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舞弊研究背景

财务舞弊研究背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财务舞弊研究背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财务舞弊研究背景范文第1篇

>> 基于NoSQL的XBRL财务报告智能审计方法研究 基于R语言的大数据审计方法研究 基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分析与研究 中期财务报告的审计制度研究 公司中期财务报告自愿审计的动机研究 中外政府财务报告审计研究 基于财务报告目的的评估研究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对比整合研究论述 基于XBRL的创新性网络财务报告研究 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研究 虚假财务报告的审查方法 基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离任干部自然资源责任审计探索 财务报告舞弊与审计合谋问题研究 内部审计机制与财务报告质量研究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绩效审计研究文献综述 内部审计水平与财务报告质量研究 基于财务报告解读视角的企业财务分析方法探析 财务报告分析的案例研究 财务报告舞弊的识别研究 财务报告舞弊特征的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08-09-03/2015-02-21].

[2] MICHAEL A, MIKLOS A V. Thick data: adding context to big data to enhance auditability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diting Technology,2014(2):95-108.

[3] ALEXANDER K,MICHAEL G A,MIKLOS A V.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a continuous data level auditing system[J]. 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and Theory,2014,33(4).

[4] CASSIDY M. Big data is yielding to thick data and that's a good thing,Bloomreach[EB/OL].http:///2014/05/big-data-is-yielding-to-thick

财务舞弊研究背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舞弊 动因 治理

一、问题提出

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由来已久,世界各国都深受其害,很多学者都把研究的重心放在此问题上,试图找出一种有效的识别和治理财务报告舞弊的途径。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理论有:德劳伦斯・B・索耶的“舞弊因子学说”、艾伯伦奇特(W.Steve Albrecht)的“三角理论”、G.Jack Bologua, Robert J.Lindquist和Jiseoph T.Wells的“GONE”舞弊理论和伯洛格那的“风险因子说”。

而在实证研究方面,中外学者主要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和财务状况等方面对影响财务报告舞弊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然而由于各国国情的差异,各国学者的研究结论有所差别,比如: Warfield等(1995)、Laeven& Levine(2004)等认为股权集中度与财务报告舞弊正相关,而我国学者梁杰、王璇等(2004)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与财务报告舞弊显著负相关;又如:Fama&Jense(1983)、Forker(1992)、Dechow(1996) 、Chtourou(2000) 认为外部董事比例、董事会规模和董事会次数均与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负相关,而孙永祥(2001) 和沈艺峰等(2002)发现董事会规模和财务报告舞弊可能性正相关,李常青(2004)通过实证检验,表明董事会会议次数与财务报告舞弊成显著的正相关。

这说明由于各国制度和文化的差异,以及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等原因,使得我们不可能照搬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而财务报告舞弊问题已阻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正常发展,它不仅误导投资者做出错误决策,使其蒙受经济损失,也是对国家法律严肃性的挑战,破坏了市场规则和投资者的信心。因此,为了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行,就必须解决财务报告的舞弊问题。

二、对我国上市公司舞弊动因的分析

1.信息不对称理论。现代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使得经营者可以以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身份独立自主地对企业资产进行经营活动,这样经营者成了企业的“内部人”,而股东则成为了“外部人”。经营者作为财务报告的直接提供者,与股东在财务信息质量上拥有不对称信息。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是指交易中一方持有与交易行为相关的信息而另一方不知情,而且不知情的一方对他方的信息由于验证成本昂贵而在经济上不现实。这样,当公司经营情况不理想,人没有很好的完成受托责任时,似乎利用信息优势对财务报告进行舞弊就成为他们不错的选择。

2.公司治理结构失效。公司治理结构狭义的讲是有关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三者之间权利分配和制衡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具体表现为明确界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职责及功能的一种企业组织结构。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比例悬殊,大股东在股东大会上占绝对优势,董事会、监事会完全由大股东决定,并为大股东服务。独立董事不独立、监事会流于形式,这样大股东就可以通过其控制的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制造舞弊性财务报告。

3.外部审计“趋利避害”。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在披露之前都要经过注册会计师(CPA)的审计,为什么充当“经济警察”的CPA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究其原因,可以用审计的收益与风险不对称来解释。上市公司聘请CPA来审计自己的报表,委托人与被审计人归于一人,在某种程度上上市公司成了CPA的“衣食父母”,审计的收益是巨大的,而查处后的处罚却相比之下轻微的多,于是有的CPA为了饭碗对舞弊事实视而不见,甚至舞弊同谋。

4.股权融资偏好。股权融资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很多上市公司都选择上市进行股权融资,而证监会又对公司上市、发行股票和配股都有严格的限制,还有特别处理和退市的规定,而这些规定都是由一些会计指标来限制的,因此当上市公司达不到标准而又迫切需要上市融资时,对财务报告进行舞弊似乎也就可以理解了。

三、对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

1.完善经理人市场,最大限度的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同时增加对经理人员业绩考核的一些定性指标,减少高管人员为了应对委托人的考核而进行舞弊的动机。

2.完善公司治理的结构,完善独立董事和监事会职责及权限的法律规定,将独立董事和监事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如薪酬等与上市公司分离,比如可以采取上市公司支付年费给证券监管机构,而由证券机构代为支付的方式,减少独立董事和监事会成员对上市公司的依存度,从而使独立董事和监事会能真正发挥监督的作用。

3.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制度。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而目前委托人和被审计人归于一人的现状使CPA很难真正做到独立,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建立由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和监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负责聘用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制度。另一方面,加大对查处注册会计师的惩罚力度,利弊得失的权衡才能让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做到独立。

4.改变证监会单一的财务指标标准,使上市公司不能仅通过舞弊达到上市及融资的条件。同时加大对上市公司舞弊的处罚,增加舞弊成本,从而减少上市公司舞弊的动机。加强诚信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诚信的大范围。只有“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事后处罚”的全线治理措施才能根治财务报告舞弊的问题,从而保证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娄 权:财务报告舞弊的四因子假说.财会通讯,2004(7)

财务舞弊研究背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舞弊手段

1引言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的相关内容,会计舞弊行为是指管理当局通过故意编造虚假财务数据,或不实陈述企业经营活动状况等手段来欺骗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以达到自身不合法需求的一系列犯罪行为。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舞弊行为屡禁不止,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市场与经济的稳定性,也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而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之一,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舞弊行为尤为严重。因此,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舞弊行为的研究具备了较强的实践意义。

2财务报告舞弊的类型

2.1利润舞弊类型

利润舞弊又可以分为多种舞弊形式:一是虚增利润,主要是通过提前确认收入、减少准备计提、亏损挂账、关联方交易等方式来提高经营业绩;二是虚减利润,主要通过推迟确认收入、增加准备计提、使用加速折旧等方式来减少利润,以达到避税的目的;三是巨额利润冲销,主要通过一次性将积压存货、坏账、闲置固定资产等资产作为损失处理,以回避新任经营者的业绩责任。

2.2资产负债表舞弊类型

对资产与负债进行粉饰也是财务报告会计舞弊的主要方式,这之中也分为多种舞弊方式:一是高估资产,通过虚构资产交易业务、为资产评估编造理由等方式来争取外部投资,或便于在股份制改革中获取更多利益;二是低估资产,主要通过隐瞒或有负债或将负债隐藏在管理企业中的方式来降低财务风险,以获取银行贷款或其他筹资。

3财务报告舞弊的原因分析

3.1内部原因

在企业内部方面,出现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管理层谋取个人利益,目前我国职业经理人制度发展虽不够完善,但上市公司管理层人员大多依照这一模式招聘,因此,管理层人员也面临较大的业绩压力,因此,在经营业绩不佳或管理层为了获取更多的工作报酬时,往往会通过财务舞弊来达到目的;二是为了应对IPO阶段的审核压力,部分企业在上市之前,为了通过IPO审核,或为了获取高额融资,会利用投资者不熟悉企业信息的优势来粉饰财务报告;三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目前大部分上市公司虽然设立三会一层的议事规则,但是由于委托问题或二职合一的问题存在,使得公司内部控制制度难以发挥相应的监督作用,给了财务舞弊一定的可乘之机。

3.2外部原因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会计准则无法约束准则之外相关事项,这主要是由于会计准则的修订与完善无法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舞弊行为进行预测,因此也无法进行约束,这是大部分法律法规和准则都存在的问题;二是舞弊成本较低,目前国内虽然一再强调要防止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但在查明舞弊行为后所进行的处罚也以经济惩罚或行政处罚为主,当上市公司认为财务舞弊谋取的利益要超过舞弊成本时,依然会铤而走险;三是注册会计师缺乏独立性,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会因雇佣关系的影响而大大削弱,同时会计行业的内部竞争也使得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会因争取更多客户而产生与客户合谋行为。

4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对策

4.1公司自身层面的治理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首先应从内部入手,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根据公司的特点与需求,建立对应的内部治理结构,明确内控制度的重要性与核心地位,确保内控制度能得到有效执行;二是完善公司组织结构,对于国内上市公司而言,应明确独立董事的权利与责任,构建和谐的高层关系,加强董事会、独立董事、监事会之间的协调合作,共同对企业财务报告质量进行监督;三是建立健全的公司会计制度,明确内部会计机构的岗位分工与相应职责,确保权责分明与职务分离,同时还应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与水平的培养,并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制度,以此来保证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4.2中介机构层面的治理

中介机构是证券市场稳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在防范上市公司财务会计舞弊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基于中介机构层面的治理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施行:一是加强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对于保荐机构而言,应以保健项目质量为核心,对于审计机构而言,在审计过程中应当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二是提高中介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与道德水平,在加强专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道德水平考核指标体系,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的规范性。

4.3政府机构层面的治理

政府机构层面的治理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政府服务职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确保市场竞争环境的公平性;二是完善地方政府监督体系,除了证监会应当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监督外,地方政府也应当对辖区内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三是提高财务舞弊成本,制定舞弊行为追责制度,严惩团体造假行为,加强执法力度。

5结语

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背景下,真实可靠的信息是提供市场效益的基本前提,所以,无论是从监管层面、企业经营层面还是资本投资层面,都应坚决抵制和防止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政府应加强监督管理,企业自身应加强内控监督力度,中介机构则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水平,只有多管齐下、协作监督,才能真正维护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利可.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识别与治理[J].商,2016(35).

财务舞弊研究背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务报表;舞弊;分析性程序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财务报告舞弊其实不是始于管理层的不诚实,而是发端于某种环境――这种环境中存在两个特征:1.激进的财务业绩目标;2.目标未实现将被视为不可宽恕的氛围。

一、财务报表舞弊的五类特征

我国的研究者通过大量的统计研究(陈信元、杜滨等2001),总结出了极有可能采取会计造假的公司的特征:1.前两年连续亏损,今年经营业绩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的公司(为了避免被ST处理);2.前两年平均净资产报酬率达到10%,今年公司行业不景气的公司(为了争取配股的资格);3.资本运作和关联交易频繁的上市公司;4.业绩和股价波动厉害的上市公司;5.全行业亏损或行业过度竞争的上市公司。

财务、经营正常的企业,它的财务指标总在某个特定范围波动,超出这个波动范围就属不正常,当然并不是某一个指标值超出波动范围就会导致企业财务失败,但是当多个财务指标都超出正常波动范围时就可能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换,即企业发生财务失败。同样,一个健康、真实的企业,经过一年的融资、投资和经营活动,从年初的状态转换为年末状态,各项财务指标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系列的均衡。按照财务学的观点,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之间存在勾稽关系。如果这种惯常的勾稽、均衡关系被打破,则可能预示着会计造假的存在或者公司销售质量的低劣。

二、分析性程序的概念

我国199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独立审计基本准则》明确规定了“注册会计师可以运用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号――会计报表审计》、《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7号――商业银行会计报表审计》等有关准则条款都对分析性程序作出了规定。

何谓分析性程序?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1号――分析性复核》表述为,“分析性复核,是指注册会计师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上述定义都直接揭示出分析性程序针对的是数据之间存在的“可能关系”(“预期数额”),通过“可能关系”与实际关系的比较(“异常变动”)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三、分析性程序的操作方法

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手法不外乎“虚构收入、滥用时间性差异科目、少计漏计费用、欺诈性资产评估”(Joseph T. Wells,2001),这些舞弊行为通常会使得 “企业的财务结构出现异常的状态”(Joseph T. Wells,2001),通过分析性复核则可以轻易发现这种异常状态,从而给投资者以严重的警示。

分析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可以给投资者提供非常有用的信息。通常说来,一个企业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是比较稳定的,而且同行业之间不会存在太大的差异。如果企业销售税金及附加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突然下降,或者显著低于同行业水平,就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例如,L公司1999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942万元,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仅为82.43万元,比例只有千分之二,同期,同行业凯诺科技为0.728%,华茂股份为0.745%。与期初0.6%相比,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显著下降,如此重大的变动公司没有一丝说明。如果投资者对这些疑点多留个心眼、多问些问题,L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也自然暴露无遗了。

识别上市公司造假,测试其毛利率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分析手段,如果公司毛利率大大超过同行业水平或者波动较大,就有可能存在财务报告舞弊。例如,银广夏1999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为42.330%,2000年更是达到64.17%,同属农业行业拥有高技术背景的隆平高科2000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也只有36.03%。事实上,银广夏主要经营中药材的种植加工、葡萄种植酿酒,而中草药种植加工业与葡萄种植酿酒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极少有暴利机会,不管是生产领域还是流通领域,净利润能做到10%就算相当优秀了,如果超过20%那就是顶尖高手了(郑朝晖,2001)。如此离奇的高额毛利率是否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呢?

运转正常、健康的企业,它的利润增长应当与现金流量之间存在正向变动关系,如果这种正向关系被打破,则表明企业不是销售政策出现了问题,就是存在舞弊的可能。例如,分析银广夏的报表可以发现,公司利润增长与现金流量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1999年银广夏净利润增长43%,2000年更是达到277%,与此不相协调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1999年不增反而减少16.57%,2000年该指标仅比上年增加37%。这导致营业活动收益质量指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营业利润)持续低下,1999年为-0.048,2000年也仅为0.278。利润高速膨胀没有伴随着盈利质量的改善,不是表明公司存在造假的可能,就是说明公司的销售政策出现了严重问题。

对所得税占利润总额的比例的分析,也可以揭示出许多潜在的问题。在应付税款法下,企业所得税费用是根据税法计算而得,由于税法与企业会计制度在收入与成本的计算口径和确认时间上存在差异,根据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与“所得税”计算的账面税率通常不等于法定税率,如果账面税率显著小于法定税率,则说明企业的会计利润质量可能存在问题。

有时,我们需要运用多种分析程序,综合各种结果才能揭示出存在的财务报告舞弊。例如,“Coated sales inc”案中,Michael Weinstein为了对外融资,迫使公司会计人员以真实的顾客为基础精心虚构了大量销售收入,因而虚增利润5500万美元。审计师只是通过了几步分析性程序就使之暴露出种种疑点:虽然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大幅增加,但现金流入却逐年减少;存货账户余额虽是真实准确的,但存货/应收账款的比率显示应收账款增幅异常;另外,主营业务毛利率上升。这些预警信息引导CPA进行深入仔细的实质性测试,结果舞弊事件大白天下(Joseph T. Wells,2001)。

财务舞弊研究背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务舞弊;监管;三因素模型;应对措施

1 概述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舞弊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舞弊最常见的形式为编制虚假财务报告和侵占资产。由于舞弊导致的后果危害大、涉及面广、利益群体众多,导致信息失真,经济蒙受巨大损失。然而,舞弊的发生和具体实施都离不开诱导舞弊产生的三个因素――动机或压力、机会以及借口或合理化解释。文章研究从动机和压力入手,找寻舞弊发生根源,剖析舞弊机会,审视舞弊借口,针对监管机构监督在财务报告舞弊监督中的扮演的角色和起到的作用进行研究。

2 舞弊诱发因素之监管机构监管的动机和压力

2.1 财务舞弊发生的经济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总规模不断扩大,资本市场作为现代金融的核心,实现财富聚集和资本优化配置,推动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成为经济前行的不竭动力。然后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着机构性缺陷,融资压力巨大且持续存在,加上资本市场融资具备资金聚集及占用成本低、资金来源广、融资速度快等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上市融资来保证资金链顺畅。

2.2 舞弊三因素

2.2.1 动机或压力因素。压力和动机作为舞弊形成的首要因素,具体细分为四大类:一是为迎合外界(包括利益第三方和监管机构)要求;二是维持财务稳定;三是完成财务目标;四是达成业绩考核。

然而,资本市场的资金来之不易,证监会对于企业上市及退市的一系列规定束缚了绩差公司融资的实现。对于非上市公司也不打算上市的企业而言,减少税款、降低税负是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针对上市公司或者是预备进入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的企业而言,舞弊主要受到寻求廉价资金的驱动,企业争取获得溢价融资[1],企业获得融资,大股东瓜分收益。另外,融资成本低的配股、增发股票也得到企业舞弊青睐。此外,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中远期营运面临困境,为避免亏损,急需资金注入,但财务状况难以满足银行放贷条件,融资压力无法化解。为维护财务稳定,亦或是平稳股价,舞弊动机由此产生。

2.2.2 机会。机会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具体分为四类:一是监督管理不到位;二是内部控制不科学;三是行业性质不一般;四是组织结构不健全。公司治理缺乏执行力,管理层处于监管空白,根据自身意愿凌驾于内控之上,并通过复杂的交易实现舞弊。

2.2.3 借口或合理化解释。为寻求内心平衡或解脱,管理层和相关人员专业能力差、职业素养低,将舞弊行为归因于保证股民利益、维持企业运作,亦或是市场普遍存在盈余管理和财务舞弊。

2.3 监管机构之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证监会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负责监督管理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维护市场稳定,维持市场合法、平稳运行。结合上市条件和2014年10月15日证监会的第107号文件――《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若干意》[2],企业上市和退市的规定主要有:

2.3.1 企业上市要求。关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指标列举:发行前3年,累计净利润必须大于等于3000万元,累计净经营性现金流大于等于5000万元,累计营业收入大于等于3亿元,对股本总额和股权分布也有诸多要求。不难看出,列举的部分财务指标门槛较高,数据的绝对值限制重重。

2.3.2 企业退市要求。然而,满足各项指标要求,获取上市融资的权利和自由后,更多的指标考核等待着上市公司。例如,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期末或因前期差错追溯重述导致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值,亦或者是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上市公司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后,首个会计年度期末净资产仍然为负值,或者是营业收入持续低于1000万元,将被处以暂停上市;暂停上市后,首个会计年度期末资产继续为负值,或者是营业收入依旧低于1000万元,则上市公司退出交易市场。除此之外,证监会还对股票在一定交易期间的累计成交量指标以及收盘价格与股票面值之间绝对值进行比较,一旦低于指标数据,也会被处以终止上市的惩罚等。

列举的条例、规定涉及企业经营方方面面,对于规范企业运作和激励企业全力提升自身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对于部分寄希望于上市融资,以改善企业资金环境和融资条件,从绩差的沼泽中逃离出来的企业无疑是当头一棒[3]。然而部分企业害怕被市场所淘汰,在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他们走向了财务信息造假,选择了用财务舞弊来弥补自身不足。

近年来,财务舞弊发生愈演愈烈、影响呈现扩大化、深远化发展趋势。部分公司上市即亏损、几年就被冠以ST帽子,更有甚者被逐出资本市场。然而,绩差公司借壳重组、卷土重来的事件并不少见,退市机制存在漏洞和结构性缺陷,名不符实。如何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和政府职能顺利转型,监管机构能否有效防范务必发生,在舞弊发生初期是否能够及时介入并进行阻止,发现舞弊后的应对措施和处罚成效如何,这些都是监管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

3 监管机构的应对

3.1 完善监管考核标准和健全监管制度

完善考核标准,健全资本市场管理制度,避免以单一的、机械的、片面的将财务指标作为衡量企业好坏的唯一并且是硬性因素,适当融入多元化指标,以实现对企业考核的全面性、客观性、科学性评价。

3.2 修订监管法规

对于舞弊事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管理层,往往法制观念淡薄,应修定公司治理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公司内部激励机制,避免和减少企业和管理者的短视行为。

3.3 营造诚信的道德环境

通过定期开展培训、讲座和社会宣传,提高懂法用法能力,全社会营造诚信的道德环境,惩戒知法犯法行为,减少舞弊借口。

3.4 加大惩处力度

彰显监管决心,对于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严惩不贷,加大惩罚力度,增强警示作用。提升公开交易股票的总体质量与市场信心,切实保障利益相关者权益。

3.5 提高信息公开度

提供客观、真实、可比、可靠、实时的会计信息,提高信息公开度和流通性,从根本上强化信息公开和汇报机制,对于异常和波动数据建立预警系统,避免虚假信息冲击市场、扰乱秩序,让舆论和市场淘汰绩差企业。

3.6 为退市公司提供场外市场

应通过鼓励和推动建立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交易平台,让退市公司在场外柜台市场交易。[4]督促其积极改进和完善,增强此类股票流动性,尽力保全股东权益,特别是切实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切实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金流动性,增强市场主体活力,通过市场驱动和监管引导双管齐下,有助于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推动产业升级、技术更新和服务实体经济中所起到的作用,让资金在产业、企业中形成良性循环。因此,要缩小公众的期望差距,更好地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鲁璐.企业信息系统审计一般控制应用框架探究――基于COBIT理论[J].财会通讯,2015(4):11-12.

[2]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若干意见[S].中国证监会,2014年10月15日证监会令第107号.

财务舞弊研究背景范文第6篇

关键词:财务报告;舞弊;监督弱化;惩罚

财务报告舞弊是指公司或企业,不遵循财务会计报告标准,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歪曲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做出不实陈述的财务会计报告,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

一、财务报告舞弊的动机分析

(一)管理层在利益的驱动下产生的舞弊动机

人的每一项活动都有自己的目的,而目的的核心即是利益。利益问题渗透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是人们每时每刻都会遇到并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所说的利益驱动下产生的财务报告舞弊动机就是指的这种为自己获利而侵害他人利益的行为。舞弊性财务报告的本质诱因也是参与舞弊各方的不正当的利益驱动。有的企业是为了能够以低成本募集到巨额资金用以企业运作、扩大经营;有些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为了获取升迁的机会或保住现有的位置等利益而通过舞弊性财务报告来粉饰其政绩。

(二)管理层在压力的驱动下产生的舞弊动机

避免ST、摘牌和各种处罚,弥合监管要求的动机。所谓“ST”,是指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经审计,发现其两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均为负值,且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每股净资产低于股票面值的股票交易进行特殊处理,在股票名前加“ST”,表示警示有退市风险。上市公司监管的许多政策是基于会计数据的,其中ST和摘牌制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如果发现在上市时高估预测期间的利润,在预测期间的利润又无法实现,往往对财务报表实施舞弊,以避免对上市公司有很坏的声誉,在这种情况下舞弊的动机就很大。

二、财务报告舞弊的机会分析

(一)董事会的监督职能弱化

董事会是整个公司治理结构的中流砥柱,但是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存在着职能被弱化的现象,无法实现其应有职能。我国上市公司股东会普遍为大股东所控制的现状,注定了被选举出来的董事绝大多数成为大股东代言人的命运。除此之外,大部分独立董事是兼职,能够花费在上市公司上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很难及时发现公司经营上的问题和风险。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使得董事会监督职能弱化,独立董事的最大弱点就是其不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可谓一知半解,每年只花少量的时间履行其职责,对公司高管人员的监督多数情况下是形式重于实质。这种制度设计使得董事会抵御财务舞弊的免疫能力不强,为日后财务舞弊埋下了隐患。

(二)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弱化

监事会作为上市公司内部专门行使监督权的监督机构,是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就是维护股东合法权益,防止财务舞弊的发生,但是很多时候监事会没有真正起到监督作用。目前监管部门对财务报告舞弊公司的监管方式主要还是救火式,处罚比较滞后。纵观国内财务舞弊案例不难发现,当上市公司发生财务舞弊行为给公司和投资者均带来巨大损失时,很少有监事会提前发现并予以制止。一方面,我国的监事会主要由公司职工或股东代表组成,他们在行政关系上受制于董事会;另一方面,监事会的职权仅限于事后监督,监事会无法提名和任免董事,使监事会权利软化。在当前股东利益至上的背景下,监事会的作用往往被人忽视,实际上监事很难开展活动,监事会的功能非常有限,现实中无法起到真正的监督作用。

(三)对粉饰财务报告的相关人员惩罚力度不够

我国现已的一些治假法规,有关惩治造假的规定过轻过宽。比如《会计法》第45条规定:“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行政处分。”还有不少条文只是具体罗列“不得”有这样或那样行为,却没有“违反了怎么处理”的后文。对注册会计师的违法违规行为通常也以责令改正、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记入诚信档案等警告作为处罚,而给予剥夺资格或罚款的行政处罚已是现行的十分严厉的惩罚方式了,这同会计师舞弊行为所得的利益和社会危害相比实在是不成比例的。上市公司发生财务舞弊行为时,面临的惩罚多为证券交易所的公开谴责,对于上市公司的证券违法犯罪行为,中国证监会主要课以警告和罚款,仅有少数被处以行政处罚,更不用说刑事处罚,以至于与舞弊成本相比,财务舞弊所带来的收益则可能呈几何级数放大。利益驱动与违规惩罚是会计这枚硬币的两面,若不法利益远远大于违规成本,就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三、财务报告舞弊治理的政策性建议

财务舞弊的治理,是一个极其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但完善企业的公司治理机构,是财务舞弊治理的根本性出路。针对这几种舞弊的方式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种对策:

(一)强化董事会的监督职能

独立董事能否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关键在于由谁来聘请独立董事并决定其薪酬。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是实施独立董事制度的关建,所以建议成立专门的独立董事协会,对董事会成员进行聘请,确保其独立性。同时独立董事协会要肩负起负责独立董事培训、和监督工作。独立董事要想真正行使其权利,其应有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是前提,如果没有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相关知识,独立董事的决策和监督权力就不可能发挥作用,所以要在提高进入门槛的同时对被聘请进入的董事会成员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董事的执业技能。除此之外,在聘请董事会成员的时候,也要综合的考虑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确保优秀人才进入董事队伍。由于董事会的薪酬及业绩考核是由公司的管理层支付,一方面要对管理层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又要从管理层领取薪酬,这就导致了董事会的监管职能被弱化,要改变这种现象,所以董事会协会还要负责独立董事薪酬的支付和业绩考核,由独立董事协会直接支付给独立董事薪酬,这样更加有利于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对没有按规定办事,没有起到有效监督职能的董事会成员,独立董事协会有权对其进行处罚和撤职。

(二)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鉴于我国现有监事会制度的缺陷,应该从加强监事会的监督功能和理清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不同层次的监督作用两方面加以完善:

第一,加强监事会的职权,监事会有权随时查看公司账簿并要求相关负责人对提出的问题予以解释说明,监事会有权代表公司和股东违法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第二,保持监事会的独立性。监事会应真正由股东大会选出,对股东大会负责,并保证监事会在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性,避免监事会成员的经济利益由管理当局掌握。

第三,严格监事会的监督责任。当监事会疏于执行职务而给公司或股东造成损害时,监事会成员应该承担对公司和股东损害赔偿的责任。

(三)加强对粉饰财务报告相关人员的惩罚力度

要解决我国企业财务报告违规预期收益远远大于违规成本的问题,需要各项法律法规的协调配合,才能确实有效的抑制企业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由于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管体制还不太健全,所以很多时候财务舞弊现象很难被发现,即便被发现其处罚力度比起其所获得的巨额收益也很轻,所以很多人才会对财务报告进行粉饰,笔者建议将法律关于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惩罚措施统一化,以财务舞弊数额为基数设定惩罚金额,结合相应的资格剥夺、市场禁入等人身罚,并且明确单位也可成为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主体。违规成本的加大,可以对企图进行财务报告舞弊者起到威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

参考文献

[1]李越冬.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角度谈完善监事会制度.财会月刊,2008(9)

财务舞弊研究背景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上市公司;舞弊;预防;治理

1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手段

1.1虚构交易或事项

在2001年受查处的上市公司中,虚构交易,虚增销售收人、其他收益,或者虚增资产等舞弊案约占40%。常见造假手段包括虚构销售对象、填制假入库单、假成本计算单、假发票、假出库单等。被称为舞弊现象代表的银广夏,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巨额利润7.45亿。下面是对近两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科龙公司舞弊案的分析:2001年科龙营业收入仅43.8亿元,但2002,2003,2004年分别达到了48.8亿,61.7亿,84.36亿。用对比分析法计算营业收入增长率,三年平均每年增长率为30%左右,与2001年相比,科龙2004年营业收入增加了40.6亿,同比增长93%,。在家电行业步履维艰之际,如此惊人的高增长率,实在是一个舞弊的信号。后经证监会的调查,认定科龙对合肥市维希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维希)和武汉长荣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长荣)的4亿多元虚假收入,科龙销售给合肥维希和武汉长荣的产品,在次年又退回给了科龙。这种大规模的退货并不是市场行为,而是科龙为了虚增销售收入而为的账面游戏。货就在仓库中,并未售出,办理退货手续只是完成此前的虚假销售。

1.2会计“摆弄”

(1)混淆借款费用资本化与费用化边界。例如,金路公司在1997年年报中,以多计资本化利息、少转财务费用等手段虚增利润3415.17万元,同时,原四川德阳会计师事务所未勤勉尽责,为金路公司1997年年报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在股权投资核算上做手脚。例如,1998年8月,张家界公司以2160万元从香港一公司购得张家界地区有关公路的权益。按合同约定,该权益包括资本金和投资利息补偿,且当年应收回591万元投资回收款。公司将这笔款全部计入其他业务利润,在扣除63万元摊销费用后,差额528万元则虚增了利润。(3)随意确认收入、成本和费用或打收入确认的时间差。例如纵横国际,根据公司2001年12月底的自查盘点资料,仅在产品成本一项,就存在潜亏8555万元。(4)虚拟资产挂账。例如纵横国际,固定资产中职工宿舍计873万元于1998年以前参加房改却一直未作账务处理,压缩机270万元已销售而挂账未作处理。

1.3掩饰交易或事项

掩饰交易或事项的常见作假手段有对于重大事项(诉讼、委托理财、大股东占用资金、关联交易、担保事项等)隐瞒或推迟披露。在2001年遭处罚的上市公司中,不披露重大事项的上市公司有十几家,约占总数的15%。

1.4盈余管理

(1)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比例不当。例如,在计提一年以内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比例上,ST实达是0.5%,而同行业的长城电脑和湘计算机都是5%,仅此一项ST实达就少计当期管理费用约720万元。(2)变更资产减值准备比例。例如,国电南自2001年度变更了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比例,将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的计提比例由5%降到1%,1-2年的应收账款计提比例由6%降为3%,但在其总额达42200万元的应收账款中一年以内的占69.47%,1-2年的占21.24%,从而增加利润1436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的41.6%。(3)冲回上年计提。例如,通辽化工2001年报显示,除了当期坏账准备增加了2325074.85元外,存货跌价准备减少了1199330.00元,长期减值准备冲回了255000.00元,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冲回了5152866.82元,因此当年利润增加4282121.97元,占当年净利润的176%。

2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预防与治理

2.1完善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结构是防范财务舞弊最基础的一道防线,如果没有适当制约机制,很容易出现实际控制人在董事会一言堂现象.将上市公司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近年来来,监管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包括引进独立董事,成立审计委员会,分类表决制度,但中国的经济,法律和文化环境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别,如何保证这些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需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特别是内部审计制度。据美国相关统计资料

表明,在发现舞弊的手段中,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占34%。

2.2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督力度

据相关统计资料,1996年至2005年7月因财务报表存在舞弊行为被证监会处罚的上市公司共有31家。我们发现,从上市到第一次发生财务舞弊期间,仅有一家公司更改了会计师事务所。第一次发生舞弊时,仅有3家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而其他2家仅被出具带说明段的无保留审计报告。证监会的处罚中,31家公司仅有5家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未被处罚。可见,大部分的财务舞弊行为都与会计师事务所有关。注册行业最为重要的是职业道德问题,注册会计师对本身职业道德的要求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其审计的力度。

2.3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灵魂与生命,是其能否发挥防范财务报告粉饰作用的关键所在。从根本上说,有效的财务信息需求市场是最为有力的保证,有研究表明,对高质量的财务信息需求的缺乏是导致当前我国审计质量不高的最重要原因。另外,应优化执业环境,使注册会计师审计在实质上能够保持独立。在当前的会计市场上,政府官员干预上市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干预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发表审计意见的现象并不鲜见。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注册会计师是难以保持实质上独立的。我们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如有关部门应为注册会计师从事异地审计业务“保驾护航”等。

2.4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管

政府有关部门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管,有利于提高审计质量,缩小在这一方面的公众期望差距。例如,近年来随着各级注册会计师协会开展清理整顿工作的深入,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管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必须指出的是,业务监管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而非一项突击性的事务。同时,还应尽快制定监管工作规则以及有关的惩戒办法,建立对监管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琼民源”审计案例中,即使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计划时没有关注到利润异常变动的风险,在实施审计阶段也没有寻找到报表利润虚假的证据,但如果在审计报告阶段,复核人员能够运用分析性程序对会计报表的整体合理性做出最后复核,必然会发现报表利润的异常变动,从而减少虚假财务报告的产生。

财务舞弊研究背景范文第8篇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 特征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法律诉讼风险大幅增加,再加上事务所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迫使事务所提高审计的效率和质量并重构审计程序。传统的制度基础审计已不再能够适应事务所低风险高效率的需求,审计模式迫切需要创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风险导向审计应运而生。风险导向审计能够有效地平衡审计质量与审计效率之间的关系,使得会计师事务所在不过分牺牲审计质量的前提下,拥有较高的审计效率。由于这一优势,风险导向审计在西方得到了广泛地接受。大型的会计师事务所都开始探索自己的风险审计方法或战略系统审计(SSA)框架。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五大”进入中国市场,风险导向审计也逐步被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所接受。中注协和财政部于2006年明确、全面地修改审计准则,引入了风险导向审计思想。然而,随着诸如安然、施乐、世通等跨国大公司因财务舞弊而倒下,针对风险导向审计的质疑大幅增加。在我国,像锦州港、万福生科等运用了风险导向审计的被审计公司同样被发现存在财务舞弊,这无疑加剧了对风险导向审计的信任危机。黄世忠和陈建明(2002)认为风险导向审计改变的决不仅仅是审计方法,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传统的审计理念,造成了审计观念紊乱,并有可能使审计由一门高尚职业沦落为一种唯利是图的生意。事实上,从安然、世界通信、莱得艾德、施乐公司等财务舞弊案看,其舞弊手段不见得总是十分高明,有些手段甚至比我国少数上市公所采用的手段更笨拙。如果“五大”严格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实施比较详细的实质性测试程序,是应当能够发现并及时制止这些财务舞弊的。针对这些争议,本文试图结合真实的财务舞弊案例讨论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运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二、文献回顾

1.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原因

谢志华和崔学刚(2006)认为在整个审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审计方法的选择及演变与其观念导向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总体来看,统治审计方法演变的观念导向主要体现为效率导向与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从根本上是在提高审计效率与降低审计风险的交互运动中发展的。审计效率就是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少的人、财、物的投人取得一定误差范围内的审计结论。

王会金和刘瑜(2006)认为审计为了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变迁经历了从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到风险导向审计的历史演进。针对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动因,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审计期望差距和审计风险的增加是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社会因素;审计组织的经济压力是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经济因素;制度基础审计的内在缺陷是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外在因素。

根据陈毓圭(2004)的论述,注册会计师在运用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时,通常难以对固有风险做出准确评估,往往将固有风险简单地确定为高水平,转而将审计资源投向控制测试(如果必要)和实质性测试。而且,当企业管理当局舞弊时,内部控制是失效的。注册会计师不把审计视角扩展到内部控制以外,很容易受到蒙蔽和欺骗,不能发现由于内部控制失效所导致的会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和舞弊行为。由此,职业界在对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改进过程中,创造出一种新的方法,称为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方法。

2.风险导向审计的运用

谢志华和崔学刚(2006)认为风险导向审计的关键就是要确定审计风险的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是指审计误差对审计委托人决策影响的大小。在风险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上,不能仅仅考虑会计职业的规则,而且要充分理解相应法律的立法思想。确定重要性水平要考虑以下因素:必须考虑审计的基本目标;必须进行企业全面风险评估;必须考虑不同的会计事项。

王修岐和刘兵(1997)从审计程序、审计导向、确定重点审计领域的依据、内部控制观念、抽样技术五方面阐述了如何运用风险导向审计。具体来说,风险导向审计的程序大体包括分析性测试和评价固有风险、确定审计范围、对审计范围内的有关业务进行了解内部控制结构和控制测试、确定检查风险并根据检查风险水平的高低设计审计方案、根据审计方案进行实质性测试和得出结论六个步骤组成。

徐伟(2004)认为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主要是以风险决定实质性测试,这种风险更强调的是固有风险,当然也考虑控制风险。其主要特点是,不仅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同时对企业经营环境、管理层是否诚信等做出评估,从而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较传统审计而言,在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时有四方面不同点,分别是:第一,审计目标集中在发现重大错弊,要求审计人员自始而终保持专业怀疑;在专业胜任上,需要更多的专业判断;第二,风险分析的侧重点不同。对客户的风险评估,制度基础侧重于对控制风险,而风险导向审计则更强调固有风险,通过深入了解企业及其环境,从各种渠道了解企业所处的行业及地域情况,对企业作深入的研究,发现其潜在的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并评估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风险;第三,确定实质性测试的逻辑思维过程不同,即以风险评估结果决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如果评估企业发生重大错报风险很高,则需要特别的审计程序;第四,以风险评估决定审计证据的质量及数量,当风险评估越高,所需要审计证据的数量也越多、证明力必须越强。

三、风险导向审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

审计模式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账项基础审计阶段、制度基础审计阶段、传统风险导向审计阶段;风险导向战略系统审计,也即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从审计方法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早期的审计倾向于一种全面审计的模式。这主要是因为那时的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完善,审计对象较为单一,从事的业务也比较简单,这使得审计师能够做到全面审计,进而把审计风险降为零。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和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从事的业务也变得越来越具有多样性,而且针对审计师的法律规范逐步建立起来,审计失败将会导致审计师承担法律责任。这迫使审计师不得不将针对自身利益风险的控制加入到审计工作中。换言之,审计风险不再仅仅是单纯的审计失败风险,还会受到审计师自身经济利益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制度基础审计成功地使审计效率与审计质量得以兼顾。强调依靠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制度基础审计,使得审计师可以更有效率地确定合理的审计范围和审计方法。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继续发展,资本市场日益繁荣,信息不对称问题凸显,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准确性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制度基础审计达到的风险与效率的均衡被打破,风险导向审计的出现弥补了前者的不足。通过将关注点扩展到固有风险,风险导向审计可以使审计师将精力投放到最有可能发生重大错报的领域,在将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同时大幅提高了审计效率。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时代。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从事业务的涉及面也愈发广泛,传统审计方法很难适应越来越复杂的商业环境。从另一个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公司寻求上市融资,这也要求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广大外部投资者的利益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对公司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做出更高程度的保证,解决日益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些对审计的客观要求也促使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采用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

四、风险导向审计的特征

相对制度基础审计而言,风险导向审计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重点关注固有风险

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师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行业特征、业务模式、经营风险等。通过分析行业即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审计师可以在正式审计工作开始前,就对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领域有初步的认识。通过了解这些基本情况,审计师可以对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有一个判断,同时也可以得出每个会计循环的固有风险。对于存在较高固有风险的循环中的会计科目适当增加实质性审计程序;对于存在较低固有风险的循环中的会计科目可以适当减少实质性审计程序。相较于制度基础审计而言,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固有风险的判断来分配审计资源,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优越性,即能够在有限审计资源的前提下,将审计资源分配到风险最大的会计科目,从而达到审计效率与审计质量的均衡。

2.重视分析性程序的运用

分析性程序在风险导向审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计划审计工作阶段、实质性测试阶段还是最后的出具审计报告阶段,分析性程序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计划审计工作阶段,分析性程序是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重要指标。在实质性测试阶段,如果分析性程序结果较好,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余额测试程序。在结束实质性程序后,通常还需要进行分析性复核,以此判断是否需要追加实质性审计程序。分析性程序可以通过对比被审计单位往年数据、行业平均数据等,得出异常会计科目。同时,在实质性审计阶段,分析性程序也属于审计证据的一种,这意味着成本相对较低的分析性程序是可以替代部分实质性程序的。在分析导向审计中,重视分析性程序的运用可以大幅降低审计成本,并提高审计效率。

3.保持职业的怀疑态度

相比于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师保持职业的怀疑态度,要注重考察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诚实正直的程度,防范财务舞弊的发生。制度基础审计仅要求审计师考虑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执行的有效性,然而风险导向审计还要求审计师也要关注管理层舞弊的可能性。换言之,制度基础审计重点关注内部控制的制度,而风险导向审计则同时强调关注控制环境。本世纪初,在诸如安然、世通公司等商业巨头因财务舞弊倒下的背景下,审计师被要求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发表意见,这赋予了审计师更大的责任,审计师更应该保持职业的怀疑态度。

五、从审计失败案例中发现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运用存在的问题

风险导向审计在上世纪90年代被引入我国以来,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会计师事务所所接受。在2006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与财政部都宣布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全面采用风险导向审计,这说明风险导向审计确实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然而,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运用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将结合两个风险导向审计运用失败的案例来阐述这些问题。

1.锦州港

锦州港是辽宁省重点发展的北方区域性枢纽港口。1993年通过股份改制,成为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B、A两只股票分别于1998年和1999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锦州港从1999年开始到2002年,审计业务都由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承担。在三年的审计中,运用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一直出具的是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事实上,在2002年,锦州港被曝出财务舞弊,2000年及以前年度虚增收入高达3.6亿元。那么,作为外部审计的毕马威,为什么没有发现这一财务舞弊?通过研究1997年至2002年的财务报表,我们可以发现锦州港的利润反复无常,与其吞吐量无法合理对应。比如说1997年,其吞吐量仅有503万吨,利润有16953万元,然而在2000年,吞吐量达到1006万吨,而利润只有9083万元。也就是说吞吐量翻倍了,利润反倒减半,这与港口行业的发展趋势完全不符。而从资产周转率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端倪。锦州港的固定资产周转率是同行业公司中最低的,而且大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无疑是重大风险点,让人们不禁怀疑锦州港存在虚增收入,同时将虚增的现金流转入投资支出,从而虚增固定资产的行为。而作为使用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毕马威,却对这一明显的分析性程序结果视而不见。事实上,锦州港的舞弊手法远没有安然公司的舞弊手法那么复杂,然而毕马威却无法发现,这不禁让投资者质疑风险导向审计的有效性。

2.万福生科

万福生科是一家总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公司成立于2003年5月8日,2011年9月27日在创业板成功上市。然而,上市一年不到,万福生科就在2012年中期被发现财务舞弊,虚增利润4023万元。万福生科在上市前就因其远高于行业平均值的毛利率而受到质疑,作为外部审计的中磊会计师事务所同样漠视了这一问题。另外,万福生科的内部控制机制非常混乱,公司所有决定都是董事长一个人决定,财务总监形同虚设。这种内部控制的缺陷,理应引起审计师的注意,并且增加实质性程序。然而中磊会计师事务所还是忽略了这一重大内部控制缺陷,并没有根据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增加审计程序。相反,中磊会计师事务所仍旧出具了无保留意见。

根据上述案例,并结合风险导向审计的特征,本文认为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运用存在以下问题。

3.注册会计师的素质欠缺

风险导向审计对于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风险导向审计强调对企业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而重大错报风险的确定取决于对企业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判断。固有风险的判断需要注册会计师对行业以及企业有充分的了解,控制风险的判断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机制有较好的把握能力。另外,针对舞弊风险的评估同样需要注册会计师具备职业的怀疑态度。这些都是注册会计师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所应当具备的素质。然而,从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部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并未充分保持职业的怀疑态度。另一方面,我国部分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设计与执行的效果不具备合格的判断能力。

4.数据库尚不完善

在风险导向审计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分析性程序对于数据的要求很高。这些数据不仅仅包括企业自己的历史数据,还应该包括行业其他企业的数据、非财务数据等。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起步较晚,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对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挖掘明显落后于国外事务所。没有完善的数据库,分析性程序所得出的结论无法具有足够的可信度。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尽管通过分析性程序可以发现很多风险点,但审计人员并未给予重视。这可能是由于我国事务所数据的缺陷所导致的。

5.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过于激烈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虽然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发展的势头非常迅猛。业务收入从2000年的52亿元飙升至2011年的440亿元。然而,这背后也存在着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激烈竞争。我国现有注册会计师事务所7293家,然而前10家会计师事务所营业收入就超过了总业务收入的30%。这说明我国事务所,尤其是小事务所,竞争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为维持事务所的生存,审计人员可能不愿意将过多成本花费在审计过程中,使得风险导向审计只是成为形式,并未起到真正的作用。更糟糕的情况是,注册会计师可能会为了提高审计收费或挽留客户而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

六、对策和建议

针对上述风险导向审计在中国运用的问题,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改善风险导向审计在中国运用的现状。

1.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

注册会计师素质的提高是采用风险导向审计的前提条件。注册会计师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定期开展注册会计师的继续教育项目,有助于不断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和执业水平。另外,应当促使注册会计师更广泛地接受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农学、机械方面的基础知识。这将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这些行业的企业时能够有一个较准确的主观判断能力。

2.逐步建立完善的数据库

完善的数据库可以对风险导向审计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加强对数据的收集、保存和挖掘工作。在审计工作进行时,审计人员应当将被审计单位数据的收集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去完成。通过这种方法,事务所可以逐步完善自己的数据库。同时,会计师事务所还可以和现有的数据库公司合作,直接购买数据。

3.促进会计师事务所的整合

针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竞争激烈的现状,本文认为应当促进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整合工作。由于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垄断了大部分的业务,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为了获取审计费,生存下去,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有更大的可能性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纵容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财务舞弊。通过整合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帮助事务所做大做强,使得注册会计师更能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另外,政府也应当加强对违背职业道德的注册会计师的惩罚力度,维护职业道德不受玷污。

七、总结

本文首先分析了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原因,得出风险导向审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根据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原因并通过与制度基础审计对比,发现风险导向审计主要有三方面特征,即重点关注固有风险、重视分析性程序的运用、保持职业的怀疑态度。基于风险导向审计的特征,通过剖析锦州港和万福生科审计失败的案例阐述了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运用存在的问题。发现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运用主要存在注册会计师素质欠缺、数据库尚不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过于激烈三方面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三点对策和建议:提高注册会计师素质、逐步建立完善的数据库、促进会计师事务所的整合。

参考文献:

[1]黄世忠,陈建明. 美国财务舞弊症结研究[J].会计研究, 2002.10 25-32

[2]谢志华,崔学刚.风险导向审计:机理与运用[J].会计研究, 2006. 7 15-20

[3]王会金,刘瑜. 风险导向审计缺陷与现代模式的抉择[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6. 3 25-26

[4]陈毓圭.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由来及其发展的认识[J].会计研究, 2004.2 58-63

[5]王修岐,刘兵. 制度基础审计与风险基础审计的比较研究[J].审计研究, 1997. 2 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