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持续审计的含义

持续审计的含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持续审计的含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持续审计的含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审计英语;时代要求;翻译实践;新时期

一、新时期审计英语的基本特征

在专业英语翻译实践中,一般要对词汇、长句以及被动句等给予“特殊关注”,以便更好地解决汉译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在新期,虽然审计英语使用特征与翻译原则并没有出现较大变化,但随着我国涉外审计业务持续增多,审计人员和审计对象之间的沟通难度越来越大.因此,有必要在审计英语应用和翻译领域做出更多努力,在充分尊重审计英语语言特征的前提下,对翻译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消除英汉句法结构差异,体现两者的共性.在审计英语的实践当中,语言翻译是否独立性被认为是最基本的属性.因此,要确保翻译内容具有独立性与公正性,一般很少以第一人称以及第二人称完成语义表达,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尽量消减翻译人员的主观判断,确保翻译内容更加公正和客观.比如,在审计英语翻译过程中,与审计业务有关的词汇以主语的身份出现时,翻译工作就要予以特别注意.除此之外,还应关注审计英语翻译的语义关系,尤其是翻译词汇之被动性,以确保翻译内容更加科学.在当下,审计英语翻译需要充分考虑翻译环境的特殊性,对于高频率出现的词汇运用要尽量避免被动性语态的应用以及审计行为过程中执行者的参与,借此让语义表达更加客观,最大限度地展现语义表达和词语的形容性特征.为了使审计英语翻译更加有效,还要注意审计英语文本形式一般存在于审计法案条例和书面报告当中,因其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要求翻译人员要特别关注词义表达内的措辞问题,以确保审计英语和法律内容保持一定的关联,让翻译更具专业性.在审计英语翻译过程中,经常出现和法律审计有关的专业语言.比如,对于出现的client等词语,在翻译当中就要特别注意审计专业词汇和法律专有词汇间的联系,既要提升其专业性外,还应确保词语翻译之准确性.更为重要的是,在审计实践中,审计翻译的有关内容一般还会和部分经济活动保持联系.因此,翻译人员要注意英语词语题词内可能涉及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内容,以便在进行和经济学有关文章的翻译时,能够对出现的bearer(翻译为“持票人”)等给出正确的解释.

二、新时期审计英语翻译的时代要求

审计英语翻译的目的在于将英语视作平台,完成对审计理论和审计方法的应用与传播,让审计实践(尤其是涉外审计实践)在更加广阔的空间内得到推进[2].在这一过程中,审计人员要进一步认识到审计英语是一门具有特殊用途的英语,更要对这类英语和其他专门英语之间的显著差异进行研判,以便在国际审计工作中与审计对象开展积极沟通与谈判.

(一)强化术语+合理借鉴

在审计英语翻译过程中,翻译工作需要借助固定翻译方法,也就是通过直译的形式提升翻译质量.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在强化术语的同时对翻译技巧进行合理借鉴.在翻译审计术语的过程中,还应借助固定翻译模式,以便让翻译内容不受审计语境的制约.否则,翻译工作势必会受到审计英语自身的影响,且这类现象还能够给特定语境设计带来制约.所以,在翻译实践中,还应该借助特定语言资源,以此对专业语句展开分析,在充分结合上下文内容的同时开展翻译工作.更为重要的是,翻译人员需要总结和借鉴翻译经验,比如可以经常浏览翻译网站或者词典查询有关内容和翻译技巧,也可按照自身翻译经验对审计英语翻译进行总结,以保证翻译工作更加合理,达到更为理想的翻译效果.

(二)队伍建设+能力提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持续加深,国际审计实践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英语是世界级的语言,在跨国审计实践体系内的应用越来越深入,审计信息的传播模式也更加畅通.尤其对涉外企业来说,其业务项目运作中的专业审计人才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资源.为此,在审计英语翻译过程中,就需要以保证翻译人员的专业性为前提,有针对性地进行审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借此搭建更为理想和高效的审计人才群体,为完成更多审计英语翻译任务奠定人才基础.

(三)信息客观+措辞专业

在运用审计英语的过程中,因其词汇正式、用词严谨和正规,要求翻译工作要做到词意准确.在文体层面上,审计英语是作为一种正式语域变体出现的,很多都与严肃的法律条文直接相关.所以,在翻译实践中,“准确”之标准不但要在词义、句义等视角获得满足,保证“信息精准”,还应充分考虑文本自身能够传递出的文体信息,达到“措辞专业”的目的[3].为此,在新时代,审计机关需要针对审计事项向政府部门进行通报,按照审计结果和审计意见完成后续的工作.比如,审计英语翻译出现的“announce”一词,其原意为“宣布或者宣告”.可是,当其出现在审计文本内,就应重点考虑此类文体及其在文内之语境,将其翻译为“通报”不但与审计法案之用语相符合,还可以准确地体现“审计单位”与“社会组织”的内部关系.

(四)表达准确+结构完整

“准确”的标准指的是努力实现等值翻译之最佳状态,“通顺”的标准在于提升翻译所要表达意思的清晰水平与完整状态.因此,在审计英语翻译过程中,应该充分分析汉语句子特征与表达偏好.比如,在翻译“Auditdecisionsmadebyauditinstitutionsshallbeimplementedbytheauditedbodies”时,“madebyauditinstitutions”被视为“auditdecisions”之后置定语.因为汉语中很少出现所谓的后置定语用法,所以在翻译时,这一后置定语需要进行结构方面的调整,使之与汉语之表达习惯相符合.此外,审计英语偏重被动语态,汉语则更加注重主动语态,在审计英语翻译过程中需要对此有所体现,让翻译过来的文本更为通顺.

三、新时期审计英语的翻译实践

对审计翻译来说,其基本要求为准确和通顺.因此,在充分结合审计语言之特征与审计工作本身特点的基础上,新时代的审计英语翻译需要把审计翻译和审计信息加以整合,确保审计英语翻译成果更为真实和客观[4].同时,在审计英语翻译当中,需要破除翻译内容的限制因素,以便能够在现实场景中让审计英语得到最大限度的还原,为审计英语翻译质量提升提供更多保障.

(一)长句翻译

在审计英语翻译过程中,应依据英语内容之叙述展开,并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开展翻译工作.其中,对翻译中出现的名词后置问题,应该予以微观处理,将后置定语进行前置,使之以名词形式出现,以此获得更为理想的翻译结果.期间,审计英语中的并列语句通常借助“and”与“while”加以对接,前者意为并列,而后者就是对比,借助的方法都属于顺序直译的范畴.例如,对于审计人员的回避,应由审计机关负责人确定;而审计组织负责人的回避,要通过本级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负责人确定.在开展翻译时,就应该特别注意此类问题.

(二)ESP翻译

在审计英语翻译当中,为了达到更加高效传递审计信息之目的,更加真实地反映审计英语翻译的内容,就需要从审计英语的本质要求出发,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其形式,并在翻译实践中尽量保留审计英语的原本含义.审计英语被认为是带有专业目的的英语(ESP),因此需要在既定应用范围内让特定的社会群体所接受.为了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对日常用语的词义进行分析和研判,以防止审计英语之词义出现改变却按照原来的意思进行翻译,防止出现无法适应特定对象与特定场景的问题.相反,需要按照审计英语的表面意思开展翻译工作,以便让翻译结果能够更加准确的传达和审计有关的信息.

(三)词汇翻译

对审计英语中的词汇来说,翻译工作者需要将专业用法与之相结合,使之能够更好地体现文体特征和语境信息.这是因为,一词多义现象在审计英语翻译中十分常见,而一旦于审计文本以及语境内出现,其专业属性就会让此类词汇之意义表现出排斥性,因此翻译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其特定又固定的用法,借此排除词汇本身之含义.此外,词汇之特殊含义一般有很多类似的表述,可是词汇表述能够排斥其他类似义项的选用.因此,审计词汇之同义义项以及近似义项之选择往往带有专业属性.比如“current”具有“目前的、现行的”以及“通用的、流行的”意思,可是在“curGrentaccount”以及“currentassets”中时,鉴于审计文本的语境,“current”就应被译作“活期(存款帐户)”或者“流动(资产)”.

(四)被动语态翻译

在审计英语翻译当中,翻译人员需要具有较为扎实的审计专业知识储备和审计水平.同时,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审计场景,从事审计英语翻译的人员需要更为广泛和深入地阅读与审计相关的诸多文献,在持续熟悉翻译实践与审计英语特点的过程中,确保译文更为科学与合理,使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均可以接受.其中,在审计翻译当中,部分被动语态之使用需要符合审计英语独立性与客观性的特点.比如,动作主体需要通过“by”引出,以确保语义可以更为清晰和明确.

[参考文献]

[1]张宏国.审计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47G50.

[2]肖玉凌.审计英语的翻译技巧及应用实践[J].劳动保障世界,2017(21):69G70..

持续审计的含义范文第2篇

一、关于修订《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的说明

(一)修订背景

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审计报告》(以下简称“原审计报告准则”),对提高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保护社会公众利益起到了积极作用,包括政府监管部门、投资者、社会公众在内的会计报表使用者对审计报告越来越重视。原审计报告准则施行六年来,本身暴露出一些缺陷,并在实务中产生一些。从近年来审计报告的质量看,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意见类型定性准确,用词规范,便于理解和使用。但也有一些审计报告意见类型定性不准,逻辑不清,表述不当,用词晦涩,令人难以理解和使用。比较突出的现象是,以拒绝表示意见或保留意见代替否定意见,以保留意见代替拒绝表示意见,以带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代替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致使审计报告的有用性大为降低。

此外,原审计报告准则规定的要素和格式与国际惯例存在一定差异,妨碍了审计报告的通用性。在审计报告国际协调方面,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下属的审计实务委员会(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的前身)做了大量工作。1983年,审计实务委员会颁布的《国际审计准则指南第13号——审计师对会计报表的报告》,对审计报告的要素、格式、报告类型等进行了规范,1989年和1994年又进行了两次修订。1994年的修订主要以1988年美国《审计准则说明第58号一对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报告》及1993年英国修订后的审计报告准则为基础。最近一次修订是在2001年。在2001年6月召开的北京会议上,审计实务委员会批准对《国际审计准则第700号——审计师对财务报表的报告》(ISA700)修订稿。当前,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及一些发展家的审计报告在要素和格式等方面,基本上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要求一致。为遵循国际惯例,并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急需对原审计报告准则进行修订。

(二)修订的主要

1.注册会计师对审计报告承担的责任更加明确

原审计报告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并规定,审计报告的真实性是指审计报告应如实反映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范围、审计依据、已实施的审计程序和应发表的审计意见;审计报告的合法性是指审计报告的编制和出具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注册会计师职业界与界对审计报告真实性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相当部分的执业人士认为,如果注册会计师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执行审计业务,出具的审计报告就是真实的;法律界则认为,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应是审计结果的真实,不能说审计过程真实就是审计报告的真实。从国内外审计实践看,由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存在通同舞弊的可能,即使注册会计师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执行审计业务,并尽到了应有的职业谨慎,出具的审计报告仍然可能是失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外的法律通常为注册会计师提供了免责条款。因此,修订后的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对出具的审计报告负责,但不提及审计报告的真实性,以弥合注册会计师职业界与法律界的理解差异。此外,对审计报告合法性的定义过于空泛,因此也一并删除。

2.标准审计报告格式由两段式改为三段式

将原来的范围段分解为引言段和范围段,有助于审计报告使用人更加清楚地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范围和性质。引言段描述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对象以及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和注册会计师各自的责任,范围段描述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的、审计工作的范围和发表意见的基础,并强调了注册会计师对会计报表提供的是合理保证而非绝对保证。

与原审计报告格式相比,修订后的准则要求,当注册会计师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时,应删除引言段中对其责任的描述以及范围段,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范围通常受到了严重限制,未能完成重要的审计工作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不应在审计报告中出现审计责任、审计依据和已实施的主要程序等内容。

3.明确了审计报告日期的含义

原审计报告准则规定,审计报告日期是指注册会计师完成外勤审计工作的日期。由于注册会计师职业界普遍将完成外勤审计工作的日期理解为撤离被审计单位审计现场的日期,而该日期往往早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签署会计报表的日期,这样就导致在会计责任尚未明确时注册会计师就已承担了审计责任,颠倒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的因果关系和时间顺序。修订后的准则删除了“外勤”二字,将审计报告的日期明确为完成审计工作的日期,即注册会计师完成了所有程序、获取的审计证据足以支持对会计报表发表意见的日期。注册会计师在界定审计工作完成日时,须考虑:(1)应当实施的程序已经完成;(2)要求被审计单位调整或披露的事项已经提出,被审计单位已经作出或拒绝作出调整或披露;(3)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已经正式签署会计报表。

4.删除了审计报告意见段中的“一贯性”

一贯性是指会计处理的选用符合一贯性原则。从审计和实务看,如果被审计单位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不符合一贯性原则,注册会计师则视其重要程度,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被审计单位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符合一贯性原则,则不用提及。因此,修订后的准则将意见段中的“一贯性”删除。

5.严格规范了在意见段之后增加强调事项段的具体情形

原审计报告准则规定,当注册会计师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时,如认为必要,可在意见段之后增加强调事项段。这条规定给某些注册会计师随意操纵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留下了空间。近年来,在实务中存在着把应当发表意见的事项简单地放到意见段之后予以说明、以披露代替发表意见的行为,已经给会计报表使用人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严重降低了审计报告的有用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借鉴国际通行的作法,规定除特殊情况(持续经营问题和其他重大不确定事项)外,注册会计师不应在审计报告的意见段之后增加强调事项段,以免会计报表使用人产生误解。同时,准则还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强调事项段中指明,该段内容仅用于提醒会计报表使用人关注,并不已发表的意见。我们认为,通过采取这样的措施,将进一步明确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有效遏制以强调事项段代替发表意见的行为,对规范审计报告,提高审计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6.将“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改为“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会计报表的编制要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这既符合我国国情,同时也符合国际惯例。但“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内涵尚需进一步明确,是否包括《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能否按照企业性质和规模明确为《企业会计制度》、《保险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我们认为,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是企业编制会计报表的直接依据,也是注册会计师判断企业会计报表是否合法和公允的直接依据和重要尺度,而且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已经体现了《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主要精神和重要原则。因此,我们将“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改为“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7.其他方面的修订

(1)将“拒绝表示意见”改为“无法表示意见”,避免了原来用词的生硬和主观印象,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意见段之前披露发现的影响会计报表公允反映的重大事项,同时明确了在审计报告基本内容上与其他意见类型的区别。

(2)删除了被审计单位的定义和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被审计单位”的定义已经在《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号—会计报表审计》中作了规定,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已经在《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号—审计业务约定书》中作了描述,因此删去。

(3)删除了有关审计差异的调整、期后事项和或有损失的处理等内容,使审计报告准则的规范内容集中在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和意见类型上,而将上述内容放在《审计报告指南》或由其他审计准则项目来规范。

(4)根据法律专家的意见,对结构进行了调整。将原来的“总则”和“一般原则”合并,将适用范围从“总则”移到“附则”。根据谁制定谁解释的法律原则,删除了原来的解释权条款。

(5)将审计报告的收件人进一步明确为注册会计师按照业务约定书的要求致送审计报告的对象。

(6)将原来的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条款进一步细化,分别表述了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责任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7)将出具各种类型审计报告的前提条件进行了简化和完善,使其更加突出了注册会计师专业判断的运用。

二、关于修订《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7号——持续经营》的说明

(一)修订背景

自1999年7月1日起施行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7号——持续经营》(以下简称“原持续经营准则”);对注册会计师针对被审计单位的持续经营能力恰当地发表意见具有明显的规范作用。但另一方面,原持续经营准则在规定的内容和执行效果上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从我们掌握的信息看,包括政府监管部门、投资者以及证券人士在内的许多会计报表使用人反映,一些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问题及其披露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而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的表述(包括意见段之前的说明段和之后的强调事项段)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审计报告类型却差异很大。总体上讲,某些注册会计师针对持续经营能力问题发表的审计意见存在定性不准的问题,把持续经营能力问题简单地放在意见段之后,或等同于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出具保留意见或拒绝意见的审计报告,致使审计报告的有用性受到影响,甚至产生误导。上述问题,既有审计准则方面的问题,也有注册会计师执业方面的问题,急需通过修订审计准则予以解决。

(二)修订的主要

1.明确了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责任与注册师责任

在考虑被审计单位按照持续经营假设编制会计报表的合理性时,原持续经营准则并没有明确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责任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根据财政部印发的《会计准则——财务报告的列报》(征求意见稿),并借鉴国际惯例,修订后的准则明确规定了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责任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即按照持续经营假设编制会计报表并对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价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责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评价被审计单位按照持续经营假设编制会计报表的合理性,并考虑是否需要提请管理当局在会计报表中披露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不确定性。

2.明确了注册会计师考虑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假设合理性的基础

原持续经营准则仅从原则上要求注册会计师考虑被审计单位按照持续经营假设编制会计报表的合理性,而修订后的准则明确了注册会计师考虑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假设合理性的基础,即充分关注可能导致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这一变化贯穿于修订后的整个准则,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3.明确了出具审计报告的类型

原持续经营准则对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的要求模糊不清,且与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不符。例如,原持续经营准则规定,如果被审计单位存在对其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的情况,且管理当局没有相应的改善措施,注册会计师应当提请被审计单位在会计报表中披露,如果被审计单位已在会计报表中进行充分披露,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报告的意见段后增列说明段,对持续经营假设不再合理的疑虑予以说明。也就是说,即使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且无改善措施,注册会计师仍然可以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这可能对会计报表使用人产生严重误导。针对原持续经营准则中的,修订后的准则在要求上更加明确和严格,对持续经营假设不再合理而被审计单位仍按持续经营假设编制会计报表的情况,要求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对无法确定持续经营假设是否合理的情况,要求注册会计师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对持续经营假设合理、但存在可能导致对其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要求注册会计师提请管理当局在会计报表中适当披露:(1)导致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主要事项或情况以及管理当局拟采取的改善措施;(2)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可能无法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变现资产、清偿债务。如果被审计单位在会计报表中进行了适当披露,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并在意见段之后增加强调事项段。

4.在审计报告中不应使用附加条件的措辞

在准则修订前的审计报告实务中,普遍存在着使用附加条件的措辞,例如,“如果公司继续出现经营性亏损,且净资产继续出现负数,贵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再如,“截至审计报告日,贵公司对于已经到期的借款协议难以展期。除非能够获取财务支持,否则贵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这种表述意味着注册会计师没有在审计报告中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作出实质性判断,只是一种假设,未对会计报表使用人提供任何有用信息,降低了审计报告的有用性。因此,修订后的准则禁止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使用附加条件的措辞。

三、关于起草《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8号——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的说明

(一)起草背景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现象。这些现象也逐渐引起市场监管部门、学术界、新闻媒体乃至公众的高度重视。大量的通过经验证据发现,如果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发表了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上市公司解聘该注册会计师的可能性显著增加;而且在更换了主审会计师事务所之后,后任注册会计师为上市公司发表的审计意见严重程度显著降低。这就从经验证据上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最主要不利后果就在于上市公司管理当局通过变更会计师事务所行为规避不利审计意见,或通过提出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威胁影响审计独立性。这些都有可能降低审计质量,而被审计单位的许多问题也就随着主审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或妥协掩藏下来。因此,我们有必要关注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潜在不利经济后果,并加强相关的准则制定和监管工作。

对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监管重点应放在抑制公司管理当局对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影响能力和信息的及时、充分披露上。监管部门应当在制度上确保离任注册会计师与公司股东、与监管部门、与后任注册会计师、乃至与社会公众在实质性信息方面的充分、及时沟通。作为行业自律组织,中注协自2002年初便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措施,主要包括:(1)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中对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报备规定;(2)《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3)对后任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检查,对其中执业不规范的事务所分别给予谈话提醒、限期整改和通报批评的行业自律性惩戒;(4)制定相关审计准则,即《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8号—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以下简称“前后任沟通准则”)。总体而言,中注协自2002年初开始就一直把上市公司审计中“炒鱿鱼,接下家”的行为作为行业自律监管的重要内容。而前后任沟通准则作为相关自律和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审计独立性、加强行业自律和执业质量具有积极而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从国际惯例上看,大多数国家都比较重视并要求前任注册会计师与后任注册会计师之间进行必要的沟通。例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早在1975年10月便了审计准则公告(SAS)第7号“前任与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在1997年10月,又了SAS第84号,SAS第7号同时废止。与SAS第7号相比,SAS第84号无论在条款数量还是内容及措辞方面都有明显改进。尽管中注协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专门就会计师事务所变更问题进行了规范,但针对的是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行为,而前后任注册会计师之间的沟通还存在不少技术方面的要求,因此中注协拟订了前后任沟通准则。在起草本准则过程中,在充分考虑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我们主要了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职业会计师道德守则》,还借鉴了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如美国《审计准则公告第84号——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审计准则公报第17号——继任会计师与前任会计师间之联系》、香港《职业道德准则第1.207号——业务委托的变更》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

(二)本准则的主要内容

1.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含义

前后任沟通准则规定,前任注册会计师通常包含两种情况:(1)对最近一期已审计会计报表发表了审计意见的会计师事务所;(2)接受委托但未完成审计工作的会计师事务所。值得注意的是,“购买审计意见”属于第二种情况中的特殊情形,通常出现在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但未完成审计工作的情况,被审计单位可能与会计师事务所在重大的会计、审计问题上存在着意见分歧,并试图通过接触其他会计师事务所寻求有利于自己的审计意见,而一旦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了有利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审计意见,被审计单位就会解聘会计师事务所。后任注册会计师通常包括两种情况:(1)已经接受委托接替前任注册会计师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2)正在考虑接受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这种情况就是在典型的“购买审计意见”情形中的后任注册会计师。此外,如果被审计单位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已审计会计报表进行重新审计,正在考虑接受委托或已经接受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应视为后任注册会计师,之前对已审计会计报表发表意见的会计师事务所应视为前任注册会计师。

2.在接受委托前的必要沟通

在以往的审计实务中,后任注册会计师在接受委托前普遍缺乏必要的沟通。因此前后任沟通准则规定,在接受委托前,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当与前任注册会计师进行必要沟通,并对沟通结果进行评价,以确定是否接受委托。后任注册会计师向前任注册会计师询问的内容应当合理、具体,通常包括:(1)是否发现管理当局存在诚信方面的问题;(2)前任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当局在重大会计、审计等问题上存在的意见分歧;(3)前任注册会计师从被审计单位监事会、审计委员会或其他类似机构了解到的管理当局舞弊、违反法规行为以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4)前任注册会计师认为导致被审计单位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

3.接受委托后的其他沟通

前后任沟通准则规定,接受委托后,如果需要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底稿,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当征得被审计单位同意,并与前任注册会计师进行沟通。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工作底稿获取的信息可能影响后任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但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其实施的审计程序及得出的审计结论负责。后任注册会计师不应在审计报告中表明,其审计意见全部或部分地依赖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或工作。

持续审计的含义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 企业 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

一、企业风险管理含义

企业风险管理应视为一个持续的执行过程,紧密结合在企业经营战略的设定之中,通过企业的管理层及其他相关人员共同协作执行,其理念及制度应贯穿于整个企业运营过程中,为每一名企业员工所熟知和运用,从而确保能够及时发现企业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使一切风险都处于可控状态,为企业经营目标的达成提供有力保障。企业的风险管理通常分为八点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协作,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始终。其内容包括:

1.内部环境识别。所有企业风险管理要素均是以企业自身的内部环境为基础的,只有明确了企业内部环境的特点,才能制定出切实有效的风险管理的框架及规则。通过对企业内部环境的认知,能够帮助管理人员正确制定企业战略及经营目标,从而有效地开展业务活动,并且准确地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并及时应对。

2.制定经营目标。管理人员在制定企业经营战略目标时,应当根据企业的经营任务及预期内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设计,从而确保战略实施的可行性,并切实将相关目标分层分级地落实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及各个岗位。

3.企业风险评估。管理人员在评估企业风险时,应当从发生可能性及影响程度两方面进行周密考虑,并且结合企业即期的经营战略及经营目标进行具有战略眼光的风险识别和评估。

4.经营事项评估。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较多不确定性,这些现阶段结果尚不明确的事项可能会对企业具有积极的影响,也可能存在着消极影响,甚至二者同时并存。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对这些不确定性予以识别和评估,认识到事项的负面影响即是企业的潜在风险因素,必须尽早识别和评估,并预先制定出应急措施。

5.风险应对方案。面对风险的发生,风险应对反应包括规避风险、控制风险、承担风险及转移风险四种,作为企业的风险管理,应当针对不同的风险,制定出相应的风险应对反应方案,从而确保将风险的影响降至最低。

6.风险控制措施。当风险应对反应方案开始执行时,制定正确的风险控制措施,能够确保反应方案遵循正确的流程得以有效执行。因此,控制措施应当针对企业的不同层面、不同部门及不同岗位全面制定和落实,其要素包括规范的应对政策及对政策产生影响的一系列操作章程。

7.信息获取及沟通。企业应定期对来自内外部的信息进行获取、识别,并通过固定的格式予以保存和传递,从而帮助企业员工正确执行自身职责,并提供执行结果的参考和评估。此外,还应当保持沟通顺畅,包括企业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纵向沟通,各部门间的横向沟通,以及企业与外部环境间的信息交换。

8.风险效果监控。企业应当及时对风险管理要素有关内容的合理性和完善性进行定期评估,并对风险管理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其方式可采取持续性监控和个别要素评估两类。

二、内部控制的含义

内部控制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其内容包括控制目标设计、控制执行、执行评价、目标改进等多个环节,为企业提供持续不断的信息反馈,使企业能够准确掌握当前自身运营情况,以及内外部环境对自身带来的机遇及影响。

企业在获取信息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对内部控制设计及执行过程进行评估,从中获得当前内部控制体系的有关信息,从而能够及时进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和补充。而内部控制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对企业现行内部控制体系设计及执行的合理性、有效性及完整性进行系统的审核、检验及分析等工作。其作用主要包括:

1.确保企业管理的完善性。企业的经营管理应当顺应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做出调节,以便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这一要求便需要企业对内部控制进行不断的评估和完善,从而及时发现其中的缺陷和漏洞,杜绝营私舞弊,改善薄弱环节,从而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2.有利于充分发挥审计职能。目前,审计已经发展到抽样审计的高度,企业实行内部控制评估,能够依据评估结果明确审计范围,突出审计重点,寻求最佳审计方法,使审计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并充分发挥审计的重要职能。

3.提供各方决策依据。内部控制评估结果公布后,除了企业自身之外,有关部门均能据此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可信度进行评价,了解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成长性、运营合法性等多个方面,从而制定下一步的行动决策。

三、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

2004年,COSO经过4年的研究之后,在之前《内部控制统一框架》理论的基础上了《全面风险管理统一框架》,为全面风险管理提供了执行标准和依据,在这一新的理论中,全面风险管理增加了三项内部控制目标,以及相应的管理战略目标。由此可见,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日趋融合趋向。然而,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仍然具有一定的差异:

持续审计的含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防控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免疫系统”承担着为企业经营及管理活动保驾护航,助推企业良性健康发展的重要职责,随着烟草行业经营活动日益扩展,内部审计工作从单纯的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扩展,审计职能和作用不断彰显,在防控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的同时,如何防控内部审计风险也日益重要。

一、审计风险的含义

依据《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7号-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所指出内部审计风险为内部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重大差异或缺陷而做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如何有效控制和规避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审计的“尖兵利剑”作用,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值得我们内审人员深思。

二、审计风险的形成

随着审计形式的多样,审计内容的复杂,审计风险的形成与日俱增,深入了解审计风险的形成是有效防范内部审计风险的关键。烟草行业审计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归纳如下:

1.审计业务不断拓展内容日益复杂

随着烟草行业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内部审计已由最初的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变;在审计提出“关口前移”及“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同时,内部审计涉及内容在不断的拓展,形成包括财务收支、经营管理、内部控制、经济责任等方面,内部审计的范围在不断扩大。随着内部审计内容和范围的扩大,必然导致审计人员责任增加,进而加大内部审计风险。

2.企业经营环境日趋复杂

随着烟草行业发展至今,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不断提高,企业内部环境及外部环境不断变化,日趋复杂,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不同的环境中,面对不同问题,能站在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与其他单位(部门)的进行良好的沟通协调,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完成各项内部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协调沟通能力的高要求,必然导致内部审计风险的增加。

3.审计范围扩大与审计项目复杂

随着审计范围的不断扩大,内部审计项目也不断增多,影响审计项目的各种风险因素也在增加,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与多样性也在增加,一是内控制度的执行不能落在实处,现今烟草行业的内控制度制定越来越完善,但在制度执行及执行后痕迹化管理上还有所欠缺。二是审计证据的取得有一定限制。审计证据主要有内部审计证据和外部审计证据两种,而内部审计人员受身份所限不能或很少能取得外部审计证据,审计报告形成主要依据被审单位或人员提供的审计证据,而这些审计证据主要为内部审计证据,这些审计证据真实性、完整性无法通过外部审计证据验证,必然会影响审计报告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进而加大内部审计风险。

4.审计人员自身素质

烟草行业现有审计人员来源较窄,业务水平需要不断提高。随着行业的持续发展,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入,从专而精发展为杂而精,对审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审计经验,专业判断,职业道德要求不断提高,如果审计人员不能适应发展要求,必然会导致审计风险的增加。

三、审计风险的防控

1.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度

一是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开展经营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不能逾越的硬杠杆,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度,是规避审计风险的有力保障。二是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制度明确审计人员的职责、权限,使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确保审计质量的前提,是审计人员防范审计风险的基础。三是加大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完善的制度由人来执行,无人执行的制度只是一纸空文,加大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强化制度执行的痕迹化管理,将制度切实落到实处,可以有效的减少和控制审计风险的形成。

2.丰富审计工作形式,提高审计质量

一是由于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审计范围的不断拓展,审计内容日益复杂,仅由内部审计人员已无法完成企业的全部审计工作,因而对部分审计专业知识要求较高,或时间有限的审计项目可采用外聘专业人员来开展有关审计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二是随着审计委派制的建立,不断加大交叉审计的审计力度。行业内部审计人员对烟草内控制度、经营管理、账务处理要求等方面十分熟悉,而交叉审计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企业对内审人员的约束,采用交叉审计可以有效减少审计风险。

3.增强审计人员工作能力,提升审计效率

审计工作涉及面广,面对问题形式多样,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协调沟通能力,要站在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协调好与相关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关系,在保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的同时,提升审计效率,提高审计质量,最大程度的规避审计风险。

4.强化审计风险意识,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一是强化审计风险意识。审计风险客观存在,难以避免,但不断强化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可有效减少审计风险。二是大力推动审计软件的学习使用。随着审计软件的上线推广,要在工作实践中积极加以学习和运用,尽快熟悉软件功能,熟练掌握软件操作,通过软件规范审计自身工作,改进审计方法,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

持续审计的含义范文第5篇

(一)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含义

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概念涵盖三个部分:其一,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主体。内部审计机构是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行为主体,而内部审计机构大体上有三种组织形式①,商业银行显然适合于垂直型的内部审计部门。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便构成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行为主体。其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客体。也就是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范围及其全部内容。内部审计部门的业务范围构成了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范围。其三,内部审计质量管理过程。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该过程是如内部审计质量目标设定、内部审计质量工作准备、内部审计质量工作实施、内部审计质量工作评价、内部审计质量工作整改等诸多步骤组成。

(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原则

全面性原则。全面的、全员的质量管理过程要求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必须是全体内部审计人员参加。在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中进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必须将每一个内部审计的工作岗位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具体工作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来进行,以真正达到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效益的目的。重点性原则。该原则要求在进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过程中,有所侧重地进行质量关键控制环节管理,对内部审计工作中应抓住审计关注重点或风险点,抓住主要业务条线,抓住各类业务所组成的机构业务经营面,依据“点、线、面”体现重点项目、重点业务、重点经营面等的重点质量管理。经济性原则。在进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合理权衡因采取各种管理措施所发生的消耗和因质量管理所产生的效益。应在工作中适时调整,保证效益应大于开支与耗费。否则,这种管理就是失效的。

二、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一)加强内部审计质量的过程控制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是包括准备、实施、报告、后续等各环节的控制,制订具体开展审计项目所应遵循的基本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要求,实现审计项目的标准化管理。一是为开展具体内部审计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首先,根据审计项目专业划分,考虑现有审计团队相关成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素质,合理调配审计资源配置,组建相关项目实施组;其次,项目工作组在进行现场审计之前,需开展非现场或现场方式的调研,了解被审计项目的相关环境、业务运行态势、风险管控等情况,以确定审计范围和重点,为编制审计方案提供依据;再次,项目工作组和项目实施组运用非现场分析技术手段,采集与分析被审计单位相关数据,发现疑似问题排查线索,为现场审计实施提供导向;然后,项目工作组组织编制审计方案和操作手册,通过开展审计试点工作,对审计方案、操作手册的内容进行完善;最后,项目工作组将审计方案提交评审委员会评审其可行性和适当性,再根据评审意见完成方案修改工作,评审通过后的审计方案作为项目审计的主要依据。二是抓好过程实施的规范业务操作重点。其一要抓好取证方法的质量控制。在各项审计方法中,访谈、调查问卷、检查和观察广泛应用于证据和数据的收集,作为分析与收集证据的有效手段,要积极运用分析性复核技术,审计抽样是高效并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审计方法,测试则为内部审计提供充分的证据,而应用计算机审计工具则可以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与效果;其二要抓好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控制。内部审计人员应将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全部工作记录整理编制成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应当内容完整、记录准确、结论明确。要与形成审计结论或建议的所有重要事项形成相互印证,同时审计工作底稿应当实行复核制,由主审人或指定复核人对工作底稿进行复核,主审人负最终复核责任。三是加强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项目实施组在项目结束后按照审计结果评级标准对审计发现和审计结论划分等级。在实施审计后,以获取的各类审计证据和经过复核的审计工作底稿、得到反馈意见的确认书为依据,编制出真实、合理、恰当的内部审计分报告和意见书。在经过评审委员会的评价审查后,汇总形成报董事会、高管层审阅的审计报告定稿。四是做好审计后续与跟踪工作。对重要的审计发现,或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对审计报告的指示意见,项目工作组人员要持续追踪和关注。关注整改落实措施,特别是对于重复出现相同或类似审计发现的情况,要重点关注人员、系统、流程、机制等方面的整改情况,检查整改措施是否真正修正了导致风险产生的机制性和根源性问题,是否能够切实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必要时可实施后续审计,以确定报告中的缺陷没有再次出现。

(二)提升内部审计的人文素质机制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要强化依法诚信和责任意识,倡导以服务、增值、和谐、双赢为核心价值的内部审计文化,秉持公正、客观、保密、胜任的职业操守,并将其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植渗透于各项审计活动之中,努力营造互信互敬、理解支持、良好合作的审计环境,实现审计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的高度一致性。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确保职责分明。内部审计应建立明确的、权责匹配的工作机制,让各层级的内部审计人员明确自身的职责,并建立适当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尽职与创新。二是加强学习。保持和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使其熟练掌握审计的基本知识等相关知识,并根据职业发展需要而进行相关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法规的学习与研究。同时,提高计算机知识水平,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和使用计算机辅助功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需要。三是设置目标并评估结果。商业银行内审部门应对审计人员建立工作及职业发展的预期和目标,同时经常提醒审计人员,使其能够形成意识并保持热情,及时有效地进行有意义的评估。

三、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在商业银行中的运用

审计质量管理应遵循按照“统筹兼顾、全面落实、循序渐进”的原则,有重点、分步骤地全面推进审计质量管理工作,并积极促进审计新成果有效利用。

(一)强化技术方法的运用

以某商业银行为例,内部审计依托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下审计发展的主流,某银行加快推动审计方法技术的优化与运用,改进发展了持续性非现场审计技术,为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非现场审计包括持续风险监测、专项风险分析以及审计项目中的非现场分析等形式。本文仅展开描述持续风险监测②:一是监测内容。基础是运用监测指标和模型,对监测对象经营与风险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重点是根据阶段性风险特征,制定各阶段的持续性审计产品体系框架和建设计划,及时总结有价值的风险分析模型,丰富指标集和模型库并动态调整,对核心业务和关键风险点进行深入挖掘,发现有价值的风险问题或审计线索。二是数据来源。境内分行、境外机构、直属机构、信息科技审计系统。而系统中的监测指标,通过机构、业务领域、风险和产品四个维度展现。监测模型则涵盖了财务、信贷、信用卡、信息科技等行内核心业务,按月定期自动运行。三是监测方法。持续风险监测主要以监测指标为起点,注重数据挖掘和整合性分析,从业务思路引导和数据规律探寻两个角度推动创新技术在持续性风险监测工作中的应用,通过对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高风险指标进行由表到因的分析,掌握风险分布和影响,再结合风险模型分析揭示风险发生的潜在原因。

(二)增强审计报告质量

审计报告反映审计活动、报告审计发现、发表审计意见的过程,它充分揭示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和面临风险,通过评审审计报告是否实现了审计目标、审计报告是否完整展现了审计成果、审计发现是否重要是否准确、审计建议是否有价值是否具有可行性、报告格式体例是否规范等方面,有力地增强了审计报告的质量。

(三)有的放矢的整合审计项目、风险评估、持续监测、专项分析等主要审计活动

持续审计的含义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

一、引言

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经营。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该定义明确了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增加企业价值和改善经营,使内部审计成为实现企业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仅发挥可有可无的“协助”作用,通过对董事会、企业管理机构提供咨询等服务,内部审计能够与其他工作一样为企业增加价值,实现企业目标。

那么,如何测量内部审计部门的绩效,以何种指标来衡量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就成为困扰企业的一大问题,也成为内部审计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碍。目前,随着平衡计分卡的出现,这些问题有望得到解决。1992年,美国学者罗伯特·S·卡普兰、大卫·P·诺顿设计出了“平衡计分测评卡”。这是一套能使高层经理快速而全面地考察企业的测评指标:它摆脱了以往单纯关注财务指标的限制,主张从多维度、多视角把握企业的价值创造机制。这种新的绩效测评理念一经推出,就得到了企业界广泛的认同和推崇。因此,笔者以为,将平衡计分卡应用于内部审计工作,是对内部审计部门的服务工作进行评价的一种有效工具。本文以平衡计分卡的整体绩效管理理念为基础,从客户、内部业务、创新和学习、财务四个角度对内部审计绩效管理进行阐述,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使内部审计工作不在“隐形”,而真正成为企业组织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客户角度

通过客户,我们可以了解客户对于内部审计服务的满意程度。这里所提到的客户含义比较宽泛,既可能指企业内部的其他部门,也可能指内部审计所涉及的其他相关实体,而前者的比重相对而言要更大一些。事实上,我们通过对内部审计定义的修订,看到咨询这一服务功能已经摆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而咨询的首要环节就是要与人沟通,因此,客户的感受应成为审计人员关注的焦点。一般来说,客户关注的主要方面在时间、质量、性能和服务四个方面,与之相对应的审计工作的具体指标就应该包括时效性、服务质量、合作关系、客户满意度指数等。

通过具体指标的设置,一方面使内部审计机构重视与客户的相互沟通,同时也使客户了解内部审计的目的和职能,消除误解,为企业营造一个诚信的文化氛围。所以,在一个企业中,内部审计要与客户成为伙伴关系,要让管理层意识到内部审计的结果即使是批评性的,也是有价值的,而不是具有威胁性的,从而促使企业管理层更加重视审计工作。

三、内部业务角度

内部业务着眼于内部审计部门的核心竞争力。回答的是“我们依靠什么去服务客户”的问题。即内部审计部门是否拥有一支多元化、业务娴熟的工作队伍?是否能够合格履行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在这个维度,通常考察的指标有工作环境质量、工作队伍质量、领导能力和实际工作状况等。作为一个企业,一方面,企业要对内部审计机构在高技术的软硬件等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使内部审计机构在技术条件上能够与相关部门“对接”;另一方面,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要充分利用技术设备,不断改进、升级,以适应企业发展。在工作环境质量指标中,可以通过审计人员对自身发展机会、与部门管理层沟通情况、福利水平等满意程度加以测量;而工作队伍质量指标可以考核企业是否拥有一支有素质、多元化、专业化、勇于挑战的工作人员,从而发现问题,对审计资源进行合理化调整,提高审计绩效;领导能力关注的是部门管理层是否培育出了有助于促进组织合作、团队建设、资源共享和员工发展的部门工作环境;而实际状况则考察审计部门基本职能的履行情况。

四、创新和学习角度

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或部门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十分关键,而本维度关注的就是“审计部门是否能继续提高并创造价值”的问题。内部审计工作在增加公司价值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使价值的创造具有可持续性,则需要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只有持续不断地对自身加以改进,审计部门才能满足客户日益复杂的要求,巩固并提高客户满意度。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外部环境和服务客户的差异,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同时,管理层应设置一定的培训完成指标以考核审计人员。例如:每个审计人员每年应有几次业务培训、几次相关知识学习等具体指标,通过在工作中的创新以及工作效率反映指标的完成情况。

五、财务角度

对于内部审计部门,财务维度主要考察的是“审计部门工作的成本有效性”问题。审计部门的工作与其他经营业务部门一样,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因此,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与审计工作降低审计成本,如何有效合理地利用审计资源成为一个关注的焦点。平衡计分卡财务指标的意义就在于考察审计部门是否已经或正在通过技术改进、组织结构调整、资源配置等方法来降低成本、降低审计风险,而不是一味的运用传统审计技术经验进行审计工作。

持续审计的含义范文第7篇

关键词审计准则协调现状

1审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含义

审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是国际审计领域的基本问题之一,研究审计准则的国际协调首先必须明确协调的含义:

坎贝尔认为:协调一般指通过缩小差异逐步趋同。但协调并非指严格的统一。

L·S阿明和L·H·拉德赖夫指出:“协调就是一种缩小各种标准和实务差异以形成一套精密的可接受的标准和惯例的过程。协调过程将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国际的基础上进行。”

L·M·塞缪尔斯和A·G·派珀认为:“协调就是试图归纳不同的制度,把多样化的实务并入和组合成能产生共同合作结果的有序结构的过程,是减少差异的过程。”

日本学者松闸信男教授认为:“协调就是将形成跨国企业的各子公司所在国不同法律、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同审计制度,在与跨国公司有牵连的各个国家、进而在全世界形成统一秩序。”

我国学者李宝震、郝振平认为:“所谓国际协调是指各国的某些机构或团体在国际范围内结成统一组织,经过协商讨论,共同努力建立标准,以期缩小差异,使审计实务趋于标准化的活动。”

根据上述关于协调的论述,我们认为,审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是有关机构在世界范围内对不同的审计准则进行调和,缩小差异并使之逐步走向统一的过程。

2审计准则国际协调的意义

2.1是跨国公司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事实上,审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在很大程度是由于跨国公司的发展而提出的。跨国公司财务报表的使用者需要了解和掌握跨国公司的审计行为和准则,以便判断其审计的质量、增强对财务报告的信赖。他们需对来自不同国家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和比较。这些财务报告经过了不同国家的审计,而这些国家的审计准则是不同的,这就给来自不同国家财务报告的分析和比较带来困难,迫切需要对世界各国的审计准则进行协调,建立统一的审计准则。

2.2是世界经济环境下审计职业自治的需要

在世界经济环境下,由于工商企业和会计职业本身的日益国际化,这样就产生了一些在本国经济范围内没有遇见过的新问题。例如,按照本国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是否能为别国接受;本国投资者能否看懂别国的财务报表;本国的审计报告能否为他国投资者所理解;别国的会计师能否在本国执业等等。这些新问题已经不可能仅仅通过修改本国的审计准则就能解决。

全球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使得会计的国际间互认不能再被忽视。而国际互认的最大障碍就是会计师资格的差异和审计准则的差异。本国的会计职业若得不到世界的承认,必然会阻碍本国的会计职业发展,从而对本国的对外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这样又势必引起政府的干预。所以,从职业自治的角度看,制订和实施一套国际认可的审计准则,加快国际间的互认,就成为必要。

2.3推动了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

国际会计准则日益增加的重要性可以看作是对国际审计准则协调的推动。正如斯坦泼和穆尼兹所分析的那样,当国际会计准则获得更多权威的时候,就有必要拥有一套国际审计准则来促进国际会计准则的实施。如果某国的财务报表是按国际会计准则编制的,则国际投资者将更容易充分理解和信任该国的财务报表。同样,如果国际投资者知道有一套国际审计准则正在不同国家被审计师所应用,则国际投资者对国际会计准则在不同国家被一贯地执行的信心将会得到提高。因为审计师在坚持会计准则的实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实际上,国际审计准则和会计准则之间是相互支持、相互推动的。许多制订国际会计准则的原因同样也适合于国际审计准则。

3审计准则国际协调的现状

目前获得审计准则国际协调的一个显著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会计团体有组织、有系统的合作和努力,来达到这一目的。实际上,这种协调的尝试也已经进行多年。当前国际上有两个主要组织公布了有关民间的国际审计准则:—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二是欧盟。这些组织对于审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产生不同的影响,概述如下。

欧盟并没有像国际会计师联合会那样国际审计准则,但所的共同体第4号和第8号指令涉及到审计准则的有关内容。虽内容不全面,但是由于其指令具有法律效力,而且要求成员国的法律应与指令要求统一起来,因此它对审计准则的协调具有强有力的影响。

然而他们要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取得一致的意见,还存在着许多困难。欧盟协调审计准则进展缓慢的情况就表明了这一点。例如协调审计的独立性问题,由于各成员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而出现独立性的不同理解。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是另一个国际审计准则的组织。该组织所属国家审计实务委员会的章程中规定,其目标是以协调的准则来发展和提高世界会计职业的协作。这个组织在协调审计准则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出版了《国际审计准则》。但是它所的准则是建议性质而不是要求,准则的前言可以证明这一点,“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今后将寻求促进他们自愿地接受这些准则。如果有的国家的审计规章与该准则有差别,那么成员单位应按准则执行到可以执行的程度。”

目前,作为协调的结果,国际审计准则日益受到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各成员国的重视,其中最典型的当属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当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审计实务委员会审计准则时,加拿大的审计准则委员会就将它与加拿大现行的实务进行对比。如存在重大差异,除非基本上不同意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的观点或者认为加拿大的环境要求采取不同的观点,否则加拿大审计准则委员会将修订其自身的准则。

澳大利亚于20世纪80年代初决定把国际审计准则并入澳大利亚的审计准则,在1983年对其审计准则进行修订并重新。此后,澳大利亚审计准则委员会还决定把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的讨论稿直接作为澳大利亚审计准则草案。

4对审计准则国际协调的评论

4.1坎贝尔的国际协调观

(1)各国审计准则之间的差异是当地法律、经济等社会环境的产物。如果不考虑影响各国审计准则的深层原因,即使能够减少和调和各国审计准则间的差异,这种调和也只能是肤浅的,毫无实质意义。

(2)审计准则的协调不应该是孤立的,应与既定的经济和政治目标相结合。在整个协调结构中,若没有其他协调要素的支持,协调的影响力将是极其有限的。

(3)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是审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基础。如果财务报表按照完全不同的会计计量方法和揭示原则编报,审计准则的协调对财务报表国际可比性的贡献就不大。审计准则最终能否在实质上为财务报表的国际用户提供令人满意的审计意见,将不仅仅取决于审计准则本身是否能达成统一,还取决于会计准则能否达成世界一致。

(4)不发达国家虽然没有能力制订本国审计准则,但也不见得愿意接受“国际施舍”。

4.2莱因哈德·戈德勒和阿朋·拉德鲍夫的协调观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第一任主席莱因哈德·戈德勒(ReinhardGoerdeler)曾表示,绝对的世界范围统一将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会计和审计必须持续地反映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商业惯例、法律制度和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但戈德勒还是有保留地认为,国际性准则仍有可能在下述两个方面获得成功:能够缩小国际环境影响的各种差异;使各国坚持这种差异的原因和性质得到相互交流和理解。阿朋·拉德鲍夫在1981年提出了与戈德勒相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审计准则可协调的机会比起会计准则来更为乐观。但他们又认为,审计准则的发展是各国文化、法律、政治和经济等各种变量相互牵联的复合物,谁都不能指望审计准则会取得完全统一。

4.3D·R·卡迈克尔的评论

卡迈克尔认为,尽管已经建立了协调各国审计准则的正式机构,但并没有发挥作用。《国际审计准则》的要求很不严格,随意性很大,似乎很容易就可达到。更糟糕的是,国际审计准则的措辞往往模棱两可,掩饰或遮蔽引起争论的问题,使这种解决方法难以理解和缺乏约束力。卡迈克尔最后认定,审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已经走调了,最终的结果将不是一首美妙动听的乐曲,而是噪音。

4.4笔者的协调观

(1)协调是一个过程。审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他是一件长期的艰苦工作,需要各国政府、会计职业团体、国际性和区域性经济组织等社会力量的广泛合作和支持,只能在有选择、有折衷的条件下逐步趋同。

(2)协调不等于绝对统一。由于造成审计准则差异的原因不可能一下子消除,因此,只能调和审计准则的一些重要方面,求大同存小异,且这种调和应该允许有一定的伸缩性,不可能要求完全一致。

(3)协调是平等基础上的协调。各个国家应该彼此了解和谅解各自的差异,在平等的基础上做出一些让步。对国际审计准则的执行也应该是自愿的,不施加外部压力。

持续审计的含义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现状及建议

电网企业作为国家基础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更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对农村电网企业进行统一管理的深入,农电企业上划后势必对现有供电企业造成巨大的冲击,无论是企业规模、人员数量,还是服务客户范围、电网覆盖区域,都将达到历史上的最大值。如何从内部控制入手,实现新上划企业与现有企业平稳有效的融合,防范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造成的风险,是当前电网企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1.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含义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以企业管理制度为指导,通过对企业进行监管来防范企业风险,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目标的一种控制监督手段。在企业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主要从内部环境即企业内部管控的机构设置、企业内部审计、企业文化等方面来进行分层管理和专业化的管控 。

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对企业风险和机会共同管理的过程,它是企业从战略制定到日常经营过程中对待风险的一系列态度与措施,目的是确定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项,并进行管理,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

2.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联系。内部控制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为了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进而达到控制风险,而风险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效率。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是一个企业正常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为企业运营效率的提高提供保障,因此,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而风险管理作为内部控制的内容也是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动力,对完善内控制度有推动作用。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也存在一定的区别。一方面,风险管理的外延要比内部控制的外延更广,风险管理可以是内部控制的细化和延伸,提高内部控制可以实现风险管理的优化。另一方面,风险管理是贯穿于企业整个经营过程中的,需要同时关注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同时紧密与企业战略相结合,在企业管理体系中,要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相结合。

二、电网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现状

1.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意识较为淡薄

电网企业各级职能部门与人员风险意识比较淡薄,企业中多数人认为风险管理不需要花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做, 只要公司的规章制度健全,员工不做出违背法律规范的事情是不可能存在风险的,其实不然。风险管理涵盖了企业的众多内容,除了建立制度,还需要具有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同时,农网企业的职工在农电一体化进程中编制到现有供电企业正规化流程中,但上划人员无论从学历层次、管理意识等方面都与原有职工存在较大差距,这就使得合并的过程中企业在内部控制与管理实施方面存在巨大的漏洞。所以说企业和员工需要进一步认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避免出现主观臆断的现象。

2.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监管制度不健全

在内部监督方面,电网企业的内部审计并没能真正履行其应有的职能,主要表现在:有的企业的内部审计带有浓厚的行政命令色彩;有的企业内部审计结果并不能客观反映真实情况,内部审计系统形同虚设。另外,在内审的职能上,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审核会计账目,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等方面,却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基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现状提出的建议

1.建立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

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是以“人”展开,所有的内控制度也都是针对“人”设计和建立的,企业每一个员工既是控制的主体又是控制的客体, 既对其所负责的工作实施控制, 又受到他人的控制和监督。除了让职工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外,建立能使职工有高度认同感的企业文化,也是顺利实行内控制度的关键。通过塑造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成员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形成一种控制精神和控制观念,这将直接影响到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同时,提高员工的风险识别意识,加强员工及时发现风险、准确识别、合理评估风险的能力,使企业的风险暴露于微小之中,以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监督机构与机制

企业内部应明确内审部门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协调好内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内审部门在企业经营生产中可以更好的行使监督职能,使内部控制制度不再流于形式。同时还要确保企业内部人员要配合内审部门的监督。企业内审人员应具有良好的风险管理知识素养,可以在监督过程中发现并确定所存在的风险类型,根据发现的风险类型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在风险彻底解决后制定详细的书面报告并上交,减少风险对企业造成损失。企业应确保审计部门与人员的权威性以及独立性,这样才能确保审计人员可以通过独立的客观角度发展风险,也确保企业人员可以配合审计人员进行风险防范与解决,从而为企业经营和效益提供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