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市场营销学的建议

对市场营销学的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市场营销学的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市场营销学的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黄酒市场营销学 案例教学 模块化教学 课程延伸

中职教育是就业教育,应坚持面向技术、面向应用,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宗旨。绍兴中专黄酒专业作为浙江省中职教学的特色专业之一,与市场接轨、与地方经济接轨,承担着为绍兴市黄酒企业输送熟练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而《黄酒市场营销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不仅要求知识的传授,更突出教学与就业导向相结合,与生产经营实际相贴近。

一、开设黄酒市场营销学的意义

黄酒市场营销学是黄酒专业的骨干课程,是专门研究黄酒市场营销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市场营销学在黄酒市场的具体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黄酒行业发展现状、营销态势及黄酒市场的竞争格局,并能根据人才市场的需要不断完善,锤炼自己,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

二、改革、完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1.创新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利用课堂教学巩固黄酒市场营销学专业理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改变了过去“说教式”的传统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何成功实施案例教学呢?笔者建议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第一,精心选择好案例,保证案例的典型性、完整性、代表性、实用性和对专业技能与知识的覆盖性,把专业的技能和知识结合在案例中,这也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选择时主要考虑案例选择的目的性(为教学服务)。另外还须针对教学内容,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产品和企业。实践证明,这些看得见、摸得着,贴近实际的案例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

第二,做好案例点评和课堂讨论的工作。这就要求老师课前须认真备课,精心准备,掌握比学生更多的信息,才能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看问题。课堂讨论,这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创造性学习活动过程,老师应把握讨论的主动权,精心设计好教学过程,提升讨论的实际效果。

2.革新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既要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还应重视知识的应用,它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中只注重教师讲授,学生听课,单向信息传递的教学方法。黄酒营销岗位对能力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市场调研、推销市场、产品宣讲、整体策划等)。在黄酒市场营销学的课堂教学中实施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的模块化教学,将《黄酒市场营销学》分为三大模块:基础模块、营销技术模块、综合素质和能力模块。每个模块的训练内容各有侧重,对于基础模块,不求全面和精讲,以实用为原则;对于营销技术模块,着重介绍当前营销实践所采用的方法,包括黄酒市场调研技术、市场开发技术、渠道设计技术、市场促销技术等;对于综合素质和能力模块,进行营销综合能力素质训练,着重训练学生的拜访沟通能力、推销谈判能力、会议组织能力和常见的商务礼仪。

三、强化实践性教学,做好课业延伸

黄酒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内,应做好课业延伸,加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市场营销的基本能力。

1.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实习,着重培养学生市场营销的基本能力

结合课程内容进度,安排学生对酒类市场进行调研,具体分析黄酒在酒类消费市场中的份额,绍兴黄酒主要品牌的营销渠道调研,做营销的分析。实习前,让学生制订实习计划,引导学生深入市场搜集资料。实习结束后,撰写实习报告,总结经验得失。通过实习,能够增强学生的市场营销基本功。

2.建立校企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实践提供主战场

笔者学校与本地多家知名的黄酒企业合作,安排学生第三年到这些企业顶岗实习,采用师傅帮带形式,有偿从事营销顶岗实习两个月,达到“教与学的结合”“产与教的结合”“产与学的结合”。通过这些切实有效的亲身实践,使学生活用了书本知识,增强了实际工作能力,毕业后能顺利踏入社会,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总之,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培养的学生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较强的工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以胜任未来知识经济社会对中职生的岗位要求。

参考文献:

[1]陈超.关于实现课程案例教学的恩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3.

对市场营销学的建议范文第2篇

针对中职生学习基础薄弱的特点,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笔者在市场营销学教学方面做了以下几点

思考。

一、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素养有待提升

在中职学校教学中,市场营销学课程通常被作为一些专业特点不明显的综合类专业的选修课程,开设在第二学年。在教学实践中,大部分学生对该专业有很大的兴趣,但由于学习基础薄弱和未接触过社会,对市场、企业及企业管理缺乏基本认识,对营销知识缺乏深入理解,难以掌握营销的基础理论,更谈不上案例分析与实际运用。

2.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作为一门选修课程,不同专业对市场营销学课程有不同的需求,不能以一概全。而在现实教学中,大多数情况下,教师是以一套教材、一本教案、一个课件面对所有学生,既无法体现市场营销学的重要性,也无法因材、因专业施教。

3.就业市场要求较高

市场营销专业的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商品推销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和市场调研能力等五种专业技能有很高的期望和迫切的需求,但中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专门接受有针对性的能力培养。

二、创新教学的几点建议

1.课程设置进一步合理化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既要考虑学生未来的就业可能及能力要求,也要考虑到专业的就业倾向,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市场营销学课程与自身专业及未来发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和重视程度。通过课程设置和时间的合理化,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便于其理解营销的相关概念和理论。通过介绍专业特点、就业方向、学习方法及手段引导学生从依赖性学习向自主性学习转化。

2.注重专业能力培养

教师应注重帮助学生建立起市场营销学的整体理论框架,通过关键理论的讲授、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营销能力,形成学生对组织营销管理的系统性认识。并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商品推销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和市场调研能力这五种专业技能侧重进行培养。

3.不断创新教学手段

(1)采用“情景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是模拟教学的一种,是通过借助于对环境、角色、活动的模拟来帮助学生理解市场营销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市场运作规律,掌握营销管理方法和操作技能,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的营销人才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在熟悉知识点的情况下,扮演不同的情景角色,从而在模拟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营销知识和操作技能,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2)善于运用案例启发。案例启发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围绕各章节前的引导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的实践性教学形式。通过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这是一种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和解说理论知识的实践性教学形式。这种方式一般与日常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运用,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演示,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或即将学)的知识建立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4)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提前布置课题,让学生进行方案策划,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调查和实践性教学活动。通过组织到商场参观、广告分析、市场调查等活动,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既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又有利于同学之间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4.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

目前,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教师仍以传统的单向授课为主。主要表现在:一般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往往以传统教材为主,以理论讲授为重点,强调概念、注重理论,而对实践性较强的方法技巧、策略不够重视。这就造成理论与实践课之间的失衡,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教师在讲授方式上,主要表现为单向的自上而下的垂直传输方式,拘泥于书本理论架构,“填鸭式”教育痕迹严重,因此,应该改变原有传统的教学模式。

对市场营销学的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教学改革;思考

一、《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市场营销学》是每所综合高校管理学院的必有课程。《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是每个大学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也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基础课。这是一门比较成熟的课程,拥有完整体系。但时代在变,其教材内容无法跟上客观营销事实的转变,因此它要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和方法予以弥补,最终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熟悉营销学的应用方法和思路,并对相关问题有独到见解。伴随中国加入WTO及其在世界范围经济地位的上升,许多由营销模式引发的经济现象和社会问题被学者专家错误剖析的同时,竟然也没有高校大学生对这些焦点问题表示怀疑。可见,我国的高校机制对诸如《市场营销学》这样的应用性课程的忽视和误导。其实,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人。市场营销都是一门无法割裂的科学,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培养人才角度,《市场营销学》的课程改革都势在必行。

二、《市场营销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学模式陈旧,方法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灌输教育。教师教得口沫横飞。学生学得兴趣索然,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在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缺乏动手的机会。实验、实训、实习时间不多。这对于实践性、创新性极强的市场营销课来说是不相适应的。为此,市场营销课要将最新的营销理念、策略和方法带入课堂。应在市场营销教学中抽取一定课时。采取主题课堂讨论的形式。并走到课堂外做市场营销调查。这对于学生的提高有更好的效果,也会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思考。

第二,课程案例过时,作业乏味。每位营销学教师都知道在课堂穿插一些案例。借以培养学生兴趣。但如果总是讲一些过时的案例,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之争、福特汽车的爱迪赛尔如何失败、吉列刀片的败笔等等,显然无法真正带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这就要求老师关注营销的动态,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营销学和其他学科相比,对于课堂气氛的要求更高。这主要源于老师的把握。好的营销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心理,激情洋溢且善于营销自己的课堂。很多作业如果从教材上直接借鉴。可以说是简单乏味,学生不满足于照书上抄的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因此老师要翻新作业内容及形式。

第三,学生应用能力差。课程魅力不显。管理系本科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创新潜力的技术和技术开发的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体现以通识为基础。不仅要求掌握营销专业必备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具备与营销相关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求具备从事营销实际工作的能力,还要求有一定营销理论研究能力。《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市场营销学》教育的目标应向应用能力方向发展,而不应局限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方法的讲解,更应注重学生市场调研资料收集能力、高效处理问题能力、准确的预测决策分析能力的培养。如今的学生普遍有较强的惰性,只有少数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却还在知识的海洋里无目标的航行。如果没有老师的正确引导,他们很难主动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换言之,在我国,营销学的魅力还没有显露出来,其不如在欧美发达国家那样广为学生欢迎。

三、《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意见

第一,以启发式教法、自主式学习替代填鸭式教学。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设定一系列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这样的启发式方法比填鸭式方法更加有效。能够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时,无论是语言还是眼神,都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多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与之互动。例如,在讲市场细分时,可以和喜欢追求时尚的学生说说某个品牌手机的市场细分,让爱打游戏的男生讲讲众多游戏软件的市场细分,等等。师生互动的表现形式有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课堂提问是即问即答。内容一般是复习已学过的理论和知识点,以及与目前的国际国内形势相关的实际问题,这样能集中学生的课堂精力,活跃学习气氛。课堂讨论,即组织学生对一些市场营销的热点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讨论。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然后教师将问题集中。在授课时解答。在我校很少有营销及管理方面的主题讲座,如果有机会邀请一些国内相关专家学者或营销实践者来校讲座,这对学生的视野拓展也有一定好处。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将团队引进到案例教学中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在课程开始时就告诉学生们。今后进行课题讨论时。回答问题将是大家合作进行的。每个团队4~7人,集体的智慧一定胜过单个学生的智慧。每次讨论发言时,如果团队内部的学生互相推诿,就请队长发言,若干次发言的结果作为一次作业评定的成绩。预留作业的完成也可以交给团队。促使学生课余也关心、讨论并完成作业。

对市场营销学的建议范文第4篇

1.学生专业基础素养有待提升。在现有高校教学中,市场营销学课程通常作为市场营销专业和管理类专业基础课,或者其他非管理类专业的选修课程,开设在大学前三个学年。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不管是何种专业何时开设该课程,大部分学生对于企业及企业管理缺乏基本认识,而且难以将管理学、经济学这些市场营销学的基础理论课程与市场营销学在学习过程中融汇贯通,缺乏对营销知识深入理解的能力。同时,现在有些专业由于教学计划和学分的调整,把市场营销学开设在大一第一学期,学生就更难以理解营销的基础理论,更谈不上案例分析与实际运用。一些非管理类学生对市场营销学的理解片面,认为对于本专业的学习和未来工作作用不大。此外,很多学生在由高中转向大学学习时,仍然习惯死记硬背、教师推动为主的方式,自学和自主思维能力较差,这也很难适应市场营销学以开放性思维为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要求

2.以传统教材与教学方式为主。虽然当前不少高校都已经设计有辅的校内实验课程,但是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仍以传统的教师单向授课为主。主要表现在:一是所用教材内容体系相对比较传统,虽然在理论构架上相对完善,但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般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模式往往以传统教材为主,以理论讲授为重点,强调概念、注重理论,而对实践性较强的方法技巧、策略不够重视,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间接传授轻亲身体验的偏向(经济学/国际贸易论文。这就造成理论与实践课之间的失衡,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同时,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能很好地反映我国特色的营销环境,以及企业的营销管理实践与行为特征。关于技能训练、分析管理能力提高的实践环节比较少,学生在理论理解与实践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情况。二是讲授方式上,虽然大多采用以PPT课件为主的形式,但是一般仍主要表现为单向的自上而下的垂直传输方式,拘泥于书本理论架构,按章索骥,“填鸭式”教育痕迹严重。

3.新的教学手段和工具效果有待提高。市场营销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应用性学科,新理念、新理论和新方法层出不穷。而目前大多数学校所使用的市场营销教材比较陈旧,不能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虽然为了提高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效果和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很多高校广泛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工具,部分学校还开设了网上辅助教学课程,以期通过PPT、FLASH和视频等文字、声音和影像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授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与专业教师进行网络互动。但是,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PPT等形式的课件难以帮助学生在每堂课上形成直观的理论联系,更多表现为对单页课件内容的简单记忆,无法形成对理论的系统认识,也难以构建起完整的理论框架。同时,网络辅助课程设计上也与一般课堂授课基本无异,形式设计落后,内容更新缓慢,教师与学生的网络联系基本流于形式,难以起到预期的辅助学习、课后思考和训练以及师生互动的作用。

二、对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1.课程设置合理化,引导学生提高专业基础素养。不同专业应根据自身专业特征,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合理地设置专业课程,除了考虑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可能及能力要求外,也要注意作为市场营销学基础理论课程的开设以及开设的时间。考虑到专业的就业倾向,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市场营销学课程与自身专业及未来发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对其的重视程度。通过课程设置和时间的合理化,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市场营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便于其理解营销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此外,在学生进入大学之初,应请专业教师介绍专业特点、各门课程彼此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在大学中学习等,让学生对专业以及专业学习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也通过学习方法和手段的介绍引导学生从高中依赖性学习向大学自主性学习转化。

2.注重专业能力培养,根据不同专业学习诉求明确教学目标。目前高校开设的市场营销学课程,一般管理类专业采用专业课形式,非管理类专业采用选修的形式。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应根据专业课和选修课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学时的不同,选择内容丰富程度、难易程度不同的教材,设计针对性的教案和教学课件。专业课应注重帮助学生建立起市场营销学的整体理论框架,通过关键理论的讲授、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营销能力,形成学生对组织营销管理的系统性认识。通过理论前沿的介绍和探索,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深入的学习,并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商品推销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和市场调研能力这五种专业技能侧重培养。结合不同专业探讨营销与其专业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对市场营销形成初步认识,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市场营销学对其专业的影响。

3.改良教学方式,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市场营销学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使用现有传统经典教材的同时,采用创新与传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案例教材的编写与更新,结合现在在高校普遍开展的ERP实习,提供学生运用理论的机会。同时也要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进行改良,借鉴和引入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如:

(1)案例教学。这是一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围绕某教学案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探讨、交流的实践性教学形式。通过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景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是模拟教学的一种,通过借助于对环境、角色、活动的模拟来帮助学生理解市场营销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市场运作规律,掌握营销管理方法和操作技能,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的营销人才的教学方法。模拟试验指导书,让学生在熟悉知识点的情况下,扮演不同的情景角色,从而在模拟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营销知识和操作技能,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3)多媒体教学。这是一种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演示和解说理论知识的实践性教学形式。这种方式一般与日常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或即将学)的知识建立感性认识,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4)实训和模拟教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调查、并撰写专题报告的实践性教学形式。调查报告一般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独立完成,教师主要做好组织、动员和事后的交流、检查,评价工作。

对市场营销学的建议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进程不断推进,买方市场的普遍形成,面对这一形式,市场营销日益成为各类企业在市场经济的航程中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因此,社会对专业化、年轻化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基于此,本文从《市场营销学》的课程性质、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多个角度,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为手段来提高《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粗浅的建议。

0引言

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相当强的学科,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职业技能课,也是经济管理各专业一门重要的职业技术课,因此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对提高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知名度和美誉度,对核心课程的建设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市场营销学》课程在全国高职院校普通开设的同时,各种各样的教材、教学方法在不同的院校出现,虽然这样有利于避免教学的单一化,但若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步伐的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也是不成功的。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和调研发现,认为《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相对滞后、创新力度不大,所存在的深层次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的教学方法仍占主要地位。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仍然采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主要把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采用“一言堂”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即使采用案例教学模式,但采用的案例也是老一套,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有时会出现教师“一张口讲,学生就知道讲些什么”的尴尬局面。这种教学方法严重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空间,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严重了偏离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这样培养出的人才被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步伐抛到了后面。(2)专业型教师严重缺乏。由于《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特殊性,必然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市场学的理论功底,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具有从事市场营销的实战经验。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种专业型教师在高职院校里成为最稀缺的资源,使得教师只能从一些参考书上借鉴一些理论知识和案例给学生讲解,实事求是的说,有的教师备一次课用上几年,教学内容严重滞后,所授课的内容与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潮流不相吻合,学生求知、求新、求异的欲望难以得到满足,导致学生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严重“缺钙”。(3)教材建设滞后,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明显欠缺。虽然近几年全国出现了不同版本的《市场营销学》教材有几十种,但是主要内容相互借鉴部分太严重,缺少特色,尤其是能适应本校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从学生基础知识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编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显得尤为迫切与必要。

2几点思考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笔者认为要切实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必须扎实有效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教学内容的改革

要在短期内培养企业所需要的高质量的营销人才,对高职院校来说,任务相当繁重。因此必须在市场营销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对《市场调查与预测》、《推销技巧》、《商务谈判》、《公共关系学》、《企业管理学》等几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删去这几门课程的共同部分,从整体上把课程内容的讲授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各科教师就能突出重点,能有充足的时间从整体上保证本专业的教学效果,课程内容经过重新组合后,教学重点和难点就更加突出,给学生能留下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以便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有目的的教学是实践锻炼后,学生进入社会,就非常容易的把所学专业知识与企业的营销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有效防止“理论”与“实践”两张皮不相粘合的现象,这样就能够在短期内为各企事业单位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市场营销人才。

2.2教学手段的创新

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那种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必须要改变教学手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互换角色,换位思考,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认为以下几种教学手段需要加强:

(1)案例讨论

现在很多职业学校的学生自身的基础知识有限,只讲授《市场营销学》的理论知识,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也很难调动起来,这样就会陷入“学生厌学一教师厌讲一学生学习兴趣难以提高一教学效果不理想一学生厌学”的恶性循环陷阱,最终导致学生很难准确地理解、掌握基本理论。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教授与案例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可以使市场营销的理论讲授变得生动活泼、具有实用性、趣味性、启发性,便于学生在较短时间里掌握市场营销学原理,并能灵活运用到企业的营销活动中,有利于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角色互换

要提高《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师单纯教的模式,在教学设计上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有目的的安排一些课程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学生可到图书馆查阅相关的知识,可到网络上搜索一些案例,可通过报纸、媒体等多种渠道获取相关知识,也可以亲自到企业进行调研或亲自实践,这样围绕一个教学主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发挥,到讲台进行10分钟的主题发言,通过角色互换,学生能更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相关知识,教师除认真听学生教授课之外,要对学生的讲解进行点评,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循环滚动式教学

所谓循环滚动式教学就是教师把教学内容可以分成相关大类,一个阶段讲解每一大类每一部分,等第一大类第一部分讲完之后,接着讲第二大类的第一部分,如此循环下去,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对同一类知识的听觉疲劳,可以给学生不断补充新鲜的学习内容,有利于学生提前全面了解本课程的教学框架,避免学生出现“学着前面的忘着后面的”的现象。笔者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实践得知:把市场营销的“4PS”分阶段的循环滚动式教学比单纯的按章节依次讲下去教学效果要好的多,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通过循环滚动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对相关知识掌握的系统性。

(4)情景模拟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科学加艺术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巧妙地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厂商、推销者、顾客等不同角色,给教学相关知识点创设一个平台,使学生把学习知识融入到一定得场景中,达到在演练中学习,在演练中提高。正如笔者曾经在课堂上讲授促销的手段时,就把男女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确立一个组长,分头讨论每一个小组要促销的商品和采取的主要促销手段,然后创设情景演示让学生演示,通过这一方式,学生的参与气氛非常热烈,每一位学生都想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时教师要认真的总结,针对学生的疑问和提出的问题要给予解答和指导,这样可以拉进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教学任务在和谐、活泼、轻松的气氛中顺利完成。

3教学考核的改革

为了有效地提高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效果,推进教学考核手段就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在教学考核中可以适当缩减营销理论的考核成绩,重点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把学生的实践教学作为重要的考核部分,注重学生平时课程的学习成绩。通过教学观察把理论考核、实践考核与平时成绩的考核按照3:4:3的比例是合适的,这样有利于改变传统单纯的理论考核成绩,有利于把实践能力强的学生成绩发挥出来。

考核的方式一旦变化,学生就会灵活的跟着成绩的“指挥棒”走,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营销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得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进一步加强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程度。

对市场营销学的建议范文第6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市场营销教学;市场营销学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一、任务驱动教学方式的基本内涵

任务驱动教学方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教学方式最早应用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是对传统以讲述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与项目,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各个学生能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对培养与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有重要作用。

二、市场营销教学的主要特点

1.综合性

市场营销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营销活动和消费者需求。具体而言,包括以营销理念、营销战略以及价格策略为主的九大问题,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人口学、社会学到组织行为学与心理学等内容,市场营销均有涉及。因此,要想学好市场营销的课程内容,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任何方面的知识有所欠缺,都将影响学习效果。

2.实践性

作为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开设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目的就是应用在市场经营实践活动中。因此,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后,应当在实际工作中灵活的应用所学知识。比如,开展营销业务管理以及策划营销方案等,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基础性

市场营销学课程以营销策略与管理活动等基本知识为主要内容,能解决一般性的营销活动,给普通企业营销管理提供指导。然而,针对不同的领域,还需要学习旅游市场营销学、保险市场营销学等分支学科。因此,通过开展市场营销学课程,是奠定学习专业市场营销课程的重要基础。

4.科学性

从市场营销学的实际应用上来说,市场营销还具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科学性。也就是说,市场营销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学生掌握关于营销知识与应用其中的规律,同时将其融合到实际的营销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策划执行组织与审计等过程,将会创造非常好的营销业绩。

三、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在市场营销学中的具体应用

1.整合教学内容

现阶段,各大开设市场营销课程的学校,都采用教育部规划的教材。然而,由于各学校实际教学情况有所不同,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应当根据本校的办学性质,结合学生的特点,系统地筛选与整理教学内容,在符合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多个模块。比如,通过整合繁杂的营销课程内容,可划分为五大模块,分别是:营销理念、营销环境、消费者行为、营销策略和营销管理。既简化课程内容,又突出重、难点,逻辑过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易于学生理解与接受。

2.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模块教学的具体内容,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授市场营销课程内容过程中,应当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营销场所,布置各项任务的场景。比如,教师在讲授营销环境方面的内容时,可通过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向学生展示在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状况下,企业分析SWOT的过程。同时,在企业的发展决策中,提供有建议的案例,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中融入到学习情境中。通过直观形象的展示,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唤起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而后促使学生通过有关经验与知识的应用,慢慢“顺应”与“同化”所学新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3.明确任务

教师在创设情境之后,应当结合当前的学习主题,选择相关的真实事件与问题,将其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促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比如,在企业经历导入期与成熟期之后,面临即将步入衰退期状况,需要加快新产品的开发,选择合适的发展途径。这时,教师可以此作为课程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新产品开发的全部过程。在任务与问题的驱动下,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深入分析与研究当前面临的问题,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4.加强彼此的合作

教师向学生设定任务之后,教师不会主动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而只是向学生提供相关的线索,引导学生调查与收集相关资料,重视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自主性。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讨论,在学生不同观点的辩论中进行补充,如不断修改合作小组的创意以及完善新产品的试销方案等,不仅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能在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5.评价效果任务驱动教学方式的主要特点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上,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任务完成中获得提升。其中,教师在任务结束后,应当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客观地评价学习效果。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案与结果;二是评价学生在解决任务中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协作学习能力。

四、市场营销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需注意的几点问题

1.坚持因材施教原则

每个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基础、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教师在市场营销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时,不可以采取“一刀切”做法,而应当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充分认识每个学生在兴趣爱好、能力发展等方面的不同。同时,教师应根据课程章节本身的特点,合理分类所要布置的各项任务,应针对每个学生的发展状况,相应地布置不同的任务。例如,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布置难度相对较高的任务。对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则布置难度相对较低的任务,使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升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针对该部分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应当给予重点指导,加强管理与督促,促使能高效率完成学习任务。

2.加强师生间的交流

任务驱动教学方式非常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同时,教师应当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应在第一时间提供相应的帮助,促使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同时,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与保护,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教师只有在与学生沟通后,对学生有充分的认识,才能有针对性地分配任务。与此同时,教师应时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习状况,适当给予引导与帮助。在评价任务的环节中,教师除了要客观评价任务结果,还要解答学生学习中面临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解答。

3.重视团队学习合作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的应用过程中,经常使用分组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基础以及男女比例等情况,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然后由各个小组的组长分配符合各自学习情况的任务。通过应用分组方式,促使小组成员在合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结语

任务驱动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化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教学,重视引发学生的思考,将其应用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当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与方式,采取新型的教学方式,为提高市场营销的课堂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肖晓旭.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1(21).

[2]吴怀涛.谈“任务驱动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证券期货,2010(6):97.

[3]宁亚春.任务驱动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农机,2015(8):141-142.

对市场营销学的建议范文第7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学课程;学习倦怠;緩解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7-0216-02

开放教育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技能型人才。但开放教育网络办学与面授教学相结合、“8小时外”时间上课的教育模式,对学员的时间管理能力要求较高。开放学员不同于全日制学生,他们多为在职人员,年龄和职业等跨度大、学习基础与能力参差不齐,因而在就学过程中,容易产生学习倦怠,厌学甚至弃学时有发生。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综合型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核心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学员在理论的理解、时间的分配上都存在难度,因为对课程多抱有消极学习态度,导致出勤率低、作业敷衍、课上萎靡不振。据笔者教学经验及观察,这种现象在市场营销学课程中尤为突出,课程学习倦怠问题急需缓解。

一、成因分析

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因素都会造成倦怠现象产生。笔者作为市场营销学授课教师,无力改变社会上关于“读书无用论”的不良价值观,也无法要求学员都拥有好学的家庭氛围,本文只从学员及教学层面着手,结合课题访谈及问卷调查,分析课程学习倦怠成因。

(一)学员个人倦怠原因

1.工学矛盾突出,家庭、事业、学习难兼顾。本次问卷调查显示,在职学员比例高达95%,已婚学员比例也有72%,繁重的工作压力和需要照顾的家庭是学员出勤率低、疲于学习的主要原因。学员表示“没有时间学习”。

2.学习的目的性功利性较强,偏好知识的实用性。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学家诺尔斯提出,成人学习者的中心是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感兴趣的是知识的即时转化、现学现用。调查表明,学员最满意的是所学知识能帮助解决工作难题。当结果差强人意时,学员会迅速失去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倦怠情绪。

3.基础薄弱,学员的自我效能感低。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提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能否完成某项工作的一种主观预测。开放学员学习基础较差,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遭遇困难和挫折,会导致自信心不足,自我评估过低,产生逃避和厌学情绪。有大量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即自我效能感低的学员学习倦怠程度高。

(二)市场营销课程因素

1.教材陈旧,理论更新不及时。市场营销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不断成熟,企业也在尝试和探索新的市场营销活动,营销理论及方法日新月异,而课程教材沿用的却是旧版本,更新缓慢导致了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降低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2.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少。目前,开放市场营销学课程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因客观条件的限制,营销沙盘模拟、营销实训基地等有助于实践教学的软件或场所很难实现。市场营销类的校企合作主要存在于全日制高校,开放教育的品牌难以吸引到有质量的合作项目。电大学员的学习耐心有限,全日制式教学方式无法激起学员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加剧了学习倦怠。

二、缓解对策

开放教育市场营销学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相关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及时缓解现有的课程学习倦怠现象,提高学员的学习热情。具体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翻转课堂教学,碎片化学习时间有效缓解工学矛盾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指的是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教师提供的课程视频、资料,老师课上指导学生完成作业、进行答疑的新型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课堂,翻转课堂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教师由传统的讲课转变为引导为主。翻转课堂可供学生反复和个性化学习,满足不同学习进度的学生;并且翻转课程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有效缓解电大学员的工学矛盾,减小学员学习的障碍。调查显示开放学员的工作压力大,可加强市场营销系列微课视频的制作,利用成熟的多媒体工具,借助微信公众号平台,课前推送课程视频,使学生在上下班的间隙等利用翻转课堂学习,增加学习、思考时间,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调研学员组成,针对性案例教学提高知识的实用性

电大学员的差异性明显,从年龄到职业跨度都很大,而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需要考虑学员的职业背景,进行针对性教学。

所以要提高课堂效果,可以在开学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本学期学员的主要职业类型,如银行业、保险业、销售类等。沟通学员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希望学到的营销知识,在后期的教学中以学员职业为方向编排选择和使用案例,尽量使案例情境符合学生所在行业的企业发展实际。以相对真实、接地气的商业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组学习中采用头脑风暴法分析和讨论案例问题,开发和培养学员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课堂学习氛围。

课程结束后继续进行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满意度及改进建议,以提高后续授课效果。

(三)制定合理目标,鼓励式反馈增强学员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低源于过去较多失败经验,在课程教学中降低理论难度、设定合理目标可帮助学员在目标达成时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逐步积累成功感受,提高学习的自我效能感,缓解学习倦怠。同时教师在授课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正向评价、积极反馈为主,肯定、鼓励学员分享自己的见解。

(四)加强自我学习,及时更新营销发展理论及案例库

我们在访谈中发现,学生对专业知识扎实、能不依赖教材进行生动授课的教师更尊重,学生到课率和作业完成率也更高。有研究显示,教师的个人魅力能极大地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减缓倦怠状态。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伴随商业繁荣而逐渐发展成熟的学科,新理论、新概念层出不穷,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及网络营销的崛起,市场环境更加多变难测,企业也在尝试新的营销方式。因此授课老师要时刻保持好奇心,加强自我学习,掌握学科领域新发展、新动态,并不断丰富扩充自己的案例资料。

(五)完善考核方式,引导学员参加市场营销相关比赛

课程考核旨在评估学员学习情况,但传统的营销学考核仍然以期末终考为主,一次考试并不能准确呈现学习状况。市场营销学的课程考核不仅要体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需要展现其实践能力,因此应采用到课率、课堂讨论、撰写案例报告、市场营销策划等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员学习过程犹如游戏通关,取得的每一点成就都能获得相应积分,最终积分能加入考察总分中,降低考核难度。同时鼓励学员参加各级营销相关比赛,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以比赛促学习,引导学员在比赛中掌握实用知识,提高学科趣味性。

三、结语

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实践性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多种教学方式成为可能。针对电大学生采取相应的授课模式和考核方式,相信能有效缓解开放教育学员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学习倦怠情况。

参考文献: 

对市场营销学的建议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对口单招 市场营销 有效性教学

作为对口单招市场营销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高考课程,“市场营销学”同时是各高校财经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然而,从营销专业对口单招的历年考试情况看(尤其是从2008年底新考纲出台之后),营销课程的考试成绩并不太理想。那么究竟如何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呢?

一、单招高考“市场营销学”考纲与命题走向

江苏省教育厅以教育部中职市场营销类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为依据出台的08版单招高考考试大纲,更注重测试考生理解和掌握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水平,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基本实际问题的能力。

仔细审阅江苏省市场营销单招历年高考试卷,不难发现高考命题在注重对考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和应用的考查基础上,越来越侧重对考生灵活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查。案例分析题也更注重联系生活,考生要解答这些题目,需要既能渗透性阅读理解所给的文字材料,提炼出材料的核心内容,又能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日常所见所闻加以针对性分析阐述。

二、中职单招营销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市场营销单招高考的命题在以考纲为基础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对学生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及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查要求,但是与之对应的单招市场营销学教学并未与之齐肩并进,其间存在着众多问题。

1.教学理念极端化,教学实施急功近利。

现实教学中某些教师以培养大量技能型应用人才作为教学指导思想,在实际教学中仅强调营销技能培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活跃课堂,却忽视营销理论的支撑作用,更无法提升学生对营销知识的系统性认识;某些教师一味追求对口单招高考升学率,课堂教学呆板乏味、手段单一,“填鸭式”被动教学,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与能力培养。

“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牵涉的知识面非常广,具有综合性、边缘性的特点,与许多课程的学习一样,对于该课程知识点的掌握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一些学校在高一、高二时不注重学生前期知识的铺垫与积累,把所有工作放到高三进行强压突击,这样学生会大面积出现反复性遗忘现象,主要是缺少理解巩固提高的过程。

2.中职学生学习自律性差,自信心不足。

相对于普高学生来说,中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自律性相对较差。即便有些同学有上进心,但由于在初中及之前的学习阶段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导致难以积极自主地学习。

3.教材不统一,内容更新速度慢。

受全国省市区间单招考试考核差异性及各专业学生规模等因素限制,单招教学无指定或参考教材,“市场营销学”课程也不例外。全省各地使用的教材也并不统一,特别是一些非传统办单招的中职学校,在选择教材时甚是伤脑筋,同时存在脱离经济发展或目前生活状况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花费很多精力去进行教材的处理,致使学生对手中教材产生一种厌烦感。

4.教师自身专业业务能力不佳。

担任中职单招“市场营销学”的任课教师,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其他学科转过来的,本身缺乏对市场营销专业的系统认识与把握,即使有一部分专业对口毕业的,也大多停留在理论的理解与分析上,基本没有企业实践经历,难以保证实际教学不会脱离企业营销实践活动。

三、关于强化单招“市场营销学”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1.优化教学理念,采用长效机制落实教学实施性计划。

学校应该依据目前社会对中职市场营销技术人才的要求,以及有利于学生将来择业、创业、升学的需要,全面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教学内容的改革。具体到每位任课教师也是如此,即不能极端片面地理解中职单招学生的培养目标,而应在注重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多角度、宽思维地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适用的、具有良好市场营销专业素养的应用操作型职业技能人才。

另外,为了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一个理解、巩固和应用的过程,教育管理层应建立一套长效机制来落实单招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实施性教学计划,加强平时的考核与监管,促使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有外在与内在并存的前行动力,保证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切实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2.整合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依据考纲对学生因材施教。

在“市场营销学”教学过程中,依据课程内容的不同,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配合使用的效果往往更好。在讲授市场营销基础理论、概念、战略时,可以采用讲授与举例结合的方法,既可以发挥教师在理论理解上的优势,又可以让学生从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实际问题抽象成理论进行解释与运用。而在讲授市场营销战术时,则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和角色扮演等多种具体型教学方法多举例多练习多巩固。让学生作为市场营销活动的参与者,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快速获得知识的感知与经验,提高学生学习营销知识的兴趣,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而在解决学生记忆名词解释与简答类知识点这一难题时,则采用关键词与联想同用的方式记忆,实行每日检查和阶段性综合考查相结合的办法。

当然,在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这就需要抓住中职生的特点,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与教育,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例如,对于自主性差的学生,布置作业适合采用量化标准,不能定性布置;对于自律性差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采用强制与谈心相结合的手段;对于思维活跃但韧性欠缺的学生,需要提高考核要求,严格对待;对于智力一般,但刻苦努力的学生,则需要多加以鼓励与赞扬,并加以耐心引导与提升。

3.调整学生学习评价指标,注重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市场营销学的高考考纲与命题趋势,都在指示着单招中职教育不仅考查学生对于营销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更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及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所以,教育管理层及教师个体在制定学生评价指标时,不能仅以卷面的成绩为唯一指标,也不能忽视理论的考核,而应更为综合全面地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

4.加强教师教研交流与培训,提升教师队伍营销素质。

教学管理层可采用“走出去,引进来”方式,改变教师“知识陈旧”“专业不精”的羁觯努力拓展教师的知识面、开展教学研究,改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提升,把正确的知识、最新的知识和精湛的业务操作技能传授给学生。

综上,单招高考在给予职业学校学生升学机会的同时,也在改革中不断提升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要求,当然也是对教师教学提出的一种挑战。如何强化单招“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是一项长期的课题,它会随着经济发展与教育体制改革呈现不同的内容,也会变得越发丰富和精彩。

参考文献:

[1]黄承钢.中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浅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