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绿化面积计算规范

绿化面积计算规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绿化面积计算规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绿化面积计算规范范文第1篇

关键词:竣工测量;测量技术

中图分类号: O3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竣工测量的技术应用现状

l室内地坪测量

为了做好建筑物地坪高度的测量工作,都要对每一幢相对独立的建筑(包括新建的建筑物及北侧的原有建筑物)地坪高程进行测量。地坪高程测量采用纳入图根水准测量线路(或采用图根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住宅楼或大型建筑物的室内地坪至少选择两个不同位置进行测量,确保高程得到检核。

2 绿地面积计算

建筑工程绿地面积为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设施附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组成,包括居民能够方便进入、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

2. 1绿地面积计算范围

①公共绿地包括各级中心绿地、河、湖畔绿地和其他带状、块状绿地,同时满足宽度不小于8m,面积不少于400m2。

②中心绿地与宅旁( 宅间) 绿地的主要区别为: 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绿地面积在规定建筑间距范围之外。可作为中心绿地,否则作为宅旁( 宅间) 绿地。

③宅旁( 宅间) 绿地面积计算起止界为: 绿地边界对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计算至路边,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计算至便道边; 沿居住区路、城市道路则计算至红线; 距房屋墙脚1.50m,对其他围墙、院墙计算至墙角。

④道路绿地面积计算: 以道路红线内规划的绿地为准进行计算。

⑤院落式组团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为: 绿地边界对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计算至距路边1 m,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算到人行便道边; 沿居住区道路、城市道路则计算至道路红线; 距房屋墙脚1.50m。

⑥块状、带状公共绿地面积计算的起止界同院落式组团绿地,沿居住区级道路、城市道路的公共绿地计算至红线。

⑦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的建筑小区内部公园、小游园、水面、屋旁小路的面积计入绿地面积。

⑧架空层绿化、屋顶绿化及植草格式绿化不计。

2. 2绿地面积量算方法

①直接量算法: 绿地面积可以在验收总平面勘测图( CAD 图) 上独立采集两次,取两次量算中数为绿地面积量算值。

②倒扣法: 采用倒扣法计算,将不属于用地红线内绿地的面积块减去非绿地面积,如: 建筑基底面积、停车场( 植草式车位) 面积、路宽大于2. 50 m 道路面积等。倒扣法绿地面积计算的计算公式:

总绿地面积= 总用地面积-总非绿地面积

3建筑面积测量

面积测算以建筑单体为单位,多层建筑分层测算,其中底层车库、房顶阁楼、配套附属用房面积均单独测算。

(1)面积测算应首先利用该项目的施工图进行室内审图:

①室内审核建筑物外轮廓是否与施工图一致;

②建筑物分层、阳台、楼梯等细部构造外形是否与设计图一致:

③根据采集的建筑物细部坐标量取间距,与设计图进行间距比较;

④复印或打印施工图作为面积计算草图供实地复核。

(2)室内审图后进行实地丈量和复核:

①实地逐幢、逐层检查建筑物细部构造是否与施工设计图一致,必须确保建筑物各部位均看到、走到、量到;

②采用手持测距距仪或钢尺实地丈量建筑物外部及内部各类间距、内空间高度;

③将距离、高度、用途等标注在草图上,确定建筑物各部位面积计算方案;

④发现竣工建筑物未按图施工时(尺寸、用途等变化),应现场仔细复核确认。

4竣工地形图测绘

4.1主要精度指标

(1)一级GPS控制点精度要求详见《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1997);

(2)四等水准每千米全中误差≤+10mm,最弱点高程中误差≤+20mm;

(3)图根点相对于已知点的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cm;

(4)地形图平面精度:重要规划地形地物要素点位相对临近图根点中误差≤±5 cm,其余参照《城市测量规范》精度要求;

重要规划地形地物包括:

①建城市道路边线;

②城市河流驳岸线;

③已建居住小区、医院、学校房屋角点及围墙拐点;

④新建房屋主要角点;

⑤加油站、燃气供应站、变电所以及化工企业等高危险、高污染的场所的建筑物和重要设施;

⑥高压线塔(杆)、通信线杆、热力管线支撑杆、微波塔等设施中心位置;

⑦名木古树位置、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物角点;

⑧地下人防设施的角点;

⑨其他在间距方面矛盾突出的地点。

(5)高程精度:铺装路面上的高程注记点相对于临近图根点高程中误差≤±7 cm、其余为≤+15 cm。

4.2图形数据质量控制

所有外业采集的数据须满足规划地形图数据采集编码标准要求,这也是建立规划管理系统的必要条件。因此内业接收外业移交的图形数据后,须对每幅图的空间数据、属性数据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方式采用软件数据质量检查和人工数据质量检查相结合,通过数据质检软件实现大部分数据质量检查功能,努力将人工检查工作量降到最低。

(1)空间数据质量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图形要素完整、编码正确,无错漏、无重叠冗余;

②所有地形要素都以点、线、面和注记特征存在;

③跨图幅同一要素接边数据一致性;

④地形数据之间逻辑一致.相关要素关系处理准确;以及地物构面必须严格封闭、同类型地物面不能相交等GIS空闯数据质量要求。

(2)属性数据质量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地物属性应完整正确,不允许存在属性数据不完整、不正确的地物对象;

②地物对象与本身的固有属性保持一致,特定对象具有统一的属性集合,包括块名、线型、编码、图层名等属性信息,不允许存在与本身固有属性矛盾的地物对象;

③地物对象按不同图层分类存贮,地物对象编码与图层属性保持一致。

商业测绘成图软件有部分数据质量检查功能但不能满足要求,需要进行二次开发扩充数据质量检查功能,如面检查功能、重复地物检查、地物编码检查、地物属性检查等。

4.3数据建库

完成数据构面后,将DWG图形数据转换SHAPE文件格式、数据可导入规划政务信息平台,导入时软件会对以下内容进行检查:

(1)地物编码应完整正确,不允许存在没有编码或者错误编码的地物对象;

(2)地物属性应完整正确,不允许存在属性数据不完整、不正确的地物对象;

(3)相邻图幅同一要素表达及属性一致;

(4)地形数据之间逻辑一致,结点匹配准确,几何要素唯一,相关要素处理准确,如房屋面与构成房屋面的地物线应该完全重合;

(5)不允许存在与本身固有属性矛盾的地物对象;

(6)不允许存在对象属性定义与其对应的图层属性定义不一致的对象;

(7)弧线自动加点为转折线,满足GIS入库需要;

(8)要素构面的齐全性、正确性检查。

软件检查通过后,即可将数据导入规划政务平台,传统的竣工测量数据的建库过程也就完成了。

二、三维竣工测量技术应用展望

城市三维竣工测量就是在竣工地形图测绘的基础上,补充测绘地下管线等信息。对竣工地形图进行数据加工入库,并实地采集建筑物、道路设施的纹理,通过三维建模软件3DMAX等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建模,最终导人三维规划政务信息平台的过程。通过三维竣工测量可以实现对城市三维模型库的动态更新,所得数据都是高精度的实地测量数据,对于规划管理的项目选址、规划方案评审、日照分析、领导决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地下管线测量

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完成后对新近改造的片区进行局部小范围的地下管线普查是某些城市采取的方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并不能满足管线数据的现势性、动态性、准确性。因为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大加快、管线材质非金属使用的范围变广以及管线分布密度的逐渐增大等因素,运用管线物探技术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地下管线测量问题,尤其是管线测量中的疑点难点,保证地下管线资料的科学准确性。因此强有力地执行地下管线竣工测量的制度是动态更新的最佳方式。

2城市三维建模

建筑物及道路设施建模可采用数码相机进行实地的纹理采集,利用测绘的竣工图尺寸采用3DMAX进行三维建模并贴上纹理。地表及屋面可以采用航片或卫片,同时匹配城市地表DEM的办法来建立城市三维模型。

3成果的应用

在管理系统中,根据测量的实际位置导入已经完成的三维模型,这样通过三维规划管理系统这个平台,规划管理人员不仅能获取常规二维审批要素信息,更重要的是在室内就可以直观、方便查看建成的建筑物是否按照规划方案施工,可直观的进行日照间距分析、净空分析等规划验收工作。

绿化面积计算规范范文第2篇

关键词:房屋测量;共有面积测算;分摊

中图分类号:P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1-0055-02

1 房屋共有面积的相关概念

1.1 建筑面积与成套建筑面积的概念

建筑面积的概念由来已久,随着相关概念的不断成熟,建筑面积也有了更为准确的定义。建筑面积定义为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的结构水平面积,是以平方米反映房屋建筑建设规模的实物量指标。因此,可以将建筑面积理解为房屋面积根据应用方式的差异而设置的规范性指标[1]。而成套建筑面积是为了方便商品房面积测算与计价,原国家建设部在1995颁布《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中提出此概念,并明确规定商品房的销售计价应按“套”计算。成套建筑面积是由套内建筑面积与应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相加所得。成套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主要包括使用面积、墙体面积以及阳台建筑面积三部分。

1.2 共有建筑面积的概念与处理原则

根据《房产测量规范》的定义,房屋共有建筑面积是各产权主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积,常见的包括楼梯间、电梯间、垃圾道、管道井、变电室、地下室等。对于共有建筑面积,通常分为三类进行处理:

一是产权各方均有合法权属分割文件或协议,则共有面积处理应依据协议处理;

二是共有建筑面积的处理协议不是所有权利相关者共同达成的,则不得视为有效的分割协议,应在考虑权利相关者的前提下,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对共有面积进行测算分摊;

三是权力相关者均无共有面积分割协议,此种情况下的共有面积可根据相关规范按比例进行分摊;另外,权利各方的建筑面积总和应等于总建筑面积[2]。

2 房屋共有面积的认定与测算

2.1 房屋共有面积的认定

房屋共有面积的认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认定:

一是整栋建筑物的共有面积,这部分主要包括为整栋楼服务的建筑面积,楼梯间、电梯间、门厅、门廊、外墙的一半、单独使用的警卫室、垃圾道、通风道均属于栋共有面积的范畴,认定的标准为该区域的服务对象是否为整栋楼;

二是多功能区共有面积,该区域的认定标准为是否服务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功能区,如专用设备室、商场或办公楼功能区的电梯间与楼梯间等;

三是功能区共有面积,是指专门为独立功能区服务的专用设备间,以及住宅功能区、商业功能区的楼梯、专用电梯、大堂等;

四是层共有面积,如本层专用的卫生间、过廊、通道、开水房、空调间等专用部位建筑面积[3]。

2.2 房屋共有面积的测算

在完成套内面积测算后,即可进行共有面积的测算。

首先是栋共有面积的测算,对公用楼梯间、电梯间、门厅、外墙的一半、各类设备间的建筑面积进行测算最终得出栋共有面积;

其次是功能区共有面积,该区域的共有面积测算主要针对商业用房、单位用房以及商住楼,包括各功能区专用的设备间、电梯、走廊等区域的建筑面积,最终得出功能区共有面积;

三是层公用面积的测算,主要包括不同套、不同权属的层共有面积,如厕所、厨房、过道、专用设备间等,最后各区域建筑面积相加得出层共有面积。

3 房屋共有面积的分摊方法

3.1 可分摊与不应分摊的的房屋共有面积

可分摊的房屋共有面积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是共有的电梯井、管道井、垃圾道、观光井、提物井、楼梯间;

二是为本栋建筑服务的配电设备间、水泵房、值班警卫室、公共用房、管理用房;

三是共有的门厅、大厅、过道、门廊、电梯机房、水箱间、室外楼梯、地下室、半地下室;四是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外墙的一半等[4]。

而某些共有面积并不纳入分摊的范畴,主要包括:作为人防工程的建筑面积;独立使用的地下室、半地下室、车库、车棚;为多栋建筑服务的警卫室、设备房、管理房;提供公共休息服务的亭、走廊、塔、绿化等建筑物;用于公共事业的市政建设建筑物。

3.2 房屋共有面积的分摊公式

房屋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公式:

Si=K×Si(1)

K=ΣSi÷ΣSi(2)

其中,K―为面积的分摊系数, m2;

Si―为各单元参加分摊的建筑面积,m2;

Si―为各单元参加分摊所得的分摊面积,m2;

ΣSi―为需要分摊的分摊面积总和,m2;

ΣSi―为参加分摊的各单元建筑面积的总和,m2。

3.3 不同类别房屋共有面积的分摊方法

不同类别房屋的共有面积存在差异,下边将分别予以介绍:

一是住宅楼的共有面积分摊:主要以栋为单位进行共有面积计算,然后根据房屋共有面积分摊公式计算出分摊系数,如果住宅楼底层为附属层,且层高在2.20 m以上,则该部分面积应依照商住楼共有面积的分摊方法进行处理,即将该楼划分为住宅和附属层两个功能区;

二是商住楼的共有面积分摊:此类房屋的共有面积分摊需要分类进行,根据房屋中住宅功能区与商业功能区的功能定位,首先将整栋建筑的共有面积划分为住宅区域及商业区域,住宅区域分摊建筑面积与商业区域分摊建筑面积相加即为整栋房屋的总共有面积,然后根据住宅区域与商业区域的共有面积分摊方法分别计算[5];

三是综合楼的共有面积分摊,此类房屋的共有面积分摊应着重考虑使用功能,并依据“谁使用,谁分摊”的原则进行测算与分摊。

4 房屋共有面积测算与分摊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 当前房屋共有面积测算与分摊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房屋共有面积测算与分摊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开发商利用共有面积分摊计算的漏洞,将商品住宅楼的一至二层、甚至一至四层设计为营业用房,而上部的住宅部分则单独设计为通行楼梯,这部分建筑面积的是否应分摊给上层住宅用户尚存在争议;

二是在计算阳台面积方面存在争议,《房产测量规范》与《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对阳台面积的测算与分摊存在较大差异,开发商的设计人员与房产机构的测算指标各不相同;

三是商品房按“套”销售的方式在推行过程遇到极大的阻碍,由于房屋共有面积测算与分摊规范的不统一,许多购房者出于对开发商的不信任而抵制按“套”销售;

四是《房产测量规范》在具体分摊问题上缺少明确界定,因而在实际的测算过程中存在极大的主观性,这也导致房屋共有面积测算与分摊结果的不确定性与偶然性。

4.2 房屋共有面积测算与分摊的优化策略

为解决当前房屋共有面积测算与分摊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优化策略:

首先,针对《房产测量规范》与《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的差异,应根据不同的测算目的进行考量,不同规范的适用范围应有严格的界定。在实际的测算过程中,《房产测量规范》只能用于房屋登记、房地产市场管理、财税征收等,而《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则用于建筑项目管理,从而尽可能减少异议或误解。

其次,房屋销售双方应对于销售计价方式达成协议,可以以购房者广泛接受的套内建筑面积计价方式为主,从而避免分摊面积计价所带来的争议;对于为住宅部分所设置的楼梯通道,可以将其虚拟一个用户进行单独登记,权属归整栋楼的用户所有,在公用设施维修时由住户按比例承担相应的费用。

另外,房屋共有面积测算与分摊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在具体的测算与分摊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相关规范,针对分摊纠纷应积极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促使各方达成共识,最终签订书面协议;如果双方达不成协议,房屋测算人员应从合理性出发提出最佳解决方案,切忌采用强制性手段进行建筑共有面积分摊,严格遵守物权法定的原则。

5 结 语

我国近年来开始大力推行按套或套内建筑面积销售商品房的新型计价方式,对于房屋共有面积测算与分摊也有了新的规定,但是在实行规定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真正区别《房产测量规范》与《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的差异,在商品房销售中保证双方就共有面积测算与分摊方式达成协议,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房屋测算人员也应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从而推动我国房屋测算方法的不断进步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杨雪.房产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的讨论[J].河南科技,2012,(20).

[2] 陶忠勇.住宅架空层建筑面积计算及产权归属探讨[J].浙江测绘,2012,(2).

[3] 郭玮.论住宅小区车位、车库的归属与使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绿化面积计算规范范文第3篇

关键词:竣工测量;建筑面积测算;外业施测;质量控制

Abstract: The supervis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planning includes measuring test line survey and final survey in two stages,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completion of the survey practice, summed up the completed construction area calculation of some comm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the specific operation method. To engage in surveying and mapping work colleague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planning, supervision and approval management to create conditions, help to improve the planning approval and supervision management level and work efficiency.

Key words: completion measurement; building area calculations; field survey;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P25

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确保城市建设工程竣工规划验收的质量,如实反映建设工程竣工后的平面位置,高度和形状。竣工测量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好坏直接影响规划实施监督管理的工作和城市数字化地形图的更新。而在竣工测量的成果成图要素中最重要又是以竣工建筑面积测算尤为重要,直接影响规划执法的力度和建设单位巨大的经济利益。所以必须要高度重视竣工建筑面积测算工作,为规划验收提供依据。

一、建筑物竣工测量的工作流程

1、竣工测量的流程示意图

用户委托---测量任务下达到测绘队---外业队进行数据采集---内业队进行具体编辑---质检科审查---更新入库---提交用户

竣工测量涵盖了规划测绘和基础测绘两个方面的信息要素采集,要求测量人员不但要具备测绘知识,而且要充分了解规划管理的意图,对建筑设计有一定的了解。

二、建筑物竣工测量的质量控制

随着近些年来建筑理念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功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建筑在外观上越来越漂亮,在造型上越来越复杂,但这也给竣工测量工作带来了许多的困难。如现在很多房屋主墙面外有装饰性的柱跺或玻璃幕墙,使得外业测量时难以测到主房角点坐标。有时采集到的装饰性柱角点坐标与主墙体上的点坐标距离很近,在绘图时易出现错连,导致建筑面积计算结果的较大误差。测绘技术人员通过相片和各种资料信息,对建筑物得到直观的认识,以便研究其图面表示方法和面积计算方法,从而最终得到满意的测量结果。

1外业坐标点采集的要求及问题:建筑竣工测量图施测除用全站仪按《城市测量规范》中的城市基本地形图的要求进行测绘外,参照城市地籍测量中对界址点的测定精度要求,另作如下技术规定:竣工建筑细部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要求不大于5cm;竣工建筑细部点的间距中误差要求不大于5cm;竣工建筑与邻近地物点的间距中误差要求不大于5cm;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竣工建筑测点高程中误差不大于3cm。还应考虑使用要求,竣工测量范围规定如下:规划控制线向外扩5om,遇竣工建筑物相邻为道路的以道路外边线为边界;竣工建筑物相邻为建筑的将与竣工建筑物最近的建筑测完整,以使地形地貌测完整,确保更新后的地形图内业接边顺利进行。测绘人员在现场根据房屋面积迅速判断待测建筑物各部位是否计算建筑面积,应采集哪些房屋点坐标,应对那些坐标点进行必要的取舍。尽可能对所有的主房角坐标进行施测,舍去一些装饰性且突出于主墙面的柱跺角点。外业测量仪器目前通常使用的是无棱镜测边全站仪或手执测距仪。在测量房角坐标时,可以省去了跑尺员工作的劳作,效率很高,但由于各种墙面反光不同,常出现实际测到的坐标不是欲测的墙角,而是其后方墙面上的某点。有时当仪器视线与墙面夹角较小时,测不到墙角,只能测到墙边上某点等。象这些采集的精度较差的房角点须在后来的测绘内业作图中省略掉。

2内业作图的要求:地形图测量的作业方法和技术要求应完全按照《城市测量规范》相应条款执行。首先应准确找出建筑轴线,建筑物通常是规整的图形,如长方形,弧形等,所以房边之间一般实际为平行关系或垂直关系,但由于施工或测量点位不准确等原因,有时造成房边连线不完全平行或垂直,这时应根据房屋尺寸,比较各房边之间的关系,找到一条准确的长边连线作为主轴线,以此为基础,然后根据采集的房角坐标点、外业工作草图、建筑施工图、房地分层平面图及外业相片等资料,内业连线作图。连线后可能发现有些采集的房角点与图中对应点不完全重合,但应作出醒目的记号以便外业队仔细核对后再确认。测绘人员须对建筑物从外到内、由地下室到屋顶的每一个角落进行仔细核对,通过的外业复核,消除测绘中的粗差,准确反映出建筑的实际情况,为面积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建筑竣工测量图一般按1:500或1:1000比例尺,除按《城市测量规范》要求测量的常规内容外,还需采集规划所需信息,内容包括:竣工建筑的占地范围、名称、结构、层数、房基标高、房檐标高、房顶标高、层高、建筑物下通道位置及净空高、竣工建筑边长、建筑面积和建筑占地面积、地下室范围及高度;每栋竣工建筑物在适当位置注记两个以上有相连关系的房角坐标,并附成果表;竣工建筑与相邻建筑物、构筑物、现状道路(或规划道路)中线及用地界线的间距;建筑物规划图上有要求的与相邻主要管线的间距;当竣工建筑紧邻高压线,或高压线在竣工建筑上空经过时,测出高压线走向及在竣工建筑上空或与竣工建筑相邻段最低处的高度。当测绘多栋竣工建筑时,还应有建筑占地总面积,建筑总面积,绿化界线、绿化总面积,泊车位总面积等。

3质量检查应注意:竣工测量图是规划实施监督管理的依据,具有一定的法律意义。因此就要求竣工测量成果的错误率为零,外业数据采集、内业数据处理以及质量检查都必须准确、细致。在质量检查方面,竣工测量图纸要经过作业队和质检科的质量检查,并且由质检科根据竣工工程的复杂情况组织人员进行单项工程外业情况的抽查,对竣工测量成果进行质量评定和监督,找出问题加以分析。

二、面积测算

对建筑物面积计算可采用各种软件或程序,通过对建筑物纵剖、横剖、纵剖与横剖相结合等方法分解计算面积然后汇总,不要遗漏或重复计算面积。另外可应根据建筑报建审批资料(建筑红线定位册,建筑核位红线图等),在竣工图中标明各种不同功能部分(架空层、设备转换层、斜面屋顶、商业用房、公共建筑、物业管理用房、地下室等)的建筑面积。这样分类表示面积,可以方便规划管理人员审核该建设项目的容积率、绿化率等技术指标,判断竣工建筑是否存在违规现象,以及违规建设的部位和违规的程度,并对违规建设行为作出正确的处理意见。

三、竣工测量技术的重要性

竣工阶段测量是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建筑规划竣工验收的主要依据,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意义,是确保建筑物质量的重要环节。竣工测量成果的质量,不仅影响测绘部门掌握现状地理信息的正确性,而且涉及到规划管理部门对规划的审批监督管理。竣工测量质量控制是为了满足竣工测量的质量要求,具体来说是为了保证测量质量满足规范标准以及规划部门要求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竣工过程中的测量精度要求特别高,由于竣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所需的基础地形图和规划管理所需的相关信息,这使得竣工测量成果的精度要求高于相应的地形测量的精度要求。竣工测量的平面控制精度,要求不低于拨地测量的控制精度。《城市测量规范》中对各个相应点都有明确的规定。

绿化面积计算规范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物 规划验收 竣工测量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a)-0070-01

建设工程规划竣工测量(以下简称“竣工测量”)是指对建筑物及其附属构筑设施竣工后的形状、大小、位置及属性等进行测定、采集、表述以及对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加工的一项测绘技术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成都市城乡规划条例》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在竣工验收后6个月内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送有关竣工验收资料。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合格证的,有关部门不得予以竣工验收备案和房屋所有权登记。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作为规划行政部门开展规划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不仅影响测绘部门掌握现状地理信息的正确性,更直接关系到规划管理部门对规划的审批和监督。

1 竣工测量过程技术控制

1.1 技术依据

主要采用《城市测量规范》、《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及规划审批的建筑总平图等作为竣工测量的技术依据。

1.2 工作流程

竣工测量工作分为4个阶段:准备工作、外业采集、内业处理、成果检审。各个工作阶段应紧密衔接,逐步推进。各阶段之间关系,如图1所示。

1.3 工作内容

竣工测量主要内容为基础地理信息要素、规划审批要素及其他要素。

1.3.1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

主要包括:建筑物平面图形、建(构)筑物外轮廓的拐点及悬挑部分的投影点、地下建筑物,内部道路平面位置及宽度、市政配套设施等。

1.3.2 规划审批要素

主要包括:(1)现状界址测量与规划控制线测量。(2)建筑物高度测量。(3)建筑物距离测量。(4)建筑基底面积测算(核算建筑密度)。(5)建筑面积测算(核算容积率)。(6)停车场测量。(7)绿地测量(核算绿地率)。(8)其他必须落实的规划要素测量。

1.3.3 其他要素

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建设管理部门规定和限制的其他要素。

1.4 精度要求

综合各方因素,对不同类型地物要素适用不同的精度。将地物分成主要地物,次要地物。具体精度指标如下:(1)主要地物点点位精度相对于临近控制点点位中误差≤±5cm。(2)主要地物点之间的间距中误差≤±5cm。(3)竣工建筑室内外地坪高程注记点相对于临近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5cm。(4)建筑层高测量中误差≤±3cm,建筑总高测量中误差≤±10cm。(5)次要地物点的测量精度介于主要地物与《1∶500、1∶1000、1∶2000数字地形测量规范》中规定的1∶500比例尺地形图测量精度之间。

1.5 作业手段

竣工测量一般采用全野外数字化测图,比例尺一般为1∶500或1∶1000。图根导线的布设采用GPS-RTK技术,图根控制测量和细部点数据采集一般采用TOPCON全站仪。地物间距采用红外线测距仪或50m钢尺。观测数据保存在全站仪内存中,通过内存卡或数据通讯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内业数据编绘,内业数据处理采用AutoCAD软件及其二次开发功能。

2 规划关键要素测绘技术控制

2.1 建筑高度测量

计算标准:建筑平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女儿墙顶点(高层民用建筑至屋面面层)的高度计算,坡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以下突出物不计入建筑高度:局部突出屋面的辅助用房占屋顶平面面积不超过1/4者,突出屋面的装饰构件、通讯设施、空调冷却塔等设备。

2.2 建筑基底面积测量

建筑基底面积是指建筑物接触地面的自然层建筑物外墙或结构水平投影面积。独立的建筑,按外墙墙体的水平面积计算;室外有顶盖、有立柱的走廊、门厅等按立柱外边线水平面积计算。高于室外地坪大于4m的悬挑不落地的阳台、过道等,均不计算建筑基底面积。

2.3 建筑面积测量

建筑面积指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水平投影面积。具备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2.2m以上(含2.2m)的永久性建筑,包括阳台、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以下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地下室及半地下室各类建筑面积;给城市提供公共开放空间的建筑面积;设备管道层。

3 竣工测量成果编绘技术控制

3.1 绘制建设工程竣工项目总平面图

竣工项目总平图上除表示常规地形要素外,还应标示规划管理部门需要的各类城市规划控制线的准确位置,并对一些特别情况应作文字性备注说明。竣工总平图应清晰、简洁、明了。

3.2 编制建筑工程竣工测量成果报告书

测量成果报告书是整个竣工测量数据的载体,应记载详细,数据真实,图表清晰。包括:(1)项目概况。(2)实测间距、平面尺寸表与附图。(3)实测绿化面积表。(4)实测建筑高程成果表。(5)实测机动车停车位统计表。(6)实测道路面积图与统计表。(7)实测建筑密度核算成果表。(8)实测建筑密度检测图。(9)管线点成果表。(10)建筑项目规划竣工测量技术报告。

4 结语

本文结合成都市规划竣工验收规定,对建筑工程竣工测量技术作了一些探讨。严格依照竣工测量技术规定,把控好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为规划管理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验收依据,从而对房地产市场规范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绿化面积计算规范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房量测绘房产测绘重要性

一、房地产测绘的重要性

(1)房地产测绘可以为房地产管理提供信息服务。房地产测绘是根据城镇建立的平面控制网,绘制房地产基础图纸、房地产分幅平面图,形成标准的坐标系统,为房地产管理部门提供房屋的地域分布、房屋的数量和房屋的利用状况等资料。同时在绘制房地产分幅图的基础上,进一步精密测量和细化,绘制房地产分户、分层平面图和分丘平面图,可以整体、直观表现每一处房地产的状况,为管理部门提供正确的决策,并且为房地产登记部门提供相关房产的具置、占地面积、房屋信息、界址等信息。

(2)房地产测绘可以为房地产开发、交易、经营提供基本信息服务。房地产测绘可以为一个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房地产的位置、数量、占地范围和面积、界址形成房地产的测绘,形成图表和卡册薄,对其形成的测绘成果为房地产企业的开发、经营、销售、决策、核算提供可靠的资料,为房地产的消费者提供了必要的房地产信息。

(3)房地产测绘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依据。房地产测绘的成果可以为城市规划、拆迁改造、综合开发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依据;同时还可以为保险、税收等部门提供基础信息资料。

二、房地产测绘的作用

1、法律方面作用地产测绘成果经过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对房地产测绘成果的适用性、界址面积测量的依据和方法、界址点的准确性等内容进行审核,确认后方可进行房地产的管理。这些房地产测绘成果为房地产的产籍、产权、产权管理、房地产的开发与交易提供了房地产的权属界址点、权属界线、权属面积等相关权属资料。为处理各种产权关系的纠纷提供法律的基础资料。

2、社会服务参谋功能。房地产测绘的成果,通过分类归纳后,可以衍生很多类型的资料,例如:统计一个城市的房屋总的数量和质量、人均的使用面积、人均建筑面积,住宅的使用权、年限等等情况。这些资料会给城市的整体发展、整体建筑布局、老城区的改造、危房的改建等提供依据。同时也是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绿化建设、文体卫生、社会治安、水利建设、地下管网、旅游、电、气、通信等提供基础信息资料。

3、财政税收经济功能。房地产测绘的成果是进行房地产契税的征收、房地产租赁活动和交易、房地产价格评估、房地产保险服务、房地产抵押贷款等活动的主要依据。

三、房产测绘中存在的问题

(一)房产测绘市场发展不完善,行业监管不到位。尽管房产测绘作为一项专业技术服务走向市场,实行政企分开、纳入竞争和监督机制,但由于房产测绘市场发育不完善,存在一些不公平竞争甚至违法乱纪行为,扰乱了市场秩序。目前,有关房产测绘成果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监管体制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还未完善,测绘行政管理部门对房产测绘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不够,缺少对测绘企业的资质审查和技术指导,对测绘成果质量监管和检验不到位,不利于保护产权人的合法权益。

(二)存在地区差异,做法不统一。房产测绘离不开现场外业测量和数据计算、绘图等内业处理工作,然而对于这些工作,在不同地区、不同的测绘机构或者不同的测绘人员,各自的做法都有差别。

另外,在房产测绘的运作模式、资料格式、数据处理、信息化程度等方面也存在地区差别,其技术成果质量难以评定,不便于地区、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上级职能部门的考核监督,也不利于房产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三)房产测量技术规范有待完善。虽然GB/T 17986-2000《房产测量规范》对房产测绘中的具体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在具体操作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细节问题。

1.斜面结构房屋数据采集施测困难。根据GB/T 17986-2000《房产测量规范》规定,“房屋屋顶为斜面结构的,层高在2.20米以上的部位,按其水平投影计算建筑面积,层高在2.20 米以下的部位不计算建筑面积。”这项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却遇到了麻烦。因为房屋建成以后,房屋各层的结构层层面已被上层构造层层面所埋盖,实测很困难。这样一来,对于斜面结构的楼板厚度就难以采集,层高等于2.20米的部位不易确定,更无法精确量取,建筑面积计算当然就可能有较大偏差。

2. 建筑面积计算不尽合理。成套房屋建筑面积等于套内建筑面积与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之和。其中,套内建筑面积由套内房屋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三部分组成;共用建筑面积系各产权业主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积,遵循“谁使用,谁分摊”的原则。但在具体实施中,部分房屋结构的使用性质往往是无严格定义的,其服务范围也难以明确划分。

3.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房产测量人员应为熟悉法律、建筑、测绘技术等多方面知识的高素质专业测量人才。但目前在一些二线城市和很多县一级房产测绘部门,从业人员基本素质普遍偏低,专业技术人员非常缺乏.

四、房产测绘不足的改进方法

(一)加快房产测绘市场化步伐,规范并形成竞争有序的房产测绘市场。首先,实行测管分离和测绘市场准入制。加强行业监管力度,防止和制止乱挂靠乱收费现象,规范市场行为;加强测绘机构和资质管理,控制市场准入,推进开放房产测绘市场步入市场化、专业化、法制化的轨道。

其次,加强行业自律,加快建立房产测绘诚信体系。严格按照市场机制运作,防止恶性竞争,杜绝暗箱操作等破坏行业规矩的行为;房产测绘单位应对其测绘成果承担法律责任,对个别在测绘中不执行国家标准规范或故意弄虚作假的行为要给予严肃查处,追究相关责任。

(二)建立房产测绘信息系统平台,统一管理,加强交流与合作。测绘部门和房产管理部门应通力合作,制定规范的房产测绘操作规程和统一的技术标准细则,建立房产测绘技术信息系统平台,形成统一的运作模式、操作流程和成果质量监督机制,达到收派件、勘测、绘图、检核、收费、发证、归档全过程的自动化处理。既方便信息技术统一管理、指导、交流与资源共享,又能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既规范房产测绘行为,又能确立房产测绘成果的权威性,维护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秩序。另外,利用测绘行业协会和大专院校的测绘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促进地区间交流与合作,互通有无,以达到房产测绘工作平衡发展。

(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房产测绘上岗人员的专业素质。一名合格的房产测绘从业人员不但应具备测量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房地产知识,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按照《房产测量规范》和有关法规开展房产测量工作。做好房产测量各项业务培训工作,提高上岗人员专业素质;加强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提高房产测绘的科技含量。

参考文献:

[1]冯静浅.议房产测绘市场化.河北企业,2008-07-20.

绿化面积计算规范范文第6篇

房产测绘主要是利用测绘技术手段测定和表述房屋及其自然状况、权属状况、位置、界线、质量、数量以及利用现状等工作。房产测绘的主要内容有房产平面控制测量、房产面积预算、房产面积测算、房产要素调查与测量、房产变更调查与测量、房产图测绘和建立房产信息系统。

房产测绘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房产测绘为房地产的产权、产籍管理、房地产开发提供房屋和房屋用地的权属界址、产权面积及产权纠纷等资料,是进行房屋产权登记、转移和纠纷裁决的依据。它为房地产管理建立了一个立体管理平台,它对城市房屋的过去、现在、位置、形状、结构、高度、面积、权利人的各种信息,都有一个详细准确的表述。

二是房产测绘的成果是为进行房地产评估、征收房地产相关税费、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交易、房地产抵押及保险服务等方面提供基础图、表、数字、资料和相关信息。

三是房产测绘不仅为房地产业服务,也为城镇规划、建设、市政工程、公共事业、环保、绿化、治安、消防、水利、交通、通信、燃气供应等城镇事业提供基础资料和有关信息,是保证信息共享、避免重复测绘、重复投入的重要措施。

四是房产测绘属大比例尺地图测绘,但它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大比例尺地形测量。它具有更多的信息源,量大,涉及面广,内容繁多,图表复杂,并具有一定意义上的政府行为。它是建立现代城市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基础信息,同时也是城市大比例图更新的重要基础资料。

总之,加强房产测绘管理,规范房产测绘市场,确保基础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是房地产管理的要求,也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要求。

建设部[2000]166号文《关于认真贯彻执行<房产测量规范>加强房产测绘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各地要结合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按照房产测绘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要求,积极推进房产测绘体制改革,使房产测绘监督管理与测绘经营行为分离,房产测绘单位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通知发出后,全国各地相继施行房产测绘单位脱钩改制,实行测、管分离。但由于房产测绘市场有待培育和规范、执行国家房产测量规范有偏差、房产测绘行政管理缺位、房产测绘机构的法律、经济赔偿等责任不明确等等造成近年来房产测绘市场较为混乱。

因此,规范房产测绘市场,加强房产测绘的全面管理,是各地房产测绘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和首要任务,各地要从严格市场准入、统一测绘标准、规范测绘队伍、完善监督机制等工作着手,推动房产测绘工作走向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以下几点浅显的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1.严格测绘资质审查,把好市场准入关。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的规定,从事测绘活动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测绘资质证书。各级房产行政主管部门要依照《测绘资质分级标准》中关于人员规模、技术水平、仪器设备、生产能力等的规定,对申请房产测绘的单位资格进行严格的审查论证。房产测绘单位依法取得资质证书并在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从事房产测绘业务。同时加强房产测绘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推行人员执证上岗制度。

2.制订统一的房产测绘技术标准,做到有法可依。

2000年《房产测量规范》的出台对统一房产测绘的技术标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房屋结构样式不同,有的极具民族特色。因此,各地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房产测量规范》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为房产面积的测算提供更具操作性的技术规则,有效地降低面积测算中对建筑面积的认定特别是对公共建筑面积的分摊认定的自由裁量权,极大地减少房产面积的争议和纠纷,切实保护房屋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保证本地房产测绘的规范开展。

3.成立房产测绘管理机构,加强对房产测绘的监督管理。

各地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房产测绘行业行政管理,实施房产测绘单位和个人的资质、资格管理,在资格备案、房产测绘计划、成果检查验收、成果鉴定等方面行使管理职能,健全测绘执法监督体系,大力加强房产测绘管理、监督机制,搞好房产测绘市场的宏观调控,加大房产测绘成果管理的力度。

4.建立新建项目备案制度,对重大测绘项目进行统一招标。

城市新建项目应在立项后向房产测绘管理部门登记备案,由房产测绘管理部门组织编制房产测绘计划,对重大测绘项目进行统一招标,统一监督完成。

5.对测绘成果进行严格的审核、验收,确保质量。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房产测量规范》(GB/T 17986.2-2000) 规定的房产测绘成果最终验收制度,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即过程检查、最终检查和验收。由委托人(开发建设单位)对房产测绘产品组织实施最终验收,验收人员可由委托单位邀请的有关技术专家组成,也可委托由国家认定的房产测绘成果鉴定机构鉴定。验收的主要内容有:测绘成果的适用性、界址点的准确性、面积测算的依据及方法等。

6.推行房产测绘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一是房产测绘管理部门要通过各种媒体对商品房面积计算的相关知识及有关规定进行宣传普及,让广大房地产开发企业、购房人熟悉面积计算方法和面积纠纷处理方法。二是为了切实保护相关权利人的知情权,起用于房地产权属登记的测绘成果资料目录在政务信息网上予以公布,公布的内容包括房地产项目名称、坐落、房地产开发建设单位、测绘责任单位名称、测绘成果编号和通过审核的日期等。实行测绘成果资料目录通告制度使各相关权利人特别是购房业主,能够及时了解到新购房屋的楼盘竣工后是否及时委托房产测量、测量成果是否通过核准,以便到开发建设单位查阅测绘成果资料详细情况,催办产权证。三是建立房产测绘机构及相关人员的信用档案,将各类房产测绘机构及相关人员的基本情况、经营业绩、经营中违规、违法劣迹及受到的处罚等情况记入测绘机构及个人的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开、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绿化面积计算规范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建筑空间; 多元化; 园艺景观; 文明的和谐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开发的重点,正逐步由只重视数量向强调质量方向转变.与此相适应,小区设计也由只重视容积率,忽视环境设计的初级模式,向重视小区的内、外环境规划设计的高级模式升级.纵观国内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居住小区的环境建设己成为居住小区建设的重点,亦是开发商刻意追求的热卖点,甚至不惜重金聘请国外设计师进行环境设计,与国际先进水准接轨.同时,住房消费者在综合考察地理位置、配套设施、物业管理、智能设计、户型平面等因素的基础上,更注重居住小区的环境景观质量,面对这种形势,国内设计师只要在设计中把居住区环境景观放在重要位置,做到环境、开发商、住户三者并重,完全有实力在与国外设计师竞争中取胜.针对提高居住小区环境设计水平的迫切要求,初步细化了景观设计的范围,并对景观设计的多元统一,规模与亲和,观赏与实用,功能与效果,空间荆用与绿化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丰富设计思想.

1.景观设计的范围如何满足住房对居住环境方面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是景观设计的关键设计师应明确景观设计的两大内涵――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

就物质环境而言,物质环境包含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部分,由于受城市建设水平限制,居住区自然环境设计往往通过借景手段实现,而人工环境则完全由设计师根据开发商的定位标准,以提高居民居住质量为目的,在设计中体现舒适原则.以上的物质环境内涵在设计中比较容易把握,但人文环境设计却往往被忽视,可以说景观环境设计,既是视觉上的也是文化上的.首先景观环境应表现为视觉美,同时从居住小区的角度出发,景观环境也代表人的生活方式,而人是整个地球生物圈的有机组成部分,应遵从生态结构及相互关系,尊重生命生物和有机体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在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统一的前提下,表现出人类居住环境的文化内涵,体现人类创造的精神文明.

2.住宅小区生态环境景观系统

住宅小区的生态景观美表现在它能结合所处的地理环境,创造一个能与整个城市景观相协调,追求自然真趣,赋予居民一种清新宜人,地灵人杰的心理感受。营造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景观感受,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进行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时要立足于合理地建立四大系统,即绿化生态系统、景观形象系统和户外休闲系统,交通组织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优美型环境系统。

2.1绿化生态系统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速度的日益加剧与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居民对小区的环境质量日趋重视。在这种形势下,景观设计师更应充分认识到:21世纪的城市人居环境必须在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态中求得平衡,是“质”与“量”的结合。作为住宅小区,绿化景观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住宅区中,绿化犹如呼吸系统,能起到空气净化和屏蔽作用。已成为提高住宅小区环境质量,创造健康小区必不可少的有机要素。而目前很多的住宅小区却存在着设计师在进行栽植配置时,一提笔便是色带拼花,处处是剪切出的树篱、灌木球,要不就是空荡荡的草坪与大片的铺装连在一起,这样的设计不仅营造不出舒适的景观效果,反而看上去零零散散,不中不洋,单调乏味。住宅小区中的植物配蛊应该提倡尽量保持原有树种,合理地利用当地树种,而不要一味地追求使用其他地域的树种。长期以来。因为欧美的景观环境设计非常注重植物空间的营造,使得我们国内的景观设计师在外来设计的影响之下形成了只要使用了欧美设计师常用的热带或亚热带植物就是现代景观绿化系统设计的观念,却不知任何设计都要尊重当地的自然条件,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来,很多有良知的设计师提出反对“大树进城”的原因。

笔者认为,要想使一个住宅小区在植物配置上形成自身与众不同的特色,在绿化景观系统设计上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讲求植物的层次,从低向高依次为草皮、地被、灌木小乔木、大乔木,配合地形,围合出丰富的绿色空间;其次在植物的种类选择上,应该尽量采用当地的本土植物,避免使用过多的外来植物而形成植物“假活”现象;再者提倡参与性和生态性,多种植纵向生长的乔木,控制不可踩踏的草坪面积;最后提倡多种植香化植物,这类植物对人的身心健康能产生有益的影响,可以使小区中的老年人在享受绿色的同时治疗疾病,获得身心健康。

2.2景观形象系统

作为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之一,住宅小区的景观系统也同样需要具备可意象性。何谓景观形象系统,它涵盖以下3个方面:朴实的自然观,即以软质景观为主,硬质景观为辅,利用步道将景观进行合理而自然的串联,避免居住环境在景观设计上一味追求张扬、喧嚣的硬质景观和廉价做作的“艺术”气氛。隐形的广场处理更能将其他的环境因素(地形、水体、植物等)有机地组织在景观空间中,使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用之怡然。设计无痕。二是艺术导向性,通过对建筑风格和小区地形的把握,使设计后的景观效果风格和小区建筑融为一体,在材料、色彩和景观细部的处理上能达到综合的视觉效果。三是集中和分散的设计手法相结合的布局方式进行景观设计,使住宅小区整体形象鲜明但又不失个性。

2.3户外休闲系统

在组织环境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为追求明确的景观轴线.经常利用其贯穿小区始终,通过小区院落空间及消极空间的绿化渗透,组成完整的绿化景观环境体系.小区的绿地率是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总和占居住区总用地面积的比率,其中包括公共绿地、空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对小区空间环境景观效果提出要求,要求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不宜低于25%但规范中仅对最小规模、面积计算及分级规模规划的标准及面积计算作了规定,未对绿化空间环境景观的三维空间加时间维的四维效果作详细规定.这样做虽然达到了绿化效果,但突出的问题是,没有对树木的种植和草坪铺设的比例有所控制,而实际上同样面积树木与草坪的功能是不一样的.研究表明,在城市中,lOrn2树林与25Tn2草坪吸收0瑰并产生q的数量相当.由此可见,树木在保护环境,提供优美舒适的活动空间以及美化城市的作用强于草坪.并在丰富小区轮廓线,遮挡不美观地区等方面起到草坪不能替代的作用.

小区户外休闲系统的形式,不宜一味追求场地自身形式的完整性,而是要和整体的设计相辅相成,多用一些不规则的小巧灵活的构图方式。特别是广场的外延可采用虚空间的构筑。以避其生硬,与周围的建筑环境有机地结合。我们提出住宅小区户外空间采用“隐形”广场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一,居住区内的建筑能与环境融为一体。一般小区建筑的外形简单,若户外景观也片面地强调本身的平面构图,则极易与其周围的建筑边缘线产生冲突,使得景观不能与建筑相呼应,且更易与建筑之间产生一系列的难于处理的边角空间。其二“隐形”广场的处理更易于将其他的环境因素(地形、水体、植物等)有机地组织在广场空间,使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融为一体。

绿化面积计算规范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大型商业综合体 雨水利用 绿色建筑 给水排水

中图分类号:D922.38 文献标识码:A

1 工程概况

广州市琶洲村“城中村”全面改造项目是由某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兴建的。

本项目由三栋高层塔楼和三层地下室组成,功能为商业、办公、地下车库等。三栋办公塔楼,自编号塔楼A、塔楼B、塔楼C。三栋塔楼首层结合中心广场布置部分商业和两层通高的办公大堂,三层以上为办公楼,顶层还设计了空中园林空间。

本工程B塔屋面雨水和空调冷凝水由管道收集后接入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屋面雨水经处理后用作绿地浇灌、室外道路冲洗(屋面雨水经弃流、过滤、加药消毒处理后达到室外杂用水要求,并采用埋地式雨水储存装置),其他部分雨水经雨水管道收集后排水市政雨水管网。

2 非传统水源收集水量的计算

2.1 雨水收集回用水量计算

根据目前我国技术发展水平,非传统水源收集水量大部分来自雨水收集回用。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及《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J/T 15-83-2011中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要求,绿色建筑应满足体系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满足一定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本工程申报绿色建筑1星A,至少满足3项一般项。为此进行计算如下:

雨水收集回用工程设计重现期选取1a,广州1a重现期最大日降雨量为51.8mm。屋面雨水汇水面积计算为0.13ha。

1)日雨水径流量,查《雨量径流系数》表,屋面雨量径流系数Ψc取0.9,根据公式,屋面雨水24h径流总量为:

W2=10 Ψc F hd

=10×0.9×51.8×0.13=60.61 m3

式中,W2——收集回用设施承担的雨水利用量(未扣除弃流量),m3;

Ψc——收集回用设施汇水(硬化)面雨量径流系数;

F——收集回用设施汇水(硬化)面积,m2;

hd——2年重现期最大日降雨量,mm。

2)初期雨水经过洗刷地面及建筑物,受污染十分严重,应根据下垫面实测收集雨水的CODcr、SS、色度等污染物浓度考虑初期雨水弃流。无资料时,可考虑2mm初期径流雨水弃流,则弃流雨水量计算为:

W1=10×δ×F

=10×2×0.13=2.6 m3

式中,W1——设计初期径流弃流量,m3;

δ——初期径流厚度,mm。

3)那么最终雨水最大日可收集量为W2-W1=58.01m3。

2.2 空调冷凝水回用水量计算

地面雨水通常比屋面雨水及空调冷凝水受污染程度更高,在雨水处理方面会增加一定程度的处理成本,因此本工程不考虑收集地面雨水,然而选择采用收集空调冷凝水。该部分内容资料,需要由暖通专业提供,此处不作详细论述。

1)空调冷凝水日流量

W3=总湿负荷×10/ρ水

2079.37×T/1000=20.8 m3/d

2)空调冷凝水可收集量(修正系数0.65)

W4= W3×0.65=20.8×0.65=13.52m3

2.3 非传统水源收集水量计算

综上所述及计算,则可以确认本工程最高日非传统水源可收集量为雨水收集回用水量及空调冷凝水回用水量的总和:

W5=W2-W1+W4=60.61-2.6+13.52=71.53m3

3 年用非传统水量的评估

虽然计算出非传统水源最高日收集水量,但对于一个项目来说,年变化系数甚大,需要由计算出年的相关数据来评估此非传统水量是否收集合适。

1)根据公式,年收集回用设施汇水(硬化)面雨量径流系数取0.8,广州市年降雨量为1682mm,得雨水收集回用系统的年可用雨水量(系数取0.65,主要是扣除全年降雨中初期雨水的弃流量以及未能成径流的小雨)为:

Wa1=0.65×10 Ψc F hd

=0.65×10×0.8×0.13×1682=1137m3

2)空调一年使用时间185d/a,空调冷凝水回用系统的年可利用量为:

Wa2=13.52×185=2501.2m3

3)非传统水源回用系统的最大日可利用量为

W5=71.53m3

4)非传统水源回用系统用户的最高日需用水量

室外绿化用水量及道路地面冲洗水量在“建规”中并未提出明确的用水定额及使用次数等相关数据,不过可以在《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以下简称“节标”)中找到。但有些地方值得商榷,“节标”虽然规定了浇洒道路用水定额及绿化年均灌水定额,对于每年浇洒天数及每日使用次数都没有明确指出。更甚,与相关园林工作者讨论得知,次数据略为偏小,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综合多方意见及实际情况,参照“建规”关于地面冲洗水的用水定额作出适当的调整。绿化及道路地面冲洗用水定额均选用2L/ m2·次,计算出室外杂用水最高日用水量。

a)绿化日用水量,绿化面积9175 m2,最高日用水定额2L/ m2·次:

q1n1=9175×2=18350 L=18.35 m3

b)室外道路地面冲洗水,道路面积3631m2,最高日用水定额2L/ m2·次:

q2n2=3631×2=7262L=7.26m3

Qd=∑qini =(18.35+7.26)=25.61 m3

5)年实际非传统水源回用利用量Qa:

收集回用设施雨水储水池的储存容积V(m3)按下式配置:

V≥ W5

因此,取蓄水池容积V=80 m3。

V=80 m3 >W5=71.53m3

Qd=25.61m3>W5/3=71.53/3=23.84 m3

满足以上两式,故有年实际非传统水源回用利用量等于非传统水源的年可用水量Qa=Wa1+a2=1137+2501.2=3638.2 m3

6)主要项目年用水量标准和用水量计算表

以下用水标准均根据“建规”用水定额表选用,使用时间按照实际运营情况选用。

根据以上表格及计算公式,最后可以计算出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及室外杂用水采用再生水和雨水的比例。

a)非传统水源利用率

=年实际非传统水源利用量/年用水量=3638.2/223874.4=1.63%

b)室外杂用水采用再生水和雨水的比例

=年实际非传统水源利用量/室外杂用水量(绿化+道路)

=3638.2/(820.6+4128.8)=73.5%

4 结语

根据本项目的雨水回收规划和水量平衡情况,实际收集普通屋面的雨水,绿化屋面的雨水不收集。雨水收集设置80m3的蓄水池,可以基本保证项目室外杂用水用水需求。本工程屋面雨水较为清洁,经初期弃流后,可简化后期处理工艺,经沉淀、过滤、分离、消毒后可用与室外杂用水。经水量平衡计算,本项目雨水回用及空调冷凝水回用系统全年可收集非传统水3638.2m3,室外绿地浇灌和室外道路冲洗全年用水量为4949.4m3。

同时,通过计算会发现一些一般项是难以实现的,如“办公楼、商业类建筑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20%”。如果要满足此要求,建筑规模不能大,才会有年用水量不大;但同时,非传统水源可收集量需要足够大,也就是雨水可收集面积或非传统水源可收集范围需要有一定。至此,两者则存在一定矛盾。通过琶洲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的工程实例梳理了在申报绿色建筑中非传统水源的各项计算内容,以此可作为今后申报同类项目绿色建筑非传统水源计算数据的参考。

参考文献

1GB50015-2003(2009年版)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2GB50400-2006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3图集号10SS705雨水综合利用

4GB50336-2002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5DBJ/T 15-83-2011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6JGJ/T 229-2010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7GB50555-2010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