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德育课程的特点

德育课程的特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德育课程的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德育课程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韩国 小学 德育课程 特色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180-02

韩国历来注重道德教育,尤其强调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而小学阶段又处于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德育课程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韩国已形成了独具本国特色的小学德育课程体系。

一 韩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总体设置

1.贴近实际的德育目标

韩国小学德育课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学习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建立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成道德判断能力,培养道德品质。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至二年级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学生理解日常生活必须遵守的传统道德规范,并付诸实践来发展道德习惯;三至四年级为第二阶段,此阶段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道德规范,了解遵守的理由,还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实践来养成道德习惯;五至六年级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辨析各种道德规范之间的关系,提高自身的道德判断以及解决道德冲突的能力。

通过上述目标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到,韩国德育课非常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敏锐的道德判断能力。该目标贴近实际、层层递进,在整个德育课程中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2.放射型的德育内容

韩国小学德育课按照年级特点来安排教学内容:一至二年级,设德育课正当的生活;三至六年级设道德课。道德课由个人生活、家庭近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国家民主生活四个专题组成,每一专题又分别包含五个教学要素,再根据各要素来编排各年级的教学内容。个人生活包括清洁卫生和整齐、独立思考和行动、自我克制等,家庭近邻学校生活包括孝顺和友好、仁爱和让步、爱和宽容等,社会生活包括保护环境、公正、遵守规定等,国家民主生活包括爱国主义、热爱文化遗产、正确对待文化交流等。其内容体系按照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顺序,明显呈现出辐射型的结构模式。

这种放射型的结构模式体现了韩国德育课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地安排德育内容。这不仅有助于小学生对道德品质的吸收,更有助于他们将其付诸实现,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3.丰富多样的德育方法

韩国小学的德育方法丰富多样,主要有价值澄清法、实践活动法、榜样示范法等。他们不再采用纯粹理论灌输的方法,而是采用讨论、商量等方法来使学生获得价值上的认清和理论知识的获得,通过组织现场参观、民俗游戏、社会服务等活动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践行道德行为。另外,韩国的道德课都有专任的教师且非常注重教师的表率作用。总之,韩国小学德育课在德育方法上,更注重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更为丰富多彩的形式对其进行德育教育,使其获得道德品质的提升。

4.多样化的德育评价模式

为了对小学生德育课学习进行客观与全面的评估,韩国坚持多样化的原则,从不同方面来考察德育的效果。首先,在对道德理论知识进行评估时,主要采取笔试的方式,有多选、主观表述等题型。其次,在对道德态度与信念进行评估时,主要采取平时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观察以及面试等方法。再次,在对道德思考能力进行评估时,通常采取情景模拟来让学生进行道德价值的判断。最后,针对道德实践能力的评估,要综合运用前三种评估方法,客观、准确地给予小学生正确的德育效果评价。

韩国小学的评价方法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从多个方面来考察学生的知、情、意、行,比较客观与准确,能够很好地衡量小学生德育课的学习效果。

二 韩国小学德育课程设置的特色

韩国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凸显了其本国特色,具有深深的韩民族色彩,其特色大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注重儒家伦理在德育课程中的渗透

韩国自古以来就深深地受到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广泛地影响着韩国的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我们从其道德课就可以看出儒家伦理的深远影响。首先,道德课在内容安排上分为个人生活、家庭近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国家民主生活四部分,而儒家也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韩国德育课的编排渗入了儒家理论。其次,个人生活中的独立思考和行动、自我克制等内容与儒家伦理中的自我克制、三省吾身等思想相一致。再次,家庭近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国家民主生活中,很多都强调要处理好与他人的人际关系,这与儒家伦理中强调仁的思想是相似的。最后,韩国非常注重爱国,这也是传承了儒家伦理中的忠孝思想。总之,在韩国的小学德育课程中,随处可见儒家文化的精髓。

2.注重国民精神在德育课程中的核心地位

历史上,虽然韩国曾先后受到美国、日本的统治,但其并未失去本国的民族性。韩国人非常爱国,这与其在小学阶段就强调德育课中的国民精神教育是密不可分的。韩国在小学德育课程的设置中,国家民主生活部分占据了整个道德课20%的比例,它向学生弘扬民主精神、让学生提高竞争意识和民族生存能力。韩国对小学生的国民精神教育是非常成功的,这就使得韩国虽然国土面积狭小,但却有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注重道德实践在德育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韩国非常注重德育课中的道德践行,除了在教学中采用现场参观、民俗游戏、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来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外,还非常注重通过日常礼仪规范训练来进行德育。他们在德育教学中会开设专门的礼仪课,学校也会配有专门的礼仪训练教室,里面有韩式家具、传统的韩服等。礼仪课上老师会教小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向长辈问好、如何与同伴好相处、如何向老人敬茶等礼仪,通过这种日常的礼仪规范训练,小学生们会把他们课堂中以及活动中学到的道德知识积极运用到自身的实际生活中,这对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保持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 对中国小学德育课程建设的启示

当前,中国正在大力开展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并且着重发展小学阶段的德育课程,通过对韩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总体设置以及特色研究,可以为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建设提供以下几点启示:

1.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德育课程之中

中国是一个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儒家文化,还有道家文化、宋明理学以及红色文化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大量借鉴西方文化,却逐渐遗忘了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当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依托,积极设置德育课程,强调传统文化对小学德育课程建设的积极作用,教师应在德育教学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入。我们要像韩国重视儒家文化在德育课中的重要作用那样,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课程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之路,使小学德育课程建设有一个大的飞跃。

2.将民族精神的培养与学生实际相结合

中国非常重视民族精神的培养,小学阶段就强调要爱国、爱社会主义。但是,中国的小学德育课是将对祖国、对社会主义的热爱放在第一位的,这就没有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认知特点。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一般较低,若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支撑,他们很难认识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虽然韩国非常强调民族精神的培养,但其教材是以个人―家庭―社会―国家放射开来的,学生在对个人、社会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才会爱社会、爱国家。所以说,中国在进行小学德育课程建设时,要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在个人生活的实践基础上强调民族精神的培养,这样不但不会引起小学生的逆反心理,还会激起他们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从而对小学德育课程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3.将道德实践贯穿德育课程的全过程

目前,中国小学德育课大多还是采用理论灌输的方式。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不深刻,而且还会觉得枯燥,更不用说践行到实际生活中去了。我们可以借鉴韩国小学德育课的方法,理论知识的传授通过商量、讨论等方式,让小学生迸发出思想的火花,从而加深对道德理论知识的理解。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道德的内涵。最为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积极践行道德行为的习惯,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将一些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行吸收和内化。如此,将道德实践积极融入德育课的全过程,不仅激发了小学生的兴趣,有利于道德理论知识的吸收,还有助于小学生日常生活中道德行为习惯的践行,这对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4.将德育评估模式进行多样化的拓展

中国很多地区、很多学校对小学生德育的评估是通过考试的方式来进行的。因为德育课程的性质,很多老师都认为德育的评估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甚至有些学校采用文化课的成绩来评判小学生的德育水平,认为成绩好的学生道德品质也好,这就对德育评估产生了巨大的认识偏差。我们对小学生的德育进行评估,并不仅仅就此将其界定,而是要鼓励、促进他们道德品质的发展。在进行德育评估时,我们可以借鉴韩国的德育评估方法,不仅要进行笔试,还要采取观察、面试等方式来考察小学生的道德水平。另外,我们不仅要在学期末进行终结性评价,还要注重道德课程学习中的形成性评价,如此多样化的评估方法,才能保证德育评估的准确性与客观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冷剑丽.韩国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的主要特色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6(4):42~45

[2]苏振芳主编.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侯越、戴茹.韩国德育特色化研究及其启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5):77~78

德育课程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师范;德育课;教学方法;有效性

一、选题的意义

为全面提高喀什师范学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党爱国、拥有梦想、遵纪守法、靠得住、留得下的农村双语师资以及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摆在师范学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崭新的课题,而德育课教学作为德育的主要手段,在培养和塑造学生良好思想品德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具体的德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有效科学的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发挥德育课功能的关键。那么,在具体的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有效教学方法,中职师范类学校的学生不同于高中生也不同于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其科学依据是什么?中职德育课教学方法的应用,应不应该有明确的理论依据作为指导德育课有效教学方法的应用对德育课教学能起到哪些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摆在中职德育课老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是从这些角度出发,拟对师范学校德育课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探索与研究,揭示其规律,以期能为本教研组其他德育教学工作者的德育课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二、相关文献研究

关于德育课有效教学方法的解释,董菲在《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内在标准主要应从三个方面来衡量。一是使学生学会了认识世界,二是使学生学会了做人,三是使学生学会了做事,德育课教学有效性的内在标准不仅要看德育课教学目标的实现速度,看是不是用了最少的时间,在上述有效标准方面达到了最好的效果,还要看德育教学整体目标实现程度与学校德育课设置时数的对比度,同时也要看每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与用时多少的对比度,很多研究都是以此理论为依据进行的。笔者认为,应把德育课教学视为一个系统,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整体性,若要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就应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揭示其规律。

三、本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职业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德育课教学仍处在摸索阶段,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各方有一定的共识,但都缺乏科学合理的对策,尤其对西部落后的中职学校更是缺乏实效性,当前关于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方面的研究还是一个起步阶段,所以,德育课程教学有效性研究具有一定前瞻性,将会填补师范学校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理论方面的不足,为我校德育教育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为此我们结合实际,尝试出一种适合我校德育课教学的研究课题。

四、德育课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调查研究,喀什师范学校的学生对德育课程喜爱程度低于60%,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对德育课程教学方式的喜爱程度40%。学校德育课程普遍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甚至有的老师的教学方式是从头到尾念书,学生划重点,临到期末给复习范围的教学方式。

2.学生对德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喜爱程度60%。学校德育课程使用国家及自治区材,教材编写遵循青少年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立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更加贴近中职教学实际。

3.学生对德育课程教学行为的喜爱程度30%。学校德育教师基本以讲授为主,学校德育教师对钻研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包括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教辅资料),理解每一部分教材在全书及全单元(章)中的地位与作用,掌握教学目的、任务、要求、找出重点难点,做好实验等准备工作不够。根据学生实际确定每一课时的教学目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对课堂提问、训练和作业处理及思想教育等方面要缺乏全面考虑。没有充分使用电教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没有集体备课。听课流于形式,没有很好的写听后感。

4.学生对德育课程教学环境的喜爱程度70%。学校提供了校园网视频设备,但教师使用的频率比较低。

5.学生对德育课程教学评价的喜爱程度30%。学校所有德育课教师在授课结束时,在学校的安排下,都以书面考试的形式来评定学生的成绩,对于平时表现好但不长考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不公平。

五、研究的过程及方法

研究方法、手段、途径等

研究方法有:分析法、文献法、实证研究法

研究的手段:问卷调查

途径: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完善教学评价方式,使学生对德育课教学方式的喜爱程度从原来的40%增加到60%,对教学行为的喜爱程度从原来的30%增加到50%,对教学评价的喜爱程度从原来的30%增加到50%。

在2015级9.10班进行两轮实验的成果进行有效分析。

两轮实验成果表明:启发探究式、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社会实践法的主题式教学,逐步成为学生喜爱的德育课教学方法,而新的考核模式不太容易被学生接受,仍需长期的执行从而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观念。

六、课题研究的结论

通过细致深入的研究,课题得出结论:喀什师范学校德育课教师在实际德育课教学中,若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应用的有效教学方法必需要有明确的理论依据,即非常有必要系统的研究教育学、心理学、哲学所阐述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选择的教学方法才是科学的、有效的。在德育课教学中,德育课教师应注重有效教方法的研究与运用,应遵循“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实际需要出发,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进行德育课教学;在具体的德育课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三注重”,即从与学生紧密联系的实际生活出发,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就业意识的培养。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我校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德育课程的特点范文第3篇

为什么选择这一途径呢?在我们看来,任何一种素养都是以道德为中心来发展的,道德素养是衡量人的道德觉悟程度和道德境界高低的重要标志;在德育实践中,我们深有体会,学生听到的记不住,看到的容易忘,只有亲身体验的才刻骨铭心;碎片化的德育活动缺乏强有力的规划、组织、评价,而一旦课程化,就可以有目标、有序列、有过程、有评估,这就能很好地改善和提升德育的系统性与实效性。

基于此,我们以德育课程为载体,以体验式德育为形式,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为目标,来促进学生的成长。

一、明确道德素养“4Z”课程目标

我们提出了基于道德素养的体验式德育“4Z”课程目标,见图1。

图1 “4Z”课程目标图谱

在我们看来,德育课程必须遵循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规律,促进儿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养成,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在“4Z”课程目标图谱中,道德素养位于最内层,凸显其基础地位。中间层是道德素养落实在德育课程中具化的“4Z”培养点,即择、则、责、泽。其中,“择”指向学生的道德判断和志向选择;“责”和“则”指向学生的责任担当和规则意识;“泽”指向学生的博爱胸怀和奉献精神,这也是学生道德素养发展的方向与归宿。最外层体现的是我们德育课程的终极目标――引导学生成为明辨是非、志存高远,尽职尽责、勇于担当,文明有礼、诚实守则,行善积德、仁爱奉献的人。归结为一句话,就是让学生成为有道德素养的人。

二、构建“一体两翼”德育课程体系

我们构建了“一体两翼”体验式德育课程体系,见表1。

“一体”指基础学科型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两翼”指校本课程。“左翼”指统整体验型课程,“右翼”指适切发展型课程。国家课程具有人文性、实践性、情景化、生活化特点,地方课程具有时代性、融合性、拓展性特点。在校本课程中,主题实践课程、文化传承课程具有自主性、活动性、探究性、特色性特点,假期体验课程、衔接课程具有阶段性、连续性特点。

“一体两翼”体验式德育课程体系实现了全角度、全时空育人。

三、创设课程安排时空轴

我们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时空轴”概念,即以时间、空间为主线对德育课程实施进行重构,使课程安排更加科学合理。

“时空轴”包括纵轴和横轴。

纵轴是一种宏观的时间设计,整体规划了一至六年级的德育课程。这条轴的两端分别是始业德育课程和毕业德育课程,分别在入学后和毕业前的学期进行;中间的部分则是发展德育课程。

横轴是一种微观的时间设计,主要是针对纵轴中的发展德育课程,将之以学期为单位整体重构学习时间。发展德育课程的横轴采取“231”的时间设置方式,因此也可称为“231”德育课程:“2”是指两个月,“3”是指三天,“1”是指一个假期。学校以一学期为周期,先用2个月的时间,实施德育学科、基础学科德育融入及整合课程、社团课程、礼仪课程。然后,再用3天的时间,实施职业体验课程和文化传承课程。接下来,以上课程内容重复进行一次,直至学期结束。最后,再利用一个假期的时间,落实假期体验课程。

四、强调教育主体课程体验

1.始业德育课程

始业德育课程重点落实的是“则”字道德素养目标,旨在让一年级新生迅速适应新环境,知礼守规,进而实现生活有秩序、学习有兴趣、行为有规则、习惯得养成、活动能合作、个性有发展的初衷。

我们从顺应孩子适应规律的视角,按照即时过渡期(一周)、集中过渡期(一个月)、完全过渡期(两个月)三个阶段推进课程,见图2。我们在课程设置上,注重适应和体验,创设了让幼儿“软着陆”的“适应性德育课程体系”,见表2。这一体系为新生顺利适应学习生活,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全新环境的平稳过渡创造条件。

图2 适应课程推进图谱

我校德育始业课程教材以《鲲鹏学子入学指导绘本》最具代表性。教材内容全部由2―6年级学生创作,在图文并茂中传递文明礼仪和规则意识,让孩子接纳起来毫无说教感。结合新生入学适应的关键问题,通过校园场景体验等形式,我们开展了“新生德育体验周”活动,设计了系列新生德育体验课程。在体验周里,我们每天设定一个主题,包含交往礼仪、课堂规则等,培养学生相应方面的适应能力,为学生知礼守规道德素养的发展筑基。除了始业德育课程,实际上我们在各类体验式德育课程中,都把礼仪和规则作为培养的重点。

2.时事课程

时事课程重点落实的是“择”字道德素养目标,它以观察生活、关注时事、理性思考、明辨是非为出发点,以身边的公共生活或时事问题为研究对象,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判断识别能力,进而实现学校德育的价值追求。

时事课程主要通过“三微”课程来具体落实。“三微”课程即微故事、微研究和微视频。微故事的形式新颖自由――时间可以选择晨检时,也可以选择课前等任意的微小时段;组织形式可以采取学校集中进行,也可以分散到班级进行,通过学生讲述蕴含道理的小故事,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微研究的题材取自身边――基于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进行主题研究,例如环保问题、节约意识等。这些细微的研究,让孩子将目光聚焦到身边小事,在关注中研究,在研究中明理。微视频的主题联系时事――微视频的内容选自网络或电视,抓住社会热点问题,大至反腐行动,小到文明出行,都可以,旨在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一系列时事课程,让孩子的道德判断能力无形提升,突破了学校德育“最后一公里”的瓶颈。

3.职业体验课程

职业体验课程的落脚点也在于“择”,但课程关注点却与时事课程有本质的区别。职业体验课程更关注学生远大志向的确立和实践能力的养成,即立志、践行。

我们将沈阳“一二一”职业体验城作为学校职业体验活动的基地,每年组织学生进行两次职业体验活动。职业城相当于一个仿真的缩小版的现实社会,在那里学生通过模拟和体验30余种成人的职业和角色来了解和接触真实的世界,进而在学生心中播下生涯意识的种子。我们曾对体验式德育实践基地进行全面的规划,学生在小学的六年时间里,可以参加30余种职业的体验项目。

4.小鬼当家课程

小鬼当家课程重在落实“责”字道德素养目标。

我们通过让学生体验“小鬼当家”的主人翁情感,培养其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如中高年级每班一周的校园管理活动,就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德育体验机会。学生们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学会自主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值日生负责全校学生从早上一进校门的着装礼仪到间操锻炼的检查,从课间纪律到卫生清洁、排队放学的巡查,从值日板填写、先进表扬、不良现象曝光再到文明示范班、卫生红旗班汇总评分选出等。在各项事务中,学生们身体力行,体验班级管理的艰辛与责任,懂得体谅他人,学会管理方法。

5.假期体验课程

假期体验课程重点关注“泽”字道德素养目标。

假期体验课程首先解决了学校教育的“断档期”和学生社会化的“对接期”瓶颈问题。学生通过社区开展的假期体验课程,如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通过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参与体验,促使自己助人为先、积善成德。具有同样意义的还有节日课程。学生通过国庆节、感恩节、教师节等节日体验活动,学会善待他人、仁爱奉献。

五、开展学生道德素养评价

我们主要借助高校优势资源,站在专业科学的高度,构建全面的学生道德素养评价体系和课程评价体系。以始业德育课程为例,学校在学生入学初期通过《儿童入学成熟水平测试量表》的测评,针对学龄儿童八个方面应具备的水平和能力,进行科学严谨的全方位的量化评定。测评内容涵盖情绪反应、独立意识、文明礼仪、自我控制等九大项指标,通过测评结果可以了解孩子入学初期德育素养的实际水平,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实施学校体验式德育课程中始业课程的干预。半年后,再重测,掌握学生道德素养发展状况。我们根据测评结果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科学的评价,汇总成个体分析报告单和班级整体分析报告单,并针对每个孩子道德素养的弱势项目,辅以家、校两个层面个性化的教育对策和建议,使其道德素养的培养在量化和科学评价中实施。

德育课程的特点范文第4篇

据调查,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许多德育课存在内容单调乏味、课堂沉闷现象;教师缺乏激情,学生缺少主动性、积极性,厌学、逃课现象比较普遍;学生对待作业考试无所谓,考试成绩较差,等等。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增强德育课的教学实效,真正实现其育人教化功能,是当前摆在每一位德育课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1.教材内容体系欠科学。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在内容上大多偏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没有“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仅仅局限于知识性的理论说教和抽象思维,常常因缺乏社会生活的依托和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也常常因难以帮助学生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与困惑而被视为“假、大、空”。此外,现有的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主题和内容大多是20世纪末社会经济政治状况的反映,缺乏鲜明的时代气息,远离职业教育的校情和学情,职业教育所特有的职业素质教育、创业教育、专业思想教育不能很好地得到体现。如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教材理论性太强,哲学基础知识课教材内容不够浅显,法律课涵盖的法律知识过多,难度偏高,以致德育教学难以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切实体现师生互动关系。

2.教师自身素质较薄弱。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了教师的“教”始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职校德育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学本领、精湛的教学艺术,而且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严谨的教风、踏实的作风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然而现实的德育教师队伍状况远远达不到要求,集中表现为“三多三少”,即“兼职的多,专职的少”、“用非所学的多,学用一致的少”、“教学能力一般的多,教学艺术精湛的少”,这种状况令人担忧。教学是一门艺术,是创造性劳动,德育教师必须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教学。德育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善于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的教学技巧;不仅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而且要善于把教育理论运用于实践。但是,一些学校和一些教师没有认真学习贯彻新的《大纲》精神,一直沿用传统教学模式,采取“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忽视教学活动的双向性,教学模式僵化单一等,这是德育课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德育课在许多中职学校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一方面,中职教育重专业课、轻普通课,重技能、轻理论的思想比较突出,师生轻视德育课现象也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研究薄弱,德育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指导。他们不像高中政治教师和中职学校专业教师那样可以有许多培训提高的机会。德育教研活动很难得到正常开展,教师难得参加课改培训,外出参观少、见识少;教辅资料相对缺乏,课外辅助资料主要靠自己收集,教学方法也多靠教师个人去摸索,等等,这个体制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二、德育课程的改革策略

1.提炼德育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德育课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所以德育课教师要转变以书本知识为范式的观念,摆脱传统教材的局限性,以人为本,提炼德育知识,融进德育成果,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让德育课突出职业特色、反映地方风貌。在各年级的德育课程开设上可以重新进行组合:一年级可开设《经济政治》和《文明礼仪》,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经济政治常识。同时,由于中职学生相对来说行为习惯较不良,开设文明礼仪,可以配合完善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礼仪习惯。二年级可以开设《哲学基础知识》和《心理健康教程》,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学会适当的心理调试技术。因为在经过一年的中职学习后,学生可能在心理上会和以前的学习生活产生一定的偏差,而且此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上的“狂风暴雨”期,容易产生心理上的困惑。三年级学生可开设《法律基础》和《就业与创业指导》,这时的学生即将走出校门,步入社会,首先要让他们明确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公民,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这也是他们面临就业抉择的时候,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就业准备,增强其创业意识。

此外,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可采取项目课程教学,遵循中职生心理和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整合德育教学内容,形成德育模块教学模式。如哲学课程,针对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能正确认识社会,提高思维分析能力的实际需要,可将它分为“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坚持实践与认识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顺应历史潮流,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五个模块,在教学中,从职业学生的特点出发,淡化哲学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论证,采取启发式、直观式、讨论式和案例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哲学课程中出现“老师难讲,学生难学”的状况。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围绕“职业与创业”主题,将职业教育课程分为职业和创业两个模块,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创业意识,开展“小发明”、“小制作”、“我是小老板”等教学活动,开展即兴演讲、辩论、最佳创业方案等比赛。

这样的整合可以使德育课程真正做到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相交,知性德育和生活德育并重,情理相融,教学结合,使德育课程教学收到预期的效果。

2.注重教学艺术,丰富教学方法。

在选择好教学内容后,就是教师怎么教的问题了。德育课教师只有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改变“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才能增强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因而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主动学习,特别是可将德育教学内容分解为各种教学专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社会、进入企业,在调研与体验之中,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重视课堂导入艺术。教师应以饱满的激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方式,导入新课,达到酝酿情绪、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目的。在教学中要巧妙设置疑问,疑是思维的开端和启动器;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趣是激发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兴奋剂和催化剂,能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高度活跃。其次,重点抓住教学环节,以灵活的教学方法点拨释疑,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点拨释疑,学生在解开疑团的基础上,能切实掌握知识,提高认识能力,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学习进一步深入下去。

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原来单一的讲授法:一是要多用活动化教学模式。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内容,科学设计,合理安排一些课堂活动,如辩论会、演讲会、课本剧表演、多媒体资料展示等,挖掘教育主题中的情感因素,创设活动情境,师生互动,形成激活学习热情,诱发辨析思考,开展行为实践的活动化教学。二是要多用讨论式。教师要努力营造课堂的民主氛围,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大胆推理设想,把问题拓展延伸开,把思想和情绪激活,尽量让思想的火花碰撞,在讨论中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的结论。三是多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可以把教学所涉及的重要问题抽出来,鼓励学生组成课题研究小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设计、研究,拟定计划、方法和最终研究成果的展示形式,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

3.增强社会实践活动。

德育具有实践性,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因此,实践是道德的发生基础,也是道德的存在形态。因此,在德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德育课程教学也是一种教育实践课程,更应注重实践教学。德育教学的各门课程内容不仅仅是理论性内容,同时涉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它也注重或强调通过实践教学,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社会、了解社会、把握社会。我校与常熟国防院有军学共建,每年新生入学我校都邀请部队教官到校对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军事化训练,使学生在军训中磨练意志,培养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我校还定期组织学生参观部队驻地,对学生进行国防、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荣誉感,让他们珍惜现在的生活。根据中职生的发展目标和本身特点,增加社会实践是必不可少的,这可以使学生在真正踏上社会之前对社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如何负责任地对待工作,为此我校在每年寒暑假前都号召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劳动换回别人的尊重。在此基础上我校还会利用假期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到工厂、超市、宾馆进行社会实践,学生既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又把书本知识用到了实处。

4.完善评价体系。

“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因材施教,给每一个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通过过程和结果考核看学生的成长变化。中等职业德育教育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必然会带来其评价方式更新,为了使中职教育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的教育,我们有必要改变过去的应试教育的弊端,建立适合中等职业特点的学生素质情况评价体系。长期以来,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显著弊端就是课堂上讲知识点,书本上划知识点,头脑中记知识点,试卷上考知识点,阅卷中评知识点,然后由此评定学生的成绩,这是一种片面的考试评分法,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时期,德育学科的考试将逐步走向科学化,并从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试评价。学生的成绩评定应实现三方面的结合:一是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克服片面强调记资料、观点的倾向,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二是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引导学生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让学生走出课堂,用生活中的实例去印证教材内容,加深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卷面成绩与平时表现相结合。克服重卷面成绩轻实际表现的倾向,排除一试定成绩的弊端,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学科的育人功能。

总之,德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坚持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从而使德育课程充满活力,充分体现德育课教学的社会功能。

德育课程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德育课教师小学专业化

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政治、心理等多方面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效性低是长期困扰德育的问题,也一直为多方所诟病。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德育课教师的专业素质跟不上,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一、德育课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性

(一)德育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师专业化是随着教师的产生而同时进行的,而真正意义上提出这一概念是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上。教师专业化应该如何界定,国内外不同研究者对此有不同的思考和认识。当然,国内学术界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也形成了一些共识,大部分学者都强调教师的基本专业素质应该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等基本内容。

当前,世界各国都把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基础教育办学质量、提高中小学生教育效果的基础。在教师专业化成为教师教育的必然趋势这一大背景下,德育教学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开展德育的基本途径,配备专业的师资队伍自然是应有之义。

(二)德育课的特殊性要求专业化的教师

所谓的德育课的特殊性是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的。德育课与其他课程,诸如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对人的态度和价值观(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等)的引领和转变,不同于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因此,其他学科的教学模式不能直接套用到德育课堂上。德育课的课程与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这样,德育课教师必须具备与其相应的专业素养才能完满完成教学目标。

(三)小学德育课教师专业化现状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学和大学阶段的各门德育课教师多由专业对口的师范生组成,小学阶段的德育课教师,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多为兼职教师,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

1.教师队伍方面。小学品德课教师绝大部分由其他科任老师兼任,专职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师较少。2006年,江西省针对农村骨干教师德育课程班全体学员、九江市市直小学及十三个县(市)区小学的德育课程教师展开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参与调查的教师中,有11%为专职教师,这些专职教师除个别是因为年龄大受学校照顾只带德育课程外,其他多为学校领导或德育处主任;89%为兼职教师,兼职学科多为语文、数学。这些兼职教师基本上都不是固定的品德课教师,而且常常受学校实际情况的影响而接受调整。他们当中接受职前相关培训的机会较少,层次较低,多数教师都是直接上岗。这在相当程度上造成德育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加上德育专业知识缺乏,不利于德育课程的教学。

2.教师对课程的认识。教师对课程的理性认识和把握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质量,但是不少教师不了解德育课程的发展历程,也没有认真学习过《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虽然大多数教师明了德育课的性质,但缺乏开展综合课程的经验,在内容处理、目标定位、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手段的选择等方面,多沿袭以往的其他课程的做法,专业化程度不高。

3.教师的专业执行力。教师的专业执行力主要体现在教师对课程的具体实施的各个方面。调查发现,教师在备课环节主要还是依据教科书,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开发和利用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意识和能力相对欠缺;教学方法也主要采用传统的讲授、讨论方法;教学场所多局限在教室,很少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或是参加一些公益性活动;在教学评价方面,多沿袭纸笔测验,或是评印象打分等量化的、不规范的方式。

二、德育课教师的专业素质

德育课教师是否有特殊的素质要求,在理论界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实践中,小学德育课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们的印象,即德育课教师无需特殊的素质。事实上,正如前文所言,德育课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在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诸多方面有其特殊的要求,因此,德育课教师必须走向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对于儿童思想道德发展的奠基时期,小学阶段德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尤为重要。

一般认为,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三个部分。其中专业知识包括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专业能力包括设计教学的能力、表达能力、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组织交往能力、教育教学机智、反思评价的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专业情意则主要关涉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四个方面。在构建德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时,除了考虑上述三个方面的要求外,我们尤其强调德育教师还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以利于其开展教学,并以其人格形象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师应该针对新课改以来的课程与教学要求,在课程理念、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设计、课堂活动的组织、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加强学习。

三、德育课教师德育素质的获得与提升

德育课教师的德育素养的获得与提升是教师教育(职前和职后)和教师个体自我修养的结果。现实的教育生活是丰富而复杂的,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和教育经验的丰富,教师的德育素养也应该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

(一)教师教育

1.职前教育阶段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大德育,一般认为,大学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是进行德育的专门人才。但这些人才多流向中学。建议增强专门针对新课改以来小学阶段德育课程的师资培养。对于这些对口的德育课师资,同样应该加强道德教育的理论学习,使他们对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均应有系统的理性的认识,注重各领域学习的针对性,各不偏废。在课程设置上,建议丰富有关道德发展、道德教育和教育专业伦理等方面的内容,研究开发更具针对性的课程与教学模式。同时,加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明确师德底线,使未来的教师队对教育专业特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正确而明晰的认识。

2.职后继续教育

入职以后的继续教育包括培训和外出进修等多种途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培训时应紧扣当前德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除了关注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外,还应加强教师专业伦理和道德教育方面的学习;针对道德课教师和其他学科的教师的不同情况,分别进行更具针对性的培训,而且在培训时间、内容、方式和考核形式等多方面应更具针对性。

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保障教育经费,鼓励并创造条件使一线德育教师有更多机会到高校教育学院和研究机构进修,学习专门的德育理论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针对本校实际情况,开展校本培训。

(二)教师自修

除了职前学习和职后培训和进修,德育课教师提升德育素质另外一个重要途径是自我修养。这里提出教师提升德育素养的三个策略:

1.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

要圆满地实现德育目标,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信念,对于实施德育有一种使命感,在此基础上,激发起德育主体内在的提升自我道德修养和德育素养的动机,以此激励和引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这就需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使其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从而形成其践履师德和进行德育的巨大动力。

2.提升德育研究能力

德育研究不仅仅是专业的德育研究者的工作,要科学地开展德育活动,一线教师除了理解和运用已有的道德发展心理学、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德育原理等相关理论知识外,更要掌握德育研究方法,培养自主研究的能力。只有具备了德育科研意识和能力,教师才能对已有的研究成果持分析和批判的态度,并且在教育实践中带有观察和反思的视角,不断地探求适合自身的德育模式。

3.注重实践与反思

教师的德育素质直接决定了德育活动的效果。教师对道德的体认和反思对于提升个体道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德育实践也是检视其德育理念和方式方法的最好途径。正是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对德育的认识才能更加丰富和深化。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将自觉的反思意识、能力和习惯贯穿到各项教育活动中,惟此才能实现“实践——反思——实践”的良性循环,教师也才能收获学生进步和教师自我专业成长带来的喜悦和幸福。

参考文献:

德育课程的特点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中小学 德育课程 课程实施 基本问题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课程计划、课程采用与课程实施等三个互相影响和制约的部分。作为把预先设计完好的课程计划付诸教育实践的环节,课程实施既是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又是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和决定性因素。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课程实施或者课程实施成长问题,那么即使德育课程设计得非常完美,也难以发挥其内蕴的重要价值。因此,必须对影响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两个基本问题,即德育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问题和德育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问题,加以厘定和明确。

一、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问题

所谓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指“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价值观”[1],它从根本上集中反映了人们对课程改革计划与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之间所存在关系的实质性认识和理解。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忠实性价值取向

这种价值取向认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应当忠实而严格地把预先设定的德育课程计划付诸德育实践,而这恰恰是衡量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能否达成预期效果和获得成功的重要标准。如果德育课程计划的“达成度”愈高,就表明德育课程的实施愈成功;反之,则意味着德育课程的实施存在着较大问题,须要进一步改革与完善。从本质特征上来看,这种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对中小学德育课程、知识体系以及教师角色性质的认识等诸多方面,认为德育课程的内涵是指一种计划或一些具体的东西,教师既能加以实施,也能进行评价。因此,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本质意蕴,就是教师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对德育课程计划或德育课程预定方案加以具体落实的活动。

依此来审视,中小学德育课程应当是由德育课程专家优选、编定和提供的,教师对之不具有发言权和主动权,教师角色的本质就是忠实执行德育课程专家所制定的德育课程计划。换言之,教师在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所承担的其实就是一种“传递者”的角色,他必须严格按照德育课程专家制定的详细的“使用说明”,按图索骥、简单机械地实施德育课程的教学。由于德育课程计划总是被忠实地执行,因而这种价值取向认为,在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之前,应当对教师进行适当的培训;而在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之中,则应当对教师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支持。由于该价值取向把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视为从制定改革计划到实施计划、从改革计划的制定者到实施者之间的单向度过程,突出彰显了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决策者与课程计划制定者对课程执行者的调控,因而支配这种价值取向的主要是“技术理性”。

2.适应性价值取向

这种价值取向认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与其说是一种忠实执行的过程,不如说是一种讨价还价的活动。教师在实施预先设计完好的德育课程计划时,他并不是完全地循规蹈矩和按图索骥,而总是试图根据德育实际和自身情况,对预设的德育实施方案进行重新考量,以便能够更加适合自身目标。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应当是基于德育课程计划与学校、班级的实际情况,在德育课程目标与要求、理念与内容、方法与途径等方面互相调整、改革、完善和适应的过程。任何一个德育课程计划的实施,一方面可能会导致原有课程计划的改变,以便能适应其所面对的具体、生动和鲜活的德育实践情境的独特诉求;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导致原有课程实施过程产生变化,以便能适应新的课程计划的客观需要。

依此来审视,中小学德育课程不仅涵盖课程计划中正规的、显性的、系统的内容,而且也涵盖了学校、社区、社会及家庭等特定情境中非正式的、隐性的、偶然的内容,而后者恰恰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德育课程方案的制定。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不应当把它看作是德育计划或技术手段的简单机械的“装配”,而必须从目标方法的调整、师生需要和兴趣的变化以及组织的调适与适应等方面,对德育实施方案进行整合与优化。教师作为德育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有权利且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德育课程方案的改革与完善。该价值取向把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看作是德育课程计划和德育情境间交互作用的过程,突出彰显了德育课程改革的决策者、课程计划的制定者与课程执行者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因而影响这种价值取向的主要是“实践理性”。

3.创生性价值取向

这种价值取向认为,真正有价值的德育课程,应当是由德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创造生成的德育经验;德育课程的实施就是在具体德育实践情境中创造生成新的德育经验的过程,预设的德育课程计划所能发挥的作用,只不过是为创造生成新德育经验提供一定的选择依据而已。中小学德育课程就其性质而言,应当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经验性课程,具有较为显著的情境化和人格化特点。因此,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就是师生之间合作互助、创造生成的过程,是师生共同的德性成长、精神提升和人格完善的过程。

依此来审视,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表现为“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和建立。教师、学生和德育课程环环相扣,紧密联结在一起:外部的课程专家是一种“教师的教师”,成为“文化共同体”中具有指导和引领作用的一环;作为内部的德育课程开发者和实施者的教师,成为“文化共同体”中具有组织和监控作用的一环;作为内部的德育课程学习者和体现者的学生,则成为“文化共同体”具有积极参与作用的一环。这三者在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形成一个系统、完整和紧密的“文化共同体”。这种“文化共同体”充满了内部张力,蕴涵着巨大的创造智慧,正是由于它的稳步运作,才使得德育课堂成为了“没有人拥有真理,但每个人都有被理解的权利的场所”[2]。该价值取向把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看作是德育课程计划和德育主体之间积极互动的过程,充分彰显了德育课程改革的决策者、课程计划的制定者与课程的执行者之间的文化关系和文化使命,因而制约价值取向的主要是“文化理性”。

二、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问题

美国课程专家辛德等人主张把影响德育课程实施的因素划分为四类:与德育课程改革本身的性质有关的因素;校区水平上制约德育课程实施的因素,如地区课程改革的需求、地方的适应过程、地方管理部门的支持等;学校水平上制约德育课程实施的因素;环境对德育课程实施的制约。[3]据此,影响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因素可以从下列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1.教育主体因素

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教育主体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首先,任何德育课程计划只有经过教师的德育课程运作,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德育效果,因此教师是影响德育课程实施的核心因素。教师是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直接参与者和推动者,德育课程计划能否最终获得成功,教师自身所具有的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及适应情况,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某些德育课程计划之所以未能达成预想的美好结果,其主要原因往往并非德育课程计划自身的问题,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未能积极参与其中。其次,课堂是德育课程实施的主要场所,发生在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往往直接地决定德育课程改革的成效,因而学生应该受到与教师等其他学校人员的同等关注。学生在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出现积极的变化,而学生恰恰是这些变化的“主角”,成功的德育课程实施须要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二是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成功是不同层面参与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学生自然也不例外;三是学生参与德育课程的实施,能使自己建立对课程改革的“拥有感”,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支持课程改革,从而使师生之间形成更为稳固的课程改革“联盟”;四是学生参与德育课程的实施,在一定意义上也具有“方法论”上的优越性,它能够加深学生对德育课程实施的理解及认同。

2.文化背景因素

文化是一个范围极为宽泛的概念,其中尤以价值文化为核心。首先,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文化背景是指已经形成的价值取向,它往往会成为一种左右师生行为的重要因素。如忠实性价值取向容易诱发德育课程方案按部就班或被动地执行;适应性价值取向能够激励实施者积极主动地把德育课程方案付诸实践,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对既定方案加以及时修订和完善;创生性价值取向则有助于使课程实施者转变为课程开发者,不仅能把既定方案作为课程开发资源,而且也能对其他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积极主动地实现德育课程知识体系的建构。其次,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文化背景是指对德育课程改革所持的态度,它对德育课程的实施起着更为直接的作用。德育课程实施要想达到理想的目标,就须要激发实施者对德育课程改革的积极态度体验,促进其主动、快乐地参与其中。倘若实施者对德育课程改革持有的是消极的态度体验,德育课程实施的难度势必就会大大增强。最后,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文化背景是指学校及社区的历史文化,它是德育课程实施的限定性因素。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总是与学校历史紧密相连,如果学校历史上存在着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推进新的课程改革就会比较顺利;相反,课程改革的推进就会相当困难。

3.资源条件因素

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两种,它对课程实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作用,因为“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也就是课程资源的适切程度”[4]。首先,德育课程资源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德育课程资源的基本支撑;一旦德育课程资源过于贫乏,德育课程的实施就必然失去了重要依托,就会沦入“纸上谈兵”的尴尬境地。其次,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范围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德育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对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及运用程度。也就是说,德育课程资源越丰富、越生动、越鲜活,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就会越深入、越顺利、越有效。我国有研究者曾对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全国范围的调查研究,在回答“您认为本校新课程实施的不利条件”问题时,大约78%的教师选择了“教学设施等物质条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在回答“您认为新教材使用的难点何在”问题时,大约93%的教师选择了“缺乏必备的课程资源”。[5]这充分表明,德育课程资源是影响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除了要加大经费投入以及减少浪费之外,必须注意对教师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和自主开发能力加以关注和提升。

4.理论基础因素

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离不开与之相关的理论支撑,只有在清楚了解和准确把握这些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德育课程实施才能最终取得良好效果。德育课程理论的发展状况、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研究的新成果等,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德育课程的顺利实施。特别是关于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成果,如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策略、教师德育课程的进修策略、学生融入德育课程实施的策略、德育课程资源的支持策略等,往往都会对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产生直接影响。以教师德育课程的进修策略为例,教师进修得越及时,学习得越深入,训练得越充分,德育课程实施的程度就会越高。但进一步的问题是,教师进修的德育课程如何设计?由谁来实施?采用什么方式实施?在什么时间学习?经费和人力如何保障?如何确定教师参与德育课程实施的性质、时间、范围及策略?教师应当怎样再造德育教材,使之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已有道德认知基础和道德思维水平相契合?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的有价值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也就是说,有关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理论研究越是全面和深入,其所取得的成效就会越优良和持久。

――――――

参考文献

[1] 贾海菊.课程实施的价值价值取向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 [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课程愿景[M].张文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 J・Snyder,F・Bolin,K・Zumwalt.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A]In:Iackson,PW.etal.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C].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92.

[4] 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9).

德育课程的特点范文第7篇

学校德育课程是实现德育目标,达到德育目的的有效手段。德育知识是课程设计的要素之一。德育课程需要进行合理科学选择所具备的道德知识,这不仅是课程建设的必要要求,也是德育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的必不可少的需求,同时也是保障学校德育产生实质效果的基本前提。学校德育课程作为增加道德教育知识,提高道德修养的阶梯,这就决定了道德知识在学校道德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学校;德育课程;反思

1德育课程:“直接道德教学”的困局及其突破

杜威对所谓的“直接道德教学”的德育课程有一个著名的说法:他认为直接的道德教学只能帮助学生形成“关于道德的观念”,不能形成“道德观念”。这一论断提出了德育课程至今还没能很好解决的困局:直接的道德教学只能让学生学到笼统的德育知识,还是被灌输在脑海中,而这种直接道德教学知识只与考试有关,与本质上的道德无关、对个人的道德行为无关,也就是说德育课程只学习了书本上的片断知识,却没有影响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好坏。而“能够影响个人行为,使行为有所改善和提高思想道德观念”是通过学校整体生活的渲染才能获得的,所有现在“直接道德教学的影响,也就是说,在数量上是庞大的,在实际影响上是比较微弱的。”学校的直接德育课程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与其他课程并没有体现出不同,德育课程“直接道德教育”主要体现为:灌输式教学,评价方式就是考试的形式,甚至将考试分数用于增加分数,提高排名。而不是重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德育课程的最终目的被改变,困局的出现就是必然的。而出现这种困局的原因我想归为三方面:社会方面,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是否有好的成绩,是否是名牌大学出身,获得过什么奖项,重于学生表面的“光鲜”,完全忽略了学生内在的道德品质。学校方面,各个学校之间的排名,学校所获得文明称号,是否被人们肯定为名校等完全占据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学校仍设有德育处,但德育处已不再是为修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提供服务,更多的是“体罚”、“训斥”。学生们对德育处也充满厌恶、恐惧和害怕。最后一方面我觉得归结于教师,教师是德育课程的主要实施者,由于德育课程在学校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重较轻,并不是很受重视,因此德育课程大多数被其他主要课程,比如:语文、数学、英语占用。而德育老师也就一步步退让,给学生们传输德育不重要的潜在意识。基于现实的教育压力和思想观念的陈旧,学校德育课程想要发展,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第一,重建与其他课程和教育活动的联系;第二,重建与儿童生活的联系。我们必须把道德教育融合在整个学校生活之中,使道德教育与学校生活成为一个整体。德育课程可以将学校整体生活中所特有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融入到个人自身自身学习结构之中,让学生自身自觉对学校生活进行反思与整理,这就起到了德育课程存在的价值。德育课程要想彻底解决生活中的困境,就要在注意到学生个体对学校整体生活适应的同时,也必须将视野扩大向上提升,将学生的整体社会生活加入课程的学习,从而贯彻与学生整体社会生活的关系,为学生反思、整理自己的道德生活提供正确的时机与合理引导。

2德育课程化新走向

从古至今,在学校德育课程的知识选择中,理性的道德知识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在学校德育课程的实施中,也重点表现过于对道德理性崇尚,忽略现实生活的道德基础。德育因此失去了它本身内在所代表意义,被曲解为是一种对理性道德知识“空壳”的说教。并且,学校德育课程由于并不受重视,德育课程教材也缺乏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道德知识体系的编排上还存在“错位”现象,对于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的规律来看并不是很合理。

2.1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向:培养有道德的人而不是“道德研究者”

以往甚至现在的学校德育课程往往有一个共同的潜在的价值取向:德育课程是培养“专门研究道德的人”或者说是“伦理学者”。而不是以人为主体,培养有道德的人。这种价值取向的重点根本不在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而是将道德作为研究对象。在这种价值取向导引下,学生必然会成了一个专门研究“道德”的伦理学者。这样的德育教学实际上并没有考虑学生本身的年龄特点和情绪发展的实际情况,而是想要将学生培养成一个“道德知识学家”。

2.2课程的逻辑:生活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的逻辑

德育课程价值取向的转向实际上意味着德育课程的改革,这势必会影响到德育课程的内在逻辑。而培养真正“有道德的人”这一价值取向应该遵循生活的逻辑,将人从学科知识的旧思想中解放出来,让其重新回归于生活,在个人自身生活中修养形成属于自己的道德品性。学校只是实现道德教育的途径,而真正的道德教育来源于生活。首先,生活是现实的。生活是需人去经历的,单纯的理性的思想活动无法使人真正体验生活。其次生活是人的生活,人是主体,所有一切离开了人都不具有任何意义和价值,道德也是一样,人需要道德来约束,而道德需要人进行修养。第三,生活具有主体性。社会生活中的人不是单独个体存在的,生活是与其他人主体相互交流的根本存在的环境,与他人的交往也是我们人性发展与充实的自然需要。第四,生活具有整体性。生活的整体性也就意味着生活各主体、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和不可分割性。

作者:李陈旭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德育课程的特点范文第8篇

关键词:微课程;微型德育课;意义;实践探索;注意事项

微博、微信、微电影,现在“微”字越来越流行了,出现“微时代”的说法也不足为奇,微友在无组织的状态下集结,会形成一股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同样对于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微课程应运而生。微课程的概念发端于美国,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的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教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其中德育微课程是微课程的延伸与拓展,在微课程的引领下实施微型德育课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在微课程引领下实施微型德育课的意义

1.微型德育课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

微型德育课在形式上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课型选材上注重选取学生身边的实践活动,这样能让学生主动关注身边的故事和自身平时的行为习惯,促进自身文化素养的展示、发挥、发展和提升,同时能促使他们进行素质与能力的迁移,在学习方面发挥出更强的自主性与创造力。

2.微型德育课促进学校德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进取奉献的教师队伍,是笔者所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微型德育课具有教师与学生都是德育双“主体”的特点,教师在“导”即“教”的活动实施过程中,也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升华思想境界,为学校建设一支学习型、创新型、科研型的优秀教师队伍做出了尝试和探索。

3.微型德育课对学校德育创新特色的引领作用

建构符合学生实际、有校本教育特色的微型德育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和教育资源的德育功能,建构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课程化、生活化的微型德育课程体系,对打造全新的德育工作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4.微型德育课与“十会”教育的纽带关系

“学校无小事,事事寓教育”,德育潜身于校园文化生活中。学校从学生本位出发,对学生提出健全人生的“十会”要求,如会做人、会学习、会生存等。微型德育课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出发,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更好地建设校园文化。

制作微课程也让教师在培训中从消费者变成了生产者,在制作微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对微课程出现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在探索中不断成长。教师享受多媒体的呈现方式、1~5分钟的学习过程,享受微课程的制作过程。研究微课程,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打开了新的一扇窗,更重要的是微型德育课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培育着学生的健全人格,发挥了教师的专长,有利于开拓学科的深度和广度,实现化育人品、塑造人格的目的。

二、在微课程的引领下实施微型德育课的实践探索

笔者学校秉承“修身精业”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推进学校微型德育课程化的建设,初步建构了“静态微型德育和动态微型德育”相结合的德育新模式,在此基础上,在微型德育课中加强学科知识覆盖,渗透地方文化,进行年级分化,提升课型质量,逐步形成学校德育文化个性,体现学校校本课程特色。

1.观察“微现象”,发现“微问题”

微课程的视角直接指向具体现象和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深度启发,引发思考。德育工作需要以课程实施、长期规划、长效管理为原则,同时更要深入细枝末节。根据微课程的“微”性、针对性、生成性与发散性,促使其进一步校本化,更好地彰显德育微课程的教育性、专题性、模块性与生成性。学生正处于一个生理、心理迅速发育的时期,教师要关注他们的微小变化,积极引导他们的成长,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人格发展。

笔者学校在每年暑期都为新入学的高一新生精心制作学生礼仪手册及新生始业教育德育微课程。在整个课程制作过程中,小组分工协作。在明确的目标指导下,按照微课程的一般制作流程,首先做出脚本、一稿、二稿,多次修正,然后化大为小,将礼仪手册分为若干个小部分,每位教师负责一到两部分,每个部分各自寻求亮点,汇合之后再统一风格。在此基础上,安排高二的学生按照要求严格进行拍摄录制,再进行后期的制作。新生始业教育时,这项成果将会在全年级推广使用。事实证明,这是一个不错的微型德育课资源。

2.搭建“微组织”,创造“微平台”

根据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创新工作方法,选择学校德育中相对稳定的专题,形成相对完整的学校人格教育体系,突出教育专题中的核心价值,倡导发散性延伸,提倡多元评价,增强德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学校要为学生搭建“微组织”,创造“微平台”。下面以笔者所在学校的创业一条街为例加以说明。

创业一条街是学校德育创新方面的一个典型案例,它开办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际。学生在这里可以自主创业,首先向学校提交一份创业计划书,学校会从中认真筛选出优秀的、有价值的创业计划书,组织这些策划人进行答辩,对创业答辩获奖者提供创业场地和启动资金,创业团队必须走社会相应的创业审批程序。“创业一条街”不仅在校园内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场地,唤醒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树立创业就业信心,还能帮助他们毕业后迅速融入社会,培养很强的职业竞争力。从理论到实践,从教师到学生,从重点推介到全面铺开,我校的创业教育进展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在创业教育上,师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个个店铺就是他们的组织,创业一条街就是他们的平台,我们将他们的创业故事拍摄下来制作成微课程,不仅可以激励他们继续努力,也可以给以后的学生树立榜样。

3.开发“微产品”,实现“微体验”

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方文化让三门这块土地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但地方文化在年轻一代的脑海中已不留任何痕迹。德育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它是在学生生活环境下结合教育方式进行的一种活动。微型德育课是德育的一种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将地方文化与微型德育课结合起来,学生可以从中了解文化特色,丰富背景知识,对于知识结构的提升和热爱家乡的理想教育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在石窗展示平台对地方文化进行专题渗透教育是一种思维的拓展。

三门石窗是三门湾畔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人民的智慧结晶,已经载入《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被浙江省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校首创把当地的石窗当成文化产业来发展,我校师生通过半年多的考察和摸索,运用数控机器操作,结合古老技艺,创作出精美的石窗艺术品。学生亲身体验产品的开发过程,并将石窗的制作过程拍摄下来。在微型德育课中,通过观看学生谨慎地切割、打磨着石窗,我们仿佛穿越至百年前,感受当时人们在这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中所凝聚的辛劳与智慧。通过微产品的开发,学生也有了真切的微体验。

4.关注个性化,推动“微德育”

微型德育课时刻潜身于校园文化生活中,“从小事着手,从细节抓起”是我校微型德育的文化口号。在微型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通过“54321”模式来进行建构,即通过“五种分类、四个作用、三项定位、两点拓展、一种制作”来进行规范和操作实施。

(1)“五”种选材和分类:周一《心灵故事》,周二《特色感知》,周三《世界之窗》,周四《专业特色》,周五《创业故事》。

(2)“四”个特点和作用:发挥主体特点,提升学生素养,增加学科知识,明辨是非价值。

(3)“三”项建构和定位:立足于“短小”,来源于“生活”,着眼于“内化”。

(4)“两”点拓展和衔接:教学模式之改进,组织结构之拓展。

(5)“一”种制作和技术。

学校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创建班级核心课程和课程群,开发班队会课程、读书课程、书法课程、节庆活动课程。通过开发他人作品和自己的成果,以精品班队为载体,探讨、推进班队会教育模式的发展,进而推动微德育的发展。

三、德育微课程制作的具体注意事项

第一,在德育微课程制作流程上,第一步应该先做脚本,而不是直接制作微课程,脚本是基础,必须深思熟虑。

第二,创作角度要“小而精”,所有内容要在5分钟内呈现,必须抓住重点,做到一个主题一个微课程。如果感觉内容真的很多,可以多做几集,形成课题组系列。

第三,寻找亮点,课题组要有自己的明显特色,必须寻找课题组的亮点。

第四,减少“表扬式感动”,减少大面积的“效果介绍”。

第五,制作中最好用自己的图片,也可以用活动时的照片、学生做的简笔画或者是学生自己拍摄的内容。

四、立足微课程,助力中职德育教学

德育微课程是一种载体,记录了优秀教师的经验和方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是一种非常好的经验传播方法。它可以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一种新的形式引导教师和学生去看、去学。微课程又是一种研究方式,可以引导教师开展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转变教育科研的模式与观念。制作德育微课程本身就是一个微研究的过程,教师能够发现教学问题―思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梳理思路―制成德育微课程。这个方法简单实用,既可以解决问题,又能及时地分享给大家,为教学工作的改进提供借鉴。

德育工作一直在讲真善美,对学生要求高大全,教育效果常常是假大空,今天的德育课程应落脚在培养合格公民教育上,培养最基本的公民素养。从微德育入手,做真正的教育!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