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一流专业;水利水电工程;改革;实践;持续改进
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是我国建设一流大学和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作为一流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一流专业需要做到“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郑州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以下简称水工专业)始建于1959年,2007年获批国家首批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获批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5年、2018年两次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0年成功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行列。相比以往的人才培养要求,一流的工科专业需要培养工程能力强、服务意识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卓越工程师,这也是“建设工程教育强国”和“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要求。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保障水工一流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毕业设计是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为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了途径。针对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要求,郑州大学提出“服务区域经济,让学生忙起来;明确定位,让团队指导力量强起来;加强监控,让培养质量高起来”的改革举措,并在2021届水工专业毕业生中实施这些改革措施。课题组秉承“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质量理念,从改革实际成效出发,提出持续改进的方向和对策,为一流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依据和支撑。
一、郑州大学水工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效果评价
(一)郑州大学水工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情况
毕业设计课题由指导教师申请,经院系审核通过后向学生,再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课题。毕业设计质量利用过程文件控制,包括毕业设计任务书、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计划进程表、中期检查表(含指导教师评价意见)、毕业设计文本、与专业相关的英文文献翻译及对应的英文文献原件、毕业设计答辩记录及评阅意见(含一位非指导教师评阅意见及答辩委员会意见)。课题组针对郑州大学水工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部分选题缺少大工程概念、一些青年指导教师工程实践经验欠缺、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提出带领学生深入工程现场、加强青年教师与水电企事业单位合作、严把答辩关等举措,并在2021届水工专业毕业设计环节实施。
(二)郑州大学水工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效果评价方法
为了便于了解水工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效果,课题组设计了包含十个基本问题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在实施改革的2021届毕业生中进行能力培养满意度调查,并与2020届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十个问题包含了卓越工程师十个方面的能力,分别是:1.独立完成设计思路;2.了解设计的工程意义;3.了解设计对社会、环境、伦理的影响;4.了解与设计相关的国内外现状或发展趋势;5.联系实际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6.能利用工程原理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7.清晰规范地表达设计过程;8.在设计中与教师、同学交流观点;9.提升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能力;10.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郑州大学水工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效果评价结果
此次调查面向2020届和2021届水工专业毕业生,具体过程如下:在2020届水工专业毕业生中发放155份问卷,回收132份,回收率约为85.2%;在2021届水工专业毕业生中发放145份问卷,回收126份,回收率约为86.9%。问卷回收率较高,可满足对改革效果进行评价的要求。具体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二、郑州大学水工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成效分析与讨论
调研发现,2020届水工专业毕业生对毕业设计在独立完成设计思路,了解设计的工程意义,了解设计对社会、环境、伦理的影响,联系实际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清晰规范地表达设计过程,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这些方面能力培养的满意度较高。他们对毕业设计在了解与设计相关的国内外现状或发展趋势,能利用工程原理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在设计中与老师、同学交流观点,提升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能力等方面能力培养的满意度相对较低,甚至有不少学生对能利用工程原理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提升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能力两个方面能力培养的满意度为一般,这进一步印证了2020届水工专业毕业设计课题缺少与工程实践的结合。从大工程中分离课题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是建设工程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工程相关专业毕业生实现国际市场通行的必备条件。郑州大学在2021届水工专业毕业设计中实施了结合实际工程服务区域选题、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工程师合作指导毕业设计、强化过程监控和严把答辩关等改革举措。由表1可知,2021届毕业生对上述10项能力培养的满意度有所提高。其中,对联系实际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能利用工程原理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在设计中与教师、同学交流观点,提升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能力等方面能力培养的满意度提升较为明显,说明学校在2021届水工专业毕业设计中实施的改革是卓有成效的。尽管如此,在2021届毕业生中,仍然有19%的学生对了解与设计相关的国内外现状或发展趋势能力培养的满意度为一般,18.3%的学生对能利用工程原理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满意度为一般或不满意或很不满意,31.8%的学生对提升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能力培养的满意度为一般或不满意或很不满意。课题组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选题方面。虽然此次选题均来自于实际工程,并且每人一题,但也存在一些相似的课题,如“王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与“青山扒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以及“洛阳洛宁崛山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与“洛阳洛宁张村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等。英文能力培养方面。毕业设计中主要有两处涉及英文,分别是毕业设计的英文摘要、与专业相关的英文文献翻译。毕业设计答辩环节。毕业设计答辩环节通常由4~5名教师组成答辩考核小组对该组教师指导的学生进行答辩考核。另外,在答辩过程中,教师通常就专业问题进行提问,很少涉及英语表达。
三、“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知,尽管郑州大学在2021届水工专业毕业设计中实施的改革取得了不少成效,但依然存在不够完善之处,课题组从产出导向的角度出发,以培养工程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对毕业设计环节持续改进,主要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提升课题设计与指导质量
一些学生尤其是自我要求不高的学生看到相似课题容易滋生惰性,他们套用其他学生的模板或方法进行计算和绘图,“掌握”知识而非“运用”知识,“简单套用”原理而非“深入应用”原理,“照搬”方法而非“经过分析”寻找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课题组有两方面的建议。一方面,教师在选题时,应进一步提升课题质量,尽量避免雷同,让学生看到课题时充满新鲜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热情。另一方面,指导教师要严格把控毕业设计的中间过程。指导教师每周都要跟踪学生的设计进展,除了关注学生做了什么,更要多与学生互动交流,多问学生为什么这么做,并对计算过程进行探讨。通过这两方面工作提升学生把握国内外研究现状、利用工程原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增加英语的使用度
通过阅读、翻译文献提升英语能力对不少学生而言是一种挑战,部分学生对借助翻译软件进行翻译非常依赖。此外,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大多关注毕业设计课题的进展,很少过问英文翻译的细节,采用英文交流更是少见。一方面,建议指导教师不要停留在审核英文文献翻译及对应的英文文献原件是否具备上,而要在指导过程中加强英文文献翻译的询问交流工作,不仅要关注学生翻译的进度、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要和学生就英文文献的结构和表达方式进行探讨。另一方面,建议指导教师在答辩环节增加英文的使用度,通过英文问答切实提升学生中对英、英对中的语言应用能力。
(三)严格把控毕业设计答辩通过底线
目前,答辩考核小组多以指导教师本人为主要考核者,其他教师无法真正发挥考核者的作用。一方面,建议毕业设计答辩采用指导教师回避制度,即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不作为该生的答辩考核小组成员,以利于最大限度发挥答辩考核小组成员的作用。另一方面,建议答辩考核小组成员就毕业设计核心问题和关键方法技术进行深入问询,杜绝“水”答辩、“形式”答辩,提高答辩的难度,提升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度。同时,答辩考核小组应客观了解学生毕业设计的真实完成情况,并严格把控答辩通过底线,对未完成培养目标要求的学生暂缓毕业。对标一流专业建设和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郑州大学水工专业对毕业设计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并针对实践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毕业设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其选题、指导、答辩的质量关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人才培养的内涵在国内外发展格局中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毕业设计不断变革、持续改进,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吴岩.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7(11).
[2]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3).
[3]陈宝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成教育强国[J].陕西教育(综合版),2021(3).
[4]吴岩.勇立潮头,赋能未来:以新工科建设领跑高等教育变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2).
[5]陈旭东,程红强,刘晨辉.“双万计划”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20(6).
关键词 赣州 电子信息产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特别是《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以来,赣州市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振兴建设过程中,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其中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而赣州高职院校每年对这类人才的培养却尚未实现对位输出,绝大部分的毕业生流向了沿海发达地区。为了解赣南振兴建设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知识结构、技术类型、技能层次等方面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和修正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此项目的研究对于为赣南振兴建设输送合格的适应性人才,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对于推动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找准专业定位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一、教学改革实践过程
首先与赣州市政府、基层部门协作调研,特别是电子元器件、印刷线路板、家电和光电等相关电子信息行业进行调研,形成赣州市对电子信息类人才需求的规格要求;研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实训条件,对学生进行投身振兴赣南建设的思想教育,组织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根据教学改革方案,我们作了如下的工作:调查赣州市电子信息类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要求;调查学生对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希望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职业选择方向;进一步明确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与素质。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调研、实习,培养学生热爱赣南、服务赣南的情感,引导学生寻找自身能力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差距,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找出不足,逐一修正,分步实施。
二、产业现状、就业情况和对策建议
(一)产业现状。
自本项目立项以来,研究组便着手对赣南振兴建设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知识结构、技术类型、技能层次等方面的要求开始调查研究,并对赣州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举措、提高高职电子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意义与措施、赣州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赣南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职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调查显示,近几年来,赣州市一直在着力打造赣南电子信息产业,《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赣州市重点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千亿元重点产业来打造,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赣州已逐渐成为东南沿海电子信息产业的首选转移承接基地,所以对电子信息类人才的需求上,也就仅体现了对应用技术层面的要求,具体对知识技能的要求为:(1)具有集成、应用电子、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的基本能力;(2)熟悉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3)掌握电子元件的规格、标准检测方法;(4)取得中级维修电工、中级电子产品装配工、中级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等从业资格证书;(5)掌握电子产品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6)了解电子产品发展动态、电子产业政策和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而对于研发型的人才则基本无要求。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把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基础性技能培养,二是拓展性技能培养。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重构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性教学模块和拓展性教学模块。
(二)就业情况。
由于现阶段赣南地区电子产业基础不够扎实,电子信息类的职位相对有限,从近三年来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在赣南地区就业人数占总人数的10%左右,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大部分毕业生仍将面向沿海等电子信息产业发达地区。
(三)对策建议。
1、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创造良好的环境,重点支持电子信息产业中基础性、创新性,对上下游产业链撬动性强的项目建设。
2、进一步挖掘赣南的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构建产业承接平台。
3、进一步完善各种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吸引各方人才。因为一个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的最主要因素是与人力资本潜力发挥相关的经济组织结构和文化传统等社会环境因素。
4、进一步推动“政校行企”互动,加强产学研研究,进一步发挥地方高校的人才优势,有针对性地进行电子信息类的研究和人才培养,为赣南振兴建设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专门人才。
三、结束语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对于我们如何培养适合赣南振兴建设的电子信息类人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得到了赣州市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但在此同时也反映了校企沟通渠道的不足,为使赣南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尽快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建议地方政府整合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建设一个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专业市场,使产业发展辐射到周边地区,形成以赣南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圈。
本文系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13438)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高等职业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摘要:为了响应《中国制造2025》纲领的号召,及时了解并适应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合理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扬州地区电气类相关企业进行了人才需求情况调研。通过调研,找准了高等职业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定位,总结了企业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建议,为后续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保障。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高职教育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结合了多个学科和技术,专业口径较宽,适用范围广泛,就业方向灵活。为了明确企业对于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情况,找准定位,确定目标,真正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办学方针,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有针对性的对江苏扬州及周边地区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1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
《中国制造2025》为我国制定了走向制造强国的行动纲领,而人才培养是实现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前提,《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了“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要求要加快培育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这就给高等职业教育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与此同时,《中国制造2025》也提出要坚持市场的主导地位,因此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也应当坚持以企业、市场、社会乃至国家的需求为标杆。只有以《中国制造2025》为纲领,以岗位、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为准绳,进一步推动改革,深化落实,全方位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社会认可、国家满意的具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背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专业人才培养的区域与行业背景
随着扬州市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目前已建成了半导体照明、绿色新能源、智能电网、数控金属板材加工设备、汽车及零部件共5个国家特色产业基地。总投资80亿元产能为30万辆的上海大众汽车第三大生产基地落户扬州仪征,潍柴集团亚星客车有限公司、扬州江淮汽车公司、大洋造船等大型国企民企也纷纷抢滩扬州沿江区域。与此同时,扩大至整个江浙地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电子通信和交通设备制造业等均为该两省的支柱产业。《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共十大领域,其中大部分领域均涉及到了各种电气类装备制造。由此可知,扬州地区乃至整个江浙地区的支柱产业与《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重点发展领域是高度统一的。因此,未来几十年内,在扬州乃至整个江浙地区,企业、市场和社会对电气类人才需求量将与日俱增且有增无减。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可就业于各类工矿企业,如制造、石油、化工、电力、纺织、制药、食品、轻工等行业,从事电气自动化系统及设备的操作监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技术升级改造、故障抢修等工作,或从事工厂供配电设备管理、维护、操作等工作,或在技术服务型公司,从事技术合作项目的安装、调试和后期技术服务工作,也可在中央控制室、自动化产品营销等部门工作。
由此可见,具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背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广阔的就业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3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建议
我们对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江苏牧羊集团、扬州新大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纵横苏天网络发展公司、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等扬州及周边城市的30家企业进行走访调研,调研结果表明,企业对具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背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巨大,但同时,企业还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3.1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必须与行业的实际保持紧密联系,以及时满足市场、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培养模式必须形成有机的、统一的整体,让学生抱着浓厚的兴趣,实现学中做、做中学,最大程度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让学生可以将所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熟练的实践动手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应当大力开展各类校企合作项目,推进联合办学,进一步与企业维持一种持久深入且具有系统性的共赢合作,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主动发现,仔细分析,准确解决未来实际工作岗位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做到实现知识技能的融会贯通,将内化的知识应用于实践,造福企业乃至社会。
3.2专业课程设置有待改进电气自动化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的概念和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自动控制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等多门学科高度融合和交叉,企业对具备以上综合知识技能的复合型的人才需求很大。课程设置要进一步拓宽,要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设备制造与加工、机械与电力传动及的基础知识,并且尽可能多的介绍各类控制对象和控制方法。与此同时,还应当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电气自动化新技术,以此达到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意识的目的。
3.3非智力因素培养有待加强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除了掌握必备的专业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外,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拥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协作共赢的团队意识和经济安全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并能够及时快速的适应新环境、接收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并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沟通协作的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除了传授科学知识和锻炼专业技能,还不能忽略非智力因素的教育。
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和实践措施
4.1以行业为标杆,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机制应当以企业需求为准绳,以实用为根本,以就业为目标。该专业定期组织教师和专家深入相关企业,进行岗位需求与知识、能力等其他素质方面要求的相关调研,根据企业的具体岗位需求和相关基本素质要求,有针对性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动态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保证以此为依据培养出的学生符合行业要求和企业需求。
该专业创新性的提出并实践了“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专任教师的导学、导能和导业的作用,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为每一位同学配备一个专业背景的班级导师和企业导师,企业导师定期进课堂、办讲座,既传授了基本的科学理论知识,又锻炼了企业实际需要的动手实践的操作能力,从而为其毕业后的顺利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依据。借此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教师的传授和企业导师的指点充分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能够及时有效的根据企业的动态需求实时进行调整和改革,充分发挥行业需求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引领作用。
4.2以实践为宗旨,调整课程体系建设本专业以企业岗位素质要求为标准,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要目的,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中心,以具体教学情境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课程体系,加强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相互渗透和彼此融合。因此本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重点选择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实用性的课程。
4.3以项目为导向,大力推进理实一体为了满足国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践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法,加大再造力度,该专业教师基于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结合来自相关合作企业的反馈和建议,与企业工程师合作,从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出发,以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案例为载体,以具体实践项目为依托,针对主干课程编写了相应的项目化教材。截至目前为止,该专业教师已主编与参编了《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维护》、《先进组态控制技术及应用》、《传感器检测与应用》、《PLC应用技术图解项目化教程》等共18部适用于高职高专教学的项目化教材。科学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紧密融合贯穿于每个具有实际背景的典型案例之中,逐步突破重点难点,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巩固对理论知识的认识理解并锻炼其实践操作的能力。有利于毕业生更快的适应具体岗位的实际工作,锻炼培养了其利用学校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去发现、分析并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4.4以素质为终极,加强非智力因素培养《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以创新为驱动,要提高国家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这就为该专业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指明了方向,即要大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本专业成立若干导师工作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合理搭配并分组,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新积极性,让学生在专任教师的引导和带领下,基于理论知识基础和熟练的实践动手能力,自主设计研发,制作专业创新作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申请创新发明专利。通过组建学生科技创新社团和创新创业中心,鼓励学生基于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勇于创新,自主创业,借此加强学生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敏感度和开发新市场的敏锐度,为其未来的发展开辟科技创新和自主创业的新领域。
5结论
在《中国制造2025》的社会背景下,根据企业与社会的要求,相应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和完善已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总结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建议后,应当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应当以行业为标杆,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践为宗旨,调整课程体系建设,以项目为导向,大力推进理实一体,以素质为终极,加强非智力因素培养。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只有始终坚持以《中国制造2025》为纲领,以满足企业需求为目标,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改革,积极采取应对的实践措施,才能培养出基本知识功底扎实,实践动手技能高超,同时具有卓越的科技创新思维和突出的职业能力素质,广受企业的好评并深受社会的认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陶涛,花良浩,高宁.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J].科教导刊,2015(12).
[2]李俊秀,马应魁,王瑾.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1).
[3]周奎,成建生,高文忠.“双主体”视角下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17).
[4]陈亚娜.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6).
三类标准出台的背景是什么?特点有哪些?近日,本刊特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解读。
为贯彻落实《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中组发[2011]11号)和《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57号),推动技工院校在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作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原技工院校有关标准进行了修订。通过完善技工院校标准体系,将《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57号)关于三类技工院校的定位要求具体化,进一步明确三类技工院校的发展特色和定位要求。制定和完善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的设置标准,既是进一步规范技工院校管理的需要,也是指导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
广征意见待完善
三类技工院校设置标准的修订工作由技工院校国家级督导员、知名技工院校的院(校)长以及地方人社部门有关专家组成的专家小组承担。在修订过程中,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了一线校长和地方技工院校管理部门的意见建议,在研究论证、吸收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历时近一年时间,几易其稿。考虑到不同区域技工院校发展的不平衡和发展环境的差异性,三类技工院校设置标准暂定为试行标准,待使用一定时间后,再进一步修改完善。
技工院校标准体系由《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高级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和《技师学院设置标准(试行)》构成,三类技工院校设置标准作为技工院校初设的审批标准,体现了举办三类学校的门槛要求。
三大原则求发展
技工院校设置标准修订工作遵循了三项基本原则,一是规范技工院校办学和促进创新发展并重;二是体现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要求;三是兼顾技工院校现实条件和长远发展,兼顾不同地区发展的差异。在制订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设置标准要具有延续性、导向性、先进性和可行性,体现办学方向和培养特色,体现发展的新要求。三类技工院校标准在体例上采用了相同的框架结构,在具体要求上,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有关量化指标层层递进,有关定性要求依办学层次进行延伸、扩展。
核心指标强特色
技工院校设置标准重点突出了技工院校办学特色。
一是通过明确三类院校的定位,体现技工院校高端引领、分层次发展的战略。按照《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57号)关于三类技工院校的定位要求,此次的标准进一步明确了三类院校办学层次和发展重点的区别。技工学校定位为面向各类群体的中初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重点培养中级技能人才;高级技工学校的定位为承担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的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重点培养高级技工;技师学院定位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综合基地,重点培养高级技工以上高技能人才。
二是围绕技能人才培养特色要求,确定核心指标。此次标准确定了领导班子、师资队伍结构、校企合作、社会服务、办学规模、专业设置、校园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设备价值等作为核心指标。其中,师资、设备、办学模式是保证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指标。
――师资有关指标要求。技工院校的培养特色决定了对其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理论知识的要求,同时也要有技能操作水平的要求。因此,对技术理论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不仅有学历的指标要求,同时,对其相关专业职业资格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根据三类院校培养层次,由低到高规定了职业资格等级和比例的指标。
关键词: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双主体模式;教与学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176-04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研究团体和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我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增长,65%左右来源于资本投入,8%左右来源于劳动力增加,6%左右来源于人力资本增强,20%左右来源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包括技术进步、结构改善和管理水平提升等等。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传统的资本投入和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将不再明显,为此,国家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强化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本的增强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要素,这些优势生产要素的形成和提升,必须依赖于教育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这就为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社会经济实用人才?高等院校深入贯彻实施“以人为本,个性化培养”,实现教与学的深度融合、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这种教与学的融合渗透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二是教学管理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当前,高等院校对第一个层面的交流与互动普遍比较重视,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对第二个层面的交流与互动,普遍重视程度不够。如何强化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构建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模式和途径,强化在人才培养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过程组织和运行、教学效果评估及反馈等教学管理全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意愿和诉求,是高等院校实现教与学深度融合需要不断追求和探索的目标。
二、高等院校教与学融合情况调查分析
为了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高等院校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现状,针对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环节(目前参与环节,希望参与环节)。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内容制定、任课教师选择、与任课教师沟通和学习任务饱和程度五个方面;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方式及途径(目前参与方式及途径,希望参与方式及途径)。包括与同学、任课教师、教学管理部门、主管领导等多种不同的方式和途径。课题组设计了调查问卷,选择多所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对1~4年级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发出调查问卷1800份,回收1508份,其中有效问卷1399份。
1.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环节分析。通过对有效调查问卷中目前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环节和希望参与教学管理环节相关调查项目的数据整理和统计(表1、表2),可以看出:(1)第一个层面(即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仍然是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主要环节。调查显示,目前35.8%的学生选择了与任课教师沟通过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19.45%的学生选择了与任课教学沟通过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并且有41.40%的学生选择希望与任课教师沟通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41.76%的学生希望与教师沟通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说明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尽管是目前高等院校教与学融合的主要环节,但融合深度和程度不够,学生希望进一步加强深化,更好地强化教学环节的交流与互动。(2)第二层面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程度明显不足。调查显示,目前只有5.11%、7.49%和4.57%的学生选择了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时提供了建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提供了建议和专业教学计划制定时提供了建议。而希望在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时多吸收学生意见、希望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多吸收学生意见和希望专业教学计划制定时多吸收学生意见的比例高达39.31%、43.19%和42.85%,说明学校在诸如开展人才培养规划、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专业教学计划等深层次教学管理方面,学生参与和融合的程度不足。(3)在教学内容选择的倾向性方面。目前36.70%的学生建议过老师多讲些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内容,25.51%的学生曾经建议过多开展实践教学;而选择建议过老师多讲些理论知识的学生只有7.99%,曾经建议多开展课堂教学的只占10.95%。与之相对应,选择希望老师多讲些实际应用和案例知识、希望多开展实践教学(实验或实习)的学生分别高达69.53%和63.61%,而且,学生年级越高,这种迫切程度越强烈,说明高等院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实际应用方面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4)在任课教师的可选择性方面。目前,选择少数课程可选择任课教师、部分课程可选择任课教师和全部课程可选择任课教师的比例分别为34.7%、24.85%和6.61%;而与之相对应希望选择任课教师情况分别为12.02%、43.62%和29.40%,说明目前高等院校学生对任课教师的可选择性程度不足,需要进一步扩大可选择任课教师的课程数量。(5)在学习任务的轻重情况方面。42.04%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学习任务比较合适,22.90%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学习任务偏重,只有17.78%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学习任务偏轻,并且有59.47%的学生希望有更多自我发展的时间和机会,而且,随着学生年级升高,这种愿望越强烈。说明目前高等院校学生教学任务的安排不尽合理,特别对高年级学生,应适当减轻课堂学习任务,给学生提供更多自我学习和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2.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方式与途径分析。教学方法的改进,授课效率的提高是在教与学共同探索努力下完成的,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起着很重要的引导作用。针对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方法和途径的调查分析(表3、表4),可以看出:(1)与同学进行学习情况交流、通过与任课教师交流反映问题、通过课堂教学质量调查表反映问题、通过班干部或课代表反映问题等基础性和传统性做法(选择比例分别为63.47%、33.78%、25.52%、29.46%),仍然是目前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主要方式与途径,而且学生也希望继续加强这一环节的参与方式与途径。(2)定期与专业教研室主任沟通、定期与专业课程组沟通等中间层次的参与方式和途径(选择比例为11.35%、11.81%)则明显不足,学生希望通过学生信息员反映问题、通过学生教学管理委员会反映问题、定期与专业教研室主任沟通、定期与课程组沟通等的参与方式和途径(选择比例分别为19.59%、21.96%、41.53%、36.19%)要求比较强烈,需要不断加强中间层次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方式和途径。(3)定期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沟通、定期与学院主管领导沟通、定期与学校主管领导沟通等高层次的参与方式和途径(选择比例为:8.27%、8.17%、6.19%)非常有限,而希望通过这种高层次方式与途径参与教学管理的比例高达30.64%、32.91%和25.29%,表明学生更希望直接与高层教学管理部门和人员反映实际问题,以进一步提高信息反馈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双主体型”教与学融合模式的构建
教育的意义在于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价值引导首先是通过教育目标,特别是人才培养规格的设定而实现的;其次是通过对教育内容的选择而实现的。教育者价值引导和受教育者自主建构之间的中介是受教育者的自主选择,即受教育者在一定范围内选择教育者所提供的课程、教师和教学进度等。并且,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提供的课程,还可以在了解教育者设计意图基础之上进行主动接纳还是被动接受的态度选择。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及教学管理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人才培养规划(包括人才需求分析、人才培养目标界定和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过程管理与控制(包括教师选择与配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效果考核与评估(包括教学效果评估、授课学生教学效果信息反馈、毕业生综合教学效果信息反馈)等多个阶段,要想实现学生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参与和深度融合,必须设计良好通畅的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参与渠道和反馈途径,实现学校教学管理各个阶段保持持续的信息反馈和优化调整,使得学校的教学管理系统始终处于动态优化的过程之中,保证学校的教学管理系统与社会需求和学生的诉求相适应,为此,可构建包含教与学双方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的“双主体型”教学管理系统模式。本模式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是从人才培养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到教学过程管理与控制、教学效果考核与评估的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逻辑规划。本部分的关键在于规划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规划执行的严密性和规范性。二是教师及教学管理部门的反馈与修订。在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任课教师及各级教学管理部门根据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供相关信息和修订意见,并对规划方案进行修订。三是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环节与途径。包括教学层面广泛信息的第一层次反馈、人才培养方案层面的第二层次反馈和人才培养规划层面的第三层次反馈。
四、“双主体型”教与学融合模式运行体系
基于上述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模式,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现实教学管理的工作过程,构建了从学校、学生双方出发,学校领导、教学管理部门、院系领导、教师、学生参与的“双主体型”教学管理模式运行体系,该运行体系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专业教学管理委员会的建立。建立由学校主管部门、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共同组成的“教学管理委员会”,教学管理委员会负责收集社会、学生对教学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负责办学宗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制定、教学效果监测、评价与反馈、管理模式修订等教学管理模式实施的全过程。
2.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规划与制定。依据社会需求和学生诉求,紧密结合学校自身学科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遵循从人才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制定,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任课教师配备到教学效果评估与信息反馈的逻辑思维,开展人才培养过程的科学规划和路径设计。
3.教与学过程的实施和运行。教与学过程是教学管理模式中的主体部分,是在正确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开展的,主要包括教学知情、教学选择、教学反馈、教学研讨、教学评价、教学决策六个环节,六个环节学生以分层的方式参与。教学知情环节是教与学阶段的基础环节,在这个阶段学生了解专业教学计划以及重大教学决策的内容及其理由,学生应该清楚学校要把他们培养成为什么人、计划怎么样培养、为什么要这样培养等问题,并及时了解学校重大教学决策的内容及其理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学校教学计划以及重大教学决策加深理解,与学校形成共同认识,从而促进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选择环节学生在对教学知情的前提下,以学生代表的方式选择教师、课程和学习进度,学生按照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计划自主选择课程、教师和学习进度的空间将越来越大,以“选课制”为核心的学分制和“一课多师、一师多课”制将使更多的学生有可能选择到自己满意的课程和教师;反馈环节是对前两个阶段实施情况的阶段性反映,由学生与院(系)领导座谈的形式完成;研讨和教学评价阶段由学生代表与教学管理部门完成,学生代表可以将学生的心理、思想及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反映到学校,学校与学生针对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再次将解决措施反馈给学生;教学决策环节是教学管理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主要的一个环节。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一般应以高年级为主的学生代表参与,对教学计划的修订、评估、专业课程的增设、调整,广泛采纳学生民意。
4.效果分析与信息反馈。学校和学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计划的实施情况,对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和系统分析,为教育教学决策和控制提供有益信息。学生通过各种反馈渠道和途径,向任课教师、课程组、教研室主任、院系领导、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管理委员会、校领导等不同层次反映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教学管理委员会经过分析论证后,提取有价值信息,再次修改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计划,并逐步形成教与学耦合交互作用的协同机制。
参考文献:
[1]闫军印.一般院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2,(6):648-650.
[2]郝英奇,孙班军,闫军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5):697-700.
[3]丁永强.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比较与发展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54-55.
[4]周文芳,闫军印,单飞.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划与设计[J].中国成人教育,2008,(21):54-55.
[5]闫军印.教学方法改革与学生能力培养[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1,(6):646-652.
[6]闫军印.高等院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方案的规划与设计[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6):124-127.
[7]闫军印,张举钢,刘翠娥.关于地质类院校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问题的探索[J].中国地质教育,2009,(4):64-69.
[8]吕科建,闫军印,康敬青.河北省地质科技人才供需形势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2):98-101.
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高校如何建立科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设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实现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密切联系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实现科技创新,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巨大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教育领域在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新生事物,正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的一种新形式,成为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本研究以南邮—纽约理工合作项目为例,分析了在人才培养方面中方存在的问题、美方的特点和优势,并就中方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具有国际化氛围的人才培养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笔者的意见和建议。
1 中方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没有深入贯彻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开始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然而,这样的培养理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由于学校招生和管理体制的限制,学生在选择专业、选择课程等方面还受到很多的限制,因此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学生在被大学录取时,所学的专业就是确定下来的。入学后,只有在大一和大二年级可以申请转专业,具体名额所占比例在5%以内,同时还必须满足“智育排名在本专业前10%(含10%)以内”等条件,总体来说辐射面窄,很难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目前,大学所提供的选修课程主要集中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方面,总体来说数量少,因此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志向。
1.2 过于强调专门人才的培养
在个人发展上,中方比较注重专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导致自然科学与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割裂,大学生被培养成“有知识、没文化”的人,整体来说人文素质偏低。在社会发展上,由于过分强调培养专门人才,导致学生形成“专业上的狭窄”和“狭窄于专业”的情况,知识面窄。②在课程设置方面,学科基础课程比例约占近20%,专业课程比例近40%。如此高比例的学科相关课程所带来的问题是学生的知识面比较局限在专业上,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不能做到很全面。
1.3 忽视实践能力的锻炼
我国高校普遍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传授,课后的作业也比较偏重于唯一答案,对于综合性分析的要求比较低。因此,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思考比较浅显,也偏向于停留在书本上。尽管开设了实验、设计、实践等课程,总体来说实践教育类课程所占的学时比例偏少,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欠缺。因此,在学生毕业后从任职单位的反馈来看,所学知识在实际操作的运用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甚至有学生反馈学校中所学的知识与社会上工作时需要的知识存在很大的脱节。
1.4 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严重
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形成,大学的校园也受到了社会上浮躁之风的不良影响。随着科技的创新和网络等媒体的飞速发展,在为大学生查阅资料和共享信息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学生作业和论文抄袭、剽窃、篡改等现象的大量产生。在各类考试中,出现了很多学生利用高科技的手段进行作弊、帮别人代考等不良行为。尽管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制约和处罚学术不诚信的行为,但整体来说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处罚力度偏轻,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 美方人才培养的特点与优势
2.1 美方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
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为了服务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教育。无论是调课、安排考试、任课教师请假等,都会把学生的要求和利益放在第一位,尽量征询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就多方面综合考虑后再作出相应的安排。教师会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个人演讲、小组汇报等形式让学生充分表现;在课堂上学生如有问题可以随时打断教师进行提问;课后也可以通过Blackboard平台、电子邮件等方式和教师保持交流。通过贯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这样的教学理念,教师可以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2.2 美方的课程设置强调综合素质课
在南邮—纽约理工合作项目中,美方课程的比例占三分之二以上。通识教育类课程平均占40.52%,除了公共基础课程、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外,特别强调综合素质课程。无论是文科专业,还是工科专业,都开设了多门综合素质课程,包括:大学写作、基础口语交流、科学处理过程、批判思维研究方法、哲学、心理学、文学。对于综合素质课程,任课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必须进行预习、进行大量的阅读等准备工作,在课后为了完成作业也必须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和整理等工作,整体上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上,任课教师除了知识讲授外比较注重集中在一些主题上展开讨论,要求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培养学生具有好奇心、反思和怀疑精神,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加深学生对于知识和信息的深刻理解,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和水平。
2.3 美方的教学管理体制相对灵活又不失规范
如果学生不到课且又没有履行请假手续,任课教师将会反映给教学秘书,教学秘书会电话联系学生了解具体原因。如果理由合理,也会接受,但会要求学生补课并提交作业。当然,在学生请假制度方面,还是比较规范的,都有具体的请假程序规定。在每门课程第一堂课上,任课教师都会说明 :学生如因特殊原因不能到课,必须履行请假手续,审核也比较严格;如果学生缺课达到三次,该门课程将无法通过,必须重修。
2.4 美方注重学生在学术方面的发展,格外强调学术诚信
第一,经常举行批判性思维的讲座、写作比赛、团体项目等,从教师上课的思维方式导向、作业的指导等方面,培养学生具备开阔的视野,引导学生跳出中国式的角度,从国际化的视角思考问题。第二,在课程作业要求和考试标准上,严格执行规范,从来不会降低要求或标准。当然,不同的教师对学生的考核标准也存在差异。每位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制定不同的评价体系。考核方式非常具有个性,不同课程的考核方式不同,且不同任课教师的考核方式和具体标准也不同。第三,对于学生作弊或抄袭等学术不诚信的行为都一致反对,制定了《作弊问题处理办法》,积极致力于在校园内营造诚信的学术氛围,包括学习上的诚信和评估过程的诚信,认为学生及全体教职工都有责任为保持校园的学术水准而尽一份力,积极宣扬[( dylw.NET) 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的服务,欢迎光临]诚信品质。对于学生们所提交的作业、论文或者报告,都会通过专门软件检查是否存在抄袭或剽窃,如确实存在学术不诚信的情况将立即判为零分。在测验、考试等其它学术活动中,一旦发现存在作弊或不诚信的行为,将严格惩处。
2.5 美方特别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
无论是工科还是文科专业的学生,在第一和第二个学期都开设了写作课程,共计6个学分。写作课程要求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完成,并且要针对阅读素材,提炼自己的观点。写作课程在扩大学生知识面、开拓学生视野、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③同时,美方设立了写作辅导中心,专门安排教师值班。任课教师也要求学生经常到写作中心,与教师进行交流,并接受专门的辅导。通过写作课程和课外写作指导,学生们的英文写作能力得到了锻炼。通过阅读很多英文的文献,学生们逐渐变得“敢说”,因此对外交流和交往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加强。
3 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3.1 改善办学条件,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为了从根本上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改善高校现有的条件,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和提供满足其需求的教学环境。第一,通过网络、电子邮件等方式公开校务,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开设更多高质量的选修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宽的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选择课程,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第二,实行弹性的学制,打破专业壁垒,改变目前转专业难和不同专业互认学分难的问题,允许学生延长学习年限或分阶段完成学习,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④第三,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权,通过座谈、调查、公开信箱等方式,鼓励学生针对教学管理、教学过程提出个人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的管理中来。作为教育主要服务对象,学生的心声应当被聆听与重视。
3.2 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21世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加快发展科技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发挥科技的持续创造力,我们还应处理好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关系。现代科技学技术拥有巨大的力量,但它的作用方向并不是科学自己能完全决定的;高科技与人的高索质必须协调发展才能为人类带来幸福而不是灾难;要加强人文教育,使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使科技教育人文化,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⑤高校不仅应开设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思政类课程和大学英语、体育等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课程,而且应该参照美国的大学,适当开设写作、文学、心理学、哲学、批判性思维等课程,开展有创业精神和自由学习的文科教育,加强了一些专业的社会科学课程,从而整合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3 关注第二课堂,加强实践教育
课外活动是学生在校期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途径。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体制中,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学是第一课堂,往往有着明确的培养目标。第二课堂以学生教育活动为主,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⑥第二课堂以第一课堂为基础,是对第一课堂的巩固、提高和实践,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第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入学教育活动,介绍各专业的情况,包括:专业特点、培养方案、学科要求等,使新生尽快了解并适应新的环境。第二,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组织作用,通过开展讲座、报告、参观、讨论、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职业认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第三,开设“文献检索”辅导报告,组织具有科研优势的学生定期交流与研讨,同时在导师的帮助下,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等科研方面的研究,提升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
3.4 加强学术诚信制度建设
学术诚信是学生的基本品质之一,是高校德育的根本目标。面对目前存在的学术诚信缺失的现象,高校加强大学生学术诚信制度建设和管理。只有强调诚信,才能保障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第一,在学生中进行学术诚信制度的宣传,包括学术不诚信行为的界定、以及相关惩处方面的管理规定,使学生们从思想上真正建立学术[( dylw.NET) 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的服务,欢迎光临]诚信的意识。第二,教师要率先做到学术诚信。同时教师对于学生开展学术活动应做好指导工作,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各个环节贯穿学术诚信的理念,形成健康、积极和向上的学术氛围。第三,运用先进的软件和科技手段,有效制约学生剽窃或抄袭论文的行为,使学生在心理上主动杜绝学术不诚信行为。第四,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在制定学术诚信管理规定时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使得学术诚信教育最终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一部分。
3.5 构建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要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重任,必须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学生的校园文化,要有一种能容忍并鼓励学生进行学术质疑和批评的人文环境。⑦课堂上,通过运用交际 式、互动式等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自由主动的发言,提出自己的想法,甚至质疑教师的观点。让学生们最大程度地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一方面要树立师生平等的关系观念和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另一方面还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较强竞争能力,具有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有能力从事科学研究并发挥才能,并能胜任高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国际型人才。
基金项目: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0921 3JX50“中外合作办学中外课堂教学模式与课程评价体系比较研究——以南邮—纽约理工项目为例”;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D/2011/01/070“中外合作办学中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注释
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http://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② 朱晓江,陆遥.通识教育,人才培养必经之路——中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比较[J].咸宁学院学报,2010(9):107.
③ 崔崇芳.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1(5):157.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 劳动力市场 对接
改革开放的开展以来,中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稳步发展,为劳动力市场源源不断提供了大量的优质人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对接却出现了问题和矛盾。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因为这一矛盾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阻碍了高校人才的发展。如何寻求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和谐对接的当务之急。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毕业生找工作难与劳动力市场人员紧缺的矛盾
现如今高校毕业生和劳动力市场出现了这么一幕让人费解的矛盾:毕业生总是喊着找工作难,而劳动力市场总是喊着人力资源紧缺。为什么出现了这样的矛盾问题呢?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专业限制原因,有的高校毕业生之所以找不到工作是因为专业不对口,许多的行业需要有专门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的操作技能,没有涉猎过这样专业的求职者往往被拒之门外,有心想去工作,却没有资格去,导致这个行业劳动力资源短缺。二是冷门、热门工作应聘人数不均匀的原因,待遇好的工作使高校毕业生多到挤破头皮去应聘,大批的毕业生就得不到工作;待遇差的工作门可罗雀,少的可怜,造成人力资源的紧缺。
(二)缺乏有效的机制调节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响应了政策的号召,中国高校加大了对人才的培养力度,逐年进行高校生源扩招,相应的高校毕业生逐年在增加,而且每年的增幅都很大。由于缺乏有效的调节机制,庞大的毕业生大军每年都会有大量剩余,而劳动力市场也年年紧缺人力资源。许多毕业生由于没有有效的引导,导致常年失业,大批的人才资源被浪费,劳动力市场也由于劳动力紧缺而被阻碍了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也往往是缺乏指导,不能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导致每年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无用武之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高校属于供应者,劳动力市场属于需求者,高校培养的人才相当于商品,高校、劳动力市场和人才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供求关系,现在这种供求关系链由于缺乏一个整体调节机制,导致及其的不平衡。现在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迫切需要一个有效的机制进行调整,帮助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劳动市场的发展需求,帮助劳动力市场有效的接纳高校毕业人才,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吻合。
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的意见和建议
(一)增加毕业前实习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培训
高校应增加毕业生毕业之前的实习实践活动,多深入到企业的内部进行实践,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和经验,很大程度上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回到学校能及时的进行补充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技能素质,使自己毕业之后能具有适应企业的需求的技能。高校应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打破传统的课堂教育,将课堂开设在市场中、企业中或者公司中,通过真实的环境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场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高校还应该在大学课堂上多增设就业指导课程,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讲师教授给学生做讲座,培养学生进行人生规划,为自己的未来就业设定目标,为实现理想的目标作出合理的规划,为将来毕业之后就业工作架桥铺路。
(二)加强高校与企业合作,调整高校人才培养方向
高校应该重视与企业的合作,深入了解企业实际的用人需求,签订合作意向,不断调整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根据社会整体的企业行业用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我们高校的人才培养应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向劳动力市场输出的人才应当是满足市场实际需求的,在高校的就业教育师资队伍中引进一定数量企事业家,保证高校的就业指导培训能切合实际,真正的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水平;发挥企事业家的榜样示范带头作用,激励学生向优秀企事业家学习的欲望,深入学习理论业务知识,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各项技术能力和素质水平。努力将自己打造成适应市场、适应企业发展的素质高、业务精、基础扎实的优质全能型人才。
(三)完善相应的机制体系,调节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对接吻合
机制体系的完善包括:高校内部机制体系的完善、企业监督调节体制的完善和政府部门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体制完善。高校应当完善相应的体制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优质性和与时俱进性,人才培养要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也要建立监督机制,及时的将高校毕业生的实际表现反馈给高校,让高校及时作出调整,适应企业的发展。政府部门也应该建立相关的机制,保障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优先性,开辟大学生就业路色通道,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完美对接。
三、总结
【关键词】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质量评价
一、引言
管理会计是在20世纪50年代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的新兴分支,相对于财务会计的漫长发展历史,只能算是刚起步。但凭借其先进的管理理念、日益强大的信息资源和灵活多样的分析方法,它在组织的规划、决策、控制和考核评价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为组织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作出了重要贡献。管理会计的发展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专门的管理会计人才。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等,在其具备一定规模的组织中,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比例达到90%以上,并且这些管理会计人员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组织的决策、控制、分析等与经济管理相关的工作。而我国会计一直偏重培养记账、算账、报账的财务会计人才,大部分高校的会计专业设置和教育也偏向于财务会计领域,管理会计往往只是会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导致了我国极度缺乏高端管理会计人才。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价值创造力,成为企业的内在需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也已经成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在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迫切需要大量的管理型会计人才。为此,2014年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在《指导意见》提出的任务和措施中,鼓励高等院校加强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管理会计专业方向建设和管理会计高端人才培养,与相关组织合作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实践培训基地,不断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但目前我国的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却存在不少问题,如管理会计专业或方向设置过少甚至空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缺乏,教学内容偏重财务核算而轻管理控制,培养的学生掌握的管理会计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距离社会和组织管理型会计人才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高校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建议。
二、改革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特定的教育理念指引下,针对相应的专业设置,为了实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遵循预先设计的人才培养标准和培养模式而系统地进行的人才培养活动。主要涉及专业(或方向)的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建立、教学计划方案的制订、教学组织方式、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同风格的人才培养模式会形成人才在知识、能力方面的不同特点,直接影响其今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工作水平。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财政部《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推动建立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完善现行会计人才评价体系”。根据文件精神,高等院校应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上做一些大胆的改革探索。
三、增设管理会计专业(或方向)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的会计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会计学(或注册会计师方向)、审计学等专业进行。但在这些专业中,明显偏重对学生事后记账、算账、报账的财务会计核算能力的培养,而缺乏对管理会计方面如事前规划决策、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分析等能力的学习训练。管理会计往往只是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来要求,并且其教学内容在各类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或注册会计师考试中没有作(太高)要求,其地位还比不上财务会计、税法等相关会计专业核心课程。近年来,虽然因为经济管理的现实需要和信息化管理条件的成熟,也有少数院校尝试在本科阶段开设了管理会计专业,或在研究生阶段设立了管理会计研究方向,但招收的学生人数不多,远远不能满足推进国家管理会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更无法适应越来越多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战略管理水平的需求。因此,高等院校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应积极秉承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宗旨,将教育活动的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相对接,增设管理会计专业(或方向),大力培养管理会计人才,以满足国家和企事业单位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广泛需求。
四、科学定位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传统的核算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通常定位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掌握一定的会计知识,能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胜任会计、统计、审计等实务工作,或从事相关的会计教学、咨询及人才培训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以此为目标培养的会计人才,仍然主要是财务会计工作者,很难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高标准、新要求。今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和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许多企业要与国际知名企业同台竞技,面临的不仅有技术方面的竞争,更有管理模式、企业战略规划决策方面的挑战。这些竞争使得企业迫切需要熟悉国际市场、懂资本运作、会战略规划、善决策管控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以不断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适应市场的变化。要求管理会计人才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要掌握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管理会计人才不仅要熟知会计知识,具备敏锐的职业判断能力,而且对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经济法律法规等相关的知识能力要求也较高,否则无法参与单位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要精通信息技术。现代已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经济管理工作的条件和手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会计信息化、审计信息化、管理信息化,要求管理会计人才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对国内外、单位内外的网络资源和经济信息进行获取、处理、分析、利用,从而为组织作出管理决策提供实时的资料。要有较强的人际沟通交往能力。会计人员参与决策管理绝不能满足于闭门造车式的事后记账、算账、报账,而要走出部门、走出单位、甚至走出国门,与财政、银行、税务、证监、竞争对手、单位管理层等各种对象打交道,这就要求管理会计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才能应付自如地做好管理工作。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由于组织在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面临的形势复杂多变,要求管理会计人员收集、获取信息的范围增大,处理信息的速度加快,作出反映决策的应变能力加强,高难度、超强度的管理工作使其面临非同寻常的压力,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难以胜任。高等院校应针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特点,从工作面向、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科学定位相应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五、构建合理的管理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关键。高等院校应按照管理会计的职能、知识的层次结构、教育学习的规律和能力培养的目标,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注重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围绕经济管理这一主线,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合理安排专业课程。高等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一般由通识课、专业课两大部分构成,其中专业课又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等。由于管理会计人才对外经济交流频繁、收集信息的手段多样、预测分析的要求较高,因而通识课程中的英语、数学和计算机技术应予加强,其他课程则可以压缩或取消。对于专业课程的安排则应避免走重核算、轻管理的老路,要突出对学生经济管理能力的培养。专业基础课方面,在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课程外,可以设置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金融概论等与管理关系密切的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更要注意加强学生战略管理能力、创新思维方式的培养。考虑开设成本会计、税务会计、外贸会计、管理会计(初、中、高级),审计,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会计制度设计、专业英语、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等课程。专业选修课方面则要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升其综合能力,可以设置会计发展史、会计行为规则与责任、财经应用文写作、金融保险企业会计、国际会计准则、对外贸易实务、网络技术与应用、数理统计、资产评估、证券投资、电子商务等素质拓展课程供学生选择。上述所有涉外课程在条件具备时还可以采用双语教学,以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其对外经济交流能力。
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生动多元、新鲜有趣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新学生的思维模式、提高教学效果的保证,在战略型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上,学校要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创新思维教学法”等互动式教学方法的优势,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分析、讨论、思考、行动的学习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在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上,高科技手段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多媒体教学、翻转教学、微课堂教学等,基于互联网通信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教学手段与组织形式,日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这些教学手段以其信息量大、形象直观、节省时间、随时学习等诸多便利条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其教学效果远超过传统的黑板粉笔式教学手段。
七、校企合作广泛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由学校投入一定资金、企事业单位提供设备、环境和与专业相对应的岗位,双方合作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实现学校和单位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长期在象牙塔里学习理论知识的学生,提供了真实地学习、实践的环境,让学生在真正的职场上通过顶岗实习,对自己的职业岗位有更充分的认识,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全方位的应用,同时也更好地训练了实践操作技能。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对学校理论教学内容的具体应用,也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高级组织形式,在专业能力的培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国际化、信息化、日趋复杂化的市场经济管理,对管理会计人才能力上的高要求,使得学生必须尽早应对复杂的工作环境,学习运用所学经济管理知识并及时进行分析评估,积极提出自身的看法意见,为管理层作出正确决策提供参考。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舞台,一个进行职业能力训练的平台。高等院校在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设法寻求各方支持,积极探索建立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环境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八、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主导力量,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要培养技艺精湛、眼界高远、思维独特的新型管理会计人才,必须有一支精通管理学、经济学和信息技术,并且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过硬的“复合型”“双师型”师资队伍。而这样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需要高校解放思想,“内训外引”。“内训”是学校为了提高本校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而开展的培训。培训的形式多种多样,如针对某一专题开设校内中短期培训班,鼓励老师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组织老师去国内外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学术机构学习,派老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等。担负新时期管理会计人才培养重任的师资,因其任务紧、技术新、知识面广、要求高,更需要学校多重视、增投入、重实效,否则只能流于形式。“外引”则要借助于外部力量,从校外的企事业单位、专业学术机构、事务所聘请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会计师、审计师、企业家担任管理会计专业的兼职教师,让其带着案例现身说法,可以起到更逼真的教育效果。
九、建立多元化的管理会计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学校应对自己培养的人才质量进行评价,这样才能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以评促改。传统的人才质量优劣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学业成绩来体现,评价标准比较单一,不能准确反映人才的整体素质。管理会计人才质量的评价,应结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内容和企事业单位战略经济管理的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人才的知识结构、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创新思维、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全面量化。具体指标可由高校组织财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会计专家、教育专家共同拟定,并在实践中不断修订,使之趋于更加合理完善。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R].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