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乡规划案例分析

城乡规划案例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城乡规划案例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城乡规划案例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CDIO;城乡规划;实践教学

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15年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KT2015090);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2015年研究课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规划学科作用突显,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适应城乡建设发展需要,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强,价值观正确的应用型人才。“规划”对城乡的发展起到了前瞻性作用。全国各地每年编制大量规划方案,在此过程中,有些方案能够得到很好的实施,促进了城乡建设的发展,也有方案没能得到实施,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的发展。CDIO在城乡规划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在不同专业和地方都有不同的进展。

1.CDIO模式概述

CDIO(C-Conceive,D-Design,I-Implement,O-Operate,即“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是针对有实践需求的工程类学科开发的一种全新工程教育理念、实施措施和检测标准。2000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瑞典查尔姆斯技术大学等院校成立了CDIO国际合作组织,以MIT为首的几十所大学采用了该教育模式,并获得了成功。CDIO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融为一体,从产品设计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践项目设计将整个课程体系系统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创作最终的产品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应用和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的实践主动性。

2.CDIO的研究进展

2.1在常规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进展

很多院校在课程体系中贯彻CDIO理念及标准,整个课程体系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主干,将培养目标融入教学过程。所有学习内容围绕“项目”这核心目标来进行,并融合为一个整体。通过据实际情况综合制定的专业培养方案,把相关的基础课程、公共课程、专业课程等内容和走入社会后应具备的相应项目管理和实践等能力要求融于教学及实践项目中,并利用实际项目的参与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的专业素养稳步提升。

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走到各大规划设计院、设计公司、相关单位等场所进行实习,实行校企联合,⑹迪坝氡弦瞪杓颇谌菹嘟岷希以毕业设计为学科的最后项目,考核方式上采取CDIO 标准,从全面评价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使相关的毕业生具备相应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实际工作需要。让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具有专业理论素养并掌握相关专业的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实践能力。

2.2基于CDIO模式的特色专业建设

基于CDIO理论及教育部和国家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的相关规定,结合各地区对人才的需求,很多地区制订了特色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大力发展了当地的特色,深化了跨学科、专业培养学生的理念,进行了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创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较强实践能力、适应性强、有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并且很多地区已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

为创办特色课程体系,很多院校将基础与专业课建设的重点放在专业基础课程群、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群等方面,并制订和完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在开设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规定的核心、主干课程基础上,跨学科整合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加强规划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方案设计,并利用课余联合相关企业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项目的机会,从而培养了具有职业素养、动手能力强、有创造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3 CDIO理念在高校实验室规划管理及实验教学中的研究进展

根据CDIO的要求,及实验教学中的理念“以生为本,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各高校根据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大力支持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充分利用国家、省部级等科技活动,积极为学生提供软硬件环境,使学生有机会参与产品和系统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近几年很多高校组织参与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嵌入式大赛等多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该举措有利于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和思维,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存在的问题

3.1人文素质教育严重不足

一些高校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模式仍“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教学模式仍停留在物质态规划层面,课程设置中人为地削弱了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内容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表现出强烈的功利性,培养的部分学生是缺乏理性思考的。

3.2忽视职业道德的培养

在现实教育中,有一部分规划从业行为的实际情况已经与职业化教育所提出的规划信仰严重脱节,造成行业信仰与从业行为之间的内在冲突,具体表现为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效率要求与公平原则之间的冲突时,为了单纯追求个人利益与效率,出现了职业道德的危机。

3.3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差

目前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对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还远远不够,学生还是主要通过课堂授课接受实践教育,即使有工程实践训练,有一些也是纸上谈兵走形式。

3.4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由重情义转向重功利,理想信念由高远转向现实。很多学生只追求功利、淡于修养等,都将直接影响他们成长成才。

4结语

CDIO在城乡规划教学中有良好的一面也有不足,在现代教育下,必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和目标,将理论知识传授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相联系,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专业化人才,使高校培养的人才更符合用人单位和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朱军.案例教学法在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

城乡规划案例分析范文第2篇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时代意义

1.应对当前复杂人地关系矛盾的客观需要

当前,我国正面临经济高速增长下日趋明显的资源稀缺、环境污染问题。各种资源、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人地关系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所形成的巨大利润正逐步被高额的稀缺资源购买成本和环境治理成本所消耗。21世纪的中国,必须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战略,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要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人地关系协调发展要求、实施可持续理念与行动计划的人才队伍。“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基础理论。让受教育者树立起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地观,是人文地理教育的重大使命。因此,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及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对于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快速城市化及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涌现了诸如城镇化人口质量不高、城镇空间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适应、城镇体系发展不协调、土地利用粗放等一系列共性问题。对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小城市(镇),如何着手城市交通、住房、工程管线布局等城市实体空间规划问题的解决,成为当务之急;而对于那些已经走向城市化成熟阶段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在解决城市实体空间规划的同时,频频关注起“人地和谐”关系建设、区域协调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和人文关怀等问题。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具备了从城市实体空间规划到“人地关系”人文哲学的多层次素质,拥有从宏观、中观城乡规划,高起点做好城市(镇)规划设计、构建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到微观项目规划(策划)的综合能力,能较好地满足我国现阶段快速城市化、城镇化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

3.现代地理科学发展的必然需要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经过长期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一套成熟而完整的课程体系,与此同时,地理学科又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具有社会实践性和区域性的时代特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性强的学科特性,要求它在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同时,更应在丰富和发展地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能够与硕士、博士“人文地理学”专业进行较好对接,避免了原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对口不清晰,专业学科、知识体系不连贯等问题,对现代地理科学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的发展有着积极推动意义。

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能力要求

1.通用技能要求

通用技能是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所有专业大学生教育阶段均应具备的共性技能,包括资料收集与信息捕获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机软件和外语应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2.专业基本技能要求

专业基本技能是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必须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性技能,是对本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提升的基本要求。包括地理野外考察与综合分析能力、熟练掌握城乡规划基本规范的能力、计算机专题地图编制的能力、遥感技术运用及分析处理能力和GIS软件应用能力等。

3.专业创新技能要求

专业创新技能是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利用专业知识、通用技能和专业基本技能综合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创新实践的能力。包括城乡规划实务与图件综合设计与实践能力、科学研究、创新意识与协同攻关能力、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的能力等。

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1.课程体系设置基本原则

厚实理论基础的原则。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既应充分体现地理学的理论与前沿发展,又同时体现相近专业如城市规划、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在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如遥感、遥测、GIS技术,以及高等数学、计算机等基本知识与应用技能等方面有所体现。在专业理论基础的构建上应以人文地理学“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平台,充分融合规划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有关理论,并及时将各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知识增添到理论课程体系当中。

拓宽实践口径的原则。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更注重于实践应用,因此,在其课程体系构建中,应根据本专业目录对学生通用技能、专业基本技能和创新技能的要求,相应开设课堂实验、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环节设计的社会关联性,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相结合,共同建立起课内实践环节、校内实训平台和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实践课程体系,达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之目的,为社会输送具有一定操作能力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型人才。

凸显地方特色的原则。与原有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相比,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口径由宽变窄,实现了与硕士、博士阶段人文地理学专业的有机衔接。作为地理学科一个崭新的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必须在培养目标和特色方向定位上发挥其多学科综合的专业优势,解决原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面太宽,专业特色不鲜明的问题。应尽量规避其发散缺陷,注重向更深入、更收敛的方向发展,突出其综合性专业特点。在课程开设中,应避免地理科学、环境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科学等相关专业主干课程的简单叠加,过于追求全面,导致课程门类多、衔接不当等问题。应顺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充分利用相关学科的优势资源和各院校教学科研条件,遴选出凸显地方特色的培养方向。

2.课程体系设置案例分析

广东韶关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在教育部2012年新专业目录出台后,将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与新专业目录归口对接的结果,其课程体系的设置既充分考虑了国家教育部2012年新专业目录的基本要求,又汲取了同类院校已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成功经验和相应教训,也结合了本校、本学院的实际情况。

城乡规划案例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乡规划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9-0053-02

2014年2月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其中一点就是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地方高校能否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确立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次要有相应的人才培养措施和战略。就理工科的城乡规划专业而言,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

一 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1.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应主要面向社会培养技术应用、生产、服务、组织管理的各类应用技术型人才。

根据现实社会人才市场需求情况,理工类应用技术型人才较为短缺,因此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大有可为。

城乡规划专业应该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教学型本科专业。那么,实践教学就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是不容忽视和不可替代的。

2.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思想上轻视实践教学。思想观念陈旧,办学者不能顺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把实践教学视为旁门左道,不落到实处。

第二,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建立或不完善。长期以来,高校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课外的倾向。

第三,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较为落后。缺少案例分析创造性的环节,经费不足。

第四,实践教学水平不高。教师较年轻,经验不足,从事实践的教师与理论教学的教师待遇存在差异。

第五,实践教学的考核指标体系不科学。考核制度以教学成绩为主,缺乏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和竞争机制。

第六,实践教学设施和基地不健全。企校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重视不够,实验室开放程度不够。

3.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第一,实践教学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实践性强的城乡规划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对并尽快解决的课题。应纠正各种不良倾向,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矛盾,为社会培养基础宽、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更好地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而服务。

第二,实践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仅靠“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传统教学方法远不能满足理工科培养人才的需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精神,就要进一步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做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

第三,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这就要依靠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就是“生命线”。

第四,实践教学是学生的内在需求。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存在文化基础较差、综合素质较低、思想负担较重、发展潜力较小、自制能力和协调能力较差等特点。加强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4.实施实践教学的策略

策略有:(1)建立完整和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模式,调整实践教学的比例达30%~50%;(2)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3)采用项目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4)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走出去、请进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5)建立新型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以使对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客观、更全面、更切合实际;(6)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利用多种形式联合办学;(7)构建开放的实践教学内容,做到文理交融,专业性、综合型实践设计并重;(8)改革课程设置,规范配套教材,目前独立学院基本上是采用普通本科的课程设置与教材,没有独特性;(9)开辟第二个课堂,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社会活动。

为了解决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理应建立合理、可行、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其构成要素应满足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培养方案;其模式要有单项实践课、综合设计实践课、阶段性实习,使应用型人才获得必备的专业知识、完善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良好的专业素质。同时应遵循全面性、系统性、重要性和动态性的原则以及多元化、以人为本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做到适合社会需求的动态培养、重点培养技术应用能力、课程体系设置完整优化。

1.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第一,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结构中,将课程体系的普通基础课,整合到各个专业,加强学生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教育;拓宽专业方向,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优化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第二,对于理工科的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要打好扎实的专业实践基础,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基本技能,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和科技发展。

第三,实践教学的模式要有层次性,由底层到顶层依次为专业基础实践课、专业实践课、专业综合实践课。

2.确定实践教学的构成要素(A)

第一,实践教学内容(A1)。包括平时作业、课程实践、专业实践三个环节以及各类竞赛。

第二,实践教学形式(A2)。包括教学方式(群体性学习、小组协作学习、个别化学习、多样化学习四种形式);教学媒体(纸笔媒体、道具媒体、视听媒体、网络媒体、综合媒体、现场实践等六种媒体形);教学方法(示范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创意教学、自由学习等五种基本方法)。

第三,实践教学过程(A3)。包括教学环境(封闭教学环境、网络虚拟环境、社会实践环境三种);教学管理(教学设计、组织实施、质量控制三个管理链条);学习反馈。

第四,实践教学效果(A4)。包括专家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社会对学生和院校的评价。

3.建立实践教学模式(B)

第一,课程教学模式(B1)。包括课程作业(平时作业)模式(集中辅导式和小组讨论式两种教学模式);课程实验教学模式(演示式、随课式和阶段式);课程设计教学模式(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形式);专业实习教学模式(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包括集中现场式和分散临摹式);毕业实习教学模式(综合性、总结性、扩展性的实习包括集中现场式和分散临摹式);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第二,社会实践模式(B2)。包括打工模式――在假期或毕业实习阶段;创业模式――在假期或不同的实习阶段;服务模式――在假期或不同的实习阶段;合作模式――与社会或与同学合作;知识模式――在专业实习阶段进行开发;科研模式――参加或参与科研项目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发明创造。

4.建立实践教学的模型

第一,实践教学的构成要素A=[A1 A2 A3 A4],实践教学内容A1=[a11 a12 a13……a1n],实践教学形式A2=[a21 a22 a23……a2n],实践教学过程A3=[a31 a32 a33……a3n],实践教学效果A4=[a41 a12 a43……a4n],其中aij≤1.0。

第二,实践教学模式B=[B1 B2],课程教学模式B1=[b11 b12 b13……b1n],社会实践模式B2=[b21 b22 b23……b2n],其中bij≤1.0。

第三,实践教学评判结果E=[A B],E值越接近1.0,说明采用上述实践教学体系适合性越好;否则应反馈到实践教学的各个构成要素以及各个实践教学模式中,查找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以使实践教学体系得到完善、可行、实用,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实现理工科城乡规划专业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黄智慧.基于高校教育改革中的教学实践探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6(3):167~168

[2]伍一.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建设的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6(1):118~121

[3]陈海宁.当前就业形势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江苏高教,2005(5):57~59

城乡规划案例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土地规划;统筹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在现行的国民经济发展体系中,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分别由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编制。两大主管部门在行政级别上旗鼓相当,有各自独立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样的分管体制造成两个主管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各行其是,这使得两种规划相互间不协调、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产生严重的脱节现象。一方面,有的地方偏重于城市规划忽略土地规划,导致城市用地不合理,城市用地吃紧,土地价格波动,城市出现畸形发展。

1.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原则

1.1体现以人为本,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

在发展过程中,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有机融合起来,而不是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城镇化的真正价值在于让人的生活更美好。

1.2坚持“绿色低碳”,构建生态文明

营造环境优美的人文环境,努力提升中小城市软实力。是否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否最大限度的节能降耗,是衡量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标准,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和设施一体化,重点解决工业企业污染、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形成资源节约、城乡生态环境融合互补、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1.3完善城镇的功能,加强基础建设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打造宜居、利居、乐居的城市。基础建设是实现城乡空间互动的基础支撑和关键要素,坚持城市设施建设与农村设施建设并重、生产设施建设与生活设施建设并重,强化城乡空间联系,提高城乡公用服务设施的共享度,缩短城乡之间的“空间距离”和“设施落差”,促进城乡一体发展。

1.4坚持城乡统筹,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把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加快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城市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着力发展服务行业,提升服务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促进农业规模化和标准化,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2.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城乡规划存在的问题

2.1没有健全的法律保障作为支撑

现阶段,在我国城乡的规划设计中,还并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法律体系,各种规划设计工作缺少必要的法律保障作为支撑,导致规划的缺位。同时,由于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各种行政处罚与违法行为之间并不能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缺乏统一的处罚标准,从而影响了城乡规划设计的规范性。

2.2协调工作没有做到位

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由于规划管理的权限被下放到了地级的区县,导致一些地方政府部门自行运作,不接受规划设计部门的统一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区域间的协调工作没有做到位,就会严重削弱规划设计部门的调控职能,从而对城乡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3规划管理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

城市规划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规划管理的职能执行,但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就是规划管理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分析在城市规划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对于城市规划的研究大多从规划实施管理角度对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的有关探讨。这个角度多偏重于案例分析,寻求规划实施管理过程的不足,常常涉及到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等相关问题。

3.统筹两个规划的发展途径

两个规划受制于不同行政主管部门,这种分离的管理体制使得两个规划的侧重点、标准、目标往往出现较大差距,两个主管部门不能及时进行相关信息的交流,以及在规划过程中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共同发展。这对这一现状,要统筹两个规划,必须将两个部门进行合并,制定统一的规划,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规划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能够充分体现城市体系规划是一种基于整体利益的协调规划的实质,能够较好地统一行政指令,加强规划的实施效果;也能够充分考虑地方区域发展实际,立足于区域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广泛征求各利益主体意见后的综合协调;也有利于规划管理体制从上级的集权制转化为公平合理的民主制。这样制定出的规划更能适应城市发展实际,更能为解决规划问题献计献策,这样的规划透明度高、可信度强、可满足全社会的发展愿望。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结合有以下优势:首先,从国民经济发展总体出发,统筹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避免在两个规划的编制过程中相互脱节、各自为战的现象。其次,这样的结合既能够满足上级规划实施的执行力,加快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也能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利用特色资源。再次,这种结合对于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可以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理,避免出现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浪费。最后,这种结合途径既兼顾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大局,有考虑了局部土地的优化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4.新型城镇化体系结构

4.1新型城镇化的产业发展路径

产业发展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城市人口聚集的前提。不同于中国原有的粗放型产业,以低污染、高就业、本地资源优化为选择产业的标准,我们未来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城镇化布局合理、产业配套、设施完善的目标。

4.1.1合理布局。要做到因地制宜,利用有限的土地面积进行合理布局,体现集约发展理念从山东的实际情况来看,考虑到既要合理规避城市中心区迅速发展带来的“大城市病”,又要想方设法有效带动城市周边广大城镇和农村的发展。因此要以“做好大城镇、发展小城镇”为目标,统一规划布局、合理规划城镇空间布局。

4.1.2产业配套。城镇化需要产业发展作支撑。山东低层次的服务业占比高,第二产业比例低。为此,在城镇化下一步发展过程中要建立三次产业与城镇化互动的发展机制。根据城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山东一些地区也应在项目引进结构上进行相应调整。

4.1.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滞后,已成为我国一些城市当前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城市管网设置混乱、垃圾处理不配套,排水排污管道不分等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多年来我们依靠低成本扩展模式产生的城镇化,弊端正在显露。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以此完善城镇服务功能,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

4.2体制机制创新保障

城镇化快速发展与体制创新密不可分,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城镇化发展,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为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4.2.1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改革方向。

4.2.2探索农业组织化体制机制建设。城镇化推进要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应开展农业组织化体制机制的探索,大力促进新农村建设。

实行空间、土地、产业、生态、主体功能区“五规合一”,将城乡规划的触角延伸到各个领域,实现规划从传统的城乡割裂、局域分离、单一平面规划向城乡协同、局域联动、立体多元规划转变。重点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发展空间和资源要素,统筹规划区域内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城镇特色、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内部路网、基础设施建设、村庄布局等;编制城乡一体发展规划,加速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产业发展体系、规划建设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做好各项规划有效衔接,健全强化规划引导和约束功能。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虽然在概念上各不相同,但是,站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上,而这却是可以统筹的,它们是相互弥补、相互促进的,城市规划离不开土地规划,后者是前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规划也离不开城市规划,前者需要以后者作为坐标,为其前进明确方向。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为了更好地统筹两个规划,不论是在发展思路上,还是在发展途径、制度创新上,都要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将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共同纳入城市经济的发展中,城市规划兼顾土地规划,土地规划参照城市规划。统筹两种规划才能提高经济效益,才能提高社会效益,才能提高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万茂.士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0.

城乡规划案例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绿地系统 规划编制 主观性 总体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是城市总体布局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我国在政府层面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逐步明确绿地系统的法定地位,规范绿地实施的管理。1992年,《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城市绿线内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以及批准的规划进行开发建设”。2002年,《城市绿化条例》第十九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改变城市绿化规划用地性质或者破坏绿化规划用地的地形、地貌、水体和植被”。2007年,《城乡规划法》第十七条规定绿化用地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通过这些法律、法规的逐步出台,绿地作为城市规划中的强制性内容的地位已经确立,它自总体规划通过审批之日起,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城市的规划绿地系统的实现度不高,很多规划的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生态绿地等都未实现,仅在规划期初的现状上略有增加,或者是在规划绿线外实现了一些绿地。大部分人将这种情况归咎到规划实施的层面,认为是地方政府、规划管理部门对城市规划的法定地位认识不够,未按照规划来实施,将规划绿地调整为其它各类用地,违法进行建设。这种论调我们在各种杂志上随处可见,但事实是否如此呢?我们在通过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以及与地方规划局领导座谈等的工作中发现规划实施阶段确实负有一定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并不是主要责任,问题的关键却在规划编制层面,正是规划编制层面中存在的主观性,以及与现行法规的严重脱节导致了绿地系统规划实施难、监督难的现象。

1城市绿地系统的实施难的问题所在

通过3个年度对近150个城市园林绿化情况的统计分析,发现公共绿地的实现度普遍在30%左右,生产防护绿地的实现度不足10%。下面笔者以北方某城市为例,通过对主城区的绿地实现度的分析,科学判断实施层面与编制层面各自应付的责任。

1.1公共绿地实现度的定量分析

北方某城市的规划年限是2000-2010年,由三个组团构成,主城区是其主要组团,其他两个组团分别为矿区和资源镇,主城区规划公共绿地占到了所有规划公共绿地的80%以上,是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方向标。

结合卫星遥感数据资料,解译提取现状公共绿地,然后从城市总体规划图纸中提取规划公共绿地,将二者进行叠加分析,并判断结果。

通过叠加分析,根据实现度将绿地分为四类,分别为:①已经实现的规划公共绿地、②规划公共绿线范围外的公共绿地、③已经改变规划公共绿地性质的用地和④远期可能实现规划公共绿地。

其中,第二类绿地虽然未规划为公共绿地,但现状已建设为公共绿地,与第一类绿地共同构成已经实现的公共绿地。第三类绿地指规划为公共绿地,但已被侵占为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等各类城市建设用地。第四类绿地实际上就是现状为空地、荒地或农田的情况,这些用地有可能在未来予以实现,但可能性较小,且时限不定,后两类绿地相加即为未实现的公共绿地。如果仅限于规划公共绿地的范围,则该城市公共绿地的实现度为25.32%;如果将所有公共绿地均统计在内,则公共绿地的实现度可达到28.26%。

图1:某城市规划公共绿地实现度分析图

表1:某市主城区城市公共绿地实现情况统计表

名称 面积(平方公里)

①已实现的规划公共绿地 3.39

未实现的规划公共绿地 ②远期可能实现规划公共绿地 7.68

③已经改变规划公共绿地性质的用地 2.32

小计 10

④规划公共绿线范围外的公共绿地 0.55

注:以上数据均为实际测量的数据

1.2各层面的责任所在

对于公共绿地实现度如此低的情况,实施层面与编制层面都负有一定责任,根据以上四类绿地的比例分析编制层面应付主要责任,编制中的主观性正是主导因素。具体如下:

(1)从字面上看,第三类用地-已经改变规划公共绿地性质的用地似乎是由地方规划局造成的,但事实并非如此。通过对这部分2.32平方公里的用地进行了详细分析。其中,0.04平方公里的用地在5年内发生了变更,这些地块分别由非城市建设用地转换为城市居住用地、或城市内部用地的变更,但均未调整为公共绿地;其余2.28平方公里的用地为2000年编制规划前已经为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等各类其他城市建设用地,在其后的10年内并未进行调整。因此,这些用地中只有1.72%的规划公共绿地的用地变更是由规划管理部门造成的,而98.28%的规划公共绿地则属于规划期中的难以实现的情况,是规划编制中的问题

(2)远期可能实现规划公共绿地实际上就是在规划期内不可能实现的绿地,这些地块因分布在城市的周边,未能搭上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列车而一直未实现。例如很多公共绿地规划在城市南北两侧,与城市东西两侧的主要发展方向完全不同,而且一些绿地规划面积偏大,导致实现度非常低。这正是由于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中缺乏科学性造成的。

(3)为申报国家园林城市,该市从2002年就开始进行绿化增建和美化工作,因此,在规划绿线外实现了0.55平方公里的公共绿地,主要位于东部的工业园区内。而对于以上那些未实现的公共绿地,地方部门也提出了规划编制中存在主观性过多,导致北部和南部两大块绿地无法在规划期内实现的情况。

1.3 城市生产防护绿地的实现度分析与成因探讨

经统计分析,如果不计入在规划绿线外实现的生产防护绿地,则该城市的生产防护绿地的实现度为4.79%;如果将所有实现的生产防护绿地均计算在内,则其实现度为10.31%。

从该城市生产防护绿地规划情况分析,规划生产防护绿地多位于道路、高速公路、水体两侧以及文物古迹的周边,其宽度动辄两三百米。这样的规划在实施时就面临较多困难,首先是连续性不断被已有的各类建设用地打断,其次是绿带宽度难以实现,三是城市内部的规划绿地难以在建设情况复杂的区域内得以实现。

根据以上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可以明确判别出城市绿地系统的实施难的关键在于规划编制层面。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主观性,导致了规划绿地的实施难,严重挑战了城市总体规划的法制性与严肃性。

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主观性的成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主观性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规划编制与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之间严重脱节,造成统筹不兼顾的现象。

2.1规划编制中普遍存在“抓大放小” 的理念

城乡规划案例分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技能培养;《土地利用规划学》;GIS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116-05

一、序言

《土地利用规划学》是一门跨度大、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涉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的课程。它是“土地资源管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专业的核心课程,现阶段已有100多所高校在土地资源管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等专业开设《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1-3],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具有重要地位。各高校相关专业积极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学》的课程改革和建设,探索改进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建设有自己特色的创新型、技术型、研究型的教育教学模式。本研究基于GIS技术及其应用,从教学目标设置、课程建设基本思路以及实验教学内容设置这三大方面对《土地利用规划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以期为《土地利用规划学》教学改革的课程理论体系建设、知识结构完善、技术方法应用等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参考,最终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素质土地利用规划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目标设置

教学目标是课程内容和任务的重要衡量标准,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和形象化[4],在教育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目标与教学的内容相结合,可以更好的达到学习效果,提高《土地利用规划学》整体的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基础理论,从而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整体思路,灵活应用相关技术和技能[5],充分发挥《土地利用规划学》素质和能力教育的功能,大大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使得《土地利用规划学》更加贴近生活和实际,促进其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课程在教学目标上影响和制约的因素比较多,而且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灵活的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的融合各种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实践的水平和本领。我们针对《土地利用规划学》的课程特点、社会对这方面人才的要求以及综合了多年来在《土地利用规划学》上的教育教学经验,制定了适应专业培养特点的教学目标,主要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实践目标这三方面来设置,促进广大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发展。

1.知识目标。(1)理解和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目的、研究任务以及研究内容,能够灵活的掌握和运用相关的知识,对基本的知识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2)熟练地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理论和原则以及各种土地利用规划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对土地规划的一般步骤以及相关规划工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做详细了解。(3)系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制图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编图和制图的能力和技能。(4)理解和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的流程和基本方法,并且能够与时俱进的自觉关注和学习相关规划流程的变化。(5)熟练地掌握与土地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学习或是工作时能够灵活的运用相关法律法规解决规划上遇到的难题。(6)理解3S技术与《土地利用规划学》相关技术和软件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的知识,灵活的运用GIS等技术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和操作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2.能力目标。(1)能够系统的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方法和规划实施的步骤和方法,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之中,促进自身的能力和水平的提高。(2)具有较强的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管理、规划方案制订、规划实施措施提出、规划文本的编辑以及规划技术的分析的能力。全面提高自身掌握GIS的水平和技能,通过技术的提高和学习的深入来更好的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求。(3)能够利用GIS技术及其相关软件进行案例分析、规划布局、图件制作、技术分析以及数据分析制图等。在不断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学领域,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GIS的操作和运用的能力,灵活的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做一名高技术的人才。(4)能够熟练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土地规划现状存在合理的地方和不足之处,同时对编制的规划方案进行各种用地的分析和未来的数量预测。(5)能够初始模拟某地区土地利用规划,真正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程序、思路及技术要领。(6)熟练的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学、数据库等学科知识和方法,综合的分析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完成对各类用地的分析和评价。

3.实践能力。(1)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等土地利用规划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实践能力。在实际的案例和事件当中能够充分的运用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去处理相关规划方案,提高实际处理问题的方法和能力。(2)能够通过收集的资料和数据模拟某地市或乡镇的土地利用规划。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需要加强在这方面的教育教学训练,增强学生对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案例分析和模拟运用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收集或者是教师提供数据的方式让学生在指导和帮助下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模拟和分析,增强实践能力的培养。(3)利用GIS技术能够对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供需进行预测与分析。在科学和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今天,更加需要在技术层面不断提高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分析和研究,才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和相关部门的需求。GIS技术与《土地利用规划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土地利用规划的相关的分析和研究需要在GIS的基础上进行。在实践目标上需要学习并且不断提高自身的GIS实际操作的水平和能力,掌握对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以及对土地利用未来的规划和土地供需的预测,真正适应未来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4)理解和掌握某地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在《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实践目标设置上,需要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某个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优化空间布局的方法和技术。在实践的层面加强对其的要求和分析,全面提高实践能力,适应发展的需求。(5)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的能力。《土地利用规划学》所涉及的知识和能力范围较广,同时十分贴近生活和日常的规划,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尤其需要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如掌握土地整治的方法和技术,掌握分析和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方法和步骤等。(6)培养综合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对各种技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自身全面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课程建设基本思路

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科的发展以及结合教学的目标的要求,逐步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的经验,归纳总结得出《土地利用规划学》建设的基本思路,来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的探讨和改革。基本思路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

1.注重基本概念。在《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教学中应注重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实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解决复杂问题以及相关疑惑的基本点,进而有利于对学科精髓的把握和理解。同时,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学习《土地利用规划学》的重要理论保障和关键之处,只有打好基本概念学习的根基才可以更好的进行以后的学习以及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学习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在于对土地利用在时空上实现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总体功能,实现土地的优化布局。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土地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和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的知识,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学的一般方法和流程,从而为以后综合利用和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2.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学习《土地利用规划学》的课程内容上,需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功底,形成一套土地利用规划学的体系,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并且要求学生能够在有一定的理论水平的基础上灵活的把理论运用到实际当中用于指导实践,提高整体的实践水平和实践能力,成为综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只有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才可以更好的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真正的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方法和技术。

3.灵活掌握GIS技术。《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涉及面广,知识点多,灵活性要求高,技术性强,根据课程特点和专业的教学要求,以及与社会发展相结合,需要建立新的高效率、高技术的课程内容体系。《土地利用规划学》涉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供给和需求的预测;基本农田保护以及规划建库;某地区土地利用优化布局;某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研究;土地整治规划研究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离不开对GIS技术的学习和运用。随着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规划对技术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学生只有灵活地掌握GIS技术才能更好的适应发展的要求,基于GIS的《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教学改革具有现实性和实践价值。

4.建立多层次高效率的课程体系。在《土地利用规划学》的课程教育上具有灵活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教育教学之前应从整体规划好课程体系。在课程的设计和安排上,需要注意科学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同时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等方面灵活调整课程,使得《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教育教学以及培养的人才更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加强课程的管理体系建设,从不同的层次满足多方面的需要,提高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满足新时代社会需求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只有把《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立足点放得更远、更全面,才可以真正达到灵活的掌握和运用《土地利用规划学》相关知识和方法的目的。

5.采用案例教学进行引导性教育。案例教学是一种把理论和实践相融合,把知识和动手能力相协调的新的教育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去学习和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从案例中学会如何灵活的运用和操作,因此在《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教育上十分有必要增加案例教学去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通过有代表性的具体的案例分析来让学生深入的学习这门课程的精髓,将课程的理论和相关的知识通过案例学习较为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同时,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可以利用一些土地规划的案例,让学生自己当一回规划师去真正动手规划某个区域,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点拨去深刻认识规划学的相关内容以及在实践当中的操作要领,掌握相关的制图软件和制图规则,真正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实验教学内容设置

《土地利用规划学》的课程是依据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要求,根据土地规划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土地资源优化分配和合理开发土地资源的过程,涉及到多门相关课程的知识,需要用综合的全面的眼光去分析和解决问题[6]。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在各级国土、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农业、水利设施、交通等职能部门以及相关的企业对土地利用规划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也是不断提高[7]。在新的形势下,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实验教学环节建设的创新性、技术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8,9],因此,在实验教学的内容设置上需要与时俱进,结合当今社会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能够灵活的运用各种知识和技术,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10-12]。

1.实验教学目标。《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实验是以《土地利用规划学》专业课程学习内容为基础,教学目标配合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课程,利用实验室资源,加强学科知识应用层面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该实验课程由基础性、综合性和设计性三组实验构成。其中基础性实验课内容紧紧围绕土地利用规划学实践中所涉及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分析、基础数据预测等重要环节而展开;综合实验以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为主,采用ArcGIS为平台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土地利用规划成果图件编制的工作能力;设计类的实验则结合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实际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和设计。基础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关键技术环节,在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生完成实验项目,撰写实验报告。设计试验要求学生根据土地利用规划的技术要求和社会实践的需求,设计并合理调整、完善基本农田规划数据库,完成数据更新和发展,掌握数据库建设相关专业知识的应用;综合实验要求学生结合项目全面的了解、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土地利用规划专业知识,加强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实践和管理,编制完成土地利用规划成果图件,增强从事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主要依据在室外进行调查的数据,在实验室内利用ArcGIS等相关信息化管理软件进行分组实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相关实验内容,主要采用演示法、讲授法、模拟法、DIY制作等教学方式。实验完成,随堂邀请学生对实验成果进行展示和讲解,充分讨论和吸收优秀成果的经验,不断丰富完善成果内容,掌握先进方法技术,实现学生学以致用和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4]杨小艳,雍新琴,陈龙高.《土地利用规划学》实践教学环节建设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1):119-120.

[5]杜国明,雷国平.“土地利用规划实习”的任务与内容[J].中国农业教育,2011,(2):63-65.

[6]陈银蓉,梅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2):100-103.

[7]吴大放,曾娟,刘艳艳.县级功能片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145(4):55-59.

[8]吴大放,杨木壮,姚漪颖,等.《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J].才智,2014,7(19):101.

[9]吴大放,姚漪颖,冯艳芬,等.基于GIS的《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2):138-139.

[10]吴大放,刘艳艳.浅析《土地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青年与社会,2013,(16):111-112.

[11]吴大放,刘艳艳,林媚珍,等.《土地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实践效果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13):270-272.

[12]吴大放,刘毅华,曾娟,等.GIS技术在《土地经济学》网络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39):77-78.

[13]欧名豪,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1999,(4):24-25.

[14]汤江龙,李大军.土地利用规划课程体系的优化与重组[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4):115-117.

[15]付梅臣,王金满,王广军.“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07,(3):88-92.

[16]王万茂,韩桐魁.土地利用规划学[M].第八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17]王占歧,张丽琴,刘建华,等.关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0,(3):23-24.

Based on GIS of TCM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and "Land Use Planning" and Analysis of Practical Skills Training

LIU Yan-yan 1,YAO Yi-ying 2,WU Da-fang 1,LIN Mei-zhen 1,YANG Mu-zhuang1

(1.Institute of Land Resources and Urban-Rural Planning,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China;2.School of Geograph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1, China)

城乡规划案例分析范文第7篇

引言

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开发热催生了乡村旅游规划热。乡村旅游规划是根据某一乡村地区的旅游发展规律和具体市场特点而制定目标进行的各项旅游要素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它不同于一般的区域旅游规划,主要侧重微观层面规划,注重具体项目策划。

目前在我国乡村旅游规划实践中,存在着以下几大特征:一是在开发目标上,缺乏可持续性;二是在规划对象上,往往选择具有独特吸引力的乡村;三是在规划内容上,主要是由乡村旅游需求系统、中介系统、引力系统和支持系统四大子系统构成;四是在规划方法上,可行性分析不够。由于缺乏实地调查,规划主题定位、形象定位、产品设计等往往与实际不符。同时,乡村社区居民丧失话语权和影响力,创新性不够,“同化现象”严重,使乡村旅游失去了个性和特色。

旅游扶贫是在国家有关扶贫方针、政策指导下,在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贫困地区,以扶贫为目的,通过旅游产业,使贫困地区脱贫。旅游扶贫规划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乡村旅游规划,而基于公共参与的乡村扶贫旅游规划更是独具特色。它是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等方法来获取第一手资料,从而对乡村旅游资源、贫困现状及社会经济情况等进行分析。规划的目标是致力于完善乡村基础设施、调整产业发展结构,在实现贫困人口脱贫的同时完成村落空间资源化、当地形象鲜明化以及乡土文明情感化。

一、公共参与理论

1982 年 Garson 同 williams 提出,“公民参与是在方案的执行和管理等方面,政府提供更多施政回馈的渠道以回应民意,并使民众能以更直接的方式参与公共事务,以及接触服务民众的公务机关的行动 ”。公共参与途径大致可分为:“公开听证(Public Hearing)、民意调查(Pol1)、咨询委员会((Advisory Committees)及利益团体(Interest Groups)”。

总的来说,“公共参与”就是指为了保障多方利益最大化、维护多方共同利益,通过各种合法的途径,使多方表达合理的利益诉求的一种行为方式。公共参与意指居民、社会团体、公益组织等非政府组织或个人的参与和协作。公众参与的目的是让决策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减少决策各方面实施阻力,同时整合多方资源、尽可能的保障多方合理利益。

二、白马村旅游扶贫规划设计

(一)白马村现状

1.区域环境现状。白马村位于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双安镇西部,目前的对外交通主要是各级公路和水路,现辖有一个自然村,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条件差。村庄整体布局较为分散,农村居民点分散布局在各个地势较为缓和的地段,且大都以三五户为主,承载力弱。

2.贫困现状。白马村2014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1909元,低于国家贫困线指标,符合国家扶贫标准。白马村目前的贫困情况可概括为:贫困面宽、贫困程度深。

3.资源现状。

(二)战略与定位

1.形象定位。通过对白马村旅游资源综合禀赋和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将白马村总体形象定位为:“白马水乡 乐陶开怀 船帮人家 沙坪秋色”。

2.战略目标。打造“历史文化游”“水乡度假游”和“富硒美食”三大特色旅游产品,塑造“白马水乡”的乡村旅游景区品牌。

3.核心策略。充分利用白马村闲置资源,积极发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乡村旅游,激活业态,拉动投资,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三)空间营造与产品打造

1.总体布局:一核两带三心五大板块。

一核:金川码头附近村民聚落

两带: 陆路观光带;水路观光带(汉江和沙坪河)

三心 :两个游客服务中心和一个民宿中心

五大板块 :陶艺创意产业园;沙坪河写生摄影及民歌演艺;汉江水上观光;白马村富硒养生美食街;富硒茶观光园

(四)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主要集中于对白马村的交通体系规划、服务体系规划、护培育体系规划、植物景观与风景林改造体系规划、综合防灾与安保体系规划、市政工程体系规划等。

四、白马村旅游扶贫规划案例分析

(一)公共参与与白马村规划编制

针对白马村的特殊性,借鉴城乡规划学、人文地理学的思想,白马村乡村旅游扶贫规划的公共参与是指公共群体(原住居民、专家学者、企业、公益组织、设计单位、研究机构等非政府组织或个人)直接或间接参与白马村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以乡村旅游可持续开发为有效保护,生态建设和扶贫为发展目标的行为。更加强调原著居民、专家学者、公益组织、设计单位等公众群体在白马村旅游扶贫规划中的作用。

1.规划前期的公众参与。规划前期,国家旅游局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启动2015年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利用扶贫建档立卡信息系统,确定了具备条件的560个试点村,从融资、项目引进、人才培训、规划设计等方面推动旅游扶贫。在此过程中,征集了各贫困村对本地区旅游扶贫的意见,并根据《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管理办法》对具有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的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进行了复核。

2.规划过程中的公众参与。规划过程中,陕西旅游研究院开展多方互动融合的工作程序,开展实地调查、与相关部门座谈、与居民访谈、填写调查问卷等,深入挖掘利益相关方的诉求,认识现状问题。

3.规划完成后的公众参与。规划完成后,要求安康市、紫阳县等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对白马村旅游发展情况进行密切跟踪,陕西旅游研究院将与试点村建立长期的帮扶关系,确保白马村旅游扶贫规划的实施。

(二)公众参与下的白马村旅游扶贫规划

1.居民诉求下的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居民普遍关心自身的生活需求与利益,关注微观层面的改造内容 。针对居民的相关诉求,白马村旅游扶贫规划打造了白马村富硒养生美食街项目,保持现有建筑主体,改造外部墙体颜色和屋顶风格,以接近粉墙青瓦民居风格;保留夯土房和石板房,发展特色民宿。

2.政府诉求下的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居民往往关注拆迁及个人利益,而政府则更多的关注原著居民的脱贫致富及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陕南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政府要求在扶贫开发中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安全。要重视对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 要站在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加大旅游环保执法力度,协调旅游、环保、建设等部门共同管理。

3.企业诉求下的乡村旅游扶贫规划。企业则普遍关注商业投资行为,他们也是扶贫攻坚克难的中流砥柱。白马村旅游扶贫规划中,打造富硒茶园项目,引导企业参与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将茶园观光与茶叶销售融合为一体,帮助企业盈利。

4.专家学者诉求下的乡村旅游扶贫规划。专家学者还关注文化的传承和游客旅游过程中的参与性和体验性。针对专家学者的诉求,本规划打造了陶艺观光体验馆,发展传承陶艺文化,丰富了旅游休闲体验。

五、结论

公众参与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是避免决策失误的有效工具,也是规划类战略环境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8],它既可以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又可以将社会利益最大化,减少规划下各方的矛盾和问题。通过白马村旅游扶贫规划案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一)致贫因素差异促成不同的规划核心

通过了解白马村贫困现状,抓住白马村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扬长避短,对症下药。依据实地调研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白马村的致贫因素,对空间布局依托提升改造,着重提升和改造内外部交通,完善服务设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就业同时提高农民素质,加快文化脱贫。

(二)资源类型差异导致规划属性不同

白马村的旅游发展应避免同质化,主导特色旅游。立足贫困地区的区域环境现状、资源现状,整合资源,将历史文化旅游与水乡养生旅游相结合,对当地形象设计有鲜明性。注重与旅游环线上的其他节点协调发展,形成差异化的旅游线路。

(三)公众参与使扶贫规划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城乡规划案例分析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城市变电站;土建设计;选址;防火;降噪;探讨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日益显现。如何能够让变电站友好、协调地“立足”于寸土寸金的城市,成为变电土建设计人员面临的一大难题,城市变电站土建设计的优化成为变电站设计中的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下面结合笔者负责的项目,就城市变电站土建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城市变电站的选址

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区各种建构筑物布置非常密集,变电站作为城市电力输送的重要设施,不可避免地建在居民密集区,随着变电站选址的深入,可能会涉及站址地块土规、城规(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调整,环境影响评价的公示,以及征地、拆迁、占地等问题,甚至稍有不慎可能引发,酿成社会矛盾。城市变电站的选址不同于土地资源充裕地区,唯一站址的落地已经困难重重,往往并不具备站址多方案比选的条件。

某110kV变电站位于立交桥东南角,站址地块原规划有立交桥环状匝道,为落实该变电站选址方案,土建设计人员持续跟进三年,并最终完成变电站选址工作。变电站配电装置楼采用110kV紧凑型全户内变电站布置方案,建筑尺寸为48.4m×20.6m,高17.8m,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变电站征地面积2568m2,围墙内用地面积仅2258m2。

图1 站址地块规划布置效果图 图2 站址位置卫星图

为了该变电站选址的落实,土建设计人员开展了大量有效的工作,1)变电站站址地块原规划有立交桥环状匝道,并不具备建设变电站的空间,土建设计人员积极收集该地块规划信息和立交桥规划匝道的相关资料,配合规划部门调整站址地块规划布置,并提供精心制作的变电站效果图,成功完成站址地块的规划调整。2)不断优化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在总平面布置方案最大限度满足城乡规划退让道路距离、建筑工程退界距离和防火间距等要求下,结合规划道路开展布置,在有限的空间上实现了站址落地。例如,配电装置楼退让立交桥红线最小距离为30.10m,刚刚满足城市规划技术规定退让立交桥红线距离不小于30m的要求。3)与电气一次专业反复协调,以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对周边影响、与周边环境高度协调为出发点,采用110kV紧凑型全户内变电站布置方案,配电装置楼占地面积仅997 m2,比标准变电站减少14%。同时考虑到城市景观效果,配电装置楼建筑外观设计尽量贴近周边建筑风格,并对屋面进行大面积绿化,有效提升了城市变电站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

城市变电站的选址应以负荷分布为依据,兼顾电网结构调整要求和建设条件,统筹考虑、统一规划。选址的注意事项主要有:1)降压变电站接近负荷中心,方便与电源或其它变电站的相互联系。2)按照城市高压电网规划的预留(预控)站址开展选址工作,确保站址用地满足城规及土规的要求,尽量避开非建设用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3)避免或减少代征地、相关的拆迁及赔偿(现有建构筑物及青苗)等。4)交通运输、给排水、施工、运维方便。5)避开易燃、易爆及污染严重地区、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区域,避让重点保护的自然区和人文遗址,避让有重要开采价值的矿藏。6)站址的选择应满足城乡规划技术规定的要求,包括变电站用地红线,建筑与规划道路、蓝线、绿线退让间距,以及建筑工程退界距离等。7)原则上,110kV 变电站场地标高宜高于50 年一遇洪水位,无法满足时应有可靠的防洪措施或与地区防洪标准一致,并高于内涝水位;22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场地标高应高于100 年一遇洪水位或历史最高内涝水位。

8)站址选择时应根据本地区电力系统接线的发展规划,预留架空和电缆线路的出线走廊,避免或减少架空和电缆线路相互跨越。电缆进出线宜布置在成型道路或与本工程建设周期匹配的规划道路下。

二、城市变电站的防火间距

根据广州市相关规定要求,变电站作为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房地产开发项目同步规划和审批,与项目首期的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变电站与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合建模式已成为广州市区变电站建设的必然趋势。开发商为了商业利益最大化,往往将变电站布置在小区红线内的某个角落,防火间距是此类项目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某110kV全户内变电站站址位于某房地产项目红线范围内,北侧为40m宽城市主干道,西侧为中国电信营业厅,东侧为在建的房地产项目楼盘,南侧为已建成的大型住宅小区。为了与在建楼盘裙楼充分协调,配电装置楼采用110kV限高型全户内变电站布置方案,建筑尺寸为53m×23.4m,高11.5m,地上二层,地下一层。

根据国家相关规范规定,配电装置楼按照单、多层丙类厂房,耐火等级二级考虑,与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一、二级的裙房间距不小于10m,与民用建筑一类高层间距不小于20m。变电站东侧在建塔楼为32层的一类高层民用建筑,而配电装置楼距离在建塔楼的最小间距为15m,不满足防火间距要求。由于配电装置楼二层以上楼面与东侧在建楼盘裙楼连接,现有防火规范并未对变电站与民用建筑联合体内部的防火间距进行明确规定,故该变电站与塔楼之间的防火间距问题需经过消防局专家评审组的审议才可确定。同时,配电装置楼靠裙楼一侧不满足20m防火间距的墙体不开设任何孔洞。在满足变电站运行维护的条件下,配电装置楼屋顶还配合开发商设置了网球场,做到“不露声色”地融入居民区。。

图3 变电站效果图 图4 站址平面布置图

三、城市变电站的降噪措施

对于城市变电站,降噪同样是一件非常刺手的问题。根据国家规范要求,变电站处于2 类声环境功能区,即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的区域,噪声限值白天小于60分贝,晚上小于50分贝。变电站处于1类声环境功能区,即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噪声限值白天小于55分贝,晚上小于45分贝,噪声限值对城市变电站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夏季的用电高峰期间,变电站的负荷率很高,噪声较大,尤其是居民密集区的城区户内变电站的噪声引起的居民投诉的状况颇多。

根据电力文献介绍和实际监测,变压器的噪声属于中低频噪声,对噪声值贡献最大的频率是250Hz和500Hz;风冷机械噪声属于中高频噪声,对噪声值贡献最大的频率是1000Hz和2000Hz。从噪声的控制角度看,噪声的频率越低,治理难度越大。因为低频噪声的波长长,随距离衰减率低,也不易被吸收。对此,控制噪声的方法主要有两个,1)是降低噪声源所发出的噪声。2)是在噪声到达人的耳膜之前,采取阻尼、隔振、吸声、隔声等合理措施,尽量减弱或降低声源的振动,或将传播中的声能吸收,或减弱噪声对耳膜的作用,从而达到控制和治理噪声的目的。

对噪声的控制和治理要采取综合的措施,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先进的吸声、消声、隔声装置进行特定的组合,主变室敷设吸声墙,主变大门采用消音隔声大门,主变柜式离心风机采用通风消声百叶窗吸声消音,使各装置合理承担一定的消音量。 2)采用低噪声的设备和通风机械,常开型风机运行采用温控方式控制风机转速,减小风管内及出风口处风速,降低风噪,从源头控制噪声。3)采用自然通风与强排风相结合,尽量以自然通风为主,减少噪声产生。4)设备采取减震、隔震措施,风机、水泵等设备设置减振基座,风管采用风管隔振吊架等减振技术措施,风管与通风设备采用软性连接等。总之,城市变电站的降噪措施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在充分考虑投资成本的前提下,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四、结束语

现代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用电负荷增长迅速,用电需求负荷密度也越来越高,城市中心区必然要增加更多变电站,变电站落户市区内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2014年12月29日,广州市第300座变电站?――220kV柳园变电站投产落成。据估算,“十三五”期间广州电网规划新建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66座,扩建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6座。在开展城市电网建设过程中,尤其需要变电土建设计人员的不断优化和创新,在如何实现人居环境与电力建设的和谐发展方面,我们依然有很多工作可做,正可谓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GB50229-2006.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

[2]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