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产业园前景分析

产业园前景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产业园前景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产业园前景分析范文第1篇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湖北 武汉 430071)

摘 要:为顺应国际增材制造的发展趋势,推动湖北省以3D打印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湖北省制造产业加速升级,通过调研,明确现阶段主要问题,提出政府应从顶层设计、产业化投入、产业链协同、服务体系建设、政府激励、应用示范等六个层面给予支持的建议。

关键词 :3D打印;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4.011

3D打印技术是一项具有工业革命意义的智能制造技术,它的发展代表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未来将会深刻影响到先进制造、工业设计、生产服务、文化创意、医药卫生、建筑设计、文物修缮、食品加工、电子商务等诸多领域,对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为抢占制高点,欧美发达国家纷纷加大了增材制造技术的研发步伐,其共性做法主要有:①成立国家级增材制造创新研究中心;②持续增加对增材制造技木的研发经费;③推动该技木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结构轻量化方面的应用;④致力于技术标准的研究;⑤启动共性技术、材料及商业模式的专项研究;⑥加快跨国技术整合,实现人才、资金的快速流动。

我国于2012年10月成立了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目前,已有南京、武汉、东莞等城市先后表态要在3D打印上有所作为。2013年3月24日,中国首个3D打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正式落户南京栖霞区,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总部基地落户南京经济开发区。南京市政府表示,争取把南京打造成中国3D打印技术的制高点。武汉则抢先成立了“中国首个3D打印工业园”。今年科技部公布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以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制造领域2014年度备选项目征集指南》中,3D打印产业首次入选。

为顺应国际增材制造的发展趋势,推动湖北省以3D打印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全省制造产业加速升级,相关部门正在草拟《2014-2020年关于湖北省3D打印产业规划》,已多次征求各方意见,即将出台。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已在未来科技城规划了150亩地,用于建设华中科技大学3D打印产业园,并给予各种优惠和支持。在应用领域,目前湖北的3D打印技术已经应用到民用、工业、医疗、汽车加工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以汽车为例,零部件、内饰、曲面造型和发动机缸体均可用3D打印技术实现。

1 湖北省3D打印产业发展现状

武汉和北京,是中国最早研发3D打印技术和产业化的城市之一。武汉的3D打印技术诞生于华中科技大学,此校的快速制造中心从1991年即开始从事3D打印技术和3D测量技术的研发,先后得到国家、湖北省、武汉市及东湖高新区的大力支持,成功研制了系列3D打印装备和3D测量装备,是全球处于前列的3D打印和3D测量技术研发团队。

华中科技大学快速制造中心在3D打印技术和3D测量技术方面的研发成果,分别由武汉滨湖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滨湖公司)和武汉惟景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惟景公司)进行产业化,其中滨湖公司负责3D打印装备的产业化,惟景公司负责3D测量装备的产业化。两家公司均已推出了多种系列各类型号的3D打印和3D测量装备,销售前景良好。但是,两家企业受制于资金等各种因素,在大规模产业化方面始终举步维艰。作为高科技企业,产品的研发一直耗用大量资金,仅靠企业自身发展的积累,很难在大规模产业化方面提供资金支撑,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短板。企业长期无固定的生产及装配场所,至今仍租用华中科技大学某旧厂房作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场所。受制于产能,装备的机械部分只能委托外面的工厂代为加工,时间进度等均不能保证,与3D打印急需的材料的研究与生产也无法进行。

在武汉市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大力支持下,东湖开发区以较优惠的价格提供了位于武汉未来科技城的150亩工业用地,用于两家公司建设“华中科技大学3D打印科技产业园”。两家公司在该产业园拟共投资1.2亿元,建设3D打印及3D测量产业化基地、3D打印材料制备基地、3D打印及3D测量加工服务基地和3D打印及3D测量研发基地等四大基地。并通过该产业园的建设,以3D打印装备和3D测量装备为核心,向3D打印材料、3D打印及3D测量服务、3D创意产业等多个上下游方向延伸,实现3D技术全产业链业务运营。

东湖高新区为该产业园建设提供了一系列财政、税收、项目、贷款等方面的支持,并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启动资金。但是,目前两家企业的资金实力均较差,仅靠企业自有的发展资金和东湖开发区的启动资金,在产业园的购地、园区建设、生产线设备购置等方面还有较大的资金缺口。

2 湖北省3D打印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机遇与挑战并存。2013年5月,滨湖公司成功研发出全球最大的3D打印设备,这意味着我国在全球这一领域已抢占有利先机。此外,该团队的技术力量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可以说,国内3D打印刚刚起步,市场还处于产品研发阶段,但武汉市在3D打印技术上已有多年沉淀,具有发展先机。

(2)目前3D打印市场小,需求量小,技术要求比较高,企业不愿投入开发原材料。大量材料在湖北找不到能生产的企业,需要从国外进口,在国内仅华东地区部分企业能生产。产业链整合不够,消费者个性化定制的潜在需求没有充分培育出来。

(3)应用方面明显滞后。目前,除大型装备制造领域开始尝试应用3D打印技术以外,其他领域鲜有涉足,桌面级3D打印产品更是难以普及到民用领域。未来3D打印技术产业的完善和成熟关键取决于应用,如果不能将应用市场有效打开,产业发展将依然困难重重。

综合来看,目前3D打印技术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总体处于新兴技术的产业化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①产业规模化程度不高。3D打印技术大多还停留在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实验室内,企业规模普遍较小;②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创新资源相对分割,标准、试验检测、研发等公共服务平台缺乏,尚未建立起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③产业政策体系尚未完善。缺乏前瞻性、一致性、系统性的产业政策体系,包括发展规划和财税支持政策等;④行业管理亟待加强;⑤应用示范急需加强。

3 发展湖北省3D产业的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尽管全省3D打印技术显示出巨大的潜在优势,但距离大规模的工业应用还有较长一段距离。当前,应从顶层设计、产业化投入、产业链协同、服务体系建设、政府激励、应用示范等六个层面给予支持。

(1)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应高度重视3D打印技术可能带来的制造业变革,深入研判全球3D打印技术及产业化的发展趋势,结合实际制定全省3D打印技术及产业化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①建议将3D打印产业作为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纳入湖北省科技系统部署的高新技术产业链技术创新规划(截止2013年已规划激光、光电子、汽车零部件等15条特色优势产业链)和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链创新地图规划中,并将该产业纳入省市经信委、发改委等部门优先发展产业及产品目录;②省、市相关部门及重点企业如滨湖机电等应积极争取举办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3D打印技术产业大会或博览会,以扩大影响,延伸应用,同时表彰为3D打印做出巨大贡献的各国专家和企业。

(2)加大对3D打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渠道,加大对3D打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设立3D打印技术重大专项,为省市科技口新增专项经费2-3亿,开展3D打印相关软件、工艺、材料、装备、应用、标准及产业化的系统性整体性攻关,推进建设3D打印制造技术与其他先进制造技术融合的新型数字化制造体系。重点支持3D打印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第三方检测试验平台建设、加强应用示范和产业化。

(3)加快园区及产业联盟建设,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针对当前湖北省3D打印技术研发集中在设备上,材料和软件无配套等问题,当务之急是加快园区企业入驻,延长产业链,力争涵盖上游的设计、材料和下游的制造、营销等环节,形成产业链闭环,围绕产业链配套创新资源。对产业链上缺失部分,尽快组织专家论证,明确指出寻找路径,通过技术引进、兼并收购等形式补齐缺位,形成产业联动效应。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引导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企业、软件企业、3D打印机及材料研发企业和机构、3D打印服务应用提供商等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设定时间表,确定联盟目标任务,利用有关平台加强研讨和交流,共同推动3D打印技术研发和行业标准制定。重点突出骨干企业的壮大、重大产品的研发、关键技术的突破,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向产业链聚集,实现以产业链为中心,围绕其实际需求开展创新与服务。

(4)加强3D打印产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3D打印技术发展的市场平台建设,包括3D打印电子商务平台、3D打印数据安全和产权保护机制、3D打印及周边项目投融资机制等,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依托湖北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十多年来业已形成的覆盖市州县的三级服务体系,开展3D打印相关平台建设、技术交流、疑难公关、应用示范、金融筹划等专业化服务。

(5)建立税收激励和政府采购政策。建议政府对全省3D打印产品,特别是桌面级3D打印机实施早期政府采购政策。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首台套保险业务。特别是建议政府当前尤其要重视桌面级市场和个人打印服务市场,给桌面级产品研发企业和个人打印服务企业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特别是人才、资金支持和税收减免等扶持。建议重点对消费者、使用者和对采购这些设备的企业进行政府补贴和增值税抵扣,以扩大市场。

(6)加快3D打印的试点示范与推广。目前,多数制造企业尚未接受“数字化设计”、“批量个性化生产”等先进制造理念,对3D打印这一新兴技术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湖北省应结合自身优势,强化3D打印技术在船舶、汽车、生物医疗及模具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利用全省会展中心的区位优势,在每年举办的“光博会、机博会、高交会、国际车展、医疗器械博览会”等展会展览上,充分推介3D打印制作的模型模具,减少企业舟车成本,展示全省在3D打印领域的成果和亮点,带动3D打印产品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另外,在省市科技馆、文化艺术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机构进行3D打印技术展示、样品展览。鼓励高校及社会各界参与筹划“湖北省3D打印创意设计大赛”,用于支持各类设计专业人才运用3D打印技术设计开发创意作品,同时举行3D打印时尚秀、3D创客大会、3D体验中心等专项活动,发展3D打印服务中心,推广3D打印技术应用,为发展3D打印产业积累应用经验。

参考文献

1 古丽萍.蓄势待发3D打印机及其发展[J].数码印刷,2011(10)

2 刘厚才,莫健华,刘海涛.三维打印快速成形技术及其应用[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8(9)

3 陈步庆,林柳兰,陆齐,等.三维打印技术及系统研究[J].机电一体化,2005(4)

4 王雪莹.3D打印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及前景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6)

产业园前景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发展前景

1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当前,锂电池的作为汽车动力的重要来源,具有保护环境的典型功效,运用范围比较广。而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研究是当前科研人员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何更好的保护环境又使电池发挥最大的效能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范围内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虽然仍然是以石墨等为主,但是其他负极材料类似锡基、硅基、金属氧化和钛酸锂材料等也被积极的研发和测试中。

在日常的生活中,以锂离子作为负极材料的电池工作原理是,电池在充电过程中,正极上脱出的锂离子迅速嵌入负极,当嵌入的锂离子越多的时候,充电的容量也就越高,放电量越大。虽然金属锂作为比较早期的负极材料,但其运用全度并不高,通过1982年伊利诺伊大学的相关研究人员发现 锂离子具有能够嵌入石墨的特性,且具有一定的可逆性,才逐渐将负极材料发展为石墨等。当前,商品化的锂离子负极材料多为单一的炭材料,但是炭材料作为锂离子的负极材料本身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碳负极电位在与金属锂的电位接近的时候,容易出现析出锂枝晶,从而引发短路,形成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隐患。

而新型负极材料主要是钛酸锂,相较于碳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但是由于锂离子的反复嵌脱,容易导致合金类负极在充电过程中体积的变化,循环性能不好。当前,地电位过度金属氧化物和复合氧化物逐渐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注意,特别是钛酸锂成为研究人员的宠儿。

钛酸锂作为锂离子负极材料是当前发展的新方向,钛酸锂具有尖晶石的结构,在1999年前后开始,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开始被大量研究。采用钛酸锂为负极材料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较好的性能,充电过程体积变化较小,但是充放电率较高。以钛酸锂为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比以往的石墨锂离子电池的电压低1.3V,而如果在正负极容量比例配合适度的情况下,电池的电压变化将更加明显。另外钛酸锂作为一种零应变材料,循环寿命比较长,且稳定性能好,嵌锂电位高,实际的比容量达到165mAh/g,锂离子的扩散系数达到2×10-8cm2/s,比碳负极高了一个数量级,且不会与电解液发生反应产生锂晶枝,相对来说价格比较便宜。因而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商业发展前景,有效提高了锂电池的循环性能和使用寿命。

一般将钛酸锂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能够与锰酸锂和三元材料等正极材料共同形成锂电池,其组成大致是:有磷酸铁锂、三元材料或者锰酸锂等组成正极,由钛酸锂材料形成负极,并以碳作为负极的锂电池隔膜,以碳作为负极的锂电池电解液,锂电池壳也是将碳作为负极。但是任何材料都有优点和缺陷,科研人员认为,锰酸锂体系的优势比较明显,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使用寿命比较长,并且能够快速的完成充电。锰酸锂和钛酸锂体系将可能成为锂电池的正负极材料主要搭配。

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发展前景分析

2010年5月26日,我国国家工信部了《2010年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明确规定了电池的循环寿命要大于2000次,系统循环要大于1200次。就当前来说,大于2000次的主要是磷酸钛锂锂离子电池,而以锰酸锂为正极,碳为负极的锰酸锂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只有1000次左右。但是日美等发达国家采用钴酸锂和锰酸锂为正极,钛酸锂为负极的锂电池循环寿命可以达到5000次,并且能够反复充放电3000次,容量只下降了10%左右。当前,我国对于钛酸锂锂电池的研究也正在进行。

对钛酸锂锂电池的研究中,电池的循环性和安全性相对来说比较受重视,锂电位在0.1V左右的锂在负极析出的时候容易造成安全问题,逐渐已经将其电位拔高到1.5V。当前除了电动汽车运用之外,电力助动车也开始逐渐使用快速的充电技术,本田公司在2010年发售的电动踏板车就是使用了钛酸锂电池,速度达到将近30km/h,续航的距离为30km,且具有较好的加速性能。最主要的是能够在20Min内实现充电80%的效能。

在我国第五十一届电池研究讨论会上,丰田汽车等认为钛酸锂的比容量为175mAh/g,能够与硅类材料进行混合,因而可能有效实现容量和安全性的双重兼顾。钛酸锂的单独使用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当与含乙炔黑等助导电剂的材料形成复合电极之后将可能出现充电时倍率大大降低的可能,对此,村田制作所以《通过添加其他元素改善钛酸的充放电倍率性能》介绍了钛酸锂添加元素时,有效改善性能的方法。

根据村田制造所的发现,合成钛酸锂在添加Zr和Sr的时候能够改善充电的倍率性能,Zr通过缩小钛酸锂的粒径,从而加大反应面积,而Sr则主要是通过生成锂使其能够脱离,有效提高性能。另外,丰田通过《探讨通过导入缺陷及杂质提高 Li4T i5O12 的电子传导性》说明,将钛酸锂的晶体结构中的氧置换成氮就能较好的提高导电性,通过N2/NH3环境下导入氧缺陷并进行氮置换,电导率从不足10-7S/cm增到2×10-2cm2/s。

美国电池制造商ALTI研发出来的钛酸锂电池可能为锂电池带来新的局面,将电池的接受工作环境范围大大扩大,使其能够适用于电动车。在使用过程中,电池充电快速,是电动车加电站的构想逐渐变为现实,电池可以充电5000次以上,即便每天充电一次,也能够使用超过13年。这种电池主要是采用纳米科技作为负极,使其能够快速的进行充电和放电,有效的突破了锂电池的技术瓶颈,但是价格也比一般的电池贵了三倍以上。ALTI公司认为钛酸锂电池可以快速使用且寿命比较长,并且这款电池在英国的一家超级电动车场进行了测试。

目前主要的锂电池多以氢镍电池及锂电池为主,虽然运用比较便利,但是充放的次数比较低,而且电池的记忆特性不稳定。ALTI公司宣称,钛酸锂电池能够在-40―55摄氏度的环境下正常使用,如果能够成为现实,那么锂电池的适应性将会大大的提升,并可以借助锋利实现电力储存,ALTI公司产品的技术参数主要参照下图:

在我国,钛酸锂电池也开始逐渐生产和运用,珠海银通新能源公司在2009年开始生产钛酸锂电池,2010年6000多万美元收购ALTI公司,将钛酸锂材料运用到中国的生产电芯中,并逐渐建设全球最大的钛酸锂材料生产基地。珠海银通新能源公司的产业园预计总投资达到50亿人民币,在2010年8月开始正式投产,年产能一亿安电池。同时,银通在珠海金湾三灶间建设了系in能源产业园,主要由锂电池生产基地、新能源客车总装、新能源汽车电控和新能源研究院、电动无人直升机、动力总成系统等几个部分组成,设计的产能为十亿安时动力,50000辆新能源大巴、50000辆电动出租车等,其年产值将达到1500亿元。银通新能源研究院主要是由中国工程院原始陈清泉为首席科学家,在次机构中钛酸锂电池项目是主要研究部分。

另外,我国天骄科技和安徽威力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也对钛酸锂锂电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都认为钛酸锂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和绿色环保的特点,在往后的两到三年内,将成为锂离子电池的广泛运用的负极材料。钛酸锂的发展前景比较好,具有相关的理论基础作为依据,很多产业基地开始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但是目前钛酸锂锂电池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需求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春娜.锂离子蓄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市场前景[J].《电源技术》,2011年05期,2011.

产业园前景分析范文第3篇

我国设施园艺发展的特点

1设施园艺生产规模逐渐扩大,涉及领域不断拓展,区域化分布趋于合理

首先,设施园艺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增幅明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设施园艺面积已从不足1万hm2发展到2010年的367万hm2,增加了逾360倍。此外,我国还有超过2亿m2塑料遮阳网、3000万m2防虫网(覆盖面积约10万hm2)以及400万m2的地膜覆盖用于蔬菜生产,我国已成为世界设施园艺第一生产大国(农业部设施园艺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2011);其次,设施园艺涉及领域不断拓展,设施园艺生产作物已从单一蔬菜拓展到花卉、瓜果、食用菌、中草药等多种经济作物领域;第三,设施园艺栽培地域范围不断扩大,目前我国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设施园艺生产,从我国南端的海南三沙市永兴岛到最北端的素有北极之称的黑龙江漠河县北极村,从东端的抚远县到最西端的新疆乌恰市都在大力发展设施园艺。我国南北气候差异较大。经过生态、市场和社会经济的长期综合选择发展,我国设施园艺产业目前主要集中在环渤海湾及黄淮地区,约占全国的57.2%(刘华锋等,2011)。设施形态也呈现出区域化分布的态势,北方(北纬33°~46°)以发展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为主,南方则以塑料大棚多重覆盖和夏季简易设施栽培为主;现代化加温自控温室,在能耗小或能源便宜的经济发达地区或大中城市郊区作为都市农业、外向型农业和军工特需农业定位发展;现代化温室向冬季光热资源丰富的黄淮海地区和亚热带南方地区或能源资源特别丰富的某些北方地区集中。

2设施园艺生产效益明显,已经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设施园艺生产产值较高,比较效益明显。2008年,全国设施园艺总产值7079.8亿元,占园艺产业的51.3%,占种植业的25.3%,其中设施蔬菜种植面积344万hm2,产量5亿t,产值6769.7亿元,净产值5248.9亿元,用22%的播种面积,创造了36.8%的产量、61%的产值、61.5%的净产值,设施蔬菜产值占种植业的21%,相当于畜牧业的39%,是渔业的1.3倍和林业的1倍。2010年,设施园艺产业的总产值逾7400亿元,净产值逾5700亿元,使全国乡村人均增收856.7元,设施园艺重点产区对乡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额都在2000元以上。以设施蔬菜为例,2010年全国设施蔬菜的产值6965.3亿元,占蔬菜产业的68%,占种植业的18.9%,相当于畜牧业的34%,是渔业的1.4倍,是林业的7倍。与露地栽培相比较,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设施园艺通过对生产环境的调控,能够大幅提高单产效益,2008年的抽样调查分析显示,设施园艺生产的每667m2综合平均产值13485.5元,净产值10456.1元,比露地生产高3~5倍,投入产出达到1∶45。以大棚黄瓜为例,平均每公顷每年产量为77t,与露地种植相比较,产量增加23%;由于能够提前上市且品质较好,所以与露地种植相比,销售收入提高了61.5%,净利润增加35.3%(魏晓明等,2010)。

3温室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初步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施园艺产业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研院所及高校通过温室整体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开发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适用于我国不同区域和气候条件下的新型温室,初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科研、教学、推广以及生产应用的温室产业化体系,温室建造及配件生产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为设施园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装备保障。此外,还形成了多种类型、性能各异、用途广泛的配套设施及栽培技术体系,如加温与保温设施、降温设施、遮阳设施及灌溉设施、无土栽培、节水灌溉、二氧化碳增施,生物育种、机械卷帘自动化等领域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建立了温室种植作物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规范,提出了管理量化指标,以及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无公害农产品病虫害综合防治系统(陈琪,2011)。如:温室黄瓜每667m2年产量达1.6万~1.8万kg,番茄达0万kg,较一般设施栽培增产1~2倍,节水30%,产品商品率提高10%,病虫害防效达90%以上,农药用量减少30%~50%,实现了设施作物无公害生产,同时提出了20多种蔬菜、花卉无土栽培技术规程(李式军和郭世荣,2011)。我国设施园艺产业从工程技术、配套设施、栽培技术等方面,初步形成了设施园艺生产技术体系。

4设施园艺装备水平日渐提高,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设施园艺作物生产之中

根据我国各地不同的气候特点,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施装备技术的基础上,开发研制了许多适合我国不同区域设施园艺生产的高效节能新材料、新设备(齐飞等,2008)。如冬季保温、夏季降温等新型覆盖材料、滴灌管带系统以及大棚温室骨架复合材料等。随着现代工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逐步形成了环境调控、栽培耕作、采摘运输、智能管理等设备系统,如以无土栽培基质消毒与营养液循环再利用技术装备、CO2施肥器、土壤消毒设备、工厂化育苗与运输设备为代表的栽培设施和消毒设备,以植物生理生态监测系统和温室环境智能化调控系统、专家咨询管理软件系统为代表的设施园艺生产管理设备,以温室覆盖材料、灌溉装置为代表的温室设施装备,以小型耕作机、嫁接用大粒种子定向播种机、穴盘苗播种机、果蔬清洗分级机、自动化嫁接装备和自动化幼苗移钵装备为代表的设施农机类等多种装备(Bergstrand,2010)。这些装备的研发和推广有力地提高了设施园艺的机械化生产水平,推动了设施园艺产业的健康发展。一些现代生物技术和航天工程技术被广泛用于设施作物遗传改良和设施新品种的选育(vanderLans&Meijer,2011),如利用分子与生物遗传学技术筛选优良品种资源,利用生物分子工程技术、细胞融合技术改良品种性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辐射诱变、航天器搭载等技术选育适合于我国设施栽培的优良园艺作物新品种。目前,我国利用以上这些技术手段已筛选和培育出适合我国设施栽培的辣椒、番茄、黄瓜、甜椒、樱桃、菊苣、球茎茴香等温室专用品种300多个,其中,设施蔬菜品种156个、花卉品种120个,温室栽培品种日趋丰富,园艺产品功能更加完善,满足了人们对农产品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5建成一批以设施园艺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园区,搭建形成设施园艺技术推广服务平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已发生明显的变革,逐渐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依存型转变。作为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科技园区,在成果转化、技术示范推广、产业升级等方面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成为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业科技园的发展经历了试验、探索、发展三个阶段,从弱到强、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从单一示范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转变,从由政府单一主体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复合主导转变(郑玉东等,2009)。在国家有关部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提高我国设施园艺产业整体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农业部统计,截止到2011年底,我国已建立各类现代农业园区超过5000个,遍及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其中科技部、农业部等6部委认定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65个(含试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153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约600个,省级各类农业园区1500个,县地级的农业科技示范园3000个。

6设施园艺功能不断拓展,成为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力量

设施园艺产业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在发挥其生产这一主要功能的前提下,不断拓展功能,其中,设施园艺功能向都市农业方向拓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Giacomellietal.,2012)。进入21世纪,我国城市工业化、农村城镇化速度加快,为了解决都市农业资源的先天不足及人口和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满足城市发展需求,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率先在城郊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都市型观光农业,有效缓解经济快速增长与环境资源保护的矛盾。经过短短十余年的发展,我国都市型生态农业已初具规模,基本具备了农产品供应、社会服务、生态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设施园艺是都市农业的主要载体和技术支撑,都市农业的建设发展需要温室、大棚等设施和现代农业栽培技术作为依托,设施园艺作物的创意性栽培又为都市农业增添观赏性和经济效益(刘二亮和陈飚,2011;Campiottletal.,2011)。近年来,我国在都市型设施园艺关键技术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设施园艺作物墙式栽培(立体栽培)、空中栽培、蔬菜树栽培、植物工厂化栽培、栽培模式与景观设计等关键技术和配套设备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满足了人们对都市农业园艺产品新奇特和观光休闲的要求。

7低碳节能和环境友好型技术成为我国设施园艺重要的发展和研究内容

我国紧紧围绕温室工程建设节本增效的目标,本着合理利用建设地区的气候资源、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原则,运用温室建设区域优化布局与标准化配套、太阳能高效利用、新型保温材料开发和节能降耗等技术手段,建立了温室标准化设计的技术平台;将浅层地源热泵技术应用于连栋温室和日光温室,提出了地热在温室中应用的有效措施(Sonneveldetal.,2010);研究开发了钢渣混凝土墙体、相变蓄热墙体以及蜂窝状墙体,热工性能均优于普通混凝土和黏土机砖(王宏丽等,2008;Younsietal.,2011);结合我国气候特点,以华南、华东、华北和西北气候为基础,分别研究了不同气候条件下连栋温室和日光温室的节能技术,相比传统温室,连栋温室综合节能率达到11.6%~38.5%;与传统加温温室相比,我国独创的节能日光温室每667m2均节约标准煤25t,2008年63万hm2节能日光温室共节约标准煤4亿t,等于少排放6.3万t二氧化碳、205万t二氧化硫、178万t氮氧化物,与现代化温室相比节能、减排贡献额提高3~5倍。

我国发展设施园艺的典型经验

1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区划,实行设施园艺产业化发展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设施园艺面积第一大国。在实施设施园艺产业布局的过程中,坚持“区位优势,形成规模,突出特色,创造效益”的原则,科学制定设施园艺产业发展规划,根据不同生产区域的气候特点、消费习惯、经济水平等多种因子,有针对性地发展设施园艺。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设拖园艺优势区域、设施园艺作物种类和种植模式适宜区域以及设施结构类型适宜区域等区划。通过整合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推动了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

2积极引导土地流转,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在政府划定的设施园艺发展区域内,鼓励和引导承包方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发展设施园艺。政府通过补贴流转价款、提供就业岗位、实行养老保险等措施,引导和鼓励承包方自愿转让土地。采取土地入股等形式提高农民发展设施园艺的积极性。尊重农民的意愿,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在劳动力转移比较多的地区,通过培育流转市场主体、搞好指导服务和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以适应规模化经营和发展设施园艺的需要。鼓励发展设施园艺的农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打破县、乡、村的区域界限,提倡以生产同类农产品的农民为主,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推进设施园艺的生产、销售、加工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3积极培育设施园艺产业化龙头,提高企业化运作比重

积极推进“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建立设施园艺生产基地,促进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民结成利益联合体,培育一批现代设施农业生产企业或企业集团。通过不断延长产业链,统筹安排设施园艺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使产供销相互衔接,促进设施园艺经营水平的提高。依托龙头企业,积极打造设施园艺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及省级和国家级知名品牌等品牌体系,通过创建名牌提升各地和我国设施园艺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4强化技术服务,有效提高企业和农民科技水平

在设施园艺优势区域和主产区,重点加强设施园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保证推广经费,优化人员结构,全面提高技术人员的科技素质。乡镇、村均配备设施园艺生产技术员,特别是设施园艺新区,聘请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跟踪指导,逐户逐棚指导,做到技术起点高、效益好,确保每户有一名明白人,每个企业有一批技术骨干。

5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经纪人队伍建设

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企业、经纪人从事设施农产品市场营销,积极构建组织严密、网络健全、信誉可靠的销售网络。

我国设施园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设施园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在面积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其产业内部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从面积和生产量来看,我国设施园艺的面积与人均设施蔬菜供应量均居世界前列,属设施园艺大国,但要向设施园艺强国迈进,必须突破园艺设施类型、调控环境、专用品种、栽培技术等方面的技术瓶颈。

1设施结构不合理、生产安全性较差

我国从事设施园艺生产的大多数农户由于资金困难,仍主要采用简易型日光温室和竹木结构塑料拱棚,设施简陋、结构不规范、性能较差、空间小、作业不便、劳动强度大、产出率低,缺乏有效抵御冬春低温、高湿、寡照,夏秋季高温、暴雨等不利气候的措施,作物长期处于亚适宜环境。虽然我国目前大力推广以镀锌钢管为骨架的保护地设施,但一些项目因追求政绩、专业知识匮乏及经济限制,钢管大棚建设不达标,抗风雪灾害能力较差,导致冷害、冻害频发,且大棚、温室普遍缺少环境调控装备,低温、高湿病害呈多发趋重态势。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地方盲目加快发展设施园艺产业,采取高指标和高额全覆盖补贴,不顾结构性能和建造质量,建成了一批结构不合理、使用性能差、抗灾能力低的劣等大棚、温室,给设施园艺作物生产带来了安全隐患。隐患主要来自多方面:一是盲目追求超大型大棚、温室;二是大棚、温室维修更新不及时;三是采光保温设计建造不科学;四是高指标和高额全覆盖补贴催生了大量低劣大棚、温室。

2设施装备水平和环境调控能力差,设施栽培专用品种少,栽培技术规范性差

我国大多数农户建造的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普遍缺少必要的环境调控设备,大棚、温室的温、光、水、气等小气候环境调控能力差;缺少设施生产专用小型机械、机具,机械化程度低,空间小、多层覆盖保温等导致劳动强度大,人均管理面积小,劳动生产率低,温室作物单产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我国温室番茄平均年产量达10~15kg•m-2,黄瓜15~20kg•m-2,为国际先进水平的1/5~1/4(喻景权,2011)。缺乏优良的设施栽培专用品种,栽培品种对设施环境的适应性差,有些甚至采用露地作物品种进行设施生产,影响了设施栽培效益的发挥。此外,设施栽培技术随意性大、规范性差,为了追求产量盲目进行大水大肥管理,导致产品质量差、病虫害多发,且栽培成本高、污染环境;许多新发展起来的设施园艺产区,还未能掌握相应的设施栽培技术,管理粗放,效益不高,严重影响甚至打击了农户发展设施园艺的积极性。

3土壤盐渍化、连作障碍、病虫害日趋严重,产品质量安全性低

由于设施的固定性以及栽培作物的单一性、重复性,大量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加之土壤管理措施不当,随着设施栽培年限的增加,造成土壤养分不平衡,引起土壤微生物种群改变、土壤结构破坏和次生盐渍化以及养分障碍的发生,有害物质积累、病虫害发生频繁、根结线虫严重,连作障碍逐年加重,使作物生长发育不良,产量和品质下降,连作障碍日趋严重已成为我国设施土壤持续高效利用的重要瓶颈。值得关注的是,由于防治设施作物病害药剂的不合理施用,使得园艺产品的安全性降低,环境污染严重。据估计,我国常年发生的重要设施作物病虫害多达100种以上,而造成严重危害的约50余种,产量损失超过25%。

4基础研究薄弱,无土栽培、数字农业、信息技术等普及率低,应用效果差

由于我国无土栽培起步较晚,基础研究不够深入、开发应用较少,导致我国无土栽培技术在设施园艺中的应用规模和范围极小,面积约占温室大棚面积的千分之二,产量和质量优势不明显,影响我国设施作物生产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由于环境因子对作物生理生化、生长发育影响的相关研究不够深入和系统,对环境生理基础研究缺乏足够的量化指标,即使借助于现代信息模拟技术建立设施作物生长发育模型,也未能应用于设施作物专家管理系统,对设施生产的指导意义不强。

5以个体农户生产经营为主,组织化程度不高,劳动生产率低下

目前,我国的设施园艺产业仍以个体农户生产经营为主,能够发挥作用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较少。就整体而言,耕作、播种、施肥等设施园艺的生产过程绝大多数仍靠人工进行,作业环境差、劳动生产率很低、劳动强度大,目前我国设施园艺产品的产值与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甚至1/100,规模化、产业化的水平较低,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与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矛盾越来越突出,更难以走出国门与国际市场接轨,生产效益低下,设施园艺的经济效益难以体现。

我国设施园艺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1我国设施园艺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集园艺科学、环境调控、栽培管理、景观规划、现代装备等技术为一体的设施园艺内涵更加丰富。我国设施园艺的发展趋势呈现温室建设大型化、设备技术集成化、操作技术机械化、设施品种专有化和多样化、覆盖材料多样化、栽培技术无土化以及病虫草害防治综合化的趋势。

1)温室大型化、现代化,管理操作机械化

由于大型温室具有投资少、土地利用率高,便于实行机械化自动管理和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室内温度相对稳定、日温差较小,便于环境控制等优点,因此,设施园艺温室类型有向大型化、超大型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温室单栋规模将会从几公顷发展到几十公顷以上。随着温室大型化的发展,对设施环境调控技术和设备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控制系统、栽培管理技术、环境因子采集自动化等现代技术装备将会成为未来设施园艺研究的重点。

2)设施结构不断优化,覆盖材料功能多样化

根据我国不同地域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和气候环境,对生产运行能耗大、产出低的不同温室类型进行结构优化,并形成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这将会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设施园艺发展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目前,我国设施的覆盖材料有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覆盖材料三大类,主要用于透光保温、遮阳降温、减少病虫害等功能,今后覆盖材料的发展趋势主要致力于节能环保材料的研发、注重覆盖材料的保温性、重视设施光环境的优化、不断提高材料的耐候性以及拓展覆盖材料的功能。

3)推进设施园艺产业园建设,品牌意识进一步强化

由于我国农业现有科技体制和农民分散经营两方面的制约,设施园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仍存在不少障碍,设施园艺产业园为农业技术和农业种植者的结合创造了条件。设施园艺产业的不断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应通过积极引进、推广和示范先进的设施生产方式和栽培技术,完善设施园艺生产基地建设,形成一定规模和特色的设施园艺产业园,起到带动辐射作用。随着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农业市场化进程也在加快,创建品牌是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围绕设施园艺产业主打产品,实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严格按照设施栽培技术标准和规程,进行采收、分级、加工、包装、上市,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创建更多特色品牌。

4)设施环境因子调控更加智能化,设施品种更加丰富

设施园艺生产的核心是能够对设施内栽培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创造出适于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佳环境条件。目前,现代工业技术加快了向农业领域的渗透,未来的人工智能环境控制系统不仅能够做到栽培环境全自动控制,而且与市场、气象站、种苗公司、病虫害测报等相连接,形成环境调控综合网络智能系统,进行产量、产值的预测,为生产者提供更为广泛的信息情报和确切的决策依据。温室环境控制调节的方向将会实现由单一的环境因子向耦合复杂的综合因子及高层次的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设施园艺产业的深入发展,愈发重视设施作物专用品种的选育,一些具有耐低温、耐高温、耐弱光、耐高湿、优质高产的设施专用品种将会被选育出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5)设施园艺“环境友好型”意识进一步加强,使之成为可持续农业

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设施园艺生产过程中如何实现能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将会成为研究的热点,开展以生物防治、生态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可大大节省设施内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灌水的用量,易于控制有害化学物质向外界环境排放。如嫁接换根抗逆促长、营养液闭路循环系统、增施有机肥、昆虫授粉等一系列适合于温室安全生产的环境友好型新技术,使设施园艺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6)设施园艺生产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组织化程度更高

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对设施农业科技资金投入的力度,一些制约设施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得到突破,然而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使得一些好的技术停留在科研者手中,未能进入种植户手中。未来一段时期,重点深入基层推广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科技者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将会推动我国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技术水平。设施园艺产业分为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不同阶段,其中产中阶段目前仍然以一家一户的农户种植模式为主,但一家一户的农户种植模式难以与大市场很好地衔接,因此,在产前和产后构建产业协作组织,将小生产和大市场有机地联系起来,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设施园艺产业的整体发展。

产业园前景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光伏农业;设施模式;产业优势;问题;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S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7-0185-02

光伏农业是近年来在国内外新兴的一种产业模式,是通过在农业设施棚顶安装太阳能组件发电、棚下开展农业生产的形式,将光伏发电与农业设施有机结合,以期达到“1+1>2”的产业融合效果。同时,光伏农业也极大地吸收了最新的光伏与农业技术,有效促进了2个产业的健康发展与技术进步。在经营模式上,除了基本的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外,还可结合观光采摘、乡村旅游、民俗文化游、科普基地、田园景观等形式,提高单位土地的收益,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增加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有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1 光伏农业设施的主要模式及其优缺点

1.1 光伏春秋大棚

光伏春秋大棚是将太阳能组件支架立于春秋大棚的北侧,使组件发电与棚内种植生产互不干扰,达到有机结合。一般情况下,太阳能组件支架高度在5.3 m左右,远高于正常春秋大棚(3.0~3.2 m)的高度,为避免南侧组件对北侧大棚及太阳能组件遮挡,需要加大南北方向春秋大棚的间距,造成大棚建设土地利用率降低;同时,为了有效利用土地,太阳能组件支架与大棚结合紧密,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组件板上降雨冲刷、板上融雪冲压会对大棚棚膜及棚架造成破坏;此外,为了定期清洗太阳能组件,也需要在大棚南侧预留水车通行道路,降低了土地种植利用率。

1.2 光伏日光温室

光伏日光温室分为架式与平铺式光伏日光温室,架式光伏日光温室是将太阳能组件支架立于日光温室的北侧,使组件发电与棚内种植生产互不干扰。一般情况下,日光温室太阳能组件支架高度在6.2 m左右,远高于正常日光温室脊高(3.4~4.8 m)的高度,为避免南侧太阳能组件对北侧温室及组件遮挡,需加大南北方向温室间距,造成温室建设土地利用率降低。同时,因支架防风、建造成本、组件维护等考虑,架式光伏日光温室的脊高一般就低不就高[1]。

平铺式光伏日光温室是将太阳能组件在日光温室棚体顶部或棚体坡面上间隔安装,以保证棚下作物有足够的受光率,满足作物光合作用的需求,棚体建设与棚间距可基本按常规日光温室设计,土地利用率与常规日光温室基本相同。同时,为满足棚下作物光合作用的需求,一是太阳能组件要有一定的透光率,一般为10%~40%,降低了单位面积太阳能组件的光转化率;二是太阳能组件要在棚体上间隔安装,不能满棚铺装,影响了单棚发电量。

1.3 光伏联栋温室

光伏联栋温室是以一定透光率的太阳能组件安装在连栋温室的南坡,适合喜阴与耐阴作物的生长,特别适合发展食用菌产业。光伏联栋温室所用覆盖物南方地区多用棚膜或PO膜,北方多用PC板或浮法玻璃。

常规联栋温室一般是东西排跨、南北开间,而光伏联栋温室因太阳能组件采光及结构需求,一般是南北排跨、东西开间,棚内如种植高秧作物会影响采光或通风[2]。

1.4 牧光互补设施

牧光互补设施是将太阳能组件安装在开放式或封闭式的联栋框架结构上,框架下进行畜牧或禽类养殖,框架高度可根据养殖需求进行设计,一般在1.5 m以上,能起到遮荫避雨的效果,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与投资效能高。

1.5 渔光互补设施

渔光互补设施是通过打桩将太阳能组件架设在湖泊、鱼塘、滩涂湿地等水面上,太阳能组件组成开放式矩阵,组件支架要与水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影响鱼类生长及养殖作业。该模式能提升湖泊、鱼塘、滩涂湿地等水面资源的使用效能与经济效益,开拓了光伏发电的新模式,丰富了光伏发电与农业产业结合的内涵,真正实现了“1+1>2”的产业融合效果。

该模式太阳能组件的遮荫会降低水体温室效果、削弱水下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水体含氧量,造成个别鱼种生长缓慢,如果水体深度不够,甚至会造成在北方地区难以越冬。

2 光伏农业产业的优势与特点

2.1 优势

以棚顶发电、棚下种植为主要结构特征的光伏农业概念一经提出,立即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在中国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光伏农业广泛地融入了现代工业、农业、生物、信息、管理等多学科的先进技术与理念,将第一、二、三产业高效结合,在不改变土地性质、节约土地资源的前提下使光伏发电与农业融合发展,开创了新型产业模式。

2.2 特点

(1)土地利用率高。光伏农业项目不额外占用耕地,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在同一片土地上实现光伏发电与农业并行发展,可以节约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增值,属于高效的设施农业项目。

(2)投资与生产规模大,对运营与管理的要求高。光伏农业项目的投资总额、占地面积、生产规模都远高于一般的农业项目,对农业产业的制度建设、生产技术水平、过程管理、成本控制、销售渠道的建立与稳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这样企业才能获得稳定的预期收益,得到长足发展[3]。

(3)适宜采用现代高新技术进行规模化生产与运营。光伏农业因其投资、生产规模大,投资回收与运营成本压力大,同时因其设施设备规范、占地面积大,便于将现代农业工程技术、生物技术、生产技术、信息技术、电站运营与管理技术等融入光伏农业的设计与日常生产运营中,适合规模化发展高端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再结合品牌化运营,能将现代科技的优势发挥出来,大幅提升运营效率与市场影响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克服产业短板,这样才能按预期收回投资、获取收益,支撑高额投资与运营成本。

(4)光伏农业设施使用年限长。光伏农业大棚使用年限一般要求25年,比传统农业大棚使用时间长,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设施的使用效能,降低年摊销成本,另一方面适宜开展生长周期长、附加值高的作物生a。

(5)适合电网达不到的偏远地区发展农业生产。在国家电网达不到、没有电力供应的地区,可发展光伏农业大棚设施,既可满足灌溉、照明、温控、补光等农业生产用电需求,也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降低贫困人口。

(6)部分棚型与地区太阳能组件对农业生产产生一定影响。太阳能组件平铺在温室顶部,或温室坡面的棚型不利于采光,或区域光照资源不充足,均会造成棚内光照条件不均匀或相对较弱,对棚内作物生长会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太阳能组件在工作状态下可产生热量,在冬季可提升棚内温度,但在夏季会造成棚内温度过高,作物越夏困难。

3 光伏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光伏农业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光伏农业设施与生产模式也不断丰富、完善,光伏农业项目的前期设计、标准化施工、光伏与农业相关技术的应用与融合都获得了实质性发展,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也逐步加强,但是从整体上讲,我国光伏农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1 缺乏成熟的理论体系

光伏农业没有成熟系统性的产业研究成果与体系,商业模式、盈利模式、运营模式、管理模式、融合发展等还处在探索与发展阶段。

3.2 光伏与农业的融合还处于探索阶段

目前,多数光伏农业项目光伏与农业并没有真正融合,不是光伏企业搞农业,就是农业企业在做光伏,光伏农业企业的发展战略、光伏与农业产业布局、业务比重、管理制度、业务流程、人员配置等还停留在或者偏重在企业的第一产业(光伏或农业),并没有将2个产业真正地同等对待,没有根据2个产业的特点与实际,分别制订、建立可行的发展战略、制度体系、专业团队,或者更高层级地建立可充分兼顾、推动、管控光伏与农业2个产业健康发展的制度系统与专业团队。只有做到这些,光伏农业才有真正发展与成功的可能性[4]。

3.3 光伏农业政策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与丰富

国家对光伏农业的优惠政策还是停留在单一针对光伏发电或者农业上,没有针对光伏农业产业融合的相关优惠政策。而光伏农业的健康发展,绝不是仅对单一产业的扶持,更需要系统性、综合性的支持与推动。

3.4 光伏农业项目用地自然条件相对较差

因国家土地政策的要求,光伏农业项目不能占用基本农田,只能在一般农田等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土地上开展农业生产,这类土地种养殖条件比基本农田差,有些甚至水质或水源都难以保障,造成农业生产投入大,产量及品质不高,农业部分效益不理想。

3.5 光伏农业项目管理层级多,结构相对复杂

光伏农业项目跟常规农业项目比投资较大,管理层级多,管理人员数量大,人工效能不高,管理效率低,不能真正满足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

3.6 光伏农业项目投资建设速度快,农业生产与团队建设滞后

光伏农业项目推进速度快,分布范围广,统一管理难度大,农业生产与经营风险高。常规农业项目是首先在一个地点启动生产,在主要生产品种、生产技术、管理制度与体系流程、销售渠道等方面逐步成熟与稳定后,根据市场或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同地或异地逐步扩大生产规模,新增产能能够使用或借用原有管理与销售体系,企业生产与经营风险低。而光伏农业的发展与项目地点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受光资源、国家政策导向、各地光伏发电政策、企业发展战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光伏农业项目建设、启动速递快、分布广、土壤气候条件差异大,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体系建设、团队建设、销售渠道、发展方向、战略规划等远远跟不上项目建设的速度与需求,造成农业生产、销售与管理易出现混乱局面。

4 产业发展对策

(1)建议国家农业、能源部门、相关科研机构、协会、企业设立专项资金,深入系统地研究光伏农业产业战略发展方向、运营规律、系统性行业标准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奠定光伏农业产业健康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2)光伏农业企业应依据光伏与农业融合发展的产业特点与实际情况,结合企业项目分布区域、各区域气候等自然条件、项目地政府的政策导向、国内外农业产业情况等综合因素,组织专业团队深入分析、研判、制订企业战略规划,明晰各自的发展方向。

(3)光伏农业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需求、产业分布情况、战略发展方向,分别建立能够有效监督管理协调光伏发电与农业产业的制度体系、管理流程、专业团队,使2个产业的管理与专业团队在独立运行的基础上,能够相互支撑、融合发展。

(4)针对光伏农业项目土地等自然条件不足的问题,光伏农业企业应加大现代光伏与农业高新技术的引进力度与研究,通过现代科技的应用与创新,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开展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生产,向科技、管理、规模要效益,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5)光伏农业产业要重视、秉承清洁、生态、有机、安全的发展理念,通过种植、养殖过程的全程监控,采取标准化的生产与控制流程,通过科技手段,生产安全放心的农产品,并适时开展品牌化运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与知名度。

(6)要重视专业团队建设、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光伏与农业产业要有各自独立的管理与生产团队,不能一支队伍管两块业务,甚至外行管专业的事,真正做到专业人士负责专业的事,规避生产与运营的人为风险。

(7)农业不同于光伏产业,很多生产、管理、产品品质、销售过程与环节难以进行有效的管控与标准化,管理者的个人经验、专业技术水平、责任心、管理水平、对企业的忠实度等对生a销售过程与结果影响巨大,应适时开展农业绩效考核制度,调动生产人员与销售人员的积极性,推动光伏农业企业良性发展。

(8)注重规避农业生产与经营风险,特别是光伏企业在开展农业项目的初期要注意把控农业项目的推进速度与规模,避免盲目冒进。要将农业产业放到与光伏产业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农业团队建设、制度体系、管理流程、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销售渠道、自然条件改良等方面没有成熟完善之前,不宜同时异地多点大规模建设光伏农业项目、启动农业生产。

(9)要研究设计将多个光伏农业基地统一协调发展,降低生产与运营成本,提升产品供应能力,延长供应时间,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规模效益。

5 参考文献

[1] 房裕东,黄绍华,秦树香,等.光伏农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J].长江蔬菜,2015(18):35-40.

[2] 李卫.前景广阔的光伏农业[J].黑龙江粮食,2015(1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