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乡经济差距

城乡经济差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城乡经济差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城乡经济差距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负效应

目前,对于我国的经济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已基本达成共识。李实等(2004,2007)利用泰尔指数将全国的个人收入差距分解为城镇内部、农村内部和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三部分,计算出三种差距对全国的差距贡献率,结果显示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对全国总体收入差距贡献率从36%提高到43%,这说明了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过大是全国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对于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影响的已有分析主要集中在消费结构上,认为城市居民消费趋于饱和,而农村消费结构升级较慢,农村消费占总消费比相对较低,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国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靠出口和投资,因农村消费不足带来的内需不足将影响到经济的持续平稳增长。而关于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之间关系做出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并不多。城乡间的收入差距拉大将对产业结构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本文将视角集中于产业结构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变动两方面,以分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产业结构变动的效应。

1城乡收入差距通过市场需求对产业结构变动产生影响

产业结构是指整个国民经济中全部经济资源在各产业的配置结构。本文中的产业结构不仅包括对第一、二、三产业的分类,还涉及到三大产业内部各行业和行业内部各层级及其之间的关系。正常的产业结构变动一般表现为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有两方面的含义:

①指一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各个产业部门所表现变动趋势:第一产业的份额显著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显著上升,第三产业也略有上升,即三大产业比重次序的调整,其衡量指标一般是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的比重占GDP的比重;

②指发生在三大产业部门内部的产业由低级到高级、劳动生产率由低趋高、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以及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的发展变化过程。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市场的需求条件和供给条件的变动、国际市场供给条件以及经济政策引起的变动,收入分配结构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收入分配结构决定消费结构。当收入水平较低时,可支配收入较低,于是有限的收入将优先用于满足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水平提高后用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比例将逐渐下降,更多的收入将投向于更高层次的消费。消费结构将由购买食品衣服为主转向购买电视机、音响、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以及娱乐社交。在一个存在相对合理收入差距的社会里,会形成多层次的消费需求,低、中、高级消费品均有相应合理的需求结构。但若是收入差距过大,如Murphy(1989)在分析收入分配与工农业发展的关系时所指出,富人有足够的收入购买进口奢侈品和手工品,穷人则局限于解决温饱问题,财富过于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而中产阶级比重较小,会导致国内工业产品的需求不足。城市与农村的消费断层将会导致相应的商品供给部门发展不均衡。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投资结构必然与需求结构相一致,而市场需求结构又取决于人们的收入分配结构。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城市居民拥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也拥有更为有利的生产条件。城市居民更大的消费能力必然引导投资和其他经济资源流入那些以满足城市居民消费需求为主的生产部门和相关服务部门。充裕的资源使得这些行业快速发展,而为农村消费者提品和提供服务的行业因投资不足,需求不足而不断萎缩。

具体说来,收入差距通过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投资在各个产业间的分布和比例不同,各产业的发展速度也就会不同,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动;投资结构作为资产增量可使产业结构存量的变动,引起产业间规模比例的变化;不同的投资方向形成不同的生产资料需求,从而引起生产资料产业构成的变动。城市居民消费所占比重大,致使更多的投资服务于城市,家电行业,通讯电子类行业等等均倾向于城市居民,且这些行业发展建设都比较快,而合适于农村的消费品和服务则极少。收入消费结构直接影响影响消费资料产业部门的发展,也间接影响为消费资料产业提供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的发展,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动。城乡收入差距过大间接导致产业结构的相对不合理发展,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就难以为继。

2城乡收入差距通过市场供给对产业结构变动产生影响

在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形式多元化,不同的生产要素要求同投入所创造的产出相对应的收入。已存在的收入差距会影响生产要素流动方向,从而影响各产业的要素供给数量与质量。要素供给的数量与质量不同又会对各个行业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一个过程。这种要素流动减少了原来农业领域的闲置劳动力,提高人均耕地面积以及劳动生产率,同时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调整了三大产业间劳动力占有比例关系。城市相对于农村的高工资是吸引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原因,而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则给相对理性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强烈的流动信号。于是拥有一技之长、高学历和较高文化素养的高质量劳动力聚集在城市,促使城市高精尖产业得以发展。城市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年轻力壮的普通劳动力,劳动力资源供给充裕,则对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于是资金流向该产业,该产业能够迅速发展。但须注意的是因普通劳动力供给充足导致劳动力市场一直为买方市场,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劳动力资源的充裕供给使企业缺乏提高效率改进的动力,没有足够的动力改进机械装备生产以替代劳动力生产。

转贴于

而对于农村的发展则是另一番情形,虽然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缓解了农村紧张的人多地少的矛盾,但是流动的都是年轻力壮的劳动力,于是出现农村发展所必须的劳动力也可能出现短缺,农村发展所需要的技术管理等人才也严重缺乏,这严重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产品生产和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村居民收入也无法持续提升,城市收入差距扩大,人力资源与普通劳动力资源往城市流动的速度随之加快。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从劳动力的层面上看,是劳动力在三大产业中的比例趋于协调,但三大产业内部的生产率、产业附加值率和实际发展速度却是不平衡的。

资金供给状况也将影响到产业结构。可供农村投资的资金一般取决于农村的储蓄,而储蓄受限于收入水平。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无法得到较大幅度的持续增长使得储蓄偏低,又由于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差价使得农村自我积累能力低下。加上邮政储蓄的只存不贷模式、国有银行多存少贷惜贷致使原本不多的资金流向城市,农村发展所需资金相对稀缺,且获取成本相对较高,于是农村经济发展遇到资金障碍。与农村相比,城市资金供给充裕,资金的使用成本下降,有利于资金流向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推动产业的演化与发展。资金供给的差异使得城乡各行业各产业发展不均衡。

3 城乡收入差距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影响

前面已经讨论过在市场经济中城乡收入差距将促使资源流向为城市居民提品或服务的部门。部分产业在充裕的人力、资金等资源供给和较大的需求刺激下,能够得到较快的升级,采用新技术,实现产品的多样化。但仅仅在一个城市经济圈里,对某一产品的消费将会趋于饱和,而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其消费结构难以转移和升级,于是为城市居民提供的消费品与服务无法在农村大范围扩散。

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在产品的成长期,城市居民是其主要的消费对象,一般的产品研发设计也是主要是针对城市消费居民。从成长期过渡到成熟期的过程中,企业扩大生产,可获得规模报酬递增的效应,前期投入费用下降,产品价格下降,消费群体逐渐由城市居民转移到农村居民。在有效需求的推动下,企业可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批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进一步扩大农村市场,实现规模经济的良性发展。同时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也逐步上升。在收入差距比较合理的社会里,消费需求的结构也比较合理,产业的升级表现得较为平稳顺畅。产品的扩散过程需要大量的有效需求拉动,而在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比较大,城市居民升级换代下来的消费品,农村居民仍无力购买,需求链发生断裂,产业的转换升级就不顺畅。

产品顺利进入农村市场,亦使得企业能及时回笼资金,从而有足够的动力和资金开始下一轮的技术创新,产品的升级换代速度加快,相对于服务业也是如此。产品消费市场平稳转移可促进新技术的普及和升级,但若为城市居民提供消费品和服务难以难于在农村较大范围内得到消费,这些新技术的普及和升级便会受阻。

多年来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生产能力,一方面,大量消费品及生产资料是农村居民所需要的却无能力购买,另一方面,城市市场却已相对饱和,使得工业生产能力与市场消化能力相比,形成严重相对过剩。工业经济产能的相对过剩使整体经济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这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成长。

4结语

有以上的分析可知,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产生重要的影响,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都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影响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因此,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目前为刺激内需而采取鼓励家电下乡等措施,这些只是治标不治本,根本还在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

参考文献

城乡经济差距范文第2篇

关键词:收入差距;城乡经济;消费倾向;分配政策

我国要实现今后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经济增长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异和收入差距带来的不协调。通过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一、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看城乡经济落差

农村居民的收入――消费决策与城市居民的收入――消费决策具有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在:(1)城乡居民所处消费阶段不同,城乡收入差异2.5倍,家庭耐用电器普及率相差10年。城乡人均收入差额由1978年的182.47元上升到:2003年的5850元,考察其比值,80年代上半期呈下降态势,1983、1984年降到最低点,为1.70:1,1986年由升到1.95:1,之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虽然在90年代有所回复,但到2003年,已上升到3.23:1。(2)工农业产品“剪刀差”重新扩大。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8.5%以上的农产品价格已经放开,从而拉开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3)农民收入中来自非农产业收入比重不断提高,来自农业的收入份额不断下降。来自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非农产业收入份额不断上升。1978年,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4.9 5%~和7.92%,2002年二者比重变为47.17%和46.82%,形成了农业收入与非农业收入平分天下的格局。(4)农村居民的收入完全来自其人力贡献,但进入城市后受到工资歧视,在“二元劳动力市场”体制下,在同个企业里,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时、同工不同权。农民工干最赃、最累、最险的活,但是工资往往和城市职工相差几倍,而且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农民工购买力低,消费水平下降。(5)收入差距拉大比城市更为明显,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由1981年的O.2256上升到2000年的0.3536。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由1981年的0.1494上升到2000年的0.32。在农村内部更突出地表现在非农收入的差异上,非农收入差异对农村家庭收入差异的贡献已经高达50%左右。 非农收入对整体的经济景气非常敏感,经济不景气、乡镇企业倒闭及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下降等,都会直接影响着非农收入,也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能力。由于农村居民既是消费者同时又是生产者,因此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与经济景气变动有极大的相关度。随着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必会影响原有的消费支出行为,延缓经济的发展。

二、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

第一,平均消费倾向持续下滑,农村出现了消费负增长。1991年后,城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不断下降,与20世纪80年代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处在较高的水平截然不同。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更是持续下降,已经接近20世纪90年代的历史最低点了,而农村则出现了负值,人们消费支出愿望低下。农村居民收入在增加,但消费支出出现负增长,这是改革以来的第一次,农村消费状况令人担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在绝对量上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远远低于城市居民。

第二,收入差距拉大导致消费倾向下降。中国城市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均是不稳定的,而且到20世纪90年代后有一个持续下降的过程,除了一般意义上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解释外,中国居民消费倾向持续下降,可能不仅仅是平均收入提高导致,可能还是在体制转型过程中,收入分配变化过快引起的。城市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与收入差距拉大呈负相关关系,即收入差距越大,城市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则越低。中等偏低收入者以下的消费群体的平均消费倾向很高,但由于较低的收入而缺少消费能力。

第三,经济增长和全国消费倾向变动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消费对中国GNP增长起决定性的带动作用,对GNP的贡献率平均高达68%。进入21世纪以来,投资和外需增长很快,消费需求的作用下降,但消费需求依然举足轻重,平均占到55%。从消费者选择的角度看,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与经济增长似乎存在着某种同步性。当边际消费倾向下降时,经济增长一定放慢。1996年后中国消费边际倾向与GNP增长同步下降,到199S年边际消费倾向已经下降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提高消费倾向是提高宏观经济政策乘数效应的关键。特别是农村居民1998年边际消费倾向呈现负的情况,这是非常严重的挑战。

第四,收入分配政策调整改变消费倾向。由于1995年后,传统社会福利制度快速解体,加上收入预期下降,人们加大了储蓄力度,以保持长期消费稳定,风险的集中释放,消费倾向下降是必然的。经济不景气,收入水平,特别是外出打工人员的现金收入的增长放缓,直接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使消费支出出现r负增长。平均消费倾向下降,边际消费下降的趋势与收入分配差距拉开是分不开的。1999年国家开始采取了一系列分配政策调整,使得穷人获得了更多的收入,到2000年以及以后的几年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得到了显著的提高。2004年边际消费倾向高达95%,平均消费倾向开始提高。消费倾向的变化直接的宏观效果就是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非常显著,从200以来,净出口的带动作用为负,消费成为最为关键的带动力量,重振了内需,使中国至今还能在世界经济普遍衰退的情况下“一枝独秀”。

三、政府应对消费和收入分配政策进行有效选择

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而且城市之间、农村之间各出现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农民增收缓慢,抑制了社会总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啊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财政、金融政策是政府调节收人分配的有效工具。因此,规范收入分配,刺激消费,增加社会总需求,从而保证我国经济的良性循环。

第一,加大反贫困的再分配力度,提高消费倾向。城乡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消费倾向,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就会提高居民总体的消费倾向。因此宏观政策的重点在于通过财政政策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状况,加大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的补贴;加大区域间转移支付的力度,平衡区域发展。再分配调整现已成为各级政府重要的目标。但提高分配效率至关重要。“低保”必须“调高”,即用税收调节高收入。这种调整不是纯消极的,如何通过使高收入者再投资对中国是重要的,通过投资抵扣所得税,或就业人数比例抵扣所得税等,都是为了就业和分配调整,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二,解决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劳动力转移。中国农村发展的关键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只有劳动力转移出去,农村才有足够的现金收入来进行消费。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要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通过城市化,带动服务业从而扩大就业,促进劳动力转移。这需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体制,为农民工创造一个由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的制度环境,同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逐步统一用工手续和待遇,为农民工创造一个由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的体制平台。建立健全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消除观念上的错处和法律上的缺位,为农民工的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保障。

第三,政府转移支付主要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对农业的补贴等方面,是一项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在总支出尤其是总需求不足时,失业会增加,此时政府增加社会福利费用等,提高转移支付水平,便能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人和消费支出水平。税收与转移支付一样,也是国家实施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样具有乘数效应,降低税率,减少税收都会引致社会总需求增加和国民产出的增长。政府公债的发行属于财政政策,能对包括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的扩张和紧缩其重要作用,从而调节社会的总需求水平。

由于居民收入在城市之间、农村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城乡居民消费的二元结构特征依然存在,而且不同收入阶层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倾向差异也很大。同时,由于社会经济转型和制度变迁降低了居民的消费倾向,从而使我国出现消费率偏低的状况,造成有效需求不足,抑制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进一步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和收人分配制度改革,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解决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特别是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居民预期不确定因素,完善消费环境,提高居民消费率,进而拉动城乡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赵人伟等.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1-33.

[2]李实等.中国转型时期的收入分配[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1-33页.

[3]赵满华,王尚义.收入差距与两极分化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39-41.

城乡经济差距范文第3篇

内容摘要:城乡经济互动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我国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立足于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依据区域经济学和产业布局等理论,构建城乡经济互动与发展模式的三种路径,即:中心发散型、点轴联系型和网络型。通过进一步对不同行业的投入与产出的特点和城乡经济互动发展三种模式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城乡经济互动发展过程中适用于中心发散型模式,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和资源密集型行业则适用于点轴联系型模式,而混合型行业适用于网络型发展模式。

关键词:城乡关系 城乡经济互动 发展模式

2007年,国家发改委批准重庆市和四川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市场联通为纽带、以公共服务为依托来带动和促进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但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城乡经济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如何发展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带动两地之间的经济互动,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问题。

城市和农村作为不同类型的经济主体,然而为了寻求自身的发展,必然会形成对资源、资金和人才的争夺,从而表现出城乡之间的一种对立和对抗。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不论是偏重城市还是农村的发展战略,都遇到了很多实际问题。农村地区的问题表现为小生产与大市场,小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农业社会效益高与经济效益低等一系列矛盾。城市地区的问题则表现为市场容量有限,资源匮乏,土地稀缺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必须认识到,这些问题的解决,绝不仅仅是城市或农村某个区域的发展所能完成的。

城乡经济互动的内涵和研究现状

城乡经济互动发展其实质是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一个动态过程。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模式实质是在明确城乡分工、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城乡经济之间一个双向发展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刘易斯提出了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的经典模式,即城市―工业导向模式。弗里德曼和道格拉斯提出了农业城镇发展模式,通过合理的城乡联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经济与社会均衡发展的新格局是其核心观点。麦吉等人提出了Desakota模式,Desakota是在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之下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空间地域单元。道格拉斯通过对泰国东北部的研究,认为区域城乡经济的共同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城乡经济联系的区域建立的区域网络系统。国内学者认为,应根据资源优势互补原则在不同区域的城乡之间构造协作体系,并强调加强区域中心城市对农村的辐射。曾菊新首次提出了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在实践领域,不同类型区域城乡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模式存在着很大不同。

从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来看,更多是将重点集中于城乡经济互动发展的空间模式与布局或者是宏观的政策规划上,而对于如何在实践中对城乡不同产业或者行业之间进行经济联系与互动则鲜有研究。

成都市新型城乡经济互动模式构建

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我国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国内外关于城乡经济互动的理论一致认为,要消除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乡区域不同行业间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因此,根据成都各行业的性质特点,并结合成都农村自身优势和劣势,可将各行业合理的引入到农村,从而城市的资金、技术、信息等通过产业引入途径向农村流动。一方面,城市产业的引入可带动乡镇企业集中发展,农村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也可充分发挥其作用;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城市交通堵塞、城市用地紧张、城市污染等诸多问题。

依据城乡区域的行业差异,可以将城市的行业分为技术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混合型四大类,按照每类行业的特点,并与农村的优劣势结合考虑,设想按照中心发散型(见图1)、点轴联系型(见图2)、网络型(见图3)三种模式来规划各行业在城乡区域间的发展结构,为农村产业和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并以政府政策加以引导与推动,加强城乡联系,促进城乡行业互动,最终达到城乡经济互动的目的。

技术密集型行业及农村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城乡间的发展模式适用中心发散型。中心发散型是以技术密集型行业为领头羊,通过将复杂技术分解为多个部分,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生产和制造工作分包给乡镇企业,解决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难题。同时,在城区建立工业园,组装来自不同地方的部件,对分散开的技术加以集成和优化组合。通过这条路径将技术行业引入农村,使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农村产生辐射作用,盘活农村经济。这样,农村和城市各种资源能得到优化配置,经济效益得以提高。

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较低。而资源密集型行业,在生产要素的投入中,需要使用较多的土地、原始森林生产资料、江河湖海和各种矿产等自然资源。二者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城乡间的发展模式适用点轴联系型。点轴联系型有“一对一”的特点,是以各行业对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需求为导向,通过在合适的乡镇地区建立加工制造分厂,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形成规模生产。农村所产原材料经过加工制造,其价值得以成倍提升,将显著提高农村的经济产出效益。这种将城市产业引进、产品输出的过程,将带动城乡经济的互动,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

混合型行业的特点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金、技术,以及自然资源等多种投入要素,因此其在城乡间的发展模式可采用网络型。网络型发展模式具有“点与点之间交错互动”的特点,各行业可根据城乡各区域的资源优势,以及其自身对资源的需求偏好进行定位,定位后的各点生产的优势产品,再推销到需要此产品的其他点上,从而形成点与点之间的互动。进而以四通八达的交通和信息网络为支撑,使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等一系列活动涉及网络轴线所贯穿的所有区域,在城乡区域内形成整个系统的经济互动。此过程既包括城乡之间的互动,也包括乡镇与乡镇、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各区域间的经济将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互动。

通过对不同行业的投入与产出的特点和城乡经济互动发展的三种模式进行综合分析,可得出结论: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城乡经济互动发展过程中适用于中心发散型模式,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和资源密集型行业则适用于点轴联系型模式,而混合型行业适用于网络型发展模式。

城乡经济互动发展进一步深化的意义

城乡经济积极高效地互动联系与发展,将会促进城市土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城乡二元市场与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的有效解决。从资料可以得出,城乡经济差距大,甚至逐渐拉大,原因在于没有很好地对城乡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城乡政策性收入不一样;同时,又不能使城乡要素真正的自由流动,尤其是劳动力流动受到严重阻碍,致使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配置,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难以缩小。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目的不仅是要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居民的差距,而且要充分利用城乡要素资源,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因此,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应该从问题的根本入手,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允许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同时统筹城乡政策,对城乡建设进行统筹规划。

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对四川省成都市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模式进行探索,以最终实现城乡资源顺畅流动,共享一体化,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首先,城乡经济互动发展,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其次,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有利于消除城乡壁垒,促进城乡市场有机融合,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再次,以城乡经济的互式发展彻底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利于消除经济发展的瓶颈现象,为我国经济发展开创一个全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段娟,文余源,鲁奇.近十五年国内外城乡互动发展研究述评[J].地理科学发展, 2007(1)

2.张华瑛.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证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8(1)

城乡经济差距范文第4篇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迫切要求。改革开放**多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重大飞跃。然而,计划经济时期城乡差别发展的政策和城乡分割的体制仍在阻碍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使城乡之间形成了四个鲜明的反差:一是不断扩张规模、正在走向信息化和技术资本密集型的工业与小规模分散经营、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农业形成鲜明反差;二是高楼拔地而起、面貌日新月异的城镇与生态环境质量下降、面貌变化不大的广大农村形成鲜明反差;三是收入持续增长的城镇居民与收入低水平徘徊的农民形成鲜明反差;四是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趋文明的东部沿海地区与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西部地区形成鲜明反差。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促进共同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促进城镇化的重要措施。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不仅制约着农村的发展,而且也限制了城镇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比如,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农民收入水平偏低,造成需求不足,导致工业产品过剩;同样,城镇人口少、农村人口多,又造成农产品过剩。可见,“三农”问题也是促进城镇化不可回避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建立互补互促、协调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内在要求。到****年底,我国已总体上实现小康,但这个总体上的小康是总数和平均数的概念:GDP的总量比1980年翻两番,全国人均GDP达到800美元。这个总数和平均数掩盖着较大的城乡差距,实际上农村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民没有达到小康标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使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使农民收入有更快的增长。如果不统筹考虑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不大力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城乡经济差距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政政策;城乡经济;“三农”问题;财政支出

“三农”问题成为关乎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化“三农”扶持,已成为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农村财政政策的角度分析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中财政政策有待改进之处并系统探讨科学、合理的财政举措。

一、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中财政政策所存在的问题

1.有关“三农”的财政支出中,用于农村建设的比例较小

近些年来,中央财政支援农村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建设的支出比例在“三农”支出总金额中所占比例较少。在乡镇,多数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卫生医疗设备较为陈旧,更新缓慢,公共卫生无法得到全方位的保障,农民身患疾病不能第一时间得到规范化医治,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不能解除大型病症的隐患;财政对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投入有待加强,教育仍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薄弱一环,即使早已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任务的农村地区,起点、水准仍未合乎规划要求,基础不牢固,农村小学、初中阶段学生人均预算内的公共经费仅为城市的三分之一;财政投入农村文化建设的比重不到国家该项总投入的三分之一,农村地区人均文化公用经费仅占城市的五分之一。

2.财政支农的投入明显不足

21世纪的头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为实现农村全面步入小康,国家十分重视并加强了对“三农”的扶持力度。然而,现实状况是,财政支出“三农”事业的比重占财政支出的总比重仍较低,近十年来一直维持在10%以内。

3.城乡收入水平的差距制约着农村消费能力的提高

以来,因国家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便推行农业支援工业建设的方针,这一初级化的道路直接致使工农产品比价欠合理,在工农产品的交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剪刀差”。因其出现时间长,所以农民同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很大,并且农民的收入水平持续滞后于城市居民收入的总水平,虽在改革初期有所减小,但从20世纪90年代起,差距不断在扩大。

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有效财政措施

1.加大财政投入农业的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

加大农业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提升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减小城乡差距的关键途径。基于此,国家首先要借助于财政、税收政策,汇集更多的资金投入农业生产,引导企业对农业科技进行投资,运用财政补贴及税收政策对农业科技的研发及成果转化予以扶持。与此同时,培育一批具备较强竞争实力的农业科学研究机构,以农业企业或同企业以技术参股的形式开展经营,把农业最新研发成果真正应用到农业实际生产环节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与科技含量,整体推进农业经济效益的有序提升;通过对积极创建农业科学研发基地、农业创新科技示范园的企业或个人予以奖励,来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人的驱动作用;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朝着产业化方向迈进,把较为分散的企业与农户整合,产生形式多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协会和组织,以有效地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农业、跨国企业及农业协会组织给我国农业带来的冲击;要增加农业财政支出所占财政支出的总比重,有效确保农业投入总水平的稳步增长;每年组织固定比例的国债资金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农业科学研发基地及农业大型项目工程的建设。

2.运用充足的财政资金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保问题

就目前而言,农村地区社保缺失、不健全的现状尚未得到改善,主要原因是政府将大规模的社保财政资金投入到城市,在城市已初步构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的社保体系,而农村的社会保障则以土地保障与家庭保障为主。在农村构筑起完善的社保体系,首要的任务便是把失地农民统一纳入到社保体系中。这样便会有效地缓和当地政府一次性承担补助经费的资金压力,减轻城市养老保险由于隐性债务而面临较大压力的难题,极大地推进社保的覆盖率,维持经济秩序与社会秩序的稳定。依照失地农民所承受的风险,可优先设立养老保险,进而陆续设立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体系以及医疗保险,最终健全工伤与生育险。

农民工群体的社保问题同样成为经济生活的热点,国家财政正逐年出台并完善政策,力促农民工同城市职工一样享受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及最低生活保障等基础性社保,特别是降低农民进城务工的制度性门槛,循序渐进地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及非农产业的转移,减轻土地社保功能,促进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使农村经济发展迈向新台阶。

在城乡分配结构日臻完善后,国家要撤销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双轨制”,推行城乡社保一体化,统一设立专项财政资金,在农村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体系,使全体农民共享基本社保福利。

3.强化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扶持

农村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及全体农民健康保障的需要,需进一步增强财政支援力量,通过卫生支出实现各级政府的卫生预算开支超出同期财政开支的增速,引导各级政府的卫生投入更多的聚焦农村公共卫生领域,彻底改变忽略农村的不科学投向;加强财政的转移性支付,为城市所辖县区乡镇农村地区提供同等的公共卫生资源与产品服务,弥补农村医疗卫生财政缺口,依照财政供养的人口多少、农村政府的收入等状况,科学编制农村地区公共卫生开支的标准,包括地方政府应支付的财政部分,最终确定国家财政的转移支付金额;依靠国家、集体与个人三方的投入,形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依托农村乡镇企业为农村合作医疗注入大量资金,激励和支持民企及集体企业共同投资农合。截至目前,新农合制度已完全形成,在试点的基础上,正进一步结合经验不断健全与推广。

4.利用财政资金支援农村教育

缩小城乡的教育差距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十一五”时期,政府扩大对教育的财政扶持规模。站在新起点上,我国仍需持续振兴乡镇农村的教育事业。为此,首先要明确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将财政教育资金倾斜到乡镇农村地区。国家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的途径,着力解决基层财政负担农村教育投资困难的问题,促使农民子弟公平地享受各项教育资源。另外,国家和政府需出台保护政策,禁止向城市务工农民子女变相收取各种形式的入校费,缓解农民工子弟入学难的局面。高校招生要适度向农村学生倾斜,安排财政补助资金,切实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开发更优质的人力资源。

5.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

现如今,农业土地的征用范围相当宽泛,对征地农民的补偿较少,对农民收入的提高与基本生活保障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因此,首先国家要通过立法保障农业用地的具体用途,规定政府具有强制征地权限的仅公益性用地,而经营性用地便不隶属政府征地范畴。其次要科学制定农业土地的补偿指标,按照市场规律统一明确地价,加大征地补偿的力度,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发展农业经济,运用财政的力量缩小制约城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各项差距,是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环节。国家要下大气力加强财政的惠农支农力度,多管齐下解决“三农”问题,保障各项政策的落实到位,实现城乡经济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润,张妍,郑潇萌.基于财政支出角度的我国物业税“空转”相关现状分析[J].时代金融,2011(06).

[2]龙海明,林胜.我国财政支农投入促进农民增收的实证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06).

[3]汤凤林.财政与城乡统筹发展关系的研究综述[J].财政监督,2010(06).

[4]赖江杨.从财政支出视角再议我国宏观税负[J].企业经济,2008(08).

[5]龚静.如何认识和控制我国当前的财政债务规模[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5).

城乡经济差距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城乡非平衡竞争; 机会不均等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8-0017-0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河北省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日益严重,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考察河北省城乡收入差距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统筹河北城乡发展,构建和谐河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河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通常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反映城乡居民收入,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做出河北省城乡收入比的变化轨迹,如图1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如下特征:

(一)从总体趋势看,城乡收入差距偏大。从总体情况看,1978年以来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趋势。在绝对收入差距方面,城乡收入差距从1978年的162元增加到2010年的10305元。2010年河北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263元,而同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却只有595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比城镇居民的收入少了将近2/3。在相对收入差距方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从1978年的2.42扩大到2010年的2.73。

(二)城乡收入差距交替波动,且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变化情况来看,呈现缩小-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交替波动发展态势;从波动状况来看,波幅较大,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的时期大于逐步缩小的时期,且每次波动的波谷都高于上次波谷,波峰高于上次波峰,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扩大。但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相比,河北省城乡收入差距又相对较低,从等分时段数据来看(见表2),河北省城乡收入差距(比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期扩大,从1981~1985年的0.14扩大到2006~2010年的0.54。此外,从河北省城乡收入差距交替波动的发展阶段来看(见表3),也支持了这一结论。

(三)从农民纯收入的来源看,工资性收入占比逐年增加。工资性收入反映农村住户成员受雇于单位或个人,靠出卖劳动而获得的收入。从统计数据来看,河北省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略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此外,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逐年增长且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2010年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为44.54%,高于全国41.07%的同期平均水平。工资性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说明,在当前的户籍制度下,进城农民工虽然实现了职业转变,却没有完全实现空间迁移和身份认同,因此仍被划为农村人口统计,也反映出户籍制度严重阻碍了河北省的城市化进程。

二、河北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竞争性市场具有自动趋同功能,因此,城乡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应伴随市场化体制改革的推进和要素流动性的加强而趋于缩小,然而,上述分析表明,河北省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经验事实恰恰相反。我们注意到,一方面,城市部门和农村部门出现了不同的市场化水平和竞争程度,生产要素在城乡部门具有不同的产出效率,城乡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农业比重偏高,农民总是处于弱势地位,城乡居民之间面临不同的发展机会。

(一)城乡非平衡竞争。市场作为生产要素配置的基础性力量,是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重城市、轻农村”的非均衡性,河北省二元结构特征尤为突出,城乡经济存在着巨大差异。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北省产业结构水平偏低,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工业内部以重化工业为主,且近年来重化工业呈加速发展趋势,2010年河北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为12.6∶52.5∶34.9,产业结构明显偏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重工业产值比重分别为19.9%和80.1%,重工业比重比2000年提高了5.3个百分点。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城市化率明显偏低,2011年,河北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6%,城市化率达44%,但低于全国49.95%的水平。

(二)机会不均等。由于历史、体制、政策等原因,河北省城乡之间机会不均等现象较为严重,农村整体的人力资本水平较低。以教育为例,教育就增加人的知识和技术存量来说是人力资本投入的主要方面,然而,城乡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城乡办学条件存在明显差距,农村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刘山,2010)。城市中的教育和基础设施,几乎完全是由国家财政投入的;而农村中的教育和文化设施,国家的投入则相当有限,有相当一部分要由农村自己来负担。不仅如此,由于经济上的限制和文化素质上的制约,城乡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几乎没有,文化资源相当匮乏。

三、促进河北省城乡收入差距收敛的对策

(一)加快和完善市场建设,推动市场化改革。衡量市场化程度的高低,不仅要看产品和要素是否通过市场来分配,还要看竞争规则是否透明、城乡之间是否平衡竞争,因此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建立起城乡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当前尤为重要的是尽快建立和健全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在内的城乡统一的市场体系,逐步破除劳动力流动的各种制度,鼓励生产要素流入农村。同时,公共财政投入要重点向农村倾斜,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这样,合法、合理的差距会进一步刺激和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非法、不符合市场规则的收入差距会随市场经济的发育成熟而逐渐消除。

(二)推动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作为农业大省,河北省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极大地影响着河北省人均收入的总体增长,同时,城市化率较低,城市化进程滞后,在11个设区城市中,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亦较小,因此,加快推动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三)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钱纳里等人的多国模型表明,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工业就业的增加,远远低于农业就业的减少,因此,劳动力的转移主要发生在农业和服务业之间”(张家俊,2010)。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充分考虑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优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第三产业应作为城市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

(四)推动机会均等。以提升人力资本为出发点,使市场主体机会均等,公平竞争,这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为城乡居民创造机会均等的发展环境。对于“人力资本成长的机会链条”,当前最重要的是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三个方面,国家应提供均等的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尽可能实现劳动者自身素质初始条件均等化。

参考文献:

[1] 韩文秀.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3,83.

[2] 何炼成.发展经济学:中国经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 于丽敏.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初步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2,9.

[4] 刘世锦.从改善民生到机会均等[N].中国经济时报,2012-1-17.

城乡经济差距范文第7篇

一、我国城乡发展不协调度现状

1.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公平日益严重,统计资料显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82年的1.8∶1,扩大到2004年的3.2∶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与此同时,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全国范围的收入分配不平等日益严重。据官方统计,2004年的基尼系数是0.465,大大超过上世纪90年代基尼系数的平均数0.338。而0.4的基尼系数水平通常被作为判断社会收入分配平等与否的警戒线,超过这一水平的基尼系数说明社会收入分配及其不公平,社会贫富差距悬殊。

2.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差值绝对数不断扩大,呈现加剧状态。1978年城乡人均消费水平相差267元,2002年扩大到5713元。与此同时,1978年,中国农民的恩格尔系数为67.7%,处于绝对贫困阶段,到2004年,中国农民的恩格尔系数降为47.2%,跨进了小康社会的门槛。而中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57.5%,下降为2004年为37.7%。当1978年农民处于绝对贫困阶段时,城镇居民则处于温饱阶段;到2004年,农民进入小康阶段,城镇居民则进入了富裕阶段,改革开放已经20多年,这种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在富裕程度上高一个阶段的格局并没有改变。

3 .城乡教育发展差距。

由于“二元”的社会结构和城乡结构,在当前农村人口和学生人数远远超过城市人口和学生人数的情况下,城市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情况要远远好于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状况。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中国全社会的教育开支是5480亿元,这包括财政开支也包括学生家长开支,也包括社会各方面的投资和捐助。根据教育部的统计,这5480亿元用在农村的只占23.1%,76.9%使用在城市,农村教育投资远远落后于城市教育投资,农村分到的教育资源实在是太少。

4. 城乡卫生发展差距。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中国卫生分布公平性在全世界排名中居第188位,列倒数第四。到目前为止,中国享有医疗卫生保障的人只有15%,85%的人没有医疗卫生保障,其公平性太差,差就差在农村。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平衡,造成农村缺医少药和城市医疗资源利用不充分并存,农村居民有病无处医和无钱医的情况大大高于城市居民,在农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现象大量存在。

5 .城乡社会保障差距。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长期处于分割状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非常薄弱。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地区基本上没有养老保险;城市失业保险覆盖率目前已达71.7%,农村几乎为零;最低生活保障方面,城市居民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多数农村地区目前尚未建立低保制度,只有传统的五保供养制度。二元社会保障结构的存在,进一步扩大了城乡业已存在的差距,阻碍了社会结构转型。

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政策见议

1. 促进城乡要素的优化组合

通过合理分工,使城乡之间形成一种相互支撑的经济技术服务体系。根据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特点和发展优势,合理分工,互促共进。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极,重点应该发展金融、贸易、信息、文化和教育等第三产业;中小城镇以生产为主,充当中心城市向农村扩散技术能量的中介和农村向城市积聚各种要素的集散地;农村以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现代农业生产支撑大中小城市对生活必需品和二三产业对资源要素的需求。最终形成城乡三大产业的广泛融合和城乡经济的共同繁荣。

顺应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整体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要建立具有资源消耗内在约束能力的企业制度,强化外部成本内部化;要根据真实的稀缺水平,赋予各类资源主体明晰的产权,建立市场型的资源交易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绿色消费,建立节约资源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文明;进一步强化三次产业内在联系,推动产业融合,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由以农业支持工业向工业反哺农业的转变,建立健全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长期推行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发展战略,使国民收入分配向工业和城市倾斜,造成政府农业投入不足。要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对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必须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在工农业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分配格局。为了促进工农业的良性互动,政府必须转变重工轻农的发展战略,通过增加投入对农业进行扶持,实现由以农业支持工业向以工业反哺农业的转变。

2 .以构建城乡统一市场为目标

打破城乡两大经济系统相互隔绝的状态,构建和谐、平等的城乡经济关系。城市和农村两大经济系统由于“二元”结构的存在被人为割裂开来。一方面,当前我国城市资本和农村劳动力双过剩,而体制又使之不能顺畅对流;另一方面,城市经济相对繁荣,市民生活条件和收入水平快速提升,而农村经济结构层次低、增长严重乏力,农民收入低下。这种过大的落差反过来严重影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要构建和谐、平等的城乡经济关系,关键是:打破地域和身份限制,构建全国统一、城乡和谐的市场体系,形成城乡两大经济系统间的资源流通和有效配置机制,使城乡资本、技术、信息、产品、资源、劳动力等双向对流、公平交换,在区域范围内建立合理有序、功能藕合、城乡一体的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体系。

推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一方面农村存在大量需要向城市工业转移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城市中也存在许多适合农村劳动力岗位的劳动力结构性不足,但城乡劳动力分割制度阻碍了这种流动,导致人力资源的配置失衡和低效率。因此,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并向城市转移:首先,要正确认识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积极纠正“城市保护主义”的看法,从平等竞争的市场准入规则出发,不限制农村进城求职者的行业、工种进入。其次,积极改革“二元结构”的劳动就业体制,依托市场机制来配置劳动力资源,以减少流动中盲目性,实行双向流动。再次,大力发展中小城镇,疏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合理规划城市布局,鼓励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增强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以减小超大型城市的环境压力和就业压力,加快我国城市化的步伐。

3. 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宗旨

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制定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规划,改变目前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治的状况,将中心城市、城市群与周边县城、中心镇、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纳入政府宏观管理范畴,统一编制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规划,在空间上有效地整合产业、城市、土地、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构建规模结构组合有序,功能定位优势互补,空间布局科学合理,个性鲜明,整体协调的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的城镇体系,促进协凋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人居环境改善,实现共同繁荣。

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改变观念,彻底打破经济与生态对峙的旧观念,走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的发展道路;彻底打破城乡环境对立的旧格局,全面实行城乡统一的环保标准;彻底改变疏于和忽视农村环境保护的倾向,要从传统的城乡污染梯度转移型向城乡生态环境互动互补型转化。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大力发展环经济,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充分挖掘农业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生态功能,拓展农业旅游、观光、休闲及生态功能。

4 .以体制和制度变革为契机

改革土地征用制度。要彻底改革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在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土地征用应当有利于富裕农民,而不是使农民失地而陷入贫困,应当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而不是增加社会矛盾。对于建设性用地,在依法办理农用土地转为建设用地后,允许农村集体土地进入土地一级市场,允许土地的所有者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出租等方式直接参与土地开发。同时,大幅度提高土地补偿费、安置费标准。为失地农民提供能够参加失业、医疗、养老保险的费用,解决农民的长期生活问题。

彻底改革户籍制度。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是中国城镇化长期滞后的根源。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把依附于户籍制度上的各种不合理制度剥离出去,以稳定住房、稳定职业和稳定收入为标准,实行住地登记制度和身份证管理制度替代户籍管理制度。城市之间以及城乡之间要实现人口的无障碍的流动,给农民新的自由进城和自由迁移的权利。

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方面是扩大保障面和建立面向城镇非农产业就业人口的住房、就业、失业、教育、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对放弃农村土地承包权,转变为城市居民身份的农民,要与其他城镇居民同等对待,实行最低生活保障。

城乡经济差距范文第8篇

户籍管理的城乡二元化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有其时代局限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体系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禁锢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村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鉴于此,应该对当前的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以此顺应城乡经济发展的需要。

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1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由来及现状分析

1.1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由来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正式确立于1958年,将中国人口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并人为赋予不同类型的户口不同的权限和功能,限制农业户口的自由迁徙,将非农业户口与粮油配给、社会福利等挂钩,无形中限制了农民的许多权利。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能够满足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该种户籍管理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1.2城乡户籍制度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国内的城镇化进程持续推动,导致城乡人口发生大规模的迁徙和融合,城乡界限被逐渐打破,在此形势下,原有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发展,损害农民权利的落后政策,亟需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经过近些年的努力,截止2016年4月,已经有29个省市提出户籍改革方案,积极开展城乡户口的统一工作。然而,在具体的方案和执行上,各省市之间差距较大,大多采取放宽城镇户口落户条件的方式实现城乡户口的统一。不得不说,户籍管理制度从现行的城乡二元管理制度到真正的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制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对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影响分析

2.1人为制造居民的阶级差异

人格权利是社会平等的重要表现,就此分析,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并无本质区别,应该得到同等对待。但是,在实际的社会中,城镇居民享受到的福利、待遇等明显高于农村居民,这种因户籍差异导致的不平等情况在社会中极为普遍,甚至出现伤害赔偿的“同命不同价”问题,严重损害农村户口人群的利益,人为的制造社会的不同阶级,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2.2阻碍社会劳动力的市场化流动

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出现大量剩余。与此同时,城市的高速发展产生大量的就业岗位,亟需劳动力予以填补。按照市场化的人力资源配置原则,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中是最为合理的,符合各方的根本利益。然而,受到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村户口在城市就业、生活和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对劳动力的市龌流动造成极大的阻碍,影响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2.3无法真实反映社会的人口结构现状

当下,人口的区域间和城乡间的流动极为频繁,大量的农业户口群体已经融入到城市生活当中,严格按照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进行户籍管理已经无法真实反映社会的人口结构现状和流动状况,失去其管理价值。而且,如果不对其进行变革将对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产生误导,影响社会的健康发展。

3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3.1稳步推进

历经几十年的应用,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已经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制度改革无法一蹴而就,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根据户籍管理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段性改革方案,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最终实现户籍管理制度的平稳转化,避免因户籍制度改革导致的各类社会问题。

3.2因地制宜

当前,国内各省市之间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城乡之间的差距也有所差异,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时,不能盲目的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别或将农业户口并入非农业户口当中,而是应该根据各省市的人口结构、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切实可行的户籍制度改革方案,逐步消除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界限。

4城乡经济统筹发展背景下户籍制度改革的具体策略

4.1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

从本质而言,城乡户籍管理制度的相当一部分问题是由于城乡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的,广大的农村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医疗、教育、交通等基础服务水平偏低,导致城乡间存在明显的差距,使得非农业户口和农业户口之间的利益矛盾极为突出。所以,在经济发展中,应该给予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以一定的资源、政策倾斜,推动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进而降低户籍制度改革的难度。

4.2借助农民工进城实现农业户口向非农业户口的转化

当前,大量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许多人已经在城市中生活和工作,彻底融入城市当中,对于此类务工人员,应该放宽落户限制,允许并鼓励农民工进行户籍的转换,给予其与非农业户口同等对待的教育、就业、住房等方面的政策,在维护农民工社会权益的同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开展。

4.3尽快完善户籍管理法律体系

户籍管理工作是国家的重要工作之一,应该尽快构建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将户籍改革纳入到法律的监管范围内,借助法律手段维护公民的平等权利。与此同时,为各省市的户籍制度改革提供基础和理论支撑,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的扎实开展。

结束语:总体而言,户籍制度改革是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从辖区内的人口现状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户籍制度改革方案,逐步消除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界限。

参考文献:

[1]李金忠.城乡统筹视角的户籍制度改革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6):36-38.

[2]韩斌会.重庆户籍制度改革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8):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