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全生产专题报道

安全生产专题报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安全生产专题报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安全生产专题报道范文第1篇

一、建立阵地,为增强宣教实效性搭建平台

加强阵地建设对于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增强教育的辐射性、提高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要充分利用矿山的工业广场、班前会议室、入井长廊等阵地以及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营造浓厚的安全舆论氛围,警示员工遵章作业。花园文化广场阵地。要设立永久性、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安全宣传牌板、标语,围绕企业安全工作重点,通报安全情况,灌输安全理念,使员工从入矿开始就感受到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翟镇煤矿从2012年开始着手建设社区宣教阵地,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就是社区花园文化广场。它的建成投用,为员工休闲娱乐、相关单位组织文化教育活动搭建了平台。区队学习室阵地。要设立专门的“全家福”安全寄语牌板和“三违”警示台,充分利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班前会议室的宣传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安全誓词和安全理念、当前安全教育重点、安全质量讲评、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教育内容必须及时更换,保证内容丰富具体、贴近实际、具有特色。阳光大厅及井下车场阵地。要在井下所有关键部位设置安全视觉识别标志牌,更衣室、灯房要有安全宣传画、安全警句,井口至工作现场主要部位设立安全警示牌,使员工一路看、一路受到警示教育。翟镇煤矿投资兴建了阳光大厅,完善了井口文化长廊警示教育系统,为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新闻媒体阵地。要围绕企业安全工作重点,通报安全情况,传达上级指令指示,介绍安全工作先进事迹,同时开设安全生产专题报道栏目,普及安全知识。要积极利用网络、多媒体设备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高质量的教育软件,增强教育效果。

二、整合制度,强化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保障机制

安全宣传教育制度是加强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提升安全宣传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整合完善以下制度。班前安全会教育制度。要在所有区队推行班前安全宣誓制度,使全体员工在异口同声中营造一种团队力量,形成众志成城的心理暗示和对于共负安全责任的深切感受。各基层区队在员工上岗前要由值班人员组织班前安全教育,讲评上一班的安全质量工作,提出本班的注意事项和要求,贯彻安全理念的教育面要达到100%。群众安全活动制度。此项制度内容包括学习传达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会议、文件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部署落实,总结讲评上一周安全生产和质量标准化工作,通报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组织员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事故案例分析,布置下一周的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安全生产专题教育制度。针对节假日前后、农忙季节、重点工程和临时任务开工前、长休人员返岗、新工人上岗等特殊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专题教育,重点进行安全生产形势和技术规程教育,剖析事故案例,汲取经验,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术业务素质。安全思想分析制度。要建立员工安全信息反馈网络,掌握员工思想动态,了解员工“安全第一”思想是否牢固,能否自觉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质量的关系,是否真正做到“事故预想、危险预知”,对侥幸心理造成的危害认识是否深刻,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等。

作者:王东利

安全生产专题报道范文第2篇

一、2011年1-5月全区安全生产情况及指标控制情况

今年1—5月,全区共发生各类事故71起,死亡16人,伤50人,直接经济损失402.57万元。死亡人数占市下达的死亡控制指标(31人)的51.62%,截止目前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道路交通事故依然高发。2011年1—5月道路交通事故死亡9人,占全区各类事故死亡人数总数的25.72%。

2、建筑行业安全生产事故上升。2011年1—5月建筑行业安全生产事故死亡4人,占全区工矿企业死亡人数的66.67%。

3、个别经营单位事故凸显。位于龙泉山北路的小丁轮胎服务部因加气操作不当造成轮胎爆裂,死亡2人,占全区死亡人数总数的6.46%;位于城北北辰小区的蜀香茶楼因天然气泄露爆炸,重伤2人。

二、上半年工作回顾

(一)组织领导有力,安全责任落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就安全生产作出重要指示,及时部署工作任务,提出明确要求,并在重大节日、重要时期多次率队深入基层检查指导,有力推动了全区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区政府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分析形势、部署工作、协调力量、督促抓好工作落实;区安委会认真执行量化考核和“一票否决”制度,加大了督查督办力度,促进了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区政协委员多次视察安全生产工作,加大了对企业和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形成了抓安全生产的合力。

(二)强化基层基础,建立长效机制。积极开展安全社区(村)和安全质量标准化企业的活动。区安委会下发了《区安全社区(村)创建工作实施意见》,将创建工作纳入年度责任目标管理,并召开安全社区(村)创建工作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发动,社区(村)创建工作进展有序。积极推进全区企业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分行业、分领域逐步完成,努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

(三)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

1、进一步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力度

一是结合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总体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营造更加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社会氛围。上半年向全区乡镇(街道)、部门及企业发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共2万余份。二是加强沟通、协调和配合,加强正面宣传,通过专题报道、深度报道、跟踪报道等,弘扬先进、敦促落后,树立典型、鼓舞士气,更好地为全区安全生产工作服务。三是及时召开安全生产信息会、通气会等,公布安全生产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形成新闻媒体、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安全生产舆论监督网络,维护人民群众安全生产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四是拓宽安全生产宣传渠道,在区政府门户网站的基础上,建立了“四川新闻网安全专题”网页,加大了对安全生产工作及法律法规的宣传。

2、加强重点人群持证上岗培训

切实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逐步提高他们的安全管理水平;加强企业新进人员和重点行业和领域农民工的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操作技能;落实特殊工种法定培训,做到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据统计,共培训各类人员470余人。其中:特种作业人员87人;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180余人;社区(村)主任、安全协管员200余人。

3、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突出“安全责任重在落实”的主题,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形式组织开展活动,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利用宣传栏、文化橱窗等阵地,采取安全生产月专题节目、公益广告、安全知识和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一岗双责”及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活动有关规定,唱响安全生产的主旋律,力争达到以月促年效果。

(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

1、加大非煤矿山执法力度

治理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进行生产的非煤矿山;治理非煤矿山不履行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的建设项目;治理非煤矿山违法开采、违章爆破、无两个以上安全出口和采空区事故隐患、防排水事故隐患、排土场事故隐患以及提升系统、通风系统、机电系统事故隐患。据统计,共检查非煤矿山160家次,发现隐患82条,制作现场检查记录160份,下发整改指令4份,依法对两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非煤矿山企业停产整改,已督促整改76条,整改率达93%,剩余6条正在落实整改中。

2、加大冶金机械企业执法力度

认真宣传国家安监总局26号令,完善冶金机械企业各项管理制度,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主要对冶金机械企业生产车间、作业场所、炼钢设施、消防设施、起重机械等进行定期检查。共检查冶金机械企业70余家,发现各类安全隐患51条,下发整改指令2份,督促整改隐患49条,整改率达96%,剩余2条正在整改中。

3、加大危险化学品执法力度

制定和执行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推动化工企业进园区;治理无证经营、超许可范围经营和使用淘汰工艺设备以及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规定的企业;治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加强化工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工作的监督检查;完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并进行评估,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治理和打击非法运输活动,强化源头管理。据统计,共检查危化品企业140余家次,发现安全隐患49处,当场整改47处,限期整改2处,发出整改指令12份,提出安全建议与措施56条,受理处置群众举报案件1起。

4、支持配合有关部门加大专项整治力度

支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各相关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治理和事故预防工作。一是加大道路交通专项整治,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运营、违法载人、客运超载、机动车超速和疲劳驾驶等行为;继续推进以排查治理道路危险路段为主要内容的“安保工程”,推进汽车行驶记录仪和监控平台建设;加强对道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监管。二是加大建筑施工专项整治,重点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脚手架搭设、临边洞口防护、施工用电、塔吊和施工电梯、施工机械及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全面落实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三是加大消防专项整治,重点加强对学校、商场、歌舞厅、宾馆饭店、网吧、板房聚集点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深入治理“三合一”、“多合一”生产经营单位火灾隐患。四是加大学校专项整治,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开展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五是加大电力、民爆、渔业、农机、水利、旅游、特种设备等行业和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认真履行监管职责,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五)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安全监管。依法及时查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上半年查处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单位3家,查处生产安全事故7起,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4份,收缴处罚罚款8.5万元;执法监察处罚1家;受理各类安全事故隐患举报投诉4件,处置4件,有效地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

(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重点时段工作

1、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为确保元旦、春节及“五一”期间的生产安全,我局按照国务院和省、市、区政府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努力为全区安全大局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迅速行动,周密部署。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本单位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主要领导带队深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企业重点部位检查指导工作,拉开了本局安全生产大检查序幕。二是明确分工,全面排查。按照各自的分工,组成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两个检查小组,进行拉网式排查,发现隐患,及时责令相关单位整改,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三是加强督查,确保落实。建立安全生产大检查落实机制,采取明查与暗访、面上与点上、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所查出的隐患全部整改或防范到位。

2、落实汛期各项安全防范措施

根据汛期的特点,结合我局实际,认真开展汛期安全检查工作,确保了企业安全度汛。一是周密部署。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本单位汛期安全生产工作。二是加强值守。坚持领导值班带班制度,做好带班记录,并及时处置和解决突发问题。三是全面检查。按照各自的分工,组成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两个检查小组,由局领导亲自带队深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企业检查指导工作。四是多管齐下。把安全生产检查、专项治理与日常监管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消除各类隐患,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3、全力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进一步增强防范生产安全事故风险意识,增强应对事故灾难能力,在规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同时,根据春夏季节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督促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企业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细化紧急情况下的各项应急措施,保障充足的救险物资和抢险装备,确保反应迅速、指挥得力、处置及时、救援有效。

(七)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队伍建设工作

时刻重视安监系统队伍建设,坚持每星期一例会制度,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实践,组织全局人员开展专题学习培训、交流体会、汇报工作、分析存在问题,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继续保持了安监系统队伍纯洁性,提升执法水平和履职能力。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决策和办事程序,形成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机制。及时修订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纪律约束和制度规范,改进行政许可。坚持政务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群众和媒体监督。二是加强业务建设。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业务培训,坚持定期学习和工作通报协调制度,提高机关人员素质,练好基本功,提高监管监察执法水平。加强安全监管监察机关基础工作,建立健全数据资料档案,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加强作风建设。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情况、把握规律,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督促检查、狠抓落实,扎实有效地推动工作。四是加强廉政建设。坚持惩治与预防相结合,严格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住违规违纪易发多发关键环节,解决一些突出问题。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端正“行风”。严肃查办案件,开展警示教育,推动公正执法、严格执法、廉洁执法。

三、目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生产认识不足。一些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不能摆正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多数业主自认为企业多年没发生事故,对安全问题重视不够,总是强调调历史客观原因,对事故隐患存有侥幸心理,忽视安全生产投入;部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法人代表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投入欠账严重,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培训教育工作不到位。

(二)企业主体责任有待进一步落实。有相当一部分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乡镇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不重视安全生产的情况还比较突出、相当一部分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设施、设备陈旧,安全隐患大量存在。

(三)非法、违法生产经营情况比较突出。据各乡镇初步统计,全区有非法生产经营单位(场所)54家。主要集中在娱乐、采沙行业和城郊结合部、恒大建材城周边,其安全条件差,隐患多。

半年来,我局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促进了全区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下半年我局将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按照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区党委、政府部署要求,以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为抓手,扎实开展“三项行动”“三项建设”,继续将安全生产工作当着头等大事抓好落实。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要做好夏季安全生产,全力压减生产安全事故。针对夏季安全工作的重点,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强化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加强对非煤矿山的安全管理,在汛期到来之前,督促其制定防汛措施,保证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加强对建筑施工行业的安全管理,加强对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加强对汛期易发、多发事故的行业和单位的安全管理。

(二)要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好国家、省、市、区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三)要积极推进全区企业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分行业、分领域逐步完成,努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

(四)要全面推进安全社区(村)的建设,抓好“双基”工作落实;

(五)要努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落实好各级各部门的安全职责;

安全生产专题报道范文第3篇

强化主题,做活规定动作,寻找报道支点

近几年,是平煤集团飞速发展的几年,其前进的步伐体现了“科学发展,共建和谐”这八个字。我们作为平煤集团党委机关报的要闻版,就是要围绕平煤集团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做好每一时段的主题报道。这些主题报道与平煤阶段性的工作紧密相关,每年都具有相通之处,如年初的职代会、工作会、党委会等,都是总结上年的工作,提出当年的工作思路,而这些又是企业报必做的规定动作。那么怎样使这些规定动作不僵化,让主题报道鲜活、可读,以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是我们每年要面对的课题。我们的做法是: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找出报道支点,使规定动作新闻化,在常变常新的报道形式中,彰显主题报道的导向性,使这些主题报道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2007年,我们围绕公司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开辟专栏,采取消息、通讯、深度报道、系列报道、专题报道、评论员文章等报道形式,强化每一时段的报道主题,先后组织了十大战役性主题报道,如“讲正气树新风促发展”、“奋力跨入全国工业百强加速构建和谐小康矿区”、“强力打造平煤特色文化”、“加快推进和谐平煤建设访谈”、“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实现平煤又好又快发展”等,这些主题报道虽然都属于规定动作,但在这些报道中,我们避免居高临下的说教性文章,注意选择新闻切入点,采用群众容易接受的报道形式,做出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报道,用鲜活的事实佐证平煤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不断加快和谐建设步伐的进程。2007年,我们还配发评论员文章80多篇,这些文章深入浅出地解读政策,把抽象的理论讲明白、说透彻,让读者对主题报道有了更加理性的深刻认识,使一系列相关报道入脑入心,真正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

时事策划,做新个性专栏,追求不同凡响

作为企业报的要闻版,既不能避开规定动作,更不能忽视读者的需要,我们的做法是尽可能让规定动作活起来,着重把专栏做出个性,使专栏更具针对性、新闻性和实效性,让其在要闻版中成为吸引读者的亮点,成为强力造势舆论阵地的焦点。只有把专栏做得不同凡响,才会抢眼,这就需要时事策划、不断创新,让专栏成为主题报道产生磁性、更具影响力的有效载体。

在煤矿企业的和谐发展中,一个最重要的大前提就是安全工作,安全是煤矿企业“天”字号的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没有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可以说,安全报道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报道。为了把安全报道做活做新,近3年,我们相继开辟了“生命至上安全为天”、“聚焦安全”和“安全在线”等专栏,这3个专栏采用的形式和报道手段各有不同,报道内容有所侧重。“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焦点对准基层单位,报道他们在安全工作中的先进做法及典型经验,给人以启发,起到借鉴作用。“聚焦安全”侧重于报道长年工作在生产一线的典型个人,用他们的工作实例,教育职工时刻绷紧安全弦,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观念,这些报道有安全工作的先进典型事迹,也有经常违章做业、被称为“不放心”人员的实例。上述两个专栏都是一题一文式专栏。“安全在线”是我们于2006年3月创办的集纳式专栏,栏内刊发一组稿件,设有“案件回放”、“工友坦言”、“亲情链接”等小栏题,每期选取一个主题。为使这个栏目更具有生命力,我们密切关注集团公司阶段性的工作重点和要点,围绕这些关键工作选定主题,策划组织稿件。比如,2007年1月5日,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在一次到基层调研时,对一基层单位在井下质量标准化工作中,给工程挂标签的做法给予高度肯定,要求给予推广。我从这则消息中意识到这是一个可做的新闻点,立即进行了策划,以“‘标签工程’让优质成为永恒”为主题,组织了一组稿件,报道刊发后,不少单位去取经,学习这一做法,有力地推进了矿井的质量标准化工作。截至目前,“安全在线”这个栏目已经走过快两年的路程,共策划选定主题60多个,刊发稿件300多篇,在安全工作中起到了较好的借鉴、引导和警示作用,已成为我们要闻版的品牌栏目,当年在《河南报刊审读》上专家给予高度肯定,获当年河南省新闻好专栏奖。

关注基层,做亮民生焦点,助推和谐发展

主题报道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头戏,就是关注民生。

2006年12月12日,河南省省长李成玉、副省长史济春到平煤视察棚户区,2007年2月9日,河南省国有重点煤炭企业棚户区改造会议召开。集团公司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全面铺开矿区棚户区的改造工作,这是一件得民心、顺民意的民心工程。但是,这项工作牵涉面大,情况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困难重重,如果工作不细就有可能好事办不好,影响职工情绪,不仅使这一工作无法推行,还会影响安全生产大局。报社统一行动,各版联动策划,相继开辟了“棚户区改造访谈”、“棚户区的故事”、“棚户区改造见行动”专栏,报社派出精干记者,分赴基层深入采访,采写了大量在棚户区改造工作中出现的感人事迹,这些报道以多种体裁,从不同的侧面对棚户区改造工程的政策、措施及规划、时间、面积等进行全面细致的宣传报道,让职工群众了解这一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并及时报道各单位贯彻落实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动态及进程,为平煤棚户区改造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2007年,集团公司投入8个亿,开工面积14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65万平方米,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棚改房屋面积开工目标。《河南报刊审读》第5期以《民生大工程报道有气派》为题,专门点评了我们在棚户区改造主题报道方面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赞赏。

综上所述,主题报道是要闻版长期而艰巨的主旋律,只要我们以创新的意识,做到“强化主题,做活规定动作;时事策划,做新个性专栏;关注基层,做实民生焦点”,就能强化主题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读性,增强主题报道的感染力与吸引力,提高主题报道引导舆论的权威性与影响力。

安全生产专题报道范文第4篇

班组是供电企业的基层组织,在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班组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尤为突出,加强班组建设、实施班组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有利于夯实企业管理基础,这也是建设安全型企业、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工会是企业联系广大职工群众的纽带,是供电企业班组建设的重要力量,承担着班组建设归口管理的重任,我们应努力做好工会工作,使其在班组建设中的牵头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1 工会在供电企业班组建设中的主要任务和重要地位

1.1 工会在班组建设中的主要任务

工会是推动供电企业班组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在班组建设中的主要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参与企业班组建设的决策和班组建设以及发展规划的制定;组织开展以创建先进班组为主要内容的班组升级竞赛,树立创先争优典型;配合企业行政部门做好班组的骨干培训工作,有效提升班组骨干的综合素质;组织开展班组群众经济技术活动,通过开展技术练兵、知识竞赛、劳动竞赛、技术革新等提升班组成员素质;加强班组民主管理工作,反映广大职工诉求,切实保护每一个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大班组安全建设,严格检查和监督安全生产过程,开展安全建设活动,强化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提高班组整体的安全生产水平;做好工会小组工作,加强职工小家建设,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关心职工物质文化生活,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上述这一系列任务和活动的完成主要是依靠工会自身组织职工群众的优势实现的,对于增强供电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中重要作用。

1.2 工会在班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供电企业班组建设中,工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由工会组织的性质、任务以及班组建设工作的性质决定的。首先,工会组织是联系广大职工的纽带和桥梁,代表着职工的切身利益,同时又为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而奋斗,其工作的对象就是企业广大职工群众,而班组则是职工最集中、职工思想最活跃的地方,工会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并积极参与班组建设能够以最直接的途径与广大职工沟通交流,及时掌握职工的工作学习情况、生活状况、思想动态等,进而通过加强班组建设将更多优秀职工吸引到企业的中心工作中,使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这对于夯实班组基础、增强企业凝聚力、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次,班组是供电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班组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建设工作,包括思想、组织、管理、业务、安全、技能、民主、创新建设等,其与企业的各个部门都有着直接联系,所以只有各部门协同工作,形成一股合力,班组建设才能日趋完善,企业才能逐渐壮大。综上,要想充分带动广大职工群众,就应将工会组织同班组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工会带头作用,增强班组凝聚力,最终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 充分发挥工会作用,推进供电企业班组建设

2.1 发挥工会的组织、宣传和发动优势

在供电企业班组建设中,工会组织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宣传和发动优势,加强同企业行政部门的协调、沟通和配合,通过创建宣传栏、发表内部刊物、创建企业网站、实行内部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宣传网络,采用动态跟踪或专题报道的形式积极向职工宣传加强班组建设的重要作用和目标,实时报道班组建设进展情况、有关成功经验和实际建设成果,扩大影响力,增强舆论宣传引导力,通过营造健康、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班组建设吸引力,促使全体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积极参与班组建设,促使班组不断壮大。某供电企业就充分利用了企业内部网站和电视广播等平台宣传了班组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以一种具有激励性的途径鼓励职工撰写宣传报道、工作体会,以文字和影像的方式将职工的奉献和拼搏精神记录了下来,并在宣传平台上分享,有效激发了广大一线职工参与班组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2 积极利用工会的维权职能

工会组织是广大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工会可充分利用自身的维权职能加强与企业行政部门的协调,争取更多有利政策和资源促进班组建设,比如加强民主管理,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机制,完善班务公开,组织开展班组对话、联谊、班组成果活动等,使职工充分享有企业发展、生产经营、奖金分配、评先创优等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2.3 发挥工会的牵头作用

在供电企业班组建设中,工会组织应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充分利用自身所具备的得天独厚的群众优势和其他活动条件创造出自己的工作特色,与企业“职工小家”建设活动、技术活动、经济活动、业余文化活动等的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丰富班组建设内涵,扩充班组建设内容。工会组织应当善于与广大职工群众沟通,聆听职工诉求,拓展沟通渠道,这主要是因为一线职工更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电力系统运行情况、电网终端情况等,所以更加了解班组建设的意义,工会在班组建设中应通过多种渠道与职工进行沟通,增强职工的信任感,调动职工参与班组建设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工会也能获得与职工相关的真实信息,了解职工诉求。从某种意义上说,班组建设其实就是人性化建设,虽然班组是执行层,其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完成电力的生产经营,但是由于人手不够,班组成员的任务较为繁重,基于此,工会组织有必要推行人性化管理,努力减轻班组建设负担,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学习和文字记录,使班组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升中,比如某供电企业班组中,共有190多个资料盒,而由于班组人员数量较少,无法对每种资料进行动态更新,基于此,班组逐渐减少了纸面资料,而是以现有的运行系统和软件为依托,采用电子文档或录音笔等方式来记录资料,大大减轻了班组负担,成员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现场培训中去,这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保障。

安全生产专题报道范文第5篇

摘要在企业开展传承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奉献精神、 “干”字精神,展示劳模和工匠人才的时代风采,增强劳模和工匠人才的感召力,让广大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有利于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好地传播劳动技能、创新方法;有利于提升职工技能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优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四)创建好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引导岗位员工爱岗敬业、实现岗位成才的需要。过去一直有“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尊重人才、尊重科学是一个团体,一个社会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现在基层单位成立以劳模为中心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可以带动身边的人学技术、钻业务,为引导岗位员工爱岗敬业、实现岗位成才奠定了基础。

二、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需要具备的条件

(一)要有强有力的专家团队。我单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技术团队以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三秦工匠、宝鸡市劳动模范、宝鸡工匠,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能专家、钳工高级技师***为领衔人,骨干成员共有13人,其中包含高级技师1人、技师3人、机械工程师3人、电气工程师2人、工艺工程师1人、岗位操作能手3人。强有力的专家团队保证了在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安全生产等方面提供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专家团队还加强与中石油各企业的技术交流,不断的促进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二)要有稳定的资金做保障。公司总部每年定期下拨科研基金,基层单位针对科研项目、技术改造、小改小革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方案,保证技术技术团队有荣誉、有尊严、有地位。

(三)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技术团队是基层单位各个方面的专家里手,在解决生产现场难题、技术改造、设备故障排除、设备操作维护等方面技高一筹,是其他人学习的榜样和传授技术的师者和技术交流的知心人。

三、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发挥的作用

(一)落实技术创新职责。“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专家团队都是行业内的行家里手,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娴熟的操作技能和务实的创效思路,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6台管体车丝机螺纹净化装置的设计和制作,实现了全自动化吹扫;完成了管加工一分厂信息化监控系统的设计,制作和安装,目前已投入使用。申报了《一种接箍车丝机刀塔拆卸安装工具》、《液压组合式阀门更换定位器》和《一种切断机卡爪装置的改进》三项专利。

(二)落实人才培养职责。在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之前,“师带徒”、质量和安全专业培训是企业一直推行的学习模式,伴随着工作室的建立,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劳模创新团队走上讲台授课,实现员工与劳模的面对面的交流学习。每月由技师对维修人员进行一次机械、电气专业理论的集中培训;带头人***工作室成员进行了《工作室创建与发展》、《专利申报的方法及事项》的专项培训;工程师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管端车丝机刀台维修基本方法和维修要点》、《管端车丝机尾座维修基本方法和维修要点》、《车丝机日常维护保养》等多项专题培训。每一个工作室成员也摒弃了“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和“留一手”的思想,及时对团队成员讲授技术工艺。将工作室建设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专业化平台。

(三)落实提效降低成本职责。“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立足一线、服务一线。“劳模创新工作室”全年有计划征集生产一线难题两次,十余项,针对不同的生产难题,组织成员进行任务认领,制定攻关计划和时间节点,并每月进行检查。全部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了攻关课题。修旧利废和小改小革方面,全年维修油缸30余台、减速机10余台、车丝机刀塔5台、车丝机尾座4台,对易损消耗件采用更换零部件、相互拼装等方法,全年节约费用约180万元。

安全生产专题报道范文第6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活动范围及主题

(一)活动范围: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含民营医疗机构)。

(二)活动主题:“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三)活动目标: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和谐医患关系,核心是“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切入点是“万里行”。

三、活动原则

(一)内涵建设与社会宣传相结合。医疗机构要强化医疗质量管理,突出内涵建设,加强医务人员医疗安全教育和质控管理人员培训。同时,切实履行社会职责,充分动员媒体力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向人民群众普及科学防病治病和正确择医、就医等方面的知识。

(二)全面梳理和重点整治相结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梳理和排查医疗机构临床科室、辅助科室、实验室和后勤安保等部门的质量和安全隐患,查找医疗质量管理漏洞、薄弱环节,重点整治违法违规执业行为,打击非法行医,查处虚假宣传。

(三)医院自查与行政督导相结合。医疗机构按照本方案,对本机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进行自查,制定整改措施并认真落实。县卫生局在医疗机构开展自查、整改的基础上,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进行督导检查。各级医疗机构做好迎接卫生部、省卫生厅、州卫生局抽查。

(四)当前任务与长远建设相结合。在2009年“万里行”活动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探索完善适合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四、组织管理

县卫生局成立“万里行”活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县“万里行”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并指导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医政股,负责综合协调,组织督导检查。

组长:*县卫生局副局长

副组长:*县卫生局医政股股长

*县卫生局办公室主任

成员:*县卫生局疾控股股长

*县卫生局基妇股主任科员

*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所长

*县红十字会专干

医疗机构根据活动的具体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实施。

五、活动内容

“万里行”活动重在宣传教育和制度建设,以查促建、纠建并举,与医院管理年活动、“平安医院”创建工作相结合,以医疗安全教育、医疗安全检查和舆论宣传引导等多种形式,促进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环境和医患关系。

(一)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强化医务人员和群众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意识。

1.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安全教育和相关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医疗风险、安全责任意识;要加大对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和全体工作人员的管理、教育力度,更新质量安全观念,提高质量管理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2.开展公众就医知识宣传教育。各级医疗机构结合实际开展宣教工作,采取现场讲座、展览展示、专题报道等多种宣传、培训形式,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医学科学和医疗风险,正确择医、就医,提高群众医疗安全意识和甄别假医、假药、虚假宣传的能力,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3.围绕“万里行”活动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活动。

(1)充分发挥报刊、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的积极作用。各级医疗机构要主动协调媒体做好本单位“万里行”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

(2)加强舆论引导,突出管理、突出质量、突出安全。大力宣传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绩,宣传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要求和好做法、好经验,宣传管理规范、质量可靠、群众满意的先进典型,营造有利于促进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患关系的舆论氛围。

(3)加大对非法行医、虚假医疗宣传的打击力度,对非法行医、虚假医疗宣传等行为予以通报、曝光等。

(二)以贯彻实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为重点,认真做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等项工作。

1.认真贯彻实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建立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重点要求:

(1)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作为本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健全本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医疗技术管理档案。对开展的第一类医疗技术进行技术审核,严格管理;同时做好第二类和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前第三方技术审核的准备和申请工作。

(2)医疗机构对已经开展的医疗技术进行全面梳理,重点清理以下3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一是尚不成熟或存在较多伦理问题的;二是须由卫生行政部门准入方可临床应用的;三是未取得相关诊疗科目的。

(3)医疗机构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对医师的专业技术能力进行审核并通过后,方可授予相应的手术权限,并实施动态管理。

2.贯彻实施《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关于加强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工作的通知》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积极推进临床合理用药。重点要求:

(1)医疗机构要认真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

(2)医疗机构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规定,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切实采取措施推进合理用药工作。

(3)以严格控制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加强临床微生物检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预警机制。

(4)认真做好合理用药监测工作,监测医院要按照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认真、及时、准确做好数据的收集和上报工作。

(5)建立健全毒、麻、精、放等特殊药品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

(6)县人民医院要逐步创造条件,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集中统一配制药物,保障药物的安全、有效、经济。

3.继续推进与落实“病人安全目标”。

(三)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对医疗机构内实验室生物安全、质量控制和管理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制度建设、硬件设施、人员管理、应急处置、执行落实等方面情况。

(四)全面排查安全生产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重点整治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事故查处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重点要求:

1.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组织领导、管理机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标准等,明确人员配置要求,认真组织落实。

2.加强对安全生产重要设施、装备、关键设备和装置的日常管理维护、保养并保障安全运行,防止漏电、漏气、漏水;完善劳动保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

3.确保消防通道畅通,无障碍物,消防设备齐全,标志醒目,专人管理,设有消防预警系统。

4.加强应急管理,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救援物资的配备和维护,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5.加强对放射科、医用氧舱、同位素室、氧气供应室、危险品仓库、配电室、压力容器及电梯等重要部门的安全管理。

(五)贯彻执行《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血管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六)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七)贯彻落实《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开展县乡医疗机构运行病历质量评比活动。

六、活动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09年6月—7月)。

完成“万里行”活动的准备、动员和组织发动工作,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县卫生局下发活动方案,对2009年“万里行”活动进行部署。

2.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认真组织学习实施方案,细化工作计划,开展“万里行”活动的准备、动员、和组织发动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8月—2010年4月)。

1.贯彻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统一部署,全面开展“万里行”活动。加强管理,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并组织媒体开展宣传报道活动。对自查中发现问题的要立即整改,对严重违反有关规定,或造成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人员要严肃处理。

2.检查指导。县卫生局组织对辖区内医疗机构开展“万里行”活动情况进行指导、检查,及时总结和推广“万里行”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好典型,有序推进,确保成效。及时将本辖区内开展“万里行”活动的进展情况和检查结果、活动总结上报州卫生局。

3.督导抽查。州卫生局对县卫生局和医疗机构“万里行”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或抽查,并通报检查或抽查结果。

(三)总结交流阶段(2010年5-6月)。

认真总结开展“万里行”活动的经验和成效,部署2010年度“万里行”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七、工作要求

(一)强化质量意识,切实加强领导。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立院之本,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关系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影响,关系卫生系统的公众形象。开展2009年“万里行”活动,是卫生系统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改进医疗质量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强化质量、安全意识,明确医疗机构负责人为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加大检查、指导力度,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重在质量建设,消除安全隐患。

医疗机构要重视内涵建设,从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入手,培训、教育、检查相结合,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内部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同时要加大对重点部门、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的管理、检查力度,对医疗技术、医疗服务、建筑、设备、设施、危险物品及要害部门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杜绝医疗差错。

(三)明确活动目标,发动社会参与。

安全生产专题报道范文第7篇

关键词:转型期 企业思想教育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

安徽淮化集团有限公司是一九五八年成立的国有大型传统煤化工企业,现有员工五千余人。随着落实“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建设国家级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淮化集团“十一·五”期间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和装备,不断引进清洁、节能、环保型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同时进行企业改制,组建成立了现代煤化工企业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了企业由传统的煤化工向现代煤化工战略转型升级。2012年2月24日《安徽新闻联播》对“淮化集团加大技改投资力度 推进企业转型升级”进行专题报道;2012年6月17日《安徽日报》一版刊登文章:“‘安徽创造’助推神九飞天 ,皖北煤电淮化集团研发生产火箭推进剂主原料”进行专题报道。“十一·五”期间到“十二·五”开局之年企业先后荣获“安徽省创新型企业”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等五部委授予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称号。

在企业转型期间,企业思想教育工作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为人力资源管理做好企业转型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舞台。作为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者,我想就人力资源管理如何结合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做好转型期的企业思想教育工作,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一、转型期的企业思想教育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转型期的企业思想教育工作,就是要实现全体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思想素质的提高和工作积极能动性的增强。通过对员工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把全体员工的思想统一到企业的转型发展上,要求全体员工努力工作,勤奋工作,不断的提高企业的效益,确保企业转型战略目标的实现。

从2008年开始,安徽淮化集团有限公司落实“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先后淘汰建厂初期兴建的工艺落后、污染严重、能耗高的焦化厂和合成氨一厂两套生产装置,引进清洁、节能、环保型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现代煤化工生产装置,实现由传统的煤化工向现代煤化工战略转型升级。在企业转型升级中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突出表现在:

1、一批员工集体失岗、下岗、待岗,面临转岗、失业。随着公司焦化厂和合成氨一厂生产装置永久性的淘汰拆除,原焦化厂和合成氨一厂的一千六百多名员工含泪告别车间、班组,一夜之间失去了熟悉的工作岗位,集体失岗、下岗、待岗,面临着转岗、失业。这批集体失岗、下岗、待岗员工面对家庭实际生活,亟待安置工作。尖锐现实地摆在我们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面前。

2、企业转型触及一部分员工的切身利益,迫切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工作思路。转型触及失岗、下岗、待岗、转岗员工的切身利益,一部分员工思想波动大,情绪不稳定。有的员工悲观失望,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干了一辈子,现在成了失业员工!有的员工不愿意转岗,认为自己工作十几年还要当学员!有的员工失岗、下岗、待岗后不服从管理,我行我素,甚至采取偏激行动!等等。

做好企业转型失岗、下岗、待岗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积极安置好失岗、下岗、待岗员工,尖锐地摆在我们人力资源管理者面前。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以创新的工作思路和方式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才能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引导企业全体员工服务、服从于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确保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快速发展!

二、围绕企业转型创新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做好失岗、下岗、待岗、转岗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人力资源管理队伍是企业思想教育工作的主体。实践证明: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开展,有助于做好企业失岗、下岗、待岗、转岗员工思想教育工作。

1、人力资源管理要为失岗、下岗、待岗、转岗人员创建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服务于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把全体员工思想凝聚到企业的转型发展上来去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应该看到,在企业转型升级中集体失岗、下岗、待岗、转岗员工是企业员工中的一部分。他们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做出了巨大牺牲,理应得到企业的关怀和重视。而企业的关怀和重视更多的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要为他们创造条件,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使他们能够和其他员工一样参与企业用人选拔、竞聘和企业员工再教育培训。

要通过激励方式满足他们的需要,消除其思想上的不稳定因素,帮助他们重新树立奋斗目标,实现个人能力和价值的提升;

要加强失岗、下岗、待岗、转岗员工基础管理,建立各类人才的基础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要建立完备的工作评价体系,将失岗、下岗、待岗、转岗员工中的各类人才的方方面面工作纳入评价体系;

要通过说服、启发、激励、情感感染等手段,适时对员工的思想、心理进行合理的疏导,以消除员工思想上的消极和对立因素。

2、有效人力资源管理为失岗、下岗、待岗、转岗人员搭建事业平台。人力资源管理要抓住失岗、下岗、待岗、转岗员工对事业的渴求,为他们搭建事业平台,以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

要适时通过激励、疏导、说服等方法,减少他们情绪中的消极和对立因素,消除存在的不正确的思想和认识,帮助他们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增强对企业目标、企业精神和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的认同;

要切实抓好对失岗、下岗、待岗、转岗员工的各种测试,客观真实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责任感等等;

要根据他们职业生涯的远景规划、个人前途的心理展望,在转岗中尽量满足他们的愿望和要求;

要依托产业发展为他们搭建创业平台,让他们参与企业开发新产品、新项目的工作,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他们有用武之地。

三、发挥企业文化在企业转型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管理作为当今先进的管理方法,具有导向、约束、辐射、凝聚、品牌、激励的功能,在企业内部资源整合、激发企业发展动力、增强企业凝聚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转型中,对失岗、下岗、待岗、转岗员工思想教育应特别注重发挥企业文化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大力植根企业文化,通过文化植根使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企业文化管理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文化植根,使企业的价值理念为全体员工所认同,让全体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宿感和自豪感,能自觉地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同企业的转型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人力资源管理在开展员工思想教育工作中,要大力植根企业文化。

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促进员工思想认识观念的转变,使员工切实认识企业和员工之间休戚与共,从而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员工能和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努力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

要发挥文化的引导、渗透、感染功能,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渐渐对企业价值观要求产生了解、熟悉,进而实现认同。

要抓住员工思想上的问题,通过反复说理引导、情感交流,逐步使员工认识到自身思想认识上的差距,主动的转变思想观念,自觉与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保持一致。

2、在塑造企业文化中提高思想教育工作质量。企业文化是思想教育工作的基石。企业文化管理可以使思想教育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企业的转型发展融为一体。人力资源管理可着力塑造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之“魂”纳入企业思想教育工作之“体”,从而大大提高思想教育工作质量。

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突出作用,塑造健康、向上、开拓、奋进的企业文化。要用健康、向上、开拓、奋进的企业文化教育人、改造人、塑造人,推动企业思想教育工作上台阶。

人力资源管理要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和思想教育工作兼容。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兼做员工思想教育工作,在塑造企业文化时,将思想教育工作的各项要求和目标融入其中,通过沟通交流、培训学习、考核等方式传输给全体员工。这样,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也会得到提高,思想教育工作地位也会由此得以进一步的提升。

安全生产专题报道范文第8篇

一、上海新生代农民工特征

新生代农民工年龄20岁到30岁,以“三高一低”为特征: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以1980年出生为界,在被调查对象中,80%为1980年以后出生,20%为1980年之前出生。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

(一)文化程度不同

第一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明显低于第二代农民工。第一代农民工的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文化为主,初中以下占82%。而第二代农民工以初中及以上为主,占91%。

(二)外出打工目的不同

第一代农民工家庭负担较重,外出就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加收入,改善家庭生活条件;第二代农民工未婚的多一些,家庭负担较轻,外出打工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增加收入,第二代农民工“学技术”占32%;“提高生活水平”占25%;“在城市立足成家”占21%;“不愿意干农活”占15%;其他占7%。

(三)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不同

第一代农民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更趋于稳定,不会因生活环境而改变太多,而第二代农民工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尚未定型,更容易受到生活环境变化的影响。他们往往不清楚自己未来在哪里,他们向往城市,城市意味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意味着不一样的前途及不一样的命运,希望通过进城务工告别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从而改变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四)务农年限不同

第一代农民工有比较丰富的务农经验,平均务农年限为12年,到大城市务工因缺乏一技之长及文化知识,有相当一部分仍从事农业生产,到大城市承包土地,凭着自己多年在农村的劳动生产经验种、养一些经济作物、动物。而第二代农民工,平均务农年限为2年,且有50%以上从来没有干过农活。

(五)对自己的认同感不同

第一代农民工认为自己命运不好,生在山区或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到城市“打工”只是“过客”,自己的“根”在农村,今后归属还在农村。第二代农民工认为自己能成为城市中的一员,通过努力,应该得到城里人同等的社会地位,今后在城市成家立业。

二、上海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现状分析

农民工转移到城市生活、就业,一方面为城市经济发展、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也为上海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由于农民工整体素质尤其是文化素养较低,缺少必要的工作技能,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因此,要帮助农民工顺利在城市就业、生活,就必须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农民工培训,是指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农民工体能、技能和智能资源,从而提高农民工经济生产能力的农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和行为现状

当前农民工到上海务工的动机主要包括以下因素:一方面上海经济迅速发展,吸引着全国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据统计,在上海的新生代农民工中安徽、四川占前2位。近几年不少农民工进城的主要动机已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为了赚钱养家,改善家里生活,而是转变为寻求机会,谋求发展;另一方面,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上海的新兴行业发展需要大批劳动力。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通过招工等各种渠道进入上海的各行各业。新生代农民工比第一代农民工更积极寻求职业培训和发展机会,更愿意留在城市发展和尝试创业,并希望有可能取得职业提升和在上海安家乐业。

(二)新生代农民工对就业培训需求的现状

新生代农民工无论在受教育程度还是年龄结构、整体素质上,都可以说是农村社会的精英和希望,但是他们与城市的人口素质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上海现代化进程的大力推进,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朝着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已不再是纯体力的劳动者,新生代农民工虽然文化程度比第一代农民工有所提高,但仍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使得他们在进城务工的初期只能选择偏向体力劳动的社会地位较低的工作。新生代农民工面临过剩经济时代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复杂局面,不是单纯只要肯出力、肯吃苦就能生存的。同时他们对职业的期望值较高,既看不上低收入的体力活,又找不到高收入的工作。而在就业问题上,新生代农民工不仅要和第一代农民工竞争岗位,还要与另一个庞大的大学生群体竞争岗位。所以新生代农民工要想就业顺利,必须参加培训,全面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才能适应上海的产业升级和产业调整的客观要求。

当前,加强对农民工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已成了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都应当重视并做好这项工作,把农民工整体素质的提高看成是上海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上海启动“三年职业技能培训行动计划”

从2011年起,上海市启动了“三年职业技能培训行动计划”,对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民工给予一定补贴。计划通过3年行动计划,使有技术的农民工从2011年的15%提高到30%。截至2011年底,上海累计培训农民工232万人次。

(一)安全生产培训

2010年11月15日,静安区一场大火给上海人民、上海政府敲响了警钟!为此,上海从2011年起启动了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行动计划。2012年2月召开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推进大会,计划2012年为30万人次农民工提供安全生产培训。要求各相关政府部门、培训机构严格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大纲、材、统一时间、统一考核、统一证书。旨在全面提高农民工安全素质和安全生产技能,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二)学历提升

第二代农民工中,有相当数量的务工者有着“城市梦”,他们想通过进城务工,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殊不知,由于缺少学历和技能,到城市只能做最苦、最累、最脏的活,然而收入也是最低的。由于种种原因,与有城市户口的工人相比,待遇上甚至成了“三等工人”,即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同工不同福利保障,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他们只有靠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此,每年进入上海“四大一院”(电大、开大、业大、夜大及网络学院)学习的人数不少,据统计,上海电大每年招收专科、本科学历人数达2~3万人,其中21.8%是新生代农民工。

(三)职业技术培训

职业技术培训是对新生代农民工最实际、最实用、最有效的培训。新生代农民工对未来的渴望超过第一代农民工,对未来的人生也有一定的规划,但往往因为喜欢享受,总是离自己的预期目标很远。与第一代农民的求生存为主不同,学技术成为外出务工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大多希望有一技之长,以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各种类型的职业和岗位都需要一定技术能力,每一个行业、每一项工作都有其要求的技能,木工、电工、钳工固然是一技之长,汽车驾驶、计算机操作、家电维修也是一技之长,甚至家政服务、商品推销、摆摊售货等看似简单的工作,同样需要许多技能,缺乏必要的技能是难以适应工作的。截至2011年底,上海市培训机构已达500多家。例如2012年上海“IT”软件行业迅猛发展,使得信息技术人才空前紧缺。为吸引更多中、高级软件技术人才,部分企业不仅打出月收入5000以上的丰厚薪资待遇,还采用各种提升机会留住优秀人才。为缓解供求矛盾,上海华育软件实训基地2012年全面推行“长三角软件工程师培养与输送计划”,受多家工厂企业委托,针对沪上地区中等及以上学历者发放96个技能实训名额。

(四)特殊工种培训

特殊工种指电焊工、锅炉工、铲车司机、电工、电梯工、危险化学品等特殊岗位工作。上海市2012年将为30万人次农民工提供安全生产培训,要求各区、县成立安全生产教育考试培训中心,并由上海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编写《上海市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应知、应会考核教材及习题集》。闵行区是一个人口导入区,到2011年底全区240万人口中,外来人口占了50%以上,2012年闵行区安全生产教育考试中心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达1万人以上。

(五)服务行业培训

在上海,餐饮、宾馆、家政等服务业中,农民工已占了70%以上,每当春节来临,就出现“民工荒”。春节前后,上海的早晨买不到早点,各大饭店出双倍工资也请不到服务员。上海是个老龄化速度非常快的城市,60岁以上的老人占上海市总人口的20%,很多老人需要服侍,可到了春节找不到家政服务员。中国家庭历来把生儿育女当作家庭的头等大事,据报道上海一度出现“月嫂荒”,2011年预定月嫂需提前3个月,而到2012年得提前半年。月嫂在上海属于家政行业的“白领”,月工资均在6000元以上,相当于企业高级技师的工资。各培训中心近年来高度重视家政服务员的培训,既解决了他们的就业,同时解决了社会需求。上海的每个养老院都需要家政服务员,特别是男员更紧缺。

(六)涉农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

在上海务工的农民工达600万,其中近70%为新生代农民工,这支大军中有相当一部分奋斗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为上海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上海市农委以近年来新进农业领域的青年创业农民、进合作社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有志青年等为重点,开展“三农”基础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共培训了211名。通过培训,让新生代农民工全面了解“三农”,熟悉上海新农村建设政策法规,掌握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

据今年2月上海综合新闻《新闻透视》栏目播放的《20年以后上海还有人来种菜吗》节目调查,上海每天需要1.5万吨蔬菜,目前种菜人年龄偏高,年轻人不愿意种田,主要原因是收入太低。上海把种田技术人员引为上海紧缺人才之首。上海郊区常年种植蔬菜面积达50多万亩,涉及到种菜的农民21万人,其中6.5万为农民工,占总菜农的30%。外来菜农的流动性大,文化水平偏低,技术水平偏差。市、区县两级蔬菜生产行政部门和技术部门结合蔬菜实际,积极落实技术培训各项措施。2011年,上海市年度培训总人数达1700人,其中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1000人,蔬菜产业示范技术培训700人,2011年农业部无公害行动计划蔬菜农药残留量检测合格率达到98%,在全国37个城市排名第一。经过专业培训,新型专业技术农民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奉贤区青长蔬菜基地所聘技术员每月工资在5000~6000元,普通农民工每月工资在2000~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