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探究性学习基本特征

探究性学习基本特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探究性学习基本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探究性学习基本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 实验探究 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学生的学习必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强调教师应当采取“自我发现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探究性学习正是适应这种要求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不仅突破了原有的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改变了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探究性学习本质上是一次学习方式的革命。

1 探究性学习的再认识

1.1探究性学习的理念认识

探究性学习是将研究性的思想方法融入教学过程的教学方式,是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其方式是以探究为主,旨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1.2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讲究实践性、创造性、民主性、广泛性、自由性;教学方式多样,教学环境开放。

1.3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探究性学习的学习目标与一般的学科教学相比,它更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而不仅是一般的理解和掌握,更强调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结果,通过探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以下几个方面能力:(1)亲身参与探究,寻求知识体验;(2)学会交流与合作;(3)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必须遵循的原则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3 探究性学习在课堂内外的实施

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阐述了课程目标,明确要求“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要求学生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通过科学探究体验,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3.1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3.1.1引导点拨,实施实验探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中五彩缤纷的实验现象,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此引导学生在假设的基础上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达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1.2设计方案,合作探究

高中化学新课程目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社会人文精神的弘扬也把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作为基石。

3.2在课外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3.2.1对学生探究性学习课题指导确定

指导学生拟定好可行的探究性学习课题是成功的一半,它以所学的化学知识为基础,并且密切结合身边的生活和生产实际,而且还一定要接近学生知识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可行性。课外探究性学习课题主要是指对某些涉及化学知识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化学角度对一些生活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3.2.2对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结果科学地评价

学生离开了课堂,利用课余时间走向社会探究性学习,是由个体学习转向了团体合作探究学习;由学习单学科知识的学习转向了利用综合的学科知识去研究实际问题的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了哪方面的能力;学生的协作能力有没有得到提高;同时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了怎样的变化。

4 探究性学习有感

探究性学习不是被动的学习记忆,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化学教学的内容或日常生活、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对自然界及研究的现象提出问题,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实验活动,利用已知的、外加的因素去作用于研究对象,借助探究性化学实验,独自或合作加以探索,来认识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组成、变化特征,以及与其它对象或现象的联系等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1)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3)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5 问题与对策

探究性的学习主要通过学生的探究建构知识意义,并通过实验探究获得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首先,农村中学的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敢于创新,勇于探究。其次,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知识能力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再者,要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因地制宜,扬长补弱。

参考文献

探究性学习基本特征范文第2篇

一、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1、探究自问题开始,问题是探究学习的核心。学生的探究是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的,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以此促进学生的自我创新、自我发展。

2、探究性学习的实质是“探究”。整个学习活动是一个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结论的自主学习过程。

3、探究学习有其显著的实践性。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操作等实践活动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探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造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空间,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发现、去创造。

5、探究性学习要把探究过程看得比结果更为重要。小学数学课标中明确指出:重在参与、重在过程,进而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6、探究性学习的本质特征是创新性。要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大胆想象、猜测,提出自己独有的见解,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发散性思维得到发展。

二、研究探究策略

1、激发探究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重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并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以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他们乐于探究。

2、指导探究的方法。探究学习重在探究的过程,重在培养探索精神,获得积极的体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掌握:操作――猜想――观察――类比等方法。例如,在探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我们发现个位上是3、6、9的数不一定能被3整除,我们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不在个位上……学生同样经过了“联系已知――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探究学习中更要培养演绎推理的能力。对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为什么和各数位上的数的和有关,进行说理。虽然学生很难揭示其中的道理,但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还是发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而且将合情合理的推理和演绎推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受到了数学思想的熏陶与启迪。

3、提供探究材料。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究必须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借助于已知的东西去对未知的事物作出自己的猜测,进行实验推理,做出解释。脱离了自己的数学实际的探究,意味着学生面临很多困惑、挫折、甚至失败。学生也可能在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之后,结果并不理想。尽管这样,但留给学生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另外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或让学生自己准备充分的感知材料(如实物、学具、图片、统计数据、表格等),充分利用教具、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从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转化成一种可供操作、讨论与思考的材料,为学生探究创造条件。

探究性学习基本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生物教学 引导 探究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的活动过程。那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科学探究呢?

一、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打破旧有教学模式,引进探究、合作、情境、实验等多种新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生物本身的趣味性,将科学探究引入课堂,能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 如在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一课中,引导学生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先提出问题“蚯蚓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身体结构有什么特征?”引起学生观察思考,再引导学生将蚯蚓放置在硬纸板、玻璃板等不同的物体上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结论。最后还可以提问“活动结束,我们为什么要将蚯蚓放入大自然?”探究问题的提出,假设的形成,计划的制定,结论的得出都是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的过程。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易于形成创新精神,提高科学探究能力。而探究成功后的又将内化为强大的学习动力,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学生当然会兴趣浓厚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又如在教 “营养繁殖”时,可设计这样的情境:有人种了一棵苹果树,上面结了许多苹果,竟然有不同的外观和色泽,吃起来口味也不同,这个人是怎样种出这棵与众不同的苹果树的呢?引导学生带着饶有兴趣的问题去阅读“营养繁殖”,学生会积极思考,认真在书中寻找答案,必然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情境的创设有时非常简单,如:教学“种子萌发的条件的探索”,就可以巧妙地利用实际的情境――两组种子萌芽的标本:一组萌发状态良好,另一组则种子没有萌发。这充满矛盾的情境,自然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加强实验教学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独立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以获得探究的基本方法。生物学实验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形式。生物学实验为学生创设了亲身参与实践的情境,具有获知、激趣、求真、循理、等教育功能。生物学实验的功能和探究性学习的特征决定了生物学实验必然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1. “以实验为基础”是生物学的基本特征

学科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学科的学习特点,在实验中学习生物学无疑是最有效和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在生物学实验中,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和研究生物学,掌握生物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生物学研究的实验方法。生物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征,更有利于学生进行生物学探险究性学习。例如: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试验中,学生通过亲自的操作,让他们发现光确实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喜欢生活在黑暗处。通过试验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了新知识而且还懂得了实验的基本技能操作。

2.生物学实验本身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

生物学实验是人们认识和研究生物的一种科学方法,是人们根据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目的,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知识和实验手段,有计划地实施探究性实践活动的过程。因此,生物学实验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地探究的过程。例如克隆羊“多莉”、“试管婴儿”的实现,就是一个科学探究过程。

三、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总结规律,得出结论

探究性学习基本特征范文第4篇

一、探究性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探究性学习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的模式,是一种积极学习的过程,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或途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听、说、阅读、分析、处理信息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英语,学习英语,培养听说能力、阅读能力和读、写能力。探究性学习得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探究性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讨论、质疑、探究、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交际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新课程标准非常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精神,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究和探究的过程,倡导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基本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 自主学习 教学策略

新课程要求高中数学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为主要目标.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构建中,积极地探索知识的领会与运用过程,从而锻炼学生的数学学科综合能力.数学探究性学习,不是只对少数优秀学生的要求,而是面向所有高中学生提出的.它是一种注重学习过程,而非结果的学习方式,有别于数学学科竞赛.

一、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数学探究性学习的价值在于它充分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把实现学习目标的任务交给了学生.学生有自己的认知特点与学习方式,教师的作用就是顺应学生的主体需要,创造条件,为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提供必要的准备与及时的指导.从教学效果看,认真参加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学生,对数学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掌握得不错;而且学生数学学科视野更开阔,更能运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教材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也体现了数学教育应当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数学探究性学习的价值与其基本特征是分不开的.

1.开放性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资源.在学生完成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内容之外,教师应鼓励学生针对教学内容补充、变通、扩展问题或者在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只有接触足够的课程资源,学生才能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探.

2.实践性

学生在人与环境的交往实践中获得新知.高中数学逻辑性比较强,注重知识之间的推理,但数学并非是闭门造车,实质是生活的反应.探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走进现实世界,让数学课程回归生活,从而为学生成长提供发展的空间.

3.主体性

学生主体的参与程度决定了数学学习的效率.探究性学习纠正了传统学习过于注重考试和分数的弊端,主张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有意义学习.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知识之外获得更有意义的体验性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与探究热情.

二、数学探究性学习的途径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有别于“接受”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师需要拓展学生学习途径,将学习领域从“课堂”延伸至课外,甚至是更广阔的生活之中.

1.课堂教学渗透探究性学习

课堂教学是高中生学习数学的主渠道.课堂常规教学能夯实学生基础,也为探究性学习提供可资利用的学习资源.课堂教学渗透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求知欲.学生主动探索离不开学生对数学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善于利用悬念、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欲.

例如:黄金分割是高中几何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在生活中具有巨大的艺术与技术价值.在进行相关教学前,教师可简单介绍我国数学家华罗庚的“优选法”.学生惊叹于“优选法”在艺术、语言、建筑等领域的广泛运用,知识的悬念油然而生,学生急于了解“优选法”是什么.这为学生对教材的学习做了很好的情感铺垫.

2.开放性试题融入探究性学习

开放性试题强调学生在完成试题过程中,情感与思维的参与范围与程度.它体现了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本身蕴含的思维美、过程美.开放性试题为学生积极探索提供了学习素材,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

例如:通过改变试题的命题结构与设问方式可以生成新的问题,促进学生多角度思考和增强问题的探索性.如:已知a,b,c∈R■,并且a■.课本提供了本题的论证方法.教师可根据目标的结构特征,改变考察问题的角度,可以获得新的思路.

3.实践活动联系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主张课程与生活融合,理论与实践联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尤其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科技问题等都包含数学的原理与方法;数学知识也可以用来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如生产实际需要,分析需要等.函数概念,正是对生活常识的概括与抽象.只有从具体实例的理解中领会函数概念,才能真正体会到数学概念的一般性和背景的多样性.

例如:排列应用涉及一些繁杂枯燥的计算,学生感到寡然无趣.可以设置学生动手类活动:分书本.把6本不同书本分给6个人,一人一本,总共有多少分法?学生兴趣盎然,对排列的理解就水到渠成.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留心学数学.购房贷款决策、人口数量预测等都涉及数学知识的具体运用.

三、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思维训练

探究性学习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数学思维是以逻辑思维为核心的抽象思维.要求学生具备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与流畅性.教师要精选教学内容,摆脱题海战术,以典型例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直线y=mx+2与曲线y=■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摇 ?摇.

错解:将y=mx+2代入y=■,并平方、整理得:(m■-1)x■+4mx+3=0,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正根x■,x■,可得m

这时可组织讨论分析:在圆锥曲线问题求解中,按照常规,人们总习惯于转化成关于x的二次方程.上述错误就在于这样的思维定势,事实上y=■隐含了y>0而不是x>0,因而本题应转化为关于y的二次方程(m■-1)y■+4y-m■-4=0有两不等正根(即直线与双曲线的上支交于两点),从而可得-1

总之,高中数学实施探究性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师生更新知识观念,又需要师生教学方式的转变.数学教师要拓宽学生探究性学习的途径,狠抓学生思维训练,促进学生主动探索.

参考文献:

探究性学习基本特征范文第6篇

关键词:探究;求异思维;主动参与

“自主、合作、探究”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向我们语文教师工作者倡导的,适合时代要求和语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

一、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探究性学习也称之为主题探究的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上位概念,也就是说研究性学习一定是探究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探究性学习都是研究性学习。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问题就是以我们原有的知识、经验不能解释、理解和说明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让学生发表意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我反省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独立研究与探索的意识和能力。

1.自主性。要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以此促进学生的自我创新、自我发展。

2.探究性。学生经过独立的思考后获取的知识,会在记忆里保存的更长久。

3.实践性。学生在观察、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开放性。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

5.过程性。探究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让学生亲自经历观察、比较、思考、猜测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探究活动。

6.创新性。引导学生探究活动时大胆想象,猜测创新的见解,从而使学生发散性思维得到发展。

二、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以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他们乐于探究。探究的问题由教师和学生自己提出均可,但是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启发的条件下帮助学生提出问题,有了问题,特别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如,我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出示图:一只小熊正在散步,一只小松鼠急急忙忙地跑过来。学生们观察完后,老师问:小松鼠会说些什么呢?学生的思维像开了闸的水,滔滔不绝。当一组学生表演完,有的学生提出疑问,然后经过商量,讨论哪种故事编的合理。最后尊重学生的意见,把更改后的故事进行表演,学生很满意。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进行探索和研究,从中得到收获。

三、让学生学会求异思维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欲望和需要,学生通过探究,能从中体验到一种成就感,就是一种强有力的令人愉快的情绪体验,而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体验就会产生再次体验的愿望。因此,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狐狸还是乌鸦,为什么?”有学生说喜欢狐狸,说他聪明,会想办法。还有的说乌鸦如果也这么聪明,就不会受骗了。答案角度不同,可能是幼稚的、片面的,但这是他们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智慧力量探究到的不同结果。所以在讨论中,教师不能一锤定音,只要学生说的言之有理,我们教师都应予以肯定,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四、珍视学生的独特理解

要让学生自己珍视对教材、对问题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充分的阅读、讨论、理解。在主动探究的实践过程中掌握新知识,培养新能力。我在教学一些写景文时,让学生充当解说员,设想自己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学一些理性强的课文,让学生充当正、反方辩论员,提出自己的辩题,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只要是合理的,都给予肯定。

五、在探究学习中注意的问题

1.教师在提供探究材料时背景要现实、有趣,形式要多种多样。教学中教师根据课题的需要,给学生足够的观察机会,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自己思考的机会。

2.注意学生的合作质量。合作探究是学习的重要形式。合作探究一定要在每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小组合作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并进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在合作中,教师要注意每个学生的表现,争取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而不是旁观者,每个人都争做探究的主人。

探究性学习基本特征范文第7篇

一、弄清化学实验与探究性学习的关系:

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化学实验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活动过程。化学实验是学生化学学习中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形式。化学实验为学生创设了亲身参与实践的情境,具有获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等教育功能。化学实验的功能和探究性学习的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必然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2、化学实验作为探究性学习途径的教学策略

在化学教学中提倡和鼓励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要充分挖掘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发挥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创设问题情境、验证假设或猜想等环节中的作用,探究开发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的根本转变。

二、化学实验与探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

通过化学实验开展探究性学习,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必须依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来确定探究课题,特别是依据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来选择适当的探究课题。根据我们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体会,在服从课题探究的原则基础上,我们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选择课题。

1、结合化学教学选择探究课题。当今新课程标准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当增加一些探究性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K、Ca、Na为什么不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设计为探究性实验:根据现有实验条件,让学生首先设计实验方案,其次交流设计思想,确定最佳方案,最后实施实验并得出实验结论。这种探索过程比空洞的讲授更能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感官主动参与信息加工、构建知识,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开发。

2、结合日常生活选择探究课题。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无处不在,我们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开始思考,提出问题,并筛选确定探究课题,然后让学生收集资料、探究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自主探讨、自主学习,极大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探讨铁生锈的原因,一方面学生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铁制品,又设计了锈蚀的不同条件开展实验,另一方面学生又到工厂、商店、居民区、农村……开展实地调查,学生对铁生锈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及预防生锈的措施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写出了较高质量的化学小论文。

3、结合当地生产实践选择探究课题。我们结合当地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课外活动及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大胆探索、积极创新。譬如围绕水的问题,可以启发学生从本地区水资源的分配、利用、污染、监测、防治、净化等方面去思考,学生积极性高,提出了许多问题,他们调查排污口,参观自来水厂,监测水质的好坏,以及积极协同老师测定水的pH值及重金属离子等含量,并请来环保局人员共同分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探究性学习在化学实验应用:

1.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提出实验目的,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师生共同逐个讨论,寻找多种方案或确定最佳方案。例如,在学习实验室制氧气这一节的催化剂时,我首先在试管中加入约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将一根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内试验,木条不复燃,过氧化氢真的不反应吗?我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然后加入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粉末,再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木条复燃了,我马上提出问题“二氧化锰在双氧水分解制氧气的过程中有什么作用?”由此引出催化剂。但还有疑问二氧化锰能否分解?是否参与和过氧化氢的反应,让学生设计方案证明。

2.改进实验装置

探究性学习基本特征范文第8篇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实验探究,合作探究

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阐述了课程目标,明确要求“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要求学生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通过科学探究体验,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都得到发展①。探究性学习一直是被称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心理学家皮亚杰先生提出,学生的学习必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强调教师应当采取“自我发现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一、探究性学习在课堂内外的实施

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阐述了课程目标,明确要求“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要求学生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通过科学探究体验,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都得到发展②。由此可见,化学作为21世纪的中心科学和人类的依、食、住、行、玩等密切相关,目前在我们生活中化学物质、化工产品无处不在,这就为进行化学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能性;而教材的一些化学实验设计的可行性和严密性存在的疑问和争议,化学课堂的有限性就为进行探究性学习提共了必要性。在化学学科教学中开设探究性学习,应分为课堂探究性学习和课外探究性学习两种。

二、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

学生的学习应该在与现实生活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这就需要教师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问题最好由学生提出但由于时间有限,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学过的化学知识,以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为背景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白磷的性质时,我首先用投影仪打出阅读以下材料:在二战期间,美国有个侦探小分队发现在一深山里有个隐蔽的军火厂,上级要求小分队在十天内摧毁这军火厂,结果小分队只用十几只老鼠在其背上涂了些液体就完成了任务。

阅读完之后提出问题:老鼠背上涂的液体是什么物质?它是怎么完成任务的?学生看了这个故事会非常惊讶,很想立刻弄明白其中的原因,于是学习磷的性质的积极性就会大大地被调动起来。这种问题情景是由知识的实际应运创设的。

Al2(SO4)3+6NaHCO3=2Al(OH)3+3Na2SO4+6CO2可联系下列问题给学生进行探究。

(1)为何不用H2SO4溶液代替Al2(SO4)3溶液

(2)Al2(SO4)3和NaHCO3溶液以什么体积比最合适?(假如两溶液浓度相同)

(3)能否用Na2CO3溶液代替NaHCO3溶液?哪种效果好?

2、引导点拨,实施实验探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中五彩缤纷的实验现象,对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因此引导学生在假设的基础上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达到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设计方案,合作探究

高中化学新课程目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社会人文精神的弘扬也把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作为基石。新的化学教材中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为学生间的合作创造了许多机会。如在化学必修(Ⅰ)中,专题1的活动与探究中,常见物质的检验,通过小组实验可以总结出NH4+、Cl-、SO42-、K+的检验,让学生知道常见离子检验的方法。但要在此基础上对其它物质或离子的检验进行汇总,小组内的总结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应该将目标分解,部分小组汇总阳离子的检验,部分小组汇总阴离子的检验,部分小组汇总常见物质的检验,再经过小组间讨论交流,总结的知识也会较为全面。

三、探究性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首先,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时代呼唤主体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是素质教育向我们每一位教师提出的任务,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化学教学大纲》就明确指出:“初三化学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实施“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乃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有效途径。因为实验本身就能引发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实验兴趣是认知兴趣中重要的一种。最后,将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做(实验)学生看(实验),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致使学生一味死记硬背而无暇顾及“创造思维”。

四、相关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比一些重点中学和普通的城镇中学,在农村中学深入开展探究性学习并取得一些成绩,是有相当大的困难的。学校的经费紧张,教学设施,实验仪器,教学条件有所欠缺同时师资力量缺乏,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学生自主学习精神不够,各种信息资料远远落后于城镇,学生查找资料难度较大,因而农村中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看起来很热闹但成效不大,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农村中学的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敢于创新,勇于探究。其次,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知识能力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再者,要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因地制宜,扬长补弱。以上只是本人的看法,望同志们提出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7

[2]李晶.探究性学习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2007.

[3]张丽霞.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开展[J].教育科学,2012(12):140.

[4]袁远.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2005.

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