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教学研究

历史教学研究

历史教学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教育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人们的教育教学思维逐渐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是,这种转变还很不完善,还处在一种探索过程中,比如高中历史教育,随着高考改革和新课标的实施,也进行了改革,但是这种改革却在许多学校很难实施下去。本人根据多年的高中历史教学经验对这现象进行了一些探索。

1对新教材的分析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高中各学科大部分教材都进行了重新编写,很多教材与原有的教材相比变动很大。其中,高中历史教材就变动得非常大,由原来的通史变为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

这样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新教材主题突出,有一定的条理性,注重各单元内容间的逻辑联系,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广大师生用世界的眼光去认识历史的发展,从一个新的角度来了解和思考历史问题。教材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体现了人类各个历史时期的精华,将人类文明中最灿烂的部分呈现给学生。

与传统教材相比,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这部教材所编写的内容跨度非常大,研究的范围、空间更加广阔。

2使用新教材之后的教学策略

2.1新课改之后,大部分中学都对高中历史教学进行了探索,很多学校与专家提出高中历史教学可以采取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些新鲜的教学理念给历史课堂带来空前活跃的气氛,对改变“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旧教学模式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营造学习历史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和愉快地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激发学生灵感的源泉。

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学校、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是人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培养的。因此在目前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和谐教育”,才能让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以对历史学习的浓厚兴趣和饱满的学习情绪,主动、积极地从历史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铸造人格,提高素质。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以极高的热情、极大的兴趣投身于学习、参与教学。

第二,要创设学习历史环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动机是指激励人们活动的内在动因和力量,所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在教学中我尽量利用各种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意境,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产生参与探究的动机。

一味提倡探究式学习,排斥接受式学习,这种做法其实并不科学。它看似以学生为主体,其实忽略了学生是受教育者的客观,忽略了学生需要有一个接受真理,积累知识,增长才能的过程。所以我们认为所谓探究式学习,重心应该落在“学习”上,而不是落在“探究”上,对于学生来说,探究是手段、是途径,而不是目的。新课程倡导的探究式学习的实质,是要把科学领域的探究活动方式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解决科研课题的探索过程,去理解概念,形成认识,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2当然,新课程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形式不只是探究教学法,还有讨论法、讲述法、情境重现法、辩论会法等等。历史教师应根据课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授课方式。笔者尝试过很多的方法,让学生撰写小论文就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2.3除课堂教学要改革外,还要开展历史课外活动,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历史资料。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学生带进历史博物馆和历史遗址,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学校内开展一些活动来模拟历史,可以通过表演历史小戏剧,再现历史场景。至于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会做得相当出色,这要求历史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查找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详细信息,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开展一些感兴趣的自主研究;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开展一些社会调查,或者做一些开放性的历史作业。只要坚持下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自然就会逐渐增强。

3更新评价方式

由于高考等客观原因,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对教学的评价往往注重的是结果,评价的手段是单一的笔试,评价依

据是考试分数。高考怎么考,教师就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当时,高中历史教学被固定在一个模式下,不得不这样做,这种评价方式的结果既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也禁锢了教师的思维,使学生只能学到知识,不能提高能力。

新的课程改革之后,这样的评价方式已经不合时宜,如果再这样做的活,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就是一场形式,所以要更新高中历史教学的评价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三个结合”的评价方式,即结果与过程的结合、多种评价手段的结合、定量和定性的结合。可见,如何“以学论教”,即以学生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师的教学,以学生主动学习的效果来评价教师教的效果,逐步构建起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也是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

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我们逐步改变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采用复合型的评价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如我们除必要的平时习作、期中、期末笔试之外,把探究活动课上的主题发言、平时课堂上的精彩见解、历史小报的编制、历史小论文的撰写等等都纳入我们的评价体系,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反过来,又很好地促进了历史课堂教学。

历史教学研究范文第2篇

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史学研究;应用方法

史学研究和高中历史教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前者以历史研究为对象,重在探索和发现;后者是对高中生的历史教育,重在知识的普及性,提倡教育和培育人才。但是两者的共同之处就是都离不开历史,史学研究是历史教学活动的基础,历史教学活动其实是一个史学研究的推广平台,两者相互联系。高中历史教学需要不断吸收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保证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下面以人教版的《中国近代史》为例,来分析高中历史教学和史学研究之间的关系。

一、史学研究的发展和高中历史教材相对稳定之间的矛盾

历史教科书作为基础教育的普及读物,应该保持内容上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所以教科书的稳定性要求它必须谨慎吸收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同时,史学研究也影响着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教师应该认识到,只有先出现普遍认同的史学研究新成果,才能被历史教科书应用,而不是历史教科书超前于史学研究。这就会导致史学研究和历史教科书内容的不对称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历史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善于吸收先进的史学观念,提高专业素养。

二、高中历史教材引用史学研究的几个原则

1.结合学生的认识能力

在历史教科书中引入史学研究成果时,应遵循新课标的要求,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注意引入一些通俗易懂的知识。如果在高中生的认识范围外,则会增加学生理解、学习知识的困难。所以历史教师要把握好史学研究成果的知识层次,进行适当地引用。

2.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对于有些教学内容并没有详细讲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引进一些新研究的详细史料,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同时,也可以为教材中涉及的观点提供依据,从而说明历史教科书的权威性,其历史观点的准确性。

3.坚持与教材观点一致

在历史研究中,经常会出现和历史教科书观点不一致的研究成果,所以,在引进这些研究成果时,应仔细查其观点和历史教科书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要进行判断和验证。如果引进和课本不一致的历史观点,很容易导致学生的思维混乱,影响历史教学。

三、高中历史教学吸纳史学研究新成果的方法

1.史学研究新成果可以纠正教材中落后的观点

因为受到教材篇幅的限制,高中历史教材虽然经常修订,但还是存在许多落后、片面的观点,无法跟上历史研究的步伐。如,中法战争中,教材并没有涉及中法战争的影响,而是重点论述了清政府的“乘胜即收”的政策,和法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谴责清政府“虽胜尤败”的结局。但是有史学研究者指出,清政府是从维护领土的大局出发,才提出这一政策,其实是明智的决策。如果能把学者的研究成果引进教科书中,就能端正学生对中法战争的

认识。

2.史学研究新成果可以引导学生从新的视角认识历史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史学研究者注重从近现代的角度审视中国的历史,甚至成立了专门研究近现代历史的“显学”。但是,在当今的高中课堂中,并没有运用到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仍然遵循“革命史范式”的教学模式,落后于高等学校的历史教育。比如,在评价李鸿章时,按照“革命史范式”,他是签订《马关条约》的卖国贼,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人物,他参与了多个丧权辱国的政治、外交活动。但是按照现代化范式来评价他,他又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力量,在中国现代化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需要引进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从新的视角来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

人物。

3.史学研究新成果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史学讨论

高中生在接触历史教学活动时,往往不满足于课堂的教学知识。喜欢自己查阅一些资料,观看相关的历史事件的电影、电视剧。并且喜欢对历史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质疑历史人物的行为,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比如,在学习辛亥革命时,教材上是这样给辛亥革命定义的: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如果在教材中加入国外学者的研究内容,不仅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史学研究和高中历史教学密不可分,虽然他们之间存在着矛盾,但是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非常重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其重要性:史学研究新成果可以纠正教材中落后的观点,引导学生从新的视角认识历史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史学讨论。

参考文献:

[1]李克军.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史学研究成果的探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2(26):54-56.

历史教学研究范文第3篇

1.应试教育影响,无法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精华

应试教育对中国教育影响颇深,传统的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学并没有意识到学生主动性学习的重要性,而是一味地将考点内容对学生进行强制灌输,学生为了应对各种历史考试不得不苦背书本内容。这种方式实际上无法让学生对知识点理解透彻,也没有进行知识探究,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

2.学生没有学习欲望

在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只是单方面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使得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厌倦历史课程,而失去了学习欲望。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进行知识探究活动,无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教学中,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二、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方式

1.关注学生个人学习发展,改变教学观念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首先需要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历史老师需要了解班级学习动态和个人情况,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内容和丰富的教学设计来带动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到历史课堂中,开展问题探究式活动来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深入了解课本内容,打开学生思维。

2.利用现代化设备和手段,丰富课堂教学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可以充分运用到各种现代化设备和手段,来丰富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岳麓版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影音资料,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对学生进行展示。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对历史产生极大的兴趣,同时还营造出了轻松愉快的历史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课本知识。

3.加强合作教学,促进师生互动

在历史教学课内外,对于具体的课程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划分,让学生自由组合来对具体的学科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也可以加强学生的个人表现能力、沟通能力等,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总结

历史教学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研究方向;英雄;鉴往知来;祖国

历史上,将相王侯,贩夫走卒,豪杰巨贾,乃至阶下囚徒,皆在追求美好人生,但结局万千,得此失彼,甚至得不偿失,少有圆满!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一、学习历史汲取前进的力量

历史就是教育,鉴往知来,从而让人生变得更加美好。介绍历史上的努尔哈赤时我个人以为,努尔哈赤会崛起也不是没有条件的,因为就我所看到的史料上记载当时的明朝将领有好多都是不可一世,认为他就是那一个小小的部落,人又没有多少,也翻不起什么大浪,就算看出了那个势头,也完全不放在眼中;如果说当时的明将在努尔哈赤刚刚攻打别的小部落的时候就制止他的话,那我想努尔哈赤要崛起也是很难的,可是当时的明将却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就是没有想到星星之火也能燎原,不及时扑灭,最后烧到了自己的身上,不过明将的放之任之是一个原因,但还不是全部,还有就是当时的建州各部太过于软弱,因为有了几年的安心生活,就忘了居安思危,没有了那份热血和反抗的精神,一有事就只知道找明朝或别的部落帮忙,如果别人不帮,那就只有等死。还有遇到事的时候各部落还在计较着自己的利益,并没有想到唇亡齿寒这个道理。所以让努尔哈赤个个击破,这也是一个原因。

努尔哈赤回到沈阳以后,变得心慌意乱,原因很明显,一则由于宁远兵败,他威名远镇,却败在初历战阵的青年将领手中,精神上备受打击,整日心情忧闷;二则因为年老体弱,长期征战,积劳成疾。同年七月中,努尔哈赤身患毒疽,到清河汤泉疗养。到了八月七日,他的病情突然加重。十一日,离开,行至离沈阳四十里的鸡堡,突感身体强烈不适,旋即死去。尘埃落定,一代英雄留给历史诸多印记,带领学生研究历史,学习英雄的过人之处,给我们前进的启示和力量。

二、学习英雄的英勇机智

张骞还是一个著名的探险家,同时也是一个外交家,更是一名战士。我同时提到了另一个学生都知道的人物,飞将军李广。我说,你们知道不知道,张骞和李广还是非常好的朋友呢!他们曾经在一起并肩作战,进击匈奴。有一次他俩一起进攻匈奴,李广率四千骑作先头部队,张骞带领一万人在后,李广陷入匈奴左贤王四万骑兵的重围。张骞兼程赶到,把李广解救出重围。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以至于下课的铃声响起,他们还意犹未尽,这样的讲课多么有意义!学生怎么会提高不了成绩呢!

三、学习历史感恩祖国

历史教学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历史建筑 案例研究 建筑保护 建筑策划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很多历史建筑被拆除、历史街巷被拆迁。当人们幡然醒悟的时候,历史建筑已经所剩无几。历史建筑是一部生动的建筑史教科书,然而面对真实而丰富的现实案例,传统的建筑史教学却视而不见,仍专注于抽象的建筑历史知识的讲解。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重要事件、风土民情、经济活动、技术革新被抽象成几幅图片和几段文字,建筑与生活之间生动的联系被人为割裂。某种建筑形式的产生与消亡似乎只是一个逻辑推演,而不是社会生活与文化形态的体现。这样的建筑史教学很难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经济、文化与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很难帮助学生建立处理复杂建筑问题的历史观与真实感。

城市的历史建筑不仅包括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还有大量的一般性历史建筑,它们具有过去某一时代的典型特征。这些一般性历史建筑虽然接近或者超过使用年限,但建筑质量良好、结构坚固、形式美观,改造后仍然能够满足继续使用的要求。将城市的历史建筑作为案例引入建筑史教学,通过挖掘过去、分析现状、思考未来,帮助学生进入建筑历史的语境,建立社会生活与建筑型制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科学的建筑历史观。

一、全球化与城市化背景下的历史建筑与建筑历史

全球化城市化是当代中国发展最鲜明的主题。当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时,当国家大剧院和奥运场馆出自国外建筑师之手时,我国建筑师该如何面对全球化与城市化对国内建筑市场的影响?建筑学高等教育该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教育市场冲击以及如何实现与全球化的建筑教育的接轨?当深入思考这些问题时,发现我们真正亟需理解和面对的并不是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在建筑学的教学体系中,建筑史最符合这样的知识架构和研究视角,能够帮助学生从历史和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理解建筑设计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常规的建筑史教学着重于世界几大文明体系中建筑范例的讲解,并已经形成对该建筑同时期的社会背景知识的理论梳理。然而仅从理论上阐述建筑设计思想从何而来、为何而来、如何实现,难以使缺少历史知识积累、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的学生将授课内容转化成自身的经验,难以使他们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建筑语言。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建筑史的教学内容,需要将现实案例研究引入理论教学,通过现实案例与历史案例之间的对比学习,产生历史与现实对话的效果,使学生能够以历史案例的研究方法分析现实案例,并带着现实案例的问题到历史案例中寻求经验。我国有着丰富的历史建筑资源,唐宋时期有少量遗存,明清时期留有的建筑数量很大且保存较好,清末到民国时期的建筑和早期的现代建筑分布于上海、南京、天津等城市。一般省会及大型城市都有历史建筑遗存,而这些城市也是建筑学院集中分布的地方,因此借助周边的历史建筑资源进行建筑史教学是现实可行的。同时,在房地产经济的刺激下,拆除城市历史建筑让地于新的房地产项目的事件层出不穷,城市特色也因为历史建筑的消亡而日益丧失。出于保护历史建筑的目的,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其产生与消亡,和围绕其发生的人情世故,这有助于学生鲜活地理解建筑、理解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二、历史建筑案例教学的程序

历史建筑案例教学首先需要选择易于开展研究活动的案例,然后制定研究计划,组织学生进行调研活动,经过讨论和反复论证的过程,最后得出研究结论。

(一)确定研究对象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从所在城市的历史建筑中选择便于开展研究活动的案例,这些案例可能包含文物保护建筑和一般性历史建筑。这些建筑类型不同、残破程度不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保护的紧迫性、社会影响力、相关项目的支撑情况确定研究对象。为便于学生了解案例研究的基本方法,教师需讲解相似案例的研究方法,通过讲解范例帮助学生建立案例研究的框架体系。

(二)文献搜集与现场测绘

历史建筑的过去隐迹于历史文献中,这些文献包罗广泛且内容繁杂,既包括地方志和建筑档案,也包括记录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史书、民间传说、小说、戏剧、报纸杂志等。在文献搜集阶段需要进行仔细的甄别与梳理,带着问题搜集文献资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文献搜集同步进行的是现场测绘,现场测绘过程中需要秉持怀疑和追问的态度,多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现场测绘还需要分辨历史建筑哪些部分做了改变,以及这些改变对原来的形式、功能、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利益相关者调查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来自经济学,指的是“能影响组织行为、决策、政策、活动和目标的人或者团体,或是受组织行为、决策、政策、活动或目标影响的人或团体”。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便于明确历史建筑与其相关群体的关系,以及这些群体的利益诉求。历史建筑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包括居民、公众、学者、房地产商、政府、媒体,他们各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一般而言,大多数居民关注的是改善自身的居住条件,他们愿意离开老旧而狭小的老房子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居;公众对历史建筑更多地是投射了怀旧的情感,因为这些老房子承载了他们的记忆;学者关注历史建筑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认为遗存至今的老房子大多设计精美,并维系着稳固的社会网络;房地产商追逐商业利益,希望简单地以拆旧建新换得高额的经济回报;政府既负有管理城市的责任,又有追求经济利益的现实需求;历史建筑的保护需要借助媒体引起公众的关注,媒体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虽然利益相关者具有上述基本态度,但每一个历史建筑的案例中,利益诉求会有变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力量对比也会发生改变。学生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的调查,能深入理解与建筑设计密切相关的各方群体的利益取向,调查工作也为今后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积累了经验。

(四)案例比较研究

对于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国内外已经有许多成功案例。将这些成功案例与所研究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所研究案例的限制性要素,将抽象的经济、社会、文化影响转化成具体的经济测量指标、社会影响因子和文化表征。案例比较研究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借鉴和实际运用成功案例经验,进一步体会历史建筑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五)改造利用的方案设计

在以上对历史建筑的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历史建筑改造利用的方案。这些方案需要有科学严谨的论证过程,包括历史建筑的文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取向、方案对各方的回应、方案的可行性论证、方案成果的评价方法等。改造利用方案的论证过程就是建筑设计的前期工作。历史建筑改造利用涉及复杂的社会环境因素,这种训练对学生今后解决建筑项目面临的实际社会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三、历史建筑案例教学的方法

将案例研究理念引入建筑史教学,改变了以往的以授课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发现问题――界定问题――分析研究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多方案比较――设计成果”的研究型教育模式。通过研究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动发现问题,主动寻求解决方法,进而提高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研究与授课相结合

在传统的建筑史教学中,学生缺乏独立进行案例研究的经验,因此在历史建筑案例教学中需要教师讲述案例研究的方法、示范案例研究的过程、监控研究的进展。同时案例研究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建筑史教学中各时期和各种文化语境中的建筑范例,使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的社会现实产生联系。用历史建筑案例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学习建筑史知识,可以将学生搜集与组织的相关学科知识融入建筑史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个性化的建筑史知识体系。

(二)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信息的单面传递方式,促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设计思想的多向交流。讨论式教学不再以教师为教学中心,而是以研究问题为中心。学生和教师作为平等的研究主体,通过陈述、怀疑、提问、争辩等交流促成对研究问题的深度解析和对解决方法的多向思考,进而实现共同探索、共同发现、共同创造的教学结果。历史建筑案例研究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开展多层次的讨论,包括研究组内讨论、组间讨论、利益相关者讨论等。讨论教学的目的是各抒己见,拓展思路,求同存异,解决问题。

(三)开放式教学

历史建筑案例研究本身需要建立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涵盖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个相关学科的内容,这些学科知识为案例研究搭建了跨学科研究的平台。学生走出校园,进行历史建筑的社会调查,生动而丰富的社会现象构成了另一个开放的课堂。社会的感性体验与课堂的理性体验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开放式教学需要教师具有开阔的眼界,通过点拨思路、提供建议的方法形成师生合作的开放式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创造性。

结语

把历史建筑案例研究引入建筑史教学与研究,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建筑学的教学一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现在通行的假期实习和毕业实习的目的也是强化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然而建筑设计院的工作以实用性为导向,并不能帮助学生建立职业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纵观建筑学的课程体系,建筑史能够很好地担当起将以史为鉴,承前启后,兼济天下的职业道德传继的重任。在当前建筑史教学缺少思想性、缺乏与现实社会联系的情况下,在讲述建筑史的同时研究现存在历史建筑,能够很好地弥补上述不足,校正建筑史教学纸上谈兵的倾向。

(注: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城市历史文化景观的优化与整合”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1YJC760038;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现代城市文脉中传统建筑符号意义的重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1YSC012;南京财经大学预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课题编号:Y2012018;南京财经大学教改项目成果,课题编号:JGY1539;江苏省教育厅哲社基金成果,课题编号:08SJD76000003)

参考文献:

[1](美)埃文斯,施马兰西.触媒密码[M].陈英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邓庆坦,邓庆尧.中国近代建筑在房地产业主导下的发展演变[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

[3]杨春蓉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中建筑的原真与模仿之争――以成都宽窄巷子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6).

[4](美)弗里曼.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M].王彦华,梁豪,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历史教学研究范文第6篇

一、引入的原则

1.适当性

当今的史学研究如浩瀚之海,非常丰富,而中学历史教学只是对史学研究的部分再现,我们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与中学历史教学相适应的史学研究成果来丰富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引入的史学研究的成果要遵循以课标为基础,与学生认知相适应的原则,不能引入一些过浅的知识,否则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甚至有时会引发学生认知的混乱。同时,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有些难点或者是重点的知识,尤其是难点的知识教材可能讲述得不是很清楚,造成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教师可适当引入相关研究成果。

以高中历史“明代内阁制度”为例,提到了内阁的性质是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没有决策权,但是在讲到张居正时,又说内阁凌驾于六部之上,这个问题书中并没有做详细的讲述,虽然这不是重点内容,但学生的确难于理解,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还是应该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关系。这时,我们就可以引入史学界一些研究的成果:在“内阁政治功能的实现途径”这个知识点上,“一方面,内阁在与皇帝、宦官、部院及地方行政机关的权力博弈中实现自身的政治功能,另一方面,在旧主龙驭宾天、新君弱质临朝等特殊时期,阁臣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通过票拟、密勿献替、会审、同知经筵事及其他手段,超越内阁结构的权力范围,将阁臣的政治活动的容量最大化。”这样就可以很好地理清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加深学生对这一难点的理解。

2.补充性

首先补充教材中没有的知识点。在高中历史教材中,由于一标多本的现象,使得教材对知识点的阐述有差异,有的语焉不详、含糊其辞,有的则一带而过,没有具体展开。在这种状况下,补充一些详实的资料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其次为教材中的观点提供补充性的论据,达到更好地为教材服务的目的。例如以“明代内阁的政治功能定位”为例,史学界有三种观点:一说是具有秘书性与学术性等职能特点的顾问机构,一说是虚君制之下具有代管家性质的真宰相,还有一说是无相权相名、有相职相责的次君权力集团。高中历史教材中采纳的是第一种观点,第二、三种观点是新的研究成果,但在教学中,我们仍然可以采纳,不过我们采纳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论证这两种观点的正确性,而是让学生理解这两种观点是错误的,从而更加说明我们书中的观点是正确的,使学生的认识理解更为深刻。

3.一致性

历史研究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观点完全相悖的研究成果,而我们中学历史教科书往往是采用了其中的一种观点,所以在教学中引入史学研究成果时,必须注意与教材完全相悖的或者是还在争议中没有定论的研究成果。因为中学生的认知及判断水平还不是很高,并不能完全进行区分,即使引入,也要在最后教师的总结中,回归课本的观点,否则不仅不能产生积极的效果,反而会引起他们知识的混乱,思维的打架。

以“辛亥革命”为例,关于“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史学研究有两种说法,一是我们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解释,认为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还有一种观点则是认为是湖北的新军和社党领导,其历史依据是革命发生时,当时孙中山在国外,其他革命派领导人如黄兴也不在武汉,当然这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但在具体的高中教学实践中最好不要引入,因为与高中历史教材观点相悖,否则会引发学生思维的混乱,不利于学生学习这一内容。

二、引入的方法

1.史料结合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明确提出要“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基本原则。高中历史新课标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明确提出,“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而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不再死记硬背教科书上现成的结论,就必须重视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否则,“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将只能是一句空话,探究学习也只能成为“无米之炊”而沦于形式。朱汉国教授曾说,在教学中增加史料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转变历史学习方式。

历史学研究的新的成果往往是要建立在一定的史实依据之上的,所以在高中教学实践中引入史学研究新成果时不应该是直接将新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应该给他们相关的研究的史料,让他们通过分析史料得出相应的结论。而浩瀚的历史史料形式又是多样的,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课采用不同形式的史料。

2.合作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引入的新的研究成果往往对学生来说是新奇的,有的甚至是难于理解的,为了达到让学生理解的目的除了教师的讲解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积极思考,相互辩论,学生个体之间展开合作探究,将个人的不同理解展示给大家,达到让大家都能理解的目的,这就需要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既可以使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又使他们的辨别判断能力达到提升,尤其是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历史教学研究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教学;历史图片

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历史图片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以往的历史课堂中,历史图片主要呈现于教科书中,而信息时代中的历史图片却能够通过计算机与投影屏幕多方位地展示给学生。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图片所能够给学生带来的感官刺激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记忆,进而为其日后更高难度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1)历史图片是高中历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高中历史教材中,大多数的内容均为文字与图片所组成的,无论是在经济历史和军事历史中,还是在政治历史与文化历史中,图片均占据了与文字信息相对等的篇幅比例,这充分说明了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新课改后的高中历史教材中已经开始逐渐的由文字为主要阐述转向图片与多媒体课件,愈发表现出了创新式教学模式在新时代教学理念中的作用。

(2)历史图片是对教学文字的高度补充。在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历史图片不仅与文字信息同样重要,而且还会为文字知识带来较为重要的补充作用。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人类在经历幼儿到青少年时期时,直观思维是决定其喜好与兴趣的主导性思维,而历史图片作为教材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会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接受历史知识,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从而激发出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历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学习欲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1)重点把握图片内容。教育者如果想要全面地发挥出历史图片的作用和价值,首先应该做到的一点就是准确地分析和把握图片的内容。首先,教育者要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兴趣爱好,选择一些比较容易受到学生青睐的教学图片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课程知识,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于历史故事与历史人物的情感;其次,新课改后高中历史教材中的课程图片主要分为地图、图表与图像,教育者要深入地分析这些图片想要向我们传递出来的信息,认真且透彻地研究这些信息中的所有细节;最后,教育者要精准地找出图片信息与教学内容中的共通之处,运用简练且直观的教学语言来将图片中所要表达出来的深层次信息传递给学生,争取将每位学生都带入到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逐渐地引导他们主动且积极地参加接下来的探究式教学活动。

(2)选准历史图片的运用时机。通过历史图片来辅助历史课程教学虽然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但却不是历史课堂的全部。教育者只有充分把握好教学时机,才能够让历史图片成为推动教学效率提升的点睛之笔。如若不然,历史图片就会如同画蛇添足一般成为历史课堂的累赘与干扰。

教育者应当在课程导入阶段应用历史图片。“良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通过图片导入的方式来开始课程不仅能够在第一时间调动起学生的关注度,同时还能够激发出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兴趣。老师在教授《美国独立战争》这一课时,教育者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张美国国旗的图片,而后再向学生展示一张带有13颗星的星条旗图片,并向学生提问:“请问这张图片中的旗帜上面为什么是13颗星星?”通过这种方式来带出“北美殖民地建立”的相关历史知识。通过这两幅鲜明的国旗对比图,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对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与过程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分激发出他们求知的欲望与学习积极性。

(3)通过历史图片来陈述历史事实。教育者可以在讲述有关于历史事实的相关内容时运用历史图片来提高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与真实性。历史图片所传递的是当时历史状况的真实面貌,所以它可以更加直观地向学生传递历史事实的最震撼效果。在以往的高中历史课堂中,难以向学生全面地讲述历史事实是很多教育者都倍感头痛的一项问题。

例如在教授《三大战役》这一课时,从小生长于和平年代之中的学生很难心领神会“小米加步枪”的那种困难与艰苦的情境。然而,历史图片的展示不仅能够让学生直面在战争年代中平民百姓的贫苦情境,同时还看到诸多如同自己一般的年轻战士在炮火中抛头颅洒热血的惨烈场面,从而更为深刻地理解取得胜利是如此的艰难和不易。

参考文献:

历史教学研究范文第8篇

一、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近年来,历史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三个层面,四个角度,七个趋向,三个发展阶段。

三个层面,指的是研究者们分别在操作层面。综合层面和理论层面进行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所谓“操作层面”的研究,是指研究者们根据教育教学理论,结合教学实践,旨在构建可供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借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的教学模式的研究。这是历史教学模式研究的主体部分,它丰富多彩,又切实可行,是广大中学历史教师、教研员努力的结果。北京市历史学习心理与教学对策课题研究组的《历史课堂主体活动教学模式》⑴、赵兴义的《高中历史单元目标教学实验的初步体会》⑵、北京市西城区教研中心历史教研室的《如何设计具有“发现”、“探究”特色的历史插图教学》⑶、陈汉忠等的《高中历史合作教学模式实验研究》⑷都是在这个层面上一些较为重要的成果。

所谓“综合层面”的研究,是指人们对已有具体的教学模式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将其归纳为几种基本常见的教学模式。这种研究具有概括性,因而更具普遍实用性。如姚锦祥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三种基础模式》⑸就将历史教学模式归纳为:讲谈接受式、自学-辅导式(学导式)、参与活动式三种基本样式。

所谓“理论层面”的研究,指的是人们对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规律本身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旨在从理论上回答教学模式的研究应遵循的原则、应具备的方法等。如杨向阳在《历史课现代教学模式简论》⑹中,就“什么是现代化教学模式”、“为什么要研究现代教学模式”、“如何研究现代教学模式”等作出了回答。就如何研究教学模式,他提出了:一要树立素质教育的教学指导思想;二要寻求模式的多样配合与变通运用;三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四要掌握两大方法,即演绎法(将已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实验验证,然后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的方法)和归纳法(将实践中取得的行之有效的经验进行概括,使之理论化、系统化、程序化的方法)。

四个角度,指的是人们在操作层面,从教学内容角度、学生要达成的主体变化角度,以及教师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和教学环境角度,对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构建起具体的教学模式。在每一个角度中,人们又将其细分为一些更为具体的方面去着手研究。

就教学内容而言,人们编制出了针对单元内容展开教学的模式,如赵兴义的《高中历史单元目标教学实验的初步会》⑺。针对专题知识学习的教学模式,如曹家骜、李峻的《组织学生主持历史专题课的尝试》⑻。针对教材插图展开教学的模式,如前举北京市西城区教研中心历史室的研究。还有进行历史复习及试题讲评等教学模式:前者如《高中历史复习模式探讨》⑼;后者如袁昌顺的《历史课试题讲评新路》⑽。就学生要达成的主体变化而言,有旨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以王雄的《培养与发展中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研究》⑾为其典型代表。有旨在促进思想、情感变化的教学模式,如何礼垣的《促成“观念内化”教学的实验报告》⑿。就教师如何组织课堂教学而言,人们设计了问题教学模式,如朱光明的《问题研讨法教学浅论》⒀;图示教学模式,如重庆市育才中学冯嘉琳的《中学历史图示教学法》⒁;活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以北京市历史学习心理与教学对策研究课题组的《历史课堂活动教学模式研究》⒂为典型代表。就教学环境角度而言,人们借鉴音乐电视,编制出HTV(历史电视)教学模式和人机对话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如汪树民先生的《HTV中学历史教学方式新探》⒃。近几年,研究者从这四个角度,对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它是教学工作者教学实践的升华。

七个趋向,指的是历史教学模式的研究中体现的七个共同性的发展特征,即:1.教学目标由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再向人格中心转变。2.课堂教学中心由教师向学生转变。3.教学方式由过去的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到学生自己学习知识,主动探究历史的奥秘,再到师生同堂“做历史”,强调“实践”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4.达成模式目标的教学手段由传统单一型向现代复合型转变。5.教学场所由课堂惟一式到课堂内外结合,再到学校、社会结合。6.思维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居显著的位置。7.研究层次由方法论向模式研究转变。这是一种明显的良性发展趋向,是值得每一个研究者留心把握的。

三个发展阶段,指的是新时期中学历史教学模式研究进程呈现出的三个发展阶段。

从近年来教学模式研究的轨迹中,我们明显看出:80年代的教学模式,基本以知识的掌握为中心进行构建。当时的一些典型教学模式,如要素结构模式、纲要提举模式、图示教学模式、学导式教学模式等无不如此。如图示教学模式,人们又构建起的近十个子模式,都旨在对教材内容作出直观反应。《中学历史知识结构图示教学法》⒄、《中学历史逻辑形式图示教学法》⒅、《历史图表教学法》⒆……这些模式的标题显示给我们的,都是对知识的解读。这与当时经历了十年“动乱”,中学历史教学刚刚恢复,教材、教学参考不够完善,师资和研究队伍等都极缺乏有关。因此,对教材的理解成为教学的普遍需要。

90年代初的教学模式研究,则明显转向了以思维能力为中心。这个研究以着重考查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的1989年高考命题改革为契机,以《历史教学》杂志在90年代初的征求研究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稿件启事”为肇始,教学模式的新一轮研究迅速在全国展开。随之《历史教学》又大量刊载了关于中学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性文章,其他几家很有影响的教学杂志一齐推波助澜,历史教学模式的研究于是就由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了以思维、能力培养为中心。历史教学模式研究跃上了新台阶。

世纪之交的90年代末期,历史教学模式的研究又有新的发展,即由思维、能力型教学模式研究向人格塑造型教学模式研究转变。这种转变可以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1998年南阳学术讨论会和赵亚夫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上的连载文章《个性、创造性:新时期中学历史教育的核心》为开始。在全国历史教学研究会的南阳年会上,与会者对历史教学提出了反思性意见:一些代表从历史学科的成人性特征出发,指出中学历史教学的根本性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起人生定位、定向的坐标系统,从而塑造出优秀的人格。赵亚夫的文章大声疾呼,历史教育必须切实担负起培养具有个性、创造性新人的责任,将人格培养作为自己的根本目标。不过,这个阶段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真正以人格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还未出台,还有待广大教师和教研员共同努力。

二、值得讨论的几个问题

教学模式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如下一些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

1.理论学习有待进一步加强。

虽然研究者已经在较大程度上注意到理论建设的重要性,但从我们对目前学者所提出的近60个模式的分析中发现,还有相当多的模式没有明确的理论依据,其数量竟高达64%。其中有些模式基本处于方法的介绍。有些虽涉及理论,似乎有理论支持,但并未对所依据理论作阐释。有的研究虽有理论支持,但只注意达成理论目标的手段而忽略目标本身,造成模式与理论实质的脱离。比如,建构主义虽主张“合作”与“支持”、“活动”,但这只是达成其核心目标──“深层次理解”的手段。建构主义是非常注重“合作”与“支持”、“活动”的水平层次的,即“高水平思维”。而许多模式所设计的“合作”与“活动”,仅停留于外部“动作”层面,这与建构主义就相悖了。有的研究误解理论。比如,维果斯基认为:为要创造最近发展区,教学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异水平间的“交流”“碰撞”,即成人对儿童的帮助就非常重要。正是这种水平差产生的矛盾冲突使学生跃上高水平,实现发展。有的模式研究主张将处于同一发展水平的学生组成小组来相互“交流”以实现发展,说这种有相同最近发展区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更易于理解、接受,也更容易发展,笔者认为这是对“最近发展区”理论的误解。还有的模式建构理论准备极不充分。要使教学模式研究深入地发展,研究者理论学习的加强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学科性质的认识亟待统一。

学科性质对学科教学模式的建构有制约性,因为学科教学的一切个性化活动都是由学科性质决定的。数、理、化学科的直接生产性知识,决定该类学科教学模式要达成的是以知识的掌握运用与创新为中心的成才性目标,虽然也不乏成人因素在内。历史学科的阐述社会变化的非生产性知识特征,决定该学科教学模式要达成的是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与理解,获得人生定位与定向的成人性目标。以成才为目标的教学模式的宗旨,在于内化客体知识,并转化为能力后去改造自然。以成人为目标的历史教学模式,当然就不能以知识的内化为主旨,而应该是通过历史学习,实现学生社会认识水平的提高,人格的完善。但是,由于对学科性质认识的不统一,本来该统一的教学目标却相去甚远。有些模式以内化历史知识为主要目标,有许多模式又以情感、态度作为主要目标,另有一些模式则以思维、能力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还有一些模式从文字上,我们还暂时无法找出其目标……历史学习方法也明显对立:有人主张对古人作行为模仿,有主张加强思辩。这也与对历史学科性质认识的不同有关。这样,统一对历史学科性质的认识就成为我们构建历史教学模式的一个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创制出真正合于历史学科特征的历史教学模式。

3.教科书在教学模式构建中的地位有待认定。

从分析中我们发现,教科书的地位,在模式构建中,明显地被提了出来,主要倾向有四;其一,仍以教科书为中心,以内化教科书知识为首要目标构建模式。其二,开放性主张,在以教科书为教学主渠道的前提下,补充大量的历史资料供学生思考。其三,摆脱教材,独立地去引导学生展开课外专题研究。其四,不增添材料,仍以教科书为教学的基本材料,但不以内化历史教科书知识为主而以发掘历史知识表象背后的历史思想、历史思维、历史情感为要。那么对于历史教科书,我们应达成一种什么共识,才适于今天素质教育的需要呢?

教学,当然要解决用什么来教学,教学什么和怎样教学的问题。在这三大问题之中,教学模式所要解决的就是怎样教学的问题。而用什么教学和教学什么,并不由教学模式决定,是直接受制于教学目标的。关系图式如下:

从这个关系式我们看出,教学模式构建时需要我们着力思考的,不是教材的选用问题,而是对教材所提供的教学内容的加工问题。即使优秀的教材,处理不当也有可能对之作出劣质的加工,使之难以发挥素质教育的功能。因而,在教学模式构建的时候,埋怨教材编著者没有给我们提供一部适于现代教学的优质教材是不合实际的。

4.教学模式构建的实用性值得注意。

构建教学模式的目的旨在为教学提供一种教学的范型,以便于教学。从分析中,我们发现已提供的范型,有普遍适应性的,有只适用于区域的,也不排除应景性的。笔者认为,构建教学模式,以下几点是重要的:第一,合于现代教育改革大潮而不应景。即面对现代教育改革大潮,要追赶这个潮流但不是应付这个潮流。第二,教学模式所设计的课堂教学,必须合于历史学科的特殊要求。首先,它要合于历史学科总体的成人目标要求,一切以历史专才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是不可取的。其次,要合于历史学科具有的社会整体性特征,一切忽视历史宏观知识体系的整堂课的小组讨论、探究,无总体勾画的教学模式是不可取的。再次,要合于历史学科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历史学科的非生产性知识特征决定除国家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不可能也不应该再占用过多的课外时间去学历史。因而,预习之类为事实上的不可能。第三,合于“我”的教学实际。任何教学模式都是“我”的教学模式。根据“我”所任教的学校的个性化环境和“我”的个人素质条件,构建“我”的教学模式,是教学模式现实性的前提。他人的模式是应该借鉴的,但必须纳入“我”中,经过“我”的再改造,体现“我”的特征。总之,实用是教学模式设计的最基本原则。

5.人格培养型教学模式亟待出台。

虽然人格培养型教学模式研究的信号已经打出,但真正意义的人格培养型教学模式还没有出台。从实而论,这类模式出台的前卫准备工作尚不充分。诸如对“人格”内涵、外延的界定,“人格”与“历史”的连接点的研究,历史学习与人格增进的联系方式的研究等等。只有这些研究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真正意义的人格培养型教学模式才会诞生,历史教学才会步入它的成熟期而展示出其特有的风采。

三、教学模式研究展望

展望未来,适于21世纪的历史教学模式到底应是什么样的呢?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先将教学模式的生成机制简表于下:

从这个生成机制简表我们看到的适于21世纪的历史教学模式是:

1.社会需要,为其建构的根本动力。它是社会所需总体人才样式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科个性化,是对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科学把握后的积极的教学方式反映。它随着时代的需要而产生,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需要,推动着教育工作者建构起新的教学模式。

2.普通教育理论、学科教育理论和模式建构理论三方面理论的有机结合,是现代教学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可以说,适于21世纪人才培养的历史教学模式,是这三方面理论有机结合的产物。它首先实现的是普通教育理论内部的整合,即普通教育学的教育心理学、学习论和教学论之间的整合。在此基础上,完成与学科教学论的整合,最后与模式建构理论有机结合,建立起具体的历史教学模式。

3.培养理想人格是它追求的核心目标。学校教育是什么?说到底是“通过学力成长来发展人格的社会活动”。那么,什么是人格呢?人格是“涵盖了学力的种种能力的整体结构,同时又是世界观、价值观的体系”。就是说,人格是一个人诸能力形成的整体结构和世界观、价值观体系的有机结合体。但能力整体结构、世界观、价值观又是建立在学力基础之上的,而所谓学力,就是“借助学科教学而形成起来的能力”。因此,人格的塑造离不开知识的学习,但对历史知识学习的着眼点不是表层的,而是通过知识学习对能力、思维、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与塑造,历史观念、历史思维、历史情感的生成及创造意识、合作精神、科学的思维方式、民主开放的品格的培养等。一句话,通过对现代教学模式的实践,达成的是中学生理想人格的实现。

4.分析、综合与批判,是其主张的基本方法。由于历史学科具有史实知识和观念知识的层次性特征,所以,只有分析综合才能从历史现象中揭示、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只有批判才能实现超越。马克思所谓“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就是这个意思。

5.民主、开放是它设计的最主要的教学特征。这里,民主指模式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中社会系统的民主,包括师生关系、师师关系和生生关系。在这种教学民主的社会关系下,学生感到宽松、愉快、自由、坦然,没有压抑与强制,自主地思考,无顾忌地发表见解,大胆而果断地实践,在实践中实现创新与超越。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指模式本身的开放,二指模式设计的教学的开放。就模式本身的开放而言,它应该兼采他种模式优点,或在一个主体模式下,融入他种模式。同时,鼓励教师根据模式进行再设计、再创造。教学的开放指教学指导思想的开放、教学场所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方法的开放等。

总之,21世纪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在三个方面理论指导下,根据社会所需人才样式,把教师教的艺术与学生学的规律有机结合起来的,把学法指导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结合起来的,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活动为主型、人格能力培养为目标,宏观、微观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构建无疑将使中学历史教学跃上新台阶。

注释:

⑴⑵⑶⑹⑺⒀见《历史教学》2000年第1期、1997年第7期、1998年第3期、1997年第6期、1997年第7期、1997年第7期。

⑷⑽⑿⒂⒃《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学》1998年第6期、1999年第4期、1998年第6期、1998 年第6期、1998年第6期。

⑸见《历史教学问题》199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