文化并丰富目的语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许钧.尊重、交流与沟通—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翻译[J].中国比较文学,2001(3):86

[2]赵甄陶.中国诗词精选英译[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范文第8篇

一、舞蹈演出:中国―东盟文化艺术交流的最佳舞台

东盟十国大多数是多民族国家,许多民族与我国广西的少数民族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甚至是同本同根。不同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出反映各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这些文化艺术是相融相通的。特别是通过舞蹈演出,实现了不同民族艺术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东盟十国与中国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

1.积极参与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舞蹈演出

每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文化艺术的交流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广西艺术学院在面向东南亚方面,为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文化艺术交流做了大量的工作。2006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和风情东南亚晚会,广西艺术学院舞蹈系以及附属艺术学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全部参加了民歌节开幕式和风情东南亚晚会的舞蹈表演,成为整台晚会舞蹈的主要力量之一。同时,广西艺术学院的青年老师进入了编导主创班子担任执行导演,编创了大量有特色、亮点多的东南亚国家的民族舞蹈,取得很好的成果。这说明我们与东南亚民族舞蹈的交融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从1999年开始,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绿城歌台”已经成功举办了10余年,这种“让歌舞艺术深入到群众中去”的广场文化活动形式,不仅增强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彰显了民歌艺术节的大众性和互动性。柬埔寨的椰子舞、印尼的爪哇舞蹈、老挝的下寮沙湾拿吉民歌、马来西亚的南洋舞蹈、菲律宾的情歌、泰国的宫廷舞、越南的独弦琴以及新加坡的华人、马来族人和印度族人共同表演的歌舞……东南亚各国的歌舞各具特色,艺术家惟妙惟肖的表演博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欢呼和掌声。在以民族特色为基础,结合观赏性和娱乐性的“绿城歌台”上,国内外艺术家尽情地展现着各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风情。

2.为促进旅游合作的舞蹈演出

2007年5月,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当时的舞蹈系)参加 “走进东盟――广西旅游国际大篷车”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他们克服水土不服、饮食不适等诸多困难,凭借不懈的努力和连续作战的作风,出色地完成了多项演出任务,为广西代表团旅游宣传促销活动的圆满成功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同学们积极与各国艺术家进行各项学术交流活动,参观了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风景名胜,亲身体验了各国浓厚的艺术氛围,开拓了视野,积累了素材,提高了艺术鉴赏能力。

2008年4月25日至28日,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舞蹈艺术团随自治区旅游局代表团参加了越南“2008下龙国际旅游节”。在26日开幕式上,舞蹈艺术团代表中国为来自老挝、柬埔寨、韩国等驻越南使节以及越南全国各地的政府和文化官员表演了欢快热烈的我国新疆舞蹈《掀起你的盖头来》。在当天晚上举行的“下龙之夜”文艺晚会上,舞蹈艺术团表演的《歌飘山水间》《盘歌》《千手观音》和《当代节奏》可以说是整个晚会的最大亮点,引起轰动。越南国家电视台对整台晚会做了现场直播,艺术学校舞蹈艺术团成为越南新闻报道出镜率最高的舞蹈艺术团。

2009年4月23日至26日,广西艺术学院师生一行19人随自治区旅游局组织的代表团一起,应邀参加了越南广宁省下龙市举办的2009年下龙湾旅游节暨下龙湾第三届嘉年华活动,在活动的开、闭幕式演出中担任嘉宾表演。在25日下午举行的主题为“下龙湾奇观――相约之地”的旅游节开幕式演出中,广西艺术学院表演的大型歌舞节目《大地飞歌》,为旅游节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气氛。在下龙的Bai Chay码头的海上舞台上举办的“闪亮的奇观之夜”旅游节闭幕式大型演出中,广西艺术学院师生用甜美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向越南观众和各国游客展示了中国的深厚文化和艺术魅力,也传递了广西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表现了广西人民的热情好客。师生们专业的演唱和舞蹈表演,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学院的舞蹈教育水平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3.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舞蹈演出

2008年3月,应新加坡维多利亚舞蹈学院邀请,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广西民族舞蹈艺术团参加新加坡第12届华族文化艺术节文艺演出活动。该活动两年举办一届,每一届都会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院校、专业歌舞艺术团体以及世界著名艺术家前来参加,使得新加坡成为一个世界艺术交流的大舞台。在演出期间,我国的演职人员以精湛的技艺给新加坡人民带来了美轮美奂、无与伦比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盛宴,其中舞蹈《埋伏》《壮族大歌》《歌飘山水间》《千手观音》《追潮》以及歌声、琴声打动了出席晚会的每一位新加坡的观众,他们异口同声地称赞:“这是近年来我们看到的最精彩的舞蹈、音乐晚会!”

二、舞蹈教育:培养中国―东盟舞蹈人才的有效途径

舞蹈教育的核心目的是人才培养。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舞蹈院校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各国间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作品创作的经验和基本做法,提高舞蹈教育教学质量,传承创新舞蹈文化,共同促进中国与东盟舞蹈教育的良好发展,广西艺术学院与东盟各国在舞蹈人才的培养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1.发挥优势,为东盟国家培养舞蹈人才

2008年2月19日,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应越南国立舞蹈学校和越南胡志明市莲花歌舞团邀请,前往越南进行文化交流及有关越南留学生的招生工作。在越南国立舞蹈学校,双方认为,自2007年签署协议以后,双方的互访、教学交流、演出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越南国立舞蹈学校发出邀请,希望在当年邀请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的舞蹈教师前往该校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教学活动。在胡志明市莲花歌舞团,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的9个越南留学生成功地汇报演出在中国学习的成果,并用中国话向自己的国家汇报了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情况,在场的越南官员和家长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感叹这些学生学习时间这么短进步这么快,学校付出了很多。

2008年3月7日下午,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广西民族舞蹈艺术团青年教师邬伟以及两名优秀舞蹈演员,应邀到新加坡华族学校给学生教授中国民族舞蹈。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融洽,得到新加坡学生的喜爱。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了解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课后,新加坡的学生用热情的言语表达出对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的兴趣与热爱,许多学生不肯离去,都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更多的中国舞蹈,希望能够再一次亲身感受到中国民族舞蹈的魅力。

2008年7月12日,广西艺术学院与越南国家歌舞剧院进行了友好会谈,并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广西艺术学院拥有一批优秀的教师和学子,也有培养培育艺术人才的良好氛围,致力于创造让每个人都能有良好发展空间的氛围,双方的合作既可以促进双方的发展,也可以增进友谊。越南国家歌舞剧院是越南最大的艺术团体,剧院集中了越南最优秀的演员和艺术家。越南国家歌舞剧院演员到广西艺术学院进修学习,将更好地促进中越文化的合作与交流,对提高广西艺术学院的国际影响有着积极的意义。

根据越南高等舞蹈学校与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的合作交流协议,2008年8月,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派出刘佳钰、路明两位老师前往该校进行一个月时间的教学,主要为该校毕业班学生与青年讲师教授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和中国舞蹈作品。两位老师克服了气候、饮食、语言等种种困难,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2.走出去,向东盟国家学习舞蹈

2008年8月23日,应越南国家歌舞剧院、越南高等舞蹈学校的邀请,广西艺术学院访越艺术交流代表团开始了为期一周的访问,考察学习越南的民族艺术文化,同时,也对此前在广西艺术学院进修的越南国家歌舞剧院演员学习成果进行检阅,两院还签署了合作意向书,掀开了中越艺术交流新的一页。

3.举办教育成果展演,检验教学成果

由文化部教育科技司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主办,广西艺术学院附中、广西艺术学校协办的首届中国―东盟“红铜鼓”艺术教育成果展演,于2008年10月29至30日在南宁剧场内隆重上演。本届展演以“交流合作,互利共赢”为主题,参展节目大都在国内外获过奖,是具有一定的独创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优秀艺术教学成果。参展的作品既有彰显时代特点的创作节目,也有经典节目,内容高雅,格调清新,充分反映了当今各国艺术职业教育院校的办学方向和追求;应邀参展的学校更是通过展示近年各自创作的节目或改编的传统剧目片断,从而宣传和展示了各自学校的教学实力和教学水平。

三、舞蹈交流:架起中国―东盟友谊的重要桥梁

中国广西与东南亚各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的历史,如广西壮族、瑶族的“师公”祭祀礼仪舞蹈,在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的民间舞蹈中都可以找到某些相似的舞蹈律动。由于地理与文化上的便捷,广西的各民族歌舞团体与东南亚各国的各民族歌舞团体,经常举办舞蹈交流活动,增进了中国与东盟各国文化交流和传统友谊。

1.参加 “中国―东盟舞蹈论坛”

2006年10月31日上午,参加第二届“中国―东盟舞蹈论坛”的中国及东盟各国最具影响的舞蹈专家、艺术教育家、文艺工作者及东盟秘书处的代表和文化部门官员莅临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观看舞蹈汇报演出。演出以民间舞、基训课和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获奖的优秀剧目向嘉宾们展示了学生稳健的基本功和灵巧的舞蹈技艺,其娴熟的翻转动作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壮族群舞《走在山水间》、男子群舞《追潮》、著名剧目《壮族大歌》生动演绎出壮族人民积极乐观、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越南女子群舞《美丽的越南》牵动了越南客人宾至如归之感。各舞蹈节目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同时融入了现代元素,展现出舞蹈艺术的蓬勃生机和发展潜力。演出推动了舞蹈论坛嘉宾们对弘扬传统民族舞蹈文化的进一步思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的舞蹈艺术交流。

2.通过舞蹈艺术的交流,传播中国文化

2008年3月10日,广西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组成的中国广西民族舞蹈艺术团应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邀请,参加新加坡第12届华族文化艺术节,与南洋艺术学院师生进行了精彩的舞蹈艺术文化交流,双方在交流活动中建立了良好的友谊,为以后两校的舞蹈艺术发展合作达成共识,为两校今后的艺术发展与交流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广西民族舞蹈艺术团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节目,既有传统的中国古典舞蹈《埋伏》《千手观音》,也有广西民族风情浓郁的舞蹈《藤缠树》《歌飘山水间》,还有以现代手法演绎的民族舞蹈《壮族大歌》。这次艺术节不仅使中新两国的舞蹈艺术家联系到了一起,也将中国的文化艺术与世界联系到了一起。新加坡维多利亚舞蹈学院院长赵柏钧先生深情地说:“中国广西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山美、水美、人更美。欢迎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团再一次到新加坡演出以及做客。”

3.举行青少年舞蹈交流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