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国外贸易风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出口退运;检验检疫;质量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加强出口退运调查,维护“中国制造”声誉
收录日期:2014年3月6日
一、出口退运基本情况
近些年,国际经济秩序、国际贸易形势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进出口贸易迅猛发展,对外出口贸易的飞速增长,“中国制造”在全球制造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09年我国年出口额首次赶超德国,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201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取代日本升至全球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在这背后,由于我国外贸出口市场单一、出口产品相对技术含量低,外贸整体处于全球制造产业链相对弱势地位,再加之近年来欧美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次贷、债务危机影响下的欧、美、日等经济体持续萎靡和波动等因素,导致我国每年随之而来的退货产品批次也逐渐上升。
对此,我们应当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首先,出口产品退运是对外贸易过程中十分寻常且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是对产品质量符合性、客户需求变更等贸易纠纷发生时的一种反馈和补救。其次,对我们相关监管部门而言,其中更多地包含了诸如国外市场变化,进口国最新法规壁垒等宏观信息,是一张综合反映国内外贸易形势和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总表。
出口退运调查工作是检验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出口商品质量水平、规范出口秩序、提高出口检验监管有效性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际经济秩序、国际贸易形势、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及检验监管工作等情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退运调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新形势下的出口退运调查工作,对于在出口工业产品检验监管中破解二元结构、强化分类管理、评估风险等级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出口退运原因分析
经统计,具体的退运原因有产品质量不符合标准或合同要求,贸易因素导致产品退运及其他原因造成的退货等。现列举几个较典型的退运原因:
信息技术产品、音视频产品因保修维修退运。随着信息技术产品与传统音视频产品之间的不断融合,产品升级换代速度的加快以及相关产品维修难度的不断增加,这两大类产品由生产工厂完成的软硬件升级、保修维修等附加服务需求的规模逐年上升,与之而来的是相关产品的出口退运也随之增长。
因企业管理问题导致的退运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当前综合成本的提升以及市场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下,企业质量稳定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企业员工流动较大,岗位培训不够,公司管理不严,导致产品不合格。如某材料公司,其生产的电解液中钠离子超标遭到退运,经调查发现,造成此次出口产品中钠离子超标的原因是生产操作中员工失误,忘关分子筛的管道阀门,电解液与分子筛发生了离子交换而引入了钠离子,造成电解液中钠离子远远超标。
受全球经济形势疲软的影响,国外消费者口袋缩水,销售形势走低,国外分销商对产品质量问题的容忍度变小,传统贸易中可接受的一些质量瑕疵问题已经不能通过折价来解决。如某服装厂生产的服装存在色差,但企业认为此外观问题并不影响实际穿着,坚持出货,于是该服装厂心存侥幸,挑拣出色差较小和尺寸规范的衣服用作样品,得到客户确认后出货,客户在港口收到货物后发现质量问题,不接受企业提出的折价方案,直接退运回国。
国外贸易壁垒防不胜防。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产业,采取各种技术贸易措施,限制或提高进口门槛,尽管绝大多数企业已经对相关技术性法规进行了足够的关注,但实际上技术性贸易壁垒引起的退运还不时发生。调查结果显示,相关产品退运主要责任在于相关方对目标国家和地区相关规定了解不够深入细致而引起,但迄今尚未发现规模性退运。
三、针对退运采取的措施
检验检疫部门应当加强宣贯,督促企业树立质量安全责任主体意识。企业为产品质量的主要责任方,应当有义务提高其质量管理水平。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经营,严格质量控制,严格质量检验。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和监管出来的。质量是企业形象和信誉的载体,更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出了问题,根子在企业。企业应该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和义务,严格依法组织生产,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
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健全质量信用信息收集与制度,完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和产品质量信用记录,健全质量信用评价体系,实施质量信用分类管理。按照“守信便利、失信惩戒”的原则,加大对严重失信企业的打击力度,使违法失信企业付出应有的成本。将严重失信企业纳入“黑名单”,并适时向社会披露和曝光其违法、违规行为,利用市场机制和法律手段惩处质量失信行为。制定和实施对列入“黑名单”企业严格监管的措施。
一、今年以来我市外贸运行的基本情况
1.外贸进出口保持强劲增势。今年以来我市外贸进出口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1-6月,我市外贸累计进出口额已达13.68亿美元,增长34.82%,高于全省平均增幅8.8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1.93亿美元,增长31.76%,高于全省2.2个百分点。已连续4个月单月的出口总量超亿美元。从贸易结构上看,一般贸易完成进出口113941万美元,增长33.3%,其中出口104615万美元,增长31.49%;加工贸易完成进出口21127万美元,增长38.18%,其中出口14669万美元,增长33.86%,比重为12.3%。
2.外贸出口主体得到优化。1-6月,全市外贸生产企业进出口48032万美元,增长42.32%,其中出口41524万美元,增长37.69%;外贸流通企业进出口32269万美元,增长9.52%,其中出口29373万美元,增长4.01%,;外商投资企业增长态势明显,完成进出口56461万美元,增长47.76%,其中出口48388万美元,增长50.64%。目前,全市重点企业格局正在悄然变化,一些中小企业正在迅速崛起。1-6月全市出口超千万美元以上的25家,比去年同期多了7家,有十多家新企业挤进前50列。全市进出口贸易前五十家集团公司进出口完成80937万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59.18%,增长27.6%。其中出口为71381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9.84%,增长26.61%。
3.块状经济外向拓展良好。1-6月,我市块状经济外向发展保持良好势头,除纺织品出口增幅趋缓外,机电、农副、高新产品的出口均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机电产品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出口额为26983万美元,增长59.14%,出口比重为22.62%,比去年同期比重上升3.9个百分点;农副产品出口一改去年下滑的态势,平稳增长,出口为8671万美元,增长18.8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步伐加快,达2711万美元,增长121.28%。尤其是转椅出口,它的高速增幅带动了安吉块状经济的进一步外向延伸,据统计,1-6月,转椅出口13340万美元,增幅达到74.56%,高于全市平均增幅42.8%。
二、当前我市外贸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退税政策压力依然存在。在出口高速增长的背后,随之带来的出口对地方财政压力的问题不能忽视,随着目前我市出口总量已实现翻番,超退税分担机制基数的出口量也在迅速扩大,地方财政压力增大。据统计,今年1-6月,全市已经完成出口退税103449万元。出口退税对外贸出口带来的影响值得关注。一方面,办理出口退税手续繁琐,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对外地供货出口企业发函调查期限为三个月,对于正常经营企业,难于承受资金积压,导致流通企业出口下滑。另一方面,一批新投产的杭资企业,由于受制于“第13个月后享受第一单出口退税”的政策规定,企业短期内难以迅速扩大出口规模。
2.汇率变动影响企业出口。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8”,预计今后中长期内人民币仍将有升值趋势,企业面临着因人民币升值而减少利润空间。一方面,企业应对新的外汇机制尚有一段过程,原本微薄的利润空间将受到进一步挤压,另一方面,汇率变动在某种意义上有利于调整我市的出口商品结构,有利于提升我市出口商品的整体价格水平和档次,促进外贸企业从规模型向效益型转变。
3.纺织行业出口下降明显。一是随着外贸进出口经营权的进一步放开,纺织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一批中小纺织企业发展迅猛,纺织品出口增速加快,目标市场过于集中;二是随着原材料需求的扩大,国内棉纺织业的主要原料的价格出现大幅度波动,厂丝价格创历史新高,化纤原料价格居高不下,棉花价格走高,能源和运输成本增加,纺织行业呈微利状态;三是由于去年下半年我国纺织品出口形势多变,上半年欧美纺织品订单出现了向周边国家转移的现象。四是人民币升值直接影响纺织业的利润。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行业销售利润率就下降2%-6%。种种原因,造成我市纺织品出口下滑的趋势。
4.外出品牌建设刻不容缓。我市块状经济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外向度明显增强,但企业的品牌建设,产业链延伸等方面还很欠缺,产品结构单一,档次不高,附加值低,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国际市场的风险加大。尽管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品牌产品在国际市场开拓中的重要性,但由于受到企业自身财力、企业技术研发、企业文化积淀、政府支持力度、买方市场对品牌的接受程度等影响。目前如织里童装、建材产业等开拓国际市场的步履维艰。
5.国际贸易摩擦随时存在。我市出口产品主导市场相对集中,以欧美等传统市场为主,欧美纺织品设限、欧盟两项指令等一系列保护措施都将给我市外贸整体的健康运行带来变数。国际贸易摩擦随时威胁着诸如安吉转椅、南浔木地板等块状经济的发展前景。前段时间欧盟将对中国家具提起反倾销调查。由于我市出口产品单一,档次较低,易受“两反一保”冲击和影响。而且,现在以技术性贸易壁垒为代表的非关税壁垒逐步替代关税壁垒,成为新的贸易保护主要工具,使我市传统出口产品更易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
三、下阶段我市推动外贸发展的基本思路
要顺利完成进出口冲30亿美元的目标,下一步要继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坚定工作目标和信心。我市外贸总量偏小,规模不大,外贸依存度为29.1%,仅排在第九位。在新的形势下谋求新发展,要统一对外贸发展的重要性认识,认清面临的形势,加大外贸政策的扶持。充分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努力促进外贸进出口工作,拉动全市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当前,认清外贸面临的困难;解决外贸出口中的低价格竞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问题,应对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的措施等。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对外贸发展的引导,切实抓住战略机遇期,深入实施科技兴贸和以质取胜战略,促进产业机构优化升级,逐步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各县区要把今年外贸冲30亿美元作为一项攻艰任务,冲刺最后的五个月,确保目标如期实现。
2.正视汇率变化影响。对于目前我国“浮动的”、“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环境,引导我市企业把握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缩短合同期限。企业应尽量签订短期合同,在合同定价时加入人民币升值因素,尽量在合同中附加汇率变动影响条款;其次,要灵活运用各种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如采用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业务等金融产品回避外汇风险;再次,要注意短期风险规避与长期结构调整相结合,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最大的是“低价走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这类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空间狭窄,应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根本策略是对出口商品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升我市出口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转变出口增长方式。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将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外贸出口效益。
3.加大市场导向作用。深化和贯彻市场多元化战略,找准市场定位,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力争对东欧、拉丁美洲、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拓展有新突破。进一步加大对国际市场的分析和研究,针对我市主要外贸产品的特点,对进入国际市场的容量,准入标准的变化、要求进行研究,为企业提供实用的信息。有针对性地组织我市块状经济、优势企业,特色产品、参加各类国内外重要的展销活动,以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积极推动强势企业“走出去”,通过海外投资、境外设“窗口”等有效方法,全方位拓展国际市场,谋取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可尝试借助阿联酋迪拜分拨中心的纽带作用,挖掘外贸企业的潜力,做强经营主体,扩大开拓市场。
4.转变对外贸易方式。加工贸易一直是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加工贸易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有利于扩大就业和推动工业化进程。在巩固我市纺织品及其他一般贸易相对优势的同时,在当前应更加注重一般贸易带动加工贸易的发展,鼓励和引导企业发挥一般贸易出口的营销渠道优势,成熟的加工制造优势。通过研究制定有效促进加工贸易的发展政策、扶持政策,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加工贸易环境;利用保税物流及“大通关”的便利条件,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开展加工贸易;加快培养加工贸易经营队伍和专业人才,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加工贸易政策和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各级人员的管理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力争使我市的加工贸易出口比重有大幅度提高。
5.推进出口品牌建设。以贴牌为主的外贸出口是典型的以价取胜,还可能会遭遇他国反倾销和实施保障等非关税壁垒。随着我市外贸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在国际市场打造和维护湖州品牌越显重要,对自主知识产权以及品牌的维护是我市未来外贸工作的重点。我市在出口品牌建设工作上已有重大突破,应借鉴我市一些品牌打造的成功经验,树立一批自主品牌的典型,增强我市企业创建自有出口品牌的意识,借助外贸促销、境外参展等各种外经贸活动平台,积极将湖州外贸的品牌推向国际市场。引导名牌企业建立自主国际营销渠道,设立境外品牌商品的连锁店、专卖店,聘请指定境外品牌人,直接开拓国际市场。
(一)山东水果出口产品结构2004年以前山东水果制品出口金额在山东水果产品出口金额中所占比重过半,是山东第一大水果产品出口种类。但是,干鲜水果的出口贸易金额增长速度较快且比较稳定,而水果制品出口贸易金额增长相对缓慢且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呈波动增长的态势,所以2004年以后干鲜水果的出口金额超过水果制品出口金额成为第一大水果产品出口贸易种类,并且不断增长,到2012年其在山东水果产品出口金额中所占比重上升到64.40%;对比之下,水果制品的出口金额在山东水果产品出口金额中的比重则不断下降,从2002年的57.84%下降为2012年的35.60%,下降了二十二个百分点。见表2。(二)山东水果出口市场结构山东水果出口六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山东水果的主要出口市场是亚洲市场,2012年山东水果对亚洲市场的出口金额为796.99百万美元,在山东水果出口总额中占比77.52%;对欧洲的出口金额为159.02百万美元,占山东水果出口总额的15.47%;对北美洲的出口金额为41.49百万美元,占山东水果出口总额的4.04%;对大洋洲的出口金额为15.16百万美元,占山东水果出口总额的1.47%;对南美洲和非洲的出口相对较少,分别为9.03百万美元和6.43百万美元,占比分别为0.88%和0.63%。由上可知,2012年山东对第一和第二大水果出口市场即亚洲和欧洲的出口金额占水果出口金额的92.99%。山东水果出口亚洲的主要地区有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等地区。印度尼西亚是山东水果出口亚洲的第一大国。2012年山东水果出口印度尼西亚200.37百万美元,占出口亚洲金额的25.14%;出口菲律宾87.00百万美元,占出口亚洲金额的10.92%;出口印度77.42百万美元,占出口亚洲金额的9.71%;出口日本75.12百万美元,占9.43%;出口泰国73.73百万美元,占9.25%;出口马来西亚72.75百万美元,占9.13%。由上可知,2012年山东对以上六个国家的出口金额占对亚洲水果出口金额的73.58%,见表4。(三)山东水果出口原产地结构山东省有17个地级市,山东水果出口原产地分布不均匀,集中在少数地区,近年来,烟台市水果产品的出口数量及出口金额均居山东省水果出口数量及金额的首位。2012年,山东水果产品出口数量排名前六位的地区分别是烟台市、青岛市、菏泽市、威海市、临沂市和济宁市,出口数量之和为1008.16千吨,占山东水果产品出口数量的86.82%;出口金额排名前六位的地区分别是烟台市、青岛市、菏泽市、威海市、临沂市和潍坊市,出口金额之和为1414.69百万美元,占山东水果产品出口金额的86.80%,见表5。
二、山东水果出口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品种类单一,出口市场集中,贸易结构不合理从产品结构来看,近年来山东省出口的水果产品中具有较高附加值的水果制品比重不断下降,而作为初级产品的干鲜水果的比重不断上升。出口的干鲜水果主要是鲜苹果、鲜梨和柑橘属水果,出口的水果制品主要是果汁和水果罐头。从市场结构来看,亚洲为山东省水果的主要出口市场,其次为欧洲和北美洲,而大洋洲、南美洲和非洲在山东水果出口贸易中占比较小。入世以来山东水果对亚洲的出口金额平均占山东水果出口总额的75%以上,出口也集中在印度尼西亚、印度、马来西亚和日本等少数国家。出口市场的高度集中,导致水果出口的市场风险加大,降低了整个水果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出口市场结构的不合理也导致了山东水果加工、贸易企业间的不良竞争,降低了行业利润,影响了水果出口贸易的长期发展。(二)产品质量不高,品牌建设落后目前山东水果的生产仍然是自由分散式的生产方式居多,大部分果农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不高,生产中主要依靠传统的种植经验,导致水果产品质量不高,优质水果比率相对较低。在水果的加工和包装上,山东省对出口比重较高的干鲜水果只进行简单的分级、清洗、消毒等操作,科技含量较低,与国际市场要求的果品外观精美、果形端正、大小均匀、糖酸度适中、无农药残留等标准还有一定差距。出口的水果制品也大多为技术要求不高的果汁和水果罐头等产品,水果的产后处理水平不高。此外,山东省水果出口企业的品牌意识淡薄,很大一部分企业没有自己的独立品牌,仅按照外商要求的品牌来进行生产和包装。有些出口到国外的水果也不直接进入当地消费市场,而是由进口国的中间商再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利用其自身品牌进行销售,从而谋取更多的利益。(三)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日益明显,出口受到限制中国加入WTO以来,伴随着关税对水果贸易影响的不断减小,绿色贸易壁垒逐渐成为制约我国水果出口的主要障碍,其带给我国水果出口的不良影响日益明显。绿色贸易壁垒比关税更具有隐蔽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所以更多的国家选择用这种方式来保护国内水果产业的发展。例如近年来,欧美、日本和韩国等山东省水果主要出口国,就时常实施绿色贸易壁垒措施来限制本国的水果进口,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山东省水果的出口贸易。具体表现为日本和欧盟于2006年正式实施的食品安全卫生新法规,其中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涉及734项农药残留检测指标,进口农产品的门槛被大幅提高。此类法规和措施的出台,极大地增加了山东省水果开拓欧盟和日本市场的难度,降低了山东水果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也加大了山东水果出口中小企业的生存难度,影响了山东水果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三、推动山东水果出口贸易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石油企业 合同管理 防范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范围的逐步扩展和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对以石油为主的能源需求量越来越大。石油企业合同管理作为企业对以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进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能够在相关法律法规的保证下,最大限度地保护石油企业的利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在我国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一些西方国家贸易壁垒等因素的制约,企业合同管理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风险,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2.石油企业合同管理的重要意义
2.1加强合同管理有利于降低企业风险
企业相关合同是维护企业利益,明确双方职责的重要依据,是企业通过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对于石油企业而言,通常合同涉及金额多、范围广,一旦出现问题,就容易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合同管理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正规化,避免出现相关的贸易风险和合同风险。
2.2加强合同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
加强合同管理,使合同从签约立项,到合同签订以及履行能够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规范,能够进一步明确合同双方的职责和权益,督促其按照合同约定履职尽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提高企业信誉,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2.3加强合同管理有利于减少经济纠纷
导致经济合同纠纷的因素有多种,而其中有些原因是由于合同签订过程中相关条款不完备、不明确、表述不清楚权利义务不对等等因素造成的,因此加强企业合同管理,掌握合同法规的基本知识,提高执行合同的自觉性,增强法制观念,做到防患于未然。
3.当前石油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风险
3.1企业法制意识不健全
受到市场竞争激励和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定的影响,一些石油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存在着法制观念淡薄、风险意识差的问题。一是在合同签订时,缺乏对对方情况的了解,有的甚至没有对对方基本资质进行调查,更有一些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致使合同原件丢失,一旦自身权益受到损害,难以主张权利。二是在合同履行阶段,缺乏对企业自身和对方的监管,难以有效对合同履行进程进行监督,而对于在合同履约中突发问题没有很好进行协调处理,导致合同风险的发生。三是在对人员的管理中,有的企业没有明确人员的授权制度,有的员工未经授权就对外签订合同,导致合同风险的发生,影响企业的发展。
3.2合同文本格式不规范
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由于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企业在合同文本方面还存在不规范、不清楚的地方。如在一些产品的表述方面,片面使用口语,而对其具体型号、规格等方面没有进行明确的表述,导致在履约时出现争议,有的企业在与外企合作时,在语言表述方面由于相关专业人员素质以及对西方习惯理解的偏差,导致对合同理解的偏差。
3.3电子商务应用不熟练
电子商务是近年来新兴的商务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国际贸易的效率。但在我国一些石油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缺乏足够的认识,有的依然固步自封,对电子商务的优势视而不见,在双方合同履行中难以有效应用电子商务的优势;有的企业则片面的依赖电子商务模式,对其可能存在的风险没有足够的认识,往往导致问题的发生,影响了合同管理的质量。
3.4对国际业务了解不透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石油企业进入了国际市场。因此能够正确、全面的对国际贸易规则进行掌握,对于实现合同管理高质量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一些石油企业对国际贸易中的相关制度了解不透彻,对国际法的有关规定掌握不全面,往往导致合同管理中存在着隐患。
4.石油企业合同管理风险防范的措施
提高石油企业合同管理质量,必须要从企业内外两个方面入手,在制度建设、人员管理、观念意识等方面做好工作,才能有效提高管理质量。
4.1增强企业的法制观念
增强企业法制观念必须要从多方面做好工作。一是企业管理者要增强法制意识,逐步适应市场发展正规化的趋势,加强风险预测、风险管理的观念。树立全过程风险管理意识,从签订前对方资质的了解,到合同签订、合同履行等阶段做好过程控制工作。二是加强合同管理者的法律观念。时刻牢记法律法规的重要意义,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认真履行自身职责。三是加强合同文本的规范,在文字表示、条款约定等方面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合同条款清晰,不发生因文字表述带来的合同纠纷。
4.2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
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自动化程度,提高相关人员的管理水平,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认清其优势和弊端,扬长避短,真正让电子商务为我所用。要建立符合本行业、企业特点的合同信息化管理系统,优化合同管理流程。充分发挥计算机自动化功能,对合同管理中人工实现的比较复杂的环节进行优化。加强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给人们的管理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潜在的威胁,黑客攻击、网络病毒泛滥等等使合同信息化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合同管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计算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安全的合同信息化管理系统。
4.3加强合同管理者素质
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企业要加强对合同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特别要针对近年来国际合作频繁的趋势,对国际贸易法规、西方风俗文化的了解,提高与国外贸易中经验,适应国际贸易需要;二是丰富基层工作经验。合同管理者要加强对企业自身情况的了解,从而在合同签订以及履行中能够针对突发事件,做好应急处理,以满足企业自身的要求:三是提高职业道德素质。企业要重视对合同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提高其法制观念和自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