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职业理想的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高职生职业理想特点
一、对于高职生来说,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职业发展的航标就是职业理想,它有助于高职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
理想是人生历程的向导,是思想和行为的指南针,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追求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精神生活的升华,对人生价值的实现,追求自己的社会地位都是要通过职业活动才能获得的。俄国托尔斯泰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理想是照亮道路的明灯,没有理想那就没有了坚定的方向,也就没有了丰富的生活。人生发展的目标是需要通过职业理想来确立,并在最终通过职业理想来得以实现。确立职业理想也就是确立了人生发展的目的,为职业发展找到了航标。所以,高职生必须要确立职业理想,那么就有了明确的职业奋斗目标,也就不会在往后的职业生活中迷失了方向,从而避免盲目就业。
2.事业发展的动力是职业理想,它有助于高职生能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理想是人生力量的源泉,它激励着人们想着确定的目标不断奋斗前进,作为一种可以实现的奋斗目标:职业理想,是实现人们职业愿望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人们只要在心中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就一定会为之做好一切准备-努力奋斗,哪怕在工作时间中遇到很多困难和阻碍,也不会因此而丧失斗志,反而会勇往直前。职业理想激励着人们献身于自己的事业之中,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开拓创新,用行动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从而取得成功。只要确立了职业理想,就会拥有努力发展事业的精神和动力,这就使高职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二、目前高职生职业理想的特点
1.职业理想的选择自主性比较强,但是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由于现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使大学生拥有极大的自主性和自由度。他们往往是根据自身的特长和爱好来自主选择职业理想,现在大学生的择业主流就是自主择业,在选择职业理想的时候他们往往第一考虑的是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幻想着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充分融合自己的喜好,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当代大学生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自我构建职业理想,自我决定职业。
另外~方面,很多高职生对自身的各方面,包括:性格气质,择业能力等都不是很了解,从而是在择业的选择中常常会带有~定的盲目性去选择,无法确立目标,也比较容易放弃目标。
2.职业理想变动大,往往都热衷于追逐比较热门的职业
一个人的职业理想的形成往往要经历两种认识,一种是感性认识,一种是理性认识,由不稳定到稳定。高职生现在正处于职业理想发展的非常时期,在这个时期中他们的自主意思发展迅猛,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随着对于社会接触的增多和对社会职业的了解,他们开始探求自己的职业前景,并对一些职业进行了价值评价,但是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那么职业也不断的在分化。细化,职业发展处于复杂多变的状况。另外高职生对自身的认知不是很明确,心里素质也不是完全成熟,价值的判断标准也没有完全确立,在自主择业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犹豫不决或者表现为职业理想不稳定,经常变动,以至于迷茫和困惑。
3.职业理想比较强调经济收入
2008届毕业生的“大学生就业首选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依然将个人发展机会放在首位,同时薪酬福利、企业规模依然看中,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等一向是大学生求职的热点。一些高职生把赚钱的多少作为衡量这个职业价值的首要标准,他们认为只要是赚钱多的职业才有价值,才值得他们去发展。因此,追逐高薪,跳槽频繁,甚至去选择一些违背自己志趣的职业,不顾长远的发展。这样就使职业成为了获取经济利益的工具而危害自身,使自己变成一个唯利是图的经济人。
正确职业理想的树立受到职业取向的影响,参考了各类的职业取向后,把影响职业选择的价值取向分别定为:社会地位,薪资待遇,个人志向兴趣,专业对口,工作挑战性,自由度,社会贡献度,工作稳定,轻松等11项。
根据图1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前三项的人次最多,而专业对口和工作有挑战性,社会贡献度排列为9.10.11。
三、高职生确立正确职业理想的对策
1.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职业定向
高职生在确立个人的职业理想时,首先应该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因为社会的需求决定了社会职业在某段时间内的主流方向,个人的职业理想只有适应了社会的需求。才有可能在实践中得到实现。所以,高职生在选择职业方向时,应该主动积极地去把握社会人才的需求动向。要以社会需求为前提,做到个人的需求服从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中职学生教育;职业理想;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270-01
前言
中职毕业生想要满足企业需求,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有企业所需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学生职业理想的构建有助于帮助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确立职业理想,就确立了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学生一旦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就会将自身的职业理想系统化、科学化,并为实现职业理想而努力奋斗。
1 职业理想教育的内涵
职业理想是指个体基于自身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等因素评估的基础上,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希望达到一种预期的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工作行业、工作种类及事业成就大小等的向往和追求。职业理想教育是帮助人们选择并准备从事适合自己的职业的过程,是引导受教育者实现职业理想的有效途径。它指导受教育者运用科学有效的办法,认清自身特点,准确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2 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
职业道德教育不仅要教育学生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更是要使学生在学习的阶段中能够形成稳定的职业道德观和职业道德态度,以及培养学生在日后工作过程中分析道德实际情况的思维逻辑。因此,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根本性质是基于帮助学生理解和认知各种具体职业道德规范、规则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情感态度,使学生能够逐步理解、内化、接受和引导自己使用职业规范处理工作,从而形成稳定的职业情操、职业态度,以便更好地处理职业问题。职业道德教育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使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奠定了基础,是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前的必要铺垫和准备,与学生今后的就业创业,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发展前景及事业发展目标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培养学生时应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重点,积极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道德。
3 加强职业理想教育的途径
3.1 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课程
学生职业理想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较高的实践能力。因此.中职学校应设置更多的实践课程,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此外,实践课程的培养目标应贴近现实,紧密结合社会实际。课程形式可以采用素质拓展等形式,帮助W生提高就业能力。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大型招聘会,了解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将对应专业的单位要求作为参照标准,认识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弥补改进。
3.2 营造文化氛围,加强文化引领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职业理想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规范并及时更新校园的标语、宣传栏,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价值观,让校园精神文化在校园物质文化的基础上起到引导作用。学生社团活动、技能竞赛是校园文化的代表。要鼓励学生参加社团实践活动和技能竞赛,为学生提供更多参加讲座的机会,并组织各种技能竞赛,鼓励学生参加技能竞赛,促进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认识自我、发掘自身的潜力。
3.3 增强历史使命感,提升职业道德品质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职业理想的方向,将学生的职业理想目标与社会共同理想相结合。帮助学生明确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教育学生自主、自立、自强,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将社会需要内化为个人发展的需要。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崇高的职业信仰和诚实守信的职业品质。鼓励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到厂矿实习等活动。鼓励学生敢于走出校园,在磨炼中培养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4 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4.1 以爱岗敬业为基础的职业情感教育
爱岗敬业是一种忠于职守的事业精神,这也是职业道德情感的基础和核心。爱岗是敬业的基础,敬业是爱岗的具体表现,两者互为前提,相互支持,相辅相成。爱岗,就是安心,热爱本职工业,恪尽职守地做好本职工作;敬业,是爱岗的升华,是对本职工作的一丝不苟。学生就业不仅是为了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还肩负着社会责任。爱岗敬业既是学生在工作中的义务,也是社会发展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的教育,首先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能够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行职业活动,在职业活动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为社会做出贡献。不仅如此,还应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职业观和成才观。
4.2 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主席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字中,诚信二字也体现在其中,这正表明诚信与敬业一样,都是当今社会所必须的一种道德规范。这充分说明了诚实守信在我国千百年来的重要性,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同时,在职业道德中,诚实守信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种道德品质。对学生进行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能够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学生诚信职业道德对社会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诚信系统的建立。
4.3 甘于奉献为宗旨的职业纪律教育
对于即将步入社会走向工作的当代学生而言,对甘于奉献的精神所能领悟的并不多,因此在学习期间,对学生进行甘于奉献的教育尤为重要,这是学生走入工作岗位遵守职业道德高层次的具体体现,是赋予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前提。对学生进行甘于奉献的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使学生今后能够关注社会利益,注重社会价值,真正做到为他人、为集体、为国家做出奉献,而不是只顾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学生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学校整体就业率的提升、社会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等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长期而又重要的工作,要帮助学生树立规划意识,创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进行指导,创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多方面共同努力,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一、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职业道德修养对于个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只有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在职业道德行为养成过程中,培养正确的职业观、服务思想、质量意识、职业责任感、遵纪守法等职业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可以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2.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促进事业的发展。职业道德修养具有凝聚人心、提高素质、促进事业发展的巨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事业活动带来的效应是双重的,一方面激发了人们在职业活动中的智慧和才能,另一方面带来了负面影响,致使一些人鼠目寸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从业人员的道德修养,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十分重要。3.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个人职业道德理想的实现。自我塑造,是实现职业理想的一个重要部分,职业理想的实现程度,固然要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限制,但一般来说,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更大。个人的条件、能力、意志、志向及主观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职业理想的实现水平。同时,职业理想的实现,也要凭借职业生活这一舞台,职业活动是人们奉献社会和个人谋生的根本途径,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加强职业道德的途径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职业道德修养的前提。人生观是对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理智健全的人对人生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人生观有正确的、进步的,也有错误的、落后的。一个人只有树立正确的、进步的人生观,才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会在职业活动中自觉地内化职业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2.职业道德修养要从培养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着手。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改造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要从良好的行为习惯做起。如果一个人连一件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小事都做不到,那么就不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就无从谈起。3.学习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不断激励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各行各业都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我们要学习他们对社会无私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4.不断同旧思想、旧意识及社会上的不良作风作斗争。在我们周围,经常有落后的观念和意识,以及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影响我们,我们既要认识到这些错误观念、意识和不良现象对社会的影响,又要积极同它们作斗争。
作者:雷俊杰单位: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职业素质 职业能力 技师学院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和企事业单位对用人要求日益提高,更看重的是人的品质与素养。为此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和育人目标也必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应把传统的德育教育向市场驱动作出调整和转变。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所谓职业就是个人在社会中从事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素养就是个人平日正确地待人处事的态度。由此看来,职业素养就是个人在劳动实践过程中,通过学习、培训、锻炼、自我修养等方式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反映个人在身体、思想、心态、文化、技能、潜能、诚信、荣辱和责任等方面情况的内在品质。
职业素养是技师学院学生从准职业人发展成为职业人所必需的条件,是任何一个职业人所具备和拥有的职业素质素养。职业素养从本质上看包括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两个方面。因此,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从职业素质的教育入手,以职业技能的训练为依托,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应对当前社会对职业人才的要求。技师学院职业素养的培养在高度上应该与现代社会体制和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尽量一致,要在对技师学院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中来实现。
二、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具体措施
对于技师学院学生来说,职业素养培养包括职业素质的思想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和养成。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在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中,不断督促学生成长为综合素质更强的求职者。也就是说要在不间断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实习实训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在保证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的条件下,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奠定扎实的基础。职业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育人工程,具有全员性、全面性的特点,应贯穿学校工作的各环节和各个阶段,做到理论课堂和实训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
指导技师学院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的确,理想催人奋进,指引着我们为之努力、拼搏,我们的人生,因为有理想而变得绚丽多彩,我们的生命之花也因理想的存在而绽放。理想是十分美好的,它充满着每个人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是每个人对自己人生的规划。众所周知,职业理想具备理想的基本属性。我们通过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认识自己,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主动发掘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通过正向引导,使学生能够逐步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通过实习实训的时机,搞好校企合作,使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职业定位。
学校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职业情景,使学生切实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习惯这个字眼大家并不陌生,习惯的好坏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技师学院教师可以从日常的学习、生活行为中不断修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从好习惯的养成入手,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在实习实训课程中,做到实习场地达到企业真实标准,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能够做到张贴上墙。技师学院学生进入实习场地,必须按照安全生产要求穿工作服、带工作帽、工具箱等。通过严格要求和有效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让规范化管理深入学生内心进而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三、小结
职业生涯就是指一个人从职业学习开始,到职业劳动结束的这一人生旅程。职业理想是指个人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和发展目标所作出的想象和设计,是个人在职业实践和发展追求中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职业理想的实现需要个人做出实际行动,而行动需要详细的规划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因为,行动万万不能盲目,没有计划的盲目的行动会使实现理想的过程充满困难和曲折,有时甚至与理想背道而驰。因此,做好职业生涯设计是实现职业理想的第一任务。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在研究、分析、评定个体的外在环境条件和内在心理特征的基础上,为其制定相应的发展步骤和具体活动规划,并明确设定长期的职业发展目标。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协助大学生顺利就业,而且还要帮助学生们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结合社会环境、政策规定等外部因素确定职业理想,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充分实现个人价值。
拟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对其参与今后的就业活动十分重要。首先,大学生职业发展中的首要任务是职业目标的确定,就业指导教师既要教学生分析如何做的问题,还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建议,对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目标,充分认识自我起到作用。其次,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是确定职业目标以后,实现目标的途径、采取的方式方法、制定的步骤等等,这一部分内容不仅是学生实现职业目标的方案,也是学生如何度过大学生活的行动指南。因此,帮助学生拟定行动计划,做好实施方案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与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第三,通过分析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职业方向与实施方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有效地自我管理。
2.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技巧,了解就业信息
学生参与就业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是充分了解就业信息、掌握一定的求职技巧,是衡量学生求职效果与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就业信息方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信息需要就业指导教学帮助学生加以了解:一是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包括全国毕业生人数及各个地区的就业需求情况、学生所学专业在社会行业内的需求情况、不同行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等等。二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向学生传达国家有关高校毕业生的各项政策,有利于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顺利成功完成创业活动。三是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管理规定。相关政府部门、教育管理部门、高校等为规范就业市场和规范毕业生就业行为,都会出台一些相应的管理规定。学生了解这些管理规定,有利于他们有序地展开求职行动,有效地办理各种就业手续。在求职途径方面,高校毕业生大都没有经验,在求职面试过程中往往会感到不知所措,无从应对,通过就业指导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掌握多种求职途径,准备求职应对措施。毕业生的求职途径通过教学指导而增加,实际上就是增加了学生们求职成功的机会。在求职技巧方面,通过向学生传授求职技巧,学生可以学习求职信的写作、简历的设计与制作、面试的技巧、自荐的方法、求职过程中的礼仪等相关知识与技巧,这些内容是其他课程教学中所没有的,对学生求职面试十分重要。传授这些技巧对学生来说,可以让其在求职“实战”中“如鱼得水”,让他们在求职过程从容应对,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3.帮助学生克服就业心理障碍,走出就业心理误区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道德 大学教育
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理想教育、道德观教育,以及大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培养教育,共同构成了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大学教育与职业道德的关系
大学教育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大学对学生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职业教育,在专业方面学有所长,在就业中有相对优势。这种职业教育不仅注重对大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育和培养,而且重视对大学生将来所要从事行业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明确自己将来所要担任的社会角色,深刻感受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能够促使他们更好地投入专业知识的学习中,以自己所学实现自我价值,报效祖国和人民,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大学德育一定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和制约大学德育的内容、性质和发展水平。大学德育应主动适应和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每个从业人员都本着对社会、对人民高度负责和对本职工作的忠诚奉献精神,我们的社会才会秩序井然,各行各业才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后备建设者和生力军,是国家的栋梁、社会的精英。只有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才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才能引导他们将自己的学识和才智服务于社会、奉献于人民。
二、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职业道德修养对于个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
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只有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在职业道德行为养成过程中,培养正确的职业观、服务思想、质量意识、职业责任感、遵纪守法等职业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可以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2.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促进事业的发展。
职业道德修养具有凝聚人心、提高素质、促进事业发展的巨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事业活动带来的效应是双重的,一方面激发了人们在职业活动中的智慧和才能,另一方面带来了负面影响,致使一些人鼠目寸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从业人员的道德修养,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十分重要。
3.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个人职业道德理想的实现。
自我塑造,是实现职业理想的一个重要部分,职业理想的实现程度,固然要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限制,但一般来说,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更大。个人的条件、能力、意志、志向及主观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职业理想的实现水平。同时,职业理想的实现,也要凭借职业生活这一舞台,职业活动是人们奉献社会和个人谋生的根本途径,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加强职业道德的途径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职业道德修养的前提。
人生观是对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理智健全的人对人生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人生观有正确的、进步的,也有错误的、落后的。一个人只有树立正确的、进步的人生观,才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会在职业活动中自觉地内化职业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2.职业道德修养要从培养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着手。
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改造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要从良好的行为习惯做起。如果一个人连一件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小事都做不到,那么就不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就无从谈起。
3.学习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不断激励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各行各业都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我们要学习他们对社会无私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藏区 “9+3”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中心任务之一,是一种将职业生涯概念纳入教与学活动的教育策略,通过职业生涯认知、职业生涯探索、职业生涯定向、职业生涯准备等步骤的逐一实施,使学生获得职业生涯能力,建立个人的职业生涯形态。初到内地中职学校就读的藏区“9+3”学生普遍人生目标缺失,学习动力不足,文化基础差,组织纪律涣散,学习习惯不良,生活习俗与内地学生有所不同。加强藏区“9+3”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指导他们进行切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全面客观分析职业需求、科学树立职业目标、正确选择职业岗位,从容就业,安心创业。
一、加强职业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职业理想教育实质上就是人生观教育、人生道路教育,是“塑造人”的最重要的课题。职业理想同现实生活、自我发展紧密联系,是个人对未来从事职业的向往和追求,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在指导藏区“9+3”学生设计职业理想的同时,要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教育,使学生自觉地把个人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把个人的职业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联系起来,把个人的自信、自强、积极向上的精神与国家兴亡联系起来,在追求个人美好未来的同时,追求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增强对藏区发展、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责任感。
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践教育
分专业、分学段开设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 有助于循序渐进地完成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针对新生,我们开设了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内容的职业指导课,让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指导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认知、确立职业生涯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寻求最佳发展途径、制订发展措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能够结合自身条件和社会需要设计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
针对修业年级学生,我们把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始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职业观念、职业理想教育,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知识与策略,培养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在实训实作教学和实习中,强化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教育,让学生在职场中亲身体验并反思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到及时调整。针对即将离校实习的学生,我们开设了以成功求职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和训练求职技巧,了解创业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藏区“9+3”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习惯不良、自控能力差、学习焦虑、自卑等现状,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内地职业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动机。
四、加强职业素质教育
职业素质是决定学生能否就业的保证和前提,是获得成功职业生涯的重要条件。如果没有实施长期的、有效的职业素质教育,学生不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毕业走向社会后难以找到工作,即使找到了工作也会因工作能力平庸而被淘汰。在实践中,我们通过帮助藏区学生深入了解自身条件和发展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涯道路,确定生涯目标和规划人生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生涯发展所需的各种素质和条件,并及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和弥补。
五、加强社会实践教育
藏区学生能否很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不但直接关系求职就业的成功率,而且决定着职业生涯能否顺利发展。藏区青少年的生活条件艰苦、生存环境恶劣,容易形成思想偏执、急躁冒进的心态。只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亲身去实践去体验,才能对社会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制定出符合现实的职业生涯规划。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行业实践、行业调查等活动,对职业世界和自我有了清晰的认识,形成了科学的职业观、职业理想、职业目标等,能自觉依据就业市场的供需实际,适时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找准职业定位。
通过对藏区“9+3”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学习观、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和成才观,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了其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同时,促使其做好了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参考文献
[1]蒋乃平 职业生涯规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曾宁波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参考用书.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2008。
教育改革为什么会发生?因为现实的教育不能或者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理想的教育存在差距。教育改革就是由现实的教育走向理想的教育的过程。人们对理想的教育或者说是教育发展的理想状态的期望,就是教育理想。这是教育理想的一种含义,也是本文所指的教育理想的含义。教育理想还有另一种含义,即人们希望通过教育要达到的理想目标,比如理想的人、理想的生活和工作。两种不同的教育理想含义,意味着教育理想的主体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另一类是其他人或单位,比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学生家长等。教育理想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是人们对现实教育反思的结果。人们有不同的需要,因而也有不同的教育理想。
在这个教育改革的时代,教育理想还有用吗?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人们的“自利”动机充分地激发了起来,教育领域也受市场化的影响,一些人逐渐放弃了教育理想,终日沉沦于现实的功利之中。尽管如此,仍有很多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怀着教育理想,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事业中。教育理想成为他们从事教育工作,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原动力。教育理想使他们意志坚定,使他们即使面临再多的困难、挫折也依然坚持。他们不会在乎教育改革的一时得失,不会“走马灯”似的今天规划这个改革,明天又去实施那个改革,因为他们知道教育是什么。有教育理想或者能够坚守教育理想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能够超越一时之利,将教育看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成全人、帮助人发展的过程;他们会把教育作为一种事业、志业而不只是职业,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和教育改革中去,能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只要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教育改革,即使困难再多、阻力再大,他们也会去大胆尝试。因此我们可以说,正是教育理想,让他们不满足于现状,寻求教育变革;正是坚守教育理想,让他们稳步前行,日益接近教育的本质,把握教育的真谛。当代中国的教育之所以还有希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还有这样一批持有并坚守自己教育理想的人,为了教育的改善而殚精竭虑,正是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想,推动着中国教育稳步前行。
教育理想是什么,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教育应该教给学生什么知识,教育过程应该是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学生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什么……当你在反复追问和思考这些问题,并不断给出自己的回答时,就说明你对现实的教育存在不满,持一种批判的态度,也就意味着你的心中有一种教育理想,在指引着你从事教育活动。这种教育理想,是你自己根据现实教育的问题主观建构出来的,是你对教育诸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的一种要求和设计。只有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教育理想,是基于教育自身的诸构成要素而提出或设计出的一种理想的教育境界或形态。因为他们身处于教育之中,对教育的体验最深刻,不只是从“理想实现”的结果层面来思考教育理想,而是更注重“理想实现”的过程——什么样的教育过程,教育内部怎样合理、有效而又合乎道德地进行组织,才能帮助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一般的人或群体,他们身处于教育之外,他们的教育理想往往偏重于教育是否能够实现他们的理想目标,“教育”在他们那里只是实现他们理想目标的工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只有身处于教育之中,每天与教育打交道,甚至痴迷于教育、为教育癫狂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才有资格称得上是有教育理想的人。他们在思考着“善”的教育、“好”的教育,而不只是“利”的教育、“用”的教育。这种教育理想的形成不是那么容易的,在日益浮躁的功利主义社会背景下要坚守这样的教育理想更加不易。具有并坚守自己教育理想的人,在改革中必然会遇到更多的困难或阻力,他们也必定要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他们的努力可能在短期内见不到效果,也可能失败,因而会受到诸多责难、批评,承受很大的压力。有鉴于此,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对他们应该更加宽容、包容。
中国教育改革呼唤教育理想,呼唤有教育理想的人,尤其是具有并坚守自己教育理想的一线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作为当事人,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而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呢?
首先,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善于反思。对理想教育的期待不是凭空产生的,有教育理想并不是完全脱离现实去构造理想教育,而是基于对现实教育的深刻分析、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所以,教师和教育管理者需要进行终身学习,将自己视为一个不断成长的人和持续的学习者。只有学习教育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才能形成对教育的基本问题、基本理论、基本原则等的认识和把握,才能对现实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敏锐观察、辩证分析、深刻思考,进而作出正确的判断,才能知道教育改革向何处去,什么才是自己应该坚持的教育理想。教师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同时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批判,可以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教育情感,确信对教育事业和教育职业的认识,从而形成自己的教育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