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范文第1篇

关键词:拖延;现状;原因;干预方式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014-02

目前,我国国内有关拖延行为研究的综述主要集中在总结国外拖延研究成果以及学业拖延这两个方面,鲜有研究者对不同被试的研究进行纵向比较。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拖延行为上有何不同呢?有何特点呢?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出现拖延行为的原因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呢?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干预的手段有哪些?到目前为止,国内研究者还没有对此做相关比较分析。因此,笔者对中学生和大学生拖延行为的现状、原因、干预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与归纳,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当前拖延行为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将来拖延行为研究的可能发展趋势。

一、中学生与大学生拖延行为现状的比较

1、拖延的程度

总的来说,拖延现象在我国的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据楚翘等人的调查显示,约有92.9%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行为[1]。具体就学业拖延而言,国内学者得到的数据结果并不一致。韩贵宁(2009)采用《大学生学习拖延问卷》测查了国内11所高校2200名大学生的学习拖延情况,结果显示,有近4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拖延[2]。侯祎、盖乃诚使用PASS学生版施测得出的数据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业拖延的人数比例不高,在0.6%—12.6%之间[3]。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有三:一是样本,二是测量工具的不同,三是拖延行为本身很复杂,难以测量。

就中学生而言,其拖延情况属于中等程度范围,拖延状况不是特别严重,但也不容忽视。与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结果相比较,中学生学业拖延虽然较为普遍,但是严重的学业拖延现象并不多。这可能是因为,中学阶段正处于青春期,以知识学习为主要任务是这个阶段的最大特点,加上激烈的竞争以及家长和老师的严厉管教,使得极为重视学习成绩的中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而大学生自由时间比较多,学校管理又比较宽松,这给拖延行为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所以,相对来说,大学生的拖延现象比中学生更严重。

2、拖延行为的表现

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生活上较为常见的拖延表现为赖床,学习上的拖延主要表现在其学业与任务完成中,比如说,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匆匆忙忙,不到作业要上交不会去做作业等。但其学业拖延的具体表现还是存在差别的。大学生在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上的拖延最为严重,完成作业任务上的学习拖延最轻。而中学生则不同,由于他们的时间大部分由老师来支配,中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少,每天面对老师们布置的大量习题,加上巨大的压力(如:厌恶任务或害怕失败等),所以,中学生的拖延行为突出地表现在作业任务的完成上。

3、拖延行为的特点

虽然大学生与中学生的拖延行为在程度和表现上存在差差异,但是,根据对已有结论进行分析,不管是大学生还是中学生,他们的拖延行为都具有以下特点:

(1)改变拖延现状的意愿强烈,有近80%的大学生表现出了要求改变学习拖延现状的强烈意愿。中学生“比较想或非常想”改变拖延行为的人数比例在43.3%到81.9之间[4],说明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减少他们的拖延行为。

(2)拖延行为带来的消极情感体验多于积极情感体验。拖延行为对学生的成绩、情绪和生活的影响都比较大,比如情绪困扰、学业不良、生活不适等,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拖延对其有积极的影响,主要包括高峰体验和认知效能。

(3)在自主学习任务上拖延程度最高。这是因为大学生的自主能力还相对比较薄弱,中学生就更不用说了,需要进一步培养其自主能力。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学习,老师应适当地强化学习要求,督促其学习以促进其学业进步。

二、中学生与大学生拖延行为原因的比较分析

1、客观原因

(1)父母教养方式 目前关于家庭对孩子拖延行为影响的研究较少,已有的研究发现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与他们的拖延行为是相关的。左艳梅的研究结果显示,信任鼓励型教养方式、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与学业拖延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忽视型、专制型、溺爱型三种教养方式与学业拖延存在显著正相关[5]。马欣仪等人的研究也显示,采用惩罚、拒绝否认等不良教养方式的家庭更可能出现高拖延的孩子,采用情感温暖及理解教养方式的家庭则可能出现低拖延的孩子。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在信任、关爱孩子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学生的拖延程度低于在忽视、专制、溺爱孩子家庭中的学生。

(2)任务特征 有研究者指出,学生的拖延是由于任务的特征以及对个体对任务的看法、好恶造成的,比如不喜欢没兴趣、任务太难、不想做等等。陈保华(2006)、黄佳恩(2009)的研究结果显示,拖延程度与任务情景有关。关雪菁(2006)也发现,导致拖延行为产生的最主要情境因素为任务因素。这些结果表明不同的任务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拖延行为,可见任务特征是拖延行为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3)班级环境 勒温认为,个人的行为决定于个体与情境。潘利若考察了班级环境中竞争、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纪律秩序等维度对中学生学业拖延的影响,结果发现:激烈的竞争和良好的同学关系会使学生的学业拖延减少[7]。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入大学以后,他们有更倾向于关注个人能力的锻炼,班级概念已经没有中学生那么强烈了,宿舍这个小集体、社团对其拖延行为产生有更为直接的影响。

2、主观原因

(1)人格特质 甘良梅对大学生拖延与人格、学业成绩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拖延与“大七”人格的大部分维度相关达到显著水平[8]。陈俊等人研究拖延行为与大五人格因素相关关系及其对不同人格评价词、拖延词的注意偏向,拖延行为高低分组在神经质、严谨性词和拖延词上的Stroop效应差异显著。高拖延行为个体对神经质评价词和拖延词存在注意偏向,低拖延行为个体对严谨性评价词存在注意偏向[9]。张传花等人(2010)的研究结果表明,责任感、神经质、完美主义人格与学习拖延有关,张文嘉(2007)的研究显示国小学生的自尊与拖延行为呈显著负相关。

(2)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影响拖延行为相当重要的一个因素。薛玲玲等人(2006)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影响拖延行为,低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倾向于表现出更多的拖延行为。包翠秋(2007)探讨了唤起性拖延、回避性拖延与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发现唤起性拖延、回避性拖延与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负相关[10]。

(3)时间管理倾向 时间管理倾向反映出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和管理时间的行为。许多研究都证实了时间管理倾向与拖延行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还有研究者认为时间管理倾向是学业拖延最有利的预报子。潘发达等人探索不同时间管理倾向对学业拖延的影响,结果显示,善于进行时间管理的人学业拖延水平较低,而不善于进行时间管理的人学业拖延水平较高[12]。王孟成等人对大学生拖延行为倾向与时间透视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个体在时间透视上的差异是造成拖延行为倾向的重要原因[13]。

三、中学生与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干预研究

国内对拖延进行干预方法用得较多的是认知行为治疗。邱(2008)认为,认知一行为团体干预能增强学学生拖延者的时间管理倾向,改进大学生短期内的学习拖延行为,尤其是自主学习状态下的拖延行为。吴进华(2010)在了解我国师范类大学生学业拖延的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合理情绪行为疗法,设计出针对师范大学生学习拖延的团体干预方案,结果表明该研究设计的团体干预方案够较为有效地降低师范大学生的学习拖延行为,并能有效地提升师范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时间管理倾向。代丽男(2011)针对改善时间管理倾向、成就目标定向、学习自我效能感而制定相应的团体辅导方案,对中学生的学业拖延问题进行了近两个月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团体辅导可以有效的改善中学生的学业拖延问题。总之,国内对于拖延行为的干预研究相比现状描述研究和相关研究来说是相当少的。这也是今后拖延行为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四、问题与展望

国外对拖延行为的研究已有二十多年历史,而我国是近几年才引起各路学者的关注。从对国外的研究进行总结与介绍,慢慢到独立进行本土化研究,国内学者对拖延行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和值得改进的地方。

首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顶级期刊上如《心理学报》上发表。这说明国内已有的研究还有许多不成熟、不完善之处,这也是今后国内学者奋斗的动力。其次,有些结论存在矛盾之处,比如说,有研究显示,拖延与性别、年级、班干与否等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而有的研究显示则显示不相关。当然,这与样本选择、样本容量和实验设计等有关。而且,在测量工具上,许多学者都是采用国外的量表,由于存在文化背景差异,这些测量工具在我国不一定合适。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自己编制一些量表,其信度和效度都是值得进一步考究的。再次,对产生拖延行为的心理机制的研究几乎没有,绝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国外文献综述,拖延的现状描述以及其影响因素。最后,今后的研究应更加注重研究的实效性,干预措施应更加贴近学生和学校的实际,以便真正帮助学生减少拖延行为或预防拖延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楚翘,肖蓉,林倩,大学生拖延行为状况与特点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8):970-972.

[2] 庞维国,韩贵宁,我国大学生学习拖延的现状与成因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6):59-65.

[3] 侯祎,盖乃诚,大学生学业拖延现状与原因[J].心理研究,2008,1(4):91-96.

[4] 齐丹 初中生学业拖延的现状与特点研究[J].教育心理,2011.

[5] 左艳梅 中学生学业拖延的问卷编制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

[6] 马欣仪,凌辉,张建人,熊恋,李新利,大学生拖延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5):675-680.

[7] 潘利若 中学学业拖延及班级环境对其的影响[D].郑州:河南大学,2009.

[8] 甘良梅 大学生拖延与人格,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9] 陈俊 拖延行为个体对人格特征词 拖延的注意偏向[J].心理科学,2009,32(2):316-319.

[10] 包翠秋 大学生拖延行为与自尊、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归因方式的中介效应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07.

[11] 叶晓红 初中生学习拖延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6):111-112.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范文第2篇

关键词:篮球运动;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159-02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下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比较关注的问题,目前中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自我中心意识强,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自信心不足和早恋问题的困扰等。篮球运动是青少年学生最热衷的运动之一,本文试图通过中学生对篮球课的学习后,观察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为中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

以桂林市十七中学兩个篮球班100人作为实验组,两个综合班100名中学生作为对照组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登录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检索相关文献资料,并对资料进行了归类分析,为本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数理统计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12.0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1.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中学生参加篮球课后,各症状的因子分值普遍低于参加活动前。实验组在实践第一次测试的分值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关系、偏执症状三个方面普遍存在显著性差异(P

2.经统计学处理可知,实验组参加实践后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测量的各症状因子的分值普遍比参加实践前测得的因子分值低。由实验组与对照组作对比,实验组参加实践第一次后测量的各症状因子分值普遍比在测评时间相同的对照组第二次测量值低,实验组参加实践第二次后的测量普遍低于对照组第三次的测量值,参加实践后第一次和第二次测量的各症状因子的分值普遍低于对照组的三次测量值。(见表1和表2)

注:*有显著的差异性 P

四、结论与建议

1.篮球课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高峰期,参加篮球运动对中学生的身体健康的发展尤为重要。篮球运动能改善中学生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特别是力量素质和反应能力方面的素质;篮球运动有明显的对抗性、集体性规律和统一性规律,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可以提高中学生的体力和精力、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以较好的心态去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2.篮球课的学习可以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中学生心理健康是保证中学生正常生活与学习的一个主要基础,.篮球运动中要求中学生必须克服困难、遵守比赛规则、制约和调控自己某些行为,队员们都要发挥自己所能,为球队尽自己的责任,为自己负责,为球队尽力,在篮球比赛活动中要勇于承担进攻端和防守端的职责,发扬团队精神、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风格,在比赛中锻炼自己的品行,并在胜与败中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态度。篮球运动的这些特点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坚强的性格具有显著作用,有利于培养中学生良好个性心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

3.篮球课的学习提高了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篮球运动中要求队员之间相互配合默契、交流和鼓励,发扬集体凝聚力,唯有如此才能在比赛中披荆斩棘、过关斩将,最终获得胜利。因此篮球运动能改善和提高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在学习中相互鼓励、互相进步、共同提高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树立自信心,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4.篮球运动有助于减轻中学生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表2显示:对照组在第二次测量中的各症状因子分都高于第一次测量值。这说明:参加篮球运动对于中学生的焦虑、抑郁具有缓解作用。对那些情感怪癖、不愿与人交往的中学生来说,在篮球运动过程中,通过自然的相互交流,产生了相互信任、相互鼓励、增进快乐、调节情绪、振奋精神,增强中学生自信、自尊和自强。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发现:篮球运动是根据人的心理开展的一项体育运动,它从不同角度影响中学生心理的发展。篮球运动不仅能够提高中学生的身体健康,更能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建议进一步完善,在中学多开展篮球课,不断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

参考文献:

[1]症状自评测量表(SCL-90).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

[3]王婷,马寅生.近5年来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3):267.

[4]季浏.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5]黄忠.太极拳运动对中专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科技信息,2011,06(25).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中学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追求健康的意识不断增加,也逐渐意识到健康对中学生的重要性。目前,正是中学生长身体、学知识的黄金时期,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紧张,性格内向,缺乏锻炼,加之家庭压力,社会的影响等种种原因,常常被一些心理疾病困扰,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因此,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促进心理健康重要手段之一的体育锻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对中学生的智力、人格、情绪、自我概念等不同的心理健康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及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

1.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健康的全面关注的表现。不同学科的学者对心理健康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国际心理卫生协会把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人在身体、智能以及感情上,在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志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高效率的生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和麦特曼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个标准:(1)有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估计自身能力;(3)生活目标,理想的确定要切合实际;(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5)能持有个性的完整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控制和表达;(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展个性;(10)在不违背道德规范的情况下,适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国内学者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1)智力正常;(2)能够正确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3)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4)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5)意志健全;(6)能够从心理上接纳自己;(7)行为符合公认的行为规范;(8)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9)能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调节、平衡各方面的心理冲突。

2.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我国中学生大多属于心理健康者,但也有约占10%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及精神分裂等方面。社会的高速发展在给我们带来日益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使我们的身心受到更多的心理困扰,承受更大的精神压力。而体育锻炼是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之一。迄今为止,已经有许多学者就体育锻炼与一些心理健康指标(如情绪、个性、人格、自我概念、认知过程等)之间的关系,以及体育锻炼对心理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二、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体育锻炼对中学生智力的影响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不仅使锻炼者的注意力、记忆、反应、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其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等,这些非智力成分对人的智力水平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2.体育锻炼对中学生情绪状态的影响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人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经常会产生忧愁、紧张、压抑等情绪反应,体育锻炼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中学生常因名目繁多的考试、相互间的竞争而产生持续的焦虑反应,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可使自己的焦虑反应降低。

3.体育锻炼对人格的影响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格的形成及其发展与人的行为活动密不可分。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锻炼者自己是活动的主体,这样有利于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的紧密结合,从而促进人格的发展。Brawley研究指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更易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著名学者麦亦尼认为,游戏和运动具有启发创造性、消除紧张、保持友谊、使人乐观等心理保健价值;还有一些研究发现,体育锻炼还可以增强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等。

4.体育锻炼对自我概念的影响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心灵、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组成的,包括“我是什么人”“我主张什么”“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等等。由于坚持体育锻炼可使体格强壮、精力充沛。因而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人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至关重要。

身体表象是指头脑中形成的身体图像。身体自尊主要包括一个人对自己运动能力的评价,对自己身体外貌(吸引力)的评价,以及对自己身体的抵抗力和健康状况的评价。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与整体自我概念有关,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对身体表象的不满意会使个体自尊变低(自尊指自我概念的积极程度),并产生不安全感和抑郁症状。有研究表明,肌肉力量与身体自尊、情绪稳定性、外向性格和自信心呈正相关,并且加强力量训练会使个体的自我概念显著增强。

三、合理的运动负荷与心理健康

只有根据自己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来参加体育锻炼才能促进心理健康,反之会给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体育锻炼应因人而异,两种不同的锻炼方式:一种锻炼方式是散步、慢跑,另一种锻炼方式是踢足球、打排球、练习体操与放松练习相结合,每周3~5次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每次锻炼时间20~30分钟。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联系,身体健康寓于心理健康,不良的心理健康会影响身体健康,科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而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中学生整体身心健康水平,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未来。因此,积极、科学地参加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育一代新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于晶.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4(4).

[2]赵玉梅.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中等教育研究,2006.

[3]张力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因素.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范文第4篇

教学中合理运用健身跑特有的形式和内容,能有效地增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 健身跑 中学生 身心健康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的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强。健身跑又称慢跑,它是采用较长时间、慢速度、较长距离的有氧锻炼方法。其技术特点简单、易掌握,男女老少均可参加。该项运动不受场地、器材限制,可在田经场、公路、树林、公园及田间小路等地练习,是我国群众性体育活动中普遍开展的项目之一。健身跑的锻炼方式在中国是最经济最便捷的锻炼方式。其在增进人体健康方面作用倍受关注。健身跑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强人体的心肺以及其它器官的功能,还可以调节人的情绪,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人们心理素质的发展,对于学业压力比较大的中学生来说,健身跑不仅在增强体质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培养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西安市48中学生60人。

2、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本文通过查阅图书、报刊,访问相关网站,收集有关体育课的健身跑项目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

(2)对比实验法:为更好地检测健身跑的效果,采用分组对照实验,观察研究对象实验前后的身心变化情况,分析健身跑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有何影响。

(3)数理统计法:对收集到的健身跑影响中学生身心健康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

3、实验设计:随机将60名中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实验组采用健身跑的方法(每次跑步时间至少15分钟,速度以慢跑为主),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体育课教学,为了避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存在差异,影响实验的信度,在健身跑课程开始前,对研究对象的脉搏次数和肺活量进行测量,两组中学生在教学进度、上课时数等方面基本相同。组织中学生在上课期间以及利用课余时间适当进行健身跑的锻炼,在课程结束后再对研究对象的脉搏次数和肺活量进行测量。

4、实验时间:2012年10-12月进行3个月的教学实验。 5、实验内容:对比研究对象在实施健身跑教学前后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健身跑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最后统计分析相关数据。

从两个表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健身跑前后,研究对象的心肺功能有了显著性差异(P

1、健身跑

健身跑是一种有氧的慢跑运动,它简单易行,不受场地、器材限制,而且活动相对柔和,是增强体质、健美塑身的有效方式。在西方,健康慢跑己经成为普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2、健身跑对中学生生理的影响

健身跑可以提高中学生的神经系统的潜能。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一切器官的活动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指挥下进行的,在跑步时,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要比安静时复杂得多,神经系统为了对跑步时错综的变化作出及时的协调反应,大脑必须高度集中地指挥,使神经细胞全力以赴地投入紧张的跑步活动。久而久之,大脑神经系统的潜能就会有所提高,反映就更加灵敏、迅速、协调,而且不易发生疲劳,为中学生从事繁重的脑力劳动提供支持。

健身跑可以提高中学生的呼吸系统功能。在健身跑时,身体新陈代谢加强了,对氧的需求量增强了,而且还要迅速排除大量二氧化碳。这就要求呼吸器官增强呼与吸的工作量,使呼吸肌得到锻炼,呼吸器官的机能进一步增强。为人体适应各种脑力和体力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健身跑可以提高中学生的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健身跑能使全身肌肉工作量加大,肌肉和心脏本身的用血量增加,强健的心脏还可以保证人体从事各种长时间的、大强度的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

健身跑可以促进中学生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健身跑可以使肌肉蛋白等营养物质增多,肌肉纤维增粗,肌肉变的强壮有力。同时,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肌肉的工作更加准确、协调、有力。健身跑可以促进骨骼的血液循环,改善骨骼的营养条件,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健身跑可以增强中学生的身体免疫力。经常参加健身跑,能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3、健身跑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

通过健身跑可以调节身心状态,增进心理健康,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个性、坚强的意志、心理的忍受力和陶冶良好的情操。充分发挥健身跑的特殊优势,让中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直接参与,从中体会和明白其中的道理,并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健身跑可以提高中学生智力,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健身跑可培养中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健身跑是培养中学生意志品质的有效手段。中学生在参加健身跑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平时锻炼中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如气候条件变化、动作难度或意外障碍等;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参与者越能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这种坚强的意志品质能够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提高对生活环境的适应力,使中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健身跑还能改善中学生的情绪状态,协调人际关系。情绪伴随人的所有活动,对人的行为起着很大的调节作用。体育活动能直接给人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与不安,从而调控人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健身跑能培养中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由于健身跑本身具有竞争性特点,在跑的过程中,每个中学生既有个体练习,又有集体相互配合的练习活动;既有接受别人的帮助与保护,又有主动帮助与保护别人的责任;既有个体的自我竞争,又有与他人或其他团体的比赛活动。这种竞争与合作的特点,对于培养中学生勇于进取,激发个人动机,提高学习效率,树立远大志向,形成健全的个性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4、教会中学生正确的健身跑的方法

健身跑是普通学校体育课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现实的健身跑教学中,大部分中学生对该项目有厌恶心理。其原因是健身跑项目训练辛苦、枯燥、易疲劳、体能消耗大;不懂健身跑技术要领,练习中出现不良反应,加上缺乏吃苦精神,从而产生对健身跑的畏惧心理。如何提高中学生对健身跑练习的积极性,最关键的是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教学手段、教学原则进行教学,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让中学生认知健身跑,掌握正确的技术,从而激发中学生锻炼的热情,由被动式锻炼转变为主动式锻炼。

正确的跑步技术能发挥人体最大的潜能,同时又最经济省力。特别是健身跑的途中跑,上体要正直,重心稳定,摆臂、摆腿的幅度和后蹬的力量都要比短跑小。在节奏上要求轻快、均匀,力求实效省力,同时注重呼吸与跑的节奏配合。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在练习健身跑时常出现“极点”,一般跑了一段距离以后,身体上产生一系列不适的生理性反应,胸闷,透不出气,肌肉酸痛等现象,此时,非常不愿坚持跑下去。这就需要从理论上向中学生讲明“极点”是一种生理状态,引导他们有意识地调节运动频率和呼吸节奏,教育中学生用意志去克服当前所出现的“极点”,以消除心理障碍。 健身跑过程中动作的难易、技术复杂或简单、运动量的大小等都应遵循从易到难、由简到繁、从小到大的原则。既不能急于求成,又不能踏步不前;既要循序,又要渐进。刚参加健身跑运动的中学生会动作不规范,效果不明显,但必须有耐心,不能强加过大的运动量,以免造成对身体的伤害。

5、培养中学生健身跑的意识

积极采用科学方法,促进人的身心俱全,已成为现代人普遍增强的社会共识。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教育的基础,在人类生活中6―22岁的在校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必须不失时机地学习体育知识与健康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坚持终身锻炼,培养中学生具有完整的生理与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把立足点放在培养中学生自我体育意识基点上,使之成为自觉行为,自觉地遵守体育锻炼的反复性、渐进性、全面性、个别性和意识性原则,并通过教学过程使中学生真正懂得健身跑的效果。要让中学生全面锻炼身体,使身体得到均衡、协调发展。

中学生从事健身跑的动机和兴趣,直接影响着他们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一旦有了兴趣,就会把学习作为自己的需要,以高度集中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刻苦地进行训练。只有这样,学习和掌握动作才会有成效。中学生的意志品质是成功的关键,尤其是耐力项目,根据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特征及个性差异,有目的地发展中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因素。

有很多中学生对健身跑的目的不明确,而教师又不特别强调,导致中学生对健身跑认识不足,教师要加强正确引导,用运动生理方面的知识说服教育,让他们懂得有一份耕耘,才会有一份收获。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健身跑能够增强中学生各方面的身体素质,同时培养中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勇于进取的优秀品质,不仅可以使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坦然对待,毫不畏惧,而且也为中学生日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议

在体育教学中,健身跑活动是比较枯燥的,要精心设计,认真组织符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遵循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的原则,就能充分调动起中学生的积极性,使中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使耐久跑的乏味变得有趣,使中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练习,从而达到锻炼和提高的目的。

健身跑作为一种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的锻炼手段,让中学生养成习惯,关键还是要让中学生树立适合自己的健身跑的意识,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利用课余闲暇时间参与健身跑,并作为一种终身体育的锻炼方式。

参考文献:

[1]肖梅.发挥体育学科优势 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2]宁井铭.我校大中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和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3]宋元平,文才新.排球运动员注意状态的探讨及其练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

[4]周坤.论体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

[5]周孟平.重视教学查房 带教实习医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6]顾秀平,鲁超.多媒体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思考[J].安徽医药,2003(5).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范文第5篇

【关键词】考试;焦虑;现状

1对焦虑的临床认识

焦虑(anxiety)是一种情绪状态,不同的学者对焦虑有不同的阐述。Sigmund Freud认为焦虑是自我为影响快乐-痛苦机制而发出的信号,把焦虑分为客观性焦虑、神经症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1]。Kurt Goldstein认为焦虑是相应于有机体的存在受到危险时的主观状态,是威胁存在的主观体验。总之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有时出现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和运动性坐立不安,表现为心悸、气急、出汗、四肢发冷、震颤等,甚至出现惊恐的表现。

2考试焦虑研究

考试焦虑(test anxiety)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首次提出考试焦虑的Folin,他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考试结束后,高焦虑的学生尿糖增加,在生理指标方面验证了考试焦虑的存在。到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将考试焦虑列入科学概念范畴,有很多专家开始进行系统研究。考试焦虑是一种典型而普遍的应激现象,是自感无力应付考试时产生的强烈而持久的情绪体验,并可能导致生理和行为的改变[2]。考试焦虑的存在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影响生理和心理健康,更有甚者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3]。考试焦虑与学习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4],即过高或过低的考试焦虑都会使得学习效率降低,尤其严重的考试焦虑威胁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中等状态的考试焦虑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更好地发挥出自身实际水平,甚至能够超水平发挥。

Irwin G. Sarason通过TAS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中等考试焦虑水平高的学生可以很好的完成考试任务;在有考试压力下,考试焦虑水平高的学生比考试焦虑水平低的学生完成考试任务较差,相反在没有考试压力下,考试焦虑水平高的学生比考试焦虑水平低的学生完成考试任务较好;而完全无考试焦虑的学生并不能取得好成绩[5]。吴九君等的研究提示,轻度考试焦虑是个体正常的应激反应,中度考试焦虑则会导致个体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重度考试焦虑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更大的伤害[6]。

3考试焦虑病因分析

考试焦虑水平的高低与很多因素相关。曹稳、岳颂华在关于职校生考试焦虑的相关研究中得出,考试焦虑才主要成因有四个方面: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偶发事件[7]。胡昌军等在对大学新生考试焦虑影响因素的调查中,采用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est Anxiety Scale,TAS)对某学院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专科的临床医学专业和本科层次的计算机和中文专业进行研究发现,重症焦虑率为21.02%,男、女生重症焦虑率分别为19.64%和22.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89,P>0.05),考试焦虑不存在性别差异[8]。

刘广珠对757名学生运用I?Sarason的TAI (Test Anxiety Inventory)调查比较分析,得出考试焦虑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和大学生,女生高于男生,重点高中学生高于普通高中学生,城市高中学生高于农村高中学生[9]。

4小结

综上所述,考试焦虑在学生中普遍存在,考试焦虑的产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严重的考试焦虑不仅影响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的发挥,导致成绩不理想,而且会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造成较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海宁.弗洛伊德焦虑理论述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36-37.

[2]王晓霞.学生考试焦虑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29-31.

[3]陈军.不同年级医学生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18):1685

[4]王玮,安莉娟.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及其与焦虑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24-25.

[5]丛爱玲,项亚红.考试焦虑分析及其应对策略[J].校园心理,2009,7(1):36-38.

[6]吴九君,李英武,郑日昌.高三学生考试焦虑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1):1019-1021

[7]曹稳、岳颂华.职校生考试焦虑的成因、预防与矫治[J].职教通讯,2005,(12):18-20.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昆山市中学生 篮球运动 参与动机

中学生时期是生长发育的旺盛期,也是精力最充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体育锻炼对于中学生的成长和发育乃至一生来说都至关重要。可以这么说,体育运动是中学生经常参加的活动之一,给学生、家庭、社会带来有意义的影响。中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形式大多以竞技类运动为主,带来较强的竞争性,而篮球运动以它激烈对抗下斗智斗勇的趣味性,各种复杂情况出现的多变性,互相支持、巧妙配合的全队性,高超技艺表演的欣赏性等独特的运动魅力和它能提高生命的活力,满足情感和个性完善的需要,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等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使篮球运动成为受中学生欢迎的运动项目,其参与人数是其他项目无法比拟的。然而,只有了解中学生参与运动的动机,在根据他们的参与动机采取合理的手段和措施,才能促进他们更好地参与篮球运动。因为参与动机是一个人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力,是人们能否坚持不断参与活动的决定性因素。所以,选择篮球这一最受中学生欢迎的运动项目来研究昆山市中学生的运动参与动机比较有代表性,对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指导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推进篮球运动的发展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昆山市中学生部分篮球运动员。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在昆山图书馆、资料室查阅社会心理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统计、篮球运动等大量学科著作,收集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和科研成果,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为昆山市中学生篮球运动参与动机研究奠定基础。

1.2.2专家咨询法

向心理专家、教育专家、篮球运动专家等相关专家进行咨询调查,采用系统的逻辑方法对事物进行评估和分析、预测和判断,从而获得可靠的研究信息,并对调查问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检验。

1.2.3问卷调查法

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及中学生运动参与心理特征制定问卷,对昆山市参与篮球运动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依据。

2.结果与分析

2.1昆山市中学生篮球运动参与动机现状分析

2.1.1昆山市中学生篮球运动参与动机结构及因素类别命名

本研究探讨中学生篮球运动参与动机,是利用48题有关参与动机方面的问题进行因素分析。根据资料统计结果,通过各因素所包含内容对因素类别进行命名,同时得出昆山市中学生篮球运动参与动机结构(如表1)。

以上九个因素,每个因素包含4-8题不等,每个因素的命名都是根据各小题中行为突出的观点加以命名。同时在因素上得分越高,表示该动机越强,反之则越弱。

2.1.2昆山市中学生篮球运动参与动机各因素的反应结果(如表2)

从表2可以发现,所有因素平均得分均在3分以上,说明受试者对这些因素的认可程度较高,该调查所得九个因素能确实体现出昆山市中学生篮球运动的主要参与动机,再次证明量表具有很好的效度[2]。

从各因素的平均数可以反映出昆山市中学生篮球运动参与动机各因素强度的大小,依次为:“刺激娱乐”>“项目特质”>“自我完善”>“技能发展”>“健康适能”>“友谊发展”>“解压放松”>“追求卓越”>“表现自我”。

2.2不同年龄中学生篮球运动参与动机因素差异性比较

本研究把中学生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年龄段来进行比较。由表3我们可以看出,在参与动机总分和“追求卓越”、“技能发展”、“健康适能”因素上,初中生动机强于高中生,而在“自我完善”、“解压放松”因素上,高中生动机强于初中生。其他,如“表现自我”、“友谊发展”、“刺激娱乐”、“项目特质”等项初中生与高中生无明显差异。总的来说,高中生篮球运动参与动机相比初中生有减弱的趋势。初中生和高中生参与动机差异的产生可能是由于两个年龄段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所造成的[3]。下面对他们在各因素上的差异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2.3不同篮球运动技能水平中学生篮球运动参与动机因素差异性比较

为了区分篮球运动技能水平,我们把它分为两个等级:学校篮球队队员技能水平较高,代表高水平组,非校队的一般学生技能水平较低,代表低水平组。校队队员和非校队学生篮球运动参与动机因素的差异,如表4所示,显示两水平组在这两个因素上有显著差异。

校队队员在参与动机总分和“表现自我”、“追求卓越”、“友谊发展”、“技能发展”、“刺激娱乐”、“项目特质”六个动机因素上,均强于非校队学生,只有“解压放松”因素上比非校队学生弱。所以,篮球队的队员比一般技能水平的学生具有更强烈的参与动机。

原因在于,校队队员只有通过长期的刻苦训练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被学校球队选中,成为校内体育明星。他们无论是在篮球爱好者的圈子内的名气,还是在技战术的运用上,以及通过比赛认识的球友,与教练的接触,获得篮球的信息等各方面均优于非校队学生。因此,在运动上更具有优越感,故而在参与动机上均强于非校队学生。

3.结论与建议

3.1昆山市中学生篮球参与动机的结构是由九个因素构成,动机各因素强度大小顺序为:刺激娱乐>项目特质>自我完善>技能发展>健康适能>友谊发展>解压放松>追求卓越>表现自我。社会、家庭及学校应共同关注中学生的篮球运动参与动机,了解他们参与动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各因素的影响程度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篮球运动参与动机。

3.2在比较不同年龄中学生篮球运动参与动机因素的差异发现:在追求卓越、技能发展、健康适能上初中生高于高中生,在自我完善、解压放松上,高中生高于初中生。总体看来,初中生参与动机强于高中生。对于不同年龄的学生应根据其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加以正确引导,使其形成良好的篮球运动参与动机并加以保持。

3.3在比较不同篮球技能水平中学生篮球运动参与动机因素的差异发现:校队学生在表现自我、追求卓越、友谊发展、技能发展、刺激娱乐、项目特质上高于非校队学生,在解压放松上非校队学生动机较强。总的看来,校队学生参与动机明显强于非校队学生。重视一般学生参与动机的提高,校队学生表现出非校队学生较强的参与动机,应针对此情况采取必要措施,鼓励学生多参加课余活动及运动团队,找出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培养兴趣,提高运动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毛志雄.锻炼动机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2):21-23.

[2]焦宇锋.对体育锻炼中影响动机的心理因素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10):68-70.

[3]尹章豹.不同年龄性别学生健身运动参与动机的探讨[J].安徽体育科技,2004,(12):82-84.

[4]李可可.我国篮球运动心理研究的现状与建议[J].运动心理学,1995,(4):64-68.

[5]王荣伟.试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心态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109-111.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中小学灾害教育 研究资料 研究状况 研究资料

近年来,随着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中小学灾害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国内不同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分别从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公共安全学等角度,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中国期刊网,我们收集了十多年(1996―2011年)的相关研究资料,试图以此为依据,综述国内外中小学灾害教育的研究状况。

一、关于灾害教育的界定

关于灾害教育界定的问题,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少。灾害教育从英文看有多种表达:Disaster education,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education或Education for disaster reduction,国内研究者认为“灾害教育”的称谓最合适。

李景霞和张英在其《中学的灾害教育》中提出:“灾害教育是为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以培养灾害意识为核心的教育,受教育者能掌握一定的关于灾害本身及减灾防灾的知识与能力,树立正确的灾害观,以便能正确看待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进行减灾防灾活动。”我们认为该定义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关于灾害本身及防灾、减灾、救灾与备灾的知识、能力与态度,树立正确的灾害观,正确看待灾害本身及其发生发展规律,正确地进行相应防灾、减灾、备灾、救灾活动,它有着深刻的实践性、仿真体验性,并有着丰富的教育内容与价值。此定义为后续研究者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平台。

曾玉君和王吉春在《论学校灾难教育的内涵及实施》中提到相关的概念“灾难教育”,并将其界定为:“灾难教育是指使学生了解灾难常识,掌握灾难应对与救助技巧,提升应对灾难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灾难意识的活动。内容包括环境保护、灾难基本常识、灾难应对技巧与灾后救助、心理健康等方面。”

但以上的防灾教育和减灾教育从其内涵来看涵盖不了灾害教育的全部目的和内容,后续研究者还需要从知、情、意、行等多个维度进一步完善“灾害教育”的确切涵义。

二、中小学灾害教育的研究方法

近年来,国内中小学灾害教育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从灾害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理论层面地阐述中小学灾害教育的重要性,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对策,如陈霞等的《试论灾害教育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祁钰的《灾害教育离我们有多远》,张英等的《灾害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初步思考》,等等。二是从灾害知识掌握程度的视角,应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中小学生掌握防灾避险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情况,并针对欠缺之处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如王强等的《南京中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避险能力的现状调查》。三是实施组织逃生避险演练等模拟训练活动,或辅之以个案访谈法,实证地探讨中小学生防灾避险能力的状况和相关的影响因素,如《中学灾害教育及其校本化实施研究》等。

就问卷调查法而言,绝大多数是针对灾害知识、灾害意识和防灾避险行为能力进行的调查,有部分研究者对灾害知识学习的渠道进行了问卷统计分析,另外有个别研究者如王强进行了体适能肺活量和防灾避险的实际运用能力自制问卷的调查。

三、中小学灾害教育重要性的研究

关于中小学灾害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国内学者的观点比较一致,普遍认为:灾害教育已经成为这个时代重要的研究课题且需要提高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

最早是宗文的《时代呼唤灾害教育》中提出通过发展灾害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灾害意识和有关科技知识水平,已成为时代的大势所趋;同类文章汪泓宏的《时代的趋势─发展灾害教育》(《中国减灾》1996,02)论及灾害教育是时代所需;秦志英和龙良碧的《中学地理教师培训的新内容――中学地理教学中灾害教育和旅游教育的重要性》(《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1,02)主要论及灾害教育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四、中小学灾害教育现状的研究

关于中小学灾害教育的基本状况,国内研究者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学生对防灾减灾及灾害教育的态度上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应对灾害的能力比较薄弱。另一种观点认为,整体上中学生灾害教育的状况令人担忧。

董一峰在其硕士论文《中学地理灾害教育研究》中对无锡市8所初高中300名学生的调查显示相似的结果:学生有了解和学习灾害的主观意识和愿望,但是灾害意识不强,对身边可能发生的灾害较为陌生,应对灾害的知识储备不够。于秀丽在其硕士论文《中学地理教学中防灾减灾教育的探讨》中对白城市6所初高中学校的600名学生进行了防灾综合素养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对防灾减灾的态度是积极和正面的,并且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灾害知识,但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性灾害的能力较为薄弱。王波在《我国中小学灾难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研究得出灾难教育的研究滞后、师资培训薄弱、缺乏制度性系统性和学科整合等一系列令人担忧的现状。

另外,还有部分研究基于调查资料,横向对比了不同地域或不同层次的学生灾害教育状况,探讨了造成差异的原因和影响灾害教育的不同因素。

五、中小学灾害教育对策的探讨

中小学灾害教育对策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理论探讨层面。研究者们分析目前中小学灾害教育的不足,探讨了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李景霞和张英在《中学的灾害教育》中认为:“灾害教育可以参考环境教育在中学的开展方式―――以渗透的方式融入各必修科目中,此外,可以根据灾害教育的特殊性,开展仿真模拟体验与集体防灾演练,进行有关防灾减灾知识讲座等课外活动。”温永泉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灾害教育探究》一文中指出实施灾害教育的主要途径有课堂学习、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和专题报告。

关于中小学灾害教育对策的探讨,研究者们的观点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制订中学灾害教育指导纲要及学校灾害训练计划,以保证灾害教育的落实。(2)开展灾害教育师资培训、展开防灾素养的调查分析来推进灾害教育的研究。(3)整合不同的师资力量、学科资源,综合渗透且开设灾害教育选修课。(4)开发设计灾害教育教学资源,并完善灾害教育数字化资源库。

六、我国中小学灾害教育的发展趋势

根据国内灾害教育现状和需求及现有的灾害教育研究,本文推测我国中小学灾害教育的发展趋势可能趋于以下几个方向。

1.灾害教育的方式将结合本地特点趋于多样化。

各地域、各中小学将结合自身特点和潜在发生灾害的不同灾害类型,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中小学生进行灾害教育。比如山区中小学可以采用讲解、校内演练和实地仿真模拟训练的方式开展洪水、泥石流等具有当地地质特点的灾害教育。另外,多种多样的培训、灾害知识竞赛、网上远程教育等方式将更广泛地被应用到灾害教育中。

2.灾害教育将逐渐被正式纳入学校课程。

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可能会根据灾害频频发生及灾害教育现状迫切需要提高的现实,编写灾害教育材料、灾害教育教材及相关培训资料,以满足中小学灾害教育的需求并逐渐以选修课、思想教育、技能培训等性质的课程纳入学校教授课程。

3.灾害教育师资培训将逐渐为中小学教师进修部门所重视。

承担灾害教育重任的中小学教师目前普遍存在灾害风险知识结构单一、观念陈旧、防灾避险能力较差等情况。因此,要改变不容乐观的师资现状,就要在师资培训中实施灾害教育,有必要时可设立灾害教育资格证等考核标准来鞭策师资力量的提高。

整体而言,我国中小学生灾害教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各研究者都已经充分认识到灾害教育研究的重要性,但目前实证研究较少,而且主要是对灾害教育现状的调查,并缺乏基于实证研究资料的有深度的理论探讨;研究方法单一,主要集中于问卷调查;仅有个别研究能从多角度分析影响灾难研究的因素和指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指导策略。我们在灾害教育的有效手段、具体策略和实证研究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郑,钱建江.国内外自然灾害教育研究综述[J].绥化学院学报,2008,28,(1):178-180.

[2]于秀丽.中学地理教学中方在减灾教育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4.

[3]Shiwaku,K.,Shaw,R.,Kandel,R.C.,Shrestha,S.N.,Dixit,N.M.Future perspective of school disaster education in Nepal.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2007,(16).

[4]曾玉君,王吉春.论学校灾难教育的内涵及实施[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9).

[5]温永泉.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灾害教育探究[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12).

[6]董一峰.中学地理灾害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7]陈霞,朱晓华.试论灾害教育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J].灾害学,2001,16,(3):92-96.

[8]宗文.时代呼唤灾害教育[J].首都经济,1996,(9).

[9]王强.南京中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避险能力的现状调查[J].科技信息,2010,(32):24-25.

[10]王波.我国中小学灾难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9,(9).

[11]谭秀华等.国际减灾教育的发展趋势[J].城市与减灾,2010(6):8-10.

[12]张健.中学灾害教育实施策略研究综述[J].地理教育,2011,(1-2):103-104.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中生;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抑郁情绪

一、引言

抑郁情绪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也是困扰青少年的常见心理问题之一。国外研究发现12-17岁青少年的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5%-8%, 国内的研究也显示,中学生抑郁症的检出率可高达18%-36%[1],而且青少年的抑郁体验会引发和加重成年后的抑郁情绪。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的一种应付资源,影响其面临压力情境时采用的应对方式。研究表明,应对方式在应激刺激和身心健康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不同的应对方式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从而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2]。本研究旨在综述高中生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抑郁情绪的关系,为有关研究积累资料并提供理论依据。

二、基本概念

1、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自我效能感(sense of self-efficacy)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首次提出来的,是个人有关适应环境、完成某种活动的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3]。一般自我效能感(general self-efficacy)是以德国心理学家Schwarzer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提出的,它是指个体应付各种不同环境的挑战或面对新事物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

Judge(2001,2002)认为,概括化的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应对、执行和能否成功的基本能力的评估,是个体对各种情境能否有效处理的信心判断(Tipton&Worthington,1984;Lennings,1994;Judge,2002;):起初,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一个特定领域(domain specific)的概念,认为个体在某一个方面有自信心,而在其它的方面未必如此;因为不同的任务对人的能力或技能的要求是不同的:后来的研究进一步证实自我效能感可以看作是特质的,也可以看作是状念的( Sherer& maddux,1982);即存在一种概括化的自我效能感,即一般自我效能感。

2、应对方式的概念

应对方式(Coping Styles)主要是指在应激过程中继认知评价后表现出来的具体应对活动。国外研究表明,应对方式是心理应激影响个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重要中介变量,它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应对方式的理论模型首推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Lazarus和Folkman提出的场合模型。该模式将应对视为个体用来处理内部或外部要求的一系列不断变化着的思考与行动。他们提出,应对主要有两种机能:用来处理问题("注重问题的应对")和用来减轻情绪痛苦("注重情绪的应对")[4]。应对方式按功能分为两大类:处理应对方式(approach coping style)和回避应对方式(avoidance coping style)。

3、抑郁情绪的概念

在心理学研究中,抑郁经常被视作抑郁倾向或抑郁情绪。冯正直认为青少年抑郁是指青少年期出现的以忧郁为主的显著而持久的悲哀、不幸和烦躁的情绪、行为和身心不适症状[5]。 刘风瑜认为中小学生的抑郁指的是他们对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不良情景或事件的一种反应,是一种无愉快、悲伤或精神痛苦。这种无愉快、悲伤或精神痛苦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持久的、相对稳定的[6]。

三、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抑郁情绪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对这一领域也做了大量的研究与讨论。曾荣侠,吴伟(2008)研究发现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抑郁的关系密切。曾兴华(2008)研究表明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抑郁、焦虑和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呈显著负相关。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7]。葛明贵等人(2006)研究表明学习厌倦感、自我效能感与抑郁情绪具有显著相关的结论[8]。

关于抑郁与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发现抑郁症状伴有高水平的被动、回避应对,Ebata和Moos(1991)发现处在抑郁状态的青少年更多地依赖于回避应对方式。 Richard G.Sawatzky等人的研究显示更大的压力管理自我效能感和抑郁是相互关联的,识别学生自我效能感和有限的压力管理提供适当的支援服务可以帮助人们对付压力,防止抑郁。

大量研究表明,抑郁情绪与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有很大相关。个体应付方式的使用一般都在一种以上,有些人甚至在同一应激事件上所使用的应付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但每个人的应付行为类型仍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消极的应对方式会影响心理健康,极易产生抑郁孤独、焦虑的不良心理状况[9]。而积极的应对方式促进个体心理健康,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是个体有效完成面对的工作或学习任务。孙玮,聂玲等人的研究表明高中生存在抑郁问题,但寻求心理援助行为不足.应针对高中生群体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开展心理教育,提高青少年对心理服务的利用能力[10]。

四、研究结论

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对抑郁症的研究,且在这一领域也十分深入,但是对抑郁与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还相对较少,尤其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研究更少。已有这方面相关研究的各个研究结果还有一定的差异,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的求证。青少年抑郁已经是整个社会关注的一个方面,且近几年青少年抑郁情绪越来越明显,尤其是我国的教育体制造成的升学压力、社会环境带来的竞争压力,使得青少年常常面对巨大的压力情境,他们能控制和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应对方式,提高自我效能感,改变现状。

参考文献:

[1]王卫.青少年抑郁的预防:青少年应变力辅导计划简介[J].心理科学,2000,(4).

[2]曾荣侠,吴伟.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抑郁的相关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3]陈月苹.承德某专科院校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心理症状的调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

[4]陈树林,郑全全,潘健男,等.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4).

[5]冯正直.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

[6]刘凤瑜.儿童抑制晕表的结构及儿童青少年抑郁发展的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2).

[7]曾兴华.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8]葛明贵.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厌倦感与抑郁的关系[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6,(23).

[9]胡宏建.大学生网络成瘾症的成因及其对策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