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研工作的意见建议

科研工作的意见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科研工作的意见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科研工作的意见建议范文第1篇

按照中央、市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部署,在市委第六指导检查组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经过全局党员干部和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我局学习实践活动从12月2日转入第二阶段以来,按照规定要求,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圆满完成了“分析检查”阶段的各项工作。从今天开始转入学习实践活动的第三阶段,即“整改落实”阶段。下面,我就第二阶段的工作情况进行小结,然后安排第三阶段工作。

一、分析检查阶段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工作

我局学习实践活动从2008年12月初起转入分析检查阶段,这一阶段的关键环节多、政策性强、工作具体、要求严格、党员、群众关注。针对这一情况,局党组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统筹安排,联系实际开展各项工作,在巩固第一阶段成果的基础上,围绕第二阶段重点环节有序开展活动,确保了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主要做好两个方面工作:

第一,精心准备,认真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

为切实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会前主要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准备工作:

一是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针对这一环节的要求,市局党组坚持走群众路线,早动手,早部署。在学习实践活动之初,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企业、相关部门、基层单位进行调研,邀请企业负责人、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召开座谈会,在本系统内也采取多种形式面对面听取意见,市局各直属事业单位也采取多种形式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通过上述工作,切实增强社会参与面和透明度,把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置于有关部门、企业和全局干部职工的监督之下,以求找准制约我局科学发展的难点问题、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二是认真梳理意见和建议。征求意见结束后,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征求到的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向局党组进行了反馈,并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归类和认真梳理,共整理出9类54条对首都质监工作的意见建议。领导小组对涉及局党组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深入查找了制约我局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为起草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提供了依据。对涉及各部门的意见、建议,按照分工,向分管局领导和相关部门进行了反馈。

三是开展谈心活动,撰写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在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前,市局领导班子成员开展谈心活动,坦诚相见,沟通思想。与此同时,班子成员每人认真撰写专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报送市委指导检查组审核把关,为开好民主生活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2月11日,经请示市委指导检查组同意,我局召开了市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市委第六指导检查组组长胡新民同志、市纪委常委边学愚同志到会指导。会上,市局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市委建设“人文××、科技××、绿色××”总体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市局提出的“提升质监水平,服务首都发展,构建质量首善之区”活动主题,紧密联系本单位和各自分管工作的实际,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的学习调研成果,交流了认识和体会,认真查找了个人和班子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刻剖析原因和思想根源,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明确今后努力方向。与会的每位班子成员准备充分、态度认真、开诚布公,会议气氛和谐,达到了实事求是查找问题,团结一致促发展的目的。

12月4日~12月11日,市局机关各处室和各直属单位也分别召开了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和本单位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市局分管领导分别参加了会议。参会人员认真发言,结合个人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进行分析检查,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各项工作要求上来。

第二,认真研究组织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

形成高质量的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是第二阶段的一个关键步骤,也是检验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主要成果之一。为此,局党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做到早准备、高标准、严要求。赵长山局长充分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全程主持参与报告的研究和起草工作,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对报告的主题、框架思路提出了具体要求。为起草好这个报告,起草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中央、市委和总局精神,研阅市局党组、市局各位领导以及各单位各部门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重要共识的文件材料。分析检查报告初稿形成后,领导班子成员仔细审阅、修改,先后三次召开领导小组会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集体讨论,并多次征求各单位各部门的意见,分析检查报告形成后,又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向分管部门进行全面解读。

市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主要突出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介绍了目前我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突出反映了广大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形成的共识;二是突出反映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筹备举办奥运工作中我局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主要成效;三是仔细查找我局目前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四个方面主要问题,并深刻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尤其是主观方面的原因;四是总结提炼首都质监部门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形成的新认识;五是明确了推动首都质监事业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总体思路,明确了今后工作的三条主线和八项具体工作任务。

各直属单位在起草和形成本单位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过程中,都是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集体研究,广泛听取意见,进行反复修改,力求使分析检查报告充分反映本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方向,使分析检查报告真正成为今后一段时间推进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二、分析检查阶段工作的一些特点

一是在第二阶段整个活动中,我们始终把分析检查与推进工作结合起来,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应改尽改,能改快改,做到了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比如,认真研究制定市局业务管理标准化行政许可事项优化工作方案。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针对涉及质量技术监督主体业务的27项行政许可事项,简化受理环节,优化办理程序,明确行政许可办理过程中五个责任主体的职责和权限,建立起高效、便民、廉洁的质量技术监督行政许可标准化体系和责任体系。在计量工作方面,启动××地区中国石化加油站测量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本市加油站测量管理体系试点工作,并以此试点,全面推动全市其他行业诚信计量管理。在特种设备监察方面,总结奥运会安全保障成功经验,研究安全保障工作办法,编制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实施办法》,建立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长效机制。在质监质管方面,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从12月10日开始开展为期4个月的专项整治工作,坚决打击和遏制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市稽查大队确立了执法课题研究与稽查执法检查并重的工作方向,制定出台了《××市质量技术监督稽查大队执法调研活动管理办法》,针对食品添加剂问题到重点企业进行调研座谈。计量院和质检所重视科研创新,计量院努力构建科研工作管理体系,修订科研工作管理办法,制定科技人员培养、激励等措施,科技人员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显著提高。质检所成立研究室,整合所内科研力量,为科研人员营造良好环境,并制定奖励措施激励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信息所在为政府和研究机构提供标准化服务的基础上,认真搞好“首都标准网”建设,提高面向企业、社会和消费者的全方位服务力度。为方便用户报检,特检中心实施了网上业务申报,及时向社会公告,并不断完善网上报检系统,根据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扩大网上报检业务范围。纤检所强化服务意识,建立被处罚企业回访制度,引入服务作为行政执法工作效果考核指标,完善打击质量违法行为与服务企业有机结合的行政执法责任制。

二是把学习贯彻始终。12月2日,市局召开了转段动员大会之后,坚持把学习培训贯彻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在党组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召开之前,继续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和网上知识问答等形式,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七大报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市委有关文件精神,使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进一步坚定了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进一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增强科学发展质监事业、服务首都经济社会的责任意识。

三是继续加强学习实践活动宣传和营造氛围工作。在分析检查阶段,主要工作落在领导层,为了使学习实践活动继续保持较好态势、较好气氛,市局和各单位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制作宣传栏目和有关刊物,及时更新图片展板内容,在市局网站上及时学习实践活动中的相关信息内容。为帮助大家学习中央、市委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精心编制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问答100题》,挂在网上供大家学习参考。与此同时各单位还组织党员收看影像资料,参观中国对外开放30周年回顾展,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

总的来看,市局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工作总体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第二阶段活动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个别同志出现松懈思想,精力不够集中等。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当及时提醒加以改进。

二、认真贯彻上级精神,扎实推进第三阶段各项工作

整改落实阶段是体现整个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成果的关键阶段,是抓落实、抓深化、看效果、看收获的阶段,是对学习实践活动实际成效的重要检验。按照中央和市委部署,第三阶段包括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和完善体制机制三个环节的工作,在学习实践活动基本结束时还要进行满意度测评和总结工作。

最近,中央对做好整改落实阶段的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第一,要制定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到位的整改落实方案,把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中提出的整改思路和措施、解决问题和完善制度要具体化,使整改落实工作有章可循、群众满意度测评有据可依。第二,要根据整改落实方案,集中力量解决几个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办几件群众普遍期待的实事好事,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第三,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科学发展的政策法规和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正确导向,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第四,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握好时间,掌握好进度,统筹抓好学习实践活动和其他各项工作,把学习实践活动激发出来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确保群众生活安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刘淇书记在1月6日召开的市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强调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阶段的各项工作,要认真研究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明确整改落实项目、目标和时限要求、措施和责任,对整改落实要做出公开承诺。要进一步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我们要认真领会中央和市委精神,全面贯彻,狠抓落实。根据中央和市委精神,我局学习实践活动第三阶段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把学习理论贯穿活动始终

要继续组织党员、干部认认真真地学习规定书目,要紧密联系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入学习领会同志最近一系列重要讲话,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市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各总支、支部要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书记在纪念党的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通过学习,要充分认识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怎样对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通过学习贯彻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要充分认识当前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采取有效措施,为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贡献。

(二)认真制定整改落实方案

根据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对查摆出来的影响科学发展的问题进行梳理,紧紧围绕首都质监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对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进行归类,明确哪些是具备条件,在活动期间可以解决的,哪些是难度较大,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区分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既要有近期安排,又要有中长期目标。

根据工作计划进度安排,近期要召开领导班子务虚会,集体研究整改落实方案,对梳理的整改落实项目,逐个明确主管领导和责任单位。然后由主管领导组织责任部门、协助部门针对整改落实项目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按照解决问题和完善制度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分门别类地提出整改落实的工作目标、方式方法和时限要求。原则上是:活动期间可以解决的问题,按照倒计时要求提出明确的具体步骤;对未来一段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列出大体的时间表;对解决起来确有困难,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要明确理清工作思路。市局在本月20日前后召开党组会议,最终讨论整改方案,把需要整改的问题、需要修改完善的规章制度,细化分解到相应的分管领导和有关处(室),把责任明确落实到具体人。在形成整改方案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干部职工的意见。各直属事业单位也要按照上述要求和步骤开展工作,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要及时吸纳到整改方案中去。

整改方案形成后,要主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接受大家的评判。按照要求,市局整改落实方案要及时上报市委第六指导检查组进行审阅把关,征得同意后,1月23日前以适当形式公布整改落实方案,尤其要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整改的时限、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公布,做出承诺,接受全局党员干部、群众监督。

(三)集中解决突出问题

2月14日前,市局领导班子和6个直属单位班子要明确重点,集中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群众关心的问题。在前一个阶段,我们立足于实践,坚持边学边改,边议边改,已经着手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我们要看到,毕竟学习实践活动开展的时间还不长,解决的问题还只是初步的,还需要继续努力。在这一阶段,我们要突出重点问题,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采取有力措施,集中时间和力量,以重点问题的解决,带动其他问题的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问题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既考虑必要性,又考虑可行性。各单位、各部门要重点围绕市局整改落实方案、确定的整改目标和措施,抓落实、出成效。对迫切需要解决、具备整改条件的问题,要集中时间和精力马上整改;对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对那些应该解决但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群众说明情况,采取措施逐步解决。

(四)努力完善体制机制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各项工作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要有科学的体制机制做保障。在工作中我们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很多都与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不科学有关。创新体制机制,是这次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通盘考虑,做好这项工作。2月18日前市局各单位、各部门认真整理现有规章制度,必须要从职能的设置和分工上、从工作的激励机制上、从完善工作的制度上、从人员的任用和选拔上、从工作的推进模式上着力进行改进和创新,提出废、改、立措施。从促进首都质监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出发,认真研究制定科学发展迫切需要的新制度,建立健全和完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在已经形成的分析检查报告中,我们已经列出了部分近期需要建立的新的体制机制的主要方面,在第三阶段要加快实施,作为我们创新体制机制的第一步。从一定意义上说,创新体制机制,其难度要比解决具体的突出问题大得多,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它的艰巨性,同时也要意识到它的紧迫性,努力做好这项工作。

(五)做好满意度测评和总结工作

在学习实践活动基本完成时,要严格执行市委学习实践活动的有关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做好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2月20日前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整改方案和整改结果,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满意度测评。要制定群众满意度测评方案,对解决影响和制约质监事业科学发展主要问题的整改和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进行满意度测评。同时,根据测评结果,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对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尚不能解决的突出问题,继续抓好落实。

科研工作的意见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临床教学 教学改革 质量监控

临床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教学质量的高低对医学生能否成为合格的医学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构建临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临床教学起到监督、检查、评价、导向、激励、改进等多方面的作用。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我们尝试理论与见习并轨,采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方式,以学生主体的启发式、讨论式、分组病案学习为主,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模式。现将探索尝试过程作如下介绍。

一、 临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临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由监控组织、监控对象、监控信息平台三部分组成。

(一)监控组织包括决策层、管理层、督导层、实施层。其组成与职能概括如下:

1.我院教学工作实行“院领导―教学部门―教研室”三级管理模式,建立由院教学质控小组、院教学督导小组、教研室质控小组组成的临床教学质控体系。院教学质控小组由临床学院院长、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教务部部长、学工部部长、教学管理干事组成。该小组组成监控体系的决策层,负责研究制定临床教学质控体系的建设计划,优化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方案,对教学工作进行决策、组织、协调;教研室质控小组由教研室主任、分管教学副主任、教学秘书、各科室住院总医师组成,主要职责是督促教学计划的落实、定期检查教学工作、制定带教老师培养计划、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考核。

2.教务部是监控体系的管理层,由教务部工作人员组成。管理、协调临床教学活动的监控过程,负责建立动态监督管理及反馈机制。监控教学培养目标、专业实习计划的落实,加强临床教学管理,匹配实习教学规划,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维持各项措施良性运转。

3.教学督导小组是实施监控的督导层。由治学严谨、热衷教学且熟悉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组成。主要职责是教学指导、教学监督、教学评估、教学反馈。通过督导专家的督促、检查,及时了解临床教学实际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理论性的建议或意见,为制定修改各项方案提供依据,促使临床教学健康发展。

(二)监控对象主要是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者教学工作的主题离不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教学质控的目标是“教”与“学”,在教学活动中还参与教学管理者的“管”。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者成为监控对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保证教学按既定的目标进行,教师的整体素质对临床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才能高效完成教学目标;管理者行之有效的管理使教学过程规范有效。

(三)监控信息平台由督导专家评价系统、学生质控信息反馈系统、教学管理者抽查和教学质量信息专栏构成,其任务与分工如下:

督导专家评价系统由督导评教专家组成,主要任务是收集、反馈带教质量及带教意见、建议;学生质控信息反馈系统由本专业高年级的学生完成,主要反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状况及老师带教情况和对带教老师的要求、意见、建议;教学管理者主要不定期抽查带教老师授课情况,对教学质量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和反馈,公布于院报教学质量信息专栏。以上各系统纵横交错共同构成监控体系网络信息平台,把教学信息快速准确传递,及时全面反馈,对教学工作进行合理有效地调节。

二、 临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施

我院采取教务管理与学生管理分离制,两部门独立工作、互不干涉,共同完成临床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教师质量监控体系由教务部管理,学生质控信息平台反馈由学工部管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构成了监控体系的评价模式。

(一)领导重视,分工明确,严把质量关,正确协调医疗、教学、科研三者关系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预防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附属医院。医疗、科研工作任务繁重,而临床教学投入大,周期长,短时间见不到效益,远不如医疗工作收益直观快捷,导致一部分人一心一意干医疗搞科研,对临床教学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停滞不前。为改变这种状况,医院领导高度重视临床教学,分管教学院长作为第一责任人,明确分工,严格管理,把教学工作量化纳入年终考核,与其职务、职称晋升挂钩,调动临床教学积极性,吸引高素质高学历的临床医生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提高教学质量。

(二)修改完善教学规章制度

我院制定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教学工作指南》,具体规定多达50余项,涉及教学的多个方面。

1.严格授课准入制度。制度规定授课教师均需参加医院组织的教师培训和试讲,取得合格证,方具备授课资格,根据职称承担相应课程教学任务。要求带教老师理论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掌握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各学科的领先技术以及与带教相关的边缘学科。在授课前参加医院组织的岗前培训,规范带教言行。

2.严格集体备课制度。根据临床教学实际情况修订《内蒙古医科学大附属医院集体备课实施细则》要求各教研室坚持“四统一”原则,即统一认识、统一内容、统一标准、统一进度。目的是使每个授课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达成一致,避免出现不同教师解释不一的矛盾做法。备课前需准备好教案或课件,在教研室层面上试讲。内容包括教学目的、讲述内容、教学方法、讲授程序、预期目标。重点讨论理论与见习并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采取怎样的授课途径,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备课就是德高望重老教授对年轻医师的传帮带过程,也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为人师表正能量的释放过程。

3.严格执行临床教学监控制度。包括督导专家听课制度与信息员评价制度。督导专家按照教务管理人员根据教学进度表排编的听课安排表,针对理论、见习、实习进行听课,并反馈教学情况;学生根据教师授课情况打分,并由信息员整合例会上报;教务管理人员汇总两方面信息,反馈教研室责令限期整改并跟踪检查。同时教务部管理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如果整改不落实或不到位,在质量管理例会上仲裁,公示于医院院报教学专栏,落实到科室责任人,进行处罚。

4.严格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听课制度、教务管理人员督察制度。坚持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授课教师相互听课制度,对于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有实际意义,有利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手段的改进;教务管理人员对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进行定量评估,利于教改措施良性发展。

(三)教师的培养

临床教师均系临床一线的医师,繁重的医疗工作几乎占据了医生的所有时间,部分教师因没有足够的时间准备教学失去带教信心,从而出现了临床教师重医疗、轻教学的现象;同时临床医师大都毕业于医科院校,缺乏教育学理论的学习。为此对临床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

1.教育学理论与教学技艺的培训。聘请相关院校教授针对教育学理论、教学技能及教学方法给予系统的讲解、演示;开设各种教学讲座;开展教学课堂技艺大赛;邀请优秀教师客座示范观摩。

2.医学心理学的培训。从医学角度揣摩学生心理,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同时解决人类在健康或患病以及二者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一切心理问题,指导学生如何建立医患和谐关系。

3.法律意识的培训。对临床教师进行《教师法》、《执业医师法》、医学法律以及与医疗有关的药品、器械等法律制度的培训,讨论作为老师、医师的责任与义务,明确可为与不可为的法律依据。

(四)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1.针对教师的评价考核。(1)学生对带教老师的评价:学生可以通过填写教学质量评价表或通过教学信息平台网上参评。内容包括教学态度、方法、技能、效果、多媒体以及医德医风、人文素养、意见建议。(2)督导专家对带教老师考核评价:通过督导集体备课与教学过程中定期、随机听课检查进行考核评价,针对教学方法、技能、目标等提出意见建议。(3)教研室对带教老师评价:由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及参与授课的同事相互听课,采取填写表格形式,针对教学目的、方法、技能、课件、教案等提出不足与意见。在互相探讨、评论、学习中提高。

2.对学生考核评价。学生是医学教育的“产品”,是教学质量的载体。学生的考核成绩不仅是教学效果的反映,也是对教学水平与质量的检验。针对学生的考核有以下几方面:

(1)基础理论考核。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均进行理论考核。各次成绩均占一定比例纳入毕业考核总成绩。(2)基本临床技能考核。针对课间实习采用理论与见习并轨,教学过程中讲授操作技能,并考核记录成绩;从见习到实习的技能总成绩同样按比例纳入毕业成绩。(3)毕业实习出科成绩,包括思想品德、理论考试、技能操作、病历书写。(4)医德医风的考核,评定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带教老师修养有相关性,老师的职业道德、文化涵养、责任感、同情心、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等人格魅力会影响学生的职业道德、就业方向和做人标准,发挥为人师表作用。

总之,构建临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涉及到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因素,实际监控过程中必须运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具体情况客观地分析比较,进一步完善,才能达到目的。通过上述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监控取得了一定成果,学生方面自学能力提高,实践技能与临床紧密结合,教学模式得到学生的认同,愿意接受理论与实践并轨一体化教学。老师认为缩减理论课时补偿实践技能,将理论融入实践教学,教学效果、操作技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但仍需探索尝试。

(本文为国家教育教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编号为NYJGB201107)

参考文献:

[1]刘蒙壮,甘剑锋,谢鸿鹏.建立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讨.高教论坛,2007(3)

[2]刘晓燕,于洁,苏庸春.儿科临床理论课与见习一体化教学改革中教学质量的控制.高等医学教育,2009(2)

[3]郑海智,赵拴枝,齐丽英.医学生在毕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3(35)

科研工作的意见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海南省;星级酒店;员工流失;原因;对策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ata from the long-time investigations and surveys,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mployee turnover in Hainan star hotels, analyzes the caus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hotel and the employees, and at last put forward the coping strategies.

Key words: Hainan province, star hotel, employee turnover,cause,coping strategy

2011年2月16日公布的《2010海南旅游饭店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海南省共有三星级以上酒店190家,其中五星级21家、四星级57家、三星级112家,尚未评定的五星级酒店近20家[1]。海南省已逐步成为全国星级酒店最密集的省份。但却长期普遍受到员工流失率高这一问题的困扰,员工流失率高已经成为海南酒店业发展乃至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战略推进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探究海南省星级酒店员工流失的原因及对策,进而提高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 海南省星级酒店员工流失的现状特征

按照国际惯例,酒店业最适合的流动率应在8%左右[2]。而调研结果显示,海南省星级酒店员工平均流失率在30%左右,个别酒店甚至高达45%,呈现出流失常态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出如下特征。

从流失员工的类型来看,海南省酒店员工主要属于主动流失,即由企业制度因素、管理因素、个体决策因素等导致的员工主动辞职或不续签劳动合同[3]。这类员工占到流失员工的90%以上。从流失员工的学历来看,专科、大学以上高学历员工流失率远远高于高中或中专以下的低学历普通员工。从流失员工的年龄及工作部门来看,餐饮部一般是整个酒店员工平均年龄最小的部门,并且也是流失率最高的部门;客房部与销售部在平均年龄和流失率上紧随其后,财务部的员工平均年龄最大,并且流失率最低。从流失员工的分布层次来看,基层骨干员工流失最快,中层次之,高层最慢。据估算,海南省星级酒店一线员工流动只要4-12个月,中层流动需要1.4-2.2年,高层流动需要3年左右。

2. 海南省星级酒店员工流失的主要原因

2.1 酒店薪酬制度不合理

与其他行业相比,酒店工作重复性高、强度大。据统计,餐饮部员工加班平均每天超过3小时;客房部员工打扫客房平均每天12-16间。而海南星级酒店薪酬起点很低。根据2010年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给出的部分职位(工种)工资指导价位资料显示,星级酒店的前厅、餐厅和客房服务员等岗位的初始工资是830元,只达到海口市和三亚市的最低工资标准,而全省平均工资是1813元[4]。同时,海南星级酒店的薪酬制度也不科学。酒店一般实行档级工资定额,即当工资总数达到该档级定额标准,即使员工表现出色也不再加薪。同时,酒店的绩效工资考核只与考勤联系,缺乏对员工服务质量的客观衡量。另外,酒店的工资档次依岗位设立,相同岗位的工资档级相同,这就使得拥有高学历和特殊技能的新员工感到自身价值得不到认同。

2.2 员工个人发展空间狭小

在现阶段海南星级酒店,员工个人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职位晋升。因为在酒店管理体系下,员工的利益与职位挂钩。只有职位升迁,员工才能有所发展:收入增加,地位提高,工作自扩大等。因此,酒店员工的发展空间被扭曲为职位升迁这种单一模式。如果员工发现升迁无望,他们自然对目前的工作失去兴趣,对前途失去信心,最终另谋高就。

2.3 酒店组织文化落后

海南星级酒店通常采取“金字塔”组织结构,官僚作风明显,上下级之间缺乏沟通机制。下级员工无法与上级主管沟通,交流对工作的意见建议。同时,员工只能被动地完成上级所安排的工作,没有机会主动要求承担工作责任;而且即使完成的很出色,也很少受到上级的注意。在这种组织文化中,员工的个人价值得不到重视,主动性严重受挫,员工对于酒店不会形成归属感。

2.4 员工年龄偏低不够成熟

海南星级酒店员工的一大特点就是年龄普遍偏低。据统计,海南省星级酒店近半数员工年龄都在25岁以下,尤其是一线的普通员工。有研究表明企业员工年龄和流动率之间成反比[3]。年轻员工工作时间短,对所在企业的依附性和归属感弱。同时年轻员工由于年龄关系,期望值往往过高,而自身的适应性和抗压性较差。因此,很多年轻员工无法适应酒店待遇低、强度高、压力大的工作而最终离开。

2.5 海南落后文化思想的影响

海南岛长期闭塞而且物产丰富,因此海南居民形成了知足常乐的价值观和自由散漫的作风,缺乏进取精神和组织责任感。这些思想使得海南省劳动力资源整体素质偏。同时,海南严重的“男尊女卑”思想桎梏了海南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在海南,女性承担了绝大部分家务和农活,受教育的机会很少。所以,海南女性在酒店业工作时,由于缺乏知识和技术,大都只能从事低层次的体力劳动。海南男性由于传统的性别优越感,认为酒店服务工作低级,不会安心从事酒店工作。海南相对封闭落后的文化思想是造成海南星级酒店员工,尤其是本地员工,流失率高的一个独特因素。

3. 海南省星级酒店员工流失的管理对策

3.1 进行科学客观的人才招聘

招聘工作是防止员工流失的“第一站”。作为员工进入酒店的“过滤器”,合理招聘可以在源头上降低员工流失率。首先,酒店招聘员工时,一定要根据岗位需求制定切合实际的用人标准,不可盲目提高标准。因为酒店只能给予员工与之岗位相应的薪酬待遇,所以按照过高标准招聘来的员工往往会感到大材小用,而且待遇偏低。酒店的用人观念应该是只要胜任本职工作就是酒店的人才,应得到相应的尊重和重用。同时,酒店招聘时应注意对员工价值倾向和个人性格的考察,尽量录用那些与酒店价值观相一致、拥有积极向上性格特征的员工,这样可以确保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满意程度,大大降低员工的离职概率。

3.2 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

薪酬待遇是员工首要考虑的对象。合理的薪酬制度是降低员工流失率的最有效的手段。海南星级酒店薪酬改革首先是提高员工的初始工资。初始工资是指员工在完成实习期后,进入酒店工作的第一年所领工资[3]。据前面资料显示,海南星级酒店员工的初始工资远远低于全省平均工资。提高初始工资到平均工资水准,酒店劳动力成本增幅并不大,但是对于员工却能产生极大的满足感和吸引力。其次,酒店应加强薪酬中的服务技能工资。很多员工错误地认为酒店的服务工作没有技术价值,看不到个人职业发展的前途。酒店首先要加大服务技能工资在薪酬中的比重,转变员工的错误认识;同时,酒店要细分服务技能工资档次,区分员工的服务绩效,以此来刺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外,酒店还要设立针对高学历和特殊技能的专门津贴,以便吸引具有高学历和特殊技能的员工,因为这些员工是酒店发展的推动力量。学历津贴和特殊技能津贴的设立,能够使这些员工感到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被酒店承认,以前学习努力有所回报。

3.3 提供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

目前海南星级酒店员工只有职位晋升一条发展道路。因此,为员工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是酒店降低员工流失率的重要手段。首先,酒店应设立双渠道多等级的晋升模式[5]。员工可以选择管理职位晋升渠道或者技能职位晋升渠道。例如,优秀的服务人员可以选择技能职位晋升,而不必脱离自己熟悉的服务工作去竞争管理职位。同时,每个渠道上又设立不同等级。各个等级待遇不同,需承担的职责在内容和数量上也会不同。例如,高级服务员不仅需完成自己的服务工作,而且需要负责新服务员的培训工作。这种模式既拓展了员工的发展空间,又提高了员工晋升的频繁性,从而有效地吸引激励员工。同时,酒店还应协助员工制定个人发展计划,进而根据员工的个人计划并结合酒店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工作。这样,酒店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还可以让员工体会到酒店对他们的重视和关心,进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依赖感。

3.4 建立“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

目前酒店大都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那是酒店的服务文化理念,是以“客人”为本。而本文的“以人为本”是酒店管理文化理念,“人”指的是员工,强调对员工的重视。酒店首先要改变原来“金字塔”管理模式,拓宽上下级的交流渠道。员工可以与上级交流,提出意见建议,感到受到酒店重视。同时,酒店应合理授权。授权是对员工的最大激励。授予员工一定的自,使员工感到自己与酒店是合作伙伴关系而非雇佣关系,能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增强其对酒店的责任感。另外,酒店还要注重员工素质品质的提高。酒店要针对员工受海南本土文化影响严重和年龄普遍偏低的特征,有意识地通过教育培训等手段,向员工灌输现代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理念,增强员工的职业责任感和促进员工的心理成熟。让员工认识到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和现代旅游业的发展,酒店服务工作并非“低人一等”、“没有前途”,而是一个需要专业技能、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正式工作。如此,“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既增强了员工的就业信心,也提高了员工的忠诚度。

4. 结语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和海南省“十二五”规划为酒店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对酒店业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海南星级酒店要想满足海南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同时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员工作为最重要的软件,其高流失率必然会影响酒店的服务质量。这一问题必须认真对待,深入分析,用科学方法有效解决。只有这样,海南星级酒店才能打造出一支牢固的高素质员工队伍,提高服务质量,抓住机遇,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海南省人民政府网.

hainan.省略/data/news/2011/02/123084.

[2]李星.酒店员工高流动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科技风,2010(1):27-28.

[3]潘澜.饭店员工主动流失的原因和控制[D].浙江大学,2002(12):3-62.

[4]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

hnjy.省略/web2/talentmarket/

articleId=2245.

[5]何湘江.双梯阶激励机制[J].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开发,2003(l1):12-15.

[6]张利民,王素珍.酒店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1):128-131.

基金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背景下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FFB108132);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课题(QJI11512);海南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Hjsk2011-28);海南大学教学研究项目(HDJY1008)资助。

作者简介:

科研工作的意见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DPSIR模型;数字档案资源服务;服务评价;要素框架

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聚合发展的今天,数字档案资源与日俱增,对数字档案资源建设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加快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能力生成与完善,进一步提高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质量,相应的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研究逐渐受到广大学者和档案机构工作人员的重视。已有的档案服务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服务影响因素的研究[1];二是基于特定方法或特定视角的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与实证分析[3];三是基于理论基础与现实情况探究服务评价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4][5]。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评价指标体系的因素探究、方法构建与实证工作上,较为强调服务评价的“工具”性;很少有研究从服务评价的要素出发,深层次探讨服务评价要素框架问题。与服务评价影响因素模型或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模型不同,要素框架是与服务评价有关的各个要素和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有机整合。从相关研究看,目前只有吕元智[6]对公共档案馆绩效服务理论模型要素进行了总结,包含评价主客体、本质、假设、目标、标准、证据和控制等,强调逻辑起点的辨析以及各要素的阐释,但缺乏对要素间相互关系的揭示。本文基于DPSIR模型构建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要素框架,试图对其要素与逻辑关系进行阐述。对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要素框架开展研究,力求深刻理解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工作,厘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现并解决各要素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运行机制良性发展,针对评价的复杂性和各种挑战拓宽思路,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的作用。

1DPSIR模型与应用可行性

1.1DPSIR模型的概念与特点

OECD于1993年提出PSR模型,由“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和“响应”(Response)组成,用于解释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压力、环境状态与采取对策3个方面彼此作用的链式因果关系。随后又增加了“驱动力”(DrivingForce)用于解释环境变化潜在因素、增加了“影响”(Impact)用于解释系统状态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经过扩展与修正,涵盖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DPSIR模型正式建成,用于描述更为复杂的关系。DPSIR模型的特点如下:DPSIR要素框架模型适用于从整体深入到各个局部的研究;各个要素并不孤立、彼此联系,要素之间的关系具有方向性;框架本身要素内涵、相关关系的界定与阐释等可以移植到其他学科。

1.2DPSIR模型应用于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的可行性

目前已有学者在档案学领域使用DPSIR模型构建相应框架,如刘佳慧[7]利用DPSIR模型描述了“拟态档案”各个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张庆莉逆向使用DPSIR模型以揭示影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深层次原因[8]。将DPSIR模型应用于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要素框架构建,对要素本身的情况和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可以从全局视角审视服务评价工作,揭示评价工作本质。DPSIR模型更为关注各要素概念的嬗变及影响,有利于改变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只针对当前状态的境况,使得服务评价工作更具动态性和连贯性。

2DPSIR框架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

2.1驱动力

驱动力(D)在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要素框架中主要指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价值取向(以下简称为价值取向)。价值取向具有引导态度、指引行为等功能,是指导评价行为和进行决策的总体信念和理性把握。价值取向是探究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要素框架的逻辑起点,是开展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工作的基础,决定了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的基本性质乃至评价指标体系深层结构。从价值取向涉及的因素看,价值取向主要分成效益、公平、民主、责任等。效益是指数字档案资源服务机构对自身服务现状中服务效果与成本投入的测量,是以机构为视角从机构本位出发进行评价。民主是指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以公众利益为中心,评价的各程序步骤都应满足用户利益与用户需求,并有助于推动实现满足用户需求的公共服务,它是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以用户为视角从用户本位出发进行评价。公平是指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对面向不同类型用户服务的公平性进行综合考量,评价时需考虑数字档案资源服务机构对政府工作人员、学者、公众等用户群体是否公平对待,是以机构为视角从不同用户群体本位出发进行评价。责任一方面是指数字档案资源服务机构主动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考虑用户需求,解决用户现实问题,是以机构为视角从用户本位出发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是指评价时需考虑机构的相关制度,对制度所涉及的责任人进行问责。价值取向具有动态性和多元性,在发展中其内涵不断丰富。价值取向某一种或几种因素在一定时期内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主导因素,但主导因素并非以否定前一主导因素为前提,而是在其基础上进行演进和丰富。其嬗变原因既包括要素内涵自身随着发展被赋予新的意义,也包括要素之间重要性排序的相对变化。目前,从价值取向包含的因素看,其由传统的强调经济效益,转变为以效益、公平、民主、责任等因素多元并存的局面。

2.2压力

压力(P)在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要素框架中主要指数字档案资源服务的评价原则和评价目标。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原则一般包括客观性、通用性、易操作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建相结合、服务与用户相结合、中间过程与终极目标相结合等。评价目标是指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所要达到的目标与要求,应区别于如“发挥数字档案资源服务的最大效用”“满足用户需求”等属于价值取向的因素,其宏观指导性更强。评价目标是结合具体项目和要求确定的,如“院校数字档案资源服务机构是否有效支持教学与科研工作”“企业数字档案馆是否有效支持企业参考决策”等。

2.3状态

状态(S)在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要素框架中主要指评价主客体和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主体是指参与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的组织或个人。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主体具有多元性,档案部门的主管机构、同级、自身、用户、第三方机构或外部专家均可进行评价,不同评价主体关注重点各不相同。对于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主体选择,目前只局限于档案工作人员或档案学者,用户参与较少。用户不仅作为服务的接受者,还可以作为服务评价的参与者,这既是用户参与意识的体现,也表明数字档案资源服务机构责任的增强。评价客体是指被评价的对象,评价客体不能停留在选择某个档案机构,应该具体到该数字档案资源服务机构的某一方面,如可以对服务流程与结果、服务提供者的水平和用户的满意程度等进行评价。评价指标体系一般由多个指标组成,具有系统性、相互关联性,能够反映数字档案资源服务现状。用户作为服务的接受者与感知者,在数字条件下,档案资源服务的评价客体和评价指标的侧重点应从信息资源建设转向面向用户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上,提高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的针对性。依据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原则、评价目标,确定评价客体与评价方法,形成具体的评价维度与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制定还需考虑数据是否易于收集与量化,由于不同机构的数字档案资源服务存在差异,为了对不同类别的服务机构进行评价,制定共性指标,反映的是共同的特点与问题,其往往也具有较高的相对重要性。

2.4影响

影响(I)在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要素框架中主要指评价结果和评价建议,评价结果和评价建议需以报告形式呈现。评价结果是对评价工作的具体总结,是基于评价主客体与评价指标体系的直接结果,通过准备与实施具体的评价流程而实现。评价结果反映了数字档案资源服务发展的当前状况和数字档案资源机构的能力,可以衡量数字档案资源服务机构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是否实现先前的评价目标。从用户角度出发可以真实反映数字档案资源服务的现状、展现数字档案资源的管理手段与服务特点,用户意见可以作为形成评价结果和建议的依据,用以提出提升服务能力的方案。评价主体必须对评价有整体性认识,而且需要对评价目的、实施评价会获得哪些先前不了解的信息、评价结果如何被使用等[9]进行思考。用户意见在评价结果中应占据一定比重,评价结果应公开接受用户监督。评价建议是结合评价结果的客观事实所提出的具有前瞻性的见解和意见。评价建议为数字档案资源服务工作指出改善的条件、提供具体的改善意见。评价建议有助于支持政府决策和提供信息支持。尽管存在诸多复杂性和挑战,评价工作还是可以看成一个有效的管理工具,以支持个人与组织的计划和决策。

2.5响应

响应(R)在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要素框架中主要指档案机构针对实证结果和建议采取的具体举措,是改进数字档案资源服务工作和优化评价流程的具体措施。档案机构的响应不仅可以完善已有的评价工作,还可以为准备建立的数字档案资源机构提供策划依据。具体举措的实施还可以借助外部因素,如借鉴其他领域研究成果(档案服务研究)等。

2.6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要素之间的关系与外部影响因素

驱动力(D)要素价值取向贯穿于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各个环节。驱动力(D)直接影响压力(P)评价原则的制定与实施和评价目标的设立,从而进一步对状态(S)评价主客体和评价指标进行指导,如基于民主的价值取向,其评价指标便是基于用户的期望与感知制定。价值取向的变化与整合受框架之外因素影响,社会经济环境、政府公共职能、政府公共服务目标、用户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等都是影响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价值取向的外部因素。压力(P)要素对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起着中观上的规范和调整作用,评价原则和评价目标是评价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压力(P)介于驱动力(D)和状态(S)之间,是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体系制定的基础。压力(P)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面对具体环境、不同评估项目时表现各不相同。压力(P)要素还受到数字档案资源服务内容、方式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状态(S)要素对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内容进行规定,指导服务评价活动。状态(S)中评价主客体的确定与指标的选取直接受评价原则和评价目标的影响,间接受驱动力(D)影响,评价主体通常依据价值取向并结合评价原则和目标等对评价客体进行评价。状态(S)是驱动力(D)与压力(P)的落脚点,也是已有研究较为集中的地方。状态(S)受技术应用、方法引进等外部因素影响,如在数字环境下,客体从传统的档案馆转变为数字档案资源;又如某些信息分析方法应用于指标体系构建。影响(I)要素中评价结果与评价建议,是受驱动力(D)、压力(P)、状态(S)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要素中具体评价结果、评价结果怎样运用以及评价建议均属于框架内部,并无外部因素的影响。响应(R)要素中档案机构具体举措与评价工作的改进和压力(P)、状态(S)、影响(I)要素直接相关。响应(R)举措与改进可以直接对压力(P)和状态(S)进行反馈,但在实际工作中易被忽视,难以形成有效的评建循环。响应(R)的外部因素是指从其他领域借鉴的具体实施举措和评价工作的改进,其特点在于这些外部因素虽然并非来源于服务评价框架,但依然能够产生对其他要素的反馈作用。

3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主要矛盾、存在问题与相关建议

3.1主要矛盾

对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要素框架进行研究,可以挖掘出要素框架中存在的主要矛盾,进而揭示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相关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总体来看,要素框架产生主要矛盾的原因来自要素之间关系的不稳定性,包含如下两方面。一是结构性矛盾,从发展的视角看,框架模型具有开放性。外部影响因素持续作用于框架模型内部各要素,不仅直接改变受外部影响因素作用的要素,还间接改变框架模型内与本要素有关的其他要素,如服务评价环境、相关政策的改变以及学界对某一要素的侧重研究都会引起结构性矛盾。二是系统性矛盾,在框架模型内,要素变化在传递时具有滞后性。如驱动力(D)要素变化,需经过压力(P)、状态(S)才能传递到影响(I)要素。在具体实践工作中,民主价值取向发展初期,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考虑用户意见建议较少;只有民主价值取向发展到一定程度,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的主客体、指标体系等才会逐渐考虑用户利益与用户需求,并生成相应的评价结果和评价建议。要素框架的矛盾是引起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在数字档案资源服务评价要素框架中,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传递是从驱动力(D)依次传递到响应(R),响应(R)分别反作用于压力(P)和状态(S)。某一要素的发展与落后,都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如随着价值取向的外部因素发生变化,即社会经济环境、政府职能定位或用户对数字档案资源服务的需求发生变化,价值取向内部因素重要性发生变化,最终影响后续要素。

3.2问题建议

科研工作的意见建议范文第5篇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我国教育业有着巨大影响。为培养出能适应21世纪需要的,具有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现代教育技术进入以网络教学媒体、软件教学与仿真模拟为技术代表的多媒体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电子教室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经管类专业也开始利用各种实验模拟技术来开展实验教学工作,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面临的职业环境特点,经济管理类实验室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入手,设置财务会计模拟、市场营销模拟、统计分析软件实验、银行模拟、国际贸易模拟、ERP沙盘模拟等仿真实验课程,并将实际经济信息引入实验室,设置真实动态经济模拟环境,通过模拟现实世界中的激烈竞争,让学生对生产、财务、营销等方面进行思考,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专业融合,突出实践教学特色,强化实践育人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为将来的竞争做好相应的准备。

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沈阳农业大学的建设和发展,经管类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过去没有解决好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纷纷暴露出来,实验室管理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实验技术队伍薄弱,实验室规模偏小、利用率低、实验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落后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院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和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一)对经济管理实验室的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理念的改革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先导,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尽管教育部等各级部门一再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并没有在学校和学生之间形成共识。传统观念认为经济管理实验室较之于理工科实验室而言,完全是“只投人、不产出”的实验室。因此,不少高等院校更愿意将资金投向能够带来明显经济效益的理工科或农科等实验室,而不愿意将资金投向经管类实验室建设。导致经管类实验室建设与理工类实验室相比,起步较晚,教育投入不足。此外,传统教学模式一直以课堂讲授为主,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没有独立的教学计划,没有独立的考核环节,实验教学和科研仅仅处于其附属地位,学生不能接触到现实工作环境,最终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另外,某些学校的相关领导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普遍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属于软科学,只需要教材和讲义就可以完成人才培养计划,没有必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去搞实验室建设。由于对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作用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导致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建设长期滞后于人才培养的需求,没有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发挥应有作用。(二)实验室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在筹建沈阳农业大学经管实验中心之前,我们对国内一些高校的实验室进行过细致的调研。例如,南京农业大学、东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有经管专业的相关院校,经调研,有些实验室主任总结经验后反映:在硬件建设上,实验室建设以及设备的购进缺乏整体规划,往往是根据经费状况决定,较少考虑学科情况和客观实际。在软件建设上,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常用的财务、营销、银行、证券等实验教学软件品种有限,价格昂贵,学校投入教学实验经费多用于购置硬件设备,减少了对实用软件的经费投入,忽视了软件的实用性。此外,虽然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都由中心承担,但由于实验室内部设置以及各专业之间采用单一的局域网,封闭运行,缺乏整体规划,使各相关专业无法在逻辑上、内容上有机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和内容,资源共享度较低。(三)实验师资队伍不能适应新时期实验教学及科研活动要求实验室队伍是高校教学和科研水平以及实验室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高校传统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师资不稳定,结构不合理,培训机会少,政策制度不完善,这些严重影响了实验师资队伍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实验教师由于专业、知识等方面的限制,只重视对实验仪器等硬件条件的管理,却忽略了对实验技术、实验内容的提升和学习。实验教学与科研活动是相辅相成的,很多科研成果是在实验室产生,但由于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未能将实验教学管理与科研实践密切结合,导致实验教学与科研活动脱节,未能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未能有效实现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实验教师管理队伍滞后实际需要,直接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四)实验室封闭,利用率和服务水平低实验室开放是实验室提高研究质量,多出成果、多出人才的重要保障。由于有些高校实验室条件有限,实验室除开展必要的教学实践活动之外,基本处于封闭的状态,很少有其它工作,既不面向全院学生开放,也未面向社会提供科研和产品开发的服务。而教学活动也仅停留在进行实践性实验上,缺乏验证性实验。由于开放意识差,教育投入不足,加之实验教材资源、实验师资资源有限,教学领域的最新软件不能及时应用到学生的实验教学中来,致使不少实验室的落后陈旧局面很难改善,限制了科研交流和实验成果的提高与转化,实验室没有真正成为学生的实训实践场所。

三、实验室建设的改革对策建议

根据目前形势,经管类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必须结合实验教学,建立经管类专业综合模拟实验室,实现教学资源高度共享,将实验室建设成为教学科研和实践演练的重要场所,成为教学模式多样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的基地。(一)加强实验室建设,科学规划实现资源共享经济管理实验室是大学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院实验室自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相对滞后于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整体需求,尚不符合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需要,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实验室改革和实验教学体系创新。为此,学院在规划实验室建设伊始,紧密围绕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教学服务这三条主线,召开教研室主任会议,提出实验室建设的具体方案,充分考虑教研室主任的意见建议,调动全院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出谋划策,改变实验室之间封闭运行、分散管理的状况,加强与国家、省级及其他院校实验平台的联系,重新设计实验室架构,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实现分层次、分类别的集中管理。同时制定相应的软硬件保障标准、师资队伍建设保障以及管理体制机制等保障措施,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和架构,彻底打破实验室不能满足教学和科研的窘境。(二)稳定实验师资队伍,确保教学质量实验师资队伍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建设一支高素质相对稳定的实验教师队伍,是建设好一流实验室培养一流人才的基础。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实验中心实行教学院长统一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中心成员严格实行聘任制,人员由实验教师队伍、实验技术队伍、实验管理队伍三部分组成。由于经济管理学科的实验教学内容有很多共性,这样就要求实验教师一专多能,打通专业、学科之间的界限,实行专业融合、综合实验。因此,高校应从政策和经费上构建实验教师队伍培训体系,有计划多渠道地对实验人员进行培训,积极安排实验师资队伍进修学习,鼓励实验教师参加各种实验技术培训,鼓励实验室尽量多的参与实验教学和科研,为他们提供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机会,促进实验室人员配置不断优化。同时要提高实验人员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扭转高校在职称的评定、科研立项、岗位的奖励制度等方面过多的倾斜教学岗位而忽视实验岗位的局面,充分调动实验人员工作积极性。(三)建立实验教学与科研活动互动机制实验室是高校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必要条件,如何让各类实验室和科研活动有效结合发挥最大效益是实验室管理的一项大课题。没有高水平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学科的支撑,实验教学水平难以提高。高校的实验平台不仅是开展正常教学实验的平台,还应该是科研合作的平台,走产学研之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承担研究项目,科研协作是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发展方向。因此,实验中心应注重学科建设投入,充分发挥实验室效益,为教学科研提供软硬件支持,最大限度地满足科研需求。鼓励广大教师将科研成果及时引入到实验教学中,开发新的实验项目,形成实验教学的特色,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科研成果的不断产生,推动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四)科学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实现实验室充分利用实验室需要有专业性,但不是自我封闭的独立性。因此,必须建立一种新型的实验室运行模式,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开放实验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具体体现,既能充分利用实验室的空间和资源,又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实验室开放不仅是时间概念上和实验室设备的开放,更是指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和科研课题等实验内容的开放。实验室实行对内对外、课上课下的开放运行模式,在时间、空间、资源和服务等方面全方位的对学院各专业开放。此外,根据学院教学科研计划,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教师的科研项目都可在实验室实践,资源共享,平台开放,最大限度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建立现代实验管理中心的目的,就是要整改实验室的设置,把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使实验室更好地为教学、科研、生产服务,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发挥实验室的总体效益。把实验室办成既是实验室,又是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模拟演练场地,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我院专业和学科的实际情况及特点,把学科相近的实验室先集中合并,拟合并各单独的营销、国贸、会计和金融实验室为跨专业综合实验中心,在管理体制上边实践,边研究,力争使我院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得到较快的发展。

四、结束语

科研工作的意见建议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克拉玛依;人才队伍;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C9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65-1285/c.2015.06.06

党的十以来,关于做好人才工作、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在不同场合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阐明了人才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点任务,为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克拉玛依长期以来,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结合自身发展状况,为打造“世界石油城”做出了不懈努力。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贯彻中央、自治区人才政策,继续坚持原则,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仍是一项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克拉玛依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成效

1.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克拉玛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坚持科学的人才观,紧抓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环节,保证人才工作的正确方向。成立了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人才工作汇报。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不断促进人才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立了领导联系专家制度、市委人才工作联络员制度,由市委市政府班子领导定期走访慰问高层次人才、突出贡献专家,认真倾听意见建议,积极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碰到的实际困难。

2.制定规划,加强落实。2011年9月,克拉玛依市编制出台了《克拉玛依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通过实施“六大人才发展重点工程”,实现到2020年进入全国人才强市行列的目标,强化了对克拉玛依市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为了切实抓好规划的“落地”,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启动了“油城英才”计划,将规划中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任务和重点人才发展工程,按照各部门对相应专业人才的使用和服务职责进行分解,制定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市委人才办负责督查方案落实情况,并将定期召开人才工作推进会,确保“油城英才”计划取得实效。

3.优化环境,加强服务。一是创新软环境。市委市政府和各企业单位注重营造宽松的人才成长环境,在人才培养和使用方面遵循人才成长规律,鼓励人才勇于探索创新,宽容失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激情。二是强化硬环境。克拉玛依市围绕增强石油石化科技研发能力,提升教育和医疗卫生水平,加快信息、金融、现代物流、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通过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项目,打造一流的“硬设施”,虚席以待社会各界人才。三是建设宜居环境。优美的城市环境,健全的城市功能,加之良好的教育、医疗、住房以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等做保障,为广大贤才志士干事创业解决了后顾之忧。克拉玛依是“全国园林城市”“全国环境模范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2011年12月还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人居环境品质大幅提升。

克拉玛依把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作为转型之要、竞争之本、活力之源,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经过近几年的工作开展,初步建设了一批专业知识扎实、学术和技术成就突出、在重点行业有较高知名度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5名,省部级专家82名,市级专家、学科带头人1 099名,形成了以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市级技术专家和骨干人才为主体的高层次专家队伍和骨干人才梯队。

二、克拉玛依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伴随着克拉玛依经济社会发展与战略推进不断优化的过程。经过近些年的努力,尽管人才工作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然而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1.人才观念相对落后。一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物轻人”现象比较突出。在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时,往往只盯着资金和项目,却在具体引才用才政策上,墨守成规,畏首畏尾。二是对“人才标准”理解上存在偏差。习惯用学历、职称等显质特征来判断人才,没有把水平、能力等潜质特征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识,造成了有些人才想方设法获取高文凭,而并非因需所学。三是激励人才时容易犯“红眼病”,既想马儿跑得好,又想马儿不吃草;使用人才时只认年头不问业绩,论资排辈、迁就照顾、求全责备的观念还有一定的市场。

2.评价机制不够科学。目前,人才评价机制仍比较僵化、单一,集中在以学历、职称、资历、身份评价人才,但这样的评价在市场经济大发展的今天多少显得口径过窄,不利于充分培养、发挥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例如对党政人才的评价,长期以来都用德、能、勤、绩、廉五大要素考核,比较原则,无法量化,即使量化,也是采用客观性较差的相互打分的方法,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可操作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又如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过度倾向论文、著作要素,对非学术性事业单位和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才考核有失公平。

3.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由于对激励的认知程度不够以及长期形成的思维模式很难一下子转变过来,尽管在工作中也采用了多种激励手段,但在激励过程中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概括说来,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给优秀人才“封官”成为主要的人才激励手段,助长了“官本位”思想,也不利于优秀人才安心搞学术、甘心搞科研,暴露出人才激励手段的单一化。二是选拔人才的渠道还不够畅通,受职数编制的局限,无法把德才兼备的人才全部提拔到“位置”上来,加之在人才的选拔整个过程中难以做到完全的公平公正,部分“失位”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使人才逐渐变为庸才。

4.引培关系略显失衡。在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如何照顾到本土化人才感情、从而平衡引培关系,是人才工作开展产生的一个新问题。目前来看,不少用人单位过度强调引人需求,抛出各项诱人待遇,把关注点过多地放在了对高头衔、高学历人才的引进,反而对现有人才的培养、使用、关爱显得相对弱化。这一问题的存在与可能激化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为了克拉玛依人才流失的正相关变量。

三、加强克拉玛依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结合克拉玛依市人才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观念、政策、机制、引培、环境等几个层次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1.与时俱进、观念突破是根本。推进人才发展,需要牢固树立三种新的人才科学发展理念。一是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要充分认识人才的宝贵性、紧缺性和竞争性,做到爱才、识才、容才、用才,既要舍得花大钱引项目,又要舍得花大钱引人才,真正把人才工作摆在第一的位置来认识、部署、推动。二是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理念。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为推进克拉玛依服务的都是需要的人才。既要重视党政人才、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也要把民营企业家、乡土人才纳入视野。三是“大人才观”的理念。进一步重视非公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非公企业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服务的力度,不以体制论人才。

2.着眼长远、政策扶持是保障。提高人才质量,改善人才结构,吸引、留住、用好人才,都离不开稳定的政策环境。围绕克拉玛依打造世界石油城的战略目标,充分利用自治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契机以及中央组织部、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上海援疆工作部门的支持,要继续完善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政策和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选拔政策,继续加大实施人才创新创业扶持政策。[1]54-56基于石油石化产业快速发展、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学科建设的迫切需要,依托重点学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教育基地、石油化工工业园区、大学科技园、民营科技园等创新、创业平台,制定完善各种人才进入站点和园区的优惠政策。

3.解放思想、完善机制是动力。要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取得主动、抢得先机,必须加快体制机制创新,革除体制弊端,充分调动人才和用人主体两方面积极性。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创新管理体制。强化党委统一领导,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克拉玛依长治久安事业中来。二是完善评价体系,科学评价人才。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研究制定人才评价标准,推广人才测评技术,提高人才配置的准确率和有效率。三是创新激励机制,提升内生动力。探索年薪、股权、期权等多种分配方式,使人才的待遇与其贡献相对应。[2]56设立综合性的人才强市奖励基金,探索设立市级荣誉制度,给领军人才、科研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创新创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以较高的社会地位。

4.合理配置、引育结合是关键。引进人才与培养、使用好现有人才并重,这样才符合人才队伍建设的科学发展观。一是引进人才要坚持标准。如果标准降低了,可能引进的人才还没有本土人才水平高,那么花很高的代价引进来肯定会产生一些矛盾。二是要坚持按需引进。围绕建设“世界石油城”的需要,重点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三是要创造公平环境。在推进人才引进工作的同时,要保障各类人才在政治上平等、机会上平等,做到以贡献论英雄。四是要加强对本地骨干人才的培养使用。善于将人才引进与本地人才培养相结合,通过引进人才传帮带促进本地人才成长,实现以引强本。

5.加强服务、优化环境是基础。发展靠人才支撑,人才靠环境养育。要以新的思想和理念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使现有人才能够稳定、存量人才能够盘活、急需人才能够引进、未来人才能够成长。一是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办事程序,加强人才创业载体建设,加快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园区和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建设。二是继续优化人居环境。加快城市化进程,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三是优化工作和生活环境。为人才在学术研究、舆论宣传、人际关系和生活待遇等方面创造有利条件,使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四是优化社会环境。大力宣传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大意义,宣传优秀人才创新创业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参考文献:

科研工作的意见建议范文第7篇

一、主要任务及目的

整改落实阶段主要任务是针对分析检查出来的突出问题,明确整改内容,落实整改责任,扎实推进突出问题的解决和完善体制机制,切实取得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成果。这一阶段的工作与当前形势联系更加紧密,实践特色更加突出,是学习实践活动最出成果、最见实效的阶段,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也最为关注。我们一定要按照省委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主要精力集中到解决突出问题上来,抓好整改措施的落实,确保学习实践活动真正取得实效。

二、查找出的突出问题

在学习实践活动前两个阶段,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党组成员领题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开展谈心活动、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查找了影响我省人事人才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通过认真梳理、整理、归类,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系统理论学习和知识更新、深入开展人事政策和具体人事业务研究方面还需进一步下功夫。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运用和实践还比较欠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人事工作实践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武装头脑,推进人事工作更好地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上还需进一步努力,对加强人事政策研究、加强人事工作发展规律研究还不够深入。

(二)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以创新的思路和改革的精神开创人事工作新局面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在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大力破除影响人才成长和作用发挥的体制机制,加强和改进人事宣传工作,着力营造拴心留人的制度环境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上还做得不够好;在进一步建立完善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不断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上有待进一步努力;人事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妥善处理各种复杂矛盾的能力上有待进一步增强。

(三)如何破解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不能很好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困难等具体人事工作难题上还需进一步努力。在解决人事人才工作难点问题上下的功夫还不够,特别是在如何破解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不能很好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基层特别是乡镇人才紧缺问题比较突出、出国(境)培训工作与我省经济发展实际需要不相适应、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困难等具体人事工作难题上点子不够多,方法不够好,力度不够大。在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开展事业单位人员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过程中,因涉及人才群体大,涉及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对如何使国家宏观政策与我省实际有机结合方面考虑得较多,在推进力度上过于谨慎。此外,加强对地区公务员招考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四)工作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人事部门职能的进一步转变,相关工作制度亟待健全完善,工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在人员调配工作中,手续环节多、程序繁琐,给用人单位带来不便,增加了负担。在厅机关处室向地区人事部门发文时,存在有时直接发至业务对应科室的现象,客观上使局领导班子不能全面掌握人事政策。

(五)服务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转变。在工作体制机制、人事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搞好服务方面所下的功夫还不够大,特别是在个别干部身上还存在“四难”现象,服务质量差,工作态度恶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人事部门形象。

三、整改落实项目、措施、牵头领导和责任部门

第一项整改落实项目:力求思想更加解放,强化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找准新阶段XX人事工作科学发展新路子。

整改落实措施:

1、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学习,注重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继续解放思想,大力破除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束缚,认真落实中央有关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真正解决好思想到位问题,扎实推动人事工作,使厅领导班子谋大事、总揽人事工作全局的能力有明显增强(牵头领导:XX;责任单位:党办<人事处>;责任人:XX)。

2、结合我省实际,紧贴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人才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科学有序的创造性实践来推进人事工作科学发展,使人才资源总量有新的增长,人才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人才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各项人事工作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切实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人事保证(牵头领导:XX、XX;责任单位:办公室、综合法规处;责任人:XX、XX)。

3、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研究和正确把握人事工作发展规律,不断增强对XX人事工作的前瞻性和科学性认识,从“大人事”、“大人才”的角度去审视人事工作。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前进,改革人事管理方式,将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变到人事公共服务上来;拓展延伸服务范围,将以对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为主的人事管理服务,拓展延伸到为整个市场、为整个社会提供人才服务上来;创新人事服务手段,实行对人才的全方位服务,重点放在资源优化配置、提升能力素质、激发潜能作用上来(牵头领导:XX;责任单位:各处室、事业单位;责任人:各处室、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

4、更加解放思想,加强工作调研和政策研究,抓好各项人事工作的落实,促进人事工作科学发展。从2009年起,每年根据人事工作发展实际,结合人事工作和人事部门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每位厅党组成员拟定至少1个重点调研课题,带头组织开展调研,加强理论研讨,形成一批调研成果(牵头领导:XX;责任单位:综合法规处;责任人:XX)。

5、实行工作定期督查制度,厅领导班子在每年年初集体谋划好全年工作的同时,每个季度党组集体听取各处室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对该季度工作进行总结分析,研究安排下一季度工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牵头领导:XX;责任单位:办公室;责任人:XX)。

第二项整改落实项目:加快实现人事工作“两个调整”,不断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整改落实措施:

1、深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进一步健全公务员管理制度,完善公务员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完善省、地、县、乡四级党政机关统一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公务员制度,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不断改进招考办法措施,把优秀人才聚集到党政机关中来;做好参公单位审批、人员登记等工作;合理确定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加强对非领导职务的设置和管理;以加强能力建设和以公务员精神为核心的作风建设为重点,加强公务员能力培训,加强公务员考核和管理,致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牵头领导:XX、XX、XX;责任单位:录用调配处、综合法规处、考核任免与奖惩处、培训处;责任人:XX、XX、XX、XX)。

2、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重点,以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按照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的要求,加强对全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指导,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牵头领导:XX;责任单位: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处;责任人:XX)。

3、深化职称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科学、分类、动态、开放的职称体系,形成以能力、业绩为导向,重在社会、业内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使用机制和“个人自主申报,业内公正评价,单位择优使用,政府指导监督”的工作运行机制。不断改进和完善职称评价办法,规范评价程序,加大评审工作透明度,组织好各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工作(牵头领导:XX;责任单位:职称与专家处;责任人:XX)。

4、围绕促进就业、解决民生的目标,大力发展人事公共服务业。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计人才供需情况,每年向社会我省人才需求专业目录,为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提供有效服务;强化人才市场服务功能,积极拓展人才派遣、人事等业务,以中国XX人才市场为平台,每年至少举办1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和4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在开展活动中对招聘单位和应聘人员实行双向减免费,为促进毕业生实现就业积极创造条件;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加强对基层就业毕业生的后续管理(牵头领导:XX、XX;责任单位:人才规划与开发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责任人:XX、XX)。

5、着力解决出国(境)培训工作更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认真做好出国(境)培训工作。鼓励和扶持专业技术类培训团组,压缩行政管理类团组,科学设置培训项目和内容,合理选派培训人员,改进培训方式,强化培训效果;加强对引智成果和出国(境)培训成果的跟踪和推广,切实提高出国(境)培训质量和效益;扩大引进国外专家的业务领域,积极在高新科技、各类资源开发利用、加快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等领域有所突破(牵头领导:XX;责任单位:对外交流合作处;责任人:XX)。

第三项整改落实项目: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人事工作新机制,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整改落实措施:

1、继续组织实施《XX省“十一五”人才开发专项规划》安排的各类人才工程项目,对《规划》及其19个重点工作和项目的实施进度开展跟踪督查(牵头领导:XX;责任单位:人才规划开发处;责任人:XX)。

2、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结合我省学科发展和人才队伍结构,严格推荐选拔程序,加大社会监督力度,认真做好高层次人才推荐评选工作,选拔出社会和业内认可的高层次人才人选,确保推荐选拔质量;组织好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申报工作,加大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流动站的管理服务工作。(牵头领导:XX;责任单位:职称与专家处;责任人:XX)。

3、着力解决人才工作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问题,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扩大事业单位急需的紧缺人才和硕士研究生以上的高层次人才引进;采取特殊政策简化考试程序引进人才特别是紧缺人才;认真实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做好事业单位新增人员的“入口”管理工作(牵头领导:XX;责任单位:录用调配处;责任人:XX)。

4、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选拔激励机制,做好机关事业单位技工考评工作;完善农村乡土人才开发重点联系县制度,积极开展农村拔尖乡土人才选拔奖励工作;每年组织退休专家服务团赴基层帮助解决农业生产、卫生、教育等方面的技术问题;积极帮助基层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牵头领导:XX、XX;责任单位:综合法规处、培训处、工资福利与退休处;责任人:XX、XX、XX)。

5、建立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保障工资的正常增长;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规范津贴补贴工作;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奖励制度,致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积极探索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人才流动中的社会保险衔接办法,积极为人才解除后顾之忧(牵头领导:XX;责任单位:工资福利与退休处;责任人:XX)。

第四项整改落实项目:坚持重点突破,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切实推进各项人事工作科学发展。

整改落实措施:

1、抓紧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2009年上半年要组织修订完成《XX省人事厅规章制度汇编》,进一步理顺各项工作关系,明确具体工作责任,尽量简化工作程序,认真抓好各项制度落实,在更好地为工作对象提供高效便捷服务的同时,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规范行为(牵头领导:XX、XX、XX;责任单位:厅办公室、党办<人事处>、监察室;责任人:XX、XX、XX)。

2、进一步完善《XX省人事厅工作规则》,健全完善各项会议制度,始终坚持厅党组集体管人、集体理财、集体决定人事工作重大事项,注重听取广大干部职工意见建议,做到集思广益,集体决策、科学决策(牵头领导:XX、XX;责任单位:厅办公室、党办<人事处>;责任人:XX、XX)。

3、着力解决人员调配程序简化,实行“一卡通”,确保人事业务工作更好地为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从2009年起,在每年年初及时下达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增人计划,简化人员调配程序,实行一个文件“通关”,对符合调配政策条件的,及时办理增人计划审核、调动审批等相关手续,并向用人单位反馈办理结果,确保人事业务办理符合政策、程序简便、高效快捷(牵头领导:XX、XX;责任单位:录用调配处、综合法规处;责任人:XX、XX)。

第五项整改落实项目:不断强化公仆意识和宗旨意识,确保机关工作作风有明显转变,进一步树立人事部门良好形象。

1、注重在全厅干部职工中强化服务理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在努力营造心齐气顺、风正劲足、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的同时,坚持以人事服务对象需要不需要、满意不满意作为人事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评判标准,进一步强化公仆意识,把做好服务工作作为我们人事部门的根本职责,坚决杜绝“四难现象”,不断改进服务方式,转变工作作风,降低服务成本,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工作部门,积极构建一个于法周延、于事简便,高质量工作、高效率办事,又好又快、和谐廉洁的机关(牵头领导:XX、XX、XX;责任单位:厅办公室、党办<人事处>、监察室;XX、XX、XX)。

科研工作的意见建议范文第8篇

一、积极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我们积极坚持走文化办学之路,确立了“正直、善良、尊重、用心”的教育理念,立足于每一位教师的发展,致力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增长技能、养成习惯、塑造性格和形成品质等方面获得全面、均衡的发展,注重开发人的创新潜能。我们致力于为培养能够创造幸福生活、有益于社群、身心健康、才智清明、性情通达、个性丰富、人格健全的文化新人打好基础。我们牢固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为其提供最佳的教育,使具有不同天赋、潜能、气质和性格以及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应处的位置。我们强调建设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提倡在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共同成长,努力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以发展和信任的态度关注师生的内心世界。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观,着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并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学校文化建设核心价值观:正直、善良、尊重、用心;校训: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校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教风:敬业爱岗、严谨治学、循循善诱、教书育人;学风:尊师守纪、勤学善思、上进求新、立志成才;办学思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为民族的前途命运负责;办学理念:立足于每一位教师的发展,致力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实验精神:尽我所能,追求卓越。

二、不断丰富课程文化建设

依据淄博市学校文化建设要求,教育要注重发挥课程的文化功能,在必修课、地方课、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课程中挖掘体现学校文化的内容,重点渗透和彰显体现学校核心价值观和培养目标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即在课程共性中突出学校的课程个性,在教育效果上突出学校文化个性。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程,开好课程。我校在开设国家规定必修课的同时,开设了《山东文化名胜》、《山东文化名人》、《人防教育》、《科学发展观》等地方课程,开设了《劳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学期组织学生到淄川区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综合实践活动,同时还开发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学习心理导航》、《书法》、《足球》、《科技创新》等校本课程,逐步形成学校特色。努力探索、形成体现学校文化的校本课程体系,不断丰富校本课程内涵,发挥校本课程的教育作用。我们要在此基础上重视环境课程开发,体现学校文化特征,突出环境育人功能。重视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工作,打造课堂文化,努力形成鲜明的学校教学风格。

三、努力创新师生文化建设

鼓励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引导广大教师转变观念,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建立了我校的“课堂教学三个有利于”的教学观,即课堂教学必须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自主性学习能力;必须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究,驰骋想象,发展思维;必须有利于促进师生完善自我、体验丰富人生和生命价值。要求老师们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应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通过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开阔自己的视野和胸襟,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总结以往教师培训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扎实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组建教师成长共同体。在教师制定个人成长计划的基础上,以学科组,年级组为单位组建教师成长共同体,创“自己”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充分利用般阳名师效应争取用一年的时间每个教研组培训出引领3-5名具有我校特色的新型教师。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中,我们以师德教育为核心,以培养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基本功训练为切入口,以校本研修为抓手,以新课程实践为载体,以激发教师的发展内驱力为前提,全面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力争经过三年的时间,培养和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过硬、观念先进、善于创新、有团结精神并能自主发展的教师队伍,以确保学校在新的发展时期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

努力做好升本教育这块教学阵地建设。学校领导没有给老师们作出硬性要求,而是采取了非常民主的做法:第一实践先行,心动不如行动,先做起来,在“做”中学习、在“做”中感悟、在“做”中完善、在“做”中提高,在“做”中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第二感悟交流,在学习中和在实践中不断感悟,及时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产生思想与思想碰撞的智慧火花。第三观念更新,多用素质教育的理念、生本教育的理念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不断的改革和完善评价机制。“生本教育”理念一经引入我校,许多教师跃跃欲试,热情高涨地投入到“生本”的学习和实践中。一方面积极学习有关理论,一方面外出听课学习。学校网站设立“升本教育”专栏,校园网上登载了五十多篇“生本教育”感悟和学习材料、课堂视频等材料;走进教室,许多课堂已尝试进行“生本”,合作小组初步形成,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热情高涨。逐步形成了一个勇于追求真理、努力探索教育本质的优秀教师群体。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突出班级文化主题,搞好主题班队会,开展班级特色活动,形成班级风格。每一个教室墙壁上都装饰着一处“明星榜”,上面悬挂着班级明星的彩色照片,他们是音乐、美术、体育、制作、写作、书法等方面的优秀者,他们是班里同学们学习的榜样。墙壁上悬挂着名人照片和警句格言以及学校的班级建设要求,板报有学生轮流更换新的内容,充分利用好各种文化宣传阵地。许多班级还根据本班特点建立了班级文化,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如将学生书法、绘画、摄影、优秀作文、手抄报等作品在班里展示,既美化了教室,又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熏陶。

加强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突出学生主体性,建设了文学社、民乐团、合唱团、打击乐队、安塞腰鼓队、舞蹈队,形成稳定的社团组织体系,不断提升学生社团活动水平和学生参与率。

今年文学社组织了启明星校园第四届“读书节”活动,围绕建设“书香班级”开展了读书沙龙、古诗文诵读、课本剧创作表演比赛、优秀读书手抄报展评、“我与书的故事”征文大赛、读书笔记展评,“启明星”文学社笔会、“暑期阅读,每月一书”、“书店进校园”等系列活动,激发了师生读书的兴趣,为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打下良好基础。启明星文学社社长初四一班王来同学的文学作品集《梦在天边》已由国家级出版社——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实现了淄川区在校中学生个人出版文学作品零的突破。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主办的《语文世界》2009年第3期“校园文学月报栏目”介绍了我校启明星文学社。唐金生校长为文学社题写了校长寄语,栏目登载了文学社会员孙闻悦的文章《感恩书籍》,赵敏晴的文章《心灵的伙伴》。

2009年成立科技创新发明协会并举办首届科技节。由科技教师指导环保小组学生进行了“通过互联网认识塑料的利与弊”实践活动,“环保小制作”比赛、“绿色家园”为主题的科幻画比赛、还有节能为主题的科技征文活动。通过评比,选出了“校园循环水处理系统”科技成果、“自由之路”科学幻想画报到上级部门参加省大赛。为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还举行了“环保”主题班会,举行了为期一周的科普教育宣传活动,科技节期间各班利用黑板报进行宣传环保知识、制作了科技活动展示版等,通过各种途径营造了科技节的氛围。5月学校选拔的10名学生首次参加了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山东赛区选拔赛并荣获团体一等奖,个人单项比赛两名学生分别获得“十佳太阳能车模创意奖”第一、二名,作品将参加全国巡回展出,个人综合比赛:两名学生双双喜获一等奖。

日前,学校成立了启明星电视台。本着校园电视台学生办的宗旨,选拔出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参与电视节目制作,从栏目策划、采访、摄像、播音主持到节目编辑制作都有学生参与。电视台将自制节目转播至学校每一个教学班,同时放在校园网上发挥宣传教育作用。迄今为止,电视台已顺利制作、播出了新闻片120多条,专题片21部,录制教师优秀课堂教学共30多课时,送交区电视台新闻几十条以及专题片6部,其中学生自编自拍的《化学的魅力》、《让存钱罐放光芒》、《天天读书·快乐成长》、《老师的一天》等4部展现中学生风采的短片经淄川区电视台播出后在全区引起了不小反响,被中央电教馆评为“全国百佳优秀校园电视台”。

2009年上半年举办第十一届启明星艺术节活动,各类兴趣小组在专任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活动时间认真积极的训练做准备,其中老师们培养出了许多“小老师”和“小教练”在活动中更是发挥着积极作用。期间开展十几项系列活动计划:包括书法展、美术作品展、网页制作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语文课本剧、腰鼓比赛、合唱比赛、舞蹈比赛、超级模仿秀、短剧及曲艺表演、乐器演奏、文艺汇演。艺术节历时2个月,有2000多名学生直接参加活动,评选35个获集体奖班级,400多名获单项奖同学。下半年举办第十一届启明星体育节。体育节由田径运动会和师生系列体育活动组成。开展广播体操、拔河、跳绳、篮球、足球、教工篮球、踢毽子、乒乓球、越野长跑等比赛活动,比赛时间截止到12月下旬。其中的教职工健身活动在学校组织的集体比赛活动同时,又有自发的太极拳、八段锦等兴趣活动。同时广泛开展快乐大课间活动,为各班配备体育健身器械,积极开展“两操一拳”体育健身活动,使学校呈现一道亮丽的阳光体育运动风景线。

四、逐步完善制度文化建设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并改革原有的评价制度,建立更能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的评价制度,努力做好制度文化建设。在制度形成过程中充分吸纳广大师生的意见建议,按照民主、法制程序制定、修订学校规章制度,形成科学、完善、可行的制度体系。改革制定实有成效的检查、考核、激励机制,负担要尽可能的减少,尤其是减去仅作表面文章的无用功,使老师们在创新教学上下工夫,使各项工作既能够漂亮的完成,又能使老师们有收获感和幸福感。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实实在在为学校工作发挥作用的档案室,任用能扎扎实实工作的档案管理员。学校的档案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改进和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不可多得的宝贵史料。只有通过规范和必要的档案管理,才能迅速、高效、超前地为学校各项工作提供优质服务。我们的做法:

一是加强意识,建立机构;

二是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三是强化业务,提高能力;

四是注重收集,加强管理;

五是提供服务,开发利用。

制度建设工作力争在2010年元旦以前形成制度框架,以后逐步完善,做好制度的和宣传解读工作,使学校师生熟知和认同各项相关制度,不断形成自觉遵守制度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