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研成果评价

科研成果评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科研成果评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科研成果评价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人文学科 成果评价制度 存在问题 完善制度

科学、系统、客观、公正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成果评价制度是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保障,是推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前进的根本动力。制定社科类科研成果评价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客观、公正地评价人文社科科研成果的真正价值,鼓励、引导推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文化繁荣。

目前,高校社科类成果评价标准均由各高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自主制定,且围绕着“提高科研水平,促进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基本指导思想开展工作。为了通过完善科研成果评价制度,提高社科类科研成果质量,教育部曾于2006年文件《教育部关于大力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教社科[2006]5号),明确了指导思想。各高校在诸如“科研成果评价制度”、“科研奖励办法”等管理文件中也都对高水平科研成果给予政策倾斜和加大扶持力度。这些对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国家科研经费投入增加、各高校对科学研究工作重视程度提高,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数量不断增加,出现了一些创新性差、水平低的科研成果。这类成果对推动学术发展无任何意义,只会鼓励善于钻营的人在科学研究中投机取巧,而对真正潜心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是一种变相压制,是科研发展的阻力。如何通过制定科学、公正客观、系统的科研成果评价制度,引导并激励科研人员产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成果,避免科研成果“泡沫”的产生,是科研管理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科研成果评价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分析和研究部分高校人社科类科研成果评价制度,总结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对如何完善科研成果评价制度,提高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质量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建议、意见,以期对有关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

一、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评价制度分析

目前,在科研成果评价制度方面,许多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采用定量分析的评价方法制定政策。具体程序包括:确定评价指标,对不同级别的论文、著作、项目标定不同的权重分值,建立评价体系;将科研成果按规定折合分值,多项成果分值累加,得出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量并以此为依据给予奖励。

在论文成果评价方面,通常分为普通期刊论、论文集论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ISSHP(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会议索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论文、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论文、《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总览》期刊论文、本校认定的权威学术期刊、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检索论文等几个等级。著作一般分为学术著作、学术译著(中译外)、学术译著(外译中)、词典工具书等级别。权威学术期刊由本校专家依据本校具体情况研究确定,一般从大家公认的学术价值较高、影响力较大的期刊中产生。著作成果的分值标准依据著作级别、获奖级别来确定。

在科研项目方面,纵向项目依照项目来源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校级等几个级别,级别不同,每万元科研项目经费折合的科研工作量的标准不同。国家级项目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一般项目,省部级项目包括中央、国务院各部门批准立项项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的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横向项目单独分类,依据项目经费的数额折合工作量。

相关政策的优点在于政策的实施可以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评价方法简单明确、易于操作、相对客观。从相关政策条例实施的情况来看,效果明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提高了学校的科研水平。从激励的角度分析,对达到预期目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人文社科成果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论文成果质量鉴定不严格

在定量评价的成果评价制度中,依据的刊物级别,分为普通期刊论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CSSCI或CSCD期刊论文、几大国际检索论文(SCI、SSCI、EI)等几个等级,这种分级评价方法有其合理性,如分级清楚、标准统一、论文容易归类、管理,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科研成果水平等级,但并非所有核心期刊论文都能体现其内在水平。原因有二:

其一,核心期刊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引文法是根据期刊所载论文被引次数的多少评价论文质量,引文法测定的核心期刊虽然能够反映该学科的内容和水平,但文献被引频次要有一个时间跨度才能反映出来,即当前核心期刊的学术价值并不一定完全准确代表当前所价值。此外,论文是否被引用不仅与论文质量有关,也与该论文选题是否为当前研究热点、学科发展趋势及该领域研究人员数量息息相关。一般情况下,应用性的学术期刊被引用的频率低于理论性期刊。

其二,受利益驱使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部分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质量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有些期刊主办单位为了经济利益收取高额的版面费或碍于人情关系,从而降低了所刊发论文的质量标准。这些论文看似发表在级别较高的刊物上,实则是花钱买来的,或是依靠人情关系刊发的,论文质量并不高。因此学术期刊级别不能完全体现论文质量。

(二)图书类成果质量鉴定不科学

图书著作形式可分为专著、编著、编等几类,其中专著的独创性最高,产生的是原创作品,其学术价值最高;编的独创性最低,产生的是演绎作品。科研人员都希望自己出版的图书认定为著作,如今图书出版社大多为企业化管理,重视经济效益,对所出版书籍,只要没有违法行为,没有版权纠纷,能够提供足够的出版资金,可在图书著作形式认定方面、学术价值等方面放松要求,因此部分图书成果分类界定标准不统一。对高校科研管理者而言,只要是公开出版物,若非相关专业的权威人士,对出版物的学术水平高低难以界定。

(三)研究报告类研究成果要求不规范

一些立项项目以研究报告作为结题成果形式,而用来结题的研究报告的应用价值只是一些单位出具的证明作为报告实际价值依据。由项目负责人本人找单位出具相应证明比较容易,并不具有说服力,一个项目批复的资金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最终的结项成果如不严格鉴定实则是对资金的巨大浪费。

(四)科研项目级别界定不规范

一些纵向项目级别界定明确,也得到多数高校的认可,但一些随机立项项目,学(协)会类项目、各类项目子课题、自筹经费项目、各类横向项目,项目来源规范性不强,真实学术水平有待严格甄别。通常立项项目级别依据项目来源单位级别来确定,如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即为省部级项目,这类项目属于常规项目,每年固定时间统一申报,有一定规律性。一些随机申报项目,项目来源单位级别界定不明确,申报时间无规律,因此项目级别界定缺乏规范性。如一些学(协)会类项目,各高校对学(协)会项目来源级别认定不统一。在子课题级别的认定方面,各高校也标准不一,认定标准严格的高校要求在获批的总课题立项书中明示该子课题的名称及子课题的负责人,才能认定该子课题成立,相应级别按低于总课题一个级别确定。认定标准宽松一些的高校则只需总课题负责人出具该子课题立项证明即对该子课题予以认可。

三、完善人文社科成果评价制度的方法与途径

(一)制定科学、客观、公正的科研成果评价标准

科学、客观、公正的科研成果评价标准是产生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基础,没有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指出:“一个人的公平感来自于对自己劳动贡献与报酬比与别人的劳动贡献与报酬比的比较和评价”。如果人们对评价过程或评价结果感到不公平就会采取降低效率、降低积极性及降低努力程度的方式回应,这会对整个高校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政策制定者在制定科研成果评价政策时要以推动学校科研水平为出发点,真正立足于提升学校学术水平,制定科学、公正、客观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高校各级领导往往既是科研带头人又是行政管理者,既是科研管理制度制定者又是受益者,在科研成果评价制度制定过程中难免会向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倾斜,特别是在我国官本位意识严重的环境中,权威期刊的认定经常由领导的意见决定。即使采用由学校各学院、系、部教师推荐的方式,推荐主体也经常从自身利益出发选出自己容易发表又相对学术性不是明显较弱的核心刊物。这种方式确定的科研成果评价标准难言权威性、公正性,往往成为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不利于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生。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学校领导应该认识到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对学校发展,对科研人员科研的重要意义,要真正站在有利于促进学校学术、科研发展的角度,公开、公正、公平地研究确定科研成果评价标准。

(二)注重评价体系的长效性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要出高水平的科技论文和科研成果,需要教师沉下心来,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和积累,去除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因此,在制定科研成果评价政策时要改变重短期目标轻长期目标,重数量轻质量,重立项轻管理,重结果轻积累、重科研经费轻项目级别的科研管理观念和舆论导向,鼓励“慢工出细活”,减少急功近利、“短平快”。并通过调整或改革科研考核、科研奖励、职称评定等一系列政策,鼓励教师出高水平科研成果,营造学术气氛。

(三)注重科研成果评价方法多样性与合理性

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价值的体现受多种因素影响,在评价过程中单纯地依靠定量评价或定性评价都不能完全客观、准确地对成果本身作出评定,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准确地反映科研成果的真正价值。定量评价是将科研成果依据刊物级别、被引用次数等标准折合成分值,再根据分值确定科研成果的价值。定性评价最常用的是同行评议法,其中包括实行公开评议与匿名评议。在科研成果评价中,如果单纯采用同行评议的定性评议方法,受成果价值的潜在性、模糊性,评议专家知识结构、学术视野、学术偏好、人情关系等因素的干扰,容易导致评价标准的自由度过大,给主评人人为地拔高或贬低某一成果带来方便,而导致评价失去科学性。同时,科研成果评价是一种主观评价,如果只通过成果发表的刊物级别、是否是专著,还是编著等简单划分来确定成果的价值,也不够科学。因此采用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解价值的指标并量化,设定可比的分项指标量、详细的定量标准,消除或削弱评价中的主观因素的干扰,使同行评议能在更规范、更清晰的条件下运作,可以尽量减少评估误差,促使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更科学、客观、准确。

2.同类相比原则。

科研成果价值的多样性决定了对特殊的知识内容、价值、功能,用同一标准判断很难确认其特殊价值,因此,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必须分类进行。可按学科内容、形式、研究方向分类,对同类科研成果采用相同的标准进行评价,这样才会相对公平,分类越细,可比性就越强,标准越易确定,评价结果越准确、公正。

3.排除偏见,容许异议。

在评价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因主评人的学术道德、学派、与被评人之间的恩怨而导致的偏见,可能造成对成果价值的放大、缩小、虚夸、否定,也是科研管理机构在组织评审专家时必须关注的问题。由于评价的复杂性、主观性、主评人所处环境及心理因素的干扰,为避免偏差,应允许在一定时间内对评价结果提出异议,当出现异议时要重视异议,这样有利于增强评价的准确性、科学性,克服评价的主观偏向性。

(四)抓好项目申报评审工作

项目研究是产生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条件,没有项目经费的支持与资助,大量的实地调研与资料查询研究很难开展,高水平的成果亦很难产生。因此,在立项支持方面要尽量评出优秀的项目申请书,选出优秀的项目研究人员,将有限的资源配置给最优秀的项目,这样才能为以后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打下良好基础。一些限额申报的项目,经常要经过层层评审,在层层评审过程中排序结果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严重,尤其是在标准模糊的情况下,某人与学校学术委员会的成员或领导关系好,或者评审人员本身就是项目申请人,评审排序自然靠前,这样的排序不是依靠项目的研究意义取得的,自然不能选出优秀的项目立项。因此,在项目书评审中应采用匿名评审的形式,尽量减少非学术因素对项目评审的干扰,真正让高水平项目脱颖而出。很多高校在成果认定中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匿名评审产生的项目给予较高的评价,就是因为评审相对公平,评出的项目不是靠人为因素产生的,而是靠项目申报书自身的质量取得的。

参考文献:

[1]任全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主体研究[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9(2).

科研成果评价范文第2篇

教育科研是潜在的教育生产力,它只有通过推广和应用并在实践中加以 “消化”,才能转化为现实的教育生产力,其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也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长期以来,我国不少地方的教育科研存在重科研而轻推广、重成果而轻应用的状况,不少教育科研课题一结题就束之高阁,成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总结、推广和应用,教育科研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状况导致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严重阻碍了教育科研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发挥,同时也制约了教育科研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正确认识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思考和分析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和应用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是当前每一个教育科研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对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与应用的认识

(一)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内涵

“推广”是指“扩大事物使用的范围或起作用的范围”;“应用”则是指“使用”。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是指包括传播、学习在内的一切扩大教育科研成果使用范围或起作用范围的活动。它包括教育科研成果的传播交流、自发运用以及有组织的推广和应用3种类型。狭义的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则是指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教育科研成果的思想、内容和方法等在一定范围内应用,使之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并经理解、内化、改造而转化为教育效益的过程。推广应用的成果既包括“课题型”成果,也包括“教改型”成果。本文中的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取狭义之意。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机构以及基层校长和教师相结合的队伍是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主体。

(二)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主要内容

与 “物性”范畴的自然科学研究不同,教育科学研究主要是一种“人学”范畴的研究。就内容而言,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主要包括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两个方面:

其一,先进的教育思想。只有当科研成果中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得到传播并被社会认可时,它才有推广应用的市场。为解决教育改革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学习、掌握和遵循教育科研成果所揭示和总结的科学规律和原则。同时,科研成果中所蕴含的科学思维方式也可启发广大教育工作者持续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用新的视角去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其二,先进的教育行为,即先进的教育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为解决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使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我们有必要将科研成果中所包含的新颖而实用的策略、方法和手段及时加以推广和应用。

二当前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中存在的误区

较之发达国家,我国的教育科学研究由于忽视成果的推广应用而效益偏低。即便推广应用,也大都是急功近利,步入推广应用的误区。分析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中存在的种种误区及其产生的原因,有利于对症下药,有效地改变教育科研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状况。

当前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经世致用”的优秀成果供不应求。出于职称评定和业绩奖励需要,许多教师做课题时热衷于文献研究,习惯于闭门造车,关起门来写论文、出专著,对教育实践中的现实矛盾和需要熟视无睹,对教育实践与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尤其是难点问题,既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也无法提出有力的对策。这种与教育实践严重脱节的教育科研成果,既难以向教育实践转化,也不能在教育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此,周济部长的批评可谓入木三分:“有些研究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漂浮在半空中,真是像形容的那样头重脚轻根底浅!”“很多论文抄来抄去,是简单重复的跟风研究,没水平,也完全没有现实意义。”2)点上热闹,面上冷淡。一方面,我们有众多的“课题型”“教改型”科研成果,一些学校也纷纷成为课题或教改的实验基地;另一方面,出于“同行是冤家”的狭隘竞争心理,地区间、学校间、专业与学科间要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愿意共享成果的“技术封锁”现象,要么习惯于凭经验和感觉办事,不愿也不想推广应用已有的教育科研成果,点与面、提高与普及没有很好地结合,致使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出现点上热闹而面上冷淡的现象。3)被动应付,半途而废。受“科教兴国”“科研兴校”的鼓舞和启示,一些教育行政部门以下发红头文件的形式要求推广应用某个成果,但有时也会因未考虑教育对象、教育环境和成果应用者的自身条件等因素而出现“一刀切”的现象。在这种行政命令的外部强制推行下,广大教师在推广应用某个成果时,大多只对结果感兴趣,而对课题研究的艰辛过程望而却步,遇到难题就打退堂鼓,半途而废。4)问题不清,目标模糊。任何优秀的教育科研成果都是为了解决某个现实的教育教学问题而产生的。但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成果应用者们往往不能亲身感受这些问题,也很少对课题的研究目标加以分析和揣摩,其推广应用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要么不知道究竟在推广什么或为什么要推广,要么无法理解成果所蕴含的教育思想精髓,得其形而忘其神,盲目模仿,不得要领,步人“问题不清、目标模糊”的误区。

导致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步入误区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来自事物的外部,有的来自事物的内部,但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第一,成果的类型和质量是影响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内因。一方面,由于教育科研管理与成果评价的机制尚未理顺,教育科研成果的价值一直都是根据获得课题经费的多少、参与人社会地位的高低、所获奖励的级别和数量来确定。许多教育科研不是面向教学实践需要,而是单纯为了追求所谓的 “学术价值”而进行的与实践相脱节的研究。“纸上谈兵终觉浅,闭门造车多无用。”这种研究所产生的成果并不是从教育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既没有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也没有取得经过科学验证并具有较为稳定的成效,成果本身很难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另一方面,在当前的教育科研中,“应用型”“开发型”的教育科研成果实际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般而言,教育科研成果可分为“基础型”“应用型”和“开发型”3种。“基础型”研究主要以取得较高的学术价值为目标,相对而言易于评价(现有的国家评奖制度即较适用)。相比之下,“应用型”“开发型”研究由于在推广应用过程中涉及更多的环节、更多的方面且具有更大的风险(除管理风险外,还有教育环境风险、经济风险、社会评价风险等)而难以准确地进行评价。因此,当前这种过多偏重于“基础型”成果的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应用型”“开发型”教育科研成果的忽视,同时也诱导教育科研工作者将过多的精力用于对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的追求而忽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第二,外在激励机制的缺乏和评价体系的不足是影响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外部原因。在基础教育领域,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主要依据升学率。迫于巨大的社会压力和苛刻的社会评价,高分和高升学率仍然是广大教师现实的 “硬”追求。相比较而言,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则只是费时费力的“软”任务。与高分、高升学率挂钩的经济利益远比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要更现实。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缺乏进行成果推广应用的内驱力。即使想推广,也没有充裕的时问和条件。在高等教育领域,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形式基本上是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开成果鉴定会或评奖。在这种评价体系中,学校等成果应用部门的发言权很少,评价标准在现实操作中被抽象为教育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也即文本质量。这些评奖结果与高校科研人员的利益密切相关(关涉工作成绩评价、工资福利待遇、职称评定、进修资格获取、科研经费申请等)。于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部分教育科研人员和单位有意识地选择风险性较小的成果进行推广应用。同时,外在激励机制的缺乏也使教育科研人员对成果的推广应用抱有畏难情绪。较之纯粹的基础研究,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难度很大。做基础研究,科研人员只需跟自己“较劲”,仅仅在一个领域内努力即可;而与学校合作进行成果的推广应用则需要科研人员具有社交能力、管理能力、统筹能力等,同时还要处理很多琐碎的事情,费时费力。

第三,教师不能对教育科研成果自主创新地加以 “内化”是影响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又一外因。不同于自然现象和其他社会现象,教育是一种有着自身发展规律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因而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在具体实施时,需要考虑许多具体情况,如教育环境、教育对象以及推广应用者的自身条件等。同样一个成果,甲在A班应用会成功,但乙在A班应用却未必能成功。同时,对于接受者来说,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是一个自主创新的复杂的“内化”过程。科研成果只有“内化”为推广运用者自身的精神财富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推广应用者不用心吃透研究成果的实质和背景,把握其精髓,不能在深入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及时进行理论反思,揭示研究规律,就可能步人“盲目模仿、目标模糊、问题不清、半途而废”的误区。

三促进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策略

(一)转变急功近利的成果效益观

不正确的观念阻碍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进程。许多人对教育科研缺乏科学的态度,对 “教育科研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理解不深甚至出现误解,认为第一生产力就是直接生产力,进而以为教育科研可以直接转化为教育效益。这种要求教育科研“立竿见影”的急功近利观念无疑妨碍了教育科研成果应有效益的发挥,使得教育科研成果和人才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不可避免地挫伤教育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教育的对象是人,因而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要有一个效益周期。我们要允许暂时的相对滞后效应的存在,不能轻易地在短时间内对一项教育科研成果下绝对肯定或否定的结论,尤其是基础理论性成果推广应用的评价更不能操之过急。无论是由教育科研得出的对教育现象和规律的新认识还是提出的新概念或新学说,其理论的深度和广度如何,具有多大的价值,大多不是在短期内就可以确定的。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论文或专著的发表是基础理论性成果推广应用的主要途径,但论文的发表数量或专著的出版情况只能部分地反映其成果的水平和价值。只有当论文中的观点或论据被他人参考、借鉴、引用或用以指导实践时,成果才应视为被推广应用。因此,要对教育科研成果尤其是基础理论性成果的推广应用做出正确的评价还需要对之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

(二)加强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供需结合”

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既需要成果生产单位的 “生产与供应”,也需要成果应用单位的积极响应,“供”与“需”要紧密结合。

第一,要研发出足够多的优秀成果以供推广之用。教育科研要努力解决教育改革与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产生 “有的放矢”的优秀成果以供推广之用。一方面,我们应在做好基础研究的同时加强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努力将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设计思想和方案,直接为教育实践服务。另一方面,我们要倡导以课题为中介的合作研究和交叉研究。根据课题的性质和实际需要,组织教育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共同参加联合课题组进行合作研究。例如: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师合作在学校中进行教学改革实验研究,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管理人员就宏观决策问题进行合作研究等。同时,鼓励在基础研究、应用与开发研究上各有主攻方向的教育科研工作者进行适当的交叉研究。以基础研究为主的,也要开展应用与开发研究;以应用与开发研究为主的,也可从事一些基础研究。

第二,提炼教育科研成果,增加其信度和效度。实践是检验教育科研成果的唯一标准,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成熟的教育科研成果才能得到大力的推广应用。然而,一些教育科研成果由于缺乏信度和效度而经不起实践的检验。这些教育科研成果要么缺乏可靠性,使用同样的研究方法却得不到同样的结果;要么结果难以被证明,研究成果可以被精确解释的范围不大甚至不能被科学解释,研究成果能被推广的条件不佳甚至不能被复制。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科研成果进行必要的分析,找出能突出其精髓的要点,编成成果公报;其次将教育科研成果放到教育实践中加以检验,去除一些 “想当然”的成分,增加其信度和效度。

第三,进行招标,促进 “供需结合”。在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过程中,我们应始终关注成果应用的自愿性、适用性和针对性。成果研发者和应用者要“两厢情愿”:前者既要有转让的愿望又要有接受检验的勇气,后者要充分认可、接受该成果并愿意在本校做推广实验;成果应用者在应用某项成果时,要充分考虑其与本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特色是否一致、吻合;成果研发者要理性地选择自己的合作单位,成果的应用单位也需考虑自己是否具备相应的教育教学条件,教师队伍是否符合要求等。笔者以为,实行招标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可以进行成果应用研究招标,按一定的标准精选并确定一些教育科研成果进行推广应用,然后召开成果推广应用研讨会,让“供需”双方明确各自的职责:成果研发者主要承担指导工作,在指导中进行研究;成果应用者主要是学习和应用,在学习和应用中研究。总之,教育科研成果的研发者与应用者要密切合作,进行“捆绑式”研究,责任共担、经费共用、成果共享。这样既可以检验和完善成果,又可以积累成果推广经验,在成果研发与推广应用之间探索出一条成果转化的新路。

第四,共同制订推广计划,组织推广活动。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不同,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会因各级各类学校的条件不同而遇到不同的困难。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需要考虑学校的设施设备、师资状况、生源状况、学校管理,等等。因此,成果研发者与应用者共同制订推广计划,按照程序有目的地组织推广活动是落实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必要环节。从程序的角度看,成果的推广应用大致可包括以下 6个环节:确定推广应用的成果;制订推广应用计划;学习成果及相关理论;组织培训、现场示范和指导,落实推广应用的措施;反馈调整,交流研讨,发展创新;总结经验并对原成果进行再评价。其中,成果推广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成果的名称及推广应用的目的、内容、范围、过程、评价、条件、风险与补救等。

(三)加快建立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一个指挥棒。如果教育科研人员因进行成果推广应用而得到肯定,他们就会花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件事;反之,他们只会把它当作副业,社会再呼吁号召也没有用。长期以来,虽然国家和教育科研单位都在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解决成果推广应用中的激励力度问题,但收效甚微,其关键原因之一是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激励机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教育科研单位与科研人员、学校与教师进行成果推广应用的内驱力不足。鉴于此,我们应加快建立激励机制,以推进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科研成果评价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3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3-0207-02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一大批科研成果以不同的形式走人市场,强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实践中,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障碍亟待解决。

一、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1 高校科研人员大多缺乏成果转化与科研竞争意识

要做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工作,观念更新则显得更为重要。长期以来,我国科研体制和科研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可谓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加上本位主义思想和不健康的竞争意识,人们的科研成果转化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竞争意识。在高校科研人员看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是只要取得成果,通过技术上的鉴定,工作就算完成了,很少考虑科研成果转化或产业化问题。因此,一旦开发成功某一项科研成果,便走向技术保守,成果拥有者不愿主动将成功经验推向社会,有时即使进行有偿推广,也总是在关键步骤上实行技术保密,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

2 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

由于长期缺乏科研、经济与教育等一体化的发展规划,国家宏观政策又严重缺乏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导向力量和规范尺度,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政府主导作用不明确,缺少统一的组织和政策协调,致使大量科研成果游离于企业外,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国家创新体系在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高校和企业缺乏技术进步共同利益机制,目前的体制难以使科研成果更多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也不可能做到合理配置资源和提高整体实力。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科研管理部门、科研信息咨询机构的分析、加工和调节,导致高校科研机构与生产部门的科研成果供需信息交流不畅,使得生产部门急需的科研成果又无科研单位研制开发。

3 高校科研成果的先天不足

一方面是高校科研课题自身存在缺陷。如纵向课题是以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项目为主,主要侧重方案的理论分析与评价,着重考察技术的可行性而不注重技术的论证,有的本身就只求出成果和论文、并不求出技术产品。而横向课题虽与生产结合最为紧密,最具市场应用前景,但结果应用面过窄,针对性太强,除委托单位使用外,难以推广和再次转化。自选课题虽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但因大多研究方案不够完善,或因缺乏资金,亦很难进行中试应用研究和转化。

另一方面是高校科研成果很多并不成熟,缺乏社会实用性。长期以来,高校的研究开发项目违背市场导向原则,致使大量科研成果在研究、开发、产生之前就没有明确的应用对象和形成产业化的条件。

4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缺乏

科研成果的转化离不开有效的技术转化中介服务,它们是完成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的重要环节。在发达国家的高校内部,除了有较强的研究机构外,一般还专门负责校企合作事宜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一方面为高校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科研成果寻找市场;另一方面将企业的课题和经营动态介绍给学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还缺乏完善的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主要表现在:缺乏统一的技术市场网络体系、技术市场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技术经营机构缺乏、缺乏懂技术、懂经营的技术贸易人才等等。由于高校科研成果的中介服务的缺乏,造成许多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不能实现有效转化,也影响了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5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不完善

一项科研成果的产生及转化应用是广大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果,他们的付出应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并应给予适当的待遇。然而,长期以来,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偏重于精神奖励上,而独立物质利益机制又缺乏使科研成果生产力功能实现的原动力,使科研成果的供给游离于市场需求之外,科研成果价格与价值严重不符,并直接导致高校科研人员待遇偏低,科研创新队伍缺乏凝聚力。在收入分配上把科研人员划到二线、三线范围,在住房分配上不按贡献大小而以工龄长短作为标准等,这些做法,不但使高校科研人员的工作岗位缺乏吸引力,而且也大大挫伤了其科研研究及其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二、针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对策

1 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

在目前高校教师的业绩评价中,教学、科研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于科研转化,却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要改变目前科研人员围着论文、成果转,而将后期转化置之脑后的状况。对于高校科研成果的评价,不仅要看成果理论的先进性,而且要更重视它对社会的具体作用,即转化的可能性和应用范围,然后根据社会效益的好坏明确成果奖励。不应以科研成果的完成作为评估的终值,而应顺延到科研成果的转化之后。将高校科研成果与经济结合的广度和深度作为考核高校教师业绩的主要内容之一,让从事科研成果转化的工作跟科研成果的基础研究占有同样的份量,从而提高科研人员进行科研转化的积极性。

2 着重培养建立科研转化的专职队伍

从事科研成果转化的人才是关乎成果转化成败的重要因素,高校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专门从事科研转化工作的队伍。队伍由那些既懂业务,又了解商业运作、具有社会活动能力的人员组成,他们不但要有长远的科研观念,还要有对市场的驾驭能力、开拓能力以及务实的精神。科研成果转化专业化队伍的建设,其职责和任务应该是为高校提供社会、企业的需求信息,为立项选题提供市场价值及前景参考,同时还要为高校已产生的或正在产生的科研成果开拓市场,使之产生其应有的经济效益等。

3 增强科研创新能力

在我国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旺盛时期,高校应当成为企业追逐项目成果的主要对象,曾有一段时期是“不怕筹不到资金,只怕找不到好的项目”。但事实上,目前高校可供转化的项目成果严重供不应求,特别是对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作用和对国民经济有深远影响的项目成果可谓是凤毛麟角,而且科研到帐率严重不足,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高校可供转化成果的增量远远低于企业的需求增长,成果的成熟度标准低,有重大转化价值的可供成果减少,实际可用的高新技术成果短缺。高校可供转化成果的匮乏即是高校经费到账率低的瓶颈。因此,高校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提高科研研究成果转化的有效度,只有出科研研究成果,才能有效保障高校的经费和持续发展。

科研成果评价范文第4篇

我国高校是国人心目中众望所归的高品质人才成长的摇篮,是高素质人才学校教育的出口通道,因此,高校教育质量决定步入社会初期的青年人的才品质量,奠定我国高知人才质量的基础。我国高校教育质量如何与时俱进地予以保证和提高固然会是多选答案,但其本质是保持优良传统,开拓新的举措。保持优良传统是对过去的办学经验的总结、继承和发扬光大,开拓新的举措是对经验的局限性等问题的规避性和改造性对策的采取,不断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革创新,是高校办学活力之所在,是高校不负国人心目中众望所归的高品质人才成长的摇篮和高素质人才学校教育的出口通道的内驱力所在,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正向轨迹。而高校无论是对办学经验的总结、继承和发扬光大,还是与时俱进地提出和采取新的举措都依靠科研的教育功效。但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科研功效反映出“形而上”的突出问题,其根源在于偏离了高校科研成果的教育功效,用于教师“自产自用”的评职功能与认可学校“广产多积”的“数量科研”功能彰显,用于高校教育发展创新的反哺功能弱化。我国高等教育科研成果的教育功能必须深入探讨并充分发挥,将科研成果的投入产出与应用转化等同重视共同运行起来。

一、高校科研成果偏歧教育功效问题的存在和根源

(一)高校科研成果偏歧教育功效问题的存在

高校开展科研的目的是什么?简言之,一为社会发展提供谋略,二为自身发展提供谋略,二者的交集又共通于教育功效,正如有学者的论述:“高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孕育教育与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教育与科研的互补作用愈加突出。科学研究的实践过程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师资队伍、创建和完善教学实习基础、提高大学生科学素质等起到了良好作用;同时,教学研究的实践过程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人力支持、优质生源和科研课题素材。因此,教学与科研是相互依赖、互相促进、不可分离的一体,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尤为重要。”[1]但在实践中,高校科研成果出现了“形而上”的问题,研用脱节,或称之为研用的“公用性目的”被“利己性目的”所漠视化和边缘化了。其表现是:一为为评职而做科研。评职称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是事关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而评职称学校的掌控标准中科研分量很重,又是硬指标,所以,没有教师会忽视做科研,都会根据自己评职称的需要来设计和完成自己的科研规划,科研成果定型后也仅仅满足于评职所用,评职用完也就不再问津了。

二为为考核而做科研。无论是对学校的考核还是对教师的考核,都会有关于科研的考核标准,因而做科研无论对学校来说还是对教师来说都是不能不完成的硬任务。对于学校来说,国家对一所高校办学质量的评估标准中,科研成果的达标是硬性指标,从学校来说就必须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认可级别,尽管从数量和认可级别上往往是纸上谈兵,但必须有,不可无,所以,学校会千方百计把科研成果的数量做大,级别做高,以科研成果的高数量和高级别来为学校争取生存发展的先机。对于教师来说,学校评定学术带头人、评聘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各种评优对象、机制岗位年度考评绩效的确认等,都会与教师所产出的科研成果的数量和级别的考核挂钩,没有符合标准的科研成果的数量和级别的教师无权参与竞争,所以,但凡有竞争意识的教师都不会疏于科研成果的研究,而且要千方百?地使自己的科研成果能够在高级别杂志上刊登,但有成果和成果应用价值的实现似乎是两码事,有是必需的,能不能用上,可不可用,无伤大雅。

三为讲面子而做科研。一些在职称上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或认可职称现状的教师做科研的积极性并不高,但做科研的目的性很明确,这就是不能给同事和单位一个科研无心或无能的印象,要在科研上随大溜、处中游、不落后,所以,无论能作出怎样标准的科研成果,也都不能让自己的科研成果僵化于原状,要时不时地有新成果出现。所以,是在讲面子的心理状态下做科研的,做科研的目的是要有,并非是有用。

(二)高校科研成果偏歧教育功效问题的根源

一为认识取向不正确。“高校科研的特征基本上可以概括为教育性、基础性、综合性。其中,教育性是高校科研的基本特征,也是重要特征。”[2]对于高校科研特征所阐述的教育性、基础性、综合性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再具体地说,高校科研成果的教育性是由高校的办学目的所决定的,也即高校的办学目的是培养人才,高校科研的认识取向也就理应是从培养人才的教育实践中来,再到教育实践的应用中去,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提出可行性发展对策,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但由于高校对科研成果认识取向的片面,才造成了高校科研成果在理性链条上的“私用”,而非为培养学生成才的“公用”;在科研成果考核和管理上的“量化”,而非应用于和改革于教育教学实践的“质化”。

二为成果转化机制不足。“科学研究的目的和价值在于创新,高校是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地,理应成为‘万众创新’的最前沿。但长久以来,由于中国高校行政和关系泛化现象十分严重,给科研评价带来了严重的内部人评价和简单化评价问题,阻碍了学术进步和学术创新。因此,高校‘以改革促创新’的任务非常艰巨,科研评价机制的改革就是其中的工作重点和难点。”[3]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行政化问题是来自于校方的管理机制的构建、规范和运行方面的不足,行政化管理手段乏力,“形而上”的有制度性机制和运行上的作为不足,甚至于“误导”。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关系化问题也很突出,其根源既反映于科研成果“助学”的分量不足,创能分量不够,也反映于科研和教学的关系联系不紧密,转化机制在科研成果应怎样运用于教育教学、服务于教育教学方面设计欠缺,富有“助学”价值的科研成果尚不能付诸实践。

二、高校科研成果教育功效的实现策略

(一)正确认识高校科研成果的教育功效

“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是高校教师的两项最基本活动。前者立足于创新,要求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新知识,形成新理论;或者是有新的发明创造,直接推动知识进步。后者是教师将已有知识传授给学生,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4]高校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必然同在,两者关系始终是科学研究是源,教学活动是流,同向作用于培养人才。

科研成果评价范文第5篇

一、多措并用,广辟蹊径,探索成果推广的有效性

教育科研是实践性的研究活动,它的突出特点是将学校实践活动与教育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并将研究的结果用于改进学校的教育实践。学校带领教师采取多种方式边研究、边总结、边应用、边推广,在研究中促进推广,在推广中深化研究,形成独具特色的科研成果推广方式。

1.选准起点――搭建“推果”交流平台

为了及时宣传、交流和推广科研成果与工作经验,学校在校园网和宣传栏中开辟了“科研专栏”,编制了“科研导报”,在校园的文化长廊及办公楼内创建了“名师”长廊,在教学楼走廊及室内建立每周一更新的学生成果展台以及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学校特色展示。“推果”平台的创设,不仅注重显性环境的怡人功能,更注重隐性环境的育人功能;不仅注重自然景观的和谐,更注重人文景观的和谐;不仅注重环境外观的改造,更注重环境文化的打造。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使之成为润物无声“活”的教科书。

学校利用交流平台扩大了成果信息的透明度,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交流。通过一系列的推广措施,教师关注成果、研究成果的意识加强了,行为跟进了,各类优秀的科研成果在不同级别的网站上得到充分的展示和推广,2009年度教师发表科研成果稿件达400余篇。

2.巧用支点――开发“推果”实效载体

科研成果的推广需要一定的载体作支撑,方能发挥牵引助推作用,突显其价值。在实践中,学校巧用“支点”,力求载体的实效性,让成果推广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1)以活动激发积极性。一是举办征文活动。学校根据课题研究情况,发动教师撰写教育叙事或科研论文,进行一系列评选活动并择优参加各级部门的评奖活动。在连续两年山东教育社组织的教育叙事征文活动中,学校每年都有三十人次以上教师获奖,2009年五篇文章被推荐至《山东教育》上登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研究、参与学习和推广成果的积极性。二是组织观摩研讨活动。举行校园十大教学能手、科研先进个人等项目的表彰,并定期举行观摩研讨活动,引领教学改革新潮流。三是组织成果交流会。每学期学校组织一次以课题组为单位的成果交流研讨会,让年度获得成果奖的教师介绍自己有效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果,并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打算、建议,然后择优在新学期教师大会上作典型交流,让教师的科研成果在学区内得以有效、全面地推广应用。

(2)以培训强化持续性。学校根据科研规划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培训制度和计划,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一是专业引领。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论坛活动,旨在“以读促思、以读促教、以读促做”;每年邀请专家做一次科研讲座,加强理念的提升和方法的引导。二是同伴互助。组织教师相互听评课,构建组内教师间的合作共同体,有效地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实施“蓝青工程”,促进新老教师互勉共进,共同提高。三是自我反思。课题组定期举行总结反思活动,通过教法研究、问题会诊、案例分析、实践反思、观摩讨论等,促使教师学会在研究中应用,在应用中研究。

(3)以激励深化持久性。一是学校规定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评奖和发表的论文计入年终教师工作考评中,以此激发教师总结和推广成果的积极性;二是定期召开由正副校长主持的教科研成果推广现场会,对表现特别突出的教师予以特殊奖励;三是举行课题成果汇报课,让取得教科研成果的教师上成果实践课,充分展现科研的魅力,共享成果带来的成效。

3.关注热点――择选“推果”精品内容

科研成果的推广需要根据研究目标选择有价值的热点内容、精品内容,将推广工作由浅人深、由点到面、点面结合、全面推开,发挥应有的效益。“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课题组在研究中,总结汇编了《融“课堂、课外、校外”三维教育于一体,培养学生良好习惯》资料,全校教师人手一份进行研究学习,并借鉴应用。经过一年时间的实践,师生又共同开发出了《好习惯我养成》系列校本课程,实现了对课题成果的全面推广。省级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创新应用”的研究成果获省二等奖,学校及时把该研究成果作为具体“推果”内容,推广到各个教学领域。在此基础上,学校又将研究思路和成果进一步拓宽和延伸,组织开展了“探寻美丽的生态家园”、“探寻峨石瀛波消失之谜”、“走近花斑彩石”等研究性学习活动,其中四项成果分获省创新大赛的一、二等奖,一项获全国第25届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二、研用结合,着力实践。注重成果推广的实效性

学校在“十一五”期间共有各级课题二十多个,不论课题的大与小、高与低,都是促进学校教育发展的着力“点”,将每一项课题的研究与应用有机结合,追求实效的“推果”过程,让课题之间彼此牵引而又相互促进,在实际操作中力求研用多“度”结合。

1.评价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有尺度

“推行‘五四三二一’评价”课题研究是学校进行学生评价创新的有效探索,此课题研究成果在教育部主管的《网络科技时代》上推广。学校改进原有“学生成长记录袋”不能即时对学生进步予以直观展示的不足,在全校各个班级设立“奖牌榜”,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进步采取颁发鼓励牌、铜牌、银牌、金牌、奖状五种逐级跃升直观形象的动态奖励,让学生时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在进步中明确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在与其他同学的比较中找到差距,由缩短差距的愿望产生继续努力的动力,通过继续努力叉获得进步,如此往复,形成良性循环。评价,不再是一把尺子衡量出来的冷冰冰的结果,而是多把尺子衡量的动态激励过程。学生在此评价过程中看到了自己和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在“自我意识”的觉醒中找到了归属感和认同感,尤为可贵的是,他们获得了更多的成功体验。

2.听课评课――构建“生命化课堂”有力度

学校在积极推广“十五”期间省级科研成果“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外校的先进科研成果“构建生命化课堂”,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点,展开系列研究与实践。通过“预习课、新授课、综合课、复习课、矫正课”五种课型的着力打造,深入开展“五段式”听评课活动,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效益转化。

“五段式”听评课,即“常态课、诊断课、提高课、达标

课、创新课”。“常态课”是要求所有教师开放常态课堂听“推门课”;“诊断课”是对比新模式展开听、评、议、改;“提高课”是针对诊断出的问题改进完善;“达标课”是对全校教师“地毯式”听评课,先“树标”,再达标,着重做好“评改”;“创新课”是各学科骨干参加校级“示范课”的展示,打造校级名师。通过“五段式”听评课,“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和“构建生命化课堂”的科研成果得到推广和巩固,唤起了教师“见贤思研”的觉醒意识,不同层次教师的授课能力均得到了提高。

3.校本课程――应用成果有效度

在课题研究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学校立足于学生的个陛发展和兴趣需要,开发了校本课程《探索与创新》,涵盖了“创新与人文、创新与生活、创新与科技、创新与环保、创新与艺术”五大篇章的内容。由于内容贴近师生生活,课时得到有效保证,管理措施到位,激起了师生的高涨热情。在实施过程中,学校有近二十件教、学具在省创新大赛中获奖,有近十篇学生的实践活动论文获省、市级奖励,该校本课程被威海市教育局评为“优秀校本课程”。在“后进生心理问题的个案研究”课题实施中,学校精选部分后进生转化案例,研究开发出《J心路鑫语》校本课程,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教育及心理辅导,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从而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有效实现课题研究成果的全面推广。

4.家校合力――拓展“推果”有广度

在课题研究中发现,学生很多不良行为习惯来自于家庭的不良影响,为此,搭建家校互动平台,增进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凝聚家校合力。修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成为学校新时期重点工作之一。

学校定期开放家长学校,邀请家长参加教育案例分析会等,将学校教育的先进经验传递给家长,帮助家长有针对性地掌握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方法,提高教育效果;学校还充分发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这个纽带作用,利用其中的“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学生小组评价、班主任评价”四个项目,有效地形成了师生对话、师长对话、生生对话和亲子对话的格局,让学生、家长和教师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和交流,在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之间架起了心灵的桥梁,家校之间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

三、全面发展,和谐共赢,强化成果推广的功效性

科研成果评价范文第6篇

广义上的科研,包括科技发明制作、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的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等。近几年,高校大力倡导大学生科研精神,尝试了多种形式的科研类型,直接促进大学生的科研热情,促成了其优秀作品的呈现;首先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有利于人才优势的发挥,科研课题的开展,其研究成果是知识与智慧的结晶,是社会的一笔财富;其次大学生的研究成果如果能广泛而深入生活,对解决部分社会问题和科技问题具有指导意义,并且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大学生科研成果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其研究成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如果能合理运用,其社会价值性必然可以发挥到最大化。然而在大学生科研发展迅速的背后,大学生科研成果社会应用的低转化率造成的社会价值性低以及科研成果去向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新问题。通过对此课题的调查是对今后大学生科研发展方向的展望;第一,能够了解大学生对其科研成果的去向问题的态度和对现状进行考察;也从社会价值性的角度出发,探讨在大学生科研过程中,社会的企业、政府部门以及高校有什么渠道能支持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促进大学生科研成果的转化,使科研成果能实现价值的最大化;第二,通过调查能够知道大学生科研成果与社会实践该如何结合,大学生科研成果与社会价值该如何联系,找到解决大学生科研成果的对策,以提高大学生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性和成果转化率;第三,高等院校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基地,如何能使大学生在优厚的条件下发挥创造性,能让作为国家人才优势的大学生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效益。

二、调查情况和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的主题为大学生科研成果社会价值性及去向的调查与研究。调查从2012年4月10日开始,至2012年9月9日结束。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观察调查、文献调查四种形式先后在海南省海口市和河北省保定市进行调查。问卷调查针对调查地的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华北电力大学的学生以及毕业的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计划发放问卷200份,实际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问卷172份(其中海南省海口市实际发放100份,有效回收90份;河北省保定市实际发放100份,有效回收82份)。同时针对大学生群体、学校科研老师、学校科研机构负责人、社会企业与相关科研代表、政府相关部门等进行了访谈。通过收集材料和资料数据,确保了该项调查研究的代表性、真实性和科学性。

(一)大学生科研成果数量逐渐增多,但科研课题价值性不高

由于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方面,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在此引导下,高校大力倡导科研创新,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使得高校的科研创新活动日益活跃,而大学的科研实力也得以增强。目前,高校大学生的科研成果数量逐渐增多,然而在这些科研成果数量增长的背后,却由于科研课题的“轻实际运用,重理论研究”和许多高校认为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不强调所谓的结果,不追求大学生科研成果和社会需要结合的思想观念,导致了虽然大学生的科研成果数量在逐渐增长,但是科研课题过于空泛,使得科研课题的实用性和社会性大打折扣,价值性不高。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科研成果与现实生产力脱节现象十分严重,大学生科研成果社会转化率不高,社会价值性低

由于大学生在进行科研活动时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偏差,使得大学生科研更重视提出各种理论来解释问题和各种的数据,却不去关心这些科研成果究竟和社会实际有多大的需要,导致高校大学生科研成果与现实生产力脱节现象十分严重。我国高校大学生科研成果提供的大多数还是“实验型”成果,需要大量进行改进和完善才能达到实用化的要求;但是我国企业的创新以及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也相对薄弱,迫切需要生产型实用化的高校科研成果,现阶段两者的矛盾较为尖锐,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大学生的科研成果社会转化率不高,大多数并没有转换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也没有满足社会的需要,社会价值性低。

(三)大学生缺乏对其科研成果去向的关心和了解

大学生科研中往往忙于完成立项、报奖、论文写作,并没有考虑其科研成果如何转化,如何满足社会需要,重学术轻成果的现象比比皆是,缺乏对其科研成果去向的关心和了解,虽然高校和社会鼓励大学生做科研,但学校科研室里积累的大学生科研文本与社会汲汲渴求的创新项目,这一对矛盾体,并没有得到解决。大学生在进行科研项目时并不考虑科研成果未来是否满足社会的需求,往往只是为了完成科研项目而去做科研项目,所以大多数大学生科研成果就只能束之高阁。

三、大学生科研成果社会价值性低和去向问题探究

(一)大学生科研成果对社会起到的作用较低

在对“你认为大学生的科研成果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大”这一问题中,选择“没有”以及“很少”的分别有52人,67人,达到受访者的69.2%。这种情况是反映社会大众对大学生科研成果认同度不高,也表明大学生科研成果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满足社会需要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对社会的贡献不大。

在对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中发现,在“你是否想过将自己的科研活动成果推向社会,产生社会价值”这一问题中,选择“没考虑”的受访者有108人,占到调查对象的62.8%。这说明在大学生科研的过程中,存在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并不考虑其成果的社会价值,也不考虑对社会生产与生活起到的作用,因此导致其科研成果对社会起到的作用较低。

(二)大学生科研成果“质”与“量”不并举

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参与科研活动,更多的大学生科研作品得以呈现。然而在大学生科研成果的数量增加的背后,却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大学生科研成果的质量不高,价值性难于保证,这无疑是不利于大学生科研的可持续发展。统计结果表明,曾经参加过科研活动以及认为自己的科研成果对社会贡献不大或没有的受访者占到了63%。这说明大学生的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不并举。在访谈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近几年来各高校的大学生科研论文数量有了比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其中并没有多少前沿性或者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因此,我国高校大学生科研成果表面上一片繁荣,但其实在国际或国内前沿领域有重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却寥寥无几。所以即使科研成果数量大幅增多,但其创造出来的科研成果质量以及针对性却不高。

(三)大学生科研成果去向难与社会需要结合

通过文献查阅和访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目前高校的科技成果能够签约转化的不到30%,转化后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成果又只占被转换成果的30%,所以高校的科技成果只有少部分能够取得较大的效益。其次,高校的哲学人文社科类论文与调查报告往往都是老生常谈,内容过广和较为空泛,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看,许多哲学人文社科类论文不能转换为生产力,也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些调研报告和理论模型去向大多数被高校束之高阁,很难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大学生的科研成果难于社会需要相结合,导致科学研究与社会生产需要严重脱节。

四、研究启示与对策构想

(一)大学生科研成果创新应该紧密与社会需要接轨

大学生科研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科优势为基础,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选择有经济增长潜力、有市场前景以及能满足社会需要的项目,对那些能够产生高新技术含量、附加值和效益的项目要重点开发。要主动走出校门寻找科研项目,要了解社会的需求,充分收集和研究社会与市场的信息,在科研活动中,不仅要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考虑,也要从科研项目的现实可能性考虑,使得科研成果满足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并且与社会需要紧密接轨。

(二)建立科学的大学生科研成果转化评估机制

高校的大学生科研成果转换率低,高校毋庸置疑有自身的原因,没有建立科学的大学生科研成果评估机制就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高校应该建立专门的大学生科研成果的转换评估机制,加大科研成果的转换力度,使得高校大学生的科研成果转换工作得到加强。要对科研转换建立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允许以多种形式结题,鼓励科研成果通过市场、生产、社会需求的检验方式得到评价和认可,从而建立科学的大学生科研成果转化评估机制。

科研成果评价范文第7篇

【关键词】科研;知识产权;保护;有效措施

0.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研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和有关管理部门缺乏对科研知识产权的足够重视,造成大量的科研成果没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这对我国科技发展及参与国际竞争都十分不利。因此,改变这种情况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就加强科研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措施谈谈粗浅建议。

1.影响科研知识产权保护的因素

1.1科研评价体系不健全

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应该是相互促进的。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的科研导向是荣誉和地位的导向,由于这样的导向使研究人员的科研观念形成狭隘地“以人为本”,不考虑科研对国家的经济贡献,而是以论文的数量或者是所谓的质量为主要指标来评价科研人员,科研成果转化与否和研究者本人及单位无关,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重视知识产权工作。

1.2科研体制改革落后

目前,各种科研经费仍采用计划经济的政府拨款模式,各种“计划、工程”名目繁多,没有实行真正的科研基金制,造成科研资源分配形式上的合理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合理。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科研管理体制,使科技管理体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我们的知识产权工作是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加强的。所以科技体制改革要尽快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这样才能真正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1.3管理体制严重脱节

在管理体制方面,各个环节脱节。科研在立项前缺乏知识产权研究分析,重申请,轻转化,授权后如何管理没有规章制度。目前甚至申请费、维护费都由课题组来出,这是很不合适的。属于研究所的职务发明,研究所是专利的权利所有人,让课题组以科研经费的形式来出申请费、维持费是不合适的。

1.4知识产权流失

近年来,我们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但是有些科研人员的观点就是保护我自己,而不是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如果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氛围,不但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同时要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这方面一些科研人员区分不清楚或故意混淆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的界限,把职务发明自己私自转化了,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广大科技人员尚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有的科研管理人员囿于成果管理工作的影响,对待专利技术也采取先推广,经过多次试验,广泛验证,待成果完全成熟后才去申请专利。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职称评定制度对科研人员发表多少文章、取得了多少成果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有的科研人员在取得了一项发明创造后,不是立即去申请专利,而是热衷于发表文章,从而丧失了抢先专利注册,保护发明的机会。另外在人员流动、对外合作、技术合同审查等方面,由于科研人手不够或者是意识不强,存在着大量知识产权流失的现象。

1.5缺少利益保障机制

没有利益的保障机制,对侵权行为听之任之,也是造成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力的原因之一。因为跟科研人员的利益不挂钩,即便发现侵权了也可以不去关心或者是给领导报告,不主动收集证据,纠正侵权行为。仅仅靠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是远远不够的。

2.加强科研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措施

2.1规范科研档案管理

科研档案不仅是国家的宝贵资源,也是科研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因此防范知识产权流失,一定要强化和规范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按照科研档案规范化管理的要求,科研档案必须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专人负责,确保完整、准确、系统、安全。要把科研档案工作作为科研工作的内容之一纳入科研管理程序中,并做到建档工作与科研工作实行四同步管理,即:下达任务与提出科研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同步;检查计划进度与检查科研文件材料的形成情况同步;验收鉴定科研成果与验收鉴定科研档案材料同步;成果的登记、评奖以及科研人员提职考核与档案部门出据的课题归档情况证明材料同步。课题组应按照科研程序和科研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做好科研课题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工作,按照科研档案管理的具体要求及时进行整理和移交归档。课题申请成果鉴定前,向档案管理部门提交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档案管理部门依据申请表进行科研档案验收,会同科研管理部门对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科技成果管理部门据此办理成果鉴定手续。

2.2及时评价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多采用鉴定和认定两种方法进行评价。实用新技术、新产品一般通过专家鉴定;新品种须先通过省(市)品种审定再进行成果认定;成果评价方法的选择要充分考虑成果特点、应用前景和保护知识产权的需要。由于科研成果必须具备“新颖性”,授予专利权和新品种权都遵循“申请在先”的原则,因此在科研项目完成时,要及时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防止因为评价(鉴定或申请专利权等)不及时而丧失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对有必要申请专利保护或新品种保护的成果要及早办理申请手续。可以采取先申请专利后或进行成果鉴定、产品定型、展览、展销等。

2.3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知识产权保护最终要依靠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来实现。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专利、商标、版权为三大支柱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框架,主要有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科研单位应充分利用这些法律法规有效地保护自己的科研成果。一定要加强科研成果的专利保护意识。在实施科研过程中,及时对研究成果申请专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审查,必须申请专利的项目要及时申请专利,对能开拓国际市场的项目要及时办理涉外专利申请手续。科研成果以产品形式投放市场的,应及时办理商标注册手续,专利产品注册商标相当于给科研成果上了双保险,非专利产品注册商标也能保护成果不被侵权。在合作研究、成果开发转让等活动中要签订保护知识产权协议书,以防发生知识产权纠纷或造成知识产权流失。对科技档案、阶段性研究成果、非专利技术等具有商业价值的科研成果视为单位的商业秘密,主要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予以保护。

3.总结语

总而言之,科研所要结合专业特色优势,努力争取社会资本参与,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和产业优势。同时要加强与社会企业的科研合作,从源头上解决科研与实际脱离的现象。研究实际生产中提出的问题,这是我们培育和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产业的一个重要策略。同时,科技成果保护、转化中涉及到一系列的法律、贸易和技术问题,不可能要求所有科技人员去全部掌握,科研单位应设立专职机构或人员完成此项工作。这些专职人员一方面要具有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另一方面还应接受系统的经济法,如专利法、技术合同法、经济合同法等的培训。因此,科研院所的知识产权保护应该突出“提高认识、防范为主”的原则,把知识产权保护贯穿到科研档案管理管理、科研成果评价以及成果转化等过程中,避免和减少知识产权的流失。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评价范文第8篇

1.1科技评价体系不完善

科学完善的科技评价体系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能有效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力,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目前,我国的科技评价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重论文轻应用,重数量轻质量;工作考核、职称评定、上岗竞聘等各种评价指标都与论文、专著及奖励等挂钩。使得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论文和奖项上,一味地追求成果数量,而忽视了更具实用价值的应用成果的研发与转化和推广。同时,由于高校各种检查评比项目繁多,常常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应对各种评审、汇报、总结等,也会严重影响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的进行。

1.2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是作为政府投入形成的无形资产管理,尚未在政府层面建立健全一套推动和激励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政策机制,高校和科研人员无权自主进行处置和分配科研成果,转化要经过一系列审批和备案,教师和科研人员难以从成果转化中获益,严重制约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这就在政策制度上造成了高校科研成果难以转化的问题。受不合理科技评价体系的导向,高校更加重视对论文、奖励及科研立项的投入和推动,而对更具现实意义的科技成果转化不够重视,没有在学校层面形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同时由于学校也未将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列入到对教师的绩效考核和职称晋级等个人评定中,因此高校教师对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也缺少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机制。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投入高、风险大的工程,只靠高校单方面的经费投入难以支撑,需要政府、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等多方共同投入。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资本融资机制,造成科技成果转化经费短缺,严重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进程。

2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途径

2.1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科技评价体系科技评价

要有利于鼓励原始创新,以是否具有重大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是否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是否有重大科学发现,以及是否在相应领域、学科内产生重大影响等实质性的价值标准作为重要指标,引导和激励各创新主体和广大科技人员,重点突破带动技术革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合理化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突出科研质量和对经济社会的实际贡献。科技部门应与财政、人事等部门加强协调,消减论文、奖励、鉴定等在高校科研人员的聘任、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及工资待遇等方面的作用,引入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评价指标,加大对经济社会更具实际作用的成果在高校考核评价体系中的比重,营造健康、活力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环境。

2.2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改革

高校科技成果处置方式,赋予高校或科研团队对其研发成果的使用权、经营权和处置权。对高校科研活动所获科技成果,除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外,单位可自主决定采用科技成果转让、许可、入股等方式开展转移转化活动,对此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应减少或取消审批。对科研成果转化、转让所得拥有尽可能高比例的收益,并可将收益中的个人部分直接用于创办企业或者投入受让企业所形成的股权收入,在形成现金收入后,按国家有关政策缴纳个人所得税即可。对前期基础好,有市场前景的可产业化项目成果,科研人员可以选择离岗创办企业以实施转化。高校对离岗创业的科研人员应在身份编制、人事关系、职称评定及工资晋升等方面给与政策倾斜,使其与在岗人员享有同等待遇。

2.3加强科技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