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在线学习的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直接影响远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本研究基于国内外学习活动领域相关项目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目前在网络课程设计开发方面的案例分析,以建构在线学习活动设计模型为研究目标。研究中综合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首先明确了在线学习活动的交互本质和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网络课程中的学习活动案例,梳理了构成在线学习活动的若干因素,并就在线学习活动框架和设计策略进行了归纳,建构形成了在线学习活动框架和设计模型,以期对完善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指导在线学习活动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学习活动;网络教学;设计模型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9―458x(2014)04―0031―04
一、研究设计
遵循网络学习者学习特征和规律的学习活动设计模型,是提高网络学习成效的有效途径。已有相当数量的国际组织和研究项目关注学习活动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1]目前我国还缺乏对国际上相关研究成果的系统分析和对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的模型研究。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建构一个能指导网络教学实践的学习活动设计模型。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在多项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确了在线学习活动的交互本质和理论基础;然后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典型在线学习活动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梳理了在线学习活动的构成因素,包括:任务、场景、辅导支持和评价;归纳出了三个影响活动设计的因素:学习者特征、设计者所持有的学习理论、在线学习环境,并搭建了在线学习活动框架;最后通过综合已有的教学设计研究成果和对活动案例中典型策略的分析,归纳并阐述了若干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策略。
本研究综合应用多种研究方法,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密切结合,主要采取了个案分析、观察法、问卷法等研究方法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
二、前期研究
为构建在线学习活动设计模型,本研究在前期研究中,已经提出了在线学习活动的本质、理论基础及其构成要素。具体如下:
(一)在线学习活动的本质及理论基础
本研究中,我们将在线学习活动定义为“基于网络所开展的教学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者以及与之相关的学习群体为了完成特定的学习结果,利用网络与外部学习环境进行的交互总和”。[2]另外,本研究将活动理论及学习活动框架等作为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
(二)在线学习活动的构成因素
基于典型案例分析,本研究在前期研究中通过对网络课程学习活动中实际存在的若干活动样本的归纳总结,提炼出网络课程中构成在线学习活动的若干要素。基于扎根理论分析,对这些要素进行归类整理,提出构成在线学习活动的四个因素,如表1所示。[3]每一个构成因素,又包括特定的内容。
表 1 构成在线学习活动的四大因素
[因素\&内容\&描述\&实例\&任务\&任务目标\&指向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知识点、疑难点等\&任务类型\&完成任务的多种方法的归类\&同化任务、信息处理任务等\&任务序列\&多个任务间的逻辑关系\&渐进序列、选择序列\&场景\&场景序列\&指向同一目标的一系列场景\&比如LAMS中的场景设计\&角色\&既适用于学习者,也适用于教师\&比如独立的学习者、小组参与者、推荐者等\&资源\&简单或者复杂的学习物件\&比如一个网页、单一数据库、一个视频媒体流、交互式地图等\&工具\&促进应用\&比如搜索引擎、讨论板、电子表格软件、媒体播放器等\&辅导支持\&规则支持\&是基于学习活动系统层面所提出的学习者行为规范和针对性建议\&评价规则、交流规则、分组规则\&进度支持\&协助学习者进行时间管理\&学习路径记录\&人际交互\&实现远程学习者学习支持的重要手段\&异步讨论交流,同步视频会议\&评价\&评价类型\&选择哪种方式对预期成果进行判定的表现\&自我评价、他人评价\&评价步骤\&评价实施过程中的流程\&通常依据任务序列设定评价步骤\&]
三、在线学习活动设计模型
本研究首先通过对在线学习活动典型案例的分析,并结合问卷调查、焦点访谈等方法,归纳构成在线学习活动的四大因素;然后搭建面向在线学习设计的基本框架,对设计模型提出简要的定性表述;在此基础上,结合已归纳的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策略,构建在线学习活动设计模型。本研究构建的在线学习活动设计模型由五部分组成,分别是:背景分析、任务设计、场景设计、辅导支持设计和评价设计,每一部分又包含相应的具体内容。具体模型如图1所示。
图 1 在线学习活动设计模型
(一)背景分析
背景分析是进行在线学习活动设计必要的准备阶段,包括课程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和约束条件分析三个环节。课程内容分析是对计划开展的在线学习活动预期成果的分析,是明确任务目标、选择恰当任务类型等后续设计活动的依据;学习者分析和约束条件分析的成果,既是后续任务设计的基础,也是辅导支持设计和场景设计的必要依据。
1. 课程内容分析
课程内容分析是后续任务设计的基础,通过课程内容分析,将教学所需要实现的预期课程目标细化为各个活动目标,从而依靠活动目标的实现完成预期目标。学习活动设计者需要通过课程内容分析逐步明确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课程各个知识点的内在逻辑结构,并挖掘课程目标所体现出来的学习者在智力发展、技能发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内在逻辑结构。课程内容分析尤其要注重发现课程与学习者的生活环境、经验的联系结构,以及课程知识与学习者的自学、探究的联系结构。
2. 学习者分析
在线学习者的经验背景、知识技能、兴趣专长等都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是进行在线学习活动设计所不能忽视的。学习者分析的目的在于为后续任务设计和场景设计尤其是辅导支持设计奠定基础。在线学习活动设计中,教师应根据学习者分析的结果,以任务类型的选取为着眼点,同时注重在场景中角色的设定以及辅导支持中人际交互的应用。
3. 约束条件分析
约束条件分析是对在线学习活动的客观限定条件进行分析,是对预定学习结果能否实现的可行性分析。在线学习活动的约束条件分析,主要关注任务、场景、辅导支持和评价四大构成因素间的协调性和整体性。
需要强调的是,约束条件分析不仅要关注学习者完成任务所处的场景(包括角色、资源和技术工具等),也要关注学习者在学习活动进程中所需要的辅导支持。对辅导支持的约束性分析,是活动设计初始阶段必须要考虑的内容。在线学习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有效的辅导支持,尤其是以各种形式进行的人际交互活动。但需注意,辅导支持同时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比如学习者因素、教学平台因素以及辅导教师自身因素等。可以通过分析规则支持、进度支持和人际交互支持三个方面的可行性,进行辅导支持的约束性分析。
(二)任务设计
任务设计,作为与背景分析关系最为密切的设计环节,其分析成果将对后续的活动设计产生重要影响。任务设计包括三个部分,任务目标分析、任务类型选取和任务序列设计。任务目标分析强调学习活动的最终成果及其表现形式。任务类型选取是对前一阶段任务目标分析成果的直接表现,即通过选择与学习目标相适应的任务类型来促进学习者达到预设的学习结果。任务序列设计是针对复杂活动所形成的一系列任务。如前所述,有两种类型的任务序列:依据任务难度而产生的难度渐进型和依据学习者特征而产生的特征选择型。在实际在线学习活动中,两种任务序列可能同时存在于一个学习活动中。
1. 任务目标分析
在线学习活动中的任务目标分析,相较于传统教学设计中的目标分析,更强调学习活动的最终成果及其表现形式。在分析过程中,先要明确目标属于哪个领域,对于知识技能领域的目标而言,还要明确属于哪个知识类型和操作类型,最后要阐明特定在线学习活动的预期学习结果。
2. 任务类型选取
任务类型的选取,需要考虑学习目标、学习者特征以及约束条件,是对背景分析成果的综合应用。活动中的任务设计非常关键,其类型的选择决定着活动成效。一个良好的任务设计,既能建立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知识技能间的联系,也能在新知识与学习者生活经验、实践领域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实现学习者预期活动成果。
3. 任务序列设计
在线学习活动往往需要通过特定的任务序列实现预定的学习目标,这是由于复杂活动常需通过多个任务渐进实现,因此任务序列是在线学习活动任务设计的重点。在具体活动中,任务序列往往表现为特定的流程。经过严密设计的任务序列有利于预期学习活动结果的实现。学习活动任务设计可以采用两种典型的序列方式:一是依据任务难度而产生的渐进型,二是依据学习者特征而产生的选择型。
(三)场景设计
场景设计是对学习活动所处环境的设计,其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与任务类型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呈现场景序列、拟定角色分配、设计资源和技术工具三方面内容是此阶段的重点。场景序列是一系列场景的组合,是任务序列的具体表现,学习者正是在具体的场景序列中针对规划设计的任务来实现预定学习结果。场景中的角色依据不同任务类型而设定,这里的角色不仅指学习者所要扮演的角色,还包括教师在学习活动进程中扮演的角色。资源和技术工具同任务类型具有密切联系。
1. 呈现场景序列
场景序列是任务序列的延伸。场景序列的设计主要依据在任务设计阶段所生成的任务序列而进行。因此,合理的任务序列编排是场景序列设计的根本。对应两种类型的任务序列,场景序列也有两种表现:场景序列的顺序呈现和场景序列的选择呈现。两种方式的场景序列在在线学习活动设计实践中,通常结合使用,即为实现预期活动成果,某些任务应用顺序呈现方式,而另一些任务则应用选择呈现方式。具体安排主要依据任务类型、学习者特征以及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等综合设定。
2. 拟定角色分配
拟定角色分配是为学习者和教师设定在学习活动中的职能、权限以及相适应的资源和工具的设计环节。这一环节是实现所设定任务类型的必要阶段,以任务类型为角色设定的根本依据,强调参考学习者特征分析结果,尽可能设定适合不同特征学习者的角色。
3. 设计资源和技术工具
资源和技术工具是完成学习活动预期成果的必备要素。技术工具是完成任务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支持工具,它与任务类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即不同类型的任务需要配合应用与之相适应的技术工具;同时随着任务难度的提高,往往需要综合应用多种技术工具。在线学习活动中的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活动开始时就由活动设计者提供的资源,比如阅读材料、多媒体课件、相关案例库,等等;另一类是随着活动的进行,由学习者自己或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辅导教师之间的交互所产生的资源,比如学习者作品集、学习者搜集的数据资料、讨论区中的交流等,这类资源既可以作为学习活动的评价依据,也可以作为开展后续学习活动的材料。
(四)辅导支持设计
辅导支持设计是在线学习得以有效实施的必要保障,是在线学习活动不同于传统环境下学习活动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的规则、进度和人际交互设计,是辅导支持设计阶段的具体内容。规则设计强调制定一系列规范和针对性建议,并要求学习者遵守完成;进度设计以帮助学习者进行时间管理为主要目的,是建立在场景序列设计和学习者实际学习进度的基础上;人际交互作为学习支持实现的普遍方式,是辅导支持设计的主要内容。
1. 规则设计
在线学习活动的规则支持,是基于学习活动层面所提出的学习者行为规范和针对性建议,包括学习者参与活动的频率、形式,激励学习者参与活动的方法,以及在线协作学习的分组规则、讨论交流规则,等等。传统教学设计关注整个教学的系统性,而学习活动设计则注重活动层面的系统性,因此面向活动的规则设计更多考虑这一微观层面的系统性。
2. 进度设计
进度设计是时间管理在在线学习活动设计中的具体表现。进度支持不等同于任务序列和场景序列,但是与两者有着密切联系。在线学习活动设计中,进度支持可以具体表现为明确的学习进度规划、依据学习记录管理进度等。
3. 人际交互设计
人际交互是实现远程学习者学习支持的重要手段。在远程教学中,无论学术性支持还是非学术性支持,很大程度上都需要依靠人际交互实现。具体到每一个在线学习活动中,人际交互表现为不同形式。
(五)评价设计
评价设计是对学习者是否达到预定学习结果的判定方法的设计。学习结果评价能够对学习活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其他构成因素,如任务设计、场景设计以及辅导支持设计,进行适当的修订完善。在线学习活动的评价设计包括两方面内容:评价类型设计和评价步骤设计。
1. 评价类型设计
评价类型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一个常用的评价类型是依据评价主体区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评价设计与设计者所选择的任务类型之间有密切联系,不同任务类型所产生的活动结果不同,因此所应用的评价类型也不同。可以通过任务类型的划分,来确定在学习活动中可以应用的评价类型。
2. 评价步骤设计
在评价步骤设计过程中,需要依据相应步骤开展具体评价,通常和任务序列、场景序列的顺序相一致,以保证学习活动设计的有效性,尤其是对活动成果的判定对分析是否实现学习预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四、后续研究建议
对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的研究伴随着人们对在线学习的涵义和规律特征的不断认识而发展。虽然本研究提出的在线学习活动设计模型,已经从构成因素到设计模型再到模型中设计策略的应用,通过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给予了模型较强的可操作性,但这一活动设计模型仍然需要经过大量的远程教学实践不断完善。这一完善应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四个构成因素所包括的十二项具体内容在不同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二是具体内容之间的适应性关系。
本研究采用了基于教学论的活动设计分析视角,其与基于技术视角的活动设计研究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因此,后续研究可以建立在本研究提出的在线学习活动设计模型基础上,遵循相应的学习设计规范进行在线学习活动教学平台的开发。
[参考文献]
[1] 乔爱玲,王楠. 网络环境中的学习活动设计模型及相关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 2009,(05):41-47.
[2] 王楠,乔爱玲. 在线学习活动本质及理论基础探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09,(01):36-40.
[3] 乔爱玲. 基于成效教学理论的教师在线学习活动探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09,(09):60-63.
关键词:过度自信;成因;投资;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0-0059-01
过度自信是人们理解自身能力和知识局限性方面的一种心理偏误,人们往往高估自身能力和知识水平,低估行为风险,并夸大对事件结果的控制能力。过度自信并不意味着无知或不称职,而是自我感觉比实际情况更好。人们通过观察行为结果来增强学习能力,并倾向于将成功归于自身因素,将失败推委于外部因素,夸大自身能力对成功贡献的实际权重。
导致过度自信的部分原因源于对知识和能力的幻觉。随着获得信息量的增加,人们自认为预测准确率也随之提高,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互联网使投资者轻易获得海量信息,如股票的历史价格、收益、企业近期绩效、实时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等等,但是大多数个体投资者缺乏职业经验和训练,他们解读信息的能力较差。大多数个体投资者意识到在解读投资信息方面的局限,他们加入虚拟社群、网络聊天室或是网络论坛,通过网络获得相关信息、分析知识和投资建议,然而并非所有的网络建议都正确,很多建议并非他们主观想象那样有价值。投资者大量依据这些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时会表现出过度自信。
导致过度自信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结果的控制幻觉。人们常常自认为能影响那些实际不可控事情的结果,产生对事件结果的控制幻觉。产生控制幻觉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主观的行为选择导致对结果的控制幻觉。二是已发生事情的结果会影响控制幻觉。已发生事件的好结果比坏结果更加容易导致控制幻觉。三是任务熟悉程度影响控制幻觉。对任务越熟悉对结果的控幻觉制幻觉越强。如投资者对在线交易越熟悉,他们交易行为就越自信,并且更多地通过网络形式参与交易。四是可获得信息量影响控制幻觉。信息量越大,控制幻觉越严重。海量网络信息就显示出了这一特点。五是活动的参与程度影响控制幻觉。对一个任务参与得越多,对任务结果的控制幻觉就越严重。在线投资者高度参与投资过程,他们在线获得信息,在线进行评价和决策,对在线交易结果控制幻觉越明显,在实施在线交易时就显得更加过度自信。
关键词:云计算;大数据;在线交互平台;在线教育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对人们生活、工作以及交往方式的深入影响,在线教育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并通过信息科技与互联网技术进行迅速的传播和共享。近年来,在线教育凭借多种多样的交互方式和独立自主的教学模式迅速跻身教育前线,在当今社会广受欢迎。在线交互平台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激励学习者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通过在线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还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学习者根据自身知识水平的高低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在线教育不仅具有高度的资源共享性,还具有快速性和广泛性,但随着交互程度的加深,一些非结构性数据的缺点暴露无遗,如果不能进行更深入层次的分析也就无法提高在线交互质量,因此要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解决在线教育问题以提高在线交互的质量和水平。
一、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概念以及关系
互联网络具有庞大的计算处理能力,可以将待处理程序自动拆分成许多小的子程序,并利用服务器进行搜寻、计算和分析,这种将最后处理结果传给用户的计算方式就叫云计算。云计算的优点包含多个方面,不仅可以使网络应用更加广泛化,还具有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和高拓展性的优点。大数据是指利用前沿科技在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用信息,与此同时,还需要新的处理模式以提高决策力和洞察力,它的特征是体积大、种类多、价值密度高和速度快。
云计算强调动态计算能力而大数据注重的是计算对象,大数据是云计算的基础,而云计算为大数据的运算提供平台,二者相互结合相辅相成,把二者结合起来,从整体方面去考虑才可以更好的运用到各领域当中。
二、将云计算和大数据运用到在线教育交互平台中
学习者和教师或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是提高在线教育交互水平的关键,通过对在线教育交互平台的现状分析可以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一)在线教育交互平台的现状分析
在服务应用方面,由于目前教育交互平台缺乏一致的身份认证体系,造成身份重复验证的后果,这为在线教育交互平台的用户造成了诸多不便,也不利于系统的安全性和统一性。另一方面,系统用户的信息分散也造成了服务功能的重复和浪费,不利于平台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在信息资源的类型和存储方面,由于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信息和资源大量汇聚,教育平台的相关信息存在许多异构性数据,不利于数据的记录、存储和分析。教育交互平台的数据需要进行系统的统计,面对教育信息资源的日益增大,如果不能通过在线教育交互平台进行数据处理,将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数据分析挖掘方面,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通过教师的个性化和专业化服务提高自己的用户体验,得到更好的教学资源。面对在线教育不断改变的服务需求,交互平台也需要进行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深度挖掘,通过快速高效的信息分析,将教育资源分享给在线学习者。
在固定服务器等硬件资源方面,高峰期的服务器经常面临资源不足和应用瘫痪的状况,固定服务器等硬件资源也造成了严重的浪费,有些应用使用的人数非常少,而有些应用的使用模式非常的规律,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利用,将无法维持应有系统的正常运行。这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资源,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维护的难度。
(二)在线教育交互平台应用模型分析
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在线教育交互平台模型包括用户应用服务层、数据资源处理层和基础设施硬件层。这种模型主要针对在线教育机构的资源保障和针对,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在线教育。
应用服务层的应用主要分为4类:在线教学内容、学习管理、交流互动和教学管理。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对资源进行构建和分类,使用户享受更加个性化的服务,而不同的用户也可以提供不同的展现内容,不仅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和偏好进行设置,还可以构建四位一体的学习模式,通过信息的集散有效减轻网络负荷,使资源能够快速进行自动更新。
数据资源处理层面临的是复杂和大量的数据,包括文件、图像、视频等。为了保证信息的有效存储和及时更新,建立“云储存”是实现信息整合优化的最佳方法。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对离线数据进行处理,通过云计算不仅可以使占用内存减少,还可以提高运行速度,帮助用户通过不同索引进行访问。此外,采用云计算和大数据交互的模式还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可以根据用户的个人信息、学习感知等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将用户所需的资源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
基础设施硬件层是整个云计算与大数据在线教育交互平台模型中的最下层。基础设施硬件层主要是由各种设备构成的,包括存储设备、备份设备等。在线教育交互平台在运行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硬件孤岛问题,云计算的出现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使得在线教育交互平台的硬件设备满足共享性、集约性的要求。对在线教育交互平台的硬件设备进行集中化的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集中化的管理方式可以大大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能耗。另一方面,通过集中化的管理方式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此外,将在线教育交互平台的各种设备整合在一起,如果某台设备出现问题,其它的备用设备可以立即代替它进行工作,从而保证整个交互平台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提高了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自动备份功能的存在不仅可以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同时也减少了设备维修的成本。
三、云计算和大数据在线交互平台应用的优势
相比于其它的平台来说,在线教育交互平台具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下述两点:
第一,在线交互平台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以前的在线平台更加看重的是资源。而现在的在线交互平台更加看重的是用户。即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线教育平台的核心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在线教育交互平台是以用户为核心的。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出现为在线交互平台个性化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得在线交互平台的个性化服务质量变得越来越高。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在线交互平台可以更加准确地收集用户的相关信息,并从其中找到具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并利用这些数据信息建立用户模型,从而实现为用户提供精准个性化服务的目的。精准个性化服务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同时也可以收集相关领域的数据,确保在线教育交互平台内容的实时性;
第二,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提高了在线交互平台数据存储能力,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随着在线交互平台的不断发展,数据信息量变得越来越大,形式变得越来越丰富。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存储的难度不断增加。云计算具有海量存储的优点,不仅可以增大在线交互平台信息存储量,同时还可以保证存储数据的安全性,确保在线交互平台中的数据不会受到病毒的侵扰。此外,将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在线交互平台中还可以提高在线交互平台的管理能力,提高在线交互平台的响应速度。
四、总结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为交互信息的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在线教育交互的形态也因此发生改变,在线学习和教学交流都通过大量的交互数据进行传递和分享,新的技术使交互行为通过在线形式走向碎片化和实时化,面对日益复杂的在线交互交流方式,新的技术也使行为数据由不可能变为可能。通过构建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在线教育交互平台模型,发挥了在线教育交互平台的资源优势和传播优势,将在线学习者和教育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了在线交互的核心竞争力,弥补了技术方面的劣势,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邢丘丹,焦晶,杜占河等.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在线交互应用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4,(1):48-51.D.
1电子课件等教学资源的准备与
网络教学平台和课堂教学一样,是将教师的教学理念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具体载体则是电子课件、课程资料及自测试卷。针对不同专业的学时要求,分别设计的教学内容和自测题库,如表1所示。ActRes网络教学平台可支撑多门课程,单独一门课程的教学资源的准备与以教师为主。课程介绍资料及电子课件均以高清的flash格式给出,供教师查阅及学生自学。课件浏览器支持缩放、翻页、全屏等功能,为在线学习提供便利。教师将ppt、doc文件格式的课件上传后,网络教学平台在后台自动将课件转换为swf格式文件。教师用户登录后的软件界面及课程资料上传界面如图2所示。参考资料直接以师生上传的原始文件格式保存,如图2所示,默认显示“文件名”、“上传者”、“上传时间”、以及“大小”4项信息,“全部文件/我的文件”可以进行所有上传过该课程资料的用户与当前登录用户所上传资料的显示切换,单击某项资料列表最后一列的“下载”即可弹出对应资料的下载提示信息。自测题库目前需逐题手动输入,以避免用excel文件批量导入题库时个别存在公式、图片等非文本信息的题干或答案无法正确导入数据库的不足。题库管理界面如图3所示。
2课程教学实践分析
2.1实施方案
为探索本网络教学平台的助学效果,在我校2012级和2013级中德学院本科生中进行了试用,采用研究型教学内容,其教学过程为:为学生分配账号教学平台使用方法简介教学课件网络任务驱动下的网络自主学习网上讨论和意见建议的提出课堂交流共性问题及自测试卷组卷学习在线自测教师统计分析,这一研究式学习过程使学习不再受限于课堂和所谓的“正确答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使学生全程将课堂教学与网络自学有益结合。
2.2在线自测成绩分析
因本次教学实践仅要求学生在线时长大于10h即可,全班同学都超时完成在线时长要求,对学生的在线时间记录不再进行分析。多数同学均能对教学公告要求的自测试卷进行2次以上的在线自测,平均成绩均能及格。如图4所示学生的自测成绩统计:实践中发现,个别同学自测次数较多,他们在较短时间内进行重复、随意自测,体现出对在线自测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有试题答案的嫌疑。虽然此类问题看似与网络教学平台应用关联不大,但也提示我们需要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优化,并且利用网络平台学习的效果需要进一步评估和研究。这提示我们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也是将来开展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3结语
关键词:SPOC;高职;高等数学;MOOC
在全球开放式课程热潮的推动下,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应运而生,并受到了国内外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推广应用。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深度融合,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模式和学校的管理模式都提出了挑战与要求[1]。高等数学也要适应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运用SPOC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尝试,对推进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SPOC的概念
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SPOC)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是与MOOC,即大规模开放性课程相对而言的。SPOC对选课者设置了限制性准入条件,只有达到一定要求才被允许进行SPOC课程学习。SPOC教学模式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实施翻转课堂。SPOC教学的基本流程是,教师上传学习资料让学生课前自学,然后在正式课堂上给学生答疑解惑,与学生一起进行交流讨论、协作学习等活动[2]。
2、SPOC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2.1契合高职数学的培养目标
高职数学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其目标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为学生后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做准备。数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受到学时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建模教学和实验教学流于形式或只能在少数学生中开展,削弱了数学的实用性,忽视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3]。在SPOC教学模式下,学生根据所需,通过网络获取学习资源,然后反复观看自学基础理论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主要解答学生的问题,重点培养学生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2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高职生数学基础普遍薄弱,学习数学的信心不足,但是他们对网络应用非常熟悉和了解。利用SPOC教学模式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很快进入角色。SPOC课程视频时长一般为8~12分钟,便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和移动学习。课程内容被细化,一个课程视频只讲解一个知识点或者一个问题,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且注意力不易分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4]。同时,学生因接触到世界最新技术和最前沿数学知识产生了愉悦体验与好奇心,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兴趣。
2.3增大高职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弹性需求
高职生的学习需求具有多样性,他们有的有就业的需求,有的有升学的需求。高职教育并不阻断学生的升学道路,高等数学课程也应考虑学生后继发展的需要。而让高等数学既能满足学生需求又不增加学生负担是非常困难的。SPOC模式可以满足泛在学习的需要,增大高职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弹性需求。学习视频以微课程形式呈现,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和学习特点自由掌控学习时间和地点,调整视频节奏,更有效地内化理解知识。学生因故缺课,也不必担心落下进度,跟不上教学节奏[5],既方便按主题学习,又便于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还可以借助移动平台在课堂外的场所进行学习,能较好地解决学习内容、进度和效率的差异性问题。
2.4有利于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由教师独立承担,任课教师一个人就承担了课程设计、课程开发和授课的全过程。课堂教学质量高低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和授课方法。而在SPOC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学习者和整合者。他们不必是课程教学中的主角,也不必进行每节课程的教学准备工作,只需根据学生实际,整合各种线上与实体资源。在线上,教师观察和跟进学生的学习进度,掌握学生学习效果。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促进者,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难题。对于一些操作性强的内容,可采用举办专题讲座、进行演示操作等方式,大大节约了教师备课和重复讲解的时间,腾出更多时间整合资源或与学生交谈,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课堂活力,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3、对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SPOC的建议
MOOC教学是单纯的在线学习,比较适合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对自控能力和高等数学学习能力双差的高职生来说,其收效甚微。而SPOC作为MOOC的补充,不能替代传统课堂教学,但可以用来强化教师的指导作用。采用SPOC模式既可以弥补MOOC的不足,又能活跃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参与度,提升教学质量。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开展SPOC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教师要正确处理SPOC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关系,理性对待SPOC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教育管理部门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扶持SPOC资源建设;高职院校要改革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教师考核标准、薪酬激励制度等,并在人力、物力、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6]。
4、结语
SPOC把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点兼容并蓄,将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促进教育公平服务。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应用SPOC模式,能使高职生通过学习、思考、整合信息,将课程知识内化形成自己的认知,是运用信息技术实现高效教学的现实途径,能够体现在线教育的价值所在;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为核心,对推进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罗九同,孙梦,顾小清.混合学习视角下MOOC的创新研究:SPOC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7):18-25.
[2]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1):85-93.
[3]祝智庭,刘名卓.“后MOOC”时期的在线学习新样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4(3):36-43.
[4]徐葳,贾永政,阿曼多•福克斯,等.从MOOC到SPOC———基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清华大学MOOC实践的学术对话[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13-22.
[5]吕青.基于SPOC的混合课堂教学设计[J].福建电脑,2016(1):83-84.
关键词:在线旅游业;网络营销;创新路径
1当下在线旅游业网络营销现状
在线营销作为时下主要的营销手段与传统营销方式有所不同,传统的市场营销方式和早期的互联网营销主要是以经营成本为导向,然后将商品公之于众以供选择。其重要原因是市场调查范围相对较小,并且旅游业的竞争压力不是很大。当下的旅游消费者的群体特点是年龄年轻化,受教育程度较高,日程生活与网络的粘性大,并且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非常强。因此,当下旅游业以在线网络营销为主要销售模式能够与目标客户进行最大程度上的互动,同时对其在线营销模式的技术含量也有了新的挑战。此外,在线网络营销方式主要是在互联网页面上开展,属于被动关注的状态,这对于上网较少的人,或者不是非常了解旅游业已经用网络进行宣传的客户很难浏览到信息。旅游业网络营销团队的综合能力也有很大提升空间,由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工作人员对网络技术了解的相对较少,而网络技术工作者对市场营销方案的策划也存在知识空白,两者的沟通交流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也是在线网络营销状况有很大提升空间的原因。
2在线旅游业网络营销创新路径
2.1在线营销方案的制定应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在线营销方案的制定应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具体工作的展开建议参考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为顾客量体裁衣,给人所需。在线网络营销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潜在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了解当下旅游消费者关注的旅游热点,尤其时下的主流旅游客户是八零后,这一代人的成长历程决定了其对个性的追求。所以,在旅游营销方案中要凸显出与众不同和非主流,从而迎合八零后的品味。第二,旅游方案的制定要兼顾产品定价和目标客户的消费能力,不同消费阶层的客户对旅游的性价比有不同的要求,很多优秀的网络营销方案在价格上就被一些消费者过滤掉了。所以,在旅游营销方案制定之前,要充分利用网络对客户的消费水平,然后根据不同消费水平的客户制定不同的旅游方案。在方案中可以对消费者注重的方面进行标记,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方案的搭配。例如,同一目的地旅游景点,注重体验当地风土人情的客户其住所可以安排在价位较低的民宅中,兼顾其旅游侧重点和消费水平;注重品味当地美食的客户其住所可以安排在美食中心附近,从而满足其旅游需求。用这种量体裁衣的方式,能够让旅游方案与顾客的需求进行最大程度的匹配。在整个营销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营销团队的主要工作是进行短时高效地信息整合与信息匹配。第三,客户反馈与客户评价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根据这些内容能够为营销方案的制定提出新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营销方案的制定。此外,通过与客户的深度沟通可以了解客户的其他旅游想法,可以继续制定旅游方案推荐其采纳。这样能够始终与客户保持良好的联系,为与客户的下次合作奠定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对不同类型的客户进行归类,从而有利于旅游“团购”产品的推出。
2.2在线旅游业网络营销应该充分利用社交媒体
通常情况下,所谓社交媒体就是说大众在互联网上使用其进行信息交换和信息沟通以及信息分享的公众平台。时下微信、QQ和微博成为大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主要软件,在线旅游业在网络营销方面应该充分利用社交媒体来销售公司的旅游商品。利用社交媒体来做广告宣传其受众面远比互联网网页大的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大众的移动终端设备,相应的各种社交软件也应用而生,较之网页浏览而言,社交媒体不仅能够交流信息还能够及时与人分享,所以应用社交媒体能够让营销方案与潜在客户频繁接触,并且由这些浏览者分享出去进行二次宣传。此外,应用社交媒体进行在线旅游网络营销方案的意见反馈和评价,能够提高大众对这些反馈信息的信用度。通常情况下社交媒体中的成员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熟人,彼此的信赖度更大一些,从而能够为旅游产品进行高质量的推广和宣传。当下应用最多的社交媒体是微信和微博,旅游企业可以注册官方的微信公众号,从而提高大众对其信息的信任度,然后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旅游信息。在使用微信进行网络营销中的成功关键点是保持和客户的粘度,这不仅需要对公众平台上编辑的信息的质量有要求,还对微信公众平台的经营方式有关系,定期地与粉丝开展互动活动,可以很好地保持公众号与粉丝的联系,同时通过活动奖品的兑现也能提高企业的信誉度。
2.3挖掘和培养“复合型”网络营销人才
人才是创新的主要驱动力。在线旅游业的网络营销创新应积极实行“人才战略”,多引进“复合型”网络营销人才,这也是在线旅游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强有力保障。而现阶段,我国面临网络营销人才紧缺的难题,网络营销人才是要身兼网络技术和市场营销技巧一身的复合型人才,目前,不仅仅是在线旅游业,很多电商企业都存在复合型网络营销人才需求不足的难题,精通市场营销而且具备电子商务技能的“复合型”网络营销人才紧缺,大部分都只通其一,很多对市场经验充足但是没有网络技术,而一些具备网络技术的人才没有市场营销的经验。我国在线旅游市场伴随着其规模的不断扩大而竞争越发激烈,在线旅游业要挖掘培养更多“复合型”网络营销人才,为抢占市场打下更坚固的根基。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线旅游网络营销的创新路径要从方案制定依据转移到客户需求,营销方式充分旅游客户经常浏览的自媒体以及培养复合型的网络营销人才等三个方面展开。这就需要当下的旅游企业对在职员工进行培养和培训,同时联系工学结合的高职学生进行实践学习以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此外,相关教育工作这也需要将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课程进行调整,尤其要增加网络相关专业的选修课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总之,旅游作为第三产业的主力军,其经营发展需要与之相关的各个领域的工作这研究关注。
作者:阚书文 朴彩珉 单位:临沂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对于在职研究生的快速发展,社会工作人员对于对在职研究生关注度越来越高。也正如此,在每年的在职研究生报考人数上也在逐步的增加。既然如此,那么,在职研究生在目前的社会认可度又是怎样的呢?
据毕业考生反应,有关在职研究生的形式,对于企业和工作单位的社会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在职研究生对工作人员的提升方面,企业是非常好的,而且也有很多企业更是鼓励和支持工作人员报考在职研究的。
另外,对于很多考生选择同等学力申硕的形式,虽然最终只能获取得到学位证书。然而在企业中的发展,在职研究生学位也起到了应用作用,比如说评选职称或者工作加薪等方面。最终的结果现实,通过在职研究生的学习以后对于工作当的应用和发展所也起到相应的作用。
除此之外,在所在职研究生当中含金量最高的在职研究生双证形式,自在职研究生改革以后,与全日制研究生实行统一的标准。现如今受到社会高度认可,也因此让很多工作人员利用在职工作的时间获取到了与全日制具有相同法律效力的硕士学位证书与在职研究生学历证书。
【关键词】高等教育;视频课;网络课程
一、前言
随着开放、共享思想的深入影响,在麻省理工学院发起的开放课件项目引领之下,全球高等教育领域于21世纪初启动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开放教育资源浪潮。而网络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等教育模式,其效果以及学生使用现状尚未可知,为此许多教育和研究者已展开探索。王涛、李青(2012)对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的教学活动模式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随着教育信息化和共享运动的不断发展,以“学习者为中心”必将成为今后主要的教学活动形式。王宇航(2013)提出了建设高校“微网络公开课(微课)”的建议,即在原有网络公开课理念的基础上,缩短视频的信息容量,主要面向一个课程、班级、学习小组的学生,增加与师生的互动设计模块。微课缩短视频容量、缩小受众,不仅可以兼具现有公开课的特点,还具有交互性等诸多优点。另外,关于大学生网络公开课使用情况,孙文斌(2013)以教育技术专业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大学生网络公开课的使用现状及需求,从“知晓维度”“使用维度”“需求维度”三个方面得出,学生希望学校能够提高网速,获得额外资源,并提出多项建议。笔者发现,对国内视频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状和发展这两个方面,但较少对学生在网络公开课的使用方面的研究。本项研究试图弥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用。
二、研究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项目组的研究思路为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实地采访等方式对大学生网络公开课的运用现状进行调查,通过现状窥见期待,改进未来。本次的调查范围较广,涉及北京、湖北、广东、上海四地30所国内重点高校。项目组以电子问卷的形式发出,截至2018年3月18日,参与问卷填写总人数达1023人。调查结束共回收有效问卷873份,填写内容不具有参考价值或参与者所在学校未开设视频课的为无效问卷(150份)。所调查高校中,29所开设了视频课,未开设仅1所。本次调查对象具有普遍性,调查数据结果真实有效,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北京14所高校348人参与调研,占总人数39.9%;上海4所89人,占10.2%;湖北8所289人,占33.1%;广东4所147人,占13.3%。
三、调查结果及相关分析
1.视频课程的使用现状
将视频课使用现状作为分析主体,获取相关建议和期待,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数据得出,未曾选修有33人;选修1-2门有186人;修满学分为547人;为知识选修多门有107人。分析可得,选修视频课数量与学校规定的学分相关,62.7%的学生在学分修满后放弃学习。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愿意选择多门。调查得知视频课观看时间数据。视频课授课时间长短不一,多半学生每次观看的时间为0.5-1小时,近30%的学生在选修了的情况下并未观看,而认真看完所有的学生仅占4.7%。上述数据表明视频课使用效率较低,并未物尽其用。
2.视频课的类型与选修原因
视频课的内容是学生关注的焦点。目前,高校视频课的类型大概可以分为人文、艺术、数科、社科和学校特色五大类。据此,我们调查了学生选修不同类型视频课的原因。数据显示,74.3%因学分而选修;3.1%因个人学习兴趣;20.0%随意选择;剩余49人因其他原因选择。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选修视频课是为了修满学分,在选修过程中存在盲目性,只有少部分是出于个人的学习兴趣。另一个原因是,开设课程中,学校特色课程较多。如北京林业大学开设的15门视频课中,66.7%的课程具有学校特色、专业性较强,人文社科类和艺术类课程较少,类型较单一。与此同时,具有学校特色的视频课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匹配程度较低,无法满足学生兴趣发展需要。
3.视频课考核方式
考核是检验课程和学习效果的关键,因此我们也调查了目前高校采取的考核方式。论文占5.5%;线上考试占84.5%。由此可得,考核以线上考试为主,论文考核为辅。虽视频课时间灵活,线上考核方式合理,但也存在明显缺陷,难保公平公正。论文方式考核,提交了论文就能及格,存在抄袭现象。线上考试可利用网络搜索答案,无法检测实际学习成果。因此,学生普遍认为视频课收获不大。
四、对视频课的期待和建议
学生选择视频课的主要目的是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课程选择多以个人兴趣、课程内容、任课教师的魅力为导向。学生普遍认为视频课仍有较大改进空间:首先,针对视频课使用效率的问题,建议通过内容改革来解决。学生希望课程内容能更具有实际意义,开设更多英语课程,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除本校外,开放和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平台;建设高校视频课共享平台,实现各大高校资源共享,提高优质资源的利用率。其次,改进考核方式。增加随堂测验,完善系统,对质量作更高的要求;线上考试,建议试题对应视频内容,每年更新,杜绝抄袭现象。更新视频课的评价方式,从“合格”与“不合格”到分级制度,督促学生学习。第三,为使更多学生获益,建议各大高校建立统一的高质量视频课程平台,开通视频课专用网络频道,统一高效地集合教育资源,推出各个学校的特色精品课程,并在视频链接下附带视频以外的更多学习资源,真正建立起有“魅力”的现代教学平台。第四,为更好的应用视频课,应高度重视做好宣传工作,建立专门的网站汇集全部课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任课教师加强指导。总结起来:更新观念,更新教学方式,定期更新视频内容;广开渠道,做好宣传与推广工作。视频课是互联网时代的宝贵资源,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使用,使得更多的学生领略各大院校风采,享受更多教育福利。
五、本项研究的局限和对未来相关研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