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业财融合研究现状

业财融合研究现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业财融合研究现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业财融合研究现状范文第1篇

一、企业业财融合的功能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

业财融合是通过业务和财务的管理协同、连通,打破企业财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间的管理壁垒,推动企业整体效益的提升,实现1+1>2的联动效果,进而支撑企业战略的实现。但在现有业财融合的研究和应用中,存在定位模糊的现象,如直接将业财融合定义为财务部门的职责,相关工作纳入企业的会计活动中,不切实际地放大财务人员的责任;又如不加区分地将业财融合的内容应用到企业经营的各方面,影响业财融合的实施效果。

研究和应用业财融合,必须先找准业财融合的功能定位,而功能定位又依存于企业管理层对业财融合工具的认识。一方面,业财融合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间,因职能分工带来的管理协同问题。业财融合建立在企业业务和财务职能分工的基础上,其本身并不否认企业内部分工的必要性。内部分工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有效支撑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但职能分工也带来了企业运作中,各部门间的管理壁垒和本位主义,增大了管理成本。特别是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间协同不畅,给企业的正常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基于此,企业尝试开展业财融合,发挥业财管理协同。另一方面,作为连通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财务管理,尽管在业财融合中应用空间很大,但并不意味着财务管理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纯粹的会计方法很难解决企业运营的所有问题,特别是业务活动中遇到的专业问题,因此,应将业财融合视同系统工程,在突出财务人员作用的同时,也不能抹杀业务人员所起的作用。此外,业财融合本身也不改变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在企业经营中的基本职责,如要求财务人员参与业务活动的管理,并不代表业务管理责任的转嫁,业务部门仍应对业务开展的真实性负责,出现问题也不能减轻业务管理的责任,财务人员还应对由业务开展所产生的涉财数据进行监督(如报账单审核)。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实务中业财融合的功能定位应该是而且只能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首先,并非所有的企业经营领域都需要进行业财融合、都能够进行业财融合,业财融合要考虑企业的现有管理能力、组织架构、实施成本、预期效益,将业财融合切入点聚焦于能够实现业财双方联动,并且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重要领域和关键业务事项,将企业有限的管理资源真正用在刀刃上。

其次,在具体的业财融合应用点上,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应承担的职责也要有所侧重,不能界限不清、混淆在一起。如以财务人员参与企业营销方案上线评审为例,财务部门应倾向于各种营销的财务解决方案,而营销方案的提出、设计、上线及后续的实施需由企业营销部门完成。

最后,必须要明确的是,业财融合在某些情况下也存在失灵的情况,在一些点上企业不能进行业财融合,如涉及串通舞弊、造假及其他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事项。

二、企业业财融合的实践基础:业财数据有效整合

业财融合是助推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抓手,而业财数据的有效整合生成有用的决策信息,是业财融合落地实施的基础。按照不同的管理维度,业财数据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但围绕信息的传递机制无疑是有效的视角。结合业财融合实践,本文认为,业财数据的整合应从数据口径、流转过程、共享使用等三个维度进行展开。

首先,把控源头:统一业财数据口径。

口径整合是数据整合的第一步。业财融合中涉及的数据类型较为复杂,既有财务报表数据、资源标杆数据,还有业务统计数据。数据来源于不同的经营活动,又服务于不同的管理目的,内生性的决定了业财数据间的口径差异。为了减少数据口径问题,实务中要求业务、财务部门协同合作,联手制定业财数据的基础映射矩阵,打通数据转换渠道,从而统一关键业财数据口径,为业财融合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数据口径的统一还依赖于业务模式的规范,企业应对内部业务开展模式、经营方式、实现形式等进行梳理,形成相对标准化的管理工具,合理控制个性化、差异化的工具使用,确保业财数据输入前端的标准化。

其次,严控过程:提升数据处理能力。

数据流转过程是业财数据整合的关键。企业经营过程中,业财数据时刻在产生并流转。对数据流转过程的管理控制包含流转速度管理控制和流转质量管理控制。流转速度管理控制方面,企业应围绕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梳理项目实施的关键职能环节,明确各环节标志付物要求及时效要求,强化各环节进度监控机制,落实管理责任,确保业财数据又快又好地流转到后续使用环节,将原始数据转化成为企业经营提供有力支撑的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控制方面,在关键环节编写操作模板和应用手册,将需要使用的管理信息需求嵌入到前端的管理活动中,降低业财数据流转中的噪音,避免数据失真,促进业财信息从业务发生到会计计量的全程一贯、可比。

最后,关注结果:实现业财数据共享。

业财数据共享产生有价值的信息、支撑管理决策是业财融合的目标。在确保企业信息安全的大前提下,企业需制定业财数据的共享机制,适度开放信息系统共享接口,确保业财数据在企业内部实时流转、持续共享和不断更新。通过有效的数据共享利用,结合业务深入挖掘数据背后所反映的经营问题,及时反馈异常情况,帮助企业对症下药。

三、企业业财融合的推进方式:业财双向融合

理论上讲,业财融合推进方式有财务端推进、业务端推进的单边融合方式,及围绕某项目标业财分别推进的双向融合方式。但经查阅业财融合的相关文献,及笔者进行的小范围调查后发现,实务中业财融合多由财务端进行设计、统筹、实施,将财务工作向业务前端纵深延伸,全方位了解业务需求,将财务价值管理的要求融入业务链的关键环节,在整合相关涉财信息支撑管理层决策的同时,在价值和风险管理方面为企业业务运营提供专业化、常态化的全流程服务支撑。究其原因,这主要与企业对财务组织的定位及近年财务自身的转型设计有关。从管理角度看,业务活动、财务活动都有双重性,既需要对企业经营其他环节(部门)提出支撑需求,又能结合自身优势为其他环节提供服务或提出管理要求。因此,业财融合自身在推进方式上包含双向性。在具体应用中,企业应考虑设计双层业财融合推进体系,塑造面向目标、有责无界的管理导向,在牵头部门选择上,根据管理需要由业务部门、财务部门或新成立机构(职能)负责推动;在具体业财融合项目上,既可以由财务部门牵头,也可以由业务部门牵头,主要取决于业财融合距离业财的远近及职能部门的管理能力。

四、企业业财融合的落地保障:创新组织管理

业财融合研究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业财融合; 价值链; 预算管理

一、研究背景

预算管理凭借其计划、协调、控制、激励、评价等综合管理功能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手段和工具,在国内外成功企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0年,前国家经贸委在下发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中明确要求国内大中型企业要推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国企业逐步认识到预算管理的价值,预算管理真正在中国企业落地生根。

广东电网公司预算管理起步较早,20世纪90年代末期就开始在本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并逐步推广到所属基层单位。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预算管理一直停留在传统的财务预算管理层面,存在预算强调短期、年度目标的完成,缺乏与公司发展战略的承接,预算编制基础不科学,与业务活动脱节,预算执行刚性不强等局限。随着公司所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传统预算管理模式越来越制约公司的进一步发展。2009年,广东电网公司开展了全面预算管理创先工作,初步建立了战略导向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实现了“财务规划、目标设定、预算编制、监控调整”的全过程管理,但是预算引导资源配置和管控的作用及力度仍有待增强,预算的精细化管理程度需进一步提高,预算与业务的融合程度需进一步加强。

二、理论基础与依据

(一)价值链理论

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1985 年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价值链(Value Chain)概念,把利润作为基本价值链的最终目标,认为企业价值链是由各个互不相同而又相互关联的价值创造活动按照特定方式联结而成的链条,不同企业之间价值链的差异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1995年,彼得・海恩思(Peter. Hines)把顾客纳入到价值链中,重新定义价值链的概念为“集成物料价值的运输线”,认为顾客对产品的需求是生产过程的终点,利润只是满足这一目标的副产品。

价值链是以企业储运、生产、销售、服务等业务流程为载体,以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为直接目标而形成的企业内部价值活动的系统性结构。

(二)经济增加值(EVA)理念

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适应企业经营环境的巨大变化,美国思腾思特咨询公司(Stern & Steward)于1982年提出并实施的一套以经济增加值理念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系统、决策机制及激励报酬制度、新的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以克服传统指标的缺陷,准确反映公司为股东创造的价值。经济增加值(EVA)是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企业全部资本成本后的余额,通过对财务会计报表等资料加以调整、用于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现了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三)作业成本法(ABC)理论

作业成本法是美国学者库伯(Robin Cooper)和卡普兰(Robert S Kaplan)1988年提出的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方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简称ABC法)。作业成本法的管理思想是资源分配给作业,作业则进一步归集至成本对象。实质是通过作业流程的归集,消除不增值作业或减少作业中的浪费,从而为企业提供精确的产品成本核算和报价,为公司战略和日常经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基于价值链的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借鉴价值链和作业成本法的管理思想,以内部价值链为基础,以价值创造为指导思想,实现“业务流”、“资金流”集成的预算管理模式。

三、基于价值链的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一)以公司发展战略为导向,承接战略目标

战略管理大师波特认为战略的实质是企业所选择的、可以使其成为卓越组织的特定活动,关注于企业的总体谋划和未来的长远规划。战略在预算之前形成,它为全面预算的制定提供了一个框架和指导。预算管理将具有长远性和综合性特征的战略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的业务规划以及具体的责任中心和经营期间,使战略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二)以价值活动为核心,寻找关键驱动因素

企业的资源是有限,必须有效配置和利用资源,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基于价值链的业财融合预算管理紧紧围绕价值活动中的增值活动,识别并量化各业务单元的作业活动,寻找增值作业的关键驱动因素,将企业关键资源配置给增值作业,合理控制辅作业。

(三)以业务逻辑为主线,强调业务驱动

企业的竞争是围绕价值链的竞争,企业竞争优势绝不是来源于价值链的某个环节,而是来源于整个价值链。因此,基于价值链的业财融合的预算管理不仅要覆盖价值链中每个环节(尤其是增值活动),更重要的是必须体现不同活动之间的业务逻辑,强调业务驱动预算,从而实现预算的闭环管理。

(四)以动态管理手段,实现业财的充分融合

由于企业的经营环境在不断变化,预算管理应该适合经营环境动态变化的需要,同时企业价值链的各项价值活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增值活动和非增值活动在不断变动和相互转化,因此基于价值链的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应该与实践活动保持动态一致,及时修正预算或业务活动,实现业务与财务的充分融合。

四、基于价值链的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的基本架构

基于价值链的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基本架构如图1所示。

(一)企业应细化落实发展战略到具体的业务规划

根据电网企业的特点,笔者将电网业务的价值活动划分为规划与建设、购电、输电、变电、配电和售电等六大类 作业。

(二)细化六大类作业到具体的作业活动

按照“金字塔”原理,由上至下从省公司――地市供电局――县级供电企业逐层进行梳理;然后按照重要性原则筛选核心作业活动;最后根据是否属于增值活动将细化后的作业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

基于价值链的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下作业活动的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可描述性原则。BSC管理大师卡普兰和诺顿在“战略地图”中创造性地提出“你不能描述的,就无法管理”。对业务基本要素的描述有助于各级不同专业类型、不同层面的人员能对业务有统一的认识和理解。

2.可衡量性原则。这种衡量可以是具体数量上的(如线路的长度、变压器的容量、供电客户的数量等),也可以是综合指标上的(如供电可靠率、万元固定资产售电量等)。

3.重要性原则。按照巴莱多定律(二八定律),在任何一组事物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4.权责明晰原则。业务与业务间应界定清晰,明确管理责任,同一项业务可以有两个或以上专业部门,但最终责任部门只能有一个。

5.管理幅度可控原则。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管理实际和需求,适当控制业务细化的幅度,随着管理的改善和信息化的实施进度逐步深化、细化。

(三)识别作业的关键驱动因素

对进入作业活动的各环节进行深入分析,查找引起该项作业产生、调整或结束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清晰的描述,再按照重要性和可衡量的原则对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寻找作业的关键驱动因素。

(四)形成业务标准和财务标准

分析确定每一个关键驱动因素的值,按照是否有“上限”分为“有上限值”的业务标准和“无上限值”的业务标准,其中“有上限值”的业务标准主要是那些国家或上级有严格规定或要求,以及结合内部管理要求严格控制的作业,这些作业活动的发生只能被允许在一定的量内。“无上限值”的业务标准主要是那些随着资产规模、客户数量、用电负荷、人员等增减变化且弹性系数较大的业务。

(五)加强预算的动态管理

对预算进行动态管理,反馈给价值链的各业务活动环节,不断改进优化细化作业、关键驱动因素、业务标准和财务标准,实现业务与财务的充分融合。

五、广东电网公司业财融合的预算管理实践

近年来,广东电网公司借鉴国内外先进预算管理经验,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开展了很多探索性的工作,以提升公司价值创造能力为目标,基本建立了战略导向型预算管理体系,初步实现了业务与财务的融合。

(一)开展“十二五”资本性支出规划财务评价

围绕EVA指标建立资本性支出财务评价模型,对项目投资进行财务评价,综合平衡投资总规模与EVA之间的逻辑关系,寻找最优投资计划,加强计划与预算之间的衔接,以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

(二)建立了部门预算归口管理责任网络

引入责任预算管理理念,以省公司各职能部门为责任主体,明确不同组织和岗位应承担的预算管理职责,并按照其在价值链各业务活动环节的角色划分为归口管理部门和专业管理部门,从而打破预算以往的专业壁垒,让对业务更加熟悉、了解的专业部门参与到预算的全过程,专业管理部门提供审核支持,归口管理部门进行综合平衡,各部门之间分工合作,初步搭建了业财融合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有效推动了业财融合。

(三)初步建立了供电成本预算编制标准体系

结合公司供电成本管理现状,对条件成熟、能够进行标准化管理的成本项目建立标准成本。通过对成本明细项目对应的作业活动进行分析,识别关键驱动因素,围绕各成本明细项目的关键驱动因子,制定成本明细项目对应作业活动发生的准入条件及其合理的业务量大小,由各归口管理部门在业务标准的基础上,参考社会、行业的有关费用单价,结合公司实际对历史数据进行反复测算、验证,制定各成本明细项目的标准成本。

(四)对重点工作编制专项预算

对公司发展战略中重点关注的领域或事项,以及公司年度重点工作,如电动汽车、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科技开发等编制专项预算,形成多维度预算体系,确保公司战略的落地。

(五)研究探索实施月度预算

研究探索实施月度预算管理,由基层单位根据公司下达的预算目标,结合年度工作重点和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做好各项业务计划的工作安排,并细化至月度,再通过月度预算回归到年度预算目标上。

六、对广东电网公司业财融合预算管理的改进建议

综上可知,广东电网公司这两年着力在加强计划与预算的衔接、部门预算以及标准成本等业财融合方面作了探索研究和实践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在业务与财务融合的精细化程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提高和加强。

按照基于价值链的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框架进行分析,广东电网公司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一)开展EVA考核指标多层面的培训,提升整体价值创造理念

目前来讲公司各层面对EVA的内涵和实质还不是很理解,在基层的班组或科室更是缺失。实际上,EVA并不单纯是一个财务的概念,它与公司日常生产经营工作紧密相关,可以说公司的每一项活动在减少EVA的同时也是在创造EVA。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如何以最小的资源耗费实现最优的结果是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员工都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思考和实施的问题。

(二)完善部门预算归口管理责任网络

一是在现有部门预算归口管理责任网络基础上成立业财融合办公室,办公室建议由计划部和财务部相关人员组成,直接对公司分管预算的领导负责。

二是建立跨专业的标准审查委员会。目前管理模式下,各成本费用项目的标准成本主要是由各专业部门根据自身的管理要求建立的,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因此,建立跨专业的标准审查委员会,由其对标准成本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把控和审查;然后提交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审议。

(三)加强和提高业财融合的深度和广度

售电业务建立电力需求预测模型。从终端客户入手,按照用电行业对用电客户进行市场细分,如大工业用户、非普工业用户等,然后对细分市场进行分析,识别细分市场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并予以量化,建立电力需求预测模型。

购电业务建立完善经济调度模型。从上网电厂机组入手,以机组为最小发电单元,分析机组上网电量的关键驱动因素,如机组的检修情况、机组的单位煤消耗量、受来水情况影响等内外部因素,建立经济调度模型。

电网规划业务应深入到各条线业务规划对EVA的影响或贡献程度,并追溯到具体的支撑项目上。电网建设业务应强化对项目全过程的预算管控,在各个环节全面切入,实现对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四)建立基于价值链的业财融合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的目的是进一步激励、引导和约束业财融合的预算管理模式,促使其实现预期的效果,同时规避风险。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考评机制的重点是:

1.对各归口责任部门的考核,主要是考核责任部门的履职情况。建议设置的考核指标有业务标准覆盖率和预算执行偏差率。

2.对预算编制执行单位的考核,主要是考核预算编制是否严格执行标准。建议设置的考核指标有预算编制上报准确率。

(五)进一步完善大计划大预算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的集成

完善大计划大预算信息系统的功能开发和其他信息系统特别是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实现对企业价值链进行管理并详细记录价值活动的全过程,从事后分析向业务活动的前端转移,加强事前预测和事中的实时控制以及动态管理。

七、结语

基于价值链的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在价值链各业务活动环节引入价值创造理念,消除或减少不增值作业,增加增值作业的资源投入,从而实现对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同时,通过对各业务活动环节深入到最小业务单位的作业层面,使得预算管理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本文结合广东电网公司预算管理实践进行了初步探索,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以丰富和完善预算管理。

【参考文献】

业财融合研究现状范文第3篇

企业财务文化的内容

从财务文化的层级结构方面观察,财务文化包含财务物质文化、财务制度文化与财务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

1.财务物质文化

它是财务活动中所应用的方法、工具以及实体性的文化性设施与文化环境的总和。物质文化更多的是指财务新技术、新工具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新手段的推广和运用等。财务物质文化是财务文化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财务文化结构中的表层部分。

2.财务制度文化

它是财务人员在财务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各种规章制度、纪律条例等行为准则的总和,包括各种财务制度、法规、职业道德规范、财务工作和生活模式、群体行为准则、交际娱乐方式、风俗习惯及财务机构的组织方式等,是财务文化的第二层次。财务制度文化包括有形规则和无形规则两部分。有形规则越完善,财务管理越呈刚性;无形规则是一种弹性规则,体现的是人与环境的和谐,是一种经济人、企业人、文化人的良好结合。

3.财务精神文化

它是在前两种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财务人员的思想意识、精神面貌、心理素质、价值观念、财务反映和监督哲学、财务形象、行为规范、财务艺术观念及信仰等。财务精神文化是财务文化中起着主导性作用并相对稳定的内核,是整个财务文化的源泉与动力。财务部门取得的一切成绩都是在财务精神的支配与鼓舞下完成的。

财务精神文化、财务制度文化及财务物质文化由内到外有序地排列组合,形成了财务文化的层级结构体系。各层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精神层面决定着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制度层面与物质层面的财务文化也会反作用于精神层面。相对而言,精神层面文化一经形成,就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处在财务文化中相对稳固的内核层次。精神层面文化发挥着主导功能,一般直接作用于制度层面,再通过制度层面间接影响物质层面。由于制度层面具有的这种中介作用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所以在财务文化建设中应重视制度层面的建设。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是精神层面的体现与实践,他们以其特殊的外在形式体现着财务文化的水平与特色,体现着财务活动的价值观与道德观等方面的内容。

企业财务文化的功能

1.企业财务文化的记录功能

在企业财务文化的形成和创造过程中,语言文字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企业财务文化会破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自觉不自觉地记录下来,为后来者继承前辈的财务文化遗产,为进一步研究、认识企业理财过程,提供多方面的依据和基础。一个优秀的企业,其财务管理的经验教训往往都会被系统地记录保存下来,供企业的新人和其他企业参考借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企业财务文化的记录功能将会越来越被企业理财者及管理当局所重视,并会被广泛深入地加以研究和自觉运用。

2.企业财务文化的认知功能

借助于符号系统的记录,人们阿以了解和认识企业财务管理的历史、现状,了解和认识与其他企业的差异,考察自身财务管理的具体运行过程,探求企业财务管理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只有了解了一个企业的财务文化,才算真正认清了企业财务管理的真面目,也只有对一个企业的财务文化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才能真正把握住企业财务管理的精神实质,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高级的财务管理专家应当对企业财务文化的类型进行理论研究,在这种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和财务政策才能行之有效。通过研究企业的财务文化去认识企业如何才能搞好财务管理,是明智而且成功概率很高的选择。

3.企业财务文化的传播功能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财务文化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一个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制度安排、方式方法、习惯等方面的情况,都舍得到广泛的传播。企业财务文化的传播是超越国界的,中国企业的财务文化可以传播到其他国家,国外企业的财务文化也会传播到我国各企业,并且产生一定影响。通过这种传播,可以极大地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文明的发展。企业在财务管理中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不同企业财务文化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愿望,是企业财务文化传播的心理动力。对自身理财成功经验的总结及宣传,吸取其他企业理财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是企业财务文化传播的现实需要。通过企业财务文化的传播,企业理财世界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4.企业财务文化的教化功能

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企业财务行为背后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即有不同的财务文化。企业财务文化被人创造,同时它又反过来塑造企业中的每一个人。企业中每一个成员常常处于财务文化的熏陶之中,人们在有意无意之中调整自己的财务行为和思想,使之合乎所处环境的要求。企业财务文化的教化功能就表现于这种调整过程中,人们总是生活在某一群体之中,企业就是一个群体,每个人都经常处于他人利益和自我利益、个体私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当中。企业中每个人都会处于某种期待状态,企业财务管理在满足人们这些期待、化解各种矛盾的同时,无疑是在对企业中的成员进行着财务文化的教化。

5.企业财务文化的凝聚功能

每个企业的内部都有一种或大或小的向心力、凝聚力,这是文化凝聚功能的具体体现。企业财务文化系统存在着一种双向辐射现象,一种是内辐射,产生向心力,发挥凝聚功能;一种是外辐射,产生发散力,发挥融合功能。这两种功能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辅相成,是企业财务文化形态保持相对独立、相对完整,同时又在不断发展的内在规律之一。由企业财务文化的凝聚功能导致的员工的向心力,在企业财务危机来临之时表现得最为鲜明,那些有良好财务文化的企业往往能渡过难关,而那些财务文化不良的企业往往难免破产倒闭的命运。企业财务文化的凝聚功能首先是“凝”,即人们的心理状态在财务文化的作用下呈现出一致性和一体化状态。其次是“聚”,即由共同的财务文化活动所导致的原来并不在一起,甚至思想并不一致的人们,在企业这个特定的环境中、特定的时间内趋向同一种财务行为。

6.企业财务文化的变革功能

企业财务文化活动,能够变革自身的财务状况,改善自身的物质条件、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不断利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促使企业财务状况朝着有利方向发展,他们的努力不但能变革企业的财务状况,还能变革人们的精神状况,变革人的观念,扩大企业理财的思想领域。企业财务文化的变本功能,可以进一步推动企业财务管理改革和创新,推动企业改造和发展。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史,无一不是一部财务文化变革的历史。企业财务文化不仅具有变革的功能,而且往往是双向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财务文化交流、东西方企业之间财务文化的交流也是这样,在各自进入对方的财务文化之后,都会在对方企业财务文化的演变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变革作用。而这种变革都能由对方得到补充和丰富,获得新知,从而促进企业财务文化整体的不断发展。伴随着企业财务文化的发展,我们许多企业的理财观念、价值标准、财务管理的精神风貌都已经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极大的变化。企业财务文化的活力来自于它的变革功能,丧失了变革功能的财务文化必将走向衰退。

7.企业财务文化的融合功能

企业财务文化是传统与现代、本企业与其他企业、本国企业与外国企业理财文化结合的产物,比如我国企业应用量本利分析、标准成本法加强内部财务管理,是中西方企业财务文化融合功能的极好例证。改革开放后,西方企业的财务文化先是和我国三资企业有了一定程度的融合,并借助于三资企业发展壮大得以传播。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西方企业财务文化对我国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广泛。但是中西方企业财务文化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然而,财务文化毕竟具有融合功能,并具有自调节和自组织机制。不同企业财务文化交流过程中,各自都会进行一些适应性变革和调和,进而在新的基础上融为一体。企业财务文化还可以把一些优秀的理财思想,如职工当家理财思想、主人翁思想、勤俭办企业思想等潜移默化地融合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使职工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个人融合到集体的财务管理的洪流中去。

8.企业财务文化的规范功能

优良的企业财务文化也是一种理财道德规范,能促进员工自觉地按照企业制定的各种财务管理制度来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群众理财基础。企业财务文化可以对企业各部门及员工理财行为起导向作用,而且对企业整体的财务目标取向起导向作用,从而有效地规范企业各种理财活动。优良企业财务文化可以综合、立体、全方位地规划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可以清晰地阐明企业各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之间的财务关系。在对外处理财务关系时,也会有自身特有的理财规范。企业财务文化是一种“内隐文化”,是企业为了实现财务目标而一贯倡导、逐步形成、不断充实并为全体成员所自觉遵循、的理财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工作态度、行为取向和生活观念,以及由这些因素融会、凝聚而形成的整体财务管理精神风貌。应该把形成和发展“企业财务文化”的主要功夫用在良好规范功能的建立上,以形成企业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企业财务文化的内容和功能相关文章:

1.发展企业财务文化的对策

2.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文化 本科毕业论文

3.财务管理约束机制的组成和完善

4.财务流程再造的内容和必要性

业财融合研究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费;财务;营销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6-0120-02

1 电力企业目前的收入核算现状

电力销售收入是供电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由于其涉及成千上万个用电客户,且不同的客户需求不一,这就导致收入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集中在营销部,通过“抄、核、收一体化的营销MIS系统来进行。

(1)长期以来,财务部门对于应收电费和实收电费的管理都来自于营销部门提供的汇总数据,而不能掌握分区、分片、分户的电费明细数据,更不能对营销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稽核。

(2)营销部门与财务部门无法实现业务处理、资金信息的统一、实时。一是两个系统间的数据集成尚未实现,仍然需要手工进行数据传递,营销电费核算、收费等业务生成的会计信息主要以人工处理方式为主,因此信息的准确性、实时性相对较弱。二是财务系统尚未与银行到账信息进行集成,营销的达账确认仍采取根据回单而非银行对账单的方式进行处理,容易形成财务与银行的未达账项,影响了企业对账户资金的监控。

(3)由于营销部门和财务部门核算不一致,双方每月都要对账,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外,财务人员重复着手工录入应收、实收等凭证,无法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应收账款管理和电力销售收入实现情况的分析上。这也使得财务部门对电力销售收入的监督和管理职能逐渐弱化,给企业带来潜在的经营风险。

在此环境下,为加强营销系统与财务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的实效性、准确性,加强电费资金管理,满足公司对于电费业务的管理需要,开展营财对接业务的接口建设,实现相关财务会计信息的电子化交互,以期克服电网企业传统电力销售收入管理模式的弊端,提高收入管理的可控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企业的风险。

2 营财对接系统的工作流程与功能

(1)营财对接系统的工作流程(如图1)。

根据公司“应收准确、销根及时、信息集成”的总体思路和原则,按照“营销明细、财务总账”的既定核算方案,充分考虑电网公司对系统功能的实现要求,参考各系统目前的功能设计和实现情况,确定了营财对接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方向和内容,其主要内容如下:

可以分为两条主线。一方面是中电财每日定时从各个电费收入户开户行采集数据,通过管控系统,将数据分别传递到财务系统和营销系统,在财务系统中自动进行账务处理,生成银行到账凭证。另一方面,营财对接系统平台按照既定的规则,对银行到账数据和营销系统中的应收数据进行核对,并将反馈数据传递到营销系统,自动生成财务应收凭证。此外,实收凭证以及各类杂项收入也可以通过营销系统自动产生集成的财务凭证。在此基础上,系统自动生成电费报表、营销报表等,便于对电费欠费查询、应收账款分析,实现对电费数据的综合化管理。

营财对接系统统一了资金系统、营销系统和财务核算系统。通过与银行资金系统的衔接,改变了以往以营销数据为主来确认电费收入的方式。通过与营销系统的衔接,实现了收入口径的一致,有利于电费管理的优化。改变了以往“业务分割、分散管理、监督不力”的传统电力销售收入管理模式,实现了财务部门与营销部门的分工明确而又互相牵制、电费收入的数据统一、业务处理系统的智能稽核。

结语

通过建立营销系统与财务系统的接口,实现了营销系统与财务系统、资金系统与财务系统之间,电费核算、收费等会计信息的自动化、电子化数据传输;保证了营销系统中的账务数据与财务数据的一致性;实现了营销系统与财务管控系统之间管理信息的共享,为及时、准确的财务分析提供基础,为电力公司财务、营销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精益化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撑。

参考文献

[1]何宁波.供电分公司电费财务集中核算初探[J].会计之友,2011,(15).

[2]徐建岚.论财务与营销关系的协调问题[J].会计之友,2009,(16).

[3]梁晶,薛健.财务与营销良性对接探析[J].中国商贸,2011,(3).

业财融合研究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军队医院;财务战略管理

中图分类号:E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财务战略管理,并不是一个新课题,但是,由于军队医院医疗体制的特殊性,财务战略管理在军队医院中普遍未能得到良好的、充分的、系统的运用。随着军队医院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全新要求,军队医院的财务管理正面临着更高的挑战,如何从战略管理角度控制资源的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军队医院发展的关键所在。军队医院实施财务战略管理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对医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军队医院财务战略管理的地位

财务战略属于军队医院经济管理中的职能战略,涉及医院财务管理活动的所有领域,贯穿医院经济活动的始终,直接影响医院总体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与最终实现。作为总体战略的支持性战略,财务战略主要是对医院战略目标实现提供财务支持,为医院决策做出系统分析,为总体战略调整提供信息支持与资金保障[1]。在军队医院中,财务战略是围绕医院整体战略纲要但又相对独立于其他职能战略的战略管理体系,是一项影响全局的职能战略。

二、军队医院财务战略管理的目标和规划

战略的制定通常分为确定战略目标和编制战略规划两个层次[1]。战略目标是做好财务战略规划、制定财务战略并组织实施的前提;战略规划则是组织实施财务战略的重要基础。在军队医院中,财务战略管理的目标与规划应根据医院发展的不同阶段现状,结合医院面对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以及市场需求等,制定切实有效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战略规划。

三、军队医院财务战略管理中应注意把握的问题

1.战略思维定位要与军队医院特有体制相适应

战略思维不仅是对决策者的要求,同样也是对规划者和实施者的要求[2]。军队医院面对的市场具有军民结合的双重性,故军队医院的财务战略思维定位、模式应结合军队医院体制的特点,根据职能需要、医院发展规模以及总体战略目标来制定,而不能单纯效仿和拿来主义。

2.财务管理职能要与财务战略管理要求相适应

财务战略管理是企业日常财务管理活动的行动纲领和指南,它运用理性战略思维,规划了企业未来财务活动的发展方向、目标、途径和策略[3]。目前大部分军队医院财务职能仍停留在会计核算和日常理财,主要依靠经验来实施财务管理,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科学性。如果只将精力集中在传统的日常财务管理上面,势必造成财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与财务战略管理要求不相适应。因此,财务管理需要从核算型向战略管理型转变。

3.财务管理手段要与信息化管理的客观要求相适应

财务管理手段,从客观上讲,主要包括人才和软件两部分。目前,军队医院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运行的财务信息化软件等与信息化管理的客观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思维存在误区,误将会计电算化视同为财务管理信息化;财务人员综合理财能力欠缺,既精通财务又熟悉医院信息管理的人才少;信息化管理手段功能较单一,不能很好满足医院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需要等[4]。而财务软件更是发展军队网络财务的基础和前提,是财务战略管理信息化的必需平台和手段。目前军队医院使用的“军卫一号”工程软件、军财系统等,整合了医院的财务资源,提升了财务管理效能,推动了财务管理从桌面财务管理走向网络财务管理[5],但这些软件在财务信息管理方面还远没有达到融合投资、趋势分析等财务战略管理技术的专业化水平。

总之,当代军队医院财务管理的重心,应由会计核算型向财务管理型转移。实行财务战略管理,是军队医院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加强财务战略管理决策和设计,将专业财务知识和战略经营理念融合在一起,才能适应新时期军队体制医院的发展,从而提高管理和效能,形成军队医院财务管理战略化的现代保障模式。

参考文献:

[1]胡利民.浅析财务战略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2,12(4):163-164.

[2]刘力智.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战略思维及方法应用[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1(10).

[3]陈亚民.战略财务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1.

[4]刘平,黄伟,等.军队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08,4(21):26-27.

业财融合研究现状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一卡通;大学生;消费模式

1 前言

校园一卡通系统是集综合管理和金融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系统, 其功能覆盖教学、科研、后勤管理及校园生活各个领域, 为实现“一卡在手, 走遍校园”的现代化高校生活理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校园卡同样给大学生的日常理财消费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了解校园一卡通运营系统的运行情况、站点设置、存在问题和改进之处,以及学生对它的接受程度,明确其对大学生消费模式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南昌航空大学校园一卡通使用情况的调查与系统分析,从完善校园卡系统、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模式的角度探讨完善的对策,旨在为学校完善一卡通系统提供参考依据。

2 校园卡充值站点设置现状

根据实地调查显示:校园卡充值机设置在学校食堂(3个)、大学生活动中心(2个)、图书馆(2个)、银行周边(2个)及一个校园卡办事中心,设置时较好地考虑到了宿舍、食堂、教室等间距问题。每个站点的平均间距从100~200m,基本实现每145米范围内就有充值机的目标。在中午11:00-13:00以及傍晚17:00―18:30等学生就餐高峰时段,充值机旁边经常出现排队的情况,而在其它的时段内,充值机大都处在闲置的状态。

3 大学生消费理财的现状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南昌航空大学在校生开展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 回收有效问卷450份, 问卷有效率90%。通过调查,我们对在校生使用一卡通的现状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从实际调查中我们得出了下列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 84.89%的大学生的日常消费都是使用校园卡完成,校园卡已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消费工具;75.11%以上的同学每个月为校园卡充值两次以上, 这也是对校园卡使用频繁的证明。

首先,在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消费工具的同时, 校园卡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大学生的日常消费。调查中,78.44%的同学认为使用校园卡扩大了自己的消费。调查中我们重点考察了大学生的消费结构。结果显示, 当前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目的仍是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用品的需要为主, 60.00%的同学的基本学习生活消费额在300~500元, 另有21.11%的同学选择501~600元。

其次,校园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的理财意识。由于大学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的消费观念,自制能力弱。大部分消费都是身边同学的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大学生的消费中有一部分是需要又无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以及攀比心理导致的。

最后,校园卡使用范围有限。校园内有些地方无法使用,比如在商业街。而且一旦丢失, 会给学习和生活带来多不便是同学们认为最明显的问题, 也是我们调查中最贴近校园卡本质作用的问题。我们还发现,校园卡并不是真正的“一卡通”,比如校园医疗卡并没有与一卡通很好的结合,甚至还是分离的。并且学校的校园一卡通一旦丢失重新办理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需要开通图书借书功能,水卡充值功能。虽然大学生的日常消费已非常依赖校园卡, 但校园卡系统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虽然校园一卡通在很大程度上为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为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带来高效、便捷。然而,随着校园一卡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许多问题的出现,还不够完善。当然,校园一卡通即使存在着一些问题,它的发展空间也是很大的。

4 引导大学生健康消费理财模式的对策

我们比较系统的了解南昌其它高校校园一卡通的消费模式和消费特点,为了更有效地引导本校大学生真正做到理性消费、健康消费、科学消费,促进其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我们的建议如下:

4.1 重视消费理论教育,消除不良消费习惯

重视消费基础知识教育,主要包括:常用消费品的选择、评价、鉴别、维修与保护等,特别要重视提高学生选择和鉴别消费品的能力。高校应围绕这一主题组织有关部门精心编写教材教案, 优化相关课程设置, 合理安排课时, 组织有能力的教师进行系统的课程培训, 融合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 以达到教学的目的。具体来讲, 课堂教育可分为正式课程和专题讲座。正式课程又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致力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课程。第二类是相对专业化, 旨在向学生介绍理财消费的专业知识的课程, 如当下已在国内一些高校试行的理财学、炒股常识。如此,不仅使得大学生在了解消费品的基础上进行消费,更可以保护大学生消费者的利益,从而可以更好地遵循科学消费原则,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并且不断加强大学生自身的修养,以解决最终的问题。

4.2 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形成良好校园文化风气

倡导文明健康消费,使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消费价值观,了解什么是正常的、健康的消费,而什么是有害健康的、不适度的不良消费,从而正确地评价自己的消费行为,树立未来健康的消费理念,修养自己的健康消费习惯。正确的消费文化不仅应当成为学校良好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是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与时展同步的朴素作风的坚强后盾。所以,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以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主体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得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观念。

4.3 完善校园一卡通系统,实现真正的一体化

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校园一卡通的建设,真正实现水卡、医疗卡等相关校园卡的一体化。其次,同时设置统一充值站点,既方便学生充值,也便于学校进行管理,更使得学生方便办理校园一卡通。最后,为了使得学生理性消费,可以设置消费额上限,方便制约学生无意识消费,如此,可以提高学生消费意识和加强学生消费理念。

参考文献:

[1]吴淑姣,孟庆鸿:给大学新生的礼物―理财[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2).

业财融合研究现状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农民财产性收入;影响因素

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新时期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作为农民收入提高的主要手段,也是我国平衡经济发展的矛盾、缩小贫富差距的主要解决方法,我国的相关政策措施也在不断的进行农村财产性收入的改善与落实。解决我国新时期农民财产性收入这一缺口,不仅对于农民的收入提高有着显著的提高,还能够对社会整体的发展,贫富差距的缩小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制约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

(一)农民财产收入来源有限,整体收入较低

目前,我国农民财产收入来源有限,整体收入较低。农民收入渠道单一,农民的收入一般只依靠政府的土地,对土地进行承包生产经营,而对于动产不动产的出让、专利技术权的转让等方式的收入来源较为罕见。这就导致农民的收入来源只能通过土地的种植与牲畜的养殖来进行获得,收入来源有限,导致整体收入较低。另外,我国市场化发展缓慢,这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导致农民的收入渠道过于单一,无法高效的提升其总体收入水平。

(二)现行体制、制度的不健全

对于我国在农业经济体制制度的措施制定的不全面,也是影响农村整体收入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对于农村管理的法律规定不完善,导致农村在进行管理时,不能形成统一的规范标准,对其生产经营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对于土地所有权的规定在不同法律之间,就有一定的矛盾之处。农民只拥有对土地的所有权,还会随时因为制度法律的漏洞,对其权益造成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国在对于农民的合法权益保护方面的制度措施依然不完善,导致农民的生产经营不能得到合理的保护,影响其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比如,我国在对于农民金融体制方面的制度措施、农民工进城务工方面的制度措施不完善,导致农民的权益得不到合理的保证。

(三)农村金融市场不活跃,农民投资渠道过于单一

一般来说,农民进行理财的主要机构是农村信用合作社。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制度混乱、管理不当,使其服务能力大打折扣,对于农民的理财思想不能进行及时地了解与满足,阻碍农民的理财活动。另外,对于其他商业银行,可供农民选择的投资方式也只限于存贷款,这种简单的服务形式无法对农民的理财提供显著的提升,不能为其带来一定的经济利润。比如,在一些小型城镇,期货公司、基金公司等理财机构的欠缺,使得农民很少能够接触到股票、基金等投资工具,限制其投资的方向。虽然我国很多银行已经进行了一定的金融产品创新、拓宽其服务类型,但是能够为农民带来经济利益的服务却少之又少。导致农民在进行投资选择时,只能选择简单的存贷款服务,无法满足其投资意愿。

(四)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理财意识薄弱

正因为农村生产生活的特殊性,导致农民接受的教育程度不足,再加上我国长期以来的小农生产意识,造成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理财意识薄弱。这种现象不仅对于农民获取经济利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更是会从整体上阻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影响社会整体的收入水平。因此,很多农民的素质较低,理财意识薄弱。这就造成农民容易满足于眼前的小恩小惠,较为死板的从事土地的生产经营,而放弃投资理财等更多促进其经济利润增长的手段,阻碍其获取更大的经济利润。特别是偏远地区,由于其接受到的教育少,对于现代化设备的陌生,以及保守的思想方式,导致其在面对更多投资理财渠道的选择时过于谨慎,无法从中获取利润。

二、新时期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对策探讨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多渠道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

促进农村整体收入水平提高的重要措施,便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多渠道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农民手中拥有更多的财产,才会增强其生活的满意程度,也从另一方面提升其投资理财的基础资金,为其提供更多获取利润的渠道。为了保证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搞活其经济发挥效应,通过不同的渠道提升其创造价值的能力,使其拥有足够的资产进行投资,为资金的循环增值提供保证。其次,政府要做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比如电话、电视、电脑等,将现代化设备普及到各村各家,提高其获取信息的渠道与能力。同时,保证农民的合理收入,在其基本收入获得的同时,增加其获取额外收入的能力,不断提升其获取收入的渠道与方法,综合提升农村整体的经济水平。

(二)强化农村现行制度建设,为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农民要获取充分合理的财产性收入,必须强化农村现行制度建设,为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所以,政府要完善相关的制度措施,制定完善的法规体系,对其生产经营之中的各项权益进行保证,增强其获得收入的信心,提升其获取收入的能力。另外,对于一些企业或者个人做出的有损农民受益的事情要进行坚决的抵制,比如骗取农民财务、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现象,通过政策措施,坚决杜绝有损农民权益的事情发生。同时,政府要合理改善农民的生产经营的环境,保护其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的合法权益。因此,为了更有效的提升农民的收益,政府要不断地对其管理手段进行改善,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保证其收入来源的安全完整,提升农民的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增强其财产性收入水平。

(三)P活农村金融市场,拓宽农民投资渠道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也在不断完善金融市场的管理,多种多样的金融理财工具产生并且发展,是人们进行投资选择的重要手段。因此,对于农村金融市场不活跃、消息不灵通的现象,一定要进行改善。我国要不断的进行金融体制的改革,盘活农村金融市场,拓宽农民投资渠道。使其更多的接触到证券、期货等投资理财工具,为其提供多渠道的投资工具选择。一方面,可以将金融企业的经营方式进行改革,促使其与农村相结合,制定出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金融工具,使农民可以在其经济发展的现状下,进行合理的投资理财工具的选择;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大力鼓励金融企业走向农村,在发展前期,政府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的补助,帮助其与农村经济更好的融合,提升农民对于金融机构与各种投资方式的了解。

(四)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农民树立理财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对农民的思想素质进行一定的改善,提升其金融理财思想,引导农民树立理财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面对我国农村教育水平落后的现状,应大力推进农村的教育水平改革,增大对于农村在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使其能够接收到更好的教育,为提升其素质提供必要的保证。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根据农村教育发展的现状,办好适合该地发展的教育结构,因地制宜的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普及。比如,可以在初中的教学中,增设一些计算机课程、金融理财课程、风险应对与管理等相关的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水平,使其不再局限于传统教育的狭隘方面。另外,社会各大媒体机构还要积极对农户进行投资思想、教育观念等先进思想观念的宣传,提升其综合素质水平。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还要深入农村对其进行正确的投资观念的宣传与引导,指引其树立正确的投资管理,提升风险管理与应对的能力,为其提供更多切实可靠的信息,提高其资产管理的能力,促使其正确的进行资金管理,综合提升其财产性收入。

三、结语

新时期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对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扩大农村内需,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对于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民财产性收入不稳定以及农民素质水平普遍较低的状况,政府一定要给予高度的关注,制定与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搞活农村的经济,并且拓宽金融市场,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将农村经济的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指标,通过不同的渠道提升其获取收入的能力。另外,也合理引导农民的理财意识,提升其财产管理的意识。综合各种渠道提升其收入,减少贫富差距,增强村民的生活满意程度与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李蓉,金丽馥.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1).

[2]李晓龙,郑威.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理论、实证与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05).

[3]李清玲.影响农民收入因素及有效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29).

业财融合研究现状范文第8篇

【关键词】网银 第三方支付 直销银行 创新

一、网上银行的定义

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在线银行,是指银行利用Internet技术,通过Internet向客户提供开户、查询、对帐、行内转帐、跨行转账、信贷、网上证弧⑼蹲世聿频却统服务项目,使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地管理活期和定期存款、支票、信用卡及个人投资等。

二、网上银行的发展现状

(1)个人网银:由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并提供的《2015年中国网上银行调查报告》显示,?个人网上银行连续4年呈线性增长趋势。2015年个人网银用户比例达40%,相比2014年增长了4.6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3%。

2015年个人网银活动用户比例为87%,与2014年相比无显著变化。交易用户比例为59%,较2013、2014 年大幅下降。综合其它研究数据,研究者认为,交易用户比例的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交易场景移动化,PC端的交易需求降低;用户偏好使用更便捷的第三方支付;手机银行的替代作用。

(2)企业网银:2015年全国企业网银用户比例为73%,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7% 。2015年全国企业网银用户中,企业网银的活动用户比例为98%,交易用户比例为94%,均比2014年略有增长。

三、第三方支付

根据研究数据显示,在2014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中,支付宝占比49.6%,财付通占比19.5%,银商占比11.4%,快钱占比6.8%,汇付天下占比5.2%,易宝支付占比3.2%,环迅支付占比2.7%,其他占比1.6%。

目前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中主要以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民营电子支付企业为主力军。相比,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额规模少,但数量众多,其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其中居于首位的是中国银联电子支付,拥有国有背景的银联电子支付加入竞争,使得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在第三方电子支付中,不管是独立的在线支付平台,还是非独立的在线支付平台,排在首位的还是支付宝,其次是财付通、银联、快钱。

四、直销银行

(一)直销银行现状(以民生银行和工商银行为例)

(1)民生银行:2014年2月28日,民生银行推出直销银行业务。在金融产品设计上,民生银行围绕“存贷汇”,只提供如意宝、定活宝、民生金、称心贷、轻松汇、随心存等6大标准化产品,初步形成了集“存贷汇”于一体的金融服务体系,引领了国内银行业互联网化的潮流。

(2)工商银行:2015年4月23日,中国工商银行在北京正式互联网金融品牌“e-ICBC”及其主要产品,正逢“互联网+”的浪潮,该浪潮下的产品构成:“三大平台+三大产品线”,三大平台分别为“融e购”电商平台、“融e联”即时通讯平台、“融e行”直销银行平台;三大产品线分别为支付、融资、投资理财。

自2015年11月新版手机银行推出后,16年个人网银也进行了全方位改造,新版突出了更智慧、更优惠、更开放、更安全四大特点。这意味着“工银融e行”品牌正式完成了全面升级,目前,“工银融e行”的客户数已达2.43亿户。

(二)建行不开直销银行的原因

建设银行却暂时不打算做直销银行,其原因如下:

(1)业务趋同。在现阶段,直销银行业务如余额理财、代销基金、存款与转账、信用卡还款等基础银行电子账户功能与电子银行、网上银行趋同。

(2)直销银行用户体验差。现在的直销银行很多与银行本身的网络银行和电子银行趋同,同质化严重,对客户难以产生足够的吸引力。不仅如此,直销银行在安全和便捷性上也大打折扣。

(3)面临网络银行冲击。拥有深厚互联网基因的网络银行是直销银行最直接、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而还在探索中的直销银行现在还没有很好的应对之策。

五、创新路上的问题和对策

(一)问题

(1)对业务的宣传不足。客户们对网银的了解程度并不高,且在他们中常用第三方支付如微信、支付宝的人也居多,可难以否认这些第三方支付同样存在安全隐患。故笔者认为,部分客户不用网银而选择其他支付方式的根本原因包含宣传力度不足,普及率不够,导致客户无法全面掌握网银的优势之处。

各项业务渠道参差不齐的发展现状以及渠道间业务逻辑的不可共享已造成渠道业务发展的障碍,阻碍了银行业务的拓展。太多业务渠道,如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直销银行,但产品并不是一个渠道专属,如兴业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包括一款挂钩黄金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及十几款开放性理财产品和滚动发行理财产品,而上述理财产品并非直销银行渠道专属,市民在网店和网银端也可购买。

(二)对策

(1)加强网上银行产品宣传。支付宝之所以深入人心,在于其在许多影视作品中都有其植入的宣髯柿希且其之前营销各大网站,除了日常的宣传外,其在节日时也不断推出新的宣传点,譬如今年春节推出的集”五福”分红包活动。因此商业银行也应当加大宣传力度,或是寻求一个增大客户群的发力点,推广自己的产品。

(2)整合银行业务。将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直销银行、网上银行等模式的账户和密码进行整合,让客户体验更方便、清晰的操作过程。再者在已有的业务品种基础之上,不断推出新的电子银行产品并把他们树立成品牌产品。比如:光大银行以“易用性”为主打的“E路阳光”电子银行品牌,是一种将品牌之下各个渠道的统一管理和协调发展的创新产品。

(3)商业银行应通过合作进入第三方领域。或者借鉴直销银行的特点,将原有运营模式嵌入新的里面。如工商银行个人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都属于“工银融e行”品牌,这是工行互联网金融战略的三大平台之一。可以说,工商银行的网银和直销银行并非像其他银行那样成为相互竞争、相互独立的个体,而是包含于被包含关系,使网银成为直销银行模式下的品牌。