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范文第1篇

浙商的“地瓜经济”

“丝瓜经济”理论

郑宪宏(浙江省经济合作交流办副主任):目前,遍布在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浙商已近700万人,如果这些人现在全都挤在浙江本土,那会是一个什么状况?不仅不能发展壮大,还会产生更多的矛盾和不正当竞争,对浙江的经济发展是不利的。大家都在一个锅里找饭吃,能吃好能长大吗?浙江本土的发展空间已经容纳不下了,最好的出路就是向外走,吸收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阳光雨露。这种发展思维、发展文化就是跳出浙江发展浙江,这既是浙商对当地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贡献,也是对浙江、对国家的贡献。

现在河北的浙商有36万多人,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这当然得益于河北的阳光雨露。营养充足了,土壤环境好了,地瓜结得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丝瓜也就长得一串一串的。

要明确定位,清楚我是谁

赵勇强(河北浙江企业联合会会长):郭广昌先生在和克林顿对话时有一句话:要清楚我是谁。人嘛,做事要专一。我清楚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我要做什么。我就是中国商业地产的一个小小的建设者。我们的万象天城,就建在河北省艺术中心旁边,为的是展示一种浙江文化。对于这座商城,我们不但注重它的建筑风格,它的互动性、观赏性和综合性,也注重从传统百货到购物中心的转变,让它的功能更加齐全,以更好地方便人们的生活消费需求。做事不能贪多,要清楚我是谁。

反哺回归,互动双赢

章鹏飞(山东浙江商会会长):浙江省政府把“反哺回归”作为今年的头号工程,意义重大。山东和浙江两省互补性非常强。比如说资源、能源、市场、空间都比较大,有许多事情可做。我们商会牵头在做的是,把浙江的工业园区、制造园区等一些需要转型升级的产业带到山东去,与山东进行合作,我们也请山东省政府把税收、资源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与我们浙江来分享,山东省政府已拿出10平方公里与我们合作。这件事我们已经做成了,这就是互动双赢、共同发展。

高仕东(山西浙江企业联合会会长):我在山西做煤炭,山西的煤炭生意大都是浙江人在做。山西的资源很丰富,利用山西资源发展家乡,这是我们应当积极去努力做的事情,也确实有许多事情可作可为。

王忠明(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商业竞争对市场的一个反应:哪里有钱挣往哪里去,这是规律,是规则。反哺回归不是简单的回归,如果你条件好了,资金政策到位了,你的转型升级为他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舞台,他自然会回来。无利可图,无钱可赚,谁干?企业为你做了奉献,最后它垮掉了,政府管吗?浙商基本上都是民企,不是国企。反哺回归是互利双赢,我们浙商如果为了奉献而奉献,那是另一个精神层面上的事情。企业赚钱了,发展了,这本身就是一种贡献。

要发挥好商会(协会)的作用

连良桂(天津浙江商会会长):现在天津的浙商有21万人,浙江省政府过去在天津是有办事处的,后来撤销了。现在同天津的经济合作主要由商会牵头做,政府的一些意志、决策,由商会来落实。天津和浙江两地政府赋予了我们商会两个职能,商会设立了“两办”,一个是浙江产品市场拓展办公室,负责浙江产品在天津的销售;一个是浙商回归和引进工作联络办公室,负责与天津的经济合作、经济交流、招商引资。从实际效果看,这样更有利于经济合作。

要注意互联网

和专业化商业网络

郭广昌(上海复星科技集团董事长):互联网的出现是颠覆性的,它无形中改变了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法。比如销售,我们再用传统的做法去开拓市场,肯定是事倍功半。网络能提供更多、更快、更前沿的市场信息、技术资讯、产业信号和商机。网络信息让我们成了“顺风耳”“千里眼”,要注意利用网络渠道,要利用好发挥好网络的力量。

要发展就一定要走出去

田宁(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茅威涛(浙江小百花艺术团团长)、王忠明(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林开月(内蒙古浙江商会会长)、郭广昌:在全国各地世界各地,都有浙商的身影。浙商的发展证明,企业要发展,要做大做强,一定要走出去。浙江是七山二水一分田,在那么一个拥挤的地方不走出去发展行吗?不仅仅是浙商,中国的各个商界都应该走出去。

要在一个群体里战胜别人,必须要有全球眼光。复星科技集团开始从几个产业进入,目前已在全国拥有了自己的几个产业基地。在河北,与“摩络丹”进行了成功合作。这几年,复星集团也与世界几家著名的大企业进行了合作,让自己的产品和品牌走向世界。经济全球化,促使我们必须要有全球化的眼光,该引进的引进,该合作的合作,该兼并的兼并,与时俱进,全面挺进。

转型升级是机遇,也要注意风险

周成建(上海浙江商会会长)、张伟强(浙江建龙集团董事长)、李建华(浙江万事利集团总裁)、朱仁华(浙江传媒集团董事长)、赵勇强:企业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潮流,一个发展方向,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但是,转型不等于转产、转行。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要清醒,不要头脑发热,不要盲目跟风,对此,我们是有过惨痛教训的。

我们的一些传统产业还是很有优势的,关键是要在升级上多做一些文章,在提高企业的文化理念、科技进步、产品的科技含量上多下点儿功夫。浙江有十几家网络上市公司,这虽然是引领潮流的,但也有一个不断升级的问题,互联网、网络科技发展很快,不注意升级就会被淘汰。

企业转型,成本太高,风险太大,搞不好就会死亡,一定要想好了看好了再做,一定要慎重。

文化的力量

郭向东(重庆浙江商会会长):浙商这些年发展比较快,有它的文化背景,有它的文化力量在做支撑。浙商的文化力量体现在哪里?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浙商。我们浙商就是敢想,因为思想活跃了经济才会活跃,思想创新了经济才能创新,思想发展了经济才会发展。二是合作浙商。浙商原来是很不团结的,合作意识很差。那是因为最早时候浙商是个体起家,所以他们只管自己不管别人,存在不少“过河拆桥”“窝里斗”的现象。现在不一样了,温州商人这些年有一个响亮的口号:抱团打天下。为什么?因为现在的浙商都想做大做强。怎么办?就是要跟比自己更强的人合作。浙商发展壮大的原因就是愿意跟有本事的人去合作,而不是跟比自己本事差的人去合作,当然也不是政府搞的那些“拉郎配”“捆绑式”的合作。所以说这叫做合作浙商,抱团取暖,与强手合作,这是一种文化进步。三是责任浙商。现在浙江流行一句话,叫做“企业家的力量在于责任和担当”。浙商是勇担责任,敢于担当的。正是这种浙商文化的千年传承、不断发展,才使浙商在最终冲刺的时候,一定是第一的。

浙商的文化坚守

周成建:不断地去创新,不断地去适应市场的需求,这就是广大浙商的坚守。但是这种坚守不能是盲目的。现在的市场每天都在变化,在不断发生变化并且还会发生更多变化的情况下,最重要的坚守和坚持不是原地不动,不是硬撑硬扛,和市场对着干,而是去创造,去创新,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只有不断进取,不断创造,我们浙商才能不断成长。

辜胜阻(民建中央副主席):关于浙商文化的坚守,可以有以下三点:一是守诚。这也是所有经商的人都应该做到的。经商办企业缺乏诚恳、诚实,靠欺骗欺诈,靠一些歪门邪道,可能一时得逞,但绝不会长久。二是守信。就是坚守信用和信誉。比如说温州的民间借贷,过去多年一直大都是口头承诺,不打字据借条,不讲利息,凭的什么?是信誉,是品德,凭的是人熟和相互之间的了解。自从出现了民间借贷的信用危机之后,其负面影响很大,人们很受伤。现在,这种“亲缘温州”“熟人温州”也在发生变化,正在逐步向“规则温州”转变。随着国家在温州进行金融综合改革试验的启动,民间资本有了一个合理的平台,民间资本的流动也就更为秩序,更为规范,守信也会进一步规范化、秩序化。三是守业。坚守自己的主业也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文化。

田宁:守信、守诚、守业也好,坚守道德底线、法律底线也好,我认为不管是传统产业还是高新产业,最重要的是坚守市场经济精神。市场经济精神就是适应、进取、创造。浙商大都是草根出身,他们成功的原因就是坚守,坚守自己的传统主业,坚守自己的梦想。不过这种坚守不是抱残守缺,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在坚守中不断创新,不断创造;企业不断升级,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更新换代。对有发展前景的传统产业,需要坚守,需要牢牢坚守,不能这山看着那山高。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范文第2篇

作者简介:

陈亚玲(1977-),女,湖南郴州人,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高等工程教育。

摘 要:

作为一种文化组织,大学与文化相生相融、相得益彰,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与生俱来的职责。以2011年主席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十七届六中全会为契机,整个社会对文化建设以及大学在文化建设中的责任和使命的关注迅速升温。在第二届创新中国论坛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当代大学的新使命、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当代大学实践新使命的内涵与要求、困惑与阻力、方向与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关键词:大学新使命;文化自觉;文化传承;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2)02-0026-05

一、“文化传承与创新:大学

新使命”的时代意义

随着学者们对大学作为文化组织属性的认识,以及文化因素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社会竞争中的价值日益凸显,高等教育学界早在多年前就有要将“引领文化”、“守望社会良知”作为大学第四职能的学术讨论。因此,不少与会专家首先对本次会议主题“大学新使命: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新”提出了质疑。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老先生就明确提出: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个使命不仅仅是现在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应该是大学应有的使命和永恒的使命。然而,正如北京理工大学庞海芍指出的:将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大学的第四功能,它肯定不是新的,因为文化传承实际上已经蕴含在育人和社会服务工作中。但是学者需要研究的是,为什么在20世纪,我们会提出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它的意义何在?庞教授的这一问题关怀正是此次论坛召开的背景和动力,也是代表们集中的热议话题。

代表们对大学承担这一新使命的时代背景的分析可以用两个“相背离”来概括。一是时下社会上发生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价值观扭曲等事件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背离。楼宇烈老先生引用了《中国经济在增长,文化认同感却在消失》、《走向世界,中国人不能迷失自我》、《崛起的中国面临身份危机》、《警惕“铜臭味”污染中国社会》等大量的外媒报道,呼吁要警惕我们的社会变成经济机器,人成为经济动物,并指出文化建设的重点应当是国民整体素质的养成和提升。二是大学时下的功利化和庸俗化与其文化担当的使命相背离。论坛主席李政道先生在大会的书面致辞中说:当前国家正在强调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大学延续着一个民族的道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根脉,此刻更应该走在前面、勇于担当。然而让他深感担忧的是,目前却出现了一些高校盲目求大、单纯求快的现象。因此展开一场对大学使命再认识、再深化的讨论非常必要。

在当代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激励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升综合竞争实力越来越重要的时代背景下,大学作为文化重镇,直面中国文化现状,进行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中国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郭传杰认为一方面可以使大学回归大学的本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成为培育杰出人才的基地,反省自我,清源正本,以先进的大学文化为自身定位引领发展;另一方面在当今这个处于深刻质变的时代,大学作为人类文化的守望者、创造者和引领者之一,应以足够的坚持和敏感,唤起社会深刻的文化自觉,以优秀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为基础,构建当代文化的价值体系,最终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民族的伟大复兴铺就厚实的文化底蕴。

二、当代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特质

文化传承与创新一直是我国学界讨论的话题。中国社科院张建军研究员认为,我国关于大学与国学研究院经历了两次大讨论,而这两次大讨论的本质都是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认识和再认识。一次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严复、梁启超、胡适、王国维等大学者对中学与西学体与用的争论,并以清华国学院的成立告一段落,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儒学的回潮、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引起的中西文化争论及当下的国学热。《科学时报》社社长陈鹏也指出,如何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行文化的再造与创新,已经成为这个社会和有责任的中国人很久以来思考的问题,并在许多的场合发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见。

我国学人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持续思考与20世纪的两次大讨论,正说明文化具有发展性和时代性。那么,在当下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特定内涵是什么呢?对此,专家们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比如,楼宇烈老先生提出,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在中国这样一个环境,我们虽然讲的是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但更应当注重和强调的是对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为民族文化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紧密相关。北京大学章启群教授则旗帜鲜明地提出,现在的很多社会问题,其根源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源于思想问题,而思想的问题在于缺失思想。因此,当下中国需要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沂研究员认为,我们现实社会中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信仰的失落,重建信仰是重新建构我们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方向和最根本的途径。北京大学韩水法教授则从语言承载着思想和文化的视角,提出汉语要成为一种学术语言,传统文化需要进行创新。

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无疑是当下文化传承与创新议题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专家们关注的核心。秦伯益院士通过对比中国历史上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指出不发展文化盛世是不能实现和持久的。他认为我国对GDP的追求让我们付出了很多代价,造成了各种社会矛盾。一部科技兴衰的历史反映着民主进程史,中国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科技创新(主要是原始创新),为此必须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南京理工大学刘魁教授则借鉴社会学的自反性现代化理论,指出科技创新对人类社会发展来说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在进行科技创新时,需要将之与文化创新和价值观创新有机融合在一起,关注创新行为的伦理指向,从而提高科技创新的品质,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和谐创新。

围绕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两个令我们深思的话题。一个是张建军研究员提出的,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国学讨论相比,当前的国学热我们是在弘扬、而不是研究,缺乏一种反思的精神。我们现在要警惕盲目的乐观和膨胀的文化自信,同时还要注意文化中心主义的重新抬头。另一个话题则是由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提出的,即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否支持创新、包容创新。他举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例:以色列总统曾对他说起自己小时候妈妈每天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你今天有任何问题挑战你的老师了吗?”而他自己每天问孩子的问题则是:“今天你听老师的话了吗?”由此,他认为中国需要另一种形式的文化革新,使年轻人里面有一批能够在十年、二十年以后坚守自己的信仰和信念,不为社会世俗的观念所动的人。

三、当代大学实践新使命的内涵与要求

高等教育哲学家约翰・S・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指出:“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它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换言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1]蔡元培校长也有句名言:“大学者,高深学问者也。”中外教育家的论述都界定了大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机构,文化是其存续的内在规定。而我国大学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不是沦为政治的工具,就是甘做经济的附庸,失去了文化身份的自觉。对此,陈鹏先生的提醒振聋发聩:如何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实现大学精神的重塑,并最终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跨越和学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中国大学必须面对、求答并解决的重大时代问题。

New Missions of Universities: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A Summary of the Second China's Innovation Forum

Chen Yal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94)

Abstract: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文化; 传承创新; 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2-0017-04

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人类的历史是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高等教育则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等教育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它既是历史文化的传递活动,又是历史文化的创新活动,它既执行文化的社会遗传功能,又执行文化的时代变革功能。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沿阵地,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一、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和现代大学的历史使命

1.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1]高校是培育新知识、孕育新思想、产生新观念的摇篮和理论创新的重要阵地,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高校应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加强对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理论研究,为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主动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需要,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切实发挥思想引领作用。高校通过文化传承创新,可以加快培养更多高层次、高质量的文化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此同时,高校要切实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推出更多具有世界影响、代表国家标准、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文化成果,为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2.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是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社会进步的根本。中国百年沧桑的历史事实证明,中国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其在保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建设现代新文化方面,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2]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神圣使命,已是社会各界的共识,也是党和国家对高校的新要求和新期待。大学文化软实力就是大学的竞争力,高校通过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充分发挥高校文化的育人功能,培养更多受大学文化熏陶、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的高质量人才,使培养出来的青年大学生不仅有智商而且要有智慧,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增强高校竞争力。

3.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实践

创建现代大学文化,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大学精神中,结合学校历史和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举措,也是一项紧迫的工作任务,而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沿阵地,不仅在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是各种新思想和新文化产生的摇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重要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目标在本质上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4]高校通过文化传承创新,将传承、创新和交流统一起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培育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高校文化有机结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师生的思想,帮助师生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青年大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力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牢扎根于师生心灵深处。

4.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是提升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旨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战略命题,也是我党一贯重视文化建设的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下的延续和发展。高等教育是社会文明的载体、科学发展的动力、社会和谐的基础,传承文化、创新文化、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是其主要职责和使命之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高等教育责无旁贷。[5]高校文化建设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才成长的摇篮和传承文化创新的薪火,高校在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是不断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阵地,文化传承是高校的一个基本职能,创新文化精神是高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高校通过培养突出人才、传承优秀文化和创新文化精神进一步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国际竞争力。

二、推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必须树立四种意识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6]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必须牢固树立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信意识、文化自强意识和文化自醒意识。哲学上形容意识是思维主体对信息进行处理后的产物,没有思维主体及思维活动就不可能产生意识。高校校园文化传承作为时展的一种产物,具有鲜明的意识性和时代性。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所树立的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信意识、文化自强意识和文化自醒意识具有紧密的联系。文化自醒意识是对高校文化传承重要性的一种警醒,能够自觉的面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的压力和挑战,从而坚定高校文化发展的特质和方向,遵循其发展的规律,形成具有独具特色的高校文化发展理念。文化自醒意识和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是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前提,要将其升华到一定的境界和效果就必须不断推进高校文化的前进,而前进的动力则源自于文化自信意识的支撑,文化自信意识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持。“进则后而稳,退则理而深”,高校文化涵养的丰润升华,文化理论体系的塑形转化必将带动文化自强意识的不断演进,从而促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更加深入发展。

1.文化自觉意识

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觉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对文明进步的强烈向往和不懈追求,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从哲学角度考虑,文化自觉意识培养要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要具体到我国文化建设的国情的认识上来,要发现优势,也要发现劣势和缺陷。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要有强烈的文化使命感,深刻认知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和作用,自觉地承担起传承、创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责任以培养具有坚定政治信仰、厚重人文精神、广博专业素质、崇高道德情怀的复合型人才为己任,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有效发挥高校文化的育人功能。

2.文化自信意识

文化自信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意识的培养的对象不是部分或者局部人,而是整个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形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已经形成,这就为文化自信意识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世界形势瞬息万变,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充斥在高校的每个角落,要求我们以更加理性、科学的态度去审视、去研判。面对当前新的形势,高校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既要正确看待自己的先进文化,并将自己的先进文化进行宣扬和推广,也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兼容并蓄。

3.文化自强意识

随着社会形态的多元化发展,文化影响力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集体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而且逐渐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某一层面看,文化力的强弱也反映了一个整体的多方面因素。文化自强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表现,是秉承文化兼收并蓄传统的历史使命,是文化发展壮大的客观要求,是凝聚人心,增强团结的有力保障。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文化自强的必要方式和有效途径,通过高校文化建设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可以不断加强对学生文化自强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坚定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意识,从而对于弘扬优秀文化精神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4.文化自醒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要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阶段,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文化是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发展中不断创造、总结、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何种文化,其本质性的、深刻的内涵是哲学,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生存思想与方法的各方面体现。目前,我国正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培育和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表现出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这种需求出现多层次、多方位、多品种的现象。高校文化是经过长时期的积累和沉淀孕育形成的,是不断发展的文化,是社会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高校文化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文化自醒,与时代相适应,与社会相融合,与实际相匹配。

三、推进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途径探析

1.增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自觉意识,切实提高新媒体信息素养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我们进入了以网络为平台,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新媒体时代,也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开辟了媒体传播途径。目前以Web2.0、P2P、SNS、微博客等网络新技术应用为基础的新媒体资源丰富、信息传播迅捷,日益成为广大高校师生学习和交流的新平台;[7]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各种不良信息也通过新媒体混杂而入,一些低级、媚俗的信息、图片和视频以及国内外大肆向青年学生传播国家、民族的仇恨思想,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在没有过滤的情况下,就直接传播到青年大学生当中,这就必将在青年大学生对民族认同感和道德品质的形成造成不良的影响。要实现高校文化传承的创新,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就要正确认识新媒体技术对不良信息的无障碍传播,分析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切实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自觉意识,在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文化交流和传播时,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基本的行为规范,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传入,培养独立思考的判断能力,以形成良好的媒介素养。

2.增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自信意识,全面彰显传统文化魅力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文化交流活跃,文化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根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表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怀,“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道德境界,“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理想追求。这些精神追求都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之一,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高校要积极主动地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各项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为培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科学技术能力的文化人才作贡献。文化的广泛交流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文化的多元化和文化的相互交融充满着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我们要着力提高高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高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养成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国外优秀文化的自觉性。同时高校还应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强化对全体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他国文化,使他们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树立爱国主义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彰显传统文化魅力,增强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自信意识是一个系统的、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现实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和各个层面来充分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文化建设领域所实现的新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同时,高校还需要发挥其文化交流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当代中国文化标志性事物的研究和宣传,以中国的价值自信支撑文化自信,在文化交流争锋中凸显文化自信,从而彰显传统文化永久的魅力和勃勃的生机。

3.增强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自强意识,努力强化四个高度认同

2009年8月25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察时强调:“要深入宣传新疆的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的历史,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8]“四个认同”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具体体现。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担负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他们对“四个认同”的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对大学生开展“四个认同”教育过程,是统一思想、改造思想的完整过程,对每一个大学生而言,是知行一致的要求。任何民族的繁荣、任何国家的富强,都离不开爱国主义的巨大力量,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凝聚人民的重要精神纽带和鼓舞人们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9]在新的历史时期,增强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自强意识,就是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要坚持传承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增强认同感,使青年大学生自觉将文化传承创新内化为他们成长成才的动力源泉;就是要教育广大青年大学生勇于发扬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通过引入加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的教育,引起他们的思想共鸣,以高度的文化认同增强文化传承创新的自强意识;就是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重点教育、激发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帮助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刻苦钻研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自由发展,从而实现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

4.增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自醒意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文化自醒是文化自觉的前提,增强文化传承创新的自醒意识,重点在于发挥大学校园的文化育人功能。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在大学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事业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又在集成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社会文化事业中承担着重要使命[10]。校园文化在育人过程中具有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效果,对于活跃校园氛围,实现文化有效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处于当前国民教育的高端层面,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伴随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高校已逐渐从社会边缘走向了中心,与社会的交流范围越来越广,交流层次越来越深入,高校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突出,而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自醒意识逐步深入。

教书育人是高校的首要任务,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还包括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人格魅力的提升,在育人的过程中,注重育人理念的提炼、育人内容的设计、育人载体的优化,将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的融合,使学生在对校园文化认同的同时能够形成自我认同,并将其转化为自觉追求,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可以更好的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增强文化传承的自醒意识,就是要在高校文化传播过程中,积极弘扬正气,抵制歪风邪气,使高校文化传承创新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用,打造文化传播育人环境,突出文化传承本质理念,在文化自醒意识中实现校园文化在育人功能上的有效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赵 君,肖 祥.制度创新:广西文化力提升的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家,2011(07):155-157.

[2] 曹国永.文化传承与创新:大学的责任与使命[J].高校理论战线,2011(03):39-41.

[3] 何慧星.大学文化的当代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12(01):20-22.

[4] 陆 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多元文化的整合功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05):8-11.

[5] 冯 刚.加强高校文化建设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J].湖南社会科学,2011(5):192-194.

[6]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4(01).

[7] 张 瑞,邱 杰.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辅导员执行力提升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26-128.

[8] 邱 杰.基于“四个认同”教育视角的辅导员能力结构优化对策[J].高教论坛,20110(6):17-19.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等教育;文化传承;创新;高校

一、背景――高校为何要传承文化?

社会要健康发展,除了经济力量的推动之外,还必须要有其他的力量,尤其是文化力量。孔子曾说要“富而后教”,这是因为他看到单靠经济的发展一个社会不必然幸福和进步,反而还会有危机。社会的下沉源于文化无力,即所谓的“礼崩乐坏”,或者虽然有着表面的礼乐形式,但内心却无法认同,只能作虚假的应酬。霍韬晦先生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并非由其生理、种族、肤色、血缘界定,而是由其文化界定。民族亦然,一个民族能够不死,所谓‘存亡国,继绝世’靠的绝对是其文化的力量”。中国人如果看自己的文化,不能仅停留在“入境问禁,入乡随俗”的层面上,更要深入“人的性情”,把文化立根于生命,这才能看到文化之源、文化生长的根据地。文化若外在于人,则这个文化必然会失去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同志在耶鲁大学的演讲中也对民族文化作了阐述:“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往往沉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可见,“文化”,尤其是深植于一个民族人民性情、生命中的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社会的进步和一个民族的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内涵――高校应传承何种文化?

“文化”有着自身独特的特征,它不能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的,它需要传承。文化的传承,简要来说就是教育者对文化的传授和受教育者对文化的继承。文化学上,指老一代人向新一代人传授文化和新一代人从上一代人身上接受文化传承的过程;社会学上,称之为社会化过程;教育学上,则体现为教育过程。尽管不同国家、民族、阶级在不同时期都会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教育思想,但是,文化的代代相传则是一切教育的基本要义,在古代,教育是两代人直接的口手相授、言传身教;随着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渐渐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它也从此担任起了文化传承的主要角色。而其中,作为高深文化中心和高级文化人才荟萃之地的高校,其在文化传承功能上的体现尤为明显。那么高校究竟应当传承一种怎样的文化呢?笔者认为,从历史角度来看,它们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有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它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对现实社会仍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化特质或文化模式。对于我国而言,它就是以孔子儒学及其“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为核心,以崇尚自然、无为而治的道家文化和以提倡出世、精神修炼的佛教文化为补充的中华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是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也是最能体现中西方文化基本差异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广泛地渗入在政治、伦理、礼仪、习俗、以及教育、哲学等在内的社会各个方面,并最终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色;同时,由于儒家是一种道德伦理型的文化,因此这种文化的实质就是教育性的,儒家的教育可以说就是这种教育性文化的载体。道家文化,虽然在历史上曾经势过儒家,但学界普遍认为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家文化总体上属于隐逸文化:以崇尚消极恬静的人生哲学,以自然无为之道为其学说核心,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提倡“贵柔”、“知足”、“无功”、“无名”等品德。佛教文化在中国初兴于东汉,在隋唐以后被广吸收而成为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宋朝时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完全为中国传统文化所融化,形成了宋明理学,即新儒家学说。佛教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和民间风俗有着深远的影响。

2、西方理念引入后的我国近代文化、教育。20世纪是中国的文化、教育发生革命性变革的世纪,中国的文化在自身的传统土壤中,进行着历史性的重构。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把自己置身于当今的历史潮流中,面向世界,认为“中国教育必须取法西洋”(1917年),并强调学习西洋并不是一味地抄袭,而是学习其教育的真精神:“乃自动的而非他动的,乃启发的而非灌输的,乃实用的而非虚文的,乃社会的而非私人的,乃直观的而非幻想的,乃世俗的而非神圣的,乃全身的而非单独脑部的,乃推理的而非记忆的,乃科学的而非历史的”。主张将“民主”和“科学”的精神引入中国文化,把科学和民主的教育纳入中国的教育当中。其中,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及其在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就是最好的例证,开启了我国近代大学向现代大学转变的历程。

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要创新就必须要有研究、有探索、有思考。教育,对文化的意义不仅仅是单纯的传递和继承,还在于不断地创新。高校,作为一个文化教育组织,是汇集、存储、研究、传播、教化创新社会先进文化的机构,具有社会文化的“集散地”和“提升机”的职能,是社会文化螺旋式发展和传承过程中的一个关节点。i高校传承创新的文化应是流经大学,并在其中得到创新和提升的社会文化,它本质上应当是整个社会文化发展的最新最高成果。那么,中国当代的高校究竟能够通过哪些途径来传承这些文化呢?

三、途径――高校对文化如何进行传承与创新?

作为国家唯一一所艺术设计示范性高职院校,同时又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以“高素质、有创意、懂材料、会制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同时,紧盯上海建设“设计之都”和创意产业产业发展的契机,目前已逐步形成以生产线实训工厂和各类工作室为主体的教学环境。今天的上海工艺美院,一方面有重点地保护、开发创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寻求传统工艺为当代生活服务的途径和方法,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而努力;另一方面,正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直接对接国际一流企业,并用这种新的体制引导教师们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加速改革和转型。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将学院对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的具体途径分为以下三大类:

1、以手工艺研究院为代表的“直接型”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知识传承)

传统的工艺美术,它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统合,常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活化石”。其原因主要在于他它不仅属于艺术品,而且在我们中国人上万年的生活历程中,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还有一部分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存在。在当代以科技文化为主的情势下,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遭遇了许多的困难,如何保护和发展传统的工艺美术已成为当下社会一个重要的课题。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工艺美术研究中心(手工艺艺术研究院)自2010年成立以来,有效集聚了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名师和能工巧匠,开始有重点地保护、开发创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并定期组织进行工艺美术技能的理论研究和工艺传承。民间特艺工作室的成立,是研究院的一大亮点。木雕、银饰、家具等十个工作室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已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尤其在银饰、瓷刻、木雕、砚刻、草编等多个工艺方面制作了一批工艺精、造型好的作品。大型瓷刻作品八十七神仙卷、银饰壶、荷花茶海、木雕葡萄盘、明式案几等体现了一定工艺水平的作品,在校内外展览中得到好评。

自2012年2月起,为更好地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落实学院发展工艺美术职业教育的改革,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的宣传、保护和传承,学院手工艺艺术研究院还启动了工艺大师传承研究班(简称大师班),成为研究院的又一特色。研究班由国家级、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带教传艺”,开展工艺美术传统技艺的学习。研究班的设立,也是美院探索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工艺高端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探索我国艺术类高职教育新途径做出了贡献。2012年12月,“工艺美术大师带徒学艺”项目由杭州五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赵锡祥(萧山花边)、王文瑛(机绣)、嵇锡贵(陶瓷)、陈水琴(手绣)、朱炳仁(铜雕)率先招徒,每人带3名徒弟,力争通过5-8年时间培养出工艺美术行业的高端人才。来自美院大师班的学员油志超和赵一菲最终以第一名和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入选其中,有幸成为国家工艺美术大师陈水琴大师的关门弟子。

工艺美术研究中心主任陆君玖表示:在研究院“不是单纯地讨论工艺美术,而是如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创新与当前工艺美术教学相结合,如何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更好的把工艺美术传承下去”。

研究院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实践这保护、传承传统工艺美术的途径。希望让美院学生在学习现代设计的同时,了解传统工艺美术的技艺特色,培养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从而更好地了解和运用中国文化元素,在艺术设计中体现和展示中国工艺特色。这既有利于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和传播,又对创新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2、以当代工艺美术品创作为代表的“革新型”文化传承与创新(创新理念)

此处要论述的就是一种在继承传统工艺美术基础上的“革新型”传承。它不同于前面所提的“非遗”类项目,在这里,虽然传统工艺美术的影子可见,但创新却是它的要求,只是这种创新不能从零开始,一定要在吸取传统精华元素的前提下,而与时代风貌相结合。

艺术形式和题材内容的创新。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秘书长、高级工艺美术师陆晔认为:现今的一些工艺美术礼品、装饰品,尤其是旅游产品,其设计和销售,创新理念和市场观念是非常落后的。许多产品,或者几十年一个老面孔,或者是定位不准,或者是粗制滥造。如果工艺美术能像服装行业做到的“人要衣妆”一样,礼品要送工艺品,装饰要挂工艺品,收藏要留工艺品,服饰要配工艺品,游玩要带工艺品,形式和内同能做到不断创新,那么我们工艺品的销售就要大翻几番了。

3、以数码艺术学院为代表的“创新型”文化传承与创新(无传统影子,融合世界优秀文化、先进文化)

工艺美院新的专业形态,如今正在颠覆传统的教学版图,重新创新并构建教学空间。基于工作流程的项目任务引领,大师工作室、现代学徒制,都在相当程度上打破了所谓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机械区隔,使彼此卷入复杂的交融和互动之中。工作室教学在课堂与职业情景的交叉地带应运而生,为学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和视界,也极大地拓展了专业建设的空间。校企合作的通路宽广,以工作室为背景的培养模式在四个二级学院的所有专业普遍施行,蔚为大观。下面,让我们以数码艺术学院为例来看:

在全球,艺术与科技高度融合,多学科交叉,使艺术设计领域的专业边界日趋模糊,人才规格的多样化浮出水面。数码艺术学院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文素养、专业认知的依赖途径,以不间断的社会调研结果为参照,糅合行业用人、学生发展和社会建设三方需求,不断摸索、逐步完善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大平台多元多向创新教学体系。企业合作由“点”的布局转向系统集成和“质”的提升,使专业教学对接企业和岗位多元需求,开了校企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新生面。三种形态的工作室更是各有千秋:

“真题项目工作室”完全依照真实项目设置,同步引入企业的能力标准;既是专业教学训练机构,也是教学科研机构。主要功能是把真题项目科学转化为教学项目,同时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仅2011年,采用真题项目的工作室就有:AVID数字影视工作室、天地软件游戏动画工作室、保罗.斯蒂德游戏工作室、摩意空间动画工作室等;完成的项目成果包括:建党90周年献礼片《红军东征》后期特效(部分)、绍兴博物馆大型4D数字动画《越魂》、美国社区网站FACSBOKES全部三转二游戏图形制作、美国动画片《天河》部分镜头制作等。

“虚拟项目工作室”的项目其实也源自真题,不过是在能力分解的基础上,有一个模拟实验的试错机制,由此形成了以2011版教学计划为标志的专业教学执行规范。依照“四步六点教学法”,科学地帮助学生专业岗位能力的有序生成。

2011年末,数码艺术学院三年级学生在未经专门辅导的情况下参加多项国际性专业资质认证,一次通过率超过95%。足以佐证融汇于日常教学的虚拟的项目教学,同样可以达到先进的行业标准。

“特训工作室”是数码艺术学院为高年级学生直接对接特定企业的具体用人要求而建立的。针对数码艺术中小企业居多,技术更新快、岗位差异大的特点,通过校企合作引入具体的专业岗位能力标准,开展定向的特别训练,“特训工作室”通过学院如实介绍企业背景、岗位能力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专业意愿,有学生自主报名加入。2011年,数码艺术学院联系了20家企业合作创建定向特训工作室,最终组建了15个,5家企业因学生报名数量不足被舍弃。

显然在这里,我们看到,传统的工艺美术影子已经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一项融合了先进科学技术、西方理念的专业形态。随着改革的深入,“不惟学历高,但求高标准的价值引领”、“项目包引领,工作室化教学、职业岗位对位的路径选择”、“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心手相连的教学理路”、“在传承中创新的文化自觉”等各种概念层出不穷,而这些,某种意义上正呈现了上海工艺美院一路转型、创新演进的问题意识、理念识别,也在整体上标树了美院示范建设之路的走向和界碑。

总 结

高校,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源泉。传承是基础和前提,创新是动力和生命,两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没有传承,创新就成了“无本之木”;文化传承的动力是创新,离开创新,文化就会失去生命力。发展源于对矛盾的解决,创新来自对时代的回应。高校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不可分割的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所有优秀传统的积淀、凝练和发扬,综合形成的一种精神、一种氛围。不论何种类型的大学,都应当重视之,这样更好地担当起我们的历史使命。

注释:

1.王少安、侯菊英:“推进大学文化传承职能应处理好的三个关系”,《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8月。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林爽,赖佳,李国富,等.大学文化与传统文化创新论[M].齐鲁书社,2007.

[3]王军.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4]塞缪尔・亨廷顿, 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新华出版社,2010.

[5]赵中建.学校文化[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胡显章,曹莉.艺术、科学与创新[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7]杨德广.高等教育学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8]杨移贻.文化传承、选择和创造――略论学校教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功能和地位[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6(8).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文化内涵;商业创新;现代纤维艺术

1 概述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分析

在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矛盾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非物质文化似乎正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中国非物质文化更是如此,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作为非物质文化“存活繁衍”的“土壤”即中国社会在短短的一百年时间里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值得欣慰的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性,然而,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却遇到了种种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

第一,重承用,轻创新。上文提到,非物质文化的社会土壤已经不复存在,要完全恢复其本来面貌是不切实际的,然而,我们在继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却只注重外在形式,不注重其内在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与创新,只得其势而不得其意。最终的结果就是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遇到重重阻碍,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生活等需要。

第二,重保护,轻扬弃。随着改革开放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证其自身文化精髓的同时,有必要去其糟粕,甚至可以抛弃其古老的形式,而赋予其以现代化的文化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该是神秘的、古老的,而应该是大众的,民族的,满足现代人生活的。

第三,重利益,轻文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具有生活品性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号更多时候作为获得经济利益的销售噱头存在,然而,人们对其文化内涵的挖掘与理解可以说少之又少,长此以往,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必将流失。

1.2 “南京云锦”的概述与现状

南京云锦是一种富含传统科技和文化特征的织锦,在几千年的丝绸发展史上,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锦工艺艺术之大成,位于中国三大名锦之首。云锦的名字是以该类丝织物的色彩、花纹绚烂如云霞而来。它始于元朝,盛行于明,流行于清,是当时皇家御用贡品和赏赐礼品,其传承至今的云锦织造工艺,是我国古代纺织技术的活化石;云锦图案艺术及配色规律,集中了我国传统图案的精华;云锦的“妆花”工艺无法以机器代替,其制作方法由师徒口头相传,至今已属罕见,因此,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世纪初,由于连年的战乱与社会的更迭,云锦丝织业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加上后来发动的内战,云锦的生产几乎断绝,到解放前夕全市云锦织造机仅存150台左右,能生产的只有四台而已。新中国成立之后,在政府的保护与恢复中,南京云锦开始逐渐恢复生气,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云锦这一古老的工艺蓬勃发展,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且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特许商品”,2009年9月30中国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近半个世纪以来,南京云锦的科研人员经过努力,把濒临消亡的南京云锦织造工艺逐渐恢复,并搜集整理了云锦图案和画稿,恢复了失传品种“双面锦”、“凹凸锦”、“妆花纱”等,复制了汉代的“素纱禅衣”、宋代“童子戏桃绫”、明代“妆花纱龙袍”等珍贵文物,为云锦的保护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可见,南京云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对于其保护与研究是成功的,然而如何使它们真正成为民族的、大众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非物质文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本文通过南京云锦的传承与发展,来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创新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思路与借鉴。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思路

南京云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份子,我认为,为了其更好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题材内容形式的丰富与扩充,才能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的审美观念以及现代审美的意识;第二,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突破传统形式的束缚,才能体现社会的新要求与新时代的美;第三,产品形式的创新,打破传统服饰、礼品、室内装饰品等的局限,创造面向未来的产品形式;第四,继承传统工艺并引入新技术,才能满足生产与销售需要;第五,加强云锦产业化,将其商业销售摆到与其研究同等重要的位置中,走向世界,只有这样,南京云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真正成为大众的文化,才能生生不息。

如何实现上述五点思路,本文将在下文进行讨论与研究。

2 南京云锦的古今文化内涵

2.1 古代封建制度下的南京云锦

无规矩不成方圆。礼既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又是古代封建皇权的行为规范,其目的就是为了建立等级社会,这深深影响了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南京云锦作为皇家御用之物,与其他封建社会的产物一样,是等级制度的典型代表,帝王自命“天子”,受命于天,驾临人世,统治众生,在服饰上大量采用“龙”的形象,象征皇权。云锦图案中尤以代表“天子”的龙的表现形式最引人注目,同时配以日、月、星辰等传统图案,均具有皇权的象征意象。除皇权以外,各级官员按不同品级其官服图案各有不同,一品至九品所用禽兽图案尊卑不一,藉以辨别官品。除此之外,还有皇帝作为赏赐的赐服,配以特殊的图案。综上可见,传统云锦是社会等级的象征,是区分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工具之一,是封建宗法等级制的物质表现。

云锦还是中国古代吉祥文化的表现,做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其核心主题,即福禄寿喜财,按照题材,可分为人物类、动物类、植物类、文字类、器物组合等等。表现手法有象征、寓意、谐音等等。例如:石榴、葡萄等多子植物,象征多子多孙,生生不息;鸳鸯、并蒂莲(一蒂开双花的荷花)等等寓意夫妻恩爱;玉兰、海棠、牡丹三者的组合谐音“玉堂宝贵”等类似表达方式也在云锦图案中非常普遍。此外,将各种表现方式综合运用的方式也很常见。

最后,云锦与其他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一样,都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哲学观与思维方式的体现。第一,云锦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和谐与圆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云锦图案力求完整、和谐、圆满,不求矛盾、残缺、突兀,图案线条弯曲柔和,图案表达细至微毫,线条生生不息,构图完满,图案取材于自然,体现了中国人拥抱自然、亲和自然的艺术造物法则。第二,云锦与其他服饰色彩的运用一样,体现了中国哲学中的“阴阳五行观”,中国古代色彩制度按照“五行相生”为法则,五行分别对应五种颜色,即金木水火土对应白青黑赤黄,其中“以土为尊”,黄色也在隋代起成为皇帝专用色。第三,南京云锦的手工制作过程也体现了中国人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其部分复杂的制作过程无法分段成具体的步骤,缺少现代文明的逻辑性与数字精确性,更是无法用机器代替,必须靠制作者心眼手的协调一体与艺术直觉来完成。

2.2 新时期南京云锦的新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南京云锦的文化内涵已经发生了更本的改变,在封建社会中,云锦为满足皇家及其皇权统治的需要而存在,在其华丽外表的背后,是无数高超艺人脑力与体力的辛勤劳动与汗水,当封建皇权统治被彻底之后,其华丽的外表以及其封建文化的内涵,已经成为次要方面,而在现代社会中,南京云锦更多的代表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高超的技艺,成为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更是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的风采。此外,南京云锦在与现代文明的对话中,二者相互融合、吸纳,衍生出更多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新风貌,体现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民族气质。

云锦在现代社会中更多地的作为纯观赏性的高级艺术礼品的产品形式出现,通过艺术的高度与工艺的难度上吸引群众;云锦还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诞生出了云锦西服、礼服等等,走入了人民生活之中;作为室内陈设与装饰,如地毯、壁挂、床上用品等等,也是现代云锦的发展方向之一。

3 南京云锦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创新

3.1 南京云锦文化内涵与品牌化

品牌化的根本是创造差别使自己与众不同。所谓品牌,也就是产品的牌子。它是企业给自己的产品规定的商业名称,通常由文字、标记、符号、图案和颜色等要素或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用作一个企业产品或产品系列的标志,以便同竞争者的产品相区别。品牌化其实是对某一类或一系列产品的认知标准化、宣传标准化。以达到市场突出和市场区别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发展方式就是通过商业化运作促进其发展。为此云锦南京云锦必须加强品牌化意识,制定品牌战略,通过深度挖掘云锦艺术的文化内涵,创造出更加具有竞争力的销售品牌,这样才有利于云锦文化深入人心,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云锦的发展以及云锦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创新。其中品牌文化是品牌化的核心内容,而南京云锦其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使得品牌文化成为其市场竞争的重点,为此,要充分利用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优势,把握民族传统与时尚潮流的关系,将现代文化理念应用到其品牌文化中,打造全新的文化品牌,同时营造出符合其品牌文化的销售氛围与经营文化。

3.2 云锦文化内涵与文化设计

传统文化也需要设计,为了使云锦文化内涵得到更好地表达与传承,同时又符合现代人对于流行化与个性化的审美生活需求,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其图案题材等等进行再设计,提高综合设计水平。从艺术的角度讲,可以从色彩、构图、肌理方面借鉴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运用多种手法进行创新设计,给云锦产品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和艺术效果;从科技角度讲,借鉴例如人体工程学、色彩心理学等现代科学原理与手段,全面改良产品的外形、色彩、面料等等,使其功能性更强,同时引进新的科技,一方面扩大使用人群,另一方面更好的展现云锦的文化内涵,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3.3 南京云锦的商业创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使得类似南京云锦已经初步产业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进一步传承与发展,仅仅靠部分政府部门或部分人的研究与保护是不可行的,必须打造其特有的文化艺术品牌,并且对其商业运作予以创新,融入特色消费品市场,通过竞争博得更多人的关注,进而有利于其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创新:

1)将南京云锦定位于奢侈品市场。南京云锦在元明清一直是皇室御用的高档生活用品,凭借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精美的工艺,复杂的制作过程,完全可以发展成为中国独特的奢侈品品牌而在世界范围内大放异彩。

2)大力发展南京云锦“网络营销”。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贸易沟通只需要网络即可达成,南京云锦的销售也是如此。

3)建设以“云锦文化”为主题的各种公共空间,例如酒店、商场、公园、游乐场、广场、步行街等,真正让人们切实感受到云锦文化,在视觉的冲击与心灵的震撼下,让云锦文化得以普及,从而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去。

3.4 南京云锦与现代纤维艺术的融合

纤维艺术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它使用天然纤维、人工纤维、化学纤维、有机合成纤维,通过各种技法构成软体或者综合材料构成体。现代纤维艺术是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门类之一。说它古老,是因为它源于传统纤维艺术,中国的传统纤维艺术尤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南京云锦正是这其中的一部分。

在古代中国,云锦大多作为一种服饰文化而出现,随着现代纤维艺术的诞生与发展,我认为,南京云锦可由单一的创作思路向多元化复合型模式发展,结合周围生态环境、建筑空间等等,运用现代设计思想和审美理念,配合以现代装饰手法,如声光科技等等,创造出具有现代文化的云锦艺术品。这种传统文化技艺与造型的蜕变,也是文化内涵的蜕变,必须始终贯穿云锦艺术制作的全过程,融入现代结构与材料,将旧有的观念转化为全然不同的造型、构图及表达方式的现念。例如,借鉴西方纤维艺术的创新经验,打破平面式的纤维艺术范畴,创造云锦造型艺术的“软雕塑”;将云锦艺术移植到现代建筑环境中,演绎为一种独特的室内装饰风格,这也符合西方纤维艺术与建筑环境和谐共存的学术思潮;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引入云锦文化,将云锦艺术部分系统化、程序化,使得云锦艺术文化更加普及。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挖掘、开创新的文化内涵,只有引导南京云锦艺术与生活环境的同化并将纤维艺术与环境意识同高科技手段结合起来,才能使其更加贴近现代生活,才能保持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4 结语

南京云锦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他们灿若云霞,华贵美丽,传承着古老的华夏文明,走到今天进入了21世纪日新月异的时代。通过对南京云锦其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创新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其得天独厚的先天发展优势,国家政府以及部分群体个人也大力保护与宣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此同时,我们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现代文明,以及现代人生活方式相结合,创造出符合现代人审美与消费观念。我相信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能凭借其深厚文化底蕴的优势,发挥其璀璨的光芒,开拓出一片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王宝林.南京云锦的文化内涵[J].学海,2003(02).

[2]阙碧芬.南京云锦设计口诀的探讨与其创新应用[J].东华大学学报,2004(04).

[3]“云锦织造”今何在・[N].邯郸日报,2010619.

[4]南京云锦保护的30年坎坷沉浮[N].中国文化报,201141.

[5]任!.南京云锦的历史进程及文化内涵[D].南京师范大学.

[6]周雷.南京云锦营销环境分析与价值开发建议[D].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7]耿红路.南京云锦产业化模式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8]郭晓燕.传统云锦工艺的现状分析和设计开发[D].江南大学.

[9]许慧宏.论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D].福建农林大学.[10]周海燕.论南京云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D].东南大学.[11]闵光辉.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化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12]卞戎戎.云锦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D].南京艺术学院.

[13]徐仲杰.南京云锦史[M].江苏科技出版社.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和谐理念 继承创新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许多具有精神价值的古代文化,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形成了我们民族的风骨和气度,培育了我们民族的品格和精神,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传统文化中这些积极因素的长期熏染,代代承传,使我们民族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理想人格、伦理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渐趋认同,并成为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一、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

1.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传统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表现出的“天人和一”及“有情宇宙观”,有助于恢复生态平衡,治理环境污染,解决资源贫乏,预防疾病肆虐等。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热爱大自然, 并依照自然规律去改造自然, 张载“天地之塞,吾其体; 天地之帅, 吾其性, 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 意在说明人与宇宙万物浑然为一体, 与上下天地同流。曾子曰:“树木以时伐焉, 禽兽以时杀焉。”孔子说:“开蛰不杀天道也, 方长不折则如也, 恕当仁也。”这些言语中, 都存在着对动植物生命的珍惜, 不随意杀生的时禁及儒家主要道德观念“孝、恕、仁、天道”紧密相连的趋向。

2.平衡人与社会的冲突与对立。传统文化中的“忠恕之道”及“贵和尚中”观, 在对待人与社会关系中表现出的“人伦秩序”、“以和为贵”、“推己及人”等观念, 对于化解社会危机, 协调人际关系, 消融个体与群体的矛盾斗争, 整治腐败, 提高人文素质等具有深远的意义。孔子言:“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这种“忠恕之道”、“推己及人”的处事原则, 对于正确处理当前社会中己于人、我与群的关系问题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今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讲竞争, 如果能将这种“忠恕、中和”观的整体性、和谐性融入其中, 做到“竞中有和, 和中有竞”就会避免因过分强调任何一方而导致的负面效应, 从而既能让人们团结起来, 又能够“各得其分”, 做到“和而不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协调人与自身的矛盾。传统文化历来把追求真、善、美作为人生最高价值的体现, 把道德理性与主体实践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为人的自我完善及个体修养是在实践中得以实现的, 孔子提出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曾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都不同程度上强调了人的内在意念的形成需要反复不断地重温与实践,每天都要用这样的标准和信念来要求自己,规划自己,才能够实现个体的不断完善。面对时代经济大潮, 一些人的物欲开始极度膨胀, 理性的思索被感性的浮躁所取代, 有的人变得更加暴躁、粗俗、颓废、冷漠, 当人们在极度的压力和失望下, 便开始寻求外在的帮助与温暖,殊不知, 真正的调节剂都潜在于人的内心。我们的先哲早就提出了:“物为人役”, 反对“人为物役”, 即要使物质为人所支配利用, 反对人成为物质的奴隶。孔子曰:“朝闻道, 夕死可矣”、“不患人之不知, 患己之不能”, 孟子曰:“圣人与我同类”、“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些亦在说明, 我们不必在意外在的功利和名誉, 而是关注内在的自主体验, 每个人都可能实现修身养性, 以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变幻莫测的周边世界,理性地判断与选择, 才不至于被现代社会的新挑战与新压力所击垮。

二、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传统文化并不是简单的涵盖过去的存在,它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沿革与筛选,并得到社会认同的观念、思想行为、心态、习惯方式与伦理道德规范。它作为一种人生观念和价值取向,支配和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生活,它蕴含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但传统文化又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对它进行具体分析和科学地解释。

1.传统文化的两面性问题。“传统文化在不同时代呈现不同的主流,但其本身又都有积极与消极的两面作用。积极的一面促进了政治的贤明和经济的发展;消极的一面套上沉重的枷锁,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所以面对传统文化自身和发展的二重性,我们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采用两种不同的择取方法;凡适应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要大胆地认同和继承,以使其古为今用。凡是不适应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要求的,完全无用的应坚决抛弃,部分有用的可进行加工改造,弃其所短、用其所长。两种文化,不同择取,这乃是历史的必然,时代的需要,科学的态度。

2.外来文化借鉴吸收。现代思想文化的建设还必须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文化建设也不例外,但“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不能照搬照用,全盘西化或外化。我们应该有鉴别地吸收外来文化中富有现代活力的观念、思维方式、先进技术与科学管理,并经过融会改造使之变成符合中国国情的“精良武器”。

3.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由于文化具有较为稳定的继承性,它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等密切相关,自觉不自觉地具有排它性。因此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现代信息与市场经济的社会里,闭关锁国,盲目排外不能实现现代化,割断历史丢弃传统同样不能振兴中华。我们的任务是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包括中西文化)的撞击中,去寻求合理的科学的认同与统一,进而去把握最佳均衡点,并以此为基础,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通过对中外文化的批判继承,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文明的、昂扬奋进的中国现代思想文化。

对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是批判的继承,在继承中创新,重在创造性转换。但对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必须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以大历史观来重新认识。毫无疑问,优秀的文化资源一定要继承和保护,无论是文物、历史街区,还是非物质的文化遗存,如艺术、民俗等,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对文化资源的科学评价和正确理解上,依据其不同的审美价值、记忆能力,选择相应的继承方式。概而论之,约有三种“继承”:第一种是完整地保留和保护。完整地保存了城市记忆,反映了城市与历史的某种联系,成为某个历史时期的智慧结晶的文物或街区,就应创造一切条件倾力保护。第二种是合作,即与古人对话。如果把古人的一切文化作品都理解为完美无缺的精品,那是有悖情理和事实的。限于当时的条件和环境,古人的创造可能有瑕疵,他们有可能留下未完成的巨著。第三种是创新,即使其与时代同行。创新不是破坏,而是在科学地继承前人创造的基础上的再创造,是建立在与古人对话交流基础上的与时俱进。只有创新才能形成新的遗产,创新是最高境界的继承。目前,文化创新方兴未艾,任重道远。

[此论文系2006年立项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原崛起与中原文化的关系研究》的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1]杨淳:《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的内涵与现实价值》,《理论观察 》,2003.3。

[2]张应杭、蔡海榕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3]黄俊杰:《传统中华文化与现代价值的激荡》,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4]李晓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7。

[5]邓克敏:《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河南社会科学》, 1998.2。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范文第7篇

摘 要 文章运用了文献综述、内容分析法等方法对牧民体育文化发展历史进程进行了阐述,认为体育文化创新不但要从体育文化特质着手,也要注重文化三个层次的创新,并且进一步探讨了在和谐社会视角下游牧民族草原体育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关键词 游牧民族 体育文化 传承

一、研究目的

优秀传统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在更新,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保存着祖先的基因和特征。作为民族体育文化一部分的游牧民族草原体育文化,更多地体现了游牧民族的礼仪、风俗、艺术、情感表达等文化内涵。在其现代化过程中,面对强势体育文化的传入,如何才能推进游牧民族草原体育文化的发展,怎样才能永葆民族传统文化勃勃生机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游牧民族草原体育文化等相关文献资料。

(二)内容分析法:将非定量的文献材料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并依据这些数据对文献内容做出定量分析,做出和谐社会视角下游牧民族草原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判断和推论。

三、研究结果

(一)牧民体育文化发展历史进程

游牧是我国高原畜牧民族生计的典型方式。从事高原游牧的民族自东向西主要有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是游牧于蒙古高原的众多民族之一,蒙古人从游牧生产、生活中提炼出有益于增长体力和提高技能的项目,即赛马和射箭运动。赛马是蒙古族最古老的马上竞技活动之一,蒙古族赛马一般分赛走马和赛奔马两种,赛走马是指让鞍具齐全并钉有合适马掌的马跑对侧步,比马的速度、耐力、稳健和美观,比赛时,要求骑手有高超的骑术,能够驾驭好马,使其既走得快、稳、美,又不能跑起来。赛奔马比走马赛普遍,参赛的人数也多,少则几十,多则逾百。射箭也是蒙古族狩猎所必需的技能,射箭比赛时男女老幼均可参加。弓箭之式样、重量、长度、拉力都没有多少限制,各取其便。静射即指站立不动拉弓而射,骑射是指选手在特制的跑道上边骑马奔驰边拉弓而射。

牦牛是青藏高原的特产,藏族饲养牦牛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赛牦牛是藏族人民在利用牦牛做生产、运输工具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一项民间体育活动。在喜庆、婚嫁及节日中,赛牦牛活动常常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相传在唐朝初年,青藏高原上已经流行赛牦牛活动。射响箭是高原藏民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一种射箭形式,射响箭藏语为射“碧秀”,碧秀长80厘米,箭竹杆制,头部四侧有小孔,射出后,因空气进入小孔而发出声响,射碧秀流行于自治区,是贡布地区年节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藏族体育文化以固有的形式传承着,但随着掌握这些技能的老人的相继离世,这种文化的传承也正受到冲击。如何抢救、记录这些传统体育活动,成为民族体育工作者现阶段的重点工作之一。

(二)游牧民族草原体育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特殊功能

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各方面素质,其中,身心健康素质是重要内容之一。赛马、射箭等深受各地区广大群众的喜爱,并作为表达情感和健身的手段,有着陶冶参与者自身和愉悦他人的双重功能,而这功能对构建和谐社区产生了特殊的社会价值。

由于赛马和射箭等活动源自大众,源于生活,它的表达方式及内容与国情相一致,与群众传统观念、审美情趣相吻合,这也是游牧民族草原体育文化兴起的重要基础。随着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快乐潇洒并健康长寿已成为当代人追求的目标,而大批离开工作岗位的中、老年人,承受着生理上的变化和心理上的某种失落感,参与赛马、射箭活动作为改变现状的一种有效方式。这一切都有利于营造一种祥和、轻松、欢愉的社会氛围和秩序,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特殊作用。

(三)和谐社会视角下游牧民族草原体育文化继承与创新

文化创新分三个层次,即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底层文化,在文化创新中,表层最容易发生,因为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物质条件关系最为密切,也就是生产力和生活方式一经变革,人们的衣食住行就要随之变化。游牧民族草原体育文化源于游牧民族的高原畜牧生活,当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后游牧民族草原体育文化也随之变化;中层文化的创新速度仅次于表层,随着时代的变迁,游牧民族草原体育文化和异族文化交融的加深,礼仪、风俗、艺术、宗教、法律、制度等也相应地演变;底层文化之所以为底层,是因为它为全民族所共有,是民族文化的核心,所以比较持续稳定。世界上任何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都是继承与创新和谐统一的过程,这是文化和各项具体文化的发展规律,应当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传统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这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它是从这个民族祖先处传承而来的。优秀传统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在更新,又始终保存着祖先的基因和特征。作为民族体育文化一部分的游牧民族草原体育文化,更多地体现了游牧民族的礼仪、风俗、艺术、情感表达等文化内涵,在其现代化过程中,不能一味地顺应“世界一体化”的体育文化发展趋势,追求将其文化的各个层面推向规范化、社会化和国际化;面对强势体育文化的传入,处于弱势的游牧民族草原体育文化不应该、也不可能全面被替代,而应当有选择地吸收其他文化精髓,使之适应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同时,应该看到,文化具有时代性,传统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改造和更新,赋予新的内涵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EB/OL].[2006-06-02].http:///zwgk/2006-06/02/content_297946.htm.

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承范文第8篇

在世界范围内,尤其在发达国家,建筑的实用功能与审美是高度统一的。但长期以来,中国建筑行业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导致行政强势,一定程度上影响和破坏了建筑行业的生态,加上当时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运营状况,行业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受到限制。观念的缺失,造成我国“缺腿”的建筑业态。

20世纪50年代,中国建筑业提出“建筑三原则”,即“实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这个原则在今天看起来,严重违背建筑行业的基本规则,因为它将审美与建筑的本质与功能作为对立的二元来判断和思考,如此便可引出“假使条件不具备,就可以不要审美”的结论。

绘画、雕塑、建筑原是艺术和科学互为支撑的整体。但中国在1952年将建筑学划归工科,造成了此后的一系列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中国的“建筑学”变成了“建筑工程学”。

中国建筑业包含四种业态:房屋建筑业、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作为学术概念,建筑装饰这个概念并不能成立,因为它的存在本身与建筑是“对立”的,认为建筑先行缺失了艺术,后者来替建筑补充艺术。就此含义,我将建筑装饰业称作“逆流而上的中国建筑装饰业”。

问题是,我们的房子盖完后,并没有最终解决房屋与人的行为、人的生活发生良性关系等问题,我们还需要家具、灯具、“软装”(我个人并不认同这个名词)。这就导出我称之为“顺流而下的中国室内装饰业”,室内装饰针对中国建筑业的现状而存在,那是顺理成章的。

改革开放后,建筑行业内的建筑装饰业与室内装饰业发生博弈;从根本上说,这是建设部与轻工部之间的博弈。

二、中西文化传承的本质

搞清楚中西文化传承的本质,是实现室内装饰行业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前提。

首先比较一下中国和西方历史中的“时空”和“文化”。

中华民族的时空坐标是千年文明一脉相承,特征是统一的集权文化;而西方文化的时空坐标指向多国的千年文明传承,其特征是文化多元。大象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史图》将当代国家统一罗列出来,放在历史坐标下比较。我们可以借此很清楚地认识到中西文化时空积累的差异。

中国华夏文明以稳定社会为基础。华夏文明延续两千多年,主要在一个国家内完成,且前后三个阶段相对稳定:秦汉持续400~500年,唐宋延续600~700年,最后是明清。清代中间以1840年为标志分成两段,此后经民国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

西方版图上,罗马帝国及宣称为其继承者的神圣罗马帝国前后延续的时间相当长,从公元前27年延续到相当于中国清代的19世纪初。但罗马帝国及神圣罗马帝国,却是由众多城邦和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及自由城市构成的。

从世界版图看,华夏和罗马是唯一可以堪比的两大文明体系。

华夏文化中稳定的时间段非常长,秦汉稳定的时间达440年,唐宋相对稳定660年,明清相对稳定470年。从世界版图看,中国的统一也至关重要。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建立秦朝,泰晤士版本地图显示,秦代时向西北方向延伸的领域已经形成中华文明与西方交流的通道,到唐宋时,华夏文明达到空前高度,而清帝国则奠定了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神圣罗马帝国由众多小国构成,西方文化长期的动荡社会导致各种风格产生,先后有公元纪年前后的古典风格、公元500~1300年的中世纪风格、1300~1700年的文艺复兴风格、1700~1800年的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以及1800~1900年的古典复兴风格,社会的变动,成为不同风格出现的主要原因。

中西文化观念的形成还因所处环境的差异而不同。华夏文化的主要背景环境是内陆,对土地和自然环境的以来影响到华夏文化的各个层面,其精神特质平和、舒缓、优雅、内敛。罗马帝国以地中海为内海,海洋文明所带来的探索和冒险精神即伴随产生,西方文化的精神特质因此显得极致、细密、张扬、外向,将“人”看作大自然主宰。

两种文化导致的理论与实践也完全不同。华夏文化孕育的农耕文明,以正统、固化、保守和人文的理念著称于世。而西方的文化有发散对立的思想观念,最终导致工业文明出现,反映出变革、开拓、注重科技的总体面貌。

建筑装饰方面,华夏文化以宗法制度作为装饰构建的基础,封建伦理提倡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讲究仁、义、礼、智、信,使得中国的城市规划、建筑乃至其他方面,均以均衡的构图、循规蹈矩的装饰手法占主导地位;像北宋的《营造法式》,其间包含了多年积淀、代代延续形成的定制。中国最初的设计应该说还是非常有创意的,但经过代代规范,基本上成为工匠式的延续。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北京紫禁城的规划、建筑、室内设计只为显示皇权,并非以人的居住为设计主体,其格局是典型的王朝“家天下”的格局。故宫的太和殿,皇帝一生中用不了几次。虽然皇帝夏天常去圆明园,可圆明园已毁于八国联军的炮火,这样一来,我们缺少作为一个人的皇帝的居住环境的实例。遗憾的是,中国现在的建筑理念基本来自故宫。

中国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国人有两种审美理想,其一是“错彩镂金之美”,其二是“出水芙蓉之美”。前者体现宫廷装饰源流,后者体现民间装饰源流,这是中国室内装饰的基本物质表象和精神内涵。故宫太和殿的宝座可谓“错彩镂金之美”的典型,而民间文人的社会实践和居家环境,则可以作为室内装饰设计“出水芙蓉之美”的诠释。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李渔曾说:“土木之事,最忌奢靡,匪特庶民之家,当崇俭朴,即王公大人,亦当以此为尚。盖居室之制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凡人止好富丽者,非好富丽,因其不能创意标新,舍富丽尤所见长,只得以此塞责。”宫廷装饰讲究华贵、富丽、雍容、繁缛,民间装饰讲究简洁、宁静、清秀、自然。但今天中国室内装饰的主流观念显然来自于宫廷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是超越宗教的哲学体系,这对中国设计来说也影响至大。在春秋战国,有诸子百家,其中道、儒、墨、法四家影响最大。道家讲“顺乎自然”,儒家讲“三纲五常”,墨家讲“一义兼爱”,法家讲“依法治国”。但遗憾的是,此后秦焚书坑儒,汉代在“独尊儒术”的同时又“罢黜百家”,儒家独占统治地位,道儒墨法四家的文化并没有完全传承下来。虽然经历了1919年“”和1966年到1976年的“”的冲击,但儒家纲常体系还是对我们的设计理念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西方文化中,宗教因素极具影响力,以最有影响的基督教而言,以君士坦丁堡为代表的东正教、以梵蒂冈为代表的保守的天主教以及以马丁・路德为代表的新教等教派教义不尽相同,多元共存,并且都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熟悉的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建制是中国人顶礼膜拜的西方教堂奢华版本,被奉为所谓西方风格的典范样式。其实,在西方,类似芬兰赫尔辛基路德教大教堂那样的基督教新教教堂所展现的朴素面貌也同时存在,只不过在今天的中国人看来,那样有点寒酸的设计不能登大雅之堂罢了。

三、室内装饰行业的创新

要实现我国室内装饰行业的创新,首先要冲破单线传承的围城。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实际上是多元综合的思想体系,这应该成为我们传承的基础,而不是局限于儒家纲常礼教与等级制度等糟粕。

室内装饰行业的创新关键是观念转型。我们应一反过去对宫廷装饰风格的一味追崇,将民间装饰源流发扬光大。宫廷装饰源流是影响华夏文化现代观念形成的障碍,其糟粕应该彻底被抛弃。

要实现我国室内装饰行业的创新,我们还要立足下游产业资源整合。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大的从农耕文明跨越工业文明进入生态文明文化形态的社会,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观念存在现代转型问题。由于我们在本质上缺少对工业文明的继承,直接导致了狭隘的专业观。因此,我们要借鉴国际优秀案例,努力实现中西文化精华的融会创新。

室内装饰要基于环境观念,具体来说,就是立足下游产业的资源整合。室内设计还需要与工业设计联姻,以生活方式的变革来引导我们的设计。在这方面,瑞典的宜家做得很好。

宜家在欧洲的定位并非高端,但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初,以俨然高端品牌的姿态吸引国人趋之若鹜。实际上,宜家的理念就是整体设计。从室内空间、室内装修一直到室内陈设,三者合为一体,综合设计,综合考虑,综合营销。反观现在中国其他卖场,90%以上还在延续以前的单线作业方式。所以,接下来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中西文化精华融为一体,以实现今天真正的创新。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回归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本质,要将道、儒、墨、法四大家结合起来,按照现代观念解读“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才有可能在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创新。

中华民族在原始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产生了“环境选择”的学问――风水学。风水学注重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实际上就是中国传统的环境设计观。在风水学中,自然要素与人的行为结合成一种“以天合天”的生活方式,这样的模式在现代人文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环境心理学的相关描述中可见形迹。

工业文明导致生活变革。1900年,西方工业国家的一般国民就有能力购买电扇、炊具和暖炉。20世纪初,电灯、抽水马桶、电话和洗衣机等家用设施的机电化与人工控制的环境系统就成为商品住宅的基础条件。然而,这一切首发于西方国家。

我们今天建筑面积约90平米的中小户型住宅空间中,放着按照20世纪西方现代风格标准设计制作的模数33mm家具,尺度普遍偏大,浪费资源,成本也高。我们今天所使用的不少设计参数基本延用西方设计构架,以厨卫空间、装修、产品为例,偏向于大型与高端,没有按照中国的生活方式消化调整。这些设计所提供的生活方式与中国的生活方式有多大差别?我们有没有可能建立符合国情、面向经济适用住宅的30mm家具尺度标准?我们有没有可能重新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产品设计体系?这需要室内设计师与工业设计师的共同努力。要再次达成“天人合一”整体协调的环境,我们有很多路要走。

如果能够发展出既符合当代生活方式,又满足人的行为特点的设计,这种设计就可能面向全行业。仅以厨房为例:如果我们不仅着眼于硬件产品,还能换一种思维方式,从行为模式出发进行设计,那么,橱柜与流理台设计可以转换为餐前操作与储存系统设计;灶具与排烟系统设计可以转换为烹饪操作系统设计;水具与排污系统设计可以转换为餐后存储系统与垃圾清运系统设计……以此为例,我们需要整合其他行业和设计门类,打造全新的设计理念。

创新是个兼容并蓄的过程,即融会人类思想之精粹,为我所用,为今天所用。创新是个积累升华的过程,从主观世界的创造性思维出发,实现客观世界的物质实体转化。当代中国室内装饰从业者,必须融会中西文化精华,才能实现传承创新,这不是某种风格的表面抄袭和膜拜,而是从生活本质入手,去发掘更多尚未被我们发现的传统文化优秀宝藏,从而开创中国室内设计未来新的辉煌。

郑曙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艺术设计分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