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社科名家莫砺锋如何留住文脉的根?
什么是文脉?文脉是息息相通的文化血脉,也是沧海桑田中打造出来的民族发展的根本。文是江苏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脉就是江苏人的生命。
中华文化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许多灿烂的古代文化例如巴比伦文化、古希腊文化、古埃及文化等已经消失。中华文化一直屹立不倒,是因其内容蕴含着生生不息的自我更新的能力,能够像凤凰涅一样不断获得新生。
今天,随着信息时代和全球一体化浪潮的出现,中华传统文化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传统文化?文化是民族生长的烙印,在形成一个民族的众多因素中,地缘、血缘因素等都不如文化来的重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邬书林
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传承文脉应该与时俱进,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把文脉传承推动创新发展自觉注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中去考量。为我们文脉传承和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传承文脉、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
传承文脉要推动创新发展,聚焦经济技术革命进步的领域,利用新的技术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当前新型技术革命性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云技术的应用,使文脉传承的创新吸收古今中外精华,为文脉传承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只有创新成果才能成为文脉的一部分,文化成果只有创新才能作为成果,只有创新才能传承。中华书局总经理、中国出版协会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徐俊
用文脉工程构建时代话语体系
文脉既是文化传承、文化基因,又是文化延展的文化程序。我以为文脉主要在这三个方面:第一是物质的文化遗产;第二是文字记载的古代典籍;第三是隐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精神世界,包括观念、思维、文学艺术和风俗习惯。
将古代典籍整理放在文脉传承与创新背景下,文脉工程为江苏文化历史进行全面整理,是一项基础工程。通过系统梳理江苏的文脉资源,保存江苏集体记忆,从而推进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彰显江苏文化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文脉工程既要对江苏历史文化典籍进行集中整理成卷,又要对江苏文化历史精神做系统提炼和挖掘,凸显江苏文脉的主体。文化传承必须建立当代文化建设,否则不能实现传承意义。
古代文化典籍整理应当实现我们的目标。能够全面把握江苏历史文化资源,构建最能体现江苏文脉丰富性的新的文献体系.能够从时代高度构建最能表达江苏文化系统的话语体系,为研究传承江苏文化确立新的学术标准。
知名作家、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葛亮
东方气质、精神可与西方文化对接
近代性的价值需要放在中国经验中加以检验,反之也是一样,对传统的吸收、消化、反刍而形成一种新的文化过程,对中西方都是互相借鉴的,对当下时代的变动构成一个全球化实验场。这个场包括中国和西方文化相互间的历史。在小的层面,东方以及东方文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作为东方人怎么界定?在当下有一个新的空间,这个空间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
中国美感是一种自我认识,和西方有所不同,东方人是有自己的文化自信的,中国作品具有中国人长期所自知的东方精神。中华名片进入西方人的视野当中,东方气质和精神也可以和西方文化对接,不仅仅在于语言,也是构造民族家国稳定的所在。
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版画系和中国艺术中心主任、教授,全美华人美术教授协会主席丛志远
要自信地把中国文化对外发扬光大
江苏的文化在历史上很能令我们自豪的.在史记里面曾多次提到江苏,从宋元明清以来,很多的名家都来自江苏,在中国艺术史上江苏一直是文化大省,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我们自己有这么好的传统文化、这么深厚的文脉,更应该认真整理、研究和宣鳌
谈到文脉,这几年在西方,例如现代艺术也在整理他们自己的文脉和创作背景。西方没有传统,但是他们要整理传统,西方有识之士同样注重整理西方文脉。我们中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几千年的文脉延绵不绝,我们要把自己的艺术往海外推,要自信地把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对外发扬光大。要积极传承我们的文脉,把中国的艺术推向世界。
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李向民
文化传承本质在创新
创新这个概念,进入经济学,最早是1912年,哈佛大学的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在其《经济发展概论》中首先提出的,用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及其周期。熊彼得把创新定义为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结合。经济增长将越来越依赖创新,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
在当今时代,我们正看到文化创新的作用。文化传承如同火炬接力,文化的火种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奔跑,才能持久传承。在这样的接力中,每一代人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这种努力.其本质就是创新。无论是哲学、文学、科学、艺术,还是其他学科,都是在不断的创新中,留下自己的历史年轮。作为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国,中华文化和文脉,所以能传承到今天,其重要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我们的历史有多悠久,而在于我们一直保持有文化创新的活力。回顾中华文化史,我们一直存有着保守与变革的争论,而这种争议并没有禁锢我们的思想,反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双螺旋结构,通过波浪式的振荡,推动我们的文化走向新的时代高峰。
创新和传承重要的是价值观,艺术和文化作品所承载的品格、理想、担当、爱国主义精神等。文化创新是在文化交流与碰撞中产生的,在传道与问道的过程中,应坚持文化自信,发扬中华美学精神,为人类文化做出持续的贡献。
创新和传承植根于教育,发展于传承。江苏地处大江人海的平原,历来经济富庶,文教昌明,江南才子成为江苏的独特名片。江苏人为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江苏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方面继续勇猛精进,涌现出一批文化大家、精品力作和文化企业瘭团。人才的培养是文化创新生生不息的源泉。
当前人类正进入精神经济时代,文化业态面临重大变革,文化创新的理念和方式也有需要进一步转换。如何实现文化创新,是关乎江苏文脉生生不息的关键,也是从高原走向高峰的关键。文化创新在于低姿态,不懈努力和扎根于生活与大地。
江苏省作协副主席毕飞字
文学的奇迹源于生活
大批80后乃至90后的新锐作家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以及一批老作家经过他们不懈的努力,迎来了他们的第二个春天。赵本夫、范小青、黄蓓佳、周梅森,把江苏的文学带^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新天地。
赵本夫年近七旬,却令人出乎意料地再次完成他的叙革。在新作《天漏邑》里,在坚实的写实主义的基础之上,带上了魔幻现实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多重格调。
范小青新作《桂香街》的创作历程可以借用老话来表达:作品要上去,作家要下去。这里的“下去”,不是走秀,而是作家的内心动态和价值取向,以及作家的自我要求。范小青的叙事策略自《女同志》开始变得厚实而从容,这是脱胎换骨的。有两件事是她做得极为出色的:一是小说的现实感;二是小说的时代性。
黄蓓佳这样一个中国最好的儿童文学作家,对自己依然是不满意的,她在一次会议上说:“我越来越不喜欢把儿童文学作品写得过于儿童,把孩子简单化、脸谱化。”与其说黄蓓佳对自己的写作有愿景,不如说,她对孩子们的成长环境有愿景,对生活自身有愿景。
周梅森睦淳筒皇且桓鍪檎里的作家,他是双栖的。他的一只脚在书房里,另一只脚在寻找大地的脉动。一部《人民的名义》宣告了20版的周梅森满血复活,告诉我们一件事:文学的奇迹从来不能靠文学去创造,只有生活才可以让文学变得不可思议。
刘海粟美术馆艺术委员会专家委员,江苏理工学院兼职教授、刘海粟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刘蟾
艺术家应当有追求、有理想、有担当
我的父亲刘海粟是一个教育家,他一直提倡美术史方面的传承和创新。他虽然不说希望我来继承他的事业,但他看到我绘画的时候,是非常高兴的。
他说,做一个艺术家,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要具备完美的品德,要追求真善美;第二要有理想,有志向;第三要有担当。
走进南艺的校园,能够感受到一种文化教育传承的底蕴。百年南艺,是中国艺术教育开先河者;更应是文化创新的排头兵。教育,不仅是教室里的授课,更是一种文化积淀的熏陶。南艺已经培养出非常多的优秀画家、音乐家,但是这条路还很长,希望南艺在现有的成绩上更上一层楼!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文化传播需要一张脸、一颗心、一个魂
创作有中国气派的文艺作品,首先要有中国文化的自信,这自信来自于深厚博大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独具特色的当代文化。
中国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是创作作品的核心。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中国精神是基于深厚传统文化的改革开放创新精神,是中国人自主自强的独立精神,是中国人的追梦精神。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中华民族精神为理想,必定有底气、有骨气、有正气、有大气。
中国气派作品不仅仅是中国的需要,更是世界的需要。因为它是文化的重要组成。文化传播需要一张脸、一颗心、一个魂。这张脸是中国文化的面貌,这是辨别度很高的脸,在世界潮流中体现中国气派的脸;―颗心指的是包容心、真诚的心、温柔的心;一个魂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国气派是融入在作品中、深入在灵魂中、概化在形象中、体现在人类文化史上的中国自信。―个文艺工作者只有将中国精神融入自己的灵魂,才能再涌入爱国主义的血液,进而激发艺术创造。中国文化最核心、最根本的内容是爱国主义,它体现在人和事,体现在文化中。傅抱石之女,水墨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傅益瑶变古择新才会千年不衰
文化生产力形态主要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大类。文化事业是政府的规定动作,体现社会公平,强调统一性、普惠性;文化产业是企业的自选动作,提倡市场竞争,注重原创性、差异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转化,构成了文化生产力的两个侧面。
文化生产力概念是中国领导层和理论界根据中国社会实践进行创新而形成的理论成果,是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的体现。美国学者约瑟夫・奈用巧实力概念对他自己提出的软实力理论加以修正,而文化生产力理论则是对软硬结合的综合实力作出的科学概括。概念是话语权,概念后面紧跟的往往就是战略部署。为推动我国现阶段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深化对文化生产力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明确文化发展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把握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关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从四个方面彰显文化生产力的作用。在物质符号方面,强调文化建设与历史传承的关系,对可传承、可物化的文化形态进行梳理,以求流传;在精神价值方面,进一步提炼民族精神、塑造国家形象,增强文化认同感与向心力;在行为规范方面,针对一些人文明素质缺失和道德水准下降的问题,从法律、行政和道德等不同层面进行引导;在制度设计方面,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探索有效、可行的文化制度设计。
全面梳理与用好我国传统文化资源。重视我国传统文化资源,建立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元素库,促进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本元素的产品开发和服务贸易;鼓励在文艺创作、影视生产、装帧设计等方面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文化资源;借助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和科技平台进行内容开发,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时尚文化、流行文化相结合,激发全社会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可以传下去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传统文化是指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精神意识的总体表现。如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我国各族人民世代传承,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具有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综合性、地域性的特点;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优秀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核心都是精神文化。
2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作用
一是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广大师生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进一步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得到了发展和弘扬。广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祖国、了解了家乡,激发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国学教育能使广大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增强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二是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素养和文化底蕴。通过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思想政治工作,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素养和文化底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些学校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扎实推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都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反复品味优秀传统艺术的内涵,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进一步提升。还有的一些学校举办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儒雅、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提高文学艺术鉴赏水平的同时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对于提升校园文化文明水平、塑造学生形象乃至提升学校形象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保护、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也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国学教育、道德行为养成教育使民间艺术、民族文化、传统体育、传统文化理念等在校园生根发芽,使大量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可以代代相传、荫泽后人,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使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发扬和光大。
3让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互沟通,形成共识
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头脑,就是要用中华民族积淀几千年的优秀文化熏陶、感染、影响学生,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切实提升校园文化体系的整体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3.1开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也是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要途径。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之中,真正做到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头脑。
3.2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一是积极倡导国学教育,培养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底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加强国学教育对于传承中华文明,提升公民道德水准,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学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学教育活动,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文化品位和底蕴。二是组织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水平。三是扎根文化沃土开展社会实践,培养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挖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3创建学生传统文化社团,丰富学生自我教育载体。
学生社团组织是改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学校应组织指导学生依托传统文化活动项目创建学生社团,不断丰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载体。
3.4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搭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平台。
关键词: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传承;发展
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都应该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随着21世纪地球村概念的不断普及,外国文化逐渐入侵我国本土文化市场,韩流日流的火爆程度甚至超过了我国本土流行音乐文化。如何能够在各种文化充分涌流的现代社会使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成为了传统音乐教育者着重研究的问题。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却因为时代潮流的冲击而黯然失色,新一代年轻人因为媒体的导向,逐渐向外国文化倾斜,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不但受众群体逐渐变少,甚至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灭绝的险境。对于祖辈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教育工作者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将古老的传统文化与新生文化进行适度融合,在增大传统文化的关注度的同时,宣传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应该在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来进行,政府发挥其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适度拨款;学校普及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教育,对年轻人进行兴趣培养,审美熏陶;民间艺术工作者积极宣传,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表演水平;富有极高造诣的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家应出版著作,便于对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爱好者的培养和指导。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而这一过程需要传统音乐教育者的不懈努力。
一、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
(一)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教育现状
传统音乐的传承一方面是民间心口相传的传承,一方面是在教育制度的要求下,以师生关系为前提,规定教材为指导进行的系统教育。就民间传播而言,虽然已有的经验和传统风俗能够为其提供有力指导,贴近传统音乐自然生长环境的授课地点使其更能够汲取传统音乐的精髓,但是民间的传统音乐传承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设备落后,教育系统不完善等缺点。而就教育制度下的传承而言,学生生活在坐落于城市的培训学校,远离自然,原离传统音乐得以孕育而生的生态环境,原离充斥着人文气息的民间艺术家集散地,这使教育制度下的传统音乐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华而不实。如何使教育过程更“接地气”,更原汁原味地体现传统文化来自民间的的特性成为体制下音乐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现代的音乐课堂,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实践出发,以理论为指导,从民间汲取养分,从国外吸收经验,注重传统音乐的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同时又要把经典的,古老的,有高超水平的传统音乐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奉之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教师群体应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涵养,把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带给学生们,开拓其视野,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后备力量。注重在音乐传媒,音乐教育,音乐创作等方面的人为调控。把控信息时代的价值取向,生产适合观众口味的具有传统音乐元素的音乐作品。音乐工作者应该树立高度的民族责任意识,在精心音乐创作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考虑商业利润,更应该在自己的作品中插入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元素,引导歌迷对传统音乐的正确认识。
(二)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教育的大众化普及
目前,仅仅是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才能够接触到一些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教育。但事实上,由于我国的高等艺术院校并未设置完整的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课程,这给对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富有浓厚兴趣的音乐专业学生带来极大的不便。如果能在中国高等音乐教育学院设置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专业或者设置相关的辅修课程,不但能够满足一部分学生的需求,还能吸引更多的音乐专业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进一步培养富有良好音乐专业素养的传统音乐表演艺术者,提高我国传统音乐表演者的整体素质。其次,不仅应该注重对音乐专业学生的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教育,还应该注重对民间传统音乐业余爱好者的教育。国家应成立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文化保护基金,基金应在社会的监督下用于成立非盈利的公益性质的民间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学校,主要面向学校,社区,社会的各个行业和阶层,进行具有专业性保障的,同时也适合整体学员认知水平的免费教育。对于民间已有的专业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组织和团体,组织者应该注重学员从小的教育和兴趣培养。为年轻的表演者提供充足的舞台表演机会,使其在学习阶段就能积累大量的舞台经验。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团体的经营者应该注重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服装舞美等方面的投资,稳健提升其教育水准。
(三)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特色,民族精神的代表。推动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教育可以让国人找到历史归属感,增强民族自信心。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如果推广成为产业文化,其物质利益和文化利益都是丰厚的。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还可以提高世界人民对中国的重视程度,使世界人民加深对中国的了解。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既是历史的积淀和精华,又是新时期可以借鉴,值得探索的文化宝藏。
二、建议
(一)发挥政府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对于一些后继无人,濒临灭绝的中国传统音乐艺术表演艺术种类,国家文化部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一些符合条件的优秀剧种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引起群众的重新关注。同时,国家应该下拨经费,专门用于推进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使一些颇具历史积淀,地域特色,传统风俗的小型的,从事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工作的民间团体得以在观众群体稀少的当下继续正常运转。保证民间艺术工作者的固定收入,有利于为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培养专业人才。
(二)坚持传统教学模式,糅合时代特点
保持传统的口授心传的教学方式,使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能够原汁原味地传承。由于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在本质上的不同,以至于在西方音乐教学体系下培养出来的音乐人才无法领悟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所在。为了避免文化异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保护文化源头,继承传统基因成为中华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重头戏。与西方国家系统科学的音乐教学模式相比,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教学更加注重心口相传的教学方式,这顺承了中国传统音乐从艺工作者千百年来的从艺经验。讲究“师出名门”的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者不但看中艺术手法上的传承,更看重人品格调上的代代延展。
(三)传统音乐表演艺家适当增强理论研究,总结新的教学方法
相比于西方的音乐体系,我国的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缺少完善的理论支撑。已有的研究成果虽然也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例如“借字”方式的旋律发展手法,传统律制的定律风格等等。但是这些研究成果仅仅是研究者个人的经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大面积的普及。我国大多数民间的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开展依旧处在由表演者自身的艺术水平主导的阶段,表演水平良莠不齐,并没有展现出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韵味和精髓,导致新一代年轻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误解和轻视。所以,在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方面已有极高造诣的艺术工作者应积极承担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展工作,总结自身经验,传播先进思想,为民间业余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工作者提供正确的技术引导,精髓点拨。从基层出发,提高我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工作者的整体水平,促进我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领域的振兴。
三、结束语
21世纪,中国国民经济总值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性的金融大国,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在新潮文化不断收获越来越高的关注度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逐渐黯然失色。以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为例,在媒体,舆论都导向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情况下,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可以说是在夹缝中生存,甚至,其中的不少剧种正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境地。如何让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紧跟时代潮流,俘获稳定的颇具规模的观众群体,是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音乐如果能够被好好地传承和发展,就能够大大发挥其传统文化自身的魅力和特性,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目前而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存在教育不到位,政府不重视,媒体忽视,受众群体老化等问题。如果能够引起政府的足够关注;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传媒进行适度的引导;学校设立教授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专门课程,聘请优秀教师或民间艺人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那么,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复兴是指日可待的。
作者:安静 单位:贵州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董维松.关于中国传统音乐及其分类问题[J].中国音乐,1987(2).
[2]樊祖荫.继往开来,团结奋进[J].中国音乐,1994(3).
[3]冯光钰.保护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之我见[J].音乐探索,2003(1).
[4]杨立梅.柯达伊教育体系中传统音乐传统的继承与发展[J].中国音乐,2000(1).
[5]姜夔.一个有战略意义的构想[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1).
[6]李彦.不须“乞灵”自知自重[J].人民音乐,1999(10).
[7]李晓樱.中国大陆新闻教育发展的态势的走向[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8(4).
[8]戴元光,金冠华.传播学通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318.
[9]杨荫浏.国乐前途及其研究[J].中国音乐学.[10]黄翔鹏.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护和发展[J].中国音乐学.
[11]周文中,邓启耀.《民族文化的自我传习、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文库、文化史论丛书总序见王胜华《云南民族戏剧论》、周楷模《云南民族音乐论》等[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12]蔡仲德.溪山琴况试探[A].中国音乐美学史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
关键词:大学文化;大学生;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0-0203-02
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育人的终极目的,大学要传承创新文化,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
一、发挥大学文化育人功能,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
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党的十首次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体现了社会价值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核和精髓。要实现文化自觉,首先要实现价值观上的“自觉”。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和精髓。大学的教育过程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文化过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归根结底都是文化育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中,并形成专题讲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善于用大学生特有的语言风格和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让大学生易于接受,主动接受。要定期组织学生集中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典文本,学习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各环节,开展讨论、交流学习心得体会,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大学生的共识。应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养文明的作用,用传统文化中的好故事、好精神、好品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入脑入心,深入骨髓。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文化自觉教育的正确导向,用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大学生文化自觉教育的指导思想,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领大学生思想意识,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并帮助和引导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决现实问题。要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功能。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宣传活动,学校广播站、报刊、网站等校园媒体要多方位、多维度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要传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广泛开展“三爱”“三节”活动,组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征文、评优活动,接地气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引导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教育和锻炼。高校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主渠道、融入社会实践、融入文化育人、融入管理育人、融入服务育人、融入学生日常行为,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在寻根问祖以文化人上下功夫,让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广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
二、发挥大学文化育人功能,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
认为,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文化自觉的首要内容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知之明”。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是中国梦教育所表达的价值观的重要文化渊源。中华文化所包含的道德伦理思想、精神文化内涵、核心价值取向决定着实现中国梦的前行方向。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演进,生生不息。特别是中华文化所包含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厚德载物”“温良恭俭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价值理念,更是一代代传承下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加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熏陶的重要资源。在经济一体化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西方一些人极力鼓吹政治一体化和文化一体化。实际上是企图借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推行西方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损害别国的和尊严。文化决定民族精神,文化乃国本。大学生是文化的实践者和创新者,所以说培养并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在大中小学全面铺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总是需要精神支撑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对大中小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助于帮助他们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而且有助于引导青少年树立文化自信、自立和自强。高等学校要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选修课,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
三、发挥大学文化育人功能、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大学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圣地,是培养创新精神、接受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熏陶的园地。高品位、高格调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着潜在的教育力量,它影响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思想情感、道德认同和文化素养。大学党委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加强教材建设和课堂讲座管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创新校园管理,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发挥校园文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宣传思想工作部门要坚守阵地,把握舆论的正确方向,唱响主旋律,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使大学生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满腔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引导大学生形成高雅、高尚的文化品位,向青年学生传递正能量。大力推动报刊、广播、影视、网络、微博、微信等大众传播工具,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系。集聚学术大师、教学名师、优秀导师、辅导员班主任、优秀骨干学生等,通过学校微博、微信、微视等平台推送优质内容,形成育人的合力,共同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育人环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共同愿景。学校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营造全新的网络文化,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管理,在校园网络中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用系列讲话精神引领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加强社团建设,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学生社团活动,利用重大活动、重点节庆叫响“三个倡导”。举办更多的适合学生实际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系列活动,使大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文化自觉。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举办科技节、艺术节等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各类比赛,为学生搭建展现风采的舞台,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为学生营造尊重学者、崇尚学术的文化氛围,坚持真理勇于探索,在自由的氛围中进行学术的理性思考和研究,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文化自强的力量。要充分发挥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特别是校训涵养和传播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深度挖掘校训的育人功能。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大学精神建设的实践平台,组织学生学习学校历史、讲校史、谈校训、访校友,在一系列活动中深入感悟、内化和弘扬大学精神,从中接受教育和激励,以主人翁的姿态推动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促进大学精神的不断发展。高校要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底线意识,加强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的管理,为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提供理想的制度与文化氛围。加强大学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构建高校与家庭联合育人机制,要通过学工部门收集学生家庭信息、建立信息数据库,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与互动,共同担负起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六盘水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六盘水在茫茫乌蒙、滚滚盘江的广袤土地上聚集了多姿多彩的史前文化、民族文化、文化、“三线”文化,呈现出多样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显著特征。近年来,六盘水发挥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实现了经济为文化发展作保障、文化为经济跨越作支撑的良性互动,为六盘水科学发展、转型跨越、全面小康注入强大动力。
文化是城市的根、城市的魂,也是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没有文化的城市,就没有发展的根基,也就没有魅力,更谈不上幸福。六盘水作为“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以煤炭、电力、建材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面临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任务、双重压力。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打造现代特色都市,全面建设以“实力、魅力、活力、文明、幸福”为显著特征的“五个六盘水”,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策部署。我们将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培育壮大文化产业,突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贵州特色都市、休闲度假城市”城市发展定位,彰显六盘水的文化特质、特点和特色,培育“中国凉都”城市文化品牌,努力建成文化特色鲜明、文化要素聚集、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文化底蕴厚重的城市。
围绕增强文化自觉自信,大力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切实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体现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价值取向,使之成为全市不同社会阶层的共同精神追求。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和网络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提升全市人民思想道德水平。深入推进文明市民教育,大力弘扬“开放创新、团结奋进”的贵州时代精神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三线”建设精神,凝聚团结、拼搏、向上的精气神,增强全市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激发全市各族人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围绕挖掘地方文化潜力,大力实施特色文化保护工程。深入挖掘、整理六盘水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促进地方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升华六盘水主体文化,建设全市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加强对历史街区、古城建筑、民族古籍、民风民俗、民间工艺的抢救、挖掘、搜集、整理和开发利用,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加强红色文化遗址、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和文化传承,规划建设一批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宣传推广体系和产业运作体系。扶持发展壮大地方民间文艺表演团队,积极组织民间艺人、民间艺术表演团队参与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打造具有凉都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
围绕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大力实施文化服务惠民工程。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加快市级“七馆四中心”、县级“四馆两中心”,乡镇精神文明活动中心、综合文化站、公共电子阅览室,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中国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活动档次和水平,精心组织参与省内外有关文化体育活动,大力争取举办全国、全省大型文化体育活动,深入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五城联创”活动,不断扩大六盘水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
关键词:国学复兴;文化复兴;国学教育;大学;担纲者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6-
收稿日期:2013-04-16
作者简介:向春(1965-),男,湖北黄梅人,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博士研究生,《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编辑部,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国学是国本,国学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诉求,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福祉。国学与教育密切关联,要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绵延不绝,培养具有文化自觉、自信的中国人,大学应加强国学教育,应成为国学复兴的担纲者。
一、国学复兴是文化复兴
所谓国学,相对西学而言,是中国学术、中国学问的简称。正如蔡尚思先生所说:“国是一国,学是学术,国学便是一国的学术。其在中国,就叫做中国的学术”[1]。综合起来,国学涵盖古今,包罗广阔,从时间上看,纵贯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与文物;从空间上看,涵盖神州大地的人文和生活经验;从内容上看,浓缩于古圣先贤贡献出的杰出智慧和精神财富,凝结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禅宗等等思想文化形态,渗透在中国人的心灵积习和人伦日用之中。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度智慧,它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国人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源泉。复兴国学需要返本开新,开放包容,多元交融,促进国学现代转型。
⒈返本开新
首先需要明确,复兴不等于复古。复兴国学,不是对传统的简单回归,也不是一切“尊古法制”,更不是复辟封建思想。复兴国学,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返本开新。返本,是回到源头,传承和弘扬国学的精髓和根基,坚守中国文明中流砥柱的性质;开新,是拓展创新,对现代中国及人类社会面临的新问题有系统的理解,更新国学的精髓,让中华文化走向全面复兴,为人类社会作贡献。
⒉开放包容
鲜活的文明总是生机勃勃地不断生长,丰厚的民族文化根基是其坚实的依托,多元文化交融是其旺盛的生长点。国学复兴需要有宽阔的胸怀,开放的姿态,广阔的视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当今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背景下,复兴国学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包容不同的文化。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在闭关自守、固步自封中得到良性发展, 而是需要吸取其它民族文化的养分。同时,复兴国学也不仅是少数人的事情,更不只是理论界的事情,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化为国民的行动。
⒊现代转型
复兴国学需要对内创造宽松的文化环境,对外实行文化开放,促进国学生长发展,进行现代转型,以现代全球视野创建现代国学。复兴国学既需要与当代市场经济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科学技术进步等结合起来,也需要与全球文明对话,与世界多元文化交流对话,包括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进行宗教文明对话。也就是说,复兴国学需要有一种对古今中外的融会贯通,在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不断增强其广泛的适应性,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增强其新陈代谢的充沛活力,在全面参与中国现代化和现代文化建设中不断释放其积极的正能量。
⒋文明进步
国学具有普适价值、普适意义,能够促进人类文明进步。面对中国的崛起,西方有人发出“中国”,其实是完全错误的。恰恰相反,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明曾深刻影响和推进了世界文明进程。作为一个拥有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大国的文化复兴,将极大推进世界文明和人类文明进步,将为人类文明带来福祉。甘阳教授曾指出:我们要“达到充分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能自觉地认识中国文明在当代世界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自觉地去认识中国的崛起并不仅仅是中国文明史的事件,而且是世界文明史的事件”[2]。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从比较文明的角度探讨了中华文明的优秀之处,他认为: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文化具有世界主义精神,它比西方文化更能引导世界[3]。“人类已经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度技术文明手段,同时又处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营垒,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4]。
总之,复兴国学,海纳百川,吐故纳新,不断生长。国学兴盛,是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活力,是一种“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繁荣,是一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之康健。复兴国学,不仅使中华文化蓬勃发展,更将为人类文明进步带来福祉。
二、中国大学应根植于中国文明深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走向现代化的丰厚基础、宝贵资源和动力源泉。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中国人。他们的根在中国,对身为中国人具有自信,对中国文化具有自觉自信,担负起中华文化复兴的责任,并在世界多元文化交融中培养国际竞争能力,并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这就决定了要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国文明教育。反之,缺少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底气不足,很难培养自信的中国人。
“教育根植于历史,体现为民族”[5]。一个民族的教育,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对凝聚一个民族的观念、理想、信念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环顾全球,民族文化教育一直是世界各国和地区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例如,美国教育一直十分强调西方文化和西方核心价值教育。在美国大学教育中,十分注重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选修课,其精髓在于在核心课程中让学生接受高度强化的西方古典和经典教育。再如台湾地区,胜利后为了消除日据时代(1895-1945)皇民教育的影响,台湾地区从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上不遗余力地大力恢复和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国学教育,让所有学生系统地学习中国文化、中国文明的基本经典。这对一代代人的文化素质、文化认同、心灵积习、道德水平产生了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可惜的是,我们当代的教育,无论从制度还是从内容上都存在着与传统文化的断裂,传统文化教育相当不足。近代以降,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十分强调西学,却过于忽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在“废科举、兴学堂”的过程中,建立了近现代学校制度(学制)。清末所颁布的两种国家学制(即1902年的《壬寅学制》和1904年的《癸卯学制》),规定各级各类学堂开设西学课程,此外还规定了读经课程,即中国古典文明教育的内容。但是,后来民国时期所颁布的学制(1912-1913的《壬子癸丑学制》)取消了读经课以及忠君尊孔的内容,也就砍掉了中国古典文明教育的内容,将“孩子和水一起泼出去”。“”以后,进一步打倒“孔家店”,反孔,反传统文化。“”期间,更是“革文化的命”,反传统、反文化登峰造极。
在这种持续的反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古典文明教育一直没被放在重要地位,乃至从制度上、从根本上造成了几代人的文化欠缺,今天的中国人普遍感到文化功底不足,文化底气不足。
杜祖贻教授对中国人缺乏中国文化自觉自信的状况不无担忧,他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十三亿人口的庞大人口自投于西方传统文化的门下,作为追随者、臣服者,而自绝于其固有的历史和民族传统,自弃其文化和思想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又有什么好处?……此情形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一两代之后,中华固有文化势将消亡”[6]。杜教授的担心不无道理。如果中国人对自己的祖宗文明没有信心,甚至持消极否定的态度、错误的认识、错误的做法,长此以往,它将极大地影响中国文化的前途和命运,使中国人很难建立起文化身份认同,文化无根,人失灵魂。
进入21世纪,中国正在大国崛起,复兴国学,呼声四起。国学需要普及,还需要提高;需要情感认同,还需要理性建设;需要民间的推广,还需要正规教育的培植。正如郭齐勇教授所说:“国学教育是有神圣性的,虽然可以用寓教育于乐的方式,但是国民需要通过庄严地学习,理解自己的文化精神传统”[7]。要传承和弘扬国学,离不开正规的教育,教育是复兴国学一个非常有益而重要的途径。因此,应当让国学大步走进教育,让国学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让教育培养具有中国文化自信自觉的中国人。如此,才能构筑强大的文化根基,支撑民族的强盛。
大学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文化传承,不是博物馆的文物摆设,而是要一代代传下去;不同于运动员的交接接力棒,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包含对文化的保存、研究、整理、理解、解释、批判、选择、应用、创造、创新等等。中小学教育机构,也承担文化传承的作用,但它主要是传承人类千百年来积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高深学问和高级技能的传承则需要大学来担当。更为重要的是,大学承担着文化批判和文化创新的任务。大学在社会发展和文化创新中起引领作用,它需要批判不良现象,引导社会健康发展,它是社会发展中的校正力量和引领力量,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站。
20世纪30年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在清华大学建校20周年纪念之际提出了“中国大学要振兴中国学术”的责任,他在《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一文中提出,中国学术自成系统,“实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大学应为中国学术之独立和复兴而尽职尽责,虽然清华大学为全国所最属望,职责更重,但“全国大学皆有责焉”[8]。在陈寅恪看来,中国学术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生命资源,事关民族精神生死,大学应肩负振兴中国学术的责任,让民族精神的生命充满生机。
与此相承,杨叔子院士也鲜明指出,民族文化是民族的“基因”,丢失了民族文化,就是丢失了这个民族的特性,就是丢失了这个民族。他说:“一个国家的强弱兴衰取决于综合国力,而其中的关键又是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显然主要取决于对民族人文文化的认同。丧失人文文化,必定异化,不打自垮”[9]。涂又光先生亦十分强调民族文化教育,他认为,文化与民族生死相依,随着文化的消亡,就是民族的消亡;欲亡其民族,必先亡其文化。中国的大学应重视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人文,办成中国文明特色。他说:“忽视中国人文,也就没有中国文明底特色,而没有中国文明特色的大学,只算是‘在’中国的大学 (a university in China) ,不算是中国‘底’大学(a university of China)。换言之,只算是办美国大学底分校,不算是办中国底大学”[10]。
总之,复兴国学和教育密切相联。现代教育需要培养对中国文化自觉自信的中国人。大学在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中国大学的文化之根,应该深深地、牢牢地、坚定地根植于中国文明的最深处,大学应成为国学复兴的担纲者。
三、国学复兴与教育改革
⒈从战略高度看待国学教育的重要性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定要重视中华民族之所以“立”的根本、国本。传承是根,创新是魂。对此,必须站在战略高度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会带来民族的富强兴盛,同样将会为人类文明带来福祉。如此,才能深刻认识国学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为国学教育指明方向。
⒉扎扎实实从制度和内容上加强国学教育
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作为中国人的基本精神和核心价值,需要扎扎实实从制度和内容上加强国学教育。现代学生不必像古人那样对中国传统经典倒背如流,但对国学基本经典,如《道德经》、《论语》、《中庸》、《大学》等应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中国文学、历史、哲学等应有基本的认知。国学教育是生命教育,政治教育不能取代国学教育。在课程设计和教育内容上要加大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切切实实让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进课程、进教材、进教室。对于大学生而言,“补课”与“升级”并重,一方面对于中小学的欠缺进行“补课”;另一方面进行“升级”,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创新传统文化的价值。
⒊加强中西文化比较与融会教育
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走向现代化的今天,一定要如杨叔子院士提倡的“背靠五千年,坚持三个面向”。五千年的文明,是我们立足的根基和创新的动力;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我们需要有中外融通的视野,加强中西文化比较与融会教育,一方面夯实自己对本民族的文化根基,另一方面扩大视野,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优秀文化资源,在多元文化交流与碰撞之中,寻求人类普适的价值观,促进人类的文明进步。为此,大学需要在中国文化基本经典教育的基础上,开设“西方文化”、“西方文明基本经典”、“西方哲学”、“西方文史哲通论”“西方宗教文化”、“未来学”等课程,并进行中西文明比较研究。这方面需要大学通过通识教育开设形式多样的选修课。
⒋努力培养现代国学专门人才
复兴国学不能缺少国学专门人才的培养,花大力气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现代国学专门人才队伍。要尊重国学内在的学术逻辑和人才培养模式。中国学术有着不同于西方学术的研究视域、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等,它注重有机性和整体性,强调内在的学术传承与人才培养一体性,强调人文关怀,知行合一,身体力行。近些年来,有些高校创办了“文史哲班”等各种精英教育模式,就是考虑中国学术内在的有机整体性特色。这方面,今后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采取积极措施,创新国学人才培养模式,并积极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现代社会实践。
⒌注重培育人格,精神
国学教育不仅指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育人格,陶冶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厚的智慧,深刻的哲理,洋溢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断交融生长发展的创新精神等。这种智慧和精神,哺育的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古老文明,哺育的民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国学还蕴含着人类的普适价值,弘扬着人类所需要的仁义礼智信的良好美德,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谐观等。国学所蕴涵的智慧和精神品格是我们要进行国学教育的意义所在。特别是现代社会,人类拥有的高科技力量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如何善用科技的力量,为造福人类服务,需要用人文引导科学发展,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理念与“和谐”的精髓。在进行国学教育时,需要注重人文精神和健全人格的培育,强调对社会的终极关怀和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
⒍加强教师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国学修养
国学教育的效果与教师的国学修养密切相关。当然,大学教师首先需要在自己的学科专业领域有很深的造诣,但是也需要对民族科学文化复兴有责任感。“高校教师……必须要对民族的复兴有高度责任感和为追求真理的奉献精神,这样我国的科学文化才能真正走在世界的前列”[11]。但是勿庸讳言,现在不少教师在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和中西文化融会上存在一定的欠缺。这种欠缺,使得他们不容易将学生引向一个开阔的视野,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甚至一些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还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和偏见,给学生灌输一些片面的、矮化中国文化的看法。因此,需要加强教师教育和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国学修养和对国学教育的正确认识。
总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丰厚基础、宝贵资源和动力源泉。复兴国学,重振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蓬勃的生命力。因此,国学应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应成为国学复兴的担纲者,正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蔡尚思.中国学术大纲[M].上海:上海启智书局,1931:5.
[2] 甘阳.大学之道与文化自觉[J].教育,2008(5):46-47.
[3] 池田大作,汤因比.展望21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289.
[4] 田广清.和谐论[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40.
[5] 肖海涛.中国高等教育学制改革[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9.
[6] 杜祖贻.儒家学说的文教力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12.
[7] 郭齐勇.民间儒学的新开展[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29-35.
[8] 陈寅恪.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J].国立清华大学20周年纪念刊,1931(5).
[9] 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J].教育研究,2002(11):12-16.
德国当地时间5月17日中午,“柏林亚太周”感知中国活动在柏林开幕,来自成都的艺术家的文艺表演、美食家的美食展示,让德国民众有机会近距离感知和了解现代中国。
蜀锦、蜀绣、漆器、竹编、银花丝、棕编、剪纸、书法及武术、茶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杂技、川剧、舞蹈、变脸、木偶等民俗文化表演让德国人赞叹不已。70多岁的克里西姆久久不愿离去,一杯又一杯学习喝“中国茶”。还在读中学的索菲娅几次抚摸在现场的彩绘大熊猫――那是成都国际创意设计周的作品。她说:“我喜欢成都,今年的暑假一定要去成都。”
成都文化的“国际范儿”远不止此。
第11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2014)评选结果刚刚在成都揭晓;国际社会首个以推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为宗旨的大型文化节会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已永久落户成都,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参加,9月将再度启幕;2015年成都国际创意设计周9月又将盛大举行……
5月27日,西南地区首家城市创新文化一体店“言几又”在成都亮相。不同于传统书店,“言几又”融创意书店、咖啡吧、艺术画廊、创意市集为一体。
6月3日,在聚集了大批国际知名品牌的成都太古里,方所书店依旧有不少人徜徉书海。被誉为中国最美书店的方所将其在中国中西部的首家店开到成都,为什么?方所的回答是:这个城市诞生了很多的诗人、作家、艺术家,很多传奇的人,成都人热爱生活。
而一街之隔,即是大慈寺――公元622年玄奘出家之地。红墙内,老茶馆还是如旧时一样。和煦的阳光洒落,盖碗茶续了一杯又一杯。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以天府广场为圆心,方圆三公里内,即可见到四川美术馆、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市博物馆、锦城艺术宫、成都画院、成都图书馆……
目光再往东延伸20公里,龙泉驿洛带古镇,晴朗的天空下,游人如织。街头的商店里,总有一两家书店,入内即书香扑面,更不用说那承载着数百年历史的湖广会馆、江西会馆……
古老与现代、本土与国际、传统与时尚,在这里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这,就是成都。
“成都提出打造特色化的城市文态,需要有机传承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让最有特色的文化元素更多地以实体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成都市文广新局王健表示。
注重传承文脉,体现出成都城市建设上的“四态合一”理念:一座宜人的城市,应当是围绕人的需求服务的有机体,既需要现代化的城市形态、高端化的城市业态,也需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和优美化的城市生态。
文化,城市的支撑力量
5月的北京,风和日丽。人到中年的“北漂”一族何道新心中隐隐作痛:离开安逸的成都北上谋生,曾经是他这辈子最难作出的决定。虽说不是地道的成都人,但沉浸于成都浓厚文化氛围的经历,始终让他难以割舍对成都的思念。
相对于在成都这块文化沃土上耕耘的艺术大家们,在成都求学,辗转于广东、四川、北京的何道新,仅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但其对成都的迷恋,生生印证了这个城市的魅力。
有人说,成都是一座建立在汉赋、唐诗上的大城。在这里,每天早上9点多,杜甫草堂内,一群孩子就会涌入草堂的仰止堂,找到座位后等待上课。或学书法茶艺,或习绘画诗歌,这就是成都市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的“草堂一课”。
有人说,成都的“国际范儿”越来越清晰。262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13个领事馆设在成都,已开通了82条国际航线,数量均居中西部首位。
这是崛起的成都,它正在一条快车道上奔驰,2014年GDP总量跃过万亿元大关,它已经成为中国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是中国参与全球化的一股重要带动力量。
尽管人们可以为成都的崛起找到各种现实的依据,但毫无疑问,其崛起的背后,有一种坚强的文化支撑。
几千年来,虽地处国之西南,成都却一直源源不断吸收着中华文明的营养。以其宽厚包容的精神,接纳着往来过客。今天去杜甫草堂,可以看到杜甫、陆游与黄庭坚同堂供人瞻仰。陆游与黄庭坚是“学杜”有成开宗立派的大诗人。他们与杜甫一样,虽非川人,却都流寓蜀中,并没有受到冷落。诸葛亮、浣花夫人亦如此。
外来精英的融入,直接推动了西汉巴蜀文化的崛起。汉赋四大家中,司马相如、扬雄、王褒居其三。及至唐代,自安史之乱后,中原动荡,掀起了“天下诗人皆入蜀”的盛况。典章书籍、百工技艺,都随着移民次第进入成都,成就了晚唐两宋的社会盛况。
近代成都,更是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多元文化在成都这个大熔炉中激荡融合,使成都人的精神世界格外丰富,从而展现出一种多姿多彩、内涵丰富的城市气质。
城市蜕变,源自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认为,成都作为国家首批认定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底蕴深厚、魅力独具的历史文脉。这是成都城市建设的宝贵资源,也是展现成都特色的最好名片。因此,成都深入实施文化服务提升、文化产业跨越、文化体制创新、文化人才开发等工程,积极推动文化发展繁荣,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和市民文化生活水平。
张博,成都小伙儿。从其高中阶段起,他就沉迷于漆器的收藏,而成都漆艺,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中的一项,“现在家里大概有两三千件漆器了……其实在成都,像我这样喜欢收藏的人太多了,你只要到成都转一转,就能发现无数的博物馆。”
《小康》记者在有限的时间里,就在成都发现了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从位居闹市、气势宏伟的四川博物院,到偏居洛带博客小镇、租用几间商业店铺而建的姓氏博物馆,无论大小,藏品都极为丰富。其中,民间博物馆数量尤为惊人。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成都市登记备案的国有博物馆45家、非国有博物馆78家,博物馆总数量和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位。
这是成都人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细数那些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人们会发现,它们的定位无不受其城市文化影响:既尊重其城市文化的历史作用,更强化这种文化资源,使之转化为生产力优势。
成都的“国际范儿”,也恰恰体现在这方面。
“宽窄巷子,最成都。”这是外地游客的评价。成都中心城区,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和四合院落,构成了宽窄巷子,这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建筑在中国南方的孤本。
在成都,以宽窄巷子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模式,以金沙遗址博物馆为代表的历史遗存激活模式,以安仁为代表的文化古镇复兴模式,丰富了成都的文态,共同之处在于:把一个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看作是体验城市活的灵魂,是公众进入城市文化深处的鲜活渠道。
现今,成都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无论是城市骨架的扩大,还是城市细微之处的改变,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始终被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这也让这座城市的发展,走上了“有机更新”的良性循环。
东郊记忆,原本是红光电子管厂旧址,成都市按照城市工业用地更新和工业遗存保护相结合的方式,修建成一个工业遗存保护和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的新型旅游景区,使之成为集合音乐、美术、戏剧、摄影等文化形态的多元文化园区,成为对接现代化、国际化的成都文化创意产业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