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动态分析基本方法

动态分析基本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动态分析基本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动态分析基本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双杆模型 模型规律 电磁感应

一、单棒模型的规律方法

由于在电磁感应中,当导体棒运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使闭合回路中导体棒有感应电流通过,导体棒在感应电流的作用下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安培力的产生使导体棒的加速度发生改变即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经过这一系列动态变化后,导体棒最终会达到一个稳定状态即收尾状态,因此解此类题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准确进行动态分析,确定最终收尾状态。通常可从导体棒的加速度是否变为恒定或为0、闭合回路中的电流变为恒定或为0、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变化率变为恒定或为0来检验回路是否达到稳定状态。针对动态分析其基本步骤和方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确定导轨类型、选取研究对象,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出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2.画出等效电路图,求解电流大小;

3.由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应用左手定则确定安培力的方向和大小;

4.对导体棒进行受力分析,确定最终状态;

5.列平衡方程或动力学方程求解。

一般的思路导航图如下:

二、基本单棒模型

1.发电式导轨模型:导体棒开始运动后切割磁感线,在闭合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这样的导轨模型称为发电式导轨模型(整个回路只有一个电源)。

(1)建立模型:如图1所示,间距为L的光滑竖直金属导轨与阻值为R的电阻相连,整个装置处在大小为B、垂直与导轨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m、电阻为r的导体棒ab从静止开始沿导轨下滑,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

参考文献:

动态分析基本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注水井;分层动态;指示曲线;吸水剖面

石西油田是20世纪末期在新疆的准噶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范围内建造的现代化的沙漠化整装油田,石西油田为新疆的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的道路,作为我国西部的第一个千万吨级别的大型油田,为我国的是有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注水井的分层动态分析是由于现场操作,并且其有着很高的精确度,并且不受场地的限制,被广泛应用在采油措施上。

1 注水井的分层动态分析

注入水开始于井筒位置,借助于多孔介质至注水油层渗流,在注水井的注入系统中属于最后的流动环节,其也是最重要、最复杂的注入水流动过程。其根本特性为进行注水井的注水系统的工艺设计的相关调整与动态分析作为基本条件。地层的性质、注水井的流动压力和完井条件决定了注水井注入动态,其中注水井注入动态是作用在地层压力下的注水灵和注水井的井底流压之间的关系。

其次,油田注水井注水量主要是根据是油层有效的渗透率、砂石的厚度、油藏的压力、油与水的粘度等因素,在水逐渐注入油层开始,注水井的动态影响因素就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注水井的水质和地层油等产生的化学变化会使储层性质发生相应的改变,水向油藏所进行的渗流阻力扩展都会作用于注水井的分层动态。

注水井的注入水的推动下,油田中的原有有两种状态:移动和不移动。如果原油没有移动,注入水会将空间充填空气。如果注入水推动了原有,从而进行移动,那么油和水(即液)会填充原油层所需要的累积注水量的体积。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原油是能够进行移动。

与侵入水相比之下,油带宽度会较小,根据简单的情况进行分层动态的分析,去造成误差也会很小。在注水井的分层注水中,其注入水的动态曲线是指各层注水的指示曲线,需要用斜率表示,也就是吸水指数。

在注水井的分层累积注水量,是通过累计的总注水量与各层相对的吸水量之间进行计算得到的,也可以通过累计的总注水量的各层吸水指数的比值求得。其吸水指数的意思表示是注水井单位注水井井底的压差下的日注水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吸水指数是指在井底的压力和随时间等随之变化的参数量,因此在动态分析的计算中,需要定时的关注注水时期内的注水井水层平均的吸水指数。计算公式如下:在单井系统的条件下(径向流且是圆形的封闭式地层):

这时 (m为斜率)

在公式中:Qw是注水井各层的注水量或者是吸水量;kw是水相有效的渗透率;h是吸水层的有效厚度;piwf-?pr是注水的压差;Uw是注入水粘度;Bw是注入水体积系数;rw是注水井筒的半径;ri水前缘的半径。

2 案例分析(石西油田的注水工作的开展)

2.1 注水井分析

在2012年年底,油田作业区一共有260口注水井,为了开展精细化的分层注水的工作,需要改善剖面的动用状况。天然的能量开发油藏一共有9个,主要属于石西石炭系。根据注水井的输水要求,首先要预选各个水层水嘴的大小,并且将装载存储式的流量计从而测试密封段坐入配水封隔器内,与此同时对测试井的分层水量进行测试。如下表:

石西油田各区块分注井分布情况表

油田 注水井数(口) 分注井数(口) 分注级别 分注率(%)

一级两层 两级两层 两级三层 三级三层

石西油田 22 4 4 18

石南油田 54 0 0

石南31油田 62 51 30 4 12 5 82

莫北油田 78 12 5 1 5 1 15

莫109油田 21 9 9 43

莫116油田 23 7 5 2 30

合计 260 83 53 7 17 6 32

2.2 注水井的分层测试

注水井中分层水量应该符合测试方法,如下:在第一次的各层水咀进行调试合格之后,应该恢复正常的注水量,水泵的压力与油压的变化达到±0.5MPa值时,需要对各层实际的注水量进行测试。如果没有变化时,需要使用桥式的偏心井进行月测试(一个月测试一次),同心集成井每两个进行一次测试,并且对各层的流量稳定性进行分析总结。在测试中每天需要对注水量、油压和泵压进行记录,注水量和压力进行跟踪观测,如果油压的变化超过一定的标准值或者是注水量的波动值超过±10%,需要立即准备安排注水量的分层流量的测试,并且究其形成原因。

3 注水井的分层注水分析相关软件介绍

注水井的分层动态分析,主要是听过现代化的计算机软件分析技术,从而使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和快捷。本文研究主要是利用注水的动态分析软件,在计算机环境下,使用Visual Basic的语言编写程序,其主要组成内容有以下五点:

3.1 基本数据

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层位原始压力、流量数据、对应的时间下注水井口的压力,以及对应层位地层的参数数据等。

3.2 整理数据

主要包括精确的数据整理和原始的数据整理。

3.3 指示曲线表示

在注水井同一层位,不同时间范围内的指示曲线,以及在同一时间范围内的不同的层位指示曲线。

3.4 注水井吸水的剖面图

主要针对注水时间和层位吸水的进行剖面略图的制作。

3.5 参数反演及其他

根据注水数据和输入地层的相关数据,可以获取相应的时间、层位地层的压力、污染带的渗透率和表皮系数。其次需要的是故障的判断程序,以及自动调剖的程序开发。

程序如下:原始数据的输入、原始数据的整理,以及整理项下(指示曲线、吸水剖面图、参数的反演、自动的调剖、和故障判断)。

4 结束语

需要以注水量的计算方程为依据,将室内研究和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进行结合,从而实现注水井的分层动态分析,管理人员对分层的指示曲线、吸水剖面图、反演得出的地层参数进行注水动态的分析,有利于高渗透层注水量的控制,分层注水与注水量的调整,从而减少无效的注水,从而实现稳油控制。

参考文献:

动态分析基本方法范文第3篇

[摘要] 利用企业财务分析报表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进行分析是学习《财会管理》课程的最终目的,教学中要突出一个重点,置疑两个基本,明确三点要求。

《财务管理》教材中《财务分析》一章,集中阐述了有关企业财务分析的若干问题,现就如何讲解其重要意义、把握它在书中的地位、其基本内容、内在逻辑、重点难点等问题提出若干意见,供参考。

一、学好本章课程的重要意义

按照会计专业教学的总体要求,学好《财务管理》知识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在学习后掌握对企业的经营、运营情况进行基本管理的财务技能。本章是在叙述了企业的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和财务预算后的具体应用知识。是前几章节的总结与应用。

具体地说,本课讲企业财务分析,既是财务管理知识在具体问题上的应用,也是学习《财务管理》课程的全面要求。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意义有三点:一是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和改善经营管理。因为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其变动趋势,提示企业内部各项工作出现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是帮助企业经营管理者掌握本企业实际情况的重要办法。二是有利于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和债权人制定信用政策。投资者、债权人对有关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其发展趋势,必须有深入的了解,这就要求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以利于选择最佳投资目标或制定最佳信用政策。三是有利于国家财税机关等政府部门加强税利征管工作和正确进行宏观调控。无论是加强税收和利润的征收管理,还是制定宏观调控措施,国家财税机关及有关政府部门,都有必要进行财务分析,全面、深入的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其变动趋势。

二、本课的基本思想

1、突出一个重点——企业综合财务分析与评价。既学会为企业进行会计报表分析。因为无论是偿债能力分析、资产管理状况分析还是企业盈利能力分析,都是将有关财务分析指标孤立地从某一特定角度出发去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不是全面、系统地评价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与财务成果,也不能实现财务分析的目的。而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归集汇总的结果,也是企业各种财务活动结果的集中反映。

2、围绕两个基本——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基本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在财务分析中,比率分析法应用得比较广泛,其中财务比率有相关比率、结构比率和动态比率,应作重点讲解。财务分析的基本内容有偿债能力分析、资产管理状况分析及盈利能力分析。

3、明确三点要求——做好财务分析应遵循的具体要求。一是所依据的信息资料要真实可靠。二是根据分析工作的目的正确选择财务分析的方法。必须着重让学员明确:不同的工作目的有不同的分析方法,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三是要从多项财务指标的变化中掌握企业财务活动的规律性。要在进行绝对指标比较分析的同时进行相对指标比较分析,要在进行横向分析的同时进行纵向分析,要在与目标标准进行比较的同时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

三、本课的内在逻辑联系。

本课分三节,第一节为概述,讲解财务分析的概念种类、原则目的、方法要求,是一个知识的铺垫。第二节主要对财务分析的内容进行论述,是进行财务分析的具体操作讲解。第三节是讲如何运用各种分析结果对企业的全面经营进行,也是学习本章知识的根本目的。第二节内容是第一节知识的具体应用,第三节是前两节内容的总结性应用。全章为递进式知识结构。

四、本课的重点、难点

1、财务分析的要求与方法的选择。由于财务分析对企业关联各方的决策影响重大,为了确保会计人员在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时客观公正、结果真实可靠,必须明确财务分析的各项要求。这是解决为什么对一个企业进行财务分析、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分析的工作前提,因此,它也是本课首先要讲清的问题,使用课时不用很多,但一定要让学生正确理解财务分析的要求。同时要让学生牢记:进行财务分析的受益人是哪类群体,长期投资者最关心投资的收益,分析时应重点提示企业的获利能力;短期投资者最关心股票、债券的变现能力,分析时应重点提示企业短期营运能力;而债权人最关心企业的还款保障。从而在学习期间就树立针对不同的目的采取不同的财务分析方法。

2、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是投资商、贷款银行、企业股东、股民所共同关注的因素,直接影响投资者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动力。偿债能力分析有长期和短期之分,而企业的长期负债通常在企业债务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构成企业的主要债务。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即付比率、资产负债率和资本金负债率。在讲解中要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分析作为重点。在讲解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时一要教会学生计算债和所有者权益在资金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二要引导学生在进行评价时防止片面强调偿债能力而忽视企业的整体效益。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是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债权人收取本息的资金来源,是经营者经营业绩的体现,也是职工集体福利设施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因此盈利能力分析十分重要。主要用资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去评价。要引导学生对企业进行盈利能力分析时将目标标准、行业标准与历史标准相结合。

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和盈利能力分析是在《营运资金管理》与《收益及分配的管理》两章节后的具体应用。

4、综合财务分析与评价。它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本节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利用企业的会计报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杜邦分析法是讲解静态分析的主要方法。此法的特点是直观、层层分解、逐步深入。将企业的会计报表分解为杜邦分析图应为重点讲解内容;绝对额比较法与结构百分比比较法是动态分析法是主要讲解内容。动态分析法的特点是比数字、比结构,工作较为繁琐,教师不能化繁而简、避重就轻,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不怕苦不畏繁的工作素质。

动态分析基本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漏洞挖掘;手工测试技术;FUZZING技术;动态分析技术;静态分析技术

1 漏洞

1.1 漏洞的概念

漏洞是指计算机系统或软件中的安全缺陷,这些安全缺陷包括功能缺陷或逻辑缺陷,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具有潜在的威胁。漏洞的存在范围很广泛,在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或网络通信协议上都有所体现。

1.2 漏洞的特性

1.2.1 必然性

漏洞的存在对于计算机系统或软件是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其根本原因在于系统或软件在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非正常问题,具体因素可包括编程代码疏忽、软件安全机制规划出错。由于计算机系统或软件的天然脆弱性,所以漏洞也是必然存在的。

1.2.2 长期性

随着计算机系统或软件的投入使用,已有的漏洞会随着用户的使用暴露出来。当系统或软件开发商推出补丁修正漏洞时,同时也可能导致程序出现新的安全漏洞。因此,在系统或软件的整个使用过程中,总是会出现旧有漏洞被修复,而新漏洞不断出现的问题。因此,可以说漏洞在系统中的存在是长期性的。

1.3 危害性

漏洞的存在容易对计算机系统造成损害。攻击者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或软件的漏洞进行攻击行动,使运行有漏洞的系统或软件的计算机用户的资料、数据被篡改或破坏,造成隐私泄露或经济损失。总之,漏洞的危害性是客观存在的。

2漏洞挖掘

2.1 漏洞挖掘的概念

漏洞挖掘是指查找目标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计算机技术和工具。根据挖掘对象的不同,漏洞挖掘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基于源代码的漏洞挖掘和基于目标代码的漏洞挖掘。对于基于源代码的漏洞挖掘来说,首先要获取系统或软件的源代码程序,采取静态分析或动态调试的方式查找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但大多数商业软件的源代码很难获得,一般只有一些开源系统能为挖掘者提供源码,如LINUX系统,所以目前基于源代码的挖掘一般都是LINUX系统及其开源软件。对于不能提供源码的系统或软件而言,只能采用基于目标代码的漏洞挖掘方法,该方法一般涉及程序编译器、计算机硬件指令系统、可执行文件格式等方面的分析技术,实现难度较大。

2.2 漏洞挖掘的作用

由于漏洞的必然存在性和危害性,所以漏洞挖掘是十分必要并有益的。因为一旦攻击者发现系统中存在的严重漏洞,就可能迅速开展攻击行动,从而对计算机系统进行非法访问或破坏。先于攻击者发现并及时修补漏洞可有效减少来自网络的威胁。因此主动发掘并分析系统安全漏洞,对网络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3 漏洞挖掘的主要技术

3.1 手工测试技术

手工测试就是通过人的手工方式向测试的目标系统或软件发送特殊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正确的或错误的输入,在发送数据后,通过观察测试目标对输入数据的反应来查找系统中可能存在的漏洞。该方式不需要额外的辅助测试软件,可由漏洞测试者独立完成,具有实现简单、结果直观的优点,但是局限性也很大,主要表现为效率不高、对测试者的个人技术水平依赖较大等方面,所以手工测试一般适用于简单、小型、直观的系统或软件。

3.2 FUZZING技术

Fuzzing技术的实现原理是软件工程中的黑盒测试思想,其主要方法是使用大量的数据作为应用系统或软件的输入,以目标对象接受输入后是否出现异常为标志,来查找目标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Fuzzing方法所使用的半有效数据一般由特定的工具来生成,这些数据其必要标识和大部分数据是有效的,但在逻辑方面存在一定错误,能够导致应用系统或软件的崩溃,从而发现安全问题所在。

Fuzzing技术的思想较为简单,易于理解与应用,具有漏洞重现容易、误报率低的优点,但其同时也具有黑盒测试技术的一些缺点,比如数据格式不通用、构造测试周期长等问题。总的来说,Fuzzing技术在漏洞挖掘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漏洞大多数是由Fuzzing方式挖掘而出的。

3.3 动态分析技术

动态分析技术是指在目标系统或软件的动态运行中查找漏洞的技术。其主要思想是在特定的容器中运行目标程序,通过目标程序在执行过程中的状态信息来发现有潜在问题,这些状态信息包括当前内存使用状况、CPU寄存器的值等方面。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动态分析主要从代码流和数据流两方面进行操作。对于代码流,主要是通过设置程序运行断点来跟踪系统运行状态,分析对象主要是有安全缺陷的函数或函数参数;对于数据流,主要是进行特殊数据的构造,也是采用半有效的数据进行输入。动态分析技术的关键是容纳程序运行的容器,也就是动态调试器工具,常见的动态调试器工具有SoftIce、OllyDbg、WinDbg等工具。

动态分析技术具有较高的漏洞查找准确率,由于是在程序运行中查找错误,可以说具有较高的说服力和准确性。动态分析技术具有准确率高的优点,但同时也有操作复杂、对测试人员要求高的缺点,并且利用动态分析的方式查找漏洞的周期可能较长,不容易找到分析点,因此动态分析技术往往运用于一些商业软件的测试当中。

3.4 静态分析技术

静态分析是通过程序的语法、语义来检测目标中可能潜在的安全问题。其基本思想是对测试的目标系统或软件的源代码进行静态分析、扫描,重点是检查函数的调用、边界检测和缓冲区检测,也就是对容易在安全方面出现漏洞的代码进行重点的查找、分析,以期能够发现问题。

静态分析技术需要依赖源程序,因些它的操作人员往往是软件开发商或被授权的第三方测试人员,其主要意义是在目标系统开发的早期阶段发现问题并解决。但在静态分析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误报,因为在实际扫描与测试的过程中,静态分析工具自身的不完善容易导致漏洞测试结果的不可信。因此,良好、可信的测试工具对静态分析技术十分重要。

3.5 补丁比较技术

补丁比较也称之为二进制文件比较技术,在漏洞挖掘中往往是指对“已知”漏洞的探查。这里的“已知”指的是软件的开发商对自己的软件推出漏洞修复丁或版本升级程序,对比打上补丁前后的二进制文件,有经验的安全专家就能在较短时间内对未升级前的程序中的漏洞进行准确定位。

补丁比较技术是实际的漏洞挖掘中运用得十分普遍,对于定位漏洞的具置、寻找漏洞解决方式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4 漏洞挖掘技术的发展趋势

4.1 运算并行化

由于漏洞挖掘越来越复杂,因此需要大量的计算机运算。所以,漏洞挖掘的运算并行化已经势在必行。新的技术,如云计算等技术为并行技术的运用提供了实现的基础。

4.2 智能化挖掘

漏洞存在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目前尽管已经有智能体、神经网络等新的识别技术,但智能化的挖掘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漏洞挖掘需求。

4.3 综合的漏洞挖掘方案

现在,单一的漏洞挖掘技术已经越来越难挖掘日益复杂、隐蔽的系统漏洞,因此,漏洞挖掘技术的综合化成为未来漏洞挖掘的一个重要方向,如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FUZZING技术的结合。

参考文献

[1]Jon Erickson .黑客之道:漏洞发掘的艺术[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王清.0day安全:软件漏洞分析技术(第2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动态分析基本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主线贯穿法;层次教学法;教学互动

1基本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是电子技术课程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掌握电子电路基本理论,才能掌握和应用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的特点是器件多、电路杂,理论不系统,分析方法不统一,内容显得凌乱,这给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模拟电子教学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改进:①系统性:即基本原理应具有系统性。模拟电子技术难点在于基本原理凌乱,涉及的内容杂,如对单级放大电路的分析,包括晶体管放大原理、放大电路的工作过程、静态工作点、各点的波形图、直流通路、交流通路和小信号等效电路等内容。内容虽多,它们有共同的特点:就是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及其等效电路。不仅仅单极放大电路要进行静态分析、动态分析,集成电路构成的各种运算电路也涉及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的内容。比如在单电源供电的情况下,集成运算放大器也有设置工作点的问题,不然会发生波形失真。因此,可以说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内容就是直流分析、交流分析;基本原理就是工作点原理、图解法原理和等效电路原理;核心内容是放大电路,包括单极电压放大、功率放大和运算放大器放大电路。掌握了这些内容,就掌握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②内容归纳:即找出共性的内容。如小信号等效电路分析法对BJT、JFET和MOSFET组成的放大电路的分析,其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只因使用器件的不同,因而等效电路有所差异,分析方法是相同的。共射极放大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放大电路采用的分析方法也是相同的。集成运放构成的各种运算电路的分析方法是相同的,即运用虚断和需短的概念。内容相近的电路集中在一起讲解,分析方法统一,有利于学生理解。通过不同电路的分析,可以看出电路在性能方面的差异,在共性之中找到个性,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找到共性,就找到了捷径,使教材的内容更简洁,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③分清主次:由于模拟电子技术的内容太多,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教学中分辨教材的核心内容和一般内容,核心内容就是教材的主要内容、根本内容,就是模拟电子技术从始至终的、内容密切相关的部分。对核心内容的讲解,就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使学生迅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内容,即使学生快速入门。这样学生才能对本门课的学习产生信心。在课堂教学中建议采用以下措施:①主线贯穿法:即将教材内容按照原理分别归类,概括为几条主线,然后把教材内容在主线上串联起来讲解。把教学内容按照原理分类,使得教学有条理,有利于学生对基本原理的掌握。比如把模M电子技术内容划分为放大电路部分:其中包括单级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集成运放构成的运算电路;信号发生和处理电路部分;直流电源部分;负反馈部分,每个部分内容按照电路原理依次展开,使得课程条理清晰、目标明确。②中心教学法:即教师在授课时,教学内容要重点突出,老师要说明这节课要讲什么内容或解决什么问题,即讲课要指出哪里是重点。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说图解法分析单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工作点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设置工作点,这是图解分析法的重点,各点波形的产生是动态分析的重点。对放大器动态指标的分析方法是单级放大器的重点。③教学互动:教师在授课中适当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或者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回答。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如为什么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电位和反相输入端电位相等?有反馈时相等,无反馈时相等吗?教师要善于在适当的时候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比如甲类功率放大电路,电源电压12V,要想使其输出最大功率,静态电压VCE应该为多少。通过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授课质量。④电路仿真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增加电路仿真内容,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堂上适当讲解电路的仿真分析、仿真电路各点电压波形以及电路参数对波形的影响等内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电路的理解。

2层次化教学

把教学内容分为几个层面,如单极放大电路;运算放大电路;信号产生和信号处理;反馈放大;直流稳压。半导体基础、二极管、三极管原理、单级放大器和运放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是第一层面;负反馈放大电路和频率特性是第二层;信号和波形产生电路是第三层面的内容;直流稳压电源是第四层内容。把教材的内容分成不同的层面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增减教学内容。第一层是教材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必须理解和掌握的,否则,无法学习电子技术。第二层是对第一层的补充,主要介绍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可以适当讲解。第三层是知识的扩展和电子技术的运用,可根据学时和学生接受能力适当删减。

3技能培养

电子技术不但是一门理论基础课,还是一门技术课,因此,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还要掌握实践技能。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基本原理;同时技能的提高,能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二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技能的培养主要形式是实验教学,实验学时不应低于理论课学时的30%。实验教学的目标:①掌握仪器的使用;②学习测量方法;③检验电子电路;④电路创新。在确定实验题目和实验内容上,应按照教材核心内容选择,这样做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同时用学过的理论知识指导实验,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如晶体管共射极放大器实验、射极输出器实验、正弦波发生器实验,与教学内容关系密切,通过这些实验能够提高学生对理论课的理解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和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增加设计性实验,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充分重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采取措施,保证实验教学的重要地位。在课程考核中实验考核应占较大的比例。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引入实验教学和课堂教学,可以克服实验仪器、实验设备的限制。在实验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将实验任务布置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先进行理论设计,然后进行仿真,完成仿真设计后,按照仿真电路装配实际电路进行调试。通过仿真实验,学生学习了电子技术自动化设计的方法,为其今后设计电子电路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和促进作用。

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掌握这门技术的唯一途径是实践。实践有两个好处:一是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的理论,二是通过实践能够发展理论。电子技术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发展。课程设计是电子技术实践的一种有效途径。课程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程设过程中,应遵循以学生设计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原则。课程设计的选题既要有实用性,又要和课程内容密切相关,这样让学生用课堂学过的内容、学过的电路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课程设计题目要选择和教材内容关系密切的设计题目:如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正弦波发生器的设计、声光控制照明灯等设计题目,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原理和设计方法,采用自己熟悉的电路形式,完成电路设计,并通过仿真验证,对电路进行补充和修改,使电路更完善,最后进行安装调试,完成设计任务。

4结论

模拟电子技术一直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普遍感到学不懂。我们做老师的也经常思考如何把这门课程教好,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我们在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培养、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的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核心内容是改变教学观念,把复杂的内容变成简单几个环节,从而使问题简单化。老师是教学的关键因素,通过改革使老师知道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教学重点是什么,哪些是必须教的,哪些是可以省略的,使老师能够灵活掌握教学内容,这样教学才能生动灵活。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并打破传统教学方法,辅助多媒体教学和仿真等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理论与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加深理课堂内容的理解,培养动手能力。增加实践环节,课程设计多方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使教学充满活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孟秀玲“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3):112-113.

[2] 于兰“模拟电子技术”的课程改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06-108.

[3] 沈佐湘实验教学与人才素质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3(3):90-91.

动态分析基本方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电泵井泡沫段 套压沉没度聚合物

前言

一口井产液量是生产压差确定的,当地层压力稳定,流压的高低决定油井产量。流压常常以动液面的变化间接地表示,但由于泡沫段的影响,动液面与流压不是单纯的直线关系,因此,常出现液面上升而产量不变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存在泡沫段,其实际是流压没变,所以产量不变。若认识不清,可能误以为地层压力上升而进行大泵提液,造成措施无效果,浪费人力物力。尤其是产量较大的电泵井的设备要求,克服泡沫段的难度就更大,因此准确分析判断电泵井泡沫段的大小范围,是保证油井以最佳产能生产的关键。

1、电泵井油套环空泡沫段基本形成原因分析

根据目前生产实际中,抽油井普遍存在油套环空泡沫段,分析主要原因是由于当流压低于原油饱和压力时,原油中溶解气不断从原油中析出来,在油套环空中形成气-液混合的“泡沫段”,由于“泡沫段” 相对于油水界面密度较小,同时表面张力加大,容易附着在真实液面之上,特别对产量大的电泵井,泡沫段更易堆积。

2、通过三种方法得到泡沫段的长度

2.1洗井前后测得泡沫段长度

在生产实际中,根据生产资料和动态分析,对6口即将实施上产措施的电泵井进行了热洗方法进行了核实液面工作,为防止电泵井电缆的老化,保持热洗液温度在72 C,热洗时间控制在2个小时,前后对比平均泡沫段长度在116.65m。

2.2放套压法测得泡沫段长度

根据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以及采出井稳定生产时排量不变则吸入口压力不变的基本条件,降低套管压力,环空动液面就会上升。当套压降到一定值后,真实液面超过泡沫段高度时,泡沫段随之消失。

在有泡沫段情况下,所测得的液面值反映了泡沫段的上部位置。降压时泡沫段并不是随着真实液面保持固定长度同步上升,而是相对的滞后,随后部分地被下面上升的液体所占据,直到整个泡沫段全部被占据后才测到真实液面。

3、生产实际中进一步讨论泡沫段长度的范围

3.1套压与泡沫段大小关系

2000年我矿油气比一般为120m3/t,油层中部深度950m左右,经计算,套压越低,泡沫段越长。当套压为0时,泡沫段长度为100-150m,当套压大于1时,泡沫段长度比较小,小于30m。

3.2沉没度与泡沫段大小关系

从沉没度与泡沫段高度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沉没度级别越低的井泡沫段的高度越高。

沉没度级别等于小于400m,泡沫段高度在400m 左右。

沉没度级别在400-500m之间,泡沫段高度在200m 左右。

沉没度级别在500-600m之间,泡沫段高度在70m 左右。

沉没度级别在600m以上,泡沫段高度在50m 左右。

可见,沉没度每下降100m,泡沫段高度上升幅度会更大,甚至达到了200m以上的上升幅度。

不同沉没度级别泡沫段长度范围统计表

3.3聚合物与泡沫段大小关系

由于聚合物是一种单体经聚合反应所得到的产物,通常是有机合成高分子,相同的体积下,聚合物溶液比水更具有增粘性,当水驱与聚驱的采出井形成同样 “泡沫段”时,由于聚驱井的聚合物有较强的粘性,且更具有较大的界面张力,会对“泡沫”液膜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聚驱较水驱更易形成“泡沫段”。从两驱验证的平均单井对比,水驱泡沫段高度为58.01m,聚驱泡沫段高度为171.45m,高于水驱泡沫段113.44m。

3.4含水、采出液浓度与泡沫段大小关系

从含水及采聚浓度统计表中可以直观的看出,含水级别越低的井泡沫段高度越高,采聚浓度越高的井泡沫段高度也越高。

含水等于小于80%,采聚浓度在500mg/L时,泡沫段高度在170m 左右。

含水级别在80-90%之间,采聚浓度在400-500mg/L之间时,泡沫段高度在150m 左右。

含水级别大于等于90%,采聚浓度在200-300mg/L之间时,泡沫段高度在50m 左右。

4、结论

(1)泡沫段长度的确定,可以为大泵提液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

动态分析基本方法范文第7篇

【摘要】 目的:掌握肿瘤科住院人数的季节变化规律,验证时间序列法在预测肿瘤科住院人数中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及时、合理安排肿瘤病人入院,并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某院2002~2004年肿瘤科住院人数为依据,引用时间序列法从理论上预测2005年肿瘤科住院人数,并对3年来的肿瘤病人收治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将预测值与实际完成值进行比较,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显示出肿瘤科住院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时间序列法预测肿瘤科住院人数结果准确、可靠,它弥补了其它预测方法的不足,说明使用时间序列法进行肿瘤科住院人数的预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关键词】 肿瘤病人; 住院人数; 时间序列法

为寻求肿瘤病人住院的季节变化规律,预测今后住院病人数,笔者引用时间序列法,依据3年来收治的住院肿瘤病人数对2005年该科住院病人数进行了预测,旨在探讨肿瘤住院病人的变化规律,为肿瘤病人能够得到及时、合理、有效的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取自某三甲医院2002~2004年“军字一号”网络数据中收治伤病员库。采用时间序列法进行住院病人的动态分析及趋势预测,疾病编码严格依据“ICD9”进行分类和编码,数据准确,资料可靠。

2 运算与结果

① 首先,将3年来收治的肿瘤科住院人数的原始资料按月为单位排列,见表1。在总的住院人数变化趋势呈逐年上升的同时,有两个周期性波动:第一个最高的波动点是2月或3月,最低点是5月或6月。第二个最高波动点是11月或12月,最低点是8月。这一资料的季节性特征是非常明显的,故用季节移动平均法进行预测[1~4]。② 分别取5、7、9、12个单位为一组观察序列,进行一次移动平均预测,结果所得的平均误差平方和分别为4.63、3.42、2.51、1.48,选最小的平均误差平方和N=12为移动平均数所包含的观察值个数。③ 分别计算一次、二次移动平均预测值X1、X2(N=12)对3年的数据进行一次及二次平均,见表1。如:X131=∑12

i=1 X/N=34.67

X3611=∑12

i=1 X/N=35.51④ 用移动平均预测值计算新的预测值和趋势值。ai=2X1-X11

bi=2(X1-X11)

N-1 如:a36=2X361-X3611=55.82 b36=2(X361-X3611)

N-1=1.1636⑤ 计算月份系数Li,即相同月份X

X1 的算术平均值。 如:L12=(1.0384+1.0932+1.7402)/3=1.2906 再计算调整系数 k=N/∑Li =0.91⑥ 建立预测模型Xi=(ai+bixi)Kli。 式中Xi为预测值,i为预测月份系数,KLi为调整后的月份系数。⑦ 运用平均绝对值百分比误差法对2005年1~4月份进行比较,以评估预测质量。 E=∑4

i=1X-Xi

X

N×100%⑧ 根据平均绝对值百分比误差法得出平均误差值为6.895%,预测效果满意,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使用季节性移动平均法对季节性趋势变化的资料进行预测分析,见表2。 ⑨ 以2002~2004年的依次序号作为自变量X,实际住院人数为因变量Y,在普通坐标轴上作散点图,并连成平滑曲线。根据X、Y的现有观测数据得出一个最能反映X、Y间关系的线性回归方程,做出预测曲线,见图1。

3 动态分析

由表1可知,3年来肿瘤科收治的住院人数为1450例,通过收治病人数量曲线可以看出,肿瘤科住院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在一年中有两个波动:即出现的两个住院高峰期是2、3月和11、12月,两个住院低峰期是5、6月和8月。

转贴于

表1 2002~2004年肿瘤科住院人数资料(略)

表2 2005年住院人数预测值和实际值对照表(略)

图1 肿瘤科住院人数趋势季节特征(略)

4 讨论

时间序列是指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相继观察值排列而成的一组数据序列。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预测一个现象的未来变化时,用该现象的过去行为来预测未来[5,6]。以时间序列法预测肿瘤科住院人数,目的是分析医院及科室目标计划值的合理性,并为医院及科室今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医院的住院病人数是反映一个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的综合指标,各个医院因专业特色和专科重点不同,在各个时期制定的计划也截然不同[7,8]。通过对我院肿瘤科住院人数的分析及预测,医院应有计划的对收容工作,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待床病人的性别及时调整床位,使卫生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综上所述,时间序列预测法是一种重要的预测方法,其预测模型比较简单,对资料的索取和要求比较单一,只需变量本身的原始数据,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有着广泛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 宁宣熙,刘思峰,著.管理预测与决策方法.科学出版社,2003.

2 G.E.P.Box and G.M.Jenkins著,顾岚,等译.时间序列分析预测与控制.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3 陈峥杉. 时间序列预测的研究与实现, 福建电脑.2004,11:9~11

4 章扬熙,著.医学统计预测.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5 李云峰. 医院统计需求预测方法. 中国卫生统计,1988,2(4):38

6 安鸿志,编著.时间序列分析与应用.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动态分析基本方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玉米;叶面积指数;光合有效辐射;相对热效应;有理函数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2-0011-04

Simulating on Leaf Area Index of Maize of New Irrigation Area Pumping Water from the Yellow River in Ningxia

Jia Biao

(School of Agriculture,Ningxia University,Yinchuan 750021,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of cotton between leaf area index and accumulate total production of thermal effectiveness an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lot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with Xianyu335 cultivar and four N levels were imposed of Fengjigou of new irrigation area pumping water from the Yellow River in Ningxia.The experiment quantificationally analyzed the dynamic changes of leaf area index and TEP of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through test data in four N levels according to normalization process and dynamically simulated relative leaf area index and relative TEP using the Curve Expert.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even analog models showed a better fitting effect and the rational function which have strong biological significance and a high 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R2=0.803)can be more accurate to describe the maize leaf area index dynamic correlation than other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e rational function dynamic change based the thermal effectiveness an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description can accurately reflect the dynamic changes in the maize groups in Ningxia.

Key words:Maize;Leaf area index;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Related thermal effectiveness;Rational function

1 引言

作物生长动态变化分析模拟主要是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内在规律,对其生长发育进程、光合作用以及产量形成等多个因子进行量化分析和动态概括,从而实现作物栽培措施的优化[1-3],以达到优质、高产、稳产、高效的目的。

叶面积指数是作物冠层光合作用和光合速率的重要参数之一,是反映作物群体质量和群体变化的重要指标[4-5]。作物吸收太阳辐射,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主要决定因素是其叶面积指数的大小。在农业生产中,农业专家通常用作物叶面积指数来衡量其生长发育健康状况,并以此作为参考指标来确定具体的栽培措施。已有的作物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模拟分析过程中,大部分是通过Logistic和Richards等模型实现其动态分析,分别建立在玉米、水稻等多种粮食作物上[1,2,6-11],且这些动态分析模型模拟的拟合度高,分析效果好,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和应用价值。然而,在上述动态分析模拟模型中,并未综合运用温、光互作效应的光温指标辐热积来动态分析农作物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过程[1,2]。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充足的温、光条件是实现玉米高产稳产的必要因素,因此,综合运用温、光因子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叶面积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实现对玉米整个生长过程动态数字化控制显得尤为重要[6,12]。

本研究初步探讨了温度和辐射的乘积对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借鉴其他粮食作物叶面积指数动态模拟的优点,量化玉米生长与温、光互作因子间的关系,采用辐热积法[10-14]建立玉米叶面积指数动态模拟模型,为实现玉米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试验于2015年在盐池农业示范园区冯记沟玉米种植基地(天朗现代农业节水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供试品种先玉335。4月27日播种,种植模式为宽窄行(30cm+70cm+30cm)的机播模式,采用滴灌技术,4月30日灌出苗水。

2.2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4个不同水平的氮素处理,氮肥为含N质量分数46%的尿素,分别为:对照0kg/hm2(N0)、150kg/hm2(N1)、300kg/hm2(N2)和450kg/hm2(N3),完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试验。其他种植管理与方法措施以及病虫害防治等与盐池当地玉米高产示范田保持一致。

2.3 项目测定

2.3.1 叶面积测量 采用数字叶面积扫描仪测定计量各处理玉米单株叶面积大小,各试验小区采样3株,于玉米出苗后30d开始采样,每隔10d采样1次。

2.3.2 气象数据获取 在盐池冯记沟试验基地安装田间小型气象观测站,自动记录玉米各生育期内每日太阳总辐射和每日实时温度,每隔1h记录所测定的气象数据1次。

2.3.3 辐热积计算 首先计算每1h的热效应,然后将每1h热效应与1h内的光合有效辐射乘积记为1h辐热积。然后计算24h辐热积积累值,以此类推,可计算玉米每一个生育阶段和整个生育期的累计辐热积。辐热积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To、Tb、Tm分别为玉米生长的三基点温度,T为每1h内获取的实时温度的平均温度。Q为1h内太阳总辐射,PAR为1h内总光合有效辐射,HTEP为1h的辐热积;DTEP为1d的辐热积;TEPi+1为i+1d的累积辐热积,TEPi为id的累积辐热积,DTEPi+1为第i+1d的日辐热积。

2.3.4 数据归一化 对叶面积指数和辐热积均采用归一化方法[1,2,5,7]处理,得到从出苗到成熟期的相对叶面积指数和相对辐热积,其计算式为:

其中:RLAIi为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相对叶面积指数,LAIi为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叶面积指数;LAImax为玉米最大叶面积指数;RTEPi为相对辐热积;TEPi为不同生育时期的累积辐热积;TEPmax为玉米整个生育期内的最大辐热积。

2.4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计算叶面积指数和辐热积累积值,然后进行归一化处理;运用SPSS18.0对归一化的叶面积指数和辐热积数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用Origin Pro8.5对叶面积指数和辐热积间关系进行作图和模拟动态变化曲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规律 由图1可知,不同的施氮水平显著地影响玉米生长的动态变化,且各氮素处理间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满足一个基本规律,在玉米生长的整个生育期内,随辐热积值增加而增大,且各氮素水平叶面积指数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即前期缓慢增长、中期快速增长、后期缓慢下降的偏峰曲线。另外,研究结果还发现,CK处理由于不施氮肥,玉米田营养不足,从而导致玉米叶面积指数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数值,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玉米光合产物的累积、传输与运转;N3水平因氮肥充足,玉米在生长前期,叶面积指数一直处于各处理的最大值,但由于氮肥施用量偏高,导致该处理玉米营养生长期偏长,其光合产物的累积、传输与运转同样会受到一定影响。

由图2可知,将各N素处理玉米叶面积指数和辐热积的值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其归一化后的相对叶面积指数与相对辐热积值。结果表明,归一化处理后的相对叶面积指数CK(N0)处理叶面积指数提前到达最大值1,也就是说,玉米生长提前进入衰老期;N3处理叶面积指数达到最大值1的时期明显推后,主要由于施肥量过高,导致玉米生长贪青晚熟,影响其产量形成。由此可见,归一化数据处理方法不但可以简化复杂量纲的计算过程,而且还能方便快捷地分析和预测玉米生长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实现了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动态模拟。

3.2 玉米相对叶面积指数动态优化模型 将试验中玉米叶面积指数归一化处理数据利用Origin8.5数据处理与作图软件进行模拟,建立相对叶面积指数与相对辐热积的动态模拟结果。其数据模拟结果表明,有理函数方程模拟效果较好,决定系数较高,且能合理地解释玉米叶面积动态变化过程受温度和光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其有理函数模拟曲线方程为:

其中:x表示玉米相对辐热积值,y表示玉米相对叶面积指数。

3.3 不同氮素处理与玉米产量的关系 通过对不同施氮量水平的玉米试验田进行测产,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产量具有显著的规律性,表现出相对高肥处理高于低肥处理和不施N处理(N3处理除外),其中,N2处理增产效果最显著,其次是N1处理。这充分表明氮肥施用量能够直接影响到光合产物向玉米籽粒的转移与运输,且适量施氮肥对产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施氮肥或施氮肥较低的处理,玉米生长发育的中、后期其叶片叶绿素含量降解速度快,净光合速率低,光合产物少;过量施氮肥的处理(N3),玉米生长发育整个过程体现出氮代谢过旺,虽然能改善玉米叶片的光合性能,光能转化效率高,玉米植株生长极快,但导致玉米群体过大,冠层内光照条件恶化,玉米光合产物最终分配失调,玉米库转化强度降低,从而降低了其经济产量。

4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仅仅探讨了在不同氮肥施用量的条件下基于辐热积的调控,分析其促进与制约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群体指标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施用量玉米叶面积指数随辐热积的增加而增大,其动态变化规律符合有理函数式,从而证实了有理函数能很好地解释玉米相对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7]。同时,该函数的优点是参数少、计算简便,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用性较强,不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与财力便可方便准确地模拟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动态变化,从而为玉米优质、高效、稳产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玉米叶面积指数是玉米群体质量的重要量化指标,直接影响着玉米的群体光合能力和经济产量的形成[1-3],其动态变化与特征值对于确定玉米高产群体结构具有参考价值。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拟玉米叶面积指数动态关系时,综合考虑了光合有效辐射与相对热效应乘积这个值,即辐热积,并应用于玉米大田试验,在分析模拟思路和方法上有了新突破。其主要原因是辐热积的累加值和玉米生长发育过程具有一定的同步性。另外,本研究在模拟玉米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过程中,采用的“归一化”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消除量纲,简化计算,实用性强[1-2,5,7]。

本研究初步分析讨论了不同施氮肥水平下的玉米叶面积指数与辐热积间的动态变化规律,然而玉米的生长发育进程受还受到水肥运筹、种植密度和田间管理措施等各种影响因子的制约,因此,综合因子驱动下的玉米叶面积动态变化过程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参考文献

[1]贾彪,钱瑾,马富裕.氮素对膜下滴灌棉花叶面积指数的影响[J].农业机械学报,2015,46(2):79-87.

[2]Jia,B,HehB,Ma F Y,et al.Modeling aboveground biomass accumulation of cotton[J].Journal of Animal and Plant Sciences,2014,24(1):280-289.

[3]王新,刁明,马富裕,等.滴灌加工番茄叶面积、干物质生产与积累模拟模型[J].农业机械学报,2014,45(2):137-144.

[4]Kalt-Torres W,Kerr P S,Usudah,et al.Diurnal changes in maize leaf photosynthesis.I.Carbon exchange rate,assimilate export rate and enzyme activities[J].Plant Physiology,1987,83:283-288.

[5]Maddonni G A,Otegui M E,Cirilo A G,Plant populationdensity,row spacing andhybrid effects on maize canopy architecture and light attenuation[J].Field Crops Research,2001,71:183-193.

[6]张宾,赵明,董志强,等.作物高产群体LAI动态模拟模型的建立与检验[J].作物学报,2007,33(4):612-619.

[7]Versteeg M N,van Keulenh.Potential crop production prediction by some simple calculation methods as compared with computer simulations[J].Agricultural Systems,1986,19:249-272

[8]Marcelis L F M,Gijzenh.A model for prediction of yield and quality of cucumber fruits[J].Actahorticulturae,1998,476:237-242.

[9]Marcelis L F M,Heuvelink E,Goudriaan J.Modeling biomass production and yield ofhorticultural crops:a review[J].Scientiahorticulturae,1998,74:83-111.

[10]侯玉虹,陈传永,郭志强,等.春玉米不同产量群体叶面积指数动态特征与生态因子资源量的分配特点[J].应用生态学报,2009,20(1):135-142.

[11]刁明,戴剑锋,罗卫红,等.温室甜椒叶面积指数形成模拟模型[J].应用生态学报,2008,19(10):2277-2283.

[12]李永秀,罗卫红,倪纪恒,等.用辐热积法模拟温室黄瓜个体、光合速率与干物质产量[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2):131-136.

[13]倪纪恒,陈学好,陈春宏,等.用辐热积法模拟温室黄瓜果实生长[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5):19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