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心理研究

儿童心理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儿童心理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儿童心理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儿童;心理理论;错误信念

中图分类号:G4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6(C)-0195-03

儿童心理理论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继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和元认知研究之后,又一个研究儿童心理表征和心理理解发展的新视角和新范式,这项研究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些年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热点。

一、心理理论的缘起

Happe等人认为,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愿望、意图、感知、知识、情绪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1]。心理理论是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理,推知他人的意图和信念,通过推测心理状态而预测他人行为的能力。心理理论在人们的相互关系之间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理论发展良好的个体可以根据他人的思想和需要解释他人的行为,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能力[2]。

(一)普利麦克和伍德罗夫的研究及影响

在《行为与脑科学》(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1978年卷中,普利麦克和伍德罗夫报告了一个检验黑猩猩是否拥有他们所谓的“心理理论”的研究。普利麦克和伍德罗夫将“心理理论”界定为:某个个体具有心理理论时,意指该个体将心理状态归因于自己和他人(或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物种)。在研究中他们宣称黑猩猩能够将心理状态归因于他人,因为他们的被试Sarah能够在某种实验情境中表现出对心理状态的认识。由此得出结论,认为基于心理状态归因的行为认识,“不是复杂的或高级的行为,而是一种原始的行为”,并提出了幼儿是否也具有这样一个心理理论的问题[3]。

之后他们的研究受到了一些批评,评论中三位哲学家(Bennett,1978; Denne tt,1978;Hurman,1978)独立提出,只有采用类似下述程序,才可能发现某一动物是否拥有信念的概念:动物被试看到某一个体将某个物品置于A处,然后离开;然后在这一个体不在现场的时候,被试看到另一个体将物品从位置A转移到位置B;如果这个时候动物被试表现得好像预测第一个个体将在位置A,而不是在位置B寻找物品,才可以认为被试拥有了某种信念认识。这一程序构想就是现在的经典错误信念任务之一“意外转移任务”的设计蓝本。

(二)儿童错误信念的缘起

80年代早期,奥地利心理学家韦墨和伯纳(Wimmer&Perner,1983)以上述测验程序的构思为蓝本,设计了着名的“错误信念经典任务”,即“意外转移任务”。他们采用这种任务探究了儿童基于他人关于某一客置的错误信念而预测其行为的能力。研究发现:小于5岁的儿童常常作出错误判断;以后的研究表明:能否认识到故事人物拥有错误信念的年龄分界线为4岁。

另一测验(糖果盒故事)验证了上述的结果(Perner,Leekam,&Wimmer,1987),实验者向被试出示了一个盒子(如糖果盒),从盒子外观不能知道盒子内的内容,并问被试盒子里是什么。在被试回答为“糖果”后,实验者打开盒子,让被试知道里面是铅笔,然后将铅笔放回盒子,并问被试:其他孩子在打开盒子之前,会认为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研究发现,小于4岁的儿童常常作出错误判断――“铅笔”。这种任务也一样可能出现这种错误,在看到盒子里的真实内容后,断定自己一开始就认为盒子里装的是铅笔。

二、“心理理论”的理论模型

心理理论的发展理论面临一个更为特异的问题,即儿童是如何习得意图状态的认识的。以下将呈现相关的五种理论观点:

(一)理论论

理论论是对儿童发展着的心理理论的一种理论解释,该理论的核心论点是:儿童对心理的认识或者理解在本质上是像理论的,具有与一般科学理论同样的基本特征。理论论强调经验在塑造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的作用,认为经验能为儿童提供其不能理解的心理状态的信息,这些信息最终致使儿童理解这种心理状态并修正和改进他们已有的心理理论[4]。

(二)模拟论

模拟论认为儿童是通过模仿来了解他人心理的,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的心理,然后通过激活过程把这些有关心理状态的知识概化到他人身上。激活过程是指儿童能够站在他人的位置上,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状态。模拟论强调心理模仿过程在获取社会认知知识与技能上的重要性。此该理论认为,儿童的假装游戏或角色采择训练,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越来越高级的心理理论[5]。

(三)模块论

模块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儿童心理理论的起源,该理论认为儿童心理理论是一种内在的能力。在个体出生的时候,心理理论以模块的形式存在于个体的神经系统内。儿童需要通过先天存在的模块化机制在神经生理上达到成熟,从而获得对心理状态的认识,经验对心理理论的出现只起到触发作用。模块论可以较好地解释心理理论发展与其他认知发展领域之间的分离,但它们难以解释关于社会经验的影响方面的发现,比如关于接受口头教育的聋童的发展延迟问题。因此,模块论本身的发展也有两个阶段:1、心理理论先天模块观;2、修正的模块观。模块论获得的最强有力的支持之一是对自闭症儿童的问题作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有关自闭症的相关研究表明,自闭症者普遍缺乏心理理论,同时他们还存在相应的神经生理缺陷,这支持了心理理论特化模块先天就存在的的观点[6]。

(四)匹配理论

匹配理论认为心理理论的发展是有前提条件的,即儿童需要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都处于一定的主体地位,并且是等价的,即儿童在心理活动情境中,逐渐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的相似性。通过不断观察和再认,儿童对这种等价关系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从而逐渐获得关于心理生活的知识[4]。

(五)主导性社会交流理论

相关研究发现社会交流,尤其是成年人或者同龄人中的年长者和儿童的交流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者把这种成年人或年长者占主导地位的交流称为“主导性社会交流”。主导性社会交流与匹配理论不同,其并不是一种地位完全平等的交流,一般来说成年人或年长者对儿童的影响力较大,因此处于主导者的地位。主导性社会交流对儿童的心理理论起着引导及矫正的作用。

以上五种理论各有千秋,其都从各自的角度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生、发展进行了解释,孰优孰劣各家说法不一。当前理论论、模拟论与模块论是最具竞争优势的三大理论。李小晶等人认为把上述五个理论结合起来将成为一种比较全面的观点。理论论被称之为一种理论,强调心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及相关性;模块论的兴起主要建立在对自闭症儿童的观察与实验之上,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验事实根据;模拟论强调心理理论的生理基础的,强调模仿的重要性。匹配理论强调理论的形成是建立在等价的主体地位之上,主导性社会交流理论对心理理论发展中的社会交流问题进行了限定,匹配理论和主导性社会交流理论可以看作是对理论论的一种补充[4]。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成果

心理理论的研究是一个逐步拓展的过程。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3―5岁的儿童,并只对错误信念、表面―现实和视觉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进行研究,之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又发展了许多其他方面的研究,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都有拓宽。

陈英和在研究中曾提到:一般认为,儿童在4岁时就获得了“心理理论”能力。早期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年龄以及不同任务带来的结果差异等方面问题的探讨上[7]。近期研究的焦点转移到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发展机制、在特殊群体上发展差异及心理理论的干预性研究等方面。

陈健芷,李巍巍的研究结果表明:5岁儿童在说服他人时较少使用心理理论能力;儿童从7岁开始使用心理理论的能力急剧提高,可见7岁是儿童使用心理理论能力的关键期;9岁以上儿童已经基本具备使用心理理论的能力;并且儿童在面对不同地位的说服对象时,并没有表现出显着的差异,但面对地位高的说服对象(如父母)时表现得则略差一些[8]。

张婷等人的研究中指出:区分自己心理状态和他人心理状态能力与执行功能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混合成分执行功能与这一能力的密切联系上。在错误信念发展的早期,执行功能与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关系主要集中在“混合成分的执行功能与对自己错误信念理解能力,工作记忆的执行功能与对他人错误信念理解能力”这两对联系上[9]。

莫书亮,苏彦捷在研究中曾指出衡量心理理论能力的任务大多是言语任务,即使有一些是非言语任务,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很难完全排除语言的影响。很难把语言和心理理论完全剥离开来,以便了解在二者的关系中谁是更加基础性的因素。而且在研究中怎么衡量是否存在内部言语,以及内部语言起什么样的作用,相对于外部言语而言,它的作用机制也许更能体现出心理理论操作过程的特点。所以今后的研究应该加强对特殊人群(如失语症病人)的研究,进一步考虑个体对意图、情绪等心理状态的知觉和推理中语言所起的作用,以便从更广泛的心理层面来探讨语言能力与心理理论在个体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关系[10]。

任真对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进行了充分的研究,结论指出:和同等言语智力水平的正常组儿童相比,自闭症组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明显落后于正常组的儿童,说明自闭症儿童存在严重的心理理论缺损;自闭症组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要远远低于正常组儿童,但是两者的发展序列基本一致,这与Sparrevohn等人的研究结论一致;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和年龄、言语智力的相关都显着,但在控制年龄因素后和言语智力的偏相关不显着;言语智力可能是理解心理理论任务所必需的,但不是通过心理理论任务的充分条件[11]。

四、心理理论实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心理理论发展的阶段观让人存在一定的质疑。Mitchell认为,不同的操作要求可能会影响到儿童认识错误信念的年龄阈限[12]。现有测评心理理论的方法最主要的就是自然实验法,测量任务主要采用故事法。具体是通过一些木偶道具、玩具模拟故事场景,或者是通过图画卡片说明故事情节过程,然后向被试提一些问题以确保其对故事信息的准确理解和记忆,然后提问测验问题。“错误信念”任务测量的是儿童的社会理解水平,主要是让儿童听一些短故事,回答关于理解心理状态、情感或错误信念的一些问题。

在实证研究中,如果主试需要向被试讲解故事,这对实验的整体操控和主试的能力将会有很高的要求。因为实验中的研究对象是3―6岁的儿童,他们的各项心理机能正在发展但尚未成熟,那么在研究中做到完全的实验室研究是非常困难的,在实验中一般采用多个主试参与实验,在这一过程中就很难控制不同的主试对被试产生的影响。例如:主试对指导语的表述(语速、语调、重音、停顿等)不同,这时对被试是否会造成暗示将不可估计。那么是否能够克服这一问题呢?或许我们可以将实验程序中的故事情节设置为动画形式,然后由主试将被试的注意力引向屏幕,再播放动画画面,放映结束后主试向被试提问题,为了避免儿童受到短时记忆差异的干扰,可以在提问过程中辅助相关的图片。这个设想是否成立还没有验证,因为儿童心理理论实验任务的重测效度很低,我们对同一名儿童进行两次相同的实验任务似乎不太合理。

五、对心理理论研究的展望

儿童心理理论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使得“心理理论”的研究走上了成熟的道路。如今,“心理理论”的概念、理论模型、研究范式及发展机制等方面都趋于成形,心理理论成为众多研究者都熟知的一个领域,也是一个多产的研究领域。关于心理理论的研究领域可以向更广阔的空间扩展,它的研究也将会更有意义和价值。

首先,心理理论是儿童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状态的推理或认知,研究心理状态的每个方面与信念认识的关系是心理理论研究的核心。但目前的研究并没有涉及到心理状态的每一个领域。例如在注意、想象、意志行为、需要、气质、能力等多个方面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研究上。并且一些认知研究领域与心理理论的关系如何,也是需要多加关注的,例如元认知、内隐认知等与信念认识的关系很有必要研究。

其次,一些早期的实验任务信息量往往过大,且过于复杂,这样难免导致儿童理解困难。因此在今后的实验任务设计上可以设计一些儿童容易理解的简单实验任务。另外,过去的研究一般使用言语性任务,研究表明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和言语技能有一定关系,所以这很有可能低估言语理解有困难的儿童和聋童的心理理论能力,如果使用非言语性任务进行研究或许能获得新的突破。

最后,尽管心理理论发展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广,所涉及的年龄范围也越来越宽,它的研究从儿童期、青春期一直扩展至成年期,但毋庸置疑,心理理论研究的核心年龄阶段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是儿童早期,迄今最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也主要来自对该年龄段儿童的探究。当然,有关心理理论的研究不只打开了年龄的界限,而且对特殊儿童(如自闭症儿童、聋童等)的研究也逐步走热,关于特殊儿童的研究虽然会遇到很多难题,但是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总会让人非常欣慰,当能够给予特殊儿童及他们的家庭些许建议时,我们的研究就是有意义的。在研究中我们可以将对正常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成果与对特殊儿童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以便于能够更好地理解心理理论的发生机制及发展规律,从而促进特殊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为其提供支持和帮助。虽然现在关于心理理论特殊群体的研究不是很多,尤其是其中确切的影响因素及发展机制还没有定论,但是我们应该相信这方面的研究会越来越多的,研究的成果或大或小,但滴水穿石的逐步研究总会慢慢地揭开“特殊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面纱。

综上所述,心理理论的观点自提出至今,在理论建构、实验范式、应用研究领域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期待着有关“心理理论”的研究能够迈向更广阔的空间。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科院

参考文献:

[1]Happe.,Winner E., Brownell H.The getting wisdom theory of mind in old ag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8,34(2):358-362.

[2]丁艳云,赵俊峰,李培.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展望.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10):86-90.

[3]邓赐平.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15-19.

[4]李小晶,李红等.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现状和发展.中国临床康复.2005,9(12):157-159.

[5]陈友庆.心理理论的研究概述.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5):31-38.

[6]Frith,U.,Happe,F.(1995).Autism:Beyond“Theory of Mind”. In: Mehler, J. ,&Frank, S. eds. Cognition and Cognition,The M IT Press, 1995,13-30.

[7]陈英和,姚端维,郭向和.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3:56-59.

[8]陈健芷,李巍巍.5―9岁儿童在税负行为中使用心理理论能力状况的研究.心理科学.2009,32(2):375-377.

[9]张婷,吴睿明等.不同维度的执行功能与早期心理理论的关系.心理学报.2006,38(1):56-62.

[10]莫书亮,苏彦捷.心理理论和语言能力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2:86-90.

儿童心理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儿童绘画;心理健康;绘画教学

一、引言

儿童在绘画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质可以为我们研究儿童心理提供帮助,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儿童绘画作品的个性特征非常鲜明,他们常常把所见所闻,通过想象、自由涂鸦绘制出来,有时他们的作品不免让人觉得有无厘头的意味,但却直接真实的反映儿童的思维与内心世界。作为家长、老师,我们要如何正确深入的理解儿童绘画作品中的语言、正确处理儿童绘画中反映的儿童心理与绘画教学的关系。

二、符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绘画教学

符合儿童心理健康的儿童绘画教学是《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要求,我从事课外美术活动有4-5年时间,在指导儿童绘画中,我接触到了大量的儿童绘画作品,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天马行空般的想法,常常使我改变自己的教学计划,孩子们信手涂鸦的作品也常常让我发现许多有意思但又有些不理解的东西。因此,我想尝试着研究儿童绘画与儿童心理的关系,遵循儿童绘画发展规律,探讨出符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儿童绘画教学计划。

三、绘画与儿童心理的关系

国外学者鲁宾提出,为了有效地运用绘画来进行交流,重要的是必须要明确如何看,看什么,找什么看以及如何找到现象以外的意义。儿童的绘画作品是孩子表达世界的方式,每一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看世界的方式,了解儿童绘画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儿童的绘画作品最初都是以基本的形式组成的,这些形式包括线条、构图、阴影和颜色。比如:不同的线给人的感觉不一样,垂直的线我们常常感觉庄严、正直;自由的线给人流畅、优美生动的感觉。

四、有助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绘画教学方法和措施

1、建立档案袋,掌握学生各自不同的心理特点每个孩子都是单独的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帮助每一个学生建立自己的美术学习档案袋,学生每一次的作品按时间顺序放入到档案袋内,学生可以随时调取自己的档案袋。另外,我还要求在档案袋内除了放作品之外,还要放入美术活动的心得体会;档案袋的封面,以手工的形式,孩子们自己设计,可以是卡通主题的,也可以是自我介绍,还可以放上自己的生活照。美术学习档案袋不仅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它还能帮助老师发现每一个孩子的心理特点,让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尊重学生,有针对性地运用美术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每一次美术活动,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对于教师来说,我们要做的是在教学活动中,仔细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恰当地发掘孩子身上的潜力,转危机为转机,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我将例举具体的教学案例,阐述我在美术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教学手段。案例:一个自尊心强、追求完美、性格孤傲的折翼天使她是一个9岁的女孩儿,她的美术作品内容基本都很单一,但是却画得很细,每一条线都是经过她反复的涂抹后产生的,与同龄的孩子相比,别的孩子都在上色阶段了,她可能还在画形,最让我印象深刻地一次就是,下课时间到了,别的孩子都陆续走出了教室,唯独只有她把自己的画揉成了一个纸团,仍进了垃圾桶,其实在我看来,她的那幅画已经画得很不错了。从她的系列行为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孩子可能性格孤僻、过于追求完美。针对这个孩子的特点,我采取了以下两点措施:

1)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调动她的创作情绪,以一推三。在线描画《我的生日》一课中,我创设了一个生日宴会的故事情境,她一下被我的故事吸引住,然后又给她看了一些相关的连环画,最后提问:如果今天是你的生日,你想举办一个什么样的生日宴会呢?在课程结束后,我看到她的作品不再是出现单一的蛋糕,还有很多的礼物、蝴蝶样的餐盘,从她的画中,我看到了她的变化,虽然没有太多的天马行空、奇思妙想,但她的画不再单一、元素多了起来,我相信,她在画这幅画时,肯定是快乐的。

2)培养团队意识,融入到集体中,快乐的学习为了培养她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采用了“分组协作”的方法,分组完成作品,我安排她和一个性格大大咧咧的男孩儿一组,让她在发挥自己强项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感受到快乐,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这个学生的团队意识;并且我鼓励每组派代表走上讲台,就同学们的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这样,学生在合作下,既完成了作品,也收获了友谊,体验到团队的力量与快乐。

五、总结

通过具体的绘画教学实践,我尝试着把孩子心理健康教育与美术绘画教学相结合,我认为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它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生们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骆双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罗泽•弗莱克-班克尔特著,程巍、许玉梅译.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严虎著.儿童心理画-孩子的另一种语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儿童心理研究范文第3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人口流动限制的格局打破,特别是在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推动下,农村大规模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他们以劳务输出为手段,谋生致富、养家糊口为目的,每逢过完春节,大批农民便背井离乡,留下子女外出打工,从而形成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根据不同标准的划分其概念亦不同,本文所界定的农村留守儿童包括完全留守儿童与非完全留守儿童,即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17岁以下的儿童。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父母长期外出务工赚钱对留守在农村的儿童心理是否存在影响,以湖南省邵东县与靖州县为例的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的影响

从表格中可以推出,远离父母生活的儿童确实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见微知著,随着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由于各种原因形成了数不胜数的农村留守儿童。没有父母只有孩子的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不可能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让身体与心理茁壮健康的成长。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焦虑自卑,多发寂寞无助之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父母有依恋情结,依恋的程度与性质直接关系到儿童的情感。由于农村留守儿童远离父母,缺乏心理交流机会,内心的烦恼与矛盾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导致内心的情绪无处合理的宣泄,尽管有委托监护人的照顾,但他们所能给予的只是身体方面的关心,而心理方面的问题大都置若罔闻,因此这种长期的矛盾心理极易产生焦虑、敏感等情绪。

2、性格孤僻,反叛心理较强。留守儿童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家人的关心与教育,但由于现实原因,远在异地的父母无法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长期以来,他们的苦乐基本是一个人独自承受消化,父母的爱可望而不可及,他们不愿主动参加班级团体活动,宁愿沉默寡言,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些农村留守儿童因为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希望通过一种极端的行为引起他人的注意与关心,喜欢与人唱反调,对周边的一切缺乏安全感,常常带着有色眼镜看周边的人与事。

3、道德意志薄弱。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是由“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过渡。自律道德是在他律道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儿童期的道德判断大部分停留在他律阶段,由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发展,离不开道德情感的培养和内化,离不开成人的监督和管教。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是由委托监护人抚养长大的,一方面由于委托监护人的疏忽,缺乏有力的监督管教,另一方面因道德情感缺乏和发展偏差,留守儿童的自律道德水平低下,道德意志力脆弱,易受社会不良习气的诱导而做出违背道德法律的事。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原因

1、家庭因素。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教育环境,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是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德智体与个性社交能力等密切相关。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子女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正确的教育和关爱是子女形成健康心理和意志力不可或缺的条件。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远离小孩,无法教育子女,亲情的缺失造成留守儿童性格的冷漠,不愿与他人交往。

2、学校因素。家庭生活的不完整,使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迷惑,需要学校更多的帮助与疏导来补救家庭残缺的影响,但由于学校一般重智育轻德育的课程偏向以及农村学校无专业的心理老师,且各科老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暇过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未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3、社会因素。首先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农民工在城务工,其随迁子女就地上学困难,只能在老家上学,远离父母,心理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其次农村社会文化环境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农村地区不论在经济还是精神方面都是比较单一贫乏的,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网络在农村地区逐渐出现并不断扩大,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生课余时间都喜欢“泡吧”,由于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农村中小学生的明辨是非能力与自制力不够,易沉迷于虚拟的网络,而且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更加肆无忌惮的出入各种娱乐场所,致使他们的心理状况受到严重的影响。

4、自身因素。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儿童期不仅是个体生物性发育的阶段,而且是他们自我心理的发育阶段。留守儿童正处于这一特殊时期,他们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身心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当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和生活空白区得不到父母与老师的弥补,他们往往把心理的需求与满足转向朋友,由于其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不能有效地明辨是非,容易误入歧途。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发展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当地就业经济模式。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最终的目的是使农民摆脱贫困,减少农村与城镇的经济差距。要使农民真正富起来,必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与科技创新精神,使他们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他们不要再背井离乡,有足够的时间与他们的子女相处,给他们温馨的家庭环境,并教导他们。

(二)重视学校教育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学校教育。首先各学校应该摒弃重智轻德的教育,不要被高考的“指挥棒”束缚,适当开设德育课程;其次各学校应有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及时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定期与他们开展心理交流座谈会;最后班主任应该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学习状况以及心里状况,并做好详细的跟踪记录,建立“心灵驿站”,在生活与学习上更多的给与他们帮助与爱。

儿童心理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干预;措施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三十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同时使地域经济发展差异进一步加大,随着农村机械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导致一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涌入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原因使跨地区务工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逐年增加,使农村留守儿童大量存在,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留守儿童人数已达6000万人以上,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

由于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爱,隔代教育、托付教育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必将影响整个一代人的健康成长,必将影响农村的和谐稳定。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常年缺少父母关爱,问题层出不穷。2011年6月15日陕西西安蓝田县孟村乡大王村,一位10岁的留守儿童自杀;2014年1月20日,春节前夕,安徽省望江县一位9岁留守儿童听到母亲又不回家过年的消息后上吊自杀。还有其他一些心理问题,并引发了一些更为严重的后果,必须引起政府部门、教育部门的重视。具体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认知障碍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一年中可能只有春节期间才能与孩子团聚,因此留守儿童容易形成三种错误认识:一是忽视父母的存在,由于长期不在一起生活,幼小的孩子逐渐淡忘了父母,父母好不容易回一次家,但孩子对父母敬而远之;二是挣钱重要,自己不重要,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父母很少关注孩子,即使关注也只能通过电话问候,缺少细微和深入的关爱,孩子就逐渐形成了挣钱重要的认识;三是挣钱重要而读书不重要,在外务工的父母大多数读书也不是很多,再加上把正在读书的孩子留在家里,孩子就形成了挣钱比读书重要这样的错误认识;四是有钱就有一切,由于隔代管护溺爱多于教育,物质满足多于心理满足,再加上父母一年半载回家一趟,为了弥补自己对孩子的思念与愧疚心理,便给孩子在物质方面较多的补偿,更坚定了孩子的这种错误认知。这样的认知使留守儿童极易形成厌学心理,进一步形成留守儿童的学习障碍。

2.情感障碍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主要由祖辈管护,其次由亲戚或兄长(姐姐)管护,这些管护以物质方面的管护为主,缺少有效的沟通与教育,更缺少对孩子的心理指导与要求,孩子有了心理问题要么自己解决,要么只能与自己同样为留守儿童的同学交流,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留守儿童容易形成焦虑、冷漠、消极等情感问题。这些情感问题如果进一步发展,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3.人格障碍

留守儿童容易形成四个方面的人格障碍:一是自卑心理,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与有父母的孩子相比,他们经常觉得低人一等,看见其他的孩子由父母领着上学或玩耍时,非常羡慕,他们觉得自己没有依靠和归宿;由亲戚管护的孩子,有寄人篱下的感觉,这些因素导致留守儿童产生自卑心理。二是内向孤僻,父母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父母之间的交流以及与孩子的交流对培养孩子的自信与人际交流能力十分重要,但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缺少这样的机会,因此留守儿童与别人交往的机会明显减少,容易形成内向孤僻的心理。三是任性,由于隔代教育对孩子的溺爱和娇纵,容易助长孩子任性的心理,这种心理对孩子走入社会又进一步带来负面影响。四是压抑,留守儿童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缺少解决的渠道,渴望父母关怀的愿望得不到满足,长期下去,就会形成压抑的心理。

4.行为障碍

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监管不到位,他们在出现一些行为方面的错误时缺少监督改正的机会,使小错误发展成大错误,逐渐形成行为障碍,主要包括小偷小摸、抽烟、打架、抢劫、敲诈勒索等。这些行为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解决,将会导致他们进一步走上犯罪道路。湖南作家阮梅在《罪童泪》一书中,介绍了11个儿童犯罪的案例,其中留守儿童犯罪占了多数。

三、学校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措施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在父母的监护下读书成长,这就需要父母在孩子所在地务工,或带孩子外出务工,但这个问题在目前不是很快就能解决的,因此学校在干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方面必须有所作为,具体来说,学校应当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努力。

1.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作为学校和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因为6000万留守儿童,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忽视这个群体,农村学校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最起码是不完整或有缺陷的,势必影响中国未来社会的和谐发展。

事实上,目前的学校教育,对学习成绩的关注多于对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关注,教学改革研究方面也着眼于提高成绩,忽视学生品质与习惯的养成;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没有被当作培养学生品质和习惯的平台,而是教给学生道德方面的知识。因此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重视度不够,许多学校并没有将留守儿童问题提上议事日程,也没有开展专门的研究与实践。

2.教育引导儿童理解父母

学校要把留守儿童的不利因素转化为对学生的教育契机,引导留守儿童理解父母,以感恩的心态认识到父母外出的必要性,从心底里感激父母。留守儿童理解了父母,就会更加努力学习,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用来回报父母的艰辛。

3.关爱和教育引导相结合

留守儿童平时缺少的就是父母的关爱,由于祖辈的溺爱,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家庭教育缺失得太多,因此学校教育中要有意识地补上家庭教育这一环,做到关爱留守儿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把留守儿童的注意力吸引到文体活动中,减少他们对父母的思念,同时学校可以设立亲子热线,随时让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满足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心理。

4.把心理问题疏导放在首位

留守儿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心理方面,心理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因此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必须要把心理问题疏导放在首位。学校应当设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安排专人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并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坚持抓下去。

参考文献:

儿童心理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由此农村留守儿童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这个群体中大多数留守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或者隔代家庭里,有的甚至不得不独自生活,这样就造成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文化氛围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使他们在学习、心理、身体上存在着很多问题。许多孩子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神经过敏、逆反心理强等问题;大多数孩子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应付了事;部分孩子纪律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这些不良习气的存在给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危害,也给班级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因此,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构建和谐校园问题,已经是一个很现实且严峻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研究状况分析

目前我国关于留守儿童研究多是基于一个趋同的假设,即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会造成家庭教育断裂,情感支持不足,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日常生活、家庭教育、行为发展等方面均带来不利影响。部分研究认为“留守”对儿童造成的影响目前并无定论,但大多数研究认为,“留守”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是负面的。

对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发现:①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确,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态度散漫、不端正,迟到、逃课甚至辍学情况严重;留守儿童一般会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交往圈子,对非留守儿童或同辈群体存在很强的排他性。②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心存歉疚,错误地采取“物质(金钱)+放任”的方式补偿子女,助长了子女的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拜金主义”等思想。③研究还发现,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留守儿童普遍低于非留守儿童,但在留守儿童内部又有所分化:父母亲一方在家看护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同辈看护或没有看护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④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应对压力时表现出更多的退避及幻想,做事任性、对人冷漠、性格内向和孤独成为他们的突出特征,由于长期缺乏亲情的慰藉,他们遇事更加自卑和暴躁,甚至出现一些极端的性格。

留守儿童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客观存在,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存在消极影响。然而事实上,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打工并非全是消极影响,在留守儿童中,不少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独立性较强,有责任心,懂得感恩,并且由于父母在城市中,懂得的新鲜事物比同龄的农村儿童要多,人生的理想更加丰富,奋斗目标更加明确。研究中过度的负面结论容易忽视健康留守儿童存在的原因和事实,在大众心理上形成留守儿童等同于“问题儿童”的错误观念。这样的舆论会严重影响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积极自我评价的健康发展,对留守儿童造成伤害。据调查,由于留守儿童被严重“标签化”,81.7%的孩子不喜欢被称为留守儿童。

二、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对策

1.要发挥家庭教育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针对当前我国农民工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缺乏的特点,输入地政府可以通过开办“农民工家长学校”,加强对农民工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扭转留守儿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劣势。

2.转变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也是留守儿童最聚集的地方,为了改善和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展“三个一活动”即:一个老师管护一个留守儿童,一个学校领导挂钩一个村庄,一个优秀学生带动一群孩子。解决留守儿童缺乏亲情抚慰,导致出现心理偏差、学习成绩差、安全等问题。

(2)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实行留守儿童寄宿制。确保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孩子的有效监管,解决对留守儿童管理监护不力、管理不到位的实际问题。父母不在家,学校的作用就变得非常重要。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置心理辅导室,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作用,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3.用父母般的师爱守护留守儿童失落的心灵

班主任要制定具体详细的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我认为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动作:摸摸头,展展衣角,一个微笑……孩子们都会高兴的。有一次,我班的娟娟穿了一身漂亮的新衣服,我问她:“谁给你买的衣服啊?真漂亮”,“妈妈”,叫得多甜,要是妈妈在身边她一定会更幸福的。有一次一个孩子用“像”说话,他是这样说的: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好。可见,他们的心目中有多依赖老师。

(1)用温暖去抚慰留守儿童失落的心灵。首先,班主任要关爱学生,更加关爱留守学生。再者,班主任要经常家访,了解留守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况,管理、指导他们的吃、穿、住、行、睡等问题,帮他们解决困难,用真正的师慰留守儿童的心,使其对父母的依赖转到对老师的依赖,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最后,开展以“留守学生”为主题的结队帮扶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帮助一、二名贫困留守学生,树立留守学生自立自强勤学守纪的榜样,以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在班集体为留守学生集体过生日、唱生日歌、送小礼物、送祝福等。

儿童心理研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学习障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4-0008-03

一、引言

儿童学习障碍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心理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学习障碍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成果在教育实践中也有了有益的应用。先前人们对学习障碍儿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认知能力和学习技能方面,然而他们的问题远非如此。与一般儿童相比,学习障碍儿童在情绪、注意、行为和社会交往方面都存在更多的问题。研究表明,如果没有解决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那么对其学业的帮助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习障碍儿童由于经常遭受学业上的失败,容易导致他们产生不良的心理,继而又对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做好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工作应建立在对他们心理的整体把握上。应当首先清楚他们的心理及行为特点,确定是否有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同时还要寻找各种问题的原因以及矫正措施,这样才能在提高学习障碍儿童的学习能力、改善学业状况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已有研究者指出,健康、积极的情绪会促使学习障碍学生学习更多新的词汇,在新的学习任务上表现得更好。

二、学习障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表现

(一)学习障碍儿童的焦虑、抑郁问题

学习障碍儿童由于学业上的失败而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和惩罚,甚至是同学的歧视,他们往往比一般儿童体验到更多的压力感,因此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研究表明,学习障碍者的特质焦虑或状态焦虑水平高于非学习障碍者,有更多的身体主诉以及睡眠障碍,并且焦虑水平与睡眠问题呈正相关。学习障碍儿童的焦虑症状主要是缺乏安全感,心里不踏实,担心自己做不好事情,不愿尝试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担心一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面对外界事物和环境的变化常常感到紧张不安、适应困难。也有研究指出,小学生、初中生与高中生的焦虑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这说明学习障碍学生在各年龄阶段一直都处于高焦虑状态中。一方面可以认为,这种持续的高焦虑状态势必会影响学习障碍儿童的学业进步;另一方面,学习障碍儿童由于学习成绩长期得不到提高,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导致其产生焦虑的情绪状态。但是目前的研究还没有揭示出儿童学习障碍与其焦虑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大多数研究只是认为学习障碍儿童具有焦虑的情绪状态,而造成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还有待于学者们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

除此之外,很多研究发现,学习障碍儿童存在比较突出的抑郁问题,他们比一般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抑郁症状。Strawderman等报告,35.85%的学习障碍儿童都有抑郁症状。另一项研究指出,学习障碍女生与非学习障碍同伴相比,存在更多的抑郁症状,且达到显著水平,她们经常伴有自卑、抑郁的情绪体验;而学习障碍男生与非学习障碍同伴之间的抑郁表现无明显的差异。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对儿童抑郁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学习障碍儿童由于学业效能感低,常常把学习的失败、挫折或困难视为难以逾越的障碍,在困难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因此,他们难以完成学习目标,容易产生失望和沮丧的情绪。

(二)学习障碍儿童的多动、注意缺陷问题

Cantwell 等曾提出,注意困难是导致儿童学习障碍的重要原因。国内有研究认为,学习障碍儿童最主要的问题是基本学习能力不足和行为问题,而行为问题中最常见的是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障碍儿童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某项活动,他们很容易受无关刺激的干扰。调查表明,95%的学习障碍儿童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不是东张西望,就是做小动作。另外也有研究发现,学习障碍儿童比学习优秀儿童存在更多的多动行为,注意集中困难、冲动行为、活动过度三项比例也明显高于优良组儿童。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推测,学习障碍儿童的注意缺陷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与一般儿童相比,他们的通道容量较小,单位时间内贮存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较弱。由此可见,学习障碍儿童由于注意发展水平低,这就影响了他们听课的质量,阻碍了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最终阻碍他们获得正常的学习能力。

(三)学习障碍儿童的攻击、违纪问题

学习障碍儿童比一般儿童有更多的攻击行为。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不能处理好同伴关系,这种不良的同伴关系反过来又增加了他们对同伴群体的敌视和攻击行为。另外,哈里斯对学习障碍儿童的攻击进行研究发现,那些在学校里有严重学习不良现象的儿童的攻击行为出现频率较多,且男孩多于女孩,生理性的、言语性的攻击行为是报告中行为频率最高的,但仍有一些学习障碍儿童采取其他形式的挑衅行为,特别是自我损伤行为、仪式化行为、刻板行为和退缩行为,对他人的严重冒险行为,但极严重损伤行为较为少见。心理学家多拉德认为,攻击起因于挫折。一个人朝着特定目标前进时,一旦受到阻碍,就会产生挫折感,而这种挫折感在行为上就表现出攻击。学习障碍儿童由于经常遭受学业上的失败,导致其成就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容易引发攻击行为。

学习障碍儿童的攻击性和课堂违纪行为是联系在一起的。研究者发现,男女学习障碍儿童在违纪、不成熟和攻击性维度上差距很大。学习障碍儿童由于成绩不如他人,在课堂上有时很难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同,因此会产生压力、挫折感和焦虑等消极的情绪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并直接转化为课堂违纪行为,通过捣乱、懒散来缓解内心的压力和获得教师的注意。

(四)学习障碍儿童的社会交往问题

1.学习障碍儿童的亲子关系

学习障碍儿童社会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亲子关系。研究发现,家庭心理环境、父母教养方式是造成学习障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家庭资源会影响学习障碍儿童的发展,尤其是学习障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学习障碍对中学生与父母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有显著影响,学习障碍学生与父母和老师的关系比较紧张。学习障碍儿童由于学业上的失败,往往使其父母感到很失望,由此父母对孩子在情感上的关怀与支持相对减少,而往往对其进行惩罚、拒绝和否认等。长此以往便会产生不良的亲子关系,而这样又加剧了儿童的学习障碍程度,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此,对于学习障碍儿童来说,加强其与家庭之间的融洽关系是相当重要的。

2.学习障碍儿童的同伴关系

通过对一般儿童的研究发现,儿童随着成长渐渐进入青少年时期,此时同伴在他们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同伴关系不良,则会对他们的学习及心理、行为等产生消极的影响。采用同伴提名法和教师评价法对同伴关系进行的研究表明,与一般儿童相比,学习障碍儿童被提到不受欢迎的次数最多,更多地属于被拒绝型,孤独感显著偏高,而同伴接受性明显低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学习障碍儿童存在攻击、退缩等不良的社会行为,同时他们又缺乏社会交往能力,以致于被班级中其他儿童孤立和排斥。一项元分析研究(Kavale & Fomess, 1996)发现,约有75%的学习障碍儿童存在社交技能缺陷,表现为被同伴拒绝和社交障碍。这些儿童因对自我和人际关系的焦虑而容易产生孤独感。

3.学习障碍儿童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习障碍儿童在其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关系。教师的教学水平、个性等影响着学生,而学生的学习成绩、活动表现则影响着教师对他们的评价。一般的,教师对学习障碍儿童的评价较低,学习障碍儿童对教师有抵触情绪,师生关系紧张、淡漠。有研究表明,学习障碍儿童很少向教师讲知心话。在一项对教师的调查结果中表明,教师认为自己对学习障碍儿童关爱不够,同时也缺乏有效的教育策略,因此对帮助学习障碍儿童克服学业上的困难没有信心。学习障碍儿童最初的几次学习失败,致使教师对他们的评价过低、态度不良,导致他们产生低自我效能感,引发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如此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形成儿童稳定和持久的学习障碍。

三、学习障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学习障碍儿童的自我概念对其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

个体的自我概念与儿童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等存在密切的关系,是个体社会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的自我概念不仅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对个人的发展都很重要;低自我概念则与低学业成绩、低自我效能、辍学、抑郁等联系在一起。研究发现,学习障碍儿童与一般儿童相比,自我概念及自我评价较低(L. Boker & D. P. Cantwell, 1990)。这种消极的自我概念使得学习障碍儿童有较强的自卑感,容易引发不良的情绪状态,同时对人际交往缺乏信心,从而产生孤独感及其他心理问题。然而另一项研究认为,学习障碍儿童与一般儿童在学业自我概念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在社会自我概念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导致以上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障碍儿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而研究者未能成功地解决学习障碍儿童的这一异质性问题。因此,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将学习障碍儿童细分为不同的亚类(如将学习障碍儿童分为不伴有阅读障碍和伴有阅读障碍两种),并与一般儿童进行更加严格的匹配对比,从而得到更加客观、精确的结果。

(二)学习障碍儿童的家庭因素对其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从父母的自身素质到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教育,从经济条件到情感支持都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影响。研究发现,一般儿童的父母文化程度略高于学习障碍儿童父母;一般儿童的家庭完整性状况要优于学习障碍儿童。另外,学习障碍儿童的父母比一般儿童父母的焦虑程度更高;并且认为他们的家庭环境更加混乱;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更多。研究还发现,学习障碍儿童的父母几乎认为自己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如其他儿童。他们不仅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能力差,同时也怀疑孩子的一般能力。父母的这种评价方式和态度必然会影响到其对待孩子的言行举止。由此看来,学习障碍儿童在这种家庭环境下,会体验到更多压力,最终出现一系列的心理行为问题。

四、学习障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策略

(一)认知训练

研究发现,来自家庭和同伴的支持能够降低学习障碍儿童的适应困难。并且,良好的班级环境与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呈负相关。因此作为教育者,首先应给学习障碍儿童建立心理支持系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自我认识和评价能力。具体做法是对学习障碍儿童实施“优点轰炸”,教师发动全班同学找其优点。让其他儿童在纸上写出学习障碍儿童的优点,然后由教师在全班宣读并给与鼓励。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对学习障碍儿童抱有积极的期望和态度,就能够帮助他们减少消极情绪,提高自尊水平,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

(二)合作学习策略

教师可通过合作学习策略来增进学习障碍儿童与其他儿童之间的关系。首先,班级可以就如何向他人寻求帮助以及如何帮助别人展开讨论。如,哪些同学在数学学习上需要别人的帮助,哪些同学在语文学习上需要帮助,并根据他们的情况提出具体的帮助策略。接下来,按照讨论结果将全班同学分组,如将语文成绩好的同学与数学成绩好的同学分在一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进行合作学习。这样就能够改善学习障碍儿童的社会交往,增进他们与其他儿童之间的交流。同时,由于成员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机会增多,因而能够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为学习障碍儿童营造温暖的心理环境,从而减少他们的心理及行为问题。一项对小学生的合作学习研究发现,合作学习对同伴关系的改善有着积极的影响,学生间的接纳度和被接纳度都有普遍的提高,合作学习在较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课程兴趣明显提高,成绩差的学生表现得更为明显。

(三)塑造新行为

根据行为治疗的观点,儿童的行为问题是不正确的学习和强化的结果。那么,通过新的学习,儿童也可以获得新的适宜的行为。因此,可采用行为治疗技术中的代币法矫正学习障碍儿童的问题行为。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步,确定行为矫正的目标,教师和家长可共同讨论确定儿童需要矫正的问题,并明确行为改变的计划。第二步,确定代币的使用方式。教育者和儿童约定:(1)采用的代币(如五角星或小红旗);(2)代币的给予标准(如每次完成规定的任务后,可以换取几个代币);(3)代币交换方法(如积累5个代币后,可以得到一个实际的物质奖励)。第三步,由外在诱因转化为自我管理。经过一段时间后,儿童通过自我强化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外在诱因控制的行为变成内在的行为习惯后,进一步转化为儿童内在的需要,他们就可以自发地表现出习得的新行为。值得注意的是,使用代币法来矫正学习障碍儿童的不良行为时,父母和教师一定要密切配合,以保证代币的使用和落实。(稿件编号:100322003)

参考文献:

[1] Swanson, H.L.,& Malone, S. Social skills and learning disabilities: A meta-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J].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1992,21:427~443.

[2] Price L, Johnson J, Evelo S. When Academic Assistance Is Not Enough: Addressing the Mental Health Issues of Adolescents and Adul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J].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1994, 27: 82~90.

[3] Yasutake D, Bryan T. The Influence of Affect on the Achievement and Behavior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J].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1995, 28: 329~334.

儿童心理研究范文第7篇

一、明确创新教育动力观,注重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

面对我们的教育对象,首先遇到的是儿童学习钢琴兴趣的问题,由于孩子性格上的差异,更由于有些孩子学习钢琴完全是出于家长的一厢情愿,所以我经常能遇到初来上课的孩子不上琴凳的情况,也经常碰到孩子的家长打着骂着让孩子学琴的场面。现代创新教育观认为:传统教育解决学习者的动力问题的主要途径是不断增加外压力,而忽视受教育者的情感因素,这种缺乏情感的非人性化的“批量加工”教育对受教育者是极为不利的。创新教育只有强化被传统教育严重忽视的情感因素才有利于儿童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意识与无意识的统一,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

在我辅导的学生中,有一个名叫甜甜的四岁女孩儿,胖胖的脸蛋绽放着小天使般的甜蜜,既聪明,又调皮,可她刚开始学琴时,就是不上琴凳,站在琴边,一脸的固执。甜甜妈拍她的胖屁股,硬把她满是肉坑的小胖手放在琴上也不管用。于是,我找了一幅图画,画面上是一个穿着公主裙碧眼金发的小姑娘在弹琴,我指着画面上的小姑娘问甜甜:“这个小姐姐漂亮吗?”甜甜点点头。“小姐姐是小公主”,甜甜奶声奶气地说。“小公主在弹琴!”“那你想不想成为小公主啊?”“想啊!”就这样,这个想当小公主的小胖妞儿终于自己爬上了琴凳,开始走出她学琴的第一步。在儿童钢琴教学中,上述情况经常发生。我不断观察儿童的心理,寻找儿童充满个性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把握切入点,尽可能巧妙地运用自己的动作、表情,把那些原本不自觉的、非逻辑的伴随信息转化为有教育意义的非理性的信息线索,传递给学生。熏陶、感染、启迪并积淀成学生的情感,以其富有形象感的、使人愉快的非理性信息调控教学活动。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树立创新教育学生观,乐观地看待儿童的天性和发展潜能

面对我们的教学对象,经常遇到的另一个情况就是儿童学习钢琴过程中的能力差异问题。日本小提琴家,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博士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音乐教育,他认为:如果使孩子从小就像学习本国语言那样地学习音乐,也同样会像学习本国语言那样充分发展儿童音乐方面的非凡才能。儿童早期学习钢琴的意义毋庸置疑,但面临的智力幼稚和能力薄弱的状况给钢琴教学带来了各式各样的困难。

我的学生中有个四岁半的小朋友叫清香,孩子长得天真可爱,记忆力却比较薄弱。在读谱时她始终记不住唱名。我尝试了各种方法,最后发现她对“小猫咪”这句话很感兴趣。我就和她一起念:“小猫咪,咪。”每次上课都和她念一阵小猫咪的歌谣。又一次上课,我让她读唱名,到谱表一线上这个音时,她甜甜的望着我的眼睛,却想不起这个音的唱名了。我用口型无声的暗示她,终于她一边乐着一边读了出来:“猫……”在学习指法的时候,她始终分不清左右手,我就同她玩几次猜左右手的游戏,但效果还是不明显。几次下来,我对她充满了失望的情绪,几乎认为她没有音乐方面的天赋。但慢慢地我又否定了自己的这种看法。尽管她在钢琴的识谱和弹奏上进步很慢,可在这个孩子身上我看到了她在其他方面蕴涵着独特的潜能。这个孩子的音准很好,节奏感也很好,和同龄孩子相比,明显的超过其他人,正是这个发现燃起了我的教学热情,也更坚定了家长让孩子继续学琴的信心。

儿童心理研究范文第8篇

>> 重庆市特殊儿童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相关分析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 徐州市天主教信众与普通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对比研究 军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深圳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策略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措施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肥胖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体育锻炼关系的研究 建筑工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 本科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汉川市农村不同类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关于泰顺县九峰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fr=aladdin,2014-01-21/2014-08-10.

[2]刘志芬.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J].文教资料,2011(30).

[3]李祚山,黄小琴.残疾人心理健康量表的初步编制[N].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3).

[4]陈一心,周洋.中国弱势儿童心理健康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6(22).

[5]叶盈.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亲社会倾向的关系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