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民经济的发展

国民经济的发展

国民经济的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营经济 民营企业 垄断企业

一、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性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民营经济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1世纪,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诸多力量中,民营经济是中国民族经济中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坚力量之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现象是,民营经济发达的地方,税源就相对充裕,地方财政就更加盈实,对国家财政的贡献也相应增大,而且,那里人民的生活也比较富裕,经济基础比较雄厚,需要国家财政解决的问题也较少。因此,发展民营经济也是解决财政来源的一个重要思路。民营经济上去了,还可能使国家的财政投资能够带来更大的乘数效应,形成民营经济发展——税收——财政——投资——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使民营企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民营企业的高速发展受益于国家政策的改革开放,而民营经济毋庸置疑将会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在促进劳动力就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等方面,民企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外资企业相比,民营企业虽然有种种的缺陷和先天不足,但却有着一种外资企业永远不可能具备的东西——对祖国的一份最真诚的感情和对民族的一份最执着的忠诚。这一点,无论管理得多么优秀的外资企业都是不具备的。民营企业是社会就业的“蓄水池”,民营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是稳定扩大就业的主力军。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是这样,在经济发展增速放缓、就业形势严峻时,民营企业在解决就业问题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尤其需要充分重视。

二、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民营经济如此重要,但是民营企业的命运却让人担忧,有统计表明,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只有三年多一点。2006年6月7日胡润在上海揭晓了《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业榜》,在上榜的100多家企业中,最长寿的已有1400多岁(日本大阪寺庙建筑企业金刚组,成立于公元578年,已传到第40代),而最年轻的也超过了225岁。遗憾的是,华人企业无一上榜。2010年,英国《金融时报》了全球500强企业排名。这张500强名单中共有21家在中国内地上市的企业,全部为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行业涵盖金融、化工、建筑、运输等。此消息出来后,各大网络媒体都在显著位置予以登载,网友们纷纷留言,各抒己见。各大媒体的评论文章多不胜数,并且被网络大量转载。集中谈论的是中石油登顶500强企业,有说中国企业越来越强,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在世界地位和实力在不断增大,一句话,是很值得炫耀和大书特书的好事情。

进入500强的全部为大型国有或者国有控股企业。这究竟是好现象还是坏现象很值得商榷。中国最大民企华为,总收入仅为最大国企中石化1/10,中国500强企业总利润中国企利润82%,民企18%,但国企这些利润仅上缴7.4%给国家,国企占天时地利,垄断能源、金融、地产、通讯等多个赚钱行业。而真正推动中国创新的在民企,名企技术创新占75%,产品创新占80%。国有企业越来越大、越来越强,全社会资源、能源、资金必然垄断性越高,集中越快,这就导致民营企业越来越弱、经营坏境越来越差。比如:国家扶植、给予垄断经营权的中石油、中石化企业,占据着资源、石油能源的独占权,民营企业如果进入这个行业显然是以卵击石。而这种垄断经营的结果是,本行业越来越没有活力,经营者经营着只赚不赔的业务,动辄就会从消费者身上揩油。再比如,中国工商银行等四家大型国有银行占据着国内金融市场90%以上的经营份额,民营企业想进入金融领域相当困难。一个行业里资源就那么多,如果不能通过市场公平竞争分配,必然造成一些企业独大,另一些企业难以生存。国有企业越多、越大、越强对一国经济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到底有利还是不利,值得我们反思。

世界500强企业榜单里没有一家中国民营企业,已经暴露出中国经济的软肋,说明中国民营企业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正是因为做实业不赚钱,很多中小企业的老板开始“不务正业”,宁可把钱投到楼市和股市,也不愿再干自己的老本行,于是催生了楼市和股市的泡沫。这种状况以及包括中国房地产行业畸形膨胀在内,对中国经济绝不是吉祥之兆。一个国家经济的根本活力在于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好坏、速度快慢,在于民营经济和民间资本投资是否有活力和内生动力,而不是在于依靠全民的资源,依靠政策和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利润的几家国有大型垄断企业。在笔者看来,世界500强的榜单不但不值得炫耀和欣喜,反而从中暴露出中国经济、中国企业结构存在的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很令人忧虑。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痛定思痛,做出的一些改革给其他国家以启发。奥巴马在竭力推出金融改革方案时,多次演讲说,必须解决金融乃至其他企业“大到不能倒”的问题。完全市场化、私有化的企业,美国政府也担心、惧怕其“大到不能倒”,何况对市场经济更具威胁、更容易垄断和扼杀市场活力的中国国有企业呢?如果一个国家的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旦出现问题,就会使得整个国家经济发生问题,就会影响到就业、民生、经济增长速度和国家财政收入,那么,这个国家经济必然迟早要发生问题,整个国家都将被这些企业、行业绑架。美国金融企业一出问题,就立刻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立刻使得美国经济跌入低谷、每天几十万人失去工作。那么,这样的企业与其说是强大,不如说是威胁。另一个值得思考的是,美国反垄断的决心之大很值得别国借鉴。此前,美国对微软多次进行反垄断调查,近年来又开始对快速崛起的苹果公司的音乐产品进行反垄断调查。美国企业不断创新,美国政府不断监管。也许正是这种创新-监管-再创新-再监管的不断循环,使得美国经济在不失秩序的前提下,始终保持着旺盛活力和强大竞争力。这很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同在市场里游泳、同在市场里竞争发展壮大的中国民营企业与欧美企业更具可比性。也许没有特权、垄断、背靠国家、国家不断喂奶的民营企业大举进入世界500强行列才值得欣慰。

三、政策建议

事实上,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打破垄断、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竞争的重要性。2012年2月,国务院明确提出,上半年制定出台民间投资实施细则的时限要求。紧接着,银监会、证监会、国资委、交通运输部、卫生部、铁道部6部委密集发文,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传统垄断性行业。密集出台的政策能否打破民间资本面临的“玻璃门”,两年前的“新36条”能否焕发出新的活力?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要从根本上推动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除了准入放开外,还需要国家给予民营资本政策上的“均等化”对待。笔者曾经听过一位企业家的讲座,他说现在中小企业自身想要得到发展,就必须依附于国有大型企业,和国企搞好关系,否则就会步履维艰,很难生存下去。暗含的意思不言而喻,国企占据了很多资源,国家的很多政策也向国企倾斜,民营企业需要依靠国企的这些资源,才能分得一杯羹。

尽管一段时间以来有关鼓励支持民营资本投资的政策出台了很多,从中央到不少地方都在谈论如何发展民营经济,但在具体政策的落实方面情况不容乐观,政策效果如何有待观察。在当前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融资难、贷款难、税负重等长期存在的困难依然未能缓解,急需的扶持政策“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尽管全国各级工商联已经成立了将近200家担保公司为民企缓解融资难题,但仍然无法满足民营经济发展的需要,以致地下钱庄和非法融资泛滥,典当行也因为中小企业融资难而变得红火。许多民营企业不仅暂时性地处于经营困境中,甚至普遍性地看不到行业的预期,难以对自己的企业或对其所在行业做出中长期的趋势判断。这样的“茫然”,这样的得过且过的心态,既不利于政府“稳增长”的努力,也为就业问题的解决蒙上一层阴影。民营企业对解决就业问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民营企业能够吸纳的劳动力人数是最多的,但是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毕业的首选就是考公务员,或者考事业单位,进垄断国企,每年千军万马的大学生考公务员过独木桥就可见一斑,很少有人愿意选择进入民营企业,特别是不愿意进小企业,这说明什么问题?如果把一个国家的经济比作一块蛋糕,政府公务员是切蛋糕的,民营企业就是做蛋糕的,人人都想去分蛋糕,那么谁来做蛋糕呢?

针对近年来沿海地区出现大量中小民营企业倒闭或企业主无心继续经营的现象,既与这些以外贸为主的企业受国际环境和汇率冲击有关,也在于政府的扶持政策不足。政府应下大力气对这些问题进行改革,给予大型国企和中小企业在融资贷款上同等的待遇,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降低税收,减免各种收费,给予民营企业更多的优惠政策。不管是在融资还是项目审批上,给予更多的扶持、简化手续,对于一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项目比如环保、农业技术创新,给予更多的补贴,重视民营企业的科技进步、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对企业的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给予更多的奖励和资金支持。有人说税收减免了,政府财政收入就减少了,短期看来是这样,但是从长期来看,税费降低了,企业才能维持长久的利润,才有更多的资金扩大规模,创造更多的财富,政府也才能有更多更稳定的税源。企业发展了,利润增加了,也才能给职工更多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职工才有钱消费。整个社会经济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谈到商业威望,没什么比长寿更值得赞许的了。长命的企业即基业常青的国外百年大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重视在经营理念上形成企业的知识积累,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的两句经典名言: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做简单的事,始终如一。做企业,最难的也是这样一种始终如一的精神。我国现代不乏叱咤风云的所谓的商业领袖,如河南亚细亚﹑沈阳飞龙﹑山东三株﹑山东秦池﹑珠海巨人﹑广东太阳神﹑深圳爱多﹑北京南德等等,这些企业领导的雄才伟略足以与历史上的任何英雄相媲美。可惜各领三五年,便无影无踪。反思起来,缺乏的就是这种恒定的精神,企业文化既是一个关于企业自身的制度知识和价值观念的不断阐释的过程,也是将这种阐释在内部进行复制的过程。企业文化是软实力,是一个企业对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是企业中大多数优秀成员共同的文化融合。全球很多知名品牌产品奢侈品,无一不是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国外一流企业已提出将企业做成“魅力型企业”,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在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上全面提升。

美国的苹果、韩国的三星,德国的宝马汽车公司等等全球知名大企业,无一不是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自己的知识技术产权,从而能够掌握定价权,攫取高额利润。有的人说,我们可以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吸引外资到中国办厂,或者派人到国外学习,从而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但是我们需要对一点有清楚的认识,那就是核心技术只能靠自己,从别人手里是很难学到的,不是自己不想学,而是别人对此会严格保密,不让你学,打一个简单的比方,例如某企业研制了一种专治某种疑难杂症的药品,从这种药品当中企业获取了巨大利润,如果这家企业随便就把自己苦心研究的成果,药品的配制方法公之于众,那么这种药品很快就会被各家制药企业山寨,这家企业要像继续从这种药当中获得巨大的垄断利润就不可能了。毫无疑问,这家企业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随便让人山寨的。所以,打铁还是得靠本身硬,中国的企业要想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只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改进生产技术,培养企业文化,提升产品附加值,产业链整合,掌握核心技术,掌握定价权。就像六十年代中国的原子弹氢弹,也是完全靠我们自己的智慧研制出来。中国的发动机为什么到现在技术还是那么落后,生产不出高品质的汽车,国人买汽车,大都想到进口货,光从爱国这个角度要求大家买国货,恐怕行不通。类似的核心技术的研发,现在缺乏的就是当初造原子弹氢弹的这股劲。研发和掌握核心技术,除了企业自身努力外,同时也需要政府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杜绝山寨,假如康师傅变成了康帅傅,娃哈哈变成了娃娃哈,类似种种随意的山寨,人们只能一笑了之,政府对此没有严厉的打击和惩治措施,那么我们的民族企业恐怕要为此承担巨大的损失,企业也会渐渐失去创新的激情和动力。除此之外,政府采购也应支持民族工业,带头购买国货。笔者发现一个问题,大街上跑的很多政府公务车,很多都是进口货,如奥迪、现代、丰田、大众等等,国货寥寥可数。有人说,不买国货不是因为不想支持国货,是因为国货质量不行。但是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它本来就不行,不支持它,它就越来越不行,最后只能被洋货挤垮。如果政府不带头起到示范作用,就很难去要求老百姓支持国货,我们的民族工业就很难进步。就像韩国、日本、美国等国政府,政府采购都规定要优先购买本国产品,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四、小结

综上所述, 一个国家的强盛,一个民族的富裕,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发展,没有千千万万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经济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为继。重视民营经济,如何给予民营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和优惠政策,让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国民经济注入更多的活力,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大课题,也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国有垄断企业关乎着中国基层民众的民生问题,由于它特殊的地位,以及巨大的市场影响力,对中国经济存在一些消极影响,对产生这些消极影响的根源,应该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使之能适应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高速发展的宏观大趋势,能够真正的为实现共同富裕做贡献,引导中国经济的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余丰慧.《全球500强不见中国民企踪影》.《经济参考报》.2010年

[2]余立志.《关于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综述》.《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

[3]高初建.《充分认识民营企业就业“蓄水池”的作用》.《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

国民经济的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育经济;国民经济;表现形式;地位与作用;动力长期

以来,体育一直存在于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近几年来,体育产业默默发展起来,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时人们才发现体育经济原来有如此多的优点。为了使体育经济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首先需要彻底地对它进行研究和分析;其次才能保证体育经济健康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1国民经济发展中体育经济的表现形式

体育事业的发展可以为相关行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这种经济收入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体育经济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带动全民提高运动意识,人民有了通过体育运动来达到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健康状况的愿望,而人民拥有健康的体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种集体的精神力量在无形中促进整个社会健康良性发展,这种无形的表现形式体现在社会效益上;第二,进行体育运动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体育器材,一些体育项目还需要专门的辅导。购买器材和聘请教练,这些都可以带来直接的有形的经济效益。发展国民经济、体育相关行业的市场需求的扩大都需要体育经济的两种表现形式作为媒介,带动体育经济发展,最终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体育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经济效益,这种效益被称之为体育经济效益,可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经济效益。每年各个国家和地区都会举办大大小小的运动会及体育赛事等,通过售卖门票、吉祥物、与体育项目相关的体育用品等方式,主办单位可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此外,大型的体育运动盛会,如奥运会、冬奥会、世界杯、欧洲冠军联赛等,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相互交流,国家旅游局可以借此机会宣传我国的旅游项目,使我国的风景名盛声名远播,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从而促进旅游业协同发展。与此同时,所产生的餐饮酒店消费都是增加国民经济收入的项目。这些链条式环环相扣的经济收入可称之为间接的经济效益。

2国民经济发展中体育经济所占的比重

国民经济是各方面经济的总和,体育经济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与国民经济紧密联系,互为辅助,互相促进。从某种程度讲,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体育经济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和自由度。与此同时,体育事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纵观国民经济发展历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之路走过了30年的路程,在这段不平凡的历程中,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实现了几十倍的增加,社会经济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这成为体育事业发展的稳固平台,而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以及自身的经济实力都有了大幅度提升。单独观察体育经济方面的发展却发现,与很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体育产业所产生的经济价值比重仍然不高,例如美国约为中国的十倍。中国的体育产业创造经济价值能力低下有一定的原因。首先,由于我国开始注重发展体育以及体育经济都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情,发展历史短,尤其前期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时至今日都没有一个完备的系统;其次,很多体育资源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与其配套的相关产业并没有到位,体育市场发育不完善。在现代社会,尽可能提高体育资源的利用效率,需要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对体育的保障,需要政府部门增加在体育及其相关产业的预算,从而使体育市场的管理机制愈加完善。在体育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时可以发挥其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作用。

3我国国民经济中体育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体育经济的发展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体育经济的发展必然依靠国民经济的进步;另一方面,体育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国民生产总值节节攀升,使人民在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后有余心余力来关注体育,在体育项目方面的购买力提升,所以体育经济借着改革开放的快车快速发展起来。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体育经济的发展必须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对各行各业的投入资金以及总体运作方向通过统一调控的方式来控制。而经过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占据主体地位,经济模式的转变使人们的体育观念发生了转变。无体育不生活的理念慢慢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崇尚。而新时期下,体育经济的发展应该将眼光放得长远,不应该仅仅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越来越多的公益项目开始从体育入手,体育事业的发展应该有更大的格局、更高远的立意,追求一定的社会效益才会把这份事业长长久久地传承下去。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应该是拥有诗意和远方的。如今体育事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远远超过其本身的意义,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可以预见的是,这种作用会越来越强大。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就为我国的经济收入带来一个不小的高潮,在筹备阶段,各种体育场馆、场地的建设给建筑行业提供很多机会,现代化的体育运作模式需要大量的信息化手段来协助,大量的工作人员需要统一着装进而帮助服装业带来新订单,体育场馆内的观众座椅等硬件设施、吉祥物的制作为制造业带来可观的收入等。在举办奥运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国的赛事观众购买门票、餐饮住宿交通各个方面都是体育赛事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这仅仅是体育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看来体育产业具有无限且强劲的发展潜力,作为我国的朝阳产业,将会受到政府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体育经济和国民经济共同朝着美好的明天迈进。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国民经济的宏伟蓝图必然少不得体育这一版块,并且它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体育经济发展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当前时期,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总体呈现良好势头,但是经济发展进入低迷时期,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资源能源消耗过快,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与污染,重工业发展速度放缓,而重工业经济收入在国民经济总量中仍然占有主体地位,GDP对重工业效益有较强的依赖性,急需挖掘新兴产业以减轻对重工业经济收入在国民经济中主体地位的依赖,此时出现的体育经济恰到好处地满足了这种需求,至少可以达到经济总量不变而能源环境负担减轻的目标,甚至增加国民经济收入。可以这样说,在静态方面,体育经济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锦上添花。在动态方面,体育经济的持续发展将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5结论

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日新月异,我国经过不断的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在保持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基础上,我国的目标是更上一层楼,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带动周边友好国家共同发展。要做到这些事情,最重要的是保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而体育经济就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提供更多经济扶持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以体育促进就业,带动其他相关行业发展。体育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能够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刘成云.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J].体育文化导刊,2013(4):101-105.

[2]杨大铭.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分析[J].现代营销(下),2014(12):62.

国民经济的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国民素质;经济发展;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01

国民素质指的是在一定生产方式下,国家群体德、智、体、美等素质的总称,主要反映一个国家国民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精神面貌、职业素质等。在经济社会中,国民素质和经济发展关系密不可分。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素质起决定性作用,生产方式决定了国民素质。另一方面,国民素质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所以国家应努力提高国民素质,适应经济发展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和支撑。

一、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国民素质水平

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人类生产生活,需要大量的物质材料作为生存的保障,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以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资料生产能力的提高,人类的素质也不断提高,从远古时代的原始人,到现阶段人类发展已经相对成熟,生产力发展,为人类超越本性,创造本性提供了条件和基础。所以说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力水平得不到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上不去,就不可能实现国民素质水平的提高。

2.经济发展是国民素质提高的基础和前提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践证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的满足,比如重视自我教育,最明显的现象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教育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整体国民受教育程度有大幅的提升。经济发展另一个巨大的变化是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比如更加注重绿色环保,提倡绿色消费。如果经济没有得到发展,依然停留在改革开放之前的水平,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以及思想观念就得不到显著提高,那么很难实现国民素质的提高。

二、国民素质是生产力,反作用经济发展

国民素质是生产力,它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在我国,从某种意义上说,国民素质的提高和有效利用,决定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成败。邓小平主席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大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前世界经济快速发展,达到了前人前所未有的高度。由于国民素质高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国民素质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劳动者掌握了科学技术,就能提高自身素质,进而大幅提高生产力。

国民素质提高还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国民素质高低影响生产率水平。在相同的条件下,即使用同一劳动工具,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生产力的高低。他们对于生产工具的熟悉情况,使用特点的认识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最终会在生产结果上体现出来。通过过国民素质的提升,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促进国民素质提高,这样就形成的一个良性循环,达到国民素质与经济发展辩证统一。

从国际大环境看,现阶段国家的经济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和国民素质的竞争,谁拥有了高素质人才,掌握先进的高科技技术,就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地位,所以见得国民素质反作用于经济发展。

三、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

保持我国经济现有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就必须尽快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综合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是人民科学素质的较量。这取决于整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取决于全民族的智力因素,只有提高全民素质,才能有效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首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降低人们接受教育的门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国家要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支持鼓励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同时在全社会倡导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我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每年需要接受相应教育的人数也是全世界最高的。经过国家三十年的努力,目前我国每年仍有百万新生文盲涌入劳动者行列。这些劳动者文化素质低,也未经相应的技术培训,这导致他们只是不熟练的低端的劳动力。国家要花大力气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其次,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减少地区差异。沿海地区的经济较为发达,能够吸引大量的优质劳动力,在一些不发达的地区,比如一些偏远农村,即使有人才,也不能留住人才,只能看着他们流向经济发达的地区。近几年高中生毕业填报志愿来看,一些热门的专业往往能吸引大量的学生填报,但是一些看似冷门的专业却缺口很大,在接受教育的劳动者总体上来上,高级人才较少,中级人才缺口大,无学历者过多。这导致劳动人才的结构不合理,形成人才断层,最终会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最后,重全民族在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在提高人民文化科学素质的同时,也要注重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纠正一些人错误的价值观、人生观。加大思想道德宣传力度,树立道德模范,鼓励和支持向道德模范学习,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内容来抓,切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全民族素质的大提升,促进经济的发展。

四、总结

国民素质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国民素质高低;另一方面,国民素质高低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我国的教育事业长期落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导致国民素质偏低,严重阻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应充分重视,并有责任有义务去提高国民受教育的程度,切实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只有国民素质上去了,经济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傅高义,著.冯克利,译.邓小平时代[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01-01.

国民经济的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军民融合经济军技民用策略

发展军民融合经济重要性

发展军民融合经济既有利于我国国防军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促进我国兵器装备的发展,又可推动我国民用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转型的态势下,促进西部大开发,发展军民融合经济更具重要的意义。

发展军民融合经济是增强我国国防建设的需要。当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还是发展

加大军工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改制和转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转民”是

国民经济的发展范文第5篇

 

一、经济法和民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民法源于罗马市民法,产生于罗马简单的商品经济社会,复兴于中世纪晚期(12—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阶段,与文艺复兴同步。这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了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利益的获取主要取决于自身。加之启蒙运动对个人人格独立、平等的强调,使当时社会经济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保障个人能自由地利用自身能力获取财物或利益的问题。自18世纪至19世纪末,是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当时的西方国家推崇亚当·斯密创立的古典市场经济理论,所以在这一阶段,西方国家的民法得以高度发展。

 

经济法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进入垄断阶段,市场失灵,致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频繁发生。此时,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摒弃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理念,纷纷运用凯恩斯的理论,用“国家这只手”去弥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缺陷,以防止市场机制失灵。因此也就产生了规范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规范———经济法。

 

虽然,资本主义国家目前在价格、市场监管、计划、财政等方面的法律规定都是其经济法的主要内容,而外国之所以没有形成独立的经济法律部门,与社会意识(对个人权利的极度尊重和私法自治、契约自由等观念)和经济基础(生产资料私有制)有着莫大的关系,因此,其仍然秉承了“政府限权”的理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两种法律的诞生都难以忽略经济基础和劳动生产力这决定性的因素所发挥的作用。这个是一个切入点来理解我国民法与经济法的学术碰撞。

 

二、两法在我国的学术争论

 

民法与经济法擦出的学术火花从我国70年代至今都没有停止过,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民法与经济法的观点分离阶段。从法理可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决定法的性质、内容、以及法的发展和变化,而我国这个阶段法律发展的结果不仅从侧面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之外(苏联经济法产生也源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重点是在于反映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当时,我国经历文化大革命以及思想线路等方面的拨乱反正过后,我国将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产生了现实的对有关经济关系立法的需要。同时,我国长期受到苏联的经济、政治方面的影响,也同时吸收了苏联拉普捷夫的经济法学理论,激发了我国对于经济法的理论的研究。促使了民法与经济法的分离和争论。同时,经济发展与繁荣也催化了我国民法与经济法的学术争论的剧烈程度,“大民法”和“大经济法”的观点顺应而生,我认为2个观点的出发点还是基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问题以及受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意识的影响。民法与经济法学术座谈会、高等院校法学教材会议、全国经济法制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等的相继召开,都体现了我国学术的一派繁荣,也间接印证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二个阶段是经济法繁荣,民法发展受阻阶段。随着经济的繁荣,我国政府也意识到了经济法律的重要性,因此在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彭真副委员长强调了进一步加强经济立法工作。届时,经济合同法起草小组成立、经济合同法颁布顺理成章。但由于当时我国处于经济调整和体制改革巨大变动的时间,基于我国国情的经济法研究的时间较短、理论并不充足,经济法难以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而另一方面,民法发展受到阻碍。主要原因有:1.我国当时是单一公有制的计划经济的客观实际,使得我国民法的研究和发展缺乏有利的社会条件。制定出来的民法典难以适应我国改革开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2.民法的内容繁多且庞大,短时间内难以理顺清楚,加之我国当时的改革方向和思路还尚未明确,草率制定容易导致民法典缺乏稳定性和适用性;3.思想意识上,一方面我国深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另一方面当时苏联自身的经济发展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阻碍,我国因此也开始思考从我国实际来解决生产和发展的问题,法律也不例外。以上三点,1、2点反应了我国的经济基础,3点反应了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因此,除了两学术团体的对抗对民法造成的影响外,民法的发展受阻也是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客观基础所致。

 

第三个阶段是民法重发生机,经济法齐头并进的阶段。立法机关意识到民法的重要性与我国当时的社会实际有着莫大的关系。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进程的加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不断扩大,民事主体越来越活跃,但是由于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民法,我国法律界面对新的问题、矛盾和纠纷无所适从,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持续的维持,此是“民法的春天”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人们受到多元化思想的冲击,开始解放思想,解放观念。以彭真同志的讲话:“对国外的经验,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不管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以及对我国历史的经验,都要参考借鉴。”可见,姓资还是姓社这个问题已经不在束缚人们的思想,很多人也不再单纯的把民法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专用工具和手段,给予了民法更宽容的社会氛围和学术氛围。过程中,的确有经济法的学者和专家提出诸多阻挠意见,撇除学派争论和斗争不说,可以发现当时经济法学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是思想意识仍然保守,坚持社会主义国家因让经济法占主导地位,而极力排斥民法制定通则;其二是由于经济法产生时间较晚,并无古今和外国的历史经验可以借鉴,学术研究尚未系统化和深入化,经济法对自身的调整对象等基本理论仍然认识不清。但经济法的学者也并未停止研究,经过了四分之一世纪的今天,经济法已被国家人大确立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同时也确立了自己比较独特的调整对象和形成了自己的理论。

 

现如今,我国民法和经济法的学术研究都相当活跃,这同我国经济快速繁荣的发展息息相关。目前,民法和经济法在调整对象、调整方法、价值取向、基本原则等方面都有着明确的差别和界限,二者相互协调发展、相辅相成,是学术研究不断深入的结果,同时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和国家计划并行与运作的一种法律上的表现。

国民经济的发展范文第6篇

关键词:国民经济核算;缺陷;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F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001-02

从新中国建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是MPS体系的国民收入。这个指标可以反映的是物质生产部门,却不能反映非物质服务业的生产活动成果。改革开放以后, 非物质服务业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宏观经济分析和管理部门研究和制定正确的服务业发展政策,协调各产业部门健康发展,中国国家统计局先后建立了年度GDP 生产核算、支出法GDP核算及季度GDP核算。同时,国家统计局在实践中不断规范GDP 核算的资料来源和计算方法,以提高GDP 核算水平和数据质量。2003 年,国家统计局把年度和季度GDP 核算规范为初步核算、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3个步骤。同年,国务院决定建立周期性的经济普查制度,每5年开展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在逢3、逢8 的年度实施。在开展经济领域普查时,发现对GDP数据有较大影响的新的基础资料或计算方法及分类标准发生变化时,将对GDP 历史数据进行修订,正式确定了GDP历史数据修订制度。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意义

现行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再生产为对象的宏观核算,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国民经济运行或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的宏观经济信息系统,是整个经济信息系统的核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在理论与方法研究、制度建设、数据提供上取得了许多业绩,为社会繁荣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宏观经济方面,国民经济核算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核算原则、核算方法、核算指标来描述国民经济运行过程,提供了关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系统、详细的数据,为党和政府提供了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在国际关系方面,国民经济核算数据是裁定我国应该承担的国际义务和应享受的优惠待遇的重要参考标准;在企业决策方面,国民经济核算为企业选择投资方向、进行投资决策提供了导向作用;在社会生活方面,国民经济核算反映了居民生活的数量和质量水平,也为居民进行生产、消费和投资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缺陷

虽然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不可否认,随着现实经济社会生活的演进,现行国民经济核算还存在着许多新问题,有些地方仍然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朱之鑫曾在全国统计局长会议上用“三个不适应”来概括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的局限:一是不适应党政领导部门的决策需要;二是不适应社会公众了解国情、认识形势的需要;三是不适应对外交流的需要。这些不适应是由于国民经济核算的局限性造成的。

(一)忽视对环境和自然资源因素的核算

以国内生产总值为主要核心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以市场化的产出来衡量经济增长和进步程度的。因为从现行的GDP 中只能看出经济产出总量或经济总收入的情况,未体现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生态造成污染的代价,因此,GDP 核算法的数据就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情况。在这样的体系中,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都是“免费商品”,自然资源耗减和环境质量的下降不但不会减少GDP,治理污染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收益反而计入GDP,即污染也成为了GDP 的增长点,造成GDP 的虚增。

(二)忽视对人力资本的核算

人力资本是指凝结在人体中的知识与技能的存量总和。人力资源构成一国可利用的人力生产力的总体,它具有资本的基本属性,是投资的结果,能够带来收益。而且对于现代经济来说,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但现行国民经济核算只将教育支出中用于校舍等固定资产的部分作为投资,而将用在教师工资、图书购置等方面的开支不作资本处理;此外,人们用于健康等方面的支出,也未计为人力资本投资。因此,在有关经济增长因素的核算与分析中,人力资本作用与贡献的核算也就成为未来国民核算领域有待进一步加强的新内容。

(三)忽视对科技因素的核算

全社会科技投入是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科技活动状况的重要标志,是制定国家和地方科技政策和发展规划、进行宏观管理的基本依据,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与日俱增。对我国科技投入与产出进行科学、准确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具有紧迫性和新颖性。但传统国民经济核算除了在R&D核算及科技成果产出的直接核算方面取得进展外,在诸如如何深入描述科技活动与经济活动间的内在关系与规律,以及如何准确测度知识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等方面难以满足政府决策分析的需要。

(四)忽视对地下经济的核算

地下经济又称隐性经济,目前经济学界尚未对其概念及核算范围形成公认的解释,一般认为地下经济是指以盈利为目的的、非法的、逃避纳税和政府监督的经济行为。联合国于1993 年推出新SNA 时,正式提出各国应尽可能将地下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核算范围之内。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地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成分已在逐渐上升,地下经济已渗透到各个经济领域,成为我国较为棘手的经济问题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将逐渐扩大。虽然近几年我国一些经济和统计工作者已经开始涉足于这一领域,但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地下经济核算领域尚属空白。在资金流量核算方面,忽视对金融虚拟经济的核算。

(五)投入产出核算表核算难度大

中国现行的基本生产统计单位是企业,而不是产业活动单位,中国采用直接分解法编制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但是采用直接分解法企业的负担太重。而且现在企业越来越不愿意承担按产品部门分解企业投入成本费用这样繁重的工作成本,配合程度逐渐下降。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实际情况,减轻企业的负担,需要调整利用直接分解法编制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的方式,逐步采用多数国家所采用的方法,即先编制供给表和使用表,然后以这两张表为基础推导出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这样做需要将基本生产统计单位由企业调整为产业活动单位,但是这需要对所有专业生产统计制度进行调整,难度较大。

三、现行国民经济核算的改革与创新

面对上述挑战,国民经济核算有必要进行变革,在理论、方法和实践上做进一步的改革与创新。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现行的国民核算体系中引入绿色GDP核算概念

针对现行的国民核算中未考虑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损耗,以及未考虑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危害,需要引入绿色GDP核算概念。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又称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它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是在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上,考虑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即将经济活动中自然资源的耗减成本和环境污染代价予以扣除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使绿色GDP核算成为能够描述资源环境与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能够提供资源环境核算数据的核算体系。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并且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合作与努力,但它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背景下的国民经济核算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核算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逐步建立分季度和分地区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解决国民经济核算的及时性问题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坚持及时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求及时收集核算信息;二是要求对核算信息及时进行加工处理,及时编制报表;三是要求及时传递核算信息,将编制的报表传递给使用者。为此,需要逐步建立分季度和分地区核算国民经济体系。分季度GDP 核算体系的建立需要逐步建立相应的分季度专业统计制度, 特别是分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分季度价格指数统计制度, 从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分季度GDP 核算。分地区国民核算体系是指国家统计局打算在资料来源比较健全的时候, 改革地区GDP 的核算模式, 采取地区GDP 下算一级的制度,即国家统计局直接计算或组织部分省区市统计局统一计算各地区GDP 数据,改变目前省区市统计局计算本地区GDP 数据的做法, 减少地区GDP 数据人为因素的干扰,并及时地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数据的和宣传。

(三)健全不变价核算方法、健全核算体系、统一核算口径

不变价核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服务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存在缺口。中国目前没有编制服务业生产者价格指数, 许多服务业不变价增加值计算采用的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对应的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但是, 有些服务其服务对象往往不是居民住户, 因此,这些服务业不变价增加值计算实际上没有对应的价格指数。在这种情况下, 只能用有关价格指数做替代, 这将影响到不变价增加值计算的准确性。二是缺乏服务贸易价格指数。中国目前还没有编制服务贸易价格指数, 服务进出口的不变价计算只能参考货物贸易价格指数和国内外相关的服务价格指数, 这将影响到服务进出口不变价数据的准确性。为了解决不变价计算存在的价格指数缺口问题, 需要研究编制有关服务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和服务贸易价格指数。同时,解决可比性还需要细化产业部门分类和支出项目分类;改革和完善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际标准,借鉴外国的先进方法等。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关于我国GDP核算和数据制度的变革[Z].国家统计局文件(国统字70号).

[2]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调查制度[Z].国家统计局文件,2003.

国民经济的发展范文第7篇

    关键词:协调发展;创新;装备制造业;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逐步走向强盛,我们的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都保持在9%左右,我们国家现在的经济实力已经和解放初期不可同日而语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物质财富的增加,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实践证明,中国经济的逐步强盛,就是坚持正确的经济发展道路的结果。但是,我们还要看到,现阶段,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来说,我们的经济还处在发展的过程之中,我们的国民经济还不够强大,我们国家还需要大力发展国民经济。

    一、国民经济各产业和行业的协调发展

    国民经济这个范畴,包括各部门各行业各企业,如第一产业中的农业、第二产业中的工业、第三产业中的商业、交通运输业等。在不同的产业部门内部又分为许多行业,如农业中的饲养业、林业、种植业;工业部门的钢铁、机械制造工业等;商业中的批发、零售业等。各个行业之间相互联系,形成国民经济的有机统一体。

    1.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规律国民经济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如果国民经济的发展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那么它的发展就会遇到波动与障碍。国民经济运行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上。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是各个产业、各个行业、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能相互提供所需要的各种原料、材料,同时又能把生产出的大量产品顺利地销售出去,既要满足各生产企业对生产资料的需要,又要同时满足城乡居民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形成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发展的合理结构,以及各产业内部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优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农业的发展是保障国民经济全面发展的基础。农业生产的产品除了农村居民自用部分外,还要提供给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向部分工业企业提供充足的粮食、禽畜等产品作原料。另外,工业生产的产品,还要有一部分用来满足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的需要,对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和发展速度起着重要作用。

    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工业部门生产的产品,要能满足工业再生产和城乡居民对生活消费用品的需要。在工业内部各行业和各企业之间,生产的各种劳动资料和各种不同性能的零部件及各种原材料,要能相互满足需要,工业的各行业和各企业的生产才能协调地发展。除农业、工业之外的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商业等行业,也在国民经济的物质生产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交通运输业,生产部门生产出来的产品要经过运输,才能从生产地运到销售地,运输业如果发展不够,就会有一些产品运输不出去而无法销售,会制约生产的发展,所以运输业是和直接的物质生产过程联系在一起的,也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以及各产业内部是相互联系的,需要相互的协调发展,才能促使国民经济结构更加合理。所谓结构合理,就是它们要符合一定的比例关系。它们之间比例关系协调的具体表现,即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相互满足需要,形成资源的合理配置,如果某一种数量的商品不能满足购买者需要,它们的价格不仅会上涨,甚至购买不到,这就会影响购买者的生产;如果某一种类的产品生产过多,大量被积压,这又会造成物资和生产这些产品的劳动力的大量浪费,这两种情况,都会给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损失。为了能使经济结构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处于合比例的状态,国家还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处理好各产业及其内部之间的比例关系。

    2.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及其增长速度处于国际前列。然而,在这种高速增长的背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各产业之间的比例不尽合理,有些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落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只有对产业结构问题进行战略性调整,同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集约型转变与全面发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并从根本上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持久性。

    从国际经济环境看,经济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在加紧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这对于我国来说,机遇、挑战并存。我国必须实现产业结构与增长方式的调整与转变,这既是我国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从国内来说,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约束日益突出,经济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是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的中心内容。

    从当前来看,我国部分产业发展层次偏低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使得一些产品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形成结构性的供过于求。“在全国600种主要消费品中,今年上半年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170种,占28.3%;供过于求的商品430种,占71.7%,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与2005年下半年相比,基本持平。”[1]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呈现粗放的特征,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导致核心技术能力与产品严重地受制于人,不得不依赖进口。“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窘况:卖8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A380空客;100%的光纤制造装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70%的轿车制造设备都要依赖进口。”[2]这些状况说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已经迫在眉睫,否则我们就只能处于产业的低端,处处受制于人。要摆脱这种状况,就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关键在于实现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在于具有一大批掌握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这才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基础。

    我们还应看到,依赖于生产要素高投入为特征的经济高增长,不仅消耗了大量资源,而且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挑战。“火力发电煤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22.5%,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高21%,水泥综合能耗高45%。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4.1%,而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的消费量却分别为世界消费总量的7.4%、31%、30%、27%、25%和40%。”[3]众所周知,土地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按照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公布的相关数据,我国的耕地面积在1996-2003年的7年中,由19.5亿亩减少到18.5亿亩,整整减少了1亿亩[4]。这种高消耗、高排放、高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难以支撑中国的未来发展。这种粗放型增长所伴随的资源、环境透支问题必将累积出更多矛盾,必然长期制约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必然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集约化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我们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同时,要注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竞争力为中心,消除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与资源、原材料的结构性短缺问题,促进生产要素向效率更高的部门和企业转移,推进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二、创新发展现代制造业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我国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靠资源投入型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将是难以持续的。要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归根结底要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又在于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日益起着主导作用,我们的工业要想拥有持续的增长空间,就必须拥有以自主创新为基础的核心竞争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技术创新上有所作为,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而先进的机械设备,则是现代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现代机械装备制造业是制造生产资料、生产现代劳动工具的企业,它是其它一些工业发展的载体和基础,也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柱。但我国工业企业使用的各种设备,前面提到有许多是从发达国家购买的,严重地依赖外国,单纯依赖引进只会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受到抑制并弱化,使我国的企业“空心化、边缘化”问题更为严重,这是我国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我国自己必须研制具有知识产权的具有先进性能的机械设备,运用先进制造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我国的新型工业化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先进的机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比起同种类的老式机械设备来,它的运转速度会快得多,从而就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相同时间内,比起使用技术落后的机械设备来,就能生产出数量更多、质量更高、附加值更高的产品,从而在国内外市场上形成更强的竞争力。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能降低生产成本,获取得更多的利润,这就会使采用先进机械设备的企业能不断扩大再生产,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发展为工业部门各行业的企业所使用的先进的机械设备制造业。我国要逐步实现工业化,就不能只是个别企业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应是每个产业和每个行业内的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都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这就会使我国逐步实现工业化。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它们内部的各行业也必然会逐步发展起来。在农业产业内的谷物种植业,采用先进的各种机械进行翻耕播种、施肥、脱粒和入库,会大大加快整个谷物生产的过程;在畜禽饲养上,饲料加工工业生产的发展,能提高饲料加工的速度,以扩大饲养规模;在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中,我国研制出了提高速度的火车,这就能加快货物和人员运输的速度,使同一列火车在和过去相同的时间内,就能增加运输量,大量生产出各种高性能的汽车,也会加快运量和速度;在商业经营中,采用电子网络技术,可进行远距离的交易,这不仅能加快交换过程,而且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上面的几个事例表明,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不仅仅是工业企业使用这些先进的机械设备,能使国民经济逐步实现工业化的现代化,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广泛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也能逐渐实现它们的现代化,从而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各产业各行业都能逐渐实现现代化。

    时下,我国所使用的相当一部分高新技术设备与现代装备还主要依赖于外国进口,暂时进口一些是可以和必须的,但是,这决不是长久之计,也绝不是我们的强国之计,单纯依靠引进和购买,我国的工业现代化是没有发展基础的。象我们的钢铁企业,从产量上来说已经很大了,但有些品种我们还不能进行生产,我们三峡工程建设所使用的特种钢板是进口的,我们生产的小汽车所使用的一些薄钢板、发动机等关键零部件还不能自己制造。随着生产的发展,核心零部件仅靠购买显然是不能支撑产业持续发展的,这会制约我们整个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大力发展机械设备制造业,需要以体现高新技术为特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重点解决产业升级所面临的重大装备和关键技术。

    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产品更新、设备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不断有新技术被发明创造出来。“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安于落后,必须一开始就参与这个领域的发展。”[5]任何一种高新技术产品,对其技术和产品进行反复研究、试验,一次不行二次,二次不行三次,最终是会取得成功的。我们发展高新技术和现代机械装备制造业,现在已基本具备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技术创新的条件。现在全国各高等院校和自然科学的院所,在各自然科学和应用学科方面,都已培养出了许许多多的科学技术水平很高的科学理论家和工程技术专家。为了使某项科技研究能较快取得突破性成果,我国可以把一些行业与企业的相关高级专业人才适度集中起来,改变分散进行研究的状况,以一些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或研究院所为依托,按每位专家的专长和工作需要进行分工协同攻关,联合起来会更有利于完成待攻克的科技研究任务。我国的科学家很多都是具有真才实学而又努力工作的,有不少人有创造发明的才华,但我们必须组织好,让他们发挥专长,给他们创造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没有条件,就是再有学问也很难有创造性的突破。中国古代就有四大发明,我相信,只要努力,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主流一定会实现,这样,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就有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三、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人才举措

    从根本上说,加快科技发展,实施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都要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由于我们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是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起步的,客观条件决定了我国各类人才的数量和结构远远不能适应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人们对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还具有相当的局限性,把经济发展理解为主要是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单纯数量上的增长,尤其是有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形成一种盲目追求产值与速度的思想和体制冲动,经济增长方式重外延的扩大,不重视发展内涵上的提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存在技术与体制上的约束。

    1. 中国经济的创新发展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

    这里讲的具有高级经济管理能力的人才,是指国家各级机关具有各方面的技术和管理才能并从事宏观经济管理方面的人才。由于国民经济管理涉及的面很广,国家机关需要有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作能力的人才,需要他们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各项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国民经济是一个整体,因此,管理国民经济的人才,既要能够从全局出发,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同时对国内各地区的企业和全国各行业的发展情况也要有所把握,还要尽可能掌握一些企业经营管理与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情况、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等要有所了解,从而在具体工作中能够准确把握经济运行中的实际情况。管理国民经济的高级管理人才,要通过对全国一些地区、一些行业、一些企业进行经常性的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情况,从经济与社会角度考虑生产效率、生产质量、产业结构等等问题,进而采取各种措施,促使国民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2. 培育一大批具有战略开拓能力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WTO 的背景下,人才竞争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培养和锻炼出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发展状况,懂经营会管理的现代企业家。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管理者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要善于任用一些具有新思想、新方法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特别是要有一些高水平的技术专家、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等,他们是企业在竞争中发展的源泉,他们的水平是高是低决定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创新活动的推进,决定着生产出的产品是否是市场上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因此,对具有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要格外重视。

    3. 培养一大批高级专业技术与技能型人才人才是企业竞争的核心,有了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企业才能不断进行技术与产品创新,因此,对我们这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尤其需要造就一大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以加速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实力的增强,推动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高技术人才的使用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大力培养出大量的高水平科技专家,他们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已取得长足发展,初步形成了一支专业技术能力强,在科研、生产、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的关键专业技术岗位上发挥骨干作用,做出突出业绩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涌现出了一批以袁隆平、吴文俊、王选、黄昆、刘东升、王永志等当代的高级专家群体,成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栋梁之材。??对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领域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载人航天、三峡工程、杂交水稻、正负电子对撞机等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6 ] 这些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创新的高级技术专家,对我国研制新的高新技术产品,已经起着极为重要的核心作用。

    大力发展先进的机械制造业,运用先进制造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已有的成功经验表明,我们国家不断走向富强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离不开人才建设。高技能工人也是发展现代制造业不可缺少的人才,因此在大力培养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大力培养出在技术应用层面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象桥吊工人许振超、模具钳工葛茂昱、车工郭嘉明、鞍钢机修工人李晏家等这些具有高技能的专门人才,他们爱岗敬业,有的还将自己的实践经验与创新成果写出书来出版。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技能熟练,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我们拥有的高技能的熟练工人,总的来说在数量、质量上还远远不够,仍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需要。“在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总数的30 % —40 % ,我国高级技工仅占技工总数4 %。差距之大,促使我们认识到必须尊重高技能人才,关心高技能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7 ] 从这个数字看,随着技术进步的节奏越来越快,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要提高我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技术工人的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必须与时俱进,传统的技工人才标准已越来越显露出局限性,有必要采取有效方式,大力培养出数量更多和技能更好的技工人才。这与我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是紧密相连的。科技是不断发展的,培养的人才也必须与时代同步。我国的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各企业发展的各个领域、我国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卫生各个方面都必须造就出一支具有相当数量的高级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即必须大力培养出大批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要求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才能不断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关键是要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把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作为主要途径,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作为重点突破口,加快我国的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进程。要努力造就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这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在更高阶段上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逐步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龚雯.上半年全国没有供不应求的消费品[N].人民日报(第6版),2006-02-14.

    [2]任仲平.没有那么一股子气,不行[N].人民日报(第1版),2006-04-05.

    [3]李德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J].求是,2005,21.

    [4]宋涛.关于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J].教学与研究,2005,11.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9.

国民经济的发展范文第8篇

1•改革带来民营经济的发展

“”结束以后农村首先出现了私有经济,这是大量失业和商品供应不足的产物。农业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导致农村储蓄的增加,这些储蓄流入农村的非农产业,成为改革后的第一批民营经济成分。以后又进入到城市,对国有企业产生了压力,也为其改革创造了条件。在经济改革中政治环境也变得宽松,形成了发展民营经济的条件。到1999年,民营经济至少生产出中国GDP的13%,就业8300万人,为包括农业在内的全部就业人口的12%,但是它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远远超过这些数字。

2•民营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

1978~1986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中国改革之路,私营经济开始出现,但是只是在农村出现了个体工商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演变出专业户。1981年7月国务院肯定了个体工商户的存在与发展。民营经济促使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民收入的提高。1986年个体工商户人数为1982年的5.7倍,户数为1982年的4.6倍。1987~1992年。在此期间出现了私营企业,即雇工超过8人的民营企业。个别私企通过承包或租用国营企业积累了资产,逐渐改变了企业的所有权。1988年6月国务院颁发了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了三种私有制结构,即独资、合伙和有限责任制。1989年后民营经济曾经一度衰落,个体户和私营企业都明显收缩。1993年~现在。政府确定了市场改革的方向,民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见)。

3.民营经济的就业、销售及资本

民营企业总数于1999年底达到151万,为1989年的16.7倍,平均年增长率为32%。而在1997~1999年间国企和三资企业数目都在减少。在1993~1994年间年增长率几乎达到1倍,这是不正常的,1995以后逐渐恢复正常。以后中央政府为了控制过热的经济,将通货膨胀率从24%(1994)降低到2.8%(1997)。①在这样紧缩的宏观环境下,民营经济仍然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了6240万和2020万,为全国总就业的12%(包括农业)。改革20多年,民营经济的就业人数从零增加到8260万,相当于整个国有部门的总和(包括国企和政府)(见)。中国的就业结构:农民53%;国有单位12%;民营经济12%;乡镇企业18%;集体单位2%;其它单位3%。其他包括参股,合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外资公司,及港澳台投资公司。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增长源之一。在1997~1999年间新就业的人口平均每年700万人,几乎都在非国有企业上班。民营经济的就业中有3/4是个体户,1/4是私营企业。所以个体户目前是民营经济的主要就业方式。同期国有单位和集体企业平均每年下岗1600万人。民营经济的注册资本在1989到1999年间平均每年增长41%(经过通货膨胀调整后)。1999年时每个私营企业的注册资本平均为68.2万元,约为个体户的62倍。国企的平均注册资本是260万元,外资企业为210万美元。鉴2000。

4•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及减少贫困的贡献

由于统计口径不同,很难准确估计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国际金融公司2000年做了一个估计。为了探讨民营经济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我们用30个省市的资料作了回归。结果见:回归中未用北京的数据,它大大地偏离一般规律。因为北京的人均收入很大比率来自国家投资。而且靠近政治中心,所以私企就业的比率特别低。从图上可以看到,私企就业比率超过5.2%的省份,人均收入都在1.1万元以上;私企就业比率低于1.5%的省份都是比较穷的省,人均收入都低于5000元。从数字上看,私企就业比率每增加1%,人均收入可以增加1640元。这并不是说这1%的人为全省每人创造了1640元钱,而是说明私营经济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它集中表现了经济活动的活跃程度。民营经济(包括个体户和私企)在1998年缴纳了工商税款的10%。从1989到1997私企缴纳的税款平均年增率为73%,个体户的年增率为61%;而国企和集体企业的年增率分别为15%和12%。民营经济也为减少贫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仅在1999年,私企即雇用了国企和集体企业下岗工人105万和农民工270万。

5•所有制、地区和行业分布。

1999年底,有54%的私企是有限责任制,但其资本占了84%。有33%的企业是独资,13%是合伙制。从行业分布看最多是批发零售业,占36%。总的说来,第三产业占了私企的69%,第一、第二产业各占5%和26%。私企所从事的行业是充满竞争性的,所以淘汰率很高。第三产业所需的资本比较少。私企融资困难,也是他们多数从事三产的原因。私企在东部的发展明显地比其他地区更多。这是东部经济比较活跃的原因之一。

二、民营经济的局限性

1•经营环境得到改善,但主要发展障碍还存在

过去民营经济没有任何合法地位,改革开放之后对民营经济的政策开始改变。经过1982、1988、1999三次修改宪法,民营经济才逐渐有了合法地位。但是民营企业仍然得不到公平竞争的保障。这是当今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困难。1988年以前民营企业只能按个体工商户注册,为无限责任,雇用人数不得超过8人。1998年以后才取消了这些限制。但在土地使用、办照、纳税、工商检查、银行贷款,甚至法院判案等方面仍有许多不公平。私企为了避免被歧视,往往假装为集体企业,就是所谓“苏南模式”的“红帽子企业”。另外一种避免私有制名义的办法是承包或租用国营企业,这些企业的控制权实际上属于个人。这种方式有国有资产流失的嫌疑,所以近两三年来江苏、浙江发展了直接产权交易,通过中介机构的帮助,这类小规模的国营企业已经名正言顺地转为民营企业了。但国家对于私营企业的产权保护还非常不够。近年来政府关闭了大量五小企业(小煤矿、小造纸、小水泥、小纺织、小化肥),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民营的。这些五小企业技术上很落后,但是经营效率很高,生产成本低,是国企的有力竞争对手。关闭他们的原因之一就是保护国营企业。过去3年中为了国企脱困,通过债转股国家免除了国企每年几百亿元的利息负担,去年民间有1500多亿元的国内资本,还有同样数目的国际资本流入到国内股票市场,其中98%以上都到了国有控股企业。换句话说,国企仍然享受软约束的优惠。在同一个市场中具有硬约束的民营企业和软约束的国营企业竞争,前者必然处于不利地位。私营企业在市场进入上有许多限制。政策规定私企不得参与使用稀缺资源的生产;不得从事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的活动;不得参与可能对公共安全产生影响的活动。然而如何精确定义这些限制,有很大的灵活性,主管审批的官员有很大的自。这为“寻租”创造了条件。还有些地方政府对私企设有特别限制,例如江苏省禁止私企从事娱乐业。私企从事外贸1998年以前也是不许可的,最近才逐渐开放。此外,私企的工商注册费也要比国企或集体企业高出500元。一些大城市对外来打工人员设置各种障碍,使得私企在寻找合适的工人时增加了困难。私企最大的困难还在于获得投资或银行贷款。中国上市公司中只有1%~2%是民营企业,所以民营企业几乎不可能从股票市场上得到融资。四大商业银行主要是为国企服务的,而不是为最能有效运用资金的民营企业服务的。根据人民银行年报统计,至少有3/4的企业贷款是用于流动资金的,而其中借给私营经济的(包括个体户和私企)不到1%。②私企用这一点流动资金显然是不够的,他们必须靠自己的积累或向亲戚朋友借钱。社会保险的设计更多考虑的是国企,由于社会保险的不健全,使得劳动者在私企间的流动发生困难。

2•公司治理的薄弱

大部分私企都是家族管理。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全国工商联在1997年从21个省250个市所做对1947家私企的调查,一半以上的配偶和20%的成年子女参加了企业的管理。有26%的企业业主就是经理;有17%由业主的亲友担当经理;有5%由同乡担当经理。由没有个人关系的人担当经理的不到一半。有37%的业主认为只有让亲友管理才放心。③这种家族治理也与市场环境不健全有关,在信任程度较差的情况下,它能较好地自我保护。但是这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业主不愿意放弃对企业的控制,但是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好与高级管理者的关系。根据1997年的调查,将近一半的业主由自己对重要决策负责,不到15%交由董事会去决定。把经营权交给雇来的经理的不到1%。这是小企业发展开始时的普遍现象,但是如果不加改变,这将限制企业的成长。私企的业主大多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但是并不一定善于经营,信息来源也不足。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全国工商联在1997年的研究,有42%的企业家是高中毕业;有20%有大专学历。但是有40%的企业家看不懂财务报表,1/10的私企没有公司章程。有24%的人只从他们产品的买方得到信息。其他主要的信息来源有电视14%,同行14%,亲友3%。私企的研究力量是不足的。只有22%的私企自己或者委托咨询公司做过市场调查。私企很难吸收技术精良的工人,因为国企能提供较为有保证的岗位和社会保障,包括住房、户口、医疗。刚毕业的大学生愿意去国企工作即使工资稍低。私企为了留住优质人才,常常提供公司的股权。私企股票很难上市,拿到股票后也不容易通过转让来兑现。

3•财务公开和公司信用

大多数私企倾向于隐瞒他们的财务报表,为的是少纳税。按现有的税法企业被迫扩大他们的利润以多缴税。方法是硬性地压低职工的工资,超过限度的部分不许计入公司成本,而要在税后利润中列支。④这种不合理的税务规定鼓励企业作假账,以挽回多缴税的损失。有时候税务局还预征企业所得税,企业还没有赚到钱,却先要缴税。企业只好把自己的流动资金拿来缴税,经营马上发生困难,不得不缩小规模。此外,公司要交33%的公司所得税,而业主还要交20%的个人所得税,有重复征税的问题。所得税税率从国际比较来看并不高,但是中国的政府服务很差,社会保险很不完善,这样的税率就显得太高了。企业往往做三本账,一本给税务局,一本给银行,一本给自己用。由于财务不透明,私企很难吸引外来资金,也不容易得到大的合同。企业隐瞒利润还有别的原因。高赢利的企业常常被政府多收各种额外费用,或要求赞助。企业提供赞助固然可以增加其知名度,但各级政府的访问,别的企业来学习,打乱企业的正常工作,也增加其经济负担。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很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所为。原来国企之间有三角债,现在民营企业之间也出现了三角债。许多民营企业家不敢和陌生人做生意,怕交了钱收不到货。反而愿意和外国公司做生意。这种信用环境大大地缩小了企业的活动空间,降低了经济效益。

4•劳资情况

私企中工人的利益往往被业主所忽视。工人,特别是农民工常常超时工作,工资不能按时发放,住宿、医疗、工作条件都很差,没有保险,没有养老金,引起大量劳资纠纷。据上海的统计显示,私企的劳资纠纷比其他企业的增长更快。在2000年三季度有375件劳资诉讼案件,比上年增加了92%。⑤经常性的劳资纠纷增加了企业成本,限制了它的发展。现在的私企雇用了大量农民工和下岗工人。由于找工作困难,他们不得不接受很差的劳动条件。80%以上的私企都没有工会组织,⑥因而职工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劳资双方缺乏沟通的渠道,对劳资双方都是不利的。

三、民营经济发展的前景和问题

1•参加世界贸易组织有助于建立公平、开放、有效的市场

一般认为中国参加WTO之后,市场规则将更上轨道。现在国务院颁布的条例有些不完全对民营经济开放,⑦有些地方政府颁布的条例是出于地方保护或垄断利益,不符合WTO的原则将被取消。虽然WTO讲的是国际贸易,由于有国民待遇精神,中国的民营经济原来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会有所改变。有些双边或多边合约直接涉及民营企业,例如中美入世谈判中规定中国粮食进口中必须有某一百分比由民营企业来做。⑧国家计委已经宣布,凡是对外开放的行业也都将对内开放,这也给民营企业更多的机会。入世以后,由于降低关税,国内的经济结构会经历较大的变动。基本形势将是原来的国有垄断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会经受强烈的竞争,但是民营经济大多数在劳动密集行业,所以对他们是利大于弊。

2•民营经济对国企改革的意义

国企改革已经被公认为我国经济中最紧迫的问题之一,而且始终没有找到出路。其实国企改革的前景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首先,国企改革必然有大量职工下岗,能够吸收这些下岗人员的唯一地方就是民营企业。1997~1999的三年中,国企加上政府有2700万人下岗,另外有2100万人从集体等单位下岗。其间,新吸收的就业人数是2200万人,其中95%以上是民营企业吸收的。如果没有民营企业帮助吸收下岗人员,国企改革造成的大量下岗将诱发严重的社会问题。要想使国企改革顺利进行,必须加速民营企业的发展。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国企改革如果成功,他必须是有效率的,有竞争力的。他必须是和民营企业来竞争。从更大的范围来看,国企和民企又是互补的。他们的经理、职工、资金、信息都应该和民营企业有充分的交换。此时国企和民企的行为是相似的。西方国家有许多办得很好的国企,正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相反,如果国企和民企永远在两条轨道上运行,互相不交换,不沟通,国企不参与竞争,靠软约束支撑,国企永远也不会变得有效率。

3•开发西部给民营企业带来的机会和问题

西部有丰富的土地和自然资源,也有很大的市场。现在中央提出开发西部,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国内外民营企业都有意进军西部。中国发展银行将在几年内投资4000亿元到西部,用于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油气田、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⑨这无疑会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也给民营经济带来机会。但是西部经济落后的原因并不是缺乏资金或人才,因为过去有大量资金和人才从西部流向东部。西部落后的真正原因是市场没有发展起来,政府仍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主要作用。西部开发要能成功,必须将资源配置的主导权从政府转向市场。这次西部开发如果仍然是政府手中掌握着大量资源,并且主动去从事资源的配置,只会加强政府的作用,削弱市场的作用,其结果很可能是事与愿违。

四、民营经济的发展政策

1•建立公正的法律环境

公正的法律环境不但是社会安定所需要,也是经济发展所需要。企业家需要法律的保护,合同需要执行,违约要有制裁。国内外的历史经验还说明,保护私有财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这条经验开始被接受,保护私有财产的呼声日益高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法律的实施要受到检验。这将进一步帮助我国改进法律环境,国家的治理逐渐转移到民主法治的轨道上来。一般认为保护私有财产是富有者的口号,其实不然。社会中的富有者往往不是弱势群体,他们的财产并不缺乏保护。如果他们的财产得不到保护,也就成不了富人,相反他们有时候是靠侵犯别人的财产而致富的。所以需要保护的人恰好是穷人,保护私有财产是穷人的口号。当前最需要保护的正是农民,他们的财产得不到保护,或者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从此可以看到保护私有财产的迫切性。从西欧的历史看,自从提出了保护私有财产的口号以后,个体工商业才能免于特权贵族的侵犯,逐渐繁荣起来。所以有人说,保护私有财产是道德之神。要完善对财产的保护,不但要有政府的努力,也要有国际国内各方面的配合,而且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消除过去发生过的对私有财产的多次侵犯的影响。

2•改善投资环境

除了保护私有财产,政府对投资环境的改善同样具有十分的重要性。现在大家都明白基础设施是投资环境,很重要。但是目前更为重要的是投资的软环境,包括政府管理部门对企业的服务,法律纠纷的公正审判,企业之间互相关系(竞争或互补)的处理,劳资关系的规范化等等。当前,这些方面无一不是问题多多,企业运行起来困难重重。

3•发展中介组织,改进企业治理

民营企业的内部治理可以通过发展中介组织帮助他们来改进。中介组织是指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审计所、咨询公司、商会等等。会计事务所和审计所可以帮助公司做到财务透明,有利于吸引投资,建立信用。咨询公司可以帮助企业选准市场,确定投资项目,设计内部管理和激励机制。商会则能帮助企业得到信息,和政府沟通,建立行业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这些组织都很不发达,功能不健全,有待大力发展和改善。

4•改善社会信用,减少资金流动的阻力,扩大经营范围

最近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有将近2万亿的银行存款没有贷出去,⑩同时又有大量失业人员。资本和劳动不能结合,是当前中国最大的经济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社会信用不良,不敢轻易地把钱借出去,或者说资金流动很不通畅。信用不良不但影响投资,也影响商品交换,造成市场萎缩。改善信用需要政府、企业、司法系统和人民群众共同的长期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