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县域经济发展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县域经济 创新 突破口
1.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则与思路
陕西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历程,总结各地发展的经验,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应把握以下原则:
1.1因地制宜和敢于创新原则
各个县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劳动力素质、科技教育和经济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必然形成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决定了各自的发展思路和产业开发的重点。选好主导产业,找准突破点,从资源优势中培育特色,从传统产品中筛选品牌,打造自己的特色产业。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县域经济充满活力。一是观念创新。要把解放思想作为永恒的主题,树立敢为人先、与时俱进的观念。二是制度创新。坚持农村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修改不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制度,创造一个有利于县域经济稳定发展的环境。三是领导方法和方法创新。创建服务型政府,变直接干预为提供服务,便忙于应酬为超前筹谋,做到心中有数,追求实效。
1.2走开放带动和城乡互动原则
放手引进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资金和技术,引进并购资金,弥补当地生产要素的缺口。鼓励农民进县城,聚集镇,走出去,充分调动农民投资兴业的热情,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是选好并推出好项目,全力以赴搞好招商引资工作。
城乡互动解决现阶段“三农”问题,繁荣农村经济,通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之对县域经济的投入,使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人民共富裕。
1.3可持续发展原则
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从源头抓起,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依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2.1增强县域创新能力
第一,创新思想观念,提高市场化程度。陕西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转变观念为先导,首先,应扩大交流、博采众长,树立开放的观念;其次,应除旧布新,具备不大胆进取的精神,积极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树立创新的观念;再次,应勇于挑战,树立竞争的观念;最后,讲求实效,树立效率的观念。
第二,创新体制,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提高县域内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制定积极的人才政策,吸引、凝聚人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高新技术、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积极运用于县域经济的开发领域,为县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2.2县域三大产业一体化发展
第一,培育和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培育和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选择。经济基础比较好的县,重新整合生产要素,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面提升竞争力。产业相同或相近的县域,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加强协作,促进共同开发。在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各打各的优势仗,各唱各的特色戏,努力形成以果业、畜牧业为龙头,各种特色经济合理布局、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第二,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龙头企业的发展状况决定了整个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质量和效果。选择发展势头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增强其核心竞争能力,使之成为产业化的脊梁;对现有经营状况一般但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引进有资金实力、有较好品牌的企业进行改造,注入资金,引入机制,使之尽快壮大起来;鼓励引导城市各类工商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业产业化增添新活力。
第三,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健全和完善县、乡、村和民间农技组织共同发展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鼓励农技人员带薪参与技术承包、技术入股,领办、兴办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3着力发展民营和劳务经济
第一,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县办企业和乡镇企业的普遍改制,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大大增强了县域经济的活力。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拓宽民营经济的融资渠道。引导民营企业树立诚信敬业、守法经营的观念,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生力军作用。
第二,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切实加强与省内外特别是发达地区经常性的联系和沟通,有序组织劳务输出,有条件的还应逐步拓展国际劳务输出的渠道。同时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管理和服务,切实维护民工的合法权益。
规范和完善城镇管理,强化社会治安、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服务功能,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展空间,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农业与非农业的二元户籍制度,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2.4大力发展小城镇,走乡村城市化道路
根据区域空间发展的结构状况对发展不平衡的部分进行补充和完善,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从而使大城市形成区域的经济中心,充分发挥它们在区域中的辐射作用,其次可以通过各类城市在功能上的互补形成城市化的网络体系,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城镇的有机结合;再次还可以通过城镇体系发展区域经济,进一步推动农村工业化,乡村城市化,农村现代化以及城市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许经勇.中国特色城镇化、农民工特殊群体与发展县域经济[R].厦门大学经济学院,2006
[2] 李松志,刘叶飚.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可持发展障碍与对策[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
[3] 孙柏军.内蒙古宁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金融支持
2002年11月,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此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日益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和政策推进的重点。在我国县域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金融支持弱化等问题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深入研究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对于促进县域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县域经济的内涵
县域经济是为以县为行政区划的这一区域内的经济,是一个具有区域性、层次性、网络性、开放性的经济系统,是一个功能相对完备和健全的经济系统单元。
县域经济的内涵理解为:“1、县域经济是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的集合体,具有二重性;2、县域经济史典型的区域经济,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3、县域经济以农业、农村经济为基础,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其发展方向。”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1、县域金融机构功能萎缩,数量大幅减少。
国有商业银行从1998年起,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增加效益目的而大规模撤并了县域金融机构。同时,实行高度集中的信贷管理体制模式,严格授信管理制度,使得县(市)级支行基本丧失了实质贷款权。
县域资金短缺,信贷资金外流。
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县域分支机构每年吸收的资金运用到县域经济的比例越来越少。县域金融体制在转换过程中忽略了对县域经济发展程度的认识, 县域金融与县域经济的对接不够, 协调发展方面不足。而且农村资金通过国有商业银行上划资金等渠道陆续被抽走, 使资金不断由农村等落后地区流向城市发达地区, 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信用环境不佳,制约信贷投放。
县域中很多企业信用度不高,会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投入。国有和集体企业转制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导致国有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大量贷款本息被悬空和逃废,这严重挫伤了银行信贷再投入的积极性。 转制后,由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信息的不规范和不真实,使得银行很难把握贷款企业的信用度和还款能力,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防范,导致银行不愿意为其提供融资服务。
三、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县域经济具有弱质性。
县域经济发展中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水平比较低,由于发展起步晚,相对于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而言,县域的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现代农业体系建设不完善,存在着较高的信贷风险,制约了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规模效益的发挥。银行金融机构,认为县域经济存在弱质性, 资金的投入产出比例很低,在遵守安全性、流动性原则的情况下追求最大的收益,导致了信贷在县域地区的集中投入。
2.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
县域经济和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县域金融体系不健全以及其运行效果不佳,加剧了县域金融市场的供给抑制状况。他认为主要原因是:1、商业性金融供给缺失;2、政策性金融功能缺位;3、合作金融支农乏力;4、邮政储蓄分流, 加剧县域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失衡。5、民间金融的“非合法化” 难以填补县域资金供给缺口。
3.信贷投向集中,有效信贷需求不足。
由于县域经济中企业整体的资产质量不高,形成有效的信贷需求比较困难。其表现为一是县域企业的发展不规范;二是县域经济中产业结构调整不合理,缺乏稳定的经营;三是不规范的内部管理,不健全的财务制度以及不透明度的监督;四是县域企业的信用意识普遍较弱,存在很高的道德风险。
四、推进县域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健全县域金融组织和服务体系
从根本上解决县域金融支持问题,应从县域经济中融资的供给与需求方面考虑,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县域金融组织和服务体系,以满足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性和县域经济发展中不同主体的金融需求。
应加大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力度;建立地方性中小银行,以填补因国有商业银行业务收缩而出现的金融服务空白;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提高其对县域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质量;建设县域金融配套设施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贷款压力。
2.加大对县域金融的政策扶持力度
地方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和配合,将各种政策落实到位;建立具有激励作用的金融扶持制度;改良现有的扶持政策,创新财政支持县域金融方式;加快建立更为有效的政策扶持体系,切实做好“三个统筹”;稳步落实好“三个区别对待”;兼顾各时期农村金融发展的重点和农村小金融机构的问题,出台具有阶段性特点的扶持政策。
3.健立信用担保机制,创建良好社会信用环境
应尽快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信用担保公司,通过设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建立各种互助基金,来分散信贷风险,以解决中小企业和农业的贷款难等问题。同时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并加强支持央行整合跨部门信用信息工作,完善征信体系建设。
4.引导信贷投向,促进县域经济与金融平衡发展
央行应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使商业银行的有效信贷投入增加。增强商业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利用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促进商业银行开展多种企业融资方式;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为银企合作牵线搭桥的工作,促进项目与资金的衔接,实现县域经济和金融的共同、平衡发展;制定合理的县域商业银行上存资金利率。(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小三、徐鸣,《关于县域经济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2]陈泽浦、秦宏,《新形势下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齐鲁学刊,2008年第4期
[3]曹洪军、马雯,《关于县域金融姜缩若干问题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5(2)
[4]徐云香,《金融支持江西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3年第8期
关键词:科技支撑 县域经济 安徽省
近年来,县域经济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肖志颖 吴润青,2013),在安徽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县域地区人口规模大,地方财政收入偏紧,且支柱产业多依赖于地方资源,造成县域经济发展动力明显不足。因此,如何充分发挥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打破资源与技术约束,对于提升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尤为关键。而解决这一关键问题的核心,就是要掌握目前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能力究竟如何?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需求如何?而这些问题也正是本文试图回答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科技兴县战略的全面实施,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科技与县域经济的关系也进入了我国部分学者研究的视野。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早在2006年就在对福建省县域科技与经济互动关系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县域科技创新环境,增强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引导县域经济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思路。孙自铎(2007)通过对安徽省全国首批科技示范市――宁国市经济发展的实地调查,也同样提出现阶段安徽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科技为支撑的基本思路。禹晋卿(2008)指出河南省县域的整体科技水平还不高,而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强化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岳顺之(2011)则指出淄博市县域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走在山东省前列,在于科技支撑作用的有效发挥。同时总结了淄博市科技创新支撑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积累的经验。
可以说,关于科技支撑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已有学者们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对于县域科技支撑能力如何评价等对诸如此类问题的研究目前仍然较少。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县域层面的科技研究缺乏资料和数据的支撑,从而使评价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能力的研究很难深入进行。
因此,本文主要以安徽省80个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支撑能力综合评价指标,利用2011年安徽省县(市)科技进步考核数据,对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能力进行评价,探讨如何强化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并从政府作为的角度提供一些设想和建议,从而达到科技与县域经济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
一、评价指标与权重的确定
确定评价指标是进行科学客观分析与评价的前提。本文基于科技支撑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关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科技促进产业发展能力、科技推广与服务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及科技投入水平四个方面设计科技支撑能力综合评价的四个二级指标以及高新技术企业数、科技成果转化数、年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等11个三级评价指标,从而构成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支撑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详见表1。
确定权重的方法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专家打分法(德尔菲法)、两两比较法、层次分析法以及主成分分析法。本文利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指标两两比较,根据各测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来确定权重。以二级指标权重设定为例说明,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通过两两比较,确定二级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本文参照1~9标度体系来确定相应的aij值,得到二级指标的比较判断矩阵,记为A,计算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科技支撑能力进行了评价。得出的评价结论,可为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政策的管理与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从评价结果,我们可以发现:
(1)总体来说,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科技支撑能力偏弱,在本文所考察的80个县(区)中,科技支撑能力综合评价值低于平均值的县域占了近三分之一,比重达62.5%。可见,安徽省科技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并没有得以充分发挥。
(2)安徽省各县域之间科技支撑能力差别较大,科技支撑能力综合指标值最好的宁国市与最差的蒙城县相差25倍有余。因此,如何缩小个县域之间的科技支撑能力差距,对于提升安徽省整体县域经济发展,是目前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
(3)从评价结果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科技支撑能力排名靠前的县域大多获得了上级部门科研经费的支持。相对而言,排名靠后的县域获得的科研经费支持力度要小很多。在目前县级本级财政能力偏弱的实际情况下,提升县域科技支撑能力的重任还主要依靠上级部门。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科技发展的各种支持,包括政策和项目倾斜等。
(4)我们在分析科技支撑能力较弱的几个县域的情况时,可以发现,这些支撑能力较弱的县域对于科技投入的水平并不低,但是由于他们在科技推广与服务能力以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方面的弱势造成这些县域整体科技支撑能力偏低的局面。因此,对于这些县域来说,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的关键是如何在科技推广与服务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所加强。
参考文献:
[1]周晓平,吴宏.县域科技与经济协调性评价研究――以江苏省泗阳县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1(4):92-94
[2]孙自铎.中部地区振兴县域经济必须以科技为支撑[J].安徽科技,2007(2)
[3]禹晋卿.科技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4)
论文关键词 和谐视角 交通 县域经济 发展研究
论文摘 要 便捷交通激活县域经济,本文基于和谐视角对交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研究。
1前言
东明县地理区位比较重要,但目前东明县路网建设还不能够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公路建设与日益增长的交通量矛盾相对还比较突出;道路运输结构不尽合理,运输效率和质量不高;现代物流体系尚未形成,在为商品流通和人员流动创造良好运输条件、实现与京津等地的有机衔接上有待加强和提高。
2交通在县域经济中的重要性
交通运输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战略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县域经济建设中,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担负着千百种原燃材料的运输供应,形形商品的交换,成为各行业生产、流通的不可或缺的链条。路通了,车可以到田头,种菜不愁销,还能卖出好价钱。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路桥畅通吸引了大批客商投资兴业。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拉近了城乡距离。交通事业的突飞猛进给陆良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催生了一条条公路经济带。一马平川的大地上,国道贯穿境内,高速公路、县乡一级油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车流川流不息,城乡一体化交通网络有力推进了县域经济发展。桥梁、渡口是交通的纽带和公路的延伸。一条路一条经济走廊。交通建设,不仅方便了群众出行,而且改善了经济发展条件,蔬菜、粮食、畜禽等一大批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应运而生。
3交通路网建设的现状分析
县域经济面临国内国际市场日益增强的辐射力和冲击波,在这一新形势下,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奋力推进县域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结合当前交通建设发展实际,就如何科学统筹交通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和定位思考。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是交通工作的根本要求。从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全局看,总体而言是区位优势的拉动辐射效应不明显。从服务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看,公路易发事故路段的安全防治、危桥危涵的改造、紧急突发事故抢险救援等方面还有待完善;运输车辆技术状况、资质审核检验和运输安全等方面有待加强;公交运营线路数量、通达深度还不能满足群众便捷出行需要;出租运营车辆标识不一,良莠皆存,不规范、不统一、不满意的矛盾还相对存在。做好群众“出行放心、出行满意”的工作任务还很重。
4立足路网布局与县域经济的有机衔接 1正确认识交通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
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优先发展,超前发展交通事业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先导和推动作用。县域经济发展的形象标志是城镇化发展水平,而城镇化的发展与交通条件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纵观东明发展历史,交通条件对城镇化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城镇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明显的交通指向性,众多历史名镇,皆按交通建设沿线分布。而现代城镇建设要走集约发展、集中建设的道路,择优发展重点乡镇是城镇建设的必然选择,城镇化的进程将使一些重要乡镇所在地得到强化和发展,随着交通通达的时间和空间变化,城镇化建设也必将做出新的调整,也必将推动我县产业积聚区、主导产业和社会工程的加速发展。 2县域经济发展与路网功能的重新定位
县域经济发展中,交通路网的层次结构及其功能是布局规划的关键问题所在,应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摒弃传统意义上的国省、县乡道路行政等级划分的模式,依据其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重新予以定位。从当前县域经济交通路网功能展现看,大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主干网,用于连接县域内外重要结点和交通枢纽,技术等级主要是二、三级路组成;第二层次为次干网,用于连通县与县及县与各乡镇之间的公路,技术等级主要是三、四级路;第三层次为一般网,用于连通县域各乡镇与行政村之间的公路,技术等级主要是由农村公路组成。从这个角度看,优先发展主干网,强化发展次干网,连通改善一般网,就能使有限的交通建设资金发挥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适当调整农村路网结构
考虑县、乡村发展和土地整理及新农村规划,建议调整路网规划或给予在建设中进行置换变更的政策余地。加强养护管理,延缓使用年限,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十分必要。为提高道路品位,弘扬交通文化,在今后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须注重把历史、文化和景观与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在提升道路的人文品位和文化气息上做文章,对每一条公路周边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历史底蕴和特色经济进行全方位的梳理挖掘,使公路文化成为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载体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桥梁。 4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合理优化路网建设
干线交通是区域间联系的纽带,地方道路则是一个县域经济发展的条件,而城市道路则是城市运行的载体,三者结合构成了“大交通”的概念,大交通可影响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可影响一个区域的产业布局,可影响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还可以影响一个区域某一个阶段的发展规划,甚至可诞生一个城镇。交通上不去,经济就无法发展,由此而言,发展“大交通”势在必行,在谋划上是考虑以下三点:一是建设纵深,沟通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二是建设枢纽,实现物流集散,三是建设走廊,解决瓶颈,改善能源运输通道。 5加快相关城镇过境道路改造升级的步伐
在路网建设中重点发展县域的主、次干线公路项目(县道、乡道)。村村通道路大多为沿干线公路呈“鱼刺”状形式,而乡道建设标准又过低,起不到乡镇区域内的干线或分解国道线路压力的作用,建议下阶段路网建设以县道改造升级、乡道(次干线)、专业道路(矿山道路、粮食产区路、果品蔬菜产区路、红色旅游路)建设为主。在县域农村形成主干、次干、专业路、村村通,高中低等级配置,车辆择路而行,路网车流密度均匀的格局。
:
[1]张聪林,朱霞.小城镇交通规划问题与对策探讨[J].小城镇建设.2005年01期.
刘翠红.产业链延伸视角下的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10年03期.
1月9日,甘肃省第十二萌嗣翊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兰州开幕,省长林铎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他指出,2016年主要经济指标出现止跌回稳或小幅回升的势头,符合年初预期,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呈现出缓中趋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地处西北内陆的甘肃省设定的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7.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在2016年,甘肃省深入推进联村联户为民富民、“1236”扶贫攻坚、“1+17”精准脱贫“三大行动”,全面实行“853”精准脱贫管理办法和“4342”脱贫验收责任体系,扎实开展“大走访、回头看”专项行动,着力提高脱贫攻坚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整合投入省级涉农资金568亿元,切块到县481亿元;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223亿元,累计达到434亿元,惠及96.4万户、398.2万贫困人口。
作为“一号工程”的脱贫攻坚工作得到了高度关注。甘肃省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7年,将进一步强化“一号工程”意识,确保完成全年脱贫80万人的目标任务。除了改善生活条件、完善扶贫保障机制之外,增强脱贫内生动力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甘肃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发挥产业扶贫关键作用,实施1000亿元产业扶贫专项贷款工程,重点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和富民产业培育。开展科技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大力推广陇南电商扶贫模式,通过电商网店、电商创业、电商入股等方式,带动该省特色农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
“应该把精准扶贫和产业融合结合起来,把老百姓的增收致富引导到产业发展上。”甘肃省人大代表、定西马铃薯协会会长刘大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2017年甘肃省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时提到,培育壮大县域经济,增强持续发展后劲。
甘肃省对此提出了多方面的具体举措,例如通过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着力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辐射范围广、发展潜力大的特色产业集群,形成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体系;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基地,等等。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石。将县域经济做大做强,是关系到持续发展后劲是否强劲的关键因素。对于县域经济发展,不少代表委员都提出了见解与建议。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甘肃省委主委栗震亚指出,甘肃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严重滞后、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十分明显,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对此,栗震亚提出建议,要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坚持走有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之外,还要降低门槛,取消注册资本金限制,推行注册登记备案制,放手发展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放开领域,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引导民营企业树立诚信敬业、守法经营的观念,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县城经济中的生力军作用。
摘 要 山区县域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其发展历来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难题。本文通过对四川省石棉县县域经济发展分析,指出即使是经济发展较好的山区县,仍然面临着山区县域发展的共通性挑战,并提出相应建议。即为了实现山区县域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走内源型增长道路,积极培育主导产业,探索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取向。
关键词 山区县 县域经济 石棉县
山区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山区县与平原县和丘陵县相比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然而其经济发展往往受到开发成本、转移成本、区位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而呈现出滞后性。优势资源的富集与经济发展的滞后构成鲜明对比,形成普遍性的“资源陷阱”。如何在人口、环境、资源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山区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成为目前山区县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以石棉县为例,探讨山区县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共通性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思路。
一、石棉县县域经济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
1.石棉县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石棉县处于雅安市与凉山州、甘孜州的交汇处,是内地通往云南、等边陲的重要通道。其山地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98%,属于典型的山地县。石棉县自然资源丰富,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储量巨大。此外,石棉县还拥丰富的生物资源,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地之一。
近年来,石棉县经济增长强劲。2011年,石棉县GDP达47.89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人均GDP达3.80万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3.72亿元,同比增长22.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41亿元,同比增长1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60元,同比增长16.2%;农民人均纯收入5905元,同比增长21.2%。需要指出的是,石棉县人均GDP达32226元,显著高于同期四川省20828元和雅安市18728元的水平,位于西部山区县的前列。
2.石棉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首先,石棉县经济的增长长期依赖于资源性产业。这种依赖资源开发的发展模式“惯性”大,限制了石棉县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产业结构纯粹以工业为主。此外,该县虽然形成了以水电资源利用为基础的特色载能和新材料两大产业群,但工业产品附加值低,极易受国家产业政策、资源要素配置、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抗市场风险能力弱,经济发展可持续性不足。其次,石棉县经济发展要素制约明显,其中土地容量问题最为突出,且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环境承载能力约束明显,制约了工业和城镇发展。最后,石棉县在主体功能区划中定位于区域生态功能屏障。该定位与其经济发展需求产生了矛盾。如何在生态约束的前提下实现优化产业结构,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成为了石棉县发展的一大难题。
二、我国山区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
从石棉县的县域经济情况可以看出,其经济发展虽然属于山区县的翘楚,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我国山区县普遍存在的。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落后的交通区位使得我国山区县面临着共通性的挑战。
1.资源陷阱
大多数国内山区县生态环境条件良好,特别是某些地区特色自然资源富集。这种良好的资源条件,却因自然地理环境或者区位劣势等,致使经济发展要素难以聚集,经济发展环境不易改善。因此,以资源开发启动的县域经济发展,由于收到经济发展要素的制约,虽然具有丰富的资源,但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受制于资源陷阱之中。
2.产业结构优化困境
山区县在启动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时,往往将目光首先瞄准本地特有的自然资源进行规模化开发。但这种发展方式大多是粗放型的,需要付出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的代价。此外,当区域经济在获得一定的要素积累之后,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而出现边际效益递减,使得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成为必然。然而,源于传统优势发展起来的低水平资源性产业却因惯性继续维持和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巨大阻力。
3.分散化发展与培育增长极的矛盾
山区县由于富集资源的多样性,往往造成依托特色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在选择上的无从把握。出于短期利益考虑,同时又对区域发展战略综合性和持续性重视不足,造成发展要素在各个领域分散化配置。区域内的资金、土地、人才等流向不同的产业,导致山区县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无论空间上还是产业上的增长极都难以真正出现,使地区主导产业难以形成,优势产业无法获得良好的培育条件。
4.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冲突
国内多数山区县的主体功能定位为区域生态屏障。这些地区往往列入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其发展受到主体功能区发展规划的限制和制约。与此同时,多数山区县又属于落后地区,具有强烈的加快经济增长的内在冲动和需求。如何协调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并将二者有机融合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之中,成为山区县当前以及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
三、我国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发挥比较优势,走内源型增长道路
面对资源富集和发展要素稀缺的矛盾,发挥比较优势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突破口。山区县域的发展应该根据资源禀赋,形成相对的产业优势和区域的比较优势,凭借原始积累,走依靠自身力量的内源型增长道路。内源型发展的起点并不是单一的依靠工业,还应立足自身特色农业资源、生态资源和旅游文化资源,在新的起点上对“内源”进行深层次的提升、拓展和扩充。
2.突出重点加强优势产业培育
落后山区县由于产业发展主体本身起点较低,能力较弱,发展较为缓慢。为了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首先需要政府选择重点产业和企业进行强力的政策扶持,帮助它们实现起飞,进而发挥回顾效应和旁侧效应。其次要做强做大主导产业,逐步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提高产出效益,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改变以资源开发和加工为主的状况。最后,要注重产业链的延伸,推进资源开发和加产品研发并重,打造产业集群,形成规模经济。
3.探索构建区域利益协调机制
由于受体制因素制约,区域利益分配的不公平历来成为落后地区发展的主要难题。资源的调出地承担着资源消耗以及环境破坏等代价,需要资源的开发者或资源的调入地给予一定的补偿或利益分成。由于国内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与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资源的调出地往往面临着资源消耗、环境破坏和经济发展滞后的循环因果困境。面对这些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应探索建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公平发展。
4.坚持可持续发展基本取向
山区县虽然资源富集,但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很多地区为了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盲目开发,粗放发展,最终令经济快速增长难以获得持续动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山区县改变经济发展的思路,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主线,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增长极。并通过政策措施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落实严格的环境保护和准入政策,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提升经济持续发展能力,从而实现山区县域经济结构的重大转型。
注释:
[1]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
[2]杜光彬.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6):72-74.
[3]匡耀求.资源:优势还是陷阱——资源性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探讨.广东社会科学.2010(1):21-29.
2008年2月下旬,田源副主任在向陕西省政府提交的一份决策咨询建议中提出:关中率先发展,必须同时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他结合在全省各地实地调研的所见所闻,深有感触地说,从近几年的发展实践来看,关中渭河(陇海铁路)沿线原来富庶的农业大县普遍发展缓慢,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也不如渭北、陕北的先进县。突出的表现,一是工业经济薄弱,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多数县财政收入十分可怜。渭河沿岸18个县(不含城市的区)的人口占全省总人口20.29%,占关中六市总人口的32.37%,但经济总量仅占全省14.41%,占关中六市(含杨凌示范区)的22.33%;财政总收入仅占全省的3.31%,占关中六市的17.61%。没有一家进入全省十强县行列。像周至这样54万常住人口(户籍人口63.5万)的大县,自然条件很好,人称“金周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年贡献国家的商品粮等于咸阳地区北五县的总和,现在年生产总值仅26.27亿元,财政总收入仅5344万元,人均只有99元(按户籍人口计,人均仅84.16元)。少数几个经济实力较强的县,主要得益于自然禀赋优势资源的开发和原来较好的工业基础,近两年发展势头强劲的高陵县则得益于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北扩。二是新农村建设缓慢,农业现代化的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发展,也不如陕北、渭北的先进县。村庄建设过去多数无规划,普遍向村外发展,致使原来的街区容颜不整。加之,坟地无规划,一般老人去世埋在自家承包地,致使有些地区形成坟地与人居混杂的局面,很不雅观。
对此,他建议:要努力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新格局,首先,实现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目前,城市建设规划不同程度地呈现两个“隔离”,一个是城市建设规划与经济发展规划协调不够;另一个是城乡发展规划相隔离。以西安市未央区的和平村为例,该村总人口1266人、人均不足1亩地,目前该村工业园入园企业达到153家,2007年实现年产值10亿元,上交国家税收30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200多万,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0元,且该村所在的社区建设也不比市区老社区差,发展势头良好。然而,由于目前城市建设规划没有涉及这样的城边村、城郊村,该村村委会主任白世峰非常担心将来市区规划覆盖到本村时,把本村的工业园作为非法建筑对待,那样造成的损失将无法承受。因此,田源副主任认为,关中地区搞规划一定要加强城乡衔接与统筹,再不能城市规划城市,县城规划县城,尤其是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建设必须统一规划。这样才能避免大拆大建、反复折腾,也有利于保护基本农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才有可能逐步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落到实处。
他认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一是立足长远,注重实际;二是着眼全局,突出特点;三是城镇布局与产业布局相结合;四是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环境优化相统一;五是发挥省市主管部门和县区两个积极性。
其次,要把发展中小企业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突破口。这不仅是强省的需要,更是富民的需要,对扩大就业意义重大。田源副主任进而指出:陕西建设西部强省既要靠高新技术大企业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又要靠一大批中小企业隆基,把依靠精英领跑与立足民众创业结合起来。要向内蒙古与河南学习,在战略指导思想上处理好强省与富民的关系;在企业发展上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既要发展有优势的大企业,又要重视一大批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上要处理好生产力聚集与辐射关系,既要重视先进生产力向大城市集聚,又要重视带动县域小城镇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将发展关中县域经济与发挥农业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深化农副产品加工,延长并优化产业链,培育大公司、大品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而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实现和谐发展。
壮大县域经济要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以创业拉动就业,这是盘活农村经济必要之举。关中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民营经济发展缓慢,要害是农民创业冲动不强。因此,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重视招商引资,鼓励农民走出去,让农民转变观念、开拓思想、学习技术,又要重视支持、奖励、扶持务工能人回乡创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扩展就业渠道。谈及此话题,他不由得想起曾经在意大利考察归来途中碰到的一位浙江老农,对方基本不识字,连报关单都不会写,却跑到了国外去闯市场赚钱,其敢闯敢干的劲头和闯市场的意识很值得我们陕西农民学习。鼓励农民解放思想、创业致富,首先是政府公职人员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宣传上,要激励农民自主创业,形成“创业光荣”的舆论氛围,大力引导与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要加强农民创业的信贷支持,发展农村金融,组建担保公司,解决好农民创业担保的贷款问题,还要加大技术服务的力度,帮助农民自主创业。
关键词:湖南县域经济;农业经济;农业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027-1
1 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从总体上看,湖南省县域经济规模不大,质量不高,实力不强,发展比较滞后。产业发展慢,水平低,是制约湖南省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1.1 县域经济总量明显不足
据统计,2010年,湖南省县域经济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0450.06亿元,占全省总量的65.7%,所占比重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但湖南省县域面积占全省的90%以上,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83%以上。两相比较,说明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虽然处于上升态势,但速度缓慢,且县域经济总明显不足。这种巨大的差距值得各级领导反思和研究。
1.2 县域经济结构中农业比重大,产业层次低
农业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与弱质产业。目前,农业仍然是湖南省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同时,县域经济中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小。县域经济总体上产业层次偏低。湖南省农业发展存着发展水平不高、生产方式仍比较落后、规模效益低、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不高、劳动力素质偏低等问题,县域经济基础不牢,制约了发展潜力。
2 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经济发展环境较差,基础设施落后
从全省来看,县域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往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很低,“三农”问题突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服务机制制度等软环境水平较低,对针对县域经济发展及强农惠农政策的掌握和实施存在缺陷,企业负担较重。因此,各级部门在支持农村、发展农业、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力度不足。
2.2 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间差距大
“十一五”期间,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环长株潭(3+5)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湘西地区发展进入历史最好时期。但是,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各地的发展极不平衡,人均资源相对较少,能源日见紧张稀缺,资源环境消耗较大,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瓶颈制约与传统发展模式矛盾日益突出,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
2.3 认识不够,观念不新,制度不完善
各级领导干部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把它作为当前工作的头等大事情来抓;对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缺乏清醒的认识,导致措施不力;广大干部群众头脑中还没有完全树立“跳出农字抓农业”的大农业观念,没有找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明确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从而导致支柱不强,加工不深,效益不高,二三产业发展不快。
3 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县域经济是中部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对县域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强调发展县域经济,全面发展县域经济。结合湖南省实际,必须把建设、发展产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基础工作、关键环节和根本措施来抓。
3.1 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首先,针对某市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资金缺少的实际,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以推进短期内保农业丰收、长期内可持续发展。在资金来源上,要坚持农村投融资体系的深化改革,国家、集体、个人多元投入齐上,全方位、多渠道筹措资金。
其次,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做好良种引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整合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委托、定向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通过多种形式扩大劳务输出。
3.2 提高认识,坚持人才兴业
应大力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可采用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办法,结合“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工程,提高农村干部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建设,增强农村干部对农村农业产业发展的大局掌控能力和细节实施能力。
加强新型农民培育工作。结合“阳光工程”、“春风行动”等大型公益事业,根据本地区实际,增加对农村科技和教育的投入,推动农民创业培训项目的进展。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发挥各行业、各层次的培训机构的力量,形成合力,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水平。
4 总结
县域经济一方面承载着农村发展的重担,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城市经济的冲撞。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区域全面协调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就是要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体系,使特色产业规模化、产业化,从而带动整体县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戴小枫.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2,(10).
[2] 武力.中国经济发展史[J].中国经济出版,1999.
[3] 周符波.县域工业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J].信息导刊,2004,(14).
[4] 宋洪远.进一步稳定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J].农业部农业经济探究中心.2008.
[5] 邱志忠.湖南县域经济与创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6] 陈耀邦.何康.中国农业年鉴.北京:中国农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