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言语理解的方法

言语理解的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言语理解的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言语理解的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俄语教学;分类;隐形;教学模式

引言:

在对外语教学的研究中,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提出了一系列外语教学模式,比如: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就把教学模式分为信息加工模式、个性化模式、合作教学模式和行为控制教学模式。在国内,有关教学模式的探讨及分类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类颇多。如,从教学活动的强度分为:注入式、启发式、问题式、范例式等;从教学意义的生成方式看,分为替代性、指导性和生成性教学模式。这些模式不同层次不同程度地应用在各种类型外语教学中,其在具体的教学中也发挥着相应的作用。在国内,俄语课堂教学自然也不断延续着这些教学模式中的一种或多种。值得指出的是,这些教学模式的划分无疑在对相关理论的割裂,其划分的标准与依据在个别方面也有些牵强,在具体的实施运用和操作过程中也很难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国内各高校外语教学的语种本体纷繁,每个语种本身都具有其相对的特殊性,而时代的不断发展,也使外语教学的对象在生理和心理有不断变化。这就要求外语教学的工作者不断研究和探讨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科内部的特殊性和教学对象的不断变化。针对于俄语教学这一特有的外语教学门类,本文从新的视角提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即隐形分类教学。它是一种基于心理学理论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创设紧张活泼的俄语学习氛围,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俄语的内驱力。本文仅就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提出的心理学依据进行相关论述。

一、 隐形分类教学模式的内涵

隐形分类教学模式的提出不是简单地沿用分类概念界定的。它最初来源于俄语教学实践经验,通过观察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和研究俄语语言本身的特点,再从心理学视角探究其存在的理论依据。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被广大教师在认知上进行理解。

隐形,即将俄语中存在的各种繁难语法现象和知识结构体系进行隐形,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知识的构建和重组,让学生在潜移默化间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求取者,让学生在习得中操练言语,进而内化为语言的掌握,再通过语言知识的内化量和知识的层次性加强俄语言语的习得,从而使交际过程由“逃避”到“大胆尝试”,由“交际失误”逐渐过渡到恰当得体。“隐形”顾名思义在这种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学对象一般不能从理论层面解释教师的授课意图,在进行言语训练和知识获取时往往存有一定的“好奇”,而教师则是“隐形”的操纵者,是这种教学模式实施中的绝对头脑清晰者。如基础阶段俄语语法中的一个繁难项目主动形动词(действительное причастие)变化及用法的知识呈现中,教师可以预先给学生一些带有主动形动词的短语或者句子,如спящий мальчик, спящая красавица, спящий в постели мальчик, Мама смотрит спящего в постели мальчика.等。这些短语或者是句子的选取教师需要花费一些心思,既要是常见的且学生感兴趣的,而且呈现后要保证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能理解其意义和用法,接着进一步呈现相对复杂一些的短语和句子,反复这样训练以后,学生隐约觉得这是一类与动词有一样的词根且与动词支配关系一致的形容词。这就刺激去寻找这些词的来源,从而发现其与动词的真正关系。再通过类比归纳,发现并掌握形动词的词形变化及用法已不是难事。

分类,从广义上来讲是指将俄语学科内部体系进行知识分类及对教育对象的心理学人格特征分类。关于知识分类的标准有多种,本文的学科内部体系知识分类采用布鲁姆(Bloom.B.S)《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最新界定的二维框架知识分类,包括从具体到抽象的四个类别,即事实、概念、程序和元认知。事实性知识是指掌握俄语这一学科或解决具体交际过程中出现问题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要素,具体指一些术语知识,语言交际、语料发生的时间、地点,参与者等等;概念性知识是指俄语这一学科中基本要素之间的联系,知识之间是如何组织的,如何发生内在联系的。具体指语言框架形成的理论的知识,语料中表达各元素组合情节的知识,它们通常都最具有概括、抽象、总结意义,对于描述、预测、说明或确定相关的事务具有一定的指向性;程序性知识是如何做事的知识,做事可以是简单的常规联系,也可以是对某一问题新颖的解答,通常指的是如何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恰当完成交际目的方法性知识。元认知知识是指关于一般的认知知识及自我认知的知识。具体包括策略知识、认知任务知识及自我认知知识。元认知知识对外语学习者发挥主动性有重要作用,学习者可以通过复述语料内容、重新组织和精加工进行监测和调节自己的认知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学习者对这类知识的运用理解其认知活动的优势及不足。

教育对象的心理学人格特征分类。人格特征(trait)可以理解为特定的人格元素,通常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人的性格特征,它可以描述一个人的感觉、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具有相对的持久性和统合性。心理学界对于人格的分类也有不同的看法,近年来,被沿用最广的是人格的五种分类,即人格大五模型 (“Big Five” model)。此模型列出了五种普遍的人格特征,包括外向性(extraversion)、神经质性(neuroticism)、和善性(agreeableness)、严谨自律性(conscientiousness)和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这五种人格的特征分别表现为:外向性人格热情亲切、爱交朋友;神经质性人格焦虑、感情脆弱;和善性人格温厚、易信任他人;严谨自律性人格组织性和自律性强;开放性人格想象力丰富、有创意。

基于以上阐述,不难理解隐形分类教学的内涵。它具体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规律指导下,基于学科内在逻辑体系和教育对象人格多样化前提下所采取的一种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俄语兴趣,提升学习内驱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二、 教学模式提出的心理学依据

(一)奥苏贝尔(D.P.Ausubel)的“三种内驱力说”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通过长期对学生的认知结构研究,提出了对现代俄语教学有重要影响意义的理论——学习动机的“三种内驱力说”。根据此理论,学生学习俄语的动机可大体归为三类:“认知内驱力”是学生出于对俄语语言及俄罗斯民族的好奇心而产生的认知需求,它是俄语学习者本人的内部学习动机。一般会随着俄语学习者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加深对俄语及俄罗斯民族的认知欲望,但也有可能因为外界的压力过大而消减或消失。比如俄语知识的难度过大,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给予的过高期望等都可能让学生产生习得性无力感,而导致认知内驱力减退或消失。而现代俄语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内驱力。其实,每一位初接触俄语的人都有一种认知好奇心,与其说是“增强”,不如说是“保持”,多年的俄语教学实践证明,增强提高俄语学习者的认知内驱力在教学操作者很难实现,俄语教学工作者要做的是如何将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保持,而非使其消失。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习者的人格特征和知识属性,通过外部动机来拉动内部动机,这也就涉及奥苏贝尔提出的另外两种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及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是指学习者为了赢得长辈和权威的赞许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要把学习搞好的需要,它不来自学习者自身也不来自外部社会,实际上它是成就动机的一种转换体。自我提升内驱力是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取得一定成绩从而胜任工作的一种需要。通过这些能赢得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认可,是成就动机的另一种表现。通过对这两种内驱力的加强可以不断转化为学习者的内部动机。换句话说,这三种内驱力的任何一个得以持续或加强都有利于学习者成绩的提高。

俄语教师可根据授课对象的年龄、性格特征、已有知识基础实施隐形分类教学。就人格的五种普遍特征来说,具有外向性及开放性人格特征的学生,教师可多实施鼓励评价,让学习者感到一种独有的教师期待,通过增强其附属内驱力,保持或提升对俄语学习的兴趣。对于具有神经质特征的学习者,教师尤其要鼓励其多参与言语交际能力,不断尝试错误,接受挫折,每次试误后,教师给予的肯定评价尽量比前一次多,这样学习者学习自信心增强,抗挫折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对于具有严谨自律特征的学习者教师可通过给其布置相对较难的学习任务来提升自我提高内驱力,从而保持其学习俄语的积极性。

(二)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根本出发点及核心是“习得”与“学得”的区分,以及习得与学得机制在第二语言能力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1。在学习俄语过程中“习得”强调自然的交际过程,是无意识过程,学习者通过反复模仿而达到用俄语交际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更注重言语传达的信息,而非语言的形式。“学得”则相反,学习者更注重语言的结构变化,而非自然的下意识过程。

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学习者因个体的差异会有所倾向。如,外向性、开放性人格特征的学生往往采取习得途径学习俄语,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选择自然的无意识的学习环境,通常乐意或主动寻找自然的语言环境,这样的学生相对来说更愿意与外籍教师或者留学生交流。而严谨自律及神经质特征的学习者往往采取“学得”的途径获取语言知识,他们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语法的变化及应用上,习惯追究语言变化形式的由来,交际过程中语言的表达是有意识的,在没有充分的准备下慎于与外籍教师或留学生交流。而具有和善性人格特质的学生在俄语学习过程中往往采取折中的方式,没有明显的那种途径占主导地位,这样的学习者可能习得和学得处理的相得益彰,也可能两种途径都处理的不好,既不愿主动参与言语交际,对语言形式的了解也一知半解。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实习隐形分类教学,鼓励开放性、外向性人格特征的学生参与言语实践的同时,还要引导其关注语言的变化形式,为深入的学习奠定基础。对于具有谨慎特质和神经质特质的学习者教师要不断鼓励其参与自然条件下的言语交流,为其创设更多的言语环境,如课堂上鼓励其与教师进行俄语交流,必要时可以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而对于具有和善性人格特质的学习者,如两种途径都运用的不好,教师应以一种途径入手,引导其提升学习内驱力。

(三)言语理解机制

交际性原则是俄语教学的重要原则。据此,听懂别人说的话或看懂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就成了其中重要的一环。也就是说言语理解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言语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它包含着复杂的心理过程。言语理解建立在所给语料和交际者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人们在参与交际活动时,总要对所给出的信息进行加工,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然而信息加工需要利用一定的策略,言语理解也是如此,常应用各种策略,如语义策略、词汇策略和句法策略等。学习者由于自身性格特质和已有知识体验往往会采取不同策略完成言语理解。教师也要根据学习者的特征及知识的不同分类预设学习者的言语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的游刃有余。

人的言语理解不仅会表现在采取不同的策略上,还表现在对已给出信息的整合。只有当前输入的信息与记忆中储存的信息进行整合后,语料才能被理解,交际才能顺利完成,相反则难以实现。如在讲解及物动词интерсовать时给出这样的句子:Молодую женщину интересует современная музыка.如果学习者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有这样的概念:及物动词与不带前置词的第四格搭配。于是,在看到不带前置词的第四格时便会与以前的知识整合并迅速从大脑中提取这样的信息:现代音乐使年轻女性感兴趣。如果学习者固有信息中储存的是интересоваться这个词,对于及物动词的概念了解不清,当出现此句子时,学习者便会产生一系列疑问:интересовать与интересоваться有什么不同,支配关系和意思上有何异同等等。学习者不同,已有的知识储备便会有所差异,要想让不同的学生理解给出的相同语料,就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教师若了解这一点便可对症下药。

人在言语理解的过程中,不是被动接受语言传递的信息,而是根据已有的知识体验来主动发现或掌握言语意义,这常常要进行推理,通过推理可以了解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联系,促进言语理解。如在与学生训练接续句子的练习中出现这样的句型“Ничего не подлаешь…”2在看到这个句型后不可避免地要做出推论:(你)毫无办法,(你)不得不如何做(因为事情会如何如何)。很多同学都会接续“Ничего не подлаешь,здоровье не купишь.”(毫无办法,健康买不来)但也会有一些同学接续成类似这样的句型“Ничего не подлаешь, я выполню.”(意思是:你毫无办法,我来完成)。基于此,教师要根据知识的类型及学生对言语理解产生推理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结语

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这样做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而不仅仅在于让学生认知语法现象。有的教师迫于课堂教学的种种客观因素而懒于实施这样的教学模式,俄语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人格特征及学科内在知识体系构建的前提下,实施隐形分类教学方能有的放矢驾驭课堂,实现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升。

本文主要针对该模式的内涵进行定义,对隐形分类教学模式从理论构建上进行阐述,并未对该模式的具体操作进行论证。在未来的研究中,笔者将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采取个案研究方法,论证隐形分类教学模式在俄语教学中的作用。

[注释]

①转引自《俄语学习论》高凤兰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②题型出自《Русский язык 2》стр.155 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编 2008年

[参考文献]

[1]高凤兰 俄语学习论[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09

[2]王甦 汪安圣 认知心理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

[3]理查德.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美)著 王垒 王甦等译 心理学与生活[M]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03

[4]高凤兰 俄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8

[5]Гребенюк О.С., Гребенюк Т.Б. Теория обучения: Учеб. Для студ. высш. учеб. Заведений. [M] Изд-во ВЛАДОС-ПРЕСС, 2003. - 384 с.

言语理解的方法范文第2篇

一、多读

教学实践证明,朗读背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只有多读、多背诵,才能体会并增强语感,才能更好地理解句子或文章的意思并受感染。因此,为了更好地形成语感,在英语教学中应正确指导学生朗读:(1)选择合适的材料。只有语音语调较为真实、易于模仿,内容易于理解的材料才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比如,教科书的录音,英文歌曲、散文、 电影等都是很好的素材,可以让学生提高朗诵兴趣, 同时提高语感。(2)提供足量的朗读。只有通过足量的朗读,才能激活语感,使学生逐步掌握文章的语言、节奏,由陌生到熟练,由模糊到明朗,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的感受。(3)教会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反过来又是对内容理解的深化和提升。只有有感情地朗读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文章,才能体会出文章蕴含的情趣和作者的意图,才能使别人的体验转化为自己的感受,增强自己的语感。

二、多写

多听和多读有助于语感的发生和形成,这种发生通常是潜意识的。而多写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熟,由潜意识进入意识,由内需潜能转化为外在行动,使语感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要学好英语,培养英语语感,就要多写。英语的写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机械的写,如抄写,默写和听写。另一个是创造性的写,即写作。写作的好处就是对读,听,说的最好的反馈。英语语感的成熟是形成英语思维的能力,而写作训练对于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好处。

三、多说

说是进行日常会话的关键。许多专家早以认为,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在学习外语的第一天就须进行。因为只有能听能说,才能与人交流,才能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而要做到你说的英语别人能听懂,必须首先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英语口语的教学主要就是说,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交际的能力,如何搞好英语口语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实现英语日常会话的关键。教材上每个单元都有对话,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起来,毕竟我们的大环境没有学习英语的良好的环境。对于对话课,我一般都是让学生模仿录音里的语音、语调,当学生理解了内容后也可以让他们根据内容来说出自己的调调。当学生能够模仿后,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来表演。七年级的学生表演欲望很强烈,再适当的加点奖励,学生的积极性马上就上来了。在学生表演的时候,尽量创设良好的情景,这样便于他们的表演更加逼真、完善。如七年级上册Unit 7How much are these pants? 这个单元主要是以服装为主题,上课的时候要让学生有良好的表演情景,我就把真是的衣服带过去,准备了一个服装店,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马上就来了。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接受知识,是最有效的。我记得有个小男孩就把硬币拿出来付钱,这样表演起来就非常逼真,对于学生以后的日常会话是很有效果的。因为这不是单纯的把书上的对话内容读一下,而是真实的演绎下来的。这只是课堂上的对话课,另外课后可以成立一个英语角,让学生有机会多说,以及多去搜集我们周围的英语,让他们自己主动地去发现问题。

四、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学习英语除了学生自己要经常练习外,还应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无意识记和学习的环境,如学校或教室的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书写,学校可办英语墙报、英语广播、英语角等。还可采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办法,如联系化学或数学公式的字母代号是相关英语单词的首位字母教单词。这样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过程有时就成了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深化英语知识的过程

五、从游戏中培养语感

言语理解的方法范文第3篇

常识题目的内容涉猎广泛,但出题的源头往往紧贴时事,体现市情。考生需要重点了解近年来发展过程中突出的事件、政策,以及遇到的问题。此外,还要注意在常识题中,往往采取“单选”与“多选”相结合的形式,虽然单选多于多选,但是建议考生要认真审题,切勿粗心丢分。

2、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相对于国考而言有两个特点:第一,不考数字推理;第二,侧重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建议考生在备考数量时,提升自身的计算能力,尤其是复杂的计算环节需要考生耐心细致。

3、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题目也与国考有所不同,不考察“类比推理”,以“逻辑判断”居多,且其中“形式推理”题目的比例明显高于国考。

4、言语理解

在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的题目与国考的差别最大。从题型上看,只考篇章类题目,导致材料阅读量大,考生要做好必要的思想准备,克服毛躁畏难心理,合理分配考试时间,学会利用言语技巧,提升答题速度。

5、申论

申论题型较为稳定,以四题为主,其中概括题一道、分析题一道、公文题一道、大作文一道。申论的主题紧贴北京市情,并且更侧重考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建议考生多浏览新闻网等,认真领会政府工作报告及“十二五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尤其对近期社会、政府关注较多的问题多加留意。

那么,知道了考什么之后,大部分考生会买到真题、模拟题开始进入学习知识、系统备考的状态。而备考过程中往往又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1、备考时间安排不合理。部分考生因工作繁忙或学习课程压力大影响复习进度,无法保证做题量,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有的考生则做题不少,但认为真题不会再考,以做模拟题为主,丢了西瓜拣芝麻。

2、一味做题,缺乏系统知识框架。有的考生则走入了另一个极端,采用题海战术。即使做遍全部题目,如未能很好地分析题目的发展趋势和命题特点,缺少系统的知识框架的梳理,也会导致知识掌握并不扎实。

3、难于发现本质问题,认为正确率说明一切。很大一部分考生并不善于总结自己在做题过程中真正存在的问题,而是单纯地以模块的正确率来判定自己的强项或劣势。实际上,公务员考试是一种压力型测试,而平时考生们自己进行的模拟测试与考场上的真枪实弹仍然有很大差别。又如,考生备考时往往认为资料分析题目只要做了正确率都比较高,考试中不存在太大问题。然而,资料分析是可以采用诸多解题技巧的一类题,并非单纯考察计算的准确性。所以,考生往往因为模拟练习的正确率尚可,而忽略了这一重要题型的进一步学习。

4、模拟练习把控不严,试卷分析不到位。行测考试是一个分秒必争的过程,考试的紧张感必不可少,同时,也要考虑到考试过程中涂卡的问题,所以模拟练习要加入涂卡的环节。另外,申论试题的模拟似乎更加让考生迷茫,即使做了题目也不知道如何为自己打分。市面上的题目解析也是千差万别,而申论是公务员考试中起重要作用的科目,几分之差考生也无法判定,但对于笔试而言一分的差距也是巨大的。

5、复习计划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很多考生具有制定阶段性复习计划的意识,但是复习阶段多是根据他人经验制定的,在实行过程中又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计划性强但灵活性差。一方面,有的考生基础尚未打牢,就急于进入了冲刺模拟阶段;另一方面,有的考生大量时间沉浸在模块练习中,迟迟得不到强化和提高。

可见,备考阶段盲目行事很容易进入误区,或浪费时间和精力,或收效不佳。那么,考生应当怎样科学合理地备考呢?

从时间安排上看,备战公务员考试一般需要三个月至半年的时间。对于边工作边备考的考生们来说,需要早做准备,利用起零散的时间进行复习。对于在校的应届毕业生,复习时间相对充分,更要做好长期备考的计划,定时定量地复习,综合利用起备考中的各种资源。不论如何,只有持之以恒,才有机会获得成功。

从备考阶段来看,可以分为考试入门-模块基础-强化提高-模拟练习-真题冲刺五个阶段。根据个人素质的不同,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也不同,但是每个环节都必不可少。

1、考试入门

全面、系统的对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知识进行理解、掌握,熟悉公务员考试的常见考点,了解公务员考试的各种常见题型,熟练运用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方法技巧。这一阶段一定要选择权威的书籍,一方面避免遗漏考察内容,另一方面有助于认清考试的命题趋势。

2、模块基础

不要急于做真题,对公务员考试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了解公务员考查知识的完整体系,构建知识架构,了解学习的各部分内容及知识系统,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及方法技巧。这一阶段可以采用听课+练题+总结的形式分模块进行,遇到难题偏题可以记录下来,对于基础题目要做到不丢分。

3、强化提高

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通过历年真题对上一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专项复习计划,保证行测和申论成绩的稳步提高。在这一环节要有重点地提高自身的不足,对薄弱环节进行巩固和提高,变弱项为强项,强项则更强。

4、模拟练习

做题的时候最好能严格按照考试要求的时间进行,帮助考生合理分配考试的时间,提高答题效率。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要对自己经常出错的题型、自己擅长的题型以及比较经典的题型进行分析归纳,查漏补缺,形成自己的做题顺序和时间安排。

5、真题冲刺

在模块基础和强化提高阶段,相信考生已经做过了大量的真题,但是,真题冲刺阶段要以近三年的真题套题模拟来进行。实践自己摸索得做题顺序、时间分配,全力以赴地以考场实战状态

言语理解的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聋儿;语言;刺激;词汇

【中图分类号】G7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144-02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人类通过语言掌握和传递人类所积累的知识;通过语言交流思想感情;通过语言进行思维,又用语言把思维过程的形式表达出来。

聋儿由于听力障碍,听知觉的丧失,造成了其掌握有声语言的困难。缺乏有声语言的刺激,使得他们不能获得大量的间接知识。他们的思维只能停留在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上,很难借助人类的第二号系统——语言来发展其抽象思维。要解决这些矛盾,让聋儿真正地健康发展,首先要对聋儿进行语言训练,以语言的发展带动起思维的发展,促进其智力和非智力的发展。

如何对聋儿进行语言训练,让聋儿掌握语言这一工具。我认为要从聋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入手,进行理解能力的训练。聋儿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的第一步是对语言的理解。它是根据语音或书面文字来建立意义的过程。比如:当听到“车子”的时候,知道这是地上跑的有轮子的交通工具,像汽车、自行车等。从心理学研究中我们知道,语言的理解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语音或书面信息的原始编码的感知阶段;第二阶段是分析阶段,即把信息转化为词的组合意义的阶段;第三阶段是使用阶段,是听话人对心象的实际应用。我认为聋儿的语言训练也应该从这三阶段入手,使聋儿在获得大量的各种各样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以及 其他刺激的同时与语言的意义结合起来,发展其语言的理解能力。其方法有以下几种:

1使聋儿获得大量的语音刺激

我们要不停地把语言信息灌输给聋儿,为聋儿创造丰富的语言刺激的环境。给与聋儿大量的语言刺激,为发展聋儿的语言理解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在语言刺激的开始阶段,不要求聋儿对教师的语言做出明显的反应,只要求聋儿集中去看、去听、去感知声音的振动。

再启发聋儿明白说话是有一定的含义的,慢慢地让聋儿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相应的词来表达,引发其兴趣。我们再持续不断地给其语言刺激,使聋儿在不断地接受刺激的同时由不理解到理解,从不说到说。

在教学实践中,给予聋儿刺激的主要内容有:1、聋儿感兴趣的人和物;2、聋儿经常能看到的物品。如:花、草、门、窗等;3、聋儿正在做的事。如走、跑、摆积木等;4、叫聋儿的名字引起他注意;5、通过说“好”、“不好”让聋儿知道事情的对和错;6、给聋儿一些简单的指令让他去做。

在对聋儿进行刺激教育时一定要注意:1、说话人要用正确的语言模式和通顺的句子;2、要注意语言的复现率;3、用正常地语调,稍慢的语速流畅地说;4、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让聋儿看清口型;5、培养聋儿的注意力,当聋儿看你说话时再说。

同时要注意培养聋儿看话的习惯。看话是聋儿发挥视觉器官作用发展语言理解能力的一种语言活动方式。是聋儿理解词汇和语句的辅助手段。看话不仅能使聋儿对对方的嘴唇运动以及其他暗示(比如时间、地点、体态等)做出正确的反应,这对于聋儿理解他人语言,与他人进行言语交往有极大的好处。培养聋儿看话时要注意吸引聋儿目光于教师嘴唇上,说话要有节奏、自然完整。

2积累基本的词汇量

对语言理解的第二阶段及分析阶段,是把语言信息转化为词和词组意义的过程。词汇是语言材料的最小单位,各种复杂的语义都是借助于词汇来表达的。语言理解必定以正确的理解词义为基础,所以对词汇的理解是言语理解的最初水平。语言丰富多彩的重要条件也是词汇。

在聋儿没有学会使用语言之前,首先要学会理解单词。理解性词汇的建立是语言的启蒙,是聋儿理解语言的开始。因为语言丰富发达的重要条件是词汇量的大小,聋儿在充分接触和体会了语言的意义之后,就明白了任何一个单词都是有意义的,这是他就“开窍了”,他渴望了解世界,这位聋儿迈入有声世界迈出了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掌握全部词汇的意义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我们所掌握的词汇大多数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在实际生活和日常交往中词汇出现频率极高,我们可以据此建立一个基本词汇库。比如计算机汉子输入中的五笔输入法就是把汉子根据使用频率编为一级简码、二级简码、三级简码、四级简码一样,我们可以根据常用和非常用把词汇分为一级词汇、二级词汇、三级词汇、四级词汇,力求在教学中为聋儿建立一个基本词汇库,把最常用的词汇教给聋儿。

理解性词汇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聋儿的兴趣爱好和性格,从聋儿感兴趣的人、事、物出发,同时又要兼顾汉语发音的特点,从一些聋儿容易发音,容易理解的词入手。

在为聋儿建立基本词汇库的时候要强调聋儿对其的理解和使用。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深刻地理解词义能够促进其使用,而大量的使用又能够加深理解。

在聋儿积累词汇意义的时候,教师要意识地引导聋儿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不仅是死记硬背,还要慢慢地向抽象概括水平上发展,从片段的感性认识,抽象到本质的认识。例如:从日常给聋儿认识到的白菜、西瓜、面包等零散的词中通过抽象思维,弃其形、色、味,抽象出其本质的特征“食品”来,以此发展其抽象思维能力,从而发展智力。

培养聋儿的语言理解能力,教师要记住:1.语言训练最好在游戏中进行,要突出一个“活”字,训练时要活泼多样、丰富多彩;2.要积极为聋儿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这是聋儿学习语言、使用语言、学会交往的必要条件;3.聋儿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要遵循其规律,要科学系统地对聋儿进行训练,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4.要帮助聋儿理解词汇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鼓励其勇于表达,在聋儿积极表达时,应立即给予表扬,进行正面强化;5.在训练中要教会聋儿交往,在交往中掌握、运用、巩固训练内容,引导聋儿学会思维,强化聋儿建立正确的概念,发展聋儿的抽象思维;6.对聋儿的任何一个训练都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参考文献

言语理解的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识解 中国 古诗 翻译

一、引言

中国古诗中蕴含着独特的音美、字美、诗行美、诗人的情志美、意境美及象征美,是中华文化最精深粹美的部分,译者应该透过美学的角度去发掘中国古诗之美,用美学的再现手段去再现中国古诗之美。然而,由于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只有宏观的论述,缺乏方法论,操作性不强,很不利于从科学、系统的角度去进行中国古诗英译的翻译美学研究。近年新兴的边缘学科-认知翻译学是一门将"认知语言学"与"翻译学"紧密结合的学科,认为翻译从本质上即为在译语中识解原作者在原作品中的原意图。因此,作者认为,将认知语言学中所提出的用于解释语言表达主观性的“识解机制”运用于翻译美学研究中,能够更好地解决翻译理论缺乏方法论的问题,更好地再现中国古诗原句的美学效应。

二、识解机制与翻译美学

认知语法的著名学者Langacker(1987,1991)在其认知语法框架的著作中提到,识解是人类认知的主要方式。通过对识解机制的研究,语言学者们能够对人们在相同的场景下产生不同的言语表达方式进行有效的分析,可以用于分析和研究人类言语的主观性以及对翻译中译者的认知过程做出合理的解释和说明。而识解机制对于翻译美学的理论指导主要体现于审美活动和审美再现。

1.识解机制对审美活动的理论指导意义。人们想要理解言语行为的文字表现形式―语言表达式的结构或者意义的时候,往往需要使用其他的单个或者多个言语的表达式的意义或者结构作为基础,这即为背景的概念。对于译者来说,翻译原文的靶域以及言语理解对于译者有效地翻译有着重大的价值。而认知语言学中的源域实为分析靶域的背景,而语境则充当着语言理解的重要桥梁。译者通过移情入原作,对原作的语言理解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参考信息。

当人们想要对事物进行描述时,一般会涉及到描述着与被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关系,这个就是视角。识解机制中的视角的选择能有效解决诗歌翻译中由于历史背景的久远,造成读者对古诗中主语宾语及时态等内容理解的偏差,从而影响读者的正确理解的问题。

2.识解机制对审美再现的理论指导意义。进行语言表达时,人们拥有辨识注意力方向以及焦点的能力,这种认知能力实为突显原则的认知基础。在言语的表达中,人类为了正确地表述出自己的想法,满足在不同的背景条件下得到恰当理解的要求,往往通过对相同场景中不同对象进行突显的方法,最终获取多样的语言形式以及表达的方法。这与翻译美学中的象似原则不谋而合,且有着理论指导意义。在翻译中,利用突显来划分词类,分析句法,结合象似原则,用更符合读者理解方式和文化背景的译文,对原文进行艺术模仿,更有利于对原作的审美效果的再现。

三、识解机制对中国古诗英译的指导价值

1.翻译美学关照下背景和视角对中国古诗英译的指导价值。翻译美学认为翻译是译者和作者以及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对话。对于译者来说,译文充分体现着作者内心的想法。译者和作者关注的主要内容都是文本。透过与作者在文本层面上的对话,译者能够更深入理解文本含义,并进行再创造。因此,通过识解机制中语境的运用以及视角的选择,能有效地让译者移情入原作,透过正确的视角,有效地理解具有千百年历史的中国古诗,从而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下面以贺之长的《咏柳》及其英译版本为例来阐释识解机制对译者审美活动的影响。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Jade-1ike weeping willow looks 1ike a beauty's figure; Its slender twigs are green ribbons of beauty's skirts.Who on earth cuts out the thin leaves on the osiers? The early spring's breeze seems to play the roles of shears.

一By Lin Kezhang

译语语境对源语文本的认知语境的认同性是指源语文化意象及其表达都能在译语语境得到认同,即在功能上与源文化相关的语境特征能建立在译语语境中,为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所接受。这种映射认同性生成的理据是文化间的共性、趋同性和兼容性。一种来自异域的文化意象只要透过译者的译文深入进译语的语境并为其读者所接受,这种文化意象便成为了一种共享的文化符号。

源语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认知语境的趋同度越大,翻译越能顺利进行;反之,如果三者之间认知语境趋同度很小,翻译则会受到影响。因此,译者通过对语境以及视角的正确选择,可以将源语文化移植在译语文本中,从而保全原文化的意象功能。在文化问的共性、趋同性和兼容性的映射下,译语读者便可依靠其认知语境激活记忆中的有关心理图式,对空缺的意义进行补缺,解读移入的文化意象,做出与原文读者相同或相似的语境假设,获得相同或相似的审美效果。

2.翻译美学关照下突显对中国古诗英译的指导价值。“突显”是指在感知中突出的部分。在认知语言学中,突显就是指对语言所传达信息的取舍和安排。突显原理的基础是因人们在观察事物时视角或注意力的不同,而在认知辖域中选择不同的部分作为突显对象。因此,视角、注意力和辖域是体现突显的重要参数。突显不同,语义联想不同,省略可以使人根据自身文化背景突显出不同的事物,对诗歌有不同的理解。在认知语言学中,图形和背景是反映突显的主要运作机制,其中背景常被看作参考点为其突显对象提供视角平台、位置和方向,起到突显图形的作用。而这样的背景往往处于隐伏或省略状态,需要调动较多的认知运作来理解。诗歌的重要特征是用词凝练,含意深远,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诗歌创作过程中,诗人会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激活点,而这些点足以触动读者头脑中的概念系统,从而在头脑中将这些概念形象化、理化,使得这些激活点得以突显,突显部分可以看作图形。

因注意力的不同在认知辖域中选择的突显对象不同,读者需要动用较多的认知运作理解其含意,填补大量缺省信息,不同读者对缺省信息的增补也不同,从而多面解读诗歌。此外,在诗歌中常常会出现连词助词的省略现象,这就极大地拓宽了读者的诗意联想空间。在认知域中所选择的突显对象不同,在读者头脑中建立的意象也完全不同;联想省略不同,在人脑之中所呈现的图形也不同,对诗歌意境的理解也不同。

下面以著名的元曲《天净沙・秋思》的英译本为例,探讨突显对于中国古诗英译的省略及意境重现的指导意义。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Tune:Tian Jing Sha

By Ma Zhiyuan

Withe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A few houses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And below the bridge quiet creek running.Down a worn path,in the west wind,A lean horse comes plodding.The sun dips down in the west,and the lovesick traveler is 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丁祖馨、Burton Raffel译

作者使用了一组形象的可感知的意象群,省略了所有语法连接成分,省略了所有的背景,即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看似没有直接联系的意象简单并置,这种在秋天里可能出现的景物都得以聚焦突显,透过这种方式展现在读者面前一个广阔想象的天地。读者可能因此而联想出一幅幅美妙而形象的秋景。再看译文,前四句模仿汉语的表达方式,一反英语句法,为典型的片语(fragment),对应原文的物象累加而成的“形美”与“意美”,符合源语审美及修辞立意,而且韵律工整,读来朗朗上口,兼具了“音美”,不失为中诗英译的佳作。

四、结语

识解机制作为认知语言学中的一种关键认知方式,能够解释若干传统理论难以解释的语言现象。本文作者通过将识解机制引入翻译美学中,从背景、视角及突显等三个方面分析其对中国古诗英译的理论指导作用,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有效地拓展了翻译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对中国翻译美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Langacker,R.W.1987a&1991.Func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I.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Vol.II.Descriptive Application.Stanford,Cal.: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Langacker,R.W.1991.Cognitive Grammar.In Droste,F.G.&J.E.Joseph.eds.Linguistic theory and grammatical description,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75-306.

[3]程琪龙.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001.

[4]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5]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言语理解的方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言语思维 言语智慧

窥见:言语的表达意义

片段一:今天下午我和院子里的小朋友一起吹气球玩,小气球像一个梨子,中等气球像一个小西瓜,大气球有两个小西瓜那么大。

片段二:啊!地上有好多五彩缤纷的气球,这些气球都充满了气。有细细长长的,有粗粗大大的,有圆圆胖胖的……有的做成了皇冠,有的做成了花朵,还有的做成了小狗。

片段三:小时候,每次走过巷口的拐弯处,总忍不住回头看看那在空中摇曳的气球,想象着它会脱离人们手心,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飞向空中,那是多么快乐。但转眼间又会愣住,因为我知道,这气球定是哪个顽皮鬼一不小心放上了天,想必,此刻正一把鼻涕一把泪吧!于是,呆呆地、呆呆地望着气球远去,若隐若现,飘忽不定,逐渐消逝在天地那边。

同一种事物,不同的表述背后潜藏着不一样的言语思维表征和言语智慧呈现。一年级孩子(片段一)心中,气球是一个具体的事物,拥有着生活中某种一致事物的表象;三年级孩子(片段二)笔下,气球开始被赋予了一些外形特质,拥有了一些感官上的体验;六年级孩子(片段三)言语中,气球身上多了些事物本身之外的意象,与情感、想象融合形成了类似心灵感悟的特征。不难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言语思维的表征也愈加明显,对语言的复述、提取、辨析、想象、欣赏、批判、移植、创生等能力不断提升,其言语的生成土壤由简单的言语积累走向愈加灵动的思维过程。

如果说言语思维体现的是人对语言的正当、有序、正常的认识过程,言语智慧则是一个人对语言美的、艺术的表达呈现,它反映出人在言语实践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实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言语内容的智慧性,即内容中有精辟的见解、洞见、哲理;一是言语表达本身机警、妙趣、含蓄、幽默等,即言语形式包括遣词造句的艺术。

探究:共读课中的培植体验

对于小学生而言,课堂是其触摸语言文字,进行言语建构的重要场所,如何在落实学生言语体验的基础上更好地关注其言语思维和言语智慧的培植?

《最大的麦穗》和《孔子游春》两课分属于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五、七两单元。《最大的麦穗》为哲理性文章,其基本特征是先说故事再谈哲理,叙述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到麦地里去摘一个最大的麦穗,而弟子们挑挑拣拣,最终两手空空的故事,揭示了人在一生中必须实实在在去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要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孔子游春》生动地展现了孔子情境式、生态式的教学方法,其乐融融的师生关系,以及循循善诱的教学过程,反映了孔子既具有思想家的深刻和广博,又具有教育家的艺术和智慧。

两篇文章看似迥异,实则互相联系。首先,它们都源于人类发展最重要的源泉――智慧;其次,两篇文章的主要人物――苏格拉底和孔子是东西方文化思想的奠基人,思想相互碰撞,构建了文化的场域;再仔细探究,文本语言背后皆有着一定的言语思维及智慧表达。由此思考,可以“智慧”为核心,建立共读纽带,从人物的智慧到文本智慧再到学生言语的智慧。在哲学和儒学的交流碰撞中带领学生从发现走向表达进而迸发思想和主张,在此过程中,实现言语思维的开发和言语智慧的提升。

1.从感知到内核:在比较思维中发现言语的智慧与深度

比较,是揭示语言本质规律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语言的比较,能提升学生对言语内容理解的敏感度。

根据两篇文章的共性,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始了课堂上的智慧探究:

(1)组内分享,组内交流两篇文章中能体现出智慧的语句。

(2)小组合作,每篇文章各确定一处最能体现出智慧的语句向全班同学做介绍。

第一步的活动是学生对言语的自我感悟的分享,在此基础上,以“确定一处最能体现出智慧的语句”这样聚焦的形式促使其对自我的感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碰撞,在语言的交流和表达中一步步走向文本语言智慧的内核深处。

文本语言表达内容和方式的迥异,其背后一定隐藏着作者的写作意图。学生在比较揣摩后,明悟了对文本语言的写法以及表达效果。同时对文章整体布局的感悟也将变得更加敏锐。从选择的结果来看,各小组均关注了两篇文章中核心的智慧语句,在“确定最能体现智慧的语句”碰撞和交流中,经历了从言语的感悟到言语的探究。

2.从内容到形式:在形象思维中发展言语的表达与创造

言语的智慧流露在文本内容之中,又隐藏在语言表达形式背后。

《孔子游春》中孔子论水的话暗含玄机――“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在@段话中,孔子临水沉思,借水喻人。但是,仅是这般了解的话,智慧只停留在感知的层面,而言语的智慧要重视语言独特的表达中蕴藏的形象性和逻辑性。

针对这一段的学习,教师设计了这样的过程:

调整语句1(删除“它好像……”):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调整语句2(删除“水……”):它好像有德行。它好像有情义。它好像有志向。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在两次调整中,学生鲜明地发现孔子论水的这段话不仅内容有智慧,说法也很巧妙,他都是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真切感受到孔子思想的深度和语言具体而直观的形象表达形式。在仿写的过程中,学生将这样的体验应用到自身的言语实践之中,现了更好的表达与创造。

3.从碎片到整体:在关联思维中揣摩言语的逻辑与艺术

文本语言的体验是课堂中言语发展的第一步,对于小学高年段的学生而言,探究语言背后的文本更有其实在的意义和价值。

《孔子游春》结尾句“春意更浓了”语言虽简单,其背后隐藏着作者行文的逻辑和艺术的表现,关联全文,春意包含了多层含义。在这样的联系阅读、整体思考后,学生发现文中先有春景之美的环境描写;再有孔子论水的细节描绘,自然之景与哲思感悟融为一体;最后在孔子和弟子们其乐融融的志向之谈中,景、思、人交相融合,春意浓浓。借助这一发现,迁移阅读《最大的麦穗》,思考发现文章结构语言中潜藏的关联,体验事理型散文独特的行文逻辑。

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本表达的内在层次和逻辑,需要用好联系上下文这种宝贵的言语思维,会拥有更多的言语智慧和言语艺术的体验。

4.从文本到文化:在审视思维中实现言语的价值与主张

语文的背后是文化。在语文学习中,学的是语言文字,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情感、情趣,影响我们对世界、对整个人生的感受、思考和表达。所以,我把这节课的最终指向定位于初探哲学和儒学的价值和主张。

回视两篇文本,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机会的话,孔子和苏格拉底,你们想做谁的学生,为什么?有的学生表示,想做苏格拉底的学生,知道苏格拉底通常不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是什么,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拥有自己的智慧,感觉做苏格拉底的学生很自由;有的学生想做孔子的学生,认为孔子寓教于乐,教导弟子们逐渐完善自己,做有智慧有德行的人,成为真君子。

表达中,不知不觉有了关于哲学和儒学的小小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带领其观望两位智者――古希腊哲学奠基人苏格拉底、东方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人生经历和思想主张上有意思的碰撞,激发课后继续研究,去审视自己的认识和主张。

关注:生成智慧的三个空间

在上述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语文学习是“文本言语―内部言语―外部言语”的体验,历经了“言语―思维―言语”的往复运动过程。在此过程中,厘清适切的言语思维迸发空间,便成了实现言语智慧生成的不可或缺的任务与义务。

1.寻找情境空间,置言语智慧以生发的情感体验

文本言语成为思维的生成沃土,转化为内在思维,言语理解随之产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思维继续向言语转化,在表达中生成外部言语。但语文的作用,若是光教会学生将一抹月看作一层纱,将一汪泉想成一面镜,有了思维的训练与发展,缺少情境的触摸与情感的体验,终将是不完整的。

情境的还原,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以情为根,将淡化了的态度、情感重新梳拢在语文的天地中,将学生的爱好、兴趣放置于先;以境为叶,通过具体生动的语言环境创设,拉近语言与现实的距离,使死板的语言汇入鲜活的生活场景。

2.连接生活空间,放言语智慧以鲜活的心灵畅想

文本,是言语思维与言语智慧生发的沃土,但若只是停留在文本之中,反复吞吐一个字的妙用,一个词的精准,或是一句话的意义,再浓厚醇美的体验,也会荡然无存。只有将学生的生活积累与情感经验都纳入到教学空间的考量中去,言语智慧才会如一汪汩汩的活泉,充斥着生动鲜活的意味儿。

让学生在真实可触的生活中触摸语文、运用语文,为他们的语文素养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这样,言语智慧才能肆意芬芳,绵远流长!

3.构建文化空间,还言语智慧以丰厚的人文背景

语文的源头,是文化的大舞台,经过漫长的历史冲刷,化作一个个汉字,一声声曲调。千万个字铺就千万种意,本身就是一场奇妙的找寻之旅,让人迷醉。这样的大背景,对于正处萌芽般想要急切探索外面世界的孩子来说,更是丰盈智慧的无垠旷野。

文本、语言、思想的背后,是独特的艺术、表达和文化,当言语思维与文化相联,思维的触角便由“小我”延伸至更为广阔的空间,言语智慧便拥有了丰厚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底蕴。?筻

【参考文献】

[1]杨华.从原始言语到内部言语[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1).

[2]高丽英.基于文本,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J].小学教学研究,2014(2).

[3]杨树亚.言语思维,不该忘却的学科追求[J].语文教学通讯,2013(1).

言语理解的方法范文第7篇

总起来看,有关“交往”、“教育交往”、“教学交往”等的研究涉及以下一些关键词:理解、意见一致、互相来往、沟通、情感交流、人际往来、语言、对话、讨论、争论、倾听、主体间性等。综合以上这些关键词,笔者认为,教育交往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交往活动的参与者或交往主体(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校领导等)之间以语言为中介所进行的多向、多边、多层次、多维度的人际往来或沟通、情感交流和为达认同一致的相互理解。我们可以将教育交往的这一含义或本质规定演绎为以下几方面。

1.语言中介性。社会交往的媒介或中介多种多样,有物质性中介、精神性中介;在诸多中介性因素中,教育的文化性、发展性决定了教育交往的主导性中介因素是文化性客体——语言。语言作为教育交往的中介,它应是动态的。这是因为教育交往“不是静态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是动态地表现出来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外显的“实际的人际交往”,①这也就是说教育交往是直接现实的,具有动态性。教育交往的动态性,决定了其中介是语言的运用——言语;只有语言转化为直接性的言语,才产生“互相来往”、有来有往的交往关系,才产生教育活动参与者之间的交往。在教育交往过程中,交往参与者不是把言语当作一种事物来经验,而是当作人的行动的结果来解读,获得解释性理解;将言语作为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并领会、理解彼此言语表达的思想、情感,交往者以言语为中介建立起表达、对话、领会、理解的亲密的交互关系。

2.主体性。在“交往活动”、教育交往活动中,尽管存在中心式的“主体-客体”关系,但这种关系是蕴含于“主体-客体-主体”关系中的,中心式的“主体-客体”关系只是作为后者的一个环节,这也即“交往活动”、交往关系更为本质的是非中心式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或“主体间性”,是“主体间际关系。非中心式的“主体与主体”间的交往关系赋予交往者主体性,交往关系是交往者都作为主体,自主地介入的对话、讨论、交流的关系,具有自主的话语言说权力。交往者主体性的发挥是言语发生、言路畅通、交往成功的前提。交往者主体性更大程度的发挥,更加解放、自由,也正是在这一前提条件的实现过程中实现的。

3.目标导向性。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是教育交往之所以发生的缘由和存在的根据;教育交往以一定的教育目标为指向,受一定的教育目标的规范,教育目标的指向即为教育交往的导向。就教育交往的中介来看,教育交往中的各类言语,如工作性言语、非工作性言语与交际性工作言语等,都不是随意的,都不应是无中心指向的话语;相反,教育交往的中介性言语都有其目标方向,否则,言语就是非教育性的,就不成为教育交往的中介。

4.情感精神性。与任何言语一样,教育交往的言语,不仅是知识信息的表达,而且负荷着言语者丰富的情绪、情感,折射出教育交往者的情感、意志、人格品质、人格样态,因此,教育交往的过程不仅是言语的知识信息的表达、倾听、领会、理解的过程,更是交往者“精神的相遇、相通”②的过程,更是交往者彼此受言语负载的情绪、情感的熏染、人格感化的过程,交往者的“精神世界在对话和理解中接受洗礼和启迪,”③因而以语言为中介的教育交往“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性的关系,”④人们“……通过交流建立起自我与自我间的纽带,并充分意识到,……如果缺乏这样的纽带,他的生活就将彻底地非精神化,就会变成一种单纯的功能。”⑤知识信息和情绪、情感、意志等共同构成作为教育交往的中介——言语的本质性结构要素。

5.生活世界的整体性。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由非制度化形式的教育向非制度化形式与制度化形式的教育相结合的转变。当代,非制度化形式教育的边界日益收缩,制度化形式教育的疆域不断拓展,制度化形式的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形式。与之相应,教育交往经历了由日常交往形式向日常交往形式与非日常交往形式相结合的转变,并且非日常交往形式日益增加,非日常交往形式或体制性的制度化交往形式成为教育交往的主要形式。但制度化教育的拓展、非日常交往形式的增加,并不意味教育、教育交往能与生活世界相脱离,教育、教育交往的发生、发展的根本缘由在于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教育交往的基础,教育交往应融入生活世界,以生活世界的意义、价值为自身的意义、价值,生活世界的生命、生存、生活的意义、价值的整体诉求应是教育交往的诉求。也只有建立在生活世界的整体诉求基础上的教育交往,才能建立起交往主体相互理解的背景,交往才具有沟通性。完整地体现教育交往本质规定的教育交往,不仅具有工具性价值,而且具有目的性价值,是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统一。其工具性价值体现为:在交往中,交往主体彼此间“建立起沟通性的共同环境”而增进相互理解,从而为教育任务的完成提供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背景,建立起教育活动顺利展开的平台;同时,教育交往也应是交往主体彼此都“获取发展‘素材’的一种方式”。⑥目的性价值体现为,教育交往的过程是人的社会化、文化化、个性化的实现过程,因而,增进教育交往本身是教育的价值、目的追求。

我们言说教育交往的缺失和阻隔,一则意为教育交往的匮乏、空白,但更多地体现为教育交往的本质性改变,出现了与上述教育交往本质规定相背离的非本质性的、异变性的交往形式。其典型症候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直接交往的减少,间接交往的增加。交往可分为直接交往和间接交往。前者是声情并茂、形神兼备的交往主体“同时在场”、面对面的交往;而后者虽是交往主体同时在场,但却是声与情、形与神分离,交往主体的一方隐去了的交往。相对于间接交往,直接交往更具交往性,“因为只有在我们与人类的直接交往中,我们才洞察人的特性。要理解人,我们就必须在实际上面对着人,必须面对面地与人来往。”⑦现代教育交往的一个显著症候是师生之间的面对面、直接言语的交往在减少,而传输文字符号、图片、图表、图像信息等的间接交往形式在增加。在间接交往的过程中,突现在主体面前的是视屏、屏幕等界面,而交往主体另一方虽然在场,但却隐而不现,处于失语状态;真实的交往主体成为虚拟化主体。视屏、屏幕等屏蔽了交往者之间情感的丰富性、真诚性表达,阻隔了交往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

2.“点对点”式交往的减少,“点对面”式交往的增加。如果我们将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交往看作是“点对点”式交往,而将教师个体与学生集体之间的交往看作是“点对面”式交往的话,那么,当今在教育交往中出现的一个典型的症候是:“点对点”式交往在明显地减少,而“点对面”式交往却在显著地增加。与“点对面”式的交往相比,在“点对点”式交往中,由于“eyetoeye”、“接近呈现”理解、“相互包含在对方的生平情境之中”⑧的机会更多,因而交往主体彼此间更易于进入知、情、意的整体性投入,人格精神的整体性际遇的深入交往状态,因此,交往参与者之间的“点对点”式交往越多,越有利于彼此间的精神充盈、人格的成长。“点对面”式的教育交往更多地限于如阅读网页目录那样,交往双方还未能解读“目录”下的具体内容;也许交往双方都曾试图深入彼此的心扉,但呈现在交往者面前的是“此页无法打开”。

3.交往的情感成份的减少,非情感性成份的增加。情感是联结交往主体的纽带,同时,获得一定的情感、精神的满足也是人们之所以交流、沟通的重要目的;以高尚的人格,积极、健康的情感来影响人,更是以培养人、发展人为本质依归的教育活动或教育交往活动的重要目的。但就现代教育交往来看,交往中的情感成份在减少,而情感淡漠的交往或完全祛除情感性成份的交往却在显著增加。正因为交往情感性成份的减少,因而教育任务完成之时,往往也就是教育交往结束之际,教育交往成为即时性的、“露水式”交往。

4.体制外交往的减少,体制内交往的增加。体制内交往是指发生于组织制度内、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进行的制度化交往或工作往;体制外交往是指在教育教学任务之外而进行的非工作往。在体制内交往中,教育教学的目标、任务、内容、形式、方法也即为师生交往的目标、任务、内容、形式、方法,交往的内容、形式、时间、空间等受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时间、空间、规章制度的严格规定,教育交往的规范、准则与教育教学规章制度确立的规范、准则两者高度同构,因而交往更为组织化、制度化、程序化。当今,在教育交往中,体制内的工作性的交往迅猛增加,而体制外的非工作往的时间和空间被体制内的交往挤占、侵蚀,造成体制外交往、非工作往的“地盘”大大缩小。

5.教育交往的非历史性。当下,在教育交往中,无论是工作往言语,还是非工作往言语,都存在较为严重的平面化、世俗化倾向,交往话语的内涵缺乏历史性、崇高的神圣性,缺乏与文化传统的联系,成为一种应景性、同时性、“并置性”话语,因而,交往变得平面化、世俗化,甚至媚俗化、粗鄙化。教育交往的非历史性,阻隔了人们对人类的历史认识,对生活意义、价值的历史缘起性的总体把握,使教育交往缺乏方向感、未来感;这导致教育交往主体易于在知识真理性的理解上达成一致,而难以在价值真理性的理解上达成一致,缺乏理解价值真理性的一致性背景。

6.自主往的弱化,非自主往的强化。在现代教育交往中,另一症候是交往自主性的弱化,即交往者不是自觉、自愿地进入交往,而是完全根据教育体制及其制度的安排,被动地进行交往,交往者缺乏选择交往的对象、内容、时间、空间、形式和方法的自主性,彼此在缺乏交往热忱的情况下,被动、机械、形式化地卷入交往。

导致教育交往匮乏、异变的缘由十分复杂,既有复杂的社会缘由,也有教育自身的原因。从教育自身来看,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是导致教育交往匮乏、异变的主要原因。

1.教育价值的偏颇。苏格拉底曾说:“因为我是一个好学的人,而田园草木不能让我学得什么,能让我学得一些东西的是居住在这个城市里的人民。”⑨苏格拉底在此否定人认识自然或物的意义与价值,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交往关系对于学习、教育的重要性。与苏格拉底所秉承的教育价值观正好相反,现代教育价值严重地偏向人与物这一端,使人与物这一端极度地扩大,而人与人、人与自身这一端却严重地萎缩,这使得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僭越于教育目的性价值,科学知识教育僭越于人文精神教育,作为手段的知识成为教育目的本身。教育价值的这种偏颇对教育交往产生深刻的影响。由于目的性价值从教育价值体系中的剥离,导致在教育交往的场景中,教育交往受工具性价值、功能理性支配;教育交往在与生活世界的整体性相脱离的境况中进行;教育交往因成功地掌握知识及其可预见的衍生结果而发生、维系,“导向成功”的教育活动与以对话、交流、相互理解为基础而导向交往者人格相互感应、提升相脱离,教育交往的参与者彼此视对方为功能化对象、还原为单纯的功能,进行着功能化的工作、学习,工具性价值的实现也就是交往的满足;是功能而非人格、精神成为教育交往参与者的“镜像”;人们功能性地看待人与人、人与自身的交往关系,人以待物的方式来处理人与人、人与自身的交往关系。结果是“我—你”、“我—我”关系都向“我—它”关系回归,“你”、“我”所面对、所理解不是人,而是物性的“它”;教育交往成为工具理性左右的非情感精神性的、物化的交往活动,教育交往变得无历史性,变得无崇高、终极关怀的指涉,变得平面化、无方向感。

2.教师权威的绝对化。民主性、平等性是现代社会关系的必然要求,也在我们的师生关系中得以体现,但同时轻批判与创造、重服从与权威,将权威绝对化、权威使用过度的教育传统因素仍严重存留、弥漫于人们现实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中。教师权威的绝对化必然导致教育交往的缺失与阻隔。因为教师权威的绝对化,必然导致学生权威人格的出现,如“很容易接受权威,信仰权威,”“重视权威”,“因循守旧,随波逐流”,“对事物抱着刻板印象”,“人云亦云。”10不难想见,具有权威人格特征的学生,主体性必然被压抑,必然是意志的消磨、独立人格的丧失、交往动机的缺乏,因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他们只能作为单纯的听众“出场”,不可能作为主动地对话、沟通、交流、积极言说的主体而登场。另外,由于人格特征的稳定性,学生权威型人格必然使非交往性的教育教学成为一种常态。

3.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非交往性。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扩大了师生、生生交往的范围,这是班级授课制的交往性一面,但班级上课制也存在非交往性一面,即不利于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进行深入交往。在班级上课的过程中,教师直接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师生之间的交往更多地只是一种“点对面”式而非“点对点”式的交往,师生之间局限于面上的了解和交往。近年来,我国为了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对基础教育阶段的薄弱学校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撤、改、并了一大批教育规模过小的所谓“麻雀学校”,这使得一批中小学的在校生人数陡然大增。在它们那里,一个班级五六十人已是十分常见,六七十人的班级也不难见到。过大的班级教育规模与实际运作于教学过程的注入式教学方法相结合,使班级上课制下的师生之间难以深入交往局面更加突显。

4.教育管理的理性化倾向。理性主义的文化精神和基本原则是现代社会的本质性原则和机理11。在教育管理领域,理性主义文化精神体现为强调把被管理者的行为作为纯客观的对象来对待,并控制在一定的秩序范围内,使其具有高度的可控性、预见性。教育管理的理性化虽然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但这种管理效率的提高是以高度制度化、规范化为前提的;各种规范、制度布满整个教育活动的空间,使教育活动成为由各种制度、规范编织的极度密实的网络,陷于此网络中的人们“被管理化”、被高度角色化,被封闭在按教育教学工作职能划分的组织单位(科组、年级组、教研室、系、院等)中,人们程式化、形式化、机械性地行使着各自的角色义务,按照各自的角色定位、依照组织制度和规范规定的程式,进行着非自主自愿、非开放性的交往。

教育过程要成为教育交往的过程,异变性的教育交往要得以扬弃,不仅应进行教育价值的重建,而且应进行教育交往言语环境的重建。

1.教育价值的重建——以目的性价值统整工具性价值。人是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统一体,人无时不在这种关系的统一体中。生活世界的意义与价值正是在这一关系的统一体中得以实现的,因而协调、统整三者的关系是现实生活世界或人的意义、价值的必然要求。教育(这里指学校教育)尽管已成为专门化社会系统,但它是建立在生活世界的基础上的,它必须以生活世界的意义、价值为自身的意义、价值,生活世界是其存在的合理性根据。而体现生活世界意义、价值要求的教育,应是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统一,应以目的性价值统整工具性价值,也即目的性价值既应是工具性价值的“脚本”,又导演“工具性价值”。但目的性价值在导演工具性价值时,它自身并不退场、隐而不现,并不退居幕后,它还自导自演,它也登场、在场。教育以目的性价值统整工具性价值,以发展人的主体性、培养健全的人格为目的,确立并努力践行起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目的观,将带来教育交往的革命性变革。首先,在教育语言系统或知识中,不仅那些具有客观性、确定性、简明性的科学知识受到重视,那些须进行广泛对话、讨论、人际交往、情感交流,才能观照、理解、真切体悟的非简明性、非确定性、情感性的人文知识也受到重视。教育交往言语的空间不仅有概念语言、命题语言、“逻辑的或科学的语言”12的位置,而且自我表达的语言、情感语言、诗意语言、确立交往主体之间关系的语言、导向相互理解的语言、“解释性对话”,也受到足够的重视。教育交往的言语将是认识性、情感精神性的统一,是言语的交往性意蕴的充分展现,而不是只体现为认识性、可接受性。在这样的言语系统中,教育交往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将是“我——你”之间基于对话、交流的相互理解的交往关系,是“你”与“我”之间情感性、精神性的相遇、交往的关系,“我与你”之间都以文化知识和彼此投射的人格精神为中介进行着心灵与心灵、精神与精神、人格与人格的交流。因而,教育交往将不仅是功能性的,也将不仅是作为维持知识教育的背景、手段,不仅是作为知识教育的附带现象而退居其次,而且其本身将突显为教育目的的追求。其次,在目的性价值的统摄下,教育行为的制度规范将是从人出发的,是为人的,制订各种制度、规范的程序是人性化的,是在“商谈”、对话,并较广泛地达成认同一致的前提下拟定的,这样,制度规范将从一种外在的要求变为交往主体的内在自觉,制度、规范将不是异在于交往主体的,它们不再是束缚交往主体意志的力量,不是交往者主体性的边界,而是交往者主体性发挥,积极主动地进行交往,使交往获得成功的条件。

2.教育交往言语环境的重建——增强言语表达的“外部组织”的自由度、开放度。言语作为交往或教育交往的中介,从属于其“外部组织”与“内部组织”。“外部组织”是“指交往参与者之间的对话、相互讨论在时空上的顺序安排,包括谁能够参与对话、讨论和按什么顺序来参加对话、讨论等”;13“内部组织”是指言语的运用应符合“普遍语用学”的有效性要求,即“我们所说的东西是可理解的,它是真实的,正确的(例如,表达总有一种常规性作为基础),它真诚地表达了言说者的情感”。14也就是说,作为交往或教育交往中介的言语表达应同时合符“可理解性、真理性、正确性、真诚性等原则”,15应尽显其结构要素的丰富内涵,言语的运用才具有传输知识信息和传情达意的功能,言语表达才是“交往性地运用语言”,16才成为交往性中介,并作为相互理解的基础而使交往或教育交往获得成功;否则的话,言语将被信号化,被当作默然、机械反映的符号或信号,这样,言语“就不能实现作为一种交流工具的目的,而是变得以自身为目的了”。17而言语是否为语言的交往性运用,是否符合语言交往的“运用要求”,受其“外部组织”负担大小的影响,“……外部组织负担过多其必然会导致讨论的内部组织出现问题,并会引起一种系统性歪曲”;18而内部组织出现问题或被歪曲必然破坏交往中言语理解的基础,此时,交往参与者或者放弃话语言说权利,从而使交往阻隔、中断;或者不能自由表达,而使教育交往的性质发生本质性的改变。所以,言语要成为语言的交往性运用,必须减轻其外部组织的负担,增强其自由度和开放度。对于我们来说,增强外部组织的自由度和开放度或重建教育交往的言语环境,应包括教育交往言语的内环境和外环境建设两个方面。从内环境建设来说,最为关键的是应使学生都能成为自主言说的主体,从而都“能够参与对话、讨论”。

言语理解的方法范文第8篇

一、语感在英语教学中的理论依据

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正如球类运动员要打好球必须熟悉球性,搞音乐的人要有良好的乐感一样,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目前的英语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但实际上,能开口流利地说英语的学生并不多,尤其对中学生来说,这一现象非常普遍。即使有少数能用英语来交流,多数语言说的也不地道。导致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学生语感的缺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有敏锐的感觉。”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的最高体现就是学生语言直觉和语言习惯,而不是逻辑的训练。一般来说,学语言的开始阶段是获得语感的最佳时期,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时期,加强语感的训练和培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语言交流能力。那么,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根据多年教学探索与实践发现,从下文所说的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比较有用。

二、英语语感培养的途径

1.在语言训练中产生语感

语言训练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语言能力和语感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对英语训练应抓两个方面:一是发音训练,另一方面是节奏训练。

(1)发音训练。笔者认为,语音教学不能只是把音标作为主要内容,而是通过句子把音素、节奏、语调统一起来进行教学。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许多语音现象往往要随语流而定,如重音的转移,元音长短的变化、连续、不完全爆破以及语调的变化等,都只有在语流中才能反映出来。把发音训练放在语流中进行,学生不仅可以学会单词、句子,同时也能学会自然优美的语音语调,英语语感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获得。

(2)节奏训练。英语是以重读音节计时的语言,其节奏是以重读音节为基础,重读音节和弱读音节交替出现,并且重读音节之间总是保持大致相等的时间距离。根据英语节奏的特点,教师在句型教学时,可以边示范边均匀地打着拍子,让学生模仿着吟诵。学生的诵读速度由教师掌握,拍子打得快,学生读得快,拍子打得慢,学生读得慢。训练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的拍子是否落在重读音节上。对于重读音节,要让学生发得清晰、响亮。而非重读音节,要让学生采用连续、弱读、同化等手段。非重读音节较多的地方应注意不要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读,否则会破坏正常节奏、影响节奏训练。只要坚持不懈地进行节奏训练,就能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2.在朗读训练中形成语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十分注重学生多听多读。英语磁带具有发音准确、语调优美、生动形象、可重复性强等特点,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分析语音、语调及发音方法,引导他们仔细品味英语语言的自然、流畅、优美,在指导学生跟读、仿读时,鼓励学生看谁读得准确,读得语调优美、读得自然、读得有感情,从而自然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教学中,教师更应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让学生通过朗读反复感受语言的语境。这一过程是一个“实践——感知——再实践——再感知”的良性循环过程,可以使学生的认识和理解逐步深化。而且,对教材朗读既能感知具体语境的表达技巧、语言气势,又能引导思维的聚合和发散,反复感受规范语言。这样,语言运用的规律就会在脑海里自动结合一种语言知觉,进而产生强烈的语感。

3.在背诵训练中提高语感

语感不是理性的产物,而是感性的产物,只能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要抓背诵”。这说明“背诵”是培养和提高语感素质的重要途径。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也充分说明了背诵的重要性。在背诵过程中对英语课文或优美的语言材料反复诵读,能够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是学生获得英语语感的途径。当用心背诵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学生便仿佛进入了英语所蕴含的思维和表达模式中,听起来顺耳,说起来也灵活。在潜移默化中,英语语感也就形成了。若背诵得法,则事半功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如下背诵策略:步骤一:精选内容,抓住重点。步骤二:听读领先,试背在后。步骤三:结合汉意,背译同步,意义认识是背诵课文的有效方法。教师应先快速地了解汉语内容,然后结合意义去背,遇到生疏处,试着心译一下,这不仅是有效的背书方法,还能锻炼翻译能力。

4.在写作训练中发展语感

多听和多读有助于语感的发生和形成,这种发生通常是潜意识的。而多写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熟,由潜意识进入意识,由内需潜能转化为外在行动,使语感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要学好英语,培养英语语感,就要多写。英语的写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机械的写,如抄写、默写和听写;另一个是创造性的写,即写作。写作的好处就是对读、听、说的最好反馈。英语语感的成熟是形成英语思维的能力,而写作训练对于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好处,笔者在指导写作中,采用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从基本词汇的积累和应用着手,强化基本句型和常用句型的训练,力求表达地道、通顺、流畅、平易、得体,然后再逐渐过渡到材料作文、看图作文,指导学生熟悉各种文体的组织结构和段落层次的写作方法,学会运用过渡词和逻辑关联用语使短文保持连贯流畅,读起来有纯正的语言味道,有美感。

语感是言语理解的辅助手段,是语言表达的重要向导,是言语主体发挥语言潜能的重要载体。语感在英语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要想真正掌握英语,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的熟练性,提高他们对语言的反应能力,从而增加有限时间内语言信息的处理量,并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就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的感悟能力,从而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项本芳.提高初中生英语语感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