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银行风险案例分析

银行风险案例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银行风险案例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银行风险案例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风险控制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脚步,我国商业银行在不断进步,但同国外的商业银行对比,发展仍不成熟,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在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层不注重加强风险管理文化的建造,而且对风险的管理观念不强,使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健全,且银行体系内也缺少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然而,外部环境对商业银行的开展亦有一定阻碍,我国金融体制的现阶段还不甚健全,监管部门对银行的监管不到位,社会诚信水平低,都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更好的发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如今,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不健全,有许多的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并且上市进行交易,商业银行有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形式,但是其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大多数的董事会不能最终承担起全部金融风险的职责。我国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十分看重,加上风险管理的承担主体不是很明朗,对于职责划分也不是很全,从而引致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管理认知相对比较薄弱,并且缺少了主动性。从我国的实际经济情况来看,国家的资本成为了银行的资本担当者,最终导致了风险,在财政无力承担的严峻情况时,银行可能会发行货币来应对银行流动性要求,银行体系的运转最后会用货币膨胀来维持。

(二)风险管理文化落后。我国同国外商业银行对比,发展速度慢,风险管理的文化底蕴略显不足。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观念不是很成熟,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的迅速发展,风险变化的要求。在银行的内控中,风险管理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且行为模式和风险观念都是由风险管理的文化所抉择的。并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有一些问题是由于银行在风险管理中缺少文化底蕴,致使有些措施不能很有效的发挥作用。有些商业银行不能较好地处理业务和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在其发展业务的时候,没有注重对风险的管理。在发展银行业务时,没有把风险管理同发展业务摆在一个水平线上,不能准确认识风险,而且会误认为风险管理会影响业务,减少业务的发展,从而使商业银行缺少动力。

(三)风险管理的高素质人才较匮乏。如今对于我国商业银行从业人员要求提高,需要具备高的知识含量、综合能力、技术能力和对风险管理知识的掌握能力。需要通过从业资格的考试和严格的专业训练,才能够胜任其本职工作,银行风险管理的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经济管理类、数理统计类的相关知识,进行专业训练才能在银行工作。当前,银行从业人员中符合上述要求的人才比较稀缺,没有形成较好的具有专业水准的人才队伍,与国外的银行对比,风险管理水平落伍很多。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加大力度解决银行从业人员的选拔标准和要求,及对员工的专业培训和激励措施,从而提高银行从业人员风险管理的能力与水平,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提高专业人才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策

(一)建立健全的商业银行组织结构。我国应建立包括股东大会在内的相互制衡、运行有效、执行有序、监督有力的公司组织结构,良好的组织结构对公司健康运营有非常好的支撑作用。首先,风险的承担主体为董事会。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应当制定相关经营策略,并且承担最终的责任;其次,加强监事会监管的能力,监事会主要负责监控高层管理是否尽职尽责和道德文明建设;最后,应该有效地发挥独立董事对会议的监督。董事为了维护其声誉会有效地对经理人员进行监督,选拔优秀的人才,保障银行在风险管理中有定期的培训,选择适合当前需要的培训。对员工进行上岗前的培训、晋升的培训、提升水平的培训。不同方向的培训计划,可以加快风险从业人员的水平,更好地胜任相应的工作,提升整体的素质,构造更好的学习平台,培养优秀人才。我国商业银行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信用风险,而商业银行风险人员现在属于培育期的状态,目前应当循序渐进。我国的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风险比较集中的对公业务作为试点以起步,抓住关键的风险控制点例如信贷政策和风险较高的特定信贷的业务。通过对个人业务,其他业务逐步的探究。还能做到事前预防,在根源上控制风险。实行准入制度,对风险经理实行严格的风险经理资格考试准入制度,保证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科学性、规范性,对合格者,对于没有取得准入资格的人员不能聘请。参与风险活动的人员,可以分为业务与职能风险的从业人员,两者共同参与日常的管理。职能风险人员对风险进行监督与评估,双方共同负责管理。兴业银行实行这种风险管理模式,可以明晰业务部门的工作相关职责,相互牵制对方的权利,有效地提升了银行风险管理能力。

(二)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和理念。风险管理的文化是企业最容易忽视也是最不容忽视的一种文化,对于这种特有文化企业应该使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文化的重要性。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培训方式对全体员工进行风险管理培训,通过案例分析列举风险的危害,提高所有员工的风险意识,并且使得管理人员对风险的客观存在性有更深的理解。企业应把风险管理的意识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角落,拓展企业文化的包含面,把企业文化和风险管理相融合,培育起贯穿企业上下具有生机活力的企业文化。银行经营多年,实践形成的风险管理的价值观,传统的习惯,建立优秀的风险管理的文化,对商业银行发展有利的沟通与协作,形成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文化。风险的管理文化决定了价值的取向、行为的典范、道德的水平。

(三)建立高素质的风险管理队伍。企业应该使用严格的考核制度对风险管理人员实行准入,对不合格人员坚决辞退,这样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稳定发展,促使银行风险管理队伍的不断壮大。一个高水平的风险管理团队可以帮助银行建立最稳固的根基。银行从业人员需要有较为丰富的风险管理基础知识、数理知识与电脑操作技能。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迅速发展,也开始比较厚爱优秀人员,我们还需要坚持长期培养、挖掘人才,并不断补充后续的储备力量,保持团队的稳定性,通过激励员工,防止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流失,有利于壮大银行。比较好的方法为多人掌握重点技术的一部分,杜绝员工跳槽对银行管理的影响。进一步完善晋升的机制,可以让有能力的年轻人有空间发展,发挥自身能力。另外,定期培训银行从业人员,有利于提升工作质量和风险管理的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胡华荣.议银行风险管理的研究[J].现代金融信息,2012.11.

银行风险案例分析范文第2篇

金融危机冲击进出口贸易,直接影响我国进出口企业的出口收汇、进口换汇问题。本文明确信用风险的内涵,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分析信用风险内在机制和我国外贸企业通常遇到的信用风险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建议企业构建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机制、提升企业业务人员专业素质、完善外部风险规避及担保体系等具体路径与措施来防范信用风险。

关键词:

后危机;进出口企业;外贸风险;防范

一、导言

2008年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其波及范围、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被学者认为是“二战以来最为惨重的国际金融危机”。1虽然危机之后,欧美国家出现经济复苏的情况,但是认为世界经济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2的观点比较普遍。据海关总署统计,虽然自2012年起已经连续三年未实现外贸全年增长预设目标(7.5%),但仍然同比增长2.3%,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6.4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14.39万亿元,进口12.04万亿元。3在这令人略感喜悦的数据背后,还有一个数据让人触目惊心,自2005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国际风险分析报告》以来,犹如打开了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的“黑匣子”,报告揭示中国日益面临严峻形势考验的外贸风险,企业平均坏账率高达5%,甚至局部区域企业达到30%。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信用管理部主任韩家平提到2011年商务部给出直观数据,中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4笔者认为这个估算数据其实离实际情况应该还有一定距离。因为,按照我们出口贸易总额和出口企业平均坏账率估算,单是出口企业每年坏账数据就应该超过商务部的数据。金融危机爆发之初,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业务资料显示,中国对美国出口额为955.1亿美元,而投保出口信用险的企业还不足10%,据此推算,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半年时间,我国出口企业自行承担对美贸易的出口损失风险超过20亿美元。目前,美国已经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2014年第四季度的破产总数为6219件,比上年度同期下降17.7%,经济有复苏的迹象。但是出口信用险赔付的比例和金额并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而是呈现不稳定的状态(详见图1)。5这表明在后危机时代,盲目地乐观为时过早,世界经济的回暖和稳定还需要较长的时期。

二、进出口货物贸易中的风险转移和信用风险

1、国际货物贸易“风险”概述“风险”英语为“risk”,牛津词典引证该词由“risqué”演化而来,最早源于阿拉伯语。最初的意思是“在工作中获得收入和利润”,后来该词语的意思演变为“遭受损失、损害的可能性”。ISO组织在《ISO31000-200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中将风险定义为“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在学术界,1901年美国学者威雷特认为,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与不确定性。6美国学者威廉和汉斯在他们合作的《风险管理与保险》中把主观因素引入风险分析。日本学者武井勋认为风险除了具有不确定性和客观性外,还具有可测算性。总之,通常在国际贸易领域,人们理解的风险就是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存在和发生的不确定性,在某种程度上可预测和防范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国际货物贸易远涉重洋,在加工生产、进出关境、远洋运输、交货、国际货款支付等各环节都有发生风险的可能。如某外贸工厂不能在圣诞节之前履行节日商品交货义务,进口商拒付货款。一度猖獗的索马里海盗盘踞于苏伊士运河必经之地抢劫过往商船。浙江永康某五金厂依客户要求缴纳数万美元合同保证金后,所谓的中东大客户消失得无影无踪。某国有烟草公司从东南亚进口一批价值百万美元的特级烟叶,信用证支付,付款赎单提货发现是一船完全不能用于生产加工的次货。以上各种外贸风险如果就其本质属性,可划分为价金风险(对价风险)和给付风险(履行风险)。前者是讨论货物由于不可归责于买卖双方中任何一方的原因毁损或灭失,买方是否有付款的义务,即货物损毁或灭失的可能性由谁来承担的问题。后者实质是一种违约责任,是由于合同义务人怠于履行义务给合同相对人带来的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2、外贸业务中的“风险转移”问题(1)贸易术语与风险转移。进出口业务中,尤其是确定贸易术语的洽谈过程中,进出口商都很关心“风险转移”的问题。这里所指的“风险”是上文所提到的“价金风险”,通常是指货物发生损毁或灭失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就是在双方都尽到合理义务(如卖方履行货交承运人义务、卖方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等)前提下,由谁承担可能会发生的货物损失的问题。贸易术语中提到的风险转移点,通常就是货物损毁或灭失风险由卖方转移给买方的时点。“风险转移”不涉及公平的问题,与费用无关,而是风险负担规则的界定与明晰。例如按照《2010通则》,CIF的风险转移点是以装运港装上船为界,这就意味着虽然卖方支付货物到目的港的远洋运费和保险费,但是货物装上船后,价金风险由卖方转移给买方。如货物在远洋途中发生损失,卖方可以将保险单转让给买方,由买方向保险公司索赔,在保险合同承保范围内,因风险造成的损失实际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如不在保险公司承保范围内的损失由买方自行承担。(2)合同条款影响风险转移。外贸书面合同条款(虽然我国政府2013年撤回《CISG》第11条保留,承认国际货物合同口头形式的有效性,但是为减少争议应尽量采取书面形式)通常包括品名、品质、包装、数量、装运期、运输与保险、支付、检验、异议索赔条款等。条款具体明细内容,关乎买卖双方的责任与义务,直接影响风险的转移。比如在CIF贸易合同支付条款中约定,货款的支付以货物到港为前提条件,这时CIF合同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由装运合同转变为到达合同,风险转移的地点由通常的装运港后移到了目的港,卖方要承担远洋运输的风险。此外,在不同的国家法律制度中,风险转移的相关规定并不一致,大致有几种情况:买卖合同成立转移风险、所有权转移带来风险转移、交货(象征货的交单)转移风险等,在此不再赘述。

3、对外贸易“信用风险”的本质“信用风险”不同于以上提及“风险转移”问题的“风险”,它并不是货物损毁或灭失风险,而是给付风险(履行风险),是因违约而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在本质上是违约方违背“契约精神”的后果。信用风险本质特征是违约性、欺诈性和破坏性。首先,信用风险具有违约性。如卖方违反“品质担保义务”(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卖方延误交货期影响买方的销售或转让(买家往往不是实际的商品消费者,而是中间商,他们买断进口或进口,还有下游合同义务)、出现数量短少或质量瑕疵导致买方延期付款或拒付货款。据邓白氏统计,在国际贸易货款纠纷中,产品质量和交货期有争议的比例占到总案件的25%。此外,有些延迟付款或拒付可能出于企业自身的资金困境、连环债务、货物市场行情急剧下跌等原因。其次,信用风险具有欺诈性。据统计,货款拖欠案件中,有意欺诈的占比为60%。由于国际贸易缺乏统一的监督体系和制裁机制,因此交易恶意欺诈案件频发。国际货物贸易中的欺诈案件有些是极度卑劣的陷阱和圈套,贸易公司的成立目的就是骗取货物或金钱,如非洲某国的外汇储备三分之一来自外贸诈骗,这些外贸公司往往故意设置支付陷阱(如信用证“软条款”)、伪造单据或是利用其所在国海关政策使我方失去货物控制权。最后,信用风险具有破坏性,现代商业社会经济交往的基石就是“信用”(Credit)。如果破坏基础,交易方违约甚至欺诈,人与人之间失去最基本的信任,那将极大地阻碍商品交易,破坏企业生存的“经济生态”环境。最终所有人将会为此买单,交易成本增加、商品价格突增、经济停滞发展,整个社会将陷入“滞涨”的陷阱中不能自拔。

三、进出口贸易中信用风险的形成机制

1、结算方式与信用风险外贸结算方式是进口商付款的方式,实际业务中常用的是电汇(T/T)、托收(包括付款交单D/P和承兑交单D/A)、信用证(L/C)。这几种支付方式中,只有信用证是银行信用,意味着银行(开证行、保兑行)具有付款责任。对于出口商而言,信用证风险是最低的,信用证结算的风险取决于开证行信誉。但对于进口商而言,信用证有一定风险,因为银行只处理单据,不管货,如果货物出了问题,进口商不能找开证行交涉,不能向出口商索赔。而电汇和托收都属于商业信用,信用风险的大小取决于买卖双方自身的商业信誉。商业信用风险在双方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当进口商在出口商装船前支付较高比例订金时就承担较高信用风险,相反情况则出口商承担较高信用风险。案例:2015年4月商务部官网上有一则《关于意大利公司通过付款交单D/P进行贸易欺诈的紧急提示》,详细内容如下:最近我处(商务部驻意大利经商参赞处)收到数起涉及金属硅、镁等金属原材料的贸易欺诈案件投诉,意方公司操作手法非常相似,多通过提供虚假银行地址直接骗取获得国际快递公司所投递的海运单据,然后通过港口货代公司提货,之后拒绝付款并失联。我方公司核查意方公司所提供银行地址后发现,当地并无此银行。由于国际快递公司在意境内递送函件时,一般并不严格核查收件单位和收件人身份信息,导致此种诈骗手段屡屡得逞,我相关公司往往蒙受损失。请我国内公司通过付款交单D/P方式开展贸易活动时,务必提高警惕。7案例分析:通常来说,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主要有汇付(信汇、票汇、电汇,最常用的是电汇T/T)、托收(付款交单D/P、承兑交单D/A)和信用证。对于出口商结汇最为安全的是信用证,因为在以上主要三种结算方式中只有信用证是银行信用,即银行(通常是开证行、保兑行)具有付款责任。电汇要区分是前T/T还是后T/T才能评估交易信用风险,国际贸易中电汇结算通常是30%前T/T和70%后T/T的结合,即签订合同后,客户电汇30%货款。发货后,出口方取得提单,将提单传真件发送给买方,收到剩余70%货款,再将正本提单邮寄给对方。整个交易过程完全凭借买卖双方的相互信任,信用风险较高。在托收中,托收行接受出口商委托向代收行(进口商所在地银行)发出指示,进口商付款后才能收到全套单据即付款交单D/P,比承兑交单D/A(进口商承诺会付款,但没有实际付款时,可从代收行处获得单据)风险要小,因为通常代收行要接受托收行指示,进口商付款后银行才能放单。但是上述案例中,意大利进口商虚构了银行的地址,即代收行的地址,骗取货运单据,导致我国出口商货、财两空。在这种情况下,我出口方几乎不能向国外代收行追偿,原因有二:其一是托收是商业信用(银行没有付款责任,出口商自行承担信用风险)。其二是我出口方与国外代收行是否存在法律关系在司法界争议很大(国际贸易传统观念认为出口方与托收行是委托关系,托收行与代收行是关系,但出口方与代收行之间无法律关系),并且涉及国外代收行的跨国诉讼将是成本及其高昂的事情。那么,出口方是否可以向我国的托收行索赔,这个问题确实值得商榷。在《跟单托收统一规则》(第522号)中对于银行的义务规定得非常笼统和含混不清,原文是“银行将本着诚信的原则、尽合理的审慎来办理业务”。我国的托收行在选择代收行时,通常会依据出口商提供的账户名称来权衡确定(在实务中,如果账户名称是托收行熟悉的业务往来银行,就会选定代收行为进口商账户银行。如果账户名称是托收行不熟悉的银行,往往会调阅进口商账户银行资料,来确定是否合作)。也就是说按照国际贸易惯例,通常代收行是由托收行选择的,作为信息不对称和弱势的出口商是很难查询到进口国银行信息的。因此,托收行如没有利用其信息获取的优势地位,严格核实代收行真实地址,没有做到“合理的审慎”,笔者认为托收行在一定程度上是要承担责任的。如果托收行对国外账户银行有疑义,而出口商一意孤行,坚持依照进口商要求选择进口商账户银行作为代收行,甚至出具“担保书”表明自担风险,那么国内托收行可以免责,对于该笔业务的损失完全不承担责任。由此可见,在不同支付方式下,存在不同级别的信用风险,即使是有银行参与到国际贸易支付过程中,也并不意味着信用风险的降低。尤其是电汇、托收支付方式下,出口商要自行承担在商业信用下的信用风险,一定要谨慎核实交易伙伴的情况,遵循KYC(KnowYourCustomer)规则。

2、外贸单据与信用风险国际贸易通常不是实际的货物买卖,而是单据买卖,一批货物往往经过多个进口商转手,中间的交易过程就是单据的流转过程。通常在进出口业务中,谁控制该批货物的所有权,其信用风险就会大大降低。货物所有权的实际控制人往往取得全套单据,尤其是取得其中的运输单据,拥有提取货物的权利。此外,单证还会通过改变实际的结算方式而影响信用风险。如在信用证业务中,如果外贸单据不符合信用证规定(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出口商单据业务能力弱,缮制单据出现失误;也可能是进口商的“软条款”陷阱,如信用证规定须我方提交进口商签字的商业发票、货物到港进口商出具品质认可证书等),银行拒付,银行担保付款的职责消失,开证行转嫁付款风险,信用证付款通常就转为托收,银行信用转为商业信用,出口商信用风险就陡然增加。案例:广州佛山某家具商与迪拜某批发商形成了长期的交易模式:批发商到厂看样订货,确认货号,工厂出具形式发票,依据形式发票开立信用证,工厂发货后到银行付款赎单。在交易的七年时间里,工厂每次交单后都是收到一份列举大量不符点的拒付通知,然后打电话给客户,客户很快去银行赎单。这样的模式一直很顺利地进行,双方的业务量也越来越大。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工厂像往常一样发运100多万美元的家具,接到拒付通知后,客户提出其资金周转出现问题,要求出口工厂指示银行放单,过几天再付款。工厂依照客户指示办理后,客户提货后,一直未支付货款,直至破产。8案例分析:不论选择任何国际贸易支付方式,都会涉及外贸单据的问题。尤其是在信用证支付方式下,如果单据出现问题,出口商将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单证不符”、“单单不符”,银行拒付后,银行信用就转变为商业信用,这时出口商承受的信用风险陡然增加,在金融危机之前的凭借双方信任建立的关系瞬间土崩瓦解,异常脆弱。因此,出口企业一定要高度关注单证缮制和单据管理,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对于信用风险的控制,在全套单据中,运输单据的选择最为关键。空运单、铁路运单、海运单、电放提单都要谨慎选择,因为以上单据都不是物权凭证,无需出口商指示,通常进口商很容易提取货物,一旦货物被合法提取,回款就很可能出现问题。因此,如果对于不熟悉的贸易伙伴,应首选海运提单,并在收货人(consignee)一栏填写“TOORDER”(凭指示)或“TOORDEROFSHIPPER”(凭托运人指示),便于出口商控制货物所有权。在进口业务中,如果采用手续最为烦琐、收费最高的信用证结汇方式,进口企业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单据与货物不符的问题。单据完美无缺,但是货物以次充好、货不对板。如果进口企业能事先得知货物欺诈的消息,一定要注意收集证据,协助开证行办理“止付令”,避免损失。此外,除结算方式、外贸单证外,外贸政策也会影响信用风险的形成。金融危机后,一国的贸易保护政策会加大出口商的信用风险,如印度、土耳其等国海关规定,货物到港超过期限后即被海关查扣,没有进口商的弃货声明,出口商不能处理该批货物,这时出口商往往财货两空。国家的进出口限制政策,也会让进出口商风险居高不下。因此,进出口商要熟悉交易双方所在国的外贸政策和相关制度,做到心中有数、防患于未然。

四、进出口贸易中信用风险规避的具体路径与方法

1、企业应根据自身类型,构建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对于不同规模的外贸企业,应建立不同的信用风险管理体制。具体而言,大中型外贸企业应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设立专岗评估合同风险(贸易术语的合理选择、结算方式、合同条款隐性风险等)、动态监控客户信用状况(客户应收账款管理与信用分级、生产型客户生产能力预估、客户所在国经济政治风险———可参考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2014年《国家风险分析报告》)、重视单证管理工作(建立每一票货物的全套单据档案资料、设置合理保存期)、积累企业自身信誉,提升企业管理、产品和服务质量。小微企业,应明确财务人员和外贸业务员的权限与信用风险防范职责,财务人员评估融资与回款风险,外贸业务员对业务回款承担明确责任。

2、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提升业务人员综合素质不论制度如何完善,人是规避信用风险最大的因素。因此,企业要鼓励和帮助业务员、单证员、财务人员进修和学习业务知识,熟悉国际贸易惯例(如国际商会制订的INCOTERMS、UCP、URR、ISBP等规则),重视单证缮制与管理,关注各个国家进出口政策调整以及国际局势等。具体而言,业务人员可以经常登录商务部官网(“公共服务”可查询贸易法律、政策、国际标准;“信息公开”有政策解读、市场检测、预警监测等栏目)。关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通关业务司公开信息,如《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运用海关总署官网上的“境外通关指南”、“在线服务”等信息,熟悉报关知识和掌握货物通关动态信息、外贸论坛等方式来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业务能力,获取信息。

3、借助银行、保险公司或其他专业金融机构,构建信用规避与担保体系出口企业规避信用风险最为有效的路径之一为投保出口信用险。2014年山东某贸易公司的乌克兰客户受货币贬值影响,无法收回货款,得到中国信用保险公司270万美元的赔款。目前,经营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公司包括最早的中国信用保险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共五家企业,短期出口信用险的保费为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五,通常可以降低出口企业90%以上的风险,提高80%现金流比率。此外,还可以运用国际保理、备用信用证、银行保函构建信用担保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出口信用风险。进口商可通过预付款保函(银行应出口商申请开立的在出口商未能履约或全部履约的情况下退还全部或部分预付款的承诺)、履约保函(银行应出口商要求对出口商履行合同所做的保证)、投保进口信用险(进口信用险最早于2008年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宁波分公司试点)等综合手段来规避进口信用风险。最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旦遭遇客户违约,不论是出口无法收取货款还是进口货物出现异常,我方企业一定要积极行动,利用多元救济渠道维权。具体而言出口企业应及早启动退运、寻找新买家、联系专业国际商业债务追收机构等。进口企业应注意搜集违约证据、运用检验索赔条款等保障交易安全和弥补损失。

参考文献:

[1]杜庭旭.浅析进口国际贸易术语的选择及风险防范[J].对外经贸实务,2008,(06):64-66.

[2]陈宇峰.为什么中国的外贸坏账率总是居高不下[J].现代商贸评论,2008,(01):17-19.

[3]邹根宝.外贸信用风险管理及案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2-39.

银行风险案例分析范文第3篇

摘要:如今内部控制理论相对成熟,内部控制法制化体系初步形成的大背景下,因内部控制失效而出现问题的企业依然不少。为此,本文从相继发生两起重大责任事故的渤海银行的为案例进行研究,找到影响关系国计民生的银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以便为我国银行业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渤海银行;内部控制;有效性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概念

内部控制有效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二是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三是内部控制反馈和补救措施的及时性。换言之,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是一个动态调整过程,即通过不断动态的调整事前、事中、事后识别和控制风险的措施来实现控制效果和控制效率。

二、案例分析

(一)渤海银行简介

渤海银行是1996年以来获国务院批准新设立的第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是第一家在发起设立阶段就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中资商业银行,也是第一家总部设在天津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二)渤海银行内控失效所引发的问题

问题一:

2010年,渤海银行内部员工,通过内外串通勾结,本来严格的内部控制却成为了其内部人员的为了一己私利进行践踏的废纸,为了达到能够以较高的利息吸纳储蓄的目的,他们利用顾客的信息开办网银,并利用顾客的私人信息,盗取顾客的存款,再将存款以较高的利率贷出去。

问题二:

2011 年 8 月底南京宇扬集团董事长杨军卷走巨款失踪事件,很多银行都被卷入其留下的债务危机,涉案金额不少于 3 亿元,这其中,渤海银行给与宇扬集团的贷款额度最大,总计达到14960万元。而宇扬集团的贷款担保,则为同一个集团内部的成员企业的相互担保,属“左手倒右手”的情况,致使银行面临上亿元的风险敞口。而同在南京的另一家银行因对贷款资料认真审核未予放贷,而避免了损失。

在这次事件中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就是当时南京宇扬集团曾经找到南京银行,希望给予授信,但是南京银行的审核人员在审核宇扬集团递交的材料时发现他们的保税单和实际缴税金额不符,因此没有给宇扬集团贷款。算是躲过一劫,宇扬集团出事之后,南京银行还奖励了两位风控人员。如此大的漏洞,我想渤海银行方面也不可能没有发现吧。

(三)渤海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简介

在风险管理方面,2009 年随着分支机构不断扩张以及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渤海银行及时调整了风险管理组织架构。2010 年6 月管理层下设的原信用风险委员会、法律合规及操作风险委员会和战略及声誉风险委员会合并为风险控制委员会;保留了零售信贷审批部,操作风险部,新设立了风险管理部、批发信贷审批部和信贷监控部,另外新设立了资产负债管理部负责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具体管理工作。在分行层面,渤海银行成立了“两部一中心”——风险管理部、法律合规与操作风险部和个贷审批中心,并通过公开竞聘选拔了6 名分行风险总监,在管理权限上充分发挥分行风险总监的独立性和管理职权。风险管理部门在首席风险官的领导下,履行风险管理职能。

从内控制度设计层面来看,渤海银行的制度设计很完善,那为什么还会接二连三的出现如此严重的问题,那很明显是在执行内控制度上出现了问题,导致渤海银行的内控有效性大打折扣。

(四)内部控制执行力欠缺影响内控有效性分析

内部控制执行力是指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能力与力度。执行力的构成,需要三个要素,一是制定的任务,二是完成任务的人,三是任务执行的过程。只有三个要素均具备,并在各个环节有良好的配合、执行,内部控制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1.短期利益与绩效考核重业务的发展、轻内部控制的执行。

人员是执行力有效实施的关键。除了要把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外,合理的引导员工,使员工的行为与企业推行的战略相一致也同样重要。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以利益为导向的。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以渤海银行为代表的企业为了赢得客户,提升市场占有率,或者获得远远超过正常利润的超额回报,企业倾向于选择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因此,无论银行的内部控制设计的多么完善,多么严谨,但是这停留在设计的规章制度层面,如果没有认真的贯彻和落实,这些内部控制也只是一堆废纸,毫无价值。

2.企业内部控制缺乏动态完善和改进。

我们说内部控制也要与时俱进,随着公司所处环境的变化不断的加以改进和完善。以上述案例为例,2011 年央行数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及加息,宏观政策进入新一轮紧缩时期,在信贷压缩的大环境下,企业的资金链普遍吃紧,银行所面临的贷款违约的风险加大。面临逐步放大的信用风险,原本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否使公司保持正常的风险敞口值得关注。

3.过程即企业实现既定目标的各个步骤。

即想要百分之百地达成目标,就必然离不开过程控制。在过程控制中,能否准确及时地掌握一线情况至关重要。上述案例中,渤海银行职员能够以客户名义私开网银,再利用网银盗取客户存款,说明银行在开立网银环节中存在漏洞,未落实“三亲见”,即“亲见本人、亲见签名、亲见申请资料原件并鉴别真伪。同时,业务复核环节也存在空白或执行不到位。这就证明了制度即便是科学的,由于人的自利性,也同样需要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价考核机制对执行人的行为进行监督,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进行检验和测试,以及时发现漏洞与不足并进行完善。

三、 实现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途径

(一)内部控制有效性执行需要以有序健康的金融环境为基础

任何一个企业,银行也不例外,都是在内外部环境的联合作用下不断发展的,这里既需要有企业健全的内部制度环境做保障,又需要有健康有序的外部环境,特别是金融环境。同时这内外部环境系统又是相互作用的,内部制度是外部环境变化的缓冲垫或者过滤器,而良好的外部金融环境又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发挥的助推器。

一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更好的作为金融业健康发展的服务者,向市场让权放力。

二是在银监会的主导下,不断推动银行业内部的的密切沟通,形成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和谐共存的合作环境。

(二)员工的素质与操守是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关键

内部控制的制度设计的再完善,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执行和贯彻把这个健全制度的作用发挥出来。而内部控制的贯彻和落实是由企业内部的每个人去行动的,因此内部控制执行力关键点在于加强对企业每个员工的指导和监督。

一是要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

二是要建立明确的业绩考核评价指标。

三是不断对员工进行适时培训,以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操守。(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2008 年 5 月 22 日.

[2]《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2010 年 4 月 15 日.

[3]崔志娟 . 内部控制理论与执行研究回顾及展望[J]. 财会通讯 ,2012,(2).

银行风险案例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金融创新 风险防范 内部控制

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使用的好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盈利能力和运行效率;否则将会加大金融风险,导致商业银行破产倒闭,甚至会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美国源于次级贷的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因此,商业银行在积极推进金融创新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金融创新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加以内部控制。

一、金融创新的动机与特点

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是指商业银行为了提升自身竞争能力,构造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商业银行自身范围内所进行的一系列体制、手段方面的重置或革新行为。

(一)金融创新的动机

主要是采取新的措施或者动用新的手段,避开现行的金融制度限制,从而摆脱面临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制约。商业银行的内部制约是指传统的增长率、流动资产比率、资本率等管理指标;外部制约是指金融当局的各种管制和制约,以及金融市场上的一些约束。从根本上来说,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的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客户资源,迅速扩大自己的业务规模,提升商业银行的资本利用效率,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金融创新的特点

1.从产品创新向混合交叉创新发展。现阶段在我国的金融创新的羽翼下,以理财产品为代表的交叉性金融产品开始迅速增长。这种变化在为今后推进混业经营埋下伏笔的同时,亦可能埋下了风险的种子。银行与信托、信托与租赁、银行与保险、银行与证券之间联手打造的产品层出不穷。多数产品仍集中在不同金融机构之间业务及简单的混合产品开发等,这种交叉性金融业务涉及多种金融工具,体现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之间复杂的权利义务关系,蕴藏着跨机构、跨市场的风险。

2.金融创新具有合作化和专业化的双重趋势。金融机构之间除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还有通过金融控股公司来从股权层面上实现更为紧密的融合的合作与融合,企业与商业银行的合作与融合也在不断加深,很多大型企业都有自己的金融公司、结算中心。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也从股权投资,发展到共同开发产品和开展业务,以实现资金相互融通等,比如目前商业银行推出的受托理财计划等。同时,在强调机构间合作基础上,从市场专业化服务的考虑,一些专业服务于特定客户群体的商业银行的业务开始涌现。例如,银行、证券公司将数据、清算、个人理财等业务集中,成立业务中心,已经向公司化发展。商业银行特别是研发业务外包的现象越来越活跃。

3.面向个人的创新金融产品创新需求与日俱增。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已进入小康水平,个人投资服务业务呈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面向个人的创新产品不断推出渗透至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个性化的金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投资理财、消费支付、个人结算、置业、个人财务金融规划等;人们迫切需要那些能使个人资产增值的投资产品,商业银行在个人创新金融产品的开发上,充分考虑了投资避险保值增值的功能,开发出不少信托产品、综合性理财产品。

4.停留在争夺客户资源的初级创新阶段。目前金融业的创新还基本停留在争夺市场份额上,是初级阶段的创新。其明显标志就是缺乏系统性和战略性,尚属于对成本风险收益未进行细致测算的模仿阶段。致使目前金融创新产生的收益虽然在增加,但还不足以对现有商业银行的利润结构产生实质性改变。商业银行进行的金融创新主要来源于对海外产品简单、形式性的模仿。但由于其前期缺乏对市场的深入调研及成本收益测算,风险较大。例如,一些商业银行创新不是从利润、客户、市场出发,而是以抢占市场份额、提高知名度为主,就会导致创新的利润增长有限、金融技术含量低,且易于被交易对手模仿。

二、金融创新风险的成因及表现

(一)金融风险的成因

1.金融创新行为带来的通胀效应。主要是因为金融创新行为会导致货币供应主体的扩大,使货币供应量增加,银行理财业务爆发式的迅速发展,这部分理财产品也可以很方便地转化为货币进而转化为交易媒介,使其存款转化为另外一种流动性资产,增加了调控宏观流动性的难度。

2.金融创新行为增加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金融创新给金融体系的结构、功能及其制度安排带来巨大改变,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行为往往使得金融机构间交往越来越密切,表现出以资金为基础的伙伴关系,这样任何一个部门出问题都会波及伙伴,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得“伙伴效应”风险加大,将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较大的不稳定性。

3.金融创新行为加大了监管难度。随着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产品的而不断推出,使得金融监管领域扩大,监管对象逐步增加到那些业务性质与银行类似的准金融机构,如银行附属公司、银行持股公司、集体投资机构或贷款协会所开展的准银行业务等。

(二)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风险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1.设计风险。即在金融创新设计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致使金融创新措施未能如期出台,甚至流产的可能性。设计风险除了造成设计阶段成本浪费之外,同时也有可能导致商业银行失去时机和占据主动的机会。

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履约风险,金融创新打破了原有的信用体系,在一些场外交易中,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管,会出现交易者不能履约的情况。发生违约时,债权人或银行必将因为未能得到预期的收益而承担财务上的损失。

3.流动性风险。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银行对金融市场的依赖度提高,进而导致了流动性风险特征的转变。目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已经广泛涉及到理财产品兑付、同业拆借和债券市场卖出回购等业务。

4.操作风险。由于内部控制系统或清算系统失灵以及内部人员失误、欺诈而导致的风险。这种风险可能是由于监管体系的不完善,或是电脑系统故障,导致工作或技术流程出现问题。

5.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由于金融创新的复杂性,金融机构在交易过程中而出现的判断错误、结算错误、交割错误、记账错误以及合约错误所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6.投机风险。金融市场的盲从和投机,使得金融资产价格严重偏离价值,形成资产泡沫,当泡沫膨胀和过度投机达到一定程度时,泡沫必然破灭导致价格狂跌,引起金融动荡。

7.伙伴风险。伙伴风险是由于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之间的伙伴关系而导致的风险。这种“伙伴关系”的金融体系中任何一个伙伴或环节在创新过程中的出错都可能波及整个金融体系,具有连续反应和波及整个系统的效应。

三、建立有效的风险内控机制

商业银行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仅仅依靠政府监管部门的保护和约束并不能保证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无论外部监管多强大,如果没有银行内部控制配合,依然存在巨大的风险。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实施有效监管的前提和基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内部控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组建高效的金融风险内控机构和科学的考评授权机制,形成良好的管理监督和控制文化

一是健全的组织结构、成立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应是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风险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对金融创新风险内部控制负有最终责任;监事会负责监督高级管理层履行金融创新风险内部控制职责,有权要求其纠正过度利用金融创新工具而损害商业银行利益的行为;高级管理层负责建立识别、计量、监测并控制金融风险的程序和措施,对金融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的充分性与有效性进行监测和评估。二是实施严格的新产品研发和审批手续。要健全产品政策和业务流程。坚持制度先行原则,以完善的流程管控为保障,在统一风险政策底线下开展业务创新,有效平衡风险收益。三是做好金融创新的事后续评价和持续改进。

(二)加强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性管理,控制高杠杆风险,实施有效的风险识别与评估

资本金是商业银行抵御金融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资本充足性管制,有利于防止商业银行不顾自身实力,盲目扩张。充足的资本是商业银行预防各种风险、维持公众信心的基础,资本充足性管理要根据商业银行经营的金融创新业务类型与风险状态来制定资本充足性标准。董事会承担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最终责任,负责确定资本充足率管理目标,审定风险承担能力,确保商业银行在测算、衡量资本与业务发展匹配状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业务发展计划。高级管理层应负责资本充足率管理的实施工作,完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识别、计量和报告程序,定期评估资本充足率水平,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借助数据仓库等信息处理系统建立起监测,并且进行连续评价,以便掌握风险的变化。保障银行的适度资本充足率,避免商业银行过度追求利润而超杠杆化运作,使管理层能够识别不利影响。

(三)建立内部审计监督和风险限额管理制度,保证内部审计效果

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是通过评价和审查金融创新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来促进商业银行战略目标的实现。针对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需要,作为内部审计部门应将审计方法由传统的合规性审计向以加强风险管理为目标的风险导向审计转变。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定期对金融创新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各个组成部分和环节的可靠、准确、充实和有效性进行独立的评价和审查,其内部审计报告应当直接提交于董事会,由董事会督促高级管理者对内部审计所发现的金融创新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并采取改进措施。当商业银行发行对市场风险水平有重大影响的金融创新产品时,应及时扩大内部审计的范围和增加内部审计的频次,从而保证内部审计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贾清显,陈妍.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内部控制――基于雷曼的案例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0,(3).

[2]李隽.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风险防范的分析与探讨[J].时代金融2012,(23).

银行风险案例分析范文第5篇

1物流金融课程的特点

随着物流金融业务的发展,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必须包含物流金融课程。物流金融课程涵盖的知识点多、知识面广,由多门学科交叉而成,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首先,物流金融将物流、金融两个服务内容进行有机结合的同时,也是将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种新型业务的操作在学科上需要物流与金融两个学科的互相融合,既要熟知物流理论和具体操作流程,又必须掌握金融方面的融资理论与流程步骤。其次,在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促进服务的发展,智慧物流将成为物流业的发展方向。物流金融业务依附于物流企业的发展,而智慧物流的应用将利于该业务的发展并降低其风险,这就需要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基础上,更加注重新技术对物流金融业务带来的改变,课程方面需与信息学科交叉。第三,物流金融业务涉及银行、物流企业、融资企业等各方利益,各方之间会签订俩俩合作协议,以明确各自职责,实现风险划分、权责统一,在该业务的运作过程中,物流企业在其中发挥了第三方中介的作用,承担着对货物实施监管,核实货物真假、出入库记录、安全保证等责任。这就决定了物流金融课程具有与法律、保险等学科交叉的特点。最后,在国民对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加强的氛围下,具有外部负效应的物流也越来越重视绿色环节,注重可持续发展,以此催生了绿色物流金融业务,这就要求教师紧跟社会发展需求,更新优化课程体系及其教学内容。

2物流金融课程建设过程

2.1课程建设任务和目标课程从物流金融定义、特点及核心问题入手,详细介绍不同的物流金融模式下的涉及方及其流程,引入信息化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意义等交叉学科知识,介绍物流金融方案的制定与组织实施,物流金融风险控制,并用典型的物流金融案例,让学生探讨基于交叉学科的物流金融业务在企业的作用、流程过程、风险控制等内容,培养学生基础业务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管理能力。课程目标如下:

2.1.1知识教学目标物流金融人才,一方面要具备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职业知识结构,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的分析方法,操作与管理现代物流管理即运输、仓储、配送、商品分拣等环节的信息系统,具备供应链管理等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另一方面,还需具备物流金融学所涉及的多门学科的综合知识,如金融学、国际金融学、国际贸易、物联网、信息管理等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目标有:①理解物流金融业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熟悉物流金融的基本模式,掌握物流金融的概念及涉及方;②熟悉物流金融参与主体的作用及其相应的操作流程;③熟悉以物流企业监管为核心的融资过程;④了解智慧物流、绿色物流等相关知识,理解信息技术、可持续发展在物流金融管理中的重要性;⑤了解风险控制、信息化在物流金融业务流程中的作用。

2.1.2能力培养目标物流金融人才,除了具备基本的全局控制能力、沟通能力以外,同时还须具备专业化的物流金融业务操作能力,如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会分析、初步设计、实施物流金融理财方案,具有物流金融信息处理与系统操作优化的能力,具有资源优化配置、供应链金融整合优化的能力等。能力培养的目标有:①掌握信息化下物流金融的作业流程,具备融资对象评价、监管合同和仓单质押监管服务制订的能力。②能设计、组织实施和优化物流金融作业任务。③掌握利用物流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综合管理创新。

2.2课程建设内容物流金融是物流服务和金融服务相结合的产物,其主要服务内容包括:物流、融资、评估、监管、资产处理、金融咨询等。如前所述,它是一门学科交叉性很强的课程,其内容涵盖了物流、信息、贸易、金融、保险、法律、环境等学科知识。所以物流金融课程的前期课程一般需要包括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部分,前者有金融学、国际贸易、经济法、保险学等,后者包含物流学概论、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采购管理、物流运输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保险等。基于学科交叉的物流金融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包括以下方面:

2.2.1物流金融服务概述包括物流金融概念的界定,主要从其内涵、外延、特征及其功能方面阐述,信息技术在物流金融中的应用,绿色物流在物流金融中的意义,物流金融的创新与趋势几个部分。教学要求:深刻理解物流金融在经济领域中的地位,掌握物流金融的概念、流程、参与主体及各环节的要点,了解物流信息化、绿色物流及其发展对物流金融的促进和提高的重要作用,了解物流金融的新趋向。

2.2.2物流金融运作模式总体来讲,含物流结算模式和物流融资模式两大类,前者比如有代收货款业务、垫付货款业务与承兑汇票业务等,后者有融通仓、海陆仓与物流授信等。在模式运作的流程中,结合信息化、绿色物流的作用,深入了解物流金融架构,如RFID、物联网、物流信息技术对物流金融业务流程和管理系统构架的影响。

2.2.3物流金融风险与监管物流金融行业风险种类各异,主要来源于质押物风险、物流企业风险、商业银行风险和融资企业信用风险等,利用案例分析探讨物流金融风险的识别、预警、处理与管理效果评估。了解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降低不同环节的风险,掌握通过在仓储、安全监督、运输等节点实施智慧物流,来降低物流金融风险。

2.2.4物流银行与物流保险物流银行是物流金融的一种重要模式和发展方向,国外物流银行发展得较为成熟,所以一方面介绍国外物流银行的运作模式和经验启示,另一方面分析国内物流银行实践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探讨物流金融业务的增值模式,掌握如何利用信息化,通过服务创新、提供增值服务,强化供应链上合作伙伴的关系。基于物流金融视角,探讨物流保险在物流金融业务中的地位及其对物流金融业务发展的影响作用。

2.2.5应用案例利用物流金融业务开展以来发生的实际案例,了解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业务的发展方向,并熟悉中外运、中储物流等物流金融方案,及信息化背景下物流金融的解决方案。

3结论

银行风险案例分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柜面业务 操作风险 防范措施

有关统计表明,在商业银行案件中,多数案件发生在会计领域,基本都涉及柜面业务,给银行、员工、以及客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因此,柜面业务的操作风险防范对于商业银行稳定运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这一内容探讨了其涵义、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和防范措施。

一、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涵义

关于操作风险的定义,业界有很多说法,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人员、内部程序及系统的不完善或外部事件影响而导致损失的风险。全球风险专业人员协会认为:操作风险是与业务操作相关的风险,包括因业务操作失败形成的操作失败风险和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形成的操作战略风险。国际清算银行对操作风险的定义是:操作风险是信息系统不完善或内部失控造成损失的风险,它与人员、系统上的失败以及程序和控制不当密切相关。

二、 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因操作人员在工作中操作失误而引发的操作风险。操作失误主要是指柜员在业务操作过程中由于缺乏责任心、对业务不熟练、基本功及业务知识不过关、工作疏忽遗漏以及偶然的误操作等原因形成失误,这在工作中较为常见,通常表现为录入错误、操作错误、遗漏关键操作步骤等情况,如金额输入错误,客户名称录入错误、业务操作反方向、业务交易代码记错、使用交易错误、入错会计科目等差错,这类风险事件通常有更正的措施,且因为没有主观隐蔽性,通常较容易被事中监督、事后监督发现而及时得以纠正和控制,使风险事件得以制止,损失得以挽回或减轻。

(二)因操作人员主观违规引发的操作风险。主观违规是指操作人员在熟知操作流程及相关制度的情况下,因内外部各种因素,不按规章流程操作,致使风险发生。

(三)因欺诈引发的操作风险。欺诈可分为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内外勾结等情况,因欺诈引发的操作风险常常会导致较为恶劣的金融案件,无论是工作人员主观作案,还是工作人员在工作之余接触犯罪分子,在威逼或利诱的情形下内外勾结作案,亦或是犯罪分子熟知银行业务和操作程序,利用银行风险漏洞,或利用风险防范意识和经验不足的新员工作案,都会给银行、客户带来巨大损失,严重影响银行、客户的资金安全及银行声誉。

三、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人员管理失效,造成风险隐患。

(1)人员配备不足,工作压力较大,岗位制约失效。第一,有些商业银行因节省人力成本考虑,往往以最低配置来配备人员,较繁忙的网点柜员工作压力较大,长时间疲劳操作,就容易因疏忽、主观省略、误操作等引起风险事件。第二,人员配备不足难以形成有效地岗位制约,部分网点存在混岗兼职现象,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

(2)员工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不到位。一是对新柜员培训周期较短,常常以老柜员带新柜员的方式代替系统培训,把老柜员的习惯性做法当作制度来执行,更无法准确地判断业务的风险点,存在风险防范盲区。二是对新业务培训不及时,柜员难以立刻适应新业务,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3)人员轮岗频率不合理,容易引发操作风险。一是轮岗流于形式,以带班检查、强制休假或内部调剂等方式代替轮岗,未能发挥轮岗防范风险的实际意义,二是轮岗过于频繁,员工频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客户和业务特点,这样不利于管理上的稳定和业务上的发展。

(4)人员激励措施不足。对柜员重惩罚、轻奖励,柜员长期精神压力较大,工作积极性不高,并且容易引起逆反心理,影响工作情绪和工作效率,低级错误屡犯屡错,屡错屡犯,形成恶性循环。

(二)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在建设方面存在滞后性,因制度缺陷引发操作风

险。如新产品出现后,业务流程需优化再造,相应的规章制度需要同时跟进,但是商业银行因市场竞争的需要,往往过早地开展业务,而制度建设和柜员培训及考核相对滞后,在衔接期间因柜员未能马上适应新业务容易引发操作风险。

(三)经营管理导向问题引发操作风险。随着商业银行由经营型向创收型转变,很多分支机构过于追求业务量和营销指标的增长,而忽视了“内控优先,审慎经营”的理念,忽视了操作风险的防范。

(四)系统升级与业务发展速度、制度建设的契合度不够,操作系统不稳定,科技设备落后,从而形成操作风险。

(五)执行力不足引发操作风险。一是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不足。二是对风险防范的执行力不足,表现在没有将风险防范时时刻刻挂于心中,马虎大意,或心存侥幸。

四、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人员管理,树立“内控优先,审慎经营”的经营管理导向。根据业务需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形成有效的岗位制约,通过提高系统智能化水平等手段减轻前台工作压力;制定合理的轮岗频率,使轮岗既能发挥风险防范的作用,又能够不影响业务发展;增强柜员绩效考核中的激励措施,提高柜员工作的积极性;减少柜面营销任务,使柜员把精力放在认真钻研业务,减少柜面操作风险发生的概率。

(二)完善培训体系,加强员工培训。第一,建立一套新柜员培训制度,包括集中培训、柜面实习、问题反馈等,通过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考核后方能上岗。第二,通过各种方式激发柜员学习的积极性,将学习方式由集中灌输向主动学习转变,培训方式由集中培训向业务自学+集中交流转变。第三,加强对新业务知识、新流程和制度的培训学习,使柜员能够在接受新业务之前对相关业务流程和制度了然于心,对业务的重要操作环节和关键风险点非常熟悉。第四,加强风险警示及职业道德培训,通过大量实际案例分析,加强柜员对风险的认识,提高对风险的识别和判断能力;开展警示教育,使柜员认识到合规操作的重要性,形成不能违规、不敢违规、不想违规、不必违规的自我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1]李世宏,建行基层行整治柜面业务多发问题的对策思考[J].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11,(7).

银行风险案例分析范文第7篇

关键词:金融风险;业务创新;内部审计

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化,金融竞争日趋激烈,各金融机构都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金融业务创新。然而,在很大程度上创新的金融服务增加了金融风险。如何防止金融业务创新和创新金融服务的风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选择是具有现实意义,它将有助于理解金融业务创新的作用内部审计。金融机构只有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才能有效地防范金融服务与金融风险。

一、金融业务创新与金融风险

(一)金融服务和创新的方式内容

中国的金融创新,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同时,创造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的管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后期形成的国际金融市场,一波创新金融工具。从金融工具不是单一存款,股票,演变成各种各样的物种组成的债券等。逃避管制包括产品创新,产品创新,风险转移,提高创新信贷,加大产品创新的灵活性和流动性,降低了产品创新的融资成本。金融服务创新的目标是方便,准确,高效。它是站在提供各种金融服务更全面的角度,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人性化,舒适化的服务更好。金融服务创新的影响因素包括管制,生产者与消费者关系的变化,技术,竞争等。金融市场的供给和资金需求双方是指使用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各种金融工具的所有金融交易。金融创新使金融原有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新的金融市场不断发展。通过金融交易方法被更新改变,由此形成金融创新框架的一个新的市场。

(二)金融业务创新增加金融风险

诚然,金融业务创新,有利于提高产品的丰富性金融机构,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运行更好的服务,同时促进高效的金融市场的发展完善,同时也有很大的风险,财务风险是指对风险和财务相关的,如,金融产品的风险,金融市场的风险,金融机构的风险。金融创新业务为资产价格,利率,汇率和金融市场的波动再次的产品,而这又进一步加剧资产价格和金融市场的波动。提高先进技术和新工具的应用效率,加强国际资本流动,庞大的国际游资在降低交易成本的情况下越来越多地改变利率,汇率更为敏感,从而导致资产价格的波动增加。因此,健全内部控制,有效的外部监督和良好的市场纪律是财务稳健运行的三大支柱,并防范风险,以实现关键业务在于其强大的,有效的内部审计工作。

二、相关案例分析

(一)百色福地金融投资有限公司在金融业务创新中的表现

广西分行与国家开发银行,探讨经济发展,“统一贷款平台”建立了“统一贷款平台”的战略中,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和农业产业发展的合作伙伴关系在该区域建立了一个新的平台,不仅拓宽了融资新的渠道,也更有利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据统计,“统一贷款平台”,因为天堂的实现必须的“黄金系统平台,”一年多的实施,一直提供到了280万元人民币,为百色市和金融机构等更多的企业,通过金融机构改革的新的创新模式,实现了大家共赢的局面,同时也达到了支持中小企业的目的,一直在为了自己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不断努力,效果是非常的明显,而这一切都得益于金融机构的创新业改革。通过财政财务杠杆的手段,为了确保扶贫资金的主要前提零风险,放大了信贷本金规模直至七次,才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打造扶持农民和扶贫企业,农业和平台扶贫龙头企业获得贷款,以富有成效的平台。产业扶贫,保证专项资金祝福公司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满足30家公司或个人的需求提供融资2300万元,现在有福公司。2015年6月,百色福地金融作为“百色市中小企业集合信托”的主要赞助商成功签约,这标志着广西第一百色中小企业集合信托产品入驻。10亿人民币信托整体的总规模,该信托已完成2.5亿元成立的第一阶段,由计划2年完成,12家企业获得了至少500亿美元的资本注入,接着分别是三个在50个预计将有左右中小企业参与的,所有的成功都得益于该公司的业务创新。设置“个性化服务”:为了帮助顺利实施百色“田七之家”项目的福地公司,成立了田七种植项目融资服务领导小组,直接指向对接区天启的12个县做和伪人参种植,专业化的服务,量身定制机制,优化业务流程种植者融资担保“绿灯”。目前为止,百色福公司已投入近3000万人民币左右的专项资金。

(二)百色福地金融投资有限公司在金融业务创新存在的难题

1.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百色福地金融投资有限公司有四个内部审计管理系统,主要是:隶属于财务经理层的审计、财务负责人专门管理的审计、副行长分管内部审计工作以及董事会的专门委员会进行监管的审计。当审计人员进行涉及到直接负责人的重大利益问题的审计时,审计人员很可能会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很难客观、真实、公正、全面、深入的开展工作,内部审计人员也很难保持独立性。虽然近年也对银行内部审计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内部审计体制仍然不健全,出于自身考虑的“不负责”和“过度负责”都会影响内部审计的真实性和有效性。2.缺乏先进的审计方法百色福地金融投资有限公司的内部审计的目标目前还只是停留在查错纠弊、防止营私舞弊这类的简单内容上,检查的范围主要是一些银行的财务信息,例如:会计报表和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各项活动的合法性以及规范性,对银行的信贷质量、银行经营业务的合理性、风险管理水平等就很少涉猎。3.人际关系复杂,内部审计工作的扩大影响百色福地金融投资有限公司的内部审计人员缺乏综合能力,不能对具体审计工作提出合理的创新的建议。内审人员的工作长期停留在账本报表凭证,很少能对以往的审计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用综合的方法对审计业务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缺乏创新精神,无法对事情的前因后果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提出一些创新的审计方法。

(三)内部审计在百色福地金融投资有限公司金融业务创新中的重要性

内部审计的作用是为了确保具有改革创新的金融服务的可靠性和可行性。百色福地金融投资有限公司在创新过程中通过该公司通过国家开发银行,科学合理的形式发展自己的审计工作,广西百色分公司的金融投资有限公司的“信用的正确分析系统“的融资模式确保了金融创新机制的可行性。面对金融市场的快速变化,百色福地金融投资有限公司应从原来的事后审计变为内部审计职能事前和事中,调节监督的范围,增强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不断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挖掘审计的潜在价值,让银行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众所周知,商业银行是高风险行业,加强外部监管,防范内部审计是新时代的新要求。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风险为本”将有效地控制经营风险,提高内审能力,优化审计质量。应该提高内部审计的方法,以确定新的产品、新业务的弱点,进行整改,有效的防范风险,提高内部审计职能,提高商业银行的价值和盈利能力。我们要坚持全面审计,突出审计的重点思路,进一步优化审计过程中,综合运用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全面引入风险审计、管理审计和绩效审计业务,以确保审计目标的实现。“我们正在确保零风险,然后用所得的一部分,以帮助更多的贫困家庭。”黄炳剑说。内部审计可以非常容易地建立企业创新系统的安全系统。通过对内部审计的学习,使员工能够了解自己的职能范围和任务,真正做到有效的分工,促进各部门的高速协调。因为它涉及到各种金融机构业务创新的业务领域,因此,必须在支持内部审计工作,相应的责任权力分工明确,避免管理只能的重复,根据实际变化的市场需求,并保证永远创新机制,以确保良好的能力,业务创新顺利进行。

三、结论

通过对百色福地业金融投资有限公司的创新业务的分析与讨论,笔者认为,在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过程中,内部审计的作用和意义是非常大的,这直接关系到金融业务创新的可靠性,可行性和安全性,甚至关系到企业发展稳定的关系。一方面,经营活动的部门单位进行监督,促进其合法合规;在另一方面,以领导部门,负责推动经营管理的改进装置,提高经济效率,这需要引起企业高管的关注。

作者:张巧 单位:南京审计学院

参考文献:

[1]薛宏.内部审计对金融机构创新的作用[J].生产力研究,2012(08).

[2]柯星角,王恩英.勇创新:内部审计增值的新动力[J].中国农村金融,2013(04).

[3]高香.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

银行风险案例分析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存货质押融资 分析 思考

一、引言

相较于传统金融模式,供应链金融因为供应链的业务往来增强了供需双方的信息交流,改善了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因此,供应链金融在我国金融市场利率自由化的背景下,变得越来越受人关注。是否能够通过供应链金融缓解金融市场风险越来越难以控制的当下,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学者与实践部门一直试图解答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答首先需要建立在对供应链金融模式的掌握基础上,了解供应链金融内部机理与实现流程,才能发现供应链金融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关节点的控制保证供应链金融在信贷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引导金融资源的流向。本文正是基于以上出发点,以存货质押融资为代表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框架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实施供应链金融奠定基础。

二、以存货质押融资为例供应链金融模式的机理

(一)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定义

供应链金融的定义莫衷一是。一般认为,在有效控制风险前提下,研究如何利用金融产品创新,实现供应链上资源协调配置的理论,其以资源的使用权而非企业边界界定资源聚合模式,超越节点企业范畴,成为跨企业边界的供应链运营模式。实际上,存货质押融资并不是供应链金融才产生的新融资形式,正因为如此,加入了供应链环节的存货质押融资从安全性与稳定性来看,将由于一般意义上的存货质押融资。

相较于传统金融,供应链金融始终以供应链为出发点与落脚点,显然,脱离了供应链的金融就是传统金融,缺乏有效的物资流与信息流的“背书”,难以在当前金融发展步履维艰的今天发挥充分的资源配置功效。当然,供应链金融同样是营运风险的金融业务,要进行风险控制与盈利两大目标的“权衡”,但实际业务基础保证了供应链金融的安全性,逐渐地,这种金融模式开始淡化供应链企业本身,将企业主体的经济行为作为信用与信息的背书基础,不断成为强化企业信用或得资金的平台。相对于传统的企业以存货或仓存单质押融资,供应链金融引入了第三方物流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关键点,实施为核心企业有业务往来的中小企业进行融资,实现了动态企业信用的定位。并且,通过业务往来的信息流以及物流企业的进入,增加了信贷过程因信息不对称导致违约风险的安全系数,即使是供应链金融中“金融”意味相对较弱的存货质押融资,同样为信息的对称产生了较强的杠杆效应,有利于促进资金链的完整性。

(二)以存货质押融资为例供应链金融模式的机理

供应链金融模式的运营机理在于,其利用各类金融创新工具(为供应链企业提供有效资源运营的手段),改善信息不对称、力量不对等、环境不成熟和相互不信任等供应链约束,加快供应链中各类资源的流动速度,提升供应链整体绩效。也正是这一机理,保证了供应链金融持续的生命力,尤其是对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改善,从理论价值上充实了改善信息不对称难题的有效论据,这实际上凸显了供应链金融的优势所在,为其在金融市场中赢得了一致的声誉叫好。

基于供应链金融,企业的信用被重新发现与定义,企业之间形成稳定的业务打破了时间与空间形成“联立”信用,显然需要金融业内部的业务流程结构型变化与之适应。这个过程在存货质押融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供应链金融银行放贷对象通常为处于下游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通过与上游企业真实存在的购销业务向银行申请质押贷款,银行是基于上游企业,即供应链业务中的核心企业,对中小企业展开进一步的贷款,那么,银行基于核心企业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实际上实现了“1+N”的动态信用评级,将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业务往来作为对中小企业信用评价的基础。

三、以存货质押融资为例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框架

供应链金融对处于供应链上的企业与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来说,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变了原来的静态授信模式,还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利用供应链上的实物流节点可以衍生出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产品,而且,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银行信用的产生是对商业信用的补充与衍生,往往是将资金流入在供应链地位中资金、信用相对较弱的企业实体,充分发挥了资源的配置效应,引导资源对相对稀缺单位进行扶持,发挥了金融“普惠”的功能,这对于处于改革逐步深入的我国金融大环境来说,大有裨益。此处将以供应链金融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存货质押融资为例,对供应链金融融资步骤进行概述:①中小融资企业与核心企业签订购销合同。②中小融资企业以该采购合同向银行申请存货质押贷款。③银行与核心企业签订回购协议。④银行给中小企业发放贷款。⑤核心企业将存货运往银行合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控制和监管。⑥中小融资企业向银行偿还贷款。⑦根据中小融资企业销售产品资金回笼情况,银行指令物流企业发货给中小融资企业。⑧销售期末,如果存货剩余,核心企业按协议回购存货。如下图所示:

图1 存货质押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框架

如上图所示,位于供应链上的企业都可以有效地得到金融信贷资源,从关键而非物理意义的大企业入手,合理配置金融资源,保证了企业正常运营所需的资金流,使原材料、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的实物链保持完整,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获取资金难的问题。同时保证供应链企业购销行为,通过信息流实现了对供应链物资流转的顺畅,刺激了经济正循环与供应链主体之间的协同战略合作,有利于增强供应链企业整体应对风险的能力。

四、结语

本文从供应链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基础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供应链金融的优势在于以供应链实物流与信息流为基础,业务的稳定性保证了金融信贷资金的安全性,从企业角度来说,供应链金融不仅提供了资金,实现了大环境条件下的资源有效配置,更为企业的信用进行了基于供应链整体与动态的重新确定,如本文所论述的存货质押融资业务,因加入了供应链第三方物流企业,将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无缝接轨,解决了供应链弱势企业获取资金难的问题。大力推广供应链金融,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来说是一个解决燃眉之急的有效举措。而从战略意义来看,供应链金融势必要求银行系统内部的业务流程,如信用评级、风险预警的制度建设与之相适应,银行系统内部的结构性优化升级势在必行。

(作者单位为内蒙古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