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特色文化

农村特色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农村特色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村特色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 校园文化 途径 探讨

实现学校特色发展,打造特色的校园文化,成就师生精彩人生,彰显教育特色,走科学发展之路,是新课程理念下现代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要求。把握校园文化特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更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山区农村小学因区位、环境、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制约,学校文化底蕴远远落后于平原和城市学校。农村小学如何改变当前状况,走上发展特色文化之路呢?笔者就此谈谈山区农村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载体问题。

1.以学校管理规章为约束,培植制度文化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搞好学校文化建设,实现其最终目标的必要保障。学校制度文化是渗透于学校的各种组织机构与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新课程理念下的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就必须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人文管理和制度管理相结合,尊重人的权利,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培植制度文化要因人、因时、因事而宜,激发师生积极向上的工作和学习情绪,创建和谐、愉悦的人文环境。主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1 实现民主化。让教师、学生参与制度的制定,增强学校决策过程中的“透明度”,增大管理的有效性。

1.2 实现自主化。努力给教师、学生创造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契机,以达到从制度上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的目的,变过去的外控式管理为自主式管理。

1.3 实现同步化。学校要本着“优化”和“精细”的原则,厘清培植制度文化思路,加强对管理制度的调查研究,优化可实施的制度,切忌墨守陈规,做到制度文化建设的与时俱进。

2.以学校特色目标为导向,培植环境文化

学校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优化育人环境既是一种管理,又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教育专家学者预言:办学的竞争就是文化的竞争。因此,文化立校是我们办学的必然选择。要因地制宜设计优雅靓丽的校园文化风景线,使校园一景一物都有人文内涵,富有灵性,让学生时时受熏染,体现校园“处处是文化,事事皆教育”。实现“三化一性”,营建校园优美环境:

2.1 校园布局合理化。一所学校的生活区、教学区、运动区等功能分区布局不相对独立且杂乱无章,该校环境必然糟糕。应以实现校园布局合理化为基准点,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实现生活、教学、运动等功能区的相对独立,从而营建出校园的优美环境。

2.2 校园全方位绿化。学校百花竞放、绿树成荫,俨如公园或花园。这样的学校必然令师生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当前我国校园绿化水平最差的是山区农村小学,很多学校是分点分块的局部绿化。必须进行大面积的绿化,实现校园绿化的最大化。

2.3 学校标识明显化。学校标识是学校的标志性事物。睹其物就能思其校。如学校的校名、校徽、校旗、校训、办学理念、远景规划等均应处于校园最明显的位置,学校的校训、办学理念应有机融于学校的主要建筑楼的外墙上,且字体雄壮有力,字号相对较大,颜色醒目,显出恢宏的气势,体现学校的精神。

2.4 学校环境具有生命性。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每一座校舍、每一堵墙均应彰显人文特色。因此,我们在打造学校环境时,必须赋予学校环境的生命性要求,增强环境的育人功能。如为校园的某些物品赋诗一首,为每一种植物标注树名、年龄和隶属科目等。

3.以丰富校园生活为抓手,培植活动文化

加强活动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农村学校活动文化建设应遵循教育规律,因地制宜的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趋向,不断强化进取精神,增强团队意识,培育合作观念,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1 丰富教师文化生活。举办好以教师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校本教研、教学展示、文娱活动等,关注教师身心健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丰富教师文化生活。

3.2 增强班队活动内涵。以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法制、环保、诚信和爱心等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引导学生从小养成文明守纪、勤学上进、诚实守信、富有爱心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3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好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具有教育意义的节假日,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学生尊老爱幼、明礼诚信、团结友爱、笃实宽厚、自强不息的优秀品德。

3.4 提升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劳动实践、公益劳动、社会小调查等形式,开展好劳动实践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奉献社会、关爱他人、快乐自己,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3.5 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心理咨询活动,搞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努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4.以提高文明素养为目的,培植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师生文明素质和学校文化建设的最终体现。学校行为文化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教师行为文化在学生中甚至社会上均具有榜样性、教育性。即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为人师表”之项。学生行为文化承接教师行为文化,二者密切相关。农村学校的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着力于提高他们的素质,尤其是要高度重视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农村特色文化范文第2篇

一、发展现状

1.博里农民画。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步发展起来的博里农民画,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风雨历程。至今,他们已创作出近万幅的优秀现代民问绘画作品,其中1000余幅在省级以上展览、发表、获奖和收藏, 有248幅在美国、日本、瑞典、挪威、澳大利亚、荷兰、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展出。作品曾代表国家赠送给日本、荷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家。

2.仇桥杂技。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仇桥的民间杂技如鱼得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繁荣。通过近30年的努力,全镇现已拥有26支杂技表演团队,1000多名演员,每年在全国各地演出近万场次创收千余万元。其中很多优秀节目和演员在市以上比赛中获奖,多次被各级各类新闻媒体采访报道。

3.南闸民歌。南闸民歌这朵瑰丽的民间艺术之花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深深地扎根于白马湖畔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如今,近千人的民歌演出队伍中,不仅有年过古稀的老人,也有稚气末脱的学童,更有风华正茂的青年民歌手。近几年,在一年一度的白马湖区域文化联谊活动和美食文化节上,南闸民歌频频亮相, 深受群众亲睐。

4.“十番锣鼓”。楚州“十番锣鼓”着为古代宫廷音乐盛行于清朝道光年间, 后因日本军阀入侵驻楚遭毁销声匿迹。如今已由区文化局和区文化馆牵头利用4年时间进行了挖掘整理,并得以重新再现。

上述特色文化项目目前均巳被列入省、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特别是“十番锣鼓”2008年、2009年分别被国家文化部和江苏省文化厅首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除此之外,车桥的剪纸、泾口的高跷扑蝶以及其它乡镇的庙会文化、诗歌文化、花卉文化、联谊文化等也都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形成了各地特色。

二、几点做法

1.追根溯源,摸清“家底”。特色文化渊远流长,它扎根于民间丰沃的土壤,具有鲜明的民间属性。但由于历史的变迁,民风的变化,导致了一些传统特色文化的生存危机,甚至消亡。为了挖掘、恢复这些民间艺术瑰宝,我们组织了一支专业水平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调研队伍,在全区各个乡镇以及村组农户进行走访调查,追根溯源,摸清特色文化资源的“家底”。到目前为止,我们已挖掘整理并恢复了传统特色文化项目如十番锣鼓、民问号子、高跷扑蝶、“笑人会”、庙会等七十多项,为加快楚州特色文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精心“培植”,注重效果。一是勤“松土”,多“施肥”,为民间特色文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多年来,我们一直把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放在文化建设的重要位置,纳入日标考核。以区政府的名义制定下发了《楚州区培植和发展民间特色文化建设实施细则》, 明确职责和具体责任实施单位,形成了区乡村三级责任网络。在资金筹集上,采取“五个一点”的办法,即:财政补贴一点,各部门和单位支持一点,企业赞助一点,动员社会各界捐赠一点,文化部门有偿服务挣一点。通过这些方法,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二是“剪枝育形”,枝繁叶茂,使民间特色文化得以茁壮成长。在这方面,我们着重抓了以下三方面工作:首先是抓人才队伍建设,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打基础。其次是通过活动展示,使农村特色文化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另外,采取“横向联系”举办跨地区、跨部门之问的联谊活动来增强特色文化的辐射力。三是努力实现一乡一品、一地一品,凸显农村特色文化风采。近几年,我们对创建特色文化乡镇进行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先易后难,分期实施。在条件比较好、并有一定基础的乡镇树立典型,逐步向面上推广,使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在全区遍地开花。

3.打造品牌,集约发展。一是整合资源,打造具有楚州地方特色的农村特色文化品牌。农村特色文化多年来囿于本乡本土,不能形成合力产生较大影响。对此, 我们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将零散在各个乡村的农村特色文化作为一种资源,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整合和交流,从而达到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之目的。二是利用品牌优势,推介特色文化。通过利用文化阵地宣传自己、推销自己,努力形成品牌优势, 打造楚州民间特色文化“旗舰”。三是重视经济效益,盘大搞活市场。我们相继成立了文化服务公司开辟了文化礼仪服务、文化纪念品开发、文化中介等服务项目,利用举办各类展销会、洽谈会和赴国外学习考察等之机,及时推出楚州特色文化品牌,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三、几个问题

1.经费严重紧缺。由于苏北地区特别是楚州区经济欠发达,财政资金严重紧缺,特色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有的乡镇甚至无投入,百分之六十的乡镇特色文化建设还是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

2.观念比较陈腐。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制约,有相当一部分乡镇主要领导主要精力忙于抓经济,而忽视了群众文化,给特色文化建设带来了许多被动。

3.艺术人才断层。许多民间老艺人都相继去世,新生力量非常薄弱,即使懂一点门道的所谓艺人也都外出打工糊口,从而造成了民间特色文化建设后继无人。

四、几点建议

1.政府必须在政策和经济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繁荣城乡文化事业摆上一定的高度,特别是从中央到地方近几年也都把农村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然而,苏北地区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各级政府制定的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到位,特别是基层文化工作由于乡镇机构合并其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为此,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必须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投入,要给民间特色文化艺术发展和壮大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和一个比较舒适的环境,让各类艺术人才有一个施展才华的空间。另外,文化主管部门还要广泛开展各类文化艺术交流,让民间特色文化艺术逐步登上艺术大雅之堂。

2.要切实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民间艺术要发展壮大,必须要有一批优秀的创作人员和艺术表演人才,但他们绝大多数是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因此,必须定期地对他们组织培训I,特别是楚州区的泾口高跷、车桥剪纸还要培养新人,要在相关备中小学组织建立特色文化兴趣小组,使这支队伍不断增加新生力量。同时,要认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开拓思路,扩大视野。

农村特色文化范文第3篇

Abstract:The strengthening of rural culture,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to address the "three rural" issue key to building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deological guarantee, motivation and cultural support.

关键词:新农村 文化建设

Key words: new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充分认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大多数农村摆脱了贫困,走向了小康,但农村文化建设普遍呈现出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相适应的局面。因文化建设落后所带来的精神上的贫困已日趋明显,即使过年过节,农村的文化娱乐项目也少得可怜。在农村不少地方,赌博盛行,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破坏了淳朴的乡风。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不仅制约着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制约着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也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分不利。新世纪新阶段,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既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通过文化的滋养,要促进和实现乡村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让现代文明进入并渗透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中央把农村文化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同等重要的高度,这为我们加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因此,发展和繁荣农村文化,是贯彻党的十七大全会精神,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具体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这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乡村文化建设,通过送戏下乡、电影下乡、科技卫生下乡等活动,通过农家书屋、文化大院、乡镇文化站建设,以及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改善了乡村文化发展条件,维护和规范了乡村秩序,有效促进了乡村文化发展。

同时,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需求强烈与供给不足。一方面乡村公共文化活动日趋减少,以前为广大农民喜闻乐见的庙会、唱戏等民间优秀文化活动逐渐衰弱,而国家主导的送戏下乡、电影下乡等供给数量和质量与农民需求不一致或不能满足需求。另一方面公共文化设施供给不足,传统文化阵地年久失修,正逐步消失。二是组织管理体制不顺。一方面以婚姻、孝道为代表的家庭伦理呈现微幅衰退,礼貌谦让、诚信善良和勤俭持家等社会道德规范急剧滑坡,另一方面封建迷信开始活跃,打麻将、斗地主等赌博之风禁而不止,传播有一定市场。

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1.弘扬地方传统特色文化,增强农村文化的凝聚力。以弘扬地方传统特色文化为抓手,以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为方针,塑造农村新风貌。一是培育一批民间艺术和民俗传统文化接班人。针对农村中民间艺人年龄普遍偏大的状况,采取以老带新的办法,为农村留下传统特色文化人才资源,扎根农村,亦农亦艺。二是对县乡村优秀文化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群众文化骨干进行系统化培训、专业化辅导。三是为地方传统特色文化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进一步保护和发掘地方传统特色文化,提高地方传统特色文化的凝聚力。四是以特色传统文化为基础,创新文化样式,组建一支“农民演戏、演农民戏、为农民演戏”的农民演出队,利用“旧瓶装新酒” 的传统文化形式传播社会新风尚。

2.加快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加快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解决当前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等基本文化需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一是新农村建设加快村庄整治,在大型村落社区建设“农家书屋”和书报阅览室,收藏科技、法律宣传、文化、体育、卫生、农村实用技术、报刊等各类图文资料,免费向村民开放借阅,让文化之“水”解农民之“渴”。二是加快新农村社区文化、休闲、体育活动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提供场所,增强农户休闲、娱乐、体育锻炼和日常生活交往。三是充分利用社区活动中心场所设施,发挥文化阵地作用,开展科技文化、经营致富本领培训和移风易俗教育活动,引导群众摒弃旧风俗、树立新风尚。群众在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农村特色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农村特色文化;环境艺术美学原理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对人类的空间生存环境的设计,其根本宗旨是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上的需求,其涉及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不管是何种风格的环境艺术设计,其受文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全球化趋势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而世界趋同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各地区的文化意识危机,人们开始呼吁和批评城市特色的消失。后现代建筑对建筑形式的演绎,从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视觉欲望,然而随着后现代建筑风格对“现代”设计观念的反思与质疑,大众视觉意识的回归,以及对环境场所意识的再认识,环境设计的文化性与专业化,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主题。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性、美学观念成为一个重要的艺术范畴,其造型与色彩、样式、内容等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内在的文化性,更是环境设计美学研究的价值体现。分析并挖掘其内在精神,成为对环境艺术设计美学规律的理论探索以及现实要求之所在。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实现目标是人类生存状态的绿色设计,其核心概念就是创造符合人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系统设计。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人口大国,应该怎样建设适合农村发展的环境艺术美学原理与生态文化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市生活的人群不断地向农村或具有农村气息的度假村去回归自己的心灵,去释放自己的压力,使自己能更好的投入生活与工作。而这种趋势的发展,有没有让我们想到现在农村有的为了突出自己的富有与生活水平的档次,一味的去建设一些独院的小别墅楼,而这样的农村环境设计就是符合未来农村环境的设计美学原理吗?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各师成心,其异如面”,强调文学风格具有独创性和多样性,而反映在环境艺术设计美学原理上,强调环境设计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环境设计要体现当地的特色文化或独特的环境艺术美学,这样才形成一种国家、民族或地域的特色文化,从而有利于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以及人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状况,从而更有利于人类的居住环境在物质与精神层次的更好的、更高的、更融洽的切合点。

从而推知,农村文化的发展亦如此,要想发展有地域性特色的农村文化,必须从心理上、感情上有种农村文化的优越感与自豪感,有它的独特性与多样性,有它的文化与价值。城里人喜欢或来农村度假,这恰恰证明了农村文化有它的文化价值在其中,农村特色文化有他的独特性、特色性。没有特色也就无从发展或进步,特色就是价值,环境设计中的农村美学文化是一种文化财富。因此,未来农村发展中的特色环境艺术美学是无价的。我们必将采取一定的、合理的、适合的措施去挖掘、建设与开发更具有地域特色价值的农村文化。在农村进行生态环境改造与美化的同时,还应保护好村庄原有的自身特色的生态结构、历史传承和文化脉络,是其农村文化得以延续和再生。

为了更好的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挖掘它的环境艺术美学价值,势必要从它的现状“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具有农村特色的文化,并使把这种文化产业得以发展与继承。

目前农村住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居民住宅整体布局分散,建设质量一般,并且建筑风格不统一;居民住宅建设规模不统一,同时土地的使用效率不高以及房屋的闲置率高,同时农村住宅建设随意性大,并且每户居民的用地规模也非常不统一;居民住宅功能和使用功能不完善、不合理,造成住宅规划设计与人们生活习惯与行为脱节,满足不了居民日益提高的物质与文化生活要求。

农民住宅环境的改善不仅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品的提高,而且更重要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我们向着节约国家土地、集约兴建居民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功能规划合理、安全舒适、美观整洁的新型住宅发展。

1、统筹村庄的布局规划,居住空间实行组团式发展,统一建筑风格。必须遵循:“先规划,后设计,再建设”的原则。

2、规范村庄建筑与环境的管理政策,严格控制村民的建房从而提高我国土地的使用率。

3、设计科学合理的村民住宅以及在设计规划功能分区上更加明确。

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审美感知和评判不可避免地千差万别。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都有不同的美学范式与审美标准,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师要因地制宜,农村文化要积极地、合理的去保留、挖掘、发展它的独特内涵,耐心地去体验它的美学魅力与价值。

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只有通过对文化进行研究,才能将文化特征充分体现,使环境艺术设计既继承传统,又具有时代精神,具有深邃的人文内涵。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不仅仅是围绕可见物质形态的画面形式展开,更涉及不可见的精神、观念形态的运动、对比。体现的整体的气场与氛围,是通过各形态意识相互作用共同表现出来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局部到整体、从静态到动态,从造形心理及受众心理出发,就表现力展开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西班牙画家毕加索说过:“艺术不是进化,而是不断地变化”。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研究最终实现目标,是人类生存状态的绿色设计,其它的核心概念就是创造符合生态环境良性循环规律的设计系统。同时,作为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存在,在满足人与社会需求的同时,更是对传承文化的发展及对文化的再认识。因此,探讨环境艺术设计美学的文化精神与内涵,对于再造于当代环境艺术设计,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淑萍:《论现代设计美学的革命性变革》,《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农村特色文化范文第5篇

《经济》:相应的文化建设是城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当下我们的农村、社区在建设中主要面临着哪些文化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您认为有哪些?

潘鲁生:当前我们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特色化”发展方式缺失,具体表现为传统文化根基存在不同程度断裂,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趋同,文化形态雷同。

一段时期以来,传统文化根基断裂,直接导致传统村落遭到严重破坏。而且由于对自身文化资源的认识与传承利用不足,城镇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就难以从自身文化基础和需求出发,创立具有文化特色的产业品牌和标准。现在,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多为订单式经营,这一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从整体上制约了城镇建设,导致发展模式雷同。同时,由于文化根基和生产发展水平不足,加剧了城镇文化形态的趋同化问题,比如在建设规划往往盲目仿效大城市,简单拷贝现代城市建筑外观,打造公园广场,塑造西式雕塑,追求洋派风格,忽略当地村落景观和自然田园山水景观的文化传承优势,导致原有的空间格局遭到破坏。当地建筑风格、特色风貌尽失,丧失了具有文化个性、文化品质的城镇形态与生活精神。而且更为严峻的问题在于,文化发展不足导致道德凝聚力下降。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进程加速,农村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传统价值体系面临挑战。一些农村和小城镇地区,聚众赌博、非法宗教活动等滋生,养老观念淡薄,攀富比贵现象严重,原本勤劳善良、仁义守信、乐于助人、自立自强的民风受到侵蚀,出现了信仰迷茫、精神空虚、道德滑坡、孝道缺失等一系列精神层面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想应启动一种综合的设计机制,构建“当代田园生活”。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把文化作为重要的出发点。以本土文化、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为基础,充分融合城市高效经济模式、创新科技和充沛资本,发挥农民及城镇生产者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吸引城市文化精英回流,建设当代田园生活,实现小城镇经济与文化的全面转型和提升。

要充分设计转化和应用村落与城镇的地域及传统文化资源。目前,城镇产业主要依靠“土生土长”的小型低端加工业,或由大城市淘汰下放的制造业,缺乏特色竞争力。结合相关生态发展定位,可充分挖掘在环境资源、农业资源、文化资源、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打造新兴业态,因地制宜地培育出科技农业示范镇、旅游休闲特色镇、商务会议特色镇、手工经济特色镇、重点产业功能区配套服务特色镇等,以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为着力点,带动城乡一体化跨越式发展,真正实现文化惠农和文化富农。

《经济》:据悉,山东启动了一个“乡村记忆工程”得到了全国政协调研组的肯定。这是什么样的一个工程?

潘鲁生:山东省在2014年2月份全面启动了一个“乡村记忆工程”。计划投资建成20个民俗生态博物馆、乡村社区博物馆,加强对古建筑、古民居以及乡土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这是一种为政为民的趋势,更加关注民生发展的人文内涵。目前,乡村记忆工程通过博物馆建设的固化形式,有助于巩固和培育老百姓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同时,我们也要更加关注文化的活态传承。

农村特色文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特色文化;地域文化;新型城市

新常态下,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改革,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达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提升。在深化改革中,发展贵阳特色文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拟从真正把贵阳打造成创新型城市的思路出发,对此进行研究与思考。

1贵阳特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1.1 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1.1.1 刺绣是贵阳民族文化的奇葩。自古以来,贵阳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等民族的刺绣在原材料、加工、工艺以及文化符号的表达方式上都与众不同,有各自民族的内涵和特色。至今,这种工艺从脱棉、纺纱、织布、浆染到绣制成品等各个环节,仍沿袭使用传统的竹木质器械和手工技艺。

1.1.2 苗族服饰是贵阳民族文化的瑰丽之宝。苗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史书”,历史久远,渊源深邃。苗族服装大多遍施图案,刺绣、挑花、蜡染、编织、镶衬等多种方式并用,做工十分考究,令人眼花缭乱。尤其从刺绣图案中往往可以寻出苗族的历史和象征意蕴,其色彩的搭配、位置的处理等,都反映出对山川、江河的向往、对生活环境变化的记忆、对情感的流露表达等紧密相联。苗族服饰反映了苗族历史悠久、居住分散、风俗多样、支系有别、尊幼不同等特点,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现实存在。

1.1.3 蜡染艺术是中国极富特色的民族艺术之花。蜡染,是一种古老的纺染工艺,古称“蜡缬”,与绞缬、夹结一起被称为我国古代染缬工艺的三种基本类型。蜡染工艺品的魅力除了图案精美外,还在于蜡冷却后在织物上产生龟裂,色料渗入裂缝,得到变化多样的色纹,俗称“冰纹”。同一图案设计,做成蜡染后可得到不同的“冰纹”。贵阳少数民族,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蜡染工艺,已成为少数民族妇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

1.2 源远流长的乡土文化

1.2.1 乡土节日长久不衰。乡土节日是民众祭祀祖先、歌唱生活、感恩万物、联络感情的一种传统形式,自古不衰。贵阳市少数民族比较有名、规模较大的乡土节日,有高坡苗族的“四月八”、跳洞节,孟关、马林、湖潮一带的苗族桐木岭芦笙节,清镇市农历正月苗族同胞跳花节、“六月六”布依族节,开阳县高寨乡苗族斗牛节、杀鱼节和禾丰“六月六”歌会,新堡布依族乡的“三月三”,花溪区布依族的“六月六”等,一直延续不绝,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充满现代气息,把民族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1.2.2 民族歌舞独具魅力。民族歌舞常常伴随乡土节日而行,在贵阳民族中,有节必有歌舞,无歌舞不成节,欢快无比、欢腾自信。贵阳各民族在各种节日中表演的体现民族特色的文化体育项目有芦笙舞、花棍舞、花鼓舞、反排木鼓舞、猴鼓舞、斗鸡舞、簸面舞、板凳舞、跳地戏等,在乡土节日中广泛采用,现在,也常常在迎宾活动中大量采用,传达给人们一种清新活泼的欢快气息,催人至上。

1.2.3 民间技艺新颖古朴。古朴的民间技艺,正在逐步传承扩大,形成一种各展才艺的群众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新形式,正在不断改变着农村群众的生活与精神面貌。目前,贵阳已有新堡乡被贵州省命名为“农民画之乡”、花溪区高坡乡、乌当区新堡乡被贵州省命名为“文化艺术乡”、花溪区高坡乡、乌当区永乐乡分别被贵州省命名为“苗族芦笙艺术之乡”、“根雕盆景艺术之乡”、白云区沙文乡儿童文化园被授予全市第一个“农村儿童文化园”。

1.3 内涵深厚的遗产文化

1.3.1 阳明文化享誉世界。阳明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举世瞩目。阳明文化形成于贵州,“龙场悟道”是其形成的原点,具有区域的特殊性、历史性和惟一性特征。在贵州传播阳明文化的过程中,已形成了一个以贵阳为中心的涉及8个地州市20多个县市的阳明文化圈。最大化地利用贵州的阳明文化品牌,通过建立王阳明展览馆、心学文化博物馆、阳明文化图书馆等把贵州阳明文化旅游圈的人文资源开发出来,并展示其迷人的魅力,使贵州旅游业在了解自身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将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1.3.2 甲秀文化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六年的甲秀楼,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虽经历了四百多年的风吹日晒,却依然清晰的保持着自己的面貌,为贵阳城市增添了一种复古的文化气息,是贵阳的市徽和标志,是贵阳山水与文化的精华。

1.3.3 黔灵文化虚无缥缈。清代康熙十一年(1672年),赤松禅师云游来筑,募化四方,建成的黔灵山弘福寺,乃贵州首刹。寺内的法化塔、九龙壁、大山门、钟鼓楼、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玉佛殿、藏经楼、说法堂、客堂、双桂楼及方丈苑,以及碑廊、素香斋、五观堂和五百罗汉堂等大小72座建筑,占地近11433平方米气势宏大,进入寺内礼佛观光,令人有梵宫深邃,庄严肃穆之感。

1.3.4 红色文化厚重炫目。贵阳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首先是让全体市民重温历史,牢记发展历程。其次是繁荣经济,发展经济。红色旅游能为旅游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1.4 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

1.4.1 群山迤逦、绿水清澈的山水文化。作为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地区,贵阳拥有以“山奇、水秀、石美、洞异”为特点的喀斯特自然景观,既有花溪、天河潭、百花湖、乌当温泉、香纸沟、渔洞峡、高坡、红枫湖、鱼洞峡、金龙谷、桃源河、南江大峡谷等以山、水、林、洞为特色的高原自然风光,加之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宜人气候,真是得天独厚,世所难及。全市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4A级旅游区2个,国家3A级旅游区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8个,同时依托贵阳四周分布的省内的1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独特的生态环境,备受世人关注。

1.4.2 方兴未艾的生态文化。2007年,“中国避暑之都”的称号落户贵阳,成为贵阳生态优势的最好证明。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中,市委、市政府勇敢担负起了历史责任,建设十里河滩城市湿地公园、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黔灵公园、长坡岭森林公园、图云关森林公园、顺海公园、阿哈水库、百花湖等若干大型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以治理、保护“两湖一库”等饮用水源的强有力举措,形成城市重要生态战略点,努力形成保护城市山水林城相融合的生态格局,作了大量工作。未来十年,贵阳市将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目标,倡导“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城市精神,深挖城市生态文化内涵,使之形成突出的城市文化特色,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布局合理的覆盖全市的生态文化功能体系,从“育土”、“养民”、“致富”、“弘文”四个方面,真正建设起一个世人瞩目的生态文明城市。

2 发展贵阳特色文化的现实意义

文化是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要真正把贵阳打造成创新型城市,发挥服务全省、影响全国、吸引世界的功能,离不开文化发展。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是注重特色文化发展。贵阳要发展,不仅要提升改造传统支柱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还要提升和完善文化功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城市建设模式、城市管理方式的同时还必须把城市特色文化发展提上战略高度。

一是通过发挥贵阳德信文化的特色优势,有助于增强全市人民思想凝聚力。发挥贵阳文化倡导德信的传统,以德信文化建设为“战略引领”,以“德信”为精神品格,就能引领全社会崇德守信、包容开放、博爱奉献、知行合一,为民、务实、清廉、高效,依法、公平,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实现贵阳蓬勃发展。

二是通过发挥贵阳生态文化的比较优势,有助于增强贵阳文化影响力。通过“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生态文化的宣传普及,培养市民生态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良好的形态行为习惯,真正让贵阳从自然地理上的生态城市变成文化上的生态之城。

三是通过发挥贵阳文化的品牌优势,有助于增强贵阳经济社会的市场竞争力。全面打造新时期文化品牌,是新时期文化发展的新动力。充分利用好地域文化这个新时期文化品牌的重要资源,全面打造新时期文化品牌,改变文化品牌发展与丰富资源不相匹配的现状,使地域文化与新时期文化品牌共同发展,就能推动贵阳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3 发展贵阳特色文化的对策措施

3.1 改变观念,提升认识

对特色文化要有新的认识。特色文化同样是社会的生产力。发展贵阳特色文化是推动贵阳实现升级版发展的重大举措,必须改变观念,提高认识。要建立特色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全新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为特色文化制度创新提供理论支持与合法性依据,创新特色文化制度理论、特色文化法制理论和特色文化政策理论。

3.2 加强规划,抓好落实。要通过《大力发展我市特色文化的意见》的制订和实施,落实好发展特色文化的目标和任务,整合特色文化资源,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通过规划制订、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把着力点放到整合特色文化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上。做大做强以“多彩贵州”、“爽爽贵阳”为代表的民族歌舞、工艺美术、节庆会展、戏剧、影视、动漫等文化品牌;以“爽爽的贵阳・中国避暑之都”品牌效应,催生“清凉经济”,以阳明文化研究为契机,推动国际“知行合一”理学思想研究,以办好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等为抓手,大力发展会展业。以特色文化为吸引,积极引进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

4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4.1 要建立适应特色文化发展的管理机制。一要建立权威高效的统一特色文化管理机构,结束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的状况;二要建立统一的特色文化大市场,积极发挥行政调控手段,大胆应用市场化运作机制,建立规范、有序、开放的特色文化市场体系;三要建立特色文化大市场的分类标准和统计指标体系。

4.2 建立适应特色文化发展的运行机制。按照市场要求对特色文化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重组,逐步形成一系列符合现代化产业扩大在生产需要的生产、联通、营销、分配、消费机制,使特色文化产业运行充满活力。

4.3 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加快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政策扶持是关键。要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特色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健立和完善“贵阳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不断整合扩大资金规模,通过项目补贴、贷款贴息、业绩奖励等方式,加大对重大特色文化产业项目、企业和园区(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支持特色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4.4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加快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在充分发挥特色文化传承人作用的同时,把加强人才培养作为基础来抓。要建立各类特色文化技艺学校,培养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基础型和紧缺型人才。

4.5 建立特色文化外贸体制。要把能否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作为特色文化的首要标准,实现特色文化向现代化的转换,着力发挥特色文化的进步、民主、科学要素,以现代精神对特色文化加以合理改进。

5 优势整合,发展产业

在市域发展整体规划范围内,制订区域发展目标。云岩区,要作为会展业发展副中心区之一,依托云岩区文化艺术节、“三月三”和“四月八”民族艺术节、云岩区少儿艺术节、广场消夏纳凉晚会等项目,大力发展文化类会展活动和旅游活动。

南明区,要依托“龙洞堡会议中心”和“多彩贵州城”项目,大力发展以国内大型会议、公众展览展销、文体演艺活动和常年产品展示为主的会展项目,及具有民族特色的“三月三”布依族文化节、“四月八”少数民族歌舞大赛、民族艺术节等项目。

6 转变节点,重视“创意”

特色文化发展要将有形和无形两种传承有机结合,同时并举。世代传承的手工艺制作技艺和丰富的地域资源,使贵阳民间工艺品融合了无尽的民族文化、地域特色、风土人情。关键是要搞好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品与现代社会旅游工艺品的有机结合。改变长期存在的资源丰富,经济效益不佳的状况。要坚持原创的文化艺术内涵不能变,在挖掘与发展上下功夫;要坚持特有的地域资源不能变,在利用与保护上下功夫;要坚持独到的制作工艺不能变,在传承与培养上下功夫。

7 注重内涵,借助市场

7.1 突出“林城”特色。贵阳市森林资源丰富。目前,全市森林面积314万亩,灌木林面积105.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4.76%。距市中心区仅1―2公里多的黔灵山公园为国内少有的城区大型公园,森林公园森林面积达620公顷,为全国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两公园内幽林密布,四季飘绿,被誉为贵阳的“城市之肺”。位于市区西北的长坡岭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景观优美,密林、草地与湖泊、池塘相互辉映,这些都不失为开展森林旅游的绝佳之地。

7.2 突出“喀斯特生态”特色。贵阳属喀斯特发育典型地区,喀斯特地貌占全市面积的85%,绿水绕青山,奇峰藏异洞,激流飞瀑星罗棋布,对崇尚自然和生态的旅游者极具吸引力。目前,我市在继续抓好红枫湖、百花湖、息烽温泉等老景区的设施改造完善的同时,按照打造精品的要求,正集中力量进行开阳峡谷、六广河峡谷、香火岩景区等旅游项目的开发,逐步构建一个由红枫湖、开阳峡谷公园、六广河等景区组成的,能体现我市地理地貌特点的喀斯特自然生态旅游产品体系。

7.3 突出民族风情、地域文化特色。贵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苗、布依、土家等37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占全市人口的15%。镇山、李村、杜寨、黑土等一批苗、布依少数民族村寨,至今仍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民族建筑、服饰、风俗、节庆活动等,民风古朴浓郁,风情丰富多彩,可进一步开发建设成为向海内外游客展示我市少数民族风情的游览点。

7.4 突出人文历史、理性文化特色。充分利用和发挥贵阳修文阳明洞“王学”胜地、青岩古镇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于一镇、乌当香纸沟“古造纸术博物馆”的历史与现实效应。

7.5 突出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贵阳位于贵州省的中部,属黔中亚热带湿润温和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四季无风沙,气温、降水、风、光照等气候等综合要素都确实宜人生活,宜万物滋生发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非常适合现代人们的休闲、享受需求,堪为旅游度假、消暑避寒的好地方。

8 重视宣传,吸引世界

8.1 加强对主流媒体作用的重视

增加与晚报、日报及广电总台等媒体之间的联系,一起策划举行各种活动,使得覆盖的范围以及影响力得到扩大;创建有特色的媒体,做好网站的建设工作。组织建立起一个贵阳地区具有特色的文化网,积极开展各种专题报道,并且要实行包括在线申报、查询及网上下载等项目的各类在线的服务内容。

8.2 规划项目,做好宣传推荐

一是借助传统节日、婚丧嫁娶、建筑风格、民间歌舞开展如寻根祭祖、朝山进香等欣赏人文景观的高层次的民俗旅游,使人们通过旅游活动了解和获取知识;二是借助贵阳的山、水、洞、林等开展自然景观旅游活动;三是借助贵阳丰富有名的特色食品,开展以舌尖上的享受为目的的生活旅游;四是把会展业纳入宣传城市形象的重要内容,加大对全国会展项目的引进工作。对符合贵阳市会展业发展方向,有助于本地会展业水平提升的会展项目,要做好调查研究和积极联络的工作,依靠本地的产业基础、市场需求、政策吸引、服务保障等优惠条件,使项目落地。建立国际会展项目的绿色通道,积极促进贵阳市会展业向国际化发展。

农村特色文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农村;景观文化;营造方法;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得到快速的发展。新农村在发展的同时却受到城市化的冲击,使得新农村的景观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才能在新农村的建设下营造良好的景观文化,把原有的文化传承下来,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新农村建设追上了城市化的脚步,却在追逐中渐渐丢失了原有的文化特色,这样的现状值得我们思考。本文就以“美丽南方”为例,共同探讨南方景观设计的方法,维护新农村景观文化的特色,使得新农村更具有文化韵味。

1.“美丽南方”景观设计的简述

“美丽南方”位于广西南宁西部地区,当地的自然田园风光十分的美丽,农业景观独具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美丽南方”是近几年新建起来的,经过大力投资建设,成为一个集休闲、娱乐、体育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它里面有农家乐、农具展区,让你体验农家人纯朴的生活。[2]百香果园、西红柿种植基地、草莓种植基地等建设,让你品尝到各种果蔬的香甜。多功能球馆、五人足球场等体育设施,让你在休闲中体会运动的乐趣。更有独具历史文化特色的“双忠庙”,让你感受浓厚的文化气息。“美丽南方”的景观文化设计非常的具有当地的特色文化。

2.新农村景观文化的特点

2.1新农村景观文化具有地域性

新农村景观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质,因为每个地方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及民族特色,所以新农村景观文化的营造必须从本土的文化出发,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使景观文化建设更具本土特色。由于地方不同,自然环境及地质地貌也有所不同,所以景观文化的设计就会形成一定的地域差别。比如“美丽南方”的景观就是依据当地的自然田园风光、文化古迹及农业特色进行设计的,使得新农村的景观文化充满浓郁的农村文化气息。

2.2新农村景观文化的传承性。

新农村景观文化的建设必须具有一定的传承性。新农村景观文化是依据当地的传统文化及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所以我们在进行景观文化设计的时候,要注重文化的传承及自然环境的结合。[3]在“美丽南方”景观设计中,依据当地的自然风光及纯朴民风,建设了农家乐、历史留痕展区、南方历史古建筑保护区、百果园区及百合花基地等景观,让观光者领略田园风光,品味果蔬香甜,体验农家乐趣。

2.3新农村景观文化要以人为本

景观的建设主要是为群众服务,所以在新农村景观文化的设计上必须遵守“以人为本”的原则,满足人们对景观文化的需求,使景观文化的设计要符合人们的审美标准,一切景观的设置都是为了服务大众。“美丽南方”景观设计在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基础上,提出“人.自然.村落”的空间对话设计理念,凸显当地的农家乐休闲娱乐产业,让“美丽南方”充满恬静悠然的生活气息和清雅安逸的生活情趣,使人们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

2.4新农村景观文化的多样化

新农村景观文化由于地域及文化不同,景观文化就出现了多样化的情况。各个地方的新农村文化在形式、内容、功能及形态上都存在多样化,各有各的特色。例如西南的吊脚楼,北京的四合院,还有高原的蒙古包。这些景观都非常具有特色。而“美丽南方”的景观文化

主要是南方特有的前堂后院“香火房”古建筑保护和利用与是田园风光及南亚热带农业特色等多样化的有机结合。

3.“美丽南方”景观文化的营造方法

3.1充分利用当地的丰富资源

新农村景观文化要从当地的各色文化出发,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使其更具有本土特色。由于地域不同,可使用的资源也不同,不同的资源营造出来的景观文化自然也各具特色。“美丽南方”位于广西首府绿城南宁的西部,当地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有着广阔的农田,密集的原生态橄榄树,还有让人称奇的黄氏榕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此地是著名作家陆地《美丽南方》作品的诞生地,这里有爱国名将梁云升的“双忠庙”。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让新农村景观凸显地方特色。

3.2重视与自然环境的结合

新农村景观文化的设计一定要重视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体现的是一种绿化生态理念。一些新农村建设使得其自然景观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住宅新楼代替了原本淳朴的农舍,本土特有的自然风景正在不断丢失。[5]在营造景观文化的时,我们要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注重于自然环境的结合,这表现的是对绿色文化的维护,体现的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美丽南方”景观在设计上重视与自然的结合,在原有的自然景观下进行景观文化设计,体现了当地的自然景观特色,又不会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怀旧浪漫纯朴的农家景观,让人置身于田园里,享受农家人的那份纯朴的心情。

3.3传承本土传统的文化特色

3.3.1对原有文化的升华

新农村景观文化设计要对其原有的文化进行提炼及升华。由于各地的文化不同,所以各地的标志性建筑、农村的形式等都不同。我们为了凸显各地的文化特色,选用当地具有标志性的文化,在原有的文化上进行创作,创造出新的文化景观。“美丽南方”的整个景观文化建设中具有浓郁的文化韵味,其主要的标志性的文化就是“双忠庙”。“双忠庙”是人们为了纪念明末清初的名将名臣杨禹甸和梁云升而建立的。双忠庙本来有三进两厢,很多的名人手迹碑石,这些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怀。

3.3.2对原有文化的延伸

我们可以对原有的文化进行延伸,延续其中的文化韵味,使得景观文化更加的丰富。“美丽南方”的景观文化设计中,据了解石埠美丽南方是著名作家陆地《美丽的南方》作品的诞生地。依据作品《美丽的南方》进行原有文化的延伸,简述《美丽的南方》的主要内容,从而达到文化的延续。

4.结语

新农村景观是自然环境及人类共同描绘的一件艺术品,不仅体现了人们的智慧,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更突出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新农村景观文化以历史文化作为背景,以自然环境作为辅助条件,进行景观文化的营造。[6]景观文化的营造要满足人们的需求,要与自然环境相结合,要充分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美丽南方”景观文化的设计依据了但当地的文化特色,结合了当地的自然景观,建设了一个休闲、娱乐、体育为一体的文化景观。由于这样一个具有农家特色,有具运动快乐的景观建设,使得“美丽南方”的旅游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而也促进了新农村的发展。新农村景观文化的建设非常的重要,它体现着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宏.我国新农村环境景观规划理论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08):34-35.

农村特色文化范文第8篇

一、创新机制,提升民族文化活力

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文化活县、文化强县”战略,以繁荣和发展为主题,以文化创新为动力,强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和民族文化建设,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全县文化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

实践证明,任何事物注入文化元素,才有生命力,才有发展活力。因此,我们要坚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的理念,始终高扬文化建设主旋律,强化措施,注重实效,推进文化事业快速发展。一是进一步加强领导,要将文化建设纳入全县“四个文明”目标管理,并与经济建设同步推进。二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队伍建设。要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门机构,进一步壮大文化队伍。三是要大力挖掘文化资源潜力,整理出《盘瓠与辛女神话传说》、《苗族数纱》等资料,从而提升泸溪文化品位,树立全新的文化形象。

二、打造精品,提升民族文化影响力

要坚持“双百”方针,“两为”方向,创新方式,开发创作出一大批反映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编创好《盘瓠与辛女》大型情景舞蹈,探索用辰河高腔的形式表现。精心改编集祭祀舞蹈和傩舞于一体的民族舞蹈———苗族《跳香》舞,对表现原始农作舞蹈动作适度创新提炼,打造曲艺节目———苗鼓说唱《岳老子的面子》等。要突出重点,抓好民间文化保护传承。越是民族的文化,越是世界的。加强文化保护开发和传承至关重要。一要做好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申报。申报《盘瓠文化》、《苗族挑花》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申报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二要大力推进文物保护工作。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传承发展”的思路,对现有馆藏文物强化日常安全管理。按时完成第二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浦市中正街的申报。

三、搭建平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为有效传播先进文化,要坚持以活动为载体,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用文化凝聚人心,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一是积极创办特色文化村。把打造特色文化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中之重来抓,要明确每个乡镇均要有一个民族特色文化示范村,并做到“三有”,即:有较固定文化活动场所和演出队伍;有传承泸溪县民族民间文化;有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通过特色文化村的创办,使全县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特色”的农村文化新格局。

二是扎实推进民族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建设是一个地方文化繁荣发展的永恒主题,要着眼全县的民风民俗,以节庆文化为抓手,拓宽民族文化建设的路子,举办好每年的龙舟赛、“三月三”、“六月六”、“跳香节”、“七月八”等农村传统节庆活动,从而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

三是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在县城,以盘瓠文化广场为阵地,开展“月月乐、周周放、天天跳”为主要内容的广场群众性文化活动。在单位开展一年一度的大众文化活动。在农村社区,组建“夕阳红”老年队、“青年乐队”等。充分展示群文风采。

四是延伸公共图书服务领域。要紧紧围绕强化管理、服务读者目标,积极组织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资料。并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少儿读书活动与“三湘读书月”全民阅读活动,从而形成“讲文明树新风”文明礼仪新风。

四、强化整治,全力净化文化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