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范文第1篇

目的:掌握基层医院的学科建设的发展规律,更好地为加快医院发展服务。方法:通过医院学科建设的实际发展情况,参阅发展过程中的结果。通过对马鞍山市传染病医院当前学科建设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必要的探讨。结果:马鞍山市传染病医院学科建设中发现有些项目操之过急和拔苗助长现象,反而欲速而不达。结论:基层医院的学科建设不能操之过急,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制订科学严谨符合现代客观事实的计划,本着为病人服务的宗旨,才能做到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

专科医院;学科建设;发展思考

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更是医院发展的核心任务,直接关系到医院发展的整体水平[1]。医院要实现良性发展,就必须建设有特色、有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专业学科。本文就马鞍山市传染病医院如何推进重点专科建设,形成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推进医院整体发展谈谈几点思考。

1医院的基本情况

马鞍山市传染病医院是全市唯一一家传染病专科医院,现有医护人员150余人(其中,传染病专科医师30余人,护理人员50余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人),实际开放床位数160张,医院目前拥有螺旋CT、DR、彩超、电子胃镜、支气管镜、动态心电图、肺功能测试仪、人工肝支持系统、持续血液滤过系统、肝穿刺等大型仪器和专科设备。设有结核科、肝病科、普内科、感染科和重肝ICU室等5个重点传染病专科。传染病专科开展的的技术项目主要有:腹水超滤浓缩回输、人工肝血浆置换、持续性血液滤过透析、B超引导下肝脏穿刺病理活检、电子胃镜活检、支气管镜镜下给药等技术项目,能基本满足马鞍山市传染病患者的就医需求。

2学科建设情况

2.1学科建设与管理制度较为完备

2.1.1制定完善了医院《学科建设方案》、《学科建设奖励办法》、《外出进修、学习管理规定》、《科研奖励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制度。

2.1.2制定了《马鞍山市传染病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若干规定》,结合《医疗质量管理奖惩规定》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和核心制度。

2.1.3制定与完善了传染病疫情奖罚制度,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员工作职责等管理制度。明确了临床医务人员及科主任、疫情管理人员的职责与义务,并与奖惩挂钩。

2.2重点特色专科及医疗技术稳步发展

2.2.1肝病科为市立医疗集团第一轮重点扶持学科(2010-2013)、市立医疗集团第二轮重点学科(2014-2017)、市卫生局第四轮(2012-2014)、第五轮(2015-2017)重点扶持学科(2012-2014)。目前肝病科医师队伍有12人,其中正高1名、副高4名,中级职称5名,初级职称3名,设置床位60张。慢性丙型肝炎、乙型肝炎和重肝的治疗技术进展迅速,达到省内先进水平[2]。2013年以来,获得市卫生局医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次。

2.2.22013年,马鞍山市传染病医院成为省中医药防治艾滋病试点项目单位,承担了全市中药防治艾滋病的试点项目。

2.2.32014年重肝ICU专科正式组建并投入使用,拥有ICU病床4张,重症肝病患者的救治能力与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2.2.42014年制定了《马鞍山市传染病医院“三新”项目管理办法》,对“三新”项目的申报、实施、管理、追踪、评价及奖惩均作了明确规定,目前引进和开展“三新”项目共7项。

2.2.52014年制定《学科评价体系建立与应用实施方案》。将结核科、肝病科(含感染科)、综合科等临床科室及影像科、药械科等医技科室纳入学科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的建立,使医院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建设工作中再上新台阶。

2.3专业人才梯队建设不断得到加强

2.3.1针对不同层次开展培训。对初级职称人员以“三基”与临床规范化培训为主,中级职称以上技术人员以专科专病学习培训为主,高级职称以上技术人员则以高新技术的学习引进和科研培育为主要方向。

2.3.2分学科和专业进行培养。肝病科以人工肝支持系统技术、结核病科以纤维支气管镜技术、普内科以肿瘤科化疗技术为主要任务。2012-2014年,派往南京二院、南京八一医院、南京胸科医院、南京鼓楼医院等地进修学习医务人员达到19人次,外出短期培训超过100人次。

2.3.3制定人才培养相关政策。2014年医院开展了首次人才选拔,共有11位同志进入第一周期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队伍。医院为他们量身定做了2~3年周期的培养计划和目标考核细则,投入数十万元培养经费。目前其中8位同志已分赴南京北京等地学习,其中人工肝支持系统、纤维支气管镜、心脏彩超等技术在临床正式开展。

2.3.4加强与先进地区间合作。医院与江苏省传染病医院(南京二院)、南京胸科医院(结核病医院)签订了医疗协作框架协议,在人才培养、技术引进、会诊查房、科研合作等方面加强合作。聘请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南大学医学院呼吸内科、南京市胸科医院结核科教授为肝病科、结核科外聘专家,来院开展教学查房、科教培训、病例分析、学术报告等。

2.3.5鼓励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医院下发了《奖惩管理办法》,医院鼓励职工发表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提高了SCI收录期刊、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奖励标准,降低统计源及以下期刊版面费报销比例,并将完成情况,纳入《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及科主任年终目标考核,提高了医院的学术水平和学科影响力。目前,各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15篇以上。

3讨论

3.1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匮乏

人才问题一直是制约马鞍山市传染病医院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尤其是缺少具备科研能力的高学历人才和引领学科发展的学科带头人,对学科发展影响较大[4]。由于医院建院时间短、地理位置偏僻、待遇与地位偏低及传染病专科特点的约束等因素,马鞍山市传染病医院在高级人才引进工作上一直没有取得突破。近年来针对这个问题也采取了相应的举措,如制定人才引进方案给予特殊政策、待遇等,但尚未取得实效。

3.2医疗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法定传染病种类共有39种,马鞍山市传染病医院对结核和肝病之外的传染性疾病的救治技术水平和技术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升[3]。在传染病重症和疑难病例的救治能力方面,与南京、芜湖以及三级综合性医院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3.3医保政策制约专科发展

由于马鞍山市传染病医院就诊病人以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为主,传染科病人一旦确诊又存在住院时间长、药品使用量多、门诊检查较少等特点,因此,目前医疗保险部门实行的总额预付制度[5]。“切蛋糕”式资金支付模式就对医院经济运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科的发展。

4改进方法

4.1加强重点专科和人才队伍建设

4.1.1实行人才引进和培养相结合制度。一是完善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和计划,力争每年引进3~5名中高级职称的实用型人才(3年内不少于10人);二是对该院现有的专业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和考核;三是加强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实践锻炼,鼓励和支持技术骨干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和进修学习;四是实行严格考核,动态管理,定期对新技术掌握、新项目开展和、学术交流等情况进行评估考核。

4.1.2实行重点专科倾斜制度。按照市卫生行政部门重点扶持专科的发展目标和建设要求,医院应针对当前肝病患者的现状,进一步加强肝病专科专业技术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设备购置等方面的建设与管理。并按年度、有计划、分步骤推进结核科等其他学科的市重点(扶持)专科建设与申报工作[6],力争3年内有2~3个市级重点(扶持)专科。4.2提升传染病防控和救治能力

4.2.1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和规律,通过进一步构建完善的应急体系,加强急救装备建设,持续开展岗位练兵(每年不低于2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夯实各种急救技术等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养,建立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高水平应急队伍,不断提升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7]。

4.2.2提升各类传染病患者救治能力。改变观念,由传统的专科发展模式向传染病综合发展模式转变,在不断扩大传染病救治范围、提高医院整体管理能力等的基础上,重点加强ICU室的建设和管理,加大投入和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切实提升传染病救治能力。学科建设在农村基层医院的建设中,不能急躁,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按章办事,搞好基金管理,建立医院资金精细化管理模式[8]。

作者:朱春燕 郑帮林 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传染病医院

参考文献

[1]翁心华.当前感染病学科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内科理论与实践,2006,1(1):17-19.

[2]申婷,游晶,范晶华,等.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3):339-341.

[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M].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3(6):421-431.

[4]严金二.传染病医院学科建设探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23(1):70-71.

[5]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M].北京:卫生部,2003:24-25.

[6]郭莺,高鑫.医院如何适应医保支付方式改革[J].中国社会保障,2010(5):82-83.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范文第2篇

2012年医院经济和业务发展的主要指标确保比2011年提高20%以上,力争达到40%,医院日平均在院病人数稳定在500人左右,业务收入达到9000万元。为了实现以上目标,2012年要打好“三大战役”,抓好六项工作,落实十大项目。

打好“三大战役”:即打好创建“二甲”的突破战、学科建设的持久战和综合楼建设的攻坚战。

六项重点工作:即抓好文化建设、惠民品牌、质量安全、人性化服务、精细化管理、数字化医院六项工作。

实施十大项目:即实施创评项目、学科建设项目、综合楼建设项目、文化锻造项目、科教兴院项目、数字化项目、建设平安医院项目、惠民品牌建设项目、人性化服务深化项目和ORTCC项目。

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这是我们做好2012年工作的基本遵循。

“稳”就是更加体现以人为本,更加体现有利于群众身体健康、有利于提高医院综合实力、有利于改善职工生活,更加体现包容性发展。

“进”就是要善于抓住机遇,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提升医院文化上取得新成效,在学科技术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在人性化服务上打造新亮点。

稳和进是辩证统一的,稳是前提,进是目的,互为条件,紧密联系,不稳无法进,不进难以稳。

就我院来讲,把握这个总基调必须做到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转变、从做大做强向做强做大转变、从又细又精向又精又细转变,关键在加强学科建设。2012年,力争年内创建市级重点学科1个。

强化肿瘤科龙头地位,实现肿瘤科日均住院病人维持在90人左右,添加相应的治疗设备,实现肿瘤治疗手段的多元化。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关节外、脊柱外开展关节镜手术;

进一步提升显微外科专业水平,实现显微外科技术新突破;

神经外科实现自主显微镜下肿瘤切除;

培养心外科专业团队,为开展心外手术和治疗打好基础;

提高普外、泌尿外、妇科腔镜手术比例,打造医院微创治疗品牌;

加强普外科人才建设,提升普外科技术水平和品牌知名度,推动血管外科学科发展;

积极开展钬激光碎石技术,打造南部区域碎石治疗中心;

心血管内科初步完成冠心病介入治疗、心电生理和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疾病的临床专业学科的配置,继续提高自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数量与质量;

神经内科在急慢性脑血管病、头痛、癫痫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力争年内以神经内科为主推出脑卒中单元;

呼吸内科在肺间质病、气道疾病(哮喘和COPD)、支气管镜等方面实现业务新突破;

消化内科提升胃肠病、肝病和内镜三个亚专科的临床服务内涵,胃镜室独立成科;

重点加强ICU建设与提升,以重症医学科ICU为龙头建设与配置NICU、CCU、PICU,实现规范标准运作,扩建新生儿病房;

年内加大镇痛专业发展力度,将镇痛与内五科无痛病房、产科无痛分娩、内镜无痛检查有机结合起来,开展舒适化医疗,建设标准化麻醉复苏室;

进一步理顺导管室运行机制,导管室独立成科;

耳鼻喉开展鼻咽喉镜检查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监测及综合治疗;

眼科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眼底荧光造影检查及眼底激光治疗,建立“二院视光学中心”;

重视和加强中医工作,建立相应机制,积极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搞好中西医结合,推进中医康复专业提升;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范文第3篇

有关资料表明,中医资源的利用与产出效益较好,门诊服务具有特长与优势。从资源与它所产出的服务量来看,中医医院每万元固定资产的诊疗人次为163人,出院人数2.9人,每万元固定资产的业务收入是13090元,每百万元固定资产所产生的病床使用率为11%。门诊服务具有特长,中医医院每位医生全年承担的诊疗人次数为1500人,综合医院仅为1161人次。这些都反映出中医医院门诊服务具有稳定的需求市场。

同时,医疗费用较为低廉,1997年中医医院平均每1门诊诊疗人次的医疗费用41.6元,综合医院为61.6元。中医医院平均每1出院病人的医疗费用为1857元,综合医院为2384.3元。但病床利用效率低下,门诊与病房业务量呈下降趋势。从1985年到1997年,中医院病床使用率由83.9%下降到了52.1%,年均下降2.65%,综合医院年均下降2.07%。另外,在病床,人员,设备等资源增加的情况下,1997年,全国中医医院门急诊人次比1996年反而下降了0.027亿人次。中医医院每张病床每天承担的门急诊人次由1985年的4.3下降为1997年的3.1%。

中医现代化迫在眉睫

全国优秀院长,全国首批示范中医院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的院长池明宇教授,不赞成在当前的形势和条件下讨论“中医院为什么会西化”的问题,他认为何必让这些当前很难说的清楚的理论,给本来就在政策的夹缝中左右为难的院长们施加更大的压力,限制了事业的发展?同时,他表示中医以及中医院应如何跟上需要实现中医现代化,才是中医院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池明宇说:“中医对于疾病的认识曾领先和带动世界医学长达数千年之久,但这种优势在西方近代文明崛起之后逐渐缩小,许多项目由主导地位变为辅助地位,疾病的病原学诊断,影像学诊断,理化学诊断、免疫学诊断等,对于疾病的定位,定性,严重程度分析都越来越准确,以往中医领先的一些疾,病在这些因素的比照下,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承认这一点就是自欺欺人。就拿我院常接触的血栓病来说吧,血栓堵在哪儿了?堵了几处?严重程度如何?再高明的中医靠号脉,靠望闻问切也诊断不出来。对西医来说却很简单,一个检查就能明白究竟,而且诊断清楚了才能指导临床治疗,是适合吃中药还是手术?是需要开颅还是介入?假如颅内出血量大还非要坚持以中药解决,就会造成病人生命无可挽回的损失。再说了,中医自身没有检验,没检验也就没有证据,而现在对医疗纠纷的法律规定是举证倒置,中医这一关就过不去。西医能够依据临床需要主动引进CT,核磁等现代科学技术,中医为何不能引进西医技术?我们何必为了突出中医特色而合近求远?”

“但这些并不能抹煞中医的先进性,中医有着自己无可替代的特长。”池池明宇表示。中医的整体观使它不像西医那样仅仅局限在某一疾病那某一个点上,而是时刻考虑到全身和疾病的发展,对不认识的疾病也能通过辨证施治和提高全身抗病能力加以克服;同时,中药相比西药的毒副作用小,作用缓和,持久,这都是西医所欠缺而需要我们加以发扬的。

池明宇举了自己医院的例子:早在10多年前,医院就瞄上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病这一全国医疗机构的空白,终于总结出了治疗血栓病的十大方法,实现了血栓病药物研究国内领先,在血栓病的全面系统诊断、治疗,康复方面,也形成了无人可比拟的优势,300张血栓病病床常年使用率达100%以上。除根据病情常规使用中药外,该院的开颅止血手术,显微外科的介入治疗等对危急重症的抢救,起到了起死回生的作用。“我院的中医治疗率达68.3%,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病就是我院的核心竞争力,这个特色没人能克隆。”

加快中医特色专科建设

有专家指出,中医医院首先要突出中医专科的特色和优势,尤其在医疗市场竞争中,特色是中医医院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中医医院的专科建设应围绕“四专”(专科、专病、专家、专药)进行,突出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以及回归自然的疗法,坚持“人有我专、人专我优”的观点。

中医医院医疗技术尤其是特色专科建设发展定位,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并不断超越。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中医医院只有从中医特色及中西医结合上下功夫,因为这是中医医院的固有领域,也就是优势领域。如果一个医疗结构不健全,整体实力处于劣势的中医医院,与同级西医综合性医院在现代医学领域去拼设备,拼技术,那将长期处于劣势,而要根据本地群众的习惯,如以骨折病人一般多找中医看病的特点,可以把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及颈,肩,腰,腿痛专科作为重点突破口,作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科室,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重点倾斜。

在重视重点中医专科建设的同时,必须坚持和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与利用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做到中医与西医优势互补,洋为中用,重视在急危重症抢救和手术中开展中西医结合疗法,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做大做强中医医院整体服务功能和实力,才可以提高医院效益,促进医院发展。

中医人才是关键

池明宇指出,最关键的是中医药人员的专业思想不能跟着“西化”。现在年轻中医较多,巩固他们的专业思想是中医院领导要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池院长分析,年轻中医的理论基础较差,业务水平也有待提高,因此他们往往对自己的中医水平自信心不足,觉得还是用西医方法解决来得更快,更好,而把中医技术扔在一边,忘记了自己是个中医这一根本,像某些地区级中医院甚至出现了每年3000万的业务收入,而中药收入不到200万的怪现象。

由于历史原因及中医培养人才的特点,特别是市,县级以下中医医院的人才综合素质,与综合性医院对比差距较大。因此,中医医院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要围绕专科专病建设进行,及时培养专科专病的人才。除此之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也要考虑到医院的综合服务功能,要引进以中医专业为主,又经过西医系统进修,或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人才,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保持持久发展动力;积极引进和推广成

熟技术,创造规模效益;加强科研工作;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此外,中医医院文化包含了以医疗道德为重要内容的中医医疗行为规范,也包含了现代医院管理和建设中,“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广泛内涵,它反映了中医医院人的价值观,经营理念,服务理念、行为规范和中医特色之魅力,因此必须搞好中医医院文化建设。先进的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需要,也是医院人才的需要,更是医院发展的基石。

中医院练好“内功”很重要

池明宇说:“内部管理需要变革,寻求稳定发展,作为改革转型后的中医医院,如何能迅速稳定内部并达到稳定发展是医院的目标,这对保障学科建设等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院在学科建设前应进行内部体制改革,简化组织结构,落实基本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规范工作流程,管理思想。”

据了解,中医院组织结构应趋向扁平化发展,减少医院管理层次,提高信息传递速度使医院效率有明显的变化。要实医管在此次组织结构设计中,根据该院规模设计出小而精的组织结构,并确定科室职能,职工岗位职责。

池明宇介绍,首先要明确责任制,适度授权、分权,放权:作为领导,工作一定要适当授权,分权,放权,但同时也一定要适当收权与监督。要实医管在咨询过程中指出该院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如授权、分权,放权的使用问题,提出有效分权的建议。并优化工作流程,为了明确区分日常工作与项目性工作,并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要通过医管通过对职工、中层管理干部启发性培训的方式,将企业项目管理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与项目工作中,将学科建设课题作为该院项目进行管理,融入企业项目管理理念,制订计划与总结制度,并就计划、总结的具体内容对员工进行培训,以保证内容的有效性、可操作性。学科建设要创新,学会打造医院的第一品牌,重点学科对于二级医院的未来建设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将推动医院整体水平的提高,能够形成医院在当地医疗市场最具竞争力的品牌。

最后,要对中医院的市场总体定位,积极打造医院自身的中医专科特色,力争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医医疗中心。这一定位的依据是紧密地结合当地医疗市场需求,明确医院自身在医疗市场的定位和学科建设方向,结合医院现有优势并制定出系统,完善的学科建设实施规划。通过优势分析能够找到有利于医院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通道。

特定模式的特殊对待

专家指出,中医院学科建设的特定模式,是根据疾病分型,制定多个有差异的、规范的治疗大原则。在各治疗大原则的统领下,对所涵盖的中,西药物保守治疗、手法治疗,针灸治疗、物理治疗、康复治疗,微创治疗、开放手术治疗等各种手段制订出各自的治疗原则与方案,进行协同安排,突出“系列化,一体化”的概念,实现“全面化,规模化”的实力。

池明宇指出,患者到该院就诊时,无论何种病情需要,均可得到相对应的,规范的,有特色的、有效的治疗方案,从而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无需再选择其他医院进行询问或就诊。在基础打造扎实以后,可鼓励患者更多地参与、选择治疗方案,逐步打造“医疗超市”的概念。以治疗方案的“全面”对抗竞争对手的“部分”;以治疗手段的“综合”对抗竞争对手的“单一”;以治疗方案的“特色”对抗竞争对手的“雷同”:以治疗过程中的“患者主动参与,亲自选择”对抗竞争对手的“患者被动接受、毫不知情”。

但是,与该疾病紧密相关的伴随症状(如疼痛等)或严重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并无有效治疗方案或手段,甚至相当多的医院对此并未予以充分重视,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危害甚至会大于疾病本身。这种现象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与伤害。因此,从疾病伴随症状和严重并发症的角度切入,通过对“并发”的有效控制与处理,提升对疾病整体的治疗水平,并对患者形成较强的吸引力。

中医院转型期的规划

目前像众多国有医院一样,该院存在着药品短缺的现象,医院的管理者应深入了解与调查,建立系统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使药房药品齐全,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池明宇认为,医院应该建立健全的药品监管制度,实行药品的统一管理。上级主管部门应该及时了解药房的药品库存,并定期进行抽查与监督。对于存在的问题一经发现应严格处理。及时了解药房的每日药品流量,做到每月建报表、每周按时上报。而社会服务部主要承担医院的市场开发与拓展,市场营销与维护等,是医院对内、对外的窗口,所以医院在实施转型改革以后应该寻找对外宣传的突破点,不断地向新闻媒体提供新闻线索,及时向新闻媒体报道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情况,医院要加大力度做好公益性事业的宣传。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范文第4篇

快速发展的康复医学

康复医学,在很多人心目中还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甚至还停留在简单的理疗,或者针灸、推拿等传统中医康复治疗的阶段。而实际上,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康复医学科已逐渐形成了一套细分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体系,成为以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为核心,强调功能训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回归社会为最终目标的医学学科。

作为国内最早建立的康复医学科之一,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成立于1957年,在历年的全国最佳专科(康复医学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前茅。目前,科室的学科发展方向以神经系统疾病康复和骨关节系统疾病康复为重点,开展多方向的综合性康复医疗服务。设有颈肩腰腿痛、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和骨关节损伤等5个普通专病康复门诊。同时,承担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感染科、重症监护室、老年病房、外宾病房和高等病房等患者的康复治疗和会诊转诊工作,建立起“急症医院病房-康复中心-社区康复”的三级康复网络,开展科学、系统和全面的康复治疗。目前开展的综合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言语治疗(ST)、娱乐治疗(RT)、心理治疗、支具矫形器等,以及中国传统医学康复治疗,如针灸、推拿和中药等。

科室成立60年来,在脑卒中及颅脑损伤特别是重症患者的诊治、康复和护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先进的服务理念,持续积极开展新技术以提升康复治疗的疗效,如: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肌电图/电刺激定位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上肢和下肢康复机器人、步态分析系统、平衡测试及训练系统、表面肌电图、脑电图及诱发电位、虚拟现实技术、镜像技术、垂直律动技术和脑机接口等康复治疗新技术。

精准康复治疗宜早不宜迟

“对于患者来说,康复治疗一定要早期介入”,吴毅教授强调,“早期评定功能,早期开始康复,是最重要的。我们遇到过一些患者错过了康复治疗的最佳时间,一年甚至两年后才想起来康复医学科,关节骨骼可能早已经发生了僵硬和挛缩,或者脑卒中已经偏瘫和失语多年,已经无法行走、无法说话,这时候再接受康复治疗,康复效果就会大大打折扣。”一般来说,脑外伤和脑卒中患者在手术后或急诊处理的两到三天后,就可以在康复医师的帮助下在床边开始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了。

如今的康复治疗早已不再是简单的理疗了,也不是单纯的针灸和推拿。康复治疗包括患者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言语功能、吞咽功能和大小便功能等许多功能障碍的精准康复,且治疗效果越来越好。随着康复医学的大力发展,康复医学也越来越重视精准化和个性化,康复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找到最恰当的康复治疗方法。

对脑损伤相关的康复治疗都与精准康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如华山医院曾收治一位脑外伤术后患者,男性,30岁,入院时吞咽功能和言语功能障碍和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康复医师首先对这位患者进行了一个精准的定位,确定他是大脑额颞叶的损伤。随后进行精准的评定和诊断,进行了洼田饮水试验,确定他是属于5级(完全不能进食)。然后再进行食道吞钡检查,确定他是咽喉部环咽肌的问题。针对这个情况,采用了精准康复治疗――球囊扩张治疗技术,治疗1周后患者的环咽肌得到扩张,使得吞咽功能得到极大的改善,洼田饮水实验2级,顺利拔出鼻饲管,患者可以自行饮食和饮水。对于气管插管和导尿管等也是通过这种精准诊断和精准康复,顺利拔出。患者身上的管子全部去除后,开始进行坐位训练、站立位训练和行走训练,最后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逐渐完善的康复医疗体系

不论是田径名将刘翔,还是篮球名星姚明,这些大家熟悉的运动员,伤病之后都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到国外进行康复治疗,这对于泱泱中华来说是个巨大遗憾。“由于国内康复医学科建设起步比较晚,我们确实与国际先进水平有所差距”,吴毅教授告诉笔者。但是这几年从国家层面对康复医学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学科建设进步明显。以上海为例,近几年是上海康复医学的快速发展期。

学科要发展,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从2010年起上海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目前上海市康复医学专业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共有11家,每年招录50多名基地学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专业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专家组共有7名专家,都是来自上海市三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主任和教授。除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外,从2014年起上海市实施第二批专科医师培养计划(包括康复医学专业),专门培训康复医学专科医师,培训时间为3年,目前主要以神经康复和骨科康复为主。

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是国内较早招收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研究生的硕士点和博士点之一。学科在教学上不遗余力,始终将教学医院严谨治学和传播康复医学及理念为抓手,为推进康复医学的人才培养做出自己的贡献。负责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康复医学必修课程的教学任务,每年承担近10所医学院校60余名康复治疗本科生的实习教学任务。接受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及言语治疗专业的海外交流生带教任务。每年接受来自全国各省市医院的40余名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的进修学习。

2015年,上海市卫计委对上海地区卫生系统实施了“重要薄弱学科建设”的申报工作,其中康复领域共有7家单位顺利中标,包括华山医院、华东医院、新华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岳阳医院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这是上海市卫计委有史以来对康复领域最大的一次资助。希望上海各康复医疗机构通过“重要薄弱学科建设”这个难得的机遇,加快对上海地区康复医学学科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使康复医疗工作更加规范。

2016年,上海市医保对康复服务收费项目实现了全覆盖,并且还不嗟髡康复收费项目的价格,这些都表明政府部门对康复医学的重视与认可,也充分体现了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的劳动价值。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管理;注意事项

重症医学属于医学二级学科, 主要研究各种病理生理状态的形成、发展及诊治,是重症医学科的主要临床阵地,已经成为了危重患者的医疗病区,所收患者病情均危重且变化较快,患者机体免疫力也相对较差。针对ICU患者而言,要想提高治疗效果,必须要予以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强化限制性探视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机制,营造和谐人文环境,予以性化管理[1]。本文主要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ICU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究重症医学科管理注意事项,相关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ICU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占有67例,女性有53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在(25.56±3.92)岁。在120例ICU患者中,23例重型颅脑损伤与多发伤,17例脑溢血,13例脑梗死,12例严重肺部感染Ⅱ型呼吸衰竭,5例消化道出血,7例心律失常,3例有机磷农药中毒,8例重度烧伤,2例电击伤,4例尿毒症,6例重大手术后复苏,其他20例。

1.2方法 ①制定系统管理流程,完善入科接诊工作,完善仪器操作、床单更换、人工气道管理、抢救配合以及各种意外突然发生应对流程,健全外出检查、出科转运、岗位职责、药品与仪器专人管理、晨会交接班、消毒隔离工作等流程,构建护理质量控制策略,开展分组分项检查,及时反馈、复查,强化人员组织结构,构建科护士长负责流程,建立质控流程管理小组, 定期进行质量评估。②以患者为核心,完善辅助流程标准,强化护理质量,保证患者能及时进行救治。③应用定期与抽查相结合方式执行各项工作流程标准,加强督导检查,开展科室早会,及时反馈问题并分析原因,完善整改措施,强化跟踪检查,健全考评记录,遵循星级护士考核标准,开展流程分析讲评活动。④强化护理流程工作理念,经由业务培训、月底质量讲评活动以及科室早会等工作对护理安全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开展综合教育讲评活动,以相关医疗事故为导向,强化护理安全。在典范案例的引导下,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使其明确工作流程,积极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此外,在晨会时间段,可以进行抽查提问,于科室理论考试中融入流程内容,体改其认知水平。针对存在难度的工作流程而言,要予以针对性组织示范,促使其全面理解与掌握。

1.3观察指标 制定调查表,对护理人员以及患者及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当场发放问卷 120份,收回120份,回收率为 100%。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

2结果

本组选取的ICU患者共120例,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护理后,所取得的成果比较满意。在流程管理实施后,实验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以及合作科室满意度均优于实施前,差距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3结论

由于当前各医院的管理理念以及发展需求存在差异,因此重症医学科管理模式不同。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当前重症医学科管理模式主要存在两种管理模式:①基于重症医学科平台上的统一管理模式, 涵盖综合ICU以及专科ICU,实施集中管理;②基于各专科平台上的分散管理,各专科管理并未形成独立的重症医学科[2]。分散管理与集中管理作为当前2种基本划分标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理难度,节省了医疗资源,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降低病死率,促进科研与教学同步发展,有利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技术创新。在本文研究中,主要予以组长负责制、弹性排班制以及两班运行制,加强科室间的沟通,基于全流程管理机制的前提条件下,予以人性化管理[3-4]。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后护理质量与满意度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

综上所述,在重症医学科管理中,予以全流程管理机制,分析患者的具体状况,完善人性化服务机制,有助于满足患者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闫桂云,闫丽娜,陈娥.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相关问题探讨[J].全科护理,2010,(03):247-248.

[2]田苗.重症医学科护士如何防范医患纠纷[J].哈尔滨医药,2010,(05):57-58.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范文第6篇

我是**,今天我幸运的再次站在这里,感谢院领导给予我的机遇和平台,也感谢主任和医院同事对我的信任和鼓励。是他们的支持给了我勇气和信心站在这里,向各位领导做一个汇报,今天我汇报的主题是:躬行实践,力学笃行。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汇报。

首先,说一下我的个人情况,2005年-2010年在**中医药大学本科学习,期间学习了较为扎实的中西医理论知识,阅读大量的古籍,也涉猎了心理学、伦理学、历史、天文等等。

2010年-2013年在**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习,在中医附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实习3年,临床能力得到提高。

2013年至今,担任**科医生,从事呼吸内科一线工作。并负责科室内医疗质量控制、医保、科研、教学等等事务。担任双流区中医医院内科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负责科室内党建发展等工作。

**科是中医院内科的摇篮,市级中医重点专科,省级重点专科在建科室,当然与上级医院呼吸科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比如在诊疗疑难疾病方面尚显不足,在科研、论文方面落于下风,操作方面如气管镜下治疗、肺穿刺、肺血管介入尚未大力开展;科室影响力、辐射力不足;在学科建设方面仍需继续努力提升。

接下来说一下我对科室副主任职责的认识,协助科主任负责本科室的行政管理工作,参与危重、疑难病例的讨论和抢救,组织实施本科室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协助负责科室人员的业务培训、技术考核、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协助科主任解决科内存在的管理和业务问题,参与科间协调工作以及处理对本科的投诉等等。

然后汇报一下我的能力,

第一,政治方面,我长期以一个老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自觉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加强实践业务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时刻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思想和头脑。在支部担任组织委员、兼职纪检检查员,对科室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行业作风建设有着深刻的了解,也在积极探索科室的发展与党建工作有机的结合。

第二,业务方面,我学医八年,华西医院进修半年,积极参加成都周边呼吸有关的会议及培训,具有比较扎实的医药学知识基础,对呼吸领域新研究、新进展有着深刻的认识,能够把握呼吸科以后的发展方向。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立处理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掌握多种操作,如气管镜、机械通气、胸腔闭式引流、气管切开等等,有能力带领团队处理临床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重症、急症。

第三,科研方面,我主持开展省级科研项目一项,参研多项课题。撰写10余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期刊发表。协助科室开展省级、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多项。

第四,管理方面,我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和应变能力,我性格开朗,善于沟通,为人诚恳,办事公道。能处理好同事和领导之间的关系,扮演好纽带和桥梁的角色,增强团队凝聚力,完成主任交办的各项任务。能与其他科室建立好良好的合作关系。

今天我竞聘内一科副主任,如果有幸竞聘成功,我将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党建工作与临床发展有机结合。党建催生新理念,理念萌发新动力。在科室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把握科室发展的正确方向,管好科室发展进步的全局动态。我将会学习或者引进先进的有益于科室的管理理念。

第二,配合主任,完成医院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积极配合医院长期的整体发展思路。

第三,辅助主任,抓好医疗质量,杜绝医疗纠纷;抓好十九项核心制度的落实,确保医疗安全;提高法律意识,规范执业行为;强化内部管理,实行医德监督。

第四,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创建技术一流科室。内一科经过多年的建设,专科诊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治疗手段、设备不断增多,技术人员梯队较为合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积极学习,大胆探索,不断开展新技术、新业务。

科室以后的发展方向,1、呼吸衰竭的治疗;2、危急重症的抢救水平;3、肺部肿瘤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4、肺血管介入;5、肺间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6、气管镜镜下治疗;7、肺功能应用普及等等。

科研方面,1、继续探索慢阻肺、哮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2、肺心病的研究;3、肺间质疾病的研究,可以从发病机制、中医治疗、康复等方面入手;4、慢性咳嗽的研究等等。

业务方面,抓紧三基三严培训,每周至少2次;科室小讲课,时时更新科室医生的知识储备;拟开展学习论坛,可以邀请院内专家或业内大咖来科室交流;积极参加成都周边的呼吸专业会议及培训。

第五,注重多学科结合,坚持“大协作、大突破”的发展思路。

第六,建立医联体、成立呼吸病专科团队,向各个乡镇卫生院辐射,增强科室影响力。与老年大学、大型工厂联谊,可通过授课、义诊等方式提升科室知名度。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范文第7篇

江城武汉,纵贯整个汉口中心区域的解放大道上商圈林立,车流如织,拥有147年历史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下称“武汉协和医院”)就坐落于此。其地标式建筑、号称“亚洲最大单体外科大楼”与新落成24层的门诊大楼如双子塔般矗立,一方一圆,意指“规矩”。在院长王国斌的心目中,两幢大楼不仅代表着武汉协和医院强大的综合实力和地域影响力,更体现了协和人不断攀升、超越自我的精神。

作为全国50余家国家卫生计生委直属综合医院之一,武汉协和医院几经更名与合并,如今医院总床位数达4600张,拥有10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以及1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成为影响力辐射整个华中地区的巨型医疗航母。

自1998年王国斌接任院长以来,医院始终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为首要目标,推进医、教、研同步发展,正如医院院训所示:仁爱济世,协诚人和。

找准切入点

“我们也曾经历过‘老、大、破’时期。”王国斌直言不讳。

“医疗质量、服务质量与社会效益,合起来就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为什么大医院汇集了那么多的疑难重症患者?不仅因为大医院拥有无可比拟的服务能力,还因为多年积累下来的口碑和信任。”他笃定地表示。

“想要各个科室齐头并进是不可能的,必须把握重点方向。我始终将外科视为医院的发展重点。”王国斌不仅从政策、投入上支持学科发展,并且身先士卒,以实际行动为外科发展铺平道路。

对于医院标志性建筑――32层独立单体外科大楼,王国斌始终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当时,我亲自去原卫生部作大楼项目答辩。很多专家、教授对此表示异议:为何要在城市中心修建这么高的外科大楼?我告诉大家,客观上,医院面积有限,又是老院改造,只能从高度上想办法;主观上,医院地处城市中心,覆盖众多居民。”

“大医院必须有强项,因而专科里还得细分重点,”王国斌一再强调,“这要求管理层有着长远规划和适宜的实施纲略。”他提出医院专科化和专科医院化双轨发展,既要做好亚学科细分,也要看到小专科的发展前景。

王国斌坦言,亚专科的细分为医生职业规划提供了方向。“我们提出人有所长,就是希望每个人都在某一领域发挥自身最大潜力;划分亚专科方向后,大家更容易取得突破;相应地,医院的知名度、社会认同度也在不断提高。”

胰腺病治疗相对小众,但王国斌看准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引进留美学者王春友成立胰腺外科中心。经过十余年发展,胰腺外科中心一跃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胰腺疾病研究所,年收治患者上千人。

“但医院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循序渐进。”他话锋一转,以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举例:医院最初的肿瘤科仅13张床位,20余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环境因素影响和疾病谱的变化,肿瘤患者不断增多;同时,肿瘤的诊疗手段也在不断发展中,手术切除、放射治疗、生物治疗、中医治疗等方式持续更新。

为了迎合社会需求和技术发展现状,医院按照专科医院的标准拓建了肿瘤中心,床位上千张,开设了头颈、胸部、胃肠、乳腺、淋巴瘤等数个亚专科,规模等同于一家综合性的肿瘤医院。“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用于重大疾病患者,攻克重症难题,是大型公立医院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王国斌总结。

放眼国际化

王国斌笑言自己最擅长“洋为中用”,这得益于他多次的海外学习培训经历,德国洪堡、英国剑桥、美国霍普金斯、新加坡国立大学都曾留下他的足迹:“我希望把国外的优秀理念和技术引进来,与自身发展有机结合,使医院在多个领域中占领前沿阵地。”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受德国求学经历启发,王国斌开始尝试将腔镜技术引入武汉协和医院。在他的影响下,医院一直致力打造高水平、数字化微创外科手术平台,多项技术领先于全国。医院每年6.1万台手术中,微创手术比例约占1/3。不仅如此,王国斌一手创办的湖北省微创医学会还获得了裘法祖院士的充分认可,每年学会交流吸引参会者数千人。

除了技术本身,王国斌还将国际化理念引入到人才、学科、品牌以及交流合作这四大发展战略中。

核心人力资源和重点学科建设是王国斌工作的两大重心,他打了个比方:“在医院这个庞大体系中,重点学科是体系的发动机,但只有优秀的学科带头人能成为发动机中的剂――打造优秀的团队,反之亦然。海外引进优秀人才是我们最近几年的重点,而且不光是引进,我们还要围绕人才打造团队,对核心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

“科主任负责制”是王国斌着力推动的学科建设管理机制之一。他要求各学科带头人须有明确的目标任务,每年通过病例数量、质量、论文、科研成果等量化指标评估进展,考量本学科与国内外医院之间差距,并提出赶超方案。

在王国斌的推动下,武汉协和医院与世界各国医院、医学院结成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包括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艾森大学、洪堡大学医院、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英国理工大学、法国第七大学等。谈及此,他兴奋地表示:“过去,我们往往是走出国门学习,鲜有实践机会;如今,随着医院技术水平大幅提升,我们与海外医疗机构的合作更倾向于对等交流。”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范文第8篇

2016年,我院严格贯彻落实市卫计委于开展“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等年度工作部署,坚持以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为核心工作和切入点,认真开展服务质量提升、大型公立医院巡查、“平安医院”创建、优质护理推进等专项活动。现将我们的工作体会汇报如下。

一、以医院等级评审为抓手,全面加强医院管理。

经过5年的筹备,2016年3月,我院进入创三冲刺阶段。医院等级评审是卫生计生主管行政部门对医院进行管理的重要抓手,我院确定将创三作为医院2016年度核心工作,就是要以此为切入点,对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进行全方位的改进提升。医院制定了创三工作方案,按照四个维度分解了任务,按照评审标准落实了4个顶层设计、15个系统化再造、20个版块化包干、60个项目化管理、637个条款责任分工,形成了“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创三氛围。肩负着几代枣一医人的三级医院梦想,为实现区域医疗中心奋斗目标,我院一千三百多名干部职工众志成城、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我们进行条款解读,反复层层培训,开展应急演练,定期内审自查,利用PDCA等管理工具进行质量的持续改进。经过近1年的创三冲刺,在通过数据分析、书面评价之后,我院于2016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接受了省卫计委组织的三级乙等综合医院现场评审,最终以优秀成绩顺利通过。经过三级医院评审的洗礼,我院干部职工的执行力和凝聚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取得长足进步。

二、加强质量与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永恒主题。2016年,我院健全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升级了管理制度体系。我们修订了1435项制度和流程、69项应急预案,成为全院干部职工的行为准则。了31个专业的《诊疗常规(2016年版)》,印发了23个科室的《科室制度职责流程预案(2016年版)》。修订了《高风险技术操作和诊疗技术资格许可授权管理手册》,对1636项技术、1139人次的资格准入进行了许可授权。这些制度体系的完善,使我院实施每一项诊疗活动都有章可循、每个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都有据可依,初步实现了 “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制度和流程是用来执行、用来落实的,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就是督导业务科室执行制度、落实流程,确保不跑偏、不走样。我们的监管呈现高压态势,每次院周会上,医疗、护理、院感、药事四大业务主管部门,必须以PPT形式通报本周巡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和质量缺陷,有图片有事实,让问题科室的主官曝曝光、红红脸、出出汗,事实证明比考核扣分、绩效扣钱更加有效。

2016年以来,我院逐步形成了10大信息系统。一是门诊信息化系统。包括分诊叫号排队系统,自助挂号、自助缴费、自助检验报告打印系统。二是药事管理系统,包括合理用药软件、抗菌药物分级管理软件、门诊自动发药和住院自动包药系统等。三是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全过程监测感染病例,关口前移。四是临床医疗管理系统,包括临床路径模块、单病种管理系统、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系统、输血管理系统、电子病历质控系统等。五是临床护理管理系统,包括门诊无线输液呼叫系统、移动护理等。六是HIS系统。七是医学检验LISS系统。八是医学影像PACS系统。九是办公信息化系统,包括OA系统、HRP系统,逐渐实现人、财、物的全面信息化管理。十是手术示教、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系统。以上十大信息平台,使我院的医院管理实现了由经验式行政化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精细管理模式转变,我们的医疗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三、重点加强学科建设和医疗技术,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医院高度重视重点专科建设,2015年前,我院有13个湖北省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2016年,我院第一次参加湖北省三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创建,最后儿科、产科、急诊科榜上有名,在全省引起反响。至此,包括2012年授牌的省重点专科输血科,我院省临床重点专科达到4个。2016年,我院儿科成功创建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儿科专业基地,成为湖北省县级医院中唯一一个规培基地。2016年,我院成功挂牌成为湖北文理学院附属枣阳医院。

医疗技术和学科建设一样,也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2016年,医院确定“抢占心脏大血管外科制高点,带动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全面提升”的战略。2016年5月,我院挂牌成为华科大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枣阳基地。随后,医院派出外科医师、麻醉师、体外循环灌流师、重症医学科医师、器械护士、巡回护士等组成团队到协和医院进修学习,同时投入600多万元购置体外循环机、ACT血凝监测仪等设备设施。同年12月,在协和医院支援下,我院先后开展体外循环下心房粘液瘤切除术1例,二尖瓣狭窄瓣膜置换术1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

四、优化和再造服务流程,切实改善患者看病就医体验。

医院践行“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优化流程、再造流程,改善患者看病就医体验。例如,医院开展多种形式的预约诊疗,启用排队叫号系统,门急诊设置银行自助终端机、自助挂号、自助缴费、自助打印报告等,显著改善了过去的“三长一短”现象。开展手术室首台手术开台时间管理后,目前首台手术准点率达到95.1%,患者等待时间降幅达60%以上,手术台利用率增加20.2%。医院整体搬迁后,门诊住院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是医院仍不断增加便民服务设施,完善标识标牌,营造温馨便捷的诊疗环境。医院开展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多学科综合诊疗等活动,体现的是“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文化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