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可视化管理

网络可视化管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网络可视化管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网络可视化管理范文第1篇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及人类精神和空间需求的提升,同时随着互联网+理念的提出并执行,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中小型企业迫切渴望加快发展步伐,增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各种会议越来越多,传统的会议开展及交流方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状。规范的会议管理及超越面对面的交流已越来越重要,由此产生了对视频会议的需求。视频会议管理系统已成为现在各种企业发展的必备。

本系统开发旨在设计满足中小型企业需求、以信息化为手段、以智能化为目标的现代化视频会议管理系统。并帮助参会人员或者管理人员更高效的完成会议的管理及会议的进行,提高会议管理人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量,促进社会的信息化。使人们从忙碌的差旅奔波中解脱出来,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损耗,提升了各行业的沟通效率,节省了管理成本及差旅费用的开支。

2功能设计与分析

视频模块主要集中在可以进行开启视频会议或者邀请成员进入视频会议,这里可以实现一对一的视频会议和多对多的视频会议同时还可以进行文字交流。功能如下:

音视频即时通讯:提供语音,视频一对一.多对多的实时通讯,支持高清视频和高质量音视频效果。

文字交流:支持多用户之间的文字交流。参与会议的成员既可以进行对所有人的公开文字交流,也可发起与指定与会者之间的点对点私密交流。

录像:支持针对个人的音视频录制,整个视频通话过程内容的合成音视频录制以及集中服务保存录制。

透明通道:提供客户端,客户端跟服务端之间的数据通讯能力

文件传输:支持客户端之间,客户端跟服务端之间的文件传输功能。在会议进行过程中,用户可以便捷地将某个文件实时传送给全体参会者或指定人;可以对本地用户上传与下载的文件进行管理;主席用户可以及时清除会议中的传输文件。

动态设置音视频参数:提供音视频参数设置的接口,可以根据需要动态设置分辨率,码率,帧率等视频参数等。

电子白板:电子白板是由所有用户共同维护的工作空间,在不改变原来的会议文档的条件下,用户在当前屏幕上显示的会议文档内容进行标注或修改操作,系统将自动保存将其标注或修改后的部分保存为图片,以便会后查阅。

3架构设计

可视化网络视频会议管理系统数据业务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很多专业数据处理方法,模块间的逻辑联系、数据联系也非常密切,为了降低系统的复杂性,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节省开发时间和维护成本,系统设计时尽量保证高内聚、低耦合。将系统分为以下三层,前端展示层,服务器层,数据库层。

本系统设计架构是一套不同于传统应用开发的技术架构,可以简化且规范应用系统的开发与部署,进而提高可移植性、安全与再用价值,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大多数采用的是C/S架构,需要在不同的客户端安装相对应的软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开发和维护的成本。项目在充分利用服务器资源的基础上设计和研发一套的视频会议系统,减少不必要的投资,避免了多版本的软件安装,降低了大量的开发和维护工作,并且扩展后的系统具备跨平台特性,可以实现浏览器和PC客户端的视频互通,也为未来的多客户端视频融合通信打下了基础。

Web端采用了分层的架构。Web端分为三个层,从高层到低层分别是Web显示界面层、数据访问层、接口层。具体分层如图2所示。

4系统实现

4.1系统基本流程

基本流程如图3所示。

4.2电子白板功能设计开发

企业在进行视频会议的时候可能需要建立各类数据的协同工作,以适应需求。所以设计开发电子白板功能,使得多用户间实时共享想法。

4.2.1白板功能设计描述

设计并实现共享白板主要由三部分:用户列表区,工具箱,白板区。用户列表展示当前在线会议的人员;工具箱为用户提供各种画笔颜色以及画线、圆、矩形等各种图形选择;白板区为用户提供一个操作空间。系统使用了WebRTC的绘图板组件一作为对实时功能上独立于文字聊天和音视频组件,作为实时聊天的辅助,主要功能包括:颜色选择,图形选择,进行撤销,并保证不同终端之间绘图信息同步。绘图组件对基本图形绘制进行了实现,并封装了绘图接口,以便根据不同需求扩展。

4.2.2共享白板逻辑及实现

系统提供参会者共享白板进行绘图,参会者可以在白板区域绘图,系统借助HTML提供的API在canvas上进行绘图,提供用户使用的基本图形有直线,矩形,圆形等基本图形。绘图信息流程图如图4。

消息流程为,用户在终端A绘制图形,浏览器得到绘图参数信息,将绘图信息封装成JSON格式数据,将绘图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推送到其他业务服务器。

4.3音视频压缩涉及算法

在编解码器的选择上采用编码效率较高、使用率较广的H.264视频编码以及G.723.1语音编码。其涉及核心技术有:帧间/帧内预测,整数DCT变换,熵编码,编码流程如下:

帧间预测:在运动矢量不大的情况下,用前一帧对应位置的像素来对当前帧进行预测

1)利用相邻帧中的宏块估计当前帧中宏块的相对位置移动运动估计

2)运动估计得到的图像与原始图像作差(即估计残差)。然后将这个差值也传送到解码端,这样就弥补了运动估计的不在运动补偿。

3)运动估计和运动结果的编码。

运动估计思想:将图像的每一帧分割成不相连的块,然后对每一块在前后帧中根据某种算法寻找最匹配的块,即匹配块。以下列出几种块匹配算法:

变换的精髓:把一个域内看起来很大的信号变换到另一个只需少量数据就可以表达的域内。图像分为一个或几个像条(片),一个像条分为若干个(宏)块一基本处理单元4*4块无乘法整数变换编码算法,有效降低了编解码的运算量。

3结束语

网络可视化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可视化管理 高校档案信息 功能性 社会化

可视化管理(Visual Management,略称VM)是指采用可视化技术,让管理者实时了解管理对象相关信息,实现管理上的透明化、现场化与可视化的过程。可视化管理就是利用管理学原理、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视觉及交互技术,将组织的战略规划、生产计划、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及管理信息转化为几何图形或图像信息,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并进行交互处理,以提高组织效率和竞争力。从根本上说,可视化管理是一种经营策略:它提供一个清晰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地显示和调控组织的业务活动过程的方法,可以显著地改善业务操作和管理,减少业务运作成本,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另外,可视化管理也是一种管理哲学:提倡更加主动和聪慧的工作而不是最辛苦的工作。它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化特点、顺应了组织结构扁平化趋势,通过可视化管理理念和可视化技术手段,可以进一步利用信息集成和数据挖掘提高业绩评估水平,提高内部员工和外部市场的满意度,进而成就组织的持续竞争优势。总之,可视化管理理论是一种适合于各种需求和管理内容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体现了“信息可视化、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在组织生产和管理中动态集成。

高校档案信息可视化管理,在具有组织可视化管理的一般性特点的同时,更注重具体利用人类视觉感知系统,将档案信息以图形化和视频化方式展示出来,深入而直观地解释及概览档案信息系统,一方面可以辅助用户概览档案系统的内部结构,另一方面有助于挖掘隐藏在档案系统内部的有价值信息,符合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会显著提高高校组织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必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另外,档案信息的可视化管理是高校档案信息组织的高阶表现形式,是高校档案信息管理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它对党政管理、教学和科研等档案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存贮,并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技术装备,实现各类档案信息的系统性集成、直观流、高效性传递和辅决策。再者,可视化信息系统是文献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其他信息系统和工作系统有着密切联系,具有一般信息系统的特性,同时,它充分整合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组织可视化管理的先进理念,因则本身又具备传统信息管理系统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

一、高校档案信息的可视化处理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要对容易受损的、利用频率较高、推广性高的重要档案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加工。主要是运用数字化和可视化技术把实体档案进行有效的转变,促成实体档案的数字化和可视化体现,主要表现为文本文件、图像文件、图形文件、影像文件、视频文件和声音文件等多媒体信息。文本文件是能把档案中可以用文字表述的信息用文本格式录入、存储在计算机和数据库中,随时可调出利用,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生成的,由字、词、数字或符号表达的文件。不同文字处理软件编辑过的文本文件通常不能进行交换使用,因而有时为了可视化处理的方便性,可利用纯文本文件是不包含格式代码的特性,免受计算机硬软件的限制。图像文件是通过数字图像技术,将纸质文件、底片、图纸、荣誉证书或其他实物通过输入设备(如扫描仪、数码照相机等)并将之以数字图像形式存储到计算机数据库中,并可利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对照片进行有目的的二次处理。图形文件是根据一定算法和相关软件,如文献聚类算法和相应的分析软件,绘制的图表、曲线图,包括几何图形,以及用图标表示的物理量图形等。影像文件是使用视频捕获设备录入的数字影像或使用动画软件生成的多维动画等各种动态画面,如数字影视片、动画片等。视频捕获设备可将模拟影像转换为数字影像。声音文件是用音频设备录入或编曲软件生成的文件(如MP3等)。这样的文件要求在保证音质的前提下,还要尽量减小声音文件的大小,以充分利用存储空间。

总之,高校档案信息转换为数字化和可视化过程,要借助多媒体、数据库、数据压缩、网络等多种技术,以及多功能的可视化技术和软件,将现存各种载体档案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处理,形成文本文件、图像文件、图形文件、影像文件、视频文件和声音文件,并通过有目的的多媒体整合,分类分层次地纳入高校档案信息数据库之中。

二、档案信息数字化接收和可视化归档工作

一般来说,及时收集和接收各种形式的电子档案有两种方式:一是网络在线移交接收,各部门即将需移交的电子档案通过网络直接传输到档案管理部门,或加工后传输到档案部门规定的地址中进行存储;二是介质移交接收,即将电子档案存储在一定的介质中(如光盘等)移交给档案管理部门。网络移交既可实时在线进行,又可按照主管部门规定周期定期移交。由于介质移交有一定的周期性,为了及时将可以公开的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向社会各界提供利用,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实时地通过网络,在线接收各立档单位的电子或数字档案。另外,档案管理部门还可以有目的地收集互联网上其他具有档案价值的信息、图片、图像和视频等,对现有的档案信息进行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同时,互联网上其他零散、无序的具有档案价值的数字化信息,经过有效鉴定和加工处理后也可作为可视化信息采集的对象及时公布。通过多种方式把具有档案价值的数字信息和文本信息下载到本地,然后对其中有可视化需求的相关信息,经过有效的鉴定或与实体档案的核对后,再经过一定计算机应用系统和可视化软件的整理、组织、加工,成为本地的现实可视化信息资源后,才能有效地为各级用户提供利用。

再者,相对于上述低层次的信息可视化处理,高校档案管理部门还可以进一步通过数据挖掘、文献和信息聚类算法和技术,分析和归纳高校管理和领导决策用的深层次可视化档案信息,如利用文档和信息聚类处理,并按主题进行冗余消除、信息融合等可视化归档处理,为档案信息利用者深入、直观地浏览档案信息提供方便;对高校各部门和各类员工,高校档案管理部门,还可以通过对档案信息利用者感兴趣的文档和信息聚类,进一步挖掘用户的兴趣模式以用于信息过滤和主动推荐等信息服务;还可以对档案系统搜索引擎返回的结果进行聚类,使用户迅速定位到所需要的信息,并按目录树的形式归档并呈现,使得聚类结果可视化和便于理解。

三、档案信息服务的功能性可视化利用

高校档案信息可视化的功能性,是指档案馆根据当前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各类职能性工作,从党政管理、教学和科研等方面了解利用者需要,开展可视化服务和功能性利用,及时向利用者提供准确、及时和直观的档案信息,使高校档案工作有针对性地为学校的各项工作服务。

针对高校管理活动中的党务政务类档案,其中重要的专题文件汇编和有关职称评审、干部任免、机构设置、重要活动等时效性和宣传性强的档案信息,档案管理部门可通过可视化数据处理和分类归档,为学校党政管理活动、领导决策和员工利用提供直观而便捷的服务。

针对有关优秀骨干教师、优秀学生、杰出校友和学术带头人等的示范性强的档案资料,如照片、奖章、奖状、证书、纪念品等信息档案,对他们的事迹和风采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可视化存档,通过先进事迹、成果图片和视频的可视化呈现和网络传播,可充分利用可视化档案信息特有的实证性和直观性,对传统时空约束性的宣传栏和展板形成有益的补充,激发师生的进取精神和责任意识,激励学生模仿学习,积极塑造优秀的意志品质和进取精神,以有利于优秀校园文化的塑造,深度挖掘可视化档案信息的特殊教育作用。

针对高校的教学管理和科学研究类档案,教学单位和档案管理部门,应根据教学活动规律,将教学业务档案按学科专业和教学年度进行分类、归档、编目,使之形成系统化的教学管理档案材料。同时,主动了解教学管理、教学人员和学生的可视化教学信息的需要,定期向教学管理、教师提供多媒体合成教学档案资源,为学生提供异步教学方式和个性化教学服务,实现为学校的教学评估、教学改革和各学科课程建设等工作提供系统的参考依据;深入地开发科学研究档案,更好地开发利用本科毕业生的优秀毕业论文和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档案工作者可分科编制历年优秀毕业论文和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目录等电子档案信息,供毕业生写作学位论文时查阅,为其提供选题参考和范本借鉴,同时利用数据挖掘和文献聚类技术,并通过相关软件的可视化处理和分析,如地形图和交叉关系参考图等,为更好地发掘学位论文的科研信息资源而提供条件。

四、可视化档案信息的社会化应用

可视化档案信息的社会化应用,就是要以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为基础,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可视化档案信息为目的,面向社会强化可视化档案信息的各项特色服务功能和友好界面环境,建立直观和集成的可视化档案信息服务体系,创造档案信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种可视化的档案信息服务体系主要包括两个层次。

一是高校的微观组织形式,即以本校档案馆为中心,辐射本校所辖的党政机关、各学院档案室等,建立纵向档案信息服务的可视化协作网。学校档案馆应将党政活动、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档案信息系统收集,并利用网络可视化技术,充分利用人类视觉感知系统,将网络节点和数据以图形化方式展示出来,并作用于抽象的具有网络关联结构的档案信息库,如校内社会关系、论文互引网络等,通过对其进行可视化管理并设计直观的人机操作友好界面,可以辅助用户充分发掘和分析档案信息库中隐含的知识信息。

二是以本校档案馆为基础的宏观社会化应用,建立面向社会、面向其他高校的横向档案信息可视化协作网。学校档案馆可将反映学校发展的党政活动事迹、优秀师资和学科专长、学生专业信息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档案信息数字化,并进行可视化传播,以便为师生的社会流和实践服务,让高校丰富的人才资源为地区经济和国家发展更充分地利用。另外,高校师生科技成果资讯(科技专利、商业咨询、研究报告等),以及研究生、本科生论文等档案上网,进行可视化传播和有偿使用,可帮助高校实现科技资源的社会化开发和应用。

五、结语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繁荣和经济发展是基于高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开发利用,高校档案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知识资源,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校档案部门是知识宝库,是档案信息搜集、整理、记忆、传播的基地,在掌握系统的档案信息传递理论与实践技术的前提下,将杂乱无章的信息经过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整理、加工、控制,通过先进管理理念和可视化技术融合的可视化管理手段,可以有效地实现高校档案信息归档和利用的直观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从而显著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和知识传播的效率,因而档案的信息化和可视化管理,必然成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和方法。

参考文献:

[1]远藤功.可视力――实现可视化管理的5种方法[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网络可视化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旅游经济;商业;信息化

近10年来,旅游经济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大跨步的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国家,旅游资源相当丰富,旅游经济在社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更是不断增大,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伴随着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日益丰富,商业信息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旅游经济商业信息化的必要性

直到20世纪末,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仍然是一直以旅行社为中间商,连接酒店和景区,实现游客的旅行。这种单一的发展模式,对于本身具有开放性特点的旅游经济来说,无疑是其进一步高速发展的一个瓶颈。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整个社会消费个性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组团旅游,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形式正广泛地被消费者所接受。在个性化旅游的大趋势下,旅游者对商业信息服务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在出行前进行旅行决策时,旅行者需要借助各种媒介(旅游报刊、互联网)了解各地的旅游信息,通过媒介提供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各种综合信息来做出决策。而且,旅行者还需要借助互联网的商业信息服务来选择自己的旅行线路、交通工具、入住宾馆等等。当旅行者到达旅游地后,旅行者希望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需要了解当地的饮食、购物、住宿、交通等信息,比如旅行者想知道当地的特色菜哪家做得最好,哪里的购物更经济等,这就需要各种信息来帮助决策。

可见,商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是旅游模式日益丰富的客观需要,更是旅游经济整体发展与经济发展时代特征的需要,具有其时代背景下的巨大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商业信息的网络化与可视化更是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日益受到经济学者及旅游界人士的普遍关注。

二、旅游经济商业信息网络化的重要影响

目前,虽然传统的知名旅游地域在旅游市场上仍然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但是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多的游客不再局限于也不再满足于当地旅行社的行程。与此同时,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更是呈现出日渐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的发展趋势。在无形之中,商业信息化已经在改变旅游经济的传统发展模式和发展格局。

时至今日,据著名的尼尔林调查公司提供的数据,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互联网强国, 而在今后的几年时间内,中国的网民数量将超过美国,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互联网使用量的第一大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中,旅游经济通过电子商业信息的销售额,比重已经超过了20%。现在全球约有近20万家旅游企业在网上开展了旅游业务,而且这个数量还在以更快的速度激增。

以上数据表明,商业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将成为旅游经济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旅游企业要提高自身竞争力,把握住时展的潮流,就必须要关注商业信息网络化发展的新模式,主动调整市场营销策略,以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

(一)建立网络交流信息平台

在旅游经济的运作中,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商业信息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平台。通过建立网络交流信息平台收集信息源,同时开创旅游经济了资源共享的新模式。对于旅游经营者与管理者来说,旅游网站的建设应该充分融合以下内容:

1、地区旅游资源的推广。包括旅游地的特色、风土民情,旅游线路和报价等等。这些项目在网页上应该分门别类,排放整齐,易于用户查找。对于重要的信息,如针对特殊时段的活动、节庆的打折信息等,要放在显眼的位置,以吸引更多关注。

2、旅游产品安排的合理化建议。特别是结合本地地域特征对路线的安排予以说明,让游客了解得更加直观、透彻。

3、建立交流平台。例如北京乡村旅游网专门开辟了游客论坛,游客们在论坛里信息、交流感受、畅所欲言,还可以与旅游经营者交换意见,给他们提出建议,促进旅游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4、注重网站信息的收集。可以采用会员注册或访问登记的方式了解访问者的信息,以便进行数据的分析、跟踪服务等,进而保持旅游业发展的市场导向性。

(二)E-mail商业信息化推广服务

知名网络营销专家冯英健先生积极倡导E-mail营销模式。E-mail营销是在用户事先许可的前提下,运用E-mail营销可节约旅游企业的网络营销费用,发E-mail比投放网络的费用要低得多;而且E-mail不受时空限制,旅游企业随时随地可以与客户保持沟通和交流;另外,E-mail营销也有利于保护客户隐私。

综上所述,旅游经济商业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网络的发展,所以商业信息网络化是发展中的关键内容。

三、旅游经济商业信息可视化的积极意义

近年来,在旅游经济中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商业信息可视化,而“信息可视化”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1989年G.Robertson.S.Card与J.Mackinlay的论文中。

信息可视化是指非空间数据的可视化。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推进和网络应用的日益广泛,信息源越来越庞大。除了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传输、检索及分类等外,更迫切地需要了解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信息可视化的目的是洞察数据,发现信息,做出决策或解释数据。以此为基础,更好地应用于指导旅游经济的商业化发展实践。

在旅游活动中的大量数据背后,隐藏着许多重要的信息,希望能够对其进行更高层次的分析,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数据经过分析后得到的即为商业智能信息。为了使它们直观、简练地呈现在旅游主体面前,同时需要采用一定的形式表示和出来,通常采用的是一些查询和报表工具。不过,目前越来越多的分析结果是以可视化的形式表示出来。这就需要采用信息可视化技术,也就是采用图形、图像、虚拟现实等易为人们所辨识的方式,展现原始数据间的复杂关系、潜在信息以及发展趋势,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资源。

(一)信息可视化在商业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由于旅游经济在应用中需要对不同阶段和类型的数据信息进行可视化表达,因此按照其理论研究可将可视化表达分为以下3个阶段:

1、原始数据可视化。原始数据可视化,是将从多个数据源收集来的商业管理中相关的生产分配、销售数据、地域差异等原始数据,从初始阶段处理的数据中提炼最基本的信息特征。通过曲线、柱形图、柱状二维图等展示出来,提供数据最基本的统计模型。以便从这些信息中观察和分析出整体的规律和趋势,为后续的进一步分析研究奠定基础。

2、可视化的分析。在商业管理实践中,数据研究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以连锁商业为例,鉴于其业务数据量大,运营方式独特,时空分布广泛和动态变化等特点,信息可视化就是要将上述的各种分析过程一一进行可视化,把分析过程和规则生成过程动态的表达出来,以辅助原始数据理解和最后结论的生成(见图1)。

3、结果综合可视化。由于商业管理的综合交叉性和复杂性,许多重要理论的取得,还需要在硬性数据的基础上辅以名称、区域、时间段、人数等其他综合因素。因此,需要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多个侧面进行全面、综合的可视化表达,从而合理、有效、快捷的指导商业运行,使销售网络优化快捷。

(二)信息可视化在旅游业大型零售商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目前,随着旅游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业涵盖了食、宿、行、游、购、娱等6个方面服务。在国内旅游业构成中,大型零售商业企业的发展对旅游市场整体的推动是巨大的。

在很多旅游经济发达的南方城市中,大型零售企业交易数据量每天都十分庞大,零售商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使商品数据流转迅速通畅,经营管理信息准确可靠,提高员工的办事效率和有效支持经营管理决策等。一般来说,普通的大型零售商业企业具有组织机构庞大,管理模式复杂,经营商品品种繁多,进货和销售量大和职工人数众多等特点,有着大量的商品销售、顾客购买和货物进出数据。

当前,各个大型零售商业企业都有着用于执行联机事务和查询处理的联机操作数据库和用于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的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系统。

所以,在商业领域信息化越来越快,信息化成为衡量商业领域现代化、高效化的标志,成为了竞争获胜的必要手段。信息可视化的系统管理,可以使遍布在不同地区的连锁门店能够在总部的管理下快速进行商品的进销存管理,减少人力成本、配送成本、管理成本。特别是在旅游经济中,随着旅游市场的日趋成熟以及需求量的加大,对信息可视化发展的重视程度不足,严重制约着旅游经济整体的发展。

四、案例分析

在前面所述的大背景下,旅游经济商业信息化的发展在长三角区域及安徽省已经卓见成效。

伴随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进入大发展阶段,以及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东向发展”战略,安徽省开始介入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2003年,黄山市成为长三角旅游城市“15+1高峰论坛”首批成员;2004年,黄山峰会上又吸收池州为论坛成员;同年,安徽与江、浙、沪3省正式签署“3+1旅游合作协议”;2005年,宣城、滁州正式成为长三角旅游城市“15+1高峰论坛”成员。

同时,在旅游信息化建设上,安徽省也加强与长三角的对接。正努力建立统一的长三角旅游网,各城市的旅游网站争取实现相互链接,大型的饭店、旅行社、旅游交通企业也加快实现行业性联网。

安徽省正在努力建设以上海为核心的第3辐射环,这一辐射环至少将包括合肥、巢湖、滁州、芜湖、马鞍山、宣城、黄山等地市。包括了安徽经济最发达以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与长三角地区交通联系便利,旅游合作也有一定的基础,容易打开局面。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向安徽其他地市扩展。

在这些政策及项目的推动下,旅游业的信息化同时带动了商业的信息化,促进了安徽省旅游经济的快速繁荣。

综上所述,旅游经济商业信息化在国内一些地区已经初见成效。针对商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迅速转变经营思想和理念,明确旅游经济信息时代的世界性潮流,特别是旅游经济商业信息化的光明前景,进而将经营纳入信息化的轨道,以实现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徐雪.略论旅游商业模式与信息服务[J].科技信息,2008(22).

2、李纲,郑重.信息可视化应用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知识,2008(4).

网络可视化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检索;可视化;面临的问题;展望

[中图分类号]TP3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0-0072-02

1 前 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量的激增,信息检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传统的信息检索大多集中在关键字匹配方面,对其语义的处理涉及的不多。因此,虽然有较高查全率,但查准率却不高,同时无法实现人机交互。对于互联网这样一个分布的信息空间,采用人工智能方法是实现人机交互学习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它可以代替人来完成繁杂的信息收集、过滤、聚类等任务,实现信息检索系统的智能化。

2 信息检索可视化研究方向与状况

近几年,国内关注信息检索可视化的专家学者也逐渐增多。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学者关注面向网络及大规模信息资源的检索可视化技术、各个具体领域的可视化、各种算法的改进等具体问题。国内现今对于信息检索可视化的研究主要体现三个方面:

2.1 理论探讨

理论探讨主要是对国外现有的信息检索可视化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的引入式学习。李春旺分析了国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可视化信息系统,FilmFinder、CoBrowse及WAV系统。最后阐述了当前信息检索可视化研究的主要任务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文燕平在总结分析了已有信息检索可视化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WWW信息检索可视化的一般原理,并指出信息检索可视化的实现需要始终坚持以支持信息检索为目标的原则。张学福在文中论述了信息检索可视化的基本问题,包括:信息检索模型、信息内容描述、可视化映射技术、可视化显示技术、全局映射与局部映射、实时可视化和人工参与的可视化等。

2.2 技术开发

曹锦丹等分析了传统信息检索系统的不足及可视化信息检索的优势,介绍了一种将信息检索与信息可视化集成用于网络信息资源可视化检索的新工具――WIDAS,并与其他几个可视化检索系统进行了比较和评价,对信息检索可视化的发展及前景作了讨论。张会平等将信息可视化的相关方法和技术应用到跨语言信息检索领域当中,提出了跨语言信息检索可视化模型,并介绍了一个实例――澳门法律信息检索可视化系统。曹艳讨论了信息检索可视化交互和视觉设计,结合Aqua browserLibrary阐述了信息检索可视化在图书馆OPAC中应用的意义,讨论了书目信息检索与信息检索可视化技术融合需关注的一些问题。张学福借助信息检索可视化技术研究非一般意义上的概念空间,即以对象内能够描述对象内容的词为概念,通过词共现方式构建的概念空间,研究它能否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一般意义上的概念空间、效果如何等,为构建基于概念空间的信息检索可视化系统打下基础。

2.3 实际应用

复旦大学图书馆采用VRML及JAVA提供逼真的图书馆场,实现了书库三维漫游和图书可视化。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合作研究的中文文本可视化表示机制,能以直观的方式组织和表示文本及文本集,都属于信息资源描述的可视化。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开发的“信息可视化与知识检索原型系统”,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信息可视化与知识检索”的成果之一。

3 信息检索可视化面临的问题

3.1 没有形成系统的结构

国内对信息检索可视化技术的研究尚属雏形阶段,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体系结构,目前主要偏重于对国外问题的跟踪研究,对信息检索可视化的研究与应用,特别是在商业软件方面,同国外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3.2 将现有可视化技术综合

信息检索可视化是一种信息的可视化,它没有内在的、固有的结构可以继承,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缺乏从多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没有将用户的检索需求、检索兴趣等考虑进去,以及原型系统多而投入使用的产品较少。由于信息检索可视化没有一种内在的结构可以继承,造成了信息检索可视化方法的多样性。将现有可视化技术进行综合也是我们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3.3 全文可视化

随着可用全文数据库越来越多,为全文进行可视化变得越来越重要。与全文可视化相关的问题有以下一些(当然不是全部):如何将为全文可视化和为数据集可视化综合到一个可视化环境中,并从数据收集可视化到全文可视化平稳转换;如何为全文可视化研发新的可视化模型;在全文中如何计算及计算对象间的相似度;如何构建有意义的语义框架。

3.4 评价

科学的可视化需要有一种结构来评价可视化,但信息可视化由于是抽象体的描述,在把它映射到二维空间后,对它的评价缺乏一种固有的准则。这是信息检索可视化的负面影响。有许多问题,如可视语义框架的效率评价,视觉空间和用户行为中隐喻的影响,模糊、导航中的方向障碍等。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对信息检索可视化结果的评价。

4 信息检索可视化的未来展望

从发展上看,由于信息检索可视化具有以往检索系统不具备的许多优势,对于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特别是实现与用户的直观交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网络信息检索的可视化将成为现代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从目前的情况看,信息检索可视化与智能化的研究与应用正趋向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推进的发展方向。信息可视化作为智能化检索的一种重要工具,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它在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中心、企业资源计划等众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研究成果的应用将有利于这些不同领域中信息生产与信息消费的形式从专家型向大众型转变,真正使信息和人类的知识成果得到充分的利用。随着可视化技术应用领域的扩展,可以预料,未来的互联网将是可视互联网。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检索可视化及其应用的研究对于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信息的发现和利用无疑会起到一个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春旺.信息检索可视化技术[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3(6):4446

[2]文燕平.信息检索可视化实现原理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4):1013

网络可视化管理范文第5篇

长江商学院选择中企网络

2011年,长江商学院通过品牌、口碑、性价比、实施速度、服务水平等多个因素的综合考评,最终选择了中企通信作为可视化网络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

中企通信是由原国家经贸委信息中心(现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信息中心)和“全国企业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超过29个节点,服务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是增值服务运营商中唯一一家拥有全国IP VPN经营牌照的企业、中国首家通过TL9000认证的增值服务商,并成为中国大陆市场第一家加入VMware vCloud Powered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随着SmartCLOUD云时代解决方案和TrustSCI信息安全解决方案的上市,中企通信正在逐步向更出色的ICT服务提供商迈进。

长江商学院对于网络可视化的需求,包括:方便教授远程授课,保证教课的视频效果(高清画面、减少时延),更加快速地访问企业的内部网络。中企通信网络解决方案利用中企通-尊尚企业解决方案搭建北京、上海等多地办事处之间的网络,利用CeOne-CIA解决方案实现互联网出口,来满足长江商学院的需求。

中企通-尊尚企业解决方案是可管理的IP网络服务,利用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技术,通过专用网络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办事处及设备连接起来。“中企通-尊尚企业网络方案”以安全可靠及高效率的网络,传送数据及关键应用,并提供服务质量保证(QoS)。相对于使用传统的企业专线及第二层(Layer2)虚拟专用网络(VPN),“中企通-尊尚企业网络方案”是兼具成本效益及高度安全性的“一站式服务点” 网络解决方案。优势包括:可灵活扩展的网络接入、高等级的网络安全保障、广泛的服务节点、全天候24小时网络监控及支持。

CeOne-CIA解决方案是中企通信在互联网服务方面的重要产品之一,其全称是China Internet Access,即中国互联网专线接入服务。CeOne-CIA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和永远在线连接的IP电路连接服务,该服务支持全天候不限时的互联网高速接入,可使客户通过互联网把其通信网络拓展至国内其他分公司和商业合作伙伴。该方案有多种接入方式,如DDN、高速数字电路和光纤等;带宽独享,保证客户数据传输的速度;月租费固定。

兑现可视化网络教育承诺

借助中企通信的解决方案,长江商学院获得了巨大收益。中企通信过硬的实施能力为长江商学院带来满足其需求的可视化网络,提升施教效率;弹性可扩展的网络架构能够帮助长江商学院减少前期资本投入,并可随需求增大而逐步拓展网络覆盖;7×24小时不间断全网监控服务和可区分应用流量的报告,主动式发现和响应故障并实现可视化管理,减少长江商学院IT管理的人力及成本;高品质网络为长江商学院创新服务价值,促动长江商学院朝着更高的目标继续前进。

网络可视化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基于Web;面向农村;可视化、智能化及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4-5774-04

“农家书屋”工程是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的全国性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对于中国西部如贵州省农村地区面临的信息化程度低、科技经济文化落后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仅以贵州省为例,经过相关部门几年的努力,建设的农家书屋已经达到7 161个,约占全省1.96万个行政村的36.5%,政府投入几亿元为每个点配置1 000册图书,此工程将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建成。但问题是图书资料种类少,难以补充新的书刊,且建成后资料信息难以动态更新,不能为农村提供可持续的涉农科技文化信息服务,难以满足广大新一代农村人口的科技文化要求[1,2]。

基于这些问题,为了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切实改善广大农村地区用户信息资源获取方式,结合农村的网络化现实状况设计了依托全省实体农家书屋、面向农村的基于Web的数字农家书屋项目,构建方便用户使用的综合门户网站,提供多媒体、多维信息资源服务的数字农家书屋信息化系统,并将在贵州省近2万个农家书屋开展大规模推广应用。

1 系统设计

基于Web的数字化农家书屋建设在广大农村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及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能以较少的成本充分体现数字化图书阅读所具有的占地少、硬件和软件投入小、信息量大、更新迅速、借阅方便、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等优点。在系统研发中考虑依托贵州省数字图书馆海量数字化资源、农村信息化工程村村通网络的基础设施,通过开发贵州省农家书屋数字化服务平台,提供适合农村用户信息需求和使用习惯的个性化服务,实现农村特色资源多用户实时访问[3]。

该项目的研究与开发重在信息资源建设、服务方式变革、服务质量提升、服务范围拓展等方面,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基于平台的模块开发以及基于资源的数据集建构,此外还必须考虑基于网络的远程资源推送和维护问题。

1.1 门户网站

数字农家书屋门户网站是农家书屋信息资源的展示窗口,门户网站整体框架是根据数字资源的生命周期来进行设计的,也就是围绕数字资源的创建、描述、组织、检索、服务和保存来规划和设计。门户展现层整合系统内的所有信息,同时还提供对外的统一访问接口,设计成适合农村用户使用的UI界面,与其他服务系统或者数字图书馆系统协同服务,确保农村用户在阅读过程中利用图形可视化界面方便、快捷、简单地阅读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数字化信息资源[4,5]。

针对农村用户在使用农家书屋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构建智能化问题库,信息咨询服务采用基于Agent的FAQ服务形式,用户提出咨询问题,智能Agent自动从问题库中抽取匹配的资料目录推送给提问用户。咨询服务采用实时模式,用户在浏览农家书屋数字化平台时,可以直接通过IM客户端与Agent进行对话,完成咨询过程。

1.2 资源建设

针对农村地区网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在资源建设中采用在线资源和离线资源两种构建模式,其中在线资源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以及相应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市场价格等,对于广大农村用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这些数据信息源离散分布在各个职能部门。因此本项目在在线数字资源构建中采用了基于Web 2.0的数字信息资源构建模式,其核心技术在于网络协同和共享,充分实现重要农业生产信息的自主构建、和订阅。最终与数字农家书屋系统中的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资源整合,构建成一个完整的数字农家书屋信息资源平台。

离线资源部分主要包括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通过构建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数据库,有效地保证农村用户在网络不便的情况下也能在数字化平台上阅读图书和期刊,该部分离线资源的更新以6个月为周期,通过网络远程推送的方式进行数据库更新[6]。

2 基于平台的模块开发

研发工作主要集中于构建网站平台及平台的可视化特色实现。

2.1 平台架构的设计与开发

数字化服务平台是本项目的基础,所有的应用模块和资源库都将整合在该平台上,因此首先设计了架构模型并进行相应的开发。

数据访问层是整个三层模型中的最底层,它主要实现与数据库的交互,即完成数据查询、插入、删除和修改操作。数据访问层为业务逻辑层提供服务,根据业务逻辑层的要求,从数据库中提取数据或修改数据。通过对数据库访问进行优化,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业务逻辑层为用户界面层提供功能调用,同时它又调用数据访问层所提供的功能来访问数据库,分布式业务组件负责农家书屋数字平台的应用逻辑部署。因此该层是三层架构的关键和应用的核心,成为农家书屋数字化平台模块开发整合的主要基础。

用户界面层用来实现客户机的浏览器中显示的用户界面,是由ASP.NET Web Forms来实现的。它负责生成用户接口,将应用程序代码和用户接口内容分离的更加结构化,使ASP.NET网页能动态地编译到受控类中以提高性能。

2.2 可视化操作模块的开发

农家书屋数字服务平台的操作主要包括信息浏览、信息检索和信息获取3个部分,主要针对这3个部分进行可视化开发[7,8]。

1)信息浏览的可视化。可视化信息浏览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交互地改变和增强可视化结构,通过建立图形属性来建立容易被用户感知、理解的可视化结构的视图。目前国际上对可视化信息浏览技术的研究形成了Focus+context和Zooming-panning两种模式,在农家书屋数字化平台上,利用上述技术,通过对图书、期刊、视频等农家书屋的数字化资源进行优化,用户在浏览过程中直接点击相应的可视化封面或截图即可进入相应的资源获取界面,开发了包括可视化封面或截图对应的图片信息库的建构和展示模块。

2)信息检索的可视化。可视化信息检索是信息可视化技术的一种,其核心是把文献信息、用户提问、各类信息检索模型以及用检索模型进行信息检索的过程中不可见的内部语义关系转换成图形,展示在一个低维的可视化空间中,并向用户提供信息检索服务。

借鉴成功的可视化检索等系统,在该部分主要开发的模块包括:基于Tag的检索用关键词近似关联标签云展示模块和相近检索结果内容关联展示模块,前者利用可视化标签云使得用户在检索过程中检索相近内容的操作步骤更加简洁方便,后者根据用户检索的内容自动匹配相似内容与用户检索结果关联,并在独立的模块中展示,提升用户信息检索的易用性。

3)信息获取的可视化。在信息获取阶段主要体现为人机交互的信息可视化实现。人机交互在现阶段主要采用的是以二维图形为主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和多媒体用户界面。就人机界面中的信息维的处理过程来看,以文本流为主的一维信息已过渡到了以偏重于图形颜色、形状、纹理的维度信息为主的二维信息和显示技术仍以二维平面方式为主的三维信息;信息获取可视化主要是开发集成嵌入式的可直接阅读和播放的图书、期刊和视频,实现阅读利用过程中人机交互信息的可视化,开发集成基于流媒体播放技术的信息呈现模块,即嵌入式阅读器和播放器的集成整合模块,在用户信息资源利用上极大地提升了其易用性。

3 基于资源的数据集的建构

在利用网络技术提供广泛的数字资源共享服务的同时,着重于农家书屋相关的原生数字特藏资源的发现、挖掘、积累,注意不同特色数据库的数据收集范围,针对农家书屋农村用户的信息需求,构建了专题特色数据库;并严格遵循一般数据库建设的技术规范和数据兼容性,研究载体界面友好的形式、保护模式和整合模式,以保证资源具有可使用性、互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3.1 书刊分类信息的提取目录

选择与农业有关的类目,提取现有资源库中具有农业特征的关键数据并自动获取对应的资源条目信息,用于二次资源库的建构使用。

3.2 专家咨询系统

数字农家书屋数据体系建设涉及一体化数据处理技术、专家系统技术、数据集成管理、多级数据更新管理、数据共享和交换、数据服务等内容;需要有多源、多尺度数据集成管理,海量数字资源数据快速检索调用,基于网络的分布式数据管理和更新、数据交换、历史数据管理等一些相关技术的支撑。

3.3 特色资源库的建设

开发建设“贵州省地方志图片全文数据库”、“贵州省地方志图片全文索引数据库”和包括“家庭医疗保健”、“古代名人评述”等特色资源。

4 数字资源的远程更新

基于网络的本地资源库可以采用3种技术模式进行数据更新,即远程镜像更新、增量更新和远程访问更新。更新内容有数字资源相关目录和咨询服务数据集[9]。

远程镜像更新技术实现全库更新,可以保证数据中心A与B在某一时刻的数据库保持一致。适用于更新周期较长、数据量大的数据库,这种模式对网络要求较高;远程访问方式是指数据中心可在任何时间监测更新数据并更新数据。这种方式需要双方采用同样的数字资源数据引擎、数据库结构等限制条件。双方基于Web Service技术实现接口,技术难度高;而增量交换数据更新指数据中心A将某一时段内更新的数据作为增量进行存储,主动发送或者根据数据中心B的请求提交。这种更新模式数据量相对较小,对网络压力也较小,主要采用文件的方式进行(图4)。

在这种模式下信息交换标准是关键,进行数据交换的数据中心都要实现标准的数据交换的功能,即拥有转换器和解析器。

在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农家书屋系统中,为了保证本地农家书屋系统在网络断掉的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采取服务器端数字资源库和用户终端数字资源库同步更新的方法,其要点是:①扫描存储在服务器数据库内数字资源的同步比较表,取得数字资源标识符和相应的添加/修改时间;②将所取得的添加/修改时间与本地数据库中数字资源更新时间相比较;③当两者不相同时,检测本地数据库中是否有相应的用户标识符;④当本地数据库中存在相应的用户标识符时,用服务器数据库中该数字资源标识符下的数字资源内容覆盖本地数据库中相应用户标识符下的数字资源内容;⑤当本地数据库中不存在相应的资源标识符时,将服务器数据库中该数字资源标识符及相应的资源内容复制到本地资源库中;⑥将同步比较表中的本地数据库更新时间刷新为所述添加/修改时间,从而实现数字资源的远程推送和更新。

5 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目前贵州省农家书屋建设相对集中在行政村,离中小学校较近以便于使用;书目的选择贴近农民的需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资金列为省出版发展专项资金,为农家书屋工程提供了资金保障,设备有能拨号上网的计算机、打印机等硬件设备,为开展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系统核心的基础的数字化资源和重要的网络平台支撑,由贵州省图书馆提供,系统采用2台CISCO核心交换机作冗余交换,以IBM专用服务器为硬件支撑,配置有WWW服务器、服务器、书目服务器、邮件服务器、Ftp服务器、电子图书及全文数字资源加工与服务器,数据存储设备总容量达6 TB,以100 M带宽光纤接入图书馆,通过绑定IP地址方式,为每个点提供基于Web的数字化书刊和咨询服务。

数字农家书屋的建设和推广应用,将在培养农村信息用户人才培养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计划在每个站点均要培养至少一名管理人员,使他们具备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利用的能力,能借助数字农家书屋的服务平台切实解决农村用户的信息需求问题。在贵州全省近2万个数字农家书屋站点的推广应用之后,将能培养2万多名具备网络化信息素养的农村信息人才。目前以贵州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实体为基础,首先选择网络条件较好的贵阳和遵义地区的200个农家书屋作为试点,取得成功后,已扩大推广到贵州省4个地区的700个数字农家书屋,在扩展已经建立起来的“村村有书屋、人人有书读”的农村公共阅读网络和阅读体系下,打下未来数字农家书屋推广应用的基础。

6 结束语

基于Web的数字农家书屋系统以最新的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在快速提升贵州省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上作用巨大,依托全国农家书屋工程的巨大影响力,开发基于Web的数字农家书屋系统在全国属于创新性领先的项目,特别是在资源整合、特色服务方面的地方特色和针对性明显,能为全国特别是贵州省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起到实际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 丹. 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40-42.

[2] 陈建中.农村信息化的对策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6):95-100.

[3] 宋 喆,张 伟.基于Multi-Agent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模型设计[J].图书馆学研究,2010(9):72-75.

[4] 孙 宇,应 峻,徐一新.数字图书馆与虚拟学习环境的整合研究与实现[J].图书馆杂志,2010(8):22-25.

[5] 陈永娴.信息网络传播权探析[J].图书馆学刊,2006(6):29-31.

[6] 刘 梅.贵州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探索与实践[J].中国出版,2010(8):64-66.

[7] 石明芳.数字图书馆中的信息可视化技术[J].情报杂志,2006(7):32-35.

网络可视化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可视化 技术 电力自动化系统 应用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关注安全用电和安全生产等问题,主要从事故故障的发生、及时的排除和中断危险继电保护技术得到了充分发挥。电力自动化系统主要是根据计算机的产品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开发的数据传输、采集、电气设备遥控以及电气设备遥测的系统,电力自动化系统具有极其丰富的配电管理的功能,并且能够方便和其它网络系统进行联网,实现数据的共享。可视技术作为当前的主流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被广泛的应用,下面,笔者就对可视化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浅谈。

一、可视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应用的主要功能

电力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主要包括:对数据的采集、事故追忆、事件顺序记录、画面编辑与显示、多媒体语音报警、报表生成、历史库管理、实时数据库的管理、报警处理等等。想要实现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这些功能,我们需要从以下工作中入手:

(一)可视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应用主要功能之电力自动化系统主站设计

由于电网的规模不断扩大,这就要求电力保护系统以及电力调度控制要安全、经济、可靠的运行。各级调度的中心需要更加多的信息,以便做到对变电站以及输电网运行情况进行及时的掌握,这也就要求了我们要将对于电力自动化系统主站的设计力度进行加大。在进行主站设计时,我们一定要达到两个目标:一个是定值及设定方式的修改和查询,在用于权限之内,对其历史数据进行删除,显示并且打印其查询的结果和编制报表,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结合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环境特点,将存盘、显示部分变成单独线程,通信部分用特定的事件显现,主接线的图显示也应该放在窗口来完成,在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以后,我们要使其自动的启动存盘、显示线程,使其自动启动其定时器,自动的打开数据库并且自动实现通信。另一个目标就是在其正常运行的状态下,对其进行采集系统运行数据,显示监控设备遥信量状态、显示监控设备遥测量数据、显示主线图、监视设备的实时情况。在指定的时间内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存档,并且对遥测量曲线进行绘制。

(二)可视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应用主要功能之电力系统自动化网络安全

可靠的电力自动化系统都是输配电网络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保障,那么,如何保证电力自动化系统可视技术的安全,已经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想要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网络安全,我们要对网络操作系统可靠性进行提高,电力自动化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网络的核心,也是可视化技术得以应用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选择那些稳定的、具有完善访问控制以及完善系统设计的操作系统进行很好的运行。

二、可视技术发展趋势

将可视技术应用到电力自动化系统之中去,这是一种可视化技术的发展趋势,但是,可视化技术还要向哪些领域、哪些方向发展,笔者认为,可视化技术还应该向着集成化、智能化、市场化以及数字化这四个方面发展,这也就是可视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结论

电力自动化系统已经成为了保证经济可靠运行以及电网安全的重要支柱手段,伴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电网管理和运行管理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可视技术也就得到了很高的重视。本文中,笔者首先从电力自动化系统主站设计以及电力系统自动化网络安全这两个方面对可视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应用的主要功能进行了浅谈,接着又对可视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参考文献:

[1]张仰飞,李先允,郝思鹏.可视化软件包Power World Simulator在电力系统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

[2]刘志宏,杨静,何建军.配电网调度防误的研究及其运用[A].2005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全国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术交流暨供用电管理自动化学科组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

网络可视化管理范文第8篇

>> 自组织学习理论与团队模式在《DSP应用技术》中的结合研究 基于可视化文献分析方法的组织学习研究评述 基于Matlab的自组织神经网络在油气层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在脂肪肝B超图像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SNS的网络教学资源自组织构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网络安全风险可视化应用研究 自组织灰色神经网络中的基于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应用研究 MOOC环境下高职微课程自组织学习策略研究 自组织竞争人工神经网络在移动学习资源元数据萃取中的应用 可视化思维工具在小学生协作学习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大规模自组织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研究生《DSP应用技术》课程中的学习团队自组织研究 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在探地雷达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在建筑工程分类中的应用 自组织竞争网络在测井资料岩性识别中的应用 自组织理论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在压缩编码设计中的应用 异构自组织网络中的干扰管理机制研究 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路由技术研究 知识可视化在语文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6-01-22.

[2]陈媛.微内容的自组织学习模式研究[J].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14(1).

[3]邵泽斌.国内学习型组织研究综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3).

[4]赵国庆,黄荣怀,陆志坚.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J].教育导刊,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